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十篇

时间:2023-11-13 17:51:59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1

关键词:奢侈品 商品经济 概念 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奢侈品经济基础理论中有关奢侈、奢侈品及奢侈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揭示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划分标准与分类,以及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关系。文章认为,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高品质的特殊商品或服务;奢侈品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商品经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

关键词:奢侈品 商品经济 概念 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实物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可以通过有形实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奢侈品,如豪宅、名车、游艇、珠宝、服装等,一般传统的奢侈品都属于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通过无形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没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往往通过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时所获得的无形体验和感受而实现,例如健身、社交、休闲、美容、旅游、美食、体验等,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应当是现代生活中一类新兴的奢侈品。

(四)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

根据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资本性奢侈品与资源性奢侈品。

资本性奢侈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可以实现保值或带来增值的奢侈产品,消费者拥有这类奢侈品的目的并非直接消费,而在于占有和收藏,如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等;资本性奢侈品可以通过占有、收藏方式拥有,并可进行估值抵押融资。资源性奢侈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中过分地占有人力、材料、土地等自然或社会资源并最终用于消费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最终效用明确在于消费而非增值,如豪宅、游艇、名车、时装、腕表、箱包等。资源性奢侈品以使用、消费的方式拥有,一般很难实现保值性融资,同时它们相对于普通商品,在生产制作中会占用和消耗更多、更好的资源。

(五)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

根据奢侈品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一次性奢侈品与重复性奢侈品。

一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完成全部消费过程的奢侈品,如雪茄、名酒、美食、化妆品等,这类奢侈品只能经历一次性消费,其产品实物形态随消费而消耗及消亡。重复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可以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多次循环使用的奢侈品,如服装、皮具、钟表、眼镜等,这类奢侈品虽然多次重复地使用直至其实物形态的毁损灭失,但它一般也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或期限。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分类方式从逻辑划分角度而言,一次性奢侈品和重复性奢侈品只是属于消耗性奢侈品的一级子概念,而与消耗性奢侈品相对的保值性奢侈品,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无限次循环使用的重复性奢侈品。

在上述有关奢侈品的分类中,新兴的服务性奢侈品是否已脱离了对奢侈品内在实物价值珍稀性的本质范畴或属性范围,应当值得关注。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出现和兴起的康体、美容、健身、休闲以及太空旅游、极地观光等服务性奢侈产品,消费者在体验和享受中同样会含有实物价值的体现,如专业器械、专业护理、精心服务、技术指导、优美环境等等,无不体现出服务性奢侈品中所含实物、资源价值的珍贵性与稀缺性。因此,服务性奢侈品同样具有奢侈品在实物价值上的稀有珍贵性和在无形价值上的外在彰显性两大本质属性。

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

奢侈品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必然而普遍存在的商品形态和社会现象。在现代市场商品经济体系中,奢侈品与其他类别的商品或产业一样,是现代商品经济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由于行业尖端资本的聚合、私人物质财富的集中,以及人们对身份、地位、形象等外在彰显的心理需求或对某种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客观存在,为现代奢侈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供需关系,并且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参与各方互惠为条件、以劳动产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而奢侈品经济之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专业化精细分工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商品营销市场定位的必然要求。首先,奢侈品经济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特征的特殊的消费商品或服务产业体系。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和产业分级的细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商品与服务的不同档次和消费层次的个性需要,使得奢侈品从普通商品序列中分化出来,以其“质优价高,满足尖端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产业体系。其次,奢侈品经济的运行体系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独特运行机制。奢侈品的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包装运输、售后服务、消费体验等商品运动过程与生产流通环节,均较之普通商品具有更多、更高的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往往明显优于行业或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尤其在原料、工艺、技术和个性服务等资源整合中,一般具有行业的珍稀性、独创性、领先性等特点。再者,奢侈品经济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系统属性。奢侈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运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体系,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调整与运行的经济规律和产业要求。

奢侈品经济是集奢侈产品的生产制作、加工流转、营销宣传、消费文化等于一体的系统产业运行集成,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部门,其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周期性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循环运行机制。同时它所带来的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商品制造工艺、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个性服务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效用,也是引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论上而言,任何一个行业或品类的商品与服务,都有可能产生各自领域的奢侈商品。

在奢侈产品(含奢侈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以及在同类产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往往都代表着相应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投入上也要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奢侈品生产中产品品质与工艺技术的更新更迭,使得一些适用的高新技术会梯度转移推广至其它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这必然有助于推动同类产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良升级。在奢侈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在包装、存储、运输、营销等各流通环节上,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这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品质要求,无疑有助于促进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协作关系基础上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奢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奢侈产品的拥有和消费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它能够更多地带动其它相关专业性强的社会服务和产品消费的需求,如奢侈服饰消费带来的服装保养、专业洗涤、品质维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奢侈豪宅消费带来家政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产生于奢侈品消费过程的衍生性社会服务需求,将会延伸奢侈品经济的产业链条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德]维尔纳桑巴特,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沃尔冈拉茨勒,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2

关键词:本质内涵;积极功能;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01—02

《资本论》的问世,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指导。作为中国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资本论》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理论武器。因此,时下讨论《资本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积极的功能和重要的意义。

一、《资本论》的本质内涵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功能

《资本论》自问世以来,给予评价最多的是一部经济学名著,然而经过一段认真研读之后体会到它同时亦是一部哲学名著。我们知道《资本论》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关系、劳动价值、工资、资本运营和剩余价值等等,这些内容的阐述都是基于在哲学理性批判的思维基础上加以进行的。在研读《资本论》之后,给予了我们最深刻的两点启示:1.研究经济学不能仅停留在实证的经济领域,也应适当的对哲学加以关注。因为哲学注入能为人们认识经济与社会问题提供真切的批判力和理解力。2.而在哲学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亦不能完全沉醉于理性的批判,同时也应当对现实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加以关注,并在此过程中批判性地汲取当前社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成果。如果只一味停留在哲学的思维上,就会脱离于现实,只会将《资本论》的本质内涵演化成解决社会一系列问题的僵硬公式。总而言之,研究经济学时应当把哲学的批判理性加以应用;而搞哲学研究的亦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完全沉醉于理想的天国之中。

基于以上两点启示,《资本论》本质内涵就是教会我们用哲学理性批判的思维来分析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仍然需要它的理论发挥积极功能。就当今我国所处的整个国际环境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从马克思的论著来看,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有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存在,然而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因此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且还将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应当意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真正的优势在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很好的说明),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都想孤立、异化我们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时期更要辩证地看待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异化。因此,在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汲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致力于发展经济过程中注入哲学理性批判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资本论》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依然存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适合在不同经济形态下存在。有所不同的表现仅仅在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同样,所反映商品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关系。因为不管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都要通过商品经济关系来实现。因此,商品经济并不是为特定社会制度而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商品作为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样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社会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本性。因此,关于商品生产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需要深化熟悉和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不管社会生产关系如何先进,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始终是不可跨越的。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下,研读《资本论》内蕴的商品经济规律(以劳动价值论为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劳动价值论作为商品经济规律之一,同时适用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亦是无可置疑的。我们知道《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对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劳动。显然“劳动价值论”是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当前我国实行分配体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劳动价值论”亦可说明此种分配体制的正当性。例如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商品经济关系时,谈到了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并阐述了影响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高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劳动因素、资本运营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在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总之,《资本论》里内涵的许多规律理论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结论

本文只是从《资本论》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方面来论述《资本论》对我国现时代的重要作用。就整个《资本论》著作来说,在我国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现和解决许多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资本论》中我们可以得出遇见当今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也能防范一些问题的出现,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ZK(#]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2]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洪灏,雷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7).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3

关键词:标志设计;精神内涵;要素

标志(logo)指的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但是作为企业的标志、商品的标志甚至城市的标志,它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号性设计,更是一种承载着无形资产的重要图形艺术设计,是传递企业、商品、地域形像、信息和精神的重要媒介。甚至可以说标志涵盖了所指示对象的全部内涵与精神,并通过视觉作用不断刺激和刻画,使指示对像为大众所接受、了解和喜爱。因此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精神内涵设计与表达,使标志贴近大众心灵,与大众产生精神层面的对话并为之接纳和打下深深地烙印,以实现标志设计的内在精神内涵得以完美呈现,那么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研究。

一、注意力经济下标志设计的高强度识别性

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是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未来商业利益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标志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企业形象的直观代表,更是作为构建商品形象的核心要素,它也是作为商品注意力经济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商品经济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进入一个“品牌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注意力经济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环境和关系,它改变了人们对市场、企业、商品的观念以及价值分配。在这样的品牌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将标志设计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和顾客注意力的长期保持作为重要设计目标,那么标志的设计就必须具有高强度识别性。通过这种具有强烈排它意义的高强度识别标志,使得企业赢得品牌在公众当中的心灵占有率,即强烈的“品牌效应”。

尤其在当今的网络经济中,客户面对铺天盖地商品的高信息量无所适从,然而对品牌的选择是客户摆脱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品牌的第一形象就是标志。同类商品价格基本相当,而消费者又都不熟悉的品牌,大家往往就会注意到它的标志,进而优先选择标志令消费者满意的商品,因为优秀的标志设计是企业对自己品牌负责的象征,一个好的标志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预期消费,当商品在使用中性能优良时消费者就更会记住这个品牌,而高强度识别意义的标志设计在消费者记忆品牌时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高信息量充斥下标志设计的严格准确性

在信息化时代,巨大信息量每天充斥着消费者的大脑,各种图像、色彩、肌理、触感、嗅觉、味觉等,人脑不停地对所接受的各类信息进行过滤、加工、处理最后形成印象,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就成为标志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时要求其设计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商品特质。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纷至沓来、大众的精力与记忆力有限,必然只有选择地记忆、存储知识和信息,标志设计的准确性就成为消费者对于商品认识的第一步,同类商品标志设计最好的往往在经济上易成为排名第一的。常常有许多平庸无奇的标志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即使偶然被注意到,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其平淡寡味的形象麻木厌倦。比如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多个品牌的可乐,然而目前依然能活跃在市场上的依然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姑且不论口味如何,单从其精准的标志设计就决定了品牌的不倒之地。因为在心理学中标志的被认知过程其实就是其外在形象与蕴含在其中的信息进行接受、编码、提取、储存、使用的过程,如果标志设计的准确性越高,则消费者的认知结果越能够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反之则背离,起不到对消费者影响,而上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标志设计便是前者得优秀例证。

三、快节奏生活中标志设计的审美综合性

标志的设计形态、审美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发展空间不断开拓,呈现新的境界。当今科技改变了设计师的传统工作方式,对于标志设计而言,表现手段更具综合性、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得标志形态传统的二维平面走向多维空间;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扩大了标志传播的可能范围,丰富了标志的造型语言,其表达效果也趋于多样、全面,更加符合人们接受现代信息的思维习惯与规律。现代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人们对于标志的审美要求也有所增加,因此标志设计应是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综合性的全面设计,开拓思路,将传统的标志设计理念结合时代背景客观对待,突破陈规,面向未来,力求更为广阔的标志设计发展空间。从标志设计的新颖性、独特性、多维设计形式等方面出发,使得标志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活动,更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探索,将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趋向融入设计过程之中,使标志设计成为参与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综合性审美体现和内在精神体现。

信息充斥、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注意力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标志设计作为企业、商品的最基本代言,应从标志设计的识别性、准确性、审美的综合性出发,很好的体现出其精神内涵,从而实现标志的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1]牧婧.当今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向及方法探究[D].清华大学,2007.

[2]胡心怡,朱琪颖.数字化时代的标志设计新趋向[J].包装工程,2008(07).

[3]刘文庆.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J].包装工程,2010(14).

[4]朱琪颖.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09(04).

[5]梁伟.数字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J].包装工程,2011(12).

[6]张志腾.现代标志设计发展的新趋向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4

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对民商法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应用领域进行探究,并讨论了诚实信用原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民商法信用原则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几点从信用原则方面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民商法信用原则;市场经济体制;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和商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和商法共同调整着商品经济关系,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正常运营。民商法的信用原则,是民商法体系中具有双重调整性、普遍规范性和较强伸缩性,具有法律调整和道德调整的双重作用,因此其对民商法的完善和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商法中的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应用民商法的信用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然成为左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民商法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应用领域

(一)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应用领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行为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我国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参考苏联和西方的立法体系设立的,因此诚实守信原则在我国民法和商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诚实守信原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我国民法和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适用,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才能进一步在现有的民商法基础上,根据社会对民商法的需要,对民法和商法进一步的完善。信用原则作为传统道德和现代法律的基础原则,其不仅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淘汰,反而其作用越来越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合同法》中更是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原则在民商法中的重要地位。换言讲,诚实信用原则已经成为贯彻民商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影响着民商法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并影响着民法和商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诚实守信原则是平衡参与经济活动双方利益的重要工具,并能够发挥着平衡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重要作用。诚实守信原则不仅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还具有法律特有的强制性特征。从社会道德方面来说,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不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那么其必然会陷入无人交往的境地,必然会导致个人或企业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社会活动中。

(二)诚实信用原则应用的领域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和商法中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并且体现在物权法和债权法中的诸多方面。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和商法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在物权法中,诚实信用原则作为重要原则之一,是构建物权秩序与交易规则的基本工具,其具体的体现就是公示和公信。诚实守信原则在物权法中的另外一个应用就是相邻权,在这项权利的行使中,诚实守信原则是衡量权利是否被侵害的重要依据。还有一项对所有权的应用就是善意取得制度,该制度根据诚实守信原则,转让给他人的财产能够使第三方合法拥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在债权法中,诚实守信原则可以表现为情事变更原则、归责原则两方面。情事变更原则主要应用于合同变更和解除时,具体指合同生效后,在合同关系的基础情事中由于不规则当事人的因素,预防当事人蒙受不合理的损失,。还能够使另外一合法当事人获得意外的收益。债权法中的归责原则,主要是指无过错责任、公平等原则,该原则一直作为判断事实行为的标准,对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和提高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影响

在市场经济带领下,市场交易原则的树立也越来越多,交换是市场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形式,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彼此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更是众多市场准则中的重中之重。诚实信用是作为市场经济交换的基础保证,其行为得以进行的基本伦理前提是诚实守信,即使交换各方有任何一方不相信另一方,则这种交换行为则难以进行。市场经济领域中的信用,主要指的是参与市场经济的各方在长期的经济交往而形成的信任关系和信誉评价。这种信用关系和评价是市场交换的前提,同时,市场经济的交换必然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它是信用的结果。由此来看,信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支持市场经济前进的动力。在无形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城市信用的原则一定要落实到实处,促使市场竞争的良性发展,从而共同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同时还是市场经济效率的资本(这种资本既可以被视为社会资本,也可以被视为道德资本,但它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确定的)。综合来说,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产生经济效率的资本。虽然其是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条件,属于无形产物,不能够进行直接的买卖,在技术层次上也不可替代,但是“诚实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尽管在经济学家眼中,信任和类似的价值观被看作是经济活动中的“外部事物”,但是确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有利于提升经济行为中的交换数量和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信用可以被纳入产生经济效果的重要资源之一,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产品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以及政策信用、法律信用、司法信用等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本或道德资本,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更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本或资源。

三、民商法信用原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内涵与概念界定不清尽管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法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并且很多案件或事件中都会应用到信用原则,但我国民商法理论体系中,却缺乏对诚实信用原则和内涵的统一认定。在诸多的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理论中,包含条款说、立法意志说、双重功能说等很多不同的理论派别,虽然这些理论派别均从某一方面对诚信原则在民商法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并对其内涵进行了解释,但由于这些说法均有其合理性,因此现如今的信用原则在民商法中没有确切的内涵和定义,这直接导致我国民法和商法在涉及到诚信原则的应用时,缺乏足够的标准型和理论支持。

(二)诚实信用原则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虽然诚实信用原则被写入民法和商法中,但由于诚实信用原则根本没有准确的理论界定,因而导致诚信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体制仍然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也也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信用体系建设的并不完善,或许这也正是我国法律理论研究体系中对于诚信原则无法准确定义的原因之所在。由于诚实信用原则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较低的违规成本和带来的较大的收益预期,必然会导致有些个人和企业铤而走险,导致市场经济运行的比较混乱,矛盾和信用问题不断出现。

(三)与其他原则相比,诚实守信原则的序位相对滞后诚信原则应该作为民事立法的根本原则和主要价值追求之一,只有使民法和商法能够为保护诚信的市场行为的有效工具,才能发挥民法和商法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民商法法律体系中,虽然对诚信原则反复强调,并将其应用于民法和商法中,但却将诚信原则放置于各项民事法律的末位。这导致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对诚信原则毫不重视,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对诚信守信存在误解,认为诚实守信在社会公德中本来就处于末位,导致我国社会上的信任危机严重,造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畸形,并直接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境外资金参与到境内投资的积极性。

四、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信用原则的价值内涵能够更好的实施一个法律条款,首先要把握好其核心内涵,虽然信用原则的法律概念存在分歧,但信用原则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法律中的核心内涵是确定的。为了更好的应用诚实信用原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信用原则相关条款时,对信用原则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如果交易主体能够明确信用原则的核心内涵,那么在交易活动中就会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开展交易的基础,从而在交易活动发生之时正确的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消费者如果在交易活动中明确诚实信用的原则,就能够利用好法律工具,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公正,从而降低在交易活动中受到损失的几率。法律工作者把握好诚实信用原则,当遇到相关案件时就能对案件更准确的分析和审理,从根本上提升法律的公信力。

(二)加强信用原则的执行力度我国民法和商法体系中,对信用原则没有统一的定义,对违背信用原则的事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制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对诚实信用原则没有立法保护,导致部分个人和企业在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后,根本没有相应的机制予以处罚,而只能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来降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但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较快的社会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我国法律应该加强信用原则的执行力度,对信用原则的执行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并出台相应的行政处罚机制,让信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对信用原则的保护,降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信用问题出现的几率。

(三)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我国现阶段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这是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内,都会是发展中国家,因而政府的引导和市场调控仍然是必要的。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近年来信用矛盾和危机频发的现状,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引导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机制中发挥作用,弥补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并缩短政府参与市场宏观调控的时间,还要加强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只有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成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信用问题,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民商法中信用原则的应用,是民商法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由于我国民商法将信用原则的位次后置,以及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我国信用原则一直存在问题。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两性发展,就必须了解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内涵,并加强信用执行力度和政府干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大为.浅谈我国民商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法制与经济.2012(14).

[2]苏楠.论民商法的信用原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商业.2012(3).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5

[关键词]: 商,商人身份,商法,民法

什么是商?商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顾名思义,商法是调整与“商”有关的社会经济关系的 法律,或者更简单地说,商法就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这种看法并不为错,但是在论及商 事关系的内涵时,问题并不简单。“什么是商法?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 回答。”[1]如何把握作为商法的商,无论对商法理论还是对商事立法都是一个难题。但惟 有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才能较为精确的把握商事关系的性质和认清商事关系的范围,把握 商法的真义。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关于商的各种学说

在历史上,商法是商人身份法,由于这一看法与现代社会要求人人平等、取消身份特权的 观念不符,故而现代商法理论试图对商进行重新解释,国外商法理论对此形成了诸多学说。 以日本为例,就有内容把握论、特征把握论(注:[日]北泽正启著:《商法的争点》,日本有斐阁,第12页,转引自王保树主编:《中国 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内容把握论是从商应有的内涵上认识商。又可分为:1.历史说。主张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揭 示商的内容,认为商法对象的商,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财产、货物交换的媒介行为,开始 只是媒介一般的财货交易,随着历史的发展,扩大到居间业、批发商业,现进一步扩大到运 输业、保险业等。2.媒介说。该说是历史说的扩充和发展,主张作为商法对象的商是媒介行 为,并对媒介行为持展开的见解,认为它作为商法对象的本质构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 它作为第一种行为,即商业、银行业的行为,然后扩大到第二种行为,即运输业、居间业、 批发商业、保险业的行为,再进一步扩大到第三种行为,即制造业、手工业、租赁业等行为 .3.企业说,认为实质意义的商法是企业关系特有的法规的总体,主张商法的对象是企业。 4.实证说。认为商法是关于商这种法律事实的特有的法规的全体,商法的对象是作为法律意 义的商的法律事实。这种主张持统一把握商法对象的观点,是把商法作为关于法律上的商的 必要的、多种多样的有益的法律制度的见解。

特征把握论是从特性上把握商法的对象。可分为:1.集团交易说,该主张充分注意到商事 交易的集团性,因而对商法对象持集团交易的见解,认为商事契约由多人缔结是使商法形成 的 必要的因素,所以集团交易应作为商法的统一的对象。2.商的色彩说,是对集团交易说的发 展,它以商事交易特性中的商色彩限定商法的对象,认为商法的法律事实是通过以技术特性 所表示的商的色彩表现出来的,一般私法上的法律事实如带有商的色彩即成为商法的对象 .这种商的色彩,是从营利的投机买卖演绎出来的特性,是以“集团性”及“个性丧失”为 主要内容的。

我国台湾学者对“商”或“商业”持实证的解释(注:参见刘清波著:《商事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页。张国键著:《商事法 论 》,三民书局刊行。转引自李功国:《商人精神与商法》,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 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如刘清波对商的认识是依据台湾商业 登记法的规定,而张国键认为对“商”之意义,应采广义的解释,法学上究竟何者为“商” ,则须视各国商事法律所规定的“商”的范围而定。但同时他们对商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有 所揭示。刘清波认为,“商业”是指独资或合资经营各种业务之营利事业,包括“营利”与 “营业”两种要素。张国键对“商”的定义则是:“凡属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媒介交易行为 ,皆称之为商。”并认为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商业种类的愈衍愈繁,法律学上所谓“商”乃基 于法律上的认定,逐渐扩大范围,除“固有商”外,还包括“辅助商”和“第三种商”、“ 第四种商”。

在我国大陆,学者在理论上也对商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一般说来,学者们均认为商具有营 利性特征,但在具体界定商的范围时则有差异。一些学者对商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传统商法基 础上,将商视为商品交换活动。如梁慧星、王利明把“商”定义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商 品交换行为”(注:参见梁慧星、王利明著:《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 页。转引自李功国:《商人精神与商法》,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2卷,法律出 版社1997年版,第7页。)。苏惠祥等对“商”的定义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2]( P3)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商的认识要更为狭窄,对商的理解仅限于商业,“当 代 世界上商业法模式大体有两种:市场型经济商业法,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立法,传统 称为商法;计划型经济商业法,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的商业立法。其立法范围仅限于国内 商 业,其内容与传统的商法截然不同。”[3](P507)

而另一些学者对商的范围的认识则要宽泛得多。如王书江等指出,在经济学或日常生活中 商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媒介行为,而在法律上这种媒介行为仅是商的一种,即固有商或买卖 商,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商行为,且其范围日益扩大,出现“无业不商”的情况。[4](P2—3) 王保树认为:“在近代经济发展中,人们已将营利视为商的本质。这种行为不仅表现在买卖 行为之中,也发展到批发商、货物运送、仓库业、银行业、损害保险业等,并且发展到与商 业 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身保险、旅客运送、制造加工业、印刷业、出版业等。”[5](P4)把上述 广义的营利行为看作是商法上的商。徐学鹿也不同意把商仅仅局限于从事商品交换的商,认 为“现代商人,除了经销商人以外,还包括制造商、证券商、保险商、运输商(含海商)、广 告商、商等”。因此,“完善的现代商人制度,就是经济学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用 语”。[6]

二、确定商的内涵的方法论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笔者认为认识商的 内涵应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应从社会关系本身入手,而不能从实证法入手。法学和法律上的商概念,是不同国 家在长期商事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形成的,其对商的内涵的认识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同时 必须指出的是,客观社会关系及其内在要求本身,不可能自我表达任何意思,法律对客观社 会关系的调整,是以立法者的主观意志为中介的,是立法者基于其对社会关系及其客观要求 的理解,加上其自身好恶和利益权衡对社会关系进行的调整。法有良法、恶法之分正为此故 ,各国商法典的内容不同也皆因此故。因此,经由实证法认识商的内涵不免有缘木求鱼之嫌 .

第二,应从商事关系的本质上来认识,而不能只认识其表层特征。客观事物可分为本质和 现象两个层面。本质所表现的是主要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说明事物的特性、事物内部最重要 的方面、事物内部深处所发生的过程。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是事物和过程借以表现的外 部形式。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不能靠简单的直观法去认识的。事物的外部形式可以直接 通过感官去感受。但是,事物外部的表现形式常常歪曲和不正确地表达事物的真正本质。本 质和现象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的情况。科学和科学认识的目的就在于透过事物外部的表现形 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现象层面上。上述对商的认识中,有一些就是停留 在了商的现象层面上,未能深入到商的本质。如从内容上或特征上来把握商就是这样。

第三,对商的把握应持发展的眼光,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商的静止的认识。社会生活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也应随之而发展变化,如果仅仅停留在事物发展的 某一阶段上,则非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相反,对社会关系会产生负面影响。上述将商 的内涵视为商品交换活动即是如此。传统商法也正是因为固守其是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商人 法 而致衰落的。

综上所述,对商的认识应从商的本质出发。上述对商的认识中,将营利视为商的内涵正确 揭示了商的本质,但不足的是,对这种认识缺乏相应的论证。

三、商的本质

诚如德国学者卡斯腾施密特所言:“对商法史作一批判性的问题,-乃是一种面向未来 的商法学说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本文拟通过对作为商法调整对象的商活动的历史 发展的分析寻求对商的本质的认识。

通说认为,商法起源于中世纪,最初以商人习惯法的形式存在,其后随民族国家的出现而 发展为成文商法,至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商法典,获得了最为成熟的表现形式。商法在中世 纪的起源,是适应中世纪商业的发展,为规范商业活动而产生的。应指出的是,由商法调整 的中世纪时的由商人经营的此种商业活动与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已出现的商品交换活动不可等 而视之,“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8](P363)尽管此时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有数百年之遥。在历史上,“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8](P363)商业资本的活动不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为前提, “不论以商人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各生产部门的社会组织如何,商人的财产总是作为货币 财产而存在,他的货币也总是作为资本执行职能”。[8](P364)之所以商人资本早于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是“因为商业资本离不开流通领域,而它的职能是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 所以它的存在-撇开由直接的物物交换所产生的各种不发达的形式不说-所需要的条件 ,就是简单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所需要的条件。或者不如说,简单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就是它的存在条件。”[8](P363)因此,在中世纪随着商人这一特殊阶层的出现,出现了商 业资本的活动。“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 -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 改变自己的作为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它们都要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有 商人资本在中间作媒介的两极,对商人资本来说,是已经存在的条件,就像它们对货币和对 货币的运动来说是已经存在的条件一样。唯一必要的事情是这两极作为商品已经存在,而不 管生产完全是商品生产,还是投入市场的只是独立经营的生产者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直 接需要以后余下的部分。商人资本只是对这两级的运动,即对它来说已经作为前提存在的商 品的运动,起中介作用。”[8](P363—364)因此,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只不过是调整商人资 本活动的法。

中世纪和嗣后的封建君主国家时期的商人资本,是独立的、优先于产业资本发展的,“独 立的商人财产作为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意味着流通过程离开它的两极而独立,而这两极 就是进行交换的生产者自己。这两极对流通过程来说仍然是独立的,而流通过程对这两极来 说也是独立的。产品在这里是由商业变成商品的。在这里,正是商业使产品发展为商品,而 不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以自己的运动形成商业。因此,资本作为资本,在这里首先是流通 过程中出现的。在流通过程中,货币发展成为资本。在流通中,产品首先发展成为交换价值 ,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资本在学会统治流通过程的两极,即以流通为媒介的不同生产部门 以前,能够而且必须在流通过程中形成。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能够对组织极不相同、按其内 部结构主要仍然是从事使用价值生产的那些生产部门起中介作用。流通过程使各生产部门通 过一个第三者而互相结合起来,流通过程的这种独立化表明两个情况。一方面,流通还没有 支配生产,而是把生产当作已经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生产过程还没有把流通作为单纯的 要素吸收进来。”[8](P366—367)因此,“资本作为商人资本而具有独立的、优先的发展, 意味着生产还没有从属于资本,就是说,资本还是在一个和资本格格不入的、不以它为转移 的社会生产形式的基础上发展”。[8](P366)所以此时的资本活动是尚不包容生产在内的活 动。也正因为这样,此时的商法中的商以商品交换活动为其内涵。

但商人资本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因为“商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 的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1.因为这种存在和发展是货币财产集 中的先决条件;2.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是为贸易而生产,是大规模的销售,而不是 面向个别顾客的销售,因而需要有这样的商人,他不是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而是把许多 人的购买行为集中到他的购买行为上。另一方面,商人资本的任何一种发展,会促使生产越 来越具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性质,促使产品越来越转化为商品。”[8](P365)

16世纪和17世纪,在欧洲爆发了商业革命,各封建国家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毫无疑问,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 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 个主要因素。[8](P371—372)因为,”在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商来都会促进那些为 了增加生产者(这里指商品所有者)的享受或贮藏货币进入交换的剩余产品的生产;因此,商 业使生产越来越具有为交换价值而生产的性质“。[8](P364)”商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到 处都使生产朝着交换价值的方向发展。使生产的规模扩大,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形式 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着解体的作用。“[8](P371)因此随着商业 而扩大了的商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使社会生产日益从使用价值的生产转化为价值的生产,即 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扩大了资本活动的范围,降低了商人资本的重要性。“在资本 主义生产中,商人资本从它原来的独立存在,下降为一般投资的一个特殊要素,-它只是 作为生产资本的要素执行职能。”[9](P366)“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就是说,一旦 资本支配生产本身并赋予生产一个完全改变了的独特形式,-商人资本只是表现为执行一 种特殊职能的资本。”[8](P365)“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 的基础上,流通也已经成为生产的一个单纯要素,一个过渡阶段,只是作为商品来生产的产 品的实现,和作为商品来生产的各种商品生产要素的补偿。在这里,直接从流通产生出来的 资本形式,-商业资本,-只表现为资本在它的再生产运动中的一种形式。”[8](P367 )适应资本活动范围扩大的要求,商法调整范围也随之扩大。到资本主义时期,商法所认定 的商行为的范围,除了一定意义上理解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渠道的“买卖商”或称固有商( 第一种商)之外,又发展了“第二种商”,即间接沟通生产的消费渠道的行为,如运送、仓 库、居间、行纪、代办商等营业,又称之为“辅助商”:“第三种商”,即为便利资金融通 ,或与上述两种商行为有密切关系的行为,如银行、交易所、信托、承揽运送、制造、加工 、出版、印刷、摄影等:“第四种商”,即与第三种商有关系者,如广告、保险、服务、娱 乐等。须指出的是,尽管商的范围扩大了,但受商法是调整商品交换活动的传统观念影响, 商品交换活动仍被视为商法调整的中心,而其他商行为则被看作是商品交换活动的延伸。

综上所述,作为商法调整对象和商法学中的“商”,就本质而言,乃是资本的谋求价值增 殖的活动。而资本,出于价值增殖的要求,必须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而使商这一资本的价 值增殖活动具有了营利性、经营性的特征。所谓营利性是指商活动是谋求价值增殖的活动, 而经营性则是指商活动表现为一种持续不断、反复的、继续的运动。明确商的本质具有重大 意 义,它使我们认识到传统商法中商人、商行为的确切内涵。所谓商人,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 化的化身。而商行为只不过是资本的营利性的活动而已。这一解释标明了现代商的营利性、 商行为的经营性等基本理念,揭示了商的本质特征。这就为商法学上的“商”,在指明一种 趋势和范围同时,也确定了一个立法标准。

四、明确商的本质对商法部门的意义

在近代法制史上,商法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但由于商法没有民法那样坚固的基 石和传统,没有一套严密精深的商法理论和商法学说来影响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和立法活动 ,这就注定了它的出现,不但不能动摇民法的传统地位,而且面对民法强大的扩张性和包容 性,还有丧失自己独立的危险。[9]民商合一就是这种危险的现实表现。民商合一,作为一 种思潮其真实底蕴是什么?在处理民法和商法的关系上,是仅仅要求以统一的民商法典取代 民商分立法典的模式,因而停留在反对在形式上分别制定民法典和商法典,而在实质上并不 否认民商法存在区别呢,还是根本上就否定商法存在的实际价值,而更进一步实质上否定商 法的存在?从民商合一论者所持的主要论据来看,似是后者。民商合一论者主要立论如下: 其一,近代商法典的前身是中世纪欧洲商人团体的习惯法,亦即商人的法。但现在所谓商人 这个特殊的阶层已不存在,甚至特殊的商行为亦失其特殊性。如票据制度、保险制度等仅商 人利用的制度现今正普及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全社会的人所利用;其二,即使在民商分 立的国家也难以确立划分民事行为与商事行为的严格界限,有的国家只是以民事法庭和商事 法庭的管辖来划分,有很大的任意性,因而民法典与商法典的并存引起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和 混乱。[10](P11)由此可见,民商合一因其立论直指商法存在的基础,故而并非单纯形式上 否定商法的存在,而是更进而在实质上否定商法的存在,从根本上否认民商法的区别。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6

大飞机动力的选择

中国商飞不同于中航工业集团,是一家专门针对民用客机市场的国有企业。成立之初在国家原有的产业战略布局上为基础,以我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沪宁杭经济圈的上海市为中心,广泛地在原有对外合作的基础上协调国内中航集团的相关力量整合民用通用航空制造与金融服务的业务。商飞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之林对媒体曾说过,中国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并飞上蓝天,可能要分两步实施:一是首批国产大飞机需要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二是在后续某些机型上,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可适时换上中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届时,中国将掌握大飞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和生产能力。

于是我们得知在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方面,商飞以国产发动机和对外合作研制发动机两大来源为C919中型客机进行配套。 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我国大型运输机与大型客机发展规划里自主配套动力中(发动机、涡扇的缩写拼音)FWS18、FWS20、SF·A、CJ1000A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关系。

FWS18发动机其实是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发动机的配套动力,国产化方面由中航工业旗下的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负责。我国的中程轰炸机H6系列亦是使用改型发动机,FWS18的俄文代号为D-30-KP-2,该型号是前苏联时期研制的第一种大涵道比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为12.5吨,涵道比2.42:1,翻修寿命3000小时。对比国际先进涡扇发动机该型号在技术上已经相对落后,目前仅作为我国大型运输机运20的临时配套动力,以及为现有H6轰炸机与伊尔76做动力储备。

未来我国的运20运输机的正选动力便是FWS20型号,该型号又称FWS-10-118。我们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代号为FWS10而FWS20便是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的大涵道无加力版。

我国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的发展计划虽不是同步进行,但在动力系统的研制规划上运20和C919的配套动力曾经都被定为国产动力FWS20。在某次航展上亮相的SF·A型发动机是FWS20的商用代号,那次航展中还在保密研制中的FWS20匆匆亮相便避嫌撤走,不禁让人对其技术指标浮想联翩。但有媒体推测的是FWS20型发动机在耗油率经济性与环保方面尚不足作为民用客机动力,为此FWS20配套C919的SF·A方案已经搁浅。于是便有了CJ1000A这款和德国MTU公司技术合作的自主发动机配套方案。

涡轮风扇发动机又称内外涵发动机,它在普通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了由涡轮带动的风扇和一个外涵道。这种发动机工作的特点是:空气分两路进入发动机,一路通过内涵道(核心发动机),另一路进入外涵道,两路气流通过各自的喷管或在混合室内掺混后通过共同喷管排出,产生推力。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更大的空气流量和较低的喷管喷射速度,因而推进效率及经济性等都显著提高。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质量流量的比值叫涵道比。涵道比越大,推进效率越高,经济性越好,但是由于迎风面积大,阻力大,因此不适合超音速飞行,而多用于运输机与民用客机。小涵比涡扇发动机虽然经济性能差,但是阻力小,适用范围广,因此多用于战斗机。

(TO刘洋,黄色部分单列出来作为TIPS科普)

区域体系整合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特别是总理的诸多经济政策被国外经济学界持续解读。在继“克强指数”之后,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又创造了“经济学”这个新词。巴克莱资本指出总理的经济政策有九大方法论。其中作为实体经济产业中的航空产业中国商飞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于“克强经济学”中的统筹发展的新引擎论,新引擎论中区域一体化即为通过建立区域的一体化,建立统一市场,推动跨区域问题协调。

鉴于我国航空工业的布局,目前全国基本形成的是沿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成都一线,以及天津、上海、珠海等沿海一线的航空制造产业发展格局。中国商飞在面对中国民航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作出的选择是以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为重点。航空材料学专家冀志宏指出: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为龙头区域,主要承担航空新材料的研发、特殊钢材高端制造等功能,研发能力强,材料种类多;中部地区依托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加快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大力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壮大航空新材料产业规模;西部地区依托雄厚的资源基础,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促进资源转化,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比较突出的航空新材料产业集群;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强的工业优势,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主要阵地选择在上海的中国商飞在结合国家《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等相关规划基础上,表示“十二五”内实现ARJ21系列交付客户并安全运营,完成C919首飞,完成ARJ21系列批生产能力建设和C919研制保障条件建设,初步形成C919批生产能力,初步掌握核心能力。在依托区域体系整合的基础上,C919工程的推进速度稳步提升,未来几年国家在低空空域改革、通航飞行器适航标准完善、机场建设审批、私人飞行驾照培训和考试改革等诸多方面会抓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对于中国商飞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在动力。

细化经营市场

民航市场是一个包括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的大篮子。动辄数亿元上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对于全国各地区都有莫大的吸引力,过去我国用市场换技术的做法是否继续可行,铁道部式的跃进型发展模式是否值得借鉴对于中国商飞来说都是需要思考的课题。更不用说C919、ARJ21等干支线客机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低空空域尚处试点阶段,通航飞行器适航标准尚在修订,国内私人飞行驾照培训尚在起步期等硬性问题。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哲学透视;显著特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文化产业正如春风过后的梨花,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酝酿,冲破铁索羁绊,驱散凛冽寒风,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有许多自己的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

二战后,人类俨然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凭借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中无节制地获取资源和物质财富,从而导致了经济、社会的非协调发展,带来了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态失衡、生存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意识到应当重新认识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问题,文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双向需要,经济需要文化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新的境界,而文化需要物质寄托,需要在经济中实现其持续发展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

所谓“文化经济化”,就是将文化中的商品属性剥离出来,使文化要素成为活性因子促进经济发展,即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文化化”,则是指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融,经济生产的重心已经由物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层面上,从而形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质内容的经济综合体。首先,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加大,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新视角与新领域。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日益加深,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因为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括文化实力的较量。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因素。第三,文化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这种影响将直接来自于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文化侵蚀与文化渗透。从经济要素流动趋势来看,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将成为主宰国际文化产业格局变动、世界文化市场走向、国际文化产业秩序的新生力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强势国家依靠科技策动与市场化运作的竞争优势,将市场触角延伸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获得了文化领域中包括电影电视业、文化娱乐业、图书影像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丰厚利润;另一方面,还获得了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由此看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壮大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财富积聚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增强综合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产业。

二、文化资本主导化

在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时期,文化要素主要依靠于其他生产要素才能完成经济系统的内在循环,所以此时的文化要素无法成为独立的经济因子参与经济系统的任何分配。如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土地处于主导地位,所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内容均以农业资本为核心。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力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文化要素全球性流动的无限复制与使用还相当困难。这就是说,文化向资本的转化所需达到生产力水平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文化向资本的转化在工业经济时期不可能发生。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今天,特别是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文化要素借助于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现跨区域、跨国界配置与流动,实现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成果的高度共享。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要素不仅从物质资本中剥离出来,在许多领域成为具有主导作用的首要要素,并且其他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还依赖于文化要素,从属于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国家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不再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的贫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资源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是巨大。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社会将越是繁荣。

以文化色彩和精神气质构筑商品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体现产品的超一流的品位。我们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努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文化资源进一步资本化,形成最具增值率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无限增值性等特征,使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化资本不再是产业发展的附属要素,而变成了主导和核心要素,文化资本已成为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之后,还必须对文化资本进行妥善的经营才能使文化资本持续高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如绍兴咸亨集团利用鲁迅著作中的店名迅速扩张,并走出绍兴,打进了上海。

在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同时,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蕴藏于文化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克服了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为人类建立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改变了工业经济那种把物质财富的拥有看成是实现个体价值的资本与依据,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文化创造为内涵的知识作为要素,在文化产业的分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产业突出了精神生产者是以个体脑力劳动者与智商能量的付出来体现其生存价值,因此,拥有知识的文化产业生产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可以借助于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作为要素参与入股分红,来享受文化企业的利润汇报,成为高收入群体。如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这样集智力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为一体的超级富豪,这就是文化产业主体为什么能够获得比其他行业的生产者高得多的回报的原因。

三、产品文化化

文化产业的产品呈现文化化特征,产品文化化是指产品中精神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或产品以越来越满足人的精神享受为主的一种趋势。随着消费者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模式必然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商品和服务因文化内涵、文化个性而提升其精神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其档次和品位。文化内涵是产品和服务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赢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信用、商誉、品牌、形象等文化因素构成无形资产,使文化企业在竞争中先声夺人,争得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地位,创造更多的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服装业为例,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靠先进的服饰文化,良好的商誉和世界驰名的品牌,赚取的是高附加值。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每吨服装的换汇额高出我国5.8倍。可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实现其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

当今,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质形式的比重正相应地下降。并出现大量的富有美感和科技含量的智能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新增社会财富中文化性的“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像微软公司这样的新兴产业大部分是知识密集的软产品,而且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个性,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克莱斯勒汽车在质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车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贵、豪华和地位感却给它的发展赢得了无限商机。同样,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个字母“g",便可卖到7000日元,这是因为“g”是表示由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的符号,手提包携带者确信,自己正在进行一种可与欧洲超一流阶层相媲美的消费行动。为了这种精神文化享受,人们情愿花7000日元购买价值700日元的商品。可见,文化内涵对产业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通过文化价值的取向影响着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的旅游大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风景点,名胜古迹,老革命根据地众多,许多有品位、有档次、有远见的旅行社,专门培训出一批具有各种文化内涵修养的导游,甚至聘请文史博士担任导游,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使游客亲身体验到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对文化品位和文化层次需求日益提高的旅游者的新去处。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作用。

当今时代,经济的飞速增长不再仅仅取决于已短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有形资产,而是主要取决于智力、文化资本等无形资产,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将主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

四、产业发展人本化

产业发展人本化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

西方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文化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空洞。工业文明高扬科技理性,推崇经济主义,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物质消费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把人的多种需求简化为单一的物质需求,把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从而使人成为经济动物、消费动物,日益淡漠甚至忘记了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人文追求。造成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使人成为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似乎不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满足人们对商品货币财富追求的需要;评价经济素质高低的标准,似乎不是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的程度和质量,而是看gdp或gnp增长的多少。这样,经济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掩饰起来,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过程的沉淀物。因此,一个推崇人的需求的全面性的伦理选择和人文追求的世界,有赖于确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文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化”,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人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本质,直接满足人的需求,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本向度部分克服了人的异化,消解了技术与人性的长久对立,使人的视野超越物质需求转向真善美的追求、创造性价值的实现、自由的获得。伴随着非物质性需求的追求,使人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过程来看,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更为统一的过程。文化产业生产是建立在知识、技术和人文精神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文化既可以作为投入,也能够被产出,人的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信用文化、经济伦理等精神因素,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价值,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共同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人对经济发展的参与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不仅仅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更多地通过文化创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具有人性特点地参与经济生产,人的能力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发挥,(下转第73页)(上接第56页)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得以不断地提升;使人通过“丰富的个体”的路径达到完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好地实现。

从结果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更全面、更本质地满足人的根本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的相对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更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需求。文化产业不仅生产物质,也生产文化;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状态,转向以人为本,人的愿望、人的需要、人的理想,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与核心。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文化产业更能直接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能够更加接近人的需要,更加直接为人带来福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更加深入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人的本质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满足,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总之,我们要关注文化产业,就不能不关注文化产业自身所特有的标志性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8

关键词:服务职能 剩余索取权 信任互动 主动消费

流通企业突出服务职能的基础性地位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流通企业的基本职能是由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及其活动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是市场功能的自然延伸(郭士倜,2008)。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媒体与传播方式多元化、生产活动节奏加快以及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背景下,流通企业需要到以服务职能为基础,发展、丰富其职能内涵(童年成,1998),以有效解决流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个性化与消费价值取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商品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商品技术含量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选择性困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在个人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形成的心理距离、社会距离的不确定性变化,让消费者对经营者及其商品的不信任感日益突出。这一特定利益变化轨迹,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形成某种形式的社会集体记忆,对商品流通功能的内涵、结构及其实施策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流通领域积累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如工商企业之间的矛盾、商业资本职能弱化、信息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欺诈与损害消费者利益、商业过度投机、商品流通过程的服务不完备等问题(宋则,2004)。这些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累积的问题,加剧了商品流通产业内部的利益竞争、制约着商品流通产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以主动消费行为为基础构建流通企业服务职能内涵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商品流通及其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并需要一定规模的设施、专业技能来支撑。商品流通的这种工作特性与市场地位,“天然”地产生了流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不平等。即流通企业处于相对主动、优势的地位,而消费者处于相对被动、劣势的地位。但是,现代市场经济与市场竞争,客观要求消费者等获得平等的地位、权力。于是,在商品流通领域,流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围绕着“剩余索取权”展开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流通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其“天然”优势地位,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机会的。

基于上述判断,以鼓励、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商品流通过程为出发点,并由此构建一个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保障有力的流通企业服务体系。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流通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划分为标准化服务、法定附加服务、企业超值服务三大类型。

(一)服务模糊承诺及其矛盾

在我国现有的流通经济研究理论中,基本观点是将商品交换作为流通企业的基本职能,并由此发展流通企业的职能体系。因此,在流通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整体经营活动围绕着商品交换展开,其它相关流通职能从属于商品交换职能,服务是为了保障商品使用价值的顺利实现,因而供应商处于交换的主动、以商品为中心来开展交换活动。

上述消费意图的实现过程,可以用如下交换公式来表达:

(1)

在公式(1)中,G等同于商品的价格P;Wa是商品的使用价值,S1、S2、…、Sn是商品供应商提供的不同性质的服务类型。

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支付一定的货币后,认为获取了在一定期限内商品使用价值及其相应的全部服务,包括标准化服务、法定附加服务、企业超值服务。消费者的这种观念得到了已往长期遵循的市场交换习惯、社会心理传统等方面的支持。因此,消费者的支付货币等同于获得商品使用期限内的全部服务支持,是一种模糊的社会心理评价,也是一种商品供应商的习惯性模糊承诺。社会中存在着这种模糊的承诺机制与社会交换契约,是以商品实体作为市场交换核心的社会基础。

在市场交换中,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模糊承诺机制与社会交换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一系列测试前提基础上:消费者目标集中指向商品的特定使用价值,充分的商品信息,正确、完备的商品消费(使用)技术,严格而且符合商品设计所提出的使用环境等。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消费者几乎不具备建立模糊承诺机制与社会交换契约关系所需要的、由供应商设定的消费条件。在G=W的交换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的个性化增强及商品供给环境的多样化,如商品技术与知识含量的提高、商品信息量增多等,进一步放大了消费者与供应商的冲突和矛盾。

(二)服务规范承诺与信用互动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G=W交换中的冲突与矛盾,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新特征及其环境因素,探寻新的途径与策略。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提供了深入探讨解决G=W交换中的冲突与矛盾、扩大需求的理论与思维。

首先,人们在选择消费行为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了某种形式的心理帐户,并依据自身的消费条件、消费经验与已有的商品信息,具体确立能够合理衡量消费行为价值的“心理会计”评价体系(雷学军、金志成、李坚,2005)。消费者正是通过心理帐户,运用“心理会计”核算方式,一方面确定自己消费的理由,另一方面判断、评价消费行为的合理性程度。因此,有学者认为,“心态决定着人生的幸福度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大前研一著,糜玲译,2010)。

其次,消费行为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满足的选择行为。“经济学的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作出决定,作取舍”(张五常,2010)。消费行为选择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就消费者个体而言,其出发点是对“功用”(utility)的判断。张五常教授对边沁“功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认为“功用”是衡量“快乐或享受的指数”、“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越高越好”、“功用”在边际上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胡宗伟译,2008)。消费者正是以“功用”为目标,以个人消费知识、经验、信息等为尺度,以“用值”(use value)与“换值”(exchange value)(张五常,2010)为选择条件,完成构建“心理帐户”评价体系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顺利实施某一特定的消费行为。

再次,合理选择消费风险补偿方式。任何消费行为,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风险。面对消费风险,通常会遵循以下思维路径是:当处于收益状态时,大多数人喜欢规避风险;当面临风险损失时,大多数人愿意承受风险;大多数人在对待损失与收益时,对损失更敏感(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胡宗伟译,2008)。

基于上述分析与思路,商品供应商要想获得消费者的信用与忠诚,并由此巩固、扩大市场地位,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基础扎实的服务体系。明确、系统定义企业服务内涵,以周到、细致设计企业的超值服务内容;消费者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实体与不同性质的服务组合,行使选择权力、体现消费者的主动地位;利用消费者风险决策的心理作用机制,合理、有效地引导消费者对消费价值的评价,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关系;以消费者选择权实现方式来规范供应商的经营行为。

消费者体验与选择服务行为

当供应商规范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后,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服务行为方式,使之与消费者的需求有效对接,从而达到增强吸引、稳定消费行为的目的。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供应商服务供给能力与消费者需求的对接,是一个不断磨合、互动的过程,即经过相互摩擦、相互适应、共同提高、结构性优化与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而供应商则选择不同的服务供给行为。这种不同的服务效果如图1所示。

图1的基本含义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行为后,对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带来不同的满足感与行为反应。

在“1.低低型”组合中,当供应商提供基本服务类型时,消费者将其一种“应得权力”。 同时,消费者重点关注商品与服务的基础功能。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将在心理帐户上建立起“所得”与风险规避的评价体系。如果给予恰当的满足,消费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会在行为上作出积极的反应;反之,消费者将作出消极的行为反应。与此相对应,对供应商而言,主要集中相关服务内容的系统化、服务过程关注细节,所投入的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的经济性要求高。

在“2.高低型”组合中,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愿望强烈,由单纯重视商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向以商品使用价值为基础、逐步追求“价值符号”(即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需求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消费者在对商品与服务的价值评价时,建立不同的心理帐户:一个是关于商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评价帐户、另一个是关于商品与服务的“价值符号”评价帐户。在商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评价帐户上,消费者将建立“所得”与风险规避的评价体系;在“价值符号”帐户上,消费者将建立“损失”与风险追求的评价体系。因此,供应商逐步尝试扩大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服务内容的系统化、服务过程关注细节等措施,使消费者对其服务供给与服务能力的要求稳定在合理的期望水平上;另一方面提供某些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利用消费者的风险取向,使其产生积极的消费行为。

在“3.高高型”组合中,供应商提供一个成熟的、稳定服务体系与丰富的服务内容,多层次满足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消费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与企业实现良性互动,并倾向于关注商品与服务“价值符号”。在此背景下,消费者认为供应商高度重视个性化服务,自身消费服务的行为是一种体现个性化要求的风险行为,在其心理帐户上建立起“损失”与风险追求的评价体系,有强烈的参与服务过程的愿望。如果给予满足,消费者将在行为上作出积极的反应,并提高承担服务费用的意愿;反之,消费者认为自己应承担的“损失”,但一般不会产生对企业的消极对抗行为。与此相对应,供应商除了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过程外,更主要的是构建一个消费者能合理参与服务过程、体验服务质量的机制,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与信任。

在“4.低高型”组合中,当供应商与消费者在服务层面建立相互适应、共同提高的互动关系,经过一段时期后,消费者的需求期望不断提高,外部相应的竞争因素复杂化。在此前提下,供应商围绕着提高竞争能力来设计、选择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过程,使商品资源与服务资源有效匹配,形成有效力的资源体系,形成新的服务结构与服务能力。但对消费者而言,则进入追求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开始新的学习与适应过程。

结论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多样化的市场信息与广阔的购物空间,不仅加速、放大了消费者的欲望,也增加了消费行为选择的难度。经营者以服务职能为核心,构建起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服务供给、消费系统,进而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郭士倜.流通企业的功能及其规模[M].当代经济管理,2008(6)

3.童年成.商品流通功能新说[J].中国流通经济,1998(6)

4.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雷学军,金志成,李坚.心理会计与推理选择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5,28(3)

6.大前研一著.糜玲译.心理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10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9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动因;途径

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历经几何数量增长的同时,伴随“如家”连续两个季度亏损的经营状况的,宣告经济型酒店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面对众多竞争者及经济型酒店发展拐点论的出现,如何拓展空间,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经济型酒店过于简单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如何将文化和自然融入酒店品牌,赋予简单单一的酒店产品以不简单的内涵与外延主题,是酒店实现差异化的重要策略。因此。引入主题概念,增加品牌价值,实现主题化发展会成为经营者的选择。本文将在经济型酒店主题化发展途径方面做些探讨。

一、经济型酒店主题化特点

主题式经济型酒店的定义不同于主题酒店,同时也区别于一般经济型酒店。主题酒店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营体系,除硬件先进、完善之外,还重墨浓笔打造文化,主要强调的是氛围,目的在于形成差异化特色来吸引客源,基本上都是高档酒店。而经济型酒店的最大特点是简单,将酒店的设施和用品简化到最低限度。经济型主题酒店与经济型酒店都是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以“经济”占领市场、以“经济”赢得市场,受成本压力所限,不可能效仿一般主题酒店的运营模式。经济型酒店主题化发展的核心实质是基本功能兼顾基础上的、类似目标顾客群体的个性化和体验感受的满足。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需求,开辟新的“蓝海”,有些经济型酒店把“经济型”与“主题化”相结合,推出了主题式经济型酒店品牌,竞争对象直指四星级酒店。这类经济型酒店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主题范围选择比较广泛,强调可接受性和趣味性,角度比较新颖独特,内容健康,只要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丰富内容的人文、地理、自然、历史等素材,都可以作为酒店的主题。主题产品设计是文化内涵在美学、视觉和实用功能中的外化表现,通过专业人员对主题的把握,将文化内涵外化为具有美学价值,视觉享受和实用功能的产品。它首选大容量的主题内容含量,因为经济型酒店通常是连锁经营的,如何在连锁酒店中复制主题的独特性,使之具有普遍性和标准性是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在进行主题的选择时,过于狭窄的酒店主题会使目标市场规模太小,不足以维持酒店自身的发展。此外,关注细节成为经济型酒店主题化发展瓶颈的突破点。受到经济型酒店规模小,成本投入低的特点限制,与豪华的主题酒店的装潢风格不同,经济型酒店对于主题的表现更多的体现在细节,如色彩、图片、小纪念品、房间布置等方面,匠心独具的展示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就足以达到效果。在主题风格布置上投入太多,超出成本控制范围将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经济型酒店主题化动因

1 “红海”危机和市场拐点的出现

目前,酒店业产品同质化诱发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单纯的价格竞争对体验旅游的发展及国外连锁式知名品牌酒店抢摊国内大中型城市而言,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引入主题化发展趋势,为解决问题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如家”酒店成功从美国纳斯达克募得1亿美金进行全国性拓展、锦江统一打包进入“锦江酒店”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经济型酒店这一新兴商潮也逐渐走人竞争激烈的“红海”。尤其是外资紧随其后纷纷进入中国,更加使这一商业领域变得压抑起来。经济型酒店的最大优势是“经济”,其意义一是指投资经济。新建经济型酒店几乎没有从征地、土建开始的,使用的房屋大都从原来的厂房或者招待所改装过来的,装修简单,经营的目标客户以商务性质的散客为主。而装修上的工厂化也是经济型酒店之所以“经济”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内部装修大多采用工厂生产、现场拼装的方法完成,不铺地毯,简约家具,一间客房比普通酒店能节省一半的装修费用。二是运营经济。酒店在管理上实行标准化服务,按比例配备少量的客房服务人员和前台接待,工作人员很少,基本上是星级酒店的一半。但是,根据《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经济型酒店平均出租率从2005年的89%降到2006年的82.4%,平均门市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降到209元”。对比3年前,占据其核心成本的物业租赁成本已上涨100%以上。“锦江之星”最初开业时,单间价格是140元,现在已经涨到238元;一个中等规模经济型酒店过去的运营经费约200万元,现在是600万元。人员薪酬、营运成本、物业等成本的上涨导致行业的利润、出租率、房价以及每间客房日平均收益都明显下降,加之次贷危机的爆发,投资界对于经济型酒店的热情比之往年明显减退。经济型酒店的“经济”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如家”连续两个季度亏损的经营状况,宣告了经济型酒店“不需要营销,开出来就好”的黄金时代的结束。

2 中高端商务酒店渐成投资热点

“如家”酒店集团宣布今后将实施多品牌战略,并推出定位于中高端商务的和颐酒店品牌与之前“如家”普遍的“经济型”定位不同,“和颐”将定位于商务型酒店,目标锁定在中高端商务人士,采用四星级酒店标准装修,舒适中兼具齐全的商务配套功能,定价为600—900元左右。这一定价与汉庭集团的高端商务汉庭酒店300元左右的定价拉开差距。“如家”酒店集团对中高端商务酒店的投资介入,表明目前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出现了新“经济”的趋势。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但冲击了人们兜里的钱,也冲击了人们的原有消费信心,使高端星级酒店的市场份额大幅缩水,商务人士和旅游者不约而同的降低了自己的出行标准,却给经济型酒店提供了一次新的拓展市场的机会。根据《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51.8%的消费者表示将来外出会更偏好经济型,46.7%消费者认为未来外出的住宿花费会有增加”。这表明,在高端酒店市场出现疲软的时候,中高端的商务酒店将给高端层次的消费者提供理想的选择。这会加大对三四星酒店的竞争冲击。一些经营不利的三四星酒店在资本的支持下,会成为经济型酒店收购的对象,即缓解了经济型酒店建造的成本压力,也会形成良好的空间集聚效应。

3 目标市场细分的结果

酒店主题的选择必须考虑正确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同的目标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和经济支付能力,市场定位正确与否是成功的关键。经济型酒店面对的市场群体也不是单一的,其价格水平也表现为是个区间,不同区域不同地点,这个区间范围是不同的,面对的目标顾客群体,受其需求偏好的不同,会选择不同品牌的不同房型;同时,不同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在推向市场时,也会不约而同地推出自己的诉求点,这需要有不同主题的内涵作支撑,才能在标准化的“经济”运营模式中找到差异化的竞争点,实现“蓝海”战略的突破。深圳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的“城市客栈”,可以说是标准与主题的汇流之所,每一家店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浓缩。成立之初就有着主题酒店特立独行的建筑风格和令人目不暇接的主题文化,其消费主体是年轻一代的时尚群体,拥有活跃的思想、高尚的品位和对品质更为苛刻的要求,这正代表着“城市客栈”的客源市场。为适应“城市客栈”发展的准确定位,提出了“经济型也要出精品”的“城市客栈”理念,摒弃以卫生、舒适、方便的基本要求,追求在此之上的现代、主题、简约和时尚。同时,将浓缩的城市主题融入其中,使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客栈”的主题灵魂。当然,“城市客栈”一样有着统一的标准、一致的功能设施、一致的服务程序,更重要的是有着一致的后台运作管理。但是,在每个店里都能找到它的不同,这种不同来源于环境的差异。

4 有限服务催生品牌建设

品牌效应的不足已经成为酒店业发展的瓶颈,因为品牌的建立是主题确定的直接竞争结果,主题的不明确不突出,使品牌的建设面临缺少灵魂的支持。突破思维定势,为传统的经济型酒店的“有限服务”提供超越期望的服务和体验,是酒店业拓展市场份额和突破发展瓶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目前,经济型酒店市场的竞争还没有上升到品牌阶段,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个性鲜明的品牌将获得迅速发展。根据《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提到经济型酒店第一想到“如家”的只有39.4%,第一想到“锦江之星”的只有12.2%”,说明行业领先品牌的绝对知晓度很低。而从品牌记忆度来看,“如家”的品牌记忆度只有51.9%;从品牌识别度角度看,只有63.4%的消费者能想到“如家”品牌。如家因为鲜明的品牌个性,重产品和服务层面都受到了客人的认同,在品牌知晓度方面远胜于“锦江之星”。而在品牌个性方面,普遍认为“七斗星”是一个充满情趣,时尚而有品味的“第三空间”,鲜明的品牌个性使七斗星开业不到1年,综合知晓度就跻身行业前三。顾客对酒店的评价显示了酒店的品牌理念能否被客人体验和感知,也能表明一个酒店是不是具备明显的个性,而个性的发挥需要依托主题的建立,标准满足顾客的共性需求,特色主题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鲜明的个性将留给顾客深刻的印象,这些正是影响品牌记忆和品牌识别的关键。

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篇10

旅游商品文化需求创新体系

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学者、社会、政府的关注。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业的纵深发展,不能只依靠门票收入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而要大力发展弹性较大、地方文化价值较高的旅游商品。然而,旅游商品开发者文化需求的缺失,使我省旅游商品经营、开发受阻,如不尽快解决旅游商品开发中的文化需求问题,假以时日,必将影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阻挡我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大旅游商品开发者的文化教育、加强对河南丰厚历史文化的学习,提升对河南旅游商品文化的认识,提高其文化创新能力,促使旅游商品开发主体较快从重经济利益转到传承、开发地方文化的建设中来,是解决旅游商品开发中文化需求缺失的重要途径,对旅游业产业升级、深化结构调整、构建旅游业发展新引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深化对旅游商品文化价值的认识

经济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以文化为核心才能提高竟争力。目前旅游商品各方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共识:近几年来,我省旅游商品开发中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不明显或没有文化特色上,对旅游商品潜在的文化价值认识不到位,它制约了旅游商品的发展。具体来讲,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五千年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国古都居其四,人文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河南人理应对文化价值有较深的认识,理应将河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列为重中之重,可在旅游商品实际开发中,政府强调的是旅游商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旅游商品与提高农民收入直接挂钩,注重的依然是经济价值,其文化价值从属于经济学范畴,这决定了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忽视文化创造的引导与扶持。从旅游景区来看,河南景区将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上,人造景观旅游地产、度假村建设成泛滥之势,但对能够代表景区文化、体现景区文化符号、传播景区文化的旅游商品投入较少,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旅游商品是宣传景区与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从目前河南旅游商品开发主体来看,大多是从价格来考量旅游商品,根本不清楚旅游商品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其表现在旅游商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十分浅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些商品根本不能称上是旅游商品。

对旅游商品文化价值认识的不足,对旅游商品开发影响深远,要想改变我省旅游商品开发落后的局面必须深化认识、全社会、各层面关注其文化价值的意义。首先政府要转变思想,从旅游商品的文化价值入手,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抓手,在政策制定上,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突显文化交流、文化认识的意义,搭建地方文化展示平台,利用政府资源宣传河南地方文化资源,如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三年期间利用两会向全国宣传“好想您”、“信阳红”“杜康酒”,加深国人对河南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引导旅游景区转变经营模式,将人力、财力向旅游商品开发上转型,让景区意识到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是旅游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又一引擎,有条件的景区设立景区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或地方旅游商品产业化孵化基地等。再次,将旅游商品开发列入我省五年或十年规划,在宏观及战略上加深全社会对旅游商品的认识,并将规划的重点向地方文化创新倾斜,所订立的目标要符合地方文化特色,体现旅游商品文化价值,争取三到五年内在旅游商品开发投入比例不低于旅游其它项目的投资比例。最后,地方政府要建立起直正的旅游商品开发标准,将旅游商品与普通商品区别开来,将文化价值纳入到旅游商品开发标准中,对不能体现地方文化,或庸俗化的旅游商品实施淘汰的政策。

2建立河南地方文化向旅游商品转化的机制

市场的竟争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新颖、有创意的旅游商品市场潜力最大,最受顾客青睐。而河南是旅游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厚,只略显古老,其如何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符号化于旅游商品之上,在笔者看来需要建立河南地方文化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机制。

2.1河南旅游商品中必须融入河南地方文化与能代表河南艺术内涵的作品

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与文通都处于全国的中心地带,从古至今都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主场地,其诸多文化符号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如唐三彩、商鼎、老子的《道德经》等,其河南地方独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没有突显出来,如开封朱仙镇的竹板年画,它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曾并称全国四大年画,其开发力度较之开封的汴绣相差甚远,而在开封还有一种旅游商品叫黑老包花生,其文化内涵不低于开封的汴绣,包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又蕴涵了中国民间对为官清清廉的期许,加上权知开封府,开封府的诸多故事与其有关联,如果将其系列化为开封的旅游商品,其个性化特点就会显现出来。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旅游商品开发者过于偏中个别名人,没有将河南多文化融合的特点表现出来。在今后的旅游商品开中必须较多地融入地方文化内涵,将河南多元文化因素浓缩于产品之上。

2.2进一步提高河南旅游商品的审美特点

河南历史文化厚重,历史尘封久远,考古发掘的地下文物因与游客主观的审美价值相差较大,如一味的仿制,很难引起旅游者的美感,旅游者较高层次文化需求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开发主体在创新与设计时必须融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河南的历史文化与时尚、前沿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旅游商品的档次,如安阳的“甲骨文”,南阳的“地动仪”的旅游商品开发,开发者都是按照原样而模仿的,其工艺水准很难说达到了较高层次的需求,突破仿制的局限,就必须吸纳现代工艺,将时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较高层次的旅游商品。又如“许慎均瓷笔筒”就是设计者将笔筒的审美、纪念、收藏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3引导河南日用品企业注入河南文化的机制

文化的转化必须有其基础,这一基础必须立足于河南日用品企业,这些日用品企业建立时间较长,在河南、甚至于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使我们在开发、设计旅游商品时思路更开阔,基础更扎实,从而奠定文化转化的物质基础,也与旅游者的多层次文化需求。旅游商品与非旅游商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日用品中巧妙地融入地方文化即可成为旅游商品。例如河南新郑大枣,就是将寻根文化融入小小的颗粒饱满的红枣之上,取名“好想您”,对游子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借寻根文化这一把钥匙打开了游子的思想世界,新郑大枣突破了固有原素。引导河南日用品企业与河南文化的转化,河南旅游商品必将各具特色,从而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3加大河南旅游文化创新扶持力度

在我省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上,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商品企业进行政策、资金、管理方面的扶持力度。旅游商品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它包括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认知、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定位、现代设计理念元素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甚至还要考虑价格、材料、旅游者的体验等因素。所以政府应当对文化创新进行扶持和培育。

3.1将文化创新列入国民发展序列

政府应从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需求着手,协调相关部门统一认识,系统规划,将文化创新列入国民发展序列。旅游商品具有经济与文化两重属性,经济是文化的基石,而文化创新是旅游商品开发的核心,不能将旅游商品文化的创新附属于经济的发展,应将文化的创新提升到与提高城市品味、增强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我省各级政府都应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列入部门的规划,不能各拿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所以政府机构需要将旅游商品列入国发发展序列,鼓励创新,并将旅游商品文化创新列入到各有关的规划之中,最大限度地为旅游商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2政府应在资金上对旅游商品文化创新进行支持

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文化创新的孵化。据笔者的调查,河南大部分地市对旅游商品企业的支持停留于政策方面的宣传之上,而在旅游商品文化创新的资金上投入较少。如河南原有一些工艺美术生产企业,本应成为旅游商品开发的主力军,但因资金的匮乏而停产,大量的人才流失,一些传统工艺失传。一些掌握传统工艺技术的艺人,由于身处民间,资金不足,又缺乏市场推广能力,使那些在今天很有市场的一些传统工艺品至今得不到开发,后继无人,即将失传。即使部分旅游商品企业在文化创新中少有建树,推出了一些有创意的旅游商品,但往往也是将大量的资金投于销售上,在文化创新的资金比例也相对不足,使我省旅游商品企业缺少系列化的产品。这需要政府在文化创意之上,投入部分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孵化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3.3拓宽河南旅游商品设计大赛

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是促进旅游商品开发、生产、经营的品牌活动。对加速我省旅游商品文化创新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它将引导、带动我省企业参于到文化创新中来,提升我省旅游商品设计、生产水平,增强河南旅游商品文化创意的意识,尤其是我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与交易会结合起来,不仅扩大了我省旅游商品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获取了一定的经济益,拓宽了文化创意创转化商品的途径,对旅游商品设计者来讲,也有了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对了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有一定的帮助。笔者认为河南在继续办好大赛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宽渠道,将河南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在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绽放。

参考文献:

[1]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蒋冰华.基于“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河南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