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30 18:24:35

商务管理

商务管理篇1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经济的脚步,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国际上对电子商务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狭义的概念是指在开放的国际互联网及其它网络的环境下,通过服务器的运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间商业交易的一种新型交易运营模式。即电子商务=Web(服务器)+IT(信息技术)+企业业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即电子网络经济,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扩展:

1、从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软件层、商务中介层。如:网络产品交易、技术支持与服务、信息广告、网上旅行、证券中介等等。

2、从交易对象角度看,延伸到企业与政府、消费者与政府、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

3、从交易的完整性角度看,包括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和网上支付体系的建立。狭义的电子商务概念实质上亦应包括上述内容,但从我国现有的几百家电子商务网站的现状来看,安全认证体系和网上支付仍然是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并成迅速发展的趋势,但完整意义(尤其是已完全实现网上电子支付功能)的电子商务在我国尚未实现。

为便于探讨对电子商务的行政监管,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和应用分类。

电子商务服务功能:

1、网上广告宣传服务。

经营者可利用网上主页(HomePage)和电子邮件(E—mail)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人们纷纷将因特网称为“第四媒体”。

2、网上咨询和交易洽谈服务。

因特网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新闻组(NewsGroup)、讨论组(Chat)、白板会议(WhiteboardConferenec)和网络会议(NetMeeting)等等。电子商务中的网上咨询和洽谈,突破了人们面对面洽谈的时空限制,提供了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

3、网上产品订购服务。

借助网络中邮件系统,电子商务可以实时的网上订购,订购信息也可以采用加密的方式。如我国的“8848”网站等已实现了订购服务。

4、网上货币支付服务。

电子商务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实现网上实时的货币支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以采用信用卡、电子货币、智能卡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网上支付。目前在我国,银行系统网络互联性还无法满足电子商务所需的实时电子化支付的要求,但随着金融电子化工程的蓬勃开展以及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电子商务的积极态度,实现网上货币支付服务这一功能的日期将为时不远。

5、网上商品传递及查询服务。

对于一些以实物形式提供的商品,商家可以通过分销系统送货上门,也可以委托有关货运公司或邮政部门将货物运送或邮寄到客户手中;对于一些信息产品,是最适合在网上进行直接传递的,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查询、数据库检索等,它能通过网络提供从商家一端到用户一端的直接、实时的全过程服务。

6、用户意见征询服务。

企业可以十分方便地运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的反馈意见,以发现商机,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7、交易活动管理服务。

整个交易的管理涉及到人、财、物以及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客户及企业内部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因此,交易管理可以说是涉及电子商务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有关市场法规、税务征管及交易纠纷仲裁等等。

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事物,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功能将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电子商务的应用分类:

从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来看,电子商务的应用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toB)

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toC)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toG)

主要指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化。

4、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GtoC)

主要指政府通过网上办公,将福利费发放、税收、规费收缴等通过网络形式进行。

5、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

企业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措施将企业内联网与因特网隔离,将内联网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商务工具,用来自动处理商务操作及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并为企业内部通信和联系提供快捷的通道。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政府部门(尤其是海关、商检、税务、金融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电子商务将实现贸易的全球化、直接化、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尚不完善,这就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服务与监管电子商务提出了明晰的思路:宽松管理、规范引导、促进发展。我们要尽快实现真正意义的全过程的电子商务,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诸如: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互联,实现金融电子化及海关、税务、行政监管部门电子化,提高企业上网率,建立安全体系认证结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四大课题: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用电子网络手段管理电子商务。

国家局拟依赖信息中心的“红盾信息网”作为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北京市局、福建省局分别通过“红盾315信息网”、“红盾信息网”进行网站登记和网上经营活动监督管理。我局的“红盾信息网”(外网)应尽快开通,相应的软件要适时到位:

1、尽快理顺信息中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以尽早完成数据中心的建立。

由于档案室及有关档案管理人员不归信息中心管理,由于业务处室未承担前期数据整理工作,目前我们在录入企业数据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是录入人员无档案管理员的密切配合,业务不熟;另一方面是调阅档案资料不方便。录入工作开展半个月以来,仅录入了完整的外资档案10余户,进展十分缓慢,按此速度无法完成任务。我们正在整理软件子系统的各类表格,表格出来后尚需相关处定指导并参予整理数据。

2、尽快争取国家局相关设备的到位,完善内部业务网的建设。

内部业务网是我局“红盾信息网”建立的基础,而“红盾信息网”又是电子商务监管的平台和基础。据悉,国家局已将我省确认为一期接入单位,预计今年年底有关设备将到位。

3、在内部业务网完善的基础上,配备“红盾信息网”(外网)的相关设备。主要有路由器1台,服务器2台,同步调制解调器1个等。

4、在“红盾信息网”硬件设备及网络环境齐备后,购置国家局或兄弟省市成熟的电子商务登记、管理软件。

5、尽快引进技术人才,并加强应用人员的培训。

技术人才是维护系统网络正常运行并履行监管电子商务职

轻松发表

轻松晋级

能的关键,业务人员的广泛应用是基础。

二、结合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调整和制定有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

一方面,是国家工商局全盘考虑,加强电子商务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体立法。尤其是有关域名注册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问题,必须由国家局按照国际惯例,加强与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各国的互通、合作,形成统一的规范。各地无法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各地可结合职能,先行制定适应本地情况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文件。北京市局在电子商务管理方面已作了较多的探索,其宽松管理的思路受到了网站经营者的欢迎。北京市局制定的相关规定有:《关于网上经营行为登记备案的补充通告》、《网络经济组织中请办理〈广告经营许可证〉须知》、《关于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告》、《关于对网络广告经营资格进行规范的通告》、《关于对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商业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通知》、《关于规范网站销售信息行为的通知》等等。福建省工商局信息统计处无疑是较早意识到工商部门应及早介入电子商务管理的部门,早在3月14日,福建省局向国家工商局报告了有关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的紧迫问题。几个月来,福建省局先后制定了《关于因特网网上经营登记的通知》、《福建省因特网网上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因特网网上经营登记管理程序规定》等文件。

目前,我们已收集了北京市局、福建省局的相关规定,我省工商部门应着手对全省网站及电子商务情况进行调研,并对电子商务与工商职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待网络设备和技术准备完成后,尽早出台相关规定并及时介入电子商务的行政监管。

三、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传统职能,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优势与信息部门的技术特长,相互配合,共同探讨对电子商务的服务与管理。

应从以下方面寻找服务与监管的切入点:

1、网上经营登记备案

主要是对辖区内网站的登记备案,应探讨如下问题:

①网站登记程序:

包括受理、审查、核准、发放网上经营电子标识及编号、网上公告等,电子标识备案是网站登记的核心技术环节,也是电子商务管理的关健。

②网站登记备案的内容:

包括:法人基本情况,网站基本情况,尤其是网站登记和企业登记的关系等等。注册号在网站登记中可作为备案号。

③需要进行网站登记的各种情况:

网站经营者;

利用网站举办商品展销会的行为;

利用网站广告的行为;

利用网站进行网上购物、购书、拍卖等活动;

提供经营性的网络内容、网络技术服务者。

④网站及网上经营行为登记注册的法律效力。

一要依靠立法手段制定出相应规定。如:规定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必须到“红盾信息网”进行网站登记,未经登记的网站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二要依靠技术手段,如解决发放电子标识的技术问题。

2、网站及网上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主要是对网上经营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现象如何监管进行探讨。

①无照经营的网站不能获得合法的备案登记资格,不得从事网上经营。

鉴于电子商务即网络经济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应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对部分前置审批条件、超经营范围及不良文化倾向的规定不易太细,既使太细了也难以监管,反而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套上“枷锁”。

②网上虚假、违法广告(含商业性和非商业性宣传)行为责任界定;

③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变相传销行为责任界定;如变相的网上拍卖,网上非法集资等。

④网上商标侵权行为责任界定,域名注册与商标权的关系。

⑤网上合同的生效与监管;如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是否可归入“视听证据”一类,是否需要其它证据作补充。);网上违法合同及合同欺诈的界定与监管;对网上合同签订后单方串改行为如何从技术角度、备案角度监控等等。

⑥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方面,要探讨电子商务中如何体现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九项权益;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完成需要涉及生产者、销售者、配送机构等多个主体,经过商品信息沟通、网上支付、货物配送等储多环节,任何一个“供应链”出现问题,都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因而,责任如何界定、如何追究必须加以研究。

⑦网络市场的统计与分析

主要靠软件功能来完成。

⑧网上办公的实现

主要从软件应用和提高应有人员电脑操作水平两方面探讨实现网上办照、网上年检、网上投诉等业务的途径,从而实现工商部门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北京市局等一些地方已实现了网上年检、网上投诉等服务功能。

四、电子商务的管辖权与登记、监管职能部门。

㈠关于管辖权:电子商务无地域界限,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局应建立统一的注册与认证中心。但是,具体的监管还须落实到网络经营者所在地或消费者所在地。因此,我们认为:

1、从登记的角度:应采用属地登记与统一备案相结合的原则,即各省级(副省级中心城市)工商局有登记权,报国家局统一备案(副省级中心城市另须报省局备案)。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网站,国家局直接受理登记,发放电子备案标识。

用注册号作为电子备案标识编号,可避免编号的混乱。

2、从监管的角度:属地管辖与级别管辖相结合。

国家局管辖其登记备案的大型网站;

各省级(副省级中心城市)工商局管辖其登记的网站;

受上一级委托,有条件的(建有“红盾信息网”并有相应软件、人才)的地市工商局可以对在其辖区内的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网站依法进行查处。

㈡关于登记、监管职能部门:

商务管理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网络财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及时进行创新,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挑战,这样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一、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

电子商务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的在电子商务下的有机结合。

2.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4.财务管理软件的创新

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电子商务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二、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电子商务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发展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适应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就是网络财务。网络财务是一种基于网络计算的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种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财务一方面作为电子商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而存在,另一方面也是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首先,它使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实现了远程处理,使物理距离转变为鼠标距离,突破了时空界限。其次,网络财务使财会工作的介质和工作方式彻底改变,电子单据、账表直至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使网上支付、网上结算这些电子事物的关键环节成为现实;而且,网络财务使企业在机制上与现行的管理、服务、金融等部门相协调一致,与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社会部门相适应。2.企业必须迅速解决技术人才的问题

由于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真正快速发展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因而现在许多企业都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处理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全球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具有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能工作)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可能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完善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财务软件

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软件系统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财务软件应当能够整合并有效地管理信息,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一致为目标,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该系统能够从资金流的角度,正确地记录、计算、汇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实现对资金流的核算和管理。财务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实施网上付款、网上纳税、远程报账等电子交易的前提。

4.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的法律、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网络安全的法律、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等法律问题。其次,从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第三,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敏感数据。另外,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为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IT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财务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得到了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商务管理篇3

而对于商来讲,做好内部管理,财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商老板重视业务经营,但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业务经营工作是开源,而财务管理则是截流,怎么样把资金管理好,控制好,让企业整体的效益得到提高,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财务管理,企业内部可以实现钱生钱。因此,做为代商企业的财务人员就需要考虑,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财务管理给企业的业务开展起到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对效益的提升又做了哪些工作。

那么我们应如何从财务的角度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内部管理价值呢。

说到财务,首先我们会想到一个词,就是会计。那么在企业当中会计是做什么的?财务又是做什么呢?通俗来讲,会计是记账的,就是负责用数据把企业日常的经营状况准确无误地纪录到账面上。而财务是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它是替企业理财的,是为企业怎么合理利用资金,怎么投资,如何决策,怎么做使企业获利更多等等工作的。可以说财务是老板的助手。但会计与财务又是相通的,会计包含于财务之中,是做好财务的基础。

因此财务主要是相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来讲的,企业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赢余多少,可以一定程度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去计算,去进行财务分析,相对比较灵活。还有一个词与财务也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就是税务。税务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法去进行的有关交纳税金以及为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的行为,法律本身就有强制执行的性质,因此税务相对来讲是比较死的东西。

但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需要精通税务,因为税务不精通,就会真接影响企业的效益,而且这种效益,往往又是业务人员通常在不经意间所造成的。也就是说你交了很高的税赋,但你往往还不知道。有时候甚至你比别人多交了,你还没有感觉。那么对于税务的问题,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呢?首先,最长见的就是发票的问题。

白条绝对是不能够容忍的

举个例子讲,我们的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客户收了钱却开了张收据给你?可以肯定的说,在商企业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你知道一张收据在税务里会给你的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吗?

收据通俗地讲就是白条,白条在税务上是不被认可的,不能够作为费用支出的凭证。如果我们以白条作为支出凭证,一旦遇到税务检查时,白条必须要补交税款。而且必须要按照正规的发票来补税,该交多少就交多少,一分也不能少,交完了税以后,还要再罚你的款,按应补税款50%的比例处罚。

例如,你有一张100元的白条。这100元首先要补交5%的营业税,5元没了。然后再补将25%的企业所得税,25元又没有了。把正常应交的这30%的税补上以后还要再罚你50%,即应交的30%税的50%,算下来15元又没有了。然后还有滞纳金,滞纳金是按天记算。仅仅补税和罚款,你拿回来这100元的白条基本上一半就没有了。这就是一张白条的代价,有多大?

商务管理篇4

1般认为信息技术会带来竞争优势,最近呈现了电子商务、电子解决方案、电子政府等“e” 化1切的趋势,但有调查表明美国过去210年中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并无显明改善知识工作者的效力以及效益。究其缘由有学者认为经济的性质已经产生扭转,企业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向基于知识创造的竞争优势转移,前者是变革相对于较慢、以预期为基础的经济,1般信息系统就能应付组织信息处理的需要。但在这个进程中有些组织没能依据商务环境的扭转及时调剂战略,彼德.德鲁克认为这样的组织很大程度上为它们过去胜利的经验以及模式羁绊,典型的如IBM以及通用汽车,它们没能深入理解知识以及信息的区分。本文将从更实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知识可理解为“拥有某种行为能力的潜能”,而信息则“与对于象性质以及执行效果联络更紧密”。这个观点以及著名信息系统哲学家查尔斯教授的论著“咨询系统的设计”符合:“知识暗藏于使用者的脑子中,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积…,而是知识工作者如何对于1系列相干信息反应”。畅销书《知识创造型企业》的作者野中侑次郎强调“只有人能很好扮演知识创造的角色”, 不论其处理能力有多高,计算机至多是1种工具,作为1种高效信息运送者以及信息载体,在人类充沛应用并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发生行为的能力。

二 商务模式变革:从连续改良到企业再造

过去10年中商务环境转变的标志之1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向业务流程再造(BPR)发展,如图一示。与传统强调对于现有进程逐步改良不同,BPR着重于基于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流程作总体性的从新设计。

从逐步改良到企业再造

全面质量管理(TQM) 业务流程再造(BPR)

扭转程度 增量 剧烈

出发点 现有流程 从零开始

频率 1次性/连续 1次性

所需时间 短 长

介入方式 自底向上 自顶向下

典型规模 狭小 跨职能部门

风险 中等 高

主要发起方式 统计节制 信息技术

扭转类型 文化 文化/结构

但BPR也不能算作终究谜底,它没有提供向基于Internet以及万维网的商务的转变策略。SAP之类的BPR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了许多ERP系统,重视企业内的数据搜集以及信息同享,但也损失了信息处理的灵便性。1些新兴的软件企业如Siebel开发了外部信息流功能以及信息接口的客户瓜葛管理系统(CRM)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与重视内部功能集成的ERP系统互补,创造了1种无缝集成的电子商务环境。目前看来制约这类商务环境的首要因素是系统的灵便性、信息接口的柔性(包含企业内外部)。

过去410年中增强企业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式阅历了3阶段:自动化、流程公道化以及企业再造。但这些还不足以应付商务模式变革的挑战。在网络经济时期外部市场信息有时乃至比企业提品以及服务的商务逻辑更首要。“原子经济”正向“比特经济”发展,“砖加水泥的百货店”正向“鼠标加水泥”发展,咱们必需对于传统经济因素从更准确的角度作出再评价,信息资产、知识资产、无形资产等让良多虚拟企业短期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没法想象的价值。新的、胜利商业模式是不是存在某种规律?

基于网络的创业者大都知道信息技术的首要性,但从胜利案例来看商务模式的立异更是博得全世界市场份额的症结因素。着请求咱们必需利用新的价值规律衡量其供应链以及客户瓜葛,这就不单单是业务流程的调剂,而要从新思考整个业务模型以及组织间的信息流。

三 从业务进程再设计到电子商务模式立异

“边际收益递增”理论的提出者安瑟(Brian Arthur)认为这是1个“从新思考以及再造1切”的时期,企业都基于信息展开业务,企业成败的症结在于审查、调剂业务展开的方式,以适应环境剧烈扭转。现阶段虽然持续以往的、按预先定义好的模式展开商务也能胜利,但从长远看企业的延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清晰认识,并相应地调剂战略目标以及展开业务的方式。史蒂夫(Steve Kerr)曾经在《规划评论》期刊上对于业务战略的现状作过精辟的分析:“世界发展患上很快,有时你根本无法预测...,因而咱们更多强调对于外界的快速响应,而再也不是完整靠规划工作。咱们对于世界的变化感到吃惊,但这中吃惊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虚拟公司、商业生态系统以及.com公司的快速发展就是业务规则变化的典型例子。环境的非连续性、跳跃式变化使患上昨天的最好实践或许成为明天公司前进的障碍,公司要依据业务以及信息体系结构的变化作出相应调剂,学会充沛应用现有知识以及新知识。

四 从信息处理到知识创造

知识管理论文以及专著常把组织过去的历史知识作为预测非连续变化环境的工具,并以此抉择将来的行为方案。但从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类观点存在很大的问题,与电子商务相干的3种神话是:

神话一:知识管理技术能在适量的时间将适量的知识以及信息传递给适量的人。应当说这类观点只合适过时的商业模式;在相对于不乱的市场中业务出现增量变化,高档主管们能通过检查历史数据预测发展趋势。但信息时期的商务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必需以更灵便的方式应付,而不可能树立1套系统去对于甚么时间甚么人需要甚么信息作出预测。

神话二:知识管理技术能存储知识员工的智能以及业务经验。数据库以及群件技术能存储1些零碎数据,但目前还没法存储成心义的决策模式;而且信息尤其是知识与利

用环境亲密相干,一样的信息在不同时间或者环境中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存储知识需要知识型员工有分享知识的欲望以及将知识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后1个进程太难实现。

神话三:知识管理技术能有效实现知识员工经验以及知识的传布。这类论断也是树立在预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尽管信息技术能协助员工交流零星信息,但在1些首要的商业决策中不能有效进行包括繁杂数据结构的通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便有编译好的数据信息,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员工愿意应用。过去的钻研表明虽然有内容详尽的讲演以及数据库,大部份高档经理都喜欢通过与他们认为知识赅博的人探讨交互进程来决策。仅以1种统1的方式保留数据有益于理解信息,但阴碍了商务模式的立异,也无益于知识库的更新以及新知识的创造。

五 向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迈进

将知识管理同技术紧密联络到1起只会对于计算机硬软件厂商发生益处。最近《首席信息官》杂志的1份访谈录中提到“过量强调技术会迷失症结胜利因素”。几年前Intranet、Lotus Noes以及微软的MS-Exchange被看做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现在技术上谈的更多的是知识门户、智能以及基于“推送”的技术(push-based technologies);虽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份组织仍是在寻觅1些简单问题的谜底:如何扑获、存储以及转移知识?如何确保知识工作者同享知识?为了找到谜底,组织必需清楚知识以及信息的区分,这类区分不单单是语义上的,而对于企业信息过多环境中的胜利拥有抉择意义。前1段时间良多媒体以及网络主管争取“眼球”、“注意力”以及虚拟社区,在电子商务时期真正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因而要很好地应用已经有知识进行创造以及立异、把知识胜利利用到拥有市场的新产品以及服务中去。知识管理能通过结合数据、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创造立异能力,提高组织在非连续性变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适应性以及竞争能力。

与传统方式不同,这个定义从知识管理产出的角度分析了与商务模式立异的瓜葛。跟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会有良多选择来施行电子商务战略,如客户瓜葛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以及销售链管理等。

六 依据电子商务战略施行知识管理

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良多是基于过时的商务模型,这会对于电子商务发生负面影响。下表说明了商务模型的变化以及发展。为此,咱们必需从新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假定,调剂相应战略以适应新电子商务的需要。

传统商务 电子商务

商务战略 预测 提高应变能力

信息技术 集中式 扩散式

高层管理的角色 顺从 自我节制

组织知识进程 利用 创造与更新

公司资产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组织设计 结构化 适度“凌乱”

六.一 商务战略的转变

商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请求从不同角度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输出信息。与传统强协调依托长时间预测不同,在“新”世界展开商务要多用“场景计划”(scenario planning)之类的技术理解未来的演化。但这其实不是是说要完整解除组织的规划,而是应用场景摹拟来发现备选方案的局限性。组织仍会制订规划,但不会完整依赖这些规划,这类观点在1些新出生的、基于Intranet的公司中更显明,这些公司时常会审查其商业模式,敏锐地察看市场并踊跃响应是胜利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也能更快地创造知识,发现“商务理论”与动态变化环境的差异。

六.二 技术使用模式的转变

跟着信息化程度的增添,良多企业将1些规律的日常办公流程电子化到信息系统中,这些流程1般采用“最好实践”的情势。但用静态的计算机系统描写动态商务环境的流程常常使业务处理不太灵便。跟着商务环境非连续、跳跃式变化,信息系统常常成为组织进化的障碍。咱们必需斟酌设计能适应商务环境动态变化的信息系统。动态定价系统、比较购物就斟酌了市场数据的动态发展以及变化;但这样的系统仍需要按结构化方式具体表示市场数据。不管是外购仍是自行开发,都要有效调和现有技术以及新技术,跟上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发展。

迈肯锡的观点是:企业信息系统必需从支撑事务处理、集成商务逻辑以及工作流向支撑员工通信以及在线学习的系统转移。这类柔性技术以及系统才能支撑实践社区(co妹妹unities of practice, cop),由组织雇员以及外界专家组成的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网络。毫无疑难,建设虚拟的消费者社区是要优先斟酌的,福特以及通用汽车就是这样做的。

六.三 高层管理角色的转变

管理学学者以及经理们再也不过量强调业务展开的惯例,由于命令-节制系统以及惯例常常不能适应商务环境的激烈变化。高层经理要从命令-节制的角色向“感觉以及响应”转移。如果说知识在信心以及许诺方面区分于信息的话,组织应重点强调员工对于组织远景的许诺,而不是强求适应规则以及所谓的“最好实践”。

高层经理应把组织看做员工社区,这类社区能发生不同信息,还要让他们走访组织信息。这1点无比首要,由于商务环境快速变化,高档经理的决策以及底层施行是分开的。对于信息存在多种不同理解可有多种方案响应业务环境的动态扭转。

六.四 组织知识进程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最好实践有益于处理可预料的环境,在信息系统的初期阶段就要开发最好实践。但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常常请求“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必定保证所做事情正确”。在从新评价症结假定的基础上,重点要强调更新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并在商务中利用,而不是传统“旧经济”中在知识库中存储知识,需要知识的人从知识库掏出后再加之从新理解的进程。

传统信息处理模型在给定1个问题后常常基于业务环境追求解决方案。相反,在新环境中要从当前已经有知识追求解决方案,个人会从处理模型患上出不同结论,但组织的远景计划确保了这些不同的理解向1个方向发展。

六.五 组织资产的转移

彼德.德鲁克认为知识对于个人、对于经济都是最可贵的资产,传统的经济要素包含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都没有消失,只是变患上次要了,良多组织在从新评估其资产。现实中1些网络企业的实际有形资产有限,但取得了数倍于传统企业的价值。传统的计量法子不能有效度量知识资产的价值,网络公司以及其它信息技术企业的胜利来源于“回报增添”。传统出产因素受范围以及规模的限制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偏向,相反信息资产以及知识资产遵循不同的经济规律而表现出收益递增的偏向。这是由于知识“外化”的结果,跟着用户网络成员的增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也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六.六 组织设计的转变

传统经济遵循节制结构,新的商务环境请求组织维持适

量“凌乱”,就象凯利在《失去节制》1书中描写的缺少固定结构以及外部节制。这类组织只有少许规则、1些信息以及大量的自由。在新的商务环境中,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者能进行“自我设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从新评估以及审视方案的发生进程。这样通过激励试验、从新思考,这类进程增进了行为反思以及新知识创造。通过这类方式质疑所有假定,不是遵循传统的最好实践而是追求更好、更合适动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七 结论

在过去几年中知识管理遭到了极大的关注,良多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吹患上最为剧烈,但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大都基于过时的商务模型。这也是没法把“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从“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区别出来的缘由,也引发了“知识管理只会是过眼烟云”的论断。因而,有必要提出1种新的框架来更好地舆解“知识管理是电子商务的推进器”。

本文提供了这样的框架,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员工创造力来实现巨变商务环境所请求的灵便性;从全新角度论述了知识以及知识管理的含意,并与过时的商务模型区别开来。本文还解释了为何高层经理要从新思考商务战略的基本假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组织知识进程以及组织资产等。对于知识管理的正确理解有益于推进新的商务战略,患上到更好的商务结果。

一 信息、知识与商务战略

1般认为信息技术会带来竞争优势,最近呈现了电子商务、电子解决方案、电子政府等“e” 化1切的趋势,但有调查表明美国过去210年中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并无显明改善知识工作者的效力以及效益。究其缘由有学者认为经济的性质已经产生扭转,企业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向基于知识创造的竞争优势转移,前者是变革相对于较慢、以预期为基础的经济,1般信息系统就能应付组织信息处理的需要。但在这个进程中有些组织没能依据商务环境的扭转及时调剂战略,彼德.德鲁克认为这样的组织很大程度上为它们过去胜利的经验以及模式羁绊,典型的如IBM以及通用汽车,它们没能深入理解知识以及信息的区分。本文将从更实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知识可理解为“拥有某种行为能力的潜能”,而信息则“与对于象性质以及执行效果联络更紧密”。这个观点以及著名信息系统哲学家查尔斯教授的论著“咨询系统的设计”符合:“知识暗藏于使用者的脑子中,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积…,而是知识工作者如何对于1系列相干信息反应”。畅销书《知识创造型企业》的作者野中侑次郎强调“只有人能很好扮演知识创造的角色”, 不论其处理能力有多高,计算机至多是1种工具,作为1种高效信息运送者以及信息载体,在人类充沛应用并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发生行为的能力。

二 商务模式变革:从连续改良到企业再造

过去10年中商务环境转变的标志之1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向业务流程再造(BPR)发展,如图一示。与传统强调对于现有进程逐步改良不同,BPR着重于基于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流程作总体性的从新设计。

从逐步改良到企业再造

全面质量管理(TQM) 业务流程再造(BPR)

扭转程度 增量 剧烈

出发点 现有流程 从零开始

频率 1次性/连续 1次性

所需时间 短 长

介入方式 自底向上 自顶向下

典型规模 狭小 跨职能部门

风险 中等 高

主要发起方式 统计节制 信息技术

扭转类型 文化 文化/结构

但BPR也不能算作终究谜底,它没有提供向基于Internet以及万维网的商务的转变策略。SAP之类的BPR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了许多ERP系统,重视企业内的数据搜集以及信息同享,但也损失了信息处理的灵便性。1些新兴的软件企业如Siebel开发了外部信息流功能以及信息接口的客户瓜葛管理系统(CRM)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与重视内部功能集成的ERP系统互补,创造了1种无缝集成的电子商务环境。目前看来制约这类商务环境的首要因素是系统的灵便性、信息接口的柔性(包含企业内外部)。

过去410年中增强企业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式阅历了3阶段:自动化、流程公道化以及企业再造。但这些还不足以应付商务模式变革的挑战。在网络经济时期外部市场信息有时乃至比企业提品以及服务的商务逻辑更首要。“原子经济”正向“比特经济”发展,“砖加水泥的百货店”正向“鼠标加水泥”发展,咱们必需对于传统经济因素从更准确的角度作出再评价,信息资产、知识资产、无形资产等让良多虚拟企业短期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没法想象的价值。新的、胜利商业模式是不是存在某种规律?

基于网络的创业者大都知道信息技术的首要性,但从胜利案例来看商务模式的立异更是博得全世界市场份额的症结因素。着请求咱们必需利用新的价值规律衡量其供应链以及客户瓜葛,这就不单单是业务流程的调剂,而要从新思考整个业务模型以及组织间的信息流。

三 从业务进程再设计到电子商务模式立异

“边际收益递增”理论的提出者安瑟(Brian Arthur)认为这是1个“从新思考以及再造1切”的时期,企业都基于信息展开业务,企业成败的症结在于审查、调剂业务展开的方式,以适应环境剧烈扭转。现阶段虽然持续以往的、按预先定义好的模式展开商务也能胜利,但从长远看企业的延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清晰认识,并相应地调剂战略目标以及展开业务的方式。史蒂夫(Steve Kerr)曾经在《规划评论》期刊上对于业务战略的现状作过精辟的分析:“世界发展患上很快,有时你根本无法预测...,因而咱们更多强调对于外界的快速响应,而再也不是完整靠规划工作。咱们对于世界的变化感到吃惊,但这中吃惊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虚拟公司、商业生态系统以及.com公司的快速发展就是业务规则变化的典型例子。环境的非连续性、跳跃式变化使患上昨天的最好实践或许成为明天公司前进的障碍,公司要依据业务以及信息体系结构的变化作出相应调剂,学会充沛应用现有知识以及新知识。

四 从信息处理到知识创造

知识管理论文以及专著常把组织过去的历史知识作为预测非连续变化环境的工具,并以此抉择将来的行为方案。但从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类观点存在很大的问题,与电子商务相干的3种神话是:

神话一:知识管理技术能在适量的时间将适量的知识以及信息传递给适量的人。应当说这类观点只合适过时的商业模式;在相对于不乱的市场中业务出现增量变化,高档主管们能通过检查历史数据预测发展趋势。但信息时期的商务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必需以更灵便的方式应付,而不可能树立1套系统去对于甚么时间甚么人需要甚么信息作出预测。

神话二:知识管理技术能存储知识员工的智能以及业务经验。数据库以及群件技术能存储1些零碎数据,但目前还没法存储成心义的决策模式;而且信息尤其是知识与利用环境亲密相干,一样的信息在不同时间或者环境中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存储知识需要知识型员工有分享知识的欲望以及将知识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后1个进程太难实现。

神话三:知识管理技术能有效实现知识员工经验以及知识的传布。这类论断也是树立在预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尽管信息技术能协助员工交流零星信息,但在1些首要的商业决策中不能有效进行包括繁杂数据结构的通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便有编译好的数据信息,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员工愿意应用。过去的钻研表明虽然有内容详尽的讲演以及数据库,大部份高档经理都喜欢通过与他们认为知识赅博的人探讨交互进程来决策。仅以1种统1的方式保留数据有益于理解信息,但阴碍了商务模式的立异,也无益于知识库的更新以及新知识的创造。

五 向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迈进

将知识管理同技术紧密联络到1起只会对于计算机硬软件厂商发生益处。

最近《首席信息官》杂志的1份访谈录中提到“过量强调技术会迷失症结胜利因素”。几年前Intranet、Lotus Noes以及微软的MS-Exchange被看做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现在技术上谈的更多的是知识门户、智能以及基于“推送”的技术(push-based technologies);虽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份组织仍是在寻觅1些简单问题的谜底:如何扑获、存储以及转移知识?如何确保知识工作者同享知识?为了找到谜底,组织必需清楚知识以及信息的区分,这类区分不单单是语义上的,而对于企业信息过多环境中的胜利拥有抉择意义。前1段时间良多媒体以及网络主管争取“眼球”、“注意力”以及虚拟社区,在电子商务时期真正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因而要很好地应用已经有知识进行创造以及立异、把知识胜利利用到拥有市场的新产品以及服务中去。知识管理能通过结合数据、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创造立异能力,提高组织在非连续性变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适应性以及竞争能力。

与传统方式不同,这个定义从知识管理产出的角度分析了与商务模式立异的瓜葛。跟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会有良多选择来施行电子商务战略,如客户瓜葛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以及销售链管理等。

六 依据电子商务战略施行知识管理

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良多是基于过时的商务模型,这会对于电子商务发生负面影响。下表说明了商务模型的变化以及发展。为此,咱们必需从新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假定,调剂相应战略以适应新电子商务的需要。

传统商务 电子商务

商务战略 预测 提高应变能力

信息技术 集中式 扩散式

高层管理的角色 顺从 自我节制

组织知识进程 利用 创造与更新

公司资产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组织设计 结构化 适度“凌乱”

六.一 商务战略的转变

商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请求从不同角度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输出信息。与传统强协调依托长时间预测不同,在“新”世界展开商务要多用“场景计划”(scenario planning)之类的技术理解未来的演化。但这其实不是是说要完整解除组织的规划,而是应用场景摹拟来发现备选方案的局限性。组织仍会制订规划,但不会完整依赖这些规划,这类观点在1些新出生的、基于Intranet的公司中更显明,这些公司时常会审查其商业模式,敏锐地察看市场并踊跃响应是胜利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也能更快地创造知识,发现“商务理论”与动态变化环境的差异。

六.二 技术使用模式的转变

跟着信息化程度的增添,良多企业将1些规律的日常办公流程电子化到信息系统中,这些流程1般采用“最好实践”的情势。但用静态的计算机系统描写动态商务环境的流程常常使业务处理不太灵便。跟着商务环境非连续、跳跃式变化,信息系统常常成为组织进化的障碍。咱们必需斟酌设计能适应商务环境动态变化的信息系统。动态定价系统、比较购物就斟酌了市场数据的动态发展以及变化;但这样的系统仍需要按结构化方式具体表示市场数据。不管是外购仍是自行开发,都要有效调和现有技术以及新技术,跟上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发展。

迈肯锡的观点是:企业信息系统必需从支撑事务处理、集成商务逻辑以及工作流向支撑员工通信以及在线学习的系统转移。这类柔性技术以及系统才能支撑实践社区(co妹妹unities of practice, cop),由组织雇员以及外界专家组成的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网络。毫无疑难,建设虚拟的消费者社区是要优先斟酌的,福特以及通用汽车就是这样做的。

六.三 高层管理角色的转变

管理学学者以及经理们再也不过量强调业务展开的惯例,由于命令-节制系统以及惯例常常不能适应商务环境的激烈变化。高层经理要从命令-节制的角色向“感觉以及响应”转移。如果说知识在信心以及许诺方面区分于信息的话,组织应重点强调员工对于组织远景的许诺,而不是强求适应规则以及所谓的“最好实践”。

高层经理应把组织看做员工社区,这类社区能发生不同信息,还要让他们走访组织信息。这1点无比首要,由于商务环境快速变化,高档经理的决策以及底层施行是分开的。对于信息存在多种不同理解可有多种方案响应业务环境的动态扭转。

六.四 组织知识进程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最好实践有益于处理可预料的环境,在信息系统的初期阶段就要开发最好实践。但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常常请求“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必定保证所做事情正确”。在从新评价症结假定的基础上,重点要强调更新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并在商务中利用,而不是传统“旧经济”中在知识库中存储知识,需要知识的人从知识库掏出后再加之从新理解的进程。

传统信息处理模型在给定1个问题后常常基于业务环境追求解决方案。相反,在新环境中要从当前已经有知识追求解决方案,个人会从处理模型患上出不同结论,但组织的远景计划确保了这些不同的理解向1个方向发展。

六.五 组织资产的转移

彼德.德鲁克认为知识对于个人、对于经济都是最可贵的资产,传统的经济要素包含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都没有消失,只是变患上次要了,良多组织在从新评估其资产。现实中1些网络企业的实际有形资产有限,但取得了数倍于传统企业的价值。传统的计量法子不能有效度量知识资产的价值,网络公司以及其它信息技术企业的胜利来源于“回报增添”。传统出产因素受范围以及规模的限制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偏向,相反信息资产以及知识资产遵循不同的经济规律而表现出收益递增的偏向。这是由于知识“外化”的结果,跟着用户网络成员的增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也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六.六 组织设计的转变

传统经济遵循节制结构,新的商务环境请求组织维持适量“凌乱”,就象凯利在《失去节制》1书中描写的缺少固定结构以及外部节制。这类组织只有少许规则、1些信息以及大量的自由。在新的商务环境中,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者能进行“自我设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从新评估以及审视方案的发生进程。这样通过激励试验、从新思考,这类进程增进了行为反思以及新知识创造。通过这类方式质疑所有假定,不是遵循传统的最好实践而是追求更好、更合适动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七 结论

商务管理篇5

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依据

为规范商业保理企业经营行为,防范行业风险,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和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主体

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商业保理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商业保理企业

本办法所称商业保理企业是指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非银行法人企业。保理业务是指商业保理企业受让应收账款的全部权利及权益,并向转让人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管理、催收、还款保证中至少两项业务的经营活动。

根据应收账款到期前是否预先支付相应对价,保理业务分为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根据受让人是否保留对转让人的追索权,保理业务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第四条 再保理企业

本办法所称再保理企业是指主营业务为再保理业务、且融资保理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商业保理企业。再保理业务是指受让其他商业保理企业的再转让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

第五条 应收账款

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提供商品、服务或者出租资产而形成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提供金融服务形成的债权、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第六条 属地管理

商务部负责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管理工作。地市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行业自律

全国性商业保理行业组织应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第二章 设立

第八条 设立条件

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实缴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主出资人申请前一年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者及关联实体无违法违规记录;

(二)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在中西部设立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40年。

第九条 设立程序

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应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申请人应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报送规定的申请材料。商务部门应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于批准设立的,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对于不予批准的,应说明理由。

发放批准证书时,行业分类选择租赁及商务服务业项下的其他商务服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749款)。

第十条 申请材料

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时,申请人应提交下述材料:

(一)公司章程及其附件;

(二)投资各方的银行资信证明、登记注册证明;

(三)投资各方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一年的审计报告;

(四)拟设立企业董事会成员名单及投资各方董事委派书。

申请人拟将国有资产投入到中外合资、合作商业保理企业的,还应提供资产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 登记

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的申请人,在获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设立内资商业保理企业的申请人,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登记设立。

第三章 备案、变更及注销

第十二条 备案要求

商业保理企业依法设立后,应按下述要求进行备案:

(一)在境内合法设立;

(二)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含有商业保理或保理字样;

(三)主要股东近三年内没有违法违规记录;

(四)拥有2名以上具有5年以上从事保理或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组织架构、完备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业务处理系统;

(六)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备案类型和标准

(一)规模商业保理企业。

融资保理业务余额超过1亿元(含)的商业保理企业,应向工商登记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规模商业保理企业备案。

(二)再保理企业。

主营业务为再保理业务,且融资保理业务余额在4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商业保理企业,可向工商登记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再保理企业备案。

(三)其他商业保理企业。

除规模商业保理企业和再保理企业以外的商业保理企业,应向工商登记注册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其他商业保理企业备案。

商务部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商业保理企业备案类型及标准,以公告的形式公布。

第十四条 备案材料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设立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 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商业保理企业备案表(附件1);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四)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五)主要股东(持股5%以上)名单、持股比例,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企业名单;

(六)股东承诺函(附件2);

(七)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历表;

(八)公司章程;

(九)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

规模商业保理企业、再保理企业应在备案前与商务部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完成数据对接。备案时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向备案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生成的上一月度融资保理业务经营情况表;

(二)信息披露承诺函(附件3)。

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还应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十五条 备案查询

备案机关对已完成备案的商业保理企业授予全国统一编号,并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公众查询服务。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获得备案编号后3个工作日内登录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填报相关备案信息。

第十六条 备案变更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下列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完成备案信息变更。

(一)设立、撤销分支机构;

(二)合并或者分立;

(三)变更名称、注册地址、企业类型;

(四)变更实缴资本;

(五)变更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六)变更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七)变更备案类别。

第十七条 备案注销

商业保理公司不再从事保理业务,且不再承担任何应收账款的垫付或回购责任的,应在终止保理业务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对外公示一个月。公示无异议后,向备案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四章 业务管理

第十八条 基本规则

商业保理企业开展保理业务,应当与应收账款转让人签订保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纠纷和风险的处理原则以及违约责任。

商业保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制定适合叙做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标准。

商业保理企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守客户商业秘密。

第十九条 禁入范围

商业保理企业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吸收存款;

(二)发放或受托发放贷款;

(三)受托投资;

(四)国家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

商业保理企业不得基于不合法基础交易合同、寄售合同、逾期应收账款、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开展保理业务。

第二十条 业务规则

商业保理企业经营保理业务应遵守以下规则:

(一)应收账款融资。

商业保理企业应基于以下三类应收账款提供融资:

1.一个基础合同项下已形成的应收账款。

2.一个基础合同项下持续形成的多笔应收账款,其中至少一笔应收账款已形成。

3.持续成立的多个基础合同项下的多笔应收账款,其中至少一笔应收账款已形成。前述基础合同应基于同一债权人提供同类商品、服务或者出租同类资产的行为。

商业保理企业应严格审核基础交易合同等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审核债务人的资信、经营及财务状况,合理判断应收账款质量,包括出质、转让情况以及账龄结构等;重点审查因提供服务或出租资产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以及初始债权人和债务人为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管理。

商业保理企业可向转让人提供所转让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逾期账款情况、对账单等各种财务和统计报表,协助其进行应收账款管理。

(三)应收账款催收。

商业保理企业可对所受让的应收账款进行收付结算与催收,但不得在未受让应收账款的情形下受托从事催收业务。

(四)还款保证。

商业保理企业可在非融资保理业务中,对受让的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的应收账款承担垫付责任,或在有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对转让的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的应收账款承担回购责任。

第二十一条 融资方式

商业保理企业可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委托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及其他合法途径获得融资。

第二十二条 不良应收账款

商业保理企业的融资保理业务项下应收账款按照逾期天数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和损失4类。后2类为不良应收账款。

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属于正常类。

逾期1-90天的应收账款属于关注类。

逾期91-180天的应收账款属于次级类。

逾期181天以上的应收账款属于损失类。

逾期是指在无商业纠纷的合同项下债务人未在约定期限内(含展期)付款的行为。

在非融资保理或有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商业保理企业履行垫付或回购义务后,应将所涉及的应收账款纳入不良应收账款管理。

第二十三条 风险计量

商业保理企业风险资产与或有负债之和与风险系数的乘积不得超过10倍,再保理企业不得超过15倍。

风险资产按照商业保理企业的资产总额与现金、银行存款、国债之差确定。或有负债按照商业保理企业承担还款保证责任的应收账款余额与对外担保余额之和确定。

商业保理企业不良应收账款率不超过5%的,风险系数按1计算;不良应收账款率超过5%(含)但不超过10%的,风险系数按不良应收账款率的180倍与8之差计算;不良应收账款率大于10%(含)的,风险系数按10计算。

第二十四条 风险管理

商业保理企业可利用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增信措施管理应收账款风险。

第二十五条 风险计提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税前计提不低于融资保理业务期末余额1%的风险准备金。

第二十六条 风险集中度

商业保理企业受让同一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不得超过风险资产总额的50%。再保理企业不得超过15%。

第二十七条 关联交易

商业保理企业受让以其关联企业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不得超过风险资产总额的40%。再保理企业不得超过10%。

商业保理企业对作为债权人的关联企业提供保理服务时,定价应合理、公允,交易条件不得明显优于非关联企业。

第二十八条 业务报告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应收账款受让、变更及注销当日,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报送相关信息。

商业保理企业应于每月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报送《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并于每年3月31日前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报送上一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并上传经审计机构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报告。

商业保理企业报送的信息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

商业保理企业应保存保理业务相关资料3年以上,保存再保理业务相关资料5年以上。

第二十九条 重大事项报告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发生超过净资产10%的重大损失或赔偿、发生重大待决诉讼或仲裁、获得单笔金额超过净资产10%的融资5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报送相关信息。

第三十条 转让登记和查询

商业保理企业应在商务部认可的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公示系统办理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将应收账款权属状态予以公示。

第三十一条 信息披露

规模商业保理企业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对外披露业务报告、监管评级等基本信息。

再保理企业应于每季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对外披露净资产、风险资产、或有负债、不良应收账款比例、风险准备金、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风险管理、外部融资、监管评级等基本信息。

第三十二条 系统管理

商业保理企业应拥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业务处理系统。规模商业保理企业和再保理企业应在企业备案后一个月内与商务部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完成数据对接。

第三十三条 信用记录

商务部应根据本办法建立商业保理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商业保理企业受让的有追索权保理项下应收账款逾期超过90天,按照融资金额计入转让人违约记录,按应收账款金额计入债务人违约记录;受让的无追索权保理项下应收账款逾期超过90天,按照应收账款金额计入债务人违约记录。

商业保理企业在非融资保理业务中履行垫付责任,按照应收账款金额计入债务人违约记录;在有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履行应收账款回购义务,按照应收账款金额计入债务人违约记录。

商业保理企业应参考商业保理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对债务人进行合理授信。对有历史违约记录的债务人,审慎提供保理服务;对仍处于违约状态的债务人,原则上不提供保理服务。

被法院判决负有刑事责任的商业保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违法行为将被计入商业保理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监督检查

商务部和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对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非现场检查。商业保理企业应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检查。

第三十五条 系统监管

商务部应建立健全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充分运用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加强对商业保理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监管评级

商务部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商业保理企业监管评级及机制。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根据评级结果对商业保理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十七条 举报投诉

商务部和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通过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平台接受与本办法有关的举报和投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商业保理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违规行为发生地地市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申请备案的商业保理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备案无效,已备案企业取消原有备案。

第四十条 商业保理企业任命不符合任职条件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商业保理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商业保理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商业保理企业违反本办法受到行政处罚的,由备案机关通过商业保理业务信息系统公示处罚信息,并于当月列入经营异常企业名单。

第四十四条 商业保理企业涉嫌从事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非法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已设立的商业保理企业应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

第四十六条 已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兼营商业保理业务的,可参照本办法由其行业监管部门进行管理。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本办法的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保理机构的工作内容保理机构是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商行,大多由商业银行出资或资助下建立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各国保理机构建立了国际保理联合会(Factor Chain International-FCI),通过该组织,各国保理机构之间可互换进口商的资信情报,掌握进口商的付款能力,减少保理机构承担坏账的风险。

保理机构所提供的金融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提供进口商的资信分析和信用评估。

应收账款的托收服务。

商务管理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系统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许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

1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影响,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前提,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商务系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步骤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尽可能做出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资源、未来发展的分析,等等。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组织、管理与业务流程,寻找与电子商务的最佳结合部。

2.2设计阶段

在完成上述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掌握电子商务最新技术进展的情况下,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局,亦即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四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人员设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建设变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要求;另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整合运行阶段

上述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整合起来,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3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内容,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3.1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

(2)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

3.2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作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方式。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央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方式中,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允许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外,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

4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技术框架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架构体系必须突出以下特点:有利于软件维护及系统管理;满足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便于业务级权限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保护前期已有应用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应用系统层次结构如下:

(1)基础系统平台。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包括网络(内部网、互联网)、硬件平台(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作系统(Unix/Windows/Linu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2)J2EE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J2EE(企业级Java)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XML、消息服务、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许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的、公共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管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业务组件,最终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管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4)门户网站。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过安全隔离通道(防火墙)与企业内网、专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统一的数据接收、。

(5)维护管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各种管理维护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维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

(6)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管理等多个层次,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目前用得最广泛的是PKI技术,包括CA认证机构、RA系统、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等部分。

参考文献

1丹尼尔·阿莫.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商务管理篇7

摘 要 如今,金融制度和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创新经营理念,加强财务管理已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一个重点。本文以期为提高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问题 策略

一、 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的认识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做过定义:财务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费用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从广义上理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业务发展的要求,对经营管理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等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核算、监控、分析、考核等全部相关工作,从而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目前还存在争论,主要观点有以下2种: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它是指通过对商业银行财务活动的管理,不仅增加利润,而且利润达到最大。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作为理财日标,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费用,这些措施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2.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商业银行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仅增加银行财富,使银行总价值达到最大。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进必要性

(一)来自商业银行外部压力的客观要求

在金融市场中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大规模进入 ,国内商业银行与境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发达商业银行从经营实力、市场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比境内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优势。 据调查. 2 O 世纪9 O 年代英国就有55%的金融机构已经运用了新的财务管理办法。并且许多银行改进了有关的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并且也取得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银行业绩 。

2.与内资银行的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多元化格局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市场经济走向成熟适应这种新型经济成分的需要,新型金融机构正在迅猛兴起和发展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壮大,国内商业银行问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盈利份额正此消彼长不断调整变化,各自都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竞争压力,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财务管理也是势在必行。

(二)来自商业银行内部压力的客观要求

商业银行要增强竞争实力,树立竞争优势,就要分析多年来银行积累的三大难题:资产质量不高,收益低,成本高。这就需要在扩大收人来源的同时,严格管好支出,用好用活各种经营资源。

进行财务管理改进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客观要求。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首先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竞争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成本能够降低多少。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扩大收入的同时,也应该严格管好支出,用好用活各种经济资源。

三、加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具体策略

为了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竞争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是当务之急,努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

建立健全各项财产及资金收、管、用管理制度,以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商业银行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用货币进行会计事项的反映与监督。会计核算工作与各种经济行为发生密切的联系,应相互配合,互相促进。

(二)加强经济预测管理

以预算为中心,建立全面的预算制度。经济预测是财务管理的有机构成部分,要达到或完成预定的目标,需要各分支行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而进行必要的经济动向预测也是商业银行搞好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现代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经济预测。成功的预测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生存竞争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强化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并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强调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总量的增加,促进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加强全面成本管理

大力推行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的分级分类是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科学的全面成本管理,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业务流程是银行运作的生命线,全面成本管理从业务流程改革着手,以客户需求确定必须进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通过辨识、分解、评估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不必要的作出删除、压缩、整合,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自然的方式加以重新组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多余的成本支出,有助于银行取得最佳的集约化经营效果。

四、结论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整体上不够完善。所以,今后在我国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应当注意创新理念和方法,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达到增加资产收益,降低资金成本和费用,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进而实现银行“三性”即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龙治泽.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法.总裁.2008(7).

商务管理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项目 管理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商务信息的数据电子化,通过网络实现商务流程(包括报价、合同、结算、文件数据传送、备货进度、发货通知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革命,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一、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管理是本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门管理学科。从项目管理学的产生到现在,人们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代大型项目的基本特征是所需资源昂贵,技术复杂,涉及的人员、机构和职能相互依存的程度高,风险大。在这种项目中,有一个能对项目信息和活动进行系统性管理的充分开放的系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电子商务(electronical commerce)引发了管理学的革命,开发和研制基于电子商务的重大项目管理已迫在眉睫。

计算机在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决策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外的情况来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已有相当的深度,尤其是如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计算机技术使现代项目管理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国外各项目管理商家正着手于电子商务与项目管理结合的开发。

新技术(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发展下的项目管理(progect management)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日益严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开发和研制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时,就有必须确定可以满足这些企业集团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计划的技术可行性。一个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业集团业务能力的电子商务技术,如edi、条形码、电子邮件、/dianzijixie/">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1.多层软件体系结构。随着internet的成功和普及,目前多层式系统正在逐渐成为企业注目的焦点。与客户/服务器系统的客户、服务器两层结构相比,多层结构在中间多了几层部分,其目的是集成后端的不同服务器,使它们的资料以及操作界面能以统一的方式呈现。多层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势还在于它使得客户使用成为可能,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

2.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是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几项新技术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事件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工作流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标所交换的文本文件、各种媒体信息或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商务活动使得分布环境下的虚拟企业、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也使对象按照某种规则在网上进行的流动成为可能。项目管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工作流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极好的应用背景。

3.系统集成技术。鉴于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在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系统的集成,这主要包括与单位原有的系统的集成、与新购的软件系统的集成等以及部分软件的二次开发等,以节约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4.系统开放性和信息的安全性。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必须既要开放又要安全。开放使我们的系统与外部的系统相连接,以便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安全保证我们的系统稳定可靠,对于电子商务时代的系统安全性能尤其重要。

5.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完善了几十年,在我国的应用尚属发展阶段,为此,对于现代项目管理我们也要予以重视,这当然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还有体制等有关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解决对策探析

当今的企业集团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逐步实现电子商务。企业集团建立和实现电子商务的步骤,可以分部实施,逐步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企业可以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与一些有固定关系的合作伙伴建立联系,通过它直接建立电子商务活动,以便更加快捷地与客户和供应商交往,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样的系统也同时提供给可能分布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联营公司、办事处等企业内部使用,极大地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面向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项目,以某一行业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分步实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

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综合了最新的网络交互技术和数字技术,代表了未来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作用。虽然这些技术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它的发展将使信息管理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和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李峻峰.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7,(4).

商务管理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B2BERP整合应用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不断成熟起来,其中,B2B是一个热点,B2B必将成为企业交易的主要方式。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ERP整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是企业实现计划控制和经营决策管理的关键系统。

ERP和电子商务融合是一种创新,融合要分行业,且应用深度与行业有很大关系:基于销售和协同制造的企业已经时机成熟,集中采购、定单协同、B2C在这些行业应该尽快应用,这样对企业收益的帮助是直接的。

二、B2B电子商务与ERP概述

B2B电子商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电子商务系统由3个层次组成:第一层使基于Internet的采购、订单管理和交易系统,即一个商家连接其他商家的Internet通道;第二层是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即Internet采购和订单履行的内部通路,通过它实现企业的ERP、财务系统、SCM等后台应用软件的集成,使它们在电子商务的驱动下协调工作;第三层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安全、在线支付、电子邮件系统等。

ERP是一种适用于制造企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技术。它利用信息科学的最新成果,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内部和其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严格控制,以保证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ERP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产物,它将许多先进的管理:如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体现在ERP软件系统中,成为崭新的现代制造企业的管理手段。

因此,现在的ERP必须能够适应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支持跨平台的多组织的应用,并和电子商务之间的应用具有广

泛的数据、业务逻辑的接口,在建好后台ERP的同时,并做好前端电子商务的高度系统集成。

三、电子商务和ERP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子商务和ERP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电子商务与ERP被分裂开来,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两个系统下的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没有进行合并,使数据失去一致性和完整性;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没有充分共享,造成建设成本过高和存储空间浪费;把电子商务片面理解成电子商店或仅仅建立一个网站;ERP直接采用市场上的商品软件,而电子商务则自己开发,不能实现两者的会话与集成。

四、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剖析

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如同前线和后方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如果企业前端的电子商务和后台的ERP系统脱节,会导致很多关键的信息和数据被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部门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不能对客户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响应,使企业工作效率下降以及运营成本上升,从而给企业自身带来极大的损害。

ERP系统关注的是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制造开发等在生产和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属于企业内部资源管理范畴。而电子商务关注的是与贸易伙伴的交易过程管理,属于外部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的目标设计是企业经营的三个重要环节: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和产品开发管理(PLM)。ERP组成了产品开发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原料采购、市场营销、库存、财务和人事管理等企业的各部分模块,进行优化管理。ERP在企业业务流程中存有大量企业基础信息,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支持。电子商务主要以外部的交互为主,具体来讲是实现网上采购与网上销售业务、市场宣传等。

ERP为电子商务提供可以与外部交互的资源,电子商务为ERP提供客户动态、产品销售信息的反馈,在功能上两者有着互补的关系。ERP系统的信息来自财务、物流、制造、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五个主要业务流程,可以看作企业内部的信息中心仓库。

从上面得知,在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如果电子商务与ERP不进行整合,就很难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B2B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实现

整合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合并、撤消或增加一些业务部门,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需要有业务流程重组相配合,同时,也要求应用软件各模块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

在实现两者的整合时,ERP方面应优先考虑采购、生产计划、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等与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模块,电子商务方面应考虑网站管理模块、网上销售模块、网上采购模块和网上资金收付模块,把两者的这些模块集成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应用系统,可以称之为整合系统。整合系统要为今后模块的扩充留有接口。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

1.传统销售模式和网上销售模式都必须对同一产品库存进行减量,两种模式下的销售额都必须反映到市场营销部,并在市场营销部进行汇总,为市场需求分析提供数字依据。

2.传统采购模式和网上采购模式都必须对同一投入品库存进行加量,两种模式下的采购额都必须反映到计划与生产部,并在该部门进行汇总,为市场供给分析提供数字依据。

3.两种模式可以共享投入品编号或产品编号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客户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

4.两种模式下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包括应收应付,都必须反映到财务部,在财务部进行汇总,并做一些财务指标分析。

图1所示为企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模型,如果将图1的电子商务企业模型的4个层次展开得更具体化些,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企业电子商务数据传递图。

从后台ERP系统的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发货管理模块中提取报价、商品目录、发货方式和发票等数据并送入数据仓库,而前台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通过企业网络门户上的销售订单、采购订单,发货方式等数据与企业进行网上交易。从后台ERP系统的应收账、应付账模块中,提取收付款等数据并送入数据仓库,而前台的银行等部门通过企业网络门户的收付款等数据对企业进行网上支付。从后台ERP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提取招聘广告、商品维护服务等数据并送入数据仓库,而前台的待聘人员及客户通过企业网络门户的招聘广告、商品服务数据与企业进行网上招聘和网上服务。所有的后台数据又可以用来作为商务智能的基本数据,作为进行计算和分析的依据。

由图中可以看出,从前台的电子贸易到后台的ERP系统,数据交换频繁而多样,如同一张交织的网。通过这张网,信息相互传递,是后台和前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商务管理篇10

原文

第1章电子商务下企业信用评估概述

1.1信用评估的概念

信用评估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估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等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研究之后,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做的综合评价,并用特定的等级符号标定其信用等级的一种制度。

信用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信用评估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守信程度的评价,广义则指各类市场的参与者(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

1.2信用评估的目的

信用评估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基础素质、经营水平、帐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测定企业及金融机构履行各种经济契约的可信任程度,并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标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告。

根据调查结果,信用评估的目的主要是:

1、融资;2、建立贸易关系;3、合资合作;4、借贷。

1.3信用评估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体,建立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无疑会更大程度地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因为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含着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它们之间的大部分是共存的,如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客户的信用评估、授信、客户档案管理,同时,两者建立的目的都是对客户进行风险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开拓市场。因此,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会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

......

目录

第1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概述

第2章国内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现状的分析

第3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第4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建模举例

第5章电子商务信用评估程序设计

参考资料

[1]鲍永正编,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2003

[2]谭永智等,企业信用管理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美)(VanHooseD.)等,电子商务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李适时编,各国电子商务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5]陈晓红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李冬,电子商务与网上交易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林豪锵编,电子商务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8]刘吉成等,企业电子商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9](美)特伯恩等,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银通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企业信用评级指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1]梅强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蒲小雷等,企业信用管理典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

[13]张海洋等,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金江军编,企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子商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康晓东编,电子商务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6]李晓安等,信用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钟晓鹰编,企业征信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