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十篇

时间:2023-10-12 17:17:34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1

关键词:法律;全球化;法制化建设;法制观念;高中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并不仅仅是要向高中生传达政治知识,更是一门强调法律意识培养的课程,承担了公民培养的教育任务。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在目前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中尚未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因而法律意识的培育一般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完成。无论是从国家管理还是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提高公民法律素质都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最有效方法。高中生正处于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增加对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进行有序的法制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我国目前高中课程体系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成为法律意识教育的最主要手段,高中生应当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丰富学生法律支持,提高法律素养,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一、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化的发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建设法制社会永远是我们的追求。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公民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前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高中政治课程中已经融入了很多有关于法律政策的内容,尤其是《政治生活》中,有不少内容设计我国法律政策,对于培育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要注重考试成绩外,也更应当关注对高中生政治权利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引导,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二)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式。高中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未来力量,代表着祖国的前途,因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根据我国现有教育体系,高中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一般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进行渗透式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需要知法、守法,进行法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更多的也是保护自己。为了适应法制社会的发展,高中生也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从源头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做出贡献。

二、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关系

(一)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课程结构息息相关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课程,也是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虽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就要死记硬背,但深究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发现其实有很多值得学习探究的内容。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中,《政治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教材之一,从其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来看,与培育高中生法律意识是相统一的。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政治生活》的结构框架也与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相得益彰,教材中用通俗而详实的语言向高中生介绍了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对《政治生活》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教材有意识的让学生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法律观,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为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国公民奠定基础。教材在很多单元都涉及法律知识,例如第一单元涉及的是《宪法》对国家性质的相关规定;第二单元则反映了《中华人民行政法》的相关内容;第四单元反映了有关于《国际法》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单元都有涉及法律知识。相对于专业的法律课程来说,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律知识是有意识的渗透教育,把复杂的法律知识通过通俗的语言体现出来。

(二)政治课程有助于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除去应试作用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多的是一种德育教育,也是培养高中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高中生也应当明确法律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意识。新课改以来,相较于过去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已经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但是高中生应当始终明确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铭记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只有学习好了理论知识,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多的规范,也让自己的行为可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高中生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法律知识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获取,更应当珍惜学习时光,从中汲取养料。

三、当前高中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中,高中生的知识储备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除了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外,高中生还可以从网络搜索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但是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法律知识为例。大部分高中生对于法律只处于表面认知阶段,对于法律并没有深入了解,法律维权意识也比较差。面对越来越多的侵害学生事件的出现,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提醒高中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国家普法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法律意识。但是这种认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才能真正转化成知识力量。当前高中生法律意识普遍不够高,未成年犯罪逐年增长,犯罪低龄化严重,作案手段更加复杂,社会影响越发恶劣。在未成年犯罪中,高中生占了很大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都说明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很大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来自于高中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外,同样与社会、家庭、学校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高中生自身来看,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思维能力仍旧受到很多限制,缺乏社会经验。在学习政治课程的过程中,往往知识单一的学习理论,缺乏实践机会。仅仅凭借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简单了解以及从课外获取的信息,难以真正理解。同时在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高中生更多的被娱乐、游戏等信息吸引,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存在。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引导。法律素养的提高是需要后天引导的,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性的重要时期。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中教学本身就缺乏法律相关内容的专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中虽然有涉及法律知识的内容,但学校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理论灌输以及考试答题技巧方面,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引导,使得学生也没有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淡薄还来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高中生除了在校学习时间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于高中生性格、成长、心理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本身就缺乏法律意识,难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

(一)明确丰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提高法律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来说,提高法律意识就是要明确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我国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没有人享有特权。高中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消除特权思想,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在社会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同样,我国法律也规定,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违法剥夺或者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高中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明确权利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的利益,不侵犯他人利益。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可以让整个社会更加有序的发展。契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也是维持国家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有了契约才能让一切交换活动更加有序的进行,高中生学习契约意识就是要培养自身遵守法律的精神,契约不可以随便破坏,订立契约的过程又是构建平等公平的过程,高中生就要学会用平等的契约精神来与人交往,同样也要用这种精神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意识对于不少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高速发展的社会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当代的高中生除了要面对繁忙的学业外,更要面对来自于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除了要时刻警惕来自社会中的各种侵害,也需要做好提前预防,应当了解当今害发生后如何合法的解决难题,而不是意气用事,通过暴力解决问题。随着社会法治化程度的提高,广大高中生应当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当遇到问题时,要习惯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生活体验教学

学校是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的主要载体,应当保护法律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展特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法律情境。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真实的体验过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时,教师应当根据情境播放相应的专题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如何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便于学生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知道自己应当如何来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当代中学生是不断学习的群体,也是最具有学习劲头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从其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来看,与培育高中生法律意识是相统一的。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课本的结构框架也与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相得益彰。高中生应当明确现代公民的基本内涵,明确公民应当是具有独立意识的自然人,有责任有担当,依法享有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不仅仅要学习种类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学习政治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用法律保护他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珠子.浅议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6,(03).

[2]陈娅.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以政治常识教学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12).

[3]陆红云.浅谈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4]温彦辉.高中政治课要借助时事热点做文章[J].学周刊,2017,(08).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2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只是将课本知识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根本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觉课本上的知识离自己很远,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渗透到政治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下面,本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有承担的人,借助生活,提高学生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结合生活经历,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生命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的唯一性等方面是没有任何想法的。他们所接触到的生命就是语文教材中讲授的一些热爱生命的课程,可是他们没有经历过死亡,没有受到过威胁,所以他们很难真正明白生命的真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一些经历,去感悟生命,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生命只有一次”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让学生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所以,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一些不爱惜生命的例子,如:一些学生因学习压力、情感挫折而选择自杀,家长亲人非常伤心,目的是将学生引入有关生命的话题。之后,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或是听说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感受亲人因为生命受到伤害的痛苦,告诉学生生命只有一次,让学生懂得珍惜,不要做伤害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担当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大多数只知索取,不懂付出;不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依赖性强,造成本该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责任感有所缺失。同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学生,妨碍他们责任感的培养和形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学会如何负责,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使学生意识到,在面对责任时,应该善于负责,根据自己的能力、责任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决策。

例如:学习“承诺的分量”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承诺在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及对社会的意义,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生活中培养信守承诺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在生活中不遵守承诺的事

例,如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在老师找其谈话时,他承诺老师以后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可是,他并没有做到,依旧是我行我素。这个学生的行为就没有遵守他对老师的承诺,并一再地失约于教

师,所以,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中,体会到承诺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承担、学会担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三、借助生活案例,让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们的行为总是在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法律的实施离不开法律意识的参与。然而,初中生作为未来的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法制社会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将是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培育工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使学生能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如: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授课时,我让学生分析了一些生活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3・15中国消费维权”节日,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的过程中,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3

一、现下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法律风险的问题

(一)企业不够重视市场营销中的法规问题

法律法规是任何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只有重视营销中的法律法规,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有了必要的武器,也才能规避经营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如今,在世界经济融合发展中,各类的经济组织都在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和相互冲击,这也成为现代企业如何在生存和发展中获得支撑的必要路径。所以,如何在市场营销中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不断更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产方式和营销思路上获得新的定位,企业就必须要重视市场营销中的法规问题。

(二)企业在市场营销时没有形成科学的战略指导

在市场经济竞争尤为激烈的背景之下,国内很多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并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营销路径,对企业自身或产品本身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定位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所以,现代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科学的管理理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市场营销理念,不断提高市场营销理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未来规划和实现路径,不断开拓自身经营理念,在不断发展中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如何制定和我完善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并不断付诸实施,已经成为不断引领现代企业开拓和进取的重要途径。

(三)企业对于市场创新能力的法律保护薄弱

当前,众多企业市场营销中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力不具备必要的法律来保护自己,是难以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样,如何与竞争对手竞争,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市场创新水平,进而获得优势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产品法律维权意识不足,对于版权资产、商标、专利等保护力度不够,企业法律保护意识不足,法律人才欠缺,自身的法律保护体系尚未建立,无法支撑企业自身发展,使企业陷入营销中的困境。因此,无法激励企业自身及企业员工来积极参与到营销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使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要不断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法律维权意识

法律维权意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备利器,是如何实现参与市场竞争、融入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只有具备市场营销中的法律维权意识,才能在经营管理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实现企业领导及员工具备法律保护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例如,当企业面对营销中的商标侵权问题时,企业就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扞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维护企业自身权益。

(二)加强企业内部道德建设和行业规范化建设

道德建设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不能只顾经济利益,更重要的还要顾及社会利益。只有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兼得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现代企业要不断加强道德建设,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进而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才能不断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同样,企业要不断规范自身建设,按照行业发展标准,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结合合作,不断发展行业自身监管能力,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要通过政府层面,不断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调解作用,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类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断使企业在竞争中得以完善,在生存中得以发展。要不断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和完善,修改不合理的条例法规,扩大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切实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划,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行政监管职能,要求企业要不断坚守道德底线,为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提高网络营销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性成为现代企业要着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当前网络营销的安全性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重点是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所以笔者认为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网络营销中的风险防范力度,要不断加大各种科学技术力量的配备和投入,对于重点部位的安全性管理要进一步提高。相反,如果我们缺乏一定的新技术的应用,没有提高网络营销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企业网络营销的安全性不会得到提升,极其容易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网络营销的安全性,从而使企业朝着规范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五)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法律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的过程一定要在法律风险控制框架范围之内进行。只有在此范围内进行,才能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例如,企业产品要创新,必须要在《质量法》和《商标法》范围内实施。创新是要推广和发扬的,但创新不是无节制的,对于侵权等违法行为要坚决遏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创新,是要不断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所以,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创新要在法律约束范围内进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求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不断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通过法律的保驾护航,来不断进行风险管控,进而实现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六)对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法律控制

法律控制是企业围绕法律框架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必须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杜绝各类营销中的虚假宣传和销售,维护企业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的认可。要不断强化企业市场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法律法规的控制,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例如,商标权、版权、肖像权、专利权等等。对于侵权行为,要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来维权,不断加大市场维权力度,建立和维护法律体系来制约市场营销框架,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市场营销不会偏离经济的轨道和法律的轨道。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如何实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市场营销中将要面临的各类问题和风险。同时,积极强化自身法律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市场营销中各种问题,使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得以优化。另外,如何试产企业市场营销的可持续进程,必须要将市场营销理论、方式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针对存在的问题要不断解决和完善,遵循各项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法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薛长敏.企业市场营销的法律节点与识别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8(9).

[2]李明宇.浅谈市场营销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J].法制经济,2018(7).

[3]王芳.企业定价策略探析——以经济法为视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

[4]刘金风.论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运用[J].市场论坛,2013(12).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4

[关键词]法律教育;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

一、提高部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法律教育是部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增强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法律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治国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而部队在保障国家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公安边防部队来说,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保障国家以及人民安全是他们的重要使命。所以,边防部队更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

(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军人的法治观

具有同一性我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有:忠诚于党的军魂观、热爱人民的宗旨观、报效国家的国家观、履行使命的使命观、崇尚荣誉的荣誉观。从这些价值观就可以体现出我国军人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卫祖国的使命,强烈的荣誉观等,而这些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具有法律依据。同时,依法治军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部分,是以依法治国为理论基础,并且对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军人职责中的其中一项就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因此,将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职责与依法治军和依法治国相联系,体现了与法治观的同一性。

(二)法律教育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得以更好践行

任何观念教育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行为规范产生影响,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培育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自觉践行这些观念。观念的培养也需要行动来检验,所以在他们的行为中才能体现出价值观的培养。而作为对实践的检验,正是他们能否忠实履行革命军人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因此,加强法律教育可以使军人更好地培养核心价值观。同时,部队的法律教育还有区别于普通公民的地方,即以军事义务和责任为首位的观念是军事法律教育的重要理念。由于这一特殊性,使部队在进行法律教育时,更加突出强调军事义务和责任规范,这样就与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又统一起来。

(三)法律教育为培育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

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是由国家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对于军人的法律教育既需要柔性的教育,也要依靠刚性的要求。依法履行自己义务与职责是军人的行为底线,这些义务与职责是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法律化体现。因此,这既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又属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我国将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列入法律里面,就是为了以法律的强制性维护和保障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得以真正体现。

(四)军事法的特殊性要求军人必须具有更高的法律意识

军事法与普通法有较大的区别,例如:一是军事法相较于普通法更加严格;二是军事不同于其他行业,军事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处于突出地位,它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三是要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的需要,军人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要比普通民众更多,更重要。除此之外,军事法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等军事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特殊的军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被赋予特定的任务,将军事法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当前边防部队法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士兵入伍前普遍缺乏系统的普法教育

部队在经过普法教育以后,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广大官兵的遵法用法以及依法办事等观念普遍增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中的不足,一些官兵由于在入伍前就对法律不是很了解,再加上自身很少经历过依法维权的事情,所以对于法律知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去了解,导致法律意识淡薄,在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欠缺。例如,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涉及法律的问题,因为自身缺乏法律知识,错误地采取一些处理方式。而且,一些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触犯法律就可以了,而有时候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可能犯错了。

(二)法律教育的形式单一

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及其他因素的制约,部队能够接触到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有些部队在进行法律教育时,只是简单地上几堂课,照着书读,使得官兵们并没有多少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而且,有些单位不注重因材施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教学。还有一些单位从一开始对于法律教育的定位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法律教育就是“以刑为主,一讲众听”,只要不让他们犯罪,教育就是成功的,从而忽视了对于官兵们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这样一来,官兵们对于法律的学习就缺乏了积极性,同时,由于法律教育本身内容就比较单调,再加上教学形式没有新意,使得法律教育的推进遇到了阻碍。

(三)法律教育缺乏实用性

在对部队的法律教育中,存在一些缺乏实用性的现象。有一些教育内容与官兵们的思想联系不紧密,不能与官兵们的实际相结合。除此之外,部队在进行法律教育时,对此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懈怠。而且在教学中,只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忽视了官兵们的接受与理解,不能相互沟通交流。官兵们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深入思考,对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时,因为在平时的法律教育中,不够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使官兵在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时不知该如何处理,所以,如果不通过法律来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教育可能自始至终都只是停留在理论部分,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

(四)法律教育存在形式化的现象

边防部队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任务较为繁重,所以对于官兵的法律教育并不够重视。在平时的法律教育中,常存在教育内容被压缩,教育时间被占用等情况。还有一些边防部队中,平时并不真正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是单纯制作法律教育的计划,读书笔记等,没有将培养官兵的法律意识作为重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官兵们也没有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三、改进边防部队法律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一)边防部队法律教育应具有针对性

政治教育是边防部队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法律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搞好法律教育对提高部队官兵们的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能力。公安边防部队与一般的部队还有所区别,他们既需要执法,同时还是战斗部队,只有抓好法律教育,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因此,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是提高他们法律素质的重要手段,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日常工作生活,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不同的法律知识教育。如在对干部们的教育中就要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有利于基层法律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法律素质。除了对自身的教育外,还要引导基层官兵们对法律的学习。在对官兵们进行教育时就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促使他们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形成一个知法守法的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2.开展有关法律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官兵们平时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解答,结合他们的工作,对他们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宣讲,鼓励他们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邀请高校的专家等来部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鼓励他们走出军营,到社会中去体验民主法治的进步,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法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二)坚持学用结合,使法律教育能真正服务于边防官兵

1.运用法律武器帮助边防官兵依法解决个人的涉法问题。近年来,官兵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不断增加,主要涉及婚姻家庭、财产问题、个人权益等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官兵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要在法律知识教育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教育,促使他们能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自觉运用法律去解决,发挥法律教育的效果。2.普及相关军事法律知识以及刑法知识,防患于未然。边防法律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预防执法犯罪,因此加强边防法律教育,要做到“三勤”,一是脑勤,即遇到事情要多动脑,善于思考,针对问题及隐患要多思考多分析,在问题发生之前多想预防措施,在问题发生后多想该如何解决;二是嘴勤,即勤于找到法律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对于重点易发生的问题要多次强调;三是手勤,即对于上级安排的需要贯彻的精神、部队发生的典型事例等多记录,以便遇到问题时方便查看。3.加强边防部队领导干部们的法律素质。提高领导干部们的法律素质,有利于基层法律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法律素质。学习法律知识不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是要形成一个知法守法的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公安部队执法过程中,不断对此深化理解,当前部队的条令条例在不断完善,部队领导干部们只有学好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教育战士们。

(三)义务与权利并重,依法保障官兵的权利

每个公民存在于社会中,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法律教育在强调义务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权利的保障,这样才能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军人,在履行自己义务的同时,也享有很多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例如,在很多场合、单位中对军人赋予了特殊的权利,在办理业务时军人享有优先权,在参观景点时军人可以享受半价或者免费的待遇。所以,在边防官兵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如果不懂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就无法很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拓宽法律教育的内容,强化权利意识教育,使法律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边防部队法律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法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边防部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针对现有的法律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改革,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可以让边防部队官兵收看法制类节目,针对里面的案例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阅读法制报刊等,增加教学形式。同时,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一改往常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亲身讨论分析,增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对法律知识活学活用。

(五)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习热情

在平常的学习中,可以制定一些教学目标,并相应地制定激励机制。例如,制定一周的学习目标,如果没有达成,就设置一些诸如做俯卧撑一类的小惩罚。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最好一课”“学习标兵”等评比活动,对法律知识掌握得好的官兵给予奖励等,激发官兵们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5

1.如今法治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强化,多数民众都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相比之下,医护人员的维权意识并不是很强,还需要很大的提升。护理管理工作,除了发扬救死扶伤的岗位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承担所属的社会责任,还应维护好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患者各不相同,一旦发生纠纷,护理人员应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但由于法律知识的匿乏,护理管理人员往往不知如何正确运用法律,以致于损失惨重。

2.原因分析护理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护理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在专业的护理教育中,往往更注重专业护理知识,而法学课程的开设极其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本科教育中,法学占了全部课程的1%左右;大中专则占有约2%一3%;除时间不够外,法律课堂内容好也相当缺乏,大多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而与护理专业有关系的内容则少之又少;以致于护理人员与法律接触少,学习途径也较为单一,多是通过电视、杂志等获得,由于没有系统学习,掌握的知识比较零碎,很不全面。再加上工作环境较为封闭,缺少相关培训,都最终导致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

其次,护理管理人员自身对法律教育有所忽视。实际中的临床护理存在着很多问题,人力资源短缺就是其中一项。由于护理管理人员有限,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多,责任和压力也不断扩大,为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多数护理人员都将精力放在了如何熟悉临床业务知识、如何提升临床操作水平和速度等方面,无暇顾及法律教育,对法律意识自然就有所忽视。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护理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即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认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才应该担负应有的法律责任,护理人员只是起辅助医生的作用,负责照顾患者,工作不出差错即可。即使有纠纷,也是医院进行调解,无需自己承担。这种错误观念使得护理管理人员对法律很淡漠,除应付责任外,也不利于自我保护。

二、如何做好护理管理人员的法律教育工作

1.转变教学理念一般而言,护理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都有过专业的学习或培训,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那些旧的教学观念应作一番改革,包括内容、方法等方面,将法律教育的地位提高。需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大力度进行法制教育。法律内容除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应将重点放在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方面,如《医疗护理法》等,这样才能使其上岗之后有所保障。

2.重视实际应用在学习阶段,护理管理人员学的大都只是理论知识,到医疗机构上岗后还应继续学习,并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所以,继续教育除了护理学、行政管理,还应包括法律教育。日常工作中,既要进行专业护理培训,也应督促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熟悉相关法律知识。

3.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管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较长,对其病情转变有着莫大关系,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行事,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尽量保证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学习法律、了解法律,能够让护理管理人员更加深刻地明白自身所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强化法治观念,认真对待护理工作,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此外,在满足了患者需求的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维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除了医院的普法宣传和相关培训,护理人员也需在闲暇时间加强自主学习,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使双方利益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6

一、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

201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25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三分之一,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相对应的,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法律意识缺失的现象。

1、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首先跟他本人的法律知识有直接关系。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社会灌输式的普法教育,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掌握的法律知识有所增加,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法律意识观念,没有改变自身的法律知识结构。2010年全国总工会报告当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投诉并愿意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占45.5%,较老一代农民工高出11个百分点。这是进步,但也看出仍有半数新生代农民工对法律认识不足,缺乏积极主动维权意愿。

2、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缺失还表现在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低,新生代农民工对守法仅停留在对法的遵守上,并没有掌握运用法的意识。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对法律知识了解的程度有所提升,但运用能力仍较低。比如在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上,虽然政府和社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但社会类的新闻仍不断在警示我们,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的运用意识不高。

3、权利意识薄弱。权利意识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其自身缺乏对权利的认知,更缺乏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利。当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也希望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但却出现了不知道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或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敢反抗、不知如何去处置等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权利意识薄弱引起的,从而更显示出其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

二、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态度、知识、观点等社会意识的总称,是实现法治的思想条件。新生代农民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比如在签约、购物、办证、就业、讨债等法律现象中均存在具体的法律意识内容,因此法律意识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法律意识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内容是对现行法律的心理、态度、知识、观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缺失的具体原因,对于提升其法律意识有其重要意义。

1、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中学教育,知识水平有明显提升,但由于77.2%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法律知识教育的高等教育,所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匮乏。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掌握都是通过后来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或自学而来的。全国总工会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尤其是54.7%的人表示希望学习法律知识。这就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了解法律知识的不足,法律知识的不足也将导致多数问题解决时并不能直接采取法律手段。

2、普法方式和内容滞后。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加强了对新生代农民工普法教育,尤其是在重点地区、重点时间段上,涉及到新生代农民工签约、薪资等问题上力度加大。但有的地方普法的方式相对较陈旧单一。其一,普法方式滞后。仅是按照上级要求,通过对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发放法律宣传资料或传单、横幅标语、设置一些法律知识栏等有限的方式展开普法活动。相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种方式明显滞后,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其二,普法内容滞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普法的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能引起其共鸣,尤其是理论宣传与时事、事件相结合,更能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中。

3、法律实施力度欠缺。要想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提升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的比例,必须得让新生代农民工看到运用法律手段后的效果。近些年国家出台很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但这些法规制度有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地,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涉及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得到充分实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就会速度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也会越来越愿意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说,法律实施力度不足,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提升的重要一个原因。

4、相关的法律援助经费缺少。从2003年首个法律援助条例出台,2005年中央首次拨付5000万元专款补助,2006年农民工成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到2012年通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以来,每一年司法部门办理的援助案件数量都在递增。这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愿意通过法律援助来解决问题了,但有一部分难题却因为法律援助资金的不足而暂缓。如何解决经费短缺、人员不足,使法律援助制度更加完善,这也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显然,相关法律援助经费不足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缺失的一个原因。

三、构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体系的措施

法律首先是通过人们的法律意识来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进入各自的法律角色,确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方位。所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构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体系迫切重要。

1、普及常用法律知识。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普及是构建提升法律意识体系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让其了解常用的实体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何谓触犯法律及其后果。同时还要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采取有效措施,了解程序、步骤、时长等具体问题。普及法律知识的途径也应有所创新。首先,在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加入法律知识培训。其次,在新生代农民工所任职的企业加大法律知识培训。第三,在新生代农民工主要生活场所加大法律知识宣传。第四,在新生代农民工休息的节假日期间加大法律知识宣传。

2、拓宽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了具备网络功能的手机。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50.1%,其中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占比最高,20-29岁的年轻人选择数字阅读占比最高。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之一就是加大网络媒体的运用。除了采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外,政府和社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以及衍生出来的QQ、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之二就是将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通过动漫、动画、图片、照片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是作为当前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最喜欢也最易接受的方式。

3、改善执法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环境。但从实际情况看,仍存在少数执法不严和执法不公的现象,伤害了新生代农民工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可。因此,必须要改善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使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树立自己的法律信仰。只有这样,新生代农民工才会相信能够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难题,才会积极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手段、遵纪守法,真正树立和提高法律意识。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7

对于善与正义的把握却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法学本科毕业后,在亲戚的介绍下,我去了市直属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我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体验。

在实习期间内,由于我的专业知识还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帮忙接待前来咨询和办理案件的群众,整理文件,打印各种法律文书以及跟随事务所的律师去法院复印资料,学习办案的技巧,感受法律工作的氛围,等等。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来提高自已的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让我学习到也感受到了很多之前所没有想像到的东西,让自己对法律工作的性质和环境,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相信这些见识对于将来无论是否会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一、实习过程中的认识与所得

(一)市民法律意识显著提高

之前在还未到律师事务所实习时,猜想在我们这样的一个中小城市,应该没有很多案件纠纷需要处理。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也仅仅只是在办公室翻翻报纸,聊聊天而已。等真正到了办公室的那天,才发现原来在办公室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案件需要办理。实习的第一天,事务所的当事人来来往往,忙了一整天。每天从早上进事务所到下午下班,一直都不断会有当事人到办公室来,他们咨询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或询问自己案件的办案进程,提供案件线索证据等。在实习期间,有关工伤、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赔偿,因家庭暴力而诉讼离婚等等案件一直有发生。其中,在这些案件的原告当中不乏有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在世人眼中法律意识还不够完善的农民。每天接待这些案件的当事人,虽然自己不能给他们提供很多的法律知识的帮助,但是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已经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管是从办理的案件的数量,还是从群众的思想变化来说,我市市民的法律意识都正在不断提高。

当然,在我国社会各方面还不发达的今天,我市乃至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需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德治",号召全国人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仅仅靠社会舆论的谴责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而只有通过法律手段,通过比社会舆论手段更为强制的手段,迫使公民遵守规则、履行义务,并能够强化这种履行义务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方可实现。

我们知道,一个法治的社会,必然需要知法、懂法、维法、护法的现代公民。遵守法律从根本上说,是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愿望和利益的。广大公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即便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法治发展,政府也是代表公众利益行使职权,建设法治国家依然是广大老百姓的事情,自然要依靠老百姓,有赖于公众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相信我市市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我市乃至全国的法制建设都将产生深刻的长远的良好影响。

(二)有关工伤、交通事故索赔的案件多

在实习期间所接触的案件中,类似于工伤索赔,交通事故赔偿的案件占多数。“天有不测风云”,务工者在劳动的过程中,难免有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即所谓的“工伤”。工伤得不到赔偿,与老板发生纠纷等事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民工在私人承接的工地上工作,在无任何保护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各种伤害因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期间,我所知道的类似案件就有:一中年妇女杨某在其务工的工地上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当而造成左手四手指被截断,被鉴定为九级伤残,要求工地负责人赔偿医疗费及各种损失费等等。

这类案件发生之多,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这些案件中,原告往往是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发生如此之大的人身伤害对于自己的家庭环境而言,显然是不能够承受的。但是,越是如此,在发生伤害事故后,这些工程的负责人很多的却都是一味的推卸责任,使这些受害人不得不进行法律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看到这些受尽岁月洗礼的农民,为自己本应得到的赔偿、保护而奔走的时候,会觉得我们社会对于他们的社会保障还是很不完善的,他们的合法利益应该受到全社会的更大重视。他们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已经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与农村繁荣和文明进步密不可分。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全社会上下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协调好他们与各阶层的关系,进一步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考虑到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立法部门在完善《劳动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等法律法规贯彻的同时,应对农民工适当做出特别规定;还可以制定适用于农民工的单项条例、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性、区域性劳动标准。由于城乡结构和农民工自身文化、知识、法律素质的局限性,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因此,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每当看到类似案件的当事人进到办公室来时,心里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我国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对于他们的合法利益的保护显然国家还需做很多的努力。

(三)、遇事要注重问题本身的解决

在实习的过程中,不管对于自己将来的继续学习,还是进入社会,从事务所律师们身上看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自己是很受益的。大多数的案件当事人,在前几次进到办公室时都习惯于把自己的案件从头到尾一味的讲述,特别是会反驳对方提出的各种说法。每当这个时候,接待律师都会的耐心告诉他们:现在事情已经出来了,对方肯定会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反驳,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当时听着他们讲这样的话,确实很实际。我们要的不是事实的再现,而是怎样很好的解决案件,最大限度的寻求自身的利益。

当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这些。对于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如何提高自己说话处事的技巧,自己将来的专业学习还需怎样来提高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受益。在这里要感谢事务所律师们对我的帮助,相信通过实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法律的信心,增强了对法律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中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习过程中的看法与思考

(一)、加快我市律师办公的现代化步伐

短暂的实习期间很快就结束了,在实习期间除了让自己对各种法律常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外,自己对于我市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我市是一个还需不断发展的中小城市,但是,我觉得就我所实习的律师所而言,他们的办公环境还应进一步改善。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要求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对比我实习的律师的工作,我觉得他们应该实现案卷、资料的电子化,以方便以后的查阅。计算机不应流于一种摆设,而应切实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在和律师提到这点的时候,他们也谈到自己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以后要不断学习。相信在不久后的几年里,不仅我市律师业的办公会实现现代化,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会跟上时展的步伐。

当然,要实现律师办公更加现代化的要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上至国家各机关组领导,下至全体律师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以科技提高工作质量、以科技提高审判效率、以科技增强综合实力的环境。因此也真正为办理好自己的案件服务。

(二)、律师应真正做到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为己任

另一方面,让自己引起思考的是:在我国建设法制社会的今天,法律工作者要成为为民伸张正义,弘扬法治精神的使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国家关于律师对犯罪嫌疑人提取审问的制度还不完善,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还依赖于公安机关及检查机关的协助,因而当案件涉及到他们的利益的时候,极少数律师就感到很为难了。在这期间,我也悉心观察了我实习事务所律师的工作,总的来说觉得他们在原则立场上对事的看法观点还是很值得学习的。但是,记得在关于一个何姓青年起诉自己曾工作的市检查院的案件中,在何某咨询律师时,律师说他不想因为这个案子而和检查院的人特别是领导有过多的接触,他还想继续从事他的律师工作。当时听到律师对当事人讲这些话的时候,让自己产生了很大的震撼。难道就连律师这个为民伸张正义的职业,也不能有最后一点的坚守吗?律师不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就算完事的,他们看似在来往于天堂和地狱之间,但最重要的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个人认为在这点上,广大律师从业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维护好法律的尊严,而不是象某些拜金主义者一样,处处朝钱看齐。我相信大多数律师在思想上都还是保持着绝对的先进性的,我也希望广大的律师都能真正做到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法律的公正有效实行。相信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我国才能更快实现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制化。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8

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的贫乏和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导致很多技校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愿意受约束,漠视校规校纪,与同学相处动辄恶语相向,甚至恶意攻击他人。近两年,网上公布的校园暴力视频、图片层出不穷,受侵害者往往不知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对法律权利、义务认识存在误区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和义务都是对应的,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部分学生将自己的权利无限扩大化,以自我为中心,更有甚者认为学校的校规校纪已经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故而出现违纪、逃课,甚至出现校园暴力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则漠视或淡化自己的义务,甚至逃避自己的义务。

技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1.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技工学校,生源质量存在明显不足。据调查,山东地区初中毕业生,除无继续升学愿望的学生之外,60%的学生选择上普通高中,只有40%的学生才选择上职业学校,且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家长的反复动员后才选择继续读书的。这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情绪严重,往往存在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嗜好,且纠正困难。心智发展的不成熟,也使得技校学生易感情冲动,自制力较差,容易诱发冲突甚至违法犯罪。

2.受现在社会负面文化的影响现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技校学生已大量涉足网络,甚至有很多学生痴迷于此。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阅历的浅显使他们对各种信息的优劣难以辨清,反而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3.法律教育薄弱技工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太少,初中时仅有简单的法律知识读本,且课时偏少,部分学校甚至将该类课时转给其他课程。升入技校后,学校没有法律教育课本,仅在德育课程中安排部分法律知识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而忽视法律观点、法律精神的宣传和培养,致使学生的法律意识缺乏,行为上被动、屈从地遵纪守法。厌学思想严重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更是缺乏兴趣;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老化、无新意,导致学生厌倦和反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技校学生法律意识形成与培养的方法

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人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1.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才能实现依法治国,从而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2.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学校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地方,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本身要依法办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规章条例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中的法制内容,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社会调查等,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同时,重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宣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法制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3.提高法制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学活法律知识第一,提高教师的法律修养,要求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第二,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重点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法规,如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必要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用法律知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用法律去分析身边的事,形成健康的法律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9

(一)网站广泛收集个人信息导致侵犯隐私权较为容易

在现代生活中的网络世界里,不少软件都需要用户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电话、邮件地址、性别等,一些中间支付平台还需要客户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广大网民都已经习惯于提供这些个人信息,并且很少有客户会追问网站为何收集个人信息以及如何保管和利用个人信息。在此种情况下,用户虽然是在主动提供个人信息,但是没有对自身隐私权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为用网络户法制观念的淡薄,再加上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许多网站能够轻而易举地收集大量个人信息,并且随意进行运用。

(二)侵权手段技术高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在上文中,笔者提到许多网络行为需要客户提供一些必要或者是不必要的个人行为,所以网站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较为容易,此种情况为客户主动提交个人信息。此外,还存在着个人信息被非法窃取的情况。比如,若一家购物网站或者社交网站的保护措施不够,黑客就很容易利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从中窃取大量的个人信息,从事买卖或者其他违法活动。这种窃取的方式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用户很难发现自身信息被人盗用,也就更难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侵权行为涉及面广,影响较大

传统的隐私权侵害案件往往是一对一的行为,例如盗用他人姓名进行违法活动、公布他人的隐私事件等。但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往往具有受害人众多、侵害事实传播的范围广范的特点。另外,因为网络世界的便利,使得跨地域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大幅度增加,甚至出现多起跨国侵害隐私权的案件。但由于各国各区域间缺乏这方面的司法协作,导致跨国跨区域侵害网络隐私权的案件面临着侦查困难、追责困难的?寰常?需要国际间加强沟通和协作来解决此类案件面临的问题。

(四)侵权目的相较传统侵权行为更加复杂

传统的侵权行为大多数的目的都是出于私愤或者私欲,且具有明确的报复目的或者窥视目的,侵权行为的目的较为狭窄和明确。但反观现在很多的网络隐私权案件,不难发现有些侵害行为是出于私愤或者私欲,但也出现了为了谋利而进行的侵害行为,甚至有些侵害行为压根没有这些目的,只是想把一些个人信息公之于众作为某个热点话题的一部分以彰显自身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作案动机时不能生搬硬套传统隐私权侵害案件的情况,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分析作案人的心理动机。

二、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

(一)网民处于弱势地位,网站经营者权利过大

几乎所有网民都发现如果要在网站进行注册,就必须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种情况看似理所当然,其实也使许多消费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泄露了自己的个人隐私。而且,绝大部分网民在完成注册后往往不会询问网站经营者会如何处理从自身处得到的个人信息,也几乎没有网站会主动告知网民自己如何处理收集来的网民个人信息。

(二)网络侵犯隐私权犯罪成本较低,收益较高

其次,在谈论到某一类犯罪时,我们时常会谈论到该类犯罪的犯罪成本,其影响着犯罪份子的主观意志和犯罪概率。由上文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网站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非常容易,大多都是由用户主动提供的,并且在后期的犯罪活动时网站或者黑客往往只需提供其在网络中获得的他人个人信息即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从犯罪成本上来看,网络商家侵犯用户隐私权的犯罪成本非常低而且犯罪收益非常之大,一般一个手机号码能卖到几毛到几块不等,而一次捆绑售出的手机号码就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所以违法利益相当的可观。

(三)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冲突和管辖权冲突

网络行为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实体的行为,其范围可能涉及到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在进行跨区域或者跨国的网络行为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冲突或者管辖权冲突的问题。比如,同样一起案件,在涉及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时,有可能因为法律规定的不同,在此地符合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时,有可能不符合另一地区或者国家的犯罪构成要件,也有可能在两地间产生管辖权的争议和冲突,在这些情况下就更不利于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由此可知,网络行为中的隐私权保护相对于传统的隐私权保护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权衡。

三、维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一些建议

消费者在网络世界当中的隐私权利不能仅仅依靠行业自律来完成,需要各个角色的共同努力。从法律角度来看,要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从公权力的立场出发来维护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从用户个人来看,必须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在进行网络活动时要有警惕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的隐私信息,如果信息被他人非法盗用或者滥用,要及时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网站经营者来看,要时刻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做危害用户隐私权的事情,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网站经营者。

(一)完善立法不足

相对于国外有关网络和个人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说,我国对于网络活动中用户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几乎没有涉及,只是概括在传统的隐私权法条当中,不利于扩大隐私权保护范围,使很多违法行为得以存在。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立法上增加有关维护网络秩序和用户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用户的维权行为、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才有法可依,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网络中用户隐私权的范围和界限,为法院审判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当中的很多细节问题,例如明确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明确侵犯隐私权的惩罚内容和赔偿机制等,只有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明确下来,才能达到法律的警示作用和维权作用。

(二)加大对网站经营者的教育,培养网站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感

由上文可知,对于网站经营者来说,侵犯用户隐私权的犯罪成本较低且收益较高,所以此类案件屡有发生。除了完善立法方面的不足和提高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外,也必须加大对网站经营者的法律教育,让其了解到违法的严重性,使其从心理上消灭犯罪欲望,从而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定期组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网站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感,从道德层面预防犯罪,加强道德与法律的交互作用。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篇10

摘 要: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不服输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法制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使学生从小就在心中种下社会主义法制文明的种子,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根据常规的教学内容渗透不同的法制教育

在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中,体育教学占的比率最高,这是教师或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则意识淡薄造成的结果。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很多学生畏惧困难,出现怕摔倒、不肯吃苦、没有毅力等现象,教师要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而在障碍跑足球训练、跳高等体育活动时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精神。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品质后,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认识到违法乱纪的害处,如此就潜在地实现了法制教育的目的。在掷铅球、足球训练、跳高等体育活动时,都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有较强的权利和义务感,认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加强对学生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对于减少或避免体育伤害事故及法律责任的承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体育活动种类很多,所以在体育课上就要先给学生灌输自我保护的意识,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渗透,以及相关活动所会涉及的自身伤害和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体育课会引起很多相应的人身接触,而在人身接触的同时,可能就会有相应的人身事故发生,比如在篮球场、足球场上,因为在抢球或者追逐传球的过程中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在学生打篮球之前就要先向学生普及篮球方面的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教师要注意通过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

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达到有效的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任何体育运动都有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比赛将无法进行,而比赛规则就是比赛的法律,遵守体育规则如同遵守法律法规。

然而,在比赛中,有很多学生的规则意识淡薄,无视规则的存在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事故。法律和规则一样,我们享有权利,也有应尽的义务。如果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培养和提高,对于减少或避免体育学生伤害事故有很大意义。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

比赛必然有竞争,但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以此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教师可以对课外活动中出现的偶然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对这些事件的产生进行合理的表扬和批评,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三、在w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们还要关注社会与生活

体育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项活动,还有专业知识作为辅导,

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所涉及的法律的相关知识。现在社会中有很多违法的现象出现,例如在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通过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比赛中就有个别参赛队员服用兴奋剂,在赛场上想突破自己的极限,结果被组委会发现了。所以在体育课上,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在课前的集合以及当天的训练目标中给学生介绍,让学生知道在体育中要保护自己但是不能违反法律知识。以这样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在学生中会有相应的成效,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这样就会牢固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或现场比赛时,讲解容易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任何体育活动都离不开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比赛场上是不可想象的,规则对体育的伤害事故亦有抑制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比赛中,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游戏,将众所周知和贴近生活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和比赛中认识到,无规矩不成方圆,事事都有规则,我们的行为要受到规则或法律的约束。

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将法制教育渗透得比其他科目更具体、更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准方法,掌握时机,灵活地把法制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从一个小小的游戏、小小的比赛做起,使学生懂得遵守规则是任何事情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