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6:13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1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

20__-20__学年度,__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农村中小学校1671所,其中:农村小学1461所(含389个教学点,220所中心学校),初中学校210所。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383831名。在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25505名。

20__年,__市在1区9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泽了全市80万农村中小学生。各级财政部门以实施新机制为契机,优先保证并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20__年为例,全市10个县区全年预算内教育支出56179万元,加上中、省、市安排的“两免一补”资金9160.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7051万元、教育专款2963万元、县区配套2074万元,教育资金投入总量达77967.5万元,比20__年增加了18898万元,增长32%。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公用运转经费4778.2万元,教职工人均年公用经费达1873.4元,比以前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学校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资金量增加,管好用好教育资金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为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于20__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预算到校,专户到校,拨款到校”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各县区按新的管理方式,设立了教育资金专户,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逐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新的管理方式运行后,对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目前,从全市情况看,各县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全部实行银行,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大体来看,有以下五种管理方式:

第一种是中心学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核算与管理集中在中心学校。如旬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年初预算到县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根据二级预算分期拨付到校,以中心学校为独立核算单位,村组小学经费支出向中心学校报帐;对于专项资金实行财政、教育部门两家联合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工程完工后,由县财政、教育部门对工程支出票据进行审核报帐。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实施监督,由教育部门、中心学校实施内部监管,以学校自行管理财务为主。

第二种是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实施集中核算与业务管理。如平利、岚皋县,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对专项资金实行报帐制,即:学校将项目建设支出票据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校。

第三种是会计委派制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县财政部门委派会计驻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实施支出审核管理。如白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驻乡镇委派会计审核把关后支付;对于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校,由县教育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支出票据由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审核后支付。

第四种是县教育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县教育部门内部设立核算机构,对乡镇初中学校、中心学校财务集中核算。如石泉县今年在县教育局内成立了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财务核算与监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校核算,报帐制管理”的办法,财政部门负责按预算拨付资金,资金监管由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

第五种是县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收到县级集中管理。如汉阴县,在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教育经费核算股,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业务,直接管理到初中及中心学校。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专项资金由教育经费核算股集中核算,实行报帐制管理,从收支源头上监控财务活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__市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方式不统一,有的管理方式停留在旧的“以乡镇为主”的办学体制下,有的管理方式已与“以县为主”的新体制相适应,还有的管理方式处在新、旧体制的交叉运行中。从各县区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财政监管缺位。实行学校集中核算、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及会计委派管理方式,县区财政部门实际上只管了经费的预算与拨付,面对量大面宽的教育经费监管没有到位,由学校、乡镇或委派会计实施监管,一些学校财务管理出现了漏洞;二是管理关系不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学校独立核算或会计委派管理,县区财政部门未对学校经费进行核算和监管,乡镇领导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会计核算环节中经费支出的审签,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教育部门认为只参与资金初级分配,对学校资金监管中间隔着乡镇政府,想管而又不便于去管,使本系统财务监管难以实施。三是运作程序繁杂。实行乡镇集中核算,学校整个资金的审批,除工资外,学校领导先签字,送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报帐员审核,之后总会计把关,送财政所长签字,重大支出需送乡镇分管领导,甚至乡镇长审批后报帐

,造成审批环节多,工作效率低,学校对此意见较大。四是管理效果不同。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资产及债权债务的全程监管,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而其它几种管理方式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缺欠。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于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财务一般不与乡镇财政发生核拨关系的实际,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比较完善、规范。这种方式体现了“校财县管”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特点,适应“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大的优点是融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为一体,能把财政的基本职能贯穿于资金的预算、拨付、核算、监管之中,有机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财政部门对资金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结果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这样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资金拨付后,单位随意开支,财政部门“亡羊补牢”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因此,统一实行“校财县管”模式是规范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模式的对策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强化学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新机制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要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在坚持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支出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上收县级统一管理,在县财政部门或会计核算中心内部设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核算管理机构,负责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集中核算与管理。切实建立“校财县管”的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预算到校。一是把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纳入县级一级预算单位,建立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把单设的初中、九年制学校从中心学校剥离出来,以回避中心学校权力过度集中。二是统一预算编制口径,收入统一按省、市明确的经费标准纳入预算,学校所有收入(指辅助事业收入,包括勤工俭学等)纳入专户管理;支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额预算。三是对学校公用经费部分作出规定,合理核定各项支出标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学校公用运转支出,突发事件处置和学校正常维修支出,教学如教研活动、设置购置及教师培训支出。学校根据县区指导意见和原则要求,编制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经县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分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

其次是拨付到校。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由县财政部门预算下达指标,国库直接将资金(除工资外)拨入教育经费核算机构各校帐户。对“两免一补”资金按月拨付。对学校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由初中、中心学校报帐员向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报帐,支出票据由分管财务校长一枝笔审签。小额支出以现金支付,大额支出以转帐支付。同时,对学校区分情况,核定备用金,提前借支,用于学校日常运转。

再次是核算到校。由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承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和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负责管理所有预算单位。对核算机构人员实行“分校负责制”,明确每个人管理的学校。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撤销各学校原有帐户,只保留工资专户,将所有预算单位在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统一开设教育经费帐户,实施一校一户,分户核算。

最后是监管到校。一是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每月向学校提供财务报表,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分析报告,使其及时掌握财务活动情况。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县财政部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业务运行。三是对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县教育资金核算机构业务管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对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据统管”约束,确保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五是对项目实施,如危房改造、校建、大型购置等实行招、投标,由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相关学校参与配合,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形管钱与管事相结合的机制。六是学校采购业务,全部进入政府采购管理,按采购程序办理。七是实行民主理财制度,由教职工推选产生学校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学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初审,学校对本单位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学期公开一次本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实施“校财县管”模式应注重的工作及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如: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特别要强化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阳光采购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突出把好“收、支、购、建、拨”五个关键环节,真正使学校财务管理做到收有据,支有度,购有章,建有规,拨有法。同时,要加强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的工作衔接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通报、研究教育经费管理情况,为“校财县管”模式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积极探索教育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预算到校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约束力。农村中心学校编制预算,要按照县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支出项目,促进县区财政部门对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控管由总额控制转变为定额控制。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对川道、山区、边远学校分类别核定支出项目、支出标准,如学校招待费、购置费等,通过实施项目标准控制,节约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第三,要强化支出控制,坚持用一种模式,一套审核标准,一个支出口径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各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以内,并对资金支出和使用效果进行检查验收,以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学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要进行清理、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学校的债务要逐校进行核实登记、锁定基数、控制新债、制定化解旧债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措施,促进学校债务化解。要把资产、债权债务体现到学校财务上来,融入财务管理之中。

四是要重视财务分析和结果应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定期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活动情况,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促进教育资金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县区财政部门资金拨出后,要以学校预算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集中核算为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做好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镇财政所要积极配合上级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 调查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18-02

一、概述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带着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一任务,我对我市的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情况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档案管理混乱

目前,农村的会计人员呈现年龄老龄化结构。财务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村委的财务档案完全就像乱纸一样,这很容易造成财务档案的丢失,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2.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有待提高

现农村会计人员持证率已达100%。随着财务软件的实施以减轻了工作量,但基层工作人员人数少,委派会计只能每天加班加点工作,没有机会去参加职业培训。这样就步伐慢了,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使农村财务管理应该朝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迈进。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3.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有关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确,但有15%的村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更有甚至有些村的领导说花钱的事他说了算,制度虽然农经站定了但实际还是村委会在自行支出。制度成了样子,应制定有约束力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4. 会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从会计人员学历结构看,具备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30%,中专学历的占总人数60%左右,具备职业高中学历的占10%。由此可见,会计队伍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5. 固定资产漏登严重

通过调查,有56%的村存在固定资产漏登现象。主要有村小学、道路、低压改造等。

三、通过调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 有些村领导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财务收支混乱

由于有些村领导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不学法,造成财务管理制度在一些地方不能很好地执行,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有的地方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财务收支相当混乱。

2. 部分村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尽管有关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确,但有的村领导根本没有把财务管理制度当回事,更有甚者还千方百计地对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横加阻拦,这就大大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3. 部分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在调查中有27%完全是新手,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

4. 固定资产流失形成的原因

有56%的村把这些支出都体现在了当期的费用中,而没有计入在建工程,在工程结束后转入固定资产。致使村集体的账目中不能正确反映集体资产,形成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流失。

5. 民主理财组织不健全

15%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认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来说有“无尚大”的权力,要么认为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一味与村“两委”对着干,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对农村财务不实施监督,从而使民主理财小组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议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应定期听取农经中心及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汇报,提高认识,制定完善对策,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

2. 坚持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近年来,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各地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制度大多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落实。一些制度该具体的要具体,都必须进一步完善。

3.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要加强对村会计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充实、更新财务管理知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首先要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对村级会计的任用、调换、免职等,必须履行考核报批手续,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坚持任人唯贤。

4.加强审计,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审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把审计关。要审查单据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及真实性,对违规违纪的支出单据拒绝入账,审计出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决不姑息迁就。

5.切实抓好财务公开,重视实际效果

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要追究村干部的责任。对公开未按规定程序、内容不规范、搞形式化的村要采取措施,责令整改。要重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的同时。

6.完善约束机制,增强民主意识

必须要有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切实搞好农村财务管理。既要完善奖惩措施,也要搞好以民主理财小组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参与意识,使农民明白参与理财的重要性,积极反映有关情况,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6.1村账乡代管,会计人员由乡镇经管干部担任或统一聘任,一个人负责几个村的会计业务,各村设报账员。几个村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我市实行这种模式的乡镇较多,约有78%,其中我市大西渠镇做的比较好。

6.2会计委托。会计委托工作刚刚起步,且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市还少有实行。

6.3会计委派、出纳村委会聘用。会计人选由乡镇经管站委派,出纳由村委会选举乡镇农经站组织考试,最后由乡镇经管站对考试成绩合格者进行考核,。我市农村已采取此种模式。

五、总结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民群众反应强烈。中央领导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批示,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切实解决这些新问题,所以应针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特点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管理办法》2006年农业部办公厅颁布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49-01

财务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集体经济的积累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人员不能自主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有对本村一切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的职能和监督的权利。实际上,会计的职能作用在逐渐减弱,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存在盲目性;有的村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随意开支,坐收坐支现象严重。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村级经济活动及其财务成果得不到真实、准确、全面的反映,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1-4]。

1.2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缺乏民主监督的代表性

通过调查发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尚未完全贯彻落实。一是村民理财小组未经民主选举产生,从而失去了相应作用。二是部分村民主理财人员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履行职责,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三是部分村不按规定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四是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

1.3 农业生产投入不足,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一是以村内道路、桥梁硬化、安全饮水、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因资金投入不足,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与维护,既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又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有的村集体收支严重失衡,村干部在花钱时未充分统筹规划;有的村集体经济条件尚可,部分村干部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借公济私,有的以外出学习考察、招商引资为由,到处游山玩水,挥霍浪费,在群众中影响极差[5-7]。

1.4 集体资产大量流失,债务居高不下

近年来,一些地方集体资产的管理还相当薄弱,以致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譬如部分集体资产被贪污挪用、随意改变权属或无偿占用、低价承包变卖等。不仅使集体经济遭受了损失,同时也引发党群、干群矛盾,增加了农村不稳定因素。而且由于多种因素,村级新账旧债日积月累数额越积越大,债务越垒越高,已形成了村级的沉重包袱,既阻碍了农村工作的有效开展,又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1.5 财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缺乏培训,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与业务素总体水平偏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无法适应新业务的需要。并且迫于压力,会计人员往往会屈从于村干部的意志,而忽略相关法规,导致开支的随意性较大。

2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造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如下若干个方面入手。

2.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相关法规与制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常态化。

2.2 强化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加强民主管理

民主理财小组要严格履行程序,加大审核监督的力度,保证开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理财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真正代表村民行使监督权。要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与程序,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进行民主决定。要进一步健全理财活动,每月召开1次理财会议,对村收支进行理财。理财时,由村主要负责人组织实行,并解释理财小组提出的疑问,对审核后的单据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并且签字。

2.3 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村非生产费用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农村经济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收入高低,对各村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费用由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核定标准,进行总量控制,且非生产性费用与村干部工资、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切实解决农民行路、饮水、用电、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发展生产、兴办基础设施或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需要向银行或外单位举债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研究提出方案,并积极落实。

2.4 加强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妥善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村组债务居高不下的现状,群众反映强烈。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认真搞好资产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工作,对财务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查,以防集体资产流失。对现有的资产、债权、债务按照发生时间、数量、经手人、债务人、债权人等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收缴和偿还。建立新增债务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完善债务申报、责任追究制度等,防止不良债务发生。

2.5 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应择优选用财会人员,改变财会人员工作依附性强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2.6 加强检查监督

一是要制定和执行检查制度。对每个办事处(或镇)每年至少随机检查2个村。逐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增加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建立科学检查评比标准。要重点检查评比领导是否重视、制度是否执行、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规范、群众是否满意等。对管理不规范、搞形式的村,采取措施责令整改。三是要建立意见箱和回音箱。要使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有倾诉之处,履行自下而上反馈的功能,以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7 推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提高农村会计核算的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防止资产的留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 参考文献

[1] 蔡荣富.当前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1(1):97-98.

[2] 贾宗武,赵栓文.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20):57-58.

[3] 陈树杜.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浅析和建议[J].现代农业,2008(9):61.

[4] 周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业经济,2003(2):47.

[5] 田中禾,南星恒.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选择[J].农村财务会计,2003(12):33-37.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 农村财务 杨广镇 管理 探讨

一、以规范化管理为主,不断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办法

镇党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把健全财务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公开质量作为推动农村财务公开化、经常化、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1)规范财务管理体制。1)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形式和监管办法。因此,我镇于2000年开始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即村账镇管、组账村管。这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村有资金的所有权不变、支配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内容不变、最终收益权不变。“双层管理”是镇村两级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实行用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用钱这种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村组账务和资金纳入镇农经办公室,一切财务收支由村、组民主理财小组和农经办公室审计后方可入账,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收支凭证拒绝入账,由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事中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从源头上遏制了村组干部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2)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杨广镇立足农村实际,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筑起一套运行规范、管理严密、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2010年推行农村“三资”委托管理制度,成立了“三资”管理中心,村组财务纳入镇“三资”中心代管。成立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其人员由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组成,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集中开户统管117个账户。经镇村两级研究,中心与各村签订“村账托管委托书”、“村账托管协议”、“村级账户托管协议”。取消了各村原有账户,由核算中心开设统一的银行账户,取消各村出纳岗位,设立报账员。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代管核算单位117个,村组集体、资金2000余万元,通过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县还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2)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农村财务管理每个环节处抓规范、定制度,培养村组财务人员规范化管理意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不断提档升级。在2000年建立了《杨广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于2004年2月下发了杨广镇人民政府文件政发〔2004〕0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力度2008年以政发〔2008〕59号下发了《杨广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及资产管理补充规定》。2014年以政发〔2014〕22号文件制定《杨广镇财务管理制度》,党发〔2014〕47号文制定《中共杨广镇委员会 杨广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通知》。

二、规范监督管理制度,财务公开规范化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对财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创造性地推行了财务公开规范化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公开的质量。规范化即:一是公开时间规范。村财务每月由镇农经办公室整理出财务资料,交给各村进行按月公开;组财务由村农经站整理出财务资料交给各组按季进行公开,遇到村组大事随时公开。二是公开地点规范。各村组都在人员聚集多、便于阅读的地方进行公开。三是公开程序规范。每笔经济事项都要经过村组的经手人、村组负责人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后,再进行公布。四是公开内容规范。对公开事项按照单据内容如实公布,不得遗漏和简化。五是监督管理规范。镇农经办公室负责对村组财务的公开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了民主理财质量,促进了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因地制宜地将财务公开工作与村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增加了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村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全镇的财务公开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三、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不断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

围绕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监督,依法行政。一是强化民主监督。对农村集体财务运行情况和资产资源处理情况,按季或按月公开,重大事项及时公开,接受全体村(居)民监督。二是强化审核监督。“三资”委托中心对各项财务收支票据、合同协议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补办手续或不予办理报账、备案手续。三是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农村财务事项的审计监督,坚持开展届中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并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严肃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2)对案件进行综合治理。对涉农案件,认真调查处理,几年来,积极配合检察院、纪委、公安经侦大队等部门共同查处了多起群众上访件,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每一届换届选举后,都请相关部门对村组干部、财务人员进行财经纪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民主、廉洁、法制意识。

(4)为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审计,开展好村组集体资金的专项审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了村级财务活动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离。参与了乡镇之间跨乡镇交叉审计,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

四、以农村财务电算化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的工作要求,我镇于200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将村级财务收支核算和财务公开纳入了计算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向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转变。2005年5月,全省有50个乡镇列为省“农村财务管理示范乡镇”,我镇属其中之一。开展了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经信息化工作,与农村财务管理相关联的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经统计、村级财会人员管理等都纳入信息化管理的范畴。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客观上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策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在政治素质上,我们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廉洁奉公、敬岗爱业、保守秘密、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在业务素质上,熟悉掌握财务会计业务以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村组财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业务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作者单位为杨广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玉刚,陈述华.完善会计委托制度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绿色财会,2008 (04).

[2] 杨录强.农村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5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人民政府和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文件要求,切实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实施范围

本次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农村(含镇街驻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享受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按规定比例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与市政府签订委托办学协议的农村(含镇街驻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享受免杂费政策。

三、实施内容

(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鲁政办发〔2004〕65号)规定,初中学生杂费每生每年300元,小学学生杂费每生每年210元。按照《枣庄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省、枣庄市、滕州市负担比例为8:0.5:1.5,我市财政负担15%。

(二)落实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按照《枣庄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省、枣庄市、滕州市负担比例为8:0.5:1.5,我市财政负担15%。

(三)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枣庄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按*省教育厅公布书目中必订教材目录及价格,我市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比例为在校生的5%,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责安排。

(四)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学年300元,按枣庄《实施方案》规定,寄宿生按在校生的13%测算,对寄宿生生活补助比例为5%,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责安排。

(五)继续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按照2006年秋季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的办法,由班主任家访、学生申报、村居委盖章、学校审核、低保办公室确认。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责安排。

(六)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编制校舍维修改造规划。并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多方筹集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

(七)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分阶段统一镇街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统一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等,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2007年将镇街教师之间工资拉平。

(八)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超编和不合格教职工,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实行市直、城区公办学校教师、新分配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数量和价格,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

四、实施步骤

(一)2007年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落实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杂费初中每生每年300元,小学每生每年210元;公用经费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特殊教育学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100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一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面试编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实行“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办法,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实行中央及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枣庄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12月底前制定专项资金支付办法。市财政部门已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办法,制定了专项资金支付的操作办法,明确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学校之间的职责范围、操作流程等。各镇街、学校要确定免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名单,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备案。对经批准免缴上述费用的学生,2007年春季开始,不再缴纳相应费用。

(二)2008年,根据中央、省、枣庄市的统一部署,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编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三)2009年,中央、省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后,省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低于国家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按免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四)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拨付标准,按照中央制定的基准定额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领导,我市已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将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落实所需资金,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经费的落实和使用情况。教育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配合财政部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汇总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中小学财务,并负责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完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编制制度。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及管理制度,2007年实行以农村中小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进行预算试编,2008年以后,正式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

(三)严格资金管理制度。按照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省级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开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特设专户、实行“校财局管”,由市教育系统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中小学财务工作;严格资金拨付限,按规定将资金及时拨付到学校,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完善各项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准将建立新机制的资金用于还债、发放工资和教职工福利。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 财务监督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47-01

一、农村集体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国根据会计“”理论建立了审计监管制度,实行村财。我们实行村财后,实行了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如一些乡镇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进行集体财务审计,对集体资产较多或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开展专项审计,对于财务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干部缺乏专业素质

由于不少村干部的财务知识知晓率低,没有理财理念,创收观念不强,不懂得节支,只求保自己那份工资就好;有些民主监督成员甚至不识字,对法律、政策、制度等更知之甚少;个别领导只知道签字,也不懂过问这为什么开支,用在什么,认为是公家的钱无所谓,责任心低;再者这几年乡镇领导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很久没有对村主干部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或培训人员配备薄弱,财务知识缺乏;某些村民参与意识淡薄,缺乏民主意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忽视集体事情。

2.对下属机构监管不到位

镇工作人员有限,都注重村财,对各村的小组和下属机构的财务的监督与指导更加不到位,出现更多管理漏洞。部分村的资金有变相转到有关机构(如校董会、老协会等)去收支,没法得到有效的监管。

3.村干部的报酬不规范

因为现阶段上级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村干部的报酬,村自主发放报酬没有制度规范,操作上随意性较大。由于农村地区特有的权力结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权力高度集中, 实际上成了农村社区大小事务的最终决定者。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村级管理者的报酬难以同其业绩挂钩, 导致村级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频频发生, 村官腐败已成为很多地方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

4.缺乏沟通

由于会计人员都注重于记帐,减少了对村干部的财务交流,监督。会计人员都在记帐了,下乡了解村财务收支情况时间就没多,没有真正发挥参谋的作用。村主干也不主动与核算中心人员进行沟通,村的重大开支,他们也不可能事先通知。

5.产生变成包办的现象,引起推卸责任

因为“管”体现了一种“权”,推行了“村财镇”无形给镇增添了一份职责。实行“村财镇”后,无形中增加了村发在村务管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削弱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村民理财小组由于村级管理者的权力强大,缺乏有效保护,无法做到公正、有力监督,形同虚设。

6.监管和操作混在一起,监管的越来越力不从心

实行村帐镇后,村干部认为村财镇,就是镇记账,规范记账,只要入账了就合法,如果有存在问题就没有村级的事了,责任应由镇政府承担,责任意识不强;侧重于工作的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7.镇政府的失去监督权作用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监督主要来自村集体外部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和村集体内部的民主理财小组和群众的监督。前者以检查工作、接受举报、查证落实的形式完成监督;后者则是集体选出的代表组成,有权监督财务计划、收益分配方案、承包合同或其他经济合同的执行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的使用情况等。在实际工作中,村财镇后,部分乡镇领导对村主要干部侧重于使用,忽视监督与管理;财务人员都转入镇政府管理,存在自己记账自己审计自己监督,失去应有的职责了

二、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的对策

农村集体财务对村民的利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建设,因此应当加以完善。

1.健全监督机制

要加强财务监督,就必须完善监督制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托制度,坚决实行“二级审核”、“四层监督”和“五个统一”。“二级审核”是指乡镇、村两个层次对村级财务进行审核,首先经村财务监督小组审核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后再交由乡镇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审核。“四层监督”包括村务监督委员会(3-7人)对全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乡镇农经站和村助理会计的业务监督,各乡镇监督审计室的审计监督,市、乡镇的上级监督。经过层层把关,严格监督。“五个统一”是统一财务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立档案室。办理委托,即由村经济合作社将村级财务书面委托给乡镇的服务机构,统一实行规范化管理。村级则只设一名助理会计或出纳,协助乡镇的服务机构管理本村财务,而不再设立专职会计。

图1 引入会计中核算制度后的委托-关系图

其次,要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完善财务公开制度,遵循真实客观性、及时性、与时俱进、事后关注等原则,以设公布栏、召开会等形式公开财务,有条件的村、组还可以实行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运用电脑触摸屏进行公开、网上公开等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再者,对财务审计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干部激励机制等相应制度也应予以完善。

2.完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监督机构的管理上。首先,要强化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能,明确其职能,定期召开会议探讨近期工作。

其次,要健全外部监督管理。乡镇经济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级财务检查或专项检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对策。

最后,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部分干部专业素质不强,缺乏系统化、制度化教育的状况,要加强教育,增强其参政意识和监督能力,断绝腐败根源;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3.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要加大宣传,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参与意识。对于村干部,则要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以及政策、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增强其守法意识和行使职权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按章办事;对于会计人员,则要建立健全公开会计人员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专业人才,杜绝任人唯亲的任用方式,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会计队伍。同时,还要增强其责任意识,从原始凭证开始,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杜绝各种违规报支现象。财会人员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动,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形成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的完善。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工作内容、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 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问题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2] 高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7

一、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村干部认为承包到户以后,集体没有多少钱可管,村级经费也只够正常开支,不会有什么问题。从思想上对村级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的学习和运用,放松了对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未能很好的处理相关问题,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

2.执行财务制度不严格

收入不入账、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现象严重。一方面以支代收,坐收坐支现象严重。一部分村主要干部将自己所收取的村集体收入不及时存入指定的金融机构而自行开支,年终用白条或发票和工资抵扣。村集体和农户的内部经济往来,不通过现金,而直接进行内部抵销,坐收坐支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账款一人管。有的村书记包揽了会计、出纳一职,一人说了算,村书记的口袋成了财务室,报账员、出纳员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报销不使用正规票据,手续不规范

村级支出必须要有正规有效的可报销支出票据,按财务规范要求审批人是村书记和村主任,经手人是谁签谁,每张票据经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才能准予报销。但在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票据只有审批人,而无经办人、证明人;有的大额票据只有审批人、经办人而无证明人;有的票据既无审批人,也无经办人、证明人;有的没有符合规定的正式发票,而用白条入账。造成报账员报账时票据不能通过审核,无法入账。

4.财务公开不到位,干群关系激化

一些村组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未起到群众监督作用,引起广大村民的不满。部分村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存在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现象。能见“光”的事情就公开,否则就不公开。有些财务公开表述不清、条理不明,与账面不一致,村里小金库的收支和账外账的情况从来不公开,千方百计躲避上级检查和群众监督,使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5.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不健全,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推选理财小组成员,多数村的小组成员由村干部直接任命,不是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缺乏民主监督的代表性。他们从未真正行使过理财权利,履行过理财义务,对村级管理听之任之,不能代表群众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村民主理财专用章和小组成员的私章由村书记或报账员保管,村干部自己花钱自己审查、直接盖章,致使民主理财小组不理财,难理财,形同虚设。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村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切实解决村级干部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督促他们自觉端正思想,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意识,把加强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探索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

2.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一是会计机构设置。农村财会人员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推选,预备人员经镇农经部门考核后任用,要保证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独立性,选用专业过硬、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担任财务工作。村干部不得兼任会计或出纳。二是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对资金的支出和报销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审批制度。特别是大额的支出一定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三是严格按照会计规范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完善审批程序,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坚决不能入账。

3.切实提高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

通过选举产生以群众代表为主的民主理财小组,能真正代表群众,对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对村集体的账目进行核查,在发现村集体财务问题时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商议出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财务监督工作中去,及时组织民主理财活动,定期参加相关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协助村委会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

4.落实财务公开制度

要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在公开财务信息时,要做到及时且内容完整,正确反映村级财务的全貌,便于村民及时了解村组财务状况。特别是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水电费、招待费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列项公布。村干部、财务工作人员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会计资料进行仔细核查,注重民主理财会议的决议,财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讨论,一致同意后才能公开。财务数据公开后要采用一定的形式对群众反馈的意见进行收集,对财务公开暴露出的问题,负责人员要及时处理。

5.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采取各种措施对村班干部和财务在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各种形式,提高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通、素质优良、敢于负责的财会人员队伍。争取尽快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落实贯彻到村一级,同时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使农村财会人员管好家,理好财。

6.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财务审计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8

要想将农村财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通过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来完善农村财务的公开监督体系。

①政府,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

应当积极建立逐级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②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并选举出具备一定财务会计知识、品格公道正派的村民进入到民主理财小组,进一步加强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威性,真正赋予民主理财小组实权。

③财务公开是指农村群众应当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真实情况

所以,新农村财务管理不仅要求全体村民要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更要求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水平,不断拓宽监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渠道,如设立意见箱、举报箱、村务公开热线等,使群众监督脱离形式化,真正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制度实施细则,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系

村级财务管理部门要以政府的相关财务制度、规定等为依据,制定出与本村财务管理现状相符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具体应当包括收支预决算、民主理财、支出审批、财务公开、财产登记、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等,争取使农村所有的财务事项在执行时都有法可依,促使人为因素造成的弊端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①为了有效避免村级干部发生贪污、行贿受贿、挪用公款、暗箱操作等行为

只要涉及到村级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或工程建设,就必须要经过村级“两委”会的讨论,一些较重大的项目还要由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经过讨论表决之后才能够立项,且所有的项目都应该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向全体村民公开,禁止产生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

②针对上级部门的拨款、土地征用的补偿款等

应当由乡镇统一接收这些款项,之后再依据规定拨付给村级使用,以有效避免出现收不入账的情况。

③针对村干部

要建立起民事赔偿制度和过错问责制度等,一旦村集体因村干部或而蒙受经济损失,应及时问责当时负责财务管理事项的村干部,并勒令该村干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加快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的步伐。

3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队伍,加强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

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在建立制度之后,就要将制度贯彻落实,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农村的财务会计是财务工作的执行人员,同时也最直接地接触着村级财务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所以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自觉监督意识、设立起专门的财务监督队伍能够最有效地将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①对村级财务管理来说,乡镇的经管审计中心是最基层的监督机构,能够快捷、方便、实际地指导并监督村级财务的各个支出项目,并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因此,我们应从乡镇的经管审计中心选拔人员成立专门的村级财务监督队伍。

②全市的财政经济管理工作是由市农经局负责的,所以市农经局成立的财务监督队伍可以随机抽查下属村级财务工作,只要发现问题就严厉追究乡镇及问题当事人的责任。

③设立专门的财务工作调查处理机构,分别在市、镇设立财务管理投诉站,公开投诉电话和投诉站的地点,并严格保密投诉者的身份,第一时间调查村民投诉的财务管理事件的具体情况,并将查出结果向村民公开。

4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农村改革在持续深入,而各个村落也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收支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审计财务公开制度、财产登记制度、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审计制度等,避免出现有制度却难以执行的弊端。

①针对制度的执行

财务管理的各级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考察农村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情,及时解决存在于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督促村级干部严格遵守制度,并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②对村民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村级财务;监管体系;监督管理

一、背景

(一)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的内涵

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及其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的计划、监督、核算与控制。其关键是实行财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各级财政、审计、民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农村财务监督管理进行指导。

(二)完善农村财务监管体系的重要性

如何管好、用好新农村建设中大量投向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的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凸显了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制约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两个方面。

1、制约性作用。通过对村集体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揭发弄虚作假、贪污舞弊等违法乱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起到制约防范的作用。

2、促进性作用。通过对村级组织的财务活动及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指出其不合理、无效率的方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使村级组织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农村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缺失。根据《会计法》的要求,财务监督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目前农村财务监管体系中这一机制严重缺失,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往往是由村长一人决定,会计等基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缺少成文的规章制度,并且大都是为了敷衍上级的检查和群众,不能发挥实际效用。

第二,外部监督不力。村级财务的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组织监督两种形式。政府监督层面,由于乡镇政府直接掌控村级财政资源的使用和调配权力,基层单位只是按其安排执行财务计划,因此政府财务监督只能是表面文章,大大降低了财务监督的公正性。社会组织监督层面,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尚没有涉及村级财务监督领域。外部监督不力进一步加剧财务混乱的状况。

第三,行政干预严重。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包括村级财务问题在内的全部事项,都应当由村民委员会等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解决,上级政府部门不得进行行政干预。但实际情况却是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往往利用其行政政权力对农村事务进行干预,严重干扰农村经济秩序,极大损害了农民利益,甚至引起干群矛盾。

第四,农村财务管理松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但诸多问题开始突显,主要表现有:一是村领导班子在交接时手续不全;二是村办企业超额举债,集资款不能及时偿还;三是企业改制过程缺少透明度和公开性。

第五,农村财务人员资质不齐。每村的财务人员一般为一至二人,且年龄普遍较大,对新的财会知识往往不能及时了解运用,工作方法陈旧,在工作上也不能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不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农村财务监督体系的构想

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只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使得农村财务监管体系良性运行,才能保障农村财务良好的运作,保障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一,建立完善村级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通过公开推选选出有责任心、熟悉财务管理的人员组成审批队伍。对财务收支情况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是否符合法规制度进行审批。要经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来实行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责任,确保财务收支审批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

第二,建立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生产经营、集体债权债务、财务收支和建设项目发包管理等。结合财务公开工作,对突出问题组织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

第三,建立完善农村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农村财务人员应当由县级财政部门和村集体共同管理,负责管理财务人员选聘。财会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核算;依法办理会计事务,杜绝侵犯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行为,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违反财经制度的问题。

第四,建立完善村级民主财务监督制度。民主财务监督小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小组负责监督村级财务,代表群众的利益,对财务支出实行监督。民主财务小组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有权检查现金、存款、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等,否决不合理的开支要求,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

第五,建立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农村财务公开应遵循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原则。可以通过设立公布栏、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将村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公布。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财务计划、损益性收支、非损益性收支、债权债务、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项目以及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参考文献:

1、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2、蒋艳玲.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3、关于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J].农村财务会计,2004(2).

4、何凤平,郑少锋,张运坤.农村会计统一制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四制”监管规范农村财务[J].财政监督,2010(5).

6、村级财务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10(7).

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 新农村建设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21-01

一、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开发、利益驱动等有力措施,加大了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力度,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总量、规模不断得到壮大。特别是乡村集体起步早、基础实的村,提早迈出了农村工业化的步伐。当前,大部分村在财务管理中基本能做到勤俭节支,搞好基本的财务预决算,合理使用资金,较好地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一支笔”审批,发挥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挥中的主导作用,但是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执行财务制度不严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管。但是部分基层干部对财务会计工作认识不清,特别是有的村政一把手,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个人的事,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会计工作中,不明确自身应负的法律责任,甚至有个别村的村干部依然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形成了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期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的“财务管理”方式,结果造成了一笔笔糊涂账。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管理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

2.部分村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与监控

工作侧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缺乏有效手段进行监督。特别是少部分村干部的自律意识淡薄,不能接受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对村主要干部侧重于使用,忽视监督和管理;村级领导干部碍于情面和怕得罪人,不愿监督;财务管理人员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由于种种原因不敢认真监督,因而使村的财务管理出现前清后乱,边清边乱。有的财会人员因不懂业务,干脆不设账、不记账,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成包或扎成捆,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包包账”、“捆捆账”;会计、出纳自行记账,对账不及时,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

3.一些地方会计队伍不稳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加上感觉干不长,村里再不报销业务学习费用等原因,所以会计人员自己也不重视自己的业务学习,甚至是上级免费培训,会计人员也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导致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主要原因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参政时间及经验的限制,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认识;二是政府有的部门没有认识农村财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培训指导上不注重对村干部灌输一些应知应会的财务会计法规常识;三是因会计政策变更大,农村接受新知识、新政策的速度相对滞后。这对农村干部和农村财务人员来讲有点青黄不接,使得农村财务档案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漏洞多,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随着各类服务实体的出现和产业领域的拓展,使村级集体资产的承包合作关系日趋复杂多样,而由于承包、发包主体不够明确,合同内容和方式不够规范,致使合同难以履行,村级资产管理在形式上有所规范,但实际操作中依然漏洞较多。由于集体财产管理混乱,部分村的村干部出现多吃多占、超支拖欠等现象,侵犯农民的利益。

二、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村级监督机制,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故农村要成立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审计领导小组。(1)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即各种开支实行逐级审批制,按月报账,村的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主任签字报销。(2)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和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3)实行村级财务公开逐级审计制度,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检查或审计村社财务,严肃查处贪污、挪用、侵占集体款物等违法、违纪行为。

2.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实行会计电算化

实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核心的农村电算化,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为将来的农村信息化打下基础。

3.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1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

3.2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4.履行民主理财小组职能,真正做到民主

民主理财小组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小组成员应当有2/3以上的村民代表,组长不得由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