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外阅读十篇

时间:2023-10-07 17:25:29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27-01

课外阅读是以学生和谐发展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课外阅读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展课外阅读符合教育部提出的"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要注重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精神[1]。

1.高职院校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课外阅读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通过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得知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需求以及效果都不容乐观。学生一方面表示课外阅读对于高职生的成长是必要的,一方面在行动上却与这一认识相悖。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遣和娱乐;课外阅读的兴趣主要随个人的喜好和心情所决定,对时事、对专业行业的发展现状感兴趣的学生屈指可数;只有极少数学生想过制定阅读计划,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制定出令自己满意的阅读计划;很少学生有定期到期刊阅览室或报纸阅览室阅读的习惯,很少学生做读书笔记。

1.2 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待形成。要卓有成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需要积极搭建课外阅读活动平台,形成浓郁的课外阅读活动氛围。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仍然比较欠缺。具体体现在:缺乏阅读交流的平台,缺乏专题阅读后动手实践的平台,缺乏人人参与、个个积极的活动氛围。在高职院校里,不缺少学院或学院以上层面的阅读交流平台或者技能大赛平台,缺少的是班级、专业层面的活动。每年教育部或学院会举办各种技能大赛,参加比赛的选手是专业或学院里最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令人振奋的。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也违背大赛的初衷。要重视搭建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活动平台,要重视班级、专业层面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要营造出浓郁的课外阅读活动氛围。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千千万万合格的企业人才[2]。

1.3 缺乏阅读活动的规划。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采取按院系、分专业、分班别的形式管理学生。学生拥有固定的学习场地,上自习课的时间统一,还有专门的班级(或专业)管理人员。这些良好的学习条件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为搭建充分的课外阅读活动平台提供了很好条件。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更多地融入到课程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2.提高高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2.1 读一点马列著作。马列经典著作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革命导师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著作。读一点马列著作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明辩大是大非的能力。

2.2 阅读与自己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参考书。首先是工具书。人们常常把工具书比作"知识宝库的钥匙"、"终身教师"、"良师益友"如何在浩瀚的书海中,解决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迅速而准确地查到所需的资料,就须借助工具书。其次是专业著作、注释、解说、习题解答等。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同一学科或同一专题的种种不同观点,不同论证手段,不同解答形式和方法,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加深理解,启迪创造。再次是专业应用方面的论著。最后还应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书籍,如科普知识、通俗读物、研究文章等,这有助于本专业基础的开拓和巩固,有助于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通用人才或应用型人才。

2.3 阅读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在学好基础外语的同时,!要较全面地阅读外文科技书,例如可阅读一些数理化、管理等方面的,以及本人所学专业方面的外文书,也就是说,不仅要读一些本专业的书,而且还要读一些非专业的书,当然能够做到把学外语和高科技二者结合起来更好[3]。

计算机应用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把握基本技能,将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组成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成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学生必须培养能够运用计算机表达思想的能力,未来的世界是计算机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离开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将寸步难行。

2.4 读一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律等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时代要求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还应认真提高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举止等,因此,在课外阅读上应有针对性地读一些这方面的书。

选读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社会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方面的书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选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常识,可以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合法利益。

选读中国哲学简史、中国文学简史、西方哲学等中外名著名篇,美学概论、摄影、音乐欣赏等艺术教育书籍,可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高尚伪道德情操。

选读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等书籍,可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正确认识自己和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提高心理自控力,保障身心健康发展。

选读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精神文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书籍,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文明进步形象。

3.结论

总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学生一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二是要学会如何思维,三是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意培养多方面的素质,课外阅读的内容也要以此为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茜. 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J]. 煤炭高等教育,2014,03:296-299.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70-02

一、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和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佳作推荐

小学生在阅读中的鉴赏力和能动性较差,缺乏主动阅读的动机和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感兴趣的优秀作品,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并体会阅读的乐趣。例如,有的同学喜欢观察和思考,乐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就可以给他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帮助他开启知识的大门;有的同学喜欢看《巴啦啦小魔仙》《花仙子》等魔法题材的动画片,教师就可以推荐他看《格林童话》等书籍,带其领略文学的魔幻魅力。

2. 榜样力量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例如,在平时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旁征博引,将自己从书中看到的趣闻和知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领略到阅读的魅力,产生阅读的欲望;再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读书,每周交流读书心得、交换读书笔记,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3. 赏识激励

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读书进展、肯定学生的读书成果,对于在课外阅读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激励;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读书评比,选出“读书标兵”,激发全体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营造读书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1. 创建“读书角”

教师可以在班级创建“读书角”,通过学生交流共享、班费购买、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打造班级“图书馆”,并实现校内班级“联动”,让书籍在各个班级流动更新,实现书籍资源共享。

2. 组建读书小组

采取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整体协调的原则,组建读书小组,方便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定期组织小组竞赛,针对读书小组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达到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可以评选出“海量读书小组”“读书心得体会小组”“最佳交流分享小组”等,针对各小组及个人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奖励,营造人人爱读书、想读书、会读书的良好氛围,提高读书效率。

3. 创办读书板报

在班级创办读书板报,将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学习成果、疑问困惑等都展现在板报上,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解决学生的读书困惑、交流学生的读书体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可以在班级开辟展示“园地”,将学生摘录的名人名言、短篇文章、诗歌散文等张贴在“园地”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读书氛围。

4. 组织读书活动

教师应该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读书展示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读书交流主题班会、主题阅读活动月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高效开展。

三、读书方法指导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高效阅读。

1. 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1)罗列阅读计划。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筛选阅读内容、科学制定阅读计划,达到完善知识结构、督促阅读进展、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例如,每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先帮助学生统计阅读信息:阅读图书的数量、文史类和科教类图书的比例、阅读的频率等;在此基础上,制定月阅读计划、周阅读计划和日阅读计划,并随时进行自查和互查,监督学生读书计划执行情况、督促他们自主读书。

(2)进行读书摘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读书摘抄,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经典句子、精彩短文、优美诗歌等进行抄录,使每次阅读都遗留下知识的“宝藏”,体现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学生在读《狮子王》的时候,觉得“陈年往事固然伤人,但你可以选择从中吸取教训,或者远远地逃离。”这句话很有哲理,自己很喜欢,就可以摘录下来。闲暇时候翻阅摘录本的时候,这句话再次映入眼帘,不仅使学生回忆起整个故事情节,也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3)书写阅读感想。课外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边阅读边领悟,并随时书写阅读随想,抒发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想法和感受,提高阅读质量。例如,学生在阅读《木偶奇遇记》的时候,思考匹诺曹如何逃离玩具国、如何从鲸鱼腹中逃生等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将这些感想写下来,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写作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2. 掌握阅读方法

(1)精读法。精读法顾名思义,是逐字逐句研读句意的方法。精读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意义重大。针对一些情节精彩、语言优美、故事生动的经典著作,适合采用精读法进行细细品读,让学生从语言特点、主旨大意、文章结构等细节处领会文章的魅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例如,在读《红楼梦》等名著的时候,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知识,需要学生反复研读,体会其深意。

(2)选读法。选读法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实际需求,有选择地阅读文章段落或故事梗概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引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片段,那么就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一段落,了解事情始末即可。

(3)速读法。速读法又称略读法,是指通过快速浏览文章内容获取文章大意,使文章在脑海中形成感性认识的方法。在速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对文字进行信息处理,转换成头脑中的感性认识。例如,在阅读新闻的时候,眼光快速扫过文字,获取新闻中心思想和大致信息。

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和“读书方法指导”三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这一话题展开论述。课外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开拓知识视野、陶冶高尚情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优势,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让阅读开启小学生知识的大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建峰.开辟课外阅读新天地[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9).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3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靠什么?靠广泛地阅读。而实际情形怎样呢?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记录几乎为零。现在很多老师也都逐渐重视起课外阅读来,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只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而已,缺少必要的计划安排和指导督促。那么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呢?

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持之以恒。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保证课内学习,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采取三种方式。

1、应急方式。比如讲到《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我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两篇文章《羊脂球》、《项链》,用来进一步了解莫泊桑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章的兴趣。

2、固定方式。很多学生家里订有《读者》、《XX晚报》、《XX文摘》等。我便指导学生,不管多忙,饭前饭后信手拿来,读一读,聊以休息,换换脑筋。另外让学生订阅《微型小说选》、《短篇小说选刊》、《美文赏析》等,这些文章文质优美,精悍短小,适宜零星时间阅读。

3、集中方式。寒暑假时间比较集中,我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外国杰出小说家的部分作品。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时时提醒他们要有耐心,要吸取精华,不可看热闹,要注意劳逸结合。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了解阅读情况,检验阅读效果。

二、要广泛选择合适的内容,做到博览群书。武打书、言情书,少看乃至不看。荒涎离奇、色情的书刊坚决不看。其他知识类、工具类、文艺类、传记类、文史类、专集类、评析类的文章,要利用一切时间多看。

“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意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要知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经典之作,范文美文时,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也就是要像佛家那样善“悟”。

一、悟篇章结构技巧。结构技巧的作用在于把写作内容巧妙排列,使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时要看它的行文顺序、自然段起讫,层次间衔接、过渡、照应等,体会其精妙之处。

二、悟开头、结尾技巧。开头看其选用开门见山、宕开一笔、环境切入、巧妙铺陈、抒感、恰切比兴、设疑吸引等方法中的哪一项。结尾看其运用了呼应篇首、启发联想、卒章显志、意外结局等方法中的哪一种。

三、悟语言。好的文章语言或词采华丽、激情澎湃;或简洁朴实如行云流水。体会其语言时关键看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详略得当;描写形象逼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议论简明扼要、画龙点晴、振聋发聩等。

练习是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不能总是抱着螺旋式的“潜滋暗长”不放。有鉴于此,训练前一定要熟知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力上对初中生有何具体要求,要明确哪些是重点、难点。然后分解训练、强化巩固。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选材。要选择那些结构完整、层层清晰、语言精美、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来训练,不能信手拈来。统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课外阅读选文,无不体现以上特点。

二、注意“三度”。即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太陡,使人望而却步;坡太缓又常常令人索然寡味。训练时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讲求实效,严格训练,不能流于形式。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4

1.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2.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一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3.有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5

一、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

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其次,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

二、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如今的教育,虽说是素质教育,但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仍旧比较繁重,学生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做练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多的重视阅读分析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学校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到了家里,家长又不能去督促孩子进行阅读。一个远离书籍的人,何来阅读的兴趣?

三、课外读物涉及范围小,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带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现在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和故事书。而且在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籍,80%买的都是优秀作文,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的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而且他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很少做读书笔记,很少进行读书后的反思,课外阅读收益甚微。面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农村教育者,又该如何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又该承担起哪些责任呢?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没有藏书的学校应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学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因地制宜,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造成目前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窘况,语文教师难辞其咎。记得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指出:“作教师的教育学生,应该经常回顾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以个人经历作为执教者的一面镜子。”每个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求学经历中,肯定都读过一些给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书籍吧。周作人先生在他的散文《老师》一文中,讲的似乎更加坦率、更加深刻:影响他语文学习并非哪一个老师——“我说在学堂里不曾学到什么语文”,老师“是实在没有传授给我什么”,而真正“对于汉文懂得一点”,是从祖父那里得来的。他的祖父奖励小孩看小说,认为这是读书入门的最好方法,于是《西游记》、《儒林外史》、《绿野仙踪》等,走入了他的精神世界。“我在南京的五年,简直除了读新小说以外,别的无什么可以说是国文的修养。”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好比一个足球教练,除了让他的队员练习射门和传球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队员的体能,一个足球运动员,如果没有体能作保证,即使他有再好的技术,好无法适应现在足球的需要。同样的,一个学生课内语文知识学得再好,而没有课外语文阅读作基础,那么他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最终也是一句空话。

第三,家长和社会也应转变教育理念,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虽不高,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共同的学习中提高阅读兴趣。公安、工商、文化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电子游戏室,严格执行未成年人进网吧的各项规定。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只有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航标,推开阅读之窗,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四、多措并举,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以“听”促读。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笔者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读物的故事片断,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谈论某文章的精彩情节、精彩片断,介绍某一个作家的奇闻趣事等等,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二)以“看”促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待学生看过部分或全部电视剧后,引导学生读书上的文字,同时比较二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体会到影视片虽然能带来艺术的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而读小说所获得的是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不可磨灭的感情,这些却是持久的。从而使他们喜欢读书,并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读书。当然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读名著,再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用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在画面与文字的结合中,让阅读教学进行地轻松而又深入。 (三)以“诵”促读。有位外国朋友曾经说过,你们中国人说话就像唱歌似的,真是美极啦!为什么汉语有这样神奇的音感效果呢?原因之一,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不同声调的语汇组合排列起来,就会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教师如能利用汉语的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朗诵课外读物中的精美语段,势必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朗诵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不断认识的过程,朗诵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想朗诵好,就必须潜心钻研原作的风格和感情,这样必然会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和喜爱。当学生爱上了朗诵,可以说他也爱上阅读了。 (四)以“写”促读。教师结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布置写作的话题。如读《水浒传》,可以写一写《〈水浒〉人物系列谈》、《我最欣赏的〈水浒〉英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写一写《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保尔精神》;读《朝花夕拾》,可以写一写《鲁迅的童年生活》等。这样做就促使学生仔细深入地研读作品。

第五、更新课外阅读教学新理念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观念, 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6

一、为学生搭设平台促进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努力为学生搭设课外阅读的平台,让学生有条件进行课外阅读。

1.定期向校图馆室借书。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书的主要来源,班级组织学生每周五利用午休时间向校图书馆借书,我们就可以借到自己感兴趣的好书,为课余时间遨游知识的海洋做好准备。

2.创办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动员学生把个人闲置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专门学生负责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方便课余时间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为了介绍图书,把图书角里的图书分门别类编上序号,张贴在图书角边上,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同学之间交换图书。号召班级里的同学,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买书,每人带几本新买的图书,然后互相交换。这种方式,可以让你不用花钱就获得新书。

4.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二、活动的开展增进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很多,比如开展“讲故事”

“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等,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班在下列活动的开展上行之有效地促进了阅读。

1.读书班会活动。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我班定期召开读书班会,交流读书心得,畅谈优秀篇章……

2.读书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他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写字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我让学生自定栏目,大显身手,在制作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开展朗诵比赛。我每月组织一次诵读比赛,同学们自己准备材料。积极性可高了,通过比赛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7

关键词:中学生 阅读 课堂

1.以课外阅读活动课为平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按层次分组阅读:虽然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但由于以前对课外阅读的差异,课外阅读的基础不同,课外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在课外阅读指导活动课上,笔者根据学生的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阅读小组。第一组由阅读能力强且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组成,通过基本测试、学生自主推荐、教师把关等形式选拔。对这部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阅读材料的数量相对较高;阅读能力较好的为第二组,其余是第三组,对这部分同学的阅读要求相对降低些.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笔者提出了分层次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的量分别为:第一组两千六百字左右,第二组一千五百字左右,第三组四百字到八百字.按照三组学生的不同阅读要求,能力训练跟阅读基本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步提高阅读的量.同时,根据各人的生长背景,个人喜好,性格爱好的不同。笔者再对三个大组进行细分和搭配,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如感性和细腻是女同学的特征,相应的大多数女同学也就爱读笔法细腻的读物像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而男同学大多爱冒险,对热血的事物充满憧憬,对应的个人传记及战争题材的读物就很受男同学喜爱。有些学生愿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知识,他们爱读内容新颖的报刊杂志……笔者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让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有意义的组名,这也就是对阅读题材的变相归纳。有的小组为自己取名为萌芽,意指蓬勃的生机;而有的小组取名白杨,寓意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我还要求每个阅读小组设一个小组长,每隔一段时间小组之间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召开一次交流会,交流阅读信息,讨论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流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种分组阅读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相互间阅读素材及阅读信息的交流,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促进学生进行阅读。

2.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有很多的文学作品已经走进了银幕,比如《骆驼祥子》,《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学生对这类影视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一定程度上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要是课外阅读可以结合这类影视作品进行比较性观看或者比较性阅读,效果会更好。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可以举办 “读名著,看电视”活动。但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时,要注重先后次序。对原著的阅读必须要先于影视作品。也就是说一定要先进行书面文本阅读,然后再看电视剧。计算机网络近几年发展迅猛,忽视网络因素的影响已经不可能了。对于网络的运用,家庭教育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家里连接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都必须在看阅读的时候做好笔记,到校后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教者一定要预先备好课,对一定时期播放的电视剧,电影的文学背景,原著情况都要有所了解,尤其当电视台要播放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时,要像备课一样,做好各项准备首先要掌握影视剧本身的相关信息,比如原著是什么?有没有对剧本的改动,为什么改动剧本,等等。先备好课才可能制定恰当有效的教学计划。在让学生接触计算机网络和电影电视媒体的时候,家长,老师要形成监督机制.另外,要十分注意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如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书籍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而纯娱乐的阅读要把握好度,不仅仅要在这些矛盾的冲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又要靠社会,家长,老师的监督。信息交流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跟全社会期待着孩子们课外阅读在健康环境下的成长!

3.恰到好处的激励激发学生阅读

恰到好处的激励措施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是对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体意识逐步形成,被尊重被肯定的愿望十分强烈。奖励能够振奋人的情绪,燃起学生学习的愿望之火,对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笔者根据情况设立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根据记载每学期读书最多的同学奖励学生最想要的图书和精美的记载本,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奖章,奖杯等等小奖品,并自己制作,奖励给那些在第一学期或者第一学年中课外阅读效果比较好的学生。奖励的发放要体现卓越性,必须表现优异的学生才能获得,对于有些许进步而进步不够大的学生,笔者教会他们自我鼓励。自我奖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奖励自己,我让学生用自己长期以来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购一些平时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或者给自己设计有特色的荣誉证书,作为自我奖励的奖品。每一次独到有意义的作品之后,就给自己些许的奖励,在活动课有了比较出彩的表现,就奖励自己一张个人签名的小奖状.但这种激励措施一定要注重度的把握,同样能够起到像别人给予奖励的效果,会使孩子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孩子内在潜能的发挥。奖励的给出一定不能过于随意,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评价特征。

4.结论

在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外阅读中有着良好的体现,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开展中学课外阅读,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中学课外阅读基本情况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从阅读的题材选择,到方法技能的培养。最后还有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参与。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8

关键词:课内外衔接;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课文也不过三百来篇,仅依靠课内的阅读,即使学得再好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难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内进行阅读,也离不开在课外的阅读积累,只有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不断提高。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将课内学习的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中,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高。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以课内课文为依托,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架设桥梁,找准阅读衔接点

课外阅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内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高。

如,在教W《女娲补天》一课时,笔者在讲完课文后对课文里所讲的童话故事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笔者借机带领学生阅读了《女娲造人》一文,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还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立足课堂,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活动。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难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导致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不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对此,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嫦娥》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人们为什么要在七夕这天抬头仰望星空去“看碧霄”?(2)他们为什么要“渡河桥”?(3)嫦娥为什么会偷灵药?问题一提出来,学生都表示疑问,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笔者借机引导学生阅读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嫦娥奔月》。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地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在课内外阅读中不断进行阅读积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阅读方法,利用选读法来让学生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者有关部分来进行阅读。利用略读法快速浏览全文,把握全文要点,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找出文章的中心和精彩部分,引导学生抓住精要,进行圈点批画地读。这样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牢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搭建平台,交流阅读成果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阅读,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满足学生阅读的成就感。如笔者建立了一个QQ群,让学生都加入,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和交流,使孩子们看到学习的成果,从而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让所有的孩子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内阅读的指导,更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使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不断增加阅读积累,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9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书的积极态度,令其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做笔记。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学习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