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十篇

时间:2023-11-07 17:28:53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1

一、体育器材必须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三、体育器材及设备入库要凭单据及时登记。

做好账册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账物相符。

四、体育器材及设备原则上不向校外出借。

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五、日常管理中,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六、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如有损坏,及时填写体育器材及设备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七、根据教学安排,及时做好准备工作。

师生借用做好借用记录。

八、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体育保管员必须保持室内卫生,器材室干净明亮。

体育器材管理员职责

一、建立财产管理账目,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认真执行。

二、熟悉各年级的教学进度,根据教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正常使用。

课结束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

三、经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整洁。

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备有灭火器材。

四、经常检查固定器材,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安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六、定期清点器材,做到账物相符,对损坏而无法修好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一、教师或学生使用体育器材,属正常损坏的要及时填写报废单。

二、如果是人为损坏的,要给予批评并视情况按原价或高出原价的数额赔偿。

三、每学期清点器材一次,发现器材正常老化不能使用的,要及时填写报废单。

四、器材报废必须经过学校主管领导的审核、签字。

每学期将报废情况上报学校主管人员审批。

体育器材借还制度

一、借用体育器材,必须爱护和保管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体育课上由任课教师填写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及数量。

三、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及是否有损坏。

四、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赔偿并有记录。

五、对学校教师借用器材,应履行登记手续。

归还时要予以注销。

六、在归还时如有丢失、损坏现象应向管理员说明情况。

如故意损坏丢失,应追究责任。

七、所借用的体育器材归还后,要放回

原处。

体育器材室保管、使用制度

为了保持体育器材的完整,减少损失和人为的损坏,经学校和体育科组全体成员的讨论,制订体育器材室保管、使用制度。

1.体育器材室由体育教研组长专人负责管理。

2.执行学校财产管理制度。

3.室内所有器材分类摆放整齐,及时造册一式二份,交总务处一份。

4.借出的器材须及时进行登记,按时如数归还。

5.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对损坏的器材及时维修、整理,保证器材的完好。

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对于容易发霉的器材及时翻晒,延长使用时间。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2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组织 管理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K0229。

随着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高等学校除了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高素质、专业技术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外,更加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与运作的体系。人们已开始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发展的规律,以发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大功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随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被引入到高等学校体育管理领域,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对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和科学的知识来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其机体进行理想培育,并提高其生物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它的任务就是强健学生的机体,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发展心智和培养高尚情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的管理是依据高校体育的特点、规律和目标,通过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作的管理。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有基础的形式和专业的形式两种情况,基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课、体育竞赛、竞技运动(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等;专业的体育组织形式主要针对高校的体育专业,同时还有相对应的体育公共专修和专业课程。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上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高校稳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1]目前,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代表队训练等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总体还能够适应目前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但是这对构建符合21世纪的高校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体育组织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达不到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目标。在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上要进一步分析其利与弊,运用系统论的发展来研究,这样才能得到较公正的评价[2]。2002年颁布和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标志着中国高校体育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等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取向。

进入新的世纪,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将会引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将会成为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体育组织形式将更趋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使得体育组织工作将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能动性而服务,同时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并吸收最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养身心俱佳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及其运作机制

高校体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内外部的管理模式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借鉴国外体育组织管理的经验模式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高校体育组织管理首先要明确体育组织管理的原则。所有的管理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因为管理的效益是考核管理工作优良的价值标准,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同样要重视效益的提高。高校体育管理就是要围绕高校体育组织这个核心,科学、高效地安排和调度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和效益的提高。人是高校体育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现代的管理就是要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中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平等和尊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做好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保障。评价一个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是要判断其结构能不能用最小的成本或代价来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目标。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3

关键词: 广西高校 学生体育协会 管理体制

1.引言

高校学生体育协会是指高校在读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为实现共同意愿,按其章程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形式、以提高个人运动技能和业务能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学生群体。作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其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和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管理体制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因此,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决定了学生体育协会能否得到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检索和查阅了我国相关书籍和刊物,对广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场地器材、活动内容及方式是学校体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健全学生身边的组织机构,建设好学生身边的场地器材,组织好学生活动是构建学校体育服务体系的三个基本环节。高校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高校体育协会的组织机构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的高校体育协会组织机构都是采用“院、校负责人(部门)―各协会(小组)―成员”的三级制,其从属于校团委下属的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而仅仅在业务上得到体育部门的间接指导,得不到体育部门在训练和组织活动上的直接指导。另外,自发性的高校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种日常性体育活动主要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就使得体育活动范围、内容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锻炼身体的效果。

3.2管理模式。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的管理模式的情况是:48%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协会”的管理模式,40%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协会”的管理模式,4%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公体部―协会”的管理模式,还有8%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其他的管理模式。

3.3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制度是协会成员参与协会活动的客观记载,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协会成员活动的基本状况。1998年出台的《社团管理登记条例》第三条明文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登记注册主要在两个部门办理:一个是“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一个是“团委、学工处(部)”。目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每年学校都向团委、学工处(部)拨发一部分资金用于学生的课外活动,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用于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协会在这里注册可以得到一些活动经费,因此自发性体育协会大部分在团委和学工处(部)进行登记注册。二是由于体育部门掌握着更多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权。体育部门有更多的体育管理人才和裁判队伍,因此更加熟悉各种体育比赛的规则、法规。学生在体育部门注册并接受其管理,则能够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加公平的比赛环境及更低的活动成本。因此,有部分体育协会选择在“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登记注册。

3.4组织章程

组织章程“是指经过社团成员共同认可的关于该社团宗旨、活动准则和治理结构等,并由会员共同遵守的规则”。高校体育协会的组织章程是保障其规范发展的法律性文件,是约束体育协会成员行为规范的有效方式。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员认为自己参加的体育协会“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的占51.16%;“没有制定组织章程”的占16.44%;“无成文章程和规定,但有口头或约定成俗的规定”占25.23%;其他的占7.18%。

由于高校体育协会成员的参与带有自愿性,因此流动性相对较大,管理比较松散,“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的协会组织占调查对象数量的一半以上。约四分之一的协会组织只是有口头或约定俗成的规定。还有一部分没有组织章程。这说明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3.5审批制度

《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方进行登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立时的审批情况是:40%的学校体育协会成立时在“校团委”审批,60%的学校体育协会成立时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审批。这说明目前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立时的审批部门不统一。

3.6民主化程度

高校体育协会组织对开展体育活动决策方式客观反映了体育协会组织管理的民主化程度。体育协会组织内部的重大事件或一般性事务的决策方式是由个人决定还是集体决定,表明协会组织民主化的程度。

在调查的对象当中,有34.72%成员认为自己参加的协会组织的决策方式是由协会全体成员协商决定协会的重要事务;有45.14%的成员认为体育协会的重大事务由主要负责人协商决定;有14.12%的成员认为由负责人决定;有6.02%采用其他方式。表明由主要负责人协商决定或由负责人个人决定的接近60%,这说明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的民主化程度不高,这种方式缺乏民主决策的氛围会降低决策的正确性和代表性,不利于协会的稳定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组织机构都采用“院、校负责人(部门)―各协会(小组)―成员”的三级制;其管理模式为“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协会”或“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协会”;成立时需在“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或在“团委、学工处(部)”登记注册。

4.1.2高校体育协会内部大部分“无成文章程和规定,但有口头或约定成俗的规定”、少部分“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高校体育协会的民主化程度不高,但已经有了一定的民主基础。

4.2建议

4.2.1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协会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体育协会要发展首先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否则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因此,各高校本身要做到与时俱进,抛弃对高校体育协会认识的旧观念,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管理和经营高校体育协会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协会的作用与地位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加强对高校体育协会的支持和扶助。

4.2.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协会的法制化水平。

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协会管理制度来指导和规范活动的运行。各个体育协会都必须有自己专门的运行机制,包括宗旨、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选举制度、考核制度、会员制度等。在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下,体育协会才有“章”可循,才能保证体育协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使协会的法制化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和发展策略研究[A].体育学院学报,2003.7.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4

关键词:新媒体 民办高校 党员教育 长效机制

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的构建对于提高学生党建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存在较多缺陷,加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党建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构建长效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这成为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重点思考的一项问题,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信息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触摸媒体、手机APP、微信、易信、微博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渠道多元化、受众接受信息主动化和信息传播内容丰富化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媒介载体的安全性、信息的权威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性等挑战。

二、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丰富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党员提供了良好的自学资源;第二,新媒体拓宽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使党员教育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与实践平台;第三,新媒体增强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主客体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第四,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非常繁杂且多元化,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五,新媒体冲击了民办高校的传统教育方式,减弱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党员的影响,限制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发挥;第六,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也越来越常见,对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在充分认清楚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影响的基础上,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方面的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民k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以提高学校学生党建教育水平。具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学校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完成对学生的高效教育与管理,进而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目的;第二,德才兼备与专兼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理念的创新,就必须要选拔高素质的政工人才,不仅需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行衡量,还需要考虑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思想作风等素养,全面达到提高民办高校党建教育水平的目的;第三,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政工人员将教学与管理服务进行有效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进而响应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二)创新教育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成长期的特点,需要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对学生的针对性党员教育管理。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能力评估,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管理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觉悟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对民办学校党员教育管理的需求;第二,对预备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在开展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时,需要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使他们明确入党的实质性目的,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觉悟;第三,加强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学。对于已经成为正式党员的学生,相关党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后续教育,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全面成长。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需要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提高党建教育管理质量,从而为民办高校全面发展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活动载体

创新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是发挥学生党建服务育人的根本,也是新媒体环境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提出的新要求。众所周知,学生生活园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闲的场所,同时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因此,相关党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在生活园区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活动载体,更好的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使园区学生党员更好的服务于其他人,一方面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从而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龚永刚.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对策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发展策略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积极乐观心态、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因此,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积极探索相应的发展策略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可忽视。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体育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尽快加以解决和完善,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1.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切实有效的制度是行为实施的保障。校园的体育制度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氛围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

校园体育活动由于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类型种类多样,对于学校的宏观调控、组织分工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因而,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文化主体的制度意识,对学生、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些关于体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大多是以教学控制为目的,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上还有所欠缺。

2.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1)体育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众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师教学的管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评价管理的方式和途径也还集中在对于教学计划、教案的检查以及听课、查课等方面,评教评学也流于表面,学生反馈的信息也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评教的实质作用甚小。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备案方面花的精力不够,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将体育素质水平纳入到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之中。但就目前的体育管理模式来看,形式还十分单一,仅仅都是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管理和考核,例如,在体育舞蹈课程中,教师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熟练程度、节奏感等,在课程的管理中也主要进行这几个方面的训练,对学生的体育精神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重视不够。

(3)体育文化建设经费不足。近些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剧烈增加,这也使得高校对体育运动器材、运动场地的需求不断加大,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也需要不少资金。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经费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制约,高校体育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研究

1.改进并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

要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改革完善制度,才能确保高校体育管理的有效运行,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1)完善高校的体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从教学上入手。体育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方法、体育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课堂这一载体,从教学组织、课堂纪律、教学内容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并在制度的管理下增强体育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

(2) 完善体育课外运动激励机制。每周仅有的体育课程时间对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加之体育课堂在时间、场地等方面的限制,既无法适应体育运动的灵活自由性,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热情和体育锻炼需要。因此,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还依赖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优势特点,组织符合学生体质状况和兴趣爱好的体育文化活动,并通过提供设施场地、实行激励措施等途径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3)加强对体育类社团的制度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接触到的体育运动形式越来越多,各类型的体育类社团不断涌现,这类社团也成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社团数量的增加、形式的多样化和规模的扩大化就必然需要一套全面细致的制度来予以管理,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业考核、课外学分认定与体育社团挂钩,同时在制度中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以及社团成员纪律要求等,从制度层面上为体育社团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2.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如前文所述,目前许多高校在教育理念、制度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欠缺,加上部分体育教师自身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导致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空洞单一,组织管理上略为松散。因此,要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的管理,还需要从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素质培训和综合考察。同时在评教评学方面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对于评教结果的反馈也要确保及时有效,防止评教流于表面。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完善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模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在体育管理方面的内容还比较单一,都是以课堂管理为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很多高校越来越注意到综合素质考量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和举措,但是在体育管理和综合素质管理模式上还是缺乏制度性、系统性。因此,高校应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统筹管理,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拓展素质。在组织过程中注重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使课外活动的进行更为合理有序。

三、结语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一直都是素质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高校体育文化也一直是校园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管理制度不仅要满足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也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体育管理无论是从管理理念、配套设施还是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应当不断与时俱进,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管理更趋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秦 勇.力效和谐: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23―125.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6

[关键词]高校管理 去行政化 法律视域

[作者简介]许文(1972- ),男,河南安阳人,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X-04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39-0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快了教育立法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简称《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规文件陆续颁布并实施。高校在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是,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看,存在着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学术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比较健全,唯有学术体制尚不完善。在权力配置方面,存在权力向行政系统偏移,“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术权力被弱化,教授的学术权威作用被忽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特别是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问题突出,这就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到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从表面看是高校行政化管理中的问题。但是,追根溯源,是不是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视域层面进行重新审视。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法律依据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活动中政府、社会和高校等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其实,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社会这一构成要素的参与度较低,作用亦未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该说,主要是政府和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我们认为,广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我们要研究高校的行政化管理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考虑高校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在高校管理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可以把我国的高校划分为三类,即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和地方高校。但是,从本质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归结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采用政策指导、教育立法、财政拨款和教育评估四种手段。

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管理及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主要依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这两部法律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教育投入方面,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这种教育投资体制是政府对教育进行管理的力量源泉。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是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即“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简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权利及义务,但是也促成了高校行政化管理问题的形成。

二、高校行政化管理问题分析

1.法律框架下的政府多部门管理是高校行政化的根源。伴随着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施行,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已经步入法制化轨道。《教育法》第14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该法条反映了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说明我国的高校有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两种情况。第15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工作。”《高等教育法》第14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上述法条说明,我国高校不仅要接受教育部、教育厅的管理,而且要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管理,如科技厅、科技局、发改委及文明办等。在高等学校,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延伸。例如我国的行政组织,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有教育部、科技部,在省一级有教育厅、科技厅,在高校相对应的有教务处、科技处等,这种上下一一对应的行政权力关系是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也是高校从上面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跑部(步)钱(前)进”这一戏言,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高校需要一套庞大的行政机构、一批强有力的行政队伍,以便上下对应、争取资源。这是高校行政化的根源所在。

2.现行法律规定下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校行政化的表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高度概括。依据高校的实际运行情况,我们可以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解析为高校内部领导体制、高校内部行政体制和高校内部学术体制;按照隶属关系及权限划分,可以把高校的内部权力依次划分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高等教育法》第42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该法条说明:首先,我国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是合法的。其次,学术权力的组织形式是学术委员会。再次,学术权力的职权范围是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从高校理想化的运行模式来看,高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该是均衡的、相互制约的。其实不然,高校内部学术权力过弱,已经步入的泥潭。“官本位”是治学的大敌。在不同的高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官霸”现象。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已成为时下制约高校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已成为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研究的难点。

三、高校去行政化管理改革对策

1.明确政府和高校的权利与义务,让高校按教育规律办学。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不仅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党和国家也非常关心这一问题。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一要求,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明确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突出权利、义务的调整机制。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管办评分离。因此,管办评分离应该是对高等教育法律修订的重要指证。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是管理主体,高等学校是管理客体。我们国家是一种大政府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行政化管理。但是高校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有必要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方面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首先,我们要明确管理的主体。就管理主体而言,是政府的所有部门或是相关部门,还是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只有我们明确了“谁来管”,才能避免多头管理,才能减少行政化办学。其次,要明确管理内容,即“管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二是财政拨款,利用财政拨款这根指挥棒来调节高校的科研发展方向和服务社会的方向。至于其他内容则可以由市场进行调节。同时,要引入第三方评价。前几年,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在一片争议声中收场。引入第三方对高等教育质量、绩效进行评价、估量和分析,可以引导高校向良性循环发展。第三,要明确管理方式,即“怎么管”的问题。政府要改变“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改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综合运用政策引导、立法、拨款等必要的措施,引导高校发展,减少行政干预。

2.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突出教授治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在高校内部组织架构上,我们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高校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学术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我们认为,教授委员会是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应该以教授委员会为主体,健全高校内部学术体制。首先,要建立常设的组织结构,把教授委员会纳入高校的正式编制。让教授委员会代替学术委员会,能够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对教授的尊重。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讲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在任期间,提出了“教授就是大学”的治校理念。这些言论充分说明,大师、教授乃大学之根本。用教授委员会代替学术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而是大学的本真所在。其次,教授委员会要有固定成员。具有正高级职称和公认的学术成就应该是推选教授委员会成员的基本条件。担任党政职务者原则上不能担任教授委员会成员,这是保证学术权力独立运行的必要条件。再次,要赋予教授委员会实权。教授委员会是发达国家知名高校教授治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教授委员会,明确其管理的具体内容,并赋予其实权是实施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前提。把学术事务交给教授委员会讨论决定,应该是可行的,因为教授们最清楚该如何处理学术问题。

我们看到,在人们高度关注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为了体现对学术权力的重视,开始在学院或学部层面设立教授委员会,这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不得已的一种做法。因为《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但是没有规定要设立教授委员会。要想在学校层面设立教授委员会,尚需要对教育法律、法规修订,在法律方面体现对学术权力及学术权力主体的重视。否则,我国高校所进行的去行政化改革,要么不敢越雷池一步,要么流于形式,不可能触及高校固有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带有很强的行政化色彩,未能体现“教授治学”的思想及大学的本真。因此,尽快将“教授治学”思想融入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是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需要,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法制办公室.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选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对策

当前,很多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既不能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也难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而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包含了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等内容,又是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讨。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就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当前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柔性管理意识的缺失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虽然具有较强的刚性,但是柔性思想严重缺乏,使得管理模式变得僵化,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自由进行了极大的限制,当前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把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关系简单的看成主客体关系,而并没有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处于这一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下的教师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例如在某些体育选项中,很多普通高校由于人数与学校规定不符而不得不取消这一体育项目,使得这些学生不得的选择其它的体育项目,从而将学生的兴趣打压下去。这不仅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二)教学计划往往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目标通常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不仅包含了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范围和内容,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就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并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计划往往难以道道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只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而缺乏对教育管理效果的有效分析与评价,尤其是体育管理效果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具体表现就是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对体育教育质量监控严重缺乏。而高校体育课时量较大,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得不选取重点目标来教学,使得教学目标不仅难以实现,学生成绩评价也缺乏相应的检验标准,使得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成绩,加上学校对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构建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的缺乏,因而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兴趣。

(四)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低下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对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加大的投资力度,但在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资源、各项制定运行保障体系、现代管理技术与理念等软实力水平相对低下。例如缺乏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团队,各项制定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可操作性低下等等。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和体育教育管理者必须结合当前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应改变思想观念,摈弃传统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束缚,从内心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健全学生的体质,认识到开展各项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体育,并高度重视;二是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其的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团队,为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柔性化管理搞活管理模式

一是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二是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柔性化管理,结合学校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趋于人性化和柔性化;三是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的角色,从而搞活管理模式,将僵化的管理模式变得人性化和动态化,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管理水平。

(三)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

一是充分学校对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的重要性,在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效果的有效分析与评价,建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二是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对加强体育教育质量监控;三是为学生成绩评价针对性的设定检验标准,并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兴趣;四是制定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各种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保障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资源,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与理念,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

三、结语

总之,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仍存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育管理者应实施柔性化管理搞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不断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助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体育人才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波,王利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9(24).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8

1前言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下不断深化,但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水平仍处于初始状态,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而美国高校体育运动管理体制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相对成熟,其中ncaa是美国目前高校竞技体育最主要的管理机构,它已经形成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畅通的一个社会团体。通过对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运行机http://制,寻求适合我国高校运动竞赛的模式有积极的作用。

2中美高校在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上的不同

由于中美两国的差异,使得高校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也大相径庭。从总体上说,中国高校的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主要以国家行政协调为主导,而美国高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则主要通过社会自我协调来实施。

2.1竞技运动的管理类型

美国高校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有独立型管理和非独立型两种。在独立型管理体制中,学校的竞技运动受校长的直接领导,非独立型管理体制由分管竞技运动的系主任负责。在我国,对于竞技运动的管理,完全属于体育部或体育系,校长直接负责制很少,对于学校竞技体育的有关问题由下级即体育部或体育系申请以报告的形式报学校一级审批,管理制度单一且烦琐。

2.2竞技运动的管理实体

美国竞技体育部和体育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国高校的竞技体育部应该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校代表队”。竞技体育部的师资属教练员的系统,与教师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国,体育部既负责学校的教学,也对竞技体育进行管理。

2.3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管理不同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基本上采用的是学分制,这与美国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基本相同。对于大学生运动员的学分学籍的管理,我国和美国的管理存在以下不同:(见表1)

3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既是体育教育的基础,也应该是发展我国竞技运动事业,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一种有效依托。竞技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竞技运动与教育的结合更能体现出竞技运动的魅力,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美国竞技运动水平较高的实践经验已经验证了这一点。竞技运动与教育结合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我国竞技运动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到我国竞技运动如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5.1加强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管理。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习成绩管理应纳入学校和全国高校竞技运动组织机构的双重管理。

5.2应尽快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全国高校竞技运动的组织,专门负责在全国高校之间组织校际运动竞赛,制定与高校运动竞赛的相关规定与细节,完善目前相对不足的竞技比赛状况,使竞技运动真正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高校运动竞赛与专业或职业运动完全分离。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主要反映高等学校与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管理体制;二是微观管理体制。相应地,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组织制度、隶属关系、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也包括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由于其兴起的时间较晚,发展的速度迅猛,其管理体制相对而言更加灵活和可变,更需要研究和探索。

一、高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一)宏观管理体制

宏观管理体制指的是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对高职院校实施管理的体制。建国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虽几经调整,但基本是中央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主权非常有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出来,很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改革这种管理体制的呼声都很高。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扩大地方政府对属地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建立以省级管理为主的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国家权力下放,确立了省级政府的高职审批权;高职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等均由省级政府管理,这对于原来中央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来说是一大突破。但是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仍显得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办学主体方面,应该实现多级办学、分级管理、以省为主,应允许各级地方政府在不违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情,自主制定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确定高校布局、规模、结构、专业设置等。在投资体制方面,除了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外,由政府出资主办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变为有多个投资主体、投资者参与决策、专家管理、对市场有更强适应能力的办学实体,允许进行股份制资产管理模式和董事会决策管理方式等多种体制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多样化的现代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使高职院校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改变政府作为唯一投资主体所带来的经费紧张和决策迟缓的局面,引进与产业属性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更灵敏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办学方式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在政府管理与调控手段方面,要改变目前这种仅仅通过一系列文件进行管理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评估等多种手段。在教育立法方面,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高职教育的地位;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应分别建立高职专业设置、人才需求等信息平台,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全面和详尽的信息指导;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特别是做好高等教育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工作。

(二)微观管理体制方面

微观管理体制指的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改革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由于投资和办学主体的不同,呈现出较多的差异性。但就公办高职院校而言,在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上,与普通高等学校的模式基本相似,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体制中,由于规模一般较小,主要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模式。当前,随着一些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部分院校也开始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中,高职院校多数采取直线—职能制;内部管理正逐步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在管理模式方面,实行规范岗位,明确职责,全员聘任,严格考核等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微观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一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或盲目攀高升格、办学向学科型靠近,没能体现出高职鲜明的办学特色,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有,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几经改革,并逐步形成今天的政治管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三大管理,但这三大管理系统不仅各自存在不适应现代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地方,而且相互之间很不协调。

二、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

管理体制创新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和市场,它们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中充当不同角色,相互关联并各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中,政府是推动者,市场是调节者,社会各界是中介,主体是高职院校。

(一)依法治教是高职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必备前提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以及条块结合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审批方式直接管理高职教育事业,很难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方式实行宏观调控,从而造成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宏观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是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转变,这不仅涉及责、权、利关系的调整,也将引起政府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革新,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就是要求政府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适当应用市场机制进行管理,追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要将高职院校作为公共管理领域而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保证其办学自主权;要制定和执行市场准人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高职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

(二)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1.管理与服务。从基本职能来看,现代高校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尤其要强化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高校内部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实现这一基本职能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既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同时又是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

2.合理激励与有效竞争。要把竞争激励机制正确地引入高校内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特别要注重其科学性、配套性、平衡性、有效性。

3.教学与产学研。高职院校必须重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实践环节,推进校企合作、校所协作和产学研联盟,使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补充手段。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手段,社会效益是目的。在创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而能否保证学生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也是考察高职教育的成败、衡量其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5.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首先要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进行重点改革,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然后在后勤社会化等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逐项扩展,以实现整体推进,这是科学的、合理的,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

三、高职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应明确主攻方向

纵观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我们可以从高职教育的研究性、开放性、普适性、连续性等方面着力尝试高职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1.重视高职教育自身研究,增强学校的研究性。近年来,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极其重视专业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依托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开展有深度的创新性职业教育研究,并将应用性研究成果向职业教育实践扩散。如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汉堡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通过各自教学实践,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思想为欧洲10个国家所接受。

2.实现多维多向开放,加强学校的开放性。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普遍打破大学与社会相隔绝的状态,实行在学校内部以及向社会、国际的多维多向开放。一是学校内部的沟通、开放。如美国现在800多所社区学院在入学制度上对学生完全开放,任何人只要是中学毕业或通过了中学同等学力考试就可以上这类学院。社区学院的教育分为转学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分别开设学士学位二、三年级课程和直接为就业作准备的教育课程。其中转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本州内所授予学士学位的公立大学前两年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以便学生学完两年后转学到那些大学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而职业培训教育则集中开设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课和知识课,并往往应当地工商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二是向企业开放。如英国属高等职业教育之列的多科技术学院实施的“三明治课程”,其学位课程是前两年在学院学习,第三年到相关企业实习,最后一年又回到学院学习;文凭课程则是第一年在学院学习,第二年到企业接受实际培训,第三年再回学院学习课程。

3.建立统一技能标准,完善教育的普适性。德国在世界上首次将普教领域的英才促进措施引入职教领域,自1992年起实施“职业英才促进项目”,每年向3000名高技能型青年提供每人3000马克的资助,采取重点辅导、出国学习等办法,培养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如英国工业协会1993年将国家职业资格正式纳入到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目标,并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基础上制定了各种文凭和证书课程标准,统一各种课程的必修核心单元、选修单元或模块课程,以此规范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

4.跟踪适应时展,重视职业教育的连续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终身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逐渐融人终身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已成为世界趋势。如韩国举办二年制的初级职业学院,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其表征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不再被看作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

参考文献

[1]蔡克勇.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刚.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0(04).

[3]曾 煜,袁慧玲.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11).

[4]左治兴,王丽萍.略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篇10

关键词:教育事业;教育水平;管理体制;基础

教育理论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有着很深的影响。依照教育理论的指导,我国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将教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并且,不断完善教育理论,确保教学理论能够更好的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具体含义

(一)教育行政的含义

对于行政的看法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对教育行政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狭义上的“行政管理”主体是政府机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多样化,行政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对象不断增加,企事业单位也逐渐构建了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高校教育行政泛指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内部形成的教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体系内容、行为方法等。本质上说,教育行政仍然属于国家行政的范畴,因此客观上必然存在引导高校行政职能的上级部门。

(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简单地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就是高等内部为开展教育工作而进行的的行政机关设置、权限划分、职能运行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事业,需要和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相平衡,因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国情、政体的区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共同管制三种管理体制。就目前而言,我国实行的是将中央集权体制与地方分权体制相结合的中央和省两极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集合了中央集权体制与地方分权体制的的特色和优点,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二、教育管理理论及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分析

教育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发挥了丰富作用,将其促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一体系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其教育系统内部联系也是十分复杂的。教育管理学主要从研究实际出发,确保社会环境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的相关事务,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人员的自我管理。研究好这三个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将教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

市场经济下高校的功利性、逐利性越发明显,但教育的本质不是事先市场经济回报的最大化,而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非公资本、市场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就必须实现高校教育内的经营权、所有权相对分离,避免市场经济行为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干扰,这也是高校行政体制建立的一个核心。我国高校教育的主导者依然是政府,政府办学体制基本与公有制意思相近,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民办学校,将教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政府只能进行政策指导和监督,对于具体的管理和操作由学校或者相关教育机构去完成。关于教育中涉及的其他有关内容比如教研、进修、咨询等等都可以与政府分离,由相关机构自行组织完成。

(二)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建立的基础

学校管理者对高校教育行政模式构建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现阶段,管理职权与行政职权之间的相互交叉,导致管理层拥有绝大多数资源分配权限,而所谓高校行政体制的构建水平,正是由学校管理者观念下导致资源分配结构形成的。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必须独断提高对学校的管理影响,另一方面,又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首先要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和认可。这就需要学校中的行政管理部门及政府部门等,要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使自己以后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在教育管理理念之中,每一位管理者的观念以及其观念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作为管理者,要扩大自己在群体中的影响力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利,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的完成教育管理工作。

(三)教育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学校作为办学的实体,其教育工作的开展受政府相关教育部门的管辖,学校的管理就是贯彻和落实教育部门的政策和规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的学生健康学习、有序生活,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及学校文化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于学校和社区的研究表明,每个学校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成长,社会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校在面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克服、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做好对学校的管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和人才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日趋完善,同时,管理者的水平及相关的教育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社会与学校的教育机构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胡晓晨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晶,李思林.浅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2]李思林.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J].中国市场,2015,(38).

[3]谷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转变[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