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财政政策十篇

时间:2023-11-03 17:26:28

具体的财政政策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1

关键词:人大监督;财政预算;开发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80-03

自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沿海城市兴办开发区以来,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推动开发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地对开发区普遍实行“不是一级政府,设立一级财政”的财政管理体制,为开发区各项建设事业积蓄了大量财力。随着开发区财力不断增强,这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显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南宁市为例,对现行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深入剖析,并考察了国内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途径及具体对策。

一、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南宁市辖区内现有市管开发区共5个,分别是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市相思湖新区、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其中,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部级开发区,其余为自治区级开发区。5个开发区均实行准政府的管委会管理模式,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行使开发区内的经济、社会事业、党政工作的市级管理权限,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在形式上,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关,而非一级人民政府,因此,开发区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

(一)南宁市开发区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

2008年,南宁市政府《市本级对城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南府发〔2008〕74号),对市属5个开发区管委会实行“一级财政、一级金库”的财政管理体制,由管委会组织税收和编制、执行财政预算,编制决算,其主要内容包括:

1.财政收入的划分

开发区财政收入实行“属地征管,地方收入全留”。以2007年为基期,按现行辖区划分开发区收入范围。除列入市本级固定收入范围的收入(包括40户税源相对集中、影响财政稳定程度较大的大中型企业或税收大户产生的各项税费收入和市区范围内征收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排污费收入)外,地方收入全留。即开发区实现增值税地方分享17%部分、营业税地方分享60%部分、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30%部分、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25%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资源税作为开发区收入。其他各项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其他收入,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及划分。

2.明确财政支出范围

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开发区自行管理财政支出,基本明确了各开发区的支出范围。除了青秀山风景区因职能调整所移交机构、人员导致的财政支出基数需要调整外,其余开发区支出基数不作横向调整。

3.财政能力平衡关系的处理

市本级对开发区实行了比较规范的转移支付,且规模不断扩大。通过采用客观的因素测算各开发区可用财力和标准支出,实行公式分配法来实施转移支付。

4.上解与补助事项

除部分城区、开发区之间由于体制微调存在对彼此或对市财政的上解(补助)外,其他事项除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另有规定外,开发区不承担其他上解。

(二)开发区财政预决算监督现状

《南宁市市本级对城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南府发〔2008〕74号)规定,“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和执行报送市委、市政府讨论后与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一并报送市人大审议通过并经市财政部门批复后方可执行,出现较大预算调整项目必须报市委、市政府审议,具体编报程序和规定另行下发”。

鉴于多数开发区尚处于创业阶段,经济问题和财政收入规模多数还不太大,开发区财政工作与其他县区财政工作有着较大区别。根据南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的决定,各开发区管委会拥有一级财政管理权限,按市财政局的统一要求编制预决算。市政府每年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的全市预算执行情况由市本级、城区、县、开发区汇总而成,但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本级预算不包括5个开发区的预算,各县和城区的预算也不包括5个开发区,5个开发区预算没有经过市或所在县区人大的批准。同时,市、县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审查批准的本级预算调整、决算等也不包括各开发区,5个开发区预算调整和决算也没有经过市和县区人大常委会的批准。

(三)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发区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存在不合法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市属五个开发区作为一级财政,其财政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会、常委会审查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预算。但由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开发区财政预算的合法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因为5个开发区都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财力也应属市财力的组成部分,一并纳入市本级预算是可以的,但自治区考核市本级预算时,又要兼顾到全区统一的问题,所以没有把开发区预算纳入市本级预算来考核;而开发区所在的县区也不能把开发区预算纳入其预算内,报县区人大审批。因此,开发区的预算就游离于市本级预算、县级预算和城区预算之外而独立存在。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亦没有对开发区财政预算如何审批作出明确规定。

近年来,5个开发区预算、决算报市委、市政府原则同意后,由市财政局批复,没有按法定程序报市人大审查批准,开发区的预算调整都只是经开发区管委会的研究,既不报市财政局审核,更没有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10年开始,市人大财经委在对市本级预算、决算方案进行初审时,虽然也听取了5个开发区的财政预、决算情况的汇报,但仍未按法律规定报经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批。因此,5个开发区的财政预算调整和决算是未能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手续的,确实存在着不合法问题。

2.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开发区预决算依法监督尚未到位

根据宪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实施预算审查监督的最权威的主体。因此,开发区预算收支应接受人大监督。由于市管的五个开发区设立了一级财政,其预决算并未纳入市本级,这就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市属的5个开发区的预决算、预算执行等应当履行的审查、批准、监督等职能出现了缺位现象。

3.现行市对开发区财政体制有待完善

现行的市对开发区财政体制主要执行南府发[2008] 74号文件,财政收入实行“属地征管,地方收入全留”财政管理体制,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现行的财政体制一些规定有待完善。在财政收入方面,“属地征管,地方收入全留”的体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为开发区只是一个政策区,目前其行政区域没有明确清晰,属地征管上和所在城区有争议;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地方税收收入除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外没有划入开发区;开发区未享受上解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基数及增量返还。在财政支出方面,体制中没有明确教育、农业、科技3项法定支出的考核标准。因开发区不是一级政府,管辖区域及社会事务支出相对小,上述3项法定支出应另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另外,《南宁市市本级对城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南府发〔2008〕74号)的时效是2008—2010年,2011年后市政府尚未出台新的市对城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新旧体制的衔接在时间上脱节。

4.开发区内部财政管理制度尚需健全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有的开发区还缺少财政预决算集体研究制度、财政监督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重大项目审计制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二、国内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主要模式

开发区创建之初,中央就要求各地大胆创新,冲破旧的思维束缚和体制障碍,实行不同于城区的新的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各地开发区大致形成了准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中外合作型管理3种基本管理模式。其中,准政府管理模式(管委会)是各地开发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管理模式。与之相应,各市人大形成了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不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依托开发区设立新区,预算由新区人大审查批准

即开发区保持原有管理体制和功能定位不变,开发区财政作为新区财政的一部分,受新区人大的监督。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开发区与城区合二为一,不实行单独管理。如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州新区合并;广州开发区设立萝岗区,成立了区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审查批准开发区财政预算。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开发区与黄岛区、宁波开发区与北仑区的合并,都是类似做法。广西区内,自1997年6月起,桂林国家高新区与七星区合并,高新区的财政预算由城区人大审查批准和监督。

(二)开发区预算由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以包头市为代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稀土高新区)属于部级高新区,由建成区、滨河新区、希望园区3部分组成,原有的“高校园区”和“科技园区”也一并纳入稀土高新区,属于“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根据《包头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稀土高新区预算草案、决算草案以及预算调整方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预算执行情况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

(三)开发区预算并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监督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苏州市本级财政预算由苏州市级和苏州工业园两部分组成,在苏州市财政预算报告中,市本级财政收入、市本级财政支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均分别包括市级和园区两块,各自平衡。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出中分别列出市级和园区的主要支出项目。这种模式在国内应用相对较广,如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江西漳州、安徽铜陵、山东菏泽、河北唐山等市都采取类似的做法。

(四)设立人大联络机构进行预算监督

市人大在开发区成立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或人大工作联络处,负责开发区人大工作。以成都市为代表。成都市人大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人大工作联络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联系代表、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开展人大工作,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代表活动。但是,对高新区的财政预算并未开展实质性的监督,仅规定“了解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全市总预算中包括开发区预算,但市本级预算中并不包括。辽宁丹东市也在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五)作为一个预算部门进行预算监督

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2002年,武汉市政府发文取消了开发区“一级财政、一级金库”的管理体制,成为全国部级开发区中唯一上收财政体制的开发区。2004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颁发《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本级预决算初步审查工作的若干规定》,其中,第三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纳入市级预算编制范围,与市直部门预算同步编制,按同等要求细化预算内容”和第四条“市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预算草案、专项资金预算草案和开发区预算草案,综合编制市本级预算草案,汇编武汉市总预算草案”,明确规定开发区预算属于市本级预算的组成部分,由武汉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协助市人大财经委员会承担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预决算、审查预算调整或变更方案和监督预算执行方面的具体工作。

三、加强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途径及具体对策

开发区管理模式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有其特殊性。人大对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应当结合实际,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不断探索,开拓创新,解决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开发区科学发展与人大监督的良性互动。

(一)健全完善开发区法律制度,促进开发区规范理财

一是在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增加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的内容;二是尽快出台《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及省级《开发区条例》,规范开发区与城市、城区之间的关系;三是研究完善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应贯彻能放全放的原则全力支持开发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四是各开发区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监控机制和完善自身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加快研究建立预决算集体决策机制、财政监督机制、重大项目审计机制等,充分体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精神;五是建立开发区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机制,促进开发区科学理财

新形势下,建立完善开发区预决算监督体制,要坚持如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原则;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三是适应财政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有利于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四是符合财政预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五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原则。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对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监督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其他省市成功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在预算法、监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上述原则的指导下,要探索建立起既解决开发区预决算合法性问题,加强开发区内部、外部监督,提高开发区财政事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又能促进开发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履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责,促进开发区依法理财

既然兴办开发区是打破常规的机制创新,那么对开发区的预算监督也同样需要遵循创新的精神,按照服务经济发展、加强民主监督、推进科学决策、促进预算公开的精神,有领导、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人大监督工作。参照其他省市的经验,结合南宁市开发区发展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的监督模式,既依法履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又维护市管开发区封闭运行发展的基本格局。为此,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对市属开发区预决算审查监督职能可采取如下做法:

在每年预算编制工作开始后,由各开发区按市里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及时编制本开发区预算方案,报市财政局审核汇总,提交市人大财经委进行初审,然后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市委审核,最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市人民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预算草案时,除报告市本级预算草案外,同时专章报告五个开发区预算草案,5个开发区预算草案随市本级预算草案同时报送市人大会议审查,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预算报告和市本级预算及5个开发区预算。

各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同样送市财政局审核、汇总,并在市财政局编写报告时,同样专章报告各开发区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草案等内容(单独说明),报送市人大财经委初审,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既履行了审查监督职责,又使五个开发区的预决算合法性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不增加过多的程序及工作量,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维持开发区封闭运行发展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开发区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关于开发区准政府管理模式下财政预决算审批问题的思考[EB/OL].http:///2011/index.php?id=963.

[2] 南宁市财政局课题组.对城区、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8,(53).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2

关键词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 抉择 评价模型 动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中,正确运用财政政策,使财政在良性健康的前提下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财政经济的良性健康循环就是要求财政政策既能够防范和化解各种财政风险,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财政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1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

1.1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就是指能够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支撑,而财政体系自身健全、运转有序高效且自身良性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这种财政政策既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长远利益和财政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①可持续性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财政支出效益,注重从长远角度和整体角度考虑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这是财政本身可持续的基础和前提;②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必须以培植广阔的税源为目的,这是财政本身可持续的保证;③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效益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应该有利于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1.2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抉择原则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抉择必须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依据,以实情为基础,要求既能够促进发展,又能够保证社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优先原则。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够解决,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相对较高。但是实行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主宰,不依照市场规律办事;也不是政府主财和政府主干,不发挥市场活力。因此,政府行为科学合理不是要求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干预,而是要求市场自身能够解决好的尽量由市场解决。

(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应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健康持续发展。

(3)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原则。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应该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现象,这要求财政政策出台前就对长期利益有前瞻性的正确预见,做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另外,财政政策要综合考虑其外部影响,做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4)明确主次和先后,防止普遍撒网。财政力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相当有限的,在短期财政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要求明确主次和先后,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

(5)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是指财政政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关系到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否能够作到科学协调,也关系到我国财政承受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高低。

2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与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财政管理经验,提高财政决策水平,确保财政政策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最大调控作用。

2.1 价值取向

在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中,第一环节是判断价值标准,即要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对一切财政政策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和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值,并作出相应的取舍。

2.2 评价方法

任何具体的评价方法都难免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方法至少要注意:第一,评价方法多样性。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只有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才可以既保证准确的方向,又能够作出精确的判断;其次,评价时机全面化。既要注重事前评价(政策出台前的评价),还要注重事中和事后评价(即政策实施过程评价和政策实施后效果评价),加强对政策的跟踪监控才能保证其科学性;最后,评价角度多样化。经济效益角度是政策评价的出发点,没有经济效益的政策表明没有市场选票,不符合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根本目的。社会效益角度和生态效益角度是政策评价的否决性原则,没有社会生态效益甚至是社会生态负效益的政策不利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必然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其本质上也就不符合人民需要。

2.3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需要一系列的量化指标。而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不同具体政策是不科学的。根据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要求,其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一级子指标系,分别为财政可持续评价指标系(a指标系)、经济可持续评价指标系(b指标系)、社会可持续评价指标系(c指标系)和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系(d指标系),每一个子指标系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二级具体指标。其中,a系主要是衡量财政自身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有序高效并良性循环的系列指标,具体如财政收入依存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等;b系主要是评价财政政策是否能够取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经济发展能力;c系主要是考察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指标,具体如社区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比重等;d系是评价财政政策对生态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指标系列,如生物种类数量、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

2.4 指标应用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必须将子系所选具体指标的数值转化为得分,由指标得分及其权重汇总得出子系总分。如a子系应用:首先设计出a子系具体指标系列集合{a| a1,a2,...,an},然后评价人员根据情况对各指标打分,得出各指标得分系列集合{e an| ea1,ea2,...,ean},再次根据各具体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别确定其在系列指标中的权重,得出权重集合{k| k1,k2,...,kn},最后通过计算得出a子系总分,计算公式为pa&fa=∑eankn。

然后用同一方法对上年度(即没有相应政策时的状况)进行评价,得出a子系原分pa,因此a子系评价结果ia=fa/pa。当ia>1时,说明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得到改善;当ia=1或ia<1时表明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不变或受到威胁,其他子系应用方法依此类推,分别得出a、b、c、d各子系评价结果ia,ib,ic,id。

2.5 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评价得分结果以及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可初步建立评价模型:

目标函数:imax=ia+ib+ic+id约束条件:ia≥1,ib≥1,ic≥1,id≥1.

模型说明:ia≥1,表示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b≥1,表示经济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c≥1,表示社会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d≥1,表示生态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目标函数imax=ia+ib+ic+id表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程度的高低。

3 模型应用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

具体财政政策的评价分为事前抉择评价和事后效果监测评价两种情况,而不同情况的评价在方法和模型上有其特殊性。

对于财政政策的事后效果监测评价,由于财政政策已经实施,只要其效果是积极的,即符合以上评价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就表明该政策是可取的。但已实施的财政政策由于财政力量限制而必须作出取舍时,就必然涉及到对a、b、c、d四个方面的价值优先判断,这就要求对模型进行修正,即需要在目标函数模型中加入权重。而价值优先判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财政政策项目来说应该是具体的,不能够一概而论。

因此,可以建立财政政策的事后效果监测修正模型:

目标函数imax=αia+βib+γic+δid,约束条件为ia≥1,ib≥1,ic≥1,id≥1α+β+γ+δ=1.其中α、β、γ、δ为根据价值优先判断而确定的各方面权重。

对于财政政策的事前抉择评价,由于财政政策还未实施,其实施后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才能够作出准确判断,与此同时也存在多项财政政策的比较取舍的情况。因此,事前抉择评价既要求效果预测的科学性,又要求评价模型本身具有科学性。关于事前抉择评价,其模型也涉及价值优先判断,这种判断的特殊性在于权重大小取决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政策重心的倾斜,这方面也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情况而异。而建立起来的事前抉择评价修正模型与事后效果监测模型在形式上是一致的,特殊性在于f值是预测值,加入了政府预期因素,且α、β、γ、δ的具体值也可能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邓子基.现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 张新平.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00(11)

4 张新平.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1(7)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3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分析

1、理论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两者在宏观调控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两种政策在运用方式和手段、传导机制、调节的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两者的政策目标一致,即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密不可分,反之亦然;作用机制上都是通过调节社会资金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但两者各有特点,财政政策更具控制性和时滞性,而货币政策更具灵活性。

2、协调配合方式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和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上。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政府通过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税收、补贴等手段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准备金率和央行再贴现等手段,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通过直接增减公共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短期效果相对明显。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主要是通过利率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时滞性明显,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表现为两者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时各有侧重。财政政策要求政府运用税收手段,缩小各种收入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注重公平;而货币政策侧重效率,这种功能促使商业银行偏重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要求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和利率的调节能大体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投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近年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运用的实践及现状

1998至2002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将“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为“双松”的组合方式。从2003年开始,由于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政府又决定将从2004年开始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稳健”的模式。从近些年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用来看,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体现出以下新特点。

1、政策搭配的目标

新政策组合的核心思想是防止经济过热。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与之相配合,货币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在此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了向“双紧”过渡的趋势。这意味着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财政货币政策在更多的领域内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应对流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

2、政策工具的协调

近期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央行票据大量运用,国债发行趋缓;“中性”税收工具的使用。由于国债管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接点,为了满足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的需求,近年来央行频繁发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2004年,央行票据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头号交易品种。而作为传统的政府支出的融资工具的国债逐渐发生功能上的改变,它更多是通过余额管理的手段调节流动性需求。税收政策的“中性”主要体现为优化税收制度,使税收对微观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的影响中性化,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对微观主体行为的扭曲效应。

3、政策着力点方面的搭配

以往财政往往着重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进而提高社会总需求。而现在政策搭配要求财政政策将总量需求管理转向结构优化,货币政策则更多地负担起总量调控的作用。

首先,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如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

其次,货币政策总体稳中偏紧,侧重于稳定经济,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通货膨胀。(1)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目标,2003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M2年度增长率目标为21%,2004年初定于17%,2005年进一步调低至15%。(2)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取消了对住房贷款的优惠利率,对住房贷款利率实行同档次的商业贷款利率。(3)信贷增长率也较上年有所回落,2005年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

三、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难点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以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前提,但是目前我国财政和金融都面临着一些困难,这种情况导致财政货币政策在协调运用过程中效力不足。

1、财政调控职能弱化,金融调控独木撑天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其收支结构和规模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主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功能弱化,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所降低,导致财政调控缺少必要的财力基础,调控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双木(财政和金融)撑天,侧重点虽然交替变化,但双木撑天的格局一直未变。我国金融独木撑天并不是金融事业本身真正发达的结果,而是财政收入下滑和国有企业资金紧张衬托出来的。

2、金融状况不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银行经营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巨大,在整个金融体系处于很不健康的状况下,货币政策会因此而丧失其调控的基础。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应该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调整经营行为,并进而影响企业和公众的决策。但目前商业银行的处境使其难以作到这一点。银行“惜贷”现象的出现,可部分地由此得到解释。此外,金融状况的恶化,使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的错位难以扭转,甚至由此加剧。金融结构本应随着实体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但在有大量不良资产缠身的情况下,这种调整显得步履蹒跚,迟迟难以到位。这种现状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启而不动、控而不止的现象。

3、两大部门协调沟通不力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是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基础的,由于我国对地方财政、银行的职责界定不明确,银行不时被当作了“第二财政”来运用。正因为职责界定不清,从而造就了财政、银行运作的“独立性”,两大部门更多的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根据自己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认识,依据部门的调控机制来制定政策,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商,常常导致掣肘,相互抵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财政和银行的调控目标错位。运用银行资金充当财政资金投资于基本建设来提高总量需求超出了银行的内在规定性,反而会导致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币值稳定的作用。(2)财政信用混乱。各地财政部门为弥补财力不足而多头融资,这部分信用活动游离于社会信用总量的监控视野之外,加剧了金融秩序的混乱。(3)政策性银行缺乏清晰的定位。由于来自财政和银行两方面对政策性银行的认识分歧,导致政策性银行资金运用潜伏着很大风险,资金来源得不到保证,其生存与发展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四、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效果的几点建议

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及二者间的搭配框架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是有所变化的。这说明作为一种制度供给的财政货币政策是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的产物,它受到一国的内外经济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制约。各国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使其保持足够的弹性、动态性和前瞻性。

1、以制度化形式明确界定财政与银行的职责范围

国有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和主体地位,它和财政都属于公共部门,目前我国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划分既不合理,也不明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尽管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制度化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过程和每一个环节,仅有原则性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明确界定财政与银行的职责范围,使二者各尽其能,避免出现双重管理和对责任的推诿现象。

2、完善政府债务的管理

要参照国际惯例,改变目前多头对外的外债管理方式,逐步对外债的举借、使用和偿还实行统一管理。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中央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债务风险的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警戒线,避免财政政策操作的盲目性。同时借鉴国际财政统计方法,全面准确反映财政现金流量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完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要加强信贷管理,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要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闫庆悦: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J].济南金融,2002(3).

[2] 丛明:正确认识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3] 周菡:2004年货币政策仍将稳字当头[N].证券时报,2003-12-26.

[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课题组:如何把握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N].中国信息报,2003-12-8.

[5] 刘尚希、焦建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J].管理世界,2000(2).

[6] 傅丽:欧元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性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7).

[7] 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目标  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其中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的增加就业。”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就业实现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条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政策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和谐社会提供了财力保障,财政政策转型创造了良好契机,新一轮税制改革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财政政策与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公共财政提供了基本的经济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公共财政提出了基本的政策目标。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而公共财政则是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实现的基本方式。

   本部分主要讨论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这是由经济体制转轨与发展模式转型所决定的。当转轨进入中后期,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财政需要为这种和谐发展配置资源、参与调控。

  

   (一)财政财策的一般目标

    财政政策的一般目标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增长服务,为公平分配和提高效率服务。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首届诺奖得主丁伯根在其《经济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指出:政策目标的设定取决于政策目的,财政政策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

    (1)财政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社会和谐

   虽说财政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稳定经济,但最终目的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按照德国经济学家哈德斯的观点:对于处于经济目标之上的社会总目标来说。经济稳定只具有工具性含义,它只是实现社会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2]

   (2)财政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经济稳定

   政府政策的目标只有设定在可调整目标上,政策的调控作用才能发挥,经济也才能稳定。[3]在一个政策工具只能实现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就应依据不同政策工具的特性进行政策分工,一般常用财政政策增加就业,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财政政策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更加明确地把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和特征的准确概括。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和谐财政政策,是指能够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而财政体系自身又能够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和谐财政政策要求既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和谐循环,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如就业形势严峻、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等。财政政策对于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财政政策目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财政是政府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无论是它们的形式还是它们的内容都应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们自身存在着向前发展的力量。而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产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 由于得到来自于公共财政充分的物质供给和受到公共财政稳定的机制制衡,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将得到加速,和谐社会的质量将得到提高。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说,由于受到来自和谐社会的目标约束和路径约束,公共财政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公共财政资源运用更加有效率。“和谐的财政政策”将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二、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建设的相互关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政府对社会所提供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也正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4]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5

 

法治国家应加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经济法的稳定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时滞性,有时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生活,这不利于经济法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容易引发对其权威性的质疑。由于经济法作为法律其自身的内在局限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时滞性的局限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与具有合理性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各具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在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将二者联合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优势互补,有助于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加强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与管理

 

一、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在贯彻执行经济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1]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经济法与经济政策都应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法中的大量条款是经济政策法律化后的内容,而具有法律属性后的经济政策,其稳定性、规范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 经济政策引导经济立法

 

“ 经济法作为现代法, 具有与传统法治理念不同的现代性, 与政策的联系更为密切。”[2]其中,经济政策是经济立法的前提, 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是对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法律保障[3]。加快形成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战略决策,要求对我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形式能够及时做出制度回应,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风云变化。然而经济法对稳定性和权威性的要求,使其具有滞后性,往往无法及时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对某些新型社会经济关系也无法及时进行调整,使经济法对新型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出现某些不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经济运行效率的要求。而经济政策具有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能够及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予以制度回应,并及时进行调整。通过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经济运行效率。有鉴于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更应重视经济政策的作用,对于具有较强稳定性、卓有成效的经济政策应该通过法定程序将其上升到法律层次,将其纳入经济法制度中。

 

以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为例,在经济金融化、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常规方式是“相机抉择”即政府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4]。为加强财政法的适应性以有效调整财政关系,财政法需要反映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式制定的财政政策, 因此需要将这些财政政策予以法律化。例如,根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的强调,尤其是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视,新《预算法》的亮点之处在于规定应实行全口径预算,如第4条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再如,新《预算法》更是首次对“预算公开”问题做出细致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事项明确要求做出公开说明,并在第92条中对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通过对预算法修改后呈现的亮点予以分析,在见证财政法体系日益完善进步的基础上,更应重视预算公开入法的长远意义。其有利于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治要求,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有效预防政府失灵。

 

(二) 经济政策弥补经济法的漏洞

 

从根本上讲,“单单稳定性与确定性并不足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5]。经济法制定后需要保持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否则有损法的权威性和可预测性。但是,对稳定性的要求也往往使其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无法及时对某些经济问题做出回应。经济法作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其主要任务是监督、规范国家调整经济活动的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面对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社会经济不可一成不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经济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滞性,需要灵活的经济政策予以配合,才能有效发挥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控作用。

 

经济政策对经济法漏洞的填补作用表现在:经济法不是万能的,单单一部经济法律规范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对所有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控,更何况经济法本身的时滞性,也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面前表现出些许的无能为力,因此经济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经济法没有规定的问题,或者有些问题经济法已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调控,而此时相关经济政策却有与之相关的规定,那么可以考虑适用该项经济政策。一方面,进行经济立法或修法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往往无法及时应对新兴问题完成立法或修法过程。即使进行立法或修法,经过层层严格的程序制定出的新法或修改后的经济法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于事无补,这与现代社会对经济运行效率的要求背道而驰。正如萨维尼指出的,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时起,即逐渐与时代脱节。即经过立法或修法后的经济法可能又与此前出现的问题不适,无法对其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如果漠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市场失灵”或“政府失败”问题置之不理,则经济法的权威性、强制性无从谈起,而且也会因为缺乏对社会经济的有效调控和对政府宏观调控权的有效规制,使社会经济陷入混乱,这必将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造成极大损害。 所以,如果相关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价值不相冲突,可以选择适用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整,这符合经济法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

 

新《预算法》对于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规模偏小和资金分散等问题,在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多个条款中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新《预算法》对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做出重点规范,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对于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等,有利于规制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针对财政转移支付问题,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转移支付的相关问题都在其他相关法律中予以规定。新《预算法》正式实施前,对有关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的问题则可以根据有关转移支付的经济政策进行规定。

 

(三) 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将具体国家政策予以法律化是使其获得强制执行和给予市场主体更大合理预期的重要方式[6]。经济政策虽具有灵活性、适应性,但由于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规定,在稳定性方面无法与经济法同日而语。另外,由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主体往往是政府,其权威性也不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通过的经济法。为了保障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稳定性的重要经济政策得到有效实施,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将其纳入经济法范畴,使其更具规范性。同时,通过将经济政策法律化,有助于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保障经济政策的实施。

 

例如,对于财政政策而言,由于其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制定程序简易性等特征, 在财政改革中,一般情况下是先出台政策, 在财政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总结经验将可以纳入财政法范围的政策进行法律化,使其上升为法律。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法的相互配合,有效促进国家对经济的平衡协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财政政策的法律化,有助于以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促进财政政策目标的贯彻落实。

 

二、如何增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

 

为探索加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有效方式,使二者在相互配合中发挥最佳的经济法实施效果。综合我国目前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效果,以及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探索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经济法及经济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坚持

 

1.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原则。首先,制定经济政策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符合经济事实。根据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式和趋势,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客观经济发展形式的经济政策。如果漠视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事实,以政府的主观经济意志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其必然与社会客观经济现状不相适应,这种脱离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政策不应被经济法所吸纳。其次,经济政策应符合经济法律的规定。经济政策的制定主体、内容、执行主体、实施方式等应严格遵循经济法的规定,在相关领域已有比较完善的经济立法时,制定经济政策应在经济法的框架内进行,强调国家依照法律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的调控。最后,注重民主决策。重视发挥经济决策机构的作用,使决策更具客观性、社会性与专门性。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了防止市场失灵,经济法管理主体应根据经济法规定对社会经济活动予以有效监控。重视民主决策,协调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利、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

 

2.经济政策的法律化。经济政策应在经济法的框架内,在经济法的制约下制定、实施。对于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政策应选择时机使其上升到法律层次,具有法律属性,增强经济政策的可信度,使其实施获得预期效果。在我国,由于经济政策主要由政府制定、实施,因此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经济行政法规的审查和监督,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对经济政策的规范作用。

 

(二)以财政法与财政政策协调互动的方式为视角,映射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互动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针对财税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问题,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对于上述问题的改革大有裨益。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有助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有效参与和监控调节。

 

1.财政法与财政政策应根据自身的作用和特点协调确定各自的调整范围。对于宪法、立法法确定必须由法律调整的财政关系, 以及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能够自动发挥稳定作用的财政工具,如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应制定为法律。对于灵活性较大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宜采用政策手段, 但是该操作程序, 可以由法律规定,以保证财政政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7]。

 

2.加强财政法与财政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由于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制定主体、程序及背景不同,二者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内在矛盾,为了消弭财政法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 实现二者的有效协调,在财政法和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重视建立二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如预算法在制定过程中预算工委与财政部之间就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调,以提高财税预算等方面的立法和审查监督的实效。

 

3.了解、掌握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出台时期。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一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经济政策予以配合。实践中,由于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前瞻性,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经济法对这方面的规定存在法律空白或漏洞,而修法又来不及时,采用灵活的经济政策来予以弥补不失为一条成功的经验。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先出台经济政策,待时机成熟时再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

 

4.注重财政法和财政政策的动态配合,消弭二者之间的摩擦。这一点主要是强调财政政策和财政法应在实施中加强配合。“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应有利于促进财政法的实施, 树立财政法的权威;财政政策是财政法律的核心内容,在实施财政法的过程中, 要注意财政政策因势变动的走向, 在执法中运用财政法原则, 使用法定自由裁量权缓解和消除与政策的矛盾, 使财政政策和财政法律在动态中耦合, 达到财政政策和财政法律实施的预期效果。”[8]

 

三、结语

 

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调整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愈加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经济法制度不断予以完善,对于实施卓有成效的政策适时入法。同时,在此过程中,经济法应注重与经济政策的动态配合。经济政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灵活性,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一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经济政策既对经济立法起引导作用,又对经济法起补充作用。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共同发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控、规范作用。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7

Wu Yongli; Guo Ronghua

(①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石家庄 050024;②河北省财政厅会计人员服务中心,石家庄 050000)

(①Business School,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China;

②Accountants Service Centre,Finance Department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摘要: 目前,河北“高碳经济”特征十分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从财税政策角度分析,河北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需结合本省经济发展实际,在积极落实国家财税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支持河北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模式的财税政策体系。

Abstract: At present, Hebei's "high-carbon economy " features is very prominent so that the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of Hebei, low-carbon fiscal policy system to support Hebei's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must be established.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财税政策 低碳财税政策体系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fiscal policy;low-carbon fiscal policy system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61-01

1河北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北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且污染严重等问题,“高碳经济”特征十分突出[1]。因此,积极稳妥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难题,对于河北省具有重要意义。向低碳经济转型,既需要科技支撑,更需要政策支持。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众多政策中,财税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河北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财税政策问题

2.1 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瓶颈问题即如何从财税政策角度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产业低碳这一矛盾性问题。从河北的实际情况分析,河北产业结构还处在产业链低端,耗能高且污染严重。支柱产业主要是钢铁、能源等重化工业,初级产品、低端产品较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耗能严重。从财税角度考虑,钢铁、能源两大行业是全省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全省的经济、财政及就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低碳经济角度分析,这两大行业都属于高污染性行业,是需要限制发展的。

2.2 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问题即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目前我们现有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都是不完整、不连贯的,并且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尚未构建起完整的环境税收优惠体系。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加以整合,因地制宜,制定更全面、更行之有效的财税优惠政策,按照河北产业发展实际及低碳化要求构建完整的财税政策优惠体系,是财税部门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另一个问题。

3促进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支持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在财税政策上进行全方位扶持,包括财政支持和税收支持。相应地,旨在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撑体系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市场主体的节能减排行为起激励作用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如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国债投入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二是对市场主体的耗能排放行为起约束作用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是指与能源消费有关的各种税、费征收措施,如碳税、能源税等。

一是积极寻求财政政策空间。加大财政资金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要把握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将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的循环利用,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为均纳入税收优惠范围;鼓励钢铁、能源等污染行业进行节能排污降耗,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从税收优惠范围中剔除;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优惠措施;三是要要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形成相对完善的支持河北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模式的财税政策体系。

3.2 促进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财税措施建议

3.2.1 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财政投入河北是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行业异军突起。但我国新能源开发处于发展期,需要财政大力支持,但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从河北的资源优势出发,在新能源发展上应优先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省财政要加大对这些新能源开发的投资。

3.2.2 实行低碳税收优惠充分落实国家优惠优惠政策,应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挂钩,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税收政策走低碳、环保发展的路子。首先,制定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和引进予以税收鼓励;其次,对企业用于购置低碳设备的投资,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并对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低碳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再次,实行低碳投资退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河北低碳产业。

3.2.3 建立生态固碳财政直补机制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应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大力推进利用农田、草地、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建议结合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京津周围绿化等林业政策建立河北生态固碳财政直补机制,对进行生态固碳的组织、企业、个人实施直接补助。另外,应大力扶植 “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3.2.4 对河北居民予以低碳消费补贴政府应采取对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

3.2.5 推行优先购买低碳产品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可对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实行首购制度,支持低碳型企业发展,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将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的指标纳入指令性的指标范畴,要求各级政府坚决执行。要把各种低碳产品,特别是节能环保型的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办公楼、电动汽车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采购。

3.2.6 财政支持建立促进低碳发展的融资机制一方面政府应适时出台财税政策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建立省政府投资的碳金融公司,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扩大财政创业风险投资,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低碳经济,对风险高、具有重大意义的低碳新技术,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积极争取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发展河北低碳经济;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节能减排方面的企业债券;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融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与银行的关系,使金融机构能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环保信息,做出恰当的信贷决定。

参考文献: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8

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

其次,两大政策的配合与实施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进行反周期调节。从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来看,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下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向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

第三,两大政策相机抉择的时机已经成熟。在经历了5年双紧周期和5年双松周期后,目前我国正过渡到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已实施了近6年,我国过去历史上双松政策最长就是这次宏观调控,但在新形势下不可能继续保持和沿用下去,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确实到了该调整的时期。

财政政策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之一,新时期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这里可以设想三种思路:一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但其政策内涵应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二是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三是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配合。这三种思路各有道理,我们倾向于采取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不赞成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是:这种政策搭配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宏观经济背景下采取的具有特定内涵的经济政策,现在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实质性变化,不宜延续下去。

不赞成选择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的理由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和需要关注的主要倾向趋势是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促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需要致力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因此货币政策宜中性偏紧,不宜中性偏松。

财政政策的取向应当是中性偏紧,其具体含义就是要贯彻勤俭建国、量入为出的原则降低国债发行规模,逐步降低赤字率,缩减隐性债务,调整支出结构。将增发国债的收入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几个方面,如完成在建工程的后续投入,填补以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公共项目欠账,启动拟议进行或亟待进行但主要由于资金制约未能启动的改革事项等。未来国债投资项目不应再安排银行配套贷款,使其成为纯粹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避免新的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的趋向也应当是中性偏紧,其具体含义就是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调控措施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既不扩张也不紧缩,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适度偏紧,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高于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控制信贷规模,重点是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信贷结构,防止通货膨胀,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的对策建议是:

1、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3、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重点要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统一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工具。今后应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先行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操作影响大,以少动为好。

4、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国债运作管理是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新形势下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既要抵御低水平重复投资,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避免传统“松散乱”局面,化解和根治“先乱干、后整治”的国家隐含担保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安排要建立投资信息透明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操作平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要规范、强化、整合债券市场,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开前门、堵后门”的正常轨道上来。国债运作上可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的矛盾,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国债发行计划,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时,财政部可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9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下,可能呈现不同的关系。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从西部地区财政政策出发,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确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特别是财政收入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着很大关联,因此应注重财政收入政策的实施,使其向着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ECM)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13-03

一、引言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上,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对财政政策在不同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效应进行把握。从实践经验来看,对于不同的经济体,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不同的,这不仅仅是分析的理论和工具差异所决定的,经济环境本身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西部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一些有利于完善西部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建议。

二、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中心议题和各国发展理念的主流。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无效应、有多大效应以及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实现路径如何,历来是理论者和实践者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探究因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文献的回顾和综述要从凯恩斯主义开始。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乘数效应,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乘数大于1,乘数随消费倾向的增大而增大,即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会给产出和需求带来乘数倍的变化。

非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如:理性预期、李嘉图等价问题、消费均衡化问题、利率补偿和政府政策的可信度问题以及不确定性问题,这些理论都表示财政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由于预期、政府可信度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等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有可能为零或负值。

国内外学者对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法始终未取得一致。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干预财政状况会损害经济增长。Grier和Tullock(1989),Barro(1991)等通过若干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与之相反的观点是财政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许多文献是利用财政政策乘数来研究财政政策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INTERLINK模型中,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税收乘数明显小于支出乘数(Dalsgaard,Andre and Richardson,2001)。 刘溶沧、马栓友(2001)对1980—1999年的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果国债用于公共投资,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大于赤字国债筹集资金的负效应,因此国债投资的净效应为正。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例如,Sims(1997)、Cohrane(2001)、Daniel(2001)、Dupor(2000)认为,一国的财政收支并非与经济增长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直接取决于通货膨胀水平,即一国的物价水平决定财政政策,主要是因为价格水平决定一国政府债券的实际值和政府财政的盈余程度。肖芸、龚六堂(2003)进一步研究指出,财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并且体现为Laffer曲线特征,即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增长,政府财政支出增加,然而一旦超过临界值时,二者就会呈负相关关系。尹恒、龚六堂等(2001)认为消费性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若财政支出同时具备生产和消费功能,则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层面,缺少区域的特定分析。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三大区域之一,对国家经济增长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西部地区切入,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

三、西北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分析

自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为具体分析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选择GDP、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及其增长率,来分析经济总量指标与主要财政指标的关系。

由图3.1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财政赤字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随着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增加,GDP也呈增加的趋势。财政赤字的增长率经历了两个最高点,2000年财政赤字的增长率达到最高,经济增长率也迎来一个高潮,之后二者都逐渐降低,财政赤字率的降低与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的财政支持密不可分。2001年以后GDP增长率开始逐步攀升,并在财政收入增长率与财政支出增长率都增加的情况下,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对应的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也开始加大,财政赤字增加,经济不断增长,经济增长的扩张期开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在这之后的财政赤字水平得到了控制,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赤字水平降低,经济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总量指标与财政指标的变化趋势、周期、拐点都较为呼应和吻合,中国经济增长受到财政方面的变量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说,经济增长也对财政政策拉动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惯性。

四、西部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与变量选择

为了研究西部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本文采用了财政方面的两个基本变量—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模型上采用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虽然采用非结构化的研究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财政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因此可能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能够做出相关时间序列的预测和确定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的动态影响,但经过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发现所选变量序列存在一定趋势,不能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所以我们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来确定西北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关系。

变量选择上,本文财政支出和收入使用一般预算性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主要是因为一般预算支出或收入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比性。采用人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了该地区宏观税负水平,也就说明了财政政策的松紧程度或政府对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

为分析的方便,将人均产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变量分别令为Y、GI、GT和TY,并对人均产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取对数为LY、LGI、LGT。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所选数据为排除价格对变量的影响都通过以1978年为基期的指数进行平减。

(二)西部地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

1.变量平稳性分析

根据ADF检验来检测变量平稳性。其中,人均产出LY、DLY采用无截距无趋势项,其它各变量为有截距项,滞后期数为2,检验结果如表4.1。可以看出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增长和变化趋势。由平稳性检验可知变量都是二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前提。考虑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建立消除了自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

2.模型协整关系检验

由回归模型结果可得回归方程:

LY=1.11LNT-0.07LGI-0.19TY+2.69AR(1)-0.12AR(2)

模型的拟和优度很高,达到99.98%。各变量的p值都小于5%,可见模型显著性高。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各变量对GDP具有显著性影响。变量是否有协整关系还要检验模型残差值有没有单位根。

模型残差值的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p值,说明残差值不存在单位根,因此变量具有协整关系,协整关系下对应的长期均衡方程就是回归方程。

3.误差修正模型

因为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回归方程为:

ΔLY=0.03ΔLGI+0.086ΔLGT-0.12ΔTY+0.21ECM(-1)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样本决定系数R=0.85,说明财政变量对GDP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人均财政收入在90%的水平下对西北地区人均GDP影响显著,但人均财政支出变量对人均GDP的解释能力不强,这有可能与西北地区财政支出的结构相关。回归模型只是说明了财政变量对GDP的影响,而GDP会不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变量,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因果关系检验来证实。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表4.2检验结果可知,LY是LGI和TY的格兰杰原因;LGT和TY都是LGI的格兰杰原因。即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影响人均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人均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同时影响人均预算的财政支出。

五、结论分析

本文在回顾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基础上,首先通过对数据的一般性分析,得出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支出与经济增长有相似的趋势。总体趋势的吻合表明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可能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具体的关系如何要通过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西部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说明通过对税收的调整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影响人均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人均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同时影响人均预算的财政支出。本文的不足在于没有具体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所以缺乏财政收入政策如何具体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建议,但因为本文只是分析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的政策建议需要其他学者对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的分析。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规划来引导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董直庆,滕建洲.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3-21.

[2] 王小利.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对GDP长期增长效应的动态分析[J].统计研究,2005,(5):26-31.

[3] 匡小平,龙军.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2004,(4):76-81.

[4] 靳春平.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7):47-56.

[5] 江晓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J].经济研究,1996,(10):16-24.

[6] 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4-56.

[7] 赵英军.西方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5-60.

具体的财政政策篇10

关键词:经济;反周期;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一、反周期财政政策概述

反周期财政政策主要指在经济环境发生转变过程中实施的财政控制政策,该政策可以有效改善各项经济财政运用效果,达到对经济周期的稳定,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及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反周期财政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作用来保证经济周期的稳定性:第一,经济税收稳定性。反周期财政政策可以保证在衰竭体制中经济税收保持不变,由不同经济环境状况形成对应税收体制,从而确保人员可支配收入量,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第二,支出自动稳定性。政府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固定的资金体制,该体制决定了政府资金的支出自动稳定性,即经济环境发生改变过程中经济投入发生对应调整,从而提升人员经济状况,合理控制得到救济及福利的人群。

二、反周期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一)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欠佳:消费需求与消费状况不对应是造成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的关键原因。我国虽然在反周期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策略,针对经济衰竭及经济繁荣状况构建了对应的社会经济体制,但其整体对消费需求的促进并不理想。例如增加发行国债,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投资的认识,提升了对投资的需求,对投资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完成对经济需求的刺激,达到促进消费的作用。上述反周期财政政策直接造成消费受到限制,导致经济发展步伐受到制约。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我国社会固定资产平均增长17%,资产总额明显提升,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却仅增长10%,社会消费状况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状况。我国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消费状况的促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经济体制结构差异明显:我国经济体制结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水平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该时期内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经济收入发展性带动,这直接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的产生,并在后续经济发展中不断加大。基尼系数是描述国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指标越大,收入差距越明显。当基尼系数超过0.4时,认为该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且该不稳定性随着基尼系数的升高而增大。从基尼系数角度对我国经济收入状况进行描述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基尼系数明显高于国际警戒线水平,尤其是在2005年,基尼系数指标已经达到了0.471,人们收入差距明显加大。

(三)财政收入与GDP发展脱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财政收入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增长,财政状况得到非常好的改善。但是在该过程中国家实际可支配GDP比例却明显降低,财政收入与GDP发展之间出现明显脱轨。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收入上升迅速,截止到2007年,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18%,明显高于原有财政收入增长状况。但该时间中各项财富总数是一定的,财政收入的上升会直接造成政府利益占比提高,从而影响国民利益占比,造成我国实际可分配的GDP比例大打折扣。这种GDP发展状况可以直接造成国民生产负担加重,导致生产状况受到限制。

(四)经济通货膨胀控制效益低下: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对人们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食物方面及居住类商品方面。相关资料显示:通货膨胀现象对低收入人群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在高收入人群中并没有作用。这表明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消极的意义。

三、核心问题本质分析

对反周期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财政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在财政运行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财政体系,没有对支出、收入等进行合理划分。这直接导致财政发展粗放,限制了财政干预效益和质量。与此同时,财政管理中没有形成对应体制财政使用监督、管理、控制策略,也直接造成利益漏洞,导致政策实施效益受到制约。(2)财政制度内部体系欠佳:我国财政内部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是实现了一般的转移性支付,没有对内部体制进行全方位建设,各项支付性转移效果受到严重限制。专项转移支付内容与财政内容发展不符,税收返还没有形成对应内容,实际经济体制受到非常严重的制约。(3)政策目标与策略缺乏配合:我国经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没有对投资内容进行制约,没有对增值内容进行对应策略配合,体制运行效益受到明显制约。与此同时,出口成本加大,生产成本上升时人员没有形成费用体制控制,出口政策目标落实受到制约,从而导致反周期财政政策控制效益受到限制。

四、结束语

反周期财政政策具有非常高的经济调节稳定性,可以从经济手段及经济策略着手,对各项财政问题进行对应解决,从而达到经济内容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改善,从波动特征入手,形成对应内容。在对该政策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其核心问题的分析,要从上述问题着手形成对应体制控制内容,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加速我国经济建设进程。

[1]贾俊雪,郭庆旺.财政支出类型、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与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J].世界经济,2012,11:3-30

[2]马亚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设计――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