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建设申报十篇

时间:2023-10-12 17:34:53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1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系统,Java EE平台,信息化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今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高职学院刻不容缓的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系统就是(文秘站:)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信息化管理这个课题进行研发,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科研课题管理,并且提供教师学术成果申报接口。

1 系统分析

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用户权限共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教师、科研部门管理员以及评审专家。其中普通教师有科研课题立项、科研经费申请、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以及学术成果申报功能权限;评审专家有审核科研课题立项以及科研课题结题功能权限;科研部门管理员用有科研经费审核管理以及学术成果审核登记功能权限。三类用户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1.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课题管理由科研课题申报、课题流程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结题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

科研课题申报流程分为两步:首先由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申报表,并上传Word电子文档作为附件,然后评审专家可以下载申报表的电子文档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课题流程管理分为两个部分,科研课题进度管理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承担课题的教师每季度填写项目进度报告,科研处管理员进行随时登陆平台追踪课题进度;教师在平台上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申请,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进行审批,并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完善课题经费报账机制,实现经费报销记录管理以及经费余额管理等子功能,。

科研课题结题流程与申报流程基本一致,首先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结题申请,并上传结题报告的电子文档以及成果材料作为附件,评审专家下载结题报告和成果材料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意见。

1.2 科研成果申报

提供教师申报通道接口,教师用户提交学术成果的申报材料。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认定科研成果后记录在数据库科研成果信息库中。同时为科研部门管理员提供对科研成果的分类查询、统计以及报表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在系统中将科研成果分为论文、设计、课题、讲座、着作、学术成果获奖以及专利等七个大类。

2 系统设计

系统使用SSH框架按照三层架构模式开发,分为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3]。表示层采用Struts框架,使用action控制器与页面进行数据交互;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负责系统复杂业务逻辑的处理;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框架,调用JDBC模块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4]。整个架构层次清晰,将数据库操作代码、业务逻辑代码和页面显示代码分开,提升了代码的复用性,降低了代码的耦合性,从而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下面重点介绍科研项目管理中三个重要功能模块设计,分别是科研项目申报模块、项目流程管理模块和科研项目结题模块。

2.1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分为科研项目信息提交、申报书上传、科研项目审核三大功能,由控制器DelareAction、UploadAction和VerifyAction通过调用业务层和持久层代码来完成。控制器中函数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2.2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由三个功能构成,分别是课题基本信息管理、课题经费管理以及课题进度管理。通过控制器Finish、FundsManageAction和ProgressAction调用业务逻辑层和持久层代码完成,控制器函数及功能如表2所示。

2.3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功能由课题结题申请提交、课题结题申请书上传以及课题结题申请审核三个功能组成。通过控制器 Fini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提交功能,Upload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书上传功能,CheckFina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审核功能。具体功能模块的函数及其功能见表3。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2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 申报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37-01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它的主要面向对象为高等学校师生,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将成为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笔者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结合学校实际谈几点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做好申报课程储备工作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关键。2003年起,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本校紧紧抓住精品课程建设契机,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以及校级精品课程。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管理规则和办法,保障和促进了各类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自2006年,本校启用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平台”,该平台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使用广泛,效果明显,为省部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更好地开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本校于2012年启用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支持课程的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学过程跟踪统计,教学过程与评价展示相结合。为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施教环境,加上充分的师生互动功能,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

目前,本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总数达2000多门次,省部级精品课程20余门,学校各级课程及立项148门。学校对课程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给予了有力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了教学效果良好的精品课程资源库。在申报工作中,我们主要从授课效果、受众数量、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师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重点推荐基础好、建设相对成熟的课程择优申报。这些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申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得不到充分体现或体现不突出

个别申报教师在材料整理方面不得法,掌握的课程建设信息过于零散,不能使课程建设成果很好地展现在申报材料中。针对此类问题,申报教师要善于积累材料,对于课程建设已有的资料要注意沿袭和发展,取其精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提炼。在整理申报材料时,要善于挖掘已有成果,成果亮点要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建设成果不能仅做简单罗列,而要对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阐述,保证有针对性。

2.对于课程内容方面的梳理不够

课程资源的质量是关系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效果的关键。课程内容是课程资源的基础,申报教师对于课程建设整体情况、课程内容的梳理不能过于笼统,避免未体现知识点(知识结构)。课程内容要求能涵盖课程相关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核心内容。既要应充分考虑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针对性等,也要妥善处理传统经典和前沿创新的关系。这就要求申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整理,教学中实施精讲多练,精心提炼讲课内容,充分准备可供学习的资料。

3.录像效果有待提高

课程讲授录像的制作效果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效果也起到重要影响。录像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录像画面质量和课堂讲授效果两个方面。录像画面清晰度不高,或主讲教师着装不职业,语言组织不精练,表述不流畅等。主讲教师要做到熟悉镜头、熟悉授课内容、注意着装、调整语速、富有感染力、表情自然、手势得体、还原现场授课氛围,保证在自然娴熟的状态下录像。

三 做好沟通工作,保证申报信息的对称与畅通

全国刚刚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相关技术要求与申报程序无论对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申报教师来说,都很生疏,为了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在申报中,实行领导负责制。教务处处长为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负责人,各申报课程所在学院教学院长为课程第一责任人,对申报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使申报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3

一、*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

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研究;

2.关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研究;

3.关于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有机结合问题的研究;

4.关于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研究;

5.关于建立健全粮食产区和销区的购销关系和衔接机制的研究;

6.关于储备粮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研究;

7.关于开展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供求紧平衡指标体系的研究;

8.关于新形势下完善粮食法制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实现依法管粮的研究;

9.关于推进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研究;

10.关于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的研究;

11.关于加强粮油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加工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的研究;

12.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的研究;

13.关于政策性财务挂账消化和企业经营性亏损处理办法的研究;

14.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15.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办法和有效监管形式的研究;

16.关于加强粮食统计和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应急机制的研究;

17.关于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市场供应政策的研究;

18.关于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研究;

19.关于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二、有关事项

为规范我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参评课题质量,现对申报国家粮食局优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提出如下要求:

1.课题选题。根据国家粮食局公布的*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原则上各地可以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不要求一致),内容要围绕*6年粮食流通中心工作,结合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立意新颖,概念准确,语言简明,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2.申报范围。课题申报单位原则上为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在申报范围之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局可根据各自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进行申报,未申报的或自行组织研究的课题,年终将不得参加评选。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4

(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黔党发〔2018〕30号)精神和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决定在“十四五”期间实施“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特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内涵建设,破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短板弱项明显、质量管理服务不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提升育人质量作为当前最紧迫的核心任务,引导地方政府和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进教育质量的科学发展。 

——坚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针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以学校为质量提升主体,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着力破解机制障碍、质量弱项和服务短板,推进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和公平发展。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主线。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教育投入的重点从硬件建设逐步转移到软件建设上来,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开放共享,大力推进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要素流动和教育对口支援的深化提质。

——坚持以质量保障为重点。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质量保障服务责任,落实县级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服务的主体责任,细化完善各项质量管理政策措施,提高投入保障、政策保障和专业服务保障水平。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质量建设重点领域项目化管理,以补短版、强服务、提质量为导向,设立适应不同类型学校需求的子项目,建立健全项目投入、监督检查、制度保障、绩效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在质量管理、专业服务、教育评价等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引导民族地区加强教育内涵建设,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质量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项目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特色明显呈现,民族地区基础学科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引领带动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特色发展。

——探索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项目的先行先试、探索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破解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和专业服务短板,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服务体系,支持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深化“扶志扶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下一代就业创业能力。

——培育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学校和优秀教学团队。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小和教学点创建一批乡村优质特色学校;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小学、民族中学和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的中小学建设一批民族地区优质品牌学校;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培育一批优秀学科教学团队,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显著提高,在2~3年时间使部分基础学科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促进学生学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全面发展。在项目学校培育2~3个优势特色学科,其学业成绩、能力发展在本地具有明显优势;有一个以上薄弱学科教学改进,其学业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构建多样化学生社团及兴趣小组,项目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技能特长、综合素质获得良好发展。项目学校的校园环境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较高的优质品牌学校,带动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整个行动计划分为三个子项目:乡村振兴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支持专项行动(简称子项目Ⅰ,在村级小学、教学点中遴选项目Ⅰ试点学校并实施);民族地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支持专项行动(简称子项目Ⅱ,在乡镇及以上中小学中遴选项目Ⅱ试点学校并实施);民族地区基础学科(领域)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简称子项目Ⅲ,在3个自治州、10个自治县的中小学申报者中遴选并实施)。

(一)乡村振兴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支持专项行动

1.建立机制,推动教师资源共享。在项目学校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推行教师在项目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交流常态化,推行学区教师走教制,安排短缺学科教师在几所学校之间任教,鼓励优秀教师城乡交流或多点执教。在县域内建立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到项目学校支教任教或定期到项目学校开展教学指导、师带徒工作。

2.落实支援,推进帮扶更加精准。将教育对口支援从原来通过乡镇中心校间接帮扶变为直接帮扶,将教育对口支援直接覆盖到项目学校,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城市、本省(本地)城镇学校支持项目学校的对口帮扶机制,将项目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范畴等。通过管理支持、教师支教、教学指导等,切实提升项目学校办学水平。

3.发挥优势,提高小班教学质量。从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减少、小班普遍存在的实际出发,围绕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额比较优势,推进因材施教、辅导“精准到人”和家校合作,积极探索和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打造适合小班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充分交流、作业面批、训练落实的学习环境,围绕发挥乡村教育资源比较优势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校本课程建设,推进项目学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4.突出特色,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加强阅读资源建设,成立乡村阅读指导中心,推进儿童早期阅读。着力培育打造适合乡村特点、民族文化与乡土资源优势的学校文化环境,创建适合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方式、学习资源配置和教室空间环境布局,推进学科教学与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环境、自然条件的有机结合。在民族地区的村级完小、教学点创建一批在小班化教学、美育、劳动教育、自然课堂、民族民间文化育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乡村优质特色学校。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支持专项行动

1.优化班级管理改进行为养成教育。在项目学校开展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培训研修,建立跨学校的德育团队研修、培训指导和师带徒机制,大力推进家校合作与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老师定期家访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和“家长学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定期研讨交流机制,着力扶志立志、理想信念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水平。

2.强化质量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项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落实教学常规检查,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学习活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开展质量管理与评价改革工作,指导项目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评价与多元化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健全惩戒约束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工作量大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并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挂钩,重点在课程建设、学业进步、能力发展、潜能开发、兴趣特长培养和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体现多元激励。

3.项目化推进组团式帮扶深化提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学校的“组团式”帮扶优化提质机制,加强教育对口帮扶的对接力度,受援民族地区主动对接援助方,争取团队帮扶、项目支持、教研合作等,并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帮扶协议。加强帮扶校际之间的沟通协商与工作衔接,项目学校要找准帮扶结合点,主动与对口帮扶学校沟通对接,以学期为单位共同制订帮扶工作计划,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推进按需开展短期培训、现场指导、团队研修引领、课题合作指导、师徒结对等多种方式的教育帮扶。

4.实施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行动。组建若干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研修团队,建立重点学科教学指导服务机制,加强基础学科与薄弱学科质量建设、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建设和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普及、网络优质课程与学习资源共享,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德育、情感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优势学科教学建设活动,薄弱学科教学改革行动等。强化基础学科优秀拔尖学生培养,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和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管理服务制度。

5.提升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育人质量。建设完善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发展一批文化育人创新团队,开展学科课程与地方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工作,开展基于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改进和教学模式创建研究,创办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优势的多样化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创建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国情怀培育和文化遗产传承等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民族地区基础学科(领域)质量提升专项课题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育优秀教学团队。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设立“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学科质量提升专项课题”,主要围绕德育与文化育人,数学、语文、外语和科学(理、化、生)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问题,由民族地区中小学组建若干跨学校、跨地域教学团队,结合实际自主拟定研究选题,逐级申报评审遴选。每年立项支持100个左右课题,通过课题研修、团队合作、研究改进,培育400个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2.以教研教改为重点,推进学习方式变革。课题教研团队通过着力研究学科重点难点、薄弱环节的教学改革问题,着力学习方式与育人模式变革、国内外优秀成果应用转化,聚焦课堂教学和学习质量,加强对课程实施、课标落实、教与学改进、作业评价与学习指导优化等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研究;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多方参与的教研教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支教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推进学习方式变革与质量提升。

3.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升级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大力推进学科课程教学信息化应用发展。鼓励开展创客教育项目、STEAM教育项目试点研究,着力研究将信息技术、编程教育、算法思想融入中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动学科教学软件、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的应用研究,积极支持教与学软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研究教学团队的建设。

三、项目申报与评估验收

(一)项目实施的范围

项目实施的范围为三个自治州和自治州外的10个自治县的中小学。其中,挂牌的民族小学、民族中学和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或聚居集中度较高地域的学校是项目支持的重点对象。子项目Ⅰ、子项目Ⅱ的实施期限为三年,子项目Ⅲ的实施期限为二至三年。到2025年整个项目结束。

2021年开始,每年支持实施一批项目。其中子项目Ⅰ、子项目Ⅱ的项目申报立项为2021~2023三年, 对设立的项目县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子项目Ⅲ“十四五”期间每年均组织申报并给予经费支持,每个课题资助5万元。从2023年开始,每年分期分批组织项目评估验收。

(二)项目实施的对象

子项目Ⅰ以县为单位组织管理,以项目学校为实施主体。每个项目县自主确定3所村级小学、教学点作为乡村振兴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支持专项行动试点学校(以下简称项目Ⅰ学校)。项目Ⅰ学校由中心校(乡镇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学校申报与县教育局推荐相结合,县教育局在本县申报的村小和教学点中遴选。

子项目Ⅱ以县为单位组织管理,以项目学校为实施主体。每个项目县自主确定3所乡镇及以上中小学作为民族地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支持支持专项行动试点学校(以下简称项目Ⅱ学校)。项目试点学校由学校申报,县教育局在本县乡镇及以上中小学中遴选,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的寄宿制学校,项目试点学校至少需涵盖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各一所,或者涵盖小学、初级中学3所。

子项目Ⅲ的申报对象主要为46个县的中小学。以申报学校为单位组织管理,以教学团队为实施主体。每年立项100个左右民族地区基础学科(领域)质量提升专项课题(以下简称项目Ⅲ团队),每个课题研究团队不超过10人,每个课题团队成员须有不少于2所学校不多于5所学校(单位)的教师参加,每年立项课题尽可能覆盖30个以上的县。到2023年争取扩大到部分民族乡。

为控制管理服务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确定的项目县原则上应同时实施三个子项目,项目申报时县教育局需一并填写子项目Ⅰ、子项目Ⅱ申报书,子项目Ⅲ申报书由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填写,各市、州教育局立项评审时要在同等条件下倾斜拟设立的项目县,使其每年能立项2~3个课题。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

1.子项目Ⅰ申报立项程序。子项目Ⅰ学校的设立由乡镇中心小学(乡镇教育管理中心或教育管理办公室)组织,学校(村级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每年的8月底向县教育局申报,县教育局组织评审遴选,确定子项目Ⅰ学校,以县为单位对子项目Ⅰ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向州(市)教育局申报,州(市)教育局组织评审遴选,确定年度拟设立项目Ⅰ的县(市)名单,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由省教育厅每年11月底前向全省公布项目县和子项目Ⅰ学校名单。

2.子项目Ⅱ申报立项程序。子项目Ⅱ学校的设立由乡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每年的8月底向所属的县教育局申报,县教育局组织评审遴选,确定子项目Ⅱ学校,以县为单位对子项目Ⅱ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向州(市)教育局申报,州(市)教育局组织评审遴选,确定年度拟设立项目Ⅱ的县(市)名单,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由省教育厅每年11月底前向全省公布项目县和子项目Ⅱ学校名单。

子项目Ⅰ学校、子项目Ⅱ学校分别挂牌:“贵州省乡村振兴优质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贵州省民族地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支持项目学校”。

3.子项目Ⅲ的申报立项。子项目Ⅲ团队由课题负责人向课题实施主体学校(课题日常管理单位)申报,申报课题的学科(领域)仅限德育与文化育人、数学、语文、外语和科学(理、化、生),主要围绕行为养成教育、文化育人、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习方式和实验教学、实践操作训练等方面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进行选题。其中,语文、科学重点支持乡镇中心小学、乡村小学的阅读、科学教育研究。

学校每年的8月底向县教育局申报,然后向州(市)教育局申报,每个县(市)限报6个课题。州(市)教育局组织评审遴选,按照省确定的拟立项课题数1∶1.5的比例申报至省民族教育质量项目办公室,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民族教育质量项目办组织最终立项评审,省教育厅每年11月底前向全省公布子项目Ⅲ立项课题名单。

鼓励支持课题研究的开放合作。鼓励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学校、城市帮扶学校的支教教师以项目学校名誉领衔申报或参与课题申报,鼓励支持我省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受聘民族地区中小学兼职服务、指导教学,以受聘学校名誉领衔申报或参与申报子项目Ⅲ的课题。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专家学者参与指导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

鼓励开展质量保障服务政策研究。鼓励支持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服务、评价改革方面的课题,围绕项目建设开展质量管理、专业服务和投入保障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政策实施评估等研究。通过省级评审立项的质量保障服务政策措施类课题纳入子项目Ⅲ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申报的获得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费自筹,三个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申报获得省级立项的课题其研究经费纳入子项目Ⅲ经费支持范围。质量保障服务政策措施类课题研究期限为0.5~1年,每个州、县每年立项课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

(四)项目的评估验收

项目实施周期结束时,子项目Ⅰ学校、子项目Ⅱ学校和子项目Ⅲ团队组织进行自评,若符合项目评估验收标准要求,则向所属的县教育局申请项目评估验收。县教育局组织对三个子项目进行验收初评,组织对本级项目的(主要是子项目Ⅰ、子项目Ⅱ)管理服务与专业指导工作进行自评,出具项目经费拨付使用(审计)报告,然后向州(市)教育局申请评估验收。

州(市)教育局组织对项目县的评估验收和子项目Ⅲ课题的结题验收,确定项目实施结项(结题)名单,向省教育厅申请审核认定。省教育厅组织对项目实施绩效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抽样评估,按照项目评估验收方案及标准和《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公布通过审核审查的项目学校名单,同时对通过评估验收的子项目Ⅲ课题发放结题证书。

四、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

(一)省教育厅的管理服务责任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成立“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联系厅民族教育处、基础教育处的厅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为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

设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民族教育质量项目办公室)。在项目办公室建立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从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抽调6人左右组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工作专班,专门负责项目推进的日常管理、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制定项目验收评估方案及项目验收评估标准等。

2.设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指导委员会。从省内外中小学、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选聘相关领域的名师名校长、专家学者组建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指导委员会(简称民族教育质量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下设学校质量管理、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10个专家指导组,分别负责子项目有关领域的项目推进指导工作。

3.建立项目推进监督指导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每个学期组织一次项目推进检查指导与阶段性评估工作,每年不定期组织民族教育质量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赴项目县、子项目Ⅰ学校、子项目Ⅱ学校和子项目Ⅲ团队开展专业服务、专项指导和专题调研工作。搭建省级项目推进专业服务平台,每年按子项目重点工作领域(学科)组织召开不少于一次现场推进会或项目实施专题研讨会。

(二)州(市)的管理服务责任

1.建立州级项目推进管理服务机制。建立由有关专家、教研人员和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组成的基础教育质量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项目推进协调小组和项目工作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管理责任机构(单位),落实子项目管理人员责任。负责子项目Ⅰ、子项目Ⅱ的立项评审,负责子项目Ⅲ的立项评审推荐,负责三个子项目的验收评估等工作;负责项目在本地的实施监督与服务指导,每年组织一次本州(市)三个子项目的现场推进会或经验交流会。

2.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有关政策措施。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质量保障政策措施,如制定落实县管校聘推进教师合理流动、轮岗交流和学区走教指导意见,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指导意见,优秀退休教师返聘管理指导意见等;建立对学校检查评比事项、非教育教学事务安排申报审批制度,建立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制度等。

(三)县(市)的管理服务责任

1.建立项目实施推进管理机制。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推进管理和专业服务等主要由项目县负责。以县为单位,以项目学校为参与主体,按三个子项目组建日常工作管理服务团队,制定项目推进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三个子项目推进管理协调责任人,每年年底向州(市)教育局提交项目实施年度工作报告。

2.建立项目实施专业服务机制。组建由高等学校、教研机构、对口帮扶学校和项目学校的有关人员组成的班级管理与家校合作、学校教学常规与质量管理、学校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育人和数学、外语、科学(理、化、生)等学科领域的专业服务小组,定期组织项目实施的现场指导、专题培训、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活动,通过购买专业服务、聘请专业团队、特聘优秀教师和有关专家学者参与项目建设,指导项目实施,开展项目合作,提升项目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通过项目试点健全质量保障政策。如制定社会优秀人才学校兼职管理办法,优秀退休教师返聘管理办法,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奖励办法,中小学教师惩戒与退出管理办法,中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绩效(目标奖励)分配管理指导意见,学生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纲要等;开展班主任技能、解题说题编题竞赛活动,建立健全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制度,探索建立教师转岗、提前退休制度,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任期制和年薪制的有效途径等等。

(四)项目学校的实施主体责任

1.做好实施方案和推进工作。学校是项目建设与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学校按照申报立项的子项目名称内容,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项目统一部署和安排,依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所承担子项目的具体内容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项目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组织项目实施,加强团队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和优势学科(领域)培育与薄弱学科(环节)质量改进,保证项目建设达到学校确定的预期目标。

2.建立工作团队和有关制度。组建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加强教研组、备课组、课程资源建设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健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与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教学诊断与质量年报制度,建立健全体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价、多元激励、惩戒约束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强化基础学科优秀拔尖学生培养,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等。

五、项目实施的经费支持

(一)项目Ⅰ学校经费支持范围

对项目Ⅰ学校的经费支持主要包括:聘请退休优秀教师、社会优秀人才兼职任教、指导教学、师带徒的工作补助;本校教师外出培训交流与跟岗学习差旅费;小班化教学专家团队现场指导、会议咨询与专题培训费,项目推进工作的专业培训、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等会议经费;乡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课程化建设经费;学生学习资源配置,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费用。

(二)项目Ⅱ学校经费支持范围

对项目Ⅱ学校的经费支持主要包括:班级管理与家校合作、学校教学常规与质量管理的专家团队现场指导、会议咨询与专题培训费;聘请退休优秀教师、社会优秀人才到项目学校兼职任教、指导教学、师带徒的工作补助;项目学校教师外出培训交流与跟岗学习差旅费;学科(领域)课程教学改革的专家团队现场指导与专题培训费;项目推进工作的专业培训、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等会议经费;校本课程与学习资源建设经费;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建设经费,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经费等费用。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5

关键词:课题管理 构建 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017-0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高校课题(项目)研究及推广应用的力度,高职院校科研、教研课题(项目)的项目类别及数量大大增加,研究的时限长短不一,课题(项目)应用推广不断的跟进变化,因而,构建课题管理网络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以信息化的模式对课题进行科学、有效、规范化、制度化地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有助于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校企合作及先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运用。

1 课题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思路

在梳理高职院校课题(项目)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院科研管理与课题管理的关联关系、学院网站的特点,合理搭建课题(项目)管理的框架结构,将课题(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工作流程模型;采用规范化设计方法,构建课题(项目)管理平台模型,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和最终的程序测试;进行模型的实例化、测试、调试、完善,最终设计构建一个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课题(项目)管理网络平台。

通过课题(项目)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化科研管理方式,改变过去课题管理费时费力、信息共享不理想、效能低下的手工操作模式,实现课题(项目)的相关信息可查可阅、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而快捷的新型工作平台。

2 课题管理的内容梳理及关联研究

课题的管理包括课题的申报立项的前期管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课题结题工作、课题成果运用(推广)及获奖情况、课题资料的管理(材料的分类、备份)、课题数据的统计及查询等诸多方面。

2.1 课题的前期管理

课题的前期管理包括:课题申报人员信息、申报材料(上传)、申报时间控制、课题申报信息的查询及审核(未审核、退回修改、审核通过、上传立项通知书或相关文件)、课题立项文件的。

2.2 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对研究进展的掌控,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经费使用状况、研究的过程性应用情况、研究人员的变更情况的管理。

2.3 结题管理

结题管理包括:申请结题材料、结题鉴定(终结)表、经费使用情况、学校审核意见、结题证明材料的上传(结题证书、结题鉴定表等)。

2.4 课题成果运用(推广)及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颁奖单位、获奖等级、课题排序)及获奖证书上传,课题成果运用(推广)证明材料上传,成果运用的效益及证明材料上传。

2.5 课题数据的统计及查询

课题数据的统计分为:按年份统计、按课题类别统计、按教师姓名统计、申报立项情况统计、结题情况统计。

课题数据的查询分为:课题申报人员的查询(申报期间,只能查询本人申报的课题内容);课题管理人员的查询(可以查询全院所有课题情况、但不能修改课题申报材料);该院所有人员的查询(可以查询全院最终核定后课题的立项、结题、获奖及统计数据、查询课题的相关文件及公告)。

注:课题管理人员和查询人员应设置权限。课题管理人员具有修改数据的权限;查询人员只能查看本人的课题(项目)信息以及学院公开的统计信息,没有修改的权限;校外人员没有查询的权限。

3 课题管理网络平台的功能开发要点

(1)课题管理网络平台的入口。

课题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在学院网站上,具有独立的登录窗口,但必须和学院网站相关数据共享和联动,以减少课题信息孤岛现象。

课题入口登录分为: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申报(主持)人员、专家、一般人员等四类不同用户登录,不同的用户其权限不同。

(2)功能问题。

课题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合理化设计,使其功能自成体系,满足课题管理的功能需求,界面清晰简单、好用易用。

根据课题管理需要,课题管理的主页面下课题分为若干子页面,便于课题的信息、课题的申报、审核、管理及数据查询。

(3)操作问题。

教师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外网进行课题的申报、查询和管理等多项操作。

4 课题管理网络平台构建的预期效果

(1)通过构建课题管理网络平台,变手工管理为网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课题管理的效能,减轻课题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管理差错,提高课题管理质量。

(2)操作简便、方便。教师及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和外网完成对课题的申报、理管和查询等多项操作。

(3)课题管理网络平台具有信息共享特点,便于课题管理的公开、公平,可以随时掌握学院课题(项目)的总体情况、进展状况、经费使用情况、成果及运用情况、获奖情况等,及时准确地为各级上级主管部门提供课题的相关数据,做到高效、有序的管理,并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促进,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职称工作办公室.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汇编,2011.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6

1.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育部的“政绩工程”中央财政部拨款给教育部,以支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教育部为了落实国家和中央财政部的期望,便制定一系列的项目,而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质量工程”的项目之一。然而,在此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中,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逐渐走位,比如有的高校将精品课程建设当成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工程”,有的高校把它当成提高学校影响力的“形象工程”,有些教师为博取大量经费和职称晋升而积极参与申报。高校和教师如此虚浮作秀,离不开教育部的指引,教育部实质并没有将它视为“质量工程”,而是当成应付中央财政部和政府的“政绩工程”,它以各种名誉引诱大部分高校参与申报,如将它视为高校排名指标之一,列为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这些诱饵引导高校间、专业间在审评中进行竞争,制造“此项目仿佛进行得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现象,而且中央财政部安排的资金在此也得以下拨,从而完成政府和中央财政部下达的任务。

2.精品课程建设成为高校争夺名利的手段我国教育部及中央财政部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不仅将之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还为之提供大量的经费,为此,很多高校趋之若鹜,力争评选成功,因为“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评上越多越好。评上越多,获得精品教材立项越多,说明该校办学质量越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也会越多,可以说对学校建设本身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这种‘学校本位’的观念很容易出现把关不严、课程质量不高的情况及对评审施加影响等,最终以牺牲精品课程的质量来换取自身的发展”。此外,有学者指出高校普遍存在“重申报轻质量”的现象:“申请前,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对申报项目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但一旦申报成功,便一切又恢复常态:精心制作的课程因具体条件的限制不能使用,名家、大师的教材因学生接受能力有限而放弃使用,为申报而组建的‘高、大、全’的教学联盟不解自散等”。由此可见,高校的精力多集中于精品课程的申报,而申报成功后质量便不为其重视,高校在此过程带有较重的功利意识,把它定位为增加荣誉和金钱、树立形象的手段,此便背离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3.精品课程成为教师的行政任务部分教师为谋取自身名誉热衷于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但是并非所有教师都乐意参加。在高校,教师被视为行政管理对象之一,他们迫于校方压力,不得不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存在“无人申报时就下达任务指标”的现象。除此,高校还存在名师挂名的虚假情况,有调查发现“精品课程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各高校的名师”,然而,有的名师作为负责人,只是挂名,他们从课程的申请到申请后课程的维护从未参与过。此外,此调查还反映:有的教师对精品课程并不“热心”,年底检查时才“热心”。由此可见,在参与精品课程的教师中,有的为了博取名誉,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校方要求,有的只是检查时“热心”,有的只是“挂名”,真正力图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师寥寥无几。教师是行政管理对象之一,精品课程被当作行政任务,便让教师疲于奔命。

4.精品课程鲜为人知精品课程本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让师生或其他学习者通过浏览相关网站及视频,以分享该校的教学资源,有学者认为“推广、利用与共享机制的健全程度是衡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实情况是精品课程鲜为人知,连师生也知之甚少,在教师群体中,“除了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大部分知晓并访问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这些网站”。而在学生群体中,他们对精品课程了解较少、使用率极低,“大部分同学原来并不知道自己学的哪门课是精品课程”,“更没有去利用网上一些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而在此少数使用过的学生中,部分遇到“登录需要密码、网络常常打不开、网络链接与显示内容不符”等状况,而能顺利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为极少数。由此可见,精品课程并没有实现使广大师生共享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理想,其利用率、使用率不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从中充分受益,更不必说其他学习者。

二、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变质的原因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国外开放课程(OCW)为学习榜样,力图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以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而于现实中,它的建设、维护、使用等各方面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精品课程建设是政府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方式之一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的教学、科研及总务等方面由副校长管理,而副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校长全面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而直接向校党委负责。由此而知,高校的发展命运几乎全掌控在党委手中,在财力方面也是如此,政府的拨款是高校运转的重要泉源,高校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便力争尽可能多地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而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政府重要的投资项目,便吸引高校纷纷积极申报,由于高校关注的是从政府得到资金和荣誉,而不是在于教学质量,于是出现“为评而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其实,政府拨款是政府管理高校的手段之一,它本应是引入市场机制,应该根据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来决定资助额度,精品课程建设本也应当如此,它却由“质量工程”变成“评优工程”,但此现象并没有引起政府和高校充分关注和重视,因为它们已经达到各自的目的:政府加强了对高校的管理和控制,而高校能从政府得到资助和名誉,至于教育质量便无人问津了。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政府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之一,政府以各种指标和名衔吸引高校参与,从而达到对其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而忽略教育质量。

2.教师是高校行政管理对象之一无论教师是否情愿,高校都会要求他们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于是出现上述“挂名”、“应付要求”、“敷衍检查”等现象,其实质也离不开我国高校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精品课程建设是由教育部策划,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主导的国家项目,层层下放,最终落实于高等学校头上,而在高校内部也是如此,自上而下地分配,最终发落在教师手上。此是与国外开放课程(OCW)很大的区别之一,国外开放课程(OCW)是经过教师授权,由高校自发地将他们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案、视频等放在网络上,高校为所有课程提供统一的模板,学科教师的工作只是筛选、确定和共享内容,并对资源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最终负责,而无需参与后台技术和网页制作,更无所谓的“申报”,而且此项目是由高校自身或其他团体资助的。总之,国外开放课程(OCW)无论是管理还是资金支持都由高校自行负责,并征得教师同意;而我国是自上而下地主导,并作为行政任务下达给教师。在国外高校,如美国,高校教师被公认为是具备一定专门知识的群体,他们除了学术活动,还参与其他行政工作的管理及许多政策的制定,拥有很大权力,存在“教授治校”现象;而在我国,高校教师被当成高校行政管理对象之一,要求服从高校安排和管理,连学术活动也不例外,于是出现“无人申报时就下达任务指标”的现象。总之,高校在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中不得不接受政府的管理与控制,而在高校内部,教师作为行政管理对象,也必须服从高校的安排,教师便难逃“被迫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命运。

3.学生只是“羊头”精品课程建设名义上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实际上却忽略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要素,而为“应付评审,以博得称号等荣誉”而建设,至于师生等使用者的需求如何,他们是否受益等问题便不在建设者关注范畴中,学生极少被引导去利用这些资源,对它了解较少、使用率极低。总之,造成学习者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重申报轻质量”、“重建设轻应用”。既然如此,精品课程建设的主管部门为何还强调此是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学习者共享教育资源”呢?因为只有如此才符合教育的使命,才有合法性,才确保它得以推行,如精品课程相关文件反复提到要“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等,此乃呼应当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些口号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得以落实。然而,于现实中,学生在学校依然处于“被管理受监督”的处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还不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的需求与利益并不受重视,它们只是“羊头”,以便建设者“卖狗肉”而已。

三、精品课程建设应当回归本位

国家如果真正要提高教育质量,那么不妨向国外开放课程(OCW)学习,鼓励高校或教师自觉地将课件放在网上分享,中央财政部为这些单位提供资助,尤其是好评度高、点击率高的单位;同时鼓励高校或教师将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流程或材料公开分享,以便让其他教师更深入地知晓整个教学流程,改善自身的不足,也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其实,我国某些高校已尝试于此方面作努力,如北大的“北京大学讲座网”,北大经主讲人同意自发地将其讲座录像免费公开于网络,并提供讲座信息查阅、讲座信息订阅等服务;又如台湾大学,它也自觉地设置“台大开放式课程”,“邀请各学系提供能彰显该系特色之优质课程”,并免费向社会人士、师生、研究人员等开放。这些才真正起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的作用;而且是高校自发的而无需“申报”,所以也不存在“抢名声、拉关系”的后果;此外,此类学校尊重主讲人和教师的意见,并非强行要求参与。总之,政府若真想提高教育质量并为之提供资助,那么一定要围绕“教育质量”展开,资助费的高低要视教学质量和应用效果而定,而不该单单以申报的资料为依据,而且无须将高校的排名等荣誉与此挂钩。而课程质量和应用效果应该如何衡量?一方面参考专家学者的评价和意见,另一方面关注师生的评价,特别是学生的评价,有学者认为“听课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生动精彩、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应回归本位:一定要重视其教育质量,鼓励高校自觉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尊重教师的权力,充分关注师生学习需求。

四、小结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信息平台;资源共享;B/S模式;点播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73-0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ies Quality Course Information Platform

ZHENG Hai-tao, WANG Chong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Campus), Baoding 07100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 college course information is becoming a kind of important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urse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order to achieve a fine network of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ne course management, fine course reporting and video resource management, through SQL server database based on the browser/server model of three-tier architectur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urse; information platform; resource Sharing; B/S model; VOD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加强的各项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也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内容。其中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对外开放,精品课程只有实现网络化建设及管理,才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达到开放、共享、提高的目的。

精品课程建设经历了创始阶段、冲刺阶段和普及阶段。在创始阶段(2003-2005),精品课程的评审主要看重课程本身的水平,强调的是“课程中的精品”,对于信息平台的要求则不高;到了冲刺阶段(2006-2007),课程本身水平和信息平台的内容都成为了评审的要素,精品课程开始强调“精品的资源”;在如今的普及阶段(2008-2010),则更加注重信息平台的作用,强调“精品的共享”,从而将精品课程信息平台建设由单纯的重申报、轻使用,转变为重教学、重使用、重共享。

该文以我校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实践为例,进行简要的探讨。华北电力大学经过50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从2002年启动了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制定了《华北电力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并开展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但是原有的网站由于形式单一,功能简单,无法实现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品课程申报的需求。为此,学校提出了新的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求。

1 建设要求

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的作用就是将精品课程的资源内容进行网络化,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扩大精品课程的影响范围,推动其它课程更好的建设。我们根据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相关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我校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整个设计围绕着“资源共享”这个中心来进行,开发了精品课程教师自主申报系统,搭建了精品课程视频点播系统,实现了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和老师自主申报。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我校专门配备了两台精品课程服务器,分别架设在公网和教育网上,用于满足不同接入用户登录平台,浏览课程资源。

平台采用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的三层架构模式,客户端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0/XP+IE6.0及以上版本,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2003+IIS6.0+框架。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平台首页面如图1所示。

2 系统结构

该平台按照功能结构可以划分为精品课程管理、精品课程申报和视频资源管理等三个部分,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功能结构是基于用户的类型来划分的,系统设置了系统管理员、教师和视频管理员三类用户,每类用户执行如图2所示的相应功能。

2.1 精品课程管理

精品课程管理的功能由系统管理员来执行,负责对注册用户进行审核管理,为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添加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信息和文件;对教师申报的精品课程进行审核,对当年参加评审和已经申报成功的精品课程进行相应的设置。通过精品课程的管理,对精品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理。将优秀的课程资源提供给访问者。

2.2 精品课程申报

教师注册用户名,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核后,登陆平台即可自主申报精品课程。一门精品课程在系统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等信息,由教师用户填写后自动生成课程条目;第二部分是课程的内容。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资源等部分。这里,系统提供模板式的申报方式,设计了几套不同风格的模板,可方便地为每门课程定制个性化设计,教师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网站模板添加和上传课程资源,然后由系统自动生成课程内容展示网站,到网络上供访问者访问和下载。同时,系统还提供给教师用户一定的附加功能,教师用户可以自己编写和生成课程内容展示网站,然后可以很方便的移植到平台之上,满足了教师用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求。教师自主申报页面如图3所示。

针对国家及河北省对精品课程更新量的要求,教师用户通过登陆平台,在填写相应的课程更新日志后,对精品课程进行更新。课程更新日志可作为日后衡量更新量的参考依据。

2.3 视频资源管理

为了实现教学视频的网络共享和点播,在我校视频点播系统(VOD)的基础上,搭建了精品课程视频点播服务。视频点播系统首页如图4所示。采用先进的三分屏流媒体视频制作工具,可以录制基于PowerPoint课件的授课视频,达到图像与课件的完全同步,实现了教学视频资源制作、上传和的一体化。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系统三部分功能由不同的用户来完成,但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用户和视频管理员进行管理,审核教师申报的精品课程;视频管理员制作和视频资源,为教师申报的课程添加视频录像。

3 平台的建设成果

通过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的不断建设,实现了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可以更好地展示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满足教师进行自主申报精品课程的要求,大大方便了校内外专家对精品课程进行网上评审。通过精品课程优质资源上网,实现了资源共享,完善了精品课程信息平台,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64-71.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61-164.

[3] 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4] 刘芳.高职院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评价与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5(3):7-9.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8

 

2021年度,英语系计划围绕金课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奖酝酿、师范认证的筹备、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改以及科研团队建设这几个方面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推进教研室各项工作的稳步提升。

一、重点工作

1. 金课建设

(1)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完成《综合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的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

(3)主要措施:继续贯彻领导听课和同行之间的听课制度,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和授课教师互相切磋学习,及时沟通和交流教学经验;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定期组织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老师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商讨课堂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行因材施教;以现有教学成果为支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凝聚优秀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综合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实现“金课”的目标。同时,进一步带动其他课程实现“课程精品化”的目标。

(4)推进计划: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交流教学经验、商讨教学问题,打磨申报书。

2. 教学成果奖酝酿

(1)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完成校级教学成果奖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項。

(3)主要措施:建设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团队成员;制定系统可行的培育方案。明确时间表和工作任务,分段实施,定期检查,责任到人;持续推进培育项目的教学实践。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不断持续推进,完善成果、明晰创新点与特色、提升改革成效。

(4)推进计划: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分组进行项目团队活动,分解任务,分段实施。

3. 师范认证的筹备工作

(1)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完成英语专业自评报告和英语专业师范认证申请书的修改和优化

(3)主要措施:根据英语专业实际和师范专业认证的具体要求,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英语(师范类)本科专业自评报告和申请书,为师范专业认证后续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推进计划:开学前,认证工作小组确定毕业要求和指标分解。开学后,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文字修改和优化。

二、创新工作

1. 教学改革项目申报

(1)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完成三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

(3)主要措施:改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追踪学科专业前沿,结合应用型教育的办学定位,研究并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构建内涵丰富、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和汲取其他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和创新适合我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研究。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改革趋势,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提升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成果向教学活动有效渗透与转化的良性机制;培育教学成果。紧密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形成明确的教改目标和建设思路,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秀教学成果;优化队伍结构。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培训、进修和业务交流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改项目,提高教学水平,使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实现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建立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型实验,把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与本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4)推进计划: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培育和建设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确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来推进学院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2. 课程思政

(1)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英语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建设三到五门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3)主要措施: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生考核知识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困惑;对策分析

从教二十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体制的转变与改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单一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等等。特别是2003年推出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涵义。

一、精品课程的涵义

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10年来,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国家、省、市、校精品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课程类别涉及众多,有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所谓的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势的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围绕课程建设标准,2010年我校《基础会计与实训》申报市级精品课程成功,近几年《出纳实务》等几门课程陆续申报成功。建设过程中成效体现在:

1.根据市场调研,课程定位科学合理。

专业老师通过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区域市场对各会计岗位需求状况与发展趋势,行业、企业专家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研结合苏州区域性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人才培养方案。

2.重视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

如精品课程《基础会计与实训》的建设,有李建红老师主编,学校部分专业老师和其他兄弟学校教师参编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等自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做了合理的增删。

3.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如精品课程《出纳实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讲座,校外实践教学等,学生思考积极,乐于实践,教学效果有提升。

4.强化教师梯队,做好三项工程

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骨干教师优化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现在这三项工程正在有效持续的发展中,向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双师型”会计“名师”队伍努力。

5.不断完备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

学校建有实训楼,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设备总值419万元。目前已建立的实训基地有苏州德福信会计事务所,苏州市航海绳网厂,苏州毅诚记账公司等30多个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良性发展。

6.规范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管理

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有“教师教学情况记载”;每学期进行二次教学“七认真”检查;每周做好“教与学巡查”等;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保障了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总而言之,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推进课程改革、课程特色上已初显成效。不过在此同时也看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困惑

困惑一:重形式,轻内涵

1.精品不精,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申报材料上,轻视课程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有限,缺少课程内涵。

教材是培养人最直接、最关键的要素。各精品课程在申报时都建有自编教材、

电子教案、习题、实践指导书、课件、录像、软件程序平台等,但往往没有足够

的精品意识,没有考虑具体课程的特征、校本教材内容与书本内容基本雷同,胡乱堆砌,并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更新;教学策略多却难尽人意,缺乏激情等等,结果是精品课程只是“有”而实际意义不大。

2.网页设计制作缺乏规划和特色

精品课程的展示有赖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我校网页设计有计算机专业老师制作设计,但由于缺乏对会计专业认知,故只是侧重于界面设计而忽视了栏目本身所要呈现的具体内容。而课程团队教师虽有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教师组成,但对于网站的后台操作能力有限,导致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从而影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困惑二:重评审,轻评价

1.精品课程的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除建设中期专家检查外,缺少对精品课程持续有效的交流、监控评估;

2.我校专业教学评价采用的是校外专家、校内督导、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是收效甚微。该评价只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缺乏对学习者自身和同伴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性评价。

困惑三:重产权,轻共享

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是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但是无论是我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是其他院校的网站,课程教师往往为保护自己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申报成功后就会立刻删除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学习者点击进入看到的只是一些常见的、没有特色创新的,甚至是过时的资源,再有就是点击进入后显示“找不到网页、该页无法显示、正在建设中或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使得精品课程成为名义上的精品,无法访问到有价值的内容。

困惑四:重理论,轻实践

1.校内实践教学中,通过仿真教学资源和会计软件方式进行实践训练,但由于老师有时难以掌控上课进度和处理电脑技术上的问题,有些“望而生畏”于是乎会被“理论实践”课所替代,软件使用率不是很高。

2.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一般不愿意拿出账本,实训资料难以收集,经典案例较少。拿《成本会计和实训》课程来说吧,每个企业的成本核算环节都有所不同,有些资料还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能公开,虽有企业专家开讲座,做辅导,却往往集中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和企业用工素质的层面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能实训锻炼等方面交流偏少,实践渗透不足。

3.会计岗位实践的局限性,企业实践时不可能大批量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同一家企业,多数单位只需要2-3名的顶岗实践学生,故人人参与对口的顶岗实践有一定的难度。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精“宜”求精

精品课程之所以为精品,在于其内涵,在于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在于精品课程所传递的知识及内容。我们不是为了精品而建“精品”,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完善自编教材、习题和实践案例库、课件等教学资源,若再加以精彩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方便地获取参考资料和素材,加深对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能激发成为教师创新性施教的平台,把精品课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益求精。

(二)审而有“价”

1.申报成功后,对各精品课程的建设状况和质量的监控不能放松,评审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监控评价体系。致使课程建设不得不进行维护、更新、革新。如师生交互平台只在评审期间启用,评审结束后基本无人问津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

2.要根据各个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特点,有所侧重,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如在教学

评价中,既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更要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从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著”享其成

在精品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花费了教师团队成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长期的知识收集、积累和整合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著作”。如何解决“著”“享”问题呢?

1.教育部曾出台了相关文件,但仍需科学合理完善方案。可多方采集意见,有针对性地对精品课程成功推出后维护知识产权同时提供资源免费共享作出规

定或指示;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或奖惩制度。

2.我个人觉得江苏省教育厅与凤凰传媒旗下的创壹软件公司共建的江苏省国示范中职校课程资源库的做法不免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它把学校精品课程教师从一大堆网络技术问题中解脱出来,教师就可以在已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精心做好属于自己学校共享的教育资源,或多校联动,共建共享。从而保证精品课程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教育资源质量。

(四)内外“践”修

教学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1.校内教学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方面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尝试结合ERP沙盘教学,另一方面在校内注册、设立记账公司,进行会计全真模拟训练,弥补现有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会计专业实训功能。

2.校外实训

把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企业。通过实际工作过程的参观,切身感受制造企业的财务核算过程。接受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老师的实地指导,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课程发展没有止境,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后坐享其成,相反建设与发展将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其整个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

[2]《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论文――河北博才网 2013/7/22

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篇10

关键词:精品课程 动态过程 指标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7年来的申报、建设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动态化监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正处在提高品质、加强应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动态过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创新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应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一、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1 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实时指导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引发了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对其多方位的探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时地指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含义进行了全面解读。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五个一流”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张胤等认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赵杨群则从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层面进行释义。另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着眼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存华认为,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项目重点和落脚点;宋生瑛认为,建设精品课程重心是师资队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关键环节是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径。 

 

2 网络课程百花齐放,彰显课程个性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体与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使网络课程从形式装帧到内容润色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实现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充分合作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其课程网站具有为教师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维护功能的特点;王静爱教授以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为例,着重探讨和设计了“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8个结构模块。 

 

3 创设平等竞争平台,涌现大批名校与新秀。经过7年来的申报与建设,精品课程除具有立项项目“殊荣”外,还作为团队教学实力的象征、课程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以及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潜在价值等意义,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课程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强校,既有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有通过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提升脱颖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师范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桂林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工程。 

 

二、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课程目标不断微调与定位、学科动态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长久的、持续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始无终的动态变化过程,注重过程建设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关键。从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看,过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与现象。 

 

1 六大要素过程建设盲目消极。众多的高校经过轰轰烈烈的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建设方法与内容的悬疑与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其结果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2 网络课程过程建设更新缓慢、交互性差。教育部规定,所

[1] [2] [3] 

有精品课程必须上网。课程网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湖北省地理科学类获省级、部级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来看,有所大学共门课程,其中部级课程门,凸显出两大问题:第一,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信息全部停留在申报阶段,立项以后的建设“痕迹”尚未显现与更新;第二,除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门课程申报当年设置了“BBS”“师生互动交流”“在线答疑”或“在线交流”等交互栏目外,其他学校均无互动栏目,且湖北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在申报获批后网上实质交互行为少,如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年立项上网后只有两次交互行为。网络课程过程建设更新缓慢、交互性差,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导致网页浏览率低,失去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过程建设的评估、验收流于形式。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精品课程立项后必须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估与验收。从对湖北省地理科学类精品课程建设高校的调查与访谈中得知,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评估与自查是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均采取以各级精品课程既定的评价指标为准则,以建设的纸质文本材料作为观测点,其弊端是造假之风蔓延,如临时突击写答疑本、编辅导事件、造教研活动记录等,而对于近几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等“软”指标因无法做纸质材料取“证”,则以课程负责人的口头汇报作为评价依据,最终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与评价因失真而流于形式。

三、基于动态过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策略 

 

明确六大要素建设内容,务实过程建设。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将内容串联起来的轴线,以强化课程建设的动态化、持续性。()以活动作节点,计划作轴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品课程六大要素建设,绝不是盲目、随意或遇到问题则建设,不遇问题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要想将精品课程建设保持在时时的动态建设之中,并有所成效和进展,就应分年度、分学期做好详细周密的课程建设方案,方案中要重点将课程建设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可以观察、测量的具体“活动”(每一个要素都可以通过制订“活动”计划来建设),以“活动”作节点,由实施计划将各项“活动”串联起来,构成课程建设的动态过程。()明确要素建设内容,围绕内容开展活动。要明确制定精品课程六大要素建设内容,并以可观察、可测量、可记载或录制的活动来完成内容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教师队伍动态过程建设应紧紧围绕其他大要素,以一个个动态的活动来展开。包括:第一,制订和实施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近、中期的师资培训计划。内容涉及学历进修、单科进修、学术进修。第二,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要求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围绕课程建设滚动式申报科研和教学项目,选题和研究思路在学术沙龙活动上进行讨论和确定;对于团队成员发表的重要科研和教研成果,在学术沙龙活动上进行交流;师资培训期间所了解的学科前沿成果、学得的科研方法,在学术沙龙上进行介绍等。第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研活动。内容包括互相听评课,教师技能竞赛,优质课示范课观摩,切磋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优化课程管理,重大学科事件、热点问题探讨,学科前沿动态分析,等等。明确要素建设内容之后,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内容开展活动,落实过程建设。 

 

设计交互性动态网络模块,见证过程建设。设计体现学科课程思想与特色的交互性动态网络模块,见证过程建设。一是科学设计能体现专业课程思想与特色、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与技能、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模块内容。二是改革目前众多高校网络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利用课程建设模板将内容嵌入,只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才能修改网站内容的静态网站设计方式,而代之以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发的为教师易于操作的动态网页形式的教师管理平台,从而降低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实现实际教学与网站资源同步更新。三是增强网络交互模块功能。要从网络教学环境“一定要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师生互动痕迹”的理念出发,进行有益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设计,如互动式习题答疑模块、讨论模块、作业模块(网上布置作业要有交作业的时间显示、教师的批语及成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