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6:48:46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青年学生 马克思主义教育 经验

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①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中,是青年学生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最先找到并最先在中国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渐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把青年看作自己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同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此,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不同的方针和政策,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理想的种子,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

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不同历史时期,党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不尽相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革命根据地,党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新型大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实践为课堂,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统治区,党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运动,组织和推动青年学生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和学习马列主义,并在一些大学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课程,办刊物和各种补习班宣传介绍马列主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新军阀的反动腐朽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批青年学生在党的正确指引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党教育青年学生抵制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并在高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这个时期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而发生变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所谓德,强调:“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③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思想为内容,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根本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党与时俱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先后走进课堂,这些理论成果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执政兴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0年以来,党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始终与时俱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青年学生,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带领青年学生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回顾历史,中国青年学生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觉悟并团结起来,在爱国主义的激情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危难时刻,吹响了爱国主义的号角,先进的爱国学生一方面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为己任,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的卖国行径的艰苦斗争之中,一方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篇章。新中国建立后,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把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当时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90年以来,党始终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始终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自觉地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自觉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党始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联系起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为祖国、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才华。

始终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④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而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教条,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党在对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党在延安时期关于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提出:“学生的是否真正领会(理解、认识、懂得),以学生的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这里所说的应用,是指用马列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之后,善于应用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与指导实践。”⑤1956年8月高等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非书本的死记硬背。所以,必须使学生学会区分马列主义的字句与马列主义的实质,领会这种实质,并将这种实质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避免空洞的学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联系青年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关注青年诉求,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剖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为青年学生解疑释惑,在解决青年学生诉求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更多青年学生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自己人生的成长方向。

90年以来,党始终理论联系实际,在国际政治风云和经济变幻情况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

始终依托青年团组织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青年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把青年吸引到各种先进的组织之中,是无产阶级政党争取革命事业胜利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地帮助青年建立自己的先进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发展党员的办法,并决定各地区都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团员中提拔进步分子入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革命阶段中,革命任务不同,青年团名称也不同。从1920年到1925年,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1925年到1936年,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1936年到1949年,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里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主青年联盟、民主青年团等组织。这些组织都是党在各个革命阶段领导青年运动的组织,是历次学生运动的核心。解放以后,194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青年团明确宣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根据革命需要不断制定新的政策,并据此调整青年团组织的任务,甚至重新设立新的青年组织以顺应形势的要求,从而使其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始终能够符合革命需要。1949年元旦党中央的《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中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党以马克思列主义教育青年的学校”,团的基本任务“在于有系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教育自己的团员和青年群众,同时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组织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加我党和人民民主政府所号召的各种运动”。⑥建国以后,广大青年学生在团组织带领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纽带,无论是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带领广大青年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

90年的历史证明,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必须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前进,共青团才能经得住任何困难与挫折,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在任何艰苦复杂的环境下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青年的历史。

从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30年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创、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革命根据地的新型学校和统治区的大学中进行。在这些大学中,党紧密结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实践为课堂,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从新中国初期到“”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奠定和曲折发展时期。50年代初,在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大力批驳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一方面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有力地推动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政权建设等政治运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受挫时期,正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被迫取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各类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新中国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学校的重要标志。”⑦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1994年1月24日,提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课的主要内容。”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4年8月3I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明确要求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要求整个“两课”课程体系要围绕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心内容展开。党的十六大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当代青年学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90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党不断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方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作者单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论文为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课题编号:10JDJNJD076)

注释

①《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604页。

②③《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第204~244页。

④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光明日报》,2009年08月04日。

⑤何东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673页。

⑥郭军宁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华出版社,1991年6月,第34页。

⑦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70页。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2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学科组和年级组的老师融洽相处。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指导教师带教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导教师带教工作总结范文一受学校的指派由我负责指导2016年8月份分入维新二小工作的周遵旭老师。时间 过得真快,转眼我便与周老师友好相处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感觉过得很充实,在指导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现对两年来的指导工作进行如下的总结:

一、工作方法指导:

周老师还求上进,干劲足。通过两年的工作方法的指导,周老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育教学方法:

1、教育学生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2、抓住对学生教育的最好时机;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听课、备课指导

指导周老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换到课堂教学上,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同时能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研讨。能利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定时听十节被指导教师的课,并进行详细讲评,指正不足之处,取得较好的效果;给被指导教师上好示范课,让其每周听一节课,并给指导老师的课做出评价,通过听课、评课,被指导教师写出了深刻的听课评课体会。同时使被指导教师养成了先备课后上课的良好习惯。认真备课,拟写教学反思。

三、与师和生融洽相处指导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学科组和年级组的老师融洽相处。通过两年的工作指导,周老师与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相处得十分的融洽,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在工作中充分运用“三结合”网络的教育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四、练习,出题及作业讲评指导:

上课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的五个环节中作业及测验以及试题的准备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在作业、出测验卷;测试后如何总结、归纳;如何讲评,更有效地利用好作业以及测试,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等方面加以重点指导。通过两年来的指导,周老师基本能把握好分层教学和分层布置作业的技巧,能使得教学和课后作业巩固有针对性,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学生,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五、运用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指导:

作为培育祖国明天建设人才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率先使用计算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即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优点,它是一种新兴的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通过两年对周老师的指导,周老师能比较熟练地运用word编辑文档,能运用电e_cel制作表格,能运用powerpoint制作ppt课件。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指导教师带教工作总结范文二近年来,我一直倾心关注着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活动,这是营造学习型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在本学年,我负责指导了青年教师杨巧丽,我知道师徒结对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学年就要结束了,我和杨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一小结: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苏畅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杨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学会分享。

在杨老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杨巧丽老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

这要求通过对新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杨老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学期,我听了杨老师十余节的推门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杨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还经常指导杨老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她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杨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苏畅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杨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奉若神明;

可以学习名师的潇洒,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

5、要求杨老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为金溪小学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教师带教工作总结范文三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使我积累了更多的理论经验。积极参加互助教学活动,悉心辅导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等课程资源及教法,拓展教学思路,帮助他们处理好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使他们迅速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尽心帮教,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一、端正职业意识助树积极心态

在工作中首先是要看能力,但如果心态不好,再有能力也会无济于事。而往往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些偏颇。刚入行时,理想远大,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然而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且年轻急躁,感觉事事不顺心,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会消极思考并认为地位钱财不如人,辛苦劳累多于人,而产生消极心态,不能用好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的好心态是教师做好每一件事情、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我自己的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 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琐碎、艰辛、平淡及清苦,教师职业工作需要不厌其烦、需要不遗余力、需要耐得住寂寞及需要挡得住诱惑。因此帮助青年教师端正教师职业意识,树立积极心态,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崇高的背后是艰辛,艰辛的背后是无尽的乐趣;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心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才能让青年教师知道无论成功之路有多曲折,都应秉持一种不服输的顽强精神,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唯有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二、指导理论学习促进业务能力

为了尽快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引领青年教师订阅、等专业杂志,拓宽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面;指导他们学习等书籍的新理念,并指导他们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象、听名师教学讲座视频,将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要求他们摘记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之精华,将所学到的理论、教法、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技巧。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学习目的是借鉴,总结结果是提高,将他人的经验加以验证、提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格,来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促进业务能力。

三、跟踪课堂教学成长于每课时

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生力军,积极跟踪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后帮他开出“诊断单”,指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等,帮助他们发现每课时教学的亮点。指导青年教师为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跟踪到位、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帮扶到位,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探索课堂新教法,开创教学新局面。让青年教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改进教学方法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教学反思,形成教育理念,重构课堂,重建教学,而促进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而成长于每课时。

四、相尊交流沟通互赢共同进步

青年教师既年轻又有活力,对新事物接受吸收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更是给了他们以用武之地,但他们教学经验少,无法把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来。而作为老教师有经验,但对新事物接受吸收不如青年教师快。因此两者互补性强,若要形成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形成“同行相尊”的风气,人与人相互尊重,才能形成和谐环境及彼此信任关系,才能坦诚交流沟通,才能知己之不足,知人之所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使青年教师的活跃思想与老教师的丰富经验溶为一体,生成更多的理论经验,以致新老教师都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达到互赢共同进步的局面。

我尽心帮教,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进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3

【关键词】隐性知识共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 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68-02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由1998年的26.6万人已增至2011年的86.1万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1.8%。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这意味着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是我国青年教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隐性知识共享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素质现状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亟需改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走出校门不久,面对的是一个焕然一些的环境,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迅速转换必然会对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震撼。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与老教师相比必然会有很大差距。而在一些高校,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不受重视,其各方面待遇与其它专业课教师相比存在落差。再加之这些青年教师正处于面临赡养父母、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所以导致了很多青年教师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精神不振、焦虑、失眠等。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的首要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编制教学计划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过短,所以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欠缺的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青年教师学历较高,有很多人都取得了博士学位。就知识储备而言,他们往往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具有比较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专业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与老教师相比在这方面并不逊色。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高校课程,它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化的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但是,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虽然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缺乏教学技能不成熟,所以往往有理说不透,很难给予大学生高屋建瓴的指导,很难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存在的困惑。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普遍不高,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科研的误区。相当一部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青年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不同,因此认为搞不搞科研都行,教师们也就放松了对自身科研方面的要求。但实际上,教学和科研并非完全隔绝的,二者之间是密切相联的关系。科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获取新知识和了解最新研究方向的最好的渠道和方式。通过科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获取最新的知识,从而能够及时弥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科研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才能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二、隐性知识共享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素质的意义

1.隐性知识概述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早在1958年英籍匈牙利著名物理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首次提出的。他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的知识,既包括“写得出来的知识”,也包括“说得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种主观的、基于个人经验积累的知识。[2]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只能意会,很难言传。隐性知识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暗自领会性,隐性知识很难通过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述,也很难进行逻辑推演和说明。第二,个体性。隐性知识只储存在个人的大脑中,主要来自于个人的实践。它是个人在实践中反复尝试才领悟出来的,不会被轻意模仿、记忆和学习的知识。因此,隐性知识不能通过传统的形式进行传承,一般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来进行;第三,稳定性。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很难消退和遗忘。

2.隐性知识共享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素质

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青年教师而言,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从事一线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抑或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教师们,他们在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其中不乏大量的隐性知识。在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备受关注。因此,隐性知识的共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所谓隐性知识共享,就是指隐性知识在不同的知识拥有者之间所进行的流通和传播。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经验和能力都相对有限,因此让高校的其他知识主体把自身获取的隐性知识与青年教师分享,必将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的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隐性知识共享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的路径

1.依托高校自身资源建立“师徒传授”的“导师制”

“师徒传授”是知识主体之间共享隐性知识的典型范式,高校应依托自身资源建立“师徒传授”的“导师制”,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青年教师由于刚进入工作岗位不久,存在着心理素质不强、教学能力不高和科研能力缺乏的问题,所以亟需提升他们的素质。但很多高校由于经费有限,给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高校应依托自身资源,可以选择一些资历较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每位年轻教师配备一位甚至是多位资深导师,建立“以师带徒”的制度。这些资深导师不仅要亲自去听自己负责的青年教师的课,课后及时指导,把自己丰富的隐性知识传递给青年教师。同时,还应在生活中要关心青年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即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以更积极、更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2.通过集体备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因为隐性知识难于言述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因此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是促进教师们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高校应按期召开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使有经验的教学能手与青年教师齐聚在一起,就某个教学主题进行共同切磋和研讨。在面对面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学能手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技巧等隐性知识外化,为青年教师提供经验,然后青年教师则将教学能手的隐性知识内化。这样的过程必将缩短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自身的摸索过程,使他们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弯路,从而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3. 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的科研团队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的事实,高校应构建一支学习型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团队。建立知识共享的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的方式,提高科研团队成员对知识转移和吸收的能力,促进隐性知识转移。[3]构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隐性知识共享氛围。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鼓励团队中科研能力水平较高的科研人员将自己的隐性知识与青年教师共享,在报告会和研讨会中要增进与青年教师的交流。同时,还应有计划地给青年教师布置科研任务,定期让青年教师在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上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督促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璇,李志峰等,高等教育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党延忠.企业知识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利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2-01

一、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和课后总结反思三个阶段构成,我们根据教学的这三个阶段,将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组织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四方面[1]。具体来说,①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大纲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了解判断学生情况的能力、教学创新能力。②教学组织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操作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与学生互动的能力。③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反思能力和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能力。④教学研究能力:主要由从事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等方面来体现这一能力。

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不足之处

1.教学认知能力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研成为大学实际的“中心”,而教学“中心”与“根本”地位受到严重冲击[2]。在许多高校青年教师的心中,科研成果的多少才能体现青年教师的实力与价值的标志,他们十分重视科研,认为做课题、写论文才是个人成就的体现,而教学仅仅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对教学的态度仅仅表现在不出教学事故的水准上,不能适应高质人才培养对教学的要求。

2.教学组织操作能力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除了师范类院校之外,其他专业似乎并不重视对在岗教师的技能培训与再教育工作。大多数校管理者的观点是只要教师经过了某个专业的系统性考核拿到了该专业的任课资格证书那么他就能完全胜任该门学科的所有教学活动,而不再需要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及再教育。在这一观念的长期影响之下,一些高校的青年任课老师越来越非本专业化,他们不但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不具备熟练的任课技能,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专业的任课经验。

3.教学监控能力问题

第一,青年教师教学监控敏感性弱,突出表现在他们应对课堂突况时不懂得如何迅速处理。当课堂发生预料之外的情况时,如学生走神,恶作剧等情况,有的青年教师会停下课来教训学生,有的青年教师则会惊慌失措,有的青年教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讲课,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迁移性差,当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时,往往都不能有效地借鉴和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4]。

4.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在高校中教学是一项严肃重要的研究活动,与科学研究同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一项神圣的学术活动,教学研究能力将成为现代高校教师极具开发潜能的核心能力之一[5]。在教研活动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高校青年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定期开展的占到13.3%,偶尔的占到48.1%,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是很理想,没有形成定期合理的教研活动。当前高校普遍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而教学研究不易出成果,且各方对其重视程度和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很多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方面。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

1.改变对教学的认识

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多参加社会调查活动[6]。可以让青年教师去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挂职实习来体验现实生活,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防止因为在校学习时间太长而导致的与社会实际生活脱离。

2.改进教学组织操作能力

青年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理论――考试”的授课方式,将授课活动的思想路线转变成为“原理――方法――应用――总结分析”的教学模式。“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复杂难懂的理论点,可以通过将道理和相关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当中,通过以上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释方法”主要内容是:通过原理体系的梳理来导出学习的方法措施;“重应用”的主要内容是:要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切合、新颖实用而又充满了趣味的实例;“谈体会”就是老师应该跟学生构建一种教学相长的和平关系共同探讨这一阶段上的学习效果,通过所学过的一些哲学思维方式来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分析。

3.增强教学监控能力

第一,通过观摩教学,向优秀教师学习,对提高自身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极大的帮助。第二,积极进行说课训练。说课训练主要通过课前说课培养非师范毕业教师教学监控的课前计划与准备能力;通过课后说课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监控的课后反省能力。第三,与优秀课例学习相结合的微课训练。以指导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点评为主,侧重外显行为和短期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不可量化的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第四,抓住入职教育的机会,在职前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难得的实习机会教会非师范毕业的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养成教学监控的习惯。建议实习指导教师要承担这些工作任务: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监控能力自测和反馈信息收集;接受关于教学监控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及自我监控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和行动研究策划技术的信息咨询;帮助师范生策划改进教学监控能力状况的行动方案,督查行动方案按计划认真执行;评价行动方案的实施效果等。

4.努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青年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在课堂教育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积极结合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教改探索。青年教师应努力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高深知识,推进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靠听课进修,还需要靠教学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边授课,这是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积极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王静.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34:308.

[3]李辉.浅析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J].大学教育,2015,01:48-50.

[4]智安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宋朝丽.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3,07:135-138+146.

[6]杨志广.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考试周刊,2014,30:162-163.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青年教师 教学实效性 开拓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时至今日我们都可以从《论语》中寻找到某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笔者从事思政课教学近十年,重读《论语》中《子贡问政》一文,感悟甚多,《子贡问政》中所体现出的理念对于现今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段话讲的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讨教治国的理念,子贡想知道“足食”“足兵”和“民信”三者在老师心目中孰轻孰重。在孔子看来“民信”是最重要的,即使牺牲了前面两样,也不能失去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政》表达了孔子的治国理念,也引发了本文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本文认为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非常有意义。

孔子说的这三点也正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备的:第一要备足粮食;第二要完善战备;第三要让学生信任,其中 “学生的信任”是重中之重。

一、足食

所谓“足食”是指备足粮食,而“粮食”指的就是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足食”要求青年教师首先应该拥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练的掌握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那么,思政课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足食”呢?

第一,要仔细阅读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文献,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精髓,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素养。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能用通俗易懂而又极具说服力的语言解读教材的理论观点、时事热点问题和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震撼力量去感召当代的大学生。从目前现状来看,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在有些院校法律专业、历史专业等非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师改行从事思政课教学比较普遍。有些教师并没认真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甚至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都没有熟练掌握就上了讲台,没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欠缺“足食”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怎么能保证?

第二,要在实践中积累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思政课教师想要使自己的讲授更具说服力,就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结合当前实际把自身的专I知识与复合的知识结构统一起来,从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将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思政课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可信度、趣味性和实效性,学生才愿意听、愿意学。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要广泛接触社会,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主动了解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通过自己的耳濡目染,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使自己的讲授更生动、更具说服力,才能起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最终目的。

从根本上讲,“足食”就是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教师只有在拥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基本功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继而才能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足兵

所谓“足兵”是指充足的战略,对于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而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方式上是一种被动的讲授,授课就是一味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这种传统的做法,很少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呆板、缺乏科学性,不能很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况,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青年教师,想要将思政课上好,除了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外,创新和开拓教学方法,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那么,思政课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足兵”呢?

第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在授课前要吃透教材,认真剖析教材体例,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紧抓教材核心理念,特别是要善于将理论和现实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思政课的理论性、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协调起来,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感召,可以转变学生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偏见,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思政课,通过一系列交互、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内心信仰体系的生成。

第二,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思政课教学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思路。笔者从事思政课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在教学中初步建立起一种尊重个体、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

“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是一种混合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新媒体技术构架在一起,实现了实时高效的师生互动,连接起了教与学两个环节;二是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注重师生间的课堂内互动,更强调的是一种线上的互动,用新媒体技术构架起师生间更为广泛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授课的实效性; 三是在教学资源上,由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便于学生扩展知识,弥补了授课过程中知识传授有限性的缺陷;四是在教学氛围上,它强调的是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交互、体验、践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了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为什么”,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五是在教学技术上,它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平台将教学活动由课堂内延展到课堂外,真正体现出思政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作用;六是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对学习的全过程的评价,注重学习中的互动环节,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

思政课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并顺应时展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做到“足兵”,才能让自己讲授的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三、民信

在儒家治国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人民的信任”,孔子认为取得人民的信任是确保“国立”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惜放弃国防和经济。对于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而言“民信”就是要赢得学生的信任,这点较之前面两点应该更为重要。那么,思政课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民信”呢?

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不得不承认存在部分青年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做到发自内心去学习、真正去信仰并指导现实生活,缺乏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自觉将马克思理论应用到实践,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特别是当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质疑、面对社会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思想,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强有力的反驳。教师自身理想信念模糊、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更缺乏职业的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自己讲的自己都不信,学生又怎么会信?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思政课青年教师,只有自身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实践行动的指南,这样才能使课堂的讲授更具说服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随之得到提高。可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政治前提。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对马克思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熟练运用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作出既具逻辑性又具说服力的解答。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三真”,即真正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情――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激情和真情感染学生;真见――对教学的重难点、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真研究真见解的主导作用,才能使思政课教师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其次,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岗敬业。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想要真正取得学生的信任、得到学生的认可,还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着的教育教学的重大责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的特殊使命来看。它关系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局,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事业得以传承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思政课青年教师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把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人为己任。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思政课青年教师面临的科研、教学、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而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工资待遇又普遍不高,各种压力之下心理会出现一定的不平衡,这使得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甚至有些人出现了职I倦怠现象,在这种状态下从事思政课教学,即使教师拥有再扎实的专业功底,也无法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因此,作为青年教师,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认识到自己所讲授课程的重要社会价值,自觉树立高度的职业自信,不断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使思政课的社会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再次,主动探寻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师生“交互、体验、践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思政课青年教师想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还必须要了解现在的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一种:“教与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在这样的关系中,理所当然把自己当成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体;而学生处在被动的一方,只能去被动接受或不接受。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对受教育者进行归正,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的目标。”这种为了教而教的传统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政课教育的根本目标,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象为所有在校大学生,要想上好思政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95后”的大学生们处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现当今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5后”大学生拥有更加独立的个性特征,更加活跃的思维模式,他们不会拘泥于传统体制,敢想敢做,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因此会独立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思政课教师只有贴近他们,充分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表达的机会、发挥的平台,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学改革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思政课青年教师要改变那种做知识灌输者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探索出如何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统一的合理机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联通在一起,形成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将书本中枯燥的理论和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各种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最终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就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召力,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更是源自于思政课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思政课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更要在教育教学中以高尚的师德去赢得学生的爱戴。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青年教师都要严于律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于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感染学生、以真情去打动学生,用道德去感化学生,实实在在地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使思政课教师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6

一、稳扎稳打,为做好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在创建教育局系统“青年文明号”活动之初,就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挂帅的“青年文明号创建领导小组”。在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要求,结合化学教研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创建促工作”的创建方针并确立了建设“学习型”、“自控型”、“奉献型”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思路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活动方案及行为准则,全面发动教研组成员做到人人参与,齐心协力,从而拉开了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帷幕。

2、加强政治理论及职业道德培训

为了促进教研组成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我们以提素质、促发展为目标,狠抓教研组的政治学习,严格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学习。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团十五大精神,教育团员教师切实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增强大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也使之成为我们的创建口号。2005年7月我教研组三名党员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2006年我们又组织教研组成员学书记提出并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提出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通过以上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教研组成员的党性认识,提高了政治觉悟。

我们加强了关于青年文明号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了使每名教师都能按照青年文明号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给教研组成员印发了《青年文明号常识汇编》等资料,明确了教研组创建青年文明号集体的目标和意义,从思想上统一了认识。

3、加强教研组业务学习

近几年来,我们化学教研组始终强调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研工作新体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我们组内的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飞跃,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显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积极地投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组织了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积极支持和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进修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部分青年教师还积极参加了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和省市各级的新课程的培训,少数青年教师还参加了部级骨干教师培训。

二、爱岗敬业、务实求新,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

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已的创建工作,我们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的投入到了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展示我们的青年风采,服务于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

1、积极开展新老结对活动

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年轻的教师结对,组织年轻教师听课,认真学习。组织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帮助他们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积极进取,骨干教师毫无保留地把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

2、构建教研组内和谐氛围

我们化学教研组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组内的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组内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人际环境,所以组内的教研风气浓厚,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前经常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问题,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组织高一教师参加省新课程培训,且积极参加**市组织的各种针对高一新教程的教研活动。每周四下午都要在组内进行教研活动,成立各年级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学校在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然后共同制定本学期组内的工作计划,计划详实,可操作性强,贴合教师实际。一个学期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每次教研组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内容与主题,不搞形式,真正地做到“教

研”,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组内的每次活动,作为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

3、继续学习,不断充电,开展岗位练兵

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研组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其中有intel未来教育学习,新课标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对于每次学习,老师们积极参与,出勤率100%,而且,通过理论的学习,更新了教育观念,积极地投入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显著成绩。全组开展了“岗位练兵”的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说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应用问题连续体的理论设计每一节课,每位教师说课时,大家积极发表建议,共同参与设计,评课时,老师们客观、公正地指出优点及不足,以这种活动为契机,使每位老师的优势得以展现。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组内全体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实施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成为骨干力量。每位教师都结合学段特征指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将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

5、教育教学双肩挑,课堂教学、行政管理起头并举

我们组内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双肩挑,甚至一人担负多个职务。马俊奇、黄纬老师担任校教务处副主任职务;朱文老师担任校团委副书记职务;管二勇,卜传颖,王涛,王蓓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管二勇,卜传颖老师跨年级、跨年段,担任两个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

6、踊跃参加公益活动

2002年年以来,我们教研组每年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关爱明天”、“帮困助残”、“爱心圆梦”等的捐款活动和帮助贫困学生、党员先进性扶贫帮困等活动;在每年教师节,我们教研组老师积极参加义务鲜血活动,并有3名教师多次参加鲜血,献出我们的爱心。

7、发挥特长,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效益明显

由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使用率很高,因此实验室的维护工作量很大。我们全组教师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维修,并利用寒暑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使学校所有的实验室的仪器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实验学习,并为学校节省了开支。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全体组员克服困难,坚持值班。在学生分组实验时进行管理和辅导,有问必答,为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供帮助,大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届中考化学实验考核中我校学生实验操作成绩名列全市前列。

三、加强监督,严格管理,确保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1、依据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的需要,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二中创建“青年文明号”实施方案》、《**二中“青年文明号”创建措施》。从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基本条件、工作标准、评选与考核以及表彰奖励等方面对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做出了具体规定。

2、严格自查考核制度,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自查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由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活动给予指导和评价。

3、聘请校内外一些同志做我们创建活动的义务监督员,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质量、进度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

4、设置意见簿,随时接受学校师生的意见反馈,及时改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凝心聚力争创建,浇结累累硕果

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学习和创建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化学教研组的成员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服务意识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我组的马俊奇老师、黄纬老师先后被提拔到教务处副主任的岗位上,朱文老师被推选为学校团委副书记。并且我组谭春燕老师、黄纬老师、朱文老师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另有卜传颖、王涛、王蓓三位同志也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党组织的考查。

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化学教研组也取得了卓越成绩:

黄纬老师:

1、2006年6月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部级研修并合格。

2、2006年7月参加省级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培训班并获教练员资格。

管二勇老师:

1、在团省委组织“培养环境意识,废物利用和制作”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优秀称号。

2、**市首届化学实验创新评比中获三等奖。

王涛老师:

1、**市首届化学实验创新评比中获三等奖。

2、?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获省级论文评比三等奖。

王蓓老师:

1、2006年**市优秀教育论文、课题研究方案等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评比中获一等奖。

2、**市首届化学实验创新评比中获一等奖。

3、**市教育论文二等奖。

4、省课件评比二等奖。

5、2006年7月参加省级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培训班并获教练员资格。

谭春燕老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成绩显著,被市教育局评为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教师。

朱文老师:

1、2005年担任校团委书记期间学校团委被认定为市级“五四红旗团委”。

2、2006年担任校团委书记期间成功申报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3、2006年撰写共青团工作论文获市级二等奖。

4、2006年参加教育系统纪念建党85周年演讲比赛获二等奖。

5、2006年参加**市科技辅导员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6、2006年指导学生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获一等奖。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7

论文摘要: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建立学术梯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为此,根据高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提出了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月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大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理工科、经管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方面,大学数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将来更新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大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强国,无不重视数学教育,。因此,提高大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其关键是培养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建立学术梯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当前高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

笔者对长江大学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2003年长江大学组建以来,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陆续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为学校教学增添了新鲜血液,缓解了教师队伍的紧张状况。信息与数学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0%左右,他们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毕业于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朝气蓬勃,勇于竞争,不甘落后,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是他们的教学优势。但是毕竟他们年纪轻、教龄短、经验少,还存在不足。有部分青年数学教师存下如下问题:一是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奉献精神,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缺乏责任感,备课敷衍了事;二是工作实践少,缺少高校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足以应付大学数学的教学,没有考虑自己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在讲授思路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方面,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注意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因此课堂教学表现为“浅”、“乱”、“散”和“淡”。“浅”就是对讲授的数学内容点到即止,缺乏深人的分析讨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无从延伸拓展;“乱”就是对讲授的内容缺乏梳理过程,欠缺数学课程应有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散”即为抓不住教学的中心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更谈不上强调;“淡”即为照本宣科,缺乏数学知识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关联,讲授内容寡淡无味,没有吸引力。

第二,板书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课堂的中心内容没有突出,讲课提纲标注不清晰,应记忆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没有着重强调,涉及的图形描绘的不正规,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在课堂上重灌输,轻交流。不少青年数学教师上课只顾埋头讲授,不管学生的反应怎样,没有与学生互动交流,上课是满堂灌,没有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更没有营造数学知识的重现氛围和过程。

第四,部分青年数学教师不太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疏于管理或不敢管,对学生迟到、睡觉、讲话等很少制止,放任自流。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培养青年数学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学要求,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高校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职业素质,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它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和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构成的一种职业素质。

对数学教师而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应具备下面的能力。其一,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它是确定教学大方向的能力,它决定着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其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数学课程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其三,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即是数学教师根据所授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对授课内容进行选择加工,以随心所欲地驾驭和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它包括教师备课与授课时,教学内容的取与舍、主与次、详与略、基本理论与学科前沿、理论与应用、学科与学科等关系的陈列和展现;其四,学科内容的评价能力,就是数学教师对所授数学学科内容的历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未解决的课题等方面的认识评价能力,从一个方面说明教师对学科专业的熟悉程度和拥有的信息量;其五,教学表达能力,即是数学教师借助语言、教具和非语言手段传授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它是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对上数学课的教师尤为重要,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教师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板书表达来传授知识,这种活动是数学教师的逻辑思维、组织与处理教材能力的综合体现。数学教师讲课必须做到语言准确严谨,简明清晰,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启发性,深人浅出,生动形象。板书表达要做到标题醒目,布局合理,内容简要,字迹端正,尽量使用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非语言表达指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体姿势、的变化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真切、准确、自然和适度的身体语言,可以起到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以上是我们培养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依据。

三、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青年数学教师的责任意识

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安心工作,学校和院系领导结合青年数学教师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和帮助他们。在做人方面,加强青年数学教师敬业、爱岗、勤奋、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学问方面,教育青年数学教师甘于清贫,耐得寂寞,提倡严谨求实,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克服少数青年数学教师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构建青年数学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框架

数学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实践数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尤其对几何课程的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指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发现数学对象本质的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恰好体现了数学学科严谨性的特点;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说明和判别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量化假设、化简,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指数学教师能够以数学问题为背景,多角度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受过一定的训练,或多或少都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只要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这种基本能力会很快建立起来。

掌握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是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青年数学教师必须首先精通数学学科的知识,切实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对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运用自如,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困。要培养青年数学教师具有创新性,不仅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框架结构、发展脉络,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和社会作用。同时,青年数学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所教的学科长教长新,保持旺盛的生机。另外,青年数学教师还应具备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知识,从整体上,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

(三)着重培养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着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数学教师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了使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工作正常进行,学院向兄弟院校学习,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强化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制度如下:一是管理制度,每一学期,要求青年教师都有一定时间量的听课、试讲,对有经验的老教师,都有一定时间量的指导和示范课。二是评比制度,每一学期,对青年数学教师的教案进行评比,对其好的加以奖励。对讲课有特点的青年教师,积极推荐其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锻炼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学习其他专业青年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三是试讲制度,每一学期,在教研室的安排下,青年教师都要在全院教师前试讲,听课的教师就试讲内容、讲课方法、板书、语言表达各方面认真讨论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试讲教师参考。四是导师制度,青年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岗前培训,就有了教学任务。这时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安排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教学指导教师。指导前有计划,指导后有总结。青年教师有跟随指导教师听课学习的义务,指导教师有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五是进修制度,青年数学教师要成长,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若教学任务允许,安排青年教师进行学位进修或短期培训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培养学术梯队的重要手段。六是总结制度,为了促使青年数学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提高,我院为每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业务档案,内容包括每学期的主讲课程,教学效果,试讲课内容,听示范课情况,指导毕业设计情况,进修情况,科研与情况等,最后还有本人的学期总结,教研室意见和院领导评语。每学期结束时,青年教师都要填写业务档案并交到学院,由院领导审阅讨论后写出评语反馈给青年教师。这些制度在信息与数学学院已经实施三年时间了,效果比较明显,院的青年教师不但获得校讲课比赛一等奖,而且得到了学生很高的评价。

(四)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逐步提高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养成,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它需要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大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辩证性等特征,其教学形式也不同于其他学科,主要以课堂叔学为主,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教会数学思维方式,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体现数学的价值和教育价值困。因此青年数学教师要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统计内容的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实践探究的方式;对于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导数、极限概念、空间概念等)的教学,要注重使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展开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反思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所有这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都要求青年数学教师具有相应的数学教学知识,把“数学内容”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数学知识具有“可教性”。对于这些教学技巧,需要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

第二,在指导实践性教学中培养教学能力。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并不很多,除了少数课程有设计外,一般都是理论教学,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才能的发挥。因此充分信任、热情鼓励青年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工作,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锻炼青年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数学建模的内容充实到理论教学中,丰富青年教师教案内容,增加基础课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增强教学能力。大学数学教学集知识的传播、创造与应用三大功能于一身[csl,学术研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包括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青年教师自身业务的途径,青年教师不仅能够驾驭所授数学学科内容,还要直接参与重点课程建设,选择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设计研究程序,收集整理信息,撰写研究论文,从而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青年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走上正规以后,教研室应优先给他们安排主干课程、学位课程的教学任务,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骨干。在科研上,学校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优先让他们进入学术梯队,逐步由参加人向主研人或项目负责人过度,鼓励支持他们申报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正是我院在三年中对青年教师作了这样的工作,才使得他们不但申请到了部级和省级研究项目,而且还发表了多篇被sci或ei检索的论文。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8

   2022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范文

  一、端正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

  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有的好高骛远,憧憬着将来成为名师,因而热情高,干劲大,然而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有的通过职业比较,认为教师地位低,挣钱少,太辛苦,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把自己的前途描绘的一片黯淡。

  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与他们促膝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在教学实践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让他们认识到在诸多灿烂夺目的桂冠下,教师默默无闻地从事实实在在的工作,它琐碎,需要不厌其烦;它艰辛,需要不遗余力;它平淡,需要耐得住寂寞;它清苦,需要挡住诱惑。更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职业崇高的背后是艰辛,艰辛的背后是无尽的乐趣。

  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水平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最想做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接受吸收的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更是给了他们以用武之地。然而,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来。

  为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我从“备、教、批、辅、考、评”诸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备课时,让他们做到是个“精心”,即精心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设计板书,合理应用教具,力求纲目清楚,直观形象。课堂教学时,让他们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经常听他们的讲课,然后予以中肯的评价,不断总结反思,逐步提高。

  三、转变青年教师的学习观念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专业性有新的认识,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自觉投身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为此,我同他们一起苦练教学基本功,力求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对于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要认真对待,狠抓细节,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

  对青年教师教师的指导,也使我积累了更多的理论经验,提高了教学技能。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目前我校众多年轻教师纷纷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教学研究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有了这样的教学环境,我相信,我们学校的未来会更好。

  2022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范文

  近年来,我一直倾心关注着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活动,这是营造学习型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在本学年,我负责指导了青年教师匡玲芳,我知道师徒结对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和匡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一小结: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匡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匡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学会分享。在匡老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

  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杨巧丽老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匡老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本学期,我听了匡老师几节的推门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匡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匡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还经常指导匡老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她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匡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匡老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今年x月,匡老师在全县“四环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4、要求匡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

  5、要求匡老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如,我撰写的'论文在湖南省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为瑶乡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范文

  一学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与我结对的青年教师吉云芳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已经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祝贺她,并一起回顾我们并肩走过的历程,现将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教学环节,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为了有的放矢地指导年轻教师,我听她的课,也为她上示范课,紧紧抓住听、评课这一有力环节,及时指出她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自己的点子,小到每一环节的设计、达标检测题的精选,大到期末测试命题的构思,课堂上时间的把握与控制等,都与她们认真探讨。从板书设计到教案的书写都予以严格把关,使她真正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身上的责任和应该具备的功底。在这方面,我主要培养青年教师要提高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常规教学环节,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同时要搞好双边活动,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科特点不同,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方法,青年教师必须学会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一环扣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教学能力。

  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我还着重考查青年教师是否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做到重点、难点突出,要让他们不局限教参所给出的教学建议,必须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见解,真正做到拓宽

  传授知识的渠道,这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注重细节,打造精品课

  在狠抓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我也不放过细枝末节。比如,我要求青年教师一定要做到板书字迹工整,布局科学合理,拒绝随意性强、凌乱不堪的板书。经过多次听、评活动,她基本做到板书布局科学合理,重点突出,而且字迹清晰工整。在教案的书写上,我也亲自把关,严格按要求去做,力求规范、工整。我们互相对比教案,取长补短。现在,她的教案非常过关,还在学校举办的教案展中被评为优秀教案。在细节中还包括教师的仪表、教态,是否大方得体,普通话是否过关等等。我认为,只有从每一件小事抓起,认真做好细节,才能具备一名合格的教师的条件,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三、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0

关键词:SPARK课程; 青少年;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5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静态生活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体育锻炼缺乏和健康意识的淡薄,导致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逐年下降,针对这些现象,各国纷纷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探求适宜青少年体质发展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SPARK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分析,试求其对青少年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影响,从而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一、非智力因素的结构功能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构成。其作用可以概括为动力、引导、维持、调节、补偿等。动力作用表现为成功的动机,旺盛的求知欲望,强烈的兴趣、好奇心、荣誉感等,可以直接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成为直接推动主体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原因,使其智力活动增加效能。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将帮助主体引向各种活动目标,增强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产生消极和被动,使主体的自信心、自尊心、意志品质中的自制力、持久性、挫折耐受能力等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发展,并对主体的各种活动起到维持和调节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还可以弥补某些智力因素发展的不足,有些青少年智力发展不那么突出,但是由于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而且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和探索的动机是发展创造性的促进剂,正常稳定的情绪,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意志和性格是促进创造性的强有力的因素。

二、SPARK课程特点及带给青少年的契机

美国SPARK课程作为一个旨在促进青少年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性项目,非常注重通过体育活动和营养计划的实施来改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其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运动知识以及提高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则非常注重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SPARK课程的学习。总之,SPARK课程根据“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教育理念,不仅指向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健康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SPARK课程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就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的统一。SPARK课程开展的初衷是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达到健身和健心的效果,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即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SPARK课程是以他独特的优势给青少年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三、SPARK课程对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SPARK课程可以激发青少年的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教育和家庭等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表现为对体育学习的意向、愿望等形式,它对体育学习和锻炼起着推动作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最重要的是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做自己健康成长的主人。青少年过去长期从事单一的、强制的、机械和重复的体育运动,他们感受不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从而扼杀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SPARK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感染了学生,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开展SPARK课程的过程中追求思想上的放松与快乐,从而转换为一种自觉运动状态,保持SPARK课程特有的情趣,并且SPARK课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2.SPARK课程能够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倾向,它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SPARK课程开展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运动乐趣,运动乐趣在SPARK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获得乐趣是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与者产生乐趣,参与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在SPARK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通过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创建快乐体育园地、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和具有地方特点的活动等方法,不断丰富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并且体育教师将SPARK课程和其他活动配合,积极改进体育教学,以自己独特的教学和活动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精湛的教育艺术中感受到运动乐趣,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3.SPARK课程能够促进青少年积极情感的形成

SPARK课程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个体与集体的竞争和参与性等决定了SPARK课程的独特优势。这种独特优势可以让青少年领略和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使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忘却自我,并且青少年在参与SPARK课程的过程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与鼓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能陶冶他们的感情,同时SPARK课程使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并且培养和锻炼了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如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在SPARK课程比赛过程中,一些特殊的积极情感更易于体验,且感受更为强烈。SPARK课程以它的竞技美、青春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使青少年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4.SPARK课程可以塑造青少年良好的性格

SPARK课程在注重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的同时,更注重观赏性、自由性和个体性,同时给青少年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使青少年在参加SPARK课程的过程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保持快乐、放松的心情参加运动,使其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形成自主、自信、自尊的健康心理。

四、结束语

SPARK课程以它独特的优势,不仅对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有利契机,而且能够激发青少年非智力中的体育动机,培养强烈的体育兴趣,促进了积极情感,塑造了良好性格和激励了意志品质,从而能够唤起青少年的个人自觉,形成体育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达到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立忠.积极情感与和谐社会——论科学、道德、审美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