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技服务十篇

时间:2023-10-02 16:54:13

体育竞技服务

体育竞技服务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制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29-03

A Research on the Valid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ervice Production Institution

CHEN Hui-min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internal and exterior factors working on the valid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ervice production institu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on the one hand, with ectogenic, compellent, defective structure low maneuverability and human degree in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sports production institutions, which result in low valid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production institution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whole nation systems and common property right dominated by China government, China economy systems' transition, Confucian culture tha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cademic knowledge, whereas despise on physical force, which greatly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ervice production institution. Besides, in order to insure the efficiency exertion, it must be considered as follows: institution matching industry speciality in view of resource peculiarity, monopolize and competitive degree of sports market around market surroundings, sports market hazard and uncertain competition's outcome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Key words: competetive sports service product; production institution; validity

竞技体育的生产效率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议题,尤其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有限资源约束下提高生产效率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制度能为生产活动的顺利和高效进行提供条件和保障。因此,从生产制度入手研究如何提高竞技体育的生产效率问题就成为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切实有效途径。所谓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有效性, 就是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对于生产主体(投资者、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的行为发生现实影响的效力。

制度有效性问题是制度理论的核心问题。制度的有效性内在地包括其性质、程度、状态与存在时期, 同一制度在不同环境下的有效性往往不尽相同, 不同制度在同一环境下的有效性也往往不太一致。制度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影响制度的有效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从不同角度相互作用于制度,并进而影响制度的有效性。

1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内在因素

1.1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来源 制度的来源研究的是某一具体的制度是从何种途径而来的,根据制度的来源不同, 我们可以将制度分为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 渐生制度与激生制度, 诱致制度与强致制度。

我们知道,欧美的职业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演进,是在遵循西方私人产权、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基础上,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由下而上的一种渐进式的变迁过程, 是内生的、渐生的、诱致性制度,因而也注定了它的高效。而对中国而言,竞技体育本来就是舶来品,中国的体育职业化历程很短,从总体上说,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多属至上而下的政府强制供给、境外移植的外生制度,因此,出现消化不良或水土不服而导致制度的低效也在所难免。

1.2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人性化程度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前提,惟有如此,才不至于使设定的制度流于空泛。人性假设作为制度设计的前提,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制度应具有的功能以及所应达到的目标提供了依据。

一般说来,人是有理性的,人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能够在这种利益选择中选择主观认定的最大利益,这种理性必然导致人具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特质。

研究中国现阶段的人性问题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中国社会的制度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市场经济关系特征决定了个人的利益需要是最基本的人性。其次,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当把追求社会利益内化于个人时,将会成为个人行为的激励源泉和前进动力。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表现为个人对社会和集体的依赖。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依赖和归属,有助于在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心理与社会契约,这种契约对双方都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注意把握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此二者的导向功能和规范作用进行整合,才能形成符合现实的完整的中国人性假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现阶段的人性假设,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 现实人。在现实社会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发生矛盾的前提下,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首要目标。2) 决策约束。个人行为选择并非完全自由。因为信息的不完备、资源不能随意流动,个人行为决策也受多种因素,如:交易成本的硬约束和意识形态的软约束等。3) 目标是多维且不断变动的。人的效用函数是多元的,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目标的多元化。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总是根据个人理性顺应外部环境,不断调整个人目标。

在清晰了人性假设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是合乎人性的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合乎人性的制度就是那种既允许人们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又能引导人们兼顾社会价值的制度。只有合乎人性的制度才可能是有效的制度, 那些违背人性的制度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期来看注定是缺乏有效性的。不要幻想用制度去改造人性, 而是要利用人性去发挥制度的有效性。

国人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个人服从集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要以整体利益为重。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下,这样的人性教育还可能行得通,有一定效率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下则要面临许多挑战。我们认为多数运动员都是爱国的、有着集体主义思想,他们愿意以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国家带来荣誉和光环,但如果在一些相应的训练、比赛及奖励制度上,只一味强调对国家无私奉献,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健康为代价,这些违背人性的制度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从长期来看,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注定是缺乏有效性的。竞技体育制度人性化程度越高其有效性越大, 竞技体育制度的有效性与其人性化程度是成正相关的。

因此,在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人性化方面,制度设计要遵循更加注重激发人的潜能,以个人利益为诱导,进而达到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目的这一原则。

1.3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结构健全的程度 制度结构就是指某一特定制度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关关系。制度一般包括:制度主体、制度客体与制度规则。制度主体指的是实施制度规则的人或组织, 制度客体指的是制度规则作用的对象, 制度规则指的是对不同制度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及要求。制度结构健全是指制度的三个构成部分对应存在且匹配合理。健全的制度结构意味着不仅要求制度主体、制度客体、制度规则客观存在,而且具有确定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匹配性。否则很可能产生定位模糊、目标不清、制度无法执行,形同虚设而不能生效。制度的有效性与制度结构健全的程度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竞技体育缺乏健全的生产制度,具体表现在:其一,制度主体权利义务界定不当。如:作为制度主体的足球协会自设诉讼委员会作为处理内部纠纷的机构就不妥当,因为足球协会不具司法审查功能,处理诉讼的权利专属于司法机关。况且中国足协也没有这个能力,对假球、黑哨、只靠足协的规则、纪律、内部处罚,已难控制事态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明证。

其二,制度客体缺乏可操作性。典型的案例是1999年限薪文件,从它下发的那一天起,就是一纸空文,因为它的规定太不现实而无任何操作性可言。如“甲A球员最高月薪12000,按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作为一个俱乐部当年可以支配的球员收入的总数来限薪,显然在操作上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球员的工作合同是年初签订,而全年的营业额却要在年终才可以统计出来,这就为一些俱乐部不按规定执行的机会主义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显然限薪令是个无效制度。

其三,缺乏制度规则。我国体育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还比较欠缺,经常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如:我国司法介入足球领域缺乏明确、充分的法律依据. 国外司法机关介入足球均有其充分、明确的法律依据,国外的法律规定了包括裁判在内的仲裁人可以成为受贿犯罪的主体。 例如, 法国刑法规定,“鉴定人”、“仲裁人”可以构成广义的贿赂犯罪; 美国刑法规定,“律师”、“会计师”、“评价人”、“选手”以及“其他参与竞技或者展示的人员”可以构成广义的贿赂犯罪。而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足球裁判这类性质的人员可以构成任何受贿犯罪, 刑法理论界对根据现有法律对足球裁判是否可以构成则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的观点。 这也是一些联赛出现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1.4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可执行性程度 可操作性是指规则具有通过一定操作程序而确切地加以执行、适用和遵守,而不受制度主体的任意说明与解释的控制和支配,制度本身应当明确规范不同制度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及要求,把规则细化落在实处,一旦相关事项发生,与事项相关的人能够从制度中找到相应的具体的规则来确定其行为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度的可操作性要求:

1) 制度必须公开。制度是规范人们各种行为的,人们要遵守、执行、适用制度,首先应该认识、了解制度,不能要求和强迫人们服从没有公布的“内部规定"或“秘密法"。在法治社会,制度向民众公开,是制度可操作性的首要条件。我们转会中的摘牌制本来是为体现公开原则,但有些摘牌,是事先已经约定好了的,在场面上只是过场。这就使转会效率大打折扣。

2) 制度必须明确。制度中的语言必须明确易懂、简明扼要、严谨一致,避免含有歧义的用语。

3) 制度必须确定(具体)。制度设定的权利义务应该是具体的、确定的,制度设定的自由裁量范围不能过大,否则就不易操作或会产生不公正结果。如,我国很多竞技体育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管辖的运动员参与各类商业活动,但前提是要征得体育管理中心的同意。而“同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词,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或弹性。一个运动员参与商业活动,其“度"依赖于管理中心的解释口径,随着口径的变化而不同。参加商业活动的多寡,哪类商业活动是否适合参加,都由管理中心来界定。其中难免会掺杂某些个人偏好,这就大大影响了结果的不公平性。再如:球员的停赛时间长短没有确切的依据。处罚程度完全由管理者决定,两个球员,违规的性质相同,但停赛的时间可能不同。此外,运动员和协会之间没有一定的契约,一旦运动员和协会之间发生纷争,涉及双方的行为就可能造成一方话语权,这对另一方不公平。而在竞技体育发达的欧美国家,行为的契约化、规则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环节。比如,在欧洲足坛,国家队无权使用球员的单独形象。英格兰国家队要想让贝克汉姆为他们做宣传,就必须搭配其他几位球星,因为球员的合同里规定,有贝克汉姆的照片必须是合影,人数不能少于4人。

4) 制度必须稳定。稳定性是制度保持其权威的根本,制度必须保持适当的稳定,否则,朝令夕改、变化无常,人们就不知道是否应严格依制度办事。日本职业联赛是经过8年的调研,反复论证才出来的。而中超联赛在恰逢中国足球的大赛年和亚足联改变赛制的2004年仓促上马的,中超联赛制度非常不稳定。作为竞技体育的核心制度的联赛升降级制度被一度取消,每年的联赛规则都会改变,比如外援的名额数量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俱乐部无法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长期规划。俱乐部摘牌制也显示出不稳定的一面,表现在摘牌制的“反悔制度”,即无论是球员还是俱乐部,都可以在成交后拒不兑现,出尔反尔。带来了极大的负外部性,这意味运动员和俱乐部都不必为因自己草率或冲动的决策而损害了其它球员转会机会和俱乐部的首选名额而支付任何成本。这严重亵渎了摘牌制的权威性,影响了摘牌制的有效性。

2 影响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外部因素

影响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外部因素包括制度运行环境、产业资源特性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既决定着制度形式、内容的选择, 又影响着制度效率的发挥。

2.1 与制度运行环境的相容性 一个制度的经济绩效, 既取决于制度内部的内容安排, 也取决于制度安排与运行环境的相容性。法律制度、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宏观政策等制度运行环境对于生产制度的效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 宪法秩序尤为重要, 它为产权安排及组织构造规定了选择空间并影响着组织制度变迁的进程与方式,如竞技体育人力资本及运动竞赛产品产权的界定与归属等问题直接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同样, 政治体制决定着一个特定的产权博弈, 从而也决定了一个特定的博弈均衡, 并进而决定了政府行为和产权制度。中国宪法制度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其中,中国的行政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重要制度之一,它对于中国的体育制度具有更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政治制度直接决定了目前中国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的公共产权,这将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绩效。此外,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重文轻体”的儒家文化都极大地影响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的发挥。

2.2 与竞技体育产业特性匹配程度 资源特性对生产制度的安排提出了严格要求。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较长前期劳动阶段、有效竞技能力实效性、较强资产专用性、合作生产博弈性、极高投资风险性等特性决定了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和生产制度的特殊性。只有与竞技体育产业特性匹配程度高的制度才可能是高效的生产制度。

2.3 市场环境的约束 市场环境一般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及其专业化程度、产品及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市场风险与不确定性等内容。这些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构成影响。因此在制定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时必须考虑市场垄断与竞争的程度、竞技体育的市场风险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等因素,以确保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3 结论与启示

1) 影响制度的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制度的来源、制度人性化程度、制度结构健全的程度、制度可执行性程度等,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由于其外生与强制性、制度结构欠缺、可执行性程度低、人性化程度差等原因导致其制度有效性低。

2) 影响制度的有效性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运行环境、产业资源特性和市场环境等。中国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的公共产权、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重文轻体”的儒家文化等制度运行环境极大地影响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的发挥。为了确保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还必须从资源特性方面考虑制度与竞技体育产业特性匹配程度;从市场环境方面考虑竞技体育市场垄断与竞争的程度、竞技体育的市场风险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等因素。

3) 制度发生作用的机制在于,当制度安排内容不同时,其隐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不同,从而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参与者的行为努力(生产性努力或分配性努力),进而导致经济组织的不同绩效。制度有效性大小在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对生产性努力(做大蛋糕)与分配性努力(快分蛋糕)的行为预期。

4) 国外成熟的竞技体育制度为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安排提供了积极的借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外竞技体育制度安排多以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默认值,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竞技体育产业而言,计划经济依然占主体地位再加之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创新完全靠拿来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创新模式和发展目标是未来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3:111,231-232.

[2]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98.

[3] 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8.

[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5] 哈罗德・德姆塞茨. 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杨年松.论体育服务产品的性质、特征及类型[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5):1-4.

[7] 赵丙军,王丽君. 我国竞技体育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66-70.

[8] 冯务中.制度有效性理论论纲[J].理论与改革,2005(5):15-19.

[9] 王杰.经济制度中人的因素的思考―从两种经济制度研究人性与制度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1,(1):20-21.

[10] 薛艳丽.人性与制度[J].学术论坛理论学刊,2004(1):52-54.

体育竞技服务篇2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后勤实体 企业管理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稳健、持续的发展,必须培育和运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运用市场化、企业化的思路构建既符合高等又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后,高校后勤纷纷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成为后勤服务企业,这些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行市场化运作,具有社会其他企业的共同特性,同样面临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后勤企业持续经营和稳健发展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高校后勤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整合后勤企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人才基础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后勤员工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决定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整合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思维创新,具体做法包括用好“老人”、选好“新人”和培养能人。后勤社会化改革前后勤系统原有职工是后勤企业的“老人”,他们大多爱岗敬业,经验丰富,是后勤服务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实行“老人老办法”,做好“老人”的思想稳定工作。通过教育和培训,促使他们转变传统观念,参与岗位竞争,由“学校人”转变为“企业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退休后让他们仍然回到学校,享受学校退休职工同等待遇。后勤企业成立后新招聘的员工是后勤企业的“新人”,要按照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新人”。同时要完善教育机制,培养“能人”。后勤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努力营造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大批“能人”。对于确有能力和贡献的专业人才,后勤企业应予以重用,同时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不断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灵活适用的人才任用和人才创新机制,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后勤企业培养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

2 整合后勤企业技术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技术载体

技术竞争力是后勤企业持续发展、占有、保持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的第一推动力。技术竞争力总要通过企业的核心产品表现出来。在制造型企业,技术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研制、生产和改良,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在三产服务企业,则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品种的改良、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或顾客满意度最大化。高校后勤企业涉及行业较多,经营服务范围很广,如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维修施工、水电供应、医疗保健、环卫保洁、通讯运输和商业经营等。其核心产品是服务,服务技术种类很多,如水电维修技术、房屋维修技术、烹饪加工技术、绿化环卫技术、商业经营技术及医疗保健技术等等。培育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对各种专业技术、专有技术、技术规范及其支撑设备等资源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长期发挥作用。首先后勤企业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促进服务创新,推动管理创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品牌、新的服务项目和新的生产技术。利用新型的技术产品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努力满足师生的功能需要。同时要充分利用机及通讯技术,促使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精心打造“数字后勤”。此外,后勤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引进、吸收、消化社会企业的先进技术。

3 整合后勤企业管理系统,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管理平台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实行管理系统创新,在后勤企业建立起“产权明晰、责任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同时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由于后勤资产产权划分缺乏明确具体的实施办法,同时高校决策者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后勤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至今举步维艰,产权不明、所有者缺位、投资者越位仍然是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因素。没有独立的产权,后勤企业难以成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尽管内部运行机制变了,但本质没变,后勤企业仍然是高校的一个部门。因此首先要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次要进行组织创新,建立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各负其责、分权制衡的后勤企业治理机构。后勤企业经过工商登记注册,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法人,是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在企业内部,还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如服务经营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技术创新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

4 整合后勤用户价值创造系统,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将企业资源转化为核心价值的综合能力。后勤企业服务的价值需要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为师生提供具有相对剩余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衡量后勤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据。高校后勤企业仍具有很多与企业不同的特征,如服务对象特定性,后勤企业主要服务于高校师生这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服务市场封闭性,一般只面向校内市场;服务时间季节性,寒暑假期对服务经营较大;投资主体单一性,高校作为国家出资人代表,是后勤企业的主要投资人和最终所有者,对后勤企业拥有主导权和控制权;服务产品公益性,后勤企业是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分支,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以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因此,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不断提供适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能力。通过以下途径可以使这一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的形式开展后勤服务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其目的是为了促使服务经营上规模、减成本、增效益,使用户以最小的负担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者剩余,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逐步积累起竞争优势。二是提供人本化和个性化服务。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每天面对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极易产生厌烦心理,应该对师生的需求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需求差别,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产品。三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近年来,很多高校后勤企业导入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对学生餐饮和学生公寓物业管理等服务项目进行质量认证,这是创造卓越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值得推广。四是占有和开发新的市场。首先要以优质的服务占领本校市场,待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成熟、经营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完善时,应该考虑走出校门,通过参股、收购、合并、托管、连锁、联办等形式参与社会竞争,开拓校外市场,打破“一家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大而全”、“小而全”的旧格局,组建集团化的跨地区、跨高校的新型后勤服务实体。这既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后勤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利用自身优势,近年来托管省内外多所大学和中学食堂。2001年7月受托承办了部机关食堂。华中大学后勤集团联办、托管湖北地区30多所大中小学的学生食堂。2005年1月,还与武汉市教育局签订协议,承接该市中小学学生营养餐配送及学生食堂标准化改造等任务,为高校后勤企业的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这种整合一方面是指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方面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系统和价值创造系统等多方面整合能力的集合。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基础,技术资源的整合是载体,管理系统的整合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最终产品的价值、用户满意度、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后勤企业资源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整合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服务产品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才能成为最终产品。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文化的塑造也有利于后勤企业内外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整合,进而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重视和培育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后勤企业持续和稳健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C. K. Prahalad and Gary Hamel.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0

2 Leonard. Barton, D., Bowen, etc. How to integrate work and deepen expertis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

3 彼得·F·德鲁克.管理的前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何振红.海尔的扩张靠什么支撑[N].经济日报,1999-04-20

5 王毅.企业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M].北京:出版社,2004

体育竞技服务篇3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大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均涉及到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借鉴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我们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在平台规模发展和内涵建设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竞争优势,它培育于平台的文化中,融合于平台发展的本质中,是平台高效率、高效益地利用、协调各种资源的力量。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功能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主要由内外两方面的竞争力组成,其中内部竞争力是决定性因素,包括:1.平台的发展战略。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成功的企业没有不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样,平台的发展战略也需要从一定的高度对发展目标、方向和方式进行把握与创新。战略之于平台发展是具有决定性和长期性意义的,既指明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又能达到对平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的目的。2.平台的团队合力。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平台资源的最主要形式,是核心资源。因此,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组成的团队所形成的合力是平台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指标。3.平台的制度建设。制度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外化形式,也是平台发展的积淀。健全完善的制度能调节平台的各种利益主体和矛盾冲突,以达成秩序,形成合力。制度作为平台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价值所在,体现在其规范、激励、约束等功能。4.平台的服务能力。应用性技术研究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研究项目直接来源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平台的服务能力应体现出紧密结合当地经济,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开发与科技服务。(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在社会学中,功能是指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关系,对于它所属的更为广大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系统来说,具有可被判断的客观结果。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是指其对平台来说有干什么,有什么作用。1.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竞争地位。平台核心竞争力战略模式指导下的竞争是卓越的竞争,跨越式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平台的活动领域,并使其产生优越的竞争地位。2.整合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战略资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资源的集合体,平台的竞争地位不仅与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关,也与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关联。也就是说,平台核心竞争力所整合的资源越多,其能力就越大。3.形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特色优势。平台的特色是指平台在发展过程的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是平台的优势所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成长过程也是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就是实现并保持平台的特色优势。

体育竞技服务篇4

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的内容体系

依据区域体育实践的客观发展需要,将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分为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四个主要信息模块,分优先发展和后续支持信息项目,发挥区域性、优势性、后发性比较优势,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如在唐山市学校体育科研信息服务领域,EBSCOSport专题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外学术资源供应商足以满足研究需要,开展与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源传递服务,在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文献传递点,或者以共享外网的形式分享学术资源。再如唐山市竞技体育信息服务领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数据库,奥运信息专项资源,各大型商业网络体育资源库,各省体育局为备战全国运动会积累发展的信息数据库等,这些项目资源的建设已付诸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亟待国家层面上的协调整合,建立面向用户的竞技体育信息集成服务平台[5],区域作为一个信息共享节点进行网络连接,提高区域竞技体育备战信息的服务水平。考虑到各省市之间竞技体育信息的保密性和竞争性,专有性体育信息难以发送共享,这需要区域建设完善特色信息资源,以达到信息交换分享的作用,同时要求国家体育组织机构的推动发展。基于Web服务与技术支持的城市体育信息平台,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信息间寻求价值平衡与实现的关系,既要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公益性的信息服务保障,又要通过体育产业运营的形式,活跃企业与个人专有性投资行为,促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城市体育场馆租赁业务,广告宣传比较分散,场馆开放时间和空闲状况需要通过电话查询,难于整理相关经济数据和监控行业发展状态。应借鉴万达影院、大地影院在线购票系统模式,实现点到面的信息共享交换过程,促进场馆广告与运营环节的信息高效利用,方便健身爱好者上网了解场馆空闲状况及开展预订业务,避免场馆满员与开放时间临时调整带来的不便。再如球队网络约战信息服务,传统上是通过球队、单位或个人关系圈去约战比赛,难以超出行业内和朋友式的比赛交流框架,网络约战平台可以实现比赛信息的高速流转与自由选择,促进城市各行业间的交流理解与个人友谊的建立。此外,在具体的指导思路与发展模式选择上,应坚持体育(Sports)专业学科的基本特点(身体性、游戏性与娱乐性)[6],以专业单一型和专业综合型体育信息服务区域发展模式为建设重点,辅以系统单一型、系统综合型的有机结合[7],建设特色化的区域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唐山市政府应积极推动体育信息整合发展与网络化共享进程,加强唐山市教育局、体育局、商务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社会资金支持与企业经营运行模式,打造一站式网络办公服务平台。

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的发展对策

体育竞技服务篇5

(1)功能性:服务发挥作用和满足体育消费者需要的程度。

(2)经济性:体育消费者得到不同程度的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否合算。

(3)安全性:服务过程对体育消费者健康、精神、生命及货物和财产安全的保障程度。

(4)时间性:服务在时间上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包括及时、省时和准时。

(5)舒适性: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包括设施的适用、舒服、方便与环境的整洁、美观和有秩序等。

(6)文明性:服务过程的文明程度,包括亲切友好的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综上所述,体育场所服务质量是通过人或物对顾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上所满足的程度而表现出来的。

5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意识是管理体育市场的基础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经济体制是由体育消费者、体育场所的投资者、政府3个成分组成,他们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意识,是体育场所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管理体育市场的基础。

体育消费者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成分。他们认为服务质量,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体育训练、比赛、活动、娱乐的需要,持币选择购买体育场所的服务;另一方面是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9项权利进行自我保护,以保证享受到与货币等值的生理和心理服务。体育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意识应是发展体育市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育场所的投资者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他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拥有经营自和竞争权利。体育场所一方面向消费者销售自己的服务商品;另一方面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决定了体育场所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买卖关系,体育场所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竞争关系。

政府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成分。政府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任务,利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保证和促进体育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干预和调节体育市场的运作过程,以保障体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意识是由体育消费者,体育场所、政府的服务质量意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体育消费者要求体育场所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要求政府保护其合法权益;体育场所必须满足体育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接受政府的监督,并且要求政府保护其合法的权益;政府在对体育场所实施监督、检查并给予奖惩的同时,必须保护体育场所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这3个基本成分的服务质量意识存在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并构成社会服务质量意识链,链的正常运转是体育市场正常运行与提高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保证。

6体育场所的服务既要市场调节,也要政府宏观管理

6.1市场是体育场所服务质量发展变化的主要调节和推动力量

服务质量是体育场所满足体育消费者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服务质量反映供求关系,是资源配置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对资源配置起调节和促进作用,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发展变化也起调节和促进作用。

体育场所为了盈利,必须提高职工素质,加快科技进步,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体育场所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所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体育场所会自觉提高服务质量,否则,体育场所就会亏损。

体育场所为了获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利润,必须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时间性、经济性、文明性等质量性能,必须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服务项目,减少或者停止供过于求的服务项目。体育消费的需求是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而需求所决定的服务质量也必须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所以,供求规律是体育场所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规律。

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竞争越激烈,优胜劣汰也就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所间的竞争主要是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体育场所必然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或降低服务价格。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质量的好坏是消费者选择体育场所的优先条件;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体育场所的优先条件。随着体育竞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已成为体育场所竞争胜负的关键。因此,竞争规律是促进体育场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

市场的3大规律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调节作用是共同的、必然的、经常的,这3大规律使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体育场所的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体育市场的需求,使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6.2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是服务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市场调节所存在的短期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也能够使市场的竞争和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

在体育场所的激烈竞争中,经营者通常是追求短期效益,对体育场所内应设置,但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服务项目一般不关心,甚至不提供安全保护和便民措施,使体育消费者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市场调节对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难以发挥作用。

体育场所的经营者往往是通过市场价格来了解体育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有利可图时大家都去经营同一服务项目。他们并不了解该项目在总体服务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发展前景,不了解服务项目已经发生的隐性过剩。这种盲目性造成了体育场所服务项目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由于从市场价格形成、信息反馈到服务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时间差,因此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调节的这一缺陷,有可能造成体育场所服务商品供给和需求的脱节。

有些体育场所在利益的驱动下,置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于不顾,将场地出租,经营非体育服务项目,或者在体育服务项目中经营,从中获利,使体育场所的竞争和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服务商品两极分化,影响了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除此之外,体育事业也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市场对公益的质量难以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体育场所的服务商品在市场调节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发展体育场所服务这一新兴行业,需要制定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并通过体育产业政策加以实施。

7结论与建议

体育竞技服务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决定》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精神为指针,以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在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龙头作用,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向深入开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改革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分别对市技术指导站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机制进行改革,达到更新服务观念、增强服务功能、提高队伍素质的目的。

(一)用人机制改革

全面推行以竞聘上岗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机制改革,有效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素质。

1、定岗定员

按照科室设置和工作需要确定竞聘岗位及人数。具体确定为:门诊室:医生3人;住院处:医生3人、护士4人;B超室:医生1人;化验室(优生试验室):化验员1人;药局:药剂员1人;男性保健门诊:医生1人。

2、竞聘上岗

(1)、竞聘条件:

在市技术指导站从事技术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方可参加竞聘。

(2)、竞聘程序:

①申请:符合竞聘条件的技术服务人员对拟竞聘岗位提出书面申请。

②资格审查:由市计生局对提出申请的技术服务人员竞聘资格进行审查,对符合竞聘条件的技术服务人员名单和拟竞聘岗位上榜公布,接受群众审查。

③竞聘方法:采用理论笔试、实际操作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对参与竞聘的技术服务人员择优录用。所有竞聘人员的考试成绩统一张榜公布。

(3)聘任时限:

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技术指导站技术服务人员每三年进行一次竞聘。

3、职称晋升

技术指导站已具备晋升职称资格的技术服务人员在三年内要完成职称晋升任务,不具备晋升职称资格的要加强学习,争取职称尽早晋升。鼓励技术服务人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不思进取的技术服务人员将调离现工作岗位或予以分流。

4、管理考核:

对已聘任技术服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效计酬制和考核评估制,采取平时抽查、半年初评、年末全面考评的方法,全方位进行考核评估。对年度考核不称职者予以警告,连续两年不称职者予以解聘。

(二)管理机制改革

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市技术指导站的规范化管理。

1、以制度规范行为

建立健全《值班、交接班制度》、《入、出院工作制度》、《医嘱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案管理制度》、《医疗管理、统计制度》、《急诊室工作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注射室工作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化验室工作制度》、《B超室工作制度》、《住院处工作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和《推行承诺服务管理细则》、《市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管理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严格以制度规范行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违反制度的技术服务人员予以警告、罚款、留用察看直至开除。

2、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根据市技术指导站工作性质和各科室岗位工作要求,市技术指导室要与所属各科室、各科室与所属技术服务人员分别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细化、量化工作指标,明确岗位职责,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技术服务人员完成当年目标管理责任状的情况与评定年终考核档次和晋级、调资、发放福利等待遇挂钩。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版权所有

技术服务人员实施技术服务中要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操作规程,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罚款、留职查看、辞退等处罚。

4、强化医德医风建设

在市技术指导站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树立敬业爱岗、服务群众、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等良好医德医风。推行承诺服务,技术人员接待群众要热情,解答政策要耐心。对群众反映服务态度不好、服务不到位的技术服务人员,一经查实,扣发当月工资;对利用职权私自开药、留药、卖药、收费不开处方的,查实后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发当月工资或开除处理。

(三)分配机制改革

引进经济管理手段,把技术服务人员的业绩与工资待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核定经济指标

根据市技术指导站现有医疗设备、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以科室为单位科学核算服务量,制定经济指标。核算方法为:各科室当年经济指标基数=该科室最近三年总经济收入的年平均值。

**年技术指导站经济指标总数为30万元,各科室具体经济指标如下:

门诊室:7万元;住院处:18万元;B超室:3万元;化验室(优生试验室):1万元;男性保健门诊:1万元。

2、签订经济指标责任状

在核定年度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科室与技术服务人员签订年度经济指标责任状。签状后,技术指导站技术人员每月只开基础工资,其余部分作为当年抵押金,待年终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发放。

3、奖励与处罚

年终完成经济指标的技术服务人员,当年抵押金全部返还本人,并对其完成经济指标后超额部分按五五分成进行经济奖励,在技术服务站评优、评模、晋级时予以优先考虑。年终未完成经济指标的技术服务人员,其未完成部分经济指标用本人当年抵押金补齐。如补齐后抵押金尚有结余,则将余额返还本人;如抵押金不能补齐经济指标差额,所缺部分向其本人收取。对连续三年完不成经济指标的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留用察看,期间只开70%的基础工资;如在一年留用察看期中仍完不成经济指标的,予以辞退。

三、几点要求

1、要加强对技术指导站改革工作的领导,为技术指导站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2、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切实转变技术服务人员思想观念,动员技术服务人员积极参与。

体育竞技服务篇7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协同创新;实践育人

一、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行业服务质量,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育。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速换挡关键时期,更需要秉承精益求精、创新进取、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然而近年来,金融业在自身创新变革的道路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伴随着财务违规、金融风险积聚等,人才职业素养缺失已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当前现代金融服务已发展到数字金融阶段,将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的金融专业从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等方面培养人才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金融工匠”,将职业操守、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工匠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消费不再仅仅追求“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升。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构建诚信文化、提升服务质量上更是首当其冲。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益求精、创新专注、知行合一的特质,必将是金融行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撑。二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担负起为国家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工匠”的重任。

三、金融工匠培育的方法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 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习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大部分情况下,人的社会学习过程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该理论,我院投资与理财专业提出职业素养引领、虚实融合、竞赛锤炼的金融专业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标行业,搭建“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体系

根据文献的研究,工匠精神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体现在技能、管理、文化、社会的不同层面中。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层面与对象之间,内涵意蕴各异,如图1 所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品德精神”的体现与提升。在基层操作上体现为专业技能,在岗位管理上体现为职业操守,在精神上体现为品质品德。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上表现为“技艺工艺”“企业文化”“民族精神”。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技能,又高于职业技能,体现在职业操守与品德品质中的,对专业技艺精益求精、坚定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是专业追求与品德培养的精神体现。基于此内涵的解读,在普惠制金融体系里,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从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三个层级来搭建金融工匠的养成教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注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匠人”,在当今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匠人被赋予更多的素质要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因此,剖析金融人才职业素养,从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行为素养三个方面构建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进阶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普惠金融复合式课程体系、大金融生态实训平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教学场所、金融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从认知、情感上根植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金融匠人职业精神。根据金融职业标准,以行业职业素养为引领,逐步培育“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具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金融企业的高新技术、行业经验,开发复合式课程体系,从基础授课环节,提升学生“精于工”的专业精神;从教学环境布置渲染、实践项目融入等,依托大金融综合实训、专业技能大赛,对接真实金融环境,披露风险、实践检验,培养稳健合规的金融职业操守;通过各类团体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民生民意”统计大赛),培养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把形成“匠于心”的职业操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并依托人民银行的金融教育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开展金融社会志愿服务,浸入式地培养学生“品于行”的职业情操。

(二)项目引领,虚实融合,培育进阶式实践能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变革,金融科技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的形势,行业需要复合型、应变型、创新型专业人才,而金融业的涉密及风险特性,使得传统实践教学很难满足。我们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多方协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应变能力,来解决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形成了“项目引领、虚实融合、线上线下、理实相融”的实践教学环境,将人才培养纳入虚实融合的金融生态中,从而培育学生进阶式的实践能力。依托“三螺旋”人才培养,体依托信息技术,以金融生态项目为引领,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真实行情虚拟资金”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环境,将学生置于复杂多变的大金融生态圈中,依靠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来培育学生核心技能和应变能力,并灵活结合企业订单、短期实践、社会实践等真实企业实践,进一步实现核心技能―――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三环进阶式培养。

(三)全员参与,竞赛锤炼,以赛促学

拓宽竞赛覆盖面,营造投资氛围。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不能办成少数学生的活动,避免功利化倾向,回归竞赛设立初衷,利用投资个人赛、私募团队赛等将专业技能竞赛由“精英式”转变为“全员式”。根据金融行业的竞争氛围和风险特性,构建课程―――院级―――市级―――省级―――部级五级竞赛体系,贯穿6 个学期,竞赛项目实现银证保金融全业态覆盖,省级以下竞赛覆盖面扩大到100%,从竞赛的“全员、全程、全面”等角度,学生参与竞赛覆盖面上升到100%,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赛促学,近三年,竞赛成绩居于省内高职院校领先水平。

(四)多元协同,培养职业能力“粘性”

以金融专业职业精神培养为引领,在虚实融合的实践教育环境中,开展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形成实践教学与竞赛之间的双轮驱动链,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上的知行合一,最终形成复杂金融环境中的职业能力“粘性”,并在职业生涯中复制和扩大。依托项目,与人民银行共同开展金融教育实践活动,与16 家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等,将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为行。近年来,学生专升本突破25%,技能竞赛成绩全省领先,并获得竞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且学风管理理念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立项,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体育竞技服务篇8

关键词: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教科文卫支出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大力发展民生逐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中,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大力发展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国的基础公共服务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尤其在教科文卫支出方面,虽然我国各地区的教科文卫支出占比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相对缓慢,且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科文卫支出占比相对较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对教科文卫支出的不重视呢?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从根本上不利于基础公共服务的提供。主流经济学对财政分权的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Tiebout(1956)指出,选民在辖区间的自由流动会引发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从而迫使政府按照选民的偏好尽可能提供合意的公共服务;Inman和Rubinfeld(1997)认为,地方政府更为靠近选民,对选民的偏好信息以及公共服务的成本信息更为了解,因此,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公共服务要比中央政府更有效率。然而,在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研究中,Keen(1997)指出,财政分权下的地区竞争会降低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支出。Bucovetsky(2005)认为,在普遍的财政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都会为争取财产税基而努力,通过税收竞争降低税率,进而影响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乔宝云等(2005)分析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改革与中国小学义务教育供给后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增加小学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平新乔等(2006)考察了财政分权背景下财政激励对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满足当地真实的敏感度的影响,认为财政分权的背景下,财政激励导致了所谓公共支出的偏差,这样的偏差不仅出现在预算内支出结构和预算外支出结构之内,而且出现在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之间。周黎安(2004)指出,在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专注于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忽视对教育、卫生、文化、住房等长期内才会显现经济效应等领域的投资。傅勇等(2007)利用1994-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征集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分权程度。龚锋、卢洪友(2009)的研究也发现,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扩张地方行政管理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肖建华(2011)研究表明,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卢洪友等(2012)研究表明,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的原因,“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所诱导的政府间投资竞争显著减弱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然而以上分析中并未考察近年来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本文对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察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教科文卫支出的影响。

二、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实证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构建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教科文卫支出的影响,根据前人经验,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jkww为各省教科文卫支出总和;decen为财政分权指标;com为政府竞争指标;decen*com是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交互项,主要检验源于分权制度导致的政府间投资竞争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作用路径,即政府竞争在分权程度不同的地区对支出结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分权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可能随着政府竞争程度的增加而发生改变;x为一系列控制变量。同时,为控制省际间不可观测因素的异质性,以及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同时,由于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政府竞争与财政分权的1阶以及2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GMM估计。

(二)指标说明

为了进行上述模型估计,本文选取指标和具体意义如下:

1.教科文卫支出(jkww)。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教科文卫支出的影响,因此利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科文卫支出总和作为被解释变量。

2.财政分权(decen)。现有文献中对财政分权指标的构建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采用龚锋(2010)构建的财政分权指标中的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指标。地方财政支出占比等于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支出占中央和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支出的比例。该指标衡量的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以及配置和使用的财政资金规模的大小。为剔除经济规模的影响,我们以经济规模的缩减因子对支出占比进行平减。

3.政府竞争(com)。地方政府竞争的努力程度越高,就越会形成偏向生产性支出的支出结构。本文沿用傅勇(2007)采用的政府竞争指标,即各地区外资企业的相对实际税率来刻画地方政府竞争的努力程度。首先,我们利用涉外税收总和除以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得到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率,再计算各地区的宏观税负率,最后用地区的宏观税负率除以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得到政府竞争指数。这样相对税率越低,com越大,政府吸引外资的努力程度越大,则政府竞争越大。

4.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变量以控制经济因素和制度改革对支出的影响,具体控制变量描述如下:

open:对外开放度。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该地区GDP的比重衡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rgdp:地区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教科文卫支出越高。同时,我们在模型中加入rgdp的平方项,以检验教科文卫支出水平是否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不同的非线性特征。

Indus:产业结构。用第二、三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地区GDP的比例衡量。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二三产业占比越高,地区的教科文卫支出水平越高。

l:Inlabor:该地区就业总人数的自然对数。此指标用来衡量地区就业增长率的变化,一般来说,地区就业增长率越高,相应的教科文卫支出就应该越高。

同时,在方程中加入人口密度(popden)和人口结构变量(15-64岁人口占比,middle;65岁以上人口占比,old)这些控制变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密度会对该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中国税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考虑到地区样本缺失,本文以2000-2010年中国30个地区为分析样本。

三、实证结果

(一)数据统计性描述

图1中,各年的教科文卫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不同,可以看出各地方政府不同时期对教科文卫支出的重视程度不同。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地区对教科文卫的支出规模差异较大。其中,北京、上海的人均教科文卫支出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河南、贵州、安徽、甘肃等地区人均教科文卫支出明显落后与全国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均教科文卫支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教科文卫支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教科文卫支出规模最低。

(二)实证结果分析

注:Robust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p

模型(1)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教科文卫支出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的影响的直接效应,从表中可以看出,财政分权对总体的教科文卫支出的影响系数是负的,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单独来看,财政分权主要影响了教育和科学技术支出,其对教育和科学技术支出的影响系数都为负且显著;文化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的系数不显著,地区的文化和医疗卫生支出相比教育和科学技术支出更具有刚性,受到地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多,而且近年来地区居民对文化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财政分权对文化和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并不明显。总体来说,当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以及配置和使用的财政资金规模越大时,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减少教科文卫支出,尤其是教育和科学技术支出。

模型(2)中加入了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对于总体的教科文卫支出来说,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的交互项的符号为正但并不显著,即地方政府间竞争对整体的教科文卫支出的效果并不明显。单独来看,对于教育支出来说,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的交互项符号为正且显著,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的地方分权会增加政府对教育服务的支出。这说明,政府间横向竞争的区域发生了转变。地方政府开始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一味的只重视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服务的支出,提高地区的教育水平,从而加强地区的人力资本,增强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竞争力。虽然政府竞争会对教育服务产生有利影响,但是通过观察财政分权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交互项的系数可以发现,这种有利影响并不足以抵消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的负效应; 对于科学技术来说,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的交互项符号为负且显著,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的地方分权对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产生负影响。而且财政分权对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的系数也显著为负,财政分权度的增加对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起抑制作用,而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加大了这种抑制作用。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主要是引进资本和技术,对于本地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地方政府提高对外资的竞争力没有作用,地方政府倾向于减少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加大其他领域的开始,从而提高自身对外资的吸引力;对于文化和医疗卫生支出来说,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地区的文化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地区的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更大,支出具有刚性。而且近年来地区居民对文化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竞争并不能显著的影响到文化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规模。

综上所述,财政分权对教科文卫支出尤其是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支出产生不利影响,地方财政分权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地方的教科文卫支出尤其是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并不会显著地影响地方的教科文卫的总体支出规模,但是会对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费产生影响。地方政府间对外资的竞争会显著提高教育支出,降低科学技术支出。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为全体居民提供更合适的社会性公共服务,不仅是政府转型的需要,更是社会变化结果,也是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基于我国地方30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以及配置和使用的财政资金规模的越大时,会显著降低地方的教科文卫支出尤其是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费的支出。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对整体的教科文卫支出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会显著提高教育费用支出,减少科学技术事业费用的支出。这说明,在我国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下,财政分权会对各地区教科文卫支出产生不利影响。地方政府采取“重经济发展、轻民生”的态度,这样对地区的民生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认同加强转移支付对于改善地方公共服务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政绩考核机制有促使地方政府减少教科文卫支出比重的潜在激励,单纯依靠理顺收支关系、健全转移支付体制无法根除这种扭曲。

为了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促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规范和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模式和程序,加强对地方社会性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重点的政绩考评模式,重点解决分权导致的政治晋升激励扭曲问题,引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龚锋,卢洪友.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 管理世界,

2009(1).

[2]龚锋,雷欣.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统计研究,2010(10).

[3]傅勇,张宴.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

的代价. 管理世界,2007(3).

[4]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财贸

经济,2006(2).

[5]巧云宝,范剑勇,冯兴元.中国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2005(6).

[6]肖建华.财政分权与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 当代经济研究,2011(8).

[7]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 地方

体育竞技服务篇9

关键词: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策略选择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key factors in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y porter in his “diamond system”,the special nature of oil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s,conside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industry,this paper sets up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model for the oil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key indicators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it present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and strategic options which can develop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oil technology services enterprises at the current stage.

key words:oil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oretical model;strategic choices

一、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

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起源于1978年,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成为国际竞争力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推动力。各类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各不相同,总体归纳为一个组织获得或增长财富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是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则是产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一)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竞争力特征

根据迈克尔·波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成的“钻石体系”,结合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特殊性,其国际竞争力特征可由如图1因素体现:

图1 石油技术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

其中,原有钻石体系的菱形因素是主导因素,生产要素体现为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技术特色决定的服务可供性,需求条件体现为全球油公司资源占有和分布决定的需求导向性,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演化体现为技术服务产业战略调整在竞争优势获取中的关键作用,相关及支持产业体现为经济全球化衍生的国际化趋势和机遇。此外,机会因素和政府角色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因此,石油技术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可以概括为:技术是核心,战略是关键,油公司是导向,国际化是趋势,机会是前提,政府是后盾。

(二)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

基于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竞争力特征描述,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其影响要素主要由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共同构筑,要素模型的框架如图2所示。

环境竞争力是指影响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外部相关要素的总合。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瞬息万变,特征不一。在识别基础上的有效利用是企业获取环境竞争力的途径。在构成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环境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国家政策法律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和已占有的市场份额应该充分培育,重点利用。

基础竞争力是企业内部资源与综合能力的体现,形成时期长、包涵范围广,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基础。资源与能力的提升可外部吸收也可以内部创造。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装备水平、资本运营状况、公司制度建设、管理水平、品牌文化经营方面。

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特殊价值的能力,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体现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人才结构方面。

完整的要素模型不是三种竞争力的简单叠加,而是集成化的、完整的动态体系。三类因素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构成了企业跨国经营综合竞争能力的内涵。集成性体现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依赖上述要素的整体同向演化。动态性体现为要素具体形式的质变或转移,尤其是在环境竞争力中某些要素具有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企业需要在着力提升要素指标的同时密切关注要素可能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不断提升。

二、国内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

国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以技术领先、服务多样、人才多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不断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纵横扩展,完成了从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向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的转变。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间较短,虽然发展迅速但困难重重。特别是与国外大型服务公司相比,国内公司在综合实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国内外企业综合实力指标对比(图3)得出,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由于资源和实力约束依然存在综合实力相对较差,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机制落后,内部恶性竞争激烈,社会负担依然沉重的问题。

我国的石油公司参与海外油气竞争没有绝对垄断优势但有自身比较优势。国内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石油技术服务业务链,拥有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油田地面工程、管道及炼化工程建设等技术服务能力和门类齐全的完整产品系列;国内特有的地质环境使得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理论相对成熟,应对复杂油气藏的低成本主体技术比较先进;国内企业相对外国公司在时间紧、周期短、所在地区社会治安乱的项目上优势明显。

三、基于模型的国际竞争力培育策略选择

根据上述国际竞争力模型,结合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现状的国内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框架(图4)。框架由“一个目标,两种途径,三类要素,四项转变,五大策略”组成,由顶至底逐步具体,由底至顶依次支撑,同时需要国家战略协调为辅助。

(一)一个目标

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应该利用5-10年的时间,坚持“积极开拓、谨慎决策、稳步发展、培育规模”的市场开发思路,坚持“技术先行、管理配套、人才支撑、协调统一”的经营运作思路,坚持“效益优先、服务为上、打造品牌、注重保障”的和谐发展思路;以发展成为管理先进、技术领先、装备精良、队伍精干、主业优势突出、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规模经营效益好、跨国经营规模化、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为总体目标。

(二)两种途径

在核心竞争力尚不明显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仍然应该坚持开展跨国自主经营,其中包括做好跨国经营投资项目的分析评估工作,建立适应跨国经营标准的管理体系,灵活有效地实施跨国经营资本运作,加强与国内同类企业在跨国竞争中的协调;同时积极搭建包括与集团公司、国内外油公司、国内外技术服务公司、国内外公司在内的全方位战略联盟。两种途径并举,循序渐进的开拓海外市场是国内企业现阶段的明智选择。

(三)三类要素

根据要素模型的三个层次,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竞争力,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战略协调,发挥在已进入区域的先行优势,部分企业可利用地缘优势采取稳健的“点—线—面”层递式深入。同时以常规技术的擅长者,先进技术的跟随者,跨过经营的参与者,互利共赢的合作者、高效运营的创造者,成本领先的保持者,国家战略的协同者,员工利益的实现者为战略定位,深入巩固基础竞争力和重点塑造核心竞争力。

(四)四项转变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的战略目标,企业应该以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构建新型科研模式、搭建科技创新体系、装备服务国际知名、海外市场由点连线、资源配置合理优化、业务整合专业精干、组织架构机动灵活、资本运作初见成效、综合集成管理高效为方向,逐步推动生产经营由资源依赖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科研模式由跟随国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海外市场由多点分散型向集中细分型转变,业务发展由一体延伸型向核心突破型转变。

(五)五大策略

战略体系各层次策略描述虽然各有所侧重,但一致导向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一个目标达成,两种途径实现,三类要素提升,四项转变指引的基础上,需要具体的战略实施来支撑上述导向型战略的逐步实现。基于前述分析结论,综合考虑国内企业的优势劣势,实施层面应该选择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人才开发、成本领先和市场集中五大策略。

此外,在国内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参与海外竞争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内部建立支持公共操作的协同机制与并发控制体系。包括组建宏观层面的海外油气资源决策中心,系统化调控海外油气资源资产,统筹协调“走出去”战略实施,避免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支持和保障体系,调整和建立稳定的金融支撑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高效管理制度体系和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海外油气技术服务运作提供内部协调和支撑环境。

参考文献:

[1] 董秀成.石油权力与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2] 金周英,蒋金荷,龚飞洪.软技术系列研究之三——长远战略系统集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余艳,杨玉民.石油公司并购的相关问题及并购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03(6).

[4]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3.

[5] schlumberger.2006 annual report[eb/ol].http://.

[6] halliburton.2006 annual report[eb/ol].http://.

[7] baker hughes.2006 annual report[eb/ol].http://.

体育竞技服务篇10

关键词:高职;创新教育;必要性;培养模式

在当前我国的制造业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程度已成为制约我国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个主要瓶颈。其中一线的技术创新型和技能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制造业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因素。以培养一线的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将承担这一重大使命。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必要性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并缺乏有效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教育本身的属性,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乃至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高职创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种教学与竞赛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高职创新教育必要性分析

(一)高职创新教育是教育自身的属性要求

一直以来,关于高职教育要不要创新教育是一个争论的焦点。WwW.133229.cOM撇开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从高职教育是教育这一公共属性来讲,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义,是教育的终极存在价值所在。教育的最根本方面是激发、培育有创造力的文化生命的社会性主体的事物。任何教育形态都负有这样一种最重大的责任。当然教育形态的不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主要是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型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就是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技艺型的创新人才。

(二)高职创新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使自主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我国大力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内容,社会在渴求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同时,大量的在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艺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各类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的关键因素。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实施,工艺装备的改进设计,产品外观和结构的改进设计、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更新无不需要大量的一线的专门领域内和日常生活中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三)高职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要

作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加强对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和技艺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更好体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更是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服务学生长期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要提高自身的活力,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总体方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四)高职创新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首岗能力是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校门对厂门、企业零距离、订单式培养、双证制等一系列培养模式均是高职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培养更多的能马上上岗的一线人才而产生的各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大量急需的一线高技能人才需求。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对高职毕业生在同类专业上的不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即便如此,无论高职生本人还是用人单位,都对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示怀疑,并不断地被事实所验证。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缺乏极大的的制约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创新素质成为决定这些应用型人才和技艺技能型人才长期职业发展的核心素质,并使高职学生具备了强大的首次就业竞争力及良好的岗位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为高职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撑。

二、高职创新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己独立创业的创新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更多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产服务一线的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技术提出产品开发、生产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设想,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践中发展新观点,进行多角度思维等能力。目前,高职创新教育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对高职创新人才的能力定位缺乏必要的分析、基础知识和实训教学的系统性不足、缺乏适应高职特色的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高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针对高职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机械类高职创新教育实践,提出以创新竞赛和项目训练为载体,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创新人才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与竞赛训练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加强对高职创新教育的重视度

在教育思想、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物质环境上予以充分的保障。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各专业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结构体系及其在企业相关岗位上的应用域,明确高职创新教育的立足点,为建立有效的高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二)竞赛训练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将创新竞赛训练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如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都融入竞赛命题和创新项目,从而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制订。

设计并实施培养创新能力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将创新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课程体系,设计夯实机械基础、注重技能训练、启迪创新思维、强化创新实践的教学方案,解决创新教学内容落实和教改动力问题

课外创新教育平台要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益补充。开展学生创新基金、双休日工程、技能节及各类课外创新训练计划、协会、选修课,讲座等潜课程活动,使课外培养对课程体系形成有益补充,互相促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竞赛训练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实行“做中学”“做中教”

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完成的项目式创新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大量采用企业情境式、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及时吸取创新成果和竞赛内容,促进实训教学。积极开发各类配套系列创新实训教材和讲义。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由学生自行管理创新实验室的日常运作。

(四)竞赛训练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促进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

创新训练和竞赛作为课程进入学分制管理,以作品及完成过程评价成绩。采取课内教学和课外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竞赛训练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创新实践从学校拓展至企业。创新训练内容纳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技能考核要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企业,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五)竞赛训练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推进实训设施开放

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对于技能型创新人才尤为重要。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牢牢把握实践这一根本,对能够同时满足教学和竞赛需要的实训项目实行优先立项。在硬件上采用与企业同步的“真设备”,在软件上对真设备负载以“竞赛训练项目”,将企业制造“真要求”融入实训教学,建成了能够启发创新思维、拓展创新空间和开展创新实践的一流实训平台。形成部级、省级、院机械技能与创新训练实践基地。以校外合作企业为支撑,建设创意培训、作品制作、竞赛训练系列实训室和工作室。实践基地的运作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和校内开放理念,学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在开放式实训基地有计划的开展来自于学校、企业、竞赛等技能和创新项目的训练。

(六)竞赛训练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结对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竞赛指导。将学生竞赛成绩与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相结合,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各级竞赛,以创新教学团队培养创新人才。

(七)竞赛训练与政策落实相结合,以“百千万”工程来调动师生积极性

以多层次竞赛为载体,实行专人负责,设立专项基金,采取教师团队分工指导的方法,实施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百千万”工程,从而使近万名学生受益于创新课程教育,增强其创新意识;千余名学生受到系统训练,提高其创新能力;数百名优秀学生通过接受竞赛强化训练,完成创新作品,并成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三、实施成效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03年以来将高职创新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工作。以省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为载体,探索并实践具有高职特色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优秀创新人才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与竞赛训练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机械类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大成效。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发明杯等一系列创新设计竞赛,共获奖项80多项,其中在0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得全国高职唯一的一等奖,2010年又获二项一等奖,08年获全国高职发明杯发明制作类第一、二名。连续7年获浙江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高职组第一,培养了2名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创新奖获得者。学生主持或参与的专利达40多项。获奖学生体现出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多名学生在毕业后就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骨干,不少学生开始了自主创业,创新素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开启了成功之门。

四、结束语

培养一线的技术创新型和技能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高职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自身的属性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开展高职创新教育,要在教育思想、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物质环境上予以充分的保障,以创新竞赛和项目训练为载体,教学与竞赛训练相结合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明强等.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3,4.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3]何培芬等.论高职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j].成人教育,2004,6.

[4]翟向阳.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02,12.

[5]吉鸿.高职创新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保障[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6]张志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