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十篇

时间:2023-10-09 17:30:11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1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研究了水工专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排,提出了关于将两门课程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建议。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③广西水电学校丁炳冲主编.工程水文学.(第三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2

城市规划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近年来,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其侧重点和办学背景各有不同:有的以建筑学为背景,有的以宏观规划为重点,有的以地理学为背景,有的以园林学为背景[1]。各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历史也长短不一,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笔者认为,探索一种在地域、时代、学缘关系、学科资源上优势互补,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是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本文由收集整理

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 “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 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 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3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性质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所需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模型多、公式多、定量计算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除了课堂的讲解还需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由此决定了该课程教与学难度都较大。

二、建立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实践性强,分析和设计手段新。针对上述特点,教学过程中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传统黑板教学。利于学生理解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由于本门课程定量计算多,公式和模型多,板书提供了这方面的便利。学生可利用教师板书期间预习即将讲解的内容,对新知识有一个缓冲时间。也更利于学生动手随老师一起进行公式的推导和求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使之对所学内容印象更为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多媒体教学。表现物流过程生动直观,利于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视觉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弥补板书教学速度慢、信息量小的缺点。

3.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理论和模型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教师仅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新的知识,因此也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能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课程设计的结果需以设计报告提交,并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在此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报告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仿真软件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仿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仿真意识和仿真能力。仿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可通过学习软件来模拟物流系统仿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模拟物流系统操作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课程组提出了结合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教学+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教学”的模式。将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要注意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适当插入对业界动态的介绍和评述,使学生了解物流专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前沿问题。在讲解本门课程时必然结合运筹学、预测学科等技术领域,因此在布置习题和任务时要注重学科的交融性,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三、建立与课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性质,考核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标准:

总成绩=50%x考试成绩+30%x平时成绩+20%x课程设计成绩;

平时成绩=40%x作业+30%x考勤+30%x课堂表现;

课程设计成绩=25%x设计整体思路+25%x模型的运用+25%x设计报告的书写+25%x答辩情况(语言表达及回答同题的情况)。

四、结论

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深感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整体形成浓郁的学习环境,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显著。但兴趣又往往来自于需要,因此,通过课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课中运用适合学科性质的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演示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应该多安排一些实地参观和设立课程设计环节,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管理素质和规划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勇,张丽,黄建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联辉,彭邝湘.物流系统规划及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贺东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在充分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了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该专业依托林业、风景园林等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具有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与建筑学设计课程相互兼顾的特点。

设计类课程作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城市规划所开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方向。因此,在设计类课程教学当中如何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必须面对和经常思考的问题。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设计类基础课程,也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城市规划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便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所以城市规划人员具备城市各专业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规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就是系统的阐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首创的综合性跨专业课程,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 全面性。根据城市工程专业的需要,课程涵盖了除交通工程外,几乎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部分的系统规划,其中包括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灾、环境卫生、管线综合规划等单项工程系统规划,覆盖面广。

(2) 系统深入性。知识内容完整且深入。以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为例,其内容涉及到用水量的预测、城市给水水源选择、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等内容。内容除体现规划的思想外,还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在管网等部分的细节规划中涉及很多数学计算。

(3) 规范性。课程的内容多来源于相关规范。是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应专业工程的法规、技术规范等与城市建设实况和需求的有机结合。

(4) 实践性。课程的所涉及到的每一个单项工程系统规划,都配有相应的设计题目供学生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同时课程又是城市规划专业中其它设计类课程的基础。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招生时间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有限,并受到办学条件、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课程安排不当。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其它院校一般用70左右学时进行理论的讲解,并在其后开设的设计类课程,如居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和毕业设计等课程。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校本课程理论学时少,只有30学时,使得内容讲解不详细,并且其开课学期靠后,课程的规划思想不能够在一些设计类课程中得到体现。

(2) 师资、专业教学资料缺乏。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为了保证课程的专业性,需要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互相配合讲解课程。由于学校在该门课程上的师资的不足,特别是城市电力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两部分的教师力量薄弱,教学的专业性下降。

另外,本课程由于刚刚开设不久,在专业资料上的储备略显不足。专业资料的齐备,不仅可以作为供学生参考、借鉴和超越的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形成专业传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实践性教学条件不足。课程配有综合性比较强的设计,工作量大,耗时长,需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故需要配备固定的设计专用课室,以方便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高,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习惯。但是学校的设计专用教室数量少,同时配备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设计专用课室更少,这导致设计类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课程的连贯性差,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程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基于的各点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工科基础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课程设置。该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教学体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内容,很难在一门课程中的课时中得以全部展开。故建议适当将此课程开设的时间提前,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运用本课程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巩固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中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在后续的设计类课程中发挥作用,使学生的方案具有细节表现力和深入性。

(2)明确本课程的规划性和规范性并以此开展教学。①突出课程的规划性。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戴慎志主编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以其城市给水工程部分为例,其内容中第四部分给水管网规划中涉及到比较多的水力计算,计算步骤麻烦、学生难懂。故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组织授课内容,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网的规划方面的内容、知识;对于涉及到的复杂的水力计算的内容,则要求一般掌握即可。

②课程讲解中强调规范性。课程中的规范性特别明显,授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由规范中演变而来的,而且工程设计也都是在规范允许的范围进行的。但是一些学生对于城市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规范、技术指标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规范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在课程的案例分析的讲解中,要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对设计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养成自觉了解规范、尊重规范的习惯。

③进行师资团队建设和专业资料建设。本课程内容全面,需要一个课程教学团队,只有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才能把课程上好。团队各专业课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建设,多接触工程实际以积累经验,多同有经验的工程人员交流;同时注意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规范,为了丰富教学,还需要相关工程实际案例供学生课上和课后进行分析、讨论和借鉴,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专业资料的积累和整理,逐步完善本课程的专业资料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5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7-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首要之举。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究;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上,改革“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是指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为依据,在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出发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分析

1.理论基础。①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数学教育领域。其认为:学习是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参与理论。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秀格雷格・柯瑟林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③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言语―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只是其表现程度不同或组合方式不同。

2.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前教育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整合教学模式;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基础上,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调研,涉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领域的岗位及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实践中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三、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过程均是开放的。这可以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整合性原则。进行教学观、目标观和信息技术观等观念整合;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个别化自主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主题研究式、协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更能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以便有效利用;在统一技术标准下,信息资源的描述和保存更为标准和规范,以便共享。

3.“双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源的导航、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解惑和学生活动的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则体现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创作和主题研究等方面。

4.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应用于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师生互动模块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教学实况直播、BBS、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教学论坛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辅导答疑要及时,在线作业既要及时评价又要有效果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客观、正确的评估。

四、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共享资源。教师将整个学期的研究主题和每次课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都提前在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内学习。

2.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内教学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课堂上简单易懂的内容,适当减少讲授时间,多引入案例讨论来理解和消化。主要形式体现为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案例课程,由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提出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了保障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将课上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3.课内教学模式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以教师引导、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讲授章节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座谈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模拟操作、模拟软件应用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形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包括登录网络模拟平台建立虚拟企业模拟实训、网上查询资料、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论坛等。

4.由学习教材向学习学科转变。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外,推荐学生阅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与其他前沿资料及网络共享资源;课后安排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章节内容独立搜集资料和独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贡文伟,姚冠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6

关键词: 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 初级阶段 实践模式

21世纪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强的优秀外语人才。建设好外语类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已成当务之急。精品课建设是衡量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专业必修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该课程进行精品建设,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综合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国内对精品课建设的研究,从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的资料来看,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建设过程或建设内容作描述性研究,缺乏必要的系统探讨和理论深入。不仅如此,为数不少的学校将精品课建成之后,就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东西,一直被“精品”了下去,很难听到下回分解。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对相对困难的《高级英语》的精品建设及后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在初级阶段不仅要求在建设内容上整体把握,而且要在具有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有阶段计划,实现整体协调,真正实现精品之“精”。

1.精品课建设的框架

精品课是以关注教学内容、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教学条件为切入点而进行的旨在建设成具有一流水平,具有辐射和推广作用,能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的特色课程。它包括:(1)课程规划。主要有课程设置、课程描述、顶层设计这几个板块。(2)团队建设。主要包括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及他们的特长、研究方向和发展计划。(3)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条件、考试题型、学习题库和在线答疑等。(4)教改教研。包括阶段计划、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教材更新和阶段总结)等。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高级英语训练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具备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高级英语精品课是以关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综合英语(高级英语)教学内容、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条件为切入点而进行的旨在建设成具有一流水平,具有辐射和推广作用,能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的英语专业高年级特色课程。

2.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初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高级英语精品课是最早建立的校级精品课之一。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针对本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作出总体规划的同时,还对其各自项目进行细化,具体如下。

2.1课程规划注重全面

在课程规划中,课程设置明确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学时、开课时间、预修课程名称、课程简介、教材及参考书目等。课程描述要介绍该课程的主要历史沿革、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知识模块及对应的学时、课程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顶层设计主要是为建立顶级精品课。团队提出的目标是要最终建成部级精品课。

2.2团队建设讲究协调

团队建设中关注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及其特长、研究方向和发展计划,力求在整体布局上实现衔接和互补。承担《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团队职称合理,有教授两人,副教授两人,讲师四人,其中有两人为硕士生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50岁以上的有三人,40至49岁的有两人,30至39岁的有三人;学员结构较为丰富,其中有四人曾前往国外知名高校留学、访问;从事的学科专业交叉、知识结构较为综合,所有教师涉及的学术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教学科研能力强,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而且有三人是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

2.3教学资源力求丰富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条件、考试题型、学习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这些资料已经收集整理完毕,即将分布上网,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相关老师的教学调整和论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级英语的教材建设正在做出重大改革。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精读课,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适应时代的教材,就培养不出适应时代的英语人才。我校外国语学院有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涉及师范、商务或旅游、翻译和双语方向。我们正试图改变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既使用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又使用黄源深的English(Books5,6),还可考虑使用其他教材,其内容和难易程度将根据各专业(方向)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实际需要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4教研教改关注成效

教改教研是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和改革的重要指向,没有教研教改的高校英语教学是没有前途的教学。我们在教改教研设计的项目包括阶段计划、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等。从目前我国高校的精品课建设来看,主要是三个层次的建设:第一个层次是校级精品课建设,第二个建设层次是省部级精品课建设,第三个层次是部级精品课建设。从时间上划分,上述三个层次又可分别成为精品课建设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校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还处于校级精品课建设阶段,即初级阶段。本阶段又分三个建设期,即基础建设期、巩固提高期和基本建成期。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主要展示精品课建设立项以来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教研成果及当前的研究状态。高级英语精品课团队是目前我校师资最强的教学团队。迄今为止,本团队已出版或正在出版教材两部,成功申报部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三项,七篇,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举办了五次大规模讲座。

3.初级阶段的实践模式

高级英语精品课的顶层设计是建成部级精品课,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一个相对精细实际的规划,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我校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即校级精品课建设层次,这一层次的建设内容如下:

基础建设期为2011—2012学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精品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规划、教材建设规划和其他规划(含试卷库建设规划等);(2)分课型编写教学大纲;(3)建设一支由五六人组成的、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有较强教学能力的稳定的队伍。

巩固提高期是2012—2013学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在进一步巩固前阶段的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1)编写出版教学辅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制作教学课件;(3)建成试卷库等;(4)加强专业培训学习,针对课程建设需要,做好教师培训计划,并着手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力争教师队伍中有两三人具有或攻读博士学位;(4)对前期成果的推广利用制度化。

基本建成期是2013-2014学年,将继续巩固教学改革成果,并在充实提高的基础上建成学校精品课程。本阶段还将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方案,为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

4.结语

高级英语课已经被列为我校重点课程,这对该课程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带动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因而对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实践模式做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实现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知名大学的远大目标,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精品课建设。《高级英语》精品课初级阶段建设实践研究,将为我校外语课程建设及其他课程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推动涉外特色的精品课建设步伐。

与此同时,通过对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研究,可在理论构架上改变和完善目前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框架模式,改变其运行现状,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学科优势,并从实际层面解决具体操作中存在的误区或制约因素,为本课程申报市级乃至部级精品课做好准备。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Tak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City College We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AI Xiaozhen, YANG Pingyu, LIN Wei

(City Colleg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City College of Wenzhou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s an example, from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 establishment,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links of planning and dual qualification teachers view poi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 is explored.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nstruction

0 前言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位于浙江温州,学校秉承温州崇商传统和“温州人精神”,坚持“成长会做人、成才会做事”育人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知识+能力+素养”多维度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MQPT),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商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4]47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通知应用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院立即着手申报试点院校。应用型本科建设重点在各专业进一步深化应用型转型工作,物流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从四个关键点上做好: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强调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去向和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调研,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物流方向注重仓储规划能力、仓储作业日常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快递企业注重终端配送能力和干线运输的规划能力;传统物流(制造业物流)注重仓储规划与设计能力、日常管理能力、与生产物流衔接能力。考虑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际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当地、面向全国,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技能力,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制造业、商贸业物流部门领域的变化,具有持续更新专业知识能力,现代商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着重建设5门体现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分别是“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管理统计分析”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并在核心课程中开发相应的实践模块、增加实践学时,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运筹学”为例,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置角度描述专业核心课的建设。

(1)教学目的。运筹学属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在物流管理实际中广泛应用的理解。

(2)教学内容。根据应用型本科建设指导思想和学生实际,运筹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实际问题建模能力的培养,对模型的计算不做过多要求,因此单纯形法和单纯形法的灵敏度分析与对偶等内容不做讲解,教材采用注重应用型管理运筹学教材。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图与网络、存储论等。

①线性规划。包括线性规划的图解法、线性规划的计算机求解、线性规划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线性规划图解法:通过图解法和灵敏度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二元一次线性规划问题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际问题变化后的处理能力;第二部分线性规划的计算机求解:通过管理运筹学3.0版软件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软件解决复杂线性规划模型的能力;第三部分线性规划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人力资源分配问题、生产计划问题、套裁下料问题、配料问题和投资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运输问题。包括标准运输问题、实际问题转变运输问题和表上作业法三个部分。

③整数规划。包括整数规划的应用和分支定界两个部分。

④目标规划。通过多目标实际问题的目标规划建模,培养学生对多目标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和使用软件决绝有优先权目标规划问题和复杂目标规划问题的能力。

⑤图与网络。包括最短路问题、最小生成树和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三个部分。

⑥存储论。包括理想状态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一般状态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两个部分。

运筹学课程建设遵循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坚持创新的原则,在后期课程的建设中,利用moodle平台建设的机会,在教学资源完善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案例的实际性,多以温州当地、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同时在相应内容教学完成后,通过带着问题去企业调研的方式,让学生收集数据、提炼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来增加实践环节,突出课程的应用,用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兴趣。课程将按36理论学时+18实践学时来设置。

3 强调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

物流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去物流企业调研,并邀请物流企业高管到校会谈,最终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为熟悉专业物流企业或物流相关部门的运作,掌握物流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从系统的角度去发现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设置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第二课堂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专业培养特色相吻合,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客服专项实训、仓储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形成了大一认知实习、大二客服专项实习、大三仓储实习、大四毕业顶岗实习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校外实践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各级实践环节假期集中和平时分散进行相结合。目前建设的校企合作企业有温州快递物流代表企业温州顺衡速运有限公司、温州零担物流代表企业温州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和温州仓储物流代表企业交运集团物流分公司等十家物流企业。以温州顺衡为例,从2013年实践基地建立开始,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双向收益”的原则,建立了“顺丰订单班”,每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都会与企业交流,保证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需求;开设的实践环节,都与企业的业务对接,如大三暑期为期一个月的仓储实习,每年双十一的物流体验实习等;开展特色项目的合作,如“城院顺丰客服工作站”,将顺丰速运客服业务放在学校中完成,学生接受顺丰速运最专业的培训,同时完成高难度问题件的处理工作,在满足学生大二暑期的客服专项实习的基础上,日常全年开放,每天有10~15位学生参与顺丰客服工作。温州顺衡实践基地已接纳实习学生达300人,部分学生实习时间超过两年,毕业后深受物流企业喜爱。

4 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一是加快引进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渠道,科学制订“教师企业实训进修制度”,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力培养有特色的实践应用型教师,物流管理专业现有教师需进入企事业单位脱产实习,促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同时,积极从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产业导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双导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三是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考取物流师等职业相关证书,提升双师型教师比率。四是引导物流专业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 总结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8

目前本专业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课程群包含的各门课程的主流教材内容之间有重复之处。比如生产计划与控制和ERP原理与应用这两门课程都重点介绍生产计划的体系、层次与方法,只是讲解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物流与设施规划和供应链管理这两门课程都有一部分内容介绍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知识与概念;精益生产的概念在多门课程都有所提及,然而在这些课程里都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哪一门课程能详细介绍其精髓。不同课程的教材之间的重复性使得教学工作的部分重点模糊化,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这些重复的内容在工业工程学科体系里的定位。(2)各门课程的内容在本质上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里并没有充分体现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把各课程内容捏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没有很好体现基础课程、先修课程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对工业工程各领域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3)重理论,轻实践。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设置的题目和列举的例子过于理想化,缺乏和产业应用实践的结合分析,案例的说服力和实验环节的合理性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工业工程是结合管理与工程性质的学科,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目前的教学与高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4)各门课程的许多典型问题都采用启发式方法或试验法来求解,并没有运用运筹优化的技能来求解,因此难以求得全局最优的解决方案。启发式方法是一类基于经验或直觉的方法,它一般由一系列步骤或规则组成,依照这些步骤或规则可以求得解决方案。试验法是一种尝试性、摸索性的方法,它提供一套定性描述的流程,学生根据这套流程通过不断的试验以求生成较优的方案。无论是启发式方法还是试验法都是短视的,不能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综上所述,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瓶颈。有鉴于此,本专业对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的各门课程进行系统的调整与改革,重新梳理该课程群的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加强各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基于运筹优化技术对生产过程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获得一种在解决问题初期就综合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和预设约束的方法。

2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教学的改革内容与目标

生产与物流管理各领域都存在大量优化问题,求解优化问题最有效方法是建立运筹优化模型来求解,而目前相关的课程与教材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即使采用这种方法也只是泛泛而谈,只给出一个粗略的模型,并没有写出详细的建模思路、布置以及编程求解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把这一点作为主要抓手,主要工作是基于运筹优化技术(主要在运筹学课程里面讲述)对生产与物流管理各领域关键问题的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具体改革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模块,在课程群的宏观层面理清各重要内容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精简各门课程的冗余内容,调整侧重点的分布,并从各门课程中提炼出生产过程管理各领域的一系列有一定关联性的典型问题。(2)筛选生产过程管理的若干典型问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其进行合理化的抽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杂程度适中的考虑因素和限制条件,并选择合适的运筹学模型(整数规划、0-1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或二次规划等数学规划模型)对典型问题进行建模。(3)基于以上运筹优化模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造情景引导式的教学案例和上机实验指导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筹优化模型的设计理论及其建模过程,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模型理解生产过程管理问题的本质,并通过采用运筹优化软件求解模型来获得生产过程管理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4)通过行业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问题与方法的理解,设计开放式的综合作业,鼓励学生选择生产过程管理的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建模并编程求解,巩固教学改革的效果。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教学的改革目标是:(1)研究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内各课程之间的融合方法与机制,促进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以生产过程管理系列典型问题的定量最优化模型为范例进一步完善运筹优化技能的培养体系。(2)通过生产过程管理系列典型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来培养学生运用运筹优化技术求解最优方案的能力,包括运筹优化模型的选择能力、建模技巧与建模能力、求解能力和分析能力。(3)调整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层次结构与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主流商用运筹优化软件(比如ILOGOPL或Xpress)求解生产过程管理典型问题的运筹优化模型的能力,通过上机实验培养集合化思维方式和编程求解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全面掌握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探索新途径。

3实施方案

本研究主要依托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的核心教学环节,结合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沿用理论分析、模型提炼与编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理清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各课程的重点问题之间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

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各课程以运筹学为基础,其他课程都有部分内容与运筹学相关,而这些课程相互之间又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分析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群各课程之间的具体联系,找出课程之间重复部分的内容,理清各课程的各部分重要内容之间的层次结构和紧密关系,对各课程的教学重点重新进行系统的规划、调整。

3.2提炼生产与物流管理各领域的典型问题并建立运筹优化模型。

总结生产与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重要生产过程管理问题(如图2所示),把它们分门别类,划分其知识层次、学习阶段,并提炼其本质的运筹优化问题,再根据运筹优化问题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运筹优化模型进行建模。以物流与设施规划教学为例,选择物流流程优化、基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生产设施布局这两类核心问题进行抽象建模,改革教学方法。物流流程优化采用线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图、从至表等图表化工具进行描述,优化的本质目标都是对不同工序、设备的顺序进行安排,其实质是运筹学的排序问题;因此借助定量的运筹学数学规划模型对这类问题进行抽象并建模描述。基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生产设施布局包括基于物流量的生产设施布局、基于非物流关系的生产设施布局以及基于综合关系的生产设施布局等典型问题,其本质是对多个作业单位在给定范围内进行布局,安排它们的位置,使整个系统的物流成本最小化或者密切关系程度高的作业单位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这类问题的实质是运筹学的二次分配问题,因此借助运筹学的二次规划模型对其进行抽象并建模描述。把生产与物流管理相关问题转化为定量模型,这是一个从文字语义描述到数学公式的转化过程,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针对问题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规划模型表示形式进行建模(包括定义变量、构造约束和目标函数等环节),避免选择太难太复杂的规划模型导致学生有心理负担,丧失学习兴趣。

3.3运用运筹优化软件求解典型问题所对应的模型,积累教学案例与实验素材。

由于建立的模型通常规模不小,因此需要使用专业软件求解。选择OPL专业运筹优化软件来求解模型。运筹优化软件编程是从数学模型到专业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转化过程。商用运筹优化软件的建模语言是解释性、描述性语言,虽然它们的语法没有C++等高级语言复杂,但是其编程逻辑比较独特,采用集合化编程思维,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突出这一点,刻意培养学生“集合化”的编程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结合生产与物流管理典型问题的图文描述、运筹优化模型、程序及运行结果综合编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案例。与常用高级语言编程相比,运筹优化软件编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集合化运算。集合化运算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编程方式,因此应充分利用软件使用手册的例子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例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集合化运算的思维方式和编程方式。集合化运算是商用优化软件解决大规模优化问题的技术手段,因此学习时要习惯用集合的思想来定义数据、变量和约束。统筹考虑整个模型的所有组成部分,定义若干个底层的基本集合,其他集合均由这些基本集合运算、衍生得到,再利用这些集合来编写业务逻辑模型。

3.4与传统解决方法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改善模型。

对基于运筹优化模型的方法与传统的生产与物流管理问题解决方法从求解步骤、求解效果、运算时间效率、适用范围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进一步优化模型,减少变量和约束的数量,缩短求解时间,降低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通过大量案例与传统解决方法作对比,充分突出基于运筹优化模型方法的优势。

3.5教学实践与持续改进。

在教学中尝试结合基于运筹优化模型的方法设置理论介绍、案例讨论和实验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建模与分析能力,力图使学生在掌握生产过程管理问题求解技能的同时巩固“运用运筹优化技能”的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并解决由生产过程管理基本问题所衍生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学习。在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工业工程学科提倡的P.D.C.A.方法和基本步骤,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善),根据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的调整、改进、完善。

4实施结果

在课程群教学改革过程中设计生产与物流管理应用问题与运筹优化技术的结合方法,由浅入深地设置多层次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接受、适应这种融合运筹优化技能的教学方式,掌握生产计划与调度、物流流程优化、生产设施布局等典型问题的建模、求解及分析方法,并主动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生产过程管理领域的其他优化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控制好建模的难度和复杂度,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同时面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开放性的行业实际案例,发掘他们的潜力,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创新的空间。教学改革方案通过长期的实施,获得一定的成果:(1)为生产与物流类课程的核心环节教学提供创新性的支撑材料,为改进物流与设施规划、运筹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重要案例,为学生学习运筹优化技术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料,并为工业工程专业调整运筹优化技能的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2)由于运筹优化应用技能是工业工程教学中日益重要的一类新兴技能,因此本研究为工业工程乃至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其他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与运筹优化技能的融合提供范例,使学生培养模式更适合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向集约化转型的实际需求。(3)项目研究成果可在地方性院校的工业工程教学中交流、推广,也可供各类普通工科院校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

5结束语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9

[关键词] 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04-04

学科是大学的基石,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人们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水平的主动行为,学科建设的成果应该体现在促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同时,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的内容多,牵涉的方面广,需要处理好内部与外部多个方面的关系。就学校内部来说,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关系。

一 院系谋划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

院系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大学的基础学术单位,是学科建设的依托,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教师工作在院系,学术生活在院系,院系最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最知道学科应该如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目标和实现的途径。因此,院系是推动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院系这个关键。院系的谋划是基础,只有每一个院系都动起来,才能谋划出一个好的全校的学科建设蓝图。但是,仅仅有院系的谋划还不够,因为学科建设中许多谋划仅靠院系是难以做到的,需要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概括起来看,学校的顶层设计应该在“整体、交叉、超前、聚合”等方面做好工作。

(一)整体:制定学科发展战略

学校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科发展的态势,立足学校的历史与现实,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不足,对学校发展科学定位,优化学校的学科布局结构,制定学校学科发展的战略,明确学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实现路径、保障条件等。

(二)交叉:推动跨学科的发展建设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知识的生产和重要发现已经不是在传统的单一学科内部,而是在学科的交叉处、学科的空白处产生。许多以问题为导向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不同学科的参与。因此,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重视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在实践中,跨学科的发展建设常常受到现存的学科组织和院系行政壁垒的限制,跨学科难以规划、难以推进。这样,就要求学校必须担负起规划、推进跨学科建设的责任,根据本校学科发展的现状,做出顶层设计,或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或推动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或开展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三)超前:前瞻部署建设高峰学科

超前部署和建设一些与科学前沿或与国家重大需求相关、未来可能成为学科高峰或办学特色的学科。超前部署和建设,实现异军突起,这样的例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有很多。比如,我国的华中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瞻性的眼光发展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如该校的光学学科,超前部署、重点建设,较早地建成了国家实验室,并带动和辐射了武汉的“光谷”。超前部署和建设一些学科,需要学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顶层设计。

(四)聚合:集中力量形成学科优

集中现存的、分散在不同院系的力量,形成某一领域的学科优势。如某所大学有化工、环境、生命、土木、机械、运载、信息技术等多个院系与海洋学科有关。学校要发展海洋学科怎么办,靠某一个院系很难担负起这个重任,这就必须把分散在各个院系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在海洋领域做更好的文章。而这一工作单独依靠某个院系是难以做到的,必须由学校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找到办法实现集群优势。化分散为集中,可以组建相应的机构,这涉及许多问题,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

二 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和学科生态的关系

一流学科处于学科金字塔的顶端,是同类学科中的卓越者或出类拔萃者,是某类学科的高峰。学科高原可以看作具有比较优势和实力、具有良好发展性和成长性的学科。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原相互依存,学科高峰不是“拔地而起的高山”,它根植于坚实的学科高原。没有学科高原的高峰,难以成为真正的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孕育了学科高峰。

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原的概念已经在政府的文件中和学界广泛地使用。在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就使用了学科高峰的概念。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高校学科发展优化布局规划》,启动了《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些大学也制定了学科高峰和高原建设计划,如山东大学制定了《学科高峰计划》,浙江大学制定了《高峰学科支持建设计划》,等等。

学科高峰、高原是相对的概念。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高峰应该是能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学科。上海的方案中,规划到2020年,力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180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且这些一级学科点中至少有1~2个二级学科或方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前者应该是学科高峰,后者应该是学科高原。规划中提出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瞄准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发展需求,推动学科高原崛起学科高峰。每个学校有各自的校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学科高峰和高原。每个学校有各自的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原,学校应该清楚本校的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原,努力去建设学科高峰和高原,形成、巩固和发展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学科高峰和高原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学校要花大力气建设,但仅此不够,学校还要重视学科生态建设。学科生态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好的学科生态很难支撑和发展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原。

学科生态是学科之间、学科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1]学科生态涉及的问题很复杂,既涉及学校内部又涉及学校外部。从学校内部来说,学科生态建设应该重视学科结构、学科生长文化环境和学科生长制度环境等。

第一,学科结构。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学科生态的基础。综观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文理基础性学科雄厚,基础研究能力特别强;二是有若干个强大的应用学科,如工、经、管等;三是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特别多。目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有两种: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二是高水平有行业背景的大学在多学科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行业特色。

学科结构的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内外一些以工科为主的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轨迹。第一步是由单纯的工科院校发展成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其核心是理工渗透,重视理科在学校发展的基础地位和对应用学科的支撑作用。第二步是发展文科,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形成文理渗透、理工融合、文理工等协调发展的大格局。第三步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派生出一些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跨学科,产生知识创新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领科学与社会进步。

学科结构的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它需要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着眼历史、现实和未来,把握科学发展的大势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对本校学科结构做深入的分析,谋篇布局,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最近,一些大学在优化学科结构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给学科“瘦身”,改变学科结构趋同、学科齐全但一些学科平庸的状况,坚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结构,这很值得关注。

第二,学科生长文化环境。人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学科建设。人总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和规范,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人,因此,良好的学科生长文化环境对学科生长非常重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营造促进学科生长的文化氛围。大学通过价值塑造、精神弘扬、人物传奇等,鼓励创新、追求卓越;鼓励竞争,同时鼓励相互协同,鼓励在学科内部特别是不同学科之间加强合作;鼓励教师潜心治学、诚信治学,反对急功近利、反对学术不端。

学科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生长有着更直接的促M作用。伯顿・克拉克认为,“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有一种新成员要逐步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发达的系统中尤其如此。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是进入不同的文化宫殿,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2]这告诉我们,大学的学科不但是一种知识类型、组织建制,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有其内在的规训力量,影响和规范着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托尼・比彻按照“硬科学―软科学”和“纯科学―应用科学”两个分类维度将学科分为四大类,据此分析了四大类学科在知识特性、价值取向和学科文化上的各自特点。[3]

学科文化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教师在学科领域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从而影响学科的生长。我们在重视大学整体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看到学科文化的存在及学科文化对教师和学科生长的影响,重视学科文化建设,发挥好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学科生长制度。大学治理的完善,特别是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对学科建设有直接的影响。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学术事务应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这在理论上已经形成共识。《高等教育法》等一些法律法规对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均有明确规定。在现实中,改变过强的“行政导向”,发挥“学术导向”的作用,在大学中已经取得很好的实践成效。在形式上,各个大学都设置了学术委员会,也注意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教授治学”似乎找到了实现路径。但是,历史的惯性还是很大,对此我们不能有过高的估计。从观念到实践,真正使“教授治学”制度化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对学科建设重要事项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完善学术治理的制度,对学科建设至关重要。营造促进学科生长的制度环境,还包括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的各种政策。在学科生态中,如果说学科结构是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学科生长的文化环境和学科生长的制度环境就是“阳光、水、空气”,没有这些,“植物”难以百花竞放、树木葱茏。学科生态还包括更复杂的内容,如学科与外界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适应、学科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相互关联、学科之间的共生互动与协同进化,等等。

三 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科建设水平高低,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还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与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很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这一点来说,学科是办学的基础和条件,具有工具的性质,因此,学科建设可以成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是,一定要和学校的办学目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成果一定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学科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在科学研究的产出上,这一点人们已有共识,实践上也不成问题。但学科建设的成果还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却在认识和实践上没有到位,这也正是我们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好的问题。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关键是把学科建设的资源、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这要求我们处理好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专业、课程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弄清楚三者区别与联系,处理好三者关系,是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关系的前提与关键。

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学科概念理解很多,但有两点是重要的。其一,学科是知识存在的形态。知识的存在不是混沌一片,知识是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的形态存在的。其二,学科是一定领域的知识的系统化。在一定领域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产生一系列的概念、命题、推理,并形成相互联系的逻辑体系,就产生了相应的学科。关于专业概念的理解也很多,有两点很重要。其一,专业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生来到学校总是在一个一个专业学习,学校总是在一个一个专业来培养学生。其二,专业就其本质来说,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课程组合。一个专业总是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培养目标设计一系列的课程,这样专业就形成了。

学科与专业二者虽有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大学的专业要依据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进行设置,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这成为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但是,专业又离不开学科,要依托学科。因为,培养学生所需的知识来自于各个学科,构成专业要素的课程要依托各个学科。一个专业常常要依托一二个主干学科,同时,由于课程的性质、类型不同,如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由此构成一个专业的课程常常要依托若干学科。高水平的学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谈不上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但是,是不是说学科水平的高低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一回事呢?答案是否定的。学科与专业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科建设并不等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可以促进专业建设,但不能代替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二者有不同的规律和内涵,二者要素不同:学科建设的要素主要是方向、团队、平台;而专业建设的要素主要是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实践环节,甚至包括培养模式,等等。学科建设的成果需要转化成专业建设的成果。但学科建设的成果不能自动转化成专业建设的成果,必须经过人们有意识的转化。同时,专业建设好了,也会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与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是高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科本质上是知识,课程本质上也是知识。学科的概念体现了一种知识的分类,课程则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课程是“对值得传授的知识形态的界定”[4],即大学要根据培养目标,把最有价值的知识纳入大学课程。因为“学问本身太丰富、太广泛,不可能全部容纳在课程之中”[5]。课程存在与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适切性问题,课程的适切性始终是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时绕不开的问题,是学科与课程之间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大学的课程是分层分类的,如公共课、通识课、专业课,同属专业课又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研讨课等,形成一个体系复杂、门类多样、数量巨大的集合体。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课程目标,按照培养目撕涂纬棠勘辏不同的学科知识通过结构化、逻辑化和系统化转化为课程。

高水平的课程需要高水平的学科支撑,但高水平的学科不会自动转化为高水平的课程,需要我们有意识、自觉地把学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课程。前边已经谈到,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组合,因此,学科建设的成果如何转化成专业建设成果,核心的就是转化为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能够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能够讲授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在教材建设上,学科建设成果要转化为教材,编写好高水平的、体现学科建设成果的教材,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转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常常是直接的,其成果直接以论文、论著、专利等形式体现出来。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体现常常是间接的,需要通过若干中间环节。在若干中间环节中,专业和课程是关键环节。就是说,学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然后再通过专业和课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复杂的,需要我们对此有清醒认识,努力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四 学科、人才和体制机制的关系

人才和体制机制是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两个关键,抓住了这两个关键,学科建设就能够按照规划设计的目标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因此,学科建设要紧紧把握住人才和体制机制这两个重要抓手。

学科建设靠人才来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有什么样水平的人才就有什么样水平的学科建设成果。国内外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学科,更不会建成一流大学。

在院系学科规划中,常常看到讲学科发展目标、未来努力方向、预期成果头头是道,但对现有的人才队伍状况、每个方向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培养、引进、使用等,一带而过或语焉不详。这不禁让人担心,没有好的人才队伍的规划,学科建设的目标如何实现。一个好的学科规划,一定有好的人才队伍规划,学科方向、任务都要落实到人,现有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要怎样的培养和使用,还缺什么样的人,在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人,怎样去找,怎样去引进,都应该心中有数、规划落实到位。没有人才队伍规划的学科规划只能是一个“动听的故事”,听听可以,很难实现。这样的学科规划,要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布置,要么是为了向学校争取资源。

建设一流学科,要有与一流学科相匹配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同时,要有“聚天下英才”的胸怀与气魄,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在人才引进中,常常看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主动出击。千方百计,以三顾茅庐的精神去争取人才。第二种是守株待兔。缺乏主动争取的工作态度,坐享人才上门。第三种是“武大郎开店”。心胸狭窄,不希望比自己好的人才进来。三种情况中,守株待兔是多数,主动出击和“武大郎开店”的是少数。抓人才队伍建设,对主动出击的要提倡,对守株待兔的要推动,对“武大郎开店”的要批评,努力形成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局面。

学科建设持续稳步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我们经常讲跨学科,但跨学科真正做起来很难实现。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在体制机制上突破学科壁垒,没有打破行政藩篱的限制。学科一旦形成,其自主性、保守性也相应产生;学科建制一旦组织化,排他性和封闭性也会相伴而生。要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有利于和能够促进跨学科建设的办法。完善体制机制,要加快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真正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学科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学科要发展繁荣,离不开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协同,离不开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服务与保障,这些都需要学校很好地进行制度设计和实施。

五 学科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的关系

学科规划是学科发展的长远计划和学科建设的依据、蓝图与行动纲领,制定学科规划是一流学科建设有序推进的前提,这也是各大学花大力气或集全校之智慧制定学科规划的根本原因。学科规划一旦经过论证和确定之后,就要狠抓组织实施工作。

学科的规划和实施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全部,学科评价同样很重要,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规划、实施与评价三位一体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标。

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坚持以绩效为杠杆”,“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目的是充分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政府、社会要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评价,高校内部也要重视学科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推动高校内部学科、院系和相关部门完成规划设定的任务和目标。加强高校内部学科建设评价,是高校学科建设走向理性和成熟的表现。

学校内部如何评价学科建设完成情况,是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学校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去考核学科或院系。或者依据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的学科排名来检验学科建设的成果。比较而言,二者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功能。前者可以依据规划来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能够更确切地考核规划的完成情况。后者可以把学科建设放到更大的坐标系、更大视野中来看学校的学科建设进步与否。当然,对各种排名和评价需要理性看待,各种排名的价值取向以及指标体系不尽相同。

除了上述的评价外,学校还可以实行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办法。如各学科、院系定期与学科规划时确定的“标杆学科”、“标杆院系”对比,在管理学上一般称为“标杆对比法”。

如何评价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一件很难操作的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抓住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也许可以厘清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推动学科建设的资源与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与成果。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很多因素制约,如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对教学的投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条件与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对学习的投入等。这些因素中并非所有的因素都与学科建设有关,与学科建设关系密切的因素是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这两项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核心要素。教师与学科建设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促进了学科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自身的学术水平也获得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师的学术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即课程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课程这一要素与学科建设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学科建设的成果能否转化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也就成为衡量学科建设是否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前面已经提到,学科和课程密切相关。学科建设的资源和成果如何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科建设的资源和成果是否转化为课程资源以及转化得怎么样来评价,而且比较容易测量。很多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将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管理学上也称为雇主满意度)用于分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但从以成果为导向评价的角度看,可以间接地反映学科建设是否能促进人才培养。总之,要加强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持,高校应努力探索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

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52.

[2][4]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

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7、12.

[3]托尼・比彻.学术部落及其领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5.

[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篇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规范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范,包括课程管理的规范和课程实施的规范。实践过程中发现,课程管理的规范包含课时的规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课程的评价,这更多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作为;而课程实施的规范包括活动方案的制订、活动流程的组织以及教师的指导行为,更多是教师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规范能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现结合区域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从规范建设活动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流程、教师指导内容三个方面,刍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规范化建设的点滴思考。

一、厘清主体对象,建设规范化活动方案设计

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各方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所指理解不一,大部分理解为教师组织某个活动的方案设计,还有部分理解为学校课程实施的计划或学生参与活动时制订的活动方案。笔者认为,产生混淆的原因在于没有关键词的界定,活动方案按照制订主体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界定及撰写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学校在某个阶段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计划,可分为三至五年规划、学年规划或学期规划。因此方案标题应注明“××学校××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如“晋江市磁灶镇尚志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实施方法,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保障措施。指导思想,主要介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指导下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开展思路;实施目标,主要介绍在课程总目标指导下学校的阶段实施目标;实施办法,主要包括课时安排、资源的开发策略、教师指导团队;课程内容,主要列举各个年段的主题活动内容及进度;实施保障措施,主要介绍学校对该门课程的管理方法以及评价方式。

2.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的界定及撰写

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是指教师组织一个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因此,方案题目应注明“《××》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如“《做沙包 玩沙包》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时长、活动过程、实施建议、活动评价,资源支持。活动主题指所要开展活动的名称;活动背景主要简述主题形成起因以及开展此主题活动的价值;活动目标指契合具体活动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活动对象指进行主题活动学生所处年级;活动时长指整个活动所需课时,是课内课时和课外课时的总和;活动过程指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实施建议指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师资配备、社区资源等;活动评价包含评价参与的对象、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内容等;资源支持主要提供与本主题相关的文本资源。

3.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的界定及设计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是指学生参加主题活动时在活动前策划的活动计划。因此,方案题目一般为“×××活动策划方案”,如“校园跳蚤市场活动策划方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的内容根据主题和活动阶段的不同,具体内容也不同。如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一般有:小组主题、小组名称、小组成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内容。项目设计活动方案一般有:作品名称、作品含义、工具与材料、制作步骤、预设草图、注意事项等内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一般有:小组成员、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任务分工、所需工具(材料)、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明确活动内容,建设规范化活动组织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因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指向的不同,决定了活动组织方式的不同,因此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有各自不同的组织流程。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流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地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综合性、真实的问题进行探究,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因此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般组织流程是:确定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策划活动――运用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结论。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历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其重点不在于“科学研究”,而在于学习,学习研究的方法,经历研究的过程,积累研究的经验。

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组织流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又常被定位为项目设计活动,它的一般组织流程是:确定要制作的项目(任务)――寻找资料丰富认知――设计方案――实际制作――获得作品。学生在参与项目设计活动中得到动手动脑锻炼的机会,从而逐步形成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能力。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组织流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是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因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组织流程是:确定要开展的任务――制订方案――联系场所和对象――开展活动――获得体验。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丰富了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提升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立足程序方法,建设规范化教师指导内容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和指导内容均比较随意,缺乏必要的程序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应以引导学生的活动过程,指导活动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操作规范为主要任务。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基本指导行为应从实践过程和实践方法两方面,进行程序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指导,做到适时、适当、适度和适合。

1.程序性知识的指导内容

程序性知识的指导是指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所应具备的常规性方法的指导。如准备阶段括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主题分解、如何组建小组和如何策划活动;实施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分工、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记录原始资料和如何解决问题;总结交流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对资料归档整理、如何成果,如何反思收获和如何合理评价。

2.方法性知识的指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