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法律意识十篇

时间:2023-10-09 17:29:32

缺乏法律意识

缺乏法律意识篇1

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也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是多样化的,这也就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从实际来看,企业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违规风险

违规风险是指企业所发生的行为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实际来看,企业违规风险主要表现在:

(1)企业设立风险。如企业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并存在不规范运行等问题。

(2)并购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行为中,由于并购涉及的法律面广,且程序比较复杂,这就增加了法律风险的可能性。

(3)用工风险。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既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也是确保职工合法权利的有力举措。但是,由于用工行为不规范,在违约、辞职等方面,存在违反法律的问题较多。

1.2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不按交易的约定履约,进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违约风险比较频发,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企业违约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合同订立、转让以及生效、履行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企业难以履行约定,造成违约风险的出现。

1.3侵权风险

在法治社会,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如企业在发展中发生环境污染等侵权事件,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侵犯知识产权等。

1.4不当行为风险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于对利益的追求,进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当行为,谋求自身的利益,由此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并存。一方面,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在相关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缺乏对所做行为的正确认识。如在涉外反倾销中,缺乏应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缺乏自我保护,且对外部法律环境不是十分了解,进而在法律问题的处理等方面比较缺乏。

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现状

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这就强调法律风险管理的狠抓落实。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如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重视、管理机构职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伐。

2.1法律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管理机构职能不完善

当前,不少企业尚未建立专门的法律机构,未使法律风险管理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所建立的法律部门缺乏独立职能的体现,受制于企业部门的管理或影响;另一方面,管理机构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一时之风,缺乏长效工作机制的构建。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流于形式下的管理状态,无益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作用的有效体现。

2.2法律风险意识不强,合同风险偏高

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的提高,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基础。而不少企业缺乏法律风险意识,在主观能动性上缺乏行为的支撑。首先,企业合同法律意识薄弱,在合同行为的过程中,规范程度不高、内容漏洞百出,潜在的风险明显增加;其次,企业缺乏有效的合同审查论证,尤其是违约责任条款的落实,是合同风险偏高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中,一些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不足、签约行为草率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3法律风险管理缺乏重视,相应的投入不足

法律风险的发生,一方面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品牌的构建。因此,注重法律风险管理的实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内容。但是,企业领导层缺乏对法律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工作缺乏实质性构建。首先,专业人才缺乏,不利于法律风险管理的落实;其次,缺乏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构建。

3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法律风险管理的强化,关键在于如何夯实其实施的内外环境,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监督体系,从本质上优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那么,具体而言,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强化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夯实实施的内外环境

良好的意识形态,是提高法律风险管理实施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提高文化素质,尤其是在法律知识、风险防范等方面,要提高相应的防范意识,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夯实法律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法律风险管理落实到位;其次,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上下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最后,企业管理层要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纠纷处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

3.2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法律把关

现代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建立完善的、专门的法律防范管理机构,切实将法律风险管理纳入新的发展轨道。这就需要:

(1)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律管理队伍;

(2)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全方位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3)立足企业发展改革的需求,严把企业决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4)坚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工作原则,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3建立动态监督体系,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缺乏法律意识篇2

[关键词] 护理;法学课程;高等护理教育

进入新世纪的高等护理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尤其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各类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逐步深入人心,护理人员理所应当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而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现行我国各层次的护理教育对卫生法律特别是护理相关的法律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临床护士法律知识比较贫乏,法律意识相对淡漠,处理护患纠纷的经验与能力不足等问题,这种现状显然跟不上时展和对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法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1 开设相关法学课程的意义

1.1 顺应时展的需要 美国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包括伦理学,传授患者的权利等,护生的专业行为技能目标包括维护患者的权利等。第三军医大学也对原来的医学本科教育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改革,构建了一个新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医疗法规。随着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经济意识亦不断提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国外护理教育接轨,建议增设护理专业相关法学课程,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

1.2 满足专业实践的需要 相关法学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护士自觉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正确履行职责,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防止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3 明确护士的基本权益 通过护理立法,护理人员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范围有了法律依据,神圣的法律效应赋予一个合格的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权利,履行法定的护理职责,可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的支持、人民的尊重,任何人都不可随意侵犯和剥夺。通过学习《护理法》,学生可增强对护理职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安全感,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尽心尽职的为公众服务。

1.4 提高护生处理护理纠纷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明确护生的法律身份及法定职责范围,有利于在实习中严格按照护理规程工作,遵法守法,并学会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护理纠纷,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2 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知识缺乏 护理专业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是长期以来护理教育中对法律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结果,主要与课程设置单一、学时少有很大的关系,而当今护士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特别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虽然很多学生在初中、高中或基础教学中已获得了部分的基础法律知识,但由于缺乏相关护理的法律知识,容易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时仍束手无策。据报道,护生在实习中后期出现差错占实差错的93%[1],说明学生在实习中后期,觉得自己有能力而擅自执行医嘱或操作,又不知道自己的法律身份,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则容易导致差错的发生。

2.2 专业教师缺乏 虽然研究发现,本科、大专学历者的法律知识掌握较好,但是与中专生一样,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离始终是护理法律领域突出的问题。由于在医学卫生院校上法律课的教师多半是法学院的专业教师,缺乏熟知护理法律的专业教师,不能把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只能学到些纯粹的基础法律理论知识,如消毒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临床使用管理通知、药品管理实施办法等,连教师也不知或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3 教学形式单一 李金义[2]认为,法学课程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单调的问题,难以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精神,同时缺乏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正因为受教材与学时的限制,造成法学知识的教学形式基本局限于课堂内,而法学是社会实践性及现实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仅限于课堂内,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达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

3 构想与对策

3.1 关于专业师资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法学知识的灌输与普及,主要依靠教师进行。要达到法律课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具备强大的感召力、儒雅的风度、深厚的法学功底及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掌握一定的高新技术手段[3]。因此,可选派护理教师参加为期3个月以上的法学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自考等途径获取相关法学知识;同时,加强教师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提高其对临床不断新出现的护患关系和常见法律问题的敏感性,从而培养既懂临床护理常见问题,又熟知相关法律知识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教师。

3.2 完善法律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法律教育,适当的增加相应的课程和课时数。需要学校讲授和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主要有:基本法律知识,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护理相关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责任保险法、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其他国家法律知识介绍,如美国护士职业保险、注册护士管理法等[4]。

3.3 改进教学方法 除课堂有限的教学外,可激发学生对医疗护理行业法学问题的关注,鼓励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宇文[5]建议,法律课的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论辩式教学法、指导自学法。通过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形式,使知识活学活用。总之,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高等护理专业中的相关法学课程的设置,将有力地促进广大护士、护校学生增长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的护理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及护士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法律法规教育对减少护生实习差错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71?173.

[2] 李金义.对医学院法律课教学改革的建议[J].医学教育,1994(10):39?41.

[3] 梁军.浅议法律课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J]. 广西社会科学,2001,4:169?170.

缺乏法律意识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法制教育 切入点 主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25-03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意义就在于确信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独立性和能动性”。[1]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和主线,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1.法制教育理论内容重于实践案例。一些教师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或者法律常识教育,以法理教育或者法律条文为教学主要内容,而缺乏相关的司法案例,对当下社会出现的典型司法案例也缺乏深入的剖析。2.法制教育内容面广却难以贴近大学生生活。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包括了宪法、刑法和民法等各个法律部门,涉及30个法律文件,其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但就总体而言,这些课程内容却与大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等方面缺乏关注。3.法制教育案例缺乏针对性。表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案例陈旧,脱离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脱离大学生日常生活,缺乏对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关注,难以为大学生保护合法权益和行使权利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

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科学。这主要表现在:1.法制教育课程内容与授课时数缩减。自《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有关“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仅占1/3,课时仅为12-18课时,与《法律基础》为独立课程之时相比相距甚远,并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仅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并未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教育。2.法制教育课程缺乏实践课程配套,更谈不上依托法制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法制教育,而主要依靠课堂理论教学。3.大学法制课程缺乏与高中法制教育课程的有序衔接,法制课程缺乏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两课”课程的衔接,削弱了高校法制课程的实际效果。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形式大多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缺乏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极少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地法院旁听,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司法体验,学生也因此而缺乏对司法程序的了解等等。二是缺乏模拟法庭的设置,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法制认知。三是较少组织司法社团向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法律咨询与提供司法援助,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缺乏运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大学生法制教育身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组成的大环境之中,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发挥合力的过程。一是法制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由于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心智发育较高中阶段成熟,在减少家庭约束的同时也忽视了法制教育。二是法制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多集中于文娱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志愿者服务和社团活动等内容,而对法制教育缺乏关注,没有形成系统的高校校园法制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参加校园法制教育活动的平台。同时,受重德轻法观念的影响,出现以道德教育和道德说教替代法制教育的倾向。三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步伐加快,由于缺乏对公权力进行约束,导致公权力凌驾于法律法规,削弱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崇仰失落,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工作。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法制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的重要渠道,因而,大力推进法制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制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法理、法律法规条文和法律精神的理解,加深他们对各种司法现象的认识,能扩大他们的视野、知识面和完善知识结构,能不断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与习惯,主动地约束和管理自己,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依法行使权利,促使大学生自觉维权

维护个人权利是法律法规的重要旨归。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尚未形成深入而成熟的认识,个人心智尚有待发展,在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极易做出违法行为,或者受到非法侵害。高校法制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帮助他们认识他人的合法权利,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作为一名公民和学生所享有的权利的边界,认识遵守法律法规和推进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形成守法意识。同时,法制教育还注重增强大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内容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途径的认识,促进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自觉履行义务,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利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法制教育既对学生进行权利教育,又让学生明确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可以说,法制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渐认识自身义务并作出义务承担的过程。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是现代社会公民的重要底色。良好的社会秩序与校园秩序,需要依靠大学生主动履行相关义务,担当起自己身上的责任。

三、找准切入点和主线,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

(一)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为切入点,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

首先,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为切入点,转变大学生法制教育观念。在传统观念中,“最应该讲究的是和解精神与协调一致,而不是裁决或仲裁。提出的解决办法应该在大家都认为是公正的情况下,为双方自愿的接受,任何一方都不会因之而丢面子。说明教育第一,而不是依靠权威或压制”。[3]要认真转变这种典型的“重德轻法”的法制教育观念,同时,也要转变“重法轻德”的观念。“任何外在的硬性的社会规范只有直接诉求于人的心理情感,并获得人们的真正的道德支持,才会真正扎下根来,而单纯依靠外在的推动力或强制力则是远远不够的”。[4]而法律法规作为“硬性的社会规范”,只有获得学生“真正的道德支持”才能内化形成他们的法制意识。因而,要转变观念,以“重法重德”的观念为指导,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区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与边界,从关注、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视角出发,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诉求为切入点,在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帮助学生实现权利的过程中开展法制教育。

其次,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为切入点,丰富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认知、理解和感悟。大学生法制教育要认真研究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学校与公检法机关的沟通合作,与公检法机关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法院旁听、知识讲座甚至假期实习等方式,用真实的情境促进法制教育工作发展。二要在建立校内法制教育社团的基础上,加强社团与以律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法律咨询机构的联系,以定期司法专题讲座为依托,丰富法制教育形式。三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力量,加强法律常识、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的宣传,以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再次,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为切入点,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环境。一要依托居委会、社区和街道,借助节假日扩大法制教育宣传,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让法制教育回归家庭教育,以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家庭环境。二要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社团为纽带,以大学生文娱活动为契机,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建立法制教育活动平台,提升法制教育和法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三要依托宪法和法律,加强查处违法行为力度,切实不断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建立法律权威,为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

首先,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加快大学生法制教育队伍建设。高素质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通过访谈和调查等方式,深刻把握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权利诉求与义务担当,进而为大学生法制教育配置不同的教师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在大学生入学之初,针对大学生独立生活的需要和扩大交往的需要,形成以辅导员为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帮助大学生初步形成法制意识。在大学生实现新生到老生的过渡之后,要以学校法律顾问、公检法有关人员与职业律师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开展法制教育。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要以钻研劳动关系的法律人士和就业指导部门人员为主要力量,展开法制教育。

其次,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学科素质。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要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促进相关课程的科学化。在抓住大学新生时期的好奇感,增加法制教育的实践课程,以增强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加法制教育的愿望与动力,为大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建立基础。在大学生逐渐熟悉校园生活后,要逐渐增加理论课程尤其是以案例为主的法制课程而减少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深化对法制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促进大学生的义务担当和责任担当意识形成。在大学生临近毕业走向社会阶段,要以专题讲座作为课程的主要形式,以劳动纠纷和协调劳资关系等为主要法制教育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形成。

再次,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系统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学科知识,形成较强的学科能力。要以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权利与义务为主线,以系统的法制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在处于新生阶段,法制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在开展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为主题的法制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克服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在新生阶段结束之后,要把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思想观念深处形成法制意识。在大学生求职阶段,要把法制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了解作为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进而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认真履行义务,实现自我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8.

[2] 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9.

缺乏法律意识篇4

(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创业教育亟待加强

现如今许多高校虽然组织了一些有关创业的活动,但是这类活动仍然具有局限性。例如某些高校开设的课程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自主创业方面的指导,或者仅仅举办一系列的竞赛,这类活动往往停留于表面,而没有真正的实践意义,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过多的活动反而造成学生对创业态度不严谨、消极应对等等不良影响。在课程体系建设层面,尽管某些学校开设一系列的创业指导课程,但是往往缺乏严谨性,没有成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忽视法律教育、缺乏相关课程

有关创业法律教育方面,尽管各高校都开设了一系列的法律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最主要的是面对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然而在创业教育方面却缺乏相关课程的开设,即便是有相关法律课程的开设,其法律教育也缺乏系统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匮乏。因此,各高校应当提高法律在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地位,并且针对有开拓精神、积极创业的大学生,要积极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以及聘请专业讲师来为学生作指导,提高学生对创业的重视程度。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及其课程编排建设的必要性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国大学生创业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好多学生脑海里缺少创业意识,众多高校对其并不重视,更谈不上创业法律教育。例如现如今很多高校虽然开设经济类的课程,可是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银行、证券交易所、会计事务所等企业单位,而没有强调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并且在这些课程中,法律教育匮乏,仅仅只能开设有限的法律教育课程,导致学生的法律知识贫乏、创业成功率低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三、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及其课程编排建设的措施

(一)增强创业法律意识类课程

人的意识指导人的行为,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在创设相关课程中,要强调遵法、守法的意识,强调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因此,培养相关意识应当设置法理学、市场交易法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内涵,促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依法办事,引导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尊重法律、诚信经营,随之而上升为自己的习惯,在创业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形象,从而防止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

(二)创设针对性的法律课程

我国有关商业的法律诸多,可是大学生的时间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开设有针对性、重点的法律课程,来增加学生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例如:商事组织法最主要讲述的是企业组织形式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大学生创业选择何种企业组织形式提供相应的建议;商事主体行为及其规制法,这部法律主要针对于经营过程,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企业经营活动提出了指导意义,使得大学生全面规范自身的行为;解决商事争议的法律,顾名思义此法律帮助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商业纠纷问题,通过学习此法律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综上,通过开设此类法律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从而真正体现了法律的实践意义。

(三)培养创业法律能力类课程

开设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造能力,从而把自身的好的想法转化成生产力。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有关于法律的能力培养课程,例如模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纠纷、模拟创业过程中的漏洞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过程等等,还应当设置一系列的逆向思维课程,让学生自己当法官或者律师来深切体会法律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切身实地运用法律、理解法律,从被动学习状态到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这些情景实验课程,把运用法律解决创业过程中难题的能力,培养成大学生创业的必备能力之一。

四、总结

缺乏法律意识篇5

一、农村法治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自从大学生来农村当村官以来,大学生村官们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新的动力,农村面貌发生了变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农村干部解决村民纠纷的方法更加科学理性了,农村重大事务的决策更加民主了,农村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进展顺利。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的思想不断解放,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参与民主活动的村民就越来越少了;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农村土地流转、拆村建镇等问题,在解决新问题中各种新矛盾不断涌现,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进程,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民民主法治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未常态化等。

二、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涉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先后颁布和修订了大量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法律法规,先后制订、修订和完善了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等,特别是关于农业生产及农业建设的法律,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中心的关于耕地、水利、种子、农药等配套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有的方面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一些急需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如规范农民财产权益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另外,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侧重于管理性的规定,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规定不多,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比较差。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依法维权意识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不断得到提升,但多数留在农村的农民都是“40后”、“50后”、“60后”,由于这几代人受时代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比较低,不是十分了解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调查发现,三成村民不知道宪法,五成村民对我国法律法规根本不了解,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往往认为法律是用来遵守的,是用来制裁犯罪的,尚未认识到法律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调查也发现,九成的农民认为法律是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用来维权的,所以农民往往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一般不会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调查发现,七成的农民一般不愿意通过诉讼解决矛盾,农民依法维权尚未普遍。

(三)农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办事意识薄弱。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学生不断涌入农村工作,为农村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每个村往往只有一名大学生村官,而且往往重要工作不是由他们负责,他们位卑言轻,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和带领作用。农村多数村委成员文化水平、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学法主动性不强,掌握的法律知识也比较有限,用法能力不强,依法解决村民纠纷的意识也不强,依法解决村民纠纷的能力薄弱,比较缺乏解决农村问题的针对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办法。目前,农村有一部分基层干部解决农村纠纷时往往方法比较简单,措施也不是十分合适,有时解决纠纷的手段也比较粗暴,甚至以权代法,以言压法,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处理纠纷尚未成常态。

(四)农村司法所未能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目前司法所在各个乡镇都有设立,基本能发挥其功能,但是其为乡村农民服务的功能尚不全面。目前,各个司法所依法在村民委员会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基本都有1~3名人民调解员,但是人民调解员往往不是由从司法所选派的专业法律人员担任,而是由农村一些老同志担任,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样化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在调解村民纠纷时往往凭经验,凭人情,不能全部用科学、合法的方法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所以有些纠纷解决的不是很好,难免会出现个别村民上访的现象;农村司法所的有些干部官僚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工作效率比较低,办事又不是十分公正,所以农民也不太乐意去司法所咨询法律问题;目前,农村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援助中心还是比较缺乏的,不仅人员少,而且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是比较弱的。调查发现,七成的村没有开展过法律援助活动,这些都影响了司法所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农村法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中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农村 “重守法,轻用法;重人治,轻法治;重结果,轻规则;重信访,轻法律”的观念长期束缚着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影响了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

(一)农村立法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农业、农村、农民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留守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保护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农民的医疗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等,在这些方面虽有一些规定,但有些只是临时性的行政规定,有些可操作性比较差,有些方面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见,“三农”方面的立法明显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干部思想上不够重视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的指引下,农村部分干部认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搞好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所以往往花更多的精力搞活集体经济;有些村干部认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学习法律知识比较困难,即使进行广泛宣传,也很难出成果;有些村干部认为法治建设又不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大的关系,法治建设工作得过且过,只要不出问题就行,所以不是真心开展法治建设工作。

(三)农民和农村干部法律意识薄弱,缺少对法律的信仰。农村干部不依法办事,农民不依法维权,归根结底就是农村缺乏法律文化,农民和农村干部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薄弱,缺少对法律的信仰;同时,农民不依法维权,农村干部不依法办事,更是因为农民和农村干部对法律法规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农民和农村干部只看到法律的惩罚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法律的保护作用,其根源还是在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理解,缺少对法律的信仰。

(四)农村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和农村干部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缺少对法律的信仰,根源在于农村普法宣传流于形式。一是农村干部对普法宣传不重视,农村干部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民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宣讲比较少,农村普法工作只做表面文章,只是应对上级检查。二是农村普法宣传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农村普法干部一方面缺少专业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普法宣传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普法宣传不系统。三是农村普法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创新性欠缺,在当今农村普法宣传的方式主要有广播宣讲,在村委宣传栏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这些宣传方式根本无法激发农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根本无法让农民深入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农村普法宣传流于形式。

(五)农民可支配收入有限。农民不愿意依法维权,不只是因为农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还有就是农村基层经济基础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农民可任意支配的收入还是比较少的。虽然最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的水平和幅度还是比较有限的,更何况农民还会面临高额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严峻的养老等问题,使农民手中可任意支配的货币比较有限,所以一旦其面临纠纷时,即使想通过法律解决,但较高的司法费用和复杂的司法手续也会使农民望而却步的。

(六)农村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才。农民不愿意用法律解决纠纷,除了因为农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农民收入有限外,还有就是农村缺乏专业的司法服务人才。目前,农村村民委员会中的人民调解员,往往由一些老同志担任,他们法律知识缺乏,对涉农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往往凭经验调解纠纷和矛盾,导致其不能满意解决所有纠纷,使其不能更好地满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从而有时也无法避免农民上访。农村虽有法律援助中心,但是法律人才不愿意来农村工作,村里基本没有一名定点的、固定的法律援助人员,当农民面临法律问题时,不得不要求助镇上的法律人员,所以司法所的服务功能不能在农村全面发挥,制约农村基层法治建设。

四、提升农村法治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制定和完善涉农法律法规。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了,这就必然要求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制定和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如:制定和完善有关进城务工人员户籍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针对有些涉农法律法规规定过于原则性,应尽量改善其操作性差的问题;针对目前法律对农民财产权益保护不力的现状,应尽快出台保护农民财产物权的法律法规,使农民充分享受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

(二)高度重视,增强法治建设意识。在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中,镇村两级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社会稳定团结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应增强民主法治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一手抓农村经济建设,一手抓农村法治建设,确保两者都处于同等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工作。

(三)创新普法宣传,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法治信仰。为了使法律真正成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一种信仰,真正成为农民维权和农村干部办事的重要手段,就需要不断地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宣传农民所需要的法律法规;普法宣传从娃娃抓起,农村学校教育中应增加普法宣传的内容,每周开一次普法宣传课,这样一方面使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从小深入脑海;另一方面可由孩子向家长传递,从而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创新普法宣传方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用农民身边真实案例,以案说法;用通俗的语言宣讲法律,将法律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地方特色乐曲,从而使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这样可以丰富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律知识,使农民和农村干部真正领会法律的真谛,强化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治信仰,使农民依法维权,农村干部依法干事成为自觉行动。

(四)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夯实法治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法治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才能彻底解放农民的思想,才能夯实农村法治建设的根基。乡镇村应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各自特点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增强经济竞争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乡镇村应广泛进行科技宣传,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绿色种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各乡镇村干部应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地方特色和自己特长,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项目和养殖项目予以培植;乡镇应引导各村积极发展适合村产业特点的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合作经济组织主动了解市场,分析市场,努力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努力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农民才能增收,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才能确保农村法治建设顺利推进。

缺乏法律意识篇6

1 原因

1.1工作主动性差 青年护士独生子女比例高,自我意识强,没有彻底转换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

1.2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 青年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不全面,遇到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3工作条理性差 年青护士遇到患者较多时,无计划、心里没底、忙乱无序。

1.4工作应变能力差,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缺乏理论知识和临床相结合的能力,表现为对科内设备的使用、故障的排除以及心肺复苏的程序,未完全掌握,不熟悉急救药品的作用与用法,对危重病人观察不到位。

1.5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压力大 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面临新的环境,昼夜倒班,生活节律紊乱,工作分心而出现护理缺陷。

2 对策

2.1加强岗前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法律意识 上岗前统一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学习,护士行为规范、语言沟通技巧、礼仪培训可有效地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2.2注意应急能力的培训 组织年青护士认真学习应急风险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并对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进行模拟训练,使其熟悉、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性能、抢救药品的作用及方法后,才能单独值班。

2.3制定年青护士的培训计划 加强晨会提问,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基础操作培训,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系统的业务培训计划。首先抓好基础操作训练,其次强化专科技术培训,同时利用业务讲座、业务查房、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学习理论,并定期考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注意新老搭配,实行弹性排班。

2.5注意人性化管理,提高心理素质 青年护士上岗后,护士长需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缓解其心理压力,合理安排工作,使其顺利度过适应期,保持良好心态。

参 考 文 献

缺乏法律意识篇7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监督;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十提出要加强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因此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直接行使民利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效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形成一种普世价值观,真正实现十所提出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和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响应十号召,对于该问题,我们理解的越深刻、认识的越到位,农村各项工作才会更主动的完成,农村也会更稳定,国家才能更加和谐的发展。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群体,社会的民主现状直接取决于农村、农民的民主现状。80年代至今,吉林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和极大的成效,同时也有如农村政治体制不完善、农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农村强势团体干扰、经济基础薄弱等一些问题的出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这些不和谐因素,较大地影响我省的民主政治建设,影响我省农村改革的顺利前进。

一、农村强势团体及宗派、宗族势力操纵基层民主选举

封建宗氏家族观念与现代的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国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得人口的流动变弱,这样就为宗族势力的滋长创造了土壤。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以后,我省农村地区基本回到集体化以前的状态,因相邻关系从而产生的利益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政府方面的调解和处理,然而,我省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同时又缺乏物力和相关手段的配合,地方基层政权管理十分乏力,这样一来就有了农村强势团体和宗派、宗族势力存在的必要性,久而久之,这些团体的权力日益扩大和扩张,其存在是个双刃剑,原本是为村民解决纠纷的团体,却出现了干扰村民民主选举权利的行为。

二、农民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缺乏主体认识

主体意识,是相对于附庸意识、主宰意识和客体意识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公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臣民。完整的含义则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意识的个体加入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我省农村,每个农民都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农民脑中常常存在着非常简单的民主观念,这与当展民主观念的差距是很大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平等观念、维权意识缺乏,依附观念严重,当遇到问题时,常常寄望于领导能给予公平地对待,从而保护其合法权利,这样使得农民对民主意识缺乏主动性。我省农民的依附意识和义务意识极强,然而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却相对薄弱。同时,宗族观念在农民脑中根深蒂固,家族制和家长制思想长期束缚和制约着农民基础民主政治思想的进步,在农村许多地区,村长常常是该村大家族的强者,家族和宗族势力决定农民只好服从和顺从,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吉林省农民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主体认识的提高和不断发展。

三、某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偏低。为农民服务意识薄弱

目前,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队伍年龄比较大,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这些老党员、老干部多是习惯计划体制下的工作方法,习惯听从领导安排,工作缺乏主动性,方法也不够多,相对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民主意识。这种人执政效率低,很难最好的、最高效的做好为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工作,更有甚者根本无心为民服务。

四、农民法制法律观念淡薄

吉林省农村法制法律建设起步时间较晚,又长时间受到传统政治、封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法制法律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形式是:第一、缺乏法律知识。一个法治国家,公民自身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在我省农村,许多农民的法律知识贫乏,有时甚至连维护自身权利的基本法律法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更不可能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例如在出现利益纠纷时,一般由村干部或村中辈分较高的人出面根据地方的习俗、道德标准来解决。一旦有村民要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就会被看做是对本地风俗的亵渎,会遭到村民的嘲笑和鄙视,在当地很难抬得起头来生活。正是由于农民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认识不够,甚至是缺乏,使得农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第二、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古代中国当人们发生利益纠纷时,是通过封建传统的纲常来解决纠纷,而很少是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的。久而久之,老百姓形成了“和为贵”、“讼则凶”的心理,“吃了官司”被当做是很丢人的事。尽管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有所改善,可是一些封建的落后思想仍在很多农民的心目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五、农村集体经济欠发达

因为历史原因和其他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现今生产力还没能从根本上脱离不发达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达程度还不及某些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和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可想而知的了,距离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发展想要达到的目标还很遥远。对于吉林省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民主的前进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的推动。然而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行政和国家政策的实施的矛盾性,使得它们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现象。因此,地方政府强烈要求加强地方的行政功能。同时,对于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政府推动农村民主的力度也有所不同。经济的薄弱直接削弱了村民主政治建设,这些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村班子成员涣散,村民对村里缺乏信任度,导致民主政治意识不强。

六、农村民主监督制度缺少制约。村级权立制衡机制界限模糊

(一)农村民主监督制度缺少必要制约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是权力制衡规律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然而,农村民主监督任制度自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任何权力一旦失去制约那就很容易出现腐败。以土地征用补偿为例:土地征用款管理发放制度缺陷为村官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目前,土地补偿款的发放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正常报批征地补偿款由财政部门发放到村,再由村发给村民;二是非报批用地,即土坡、滩涂等补偿款的发放,由村官和开发商协商后,在不经过任何上级部门审批的情况下,直接从开发商处划账到村里。在第一种情形中,虽然征用补偿标准和发放程序一般有明确规定,但对于补偿款下拨到村之后的分配,有关部门很少去核查。在第二种情形中,土地管理部门、上级主管单位、财政部门和村民都不知情,一些村官利用管理机制的漏洞,用作废的发票和其他收据出具给开发商,收款不入账,从而侵吞公款。村官腐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其根源是监督制度自身缺陷导致的的结果。民主监督要求村务公开,但部分村干部掌握信息,却不及时的公开信息,甚至是根本就不公开村务,广大村民无法进行监督。

缺乏法律意识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转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大学毕业生不知法、不懂法,造成了就业权利被侵害,更是增加了就业难度。

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法律意识欠缺

(一)诚信意识差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岗位相对减少。许多毕业生为了争取就业机会,增加竞争力,得到一个心仪的工作岗位,不惜违背诚信原则,伪造虚假材料。一个是在就业推荐表和个人简历上弄虚作假、虚构经历、涂改成绩,个人简历与事实有较大出入,只谈优点不谈缺点。一个是伪造各种获奖证书、资格证书,用尽各种手段,对应聘材料移花接木,使求职材料中的水分越来越多。据北大网络人力资源部在招聘会上发现,300多份简历竟然有一半掺假。[1]P173

(二)相关政策、法律常识欠缺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很多就业服务项目,比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等等;同时为了保障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制定、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但不少毕业生对这些政策、法律知之甚少,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非常缺乏。在一项“你知道国家制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吗?”的调查中,回答不知道的占75%,知道的占25%。[1]P199某高校420多名学生对《宪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保密法》、《会计法》等就业后、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规,熟悉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4%,不太熟悉的占总人数的51%,比较熟悉的仅占总人数的12%。[2]

(三)劳动合同意识差

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设立的有关双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意识、契约观念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意义重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也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合同意识却并不如人意。

1.不了解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在现行就业体制下,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明确三方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书不等于劳动合同,依法履行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就业。毕业生就业后,就同用人单位之间开始建立劳动关系,为了确认用工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毕业生还应当同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随意毁约行为经常发生

一个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与多个用人单位同时签订就业协议,再慢慢考量、比较,最后选择条件更优厚的用人单位。那么,对于其他单位就形成了毁约,严重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还有,因考取公务员、研究生、出国、参军或者其他地方就业项目等情况,导致就业协议未能依法履行从而构成违约,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不便,甚至侵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3.口头约定或者模糊协议

一些单位只是与毕业生达成口头约定,不签订书面文本,毕业生由于求职心切、涉世不深等原因,轻信许诺;还有些单位虽有书面协议,但协议内容模糊不清、可做多种解释,或者只约定毕业生的义务、缺少权利等,最终导致毕业生权利受损,引发矛盾和冲突。

(四)维权意识差

在当今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迫于就业压力,毕业生往往不能很好地顾及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一是用人单位毁约、不履行合约,毕业生只会自认倒霉、无可奈何,不知道寻求法律保护;二是遇到就业歧视,包括院校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毕业生只会怨天尤人、感叹命运多舛,却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三是遇到乱收费,以入职作为诱饵骗取培训、中介等各种费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但仍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不加小心而掉入陷阱。

二、大学毕业生缺乏就业法律知识原因

(一)思想上重视不够

大学毕业生作为求职、就业的主体,他们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对就业行为有着决定性影响。面对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认识到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就业信息、就业技巧的重要性,对这些有着足够的重视,但是却忽视了法律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社会,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对违法行为产生的后果不了解,也不明白违法行为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危害;有些大学毕业生了解一些法律法规,但缺少遵纪守法的观念,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意识不到就业市场的有序运行,要靠法律来规范,大学生要依法就业。只有树立了较强的法律意识,掌握了足够的法律知识,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大学生的培养者,高校在认识上也存在不足。为了适应就业体制的变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做出了以下努力,调整课程结构、收集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等。但是,高校却没有意识到,面对就业中的种种歧视、欺诈、违约行为,只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及高校的就业权益受损。[1]P201

(二)法律教育欠缺

由于学校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方面就存在了不足。一是课程设置上,缺乏足够的法律教育课时。在高校非法学的其他专业中,只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与法律常识教育相关的公共课,而且课时只有几周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依法学习、生活、就业的需要,也与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相符。加上专业课学习压力很大,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临到考试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法律知识的缺乏严重抑制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二是在就业指导课上,缺乏相关的法律常识的教育。各高校为了应对变化了的就业体制,几乎都开设了就业教育课程,但在就业指导中只是传授了一些就业技巧等内容,缺乏就业法律知识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氛围营造。

(三)就业市场的不成熟

尽管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方针,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当前的就业市场仍然还不成熟,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违法行为经常出现,招聘靠关系、人情的不正当竞争依然存在,而有关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大学生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对建设法治、有序的就业环境的信任度降低,也导致一些毕业生的违法行为的出现,如违约、迎合用人单位造假等。

三、对策及措施

(一)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人才的必备素质。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懂得专业的知识、高水平的技能,还应当具备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大学毕业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对于求职择业、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会一生受益。现今出现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就业中的劳务纠纷、合法权益被侵害等等,都昭示着高校不但要重视学生就业技巧的培养,还应该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增强法律知识的传授

为了更好应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中遇到的的法律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学校仅仅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不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政策、法规,制约了学生对人才市场动态信息及社会需求状况的准确了解及正确认识,使得大学生毕业时缺乏对就业、择业和职业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以及技术准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盲目性、从众性和无序性,引发法律问题的出现。因此,相应的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应做些调整,适当增加法律常识课程的门数及课时数。本人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实用法律常识》深受学生欢迎,每次上课都座无虚席,学生到课率一直保持在100%,说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制度尚需规范和健全的情况下,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更为重要。进行大学生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对相关法律及法规学习和研究水平、程度,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法律知识,才可以与用人单位平等的依法对话,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在《大学生实用法律常识》选修课上,很多学生都表示如果早点了解这些法律知识,打工时就不会上当受骗了。[3]

(三)加强就业法律宣传

大学生缺少就业法律观念,因而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法律意识。就业指导课应该成为培养就业法律意识的主渠道,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其就业过程需要懂得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把相关的法制教育内容充实到就业指导课程中,帮助毕业生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比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规定》、《劳动法》、《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等。同时,还可以开设就业法律指导选修课或者必修课,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实际需要。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白自己应有的一些权利,比如获得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选择权、被推荐权、公平待遇权、违约及求偿权等。同时,培养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依法择业、就业,约束不合法行为,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四)规范就业市场

除了加强教育,增强毕业生的依法就业意识以外,社会各界还应该积极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进一步依法规范就业市场,保证有法可依。另外,还要发挥各级就业场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主体作用,对用人单位加强监管,进行事前资格审核,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对虚假信息诈骗钱财、设置招聘陷阱的,依法给予惩戒。调动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和监督的积极性,创设大学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3]

作者:黄艳芹 张兆平 单位:邢台学院招生就业处

注释:

[1]田欣,周颖,张静茹.大学生之盾[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缺乏法律意识篇9

有数据表明,我国单位产值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倍,污染总量增长率也是总产量增长率的数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环境、生态成本,使得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带来严重危机,还对国家整体的经济竞争力,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社会的发展则会远远地背离和谐的轨道。因此,为了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鱼”与“熊掌”兼得,各国都致力寻找良策,循环经济也由之进入人们的视野。

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循环经济就是以保持和改善系统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输出,从而使生产发展、生态环保、能源再生和经济效益四者实现有机统一,即可概括为自然资源一清洁生产一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可使经济的在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并且不会给生态和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最终可达到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随着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和相关实践的推进,循环经济己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许多问题,成为阻碍循环经济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经济体制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 传统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制约。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依托优良的环境资源,即使在低技术组合的基础上,以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投入,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且,由于长期采用GDP作为衡量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考核各级官员的核心指标,忽视了资源的耗费和环境退化等难以计算的社会发展成本,导致有的地方领导为了把经济搞上去,追求GDP增长,沿用“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无视环境成本的投入,主要是靠扩大规模,以大量消耗资源求得经济的增长,在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时,表现出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只要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可以置生态环境于不顾;在处理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关系上,有牺牲环境、谋求“经济繁荣”的急功近利的行为,这就使GDP背后掩盖着资源存量与环境资源的巨大赤字。有些企业的经营目标仍仅限于采用各种手段刺激消费数量的增长,忽视产品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只重视企业自身的发展,无视环境成本的投入,对环境治理没有兴趣,更不愿也不舍得在环境上投资,对环境保护只是一种法律强制下的被动反应。它们将产品以折扣及各种奖励促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加上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致使大多数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了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根本因素。

2 传统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制约。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最大的问题就是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常新能力,这是造成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指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多年来我国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结构,绿色农业没有得到人们包括农业从事者、决策者的重视,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消耗较少的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其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偏低,且各地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其次是指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技术欠缺,我国资源定价机制不合理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未被赋予价格因子,因此使得生产者得以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来实现价格上的优势,进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的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更多的是初级产品,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另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导致循环经济规模效益难以形成。

3 传统经济体制下引入外资模式的制约。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资以各种形式大量涌入我国,经济活动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加,表现为外来型的工业化,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我国引进的外资企业往往是所在国家按照梯度转移理念移出本土的,基本上是一些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对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的消耗过大,不具备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因此无形中就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外资外贸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就具有很大的空间约束,因为过度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外来技术,忽视自身技术发展和创新,会使得发展循环经济丧失主动权和控制力。

二、科技水平低、资金不足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 科技水平低。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虽然已培养出了一批研究环境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人员,并在实际工作中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全国环境技术较之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国从事环境资源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科研院所,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其研究成果转化慢,致使企业工艺和技术落后,环保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绿色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梗阻,其突出表现为:

一是循环经济不经济。企业是最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主体,其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就是循环经济可使其经营成本更低,如果循环利用资源不能取得规模效益,比利用新的资源没有经济优势,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原则,循环经济就不具备生命力。循环经济应当是一种规模经济,需要运用相应的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地域化规模经济网络。由于我国目前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区域规模化循环利用资源未能普遍实现,各中小企业自身缺乏开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动力。

二是循环经济难循环。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技术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以及再制造技术、废旧原料再生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等作为支撑,而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循环经济发展不同步,技术进步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大。例如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中国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这就意味着循环经济无法实现自己应有的降低能耗、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的功能,无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

2 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环境投资的巨大经济效益是以间接的长远的形式才表现出来的,个人或企业自身直接投资效益不明显,这就难以控制“免费搭车”的行为。加上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生态环保的政策迟迟没有出台,缺乏利益驱动机制,限制了国内投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目前对生态环境投资主要是国家投资,即使政府部门增加投资也难 以满足环境保护对资金的需求。1998年前的20年,全国污染防治投资占GDP的比例波动在0.7%上下,而世界银行建议,中国对污染控制的投资需要大大增加,至少在GDP的1%以上,最好在2%以上。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全国生态工程技术开发,生态工程建设进程缓慢,相关理论与技术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所以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环境建设的最大阻力。

三、各主体的动力不足,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形成“政府倡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企业和公众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明显不足。

1 某些政府部门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我国政府早已确定了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央政府显示出极大的决心在全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首先,因为传统的政绩考核方法的不科学。我国传统的政绩考核主要是以当地的GDP为指标,但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结构”和“质”。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有失偏颇。为了维护、粉饰政绩,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计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其次,因为地区保护思想严重。因为地方企业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恰好往往是那些污染、浪费大户,在牺牲了数倍于其经济效益的环境、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成为了当地的“利税大户”。为了保证本部门的局部利益,有的地方政府甘为这些企业充当保护伞。

2 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企业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它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非社会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低价或无价,再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更高。如果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自然会选择购买新的原料;再加上现行技术条件下源自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原料性能上又不占优势,企业“经济人”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肯定会拒绝生产和购买再利用和再生原料。另外,由于缺乏生态和环境成本的意识和要求,更难促使企业对生态效益的投予关注。企业习惯于长期以来“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缺乏实行循环经济的动力,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再有,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没有采用环保和循环经济措施的企业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制裁,从而缺乏改变的动力。

3 社会公众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面对我国丰富的资源总量,我国人民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原有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也使得我国人民缺乏环境友好的意识,生态环境意识薄弱。主要表现有:人民缺乏自然资本的观念;缺乏环境意识,短期行为频繁,缺乏应有的环境法律意识,消极被动地对待有关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法规,从而导致许多环保方面的法律在执行中出现了有法不依和知法犯法的现象。在这种水平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指导下,导致不科学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人们过分追求生活上的便利,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短生命周期电器和生活用品,并且过分追求高档物品而忽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居民非理性的消费方式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违背,严重约束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相关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国家越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越健全。现阶段我国缺乏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各地方也相应地颁行了一些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但是总体而言尚未形成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这~方面使得循环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缺乏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更致使其发展丧失法律权威性,无法从法律层面运用法律成本来引导行为主体的行为取向,因为行为主体遵守循环经济相关法律与违反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成本和收益均未能确定,因而无法保证企业、个人以及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参与度。另外,目前我国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领域仍存在许多真空地带,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则效力层次较低,多为行政法规或规章法律规定之间的协调性差缺乏可操作性。缺少如国外制定的具有统领性的,作为其基本法地位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法律的缺位致使法律成本导向作用未能发挥,循环经济的发展缺少权威性和保障性,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

2 法律监管有待加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现有的某些循环经济法律条款已不能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缺乏可操作性,一旦发生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毁林盗伐、滥捕滥杀珍稀动物、任意排放污染物等案件发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量刑,在具体实施中环境执法监督乏力,致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循环经济法律执法成本居高不下,因为污染排放和环境开发点多、面广、分散,使得政府财政难以承受。政府部门虽然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保证目标的实现,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手段标准模糊,收费过低,拖欠拒交现象较为严重,行政手段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也就无法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此同时,我国还缺乏对国外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的深入研究,致使我国环保法律法规落后于发达国家,环保标准比国外先进标准偏低,在中国197744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只有43.7%。我国1988年7月1日起实施的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与欧洲1982年排放标准一致,两者相差16年。若与美国或日本相比差距更大,这就使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的投资者为逃避本国环保法规的管制或支付高昂的环保费用,往往将在本国限制或淘汰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机器设备通过出口或直接投资设厂等渠道向我国转移,这也是加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资源产权制的不完善,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缺乏法律意识篇10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法律素质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1.1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素质是以法律知识为基础的。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深入持续展开及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跟进,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与法律素养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依旧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学习与机械背诵中,法律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法律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相比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存在短板,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对法律常识还没有掌握,而进入高职院校后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根本不重视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1.2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对法的认识。高职学生缺乏法律知识,在法律意识方面比较淡薄。首先,高职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尊重和保护权利的意识以及相应的维权意识。再次,高职学生虽然已确立比较明确的法律意识,但是对法律的深刻内涵和作用理解不到位、不透彻。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提高通过法律武器进行维权的意识与能力。最后,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功能性要求,高职学生更追求法律实用主义意识,弱化了法律的社会价值意识。

1.3法律信仰尚未确立

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高职学生不能分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不能用法律维护个人的正当权利,甚至对法律常常抱着怀疑和逃避的态度。有些高职学生片面看到社会的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有些高职学生对我国的法制现状持冷漠、疏远的态度,甚至对法律产生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学生法律信仰的确立,进而使之难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曾有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在遭遇纠纷时,不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不足。

1.4法律行为滞后

法律思想、知识与法律行为的知行分离进一步制约了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当高职学生自身却并不重视民利,缺少依法办事的习惯;遇到问题宁愿通过行政途径而较少寻求法律保护;其在接受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同时却千方百计想要去获得更大利益;对社会上一些重大事件有明确的认识,但一旦自己遇到法律事件时,却一味蛮干。

2高职学生法律素质影响因子研究

2.1社会影响因子

邓小平曾经说过:“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在中国自身国情影响之下,当今社会许多人秉承“钱权至上”而非“法律至上”的错误意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法律框架与内容日趋完善,但法律权威的树立依旧乏力。传统文化中的“德主刑辅”传统观念让高职学生先入为主的习惯性选用道德手段而非法律体系来调整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存在,权利凌驾于法律至上的现象也不鲜见。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法律信仰建立、法律权威认可、法律精神崇尚及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能够彻底摧毁其法律意识,阻断其法律素质养成及提高的所有路径。

2.2校园影响因子

目前中国高职在培养学生法律素质方面从未将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作为一种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培养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单纯依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除此之外也没有安排其他相应法律课程进行知识体系的跟进培养与完善。由于诸多原因,从学校到学生都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而在这仅有的一门课中,只有几章涉及法律相关的内容,并且授课时间非常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法律教学与提高法律意识进行结合实现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该课程本身的效果也由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满堂灌”与“一言堂”盛行而受到抑制。

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就业指导中心追求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数量,极少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重视学生是否掌握法律法规,以及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能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内容、手段单一与法律教育成效追踪缺位是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2.3学生自己不重视

受社会实用主义的影响,高职学生格外重视自身素质、价值、利益等,而漠视、淡化了其他人的权利,缺乏对法律的社会整体功能价值和法治建设的社会价值的足够认识。他们只关注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法律,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倾向和意图。他们对法律类课程重视程度也不够。高职院校学生侧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略了法律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熏陶、制度约束和有效的引导,加之自身认识的错位和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普遍不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而是更加关注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面对强大的择业和就业压力,为获得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高职学生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条件,不得不放弃维权的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