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十篇

时间:2023-10-30 17:34:3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1

1.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 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 国 美国 日本

年均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

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体制 ④赫鲁晓夫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3.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

A、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成立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6.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中国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的国名应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7.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月革命****了沙皇****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8.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人,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该现象出现是因为苏俄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 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 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9.“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10.假如俄罗斯共产党要在2017年举办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庆祝活动,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是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基辅 D.察里津、

11.一位美国记者在1936年来到苏联,他最有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 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 ④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漫画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图《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幅漫画反映了1917年俄国某一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形成斯大林模式

13.《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由于取材的严谨、立场的客观,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的的“震撼”是

A.****了沙皇政权

B.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D.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4.下图为苏联工业化宣传画。画中人物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5.历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因为他

A、人类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的政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16.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

A、十月革命 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7.列宁是一位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下面属于他曾参与过的事件是

A、制定苏联新宪法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领导十月革命 D、建立巴黎公社

18.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 ”得益于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土地法令》的颁布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0.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21.我国以“五年计划”作为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哪个国家的影响

A. 美国 B. 苏联 C. 德国 D. 英国

2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 ②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这一模式

③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3.人类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24.“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2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26.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27.《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斯大林模式”形成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8.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9.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30.人类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苏联的成立二、填空题

31.20世纪初,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大事件是十月革命。

( )错误 改为:

32.苏联曾经是历的大国,在世界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3分)

(1)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的形成。

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一度使得美苏双方形势紧张,并差点引发核战争的事件是 。

33.1917年,俄国爆发 ****了沙皇****统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

34.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 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

(1)****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1分)

(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1分)

(3)颁布了《****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 。(1分)

(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 。(1分)三、问答题

35.(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2分)请写出列宁“思路”的主要内容。(1分)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1分)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1分)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分)

(3)材料三指出的是哪次会议?(1分)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2分)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1分)

3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1O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人在1O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

——摘自(曼)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l)请写出中国在1949年1O月1日这一重要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3分)

(2)掀开1789年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3分)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写出上述三场革命的相似之处。(3分,不得照抄材料)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这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从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继位,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历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说圣彼得堡是“革命的城市”。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3.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斯大林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史实。从题干中信息,1927年到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是斯大林实行的两个五年计划。下面从中选择与此相关的内容。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从题干中的时间,1920年工业、轻工业、粮食产量下降,根据课本所学,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 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斯大林模式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是1922年成立的,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

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了沙皇****制度,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造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俄国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二月革命

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美国其他公司一拥而上的原因是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9.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资本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结合所学,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起义,迅速占领彼得格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36年苏联历史的准确认识,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1936年”,联系苏联历史可知1936年处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集体农庄与新宪法均能看到,而当时是计划经济,不可能出现自由贸易,另外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28年至1932年,与题意不合,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上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1917年俄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题干漫画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十月革命带 给当时世界的的“震撼”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我们知道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施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了沙皇****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进行世界大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焰火,终于引发了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类从此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下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俄国十月革命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 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选C。

考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新经济政策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宁参与的历史事件。列宁是一位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苏联新宪法的是斯大林,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巴黎公社的是法国的工人阶级,列宁没有参与,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题干:“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结束”后,俄国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得到好转;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崛起。

1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分析四个选项,筛选出是与列宁相关的内容即可。分析“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因与斯大林相关,可排除。这样,①②③选项与列宁相关的内容。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崛起。

20.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通过丘吉尔对斯大林的评价,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所起的作用,据题意要求选出苏联取得丘吉尔缩缩成就的原因的选项,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苏联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影响。阅读题文,要球选出我国以“五年计划”作为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所受影响的国家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22.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点。题文要求选出有关斯大林模式选项的说法正确的选项。备选项中①②③说法正确,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23.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点。题文要求选出人类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这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从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与史实相对应的关系。四个选项中历史事件与史实相对应的关系进行分析,A项、B项、C项是正确的;D项“新经济政策”应该改为“斯大林模式”。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联的崛起。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斯大林相关内容。依据材料分析, 这则前苏联的笑话反映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就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 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联的崛起。

2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新经济政策相关的内容。因为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联的崛起。

2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列宁的功绩。四个选项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依据历史史实分析: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斯大林领导的,可排除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联的崛起。

2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工业生产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高度集中的体制,使得苏联发展长期畸形,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是其第一次尝试,而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31.( 对 )错误: 改正: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

32.(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斯大林格勒战役 (3)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3)本题考查的是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这一事件一度使得美苏双方形势紧张,并差点引发核战争。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全球战火再起•正义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冷战和热战•美苏争霸

33.二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解析】

试题分析: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了沙皇****统治;此后的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34.

(1)辛亥革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法国大革命(4)十月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3)是法国的大革命这一事件(4)考查的是1917年的十月革命,难度不大。

35.(1)思路: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模式:斯大林模式。(1分)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

(2)法令:《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或缓和经济危机,恢复发展经济);(1分)特点:进入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1分)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转折原因: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或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4)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给1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是指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其实质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的法令对工业进行了种种规定,体现国家对工业的干预,由此可见,它出自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或缓和经济危机,恢复发展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的特点是进入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三中的时间是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召开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是因为这次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或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们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给1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3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分)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分)

(3)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写出一点,3分)

(4)都摧毁了旧政权;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都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等。(写出一点,答案符合题意即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1949年10月1日”是关键词,这一天所有的国人都铭记在心,因为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第(2)问,主要考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2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首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重要任务本应该是如何使俄国从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然而,苏维埃政权此时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严峻形势之下,在这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苏维埃政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实施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流通领域,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全国消费品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人贸易;在工业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国有化;在社会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苏俄人民的积极性,有效地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它对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果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它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苏俄经济崩溃瓦解,造成经济危机;农民因利益受到极大“剥削”而发生暴动;工人不满和士兵叛乱等危急情况也会出现,进而导致国内政治动乱,从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极大的威胁。

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列宁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同时,列宁开始重新认识俄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实际,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经济政策就诞生了。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列宁在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己经绝对必要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寻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实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大胆尝试。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用新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为适应当时国内外战争形势需要而采取的一项粮食政策,主要是由国家强制性地、无偿地从农民手中收缴除农民必需生活供给之外的全部余粮,然后由国家直接分配给革命战争前线的士兵及其他居民。

它在革命胜利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它的消极作用也随之越发明显,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开端和主要标志。粮食税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国家资本主义在新经济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22年11月,列宁在回答《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问题时,谈到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他指出,一条是准许小生产有贸易自由,一条是运用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列宁结合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性质、作用和形式。根据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列宁提出了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借制四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的资本和技术设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又要发展小农经济,使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大生产。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有利于无产阶级对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得无产阶级最终消灭资产阶级,从而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三)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列宁指出:“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同时,他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作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这充分说明列宁已经深刻认识到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加强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必须通过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发展自由贸易,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活跃市场,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融合与快速发展。

(四)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鉴于经济遭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物资匮乏,不得不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度,采用实物形式的平均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苏俄社会经济状况,快速而有效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进攻,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它的消极作用也随之显现,而且越演越烈,引起了劳动者的普遍不满,挫伤了其积极性,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列宁经过反思,在1918年夏,第一部苏维埃宪法果断地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度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充分肯定了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样就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三、新经济政策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启示

在1922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高度评价了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唯一办法”。新经济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我国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问题的集中体现。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和未来社会的设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恢复和发展了当时俄国的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他却始终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始终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今天,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列宁曾经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正基于此,列宁根据当时苏俄的具体国情,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果断地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促进了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保卫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目前,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该变。这就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以人为本,重视三农问题

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三农问题,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最迫切和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成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邓小平曾特别强调:“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能不能好起来。”江泽民同志也曾有针对性地指出:“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的比重相对小一些,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变,也不能变。越是二、三产业发展快,越需要牢固的农业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农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党必须制定更多的惠民利民政策来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四)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曾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3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同上书,第720页)在列宁看来,这种危险不仅来自苏维埃政权将丧失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工农联盟的即将瓦解。这样,实行“退却”,“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同上书,第660页)

那么,如何“退却”?新的途径又在哪里?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的征购数;发展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新的工资条例,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制;等等。从价值观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此之前,列宁虽也说过落后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比较容易,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但这主要是作为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列宁真正从现实意义上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困难”,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

列宁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经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同上书,第662页),“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前进的步子就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同上书,第664页)

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慢得不可估量”,乃是出于非常现实的强制,而列宁接受这一慢速度,表明他对现实的正视。

同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思想。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产品的尝试还是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比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退却”。但是列宁并不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他说:“决定下来的这一政策是认真的和长期的”(《列宁全集》第41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意味着,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家,在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这里深刻地体现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视。

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是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将走向通常的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它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推远了,还是拉近了?当时俄共(布)党内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些同志,包括参加共产国际的一些外国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目标的推远甚至失落。时至今日,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加剧了”“列宁主义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它“仅仅保证了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莫里斯·迈斯纳:《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第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持审慎的看法。一方面,从形式上看,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推远了。但是,坚持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否带来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实现,实践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停止执行,正是实践固有的规律性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这一规律性一再得到体现。因而,上述的批评是欠妥的。另一方面,上述批评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落后国家漫长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不致淡化、丢弃?说这一问题重要,是因为确实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的危险性,以及在这种发展的祭坛上牺牲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的危险性。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是与他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终极关怀分不开的。他强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他多次提出在苏维埃国家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会最终胜利的问题。在他看来,由于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提醒全党:“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要记住的基本点”(《列宁选集》第4卷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要防止它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的是,列宁显然是把农民与无产阶级一起当作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来看待的,这体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俄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价值主体的先进性,列宁提出要“引导”农民。为此他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关于通过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列宁既不像机械决定论者那样,认为经济发展尚未使大多数居民无产阶级化的时候,应该等候,而是提出了联合、团结农民的主张;也不像民粹派那样,认为未经资本主义“污染”的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而是提出了引导、改造农民的任务。这其中,无疑同时蕴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总起来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全集》第43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生动体现了他对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性的自觉。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在列宁的晚年思想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

列宁的晚年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922年底到1923年初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中。在这些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是通过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来求解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

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孟什维克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据以立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客观经济前提,而俄国目前还缺乏这一前提,俄国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考茨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考茨基言论》第295页,三联书店1966年版)普列汉诺夫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第462、464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应该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在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中蕴含着一个合理前提:社会主义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的。对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是予以肯定的。他早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为了强调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十月革命后,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列宁也是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迂回道路的提出,都表明了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的正视。在晚年著作中,他同样说道:“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集》第4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但是,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不同的是,列宁绝无他们身上的“学究气”,他从不对马克

思主义原理作机械的、僵死的理解。在列宁看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是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取得。他指出: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同上书,第777页)

列宁还特意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这样,他就既回应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孟什维克的批评,又指明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下,首先不失时机地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民粹主义,又不同于经济主义,甚至也有别于马恩当年的设想,它的提出,表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以上论述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即怎样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此,列宁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是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国这样小农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将农民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不解决这个任务,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合作社的思想。他指出,改造小农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因为合作社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合作社还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样,建立合作社,不仅仅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而陷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和工人阶级一道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普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拆开”(同上书,第783页)。因此,列宁断言:“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上书,第773页),它在实践中解决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同上书,第768页)。

同时,为了确保在俄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列宁还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称为“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同上书,第773页)。由于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少经过比较认真改变的旧机关,列宁认为,如果不把这些沙皇及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旧痕迹铲除掉,国家机关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同上书,第785页),更不可能取得工人阶级、共产党以及全体人民的信任。他主张吸收更多的工农群众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实行广大工农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的检查监督制度,在选拔人才时须注意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等等,还提出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改革原则,以便使政权更好地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更好地体现工农民主的本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4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同上书,第720页)在列宁看来,这种危险不仅来自苏维埃政权将丧失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工农联盟的即将瓦解。这样,实行“退却”,“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同上书,第660页)

那么,如何“退却”?新的途径又在哪里?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的征购数;发展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新的工资条例,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制;等等。从价值观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此之前,列宁虽也说过落后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比较容易,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但这主要是作为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列宁真正从现实意义上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困难”,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

列宁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经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同上书,第662页),“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前进的步子就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同上书,第664页)

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慢得不可估量”,乃是出于非常现实的强制,而列宁接受这一慢速度,表明他对现实的正视。

同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思想。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产品的尝试还是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比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退却”。但是列宁并不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他说:“决定下来的这一政策是认真的和长期的”(《列宁全集》第41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意味着,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家,在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这里深刻地体现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视。

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是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将走向通常的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它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推远了,还是拉近了?当时俄共(布)党内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些同志,包括参加共产国际的一些外国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目标的推远甚至失落。时至今日,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加剧了”“列宁主义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它“仅仅保证了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莫里斯·迈斯纳:《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第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持审慎的看法。一方面,从形式上看,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推远了。但是,坚持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否带来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实现,实践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停止执行,正是实践固有的规律性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这一规律性一再得到体现。因而,上述的批评是欠妥的。另一方面,上述批评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落后国家漫长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不致淡化、丢弃?说这一问题重要,是因为确实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的危险性,以及在这种发展的祭坛上牺牲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的危险性。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是与他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终极关怀分不开的。他强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他多次提出在苏维埃国家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会最终胜利的问题。在他看来,由于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提醒全党:“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要记住的基本点”(《列宁选集》第4卷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要防止它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的是,列宁显然是把农民与无产阶级一起当作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来看待的,这体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俄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价值主体的先进性,列宁提出要“引导”农民。为此他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关于通过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列宁既不像机械决定论者那样,认为经济发展尚未使大多数居民无产阶级化的时候,应该等候,而是提出了联合、团结农民的主张;也不像民粹派那样,认为未经资本主义“污染”的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而是提出了引导、改造农民的任务。这其中,无疑同时蕴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总起来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全集》第43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生动体现了他对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性的自觉。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在列宁的晚年思想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

列宁的晚年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922年底到1923年初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中。在这些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是通过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来求解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

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孟什维克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据以立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客观经济前提,而俄国目前还缺乏这一前提,俄国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考茨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考茨基言论》第295页,三联书店1966年版)普列汉诺夫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第462、464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应该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在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中蕴含着一个合理前提:社会主义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的。对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是予以肯定的。他早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为了强调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十月革命后,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列宁也是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迂回道路的提出,都表明了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的正视。在晚年著作中,他同样说道:“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集》第4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但是,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不同的是,列宁绝无他们身上的“学究气”,他从不对马克

思主义原理作机械的、僵死的理解。在列宁看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是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取得。他指出: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同上书,第777页)

列宁还特意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这样,他就既回应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孟什维克的批评,又指明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下,首先不失时机地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民粹主义,又不同于经济主义,甚至也有别于马恩当年的设想,它的提出,表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以上论述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即怎样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此,列宁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是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国这样小农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将农民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不解决这个任务,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合作社的思想。他指出,改造小农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因为合作社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合作社还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样,建立合作社,不仅仅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而陷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和工人阶级一道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普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拆开”(同上书,第783页)。因此,列宁断言:“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上书,第773页),它在实践中解决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同上书,第768页)。

同时,为了确保在俄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列宁还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称为“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同上书,第773页)。由于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少经过比较认真改变的旧机关,列宁认为,如果不把这些沙皇及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旧痕迹铲除掉,国家机关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同上书,第785页),更不可能取得工人阶级、共产党以及全体人民的信任。他主张吸收更多的工农群众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实行广大工农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的检查监督制度,在选拔人才时须注意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等等,还提出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改革原则,以便使政权更好地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更好地体现工农民主的本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5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52中国共产党历重新肯定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 )

A?党的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

53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曾经出现的最主要错误倾向是( )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冒险主义 D?盲动主义

54?毛泽东向全党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伟大历史任务的著作是( )

A?《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整顿党的作风》 D?《新民主主义论》

55?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 )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56?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新民主主义论》?

57?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58?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59?"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方相联结混和,中国革命要*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未能区别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6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C?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D?农民问题

62?在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其性质是( )?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工农共和国 D?无产阶级共和国

6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

A?工农民主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资产阶级专政

6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65?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6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7?区别旧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是( )?

A?服务的对象不同 B?文化的内容不同?

C?文化的指导思想不同 D?文化的形式不同

68?毛泽东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政策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新政协会议?

69?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

A?分清敌友 B?革命军队的创建 C?统一战线 D?群众运动

7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1?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联合政府》

72?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 )?

A?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B?以城市工人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C?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D?以农村包围城市

73?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向乡村?

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D?由南方转向北方

74?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B?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75? 在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

A?党指挥枪 B?枪指挥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加强政治工作

76?在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 ,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

A?政治工作 B?经济工作 C?官兵一致 D?军事民主

77?在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中,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办法是( )?

A?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C?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D?积极防御

78?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在与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必须坚持( )?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原则?

C?退让政策 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

79?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无产阶级领导权 D?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80?中国共产党坚持与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对同盟者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保持已取得的革命阵地 D?壮大同盟者队伍 ?

81?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瓦窑堡会议

8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国民党二大

8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瓦窑堡会议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七七事变

8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一大纲领 D?中共二大纲领

85?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8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87?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A?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88?"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八七会议

C?中共六大 D?遵义会议

89?我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是( )?

A?整党 B?整风 C?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90?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9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 )?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C?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 D?国民经济恢复

9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是( )?

A?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

9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

9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保存富农经济?C?限制富农 D?消灭富农 ?

95?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

9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

A?调整工商业 B?土地改革?C?解放全国大陆 D?争取财经状况基本好转 ?

97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

98?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三大改造?

C?变革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

99?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

A?三查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四清运动 ?

10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批评——团结 ?

10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

10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其主体是( )?

A?工业化 B?对农业改造C?对手工业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03?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04?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论联合政府》D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05?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C 团结合作,同舟共济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6?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方面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独立自主 B 群众路线 C 实事求是 D 自我批评

107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108?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 必须依靠和相信群众 B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D 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 ?

109?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争取外援

1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

A《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毛泽东;民族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研究、探索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变化,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其变化

(一)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国情出发主张在中国大力发展和保护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写道:“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在中国的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社会的向前发展。”但是,毛泽东主张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资本主义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资本主义,它的发展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又不能破坏国计民生。

(二)建国前后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948年九月会议以后,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从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转向利用和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在1948年九月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批评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资本主义”的说法,指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量上是小的,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毛泽东在致刘少奇的信中进一步强调:“就我们的整个经济政策说来,是限制私人资本的”,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正式决定了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利用、限制政策。“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它将从几个方面被限制——在活动范围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在市场价格方面,在劳动条件方面。我们要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但其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提出了要让“资本主义绝种”的主张,放弃了他制定的利用、限制政策,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埋下了伏笔。

二、正确看待毛泽东的资本主义思想及其演变

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从发展、保护到利用、限制和让“资本主义绝种”的认识过程,其认识的形成及其演变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主客观因素促成的,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对待。

(一)民主革命时期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

毛泽东大力发展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思想源于对马恩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继承、发展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以及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合理成分的借鉴。

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恩格斯提出其他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认为中国也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俄国“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所采取的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

毛泽东主张借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他说:“我们不要怕发展资本主义。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差不多占整个社会经济的百分之五十。”“人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还要经过新经济政策时期,又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集体农庄发展了,粮食已主要不由富农出了,才提出消灭富农,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孙中山提出了“节制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的思想,毛泽东批判汲取了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积极因素,主张发展“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资本主义。“至于操纵国民生计的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那是不包括在里面的。”毛泽东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有其现实原因——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和团结动员民族资产阶级的现实需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约10%,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占90%。毛泽东认为革命胜利后尽可能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帮助社会主义前进”,他指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有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毛泽东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重大意义,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另外,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规律、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和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团结和动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战略也需要鼓励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建国前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国家建设和人民需要提供部分工业品,可以为社会训练部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以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国家积累部分建设资金等。但又具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对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生产无政府状态,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等。正是基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双重作用的认识,毛泽东一贯主张对它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一方面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另一方面主张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以尽可能避免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强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用,使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有相当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利用、限制的方针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毛泽东的认识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发生变化,是符合毛泽东的认识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反映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是毛泽东提出利用、限制、消灭民族资本主义的现实原因。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友好和援助政策,尽管我国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但要得到苏联的信任和全面援助,就必须以实际行动表明我们搞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得不做出马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定,从而导致过早提出要让资本主义绝种。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发挥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私人投机资本对物价和市场的猖狂破坏,不法资本家对抗美援朝物资偷工减料以及盗骗国家资财等种种活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当时日益尖锐,党的中心任务是带领人民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采取利用和限制政策。

总之,20世纪50年代我国消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既定的战略,也是我国各种主客观条件及各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后出现改造过快过急问题是实践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认识问题。

通过探讨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有条件的,必须通过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处理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参考文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制度;民主革命;改革开放;多党民主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关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近年来,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也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意见,这是历史的进步,表明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其中,关于在中国引进西方多党民主制度的意见引起了较多关注,本文亦打算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具有一般历史知识的人们,都知道西方民主革命后建立起了多党制的民主制度,且在这个制度下实现现代化并走向繁荣。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同样的道路而要另辟蹊径呢?

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最有成就的继承者。东方道路与欧美近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由无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东方无产阶级政党在帝国主义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东方国家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科学的纲领,毅然担负起领导民主主义革命并在胜利后进一步完成民主改造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责任。列宁把这条道路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政治变革先于我们正面临的文化变革。这里的“政治变革”,就是指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并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政权而不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权。这里的“文化变革”,指的是在革命胜利后发展经济,对社会进行民主改造,“完成”革命并自觉地向社会主义的目标过渡。

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的不同,是使东西方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这与其说是不同的政党和领袖们的作用,不如说是历史条件决定的。在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1]252。在封建社会后期,资产阶级由被压迫者逐步发展成为同封建贵族相抗衡的势力。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得到了包括小生产者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支持,并最终赢得了反对封建统治的胜利,赢得了政权。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始终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253。西方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都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当西方一些国家还在争取“政治变革”的时候,它的“文化变革”的内在矛盾却已经日益暴露和激化起来。历史呼唤着新的时代领袖,于是就有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问世,有了无产阶级政党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此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激化,导致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和它们同东方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直接影响着东方国家各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其最鲜明的表现:一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的退化。这里的“资产阶级老是向后看,害怕势必使无产阶级加强起来的民主进步”[2]543。他们不敢担当起欧美先辈们领导民主革命并赢得真正胜利的责任。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性的增强。这里的无产阶级得到了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启示和鼓舞,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支持。他们的领袖更懂得:“无产阶级所失去的只是一副锁链,而它借助于民主制度取得的将是整个世界。”[2]543无产阶级在它还相对弱小的状况下提前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担当起本来应由他们的对手——资产阶级——担当的角色,领导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变革”。因此,东方国家在“政治变革”后形成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它开始于俄国的十月革命。

中国作为“更是农民的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19世纪,开始了最为痛苦的历程。神州陆沉,唤起了救亡之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历史,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寻找新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毅然担负起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政治变革”以后的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与革命后的俄国是一致的,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制度,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中国“政治变革”后的政权容纳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从旧统治集团里分化出来的、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切力量。而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实际上只容纳了一部分贫苦农民,作为广大小生产者政治代表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都被排斥在政权之外。其二,中国的“政治变革”经历了从局部到全国的长期推进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维埃根据地就有十年红色政权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有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三制”政权制度。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有过建立联合政府的提议。抗战胜利后,我党曾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会议中为争取民主的联合政府而共同奋斗。直到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一些政治势力争取“第三条道路”的计划破产,中共同各民主党派才在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一致形成了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是这个纲领,肯定了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共同纲领》颁布后,各民主党派随即宣布它为自己的党的纲领,并加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表述。由此可见,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是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地形成的,并非哪个人主观选择的结果。[3]

二、找准发展民主政治的主要矛盾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年时间里,我国走过了十分曲折的道路,尤其是人民民主制度受到了极大破坏。正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曾经为民主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对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产生了怀疑。为此,必须正确总结历史教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已经有了原则结论,它为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指明了方向。

20年曲折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领导集体对“完成”民主革命缺乏科学的理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4]这个结论为《新民主主义论》所强调,更为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所肯定。这些文件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济政策上只限于“节制资本”,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农村只实行“平均地权”,做到“耕者有其田”,“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怎样才算是“完成”了前一革命过程,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则语焉不详。

新中国建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三大改造”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际上是在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含义。当时,从经济领域来说,农村因为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生产力有了一次大的解放,但并未实现质的变化,劳动资料还只是一些手工农具,劳动者还只是刚摆脱封建剥削的农民,农村还只是原来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工业经济还只是在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中开始有所恢复,生产力的本质也没有任何改变。资本主义此时还处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没有大的发展,更没有“操纵国民生计”的危险。国家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国有资本相对于民族资本主义来说是如此强大,国家在应对暂时经济困难时所采取的“统购统销”政策使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凌驾于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之上。[5]在“总路线”酝酿和提出之初,还曾有过一些合理的思考,如把“过渡”的步骤同工业化的发展联系起来;注意各阶层特别是工商业者的反应,并作出适当的解释等。但在“三大改造”的具体实践中,尤其是在1955年以后,这些思考已基本上不再被提及,不但加快了改造的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纯洁度”。此时,已经很少有人顾及党内外的反对和质疑,民粹主义思潮压倒了一切。  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既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挫折,也造成了对民主政治的破坏。其一,没有社会化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现代的“乌托邦”,必然给农民带来极大的伤害,使工农联盟名存实亡。其二,按新民主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队伍面临重新改组,已经失去了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能否存在,“还要看各民主党派自己的表现,要看它们是否取得人民的信任”[6]394。其三,意识形态上的是是非非被重新界定。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检验香花或毒草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化”道路。其四,因为是用世界上最大的“坚决性”去实现不可能实现的“社会化”,一切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不应该采用的措施都不得不采用了,这就使上述矛盾更加尖锐化,导致法制的大破坏。

从“三大改造”开始到后期的“加速”,特别是从“反右”斗争开始的对民主制度的破坏,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复辟保持高度警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随之引发的波匈事件,使我党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担心更为加剧。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对本国事件发生的原因有过全面的总结,其中首先就涉及拉科西时代党和国家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对民主和法制的破坏。但是,毛泽东却认为:“帝国主义在1956年10月的匈牙利事件中的活动,是帝国主义侵朝战争以后对社会主义阵营一次最严重的进攻”[7];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派同帝国主义者互相勾结”[6]370。毛泽东本来对苏共二十大的诸多行动是持保留态度的。波匈事件以后,他加大了对苏共二十大的否定看法,增强了对修正主义的担忧。他批判说:“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6]321因此,他要抓住斯大林这把“刀子”。如果说,1956年前,毛泽东力主加快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是出于民粹主义的痼疾,是对资本主义的“民粹主义忧郁症”,那么,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后不断加强的“纯洁”社会主义的诸多措施和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则是出于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担忧。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综合症”。

党破坏了自己缔造的民主制度,又提出了所谓的“大民主”,民主政治体制终于蜕变为个人集权制同无政府主义的畸形结合体。执政党无法实施有效领导;民主党派无法实施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一般群众既成为无政府主义的追随者,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从直接原因来看,这段历史似乎是毛泽东等少数人的错误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它又是刚从数千年封建制度下挣脱出来,在远未实现生产社会化的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里难以避免的现象。领袖、政党和群众都是历史的产物,都不能在一夜间摆脱历史的重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通过平反冤假错案,在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决心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变造成民主被破坏的历史条件上,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一,经济建设的成就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在普遍贫困和文化低下的条件下,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其二,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对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民主化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人民公社中解脱出来,成为现代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础。亿万群众从沉重的“臣民”意识转为对“人民”角色的自我认定,是民主意识的群众性飞跃。其三,对外开放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接受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主张引进西方多党制的人们未能从根本上认识我国20年曲折道路的原因,是一种政治“幼稚性”的表现。列宁在批判“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最坚决的社会化”方针时指出:“要由国有化和没收过渡到社会化,即使有世界上最大的‘坚决性’,也是不够的。”[8]实际上,试图通过西方多党制立即过渡到“民主化”,靠所谓的“坚决性”同样是不够的。仅就西方民主来看,它们的“多党制”同样经历过曲折反复的历史,是在数以百年计的生产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总之,“民主化”和“社会化”都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们已经在“社会化”问题上因违背“自然历史过程”而受到了惩罚;今天,亚非一些国家在“民主化”问题上因西方大国的强制或引诱而违背“自然历史过程”并正受到惩罚,我们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我党遵循民主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中国实际和历史经验,循序渐进,发挥现有政治制度的优势,从改善基础条件着手,改造封建主义、民粹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这才是科学的选择。

三、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针对民粹派“绕过卡夫丁峡谷”的策略而提出的。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人们对此也已理解并加以肯定。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人们对此的关注则显然不够。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过数以百年计发展的“肯定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在它诞生之日起,就优越于封建专制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发展,它已经被打上了工人阶级的烙印。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斗争,也具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而且,“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9]。今天,我国已经走上了发展人民民主的崭新道路,全盘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肯定是错误的,但决不能忽略其中的“肯定成果”。

吸取西方民主政治方面的“肯定成果”,不只是在形式,主要还是在于内容。西方民主诞生以来一直是为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服务的,它对西方资本主义渡过数次经济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打上工人阶级的烙印”,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转化。今天,在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内容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西方学者说的资本的“民主化”(股权的分散)、合作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垄断资本的某种控制却是真实的。生产关系的积极变化,主要还在于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分配份额上(包括工资和福利)的增加。这些变化虽未能根本改变西方社会的性质,但它毕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进步。

毛泽东说过:“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6]366-367,其根据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从而消灭了阶级。然而历史证明,没有社会化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最广大的民主”的。今天,我们还必须“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10]525,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并保证它们合法的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对最广大的工农群众的政治经济权益的关心和保护,应该是“最广大的民主”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工农群众政治经济状况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他们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乃至牺牲,有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其中一些人甚至滑落到更加弱势的地位。今天,当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的“耐普曼”在我国发展起来。从总体来说,它们是合法的,其历史作用是进步的,但其间也不乏非法的成分。改革时期也是社会转型期,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秩序依然存在,市场经济秩序尚未成熟,加之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法制尚不完善以及“利用”资本主义时不可避免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几者结合就出现了 人们常说的“特殊利益集团”。它存在于各个层次之中。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权力与财力的结合;其非法的“寻租”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强了关系经济命脉的垄断企业的发展,这对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社会各阶层对此多有诟病,被认为是“特殊利益集团”的最突出表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提醒党要关注国家资本主义这辆“汽车不完全按照甚至常常完全不按照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所想象的那样行驶”[10]628。我们今天遇到的许多问题,无疑应该引起党和国家对垄断企业这辆“超大型的汽车”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的重视,时刻注意它是否违背了党和人民的意志,是否偏离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方向。

在关注上述重大问题的前提下,还应该在具体运行上吸取西方民主的“肯定成果”。

第一,关于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在已经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之时,党中央还在不断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问题,针对的是现实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执政行为中的弊端。党内已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即把党的领导原则片面地解读为“各级党组织领导一切”,乃至发展为“书记领导一切”,把“人民当家作主”变成了“我替人民作主”。今天,个人迷信或许不可能再度出现,但“权力迷信”依然严重制约着民主的发展。因此,吸收西方多党制的“肯定成果”,广开言路,加强监督,无疑将有助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正确贯彻落实。

第二,关于干部政策民主化问题。现在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相当严重的“眼睛向上不向下”的问题,许多干部关心的是上级领导而不是群众对其政绩的认可,这是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吸取“西方民主”的选票效应,当可治理这一弊端。选举权是民主权利最基本的内容,必须让人民越来越多地享有这一权利。

第三,关于群众权益的保障问题。西方有一整套调节社会矛盾的税收政策和福利制度,它是工人运动长期斗争得来的,是“民主”的硕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固然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应该根据我国国力逐步推行相关政策。

第四,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现在,面对一般人的违法行为,依法办事通常是可以做到的,但面对权贵时,依法办事有时就会受到一些干扰。这一点,我们显然落后于西方民主国家,因此,也应该认真吸取它们的“肯定成果”。

毛泽东说:“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6]368笔者认为,这话不完全正确。应该说,它是“手段”,但更重要的却是目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272,这里的“民主”就是手段。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里,“民主”也是手段。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73的新社会,这里,“民主”就成了目的。人的自由发展能离开民主吗?显然不能。所以,没有民主就建不成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就不是社会主义。当然,民主也是历史的,民主作为手段或目的,都需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不妨坦率地说,限于历史的条件,我们一时还无法完全做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做到、而且从民主的要求来说应该做到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肯定成果”,一步步地推进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这也正是党带领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章立凡.民主协商建国的历史回顾[J].炎黄春秋,2009(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1.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社会主义教育课程阅读文件汇编:第一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90.

[8]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 列宁 新经济政策 过渡时期 国家资本主义 合作社

一、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出台前的理论探索

对新经济政策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列宁1921年及随后几年的著作。新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论点在此前他撰写的著作中就已有阐述。

首先,关于过渡时期及其时限的思想。列宁认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不能马上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早在1917年4月17日的《四月提纲》中他就强调,不是直接“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就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条件下应该给自己提出的任务。[1]P116这是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特别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够高所决定的。可见,列宁对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是有心理准备的,至于过渡时期的长短也有充分的估计。“从1917年产生了接收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在我们的理论文献中就明确地强调指出,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这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2]P183

其次,关于发展生产是过渡时期主要任务的思想。列宁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建设任务的重要性,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不同于以往的一切革命,以往的革命有破坏这一面就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如果完不成这个任务,那么剥削者的任何成就和任何胜利就会付诸东流,旧制度的复辟就会不可避免。[3]P28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写道:“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以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4]P122“现在,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内战取得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战胜资产阶级理解为一种高得多的事情,虽然形式上是比较和平的,这就是说,在政治上已战胜资产阶级并且用军事方式巩固了这个胜利之后,现在应当在组织国民经济方面、在组织生产方面、在全民的计算和监督方面也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4]P123-124可国际资产阶级伙同俄国内部反革命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三年中不让苏维埃俄国的工人和农民从事和平劳动。但随着对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分子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使国家能够着手恢复被破坏了的生产,能够在向农村征收粮食的同时,向农民供应食盐、炼油以及为数不多的纺织品。没有这一点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建设”[3]P27。

第三,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的思想。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上所走的迂回之路,因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不能绕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建立社会主义前阶的必然阶段。列宁早在1917年9月写的《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就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5]P218-219虽然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的结束,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却推迟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已成历史现实。为了巩固和尽可能长地延长和平喘息时机,必须在经济领域吸引资本家同苏维埃合作。虽然从世界经济的观点看,这些租让企业对资本家是有利可图的,但因为俄国也是世界经济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环节,所以“租让企业在经济上对我们有很大好处。当然,它们在建设一些工人村时,将带来资本主义习气,腐蚀农民。但是应该加以注意,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加以抵制。这也是一场战争,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军事较量”[3]P77。“我们应当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经营方式较量较量。”[3]P79

二、列宁对新经济政策正式出台后的进一步阐释

新经济政策作为通往社会主义的间接道路的观点,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发展愈来愈否定了关于可以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原理。列宁形成了资本主义成分与社会主义成分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的新观点,只要找到容许资本主义的“分寸”,就可以“借他人之手”即在资本主义的帮助下建设社会主义。

首先,关于分阶段过渡的思想。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起点并不是发达形式的资本主义,而是小农户的大海。在列宁看来,小农户在贸易自由的情况下会往资本主义方面演变,就是说必须寻求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几个阶段。“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6]P51-52列宁认为,当时这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近一个阶段便是组织业已恢复的工业与农民经济之间的大规模产品交换。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工农业尚未恢复之前需要某些中间环节。因此,列宁在重申将来俄国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同时,向大家提出了寻求这些从资本主义以前的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的特殊的中间环节和辅助办法的任务。在理论概念上较为短暂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变成了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在1921年10月17日召开的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在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苏维埃政权和俄国共产党的急剧转变”。新经济政策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7]P364。

其次,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退却到国家资本主义。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必然会引起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关的许多严重政治问题。因为取消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布尔什维克所遵循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构想的重要原则,即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分配的国家垄断制和国家直接调节的破产。“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2]P225-226“在国内战争的条件下,在……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试验之后,到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实行强攻,而是进行极其艰苦、困难和不愉快的长期围攻,伴以一连串的退却。”[2]P226-227同时,列宁还坚定地指出:“如果有些共产党员以为,不犯错误,不实行退却,不一再重做那还没有做成或做得不对的事情,就可以完成像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尤其是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这样一桩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业’,那就必须说这样的共产党员肯定完蛋了。”[2]P450列宁还指出当时苏维埃俄国如果不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租让制、退到商业上去,不但不会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反而会葬送既得的革命成果。“在我们现在这种经济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不作这样的退却,我们就不能恢复同农民应有的联系;不作这样的退却,我们就有革命的先头部队向前跑得太远而脱离农民群众的危险。革命的先头部队就不会同农民群众结合,那样就会葬送革命。”[2]P337

最后,有限度地容许和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认为采取新经济政策并不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也不是把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更不是把新经济政策设想为商品货币关系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自发的、自由的发展。列宁认为“退却”的第一阶段是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但不是退回作为完整体制的资本主义,而是一种具有各种经济成分的经济体制。“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不能这样做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6]P55“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靠什么条件来做成这件事,怎样保证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6]P211退却的界限就是停留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和贸易进行调节”的立场上。列宁认为,在过去一个时期,俄国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这是一种错误,是对掌握分寸的一种破坏。他说:“我们没掌握好分寸,也不知道如何掌握这个分寸——如果看不到和不理解这一点,那就是一种莫大的罪恶了。”[6]P56

三、列宁晚年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提升

列宁来得及进行分析的只是前后不到两年的新经济政策初期。当时俄国才开始恢复经济。他的新经济政策构想尚未最后定型,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本身的经典的、“正统的”观念尚有许多矛盾之处。列宁还缺乏足够有力的理由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作激进的改变。尽管如此,列宁的思想也在发展:起初是证明无产阶级下国家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后来则密切注意合作社,把它当成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保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趋向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列宁的与世长辞中断了他的新经济政策构想。

首先,用和平的文化主义与资本主义竞赛。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着政治权力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情况下,要保证成功地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究竟缺少什么呢?对此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回答说:“缺什么是很清楚的: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7]P93目前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挑选人才”[7]P108。鉴于此,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如果不是因为国际关系,不是因为必须为我们在国际范围内的阵地进行斗争,我真想说,我们的重心转移到文化主义上去了。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只就国内经济关系来说,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文化主义。”[7]P367“我们宣布新经济政策之后,提到日程上来的竞赛和比赛,是一场严重的竞赛。……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这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斗争的又一形式,这种斗争还没有结束,即使在莫斯科各中央机关,从文化上来说斗争也还没有过去。”[7]P94-95

其次,用合作社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并不只是为了平息农民的不满而采取的一般性策略。它意味着列宁对过渡时期的新构想,说到底是向社会主义的新构想的转变。列宁反对把存在的多种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归结为一种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反对把俄国社会建成一个“独家经营”的社会主义、把全体公民变成国家的工人和职员的构想。列宁没有提出通过农村业主变为国家工作人员这一途径来实现农民经济国有化的任务,他为俄国提出的战略任务是以新经济政策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他说:“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7]P362列宁坚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合作社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在他看来,合作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区别就在于它是集体企业;它既然建立在国有土地上,而且生产资料,或者说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又是属于国家的,那么它就是完全的社会主义企业。“如果把租让……单独划开,那么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7]P366“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7]P361-362“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7]P365可见合作制社会主义是列宁摒弃经典资本主义,为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选择的新的理想的社会形态。

最后,新经政策的实行必须配以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成了新的变革的最初基础。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之后,确立了必须恢复市场经济的思想;承认农民拥有私人生产者的各种权利;对国民经济进行分散管理,实施经济核算关系;国内工业和商业中出现了私人资本。进一步深化这一政策就必须在经济、社会的政治设施、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党的理论观念、党的工作实践和方法、党员的心理方面进行根本的改革。所有这些改革都要求实行政治上的改革,因为延缓政治上的改革就会冲淡经济改革的实质,缩小经济改革的范围,限制新经济政策的潜力。列宁对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坚信自己在党内的威望,坚信自己论据的力量,坚信他提出的所有建议都将得到大会的支持。因为像党的组织建设、党的最高机关的组成、民族问题、政治制度改革、对社会主义的看法、革命运动的前景、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及其新阶段、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前景等等都是相当尖锐的问题。然而,列宁的论敌们却认为这些探索不符合公认的理论原理,也不承认这些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具体经验的理论总结。1923年4月17至25日召开了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这时列宁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处在领导权争夺斗争中的各派背离了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理解,故意忽视列宁的建议,拒绝实施列宁提出的关于政治制度改革、首先是关于实现党的民主化、消除政治局内事实上已形成的无监督和无汇报制度的状况、限制总书记权力等几项建议。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应认真而长期贯彻的思想也遭忽视。新经济政策还未来得及得到发展就遭到公开的强烈反对。

这就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构想的历史脉络。它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预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可能展开的某些进程来看,都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 国家干预主义政策; 新自由主义政策; 民主转型; 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 D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1-0081-05

Policy Adjustment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Mexico

Xu Ming

(Government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The democratization of Mexican one Party-dominated authoritarian regime is gradual, long-term and peaceful. The reason why it exhibited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at the governors used both policy adjustments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reforms. In detail,the PRI shaped the peculiar democratization way by State intervention policies, New-liberal policies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reforms. By examining the process of Mexican democratization,it also indicates that public policy is neglected in researching democratization for a long time,but i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ers.

Key words: state intervention policy; new-liberal policy; democratization; legitimacy

虽然在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图景呈现出周期性的政变、动荡、混乱和无序的背景下,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保持着长期的一党执政,实现了墨西哥政治上的稳定,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墨西哥与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出现了政治上的变革,开始向民主体制转型。与大多数拉美国家转型所不同的是,墨西哥的民主转型更为平和、更少冲突,而且其民主转型也持续了更久的时间——从1976年波蒂略总统的选举改革到2000年福克斯当选总统实现政权的和平更替,墨西哥的民主化用了24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墨西哥的政治结构是如何演变的?它的民主转型为什么会历经这么久的时间?又为什么更为平和、较少冲突?笔者试从政策调整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一、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与墨西哥的民主发展

墨西哥稳固的威权统治建立在劳工、农民和大众部门(主要是中产阶级、小商人、政府官僚和知识分子)对革命制度党的支持之上。20世纪70年代之前,虽然也有零星的抗议和骚乱,但是由于50年代至70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的成功,这三大部门的大多数社会成员均能从持续的经济增长中获益。革命制度党因此也获得了足够的政治合法性,墨西哥的政治局势显得相当稳定。但是这种稳固的统治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逐渐发生了变化。1968年,受古巴革命影响的青年学生在墨西哥城的特拉特洛尔科商业区举行游行,墨西哥当局在事前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对学生实施了暴力镇压,造成200多人死亡和几百人受伤的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米德尔布鲁克认为,这次事件表明快速成长的中产阶级通过传统的方式不能轻易地被吸纳进现存的政治体系;抗议运动虽然要求民主化和新的政治参与机会,的确显示了对于现存政体严重的潜在威胁,但是它没有立即挑战墨西哥统治的劳工和农民基础。146但是,昆夫曼认为这次事件的深层原因是不断增加的收入差距、持续的乡村饥饿、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在经历快速发展后遭到的瓶颈以及部分政治精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他指出这次事件表明墨西哥的威权政治体系遭遇到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经济改革。284事实上,1968年及其之后,墨西哥城市地区频繁出现恐怖主义团体的活动,农村也不断发生农民游击运动,工人和农民对于现存政治体系的不满通过极端方式进行发泄。因此,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绝非是墨西哥中产阶级不满的表达,它昭示着墨西哥的威权统治基础遭到了严重侵蚀、政治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要维护其一党统治的地位,必须有效地应对合法性危机,重新建立工人和农民对于现存政治体系的支持。为此,墨西哥的威权主义政治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以消解工人和农民的不满。1970年,被认为是1968年特拉特洛尔科惨案主谋的埃切维里亚成为墨西哥第五任总统。为了消除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给自己留下的负面影响,重新建立革命制度党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埃切维里亚开始实施“分享发展计划”。他于1973年9月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并对基本消费品的价格进行控制、对大众消费进行津贴,以确保工人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改善。他成立了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公司,用以调节基本的商品市场、保证低收入消费者可得到基本商品、并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埃切维里亚政府还制定了农村整体发展计划,用联邦预算的20%(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高的数字)支持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并在农村地区实施土地改革,希望无地农民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对于外国资本和跨国企业,埃切维里亚在1973年通过了新的法律加以整顿和限制;国内许多较弱的小公司则被政府购买下了全部产权,国有化步伐加快。通过这一系列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埃切维里亚恢复了与劳工组织的友好关系,转移了农民对于现存政治体系的不满,墨西哥的威权统治似乎也度过了1968年以来合法性危机。但是,埃切维里亚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在政治上招致了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等右派力量的严重不满,他们联合抵制了埃切维里亚1972年改革税制、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案,并以资本外逃的形式进行抗议。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在经济上导致了严重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宏观经济问题——在埃切维里亚任期的1970年到1976年,墨西哥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了约18%,联邦赤字增长了6倍,物价每年上涨约22%。143。正如昆夫曼所指出的那样,埃切维里亚低估了在墨西哥政治系统中存在的分配矛盾和冲突,他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是却增加了政治上的分化和对立,并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经济问题。285

如何解决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所产生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和中产阶级、私人部门的不满,同时又保持工人和农民的政治支持,成为埃切维里亚的继任者——波蒂略总统所面临的巨大难题。波蒂略总统上台后,试图通过在经济上终止国家干预主义政策,解决宏观经济不稳定问题;在政治上进行改革,解决工人、农民、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对于政权的支持问题。为此,他首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了三年稳定经济计划,答应实行紧缩政策、削减公共开支、减少预算赤字,限制外债规模、控制货币流通量、确定工资增加的最高限额和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然后,他在1977年12月进行了政治结构改革,颁布了《政治组织和选举程序法》。这次改革放宽了对政党登记程序的限制,只要在任何全国性选举中获得总选票1.5%,或拥有6.5万名成员的政党即可获准登记;把众议院的席位增加到了400席,其中300个席位由简单多数票选举产生,100席以比例代表制加以分配——实质上扩大了政治反对派在众议院中代表数。这次改革还扩大了反对派政党和反对派候选人使用大众传媒的机会。波蒂略总统紧缩公共开支的经济政策在其执政的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财政赤字从1976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降到1977年的8.8%;同期,通货膨胀从45%降到了21%,出口增长了33%,进口下降2.4%。38但是,紧缩政策的实施也意味着终止了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减少了农民和工人从政策中获得的有形好处。波蒂略总统的政治改革被看作是墨西哥威权政体自由化的开端,推动了墨西哥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墨西哥的威权体系从内部开始松动。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把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暂时吸纳进了改革后的政治体系,增加了墨西哥威权体系的适应性与合法性。不过这次政治改革并没有完全达到提升社会公众政治支持的预期的目的。这次改革的主要受益者被证明是保守的国家行动党,在调整后的选举制度下,商业精英和中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表达途径,他们的支持使国家行动党在北部地区迅速成长为一支重要的反对力量;但是工人和农民等左翼力量并没有从这次改革中获益。285实际上墨西哥的劳工协会意识到新的选举程序将会挤压他们原有的利益表达空间,但是他们又无法立即运用新的利益表达途径,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反对这次选举改革。132总的看来,波蒂略总统上任初期的政治经济调整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没能维系住工人和农民的政治支持;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依然是他面临的迫切问题。如果不是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波蒂略或许根本无法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工人、农民的合法性支持之间建立平衡,墨西哥的威权体系在其统治期间必然遭到更大地冲击,政治结构的调整和民主化也可能加速。但是,1978年大规模石油资源的发现使波蒂略避免了在两难之间作出选择。利用石油资源获取的巨大财政支持,他不再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现财政紧缩和自由化,而是重新拾起了他原本抛弃的埃切维里亚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波蒂略对银行实施了国有化,以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在对外贸易中实施保护主义,继续推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并且不断扩大在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上的公共开支;他还在1980年开始实施“墨西哥粮食体系”计划,把石油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由于石油战略引发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结构改革对右派力量的吸纳,这一系列政策在没有引起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不满的情况下再次建立了工人、农民的政治支持。石油资源的发现似乎巩固了墨西哥的一党制威权统治。

二、新自由主义政策与墨西哥的民主发展

波蒂略总统以石油繁荣为前提实现了经济上的发展和政治上的稳固,但是他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和过渡扩张的公共开支政策也使墨西哥背负上了巨额外债——墨西哥的外债总额节节攀升,从1976年的258亿美元、1979年的397亿美元直至1982年的860亿美元40。因此,当1981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时,墨西哥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巨额贸易赤字和债务危机,并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82年,墨西哥货币持续贬值,通货膨胀率高达98.8%,200多亿美元短期债务到期,波蒂略被迫宣布停止偿还外债。在这种状况下,自埃切维里亚以来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已无法实施,通过经济上过度开支解决政治合法性危机的战略也已经走到了尽头。120

波蒂略总统的继任者,1982年12月上台的德拉马德里总统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应对严重的经济形势。他最初的改革重点放在财政政策和外部债务的调整上,主要措施包括削减公共开支,压缩贷款、增加消费税、限制进口、加强对工资的控制、放开国内市场价格、调整商品价格和劳务费、确定正利率以避免资金流失、贬值本国货币、进行外债谈判以延期偿付债务和利息并获取新的贷款等。随后,他进一步扩展了其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分五年逐步降低关税税率,出口限制也逐渐减少;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吸收更多的国外资本参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他还实施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许多国有企业被出售。德拉马德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了外部债务、降低了通货膨胀率,非石油产品出口增加、外逃资本开始返回。但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代价的主要支付者是工人。“在整个1983年,通货膨胀上升了70%-90%,但是工人不得不满足于增加约25%左右的工资……工人阶级的购买力以每年15%-20%的速度下降。”158而且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使大量工人丧失了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德拉马德里为配合其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官方劳工组织的重要性,并一改埃切维里亚与波蒂略以来对私人部门评批和谴责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安抚企业界的措施,建立了国家、私人部门和外资部门的三方联盟。他还竭力争取了军人力量的支持。这导致了工人与政府部门之间严重的紧张关系,墨西哥威权体系的合法性再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直接表现为,革命制度党在1982年到1983年的地方选举中失去了对五个州和六个中等城市的控制权。为了缓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招致的合法性危机,德拉马德里总统在1986年底决定修改《政治组织和选举程序法》,希望通过政治结构改革把反对力量吸纳进威权体系之中。新的选举法规定所有合法登记的反对党在联邦选举委员会中都有自己的代表,以监督该委员会的工作,保证选举结果的公正;联邦众议院的席位从400席增加到500席,其中200个席位按比例代表制产生;参议院每三年改选一半,以保持参议院政策的连续性。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墨西哥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它并没有达到稳固威权统治的目的。因为在选举改革后不久,革命制度内部以卡德纳斯为首的左翼力量反对德拉马德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认为它违背了墨西哥革命民族主义、主权、正义的精神遗产;从革命制度党中分裂出来成立了左翼政党国家民主阵线。革命制度党这次严重的分裂不仅从内部打击了墨西哥的威权体系,而且为没有政治和经济资源可以依赖的工人与农民提供了发泄不满的途径。他们迅速聚集在卡德纳斯及其政党周围,支持卡德纳斯成为墨西哥总统。在工人和农民的广泛支持下,卡德纳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赢得了1988年总统选举票数的31.1%;革命制度党的候选人萨林纳斯只是以50.7%的微弱优势继任总统。而且普遍认为这样的胜利还是靠赤裸裸的操纵选举获得的。尽管德拉马德里对选举法规做了改革,选举革命制度党通过令人信服的选举胜利合法化,但其统治的能力仍然开始恶化。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墨西哥的威权体系再次陷入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之中。而合法性危机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是德拉马德里总统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如何对待新自由主义政策,怎么度过合法性危机,也就成为德拉马德里的继任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依靠微弱优势登上总统宝座的萨林纳斯,为了度过德拉马德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合法性危机,再次诉诸于政治结构改革。1990年,萨林纳斯颁布了新的选举法,该法规定设置新的选举机构——联邦选举院,并由专门的公务员负责联邦选举事务。联邦选举院的设置使得各级选举工作不再完全操纵在政府和执政党手里,增进了选举的公正性。1993年,萨林纳斯又进行了宪法改革。新修改的宪法规定,参议院议员的名额由原来的64位增加到128位,且3/4的参议员由相对多数制选出,1/4的名额分配给第一大反对党。这一规定扩大了政治反对派的活动空间,限制了革命制度党的权力。新宪法还规定任何一个政党在众议院中的席位数不能超过315个(总席位500个)。这项规定实质上限定了总统的权力,因为总统修改宪法需要2/3以上的议员通过,执政党在联邦议会中将遭遇到反对党的有力挑战和制约。新宪法最后规定,选举结果由联邦选举法院宣布,而不再由参众两院自行确定,以保证选举的公正性。但是在经济上,萨林纳斯坚持并推进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他与美国、加拿大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降低关税,推进贸易自由化;加快了私有化的步伐,减少对国家经济的干预;对外资更加开放,允许证券资本进入;继续遏制工资的增加;并制定了新的偿还外债计划。萨林纳斯的策略是通过政治结构改革增强威权体系的合法性,为其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服务,最终通过足够的经济增长解决削弱反对派,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墨西哥威权体系的合法性危机。不过,萨林纳斯意识到了单纯的政治结构改革并无法获得工人和农民的政治支持,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奠定基础——德拉马德里同样进行了政治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合法性危机并没有缓解。因此,他在坚持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同时,也对公共财政政策作出了调整。主要表现为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到1991年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6.5%,与1988年的14.2%相比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217此外,萨林纳斯设置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官僚机构。这个机构吸纳了大量的传统地方政治精英加入,为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群谋取一定的利益;希望重新建立威权政府和工人、农民之间的联系,扩大革命制度党的联合和选举基础,应对选举改革造成的政治冲击。143-166萨林纳斯调整公共财政政策以及设置反贫困机构这两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墨西哥威权体系的合法性危机,使萨林纳斯的任期内基本上保持了政治的稳定。但是,政治结构改革并没有按萨林纳斯所希望的那样为墨西哥的威权体系带来合法性;政治结构的民主化改革提升了右派力量通过合法途径冲击威权体系的能力,他们不断从体系内施压加压力,要求新的民主化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深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在1993和1994年只有0.4 %和0.2%。而经济增长的停滞直接激化了长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公众不满,1994年1月(萨林纳斯任期的最后一年),恰帕斯州发生了反对政府的农民起义。正如皮勒尔所指出的那样,恰帕斯州农民的这次起义虽然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但深层原因是存在于恰帕斯州和墨西哥其它地区的不公正和缺乏真正的民主。122墨西哥的威权体系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

三、政策窘境与墨西哥的民主转型

萨林纳斯的继任者塞迪略,以历史新低48.77%的得票率成为墨西哥的新总统。他上任伊始,恰帕斯州的农民起义军因为恰帕斯州总统选举中存在舞弊行为,再次发动斗争;并成功地突破政府军的封锁,渗透到城市地区,墨西哥整个社会为之震惊。动荡的政治局势和长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政策酝酿的经济后果最终引发了1994年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比索贬值了一半、墨西哥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6.9%,工人和农民持续下降的生活水平更加恶化。塞迪略极力采取措施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但是他受到了国会中反对党的怀疑。虽然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塞迪略最终使墨西哥度过了金融危机,恢复了经济稳定。但是墨西哥威权体系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欺骗和无能成为革命制度党威权统治的标志。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合法性问题?选择埃切维里亚和波蒂略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还是继承德拉马德里和萨林纳斯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问题在于,无论是左派的政策选择还是右派的政策调整,在缓解合法性危机的同时都埋下了更大合法性危机的根源。而且工人、农民、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在经历从左到右、成效不大的政策调整后,已经很难再信任威权政府的任何政策努力。塞迪略深切地明白,经济上的任何政策选择都已无法解决墨西哥威权体系面临的复杂问题,他面临无计可施的政策窘境。

不过,墨西哥威权体系的历任总统稳固合法性的工具不仅是经济政策调整,还有政治结构改革。塞迪略作出了破釜沉舟的选择。他约见了民主革命党、国家行动党、工人党等墨西哥三个主要反对派的领袖协商政治改革问题。这四个政党首先于1995年1月签署了“全国政治协议承诺”,答应对不平等的选举制度进行改革。然后经过长达19个月的谈判协商,四个政党于1996年7月达成协议并签署了《为促进决定性的选举改革修改宪法的建议》。随后,墨西哥参众两院通过建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改。这次政治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任何政党在众议院中的席位不能超过300席,即总席位500席的60%;从1997年开始,参议院128个席位中的32席按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政府不能干预选举机构,内政部长不再主持联邦选举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各政党的活动经费和竞选费用将主要靠公共机构提供,而不是靠私人机构提供,法律将规定适当比例并确定竞选费用的最高限额,对经费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最高法院主管选举,联邦选举法庭由司法权主管,有关宪法分歧的诉讼由最高法院解决;联邦区或首都的行政长官从1997年开始由直接选举产生,联邦区代表亦自2000年始由公众直接选举产生。“以前的政治改革只是在革命制度党牢牢地控制政权的条件下减少了选举的欺骗性、增加了反对派在政治体系内的代表性,但是1996年的政治改革前所未有地放开了对政治权力的竞争,为反对派通过竞选选民的选票获取政权铺平了道路”。77-97而且,这次改革使墨西哥总统不能再控制立法和司法部门,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因此,塞迪略在政策窘境下的政治改革选择基本上使墨西哥的一党制威权体系完成了向多党制民主体系的转型,墨西哥的政治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宪法和规范层面上的转变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首先是在1997年的中期选举中,革命制度党只获得了500个众议院席位中的238个,历史上第一次失去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并且失去了第一个选举产生的联邦区行政首长。其次,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革命制度党的总统候选人拉瓦斯蒂达输给了国家行动党和墨西哥绿色生态党的联合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革命制度党在执政71年后失去了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墨西哥在事实上完成了从一党制威权体系向多党制民主体系的转型。

四、结论

考察墨西哥漫长的民主转型历程,可以发现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无法有效地赢得工人、农民、中产阶级和私人部门的政治支持,丧失了政治上的合法性是墨西哥巩固的一党制威权体系最终演变为民主政治体系的根本原因。墨西哥从威权体系向民主体系转型的政治结构演变围绕着选举制度的改革渐进展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并表现为总体平和、较少冲突的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样不同的民主转型路径,主要的原因在于墨西哥的威权统治者综合运用了政策调整和政治结构改革这两种缓和合法性危机的工具。在合法性危机激化的条件下,调整政策,满足主要反对者的利益诉求,缓解政治压力,延续威权统治;而在政策资源有限、政策调整无法达预期目的的条件下,对政治结构进行改革,增加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度。政策调整和政治结构改革的配合运用,避免了威权体系的立即崩溃;但是政治结构改革又逐渐使威权体系发生变化,最终完成了向民主体系的完全转型。这也是墨西哥民主转型经历了漫长时间的主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政策弹性的存在、利益重新分配的可能,减少了公众诉诸于暴力满足需求的冲动;经常的政治结构的变革容纳了有组织的民主派斗士,使他们倾向于选择在体系内的和平斗争。墨西哥威权体系的民主转型也因此呈现出总体平和的特征。威权统治者在面对合法性危机的状况下对于公共政策的调整,是墨西哥民主转型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对于民主化或民主转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角度,一个是宏观的决定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民主化的发生和转型;一个是微观的过程论,认为民主化主要是政治精英之间博弈选择的结果。但是宏观的决定论无法解释民主化发生的具体时间、方式和路径;微观的过程论又难以理解民主化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虽然也有学者试图对两者进行折衷,但鲜有成功。通过对墨西哥民转型过程与其间政策调整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公共政策是长期以来被民主化研究忽视的一个面相。事实上,宏观的社会经济结构正是以限制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范围的方式对政治精英的行为和民主转型的过程发生影响;而政治精英则通过公共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应对宏观的社会经济条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并且微观的博弈过程不仅是围绕着具体的政治制度安排展开,更是围绕着政策调整和选择展开——毋宁说首先是围绕着政策调整展开,进而才是对政治制度安排的博弈。因而,对墨西哥政策调整和民主转型研究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公共政策是研究民主化的一个重要角度和切入口,它是宏观要素和微观过程的结合点。对于转型期公共政策的分析有益于更加清晰和全面的理解威权主义政体的民主转型。

参考文献:

Kevin J. Middlebrook.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The Case of Mexico,In Guillermo O’Donnell,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eds.),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Latin America,Baltimore and London[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146.

Stephan Haggard,Robert R.Kaufman.The Political Economic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英〕贝瑟尔·莱斯利.剑桥拉丁美洲史:卷七[M].高晋无,黄 锡芬,高炜,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

徐世澄.墨西哥政治经济改革及模式转换[M].北京:世界知识 出版社,2004.

John Peeler.Building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M].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Inc. 1998.

Jane S.Jaquette.Economic Liberalization in One-Party-Dominant States:Indonesia and Mexico,in Akio Hosono and Neantro Saa-vedra-Rivano (eds.),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Denise Dresser.Bring the poor Back In: National Solidarity as a Strategy of Regime Legimation,in Wayne Cornelius,Ann L.Craig and Jonathan Fox (eds.),Transforming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Mexico:The National Solidarity Approach[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列宁;体制转换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第一次领导了苏维埃俄国的体制转换,即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体制转换,列宁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高超政治艺术和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危机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不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就爆发了,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的产品一律归国家所有,由国家进行统一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化工资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迫资产阶级参加体力劳动。

1920年底,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并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但苏维埃政权却面临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即农民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对苏维埃政权越来越不满意,对苏维埃政权推动的余粮收集制越来越反感。农村出现危机。危机状态表明,苏维埃政权与农民关系出现严重问题,共产党的政策严重脱离农民,苏维埃政权已经处于危机状态。

事实上,国内战争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任务、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遗憾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些问题没有及时着手分析,凭着决策的惯性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而在任务、环境和条件都发生变化的态势下造成了一系列危机现象的出现。到1921年初,布尔什维克党决策高层面临着困难的选择:要么冒着与多数农民为敌的危险,继续强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么废弃原有模式,选择农民所能够接受的政策。喀琅施塔得事件对列宁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列宁看到,党如果不改变政策,不进行体制改革,就会被人民群众,因此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921年党的十大完成了决策层面的转变,出台了新经济政策。这时期,列宁在经济上实行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开动市场机制;在政治上缩小肃反机构的职权和作用,初步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思路,成立了苏联。经过一系列政策性的调整和转变,苏联平稳地遏制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实行粮食税以后,共产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农民手里上缴粮食税后的余粮。如果余粮上市则商品货币关系就会复活。而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将商品货币关系看成是同资本主义关系连在一起的东西。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阶段,列宁还想在粮食税的框架内通过产品交换来阻止商品交换。但在1921年秋天产品交换失败了。“所谓失败,是说它变成了商品买卖。如果我们不想把脑袋藏在翅膀下面,如果我们不想硬着头皮不看自己的失败,如果我们不怕正视危险,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第42卷,第228页)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及时取消国家与农民进行的产品交换,让农民走向市场。列宁号召大家“学会经商”。这时期列宁不再强调“国家强制”的方法,不再敦促使用最革命的手段,而是强调,俄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在列宁看来,余粮收集制是一种革命办法,而新经济政策则是改良主义的办法。在实行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列宁不断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如列宁曾经明确说,“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时我们认定,农民将遵照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个工厂,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这种构想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列宁全集》第42卷,第182页)“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列宁全集》第42卷,第225、226页)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共产党纠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全集》第42卷,第175页)。而“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又是从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列宁全集》第41卷,第208页)

三、新经济政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列宁最初是将新经济政策作为反危机政策加以实施的,但随着新经济政策的不断推进,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决策高层也不断地反思和探索,导致全党战略思想和整个体制的变化。在不断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他要骑着新经济政策这匹骏马跨入社会主义,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应该看到,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绝不仅仅是政策性或策略性的调整和改变,而是一个模式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转变。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和道路。在国际革命推迟爆发的情况下,共产党同农民保持正常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列宁给党规定的任务是:不要拉着农民走,推着农民动,而是同农民一道前进,使用农民最熟悉的语言,照顾到农民切身利益,运用无产阶级特有的悟性,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同农民在一起,与农民一起前进,这是无产阶级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是新经济政策的主题。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1)检验同农民经济的‘结合’。(2)检验同资本主义的(既同商业的、也同工业的)(既同俄国的、也同外国的)竞赛。”(《列宁全集》第43卷,第397页)在这里,列宁实际上道出了新经济政策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其一,新经济政策容易同农民结合,易于被农民接受;其二,党通过这种政策可以同资本主义展开经济竞争。社会主义需要热情,但仅靠热情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还要将革命热情与文明商人的本领结合起来。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苏维埃政权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社途径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