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环境治理十篇

时间:2023-10-07 17:2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矿山环境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1

关键词:绿色矿山;绿色矿业;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34-02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十三五”规划的主题之一是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中国矿业行业落实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作为矿产资源大省,黑龙江省早在2004年就已经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计划,并因地制宜地颁布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办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设,全省矿产资源利用状况、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随着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有些相关政策与措施尚不完善,亟须深入研究形成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长效机制。

一、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截至2013年底,黑龙江省各类矿山总数为3 076个。其中,国有企业183个,占5.96%;集体企业307个,占10%;私营企业1973个,占64.29%;其他矿山606个。为了加快“生态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黑龙江省积极探索以煤炭行业为主的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在全省实施矿山生态环境准入制、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危险性评估管理制等“三项制度”和四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大庆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三线”(公路、铁路、江河沿线)“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治理等“三项工程”。按照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积极推进矿山复绿等工作,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3.3万公顷[1]。庆安帝圣矿业有限公司按照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要求,树立“绿色立企”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不能利用的老矿井场地进行清理、关闭、整治,以及对矿区进行绿化建设,使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的85%[2]。2012年以来,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岭煤矿等27家矿山企业荣获“国家级绿山矿山试点单位”称号,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与“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目标差距较大

按照国家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规范管理”的总体目标,虽然黑龙江省在加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建设的同时也在推进建设省级绿色矿山试点,但是总体进展不大。目前,全省虽然已有27家矿山企业获得“国家级绿山矿山试点单位”称号,占到全省大中型矿山(40余家)的3/5,但这些示范试点矿山建设工作尚未完成;省级绿色矿山试点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申报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数量偏少,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全省80%以上是小型企业,从实现2020年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来看,还有较大困难,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3]。

(二)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国家级绿色矿山的9个基本条件,但由于黑龙江省矿山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的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核体系,这导致对绿色矿山建设质量进行评价相对较困难,无法进行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在制定规划准入条件时,也没有完全以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依据,不利于矿山企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建设[4]。

(三)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黑龙江省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的规划,已经出台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规划调整实施细则》,明确了矿产资源规划调整条件和程序。虽然有关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依据比较健全,但仍然缺少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及指南等专门性法规,更缺少建设绿色矿山和发展绿色矿业的配套支持政策。此外,黑龙江省目前有关绿色矿山建设的专项资源配置制度及税费政策等还不健全,矿山企业在进行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缺少优惠及鼓励政策,全省仅有少数几家矿山企业享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支持,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得到国家及地方的专项优惠政策支持,从而打击了其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

(四) 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落实不到位

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准入制度,实施了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和恢复保证金的缴存制度,并要求矿山企业签订承诺书。保证金制度使企业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人,强制其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义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很难落实到位,矿山企业真正履行保护责任和承诺的很少,特别是省内大型央企、国企保证金欠缴率较高,这两类企业的缴纳额度占全省缴纳总额度90%以上。有些央企开采完矿产资源,不履行地质环境治理义务,不仅给采矿区造成较大危害,还会对矿工生活的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方政府还常常以该企业是省内支柱企业、纳税大户等为由进行“说情”,对法规进行干预。此外,矿山企业在交纳环境治理保证金的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治理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土地塌陷、生态环境恢复等环境问题。由于黑龙江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返还渠道,矿山无法将缴纳的保证金用于环境治理,这使矿山企业承担了双重的资金压力[5]。

(五)绿色矿山建设企业资金缺口大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提出的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矿山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所要求的9个基本条件。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矿业经济形势持续下滑,多数矿山难以负担绿色矿山建设投入费用。特别是部分老矿山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环境欠账较多,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负担越来越重。

三、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绿色矿山建设

按照到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要求,对“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做出总体规划部署,加快完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建设与评估工作。鼓励矿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制订出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规划。对于达不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要求的,鼓励其创建省级绿色矿山建设示范点,上下联动,分级推进省、市、县三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宣传推广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经验与先进模式。要求全省矿山企业把发展的核心任务转变到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矿地和谐等方面上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向全省纵深发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在全面总结和推广全省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分地域、分行业、差别化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与考核体系。科学量化每个行业、每个层面的绿色矿山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评判标准,不仅有利于矿山企业自我考核评判,还有利于各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每个企业都能够清楚掌握自身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不足,激励其不断改进和提高。此外,还要在全省范围内综合评价绿色矿山建设情况,严格准入和科学监管,明确要求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矿山要切实落实企业责任,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改进开发利用方式。建立绿色矿山评估制度,定期开展矿山“三率”检查和监督,规定绿色矿山有效期为三年,凡期满三年的需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可作出废除绿色矿山称号的处罚,使绿色矿山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三) 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从资源配置、用地政策、金融财税等方面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一是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税费减免及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建议黑龙江省政府在执行重大专项政策支持时,优先考虑和安排绿色矿山企业获得“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奖励资金以及示范工程资金”。制定与绿色矿山建设相挂钩的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政策,经依法申请和审批的绿色矿山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减免和所得税减免政策。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在采矿权有效期内,可以批准绿色矿山企业按总额的一定比例交纳保证金。为鼓励绿色矿山企业边开采、边治理,根据矿山生态环境实际治理进度,对达标的企业按比例提前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并依据恢复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一定程度的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补贴。二是实行矿产资源及土地的优先配置政策。在资源配置和矿业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向绿色矿山倾斜,支持绿色矿山企业在深部及找矿,在同等条件下,对绿色矿山优先配置矿业权。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将绿色矿山优先作为整合主体,可以以协议出让的方式优先获得其原开采范围毗邻区域的采矿权。给予用地政策优惠,支持绿色矿山企业开展矿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启动绿色矿山建设[N].黑龙江日报,2004-03-17.

[2] 王琼杰.绿色,矿山企业最亮丽的风景线[J].国土资源,2014,(10).

[3] 刘丽萍,等.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7).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2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通过创建“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推进矿山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4年时间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对全市81户非煤矿山(不含有色集团公司、海螺水泥公司),实施总量控制,规划调整和关闭淘汰一批,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加快矿山实施环境、工艺和设施的投入改造,实现一批“绿色矿山”,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开展,最终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二)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三同时”验收;

(三)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

(四)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使用林地批准和同意书;

(六)具有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七)具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八)矿山设计开采年限不少于5年,正常开采满1年以上;

(九)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2年内没有被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十)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矿产资源利用率达到设计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2.矿山资源与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3.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矿山开采技术、加工工艺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

2.露天矿山采剥合理,最大限度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矿区面积:露天矿山小于70%,坑采矿山小于30%;

3.边开采边复绿。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在矿山开发中应进行治理、复绿,并采取有效措施复绿矿山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制定和落实矿山“三废”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机制。首次投入治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15%以上,每年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达到矿产品销售收入的2%以上;

3.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的,主要加工设备封闭运行,破碎加工产生的粉尘采取强制吸风除尘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4.矿料输送、堆放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无粉尘飞扬现象;

5.矿区运输道路硬化措施到位,配备洒水车辆进行洒水保洁,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采取轮胎冲洗、加盖蓬布等防尘保洁措施;

6.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矿区及矿料堆场建有雨水截流沟,地面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7.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场和存储场地,并采取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无占用河塘、田地堆放的现象;

8.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9.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无非法采伐林木行为。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照章缴费,依法纳税,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和矿山复垦复绿保证金。

(五)矿山环境生态化

1.有完备的矿山闭矿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

2.闭坑和局部闭坑后的生态环境和矿地现状符合设计要求和预设功能;

3.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4.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市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阶段

2012年为试点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全市选定2—3家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创建试点。试点矿山企业应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一是年开采规模坑采矿山在5万吨以上,露采矿山在30万吨以上;二是基础条件较好,管理规范;三是生态环境意识强,创建积极性高。试点工作由矿山企业自愿申请,经市创建“绿色矿山”综合管理办公室审查同意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起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完成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矿山年开采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石灰石、建筑石料矿山,6万吨以上的井下开采矿山,必须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创建期间内,对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予以关闭退出。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之城、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由市经信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联合牵头负责,成立市创建“绿色矿山”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以下简称“市绿创办”),市水利、林业、公安、安监、发改、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二)精心组织,抓好试点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扶持政策。要指导试点矿山企业制定完善的创建工作方案,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矿山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试点,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创建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对“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分年度计划,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明确创建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作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四)坚持标准,规范程序

创建“绿色矿山”要坚持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创建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应填报“创建`绿色矿山申请表”,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向市绿创办申报,由市绿创办组织专家对创建方案进行审查批准。矿山企业基本完成“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后,由矿山企业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填报市创建“绿色矿山”考核验收申请报告。经县、区政府同意后上报市绿创办,市绿创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合格后,由市绿创办成员单位联合审查并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颁发“绿色矿山”荣誉证书,享受市级“绿色矿山”优惠政策。市级“绿色矿山”实行年审制度,如年审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撤销“绿色矿山”资格。

(五)明确政策,加强扶持

建立“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列入试点的“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的3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适当增加规模。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绿色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但必须与“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相符合。

2.简化有关手续。“绿色矿山”企业在原矿区重新受让采矿权时,在开采规模增加量不超出原开采规模30%的情况下,可不再重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绿色矿山”企业上交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金和复垦复绿保证金分阶段或分年度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复垦复绿的进度返还。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3

现将我县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汇报如下:

一、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

我县2015年初共有8家采石矿山企业,自开展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县积极按照县政府下发的《千阳县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工作,自2015年起,关闭了5家生产规模较小、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企业,关闭保留矿山情况如下:

2015年9月23日注销了千阳县雪山采石厂、千阳县柿沟乡冉家沟村采石厂采矿许可证,2016年2月24日注销了千阳县王家沟石料厂采矿许可证,2017年6月5日注销了千阳县德兴石料厂、千阳县水沟镇新中村石料厂采矿许可证。目前我县仅保留了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雪山灰岩矿(省级发证)、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家山石灰岩矿(市级发证)、千阳县城关镇庙岭村武家庄采石厂(县级发证)3家露天采石矿山,提前3年完成了省政府2020年露天采石矿山关闭整合目标任务。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进展情况

1、关闭矿山治理恢复情况

2015年,县政府拨付100万元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016—2017年对雪山采石厂、冉家沟村采石厂、王家沟村石料厂3家关闭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017—2018年上半年对新中石料厂和德兴石料厂2家关闭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主要治理内容为坡面绿化、采空区植树。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县矿山恢复治理面积为7.53公顷。分别为:冉家沟村采石厂绿化面积约2亩,栽植侧柏200棵,治理面积0.5公顷;王家沟石料厂绿化面积约5亩,栽植油松523株,爬山虎1652株,治理面积0.68公顷;新中村石料厂绿化面积为6亩,去年栽植刺槐1100株,今年栽植刺槐500株,治理面积为1.38公顷;德兴石料厂绿化面积约10亩,栽植油松1300棵,治理面积3.17公顷;雪山采石厂绿化面积约3亩,栽植侧柏3000棵,治理面积1.8公顷。2018年8月,市财政下拨40万元,用于王家沟石料厂和雪山采石厂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二期工程,该项目设计已于2018年年底完成,今年1月份,进行了招标,2月底正式施工。

2、保留矿山治理恢复情况

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投资400多万元用于矿山道路两侧植树、裸露坡面治理,基本做到了边采边治理,绿化面积约115亩,栽植刺槐2.5万棵,油松1万棵,治理面积为2.8公顷。去年我们已启动绿色矿山建设,海螺绿色矿山申报资料已于去年9月份已上报市局。

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家山石灰岩矿技改环保设施停产期间,对采空区闲置场地覆土绿化,绿化面积约40亩,栽植油松7000棵,治理面积1.1公顷。

千阳县城关镇庙岭村武家庄厂在整合办理有关手续停产期间,在矿山道路两侧植树,对部分采空区进行覆土绿化,绿化面积约60亩,栽植刺槐、国槐20000棵,侧柏、樟子松3000棵,治理面积0.6公顷。

2018年12月10日下午,县国土资源局、三家保留矿山企业、县农业银行签订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缴存三方协议,进一步落实了治理基金提取责任,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步入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矿山地质环境工作无专项工作经费,取消资源补偿费后无经费来源,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无监测仪器设备和车辆、监督不到位。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4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s and basic principle of green mining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main problems produc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olving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绿色矿山;措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Key words: green mine;measures;mineral resourc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55-01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开发利用模式及环境意识淡导致了矿产资源浪费,造成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并对周边地区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应大力推广绿色矿山建设[1],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等促进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1.1 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内容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的实质内容是以节约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最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土地复垦、安全生产、社区和谐和企业文化。

依法办矿和安全生产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条件。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与社区和谐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企业文化和规范管理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土地复垦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保障措施。

1.2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基本原则

1.2.1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矿业发展道路。

1.2.2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大力改善矿山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社区。

1.2.3 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实施科学办矿、科技兴矿,开展节能减排,实施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1.2.4 坚持依法管理和开发矿产资源。坚持依法办矿,加强矿山企业制度建设和行业自律,提高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企业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资源保障。

但是,矿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

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 一些矿山企业环境意识淡薄,采取粗放式开发利用方式,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矿山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2 地质灾害严重 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山废渣和工业垃圾,这些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农田,同时也会对植被和生态景观造成破坏,甚至引起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矿坑突水等。

2.3 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比较落后,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压力很大。

3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措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协会促进作用,以“绿色矿山”理念为指导开采矿产资源。

政府部分要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工作目标要求办。企业也要加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减少污染,实现安全生产,以“绿色矿山”理念为指导开采矿产资源。各级协会要做好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3.2 构建可持续的矿冶工业生态系统 努力借鉴新的科技成果,淘汰和改造落后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矿产综合回收水平[2]。依靠构建可持续的矿冶工业生态系统,综合整治矿山,极大限度地解决矿业环境污染,实现整个矿业可持续发展[3-4]。

3.3 加强监督 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依法整治矿业秩序。同时矿管部门应加强矿政管理,严格实行矿证年度审查制,避免因无证开采而造成资源浪费,加强监督。

3.4 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矿山”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了保证“绿色矿山”建设的顺利推进,全国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并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有充足的矿产品来支持矿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5]。因此,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国各级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保障力度,确保“绿色矿山”建设进程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孙维中.浅谈绿色矿山建设[J].煤炭工程,2006(4):60-61.

[2]刘明亮,唐焰.汝城县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24(2):10-14.

[3]李建成,陈大涌.泉州市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6):84-87.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5

关键词:建筑石料;绿色矿山;可持续;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58-02

收稿日期:2012-01-30

作者简介:潘志龙(1965―),男,江苏吴江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及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1 引言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做好数量管控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防止过度开采”,是新时期对资源利用的新要求。在目前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仍然比较注重数量管控,而在质量和生态管控上相对薄弱。如何做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控三者统一,是在保障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控三者统一问题,必须要把绿色矿山建设理念纳入矿业开发全过程,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建设”原则,从源头上控制矿山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就要做好采矿权设置、开采、闭坑三阶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管理。

2 采矿权设置管理

(1)对矿山开采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选址(矿区范围划定)是否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储量保障程度、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矿区地质环境等方面着手,多角度地对矿业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比较,为矿山规划(设计)提供基础的资料。

(2)针对性选择采取能防止或减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采矿和选冶工艺,要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好矿山闭坑后矿地的最终利用功能,推进矿区整体开发模式,实现矿地综合利用。杜绝不符合准入条件者进入矿业开发领域。

如浙江湖州吴兴菁山矿区因其资源、区位优势,规划建设精品石料生产基地,设置有3个采矿权,统一最低开采标高,闭坑后可形成约333.3hm2土地供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3)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缴、使用管理,确保治理备用金满足矿山关停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要。

3 绿色开采策略

3.1 矿山开采阶段管理

(1)规范矿业活动,目的是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强化矿山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实施监督管理,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切实防止或减少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发展,对已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治理。

(2)指导矿山企业优化采、选、冶工艺,正确选定开采方式和技术装备,尽量减少对资源储量的消耗,最大程度地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按照“五化”标准,即:采取“资源利用高效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环境生态化”开展矿山生产活动,做到科学、低耗和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3)督促露采矿山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台阶式开采,严格控制开采坡度、高度和台阶宽度,并在采矿生产过程中做好矿山环境恢复、矿地利用预设功能的基础工作,确保矿山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和治理。

(4)指导矿山企业在矿石加工环节实施工业循环用水,废水零排放,做好粉尘收集利用,变废为宝,对暂不能利用的废渣要科学堆放,防止水土流失。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通过建成生产用水实时净化循环使用系统,采用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实现对生产污水净化、再生循环使用;湖州鹿山坞矿业有限公司建造封闭式加工厂房6 000m2,配置吸尘设备及粉尘储存罐,回收的粉尘又被用作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原料,化废这宝、变害为利,一举多得,既减少粉尘排放,保护环境,又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

3.2 矿山闭坑管理

督促做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开发前后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矿山用地得到再利用。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建设”的原则,强化绿色矿山建设贯穿于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理念。要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因矿制宜,科学确定矿山占用土地的规划用途,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使矿区成为一个新的环境良好地区,缓解用地紧张矛盾。环境如适合作建设用地的,则按建设用地要求进行复垦,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湖州市区仁皇山废弃矿地治理工程采取“边坡生态复绿,宕底土地平整复垦”的综合治理模式,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形成一处面积约5.5万m2的乔、灌、草结合,层次明显的绿化地,同时复垦土地8.1hm2可用于开发建设。如矿地所处区域适于景观改造,则保护好有景观价值的岩石,进行景观再造,建设新的风景点,增添了旅游资源,如长兴县金钉子地质遗址公园建设,采取“同步设计、造绿添景、互为结合”的治理方式,使科教基地、景观建设与矿山治理互为结合,既达到了景观效果,又实现了矿山边坡治理。如适于复垦农地的,则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农地,改善环境,造福百姓。如湖州市区堂子山废弃矿区复垦农地13.5hm2,已建成苗木基地。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试行)[R].杭州: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5.

[2] 潘圣明.矿山又绿[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Mining of Construction Stone Mining

Pan Zhilong

(Huzhou Xinlüyuan Min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Ltd.,Huzhou 313000,China)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6

1.坚持依法办矿

依法办矿是煤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提,也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底线。煤矿企业的建立不仅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还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相吻合。必须证照齐全,有一套完善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在煤矿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坚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做到不违规、不违法。

2.推进规范管理

一套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绿色矿山建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因此,为了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矿山,需要企业首先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做一个全方位的提升,实现管理程序、指标体系以及作业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一步步建立起适应企业绿色发展需要的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公司组织架构。

3.争取资源的综合利用

积极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和开采设备,争取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可以通过引进“采区化水力机械化采煤”新工艺,完成水利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改造,在改造完成后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煤矿的产量,也使得矿井回采率达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满足了矿产资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也使三率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此外,还可以引进煤矸石井下分选充填技术,以实现煤矿企业“来自与地下,再还给地下”的绿色开采理念。最终,通过一整套先进的开采工艺和开采机械的运用,达到建设一个绿色矿山生态体系的目的。

4.大力执行节能减排

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实际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对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标准化的处理。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努力提高废水的二次利用率,可以利用矿井涌水补充洗煤厂用水,使洗煤废水在管道内形成一个闭路循环,严禁发生意外排放。在对废弃进行处理时,可以在锅炉内安装麻石高效除尘器,用湿法除尘的原理提高除尘效率。经过净化处理后的锅炉烟气应当满足国家颁布的《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中二类区II时段的标准要求。在对噪声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噪声的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理。比如购置噪声设备,从源头上控制高噪声的产生;针对噪声比较大的设备,应当采取设置隔离间的方式,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环境的危害。在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面,可以对矿井实施煤研石井下分选充填项目,以减小地面对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5.做好土地复垦工作

土地复垦是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煤矿企业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一套行之有效的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严格根据国家的要求贯彻落实土地复垦工作,保障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坚决避免因为不科学的开采行为而对土地造成的永久性破坏,以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矸石山,企业应该因地制宜,通过加工改造变废为宝,实现煤矸石的综合开发与应用。利用煤矸石的可燃性,可以与附近的煤矸石发电厂进行联系,将煤矸石用于发电的过程,还可以与当今的砖厂进行沟通,将煤矸石作为制作建材的原材料出手卖给对方。剩下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可以用来进行坍塌区的回填,为覆土造田工程做贡献。在进行土地复垦工作时,需要严格依据以下的流程进行:规划表土层剥离回填煤矸石推平压实垫土回填表土层复垦。

二、严格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管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及治理工作,不仅需要煤矿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落实自己的监管职责,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管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对新建矿山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三同时制度,以便从源头上预防矿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矿山加强过程控制,实时做好在煤矿企业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察与检测工作,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以提高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已经停产的矿山,要加强闭坑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此外,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政策的协调整合工作,把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编制出台生态环境监管与评价能力建设标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制度,强化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为煤矿企业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结语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7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作为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单位,是我国黄金行业中唯一的中央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近年来,中国黄金集团始终坚持“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开发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以科技为支撑,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保,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国的“金色”事业扬起绿色风帆。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中国黄金集团始终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关系企业自身前途与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坚持“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花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推行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黄金集团所属的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矿山,最高海拔5300米。华泰龙公司按照“绿色环保走在前列,才能取得资源开发先机”的理念,在矿山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绿色环保同步建设,仅在矿山一期工程建设中用于绿色环保的投入就达1.8亿元,占到项目总投资的11.7%,在开发矿业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最北部边陲,生态环境脆弱,公司在开发资源中坚持绿化复垦、保护植被,建设花园式现代化矿山,累计用于生态环保的投入占到项目总投资的13%。可以说,黄金集团的每一座矿山都是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开发建设的。

在全国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黄金企业有76家,其中中国黄金集团就有30家矿山入围,占了黄金行业的39%。2015年11月,中国黄金集团有6家企业通过了国土资源部评估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这对全国黄金行业乃至矿业的绿色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两年,面对黄金及铜等主要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压力,中国黄金集团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更加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苦练企业内功、夯实发展基础,高度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促进依法治企,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了生产经营保持稳定。2015年中国黄金生产矿产金41.35吨,矿山铜11.8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21.1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特别是面对2013年以来黄金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和铜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营困难和压力,中国黄金集团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通过采取优化“五率”、降低“五费”、降本增效、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将成本领先战略上升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以来的两年里,仅通过优化“五率”和降低“五费”,合计增加效益超过8亿元。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已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黄金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耗的同时,更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近年来,黄金集团旗下企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很多矿山采用全密闭循环工艺系统,所有生产废水均收集后返回流程,实现了零排放。依靠不断改进的技术工艺,中国黄金集团不断加大对尾矿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数据显示,黄金集团2014年完成残矿回收量528.85万吨,占全年井下采矿量1404万吨的37.67%,比2013年残矿回收增加了42.53万吨。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与长春黄金研究院经过近十年的共同努力,攻克了铜钼分离技术这一全球矿业技术难题,目前钼的综合回收率已接近70%,为我国高次生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的高效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长山壕金矿采用大规模露天开采及单体堆浸技术,引进了国际先进、国内首创的埋管滴淋技术和贵液池覆盖技术,保证了矿山在北方寒冷地区全天候的生产运营。

加强矿山安全环保

安全生产、维护生态安全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必要条件,也是矿业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近年来,黄金集团所属企业加大了安全环保治理投入,加强矿山尾矿库安全整治,开展矿山通风、防水、防采空区地表塌陷及提升设备等安全隐患整治,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及工艺,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环保先进手段和强力措施,使“三废”排放量保持下降趋势,排放达标率、工业“三废”处理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率不断得到提高,年年完成国资委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还有很多矿山建立了严格的污染源监测体系,将生态恢复和绿化复垦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中,保证了矿山绿色安全和谐。

近年来,集团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狠抓“三基”工作,重点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基础工作,以安全班组创建为核心的基层工作,以及以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为核心的基本功工作。持续开展小秦岭区域坑口和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关闭坑口506个,扭转了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近3年累计安全培训52999人次,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深入贯彻新安全环保法,淘汰了多项国家禁止使用的设备、工艺,开展了粉尘专项治理活动,逐渐步入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美丽和谐矿山

黄金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发一方,造福一方”的理念,做到“积极回报社会,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带动地方就业。

如在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公司组织农牧民共同出资组建了甲玛工贸公司,专门服务于矿山建设。公司已先后6次分红,累计分红850万元,使周边百姓得到了稳定的收入。公司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认亲交友活动,公司高管、61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定期至少深入贫困户家庭一次了解实际情况,谋致富的路子、想致富的法子、出致富的点子。截至目前,公司高管和6个党(总)支部平均为驻地群众解决困难20余件,中层助理以上干部累计为帮扶对象送去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甲玛乡的修桥铺路、水利工程、捐资助学、送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央企政治和社会责任。公司还积极响应自治区“强基惠民”号召,派出工作队员入驻江孜县,5年来公司驻村已累计投入人力物力近1000万元,公司驻村工作队连续两次被自治区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

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地处植被脆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乌山项目边开采边复垦,恢复植被和草场,已累计堆存黑土300万立方米,复垦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种植适宜树种6万余株,建设了花园式矿山。公司积极推行“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养老保险、助学助教、创业致富、生活改善、文化融合、爱心传递”六大惠民工程,让地方百姓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积极解决当地牧民就业,先后安置呼伦贝尔籍各类人员454人,占员工总数的34%。其中解决矿区周边牧民66人就业,占适宜就业人数的95%。几年来,共上缴地方税费25.92亿元,占新巴尔虎右旗财政收入的50%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满洲里市人人羡慕的企业、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名片、内蒙古自治区的央企代表。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8

一、第一阶段绿色矿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及生产的矿山企业积极投入到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当中。县委、县政府也积极探索研究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标准和要求,也积极对标先进,不断努力的找方法、找差距,进一步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目前全县已完成抑尘苫盖面积206万平方米、覆土113万平方米、绿化205万平方米(共栽植各类苗木895万株)、道路硬化26万平方米。其中:采区治理工程。完成抑尘苫盖170万平方米、覆土53万平方米、绿化70万平方米、道路硬化17万平方米。排土场绿化工程。完成抑尘苫盖6万平方米、覆土60万平方米,绿化52万平方米。尾矿库披绿工程。完成抑尘苫盖15万平方米,绿化68万平方米、道路硬化5万平方米。选厂绿化工程。完成抑尘苫盖15万平方米、绿化15万平方米、道路硬化4万平方米。

二、第二阶段绿色矿山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推进绿色矿山达标建设工作。自   月   日第二阶绿色矿山建设动员会后,我们立即行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绿色矿山建设专项工作办公室,由局党组书记亲自带队,分管副局长具体抓,测绘、矿管、地勘储量和地环所有人员全部上阵,以“时不我待、奋勇拼博”的精神,全面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的提标攻坚工作。目前,已聘请矿山修复方面专家逐矿山进行实地核查,对照矿山实测图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查找问题,共核查矿山企业    家,存在    方面的问题    个,已全部列入整改台帐,下发给企业   整改清单。同时,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职责,协调各部门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做好

调整战略,全面推进强力攻坚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面对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按照“提高标准、强力攻坚”的原则,制定了《滦平县矿山环境整治及绿色矿山建设第二阶段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完成时限和工作措施;制定了《滦平县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标准。成立了滦平县绿色矿山建设第二阶段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务副县长和人大党组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各主要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第二阶段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三、存在主要困难

从近期矿区环境整治及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治理标准有待提高。选厂、尾矿库、排土场、采区精准绿化、精细管理不到位,特别是选厂硬化美化、尾矿库绿化硬化、排土场绿化、采区挂网覆土等工作还需加大力度,提高标准,确保成效能保持、可持续。二是扬尘治理有待加强。采区长期未利用区域挂网没有实现应挂尽挂,湿式凿岩、湿法装卸、湿法爆破等抑尘措施不到位。运输车辆还没有彻底整改到位,超载和苫盖不严现象偶有发生,同时大部分矿山企业车辆洗消设备没有长期稳定运行,扬尘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有满足情绪、持续用力不足。大部分企业认为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根据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循序渐进、提档升级、由表及里、内外兼修”的十六字方针,深入推进矿区环境整治及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按时间节点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一)实施提质提标工程,建设精细化绿色矿山。一是道路硬化按照“应覆盖尽覆盖、能硬化尽硬化”的原则,对矿山道路进行硬化和美化。二是对矿山道路两侧、排土场、生产区、办公区进行100%绿化,确保不留死角。三是对矿山内所有区域进行洁净化处理,实行常态化的清扫和冲洗,长期保持各个区域干净。四是对生产车间、廊道输送、物料装卸等区域进行除尘收尘技术改造,露天矿山采区全部购置雾炮车。五是对事故池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排查整改,使用率达到100%。六是采区作业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行规范化开采,达到开采层级标准整齐,开采实行湿式方法作业。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高兴由我代表迁西县高家店铁矿在这里向领导和同事们做一下工作汇报,汇报我们铁矿建设“绿色矿企”的决心和信心。

建设“绿色矿企“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同步,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矿山开采科学有序;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依法管理,实现开采技术水平高,工艺设计新,“三废”处理好,资源利用率高;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使企业在得到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更为国家倡导绿色开发矿产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绿色矿企”,乍一看好像困难重重,且看起来对企业的收益贡献不大,但其实这其中蕴含的发展潜力巨大,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更持久。

首先,建设“绿色矿企”是响应政府号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制度要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实践;其次,县委、县政府多次提到并鼓励企业要节能降耗,进而提出建设“绿色矿山”的概念。这是企业加强同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及时了解政府监管态度的好机会,而且关注环境,节约能源,有助于提升一个企业的社会形象,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我们高家店铁矿就如何建设“绿色矿企”的问题,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表示我们的信心与决心。

第一开采方式科学化:我们会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采用科学先进的采矿方法进行采矿;制定科学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并严格实施,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及以上的水平。在这方面,我们企业正在进行的绿化项目将绿化率提高到60%以上,坚决践行绿色矿山的环保要求。

第二生产工艺环保化:我们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采、选、运生产达到清洁要求;废碴、废水、粉尘、噪声、震动五害达标排放。在这方面,我企业正在对矿山进行技改。总投资1.7亿元,一是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国内一流的选矿设备建设环保型选矿厂一座,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和厂房建设,正在进行生产前调试工作;二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建设尾矿充填系统,这样既防止了尾矿污染也提高了开采后的矿体安全系数;三是修建高标准沥青路、水泥路辐射整个矿区;一并建设高标准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逐步将高家店铁矿打造建设成一座高规格、重环保、更科学的新型采矿和选矿企业。

企业管理规范化:完善企业运营的各项手续;建立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企业架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各类报表组织齐全,台帐、档案资料完整;矿容矿貌整洁,秩序井然;照章缴费,依法纳税,足额交纳各项税费。

做到闭坑矿区生态化:有完备的矿山闭坑后矿地利用方案,预设闭坑后矿地功能;无地质灾害隐患;努力营造闭坑矿区生态和谐。

绿色矿山环境治理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目标,以提升功能、改善环境、恢复和保护生态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打造富裕、生态、和谐的新。

二、目标任务

到2013年,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生态社会基本成型。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饮用水源质量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固体废弃物大部分实现无害化,环境整治步入良性轨道,湖、稻屯洼、大汶河水质按功能区达标;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废水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均达90%以上;确保全县各项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之内。

三、工作重点

1、做好湖水质净化工程。完成镇入湖口、乡出湖口、稻屯洼三块人工湿地建设,2009年底建设及修复镇入湖口、乡出湖口人工湿地1.6万亩,主要种植芦竹、芦苇、芡菱、莲藕等水生植物;2009年完成稻屯洼人工湿地土地征用,建成人工湿地净化系统200亩、湿地5500亩,主要种植芦竹、芦苇、水面种植莲藕、芡实。实施沿湖、沿汶河退耕还湿工程,2008年底前,完成统计上报及对上争取工作,2009年完成退耕还湿2万亩,2010年完成退耕还湿4万亩,有效遏制湿地退化趋势。实施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截污防护带,彻底关闭沿湖的“土小”企业,在州城、、银山三乡镇建设三处污水处理厂和三处垃圾集中收集站,集中处置湖周围的垃圾。加强对正亮、本才、永盛、三利四家淀粉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2009年6月底前,实施废水治理再提高工程,确保外排废水稳定达标,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实行转产、搬迁、关停。

2、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完善县污水处理厂一期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实施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及二期建设项目,2009年6月底完成污水处理二期2.5万吨配套设备、污水管网和中水回用工程,达到日处理中水2.5万吨标准;完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达到雨污分流的要求,实现污水全部进污水处理厂,对园区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已办理相关环保手续,但没有达标排放的企业,按照管理权限申请下达限期治理任务,确保园区企业2009年6月份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3、抓好城区大气污染防治。2008年底前,完成光源热电有限公司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外脱硫工程,实现2009年SO2削减600吨减排目标;2010年底前,关停鑫海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彻底消除水泥厂的粉尘污染;2009年12月底前,完成中顺明兴纸业、新华玻璃厂、亿纳珠光颜料有限公司、国信实业公司等企业自备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加强城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开展文明工地评比活动,有效控制扬尘。到2010年,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6%,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8%。到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大于9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4、开展城市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对歌厅和建筑工地噪声扰民行为的集中清理和整顿,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制止夜间10点到次日凌晨7点使用高噪声音响和设备进行营业和施工等违法行为。加强城区机动车鸣笛管理,2009年6月底前在城区合理设置交通信号与标志、标线,科学划分车道和设置专用车道,规定适当行车速度,整体改善交通噪声环境。到2009年底,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5%,2012年底,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到2013年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

5、加强固体废物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2009年12月底前完成光源灰沙砖厂、恒通灰沙砖厂扩能改造,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2013年达到87%。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2009年12月底前建成一个日处理150吨垃圾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到2010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2013年达到93%。

6、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加强荒山绿化,在白佛山、北山、青峰山种植松树、火炬、银杏、红枫等树种,到2010年,全县山区、丘陵、平原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3%、33%、14%,2012年分别达到65%、35%、17%;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发展城市林业,推进城市绿化美化,规划建设“四带”即:“滨河绿化带”、“高速公路防护带”、“高压走廊绿化带”、“白吉河景观休闲带”。“四园”即:“白佛山公园”、“光大油脂公园”、“平湖广场公园”、“市政广场公园”。到2013年,共建设“十八片”即:流泽大桥北西片、流泽大桥北东片、焦村西片、平湖中学片、青峰山公园片、白吉河片、加油广场片、金山酒店片、平湖广场片、煤气公司片、亚麻纺织片、金正大厦片、兴泰宾馆片、供电局家属院片、佛山广场片、湖管委片、油脂厂片、卜楼片生态景观休闲林。面积652.6亩,其中新建443.9亩,改善完善208.7亩。到2009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3%,2010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2012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3%,2013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实施人工造林4.1万亩,绿色通道建设114.3公里。

7、加强资源开发与保护。加大对矿产生态环境和山体资源保护整治力度,有效遏制生态破坏趋势。加强铁矿、煤矿、山石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探和开发工作,实行保护性开发。实施矿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大中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加强矿产企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管理和专项检查,逐步建立和推行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建立全县发证矿产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机制。禁止在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禁采区设置矿权,督促业主对废弃矿山、道路边坡进行山体复绿。2009年重点修复县城李范村片、大羊片、片、银山片,沿湖片、银山片山体,到2010年底,李范村片、片、银山片、大羊片基本修复;加强可采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本着边开采边恢复的原则,到2013年底前完成6处采石区宜采区及金牛铁矿、宏达铁矿、建龙铁矿等矿区的生态恢复;2010年底,停止11处粘土砖(瓦)生产,2012年全部停止粘土砖(瓦)生产。

8、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按照有关要求编制或完善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规划,2009年6月前,新湖乡、大羊乡、乡、斑鸠店镇、商老庄乡、沙河站镇、戴庙乡、梯门乡完成环境优美乡镇规划编制工作。2009年12月底前,完成州城、彭集2个国家级及沙河站镇、新湖乡、大羊乡、商老庄乡、梯门乡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2010年完成接山乡、银山镇、镇3个国家级及、戴庙、斑鸠店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到2013年,80%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

9、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不排或少排废物。引导企业加强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强化废物循环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废物排放“减量化”,达到节能、降耗、增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2009年底,完成社汇酒业、洲际泰亚麻等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到2013年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区。

10、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控制、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008年不高于450千克/公顷,2009年不高于350千克/公顷,2010年不高于300千克/公顷,2013年不高于250千克/公顷。合理配置农业生物,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严禁焚烧秸秆。201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2013年达到85%。全面实施优质粮油、绿色无公害优质果蔬、特色家禽、生态渔业等示范带动项目,2010年12月底,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面积58万亩。基本完成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改水任务,2009年6月底,有95%以上的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池户数达到17500户,2012年农村户用沼气池户数达到21600户,2013年农村户用沼气池户数达到22000户。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责任机制。县政府和各有关责任部门签订生态环境建设责任书,明确工作进度,落实具体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健全制度,依法执政。制定和完善县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湿地保护和建设等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县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地方立法体系。围绕全县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3、增加投入,完善机制。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生态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部门负责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对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及其他社会资本,增加生态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专家咨询、部门联合会诊、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加强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