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4:29:27

商品化权

商品化权范文篇1

人格权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兴事物,一般被认为源于美国,而在美国将其称为公开权①;在日本,则定义为“名人对其姓名,形象及其他对顾客有吸引力,有识别性的经济利益或价值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1]”。当今看来其主体不再限于名人,渐渐地也包括普通的自然人,因而可以发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隐私(个人数据)等一些传统人格权客体开始显现出商业价值,成为交易的现实或潜在对象,由此引发了‘人格商品化’的浪潮[2]”。这种商品化的人格权在英美法中称为“公开权”,在德国法里称为“商品化的人格权”。

关于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问题,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人格权商品化是个人得以其姓名、肖像授权他人作为商业广告之用,并得禁止他人未经允许而为此种利用。我国有学者则将人格权商品化定义为个人(一般是知名人士)可以将其姓名,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并且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使用。还有学者提出,人格权商品化是基于商业目的,使人格权与财产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商品化的人格权。也有学者将人格权商品化表述为,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的拥有者,将自己的这些人格标识有偿的授权许可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被授权人从使用活动中获取商业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保护的人格要素将会不断扩展,对人格权商品化以列举的方式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定义。即人格权商品化是指使用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具有特别性的人格标识增强和促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从而使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发挥其商业价值,并使该自然人因此获得相应报酬或其他经济利益[3]。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消极权利,即禁止未经本人允许商业性使用其人格标识的权利。第二是积极权利,即授予他人利用本人人格权标识的排他性权利。这个权利具有财产性质,既要保护其精神利益,又要保护其财产利益[4]。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格权商品化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包含于人格权

在人格权商品化的过程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逐步显现,“这种经济利益由于仍然是从人格因素中发挥出来的,所以,在广义上仍是人格利益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格利益的特殊部分[5]”。人格权商品化并非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权利,而是对人格权经济利益的承认,通过依靠人格权的具体权能,例如对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控制权,运用人格权模式来实现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不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不但不能切实保护人格权,反而会削弱对人格权的保护。因此,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大浪潮中,人格权内在的包含着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

(二)人格权商品化仍以人格权方式保护经济利益

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扩充了人格权的内容和权能[6]。人格权商品化是以人格权的方式在两个方面来维护权利人的经济利益的;一个是人格标识的禁用权,即权利人享有排除他人擅自将自己的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权利。另一个是人格标识的利用权,是指权利人对各类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这种情形包括权利人既可以是自己将各种人格标识使用于商业领域之中,依靠人格特质对公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商品经营中直接获取利益;此外,权利人也可以转让、许可他人将人格标识运用于相关商业活动中,从而收取转让费或许可费。

(三)人格权商品化仍坚持人格权的非财产性

承认人格权本质上具有经济利益并不意味着“人格和尊严的商品化”和降低对人格的保护,而正是加强对人格权的全面保护的表现。因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只是附属于精神利益的,其存在并不是人格“完全”的商品化。在人格权所涵盖的广泛利益范畴中,精神利益仍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人格权商品化并不是人格权的财产化,其内涵仍是非财产性。

二、人格权商品化的发展

一般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民事法律若要对其进行调整,有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创制一种新的民事权利制度,另一种是扩大现有的民事权利内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主要有两种规制方法,分别是美国的双重权利模式和德国的统一权利模式。分析这两种权利模式就必须了解人格权商品化在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公开权的发展

商品化权范文篇2

一、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概念

所谓知名人物商品化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指将能够产生商业信誉的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声音、动作等人格形象因素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无形财产权。换言之,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就是其通过商业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具有以下特征:(一)权利的主体可以是知名人物本人、其创造者或者被许可使用的人。体育明星对其姓名或者肖像享有商品化权,迪斯尼公司对其虚构的人物享有商品化权。㈡权利的客体为知名人物的形象,即它以可确定知名人物身份的各类人格特征为权利的对象。知名人物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人物,如影视、体育明星的姓名、肖像或者其他特征;还可以是其他虚构的人物,如卡通人物米老鼠、蓝猫等。例如,在鲁迅后人与“鲁迅美术学院”案件中,鲁迅的肖像、姓名就是其商品化权的权利对象,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商业使用。当然,知名人物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意义上,还包括其他一些事物或者活动的知名称谓。因此,更准确地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就是知名形象商品化权。而且,作为保护对象的知名人物形象的范围本身有极大的弹性,并有扩大的趋势。㈢为商业目的使用。这里的“商业目的”是狭义的,是指广告或者促销商品,而不仅是在商业中使用或者追求利润。权利人对知名人物的特征主张商品化权,也常常是因为这些特征被他人用作商业目的。正如美国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重述权威性地指出,知名权(即商品化权)通常并不包括在新闻报道、评论、娱乐、虚构或者非虚构作品中使用他人的特征,或者偶然在广告中使用该特征。(四)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财产性。知名人物的肖像、姓名等特征,通过商品化可以转化为财产或者获得经济报酬,给知名人物的创造者、拥有人及其授权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知名人物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主要是以下原因:⑴它可以吸引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注意。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特征甚至可以作为区别商品的标识或者品牌,如李宁牌运动服以著名运动员李宁的名字作为商标,就很好地与其他品牌的运动服区别开来。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也可以作为特定商品的装饰,增强其吸引力和显著性。⑵知名人物的姓名和图像也具有担保作用,能够刺激购买。将知名人物使用在商品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⑶知名人物对特定商品的认可,可以使消费者有机会与公共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这种联系是多么遥远。至少有许多消费者无意识地看中这种联系。

二、知名人物商品化权保护的意义

商品化权是已发展成为保护知名人物特征的商业利益的权利。总体上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即其本身是知名形象的创造者或者管理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成果。尤其随着现代影像媒体的不断进步,作品越来越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逐步为人所周知。而将这些角色的形象以至名称用于商品上或者服务上,往往会强烈地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由于作品中的角色,特别是著名的角色,包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常被他人擅自在商业上使用,所以在法律上应当给予一定的保护。从表象上看,将知名人物注册为商标符合商标的形式性要求,与商标法关于商标的禁止性规定也不相冲突,但从实质看,商标注册人主观上存在借“名人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该行为,属典型的“搭便车”行为。这不仅不符合法律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也有违社会公德。试想,将某知名人物的名字进行商标注册后,社会公众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认为,此产品与该知名人物具有某种特定联系或者取得了权利人相应的授权。出于对该知名人物的认可,公众可能倾向于接受该商标的商品。因而,注册人的注册行为事实上无偿占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产品来源和公众认识也是一种误导。同意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不仅侵害了知名人物的在先权利,也容易混淆商品来源,不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三、我国的法律保护

正是由于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运用法律保护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外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来看,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保护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版权法以及其他法律保护途径。在这里仅从商标法的角度谈一下对商品化权的保护问题。商标法可以对知名人物商品化权进行有效的保护,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绰号或者照片等都可以注册为商标,按照商标法保护。如果他人擅自将知名人物的特征注册为商标,权利人可以以侵犯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而主张在先权利。例如,英国1994年商标法的一个重大修改是不要求注册人必须使用商标,为方便转让而注册商标是允许的。该规定可以适用于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利的保护。知名人物可以在许多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商标,然后许可他人使用。而且,商标法改革白皮书在建议撤销原来的注册人必须是使用人的规定时,就承认商标许可在叙述发展的知名人物商品化活动中就有重要作用。

我国商标法相应也做出了一些规定。《商标法》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商标申请注册”。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同时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兼“使用在先”原则。对于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在三个月公告期内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期满予以核准注册。第四十一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等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权利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商业利用”的范围。由于商品化权只适用于对他人姓名、肖像或者形象的商业利用,特定的使用是否构成商业使用呢?在广告中的使用通常构成商业使用,在新闻报道、传记或者电影中的使用通常并不构成商业使用。但是,在商业使用与非商业使用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区域,认定起来非常困难。一般来说,一些叙述性使用和指示性使用虽然被视为商业使用,但不构成侵犯商品化权。例如,美国一家报纸将其报道的体育新闻复制成宣传画(上面有体育明星的巨幅照片),并将其单独出售给公众。但是,法院认为该宣传画描述了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及报纸有权通过复制其发表的作品进行自我广告,这种使用受美国宪法保护。

2.知名人物的“形象”的范围。这涉及到商品化权的保护对象,也就是有标识意义的“资产”。最初,商品化权限于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的使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其扩展到识别知名人物的所有特征,包括姓名、绰号、面孔、画像、声音、(戏剧小说中的)人物角色以及其他特征。知名人物的特征对于促销商品是有价值的,知名人物具有防止他人擅自作商业使用的利益。美国“知名权”方面的权威学者J.ThomasMcCarthy教授就指出,认定侵犯知名权的标准是原告能够在广告中被“识别出来”。例如,某著名主持人的开场白为社会公众所熟知,但如果有人未经授权使用在广告中,就有可能侵犯了权利人的商品化权。公务员之家

3.知名人物知名的“标准”,也就是要求“众所周知”,这是必要条件。因为,如不知名,他人就利用不了它的竞争优势,即是被使用了也不影响竞争秩序和损害消费者利益,从而不具有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意义。只能根据民法的一般条款,从保护公民的姓名权或者肖像权的角度来处理。而且,如果不要求知名度,就可能导致商品化权的滥用或者不当保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名”是指“著名”和“有名”,即知名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称得上具有“知名度”,这类似于知名商标的评定。商家利用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也是想通过知名人物的声誉,吸引消费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获取商业利益。设想使用普通人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去申请注册商标,就有可能达不到它所期望的效果。因此对于知名人物的认定,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而要根据个案来处理。

注释:

①朱妙春著:《商标及专利纠纷案纪实》,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

商品化权范文篇3

一、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概念

所谓知名人物商品化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指将能够产生商业信誉的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声音、动作等人格形象因素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无形财产权。换言之,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就是其通过商业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具有以下特征:㈠权利的主体可以是知名人物本人、其创造者或者被许可使用的人。体育明星对其姓名或者肖像享有商品化权,迪斯尼公司对其虚构的人物享有商品化权。㈡权利的客体为知名人物的形象,即它以可确定知名人物身份的各类人格特征为权利的对象。知名人物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人物,如影视、体育明星的姓名、肖像或者其他特征;还可以是其他虚构的人物,如卡通人物米老鼠、蓝猫等。例如,在鲁迅后人与“鲁迅美术学院”案件中,鲁迅的肖像、姓名就是其商品化权的权利对象,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商业使用。当然,知名人物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意义上,还包括其他一些事物或者活动的知名称谓。因此,更准确地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就是知名形象商品化权。而且,作为保护对象的知名人物形象的范围本身有极大的弹性,并有扩大的趋势。㈢为商业目的使用。这里的“商业目的”是狭义的,是指广告或者促销商品,而不仅是在商业中使用或者追求利润。权利人对知名人物的特征主张商品化权,也常常是因为这些特征被他人用作商业目的。正如美国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重述权威性地指出,知名权(即商品化权)通常并不包括在新闻报道、评论、娱乐、虚构或者非虚构作品中使用他人的特征,或者偶然在广告中使用该特征。㈣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财产性。知名人物的肖像、姓名等特征,通过商品化可以转化为财产或者获得经济报酬,给知名人物的创造者、拥有人及其授权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知名人物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主要是以下原因:⑴它可以吸引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注意。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特征甚至可以作为区别商品的标识或者品牌,如李宁牌运动服以著名运动员李宁的名字作为商标,就很好地与其他品牌的运动服区别开来。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也可以作为特定商品的装饰,增强其吸引力和显著性。⑵知名人物的姓名和图像也具有担保作用,能够刺激购买。将知名人物使用在商品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⑶知名人物对特定商品的认可,可以使消费者有机会与公共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这种联系是多么遥远。至少有许多消费者无意识地看中这种联系。

二、知名人物商品化权保护的意义

商品化权是已发展成为保护知名人物特征的商业利益的权利。总体上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即其本身是知名形象的创造者或者管理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成果。尤其随着现代影像媒体的不断进步,作品越来越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逐步为人所周知。而将这些角色的形象以至名称用于商品上或者服务上,往往会强烈地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由于作品中的角色,特别是著名的角色,包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常被他人擅自在商业上使用,所以在法律上应当给予一定的保护。从表象上看,将知名人物注册为商标符合商标的形式性要求,与商标法关于商标的禁止性规定也不相冲突,但从实质看,商标注册人主观上存在借“名人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该行为,属典型的“搭便车”行为。这不仅不符合法律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也有违社会公德。试想,将某知名人物的名字进行商标注册后,社会公众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认为,此产品与该知名人物具有某种特定联系或者取得了权利人相应的授权。出于对该知名人物的认可,公众可能倾向于接受该商标的商品。因而,注册人的注册行为事实上无偿占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产品来源和公众认识也是一种误导。同意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不仅侵害了知名人物的在先权利,也容易混淆商品来源,不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三、我国的法律保护

正是由于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运用法律保护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外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来看,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保护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版权法以及其他法律保护途径。在这里仅从商标法的角度谈一下对商品化权的保护问题。商标法可以对知名人物商品化权进行有效的保护,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绰号或者照片等都可以注册为商标,按照商标法保护。如果他人擅自将知名人物的特征注册为商标,权利人可以以侵犯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而主张在先权利。例如,英国1994年商标法的一个重大修改是不要求注册人必须使用商标,为方便转让而注册商标是允许的。该规定可以适用于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利的保护。知名人物可以在许多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商标,然后许可他人使用。而且,商标法改革白皮书在建议撤销原来的注册人必须是使用人的规定时,就承认商标许可在叙述发展的知名人物商品化活动中就有重要作用。

我国商标法相应也做出了一些规定。《商标法》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商标申请注册”。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同时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兼“使用在先”原则。对于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在三个月公告期内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期满予以核准注册。第四十一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等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权利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商业利用”的范围。由于商品化权只适用于对他人姓名、肖像或者形象的商业利用,特定的使用是否构成商业使用呢?在广告中的使用通常构成商业使用,在新闻报道、传记或者电影中的使用通常并不构成商业使用。但是,在商业使用与非商业使用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区域,认定起来非常困难。一般来说,一些叙述性使用和指示性使用虽然被视为商业使用,但不构成侵犯商品化权。例如,美国一家报纸将其报道的体育新闻复制成宣传画(上面有体育明星的巨幅照片),并将其单独出售给公众。但是,法院认为该宣传画描述了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及报纸有权通过复制其发表的作品进行自我广告,这种使用受美国宪法保护。

2.知名人物的“形象”的范围。这涉及到商品化权的保护对象,也就是有标识意义的“资产”。最初,商品化权限于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的使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其扩展到识别知名人物的所有特征,包括姓名、绰号、面孔、画像、声音、(戏剧小说中的)人物角色以及其他特征。知名人物的特征对于促销商品是有价值的,知名人物具有防止他人擅自作商业使用的利益。美国“知名权”方面的权威学者J.ThomasMcCarthy教授就指出,认定侵犯知名权的标准是原告能够在广告中被“识别出来”。例如,某著名主持人的开场白为社会公众所熟知,但如果有人未经授权使用在广告中,就有可能侵犯了权利人的商品化权。公务员之家

3.知名人物知名的“标准”,也就是要求“众所周知”,这是必要条件。因为,如不知名,他人就利用不了它的竞争优势,即是被使用了也不影响竞争秩序和损害消费者利益,从而不具有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意义。只能根据民法的一般条款,从保护公民的姓名权或者肖像权的角度来处理。而且,如果不要求知名度,就可能导致商品化权的滥用或者不当保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名”是指“著名”和“有名”,即知名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称得上具有“知名度”,这类似于知名商标的评定。商家利用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也是想通过知名人物的声誉,吸引消费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获取商业利益。设想使用普通人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去申请注册商标,就有可能达不到它所期望的效果。因此对于知名人物的认定,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而要根据个案来处理。

注释:

①朱妙春著:《商标及专利纠纷案纪实》,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

商品化权范文篇4

人格权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兴事物,一般被认为源于美国,而在美国将其称为公开权①;在日本,则定义为“名人对其姓名,形象及其他对顾客有吸引力,有识别性的经济利益或价值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1]”。当今看来其主体不再限于名人,渐渐地也包括普通的自然人,因而可以发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隐私(个人数据)等一些传统人格权客体开始显现出商业价值,成为交易的现实或潜在对象,由此引发了‘人格商品化’的浪潮[2]”。这种商品化的人格权在英美法中称为“公开权”,在德国法里称为“商品化的人格权”。

关于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问题,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人格权商品化是个人得以其姓名、肖像授权他人作为商业广告之用,并得禁止他人未经允许而为此种利用。我国有学者则将人格权商品化定义为个人(一般是知名人士)可以将其姓名,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并且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使用。还有学者提出,人格权商品化是基于商业目的,使人格权与财产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商品化的人格权。也有学者将人格权商品化表述为,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的拥有者,将自己的这些人格标识有偿的授权许可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被授权人从使用活动中获取商业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保护的人格要素将会不断扩展,对人格权商品化以列举的方式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定义。即人格权商品化是指使用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具有特别性的人格标识增强和促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从而使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发挥其商业价值,并使该自然人因此获得相应报酬或其他经济利益[3]。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消极权利,即禁止未经本人允许商业性使用其人格标识的权利。第二是积极权利,即授予他人利用本人人格权标识的排他性权利。这个权利具有财产性质,既要保护其精神利益,又要保护其财产利益[4]。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格权商品化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包含于人格权

在人格权商品化的过程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逐步显现,“这种经济利益由于仍然是从人格因素中发挥出来的,所以,在广义上仍是人格利益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格利益的特殊部分[5]”。人格权商品化并非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权利,而是对人格权经济利益的承认,通过依靠人格权的具体权能,例如对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控制权,运用人格权模式来实现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不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不但不能切实保护人格权,反而会削弱对人格权的保护。因此,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大浪潮中,人格权内在的包含着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

(二)人格权商品化仍以人格权方式保护经济利益

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扩充了人格权的内容和权能[6]。人格权商品化是以人格权的方式在两个方面来维护权利人的经济利益的;一个是人格标识的禁用权,即权利人享有排除他人擅自将自己的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权利。另一个是人格标识的利用权,是指权利人对各类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这种情形包括权利人既可以是自己将各种人格标识使用于商业领域之中,依靠人格特质对公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商品经营中直接获取利益;此外,权利人也可以转让、许可他人将人格标识运用于相关商业活动中,从而收取转让费或许可费。

(三)人格权商品化仍坚持人格权的非财产性

承认人格权本质上具有经济利益并不意味着“人格和尊严的商品化”和降低对人格的保护,而正是加强对人格权的全面保护的表现。因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只是附属于精神利益的,其存在并不是人格“完全”的商品化。在人格权所涵盖的广泛利益范畴中,精神利益仍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人格权商品化并不是人格权的财产化,其内涵仍是非财产性。

二、人格权商品化的发展

一般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民事法律若要对其进行调整,有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创制一种新的民事权利制度,另一种是扩大现有的民事权利内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主要有两种规制方法,分别是美国的双重权利模式和德国的统一权利模式。分析这两种权利模式就必须了解人格权商品化在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公开权的发展

商品化权范文篇5

关键词:商品化;异化;社会保障;去商品化

一、文献回顾

去商品化概念最早由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GostaEsping-Andersen)提出,指个人福利相对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即是通过社会保障的方式来增进个人福利,促使个人福利能够相对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即以社会保障方式实现去商品化。通过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个人不必依赖市场就能维持生活。该概念中的社会保障为广义社会保障,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埃斯平-安德森以去商品化能力为中介分析基于不同去商品化能力的三种福利国家与社会阶层的关系。[1]埃斯平—安德森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收入替代水平、进入社会经济权利体系的资格等指标对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进行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度量,通过考察国家、市场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供给中的作用比例以及去商品化对社会阶层的影响,将18个工业化国家划分为三种不同理想类型,即“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种福利体制。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概念以及用操作化的去商品化概念对欧洲某些工业国家所做的类型划分,至今仍被很多学者参照借用。武川正吾指出,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操作概念使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并且对社会保障的评价也从“量”的层面跃升为“质”的层面。这种质的分析意义非凡,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即使社会性给付规模很高,福利负担很重的国家其去商品化的效果也不一定强。因为初次分配较为平等的国家相对于不平等的国家,用较小的给付规模就能获得更好的再分配效果。[2]175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概念同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质疑。鲁姆认为,埃斯平-安德森“非商品化”过于狭隘了,非商品化所指涉的指标体系也不应局限在社会保障收入和消费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化理论,劳动力商品化伴随人力资源减少而出现,劳动力商品化意味着社会自我发展的动力也被商品化了,劳动力去商品化就意味社会自我的发展与劳动的解放。因此,安德森用保障收入和消费表征去商品化是欠妥当的,应该将去商品化理解为社会自我发展,同时拓展去商品化的指标体系。郑秉文认为,对去商品化概念争议的实质是福利的测度问题,单纯的以经济增长来测度福利显然不够,应对人和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量。[3]除了对去商品化提出质疑,一些学者还对福利体制类型划分提出异议,认为安德森用去商品化所做的类型划分不具有国际代表性。霍利戴(Holliday)认为,应该注意一些新兴国家在福利体系中的地位,认为东亚福利体制是生产主义福利体制,同样需要纳入到福利体系中考察。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奥菲对战后福利国家危机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并存,然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没有福利国家”的福利国家结构性矛盾。[4]在进一步分析福利国家矛盾时,奥菲指出去商品化体系和资本主义商品形式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缺陷而不断出现的贫困加剧、阶级分化和经济危机等问题,使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维护资本积累和自身统治需要而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等非商品化措施。虽然去商品化的措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地位和商品化形式,但实践证明去商品化已威胁到商品化的组织结构。国家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措施增加了劳动力在资本市场中的选择范围,增强了与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劳动力对资本市场的依赖进而降低了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纵观福利国家史,我们能够看到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遇到了各种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发福利国家危机的社会保障过度去商品化,如新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再商品化问题。社会保障为什么会在过度去商品化与再商品化之间循环往复?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在已有的文献中得到很好的解答。为回答上述问题,必须首先找寻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产生、变迁的动力源和影响因素。学者们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进程的演变与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亦催生出一系列诸如社会保障的附属产品。不同于上述学者,解释学派试图用文化观念来解释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发展问题,认为是宗教文化观念催生出社会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着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发展变迁。前述两种理论学派要么是从客观经济结构、要么是从主观文化心理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并没有超越宏观和微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因此也就无法深刻揭示社会保障的影响机制。[5]马克思学派将西方社会理论中存在的这两种分析视角概括成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两种主义将行动与结构二元对立起来,对主观能动的行动者和客观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的理解。要想真正理解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还是要回到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实践的主体中来。

二、人的需要: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动力源

1.需要乃人性之本。需要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福祉,为了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经济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诸多要求。[6]需要是在共同体中生活的人在其一生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自身所处的一种缺乏状态。[7]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才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人之所以为人,归根结底在于人有不同于其它动物的需要。如马克思所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8]马克思所说的本性就是决定人与其它动物有所不同的特殊属性即社会性,正是这种社会属性使得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的需要。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如果其失去了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则这个人也就失去了社会人身份。[9]作为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需要会伴随人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而基本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缺乏状态将损害做为社会成员的人的生命意义。因此,只有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2.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化与反向社会保护。在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之前,资本主义市场化使劳动力逐渐沦为商品,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也因为劳动力的商品化而发生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明确指出:劳动本身就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并且是人最为根本的需要。然而,这种劳动作为人的根本需要的状况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改变。劳动者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以换取维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此时,劳动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最根本需要,而是为满足基本需要不得不为之的一种手段,正是这种异化的劳动将人本身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10]资本主义市场具有一种毁灭性力量,可以将所有事物转化为商品,劳动力也不例外。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因为劳动力的商品化而变得与商品无异,企业主和资本家完全掌控着劳动者的劳动全过程。劳动者就像商品一样被任意挑选,由于劳动者间的恶性竞争,劳动力价格也受到压抑。[11]这些都是劳动力过度商品化的重要表现。为防止人类在为所欲为的市场中毁灭,社会中会产生一种抵抗市场的自我保护力量,这种自我保护要以降低劳动力商品化属性为首要目标。去商品化的制度安排是避免人们被过度商品化的一种非常必要的社会保护性措施,而非思想家们的主观臆想出的政策安排。去商品化的制度安排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对自发调节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规制,使市场不至于失控,使社会能够正常运转。[2]1743.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是回归人性的需要。欲改变人的异化性,需要对劳动力去商品化,促进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化,除了劳动报酬,还要配以其它的保障措施,从而使出卖劳动成为仅有生存手段的局面彻底改变。家庭、社区等满足人类需求的传统功能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严重削弱,传统方式不断消解使得国家怜悯性的救济无法继续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在上述背景下,国家需要提供社会福利等能够很好回应人类需求的正式制度安排。[12]49-55为了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福利状况,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解决新产生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纷纷设计和建设符合本国实际的福利制度。[13]著名的以色列社会政策学者麦克罗(Macarov,D)认为:“社会福利可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回应人类需要。”[14]英国的社会政策学家布兰德肖(Bradshaw,J)也指出:社会服务的历史就是承认社会需要和组织社会去满足需要的历史。[15]这些思想明确地揭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需要二者之间联系。现代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由于物质基础和文化理念的差别而表现出多种福利模式,但有一点相同,即这些制度都程度各异的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社会福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对劳动力也进行了去商品化,使劳动异化的状况得以改善,从这种意义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将商品化的劳动者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中解放出来。上述各个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以往社会救济有本质区别。传统社会救济是基于怜悯和同情,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理念依据。[12]39-4638

三、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危局

1.权责失衡与社会保障过度去商品化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过程中个人的权利享受与义务承担应该分开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一认识直接导致社会保障的权责结构失衡。个人享受保障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一定责任,完全由国家承担责任必然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关系源于结构与行动的关系。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决定作用,二者共同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机会的把握。对于个人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外在社会环境,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机会的提供、教育资源的供给以及为人们提供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而行动主义则强调个人对生活机会的主动把握和对社会关系的自主选择,主张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和方式负责,强调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过程中的责任。综合以上两种视角,我们认为结构与行动都很重要,生活机会与社会关系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实践也要同时强调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并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状况不断调整、平衡个人责任与国家责任的关系。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模式却没能将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在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过程中只强调公民对社会保障的享受以及国家应该履行的责任。公民无条件的享受去商品化带来的福利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保障的过度去商品化。社会保障支出急剧增加,超出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社会保障的过度去商品化还引发很多社会问题。[16]如长期的无条件福利服务弱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个人对国家的依赖性,降低个人的工作意愿,破坏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等等。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上述问题在高速的经济增长条件下被暂时掩盖,但一旦遭遇经济危机便马上暴露出来,进而引发社会保障危机。2.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外在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削弱了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经济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需要国家在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因此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经济总量的增长能够带来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其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水平也较为接近。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也与经济发展模式相关。相对于技术密集或资源密集型经济,劳动密集型经济与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制约作用就越强。而经济全球化不仅可以影响国家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对国家的经济控制干预能力产生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国际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不受或受主权国家限制较少的跨国公司大量出现,为了寻求更低的劳动力以降低成本而增强竞争力,国际资本可以在不同国家不断转移以避开对劳动力进行强保护的国家。那些通过降低劳动保护水准实现对经济低干预的国家,因为企业的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与对经济干预程度较弱的国家相比,西方一些实行高福利的国家因为高水平的劳动力保护而使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进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甚至遭到淘汰。开放的经济环境使不同国家经济体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国际贸易、金融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在制定经济社会政策受到更多的限制。简单的制定去商品化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政策可能会影响到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高水平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需要国家、社会提供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要以国家较高水平的财政支出为基础,需要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财富总额进行干预调配。一些国家对本国经济的干预程度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所下降,意味着财富总量中通过福利性机制分配的比例降低,而通过市场机制的分配比例提高。最终结果就是社会保障水平的去商品化能力的降低。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这种抉择,使得国家、雇主与工人阶级的“三方社会伙伴关系”出现裂痕,三种力量均衡之势被打破,而向资本一方倾斜,这种局面严重削弱了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水准。[17]其次,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实现边界被冲破。传统上,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因为社会资源的稀缺性而限于民族国家内部,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进行的,即只有本国公民可以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水平。民族国家作为强有力的保护单位实现本国公民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国家通过征税等方式构成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所需要的各项社会福利资源。这就形成了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边界,这种边界与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的开放性相冲突。国家与资本以及劳动力边际重合的格局被超国界的全球化冲破,最终的结果是国家间的资本与商品和劳动力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单方面的资本流出会降低资本流出国家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加强对国外资本的引入。对国外资本的引入的一个有效条件就是降低税率。总之,全球化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民族国家界限内的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除了资本的流动,就业机会全球化以及相伴而生的劳动力全球性流动随之到来。早在20世纪末期,全球范围的劳动力转移人口就已达到一亿以上。[18]在本国社会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外部大量劳动力的进入会降低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充分度,使支撑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财政负担加重。3.新自由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制度困境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内在缺陷与外在全球化挑战使福利国家陷入危机,同时也促使西方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以扭转不利局面。危机中的福利国家提出不同方案来解决福利问题,实质是解决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福利导向型代表认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保护的价值要高于经济增长的价值,在满足成员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去商品化手段要优于市场手段。当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应该主要着手改变经济发展战略,扭转经济发展颓势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之间的矛盾。即福利国家陷入危机并非是去商品化模式的问题,而是福利国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本身。此种主张可取之处在于危难关头并没有舍弃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这一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有效手段,却忽视了去商品化模式自身确实存在的问题,与福利导向型的去商品化模式相对,经济导向型的去商品化模式强调通过市场解决人们的社会需求问题。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最终会让所有人受益。当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措施与经济发展相互矛盾时,应该及时的改革社会保障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实,经济导向型模式所说的改革社会保障模式更多的是对现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否定。经济导向型的新自由主义者借机对福利国家进行全面否定,认为正是福利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经济发展迟滞。福利国家首先损害了人的自由选择权和自己对自身负责的权利,使人的懒惰情绪滋生,进而损害劳动效率而最终对经济发展造成破坏。此外,经济导向型学者对福利导向模式能够坚持平等与社会保护理念表示怀疑,认为福利国家所制定的去商品化措施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社会需求对象本身,这也就造成社会福利供给经常出现过剩与不足,最终还是降低了经济效率。[19]与福利导向主张的学者相反,新自由主义者更强调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强调个人责任的履行。主张个人应该积极努力工作,在市场中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福利服务。认为不但福利国家的危机并非起因于经济危机,而是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就连经济危机实质也是福利国家危机导致的。因此,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取缔福利国家。国家应该将社会福利服务的供给交给市场,只需要提供最低水平去商品化措施就好。对平等和社会保护这些理念应该舍弃,降低对经济领域的干预程度。新自由主义的这些观念和主张得到美国和英国政府的支持,这两个国家强力推行经济导向型的福利改革措施,使得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水平不断降低。诚然,新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些福利国家的弊端,坚持个人对自身负责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此而全盘否定福利国家是错误的。经济导向型的改革措施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忽视了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这一无可争辩的认识。单纯强调个人的责任而忽视权利的实现只是走到了福利国家的对立面,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这一人的社会性需要再一次成为“无效需求”。到此,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在自由主义改革中逐渐消解。[12]72-79

四、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重构

商品化权范文篇6

一、新闻商品化理论发展脉络

首先,从时间顺序上对新闻商品化各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概述,主要有社会批判学派、媒体经济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

1.社会批判学派

社会批判学派是第一个谴责新闻商品化的学派,这一学派的多数学者都是新闻记者。如EdwardRoss(1910)、WillIrwin威尔·埃尔温(1911)(报界的权力)、UptonSinclair厄普顿·辛克莱(1920)(财团给报界的贿赂),他们揭露了黄色报刊的虚假性、煽动性、偏见性。德国新闻报纸研究的奠基人KarlBucher卡尔·布赫尔(1926)描述了广告对美国新闻报纸的影响。GeorgeSeldes乔治·塞尔德斯(1938)、A.J.Leibling雅培·约瑟夫·利埃布林(1961)、RobertCirino(1971)《Powertopersuade:massmediaandthenews》、EdwardJayEpstein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1973),这些人记录了商业化运作结构对记者实践的干扰。此外,HutchinsCommission哈钦斯委员会(1947)最清晰地评价新闻媒体的经济运作方式和公共服务二者之间的冲突,“报纸正处于取悦和扩大读者群以及呈现观众所想要看到的事件图片的欲望中”。BenBagdikian本·巴格迪坎《mediamonopoly》1983指出媒体所有权逐渐被越来越少的全球性大公司控制的现状是严峻的。DougUnderwood道格·安德伍德写到编辑室的管理和新闻内容不再是由记者而是由获得经营学位的管理者所取代。

2.媒体经济学

社会批判理论主要考察经济对新闻所造成的压力,而没有应用经济学作为新闻商品化研究的一种工具或发展有关商业新闻偏见的理论。20世纪后半叶,高校传播系的增加,应用社会科学技巧(其中包括经济学)研究新闻。但是大部分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去评价媒体运行,相反,而是为了协助和培养企业管理者(underwood,1993)。事实上,媒体经济学研究与媒体社会责任研究存在冲突。

1989RobertPicard皮卡特在《传媒经济学》中将基本的经济原则应用到媒体(尤其是报纸)研究中,其重点在于媒介的运营管理方面,而不是市场和垄断怎样影响新闻的质量;2004他将研究转向新闻商品化方面。最多产的媒介经济学家是美国的StephenLacy(史蒂芬-莱西),他对新闻报纸进行分析性研究,衡量报纸的品质与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关系。Lacy、ReneChen和EstherThorson在2005年对1998至2002年间数百份中小型报纸进行数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新闻编辑室投资越大,广告和发行量收入越高。Lacy离析了20世纪后半叶推动新闻商品化的三种趋势:(1)报纸竞争的下降--适合地方市场;(2)有线电视、因特网提供可替代信息和广告资源的增加--适合地方和国内市场;(3)新闻媒体公共股份所有权的上升。

3.政治经济学派

20世纪70年代,政治经济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新闻商品化的方法。重点研究在于政治和媒体的交叉点,以媒体政治经济学著称。先驱人物是加拿大经济学家DallasSmythe达拉斯.斯迈思,著有《DependencyRoad》1981;以及他的学生HerbertSchiller赫伯特·席勒,著有《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接管公共表达》1989。英国学者:GranhamMurdock格雷厄姆.默多克PeterGolding彼得.戈尔丁(1997)、NicholasGarnham尼古拉斯.加汉姆(1990)、JamesCurran詹姆斯.柯伦(2004)发展了这种研究方法。从Gramsci葛兰西(1971)到“法兰克福学派”的TheodorAdorno阿多诺、MaxHorkheimer霍克海姆(1972),以及“文化研究学派”StuartHall霍尔、RaymondWilliams雷蒙·威廉斯,这些欧洲学者对为什么穷人和劳工阶层会顺从和支持那些对他们采取压制政策的领导者进行研究,最终指出媒体是罪魁祸首。1974默多克和戈尔丁写了一篇对媒体是政府帮手的文章。1990年加汉姆重释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思想,指出当代公司和国家所有媒体削弱了公共领域。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赫尔曼和乔姆斯基(1988)提出“制造共识”理论,指出媒体运行遵行利益最大化和支持现行政策并制造共识的两重运行机制,并且利用五大新闻过滤器来实现其“宣传模型”,这五个过滤器相互作用、相互加强,使大公司和政府的精英“达成精英的共识,制造出民主认同的表象,并在普通民众心中制造了混淆、误解和冷漠,以便精英的规划得以前行”。

二、新闻商品化理论现有研究成果

下面简单介绍麦克切斯尼、保卡克、埃德文·贝克三位代表性学者对新闻商品化的评价,他们都提倡用政府制定媒体政策来扩大民主空间,而不是依靠现行的市场自由竞争模式,寻求政府支助那些媒体所忽视的新闻内容,尤其是那些影响公民利益却没有受到广告商和公共关系参与者关注的话题,即对他们无利益可言的、但又影响公民利益的话题。进而归纳出当下西方媒体商业化批判研究方法的缺陷和目前研究现状。

1.McChesney(麦克切斯尼)

他的代表作是《富媒体穷民主》(1999),主要描述了两种矛盾的发展趋势:从美国国内看,大众传媒集团规模加大,民主政治参与下降;从全球看,大型媒介集团富有、权势上升,参与性民主前景愈加渺茫。他指出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是新自由主义观点“marketknowsbest”哲学,即减少非市场型组织如政府的作用。提出以下对策:依靠左翼政治团体—工党、教授公众有关新闻的知识以及增税等。

商品化权范文篇7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音乐确切地说是指游离于经典作品之外用通俗技法编写演唱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音乐。通俗音乐以它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情感的内容,真真切切地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坦坦荡荡地传达着普遍的人的内心情感,容易让欣赏者接受并产生共鸣,而且其朴实的音乐风格也使人们不仅有乐可听、有歌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商品中表现为使用价值。通俗音乐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是音乐人、艺术家对生活的体现,对生活的升华,通过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产品,如唱片的录音、音乐的创作都消耗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凝聚了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故它具有普通商品的价值。通俗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精神劳动的物质化和价值化,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如在酒吧、宾馆等场所中的音乐唱奏表演和音乐厅、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总之,通过对通俗音乐生产力、通俗音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不能不说中国通俗音乐就是商品,而且理应成为商品。

2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通俗音乐也称为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是20世纪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抒情歌曲、通俗易懂的器乐曲。而中国通俗音乐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通俗歌曲的发展。

2.1通俗歌曲的类型及风格

(1)都市浪漫曲。这类歌曲一般以都市为背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都市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并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复杂内心,如《何不潇洒走一回》、《香港小夜曲》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都市人的生活和爱情观。

(2)西北风。西北风吸收了陕西、甘肃、河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作为自己的基本音乐语言,并结合以摇滚乐、的士高等节奏。曲调粗犷,富有山野气息,演唱风格刚劲豪迈,透出阳刚之美,既有民歌的韵味,又有当代劲歌的风范,西北风的题材大多反映生活在贫脊土地上的农民生活不富裕的现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民谣。民谣的歌词具有歌谣体的特征,自然恬淡、朗朗上口,旋律较清晰流畅,吉它是它的最佳伴奏乐器,像是流浪艺人和吟游诗人的即兴创作,具有很强的歌唱形式。民谣中包括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及新民谣。

(4)新时令小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曲调巧妙地结合了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洁,节奏规整,如《小芳》、《老玉米》等都是较出色的时令小调。

(5)摇滚乐。改革开放以来,摇滚乐激荡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灵。摇滚乐在形式上一般激越、疯狂,表演狂野、豪放,音乐上给人震撼的感官刺激,追求叛经离道、革故纳新的反叛精神,健康而富有青春朝气,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渡》、唐朝的《梦回唐朝》、何勇的《钟鼓楼》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2.2通俗歌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通俗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通俗歌曲比起艺术歌曲语言更加直白、坦露,不仅表现在爱情主题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带有人生哲理性思考,如《好人一生平安》,通俗歌曲选择口语化的歌词语言正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平常人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2)通俗歌曲表现手法简洁朴实,更具有语言性的特征,音乐与口语化歌词的结合,增加其朴实性。第一,旋律较平稳,不炫耀、不夸张,朴实而自然,具有以下表现手法: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跳动的音程较少,重复音使用频繁,通常运用回绕唱类型和同音反复类型,给人感觉像是喃喃低语或是内心的独白,很适合表达平静的心态和平静的语气,质朴而感人;通俗歌曲的旋律发展、和声逻辑的运动变化,旋律发展线条较少体现功能逻辑,启承转合的乐句思维也被忽视,和声语言灵活自由。通俗歌曲的旋律气息较短促紧凑。第二,通俗歌曲的节奏规整,一段音乐通常重复一两个节奏型,更加适合表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通俗歌曲易于流传,因为它音域较窄,音区较低。第四,通俗歌曲的曲式简单,大众化,大都采用一段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3)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语音化。通俗歌曲是一种大众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它的歌词通俗,表现手法朴实,决定了语音化的歌唱方法。(4)通俗歌曲表演形式的时代化。通俗歌手的演唱台风较为自然、随意,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包装的时代化,歌手打扮的比较前卫,舞台灯光、音响、电声乐队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其他通俗音乐也像通俗歌曲一样,简洁、朴实、贴近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状况,坦坦荡荡,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总之,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即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使用价值。

2.3通俗音乐具有教育功能

通俗音乐的语言直接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而后与浪漫主义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手法——和声语言。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审美性。通俗音乐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使人民群众在文艺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它敏锐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简洁的通俗的手法传承了人类文明,如歌曲《血腥的法庭》,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歌曲,唱出了蒙古族特殊的音乐风格,给人以粗狂、豪爽、苍劲刚硬的美感。近年来举国传唱的《走进新时代》、《好日子》、《西部放歌》、《常回家看看》等因内容贴近群众,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丰满,音域宽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如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人民的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还有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走进群众生活,宣传了中国的政治、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民的心态,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俗音乐具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所以通俗音乐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作品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手的崇拜和追随影响了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和世界经典文化,所以音乐工作者一方面要创作出精品,在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抗争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音乐工作者要挑选有用之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3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商品社会阶段,中国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中国的通俗音乐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

3.1媒体型音乐商品化

(1)视广告音乐。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通俗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可以将整个信息编成歌,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音乐不仅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而且用整首歌表现了上海二十年巨大而惊人的变化,最后画龙点睛,在众多喜欢上海的理由中有一条特别醒目——上海酿造的力波啤酒。二是原创歌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音乐——我想叫这世界一起唱,这种也成了流行歌曲,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运用到电视广告中,滥用或盗用他人的音乐创作电视广告的现象逐渐减少。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被广泛运用,在令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渲染上浓浓的商业气息,广告音乐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影视音乐。无声的电影到有声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音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从实践中认识到为电影配乐的实质是为电影的节奏在作注释,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通俗音乐也在其中迅速发展。如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以及《人猿泰山》、《星球大战》、《狮子王》等电影音乐深入人心,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乐曲曾获奥斯卡奖项,在格兰美奖项的评选中也榜上有名。音乐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应,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时代比想像中来得还快,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使数字音乐的流通成为可能。数字音乐有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他们的出现加快了通俗音乐的商品化进程,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3.2唱片音乐商品化

世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使音乐录音与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家生命延续的保证,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音乐创作、演奏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商用录半日模板加工制作,并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张唱片投放到市场销售,唱片商从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制作、演奏者获得相应报酬。在“售”与“购”之间的介入者还包括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经纪人等等行为都表现出音乐商品化了。

4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以它必将走向商品化的道路。它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通俗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其他商品一样明确目标,着力服务于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因此,通俗音乐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通俗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面、有力的作用。

商品化权范文篇8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音乐确切地说是指游离于经典作品之外用通俗技法编写演唱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音乐。通俗音乐以它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情感的内容,真真切切地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坦坦荡荡地传达着普遍的人的内心情感,容易让欣赏者接受并产生共鸣,而且其朴实的音乐风格也使人们不仅有乐可听、有歌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商品中表现为使用价值。通俗音乐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是音乐人、艺术家对生活的体现,对生活的升华,通过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产品,如唱片的录音、音乐的创作都消耗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凝聚了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故它具有普通商品的价值。通俗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精神劳动的物质化和价值化,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如在酒吧、宾馆等场所中的音乐唱奏表演和音乐厅、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总之,通过对通俗音乐生产力、通俗音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不能不说中国通俗音乐就是商品,而且理应成为商品。

2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通俗音乐也称为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是20世纪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抒情歌曲、通俗易懂的器乐曲。而中国通俗音乐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通俗歌曲的发展。

2.1通俗歌曲的类型及风格

(1)都市浪漫曲。这类歌曲一般以都市为背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都市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并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复杂内心,如《何不潇洒走一回》、《香港小夜曲》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都市人的生活和爱情观。

(2)西北风。西北风吸收了陕西、甘肃、河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作为自己的基本音乐语言,并结合以摇滚乐、的士高等节奏。曲调粗犷,富有山野气息,演唱风格刚劲豪迈,透出阳刚之美,既有民歌的韵味,又有当代劲歌的风范,西北风的题材大多反映生活在贫脊土地上的农民生活不富裕的现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民谣。民谣的歌词具有歌谣体的特征,自然恬淡、朗朗上口,旋律较清晰流畅,吉它是它的最佳伴奏乐器,像是流浪艺人和吟游诗人的即兴创作,具有很强的歌唱形式。民谣中包括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及新民谣。

(4)新时令小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曲调巧妙地结合了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洁,节奏规整,如《小芳》、《老玉米》等都是较出色的时令小调。

(5)摇滚乐。改革开放以来,摇滚乐激荡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灵。摇滚乐在形式上一般激越、疯狂,表演狂野、豪放,音乐上给人震撼的感官刺激,追求叛经离道、革故纳新的反叛精神,健康而富有青春朝气,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渡》、唐朝的《梦回唐朝》、何勇的《钟鼓楼》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2.2通俗歌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通俗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通俗歌曲比起艺术歌曲语言更加直白、坦露,不仅表现在爱情主题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带有人生哲理性思考,如《好人一生平安》,通俗歌曲选择口语化的歌词语言正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平常人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2)通俗歌曲表现手法简洁朴实,更具有语言性的特征,音乐与口语化歌词的结合,增加其朴实性。第一,旋律较平稳,不炫耀、不夸张,朴实而自然,具有以下表现手法: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跳动的音程较少,重复音使用频繁,通常运用回绕唱类型和同音反复类型,给人感觉像是喃喃低语或是内心的独白,很适合表达平静的心态和平静的语气,质朴而感人;通俗歌曲的旋律发展、和声逻辑的运动变化,旋律发展线条较少体现功能逻辑,启承转合的乐句思维也被忽视,和声语言灵活自由。通俗歌曲的旋律气息较短促紧凑。第二,通俗歌曲的节奏规整,一段音乐通常重复一两个节奏型,更加适合表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通俗歌曲易于流传,因为它音域较窄,音区较低。第四,通俗歌曲的曲式简单,大众化,大都采用一段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

(3)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语音化。通俗歌曲是一种大众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它的歌词通俗,表现手法朴实,决定了语音化的歌唱方法。(4)通俗歌曲表演形式的时代化。通俗歌手的演唱台风较为自然、随意,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包装的时代化,歌手打扮的比较前卫,舞台灯光、音响、电声乐队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其他通俗音乐也像通俗歌曲一样,简洁、朴实、贴近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状况,坦坦荡荡,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总之,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即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使用价值。

2.3通俗音乐具有教育功能

通俗音乐的语言直接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而后与浪漫主义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手法——和声语言。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审美性。通俗音乐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使人民群众在文艺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它敏锐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简洁的通俗的手法传承了人类文明,如歌曲《血腥的法庭》,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歌曲,唱出了蒙古族特殊的音乐风格,给人以粗狂、豪爽、苍劲刚硬的美感。近年来举国传唱的《走进新时代》、《好日子》、《西部放歌》、《常回家看看》等因内容贴近群众,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丰满,音域宽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如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人民的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还有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走进群众生活,宣传了中国的政治、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民的心态,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俗音乐具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所以通俗音乐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作品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手的崇拜和追随影响了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和世界经典文化,所以音乐工作者一方面要创作出精品,在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抗争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音乐工作者要挑选有用之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3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商品社会阶段,中国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中国的通俗音乐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

3.1媒体型音乐商品化

(1)视广告音乐。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通俗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可以将整个信息编成歌,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音乐不仅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而且用整首歌表现了上海二十年巨大而惊人的变化,最后画龙点睛,在众多喜欢上海的理由中有一条特别醒目——上海酿造的力波啤酒。二是原创歌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音乐——我想叫这世界一起唱,这种也成了流行歌曲,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运用到电视广告中,滥用或盗用他人的音乐创作电视广告的现象逐渐减少。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被广泛运用,在令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渲染上浓浓的商业气息,广告音乐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影视音乐。无声的电影到有声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音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从实践中认识到为电影配乐的实质是为电影的节奏在作注释,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通俗音乐也在其中迅速发展。如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以及《人猿泰山》、《星球大战》、《狮子王》等电影音乐深入人心,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乐曲曾获奥斯卡奖项,在格兰美奖项的评选中也榜上有名。音乐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应,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时代比想像中来得还快,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使数字音乐的流通成为可能。数字音乐有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他们的出现加快了通俗音乐的商品化进程,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3.2唱片音乐商品化

世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使音乐录音与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家生命延续的保证,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音乐创作、演奏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商用录半日模板加工制作,并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张唱片投放到市场销售,唱片商从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制作、演奏者获得相应报酬。在“售”与“购”之间的介入者还包括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经纪人等等行为都表现出音乐商品化了。

4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以它必将走向商品化的道路。它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通俗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其他商品一样明确目标,着力服务于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因此,通俗音乐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通俗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面、有力的作用。

商品化权范文篇9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音乐确切地说是指游离于经典作品之外用通俗技法编写演唱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音乐。通俗音乐以它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情感的内容,真真切切地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坦坦荡荡地传达着普遍的人的内心情感,容易让欣赏者接受并产生共鸣,而且其朴实的音乐风格也使人们不仅有乐可听、有歌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商品中表现为使用价值。通俗音乐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是音乐人、艺术家对生活的体现,对生活的升华,通过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产品,如唱片的录音、音乐的创作都消耗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凝聚了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故它具有普通商品的价值。通俗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精神劳动的物质化和价值化,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如在酒吧、宾馆等场所中的音乐唱奏表演和音乐厅、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总之,通过对通俗音乐生产力、通俗音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不能不说中国通俗音乐就是商品,而且理应成为商品。

2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通俗音乐也称为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是20世纪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抒情歌曲、通俗易懂的器乐曲。而中国通俗音乐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通俗歌曲的发展。

2.1通俗歌曲的类型及风格

(1)都市浪漫曲。这类歌曲一般以都市为背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都市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并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复杂内心,如《何不潇洒走一回》、《香港小夜曲》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都市人的生活和爱情观。

(2)西北风。西北风吸收了陕西、甘肃、河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作为自己的基本音乐语言,并结合以摇滚乐、的士高等节奏。曲调粗犷,富有山野气息,演唱风格刚劲豪迈,透出阳刚之美,既有民歌的韵味,又有当代劲歌的风范,西北风的题材大多反映生活在贫脊土地上的农民生活不富裕的现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民谣。民谣的歌词具有歌谣体的特征,自然恬淡、朗朗上口,旋律较清晰流畅,吉它是它的最佳伴奏乐器,像是流浪艺人和吟游诗人的即兴创作,具有很强的歌唱形式。民谣中包括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及新民谣。

(4)新时令小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曲调巧妙地结合了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洁,节奏规整,如《小芳》、《老玉米》等都是较出色的时令小调。

(5)摇滚乐。改革开放以来,摇滚乐激荡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灵。摇滚乐在形式上一般激越、疯狂,表演狂野、豪放,音乐上给人震撼的感官刺激,追求叛经离道、革故纳新的反叛精神,健康而富有青春朝气,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渡》、唐朝的《梦回唐朝》、何勇的《钟鼓楼》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2.2通俗歌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通俗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通俗歌曲比起艺术歌曲语言更加直白、坦露,不仅表现在爱情主题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带有人生哲理性思考,如《好人一生平安》,通俗歌曲选择口语化的歌词语言正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平常人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2)通俗歌曲表现手法简洁朴实,更具有语言性的特征,音乐与口语化歌词的结合,增加其朴实性。第一,旋律较平稳,不炫耀、不夸张,朴实而自然,具有以下表现手法: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跳动的音程较少,重复音使用频繁,通常运用回绕唱类型和同音反复类型,给人感觉像是喃喃低语或是内心的独白,很适合表达平静的心态和平静的语气,质朴而感人;通俗歌曲的旋律发展、和声逻辑的运动变化,旋律发展线条较少体现功能逻辑,启承转合的乐句思维也被忽视,和声语言灵活自由。通俗歌曲的旋律气息较短促紧凑。第二,通俗歌曲的节奏规整,一段音乐通常重复一两个节奏型,更加适合表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通俗歌曲易于流传,因为它音域较窄,音区较低。第四,通俗歌曲的曲式简单,大众化,大都采用一段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3)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语音化。通俗歌曲是一种大众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它的歌词通俗,表现手法朴实,决定了语音化的歌唱方法。(4)通俗歌曲表演形式的时代化。通俗歌手的演唱台风较为自然、随意,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包装的时代化,歌手打扮的比较前卫,舞台灯光、音响、电声乐队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其他通俗音乐也像通俗歌曲一样,简洁、朴实、贴近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状况,坦坦荡荡,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总之,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即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使用价值。

2.3通俗音乐具有教育功能

通俗音乐的语言直接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而后与浪漫主义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手法——和声语言。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审美性。通俗音乐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使人民群众在文艺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它敏锐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简洁的通俗的手法传承了人类文明,如歌曲《血腥的法庭》,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歌曲,唱出了蒙古族特殊的音乐风格,给人以粗狂、豪爽、苍劲刚硬的美感。近年来举国传唱的《走进新时代》、《好日子》、《西部放歌》、《常回家看看》等因内容贴近群众,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丰满,音域宽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如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人民的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还有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走进群众生活,宣传了中国的政治、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民的心态,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俗音乐具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所以通俗音乐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作品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手的崇拜和追随影响了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和世界经典文化,所以音乐工作者一方面要创作出精品,在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抗争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音乐工作者要挑选有用之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3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商品社会阶段,中国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中国的通俗音乐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

3.1媒体型音乐商品化

(1)视广告音乐。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通俗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可以将整个信息编成歌,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音乐不仅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而且用整首歌表现了上海二十年巨大而惊人的变化,最后画龙点睛,在众多喜欢上海的理由中有一条特别醒目——上海酿造的力波啤酒。二是原创歌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音乐——我想叫这世界一起唱,这种也成了流行歌曲,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运用到电视广告中,滥用或盗用他人的音乐创作电视广告的现象逐渐减少。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被广泛运用,在令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渲染上浓浓的商业气息,广告音乐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影视音乐。无声的电影到有声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音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从实践中认识到为电影配乐的实质是为电影的节奏在作注释,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通俗音乐也在其中迅速发展。如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以及《人猿泰山》、《星球大战》、《狮子王》等电影音乐深入人心,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乐曲曾获奥斯卡奖项,在格兰美奖项的评选中也榜上有名。音乐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应,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时代比想像中来得还快,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使数字音乐的流通成为可能。数字音乐有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他们的出现加快了通俗音乐的商品化进程,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3.2唱片音乐商品化

世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使音乐录音与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家生命延续的保证,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音乐创作、演奏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商用录半日模板加工制作,并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张唱片投放到市场销售,唱片商从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制作、演奏者获得相应报酬。在“售”与“购”之间的介入者还包括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经纪人等等行为都表现出音乐商品化了。

4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以它必将走向商品化的道路。它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通俗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其他商品一样明确目标,着力服务于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因此,通俗音乐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通俗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面、有力的作用。

商品化权范文篇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音乐确切地说是指游离于经典作品之外用通俗技法编写演唱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音乐。通俗音乐以它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情感的内容,真真切切地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坦坦荡荡地传达着普遍的人的内心情感,容易让欣赏者接受并产生共鸣,而且其朴实的音乐风格也使人们不仅有乐可听、有歌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商品中表现为使用价值。通俗音乐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是音乐人、艺术家对生活的体现,对生活的升华,通过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产品,如唱片的录音、音乐的创作都消耗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凝聚了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故它具有普通商品的价值。通俗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精神劳动的物质化和价值化,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如在酒吧、宾馆等场所中的音乐唱奏表演和音乐厅、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总之,通过对通俗音乐生产力、通俗音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不能不说中国通俗音乐就是商品,而且理应成为商品。

2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通俗音乐也称为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是20世纪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抒情歌曲、通俗易懂的器乐曲。而中国通俗音乐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通俗歌曲的发展。

2.1通俗歌曲的类型及风格

(1)都市浪漫曲。这类歌曲一般以都市为背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都市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并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复杂内心,如《何不潇洒走一回》、《香港小夜曲》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都市人的生活和爱情观。

(2)西北风。西北风吸收了陕西、甘肃、河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作为自己的基本音乐语言,并结合以摇滚乐、的士高等节奏。曲调粗犷,富有山野气息,演唱风格刚劲豪迈,透出阳刚之美,既有民歌的韵味,又有当代劲歌的风范,西北风的题材大多反映生活在贫脊土地上的农民生活不富裕的现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民谣。民谣的歌词具有歌谣体的特征,自然恬淡、朗朗上口,旋律较清晰流畅,吉它是它的最佳伴奏乐器,像是流浪艺人和吟游诗人的即兴创作,具有很强的歌唱形式。民谣中包括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及新民谣。

(4)新时令小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曲调巧妙地结合了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洁,节奏规整,如《小芳》、《老玉米》等都是较出色的时令小调。

(5)摇滚乐。改革开放以来,摇滚乐激荡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灵。摇滚乐在形式上一般激越、疯狂,表演狂野、豪放,音乐上给人震撼的感官刺激,追求叛经离道、革故纳新的反叛精神,健康而富有青春朝气,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渡》、唐朝的《梦回唐朝》、何勇的《钟鼓楼》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2.2通俗歌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通俗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通俗歌曲比起艺术歌曲语言更加直白、坦露,不仅表现在爱情主题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带有人生哲理性思考,如《好人一生平安》,通俗歌曲选择口语化的歌词语言正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平常人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2)通俗歌曲表现手法简洁朴实,更具有语言性的特征,音乐与口语化歌词的结合,增加其朴实性。第一,旋律较平稳,不炫耀、不夸张,朴实而自然,具有以下表现手法: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跳动的音程较少,重复音使用频繁,通常运用回绕唱类型和同音反复类型,给人感觉像是喃喃低语或是内心的独白,很适合表达平静的心态和平静的语气,质朴而感人;通俗歌曲的旋律发展、和声逻辑的运动变化,旋律发展线条较少体现功能逻辑,启承转合的乐句思维也被忽视,和声语言灵活自由。通俗歌曲的旋律气息较短促紧凑。第二,通俗歌曲的节奏规整,一段音乐通常重复一两个节奏型,更加适合表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通俗歌曲易于流传,因为它音域较窄,音区较低。第四,通俗歌曲的曲式简单,大众化,大都采用一段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

(3)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语音化。通俗歌曲是一种大众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它的歌词通俗,表现手法朴实,决定了语音化的歌唱方法。(4)通俗歌曲表演形式的时代化。通俗歌手的演唱台风较为自然、随意,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包装的时代化,歌手打扮的比较前卫,舞台灯光、音响、电声乐队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了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其他通俗音乐也像通俗歌曲一样,简洁、朴实、贴近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状况,坦坦荡荡,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总之,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即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使用价值。

2.3通俗音乐具有教育功能

通俗音乐的语言直接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而后与浪漫主义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手法——和声语言。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审美性。通俗音乐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使人民群众在文艺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它敏锐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简洁的通俗的手法传承了人类文明,如歌曲《血腥的法庭》,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歌曲,唱出了蒙古族特殊的音乐风格,给人以粗狂、豪爽、苍劲刚硬的美感。近年来举国传唱的《走进新时代》、《好日子》、《西部放歌》、《常回家看看》等因内容贴近群众,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丰满,音域宽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如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人民的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还有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走进群众生活,宣传了中国的政治、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民的心态,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俗音乐具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所以通俗音乐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作品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手的崇拜和追随影响了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和世界经典文化,所以音乐工作者一方面要创作出精品,在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抗争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音乐工作者要挑选有用之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3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商品社会阶段,中国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中国的通俗音乐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

3.1媒体型音乐商品化

(1)视广告音乐。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通俗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可以将整个信息编成歌,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音乐不仅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而且用整首歌表现了上海二十年巨大而惊人的变化,最后画龙点睛,在众多喜欢上海的理由中有一条特别醒目——上海酿造的力波啤酒。二是原创歌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音乐——我想叫这世界一起唱,这种也成了流行歌曲,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运用到电视广告中,滥用或盗用他人的音乐创作电视广告的现象逐渐减少。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被广泛运用,在令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渲染上浓浓的商业气息,广告音乐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影视音乐。无声的电影到有声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音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从实践中认识到为电影配乐的实质是为电影的节奏在作注释,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通俗音乐也在其中迅速发展。如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以及《人猿泰山》、《星球大战》、《狮子王》等电影音乐深入人心,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乐曲曾获奥斯卡奖项,在格兰美奖项的评选中也榜上有名。音乐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应,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时代比想像中来得还快,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使数字音乐的流通成为可能。数字音乐有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他们的出现加快了通俗音乐的商品化进程,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3.2唱片音乐商品化

世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使音乐录音与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家生命延续的保证,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音乐创作、演奏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商用录半日模板加工制作,并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张唱片投放到市场销售,唱片商从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制作、演奏者获得相应报酬。在“售”与“购”之间的介入者还包括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经纪人等等行为都表现出音乐商品化了。

4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以它必将走向商品化的道路。它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通俗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其他商品一样明确目标,着力服务于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因此,通俗音乐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通俗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面、有力的作用。

商品化了的通俗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的精神产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如果单一地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实行经济商品结合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即被异化。歌手、乐手、创作者将看到真正美好的自己,他们看到的是金钱,即使他们仍在唱着、奏着、写着,这样造成创作的表演的狂喜被渐渐遗忘,自我定位日渐模糊,只剩下猥琐的“计较理性”、“计算理性”,音乐变成只是商品,而非质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