创新教育的理论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8:06

创新教育的理论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1

    1.1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基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内容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现代专科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人前途、职业发展的联系,通过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联系等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发展前景以及生活质量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2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针对现代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在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现代学校与学生间服务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强制性规范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以思想引导、辅助教育等方法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及个性培养,通过内因建立、外因辅助的方法实现现代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实现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础理论的实例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乏理解。针对这一现象,现代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的设计实际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同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结合国际时事、国内新闻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4结合网络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机遇,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缺失使得学生极易受网络信息影响思想道德意识,但是,网络环境的科学利用能够拓展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渠道,针对现代校园网络发展现状,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中应加快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创新。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现状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以网络课件、网络沟通、网络教材的应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针对网络环境的两面性,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及交流空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避免网络环境中的消极颓废思想、黄色及反动信息对当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影响,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品质人才。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核心

    在现代高校、高职院校、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创新研究中,工作方法、工作内涵是创新的核心。针对传统灌输式教育、课堂集中教育方法带来的问题,以实践体验、独立思考为重点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新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2

论文摘要: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三个创新。认识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内容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总揽国际国内大局,全面深刻分析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科学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方针、原则和措施。讲话特别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一语中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认识、内容、方法等方面。认识创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能从新的视角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强教育者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内容创新就是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贴进受教育者的需求认知,从而提高针对性;方法创新就是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使受教育者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消除其逆反心理.增强实效性。

一、认识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很重要,这早已成为高校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它的重要性在哪里?人们的认识往往处于一种混沌、直观、表层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深人开展。古人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者的认识程度,特别是认识的创新程度。

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和主梁道的政治理论教育是其整个教育活动的,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两条:一是培养学生做人的良好品质,二是培养他们做事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两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方向、灵魂,后者是前者的当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忽视前者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忽视后者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特别强调,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进人90年代以后,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江泽民同志高度注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作为帮助年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项孟大的政治战略行为,不是权宜之计

所谓政治战略行为,就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长远和全局性问题的活动方式。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索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是高校的重要教育活动.而且它还带有根本性飞长远性和全局性,具有.战略意义。正女哪,J评同志所讲,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来讲,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各国间的竟争已由单纯的军事竞争向包括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国力竞争;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影响、干预,特别是不断将其文化观向外渗透,进而实现其分化、西化发展中国家的目的,这一态势已十务明显。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成其西化、分化的首选目标。中国怎样应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建筑起抵御西化、分化的万里长城。

从国内情况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收人分配形式多样化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新变化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年来的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对待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状况,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这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

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关心他人和集体,但更注重个人利益;二是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拥护改革开放,但对某些重大社会问题比较偏激;三是独立性、自主性较强,但心理素质较差。这些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其消极方面不容忽视。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人才,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内容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立场和方向,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是明确的,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行创新。

1.要坚持正确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是科学。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用它来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现实生活中有人主张淡化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甚至对此加以否定和抛弃,这是理论上无知的表现,实践上是有害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社会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近一百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所以,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宣传马克思主义于青年,“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总之,宜传马克思主义要坚定不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2要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起适合教学实际的内容讲授体系

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普遍采用教育部统编教材,这对于规范“两课”教学,保证理论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有积极作用,是必要的。但是,统编教材往往篇幅长、内容多,不同科目有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在保持原来课程基本精神不变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现实教学特点的课程内容讲授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学生已懂或可以自己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不为”,而对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同现实联系紧密或学生有疑惑的间题,教师要“有所为”.讲准、讲深、讲透。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力所在。政治理论教育亦应如此。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政治理论教育中偏重讲授理论,条条框框过多.深人有余,浅出不够,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反感,将其归为枯燥类。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善于深人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学生具有学习理论的潜在动机,使这种潜在动机转化为现实动机的关键是:学习理论能使他们释疑解惑的需要得到满足。而理论联系实际会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需要,并使其得到满足。以这种需要为切人点,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理论既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又能掌握做人做事的正确原则,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将有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进而使他们有兴趣,有好感,愿意学习政治理论,从中受到教育。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间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

三、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有赖于方法的创新。方法创新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新的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教育模式。

1.学生系统自学,教师孟点讲授

为帮助学生自学,教师可编写自学纲要,设置好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对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讲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

2.运用电教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形象感和生动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边讲、边放、边问,学生边听、边看、边答,使教师的讲、放、问同学生的听、看、答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教育。

3.选择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演讲和辩论,开辟第二课堂

运用这一方法,教师必须首先选好题目,并给学生以指导。讨论会、演讲会和辩论会,可由学生自己组织,让他们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想象力,教师只是在最后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报告会

根据社会发展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要求,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或教师举办对话式专题报告会,扩大政治理论教育的范围和影响,树立公众形象。运用这一手段,报告人要选好报告题目,并精心准备,尽量把问题讲深、讲透。

5.正确运用考试杠杆,全面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3

一、创新教育要有自觉性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是教师有意识、自觉的行为。教师只有长期有计划、自觉地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健康乐观、积极进取,既具有创造能力,又独具个性。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几年来,地理学科在学校基本处于被排斥、被忽视的地位。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有的教师自暴自弃、自惭形秽,去埋怨、去等待,这样不仅适应不了环境,更谈不上有所变革、有所创新。而有的教师却能抓住时机,挣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率先着眼于创新教育,坚持面对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对学科功能的认识。地理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还源于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如果教师能履行职责,刻苦钻研,奋力拼搏,那么才有可能去自觉进行创新教育。

二、创新教育要有艺术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改革,在于别具一格。创新教育也只有“艺术化”,才能有成效。

创新教育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创设一种愉悦、和谐、民主、科学、互助、进取的教育氛围,把学生置于被关心、理解、信任的情境中;现代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融为一体,自然、生动、真实,不露痕迹,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现代、新颖、独创,使学生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积极参与模仿与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恰当巧妙、引人入胜,使学生主动思维与想象、学习与探索,并在积极的学习追求中,体验成功的欣喜和失败的焦灼,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地理教材中,同样有创新的内容,不同的处理,效果会迥然不同。有的教师所谓的创新,是空洞说教,强迫命令,揠苗助长,让学生摘永远摘不到的苹果,这不仅会使学生兴趣索然,而且还会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有的教师超越常规,大胆进行艺术创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质疑时,诱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愤悱时,讲其所需,疏其所阻,导其所难。在学生渴求新知时,给他们介绍新观念、新技术、新思路,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求新意识以及无穷的创造力,使教学过程充满艺术魅力。

比如,在复习“太阳和太阳系”一节时,就可以打破旧模式,实施艺术化的创新教育。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用电教手段,先形象展示李洪志关于“宇宙爆炸”的一些荒谬理论,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其逐个批驳。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如果批得不彻底,或论据不充分,其他学生可以自由上来补充。由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据理力争,教室里洋溢着愉悦、民主、科学的气氛。学生既感受到源于科学的力量,又体验到源于自身才能的满足。为了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继续追问:地球如何抵御来自宇宙天体的撞击?如果地球真要爆炸了,那人类该如何应付呢?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应着眼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往往兴趣浓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回答五花八门,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空间奥秘的信心。

三、创新教育要有实用性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学校为未来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培养人具有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据专家预测,未来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其核心素质是自我更新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中学学科领域中实施创新教育,不能搞花架子,要实实在在,要有实用性,要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句格言说道:“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

因此,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教“学会”,而且更要教“会学”。不仅要传授某种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是未来获取新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不竭源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采用程序教学法,或者以自学为主的五步教学法,通过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分组讨论、综合演绎、自测自得等,创造条件引导、训练学生自学,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让学生看到自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2)重视训练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而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或“开放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地理教材中,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素材比比皆是。例如,“地球如果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地球如果直立绕日公转,地球上还有四季吗”,“如何解决地球上的淡水危机”,“如何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让学生自由思考、逾越常规,让学生想象猜测、异想天开,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当然,对于创造性思维过程来说,仅有求异思维是不够的,浮想连翩之后,还要经过收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选择最合理的思路,最有说服力的假设,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3)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地理学研究范围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课本容量有限,不能穷尽全部。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教材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与创造欲望。因此,必须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接触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锻炼自己的地理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素材。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地理教学;创新;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多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具体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教师可通过一些形象风趣的地理载体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创新意境中去,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地理景观特征,借以丰富地理知识。例如:在讲到我国大陆西北部气温日变化剧烈的特色时,借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论句,来形容地理特征,使学生对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了形象的了解。

二、创造良好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新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地理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以若干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可以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由地、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更为重要的是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言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锤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创造良好愉悦的心理环境,形成一种团结进取、协调融洽的心理气氛,才能激起共同的情感体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学生愉悦地接受和自觉地掌握。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讨论问题时敢于让学生大胆质疑,形成畅所欲言、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等,对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环环紧扣,节奏张弛适度,过渡自然巧妙。教师的讲授应突出重点,目标明确,启发思维,切忌一讲到底。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训练内容,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要照顾到中差生以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课堂教学必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地理教师应随机应变,选择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有针对性的教法,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挖掘与拓展,善于发散、引发思维、开阔思路。

四、努力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

全体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素质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能否顺利贯彻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目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由目前的“主演”变成“导演”。教师要带有饱满的稳定的激情,指导点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言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整体参与的主战场。教师更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学生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指标,可以通过预习、阅读、复习,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力培养是长期和连续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活动的自我差距,并且自我完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白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5

论文摘要: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尤其是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创新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同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在当前各种复杂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高校不但是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担负着科学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任务,而且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工作者要不断的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也要有一个新的发展,使其跟上时展的脚步。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涵义

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指导人们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这些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被实践证明了代表先进的文化和传播方向。

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全面传授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受教育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武装头脑,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政治觉悟。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当代的大学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2.创新的涵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是指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客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性质和自身特点出发,在内容、方法、观念、机制、载体等方面所进行的完善和发展。它包括三个基本属性:一是综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创新,它涉及人格、道德品质、智能、知识技能培养的诸多方面。二是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政治素质,而不是几个共产党员的政治素质。三是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以培育综合素质为目标,相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标具有革命性变化,它意味着教育价值由传统型为主转向创新型为主。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是难度最大的教育。只有不断地加大各方面单位创新力度,才能确保理论武装头脑的工作取得成效。

1.加大学科建设创新力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强大平台

(1)在明确学科方向的定位上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不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学科,而且又是应用理论研究学科,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与学科的实践应用具有一样的重要性。在学科发展的定位上,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又要适应当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学术语言,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学术方法。

(2)在构筑学科基地的方法上要创新。基地是学科发展的平台和支撑。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的原则,在全国建设若干个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基地,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重大课题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在人才和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选准突破口,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为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较长时间保持学科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影响力明显上升。

2.加大实施新课程方案创新力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坚强的阵地

(1)在内容转换上创新。教材是教学之本,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和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投人使用的教材,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专题辅导、开展培训、观摩考察、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把握教材的主线,明确教材的重点,吃透教材的基本精神,努力把优秀教材转化成优秀教案。

(2)在教学研究上创新。深人研究探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概括教学的体会和经验,及时推广提高讲授水平的形式和方法,以便指导和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围绕新教材确定一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对新方案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大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加强对新方案各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

3.加大师资培养创新力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优秀的教师

(1)选拔准人要创新。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实行严格的准人制度。合理核定专职教师编制,按照学生人数及教学任务,确定适当的师生比例,从根本上解决专职教师偏少、授课任务超重的问题。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吸引和鼓励学校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及其他科研部门的专业人员加人,充实和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职队伍。制定规划,从当前做起,着手培养一批能够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和能够贯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硕士、博士,充实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中。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6

“创新理论”最早是用于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产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它也广泛应用各行业。“创新理论”在教育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教育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教育界进一步反思对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认识,创新被认为是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关注教师、学生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教育教学创新重新认识的探索和实践。

一、珍惜教师精神,造就教师队伍

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和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只是他的部分动机,而最突出的动机是“个人实现”,即“教师精神”。而“教师精神”包括:(1)建立私人王国;(2)对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热情;(3)创造的喜悦;(4)坚强的意志。这种精神是成就优秀教师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教育发展中创造性突破的智力基础。教师已经成为的教育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网罗创新型人才,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选拔人才的机制还不尽公正合理,论资排辈、年龄一刀切、恨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人才的制度化激励还相当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还十分稀薄,所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我国教师的孕育、培养和造就。因此,我国今后应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有秩序的进行教育资源结构调整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改变社会面貌和提高人民素质的教育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过程”,它将摧毁旧的模式,让新的模式有崛起的空间。然而,面对这个“创造性过程”,试图无限期地维持过时的教育模式当然没有必要,但试图设法避免它们一下子崩溃却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场混乱(可能变为加重后果的中心)变成有秩序的退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我国应该把教育资源集中于素质教育,跳过漫长的基础化教育阶段,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产业在蓬勃发展,并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从大趋势看,“创新教育理论”只有与“旧教育模式”融合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传统教育结构的困境中寻求突破,确实需要进行资源结构调整,但同时应该做到“有秩序的退出”,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那些传统模式的结构和素质,而不能顾此失彼,简单抛弃传统模式。如果进退失据,只是一窝蜂地退出,使所有传统模式一下子崩溃,那么,教师教育水平、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必将迫使背离“创造性”的初衷,变成只有破坏而没有创造。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7

论文关键词: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本人历来十分重视创新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数学创新教育的一点浅见。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初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教育管理论文,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磨练、丰富和提高自己。

第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呆板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教育管理论文,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开拓视野,培养自主探索,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开展创新教育: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的组合原理,说明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育管理论文,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多渠道探索,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力,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育管理论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四、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8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论述,创新地回答了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除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功能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外,还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在不同的阶级社会都通过教育的根本任务一“为谁培养人”得以体现。

 

胡锦涛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KP63S的战略高度和时代高度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⑴^640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胡锦涛的这些论述表明,在新时期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他对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新阶段“为谁培养人”作出的创新性回答。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论述,创新地回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具体体现为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历史使命、时代特点、国情和大学生的特点,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点培养目标,回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具体“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反复强调“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强调要使青少年“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希望当代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希望青年和大学生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人”。胡锦涛提出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希望青年和大学生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7〕希望大学生“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胡锦涛的这些论述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培养“四个新一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追求。“四个新一代”的新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的具体化;是胡锦涛对毛泽东“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四有”新人、江泽民“五种品质”的人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由思想、政治、品德、科学文化,知识、能力要求构成的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目标体系;是胡锦涛对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创新性回答。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论述,创新地回答了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为谁培养人”从根本上规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方向与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规格与现实目标。高校能否有效地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方向,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标,最终取决于能否科学培养人。胡锦涛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形成发展与教育引导规律及大学生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作出了创造性回答。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理念创新。首先,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如何对待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也是“如何培养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胡锦涛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希望广大教师“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胡锦涛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这是胡锦涛根据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提出的总要求。

 

再次,胡锦涛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开发人的智能、健全人格、促使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展人之发展的动力”的实践活动,因此,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人的各种素质之中“德性”是最为根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素质。胡锦涛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指出“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m(P640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1〕要求各高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9〕这是胡锦涛在新时期新阶段基于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深刻探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教育中的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作用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地位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如何培养人”最为核心的问题。胡锦涛围绕“四个新一代”的阶段目标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理国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1〕(P636的高度强调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1〕从爱国主义思想是各类人才能够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的高度强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1:1〕(P637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是一个合格人才和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是高层次人才,越应该具备道德自律能力的高度强调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1〕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面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的高度强调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一内容体系科学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界定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中的合理地位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突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三观”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这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青年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继承和极大丰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备、充实和科学。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的论述

 

1.学校和教师主导、校内外合力育人的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胡锦涛既重视学校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合力育人”的作用。他说:“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10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1〕全国高校都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胡锦涛在强调“合力育人”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发挥各种力量的优势作用,尤其是强调学校和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这是他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与教育引导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创新要求。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育是指教育者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是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外在力量;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锻炼、自我控制等活动,是大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任何教育要取得实效都离不开教育与自我教育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真正实现,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身素质,所以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的力量。胡锦涛基于对两大力量的本质和内在关系的深刻揭示,强调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既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又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更深刻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理论教育,二是实践教育。这两大途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务。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胡锦涛还对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通过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増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1〕同时,胡锦涛还对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作用和形式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増长知识才干”。m(K4M421胡锦涛的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思想,尤其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特别强调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胡锦涛还深刻揭示了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指出社会实践教育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中増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运用所学的理论服务社会、改造客观世界;而且强调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情感的陶冶、思想境界的提升、精神世界的丰富等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作用。

 

4.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规律。教育和管理是教育者或管理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重在思想引导,管理重在行为约束。胡锦涛强调“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1((P64)管理分为自我管理和他人管理,自我管理是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等自律力量,自觉选择正确的行为;他人管理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通过规章制度、制度文化等他律力量,激励或“迫使”大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因此,胡锦涛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这是胡锦涛基于对思想与行为、教育与管理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5.教书育人,注重身教的规律。胡锦涛特别强调教师要教书育人和身教育人。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9〕认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9〕指出教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

 

“希望老师们切实负起传道授业的光荣职责,注重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老师们加强师德修养,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学术风气”。这是胡锦涛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言行本身就是最丰富、最直接、最鲜活的教育资源的深刻认识,针对当前大学教师中存在的一般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认真教书育人,一部分教师师德失范,追逐名利、远离崇高、甚至道德败坏等现实问题对大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9

关键词: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讨;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24-03

为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自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陆续出台的一些文件都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预示着我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学科导向型”模式和“实践导向型”模式。而在“双轨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构建“课内课外双轨并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轨并行”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内、课外培养同时进行的培养模式。理工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在理工类高校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本内涵,以课内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人格、意识、思维、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二)“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分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课内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运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管理等方面,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走入职场后,掌握创新创业所应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相关的教育讲座,举办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得课内、课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整合,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系统化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仅表现为其再创性,而且要将头脑中的创意和想法变为现实。创业是将创新的过程系统化和行业化,再开创出新的事业,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而“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就要求从课内外活动着手,将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地融汇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切合当今国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强调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和处事,并要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而“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3.一体化

“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指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校外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只有一体化的保障,专业化的追求才能成为现实。尤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更需要齐抓共管、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一体化教育格局。

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解,结合我国高校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笔者对高校的学生、专任教师、教辅管理人员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的人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成为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学科教育地位被边缘化,有些包含在技术经济学科之内,有些包含在企业管理学科之内。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被很多人看成是企业家速成培养教育,主要培养所谓的“学生老板”,类似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本满足不了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系统,非常零碎,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大多数只是通过“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之类的系列讲座现,并且讲座也没有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完整固定的安排。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不足

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可是在现实中,我国高校的教师大多是从事各个专业领域研究的专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却难以适应需求。并且,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如何能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不能科学全面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价值,一些人认为在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他们或者认为有能力创新、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人,或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怎么开公司、怎么当老板赚钱。第二,注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促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非常不完善,不仅缺乏配套的实践课程,还缺乏实践基地平台等。目前主要借助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可是很多同学并无参加的能力和途径,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无推广实现的可能性。

(五)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一体化

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者之间没有一体化,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校内校外教育之间的联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封闭环境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企业资金技术、生产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还没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第二,就业创业教育之间的协同性不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创业教育要与就业教育协同推进。但是目前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用就业教育替代和消解创业教育,另一个极端是创业教育脱离就业教育,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第三,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性不强。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体系都还不够完善,课内外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还缺少整体的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未能互相促进,专项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合。

三、“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只有具备了创新创业意识,才能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上来,注重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价值的全方位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真正将想法和概念转变为创新创业行为。

(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

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使得各个高校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无法按照一致的标准来执行,从而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应该积极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进一步明确化。建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专业学科教育进一步相结合。

(三)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容的课内创新创业教育,其开展效果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施课内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基础,要充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单一,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合多学科内容,从而科学地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其中,并且注重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当中,从而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越发完善和丰富。

(四)配置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高的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从数量上来说,要配置数量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从事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从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创新创业洽谈室、信息查询室、指导服务办公室等等。从质量上来说,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经费、实践时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另外,还可以积极从社会各界引进和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和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学和研究工作,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其理论和实践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引导专兼职教师积极开展理论、案例研究。强化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完善创新创业咨询指导、教育研究、服务实践、评估交流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大力推广。

(五)拓展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除了加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更要开阔视野,从加强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特别是拓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从校内服务平台来说,要将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外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校内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教学等环节紧密融合。同时,还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场地、资金、设备等各种硬件设施上提供扶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拓更加宽广的服务平台。

(六)课内课外并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要将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文化知R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从而真切地感受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当前有效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载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等为载体的科技竞赛类活动;第二,以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创业沙龙活动、创业技能大赛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三,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组织起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等等。通过这些平台和载体,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结论

高校要营造浓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条培养路径,使学校的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将高校的工作重点从引导大学生就业,转向对大学生主动创新创业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4]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0(5):64-67.

[5]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创新教育的理论篇10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一、 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和良性循环,对社会系统的全部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优化社会成员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合力的必要手段。社会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社会需要社会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其有效的运行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社会管理机制。实施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实现高校的社会管理可以为社会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所以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方式都需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不断调整和不断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增加社会服务设施、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实施社会管理,而加强社会建设,关键在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有力推手。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风云突变的今天,社会管理创新更成了我们管理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1. 导向作用

社会管理的直接目的是对社会关系的优化整合,对社会系统进行良性协调,推动其良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进行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之一,在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整合和协调,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的导向作用,可以培养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政治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2. 协调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了普遍现象,也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调控功能,虽然不能直接代替市场和政府进行财富分配和利益分配,进行资源的配置,但是通过协调各利益主体,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整体向上的积极趋势,正确看待贫富差距,让利益主体客服认识偏差和心理落差,通过思想的转变进行自我调整,缓解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在关系协调中实现了社会管理的优化发展。

3. 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智力、体力和意志进行开发,使其获得思想上的提高和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只有充分了解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模式,才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创造精神和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管理工作获得最佳效果。在客观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客观形态,潜移默化的提供给认识行为的个体,增强其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的正确价值观教导给行为个体,把社会价值内化成为道德伦理,外化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构建社会主义做出良好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导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团体、组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社会管理中,也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行为个体,保证了社会体系的良好运行,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管理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发展阶段,作为政治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功能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与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时代的风云突变对政府和社会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和转变管理方式。在当今,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就社会管理者来说,要认识到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追求公平公正为目标,明确公共权力的实施,保障公民权益,遵循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总之,营造出公平正义、城市守法的社会氛围。就被管理者来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明确社会发展目标,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分工合作、协调整合,摆脱利己主义的驱使,集体利益至上,尊重公平和正义,提高政治认同感,每个公民都遵纪守法,尽到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在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每个行为主体都自觉地把自身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的疑虑、误解,努力增加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管理创新,用思想教育健全人的心智,促成人的灵魂转向,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管理力量,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共识和认同,确保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舆论监督,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政策必须贴近民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以社会管理者也要准确地向上级传达民意、表达民愿,确保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互动,确保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要为解决问题、表明情况提供现实路径,所以社会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抓住社会问题中的热点和难点,使各利益主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意见的表达,围绕民生大事,反馈给党和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制定,提供一条有效的社会管理渠道。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达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感和政治归属感,才能在社会管理中营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构建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

[2]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2010(06).

[3] 张昱.管理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

[4] 吕志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