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十篇

时间:2023-10-31 18:06:05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1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双师”型师资;网络平台;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03-03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nspi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Chen We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 from setting up the network platform, carrying out e-learning; establishing study system of society, promoting lifelong learning. Those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s well 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City Vocation Colleg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ual”system;“double”type of teacher;network platform;lifelong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Jiangsu City Vocation College, Nanjing 210036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批面向经济、服务地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高等职业院校以其鲜明的职业特色、明确的服务定位、崭新的办学理念,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1]。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实用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需要,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6月批准成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7年6月,国家教育部进行备案。相对于国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得较晚,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得更晚。

为了加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少走弯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和研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其成功经验,这对于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尽快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1.1 高等职业教育分类[2]尽管在德国没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类似的大学名称,但按其培养目标、功能特色,都与职业密切相关,都有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可分为4类: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

1)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几乎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由于办学有特色,就业率较高,吸引了众多的报考者,其入学条件也越来越接近普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专业面也在拓宽,但始终没有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保持了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总体上看,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明显好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其失业率也低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

此外,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必须获得大学文凭后才能攻读博士学位的限制已被打破。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已经向高等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打开直通博士学位的大门,还有些高等专科学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2)职业学院。这类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是中等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延伸。学制通常为1年半至2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培训课程,共同参与教与学及实训的整个过程。其专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3个领域;毕业生主要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企业的直接需要。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好,尤其受到企业单位的好评。职业学院的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等。实训教师为既有经验、又掌握职业教学理论的一线技术人员。

3)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学校。学生通常来自实科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和主体中学,部分学生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成人。学校按需施教,相当于成人职业教育。课程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领域课程。

4)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指成人职业培训中属于高等职业培训范畴的部分,一般是晋升性的职业培训。个人通过培训,可获得较高收入和较高的职位;企业通过培训,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岗位提拔。

1.2 职业教育制度

1)管理体制与法律依据。按照德国宪法规定,各联邦州享有文化。也就是说,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

德国各州均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凡是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年满18周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有3个,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条例,规范和约束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也进一步加强和稳固职业教育的地位。

2)“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一方面接受企业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接受学校的文化理论的学习。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

在德国,每年约60万年轻人开始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约占同龄人数的2/3。“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要学习职业的年轻人与符合组织职业教育法定条件的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为起点的,职业教育合同的期限因所学职业不同,一般介于2年半至3年之间[3]。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2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3)跨企业培训。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第3种教育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1.3 师资队伍建设德国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毕业文凭,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的实训教师必须是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的技术专家。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这保证了师资质量,从而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总之,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招生、培养方式和就业,还是教育立法、教育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均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且独具特色。

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1 建立网络平台,实施网络教育[4]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德国开始注重利用网络进行高等职业教育。

2008年初,德国许多报纸头版消息频频:德国各行业紧缺信息技术人才7.5万名!德国机械制造业急需机电专家3万名……在此形势下,德国政府开展信息技术人才的“绿卡行动”,紧急引进2万名国外人才。同时,集中力量建立网络平台,加强互联网上各类教育,以尽快缩小人才供求的缺口。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拨专款推动网上职业教育的普及。德国电信公司投入巨资,推出让全国4.4万所学校免费上网的计划。德国社会各界也加大网络平台的力度,与职业相关的网上教育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改行教育等互相争妍竞芳。

在德国,与职业相关的教育网数量大、种类多,既有提供职业教育信息和咨询服务的联邦和各州的教育门户网站,又有职业学校教学网、全国性职业教育网、网络学院网、职业进修中心网、企业界的职工学习网,还有将国内在线职业教育集于一体的在线资源网等。各网之间互相链接,有的甚至还链接职业招聘网。

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网上教学专业涵盖面很广,工业、电信、建筑、农业、林业、银行、保险等尽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管理、软件编程、电子商务、银行、保险推销等是目前最热门的专业。

另外,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在家里、在出差的时候,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有利于改善和扩展职业教育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对象,降低学习费用,也有利于落实政府提出的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强调终身学习的目标。

2.2 建立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不能保证终身享有。只有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个体化的不断学习,才是职业和职业变更的最根本的保障。

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严重,老年职业者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5]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是德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产生新的需求。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加大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岗位的更迭变化和职业岗位技术幅度的拓宽与层次的延伸,所有这些均对人才的教育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加速发展高等职业。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改变过去单轨制、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启示二 政府立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5]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其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条例的制定。政府的立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运行秩序。

我国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加之有些政策导向不利于高职发展,我国的高职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

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充分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99年底,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印发实施,为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健康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总体上看,政府的立法大大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方面还需完善。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得到政策法令上的支持与保护。

启示三 借鉴“双元”制,改革办学模式,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风险通过“双元”制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风险。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职业学校,为德国社会迅速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型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办学模式主要是贯彻“三改一补”的方针,即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改办高等职业院校,以重点中专升格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补充。此外,教育部还明确提出部分普通高校办二级学院的方针。这无疑丰富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类型。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大专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摆在广大家长、学生和教育界面前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此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也使得学生的实际技能为企业所真正了解,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大大降低了失业的风险。

启示四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5]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德国作出榜样。因此,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

针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具体从3个方面着手:1)对已有的师资进行培训,达到“双师”要求,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2)聘请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的行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解决现有师资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3)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启示五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德国开始注重利用网络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在我国,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已有多年。国家已投入巨资,建立众多网络平台,特别是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各级地方电大的网络在线平台、网络学院的网络平台、各行业职业教育网络平台等远程教育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作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合二为一的学校,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既担负着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开放教育手段,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担负着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利用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学校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EB/OL].[2007-12-12].省略/y-jyjs/gjgn/de/2715.shtml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2

     职业教育论文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职业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做个参考。

1.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2.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4.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

6.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

7.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

8.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9.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10.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色探析

11.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1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

1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

14.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15.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16.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

17.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8.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

19.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

20.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

21.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22.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2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24.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

25.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1995~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26.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27.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二)——基于纵向维度递进发展的趋势:定阶与进阶

28.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

29.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

30.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

31.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3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33.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的调查

3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

35.职业教育:从集团化走向战略联盟——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36.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3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38.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39.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三)——基于纵横维度交替发展的趋势:实然与应然

40.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跨界思考

4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42.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3.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

44.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45.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

46.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47.试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东莞市职业教育为例

48.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国际比较

49.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

50.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策略  

51.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

52.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5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5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对策研究

55.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

5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

57.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58.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59.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

60.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

61.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多重治理逻辑

6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6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64.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

65.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与建构

66.我国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运行机理、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67.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及启示

68.论职业教育的尊严

69.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

7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7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7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

73.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74.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变化:1989~2009年

75.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76.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

77.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

7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再认识

79.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80.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81.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内部效应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82.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83.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84.公平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建设与关系考量

85.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8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探析

87.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8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89.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90.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

91.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93.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

94.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9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96.以机制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基于江苏省的实践研究

97.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9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改革思考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

1.1 专业设置应当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是现实需要问题;二是未来几年内,市场将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这是需求趋势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特征,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把握起来难度较大。

具体讲,从宏观层面:需要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中观层面:需要对国家特别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进行深入研究。从微观层面: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用人趋向。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三个层面,才能做到审视现实、前沿研究、全面规划,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与互动。

1.2 专业设置要突出行业特征

在设置专业前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认真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进行系统化。wWw.133229.COm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订,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颁布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

1.3 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岗位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需要,还要密切关注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人才效益获得的急切性等特征。

2 课程设计——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1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重点应当是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托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技术呈复合化的趋势,可将课程分类组织成若干模块,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的综合。

结合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由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优化也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才能及时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使毕业生始终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职业特点。

2.2 围绕“应用”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基础课与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乃至更新。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2.3 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学生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将面对的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环境,如果学生社会适应力比较差,就会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最终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就难以维持。

所以,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顺利对接,除了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外,还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考虑到高职教育课时的局限性,更多的是把学生人文能力实训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特别要注意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入人文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模式——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

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由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关键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3.1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板擦包打天下的状况,一方面要在校内创造“仿真”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深入到实践一线,通过岗位实训,提高其从事相关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与真实职业情境直接相关的学习场所的创建,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做到:从实训设备、实训工具到现场工况都按照实际的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使用,把学习情境塑造成“现场实践”的“真实存在”的状态,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提高技能、增长知识。

3.2 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

另外,企业还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从学校看: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借助企业实力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互补的,能达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

4 结 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校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地区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用人趋向等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了解对方所需,主动上门推销自己,当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主动服务,搞好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今国内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高等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严新平.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探索[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专业发展

本文对广西高职高专“十五”时期的专业现状、“十一五”时期的专业规划做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今后一段时期,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在专业发展上呈现出三大趋势的同时也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存在三大隐忧。基于此,课题组对广西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五大对策。

一、发展趋势:三产类为主、跨行业拓展、财经电子成热门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专业目录》),高职专业按照产业、行业、职业分类,共分为19个专业大类、78个专业类、532个专业种。截至2005年7月,广西共有52所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高等院校。经分析研究广西各高职院校“十五”时期高职专业现状和“十一五”高职专业发展规划情况,可以看出,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在专业发展上呈现出如下趋势。

1.高职院校仍偏重发展第三产业类专业。广西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共有52所,按隶属关系分为三类:本科高职(15所,含2006年上半年专升本院校)、行业(部门)所属院校(20所)、市属及民办高职(17所,未含2005、2006年升格备案高职院校),形成“三分天下”格局。若从区域布局上来看,52所院校中有31所即将近60%的高职院校集中在桂南经济区,而这又主要都集中在省会南宁市,很显然是个“一头沉”的结构。课题组研究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专业布点上,64%的专业集中在文化教育、电子、财经三个大类,在开设专业种数上,第三产业类专业占据近2/3。广西的52所高等院校举办的高职高专教育中,共设有专业点948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专业大类,分属66个专业类的248种专业。与《专业目录》对比,广西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大类覆盖率为100%,专业类覆盖率为85%,专业数覆盖率为 47%。在已开设的248种专业中,第一产业类专业18个,第二产业类专业68个,第三产业类专业162个。248种专业覆盖各产业的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7.3%,第二产业27.6%,第三产业 65.7%。专业数排名前四位的专业类为:文化教育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计算机类,均属于第三产业。

2.专业覆盖面扩大,跨行业发展的院校趋多。根据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按产业门类分布情况统计表明,计划到2010年,广西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总数达到363个,在现有的专业数基础上增加46.4%。涵盖三大产业的19个产业门类,分属69个二级专业类,共设有专业点1479个。与“十五”期末相比,第一产业规划增加11个新专业,增幅为61.1%,增幅居中,增量最小;第二产业规划增加46个新专业(含4个目录外专业),增幅为67.6%,增幅最大,增量居中;第三产业的规划增加58个新专业(含16个目录外专业),增幅为35.8%,增幅最小,增量最大。按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开设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广西区内平均每所院校将覆盖7个专业大类,比“十五’’期末的校均覆盖5.8个专业大类有较大发展。其中“一业为主”(一个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由“十五”期末的25所下降至17所;“二业为主”(两个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17所,比“十五”期末增1所;“多种经营”(三个以上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由“十五”期末的11所增加至 18所。

3.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成热门走向。从各院校的“十一 37'专业发展规划来看,各院校的专业跨类发展主要向电子信息和财经专业大类进军,80%的高职院校涉足电子信息大类, 78%涉足财经大类,一小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原有“一业为主”的特色。

二、发展隐忧:供求信息不足、专业结构欠优、发展特色不够

从各院校“十五”时期的新增专业和“十一五”时期专业发展规划分析的情况来看,广西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隐忧。

1.在专业开发上相对缺乏高职人才培养的供应信息、就业需求信息的分析支持。各个院校在专业开发时注重社会调查,听取行业、企业人员的意见,有些院校还专门成立以企业、行业的现场人员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对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证。但这种社会调研基本上局限在验证性过程,调研所得到的信息对开发专业来说是不充分的。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一味地追求专业的设置数量,而不考虑学校本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不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的需求状况。这势必会引发专业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就业困难等问题。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来看,现有专业布点超过20个以上的有6个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30、文秘28、电子商务24、市场营销23、应用电子技术22、商务英语20),从专业设置科学性上来看,应限制新设布点,可仍然有学校规划设置。这样,在就业市场需求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今后的生源、就业竞争系数将进一步加大,势必会对这些专业的生存、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形成较大冲击。

2.专业发展规划的产业结构与广西“十一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十五”时期,广西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在三大产业上都有布局,尤其是为适应广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少院校开发了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在高校扩招和满足第三产业的人才急需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约占专业总数的65.7%),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第三产业类专业中的“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按照广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广西的经济发展重点是推进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加强开发面向农村、面向工业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应用型专业,以推进我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按广西高职院校“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职院校的第一、二、三产类专业比例为8:31.4:60.6,而2005年广西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2.3:39:38.7,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西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8:44:38,广西高职院校在一产、二产类专业发展规划上,与广西建设新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具有盲目向财经、电子信息大类模式化同构化拓展的倾向,缺乏专业特色。从课题研究的结果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十一五”规划有向多专业大类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综合化”成为时尚,而“一业为主”的行业所属院校数量在下降,绝大部分院校“跨行”发展趋势明显,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有逐步丧失的可能,而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有弱化“文化教育”的倾向。广西高职院校在专业拓展上出现模式化倾向,主要模式有:“本业+3(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本业+2(电子信息、财经)”、“本业+1(电子信息或财经)”等模式。如综合类院校,一般采取“本业十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模式;文教师范类院校,主要采取“本业(即文教)+电子信息”,部分采取“本业+财经”模式;工交类院校,主要采取“本业+电子信息”模式,部分采取“本业+电子信息+财经”模式;农林类院校,采取“本业+财经+电子信息”模式;财经类院校主要是“财经+电子信息”模式;政法类院校已开始由单一法律专业大类向“法律 +财经+电子信息”发展。

三、发展对策:加强三个外力支撑,加强院校特色化发展

1.政府加强“五厅委”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扶持重点。首先,政府应建立由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厅等政府部门领导组成的“五厅委高职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还可以考虑将分散于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将其合而为一,构建统筹管理的“广西人才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年度人才人力使用情况的政府公告制度,通过对企业、事业、政府等用人情况的定期汇总统计,建立定期人才人力资源就业状况和需求信息,以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指导学生的专业报考选择。其次,政府应合理规划院校专业布局。+方面要依据需求与可能原则评估学校的专业承办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特定专业还要考虑承办学校的行业背景,以此确定专业分布的合理性,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相互补充,协调共进。再次,政府应尽快建立“高职高专基本状态公布制度”。按照教育部自2006年起建立每年统计和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制度,广西可以建立“高职高专基本状态公布制度”,定期《专业就业年报》《专业布点年报》和《专业开发指南》,以强化政府对专业开发的指导,以增强院校在专业发展规划上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最后,政府应对急需专业实行“扶持院校、扶持学生、扶持就业”的三扶持政策。一是扶持学校开办某些有很好的市场需求但由于专业建设成本高的急需专业;二是扶持学生就读某些学生不愿意读或者是读不起的急需专业;三是对某些急需专业学生担心就业不保障,政府可以协调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培养就业合同等方式来支持。

2.组建行业联会加强中介服务,建立专业评价和专业预警制度。首先,组建行业联会。近年来,政府部门的分化整合和院校办学的跨类发展,呼唤着新的“行业联会”出现。国外的“大行业 (产业)协会”(如农业协会、工业协会、商业协会、服务业协会等)的做法值得借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可以在现有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将若干个相近的行业协会联合起来组成“行业联会”,由“行业联会”协调“行业协会”制定“高职专业人才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纲”,协调建立行业、产业的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分析、定期公布人才需求信息,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更好的指导。其次,加强中介服务。成立“高职专业评价中心”等为教育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其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作用。(1)定期进行高职专业评价并向社会公布结果,促进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专业质量,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客观的高职专业质量信息,以此加强社会对高职专业质量的督导。(2)进行就业岗位情况和趋势的定期分析并公布分析报告。包括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数量需求和发展走向,特别是那些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相对应的岗位需求,要着重加以分析。(3)进行高职专业预警分析并面向社会公布分析报告。做好全区的专业战略发展规划,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要建立起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使社会和高等院校及时了解人才需求的现状,同时又能适当预测其发展趋势。

3.成立“广西高职研究会”,组建“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广西有“广西高等教育学会”,还有“广西高等成人教育研究会”,但却没有专门的高职学术研究组织。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加强联合,成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学会”或“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如暂不适宜,可在现有的“广西高教学会”中,成立“广西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分会”。总之,要尽快成立广西高职教育学术组织,为高职专业规划、建设、发展提供统筹服务。此外,还应加强“专业大类”的教育教学研究。目前教育部已组建了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教育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应在成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学会”的基础上,组建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分类指导。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及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依据政府有关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全区的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进行全面的、准确的、系统的指导和调控,受权审议全区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方案,指导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及专业基地的建设,评估现有专业的适应度及竞争系数,专业的需求程度等级及专业的预警等级,为政府提供专业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的参考意见。

4.高职专业规划应遵循“六道程序”,注意“五个把握”。高职高专院校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上应遵循以下“六道程序”:一是调研。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对人力资源供求、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研。二是分析。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具体、明确。三是规划。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政府由决策机构进行宏观规划,或由决策机构主持,聘请独立机构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四是决策。决策机构既包括区域内的教育行政机构、行业协会,也包括学校的决策层。规划的思想要通过具体政策加以体现和贯彻。五是实施。在政策的引导下,学校负责专业的建设和实施。六是评估。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分析出专业运行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及时反馈到学校并加以调整,或反馈到分析环节并调整规划,推进新一轮的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应做到“五个把握”:把握经济方向、把握市场需求、把握专业布点、把握自身条件、把握长远发展。所谓把握经济方向(即趋势),就是把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什么?所谓把握需求,就是市场需要什么专业、急需什么专业?所谓把握布点,就是谁举办过这些专业、这些专业办得如何?所谓把握条件,就是能不能、该不该举办这些专业?所谓把握长远,就是要主动规划专业、引领专业发展新方向。

5.构建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1)加强专业大类规划,以突出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体现在其主体专业大类是定位于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还是均衡发展。(2)加强专业类规划,突出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在高职19个专业大类中,一半的专业大类基本对应政府单一部门,另一半的专业大类则是对应政府的多个部门,如果按照行业来对应,那么多数的专业大类对应的是几个行业。因此,要突出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就应该做好重点发展专业类的规划。(3)加强专业种规划,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国的职业有 1838个细类,除去“其他”职业,实际职业总量为1496个。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共列有高职专业532个,理论上每个高职专业平均对应2.8个职业。应通过重点专业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专业、支柱专业、重点专业,以此为主干结构,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框架,并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均衡协调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重点经济领域、支柱产业的职业人才需要。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003—03

一、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1 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有机构调查显示,最近1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以高职院校学生体能测试统计的结果为例,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走势。

从表中分析可得出:

(1)体重/身高*1000即克托莱指数男生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女生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发展趋势。克托莱指数对身体发育水平和匀称度进行评价,能反映人体的充实度(组织密度)和营养状况,对评价体质水平具有典型意义。

(2)肺活量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机能能力的有效指标,是衡量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

(3)速度素质呈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是人们生活和体育活动中经常需要的一项重要身体素质。

(4)立定跳远呈下降趋势。说明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差。

(5)臂肌力量(男生引体向上),腹肌力量(女生仰卧起坐)总体呈下降趋势。

(6)耐力(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总体呈下降趋势。

2 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分析

一是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当代学生在上下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回家不用帮忙做家务,成为“专职”文化学习者。同时,饮食没节制,生活无规律,垃圾食品和高脂肪高热量食品超量摄入。在学习上,由于手机、电脑的普及,学生过多时间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

二是教育质量观的偏颇,人才审美观扭曲。过分注重文化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时间体育锻炼。高考的竞争,从学校到社会,从家长到学生整天围着分数转,而学生的体育活动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在校学生每天必须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据调查,平均每天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学生占84%,30分钟以上的只有16%,且从高一到高三的体育锻炼时间呈递减趋势。这使得入学新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三是运动资源不足。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运动场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体育活动场所和器材明显不足。有些学校没有按相关规定预算体育经费,经费明显投入过少,不成比例,这使得学生没有条件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加促使学生把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网或忙于社交活动。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体育锻炼保障,影响了学生的体质。

四是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职业结构性矛盾中可以看出,低端低收入廉价型的职业岗位明显多于高端高收入智能型职业岗位,加上现在企业用人标准多倾向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诉求,无形指引学生关注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试验、实践训练,而忽视体育锻炼。

五是教学内容单调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没有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要,而且忽视第二课堂,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乏力或缺失,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失去兴趣,有的甚至厌恶体育。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无论在教学思想、还是教学形式上都过于传统保守,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对体育教学尚未形成共识,导致体育课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应有作用。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不够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职业性人才的场所,对职业学科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该学校的发展。因此,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开设体育课基本上是出于学科开设必要性的考虑,甚至仅是为应对上级检查评估而设立。对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学校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体育教学的考核标准与教师教学绩效考核评价上也不同于其他学科规范一致。体育教学多是室外教学,场地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一些休闲体育项目,如学生感兴趣的球类、、轮滑、游泳、舞蹈等项目的开展;同时,受场地器材限制,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大大减弱。

二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层次不一致。体育教师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学校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学的户外性使得体育教学组织难度加大,而学生又倾向于喜欢自由活动,对教师安排的课程教学兴趣并不是很大,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此外,大多数体育教师虽是体育专业出身,但我国传统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多地强调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自身的体育理论知识尚且不足,遑论教育指导学生,在教学中体育理论教学往往占用了很少的时间,大多数体育教学,老师只起着一般性示范作用,学生“依葫芦画瓢”,无法真正理解运动项目的内在原理,这对掌握其本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个人单独开展体育锻炼。

三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不大,缺乏体育意识。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上,而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体育课,对这些早已厌烦,如不加以改革,学生的兴趣难以提升。另外,在学生普遍缺乏体育意识的情况下,由于老师极少灌输新的体育理念,如“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也极少介绍体育健身功能,更没有在教学中融入“健康体育”的内涵,使学生对体育的了解是少之又少。

通过以上体育教学现状综述和原因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是当前体育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要全面发展体育的功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自我评价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1 改变理念,树立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追求生活乐趣为宗旨的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在各学科教学中,协调一致,坚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及其能力。强化审美意识,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综合素质。

2 增加体育教学课时,改革课程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从现有的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改为学生在校期间(除外出实习外)都开设体育课,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体育教育。

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繁杂、单一课程模式、脱离社会需要的现状,编写和选择有助于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综合体育能力的教材,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

3 改革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要根据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按《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强化激励,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变过去单一的技术考核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改为技术考核(35%)、身体素质达标(35%)、理论知识考核(20%)、平时课堂表现(10%)的综合评定,这样不仅能激励兴趣体育和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同时对忽视体育和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起到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6

关键字:体育教师 专业化 发展

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状态,是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的状态。体育教师专业化不仅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且是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是世界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而且是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不仅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呼唤,而且是体育院校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体育教师专业化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以及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体育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形成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原始社会是一种没有设置专门学校的非形式化教育,教育的传播方式也主要是通过口头的传授和在实践中的生活化模仿进行的。因此,那时教师的产生并没有获得专门化的培养,而是经验丰富的人担任。随后,随着官学与私学的产生开始了形式化的教育,对教师也有了一个资格的认证。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都引起了对体育教师培养的重视。从1808年,国外首次在丹麦开始培养体育教师到国内选派留学生、开办大学体育科系和私立体育学校等,都使这一时期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得到的很大的发展。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日益发现,教学质量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改革上国际上开始将改进学校的质量转移到改进教师的质量上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向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体育教师专业化”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教师专业化,郭宏焘指出:“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根据自身专业和特点进行训练、掌握相关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专业自主性,提高专业道德,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与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着的专业成长过程。刘婕将体育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从的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阐述体育教师职业化,其本质都是强调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强调体育教师不仅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人的修养。

三、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判断标准: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阶段学校体育发展新的趋势,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来判断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了,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师专业化评判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专业体系。如美国在2001年颁布的了《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标准》,其中对体育教师的全面综合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与国外的评价标准相比,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评判也有着自己特点。这些标准在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中逐渐合理化的。如杨烨,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培养学习兴趣的能力、场地规划创新能力、自制器材创新能力、科学选拔能力、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组织训练比赛能力和协调训练与学习能力等” 。

四、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重学历轻能力:现阶段体育教师的引入主要以学历 为主,然而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往往在体育技能方面表现欠缺。因此,不能很好的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2、专业教育能力相对较差:高校与教师专业能力中实践知识较好,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和体育评价能力较高,但体育教学能力发展不全面,教学方法和方式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科研能力不足:体育教师普遍科研能力较差,而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相对来说更加薄弱,因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量与职称挂钩就没有高校体育教师那么明显和重要了。”

4、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张春武、石方研究指出:“目前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十分被动。据了解有的教师10多年没有外出学过青年教师平均7年才可能轮流进修一次。也有的教师在脱离实践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思想,只能停留在面上或表层。

五、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张春武、石方提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有“(1)、要建立新型的教学观,其中包括教与学、师生平等、育心和育体:(2)业务素质的完善,其中包括知识的完善、教育能力的完善、教学能力的完善、创新能力和教育改革意识的提高:(3)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结

总之,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意识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改革我国教师教育,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职前和职后的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宏焘.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构想[J].2012(17):70-73

[2]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J].比较教育研究,2007(3):77.

[3]刘婕.专业性:挑战21世纪教师[J].比较教育研究,2003(17):68

[4 杜治华、李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0(3):113-115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7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江苏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助推经济发展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江苏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为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我们选取了1990~2010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数据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同时选取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业GDP占比的数据,以便于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近20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明显下降态势,从1990年的25.1%下降至2010年的6.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50%上下波动并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幅较大,从1990年的26%上升至2010年的41.4%。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江苏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

为更加深入地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态势及产业调整的方向,我们进一步对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扩张弹性进行比较分析。产业扩张弹性可以动态地描述一个产业扩张和萎缩的程度,即产业规模变化的趋势。

江苏省1990~2010年三次产业的扩张弹性如表3所示。从中可见,除个别年份外,其他绝大多数年份江苏第一产业的扩张弹性均小于1,有的年份甚至为负值,这表明江苏第一产业的规模从总体上看处于收缩状态;第二产业的扩张弹性在1附近上下波动,表明江苏第二产业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近几年来渐呈收缩态势;第三产业的扩张弹性除极少数年份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表明江苏第三产业处于扩张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近20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态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产业规模相对收缩;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及产业规模相对稳定,并渐呈收缩态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产业规模处于扩张态势。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长期在50%以上,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小。这表明江苏目前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工业化后期。今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应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行优化升级的基础上,逐步缩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

江苏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表4所反映的是1990~2010年江苏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第一产业GDP比重的下降和产业规模的收缩,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大幅下降,而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这种变化与前面提及的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基本一致。

通过对各产业GDP比重与就业人数比重的对比还可以看出,虽然各产业间的就业结构随GDP结构发生着基本相同的变化,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GDP比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小于GDP比重。这种差别可以通过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来描述,其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可用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来测度。表5是经过计算所得的1990~2010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表6所列为主要发达国家2007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分析及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较大,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其中,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数值较大,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有大量劳动力需要从该产业转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为负值,且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说明该两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且目前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第三产业强。

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高职教育发展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既要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要求,又要引领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基于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启示。

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作为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适应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及调整升级的需求。根据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分析,江苏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上目前应以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主体,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次之,面向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并逐步向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为主体、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次之、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最小的格局转变。依据有关资料,对2010年江苏省高职院校在省内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服务于三次产业的高职专业录取人数之比大致为2∶40∶58,而同年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之比和就业人数之比分别为6.1∶52.5∶41.4和22.3∶42∶35.7。

从上述总体比例的对比来看,虽然江苏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基本上符合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但与当前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差距,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进一步对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情况与产业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面向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传统产业提升方面,面向冶金、轻工、建材等行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主导产业发展方面,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光电、智能电网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偏低;在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面向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不高,面向房地产、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严重偏低。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着重加大上述招生人数比重偏低的专业的招生数量,特别是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积极培育一些新专业,而对一些招生人数比重偏大、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专业,要适当缩减招生规模,以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

高职教育因应经济发展而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也应与产业布局相适应。

一方面,目前江苏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集中于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分布于省辖地级城市,设在县级城市或乡镇的高职院校不多。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同城化、长三角辐射带等城市群和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产业从发达的中心城市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同时,苏北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徐州都市圈、盐城区域性中心城市、淮安苏北腹地中心城市和沿海、沿东陇海线城镇带的建设,必然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和催生新兴产业的形成,从而导致苏北区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升级。为顺应这种变化,必须加大苏北以及县级城镇高职教育的发展力度。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会呈现出集群效应。如南京软件和服务外包、苏州电子信息和纳米技术、无锡太阳能和物联网、泰州生物医药、徐州工程机械、常州输变电设备、扬州汽车及零部件、南通海工平台、盐城风电装备、昆山液晶显示等产业集群趋势日益显现,并被列为“十二五”期间江苏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使得集群区域内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也呈现出“集群”效应,高职院校应从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出发,面向特色产业基地的集群需求,培育特色专业。政府要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指导全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对接各区域内的产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科学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趋同竞争。

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会不断高移,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呼唤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化。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都经历了一个由专科逐步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最终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不能将高职教育仅仅局限在专科层次。从目前情况看,江苏的高职教育仍然主要属于专科层次,为适应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未来江苏的高职教育应将层次提升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带来社会和个人对职业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

一方面,产业升级带来产业内部结构上的变化,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出现和采用,产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会发生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即使是原有的岗位,也会对人们产生新的要求,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新的培训以适应这种变化。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者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比如第一产业的部分劳动者会转移到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劳动者要实现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必然需要接受相应的转岗、转业教育。随着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上述这些职业培训需求将越来越大,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8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产业布局调整 技工教育

一、正视发展背景,明确改革方向

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指出,理清北京发展要准确把握城市战略定位,更加注重履行好全国政治中心职能,发挥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作用,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放弃“大而全”,瞄准“高精尖”,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把握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要求,以国际一流标准,创造出更多城市建设精品力作;要准确把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推动城市服务管理精细化、信息化;要准确把握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要求,多措并举打赢治理PM2.5攻坚战。

北京技工教育在过去近60年的发展中,为区域工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首都产业布局调整和升级的趋势背景下,技工院校明确改革方向、加快专业和人才培养定位的调整是构筑未来核心竞争力发挥应有价值的紧迫任务。

从国家对北京发展的统筹要求以及北京市对产业布局的深化改革来看,环保、信息化、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国际交流、商贸等非劳动密集型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将是北京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输出的主要方向。

二、深入调查研究,调整专业布局

我国技工教育建立之初,参照了前苏联技工教育的思想与经验,其定位旨在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其专业设置也基本上遵循了当时工业体系建立的需要,例如机械加工、机床装配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等典型的工业行业所属专业,在大部分技工学校都有开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不同,以及在信息技术以和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下,计算机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模具设计、服装制作、汽车维修、烹饪等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也突出显示了一些问题:一些专业招生困难,就业旺盛;一些专业招生旺盛,就业困难。其原因有很多,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既有包括技工院校、中专和职业高中的中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特色不鲜明等专业布局不科学导致不良竞争的因素,也有专业设置不切合市场需求的原因。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北京技工院校研究首都产业布局趋势,深入市场调研,重构专业结构是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1.研究北京市政策导向,改造与调整旧专业

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发挥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意味着传统劳动密集型、能源高耗型、环境污染型的产业将逐步移出北京,而信息化、文化产业和涉外服务等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将不断增长。由于大部分技工院校诞生和从属于行业企业部门根深蒂固地在重工业、轻工业专业中有很强的基础和优势,技工院校如何根据政策导向进行专业升级改造调整,以适应北京发展新趋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国外同类城市职业教育现状,开展新专业建设调研与基础建设

新专业建设的调研与基础建设依然有章可循,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首都功能城市的职业教育是北京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可行途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下,技工院校也可开展对国外首都城市群模式下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研究。国外较为典型的城市群有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以及英国的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城市群。研究以上城市群职业教育的现状、趋势,开展专业调研和新专业基础建设,是北京技工院校提前启动发展引擎的有效举措。

3.研究国内高校专业设置,开设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型专业

适应北京新发展进行专业开发的另一个途径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型专业。我们研究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发现,其专业人才培养在基础能力和技艺操作中实现了较好的平衡,如商科、设计制作类专业。以英国伦敦的巴尼特・萨尔索斯盖特学院为例,该专业在服装制作与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创意产业的设计类课程,成功地将原服装制作与工艺专业改造为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既实现了与伦敦服装设计学院、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对接,又实现了人才培养含金量的提升,其毕业生可以直接胜任服装设计师的助手。

三、比较特色优势,精准人才定位

包含技工教育在内的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其基本定位。在经济、教育发达的首都,职业教育生源困难近几年尤为突出,即便是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其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于产业链的生产一线,生产一线往往意味着工作辛劳和收入低。生产一线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难以吸引更多的北京生源,加上北京有着全国最丰裕的优质教育资源,技工教育精确人才定位至关重要。如果学校止步于中职学历教育,满足于对产业链前端环节的人才培养,势必面临生存的挑战。

1.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培养定位

技工教育在生源上既面临与普通高中的竞争,又面临在中等职业教育内部与中专、职高的竞争。与此同时,中高职“3+2”学制衔接以及高职院校“3+2”学制的培养模式也加剧了其招生的困难。要突破这一局面任重道远,但是技工院校发挥特色优势依然可有作为。技工院校诞生于社会培训,植根于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岗位能力的研究和认识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鉴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首都产业的预测以及对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淡化学历教育的概念,通过新专业建设和新课程开发提升高级职业资格等级尤其是技师以上层次培养培训的比重,是技工院校应对挑战的一个举措。

2.改革办学模式,强化社会培训

技工学校建立的初衷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把旧社会失业人员培训为技术工人。在近60年发展中,技工教育逐渐演变成了以招录初中毕业生为主的学历教育。近年来技工院校的社会培训量有所增长,但是由于经费来源依旧主要依赖学历教育的财政拨款,技工院校开拓企业培训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依然不足,最显著的表现是大部分第三产业的培训份额由社会培训机构占据。而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成年人再就业培训占据了职业教育机构重要的比例。职业分工专门化和各行业持证上岗是大势所趋,技工院校要依托培训鉴定的传统优势,深入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社区、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发掘技能培训需求,拓展服务对象,强化自身为高技能人才社会培训服务的能力。

四、创新机制体制,提升队伍素质

北京大部分技工院校作为行业企业办学的事业单位,沿用一般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办法,在北京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往往申报为“公益类”或者“暂无法确定类别的混合类”,满足于财政饭的现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没有较好创新建立满足现代教育机构的体制机制,首先表现在薪资水平偏下的情况下,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于技工教育的事业中来。其次,单一的以职务和职称等级确定薪资水平,工资结构难以体现工作量和价值权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绩效工资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队伍自我提升的驱动力不足,通道没有打开。为提升技工教育的水平,适应首都产业新布局的发展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同步进行。

1.科学计量和测评院校内部工作量与价值权重,优化框架设计,提升教育教学岗位的薪资水平

教育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作为技工院校的核心任务。优化院校框架设计,提升教育教学岗位的薪资水平和激励力度,可以改变技工院校难以吸引社会高水平人才的现状,改变教师队伍中乐于担任管理岗位而轻教学岗位的倾向,让更多的教师潜心于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开展教学方法和教科研项目研究,深化技工教育和培训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完善管理考核制度,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育部还是人社部,对职业院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学校层面的实际操作中却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教师课时量大和缺乏实际的考核是主要的原因,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流于签字盖章、撰写总结报告的形式,未能真正去落实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与描述、顶岗锻炼专业技能等制度制定的初衷。在北京产业布局新调整和职业教育外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提升专业教师水平尤为重要,专业教师水平也是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智力保障。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9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现代高职教育 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林宁(1977- ),女,河南沈丘人,开封大学科研规划处高教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基于集团化发展的河南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GGJS-268)、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资助项目“河南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QN-1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22-02

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等构成了非线性理论的总系统,为人们研究复杂系统开启了一条新途径。耗散结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一经提出,不仅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界得到认同并有效应用,而且在哲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等社会学科体系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是“当今科学的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它提供了最高的创造功能――帮助我们创造崭新的秩序”。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思考视角,探索现代高职教育管理的耗散结构特性。

一、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伊・普里戈津,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通过涨落系统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

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即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的差额,此时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就落入最小耗散(即最小熵产生)的态。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只能不可逆地沿着衰减这个方向转化,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dS=Sf-Si≥0(式中Sf和Si分别为系统的最终和最初的熵),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叫作熵增加原理。这里熵的统计学意义是指微观态数大小、分子运动混乱程度的度量,熵值越大,系统越混乱无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物质演化总是向熵增加、无序的方向进行,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揭示了生物总是向熵减少、有序的方向进行,由低级到高级进化。前者给出了退化趋势,绘制了气息奄奄的静止的“热寂”的世界图景;而后者则给出了进化趋势,描绘了生机蓬勃的演化图景。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存在根本的悖论,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这一悖论,并给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界。

普里戈津发现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状态时,系统走向一个高熵产生的宏观上有序的状态,而不是“热寂”。原因是当系统处于开放环境时,“由于外界负熵的流入可以抵消系统内熵的增加,系统在涨落中激发突变”,通过自组织将系统引导到更高级的新的有序结构。

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系统内的熵产生非负,即dS≥0;在开放系统中,dS=diS+deS(dS是系统的熵增量,diS是系统内的熵产生,deS是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因为diS永远是增加的,要满足dS≥0,必须达到deS

根据耗散结构的熵增原理,有学者提出了“管理熵”理论。“管理熵是管理信息与概念系统在传递过程中的传递效率与阻力损失的度量,应用于微观管理系统中,是指管理信息流在各个管理对象发生的阻力、无序及损失,从反面管理损失来度量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系统熵产生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论的总称。”

二、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耗散结构特性分析

(一)现代高职教育系统的复杂特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是连接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还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类别体系,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其复杂性日益突出:对内是集科技资源、知识与人才于一体,对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经济性、实践性与应用性;自身不仅是一个运转周密的复杂系统,同时也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形成更为复杂的关系。

第一,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学校内部管理体系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为主体,如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德育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既包含对人的管理,也包含对物的管理。这些管理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有机的非线性关系,在教育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中,承担整体功能并与其他个体协同、互动,形成开放的、非线性的关系网络。这种相互干扰、竞争和制约的关系使得整个环境得以演化更新,形成非线性的动态结构。

第二,学校外部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一方面,受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在社会上一直处于非主流位置,家长、学生甚至教师自身对高职教育都有一种排斥心理,不能真正尊重、重视高职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适应社会的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高职教育在管理理念上要积极调整,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多层次成才观念,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学校管理的效能。

(二)现代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管理熵增现象

随着近年来的规模性发展,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现代高职教育管理系统在规模性的发展中,逐渐呈现出管理效率递减的态势,从而造成系统的管理熵增现象。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管理熵增现象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dS总=dS++dS-。其中,dS总为高职教育体系总熵值的变化,其大小表示了系统无序度。dS+表示高职教育内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正熵值的总和:dS+=[i=nnpn]dS+;dS-表示高职教育内部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充分交流及自身革新引起的负熵总和:dS-=[i=nnpn]dS-。其中,n为影响管理系统熵值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员素质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校园文化因素等;P为各种因素的权重指数,满足0

在公式中,dS总大于零,意味着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系统向无序状态不断演化;当dS总小于或等于零时,意味着高职院校管理系统自发地向有序方向发展。

因此,如果一直保持总熵值dS总小于或等于零,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就有可能维持有序状态。这样就必然从外部系统引入足够的负熵流dS-,用于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现代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性扩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即处于系统熵增趋势。高职院校的管理系统必须及时做出革新的决策,与外界充分信息交流合作及自身革新引起负熵流总和的增加,用新的战略和方法以及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去取代固化的因素,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使学校总熵值趋于降低而至平衡。

(三)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耗散结构理论中的远离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指在显著、持久的开放条件中,系统整体上持续不断地处于巨涨落和远离平衡的状态,是耗散结构形成的源泉。在临界点处,非线性机制使得微小的、随机的小扰动得到放大,成为巨涨落,最后促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有序状态。另外,涨落和突变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其余两个重要条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向世人展示了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其中明确规定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可以说,当前高职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立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看,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远离平衡与涨落的阶段。

三、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现代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要使高职教育系统低熵运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首先,要将高职教育置于开放体系中,与外界保持充分的信息接触,引入负熵流,而不是孤立运行、故步自封;其次,要避免体系内部熵增趋势,及时锐意改革,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实施降熵运行措施;最后,充分借助外在环境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让体系远离“热寂”静态,置于非平衡状态,利用涨落重新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避免体系内熵增加趋势

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内熵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管理机制与人员配置逐渐不适应,人员之间的冲突与机会主义行为日渐增加,管理效率日渐降低。以人为本是高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高职教育革新最重要的理念依据。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要切实关心教师的价值需求、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要求就是“双师素质”的打造。高职院校要根据主客观的条件与需求愿望,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种有效的实践培训,体现以人为主的管理宗旨;强调团队文化和人人参与,强调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努力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效。管理者通过适时调整管理方针政策、管理模式与管理运行机制,与变化的外界、发展的教育体系保持管理上的与时俱进,降低无效管理的概率,主动避免系统内部熵增的趋势,为整体系统低熵运行乃至新的有序状态做好基础工作。

(二)树立经营学校的管理理念,保障体系低熵运行

现代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支持。比如,近两年来在部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一些利于发展的优惠政策的真正落实、专项资金的切实到位,从基础上补充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硬件设施。但是,高职教育资源总体来说还是不太充足,存在一定的缺口。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熵值最小化才能使有序状态得以产生,因此树立经营学校的管理意识,合理利用与分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系统耗能最少、绩效最高的状态,是现代高职教育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经营学校的管理理念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对高职院校资源、资产等进行优化重组和高效运营,把学校的“消耗性试验”转化为“效益型实践”。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经营学校并不是将学校完全推向市场,而是要把高职院校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之下,利用优势引进民办机制,引进社会人才和资金,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解决招生和就业问题。

(三)发展特色,提高质量,促进系统正反馈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正反馈会推动系统走向有序,加速系统突变成有序过程,使要素微观协同产生宏观秩序”。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高,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麦可思研究院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显示,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5.2%,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达88.1%,已略高于“211”本科院校(87.4%)与非师范院校(84.3%)的就业率。可以说,高职院校发展已呈现良性循环的初始状态,这些因素都成为刺激高职教育发展的正反馈作用。然而,从根本上讲,高职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强化自身的正反馈因素,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内涵,走特色之路。如果高职教育自身质量不能经受社会长时间的考验,没有自身鲜明的特色,高职教育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推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教育质量是关键。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发展特色、提高质量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保障。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提高其职业能力与实践技能;打破学历、身份限制,开辟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高职教育的绿色通道,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总之,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智力保障队伍。

[参考文献]

[1](比)伊・普里戈津,(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曾庆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蔡绍洪,彭仕政,伍进.耗散结构与非平衡相变原理及应用[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8.

[3]宋华岭.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管理学的新研究领域[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3).

[4]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

[6]谢南斌,张志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7]刘太刚,胡立和.论转型期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创新[J].职教论坛,2009(1).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篇10

【论文关键词】高等 教育 现状 问题 改革

【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迅猛发展的经济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显得过于缓慢,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促进其发展的改革之路。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的升级。同时当前社会依然存在初高中毕业生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职业教育就进入岗位工作,导致目前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

(一)应用性人才紧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数量以及结构上的紧缺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协调性加重了社会压力。

(二)职业教育缺乏活力

我国工业化正迅猛发展,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职业教育缺少企业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财政上的束缚,导致其发展缺乏活力。

(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之处在于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学习以及专门技能学习,但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学历化,当今教育的环境以学历规范各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原有的特色。

(四)职业教育发展势头正旺

新时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合理化趋势加大了我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世界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供求不平衡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同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上倾向于将择业放在首位,多选择热门专业及就业率高的院校,出现供求状态不平衡现象。

(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导致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不够而降低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人需求。教育部在99年颁布的新高职政策导致社会层面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误解,加上普通院校与职业教育缺少相应的衔接,使得仅有极少数的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能够继续深造,而大多数只能投身到社会工作中。

(三)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自身特色

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对高等教育院校的审批政策,目前全国已审批通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近千所,同时在招生方面没有健全的体制,时而出现给生源学校“回扣”的现象,社会声誉严重受损,学生逆反情绪强烈。同时,由于多数的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相对较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部分专业的设置重复或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得学生缺少市场竞争力,加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

(四)高等职业教育先天条件落后

现有的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是将原有的专科院校与中专甚至小中专合并而成的,缺少完善的教育设施,教学质量及管理体制远远不能达到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及良好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先天条件的落后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偏差,损害了其声誉。

三、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走人才培养多样化道路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出现差异性,各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征。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加强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以满足当地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对于工业欠发达地区,应致力于为广大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空间,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走办学模式多元化道路

采取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如综合高中模式、中学后模式、企校联合办学模式、社区模式等,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不断拓宽各级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将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及专业技术水平升级,同时可客观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进而促使新的办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更加合理化,到达双向受益。

(三)走特色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化,不仅可以扩充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而且将突出其办学特色,实现层次化办学,划分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同时细化专业设置,剔除重复性专业,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其适应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四)走发展与调整紧密结合的新道路

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战略目标以适应扩大招生的总形势。其次,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良好的学习条件是关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注重职业培训及技能训练。最终形成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我国整体教育体系格局。

(五)走政府调控式发展道路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各级政府应当对高等职业教育加以重视,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其优先发展,提高其社会地位。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整体统筹布局,优化教学资源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仁忠.演变、内涵界定及类型: 职业教育概念再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顾远飞.高等职业教育的弱公共性特征及其发展政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3]朱振国,刘茜.2008年全国教育系统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近4000万人次[N].光明日报,200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