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十篇

时间:2023-10-18 17:21:38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1

一、各司其职,多种分工

每个幼儿都有当管理者的欲望,如果只有一个或少数人有机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那么势必会减弱大部分幼儿的管理兴趣。于是,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和幼儿的讨论,笔者根据内容、时间、区域,确定了不同的管理项目。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者由其他幼儿推选等方式参与到各项管理中来。

(一)担任“每周值日生”

担任“值日生”是幼儿最常见的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值日生一般都是一天轮换一次,循环往复进行。然而,受到其他教师的启发,笔者尝试了“周值日生”的举措,也就是说每组的值日生要从周一开始一直做到周五,然后下周再重新换人。每周一早上的晨间谈话是确定班长和值日生的时间。刚开始时,由教师有目的地在每一组指定一名值日生,当选的值日生在一周内负责相关事宜;几个星期后变为每周一自主竞选,幼儿争当值日生;最后到学期末的时候就是以组为单位,幼儿商量推选值日生。值日生任命制度经过了以任命为主、轮流值日,自主竞选、争当值日生,以组为单位、幼儿商量推选值日生三个过程的变革。固定了时间和形式之后,笔者也和幼儿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值日生需要负责的管理内容。主要负责各组的生活活动的服务和管理。晨间活动时:收拾、摆放玩具;点心餐时:擦桌子,管理用餐情况;集体活动时:准备、整理教学具;午餐餐后:擦桌子,分发碗筷,端菜,端饭,管理用餐情况;放学离园时:辅助教师检查整理书包。“值日生”的角色体验是靠身体外部动作(劳动)来表现的,它的工作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一周的时间给予了幼儿充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通过伙伴、教师的不断督促和帮助,他们会把工作越做越好。(二)充当“每日小队长”如果说担任“值日生”是幼儿生活活动的辅助者和管理者,那么“小队长”就是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在活动中组织协调小组成员的行动,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一般都是根据不同幼儿的特长和优势来邀请他们承担不同活动中的“小队长”,来管理临时组成的学习小组。协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角游戏、体育游戏。这些小组是不固定的,负责人不固定,小组成员也不固定,是临时根据活动需要所组成的。临时小组的建立方法多样,可以是组长选组员;也可以组员选组长;还可以先确定组,再选定组长。1.集体活动中。主要是针对有小组活动的集体活动。小队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实验、讲述、表演等活动。如:在开展看图讲述活动“小树苗”时,小队长和其他幼儿根据四幅小图进行了轮流讲述,小队长组织协调同组幼儿补充故事内容,以此完善讲述,最后商量推选了一名作重点讲述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保证了讲述过程的人人参与,也大大减轻了教师指导时间不够的问题。2.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主要针对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在幼儿自主选择之后推选一名“小队长”作为负责人来督促和帮助同组幼儿的活动。如:在折纸小组中,请能力强的幼儿指导集体活动中没能掌握折纸技能的幼儿继续进行练习,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又如:在下飞行棋的活动中,四人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规则的修正和强化,帮助其他组员进一步明确下棋的规则,以强带弱,共同进步。3.社会性区角游戏中。主要针对有社会往的区角游戏。在中班,教师采用先聘请负责人担任各区域的“小队长”,如建筑队长、点心店店长、理发店店长等“小队长”。其余幼儿采用上门应聘的方法参与到各游戏区中。在游戏中,小队长要引导懂得游戏的工作人员进行材料的准备、调节人员分工、收拾整理等活动。这些大大加强了幼儿运用游戏材料的能力和交往能力。4.体育游戏中。在能力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的体育游戏、自创游戏比较常用。每次,笔者都会邀请数名幼儿来担任游戏的“小队长”,负责引导同伴选场地、商量游戏内容、形式等。其他幼儿则自选队长组成游戏组进行游戏。每次的游戏组成员都是不固定的。在这样的交往中,幼儿能学到不同的交往方式、游戏技能,取长补短。小队长的管理期限是一日时间,当任务完成之后,临时小组就随即解散。但由于每日的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小队长所承担的管理内容也比较多样化,这就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临时小组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有时候甚至会失败。但这并不可怕,因为群体组合的目的就是培养交往能力,应该看中的是磨合对培养交往能力的意义。有些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但对自己不在行的内容组织起来就有些手足无措了。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小队长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容应对。

(二)当“时段小助手”

所谓“时段小老师”,自然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对同伴进行帮助和管理的组长。他们所面向的不是一组幼儿,而是全班幼儿。他们重点是对同伴的行为习惯、生活技能等的督促和帮助,是伙伴们的好帮手、教师的好助手。1.领操小助手。我们会邀请有进步的幼儿到前面来示范领操,既是对于他们进步的肯定,又能给予其他幼儿榜样作用,鼓励他们也努力练习,争取也来当小助手。2.洗手小助手。邀请能坚持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幼儿督促同伴认真洗手,最后检查水龙头是否关闭,培养幼儿做事细致、有始有终的习惯。3.餐后小助手。在用餐环节,有部分幼儿先吃完饭了,笔者会邀请他们先开展各种活动,那就邀请先吃完的一名幼儿帮助教师管理开展游戏的幼儿。幼儿玩自带玩具时一旦发生争执,可以请他帮忙;分发图书时,可以请他协助;玩积木时,可以请他管理积木的拿放和使用情况;等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给予了幼儿更大自由的空间。“小助手”出现在任何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游戏、生活等规则的建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担当“小助手”时,当他们发现同伴不好的行为举止时,他们同样会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平时活动中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增加责任感和控制力。

(三)当“区域管理员”

幼儿园除了以小组为固定的群体模式外,还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空间位置就是“区域”了。室内外的区域丰富多样,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的选择。在游戏中有“小队长”负责管理,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管理员”。但“自然角”和“图书区”这两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每天都有幼儿进行游戏,因此,我把它们单独列出,邀请特殊的“管理员”进行有效管理。1.自然角管理员。每天要尽早来园对种植区、饲养区的植物、动物进行观察和管理。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并一起解决。还要提醒每组的值日生来园之后有选择地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平时,还要注意查询和积累关于花草、动物的知识以便介绍给其他幼儿。每天还要在晨间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工作,就像一个“自然专家”一样。担任过自然角管理员的幼儿都对自然角有一定的了解和好奇心。2.图书管理员。每当幼儿没有摆放整齐或者不小心弄坏了书,图书管理员会提醒和帮助他们把书放好并修好。当有些图书在图书区放置久了,他们还会及时把书还给主人,并请他们换一些新的图书来。每周还要选择一本他们认为好的书进行好书推荐。每次上任的新图书管理员还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拿手的故事。“区域管理员”的角色虽然只负责一个区域,但涵盖的内容很多,对幼儿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因此,笔者都会及时和现阶段承担此职责的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辅助幼儿做好各项工作。

二、各展其才,多面发展

(一)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总是在与物、事、人的相互作用中进行,最主要的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在不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真正参与到了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他们取长补短,各项能力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特别是社会性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我们班几个本来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他们在“当家”的过程中虽然一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同伴和老师的鼓励下也坚持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也能从容应对管理工作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加强了,从每周完成记事本记录、携带物品和其他一些临时任务等的情况来看,他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班级的主人,事事都争先、努力,为班级争得了各项荣誉。另外,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合作协调能力还比较差,在做“小当家”的过程中,他们受到了磨练。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和学到了友好相处的方式。

(二)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如果仅靠幼儿个人的努力,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如果是在一个好的学习团队中,所用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在各种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幼儿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的活动,并时常能得到小队长的帮助和支持,甚至他们仅从模仿小队长中都能获得不少进步。同时,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同伴之间的互补、互学也给予了幼儿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设置 管理

近几年来,不少幼儿园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突出了区域活动的地位,在创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与幼教同行共同探讨。

一、存在问题

在区域活动的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区域活动的设置流于形式,在内容选择、材料的投放中教育目标不相符,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所设置的活动区“数量”可观,“质量”却不行,未能很好地教育目标服务。

2.区域活动的设置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性,对年龄班差异认识较模糊,缺乏层次性,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

3.区域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缺乏灵活性,利用价值不高,只把活动区当成一种纯碎的“摆设”。

4.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不足;供幼儿自己操作、训练多种能力的材料不足,成品多,半成品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少,材料的提供注重外表的美观,忽视了安全卫生标准。

二、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在思想上,未能真正地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性质,对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认识模糊,忽视了区域活动设置的原则,缺乏创新能力与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能力。二是在管理上,缺乏一套检查督促“区域活动实际利用率”的管理措施,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力。三是设置与管理分开,重设置,轻管理,重“创设”,轻“利用”。领导未能及时对教师进行有效地业务指导,教师未能在区域中给予幼儿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这些都是导致区域活动创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造良好条件

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中,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规程》精神,学习有关区域活动的理论文章,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为什么要设置活动区域,了解区域活动的特点、设置原则及注意事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及指导方法等,然后,检查、分析在区域活动设置中存在问题,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教师还必须定期参加业务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增进科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对区域活动实施科学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合理设置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围绕活动目标,发挥教育作用

教师要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并根据活动目标决定区域活动的种类。这既要求教师对各类区域活动的功能有清楚地认识,也要求教师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的需要,紧扣目标设置活动区的内容,然后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以达到教育目的。

2.注意灵活多变,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室空间有限,而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教育形式也是多样的。儿童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所以,区域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经常变更,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在创设这些区域时,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注重流动区的种类全、数量多,要注重灵活多变,定期更换、调整、补充活动区材料,使活动区保持动态,以便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体现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由于幼儿个性发展,认知水平有差异性,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不同层次,以此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材料内容及形式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如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形象思维为主,参与活动及时间短,所以提供给他们的活动材料要新颖、形象、具体,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并且要易于操作;中、大班幼儿的思考已逐渐从具体转向抽象,理解力、观察力、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由此,提供给他们的材料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

4.保证安全卫生,提高区域活动材料的利用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种类繁多,不仅有商品性的,而且有半成品和废旧物品的利用。因此,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幼儿健康,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有使用价值。在废旧物品的利用中,可选用能晒能洗的东西,如毛线、尼龙袜、碎布、泡沫板等,尽量减少废旧铁制品、玻璃制品的使用。

区域活动的材料设置还要易于操作,便于幼儿拿放,必须消除把材料束之高阁,“闭门谢客”的现象。可制作适合幼儿身高的小矮柜,提供丰富多彩的有结构、无结构、成品、半成品材料,同时要注意区域活动的场地、光线的强弱、动静交替等的合理安排,保证幼儿的健康,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三)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科学管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

1.设立区域活动评价指标,使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必须防止重设置轻管理、重“创设”轻“利用”的倾向。加强对区域活动的检查、指导,设立区域活动评价指标,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是一项十分必要的管理工作。

区域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价:A.设置的内容是否紧扣目标,设置的种类是否多样化。B.形式与内容是否灵活多变,体现个体差异。C.材料是否安全,易于操作。D.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兴趣,乐于参与。评价可采用等级制及百分制。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

区域活动的设置与管理不要由教师一手操办,一定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供给他们积极思考,提供建议,准备材料,布置和收拾整理等活动的机会,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同时,为了防止幼儿随意丢弃、毁坏材料,教师还可让幼儿把自己布置的区域、创作的玩具等成果展示在同伴面前,这样,幼儿在自己参与创设的环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体现了人格价值,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区域活动的管理。

3.加强区域活动的具体指导,逐步实施有效管理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主导者,是区域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与指导。

首先,要注意观察,通过观察,教师便能实施有效地管理,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避免有的活动区没人玩,幼儿到处乱跑的现象。

其次,要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教师要根据目标,选择一段时间对某一区域进行定点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还要教育幼儿爱护活动材料,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幼儿按照材料摆放的顺序,在拿和放中养成自己整理收拾活动材料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帮助与指导,逐步实施有效的管理,教师才能提高区域活动的实际利用率。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丰实、符合科学要求的区域活动环境,通过科学管理,保证区域活动的有效利用和开展,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参考文献: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3

一、以学定教,形成清晰而有效的课程建设组织

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提高实效性,幼儿园建立了课程管理的三级研究组织。

1.课程规划组――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课程发展远景与课程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学期目标确立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课程研讨组――年级层面。根据幼儿园总的课程规划,结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组内教师特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具体研讨课程中的主题实施,并组织实践观摩和问题研讨等,着重解决课程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达到对课程动态管理的目的。

3.课程实施组――班级层面。班级教师结合班内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将课程计划分解在班务计划和月、周、日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二、资源整合,构建丰富而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我园课程“园本化”的宗旨:课程结构变中求稳,课程实施稳中求新。以《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和《纲要》为基础和指导,结合本园绘本阅读特色,从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做到“全面优化基础性课程,规范丰富特色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从三个方面体现课程的内涵,推进课程管理。

(一)基础课程――融合性管理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单元,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科学领域数学的设置缺少系统性、连贯性,艺术领域音乐律动的活动安排太少,课程的适用性、实用性也有所争议。我园经过多次的讨论、商议,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从课程本身的角度,从本地本园的角度出发,决定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融入《幼儿园课程指导》的部分内容,凸显本地本园的特色,有效利用并完善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我园秉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学习、游戏、生活的融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二)特色课程――多元化管理

近年来,我园确立了“依托经典绘本,彰显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指导思想。特色课程的开展,养成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幼儿想象、创造、审美和语言表达等多元能力的发展;还汇编了绘本阅读教案集,有效构建了典型的绘本阅读课型模式。根据“幼儿的一日皆课程”的观点,我们采用了特色课程的二条教育途径:

1.单列式绘本阅读

半日阅读:每周安排一个半日作为正式的绘本教学活动时间,固定班中的一位教师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教学方式有三:一是人手一册绘本,把膝盖当成桌子;二是将阅读内容制作成课件;三是将绘本放在投影仪下观看。

群体阅读:作为集体阅读活动的辅助形式,群体阅读活动由多名幼儿组成,旨在给更多幼儿交流、发言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阅读分享的乐趣。

亲子共读:我园把每周三下午定为“亲子阅读日”,让家长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带着孩子去“温馨书吧”进行亲子阅读。家长的参与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得到更多具体化和个别化的指导,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2.渗透式绘本阅读

品书坊中渗透:每个班级都创设独立的“品书坊”,一处温馨的小角落,一排满是绘本的“书袋”,让幼儿在早晨来园、区域活动、餐后或离园活动时自由进入其中,完全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爱看的绘本。

语言区中渗透:放置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图片、木偶、头饰等物品,让幼儿自编自导进行表演,不仅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也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美工区中渗透:准备装订好的空白小册子,提供画报、旧图书、胶水、剪刀、彩笔,孩子们可以通过剪贴来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图书,把它讲给小伙伴听,并放在语言区里供其它孩子阅读。

(三)选择性课程――个性化管理

选择性课程是体现尊重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在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中寻找闪光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特殊需要,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优势。为了使我园的选择性课程更有效、更符合幼儿需求,我们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步,前期调查。无论是课程的构建还是质量的判断,都要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选择性课程的确定以幼儿为主体,由幼儿推荐课程项目,每个年级选出六种幼儿欢迎度最高的课程,作为本年级的选择性课程。

第二步,双向选择。坚持人人参与、双向选择的原则,我园主张每位幼儿都参与选择性课程。每班先将年级组内选择性课程的内容告知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特长略有调整。

第三步,课程实施。选择性课程每周下午开展一次活动,时间为50分钟。活动中幼儿园配备行政和保育员在每个楼道口进行执勤和巡视,确保每一位孩子安全抵达教室。学期结束前,召开反思会议,将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使今后活动更好、更顺利地开展。

选择性课程的开展,给予了孩子一个展示特长、挖掘潜能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大气、乐观的新时代小公民,同时使班级与班级之间加强了横向联系,促进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三、立体推进,注重规范而有序的课程过程管理

(一)加强园本研训,在交流中“重塑观念”

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我们让教师树立两种课程观:一是树立大课程观。作为教师,要使幼儿真正地学好,就要使教学不但通过教材来体现,更要通过广泛的资源、一日的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体现。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要求教师有敢于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二)加强课程审议,在研讨中“提升质量”

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

首先,优化活动前的课程审议。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前,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对教材进行审议。结合本园实际以及本土文化,删减极少数不适合我园实际的内容,补充适合的教学内容并调整主题目标,使主题目标落到我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然后设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方案,讨论家庭、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课程的实施深入提供保障。年级组内教师设计好主题中的每个活动,大家明确分工、优化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优化课程实施过程。

其次,完善活动后的课程评议。课程实施后,对值得分享和困惑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次审议,交流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进展及效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使得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成为教师们的自觉意识。在一学期主题活动全部结束后,将所有资料按规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题课程文本资料,供其他年级组参考和选择性使用。

(三)加强自我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教学”

教育教学反思是幼儿园课程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为了促使教师注重教育教学反思,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幼儿观察记录。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和案例反思四块内容进行撰写,通过观察、分析,对幼儿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是主题实施情况记录表。每个主题撰写,记录环境创设、区域角创设、幼儿活动及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情况等,整个主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活动进行评价。三是周保教分析。每周撰写一次,分析课程的目标能否与幼儿的发展相对应,课程实施后幼儿的发展状况,幼儿参加活动后获得了哪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加等。

(四)加强课程检查,在评价中“强化行为”

“重过程,抓落实”。结合《实幼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以保教常规活动为载体,以过程评价为手段,对教师、班级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监控。

1.一日活动计划制定。我园要求教师将周计划提前一周放入幼儿园的共享文档中,由业务园长负责督察、指导,且在制定周计划时要遵循六大原则:五大领域平衡整合原则、预成内容与生成内容灵活结合原则、环境创设随主题变化原则、区域游戏与主题教学内容相结合原则、动静交替室内室外结合原则、家园合作相互沟通原则。

2.教学规范化管理。行政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重在“二看二听”。一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是否写好个人特色分析,对活动是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二看:教具准备是否合理,能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一听:对活动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这样处理的依据;二听:能否能背出诗歌、弹唱歌曲、讲出故事大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3.班级常规化管理。对每个班级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对班级的早操、用餐、午睡、户外活动等一日环节进行检查。

(五)加强科学管理,在推进中”大胆放权”

1.教研管理权。我园创新小组教研活动,给予教研组自主管理权,倡导以“小专题研究”为抓手,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依托班级课程管理寻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

2.教学自。作为管理者,要把决定权交给教师,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学自。课程的实施就是在静态的计划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

3.课程弹性权。每个老师可根据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周活动预设安排表。这些活动计划和主题活动计划都是弹性的,各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调整活动进程,还给幼儿生成活动权,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调整。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发展;环境创设;班级管理

一、把教育“硬件”做好,是幼儿发展的基本

这里的“硬件”是指一个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它可以给人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不应是单纯的美化、绿化、儿童化等的外在装饰,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的,能满足儿童生长和发展需要的适宜的环境。

1.幼儿园整体设计

在规划整体环境时,注意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儿童化、乐园化、教育化的原则,使整个环境中充满美的气息,能使幼儿一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并能融入这个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幼儿园特别注重设计构思、使用材料、色彩调配、装饰布置等方面:色彩调配运用鲜艳的色彩来搭配――是考虑使幼儿受到视觉美的享受;区域材料是安全美观且有层次――是考虑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童心;装饰布置中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性――是考虑使之成为动态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2.教室环境的创设

活动室是幼儿每天生活、游戏的天地,教室内环境的创设,在活动室内环境设计时我们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实际需求等,选择与之相应的布置,而且还留给幼儿足够的尝试与参与空间,使活动室环境丰富多彩并且富有变化。

(1)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主题,一般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与喜爱的内容为主,有卡通的、动物的、大自然的、小朋友创作的及其他各种造型的,用主题形式来组合,还有专门的墙面及区域提供给幼儿生成的内容。

(2)在色彩的运用上力求鲜艳和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运用既符合实际又不乏充满想象的搭配;大到墙面、橱柜的色彩,小到区域活动的提示标识的创设中都能显示。

(3)在材料上有多N选择,各种纸张、纸盒、吸管、树枝等,更多地接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既渗透了环保的意识,又能鼓励幼儿、幼儿家庭共同收集,每班的互动墙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

(4)在形式上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一般是根据主题,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互动增强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3.教室外环境的创设

教室外环境一般指幼儿户外活动空间。幼儿园的场地是有限的,我们在有限的环境中注意将美好的内涵渗透其中。如,针对幼儿对色彩感受比较明显的特点,教师自己动手将墙壁油漆成彩色,其中靠近多功能厅的那面墙被设计成了“生日墙”,入园的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照片贴到对应的月份里,这成了别具一格的一道风景。教室走廊区域,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主题墙,随着教学教育内容的跟进,主题墙的内容也可每周变化,也可张贴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自信;各班的家园栏既是宣传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媒介,又是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操场上面教师、家长共同收集废旧轮胎、竹梯、纸箱等,制作了可供幼儿游戏的各种器具……整个户外环境被点缀得充满生机,成为幼儿运动、游戏的最佳场所,每天微笑着上幼儿园,在此流连忘返。

4.专用室的创设

为了对各班幼儿活动的一种补缺,我园还开设了专用活动室:图书教室、舞蹈教室、美工教室及多功能活动室,在教师的穿针引线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布局后,渗透了一种和谐,一种适宜,更加有利于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发展。

二、把教育“软件”做棒,是幼儿发展的保障

这里的教育“软件”是指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其实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又有对不同个性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自身与他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5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幼儿和研究幼儿

教师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先了解幼儿,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了解幼儿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班主任在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影响。

(二)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即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在幼儿园中,不同的年龄班,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内容是不同的。作为不同年龄班级的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以及计划的调整、总结与评估。在制定时需考虑园务工作计划、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以及其他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方方面面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分析:

二、以幼儿为主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班主任和教师要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以幼儿为主”具体体现在,在制定规则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争取使之合情合理;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柔性的管理,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然后有的放失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保教结合,正确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

班级保教人员要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班级工作目标与计划,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它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快乐地生活,教师热情地工作,全园的风气也会得到改善,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灵活运用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标

1、情感沟通法

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园长、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前提。做好沟通工作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调节各种矛盾,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2、榜样激励法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好带头作用。例如,在遵守时间上,教师如果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体现出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样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的行为;教师之间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如果事事抢着干,不怕苦,并与配班教师和睦相处、坦诚待人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班级管理工作创设有利于其顺利开展的条件。

3、互动指导法

教师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其互动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4、规则引导法对于幼儿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规则的引导以使幼儿、家长了解并逐渐内化到其思想行为中。因此,在孩子每天入园时,对家长进行有意识地参透关于班级的一些制度,以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密切与社区联系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民主型师幼互动;班级管理;策略

马丁•路德指出,如果要教育孩子,首先我们就要变成孩子。幼儿本身就是自然本真的存在。自古至今教育家对儿童观的看法是众说纷纭,直到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真正把儿童作为自然人提出,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角,也给儿童发展带来了春天。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期的存在是具有独特价值自然规律的存在,尊重儿童是每个成人尤其是幼儿老师的重要职责。师幼互动是幼儿人际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无论教学管理还是生活管理,都需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开展。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决定着管理的有效性与否。民主型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形式,在幼儿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一、师幼互动的概念及现状

(一)概念界定

互动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映的过程,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1]可以说,互动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行为或思想的相互往来。广义的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的专指教师与幼儿园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互动。[2]因此,就笔者看来,师幼互动指在整个幼儿园生活、教学与游戏等各种场景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过程。师幼互动是幼儿人际互动的核心,影响着幼儿的身心成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型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站在同一平台上,互动中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因此,民主型师幼互动是建立在尊重儿童基础上的互动形式。我们要破除把儿童看作“小大人”的看法,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其发展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儿童的成长规律和速度。

(二)师幼互动的现状

幼儿从入园起就开始了与班级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一天的快乐与教师关心与否、活动内容是否丰富、同伴关系是否亲密、教师情绪等都有很大关系。目前,幼儿园师幼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幼儿被动地位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喊着尊重儿童的口号,实际教学中却相差甚远;互动方式单一、内容单薄、表面形式比较严重;对幼儿不够充分了解,导致忽视幼儿的差异性。1.教师中心盛行,以教师发起权威命令为主。在一些幼儿园,往往会看到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处于一种主动优势的地位,比如教师为了让幼儿保持安静会采用手指操的方式:“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膝盖;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等。”有研究表明,教师主动发起的互动比幼儿主动发起的互动要多,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3]比如,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往往会给幼儿太多的限制规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幼儿玩耍与游戏的兴趣。处于服从、依赖地位的幼儿,在游戏中应拥有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另外,以教师对幼儿的指令、安排等为特征的下行性互动占主导地位,以幼儿对教师的请求、询问等为特征的上行性互动明显不足,而以师幼之间共同协商、平等对话为特征的平行性互动则最为缺乏。[4]可见,教师以命令的方式主导着幼儿的发展方向,使教师与幼儿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幼儿在一种被束缚、被压抑的状态下成长,无疑对其身心成长是不利的。2.互动方式单一,互动过程呈负向情感交流,内容表面化严重。问答与对话是师幼之间特殊的互动形式。许多学者都指出,儿童是一名哲学家,他们的问题基本都蕴含着哲学意味。幼儿期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时期的幼儿常常会出现反复问、追着问的情况,而部分教师给予的却是规避性、闭合式的回答,仅给予简单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儿童的好奇心。这样简单的答复性问答,致使师幼之间缺乏一定的情感交流。另外,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在作为施动者的行为中,总体上以缺少情感色彩的中为主,对幼儿表现出的不满、不耐烦等负向情感行为显著多于对幼儿表示友好、亲切等正向情感行为。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表现出的负向情感会抑制幼儿互动动机的形成,并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3.教师对幼儿缺乏了解,互动中忽视幼儿的差异性。了解幼儿最好的方法是认真观察幼儿。观察不仅是表层的观看,也是与幼儿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智慧和技能是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但在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了解幼儿的方式比较简单。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了解幼儿,但往往在接送幼儿时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但在那短短的几分钟内根本不可能充分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真实表现,最多只能是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没有针对幼儿性格、行为以及幼儿所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进行充分了解,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往往给活泼开朗、行为积极的幼儿更多反馈的机会,而不爱讲话、表现不积极的幼儿被教师忽视的几率比较大。总之,每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的个性与差异,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师幼互动不合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混淆了儿童观与儿童教育,导致权威力量占主导

近年来,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呈现愈演愈热的局面,但儿童教育与儿童观并不能划等号。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被誉为“发现儿童”的第一人,抨击了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观,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有关儿童观的论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儿童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权威地位,儿童期是有别于成年的一个时期,儿童的自由成长、尊重儿童应该放在第一位。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落后的儿童观会产生“异化”的儿童教育,不能正视儿童的地位,忽视儿童的人格和尊严。幼儿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在与幼儿互动中以积极情感来启迪幼儿。在民主型的师幼互动中,正确的儿童观指引着教师的儿童教育观,在自由、宽松的师幼互动中激活幼儿的创造才能和潜能,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幼儿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与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内容单一表面化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而民主型师幼互动的建立需要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的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态势,往往倾听和关注幼儿较少。教师自身伦理道德的树立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是每一位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所应该具备的,这样才不易导致互动内容处于表层意识层面。

(三)幼儿教师错位了尊重与看重之间差异,导致统一化忽视差异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完善性和不平衡性,每个儿童的自我认知与实践能力都不同并呈现出弱势化局面。儿童的身体与心理的发展需要成人的照顾,儿童地位与权力的实现需要成人的保护。由于儿童处于未成熟状态,幼儿在发展速度、发展内容、发展态势上必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差异,把握儿童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做到因材施教,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从中汲取力量,获得鼓励并得到指引。《学会生存》中讲道:“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们将逐渐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5]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不要把尊重幼儿与看重幼儿混为一谈。

三、民主型师幼互动对幼儿班级管理的作用分析

(一)民主型师幼互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民主型师幼互动体现的是方式的多元与彼此尊重,有利于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有效的师幼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儿童教育的结果。师幼互动是教师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实践智慧的外在表现,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如果不具备或不能准确地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师幼互动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就会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将会给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种积极正确的指引,而民主型师幼互动是幼儿班级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因素。

(二)民主型师幼互动是班级教育质量提升的探求

班级是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游戏活动的载体,是幼儿学习、游戏的重要场所。作为启蒙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此阶段师幼互动是否良好、班级管理是否良好,关系着幼儿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民主型的师幼互动是保证高质量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和课程的重要条件。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学习应更具趣味性,在高质量的班级中给幼儿提供宽松且舒适的学习、游戏环境,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民主型师幼互动是师幼双方共同发展的诉求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促进因素,在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中,幼儿不仅能够师从教师,同时教师也会向幼儿学习。在这种师幼关系中,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最好的表达,师幼互动对儿童的行为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增强幼儿班集体成员的团结,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进而对班级管理积累一定的实践策略,使得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熟练把握,创造性地应对各种情况。

四、民主型师幼互动应用于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在幼儿班级管理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幼互动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笔者基于民主型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提出给幼儿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和谐共生;启发诱导,巧妙问答,支架教学;平视对待,严爱相加,以情动人等三个策略。

(一)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和谐共生

1.创设情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多样化的,有游戏、故事、儿歌、舞蹈等,在不同的环境下,师幼互动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幼儿对情感的依恋是强烈的,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无压力的情境,以便于让幼儿感受到与班集体在一起的美好。另外,教师与幼儿交谈时,要轻声细语,蹲下来与幼儿平等交流,让幼儿感觉到你是他的知心朋友。通过一些情境暗示,帮助幼儿建立班级荣誉感,使幼儿在班级的活动中有序、自如,形成一个温馨、和谐、自主的班级氛围。教师多组织一些氛围融洽宽松、儿童交往机会多的活动,为师生间和儿童同伴之间更充分地互动创造良好外部条件。2.贴近生活: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6]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7]在游戏和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幼儿身心特点,通过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幼儿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贯穿于生活之中,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与实际相脱离。把幼儿班级当作一个小社会,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进行,班级管理有了生活的趣味才更有意义。3.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是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对幼儿的管理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注重对幼儿进行协调一致的综合性影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管理合力。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各种情况,从而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和谐共生并不是一种空想,而是一种师幼之间美好相处的状态。一种和谐的环境,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默契”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启发诱导,巧妙问答,支架教学

1.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最早由孔子提出,其主旨是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教,而在于“导”。教师是师幼互动的创造者、与幼儿沟通交流的引导者,并不是简单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塞尔曼指出3~6岁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处于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阶段,尚不存在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意识到别人的观点。因此,如果幼儿之间出现矛盾,需要教师循循善诱、耐心地引导,在师幼互动中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给予幼儿一种积极的行为期待。2.巧妙问答:对话是师幼互动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而民主型师幼互动的前提是教师与幼儿民主、平等问答。教师的提问对幼儿的思考起着一定的向导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考虑幼儿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并能够想象出幼儿的回答和反应行为。适宜的互动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尤为关键,面带笑容、耐心认真的教师往往更吸引幼儿,这样的教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进而使幼儿产生信赖与安全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问答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体会幼儿的情感,进而促成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3.支架教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这给支架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谓支架教学,是指教师在与幼儿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该让自己成为给儿童搭架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儿童完成他们的学习计划。[8]支架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师幼互动基础上,通过问题解决和师幼之间的互助协作,帮助并促进幼儿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支架教学不仅使幼儿受益,教师也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进而提升教师班级管理的质量。

(三)平视对待,严爱相加,以情动人

1.平视对待:所谓平视,是指教师需要站在与幼儿水平的位置去看待他们的世界,去了解儿童最为真实的想法,体会儿童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们身心发展的意义,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成人世界的标准去判断儿童行为的合理性。[8]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动态、双向的过程,彼此尊重的交往氛围是民主型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想要做到平视,就需要教师以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幼儿沟通,用平视的视角帮助教师与幼儿之间达到融合,进而使师幼互动真正成为其行为主体双方的事情,以利于双方各自能动性的发挥。平视给教师与幼儿之间支起了桥梁,使幼儿在一种平等、愉悦的班级中生活。2.严爱相加:班级管理是一门有魅力的艺术,教师在无私给予学生关爱的同时,还要给幼儿增加一些规则和纪律的要求。严,即教师要严格管理、不放松。3~6岁的幼儿还在发展和成长,意味着幼儿心智和身体的发展都是不成熟的。三字经中写道:“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如果小的时候不对幼儿加以管教,把错误的做法纠正,其善良的本性有可能会变坏。另外,幼儿安全往往被摆在第一位,而对幼儿进行保护使其身体不受伤害,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严,要严而有理,并不是一味地加以约束。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失去爱的教育是没有生机的。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该一视同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真切感受到。爱是理解的阶梯,是交流情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但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与“慈”结合起来,用爱心启迪幼儿的天性、呵护幼儿的成长。3.以情动人:互动本身就是师幼之间情感的交融。班级管理离不开教师乐观积极情感的感染,也离不开幼儿情感的回应。幼儿教师承载着幼儿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要努力呵护幼儿的生活,关照幼儿的感受,助力幼儿的理想。幼儿教师要学会以情动人,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幼儿班级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幼儿需要教师情感的维护,以为师幼互动增添与众不同的色彩。幼儿班级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繁琐需细致、尊重需谨慎、温柔需有度,并且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质量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用心、用情对待幼儿;要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反思。另外,还要注意在幼儿班级管理中把握好“管”与“放”“严”与“爱”之间“度”的问题,有研究已经表明“鼓励”式教育确实需要反思了,不要为了尊重幼儿而一味地鼓励,更不要为了“严师出高徒”而一味地批评。总之,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需要时间来沉淀,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让民主型师幼互动在班级管理中绽放光彩。

作者:李静 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6卷:442.

[2]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

[3][4]左瑞勇,柳卫东.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8.

[5]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

[6](英)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徐汝舟译.教育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现状审思;路径探索;管理质量

引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媒介,教育实践更是围绕着课程安排所展开,因此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如此。幼儿园课程主要以教导幼儿学习生命存在,提升和优化幼儿的生命学习质量为价值追求,但是在我国的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管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初期,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现状审思

(一)民办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不清晰

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决定着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和内容设置,幼儿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学习经验是最有价值的活动”为主要的课程价值,以此展开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启蒙的课程安排。但受幼儿园课程领导的专业能力、资金、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课程价值变为了寻求标新立异的特色教育、东拼西凑的教材改编,导致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不再清晰。

(二)民办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存在盲从和迷失现象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存在盲从和迷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存在严重超载现象、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对缺失两大方面。受媒体、商业及家长非理性的思维影响,民办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开始出现了幼儿教育的显性知识、技能教育增多的问题,存在严重的超载现象,同时在课程安排中也修建开始推崇西方文化,学生从上课到游戏接触的无一不是西方元素,缺少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相对学习。

(三)民办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过于单一

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课程评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课程安排的适应性、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反应对课程安排做出最好的调整。但在我国当前的民办幼儿园课程评价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依据,往往将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否能够提高幼儿的显性技能作为单一标准,这种评价过于武断和狭隘,并不能完全体现幼儿的发展。

二、提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质量的路径探索

(一)提高地方对民办幼儿园课程的管理和监督

提高地方对民办幼儿园课程的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质量的首要措施。由于幼儿园的动态管理特点,地方应该加强高校、幼儿园的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系,结合地区资源和特色制定适合幼儿园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实时对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情况做好监督,防止幼儿园课程安排违背课程理念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做好幼儿园领导、幼师的选拔和培训,对其进行精确的课程管理培养,提高幼儿园领导对于课程管理的认识和重视,避免在今后的管理过程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

(二)完善民办幼儿园科学课程观的构建

完善民办幼儿科学课程观的构建也是提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质量的措施之一。幼儿园科学课程观的构建包括“幼儿为本”课程构建、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创建新型的园本教研模式、回归理性的园本教研开发四个部分。“幼儿为本”课程构建是指在在幼儿为基本的前提下,幼儿园可以组建以课程委员会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在教育理念和哲学理念的共同指导下造成幼儿园的课程构建;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指要创建更加开放、合理的教育评价系统,放弃量化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使幼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创建新型的园本教研模式指的是多采用激励型的教师管理方法,多引进专家进入幼儿园进行指导教学,与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增加幼儿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回归理性的园本教研开发是指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开发要以幼儿为主,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多开展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记忆知识,例如在进行对于数字的记忆时,老师可以采用“抱一抱”的游戏,每次喊出十以内的任意数字,让学生们自动分成每组数量为该数字人数的若干组,分组错误或者未进行分组的人淘汰,这种游戏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能够让幼儿加深对于数字的具体认知和记忆,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三)回归生活整合民办幼儿园教学资源

回归生活整合民办幼儿园教学资源也是提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质量的措施。幼儿园所处的地域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都可以成长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可以采取整合的方式将这些资源请进教室,让社会更了解幼儿办学的同时,也让幼儿更深入和体贴地了解社会,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学习和发展自身个性,进而促进幼儿、家庭、社会的三者合力,努力实现幼儿学习生命质量最优化的教学愿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民办幼儿园中因为地方管理不严格、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引起了其课程管理中的课程价值取向不清晰、课程内容的选择存在盲从和迷失现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课程管理质量,因此需要从提高地方对民办幼儿园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科学课程观的构建、回归生活整合民办幼儿园教学资源等方面全力解决这些现有的问题和隐患,为提高民办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质量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家园配合

一、安全教育管理的前提――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是户外游戏,孩子们流连最多的是滑梯、秋千、小转椅等活动场所。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也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所以,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保证幼儿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安全是幼儿安全教育的前提。对于这些事故高发场地及设施等环境创设的安全性原则,是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户外活动使用,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幼儿获得运动经验的功能,适当创设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危险性,或在恰当的时候给幼儿以适当的安全提醒。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

首先,教职工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及丰富的安全知识,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是他们工作的首要原则。

其次,幼儿教师掌握过硬的专业教育技能是取得幼儿安全教育最大成效的有力保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角度是多重的,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

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应该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要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同时,教师还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剌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同伴。这样不仅能提高这些孩子的运动能力,而且能够让孩子们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减少事故的发生。当然给孩子以充分自由的前提是,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

三、安全教育管理的保障――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规章制度作保障。如何制定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全面的、有效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又包含哪些内容?一直是大多数幼儿园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

我园在近三十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首先,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安全,以幼儿安全为第一要务,保护幼儿安全,防止走失、受伤、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其次,以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将意外事故、意外伤害等不可预见性事件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形成可受控状态,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

健全、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幼儿园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幼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是避免意外事故、意外伤害等不可预见性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让每一位教职工“言有依,行有据”,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

四、安全教育管理的支持者――家长、社区

保障儿童的安全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础,定期向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沟通幼儿园安全教育动向是必要的。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专题活动、宣传讲座等形式为幼儿及家长进行生动的自我保护知识教育。其次,可以通过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五、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身体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等等。如何有效地把这些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是幼教工作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游戏与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把幼儿安全教育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除了让孩子们学会避免生活中人为造成的危险,幼儿园还定期进行火灾、地震、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通过演练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活动中及时的安全提醒以及生活中的随机教育,要比单纯的一节课效果强很多。

六、安全教育管理的新焦点――情感安全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我们不但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还应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要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还要训练和培养幼儿在意外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以避开危险,避免自身伤害。

由于儿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

家长们也希望教育部门在审批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考虑进去,为幼儿园配置有防范能力和安全教育技巧的教师,对院墙、教室、活动设施等的安全性、接送孩子等具体问题制度化,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对孩子负责,让家长放心。

对幼儿来说,安全是其健康成长的物质前提,对幼儿园来说,安全管理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只要我们时刻不放松安全管理,本着“安全第一,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细心开展各项工作,一定会消除一切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隐患,给幼儿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

[3]沈悦、陈健芷.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09.3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9

一、建立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管理现代化

传统的幼儿园档案基本上是纸质材料,整理起来相对繁琐,保存期限较短,档案查阅效率低。传统的建档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提探索更加现代化的建档模式,建立幼儿园电子信息网络化管理新平台。幼儿园网络信息平台就是利用网络服务器,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平台,管理者、教师以及家长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信息查询、工作管理、信息交流、资料上传与下载等一系列活动。

具体做法是:配备专门的网络终端服务器,购买专业的幼儿园信息管理软件,聘请专职的管理人员进行网络维护,在做好纸质档案存档的同时,实行幼儿档案的微机化管理,把所有信息全部输入计算机,在幼儿园内实现工作人员之间数据共享,以方便查阅,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材料的收集要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及时移交、及时入档,然后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当然也可以由各种档案的形成部门完成档案信息录入工作。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注意把共享数据设置成“只读”,密码由录入人员掌握,其他人员只有查阅的权限。

二、信息平台要全面采集幼儿成长信息

目前的幼儿档案内容少,一般以幼儿基本情况和卫生保健(主要是幼儿入园和每年查体情况)为主。对幼儿信息进行现代化管理,必须建立综合、全面、翔实的幼儿个人档案,方便教师及家长及时全面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主要内容有:

1.反映幼儿具体生长发育的材料。这部分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长、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其来源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测查以及上一级的幼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该园幼儿进行的健康状况抽查的数据。

2.反映幼儿智力发展的材料。这部分材料主要反映幼儿智能的发展水平,它是对幼儿进行的各种智力测验的记录。

3.反映幼儿操作能力的材料。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求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最多,因此,幼儿“档案”中的这部分材料是最容易收集的。

4.反映幼儿语言发展的材料。由于口语具有即时性,幼儿说出的话,如果不能有效地记录下来,就很难对不同时期幼儿的口语发展作出比较和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录音磁带,记录幼儿的讲述、背诵、同伴交谈以及对问题的回答等一切能够反映幼儿语言发展的资料。

5.反映幼儿认知发展的材料。涉及幼儿认知发展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选择也就更容易一些。要着重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究活动等可以代表幼儿科学认知的资料;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与协商的活动等可以代表幼儿的社会性和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总之,幼儿信息管理应该尽可能全面,既可以来自于幼儿活动的作品,也可以来自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可以来自于家长和各种反馈信息。

三、幼儿信息平台建立要强调系统性和全面性

我园是山东省省级示范园,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文件鲁教基字[1999]13号,关于《山东省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办园标准》,我园档案分为四大部分,A1园舍设备,A2行政管理,A3教育工作,A4卫生保健。行政管理档案的一项内容是幼儿安全档案。幼儿的安全重于泰山,为此,我园建立了严格的安全档案管理,各种应急预案,应急小组,消防疏散图,每学期进行2~3次地消防、防震演习。在幼儿园不存死角,每个角落都有监控,配备3名保安值班,幼儿每天入园、出园都需要电子打卡,外来人员登记等,以免犯罪人员入内。幼儿进入班级时教师要进行晨检记录、午检记录,每天要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应急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救能力,确保幼儿的安全。后勤人员每天进行户外大型玩具及设施、水、电的检查记录,班长每天进行班级物品的安全检查。

幼儿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篇10

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启蒙教育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幼儿园家长下学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家长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一家园共育是新《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工作开展得好,能使幼儿园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41名,其中女孩子10名,男孩子31名。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相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几次家长活动,家长对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当前的幼儿教育动向,特别是对探索型主题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平时,大多数家长能配合班级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一、积极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

1.我园通过建立的家长互动QQ群,对园内的主题教学内容、幼儿课程活动画面、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亲子家庭知识教育、园内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桥梁。

2.办好宣传栏,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每个星期、每个阶段的教学情况,我们及时将主题活动内容刊登在班级宣传栏上,让家长在每天接受孩子时就能了解班级的教学情况。

二、创设积极向上的环境

利用本班走廊的宣传墙,我们开辟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园地”专栏。及时张贴每周的教育计划,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有利于家长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结合本学期幼儿园开展的半日家长观摩活动,来吸引家长积极的帮助幼儿参与活动。

三、利用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

1.利用家长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各种讨论,让家长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创设丰富多元的家庭教育环境。

2.针对个别幼儿情况,通过来离园时、电话等多种途径交流幼儿平时在家、在园的学习与活动情况,寻求家庭配合共同教育的最佳途径。

四、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和班级活动

1.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教指导活动,促进家庭之间、家园之间的多向交流。

2.正确发挥家长的作用,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好父母的教育工作。

但由于我们教育的对象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家长总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经验;较多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将孩子交与爷爷奶奶带领,而爷爷奶奶又大多是偏爱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大多给包办了,致使较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且孩子们很少有外出活动的机会。另外家长普遍重智轻能,因此较多幼儿的交往、说话、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仍不够理想,在下学期仍有待提高。

幼儿园家长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家长工作能紧紧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实施家长工作计划。重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了家长关注幼儿学校生活的主动性,引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进行。

一、主要成绩

1、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参与率在80%以上。

2、家长对幼儿园管理、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95%以上。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教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授课等内容针对性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研读《纲要》“组织与实施”。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变教师“教育家长”为目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商育儿方法的平等的双向活动,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家园关系。

2、加强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

活动是家长了解幼儿园,丰富家教知识的载体。我们通过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技艺的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

本学期邀请市幼教专家来园为家长作“早期阅读的指导”讲座,让家长明确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传授早期阅读指导技巧。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读书活动”,架起理论到实践运用的桥梁。

本学期家长学校还分年龄组授课,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的需求,作了新生入园准备,幼儿自信心培养,寒假生活指导等讲座,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活动。以亲子活动的开放形式,提高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发主题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禽流感预防知识,推荐优秀的幼儿杂志征订目录。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满意度,征求家长对园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幼儿园家长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本学期我园的家教指导工作在幼儿园领导的重视下,在家长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大力协助下,在各班老师及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使家园共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园家教指导工作的有力保证,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委会的桥梁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挖掘家委员成员的智慧,重要的活动在实施前我们会发放家长建议征询表,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如:共同商讨幼儿社会实践、亲子活动、家长民主评议等各项活动。家委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为我园的课题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了家委会的桥梁作用。

1.家长委员会会议

我们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全年多此召开家委会。会上幼儿园就近期的工作向家委会作汇报,同时征集的家委会“金点子”,并积极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对于家长合理化的建议积极采纳。

2.家长工作日

每学期我们还开展家长半日活动及家长开放周活动,在活动期间家长们能参观幼儿园的环境、随堂听课、与教师互动交流。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价,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3.家长志愿者

家委会积极参与策划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元旦举行的亲子运动会,家委会成员和老师一起策划活动,一起选比赛内容,家长委员会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但当了评委的角色,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家长们的热情团结和极高的凝聚力,对我们幼儿园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我园有活动的时候,家委会的诸多成员能主动为幼儿园出谋划策,提供宝贵意见,即使反馈家长们的想法,和班主任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的行风管理

幼儿园在家长接待区内设有“园务公开”栏目,每月向家长公开幼儿膳食开支情况,还不定期召开幼儿园的膳食管理会议,由后勤总管张老师向家长介绍我园膳食管理情况。

我们还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活动,如:本学期元旦亲子活动,亲子秋游活动、种子贴画等。邀请有相应经验的家长代表担任评委中的一部分。增加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推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我们幼儿园的每位家长积极参与教师师德礼仪问卷活动。

三、家长委员会工作下移,做好班级家委会的工作

1.加强班主任自培工作

为了不断提高各班班主任老师的家教指导水平,我园充分利用小、中、大班年级活动,加强班主任自培学习,有家教指导理论的学习,热点问题的讨论。通过自培活动,使教师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全面发展。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增进家园之间的交流

家访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使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又可以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从而达成共识,更好地教育孩子。本学期除了早晚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电话家访、上门走访、校讯通之外,我们还要求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约谈家长,不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并做好详细的家访记录和分析。

3.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窗口作用

《家园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各班老师根据新课程课改的精神,结合各班实际,在家园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体现了各班教师的创新意识,各栏目图文并茂,形态各异,内容丰富,成为家长接受幼儿教育信息的主渠道,比如“育儿宝典”、“温馨提示”、“精彩瞬间”这些新颖别致的名称让家长产生亲切感、温馨感。

4.评选好家长,以点带面发挥榜样作用

每学期为了鼓励先进,每班评出一名好家长,经家教领导小组审批,整个评比过程也是家庭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并在公开栏中公布家长的育儿经验,使成功的育儿经验得到辐射。

四、家长学校

我们幼儿园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讲座内容,并在将要进行“家长讲座”前,征求讲座内容、形式等意见,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使讲座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有:如针对新生家长的新生家长讲座,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赞同。另外针对小班刚入园的情况,我们开展了家园互动座谈会,以家园交流沟通的互动为主,家长和老师共同谈教子热点问题,谈教育感受,谈家园共育、谈“爱要学会放手”,怎样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许多家长踊跃发言,达到了家长在育儿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成效,也增加了家园的理解和支持。还有中班开展的“家长的教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的主题讲座,老师设计了宽松、民主的家长沙龙的形式,使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家长的交流也显得更为轻松、积极、主动,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共享彼此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互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