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10-02 16:53:57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心环节。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得到许多阅读推广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已成为语文阅读的最新发展趋势。“群文阅读”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统整课程推动了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大陆名师蒋军晶等人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实践教学,其中蒋军晶老师上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和赞赏。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

随着知识容量化和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在复杂的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实现个体的自我建构,从而对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同时,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存在“少、费、差、慢”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可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特色课程,有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从而营造书香型校园,提高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另外,“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教学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学活力,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文化。同时,“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及途径

“群文阅读”是依托小学语文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研究。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群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生成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开放的阅读胸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要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除了单篇阅读教学,应尝试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充分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另外,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境界之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合作,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成立专门的“群文阅读”研究小组,为丰满课堂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学校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优秀教师进行群文阅读讲学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研讨,推动“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的建设

“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最大外显特征,群文的选择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议题”就是组选文中蕴含师生可议论的话题,是组选文的组织线索,贯穿选文的始终。议题与选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决定“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以编者的身份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整合相应的文本,组成一系列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以便服务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群文教学内容的选编,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方便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

“群文阅读”教学以单篇文章阅读作为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粗读略读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教师总结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建设

“共识”和“集体建构”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关注集体智慧的共享,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达到认可某种理解的共识。“群文阅读”是开放生成的课堂,因此其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观点,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比较中获得认同和共识。“群文阅读”最终上升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采取鼓励和引导策略,调整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硬性要求,弹性支持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尝试。

通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学习积累,发展思维,进而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可以说,做好这项教学实践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还在积极探索中,“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关于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2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他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当前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我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从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其原因,探索以课内阅读为本拓展连接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寻找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效绩的途径。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工选择了我所带的八年级三班四班的学生共计100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确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范围、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00名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对问卷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来看

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的人数占60.7%,超过了其它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50.69%,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或者为取得较好成绩,看一些教材辅导读物。从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来看,有73.7%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55.08%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有36.05%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也有33.38%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阅读目的较为明确,对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二)从阅读时间看

(三)从阅读途径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77.31%和77.81%,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6.5%和6.31%。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而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虽也有这些设施但藏书很少,这造成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适合初中生阅读以及与时俱进的书籍。

(四)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罗曼.罗兰、海明威、莫泊桑,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四、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校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上及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张贴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的画像;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通过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的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看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只有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科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懂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的记下来。

(2)建立学生阅读成长卡

(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意识到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对此提出了不少好的指导建议和方法策略。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师也能够对学生提出一些课外阅读建议并进行一定的指导,但在评价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往往是指导建议多,而评价结果单一,甚至是忽略评价。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头热闹,收尾草草。所以,在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中,评价问题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多维度的评价内容

(一)阅读数量评价

职业院校的一二年级,可以由教师开阅读书目,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学生在阅读必读书目的同时还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选读书目,建立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档案袋,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档案管理,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成长情况。通过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制度,记录学生在每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做到及时评价和有效指导。教师要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每个阶段及时做综合评价,计入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促进学生成长。

(二)阅读质量评价

阅读数量可以量化,评价操作较为简单,而阅读质量就比较难评价,但是阅读质量又是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态度评价。即学生对课外阅读所持的态度是什么,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问题是全面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进行针对性课外阅读指导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学生是喜欢阅读还是不喜欢?是自主阅读还是被动阅读?是觉得有必要阅读还是觉得没必要阅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对学生阅读质量的一次摸底,对课外阅读持肯定和积极态度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得更积极,更有计划性和阅读自信;而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则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得被动和无计划性,缺乏阅读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这方面的评价可以采取谈话法、调查问卷法、观察法等方式进行。

2.阅读习惯评价。习惯是一种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阅读素养,受用一生。这方面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读书笔记、摘录、写读后感等,课外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做读书笔记、摘录等来保证。好的记性不如一支笔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阅读之后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写读后感。为此教师要加大检查的力度,给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能力。比如,阅读要兼具速度与效率,阅读要具有流畅性等等。

3.阅读能力的评价。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阅读材料的认读能力、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材料内涵的鉴赏能力、对阅读材料的拓展应用能力。主要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把握程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以及通过阅读学生是否能够对文本进行自主的个性化解读,包括体会文本的风格特征、表现形式和语言特征等等。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可以设计一些灵活开放的语文课外阅读鉴赏理解题目,重在使学生诉说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阅读的自信心与愉悦感。也可在课外阅读课上设置专题,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开放性交流,聆听同学们的见解。

4.阅读过程的评价。鼓励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拓展视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素养,为走上职业岗位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阅读数量的多寡或者阅读任务是否完成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关键看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在阅读中一点一点的积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才会有质的突破,这个阶段不一定是在学生时代,但学生时代的阅读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阅读过程的评价很重要,它起到总结、反思、鼓励学生阅读的作用。此种评价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者情景表演课、好书推荐会等活动进行,完整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与交流、质疑问难、学习方式多样化等情况作出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评价需要建立在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基础上,切实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才能在活动中注意到学生的改变。

二、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一)检查评分评语

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职业院校语文课外阅读评价方法中不可能完全抛掉。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摘要和读书笔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直接给出分数是最直观有效的评价方式。分数只是一个符号,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课外阅读管理中给学生评分有其必要性,分数表明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表现。当然,课外阅读管理中不能仅靠教师来给学生打分,可以综合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家长等共同给学生打出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而评语更能给学生指出课外阅读中的不足和缺点,提出改善的方法和措施,用评语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并明确努力方向。评语的叙述要体现“平、实、高、远”的特点,切忌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无稽之谈,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或盲目自信,在对学生进行评语评定时,要最大限度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全面、客观、中肯地描述阅读状况,及时有效地肯定学生的进步。

(二)活动展示评价

面对课外阅读林林总总的活动展示,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活动展示有三:一是美文诵读比赛;二是读书报告会;三是展示读书笔记。这三类活动既是过程性学习活动展示,也可以理解为成果展示。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社会活动评价

职业院校的学生最终就是进入社会,所以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多的和社会接轨,可以设计“社会阅读卡”,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为老人、小孩等广大群众讲故事、诗文朗诵,进行广泛阅读宣传,营造社区读书氛围。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社区、电台等举办的阅读方面的活动,由社会人士对其进行评价,记录在“社会阅读卡”上。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一)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当事人,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最清楚,让他们参与课外阅读评价,其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课外阅读评价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其出发点是基于对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倡导,学生互评也是一种交流学习的方式,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发现自身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并且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获得同伴的鼓舞,对课外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同时考虑班级或固定群体的总体情况、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特点,不要单纯用班级的总体情况这一尺度去衡量某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盲目下结论。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评价结合,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作出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注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创新意识,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力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教师评价的作用在于切实肯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取得的成绩,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及时提出适切的意见和建议,激励学生,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社会人士评价

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外,所以如果能动员家长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生课外阅读课、综合实践、情景表演会等活动中来,作出对自己和他人孩子的评价,也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参考。另外,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可以由社会人士对学生的活动成果通过“社会阅读卡”作出评价,这也可以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一个依据。

四、有效的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结果的反馈是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一项评价活动的结束不是只得到结果,教师还要进行结果的反馈、反思与利用。在评价结果的反馈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性结果与定量结果相结合。课外阅读评价的结果不能只是一个分数,这样将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定量虽然是评价结果最常用的形式,但教师还需综合运用定性描述来对评价结果进行丰富和充实,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阅读情况。

(二)评价反馈内容要综合全面。既要呈现综合结果,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综合情况,了解自己在总体中的等级位置,也要呈现单项结果,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各方面都按具体指标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评价意见,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注重评价反馈的时效性。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学习,否则评价结果将会失去原有的作用和目的。学生一般在评价刚结束时比较关注自己的评价结果,如果此时将阅读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能充分引起他们对课外阅读评价的重视、激发其改进课外阅读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2]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4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及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价值曾作过这样的论断:“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1.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笔者从我镇几所小学校中、高年级选取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镇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状况是:①阅读内容单一。大多数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就是教辅类书籍和作文选,也有个别学生书包里装有一些漫画书。②阅读效果不佳。82%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处于娱乐性阅读、快餐式阅读、浅表性阅读的层面。69.4%的学生仅读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少数篇目,没有人读过整册书籍;而对于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仅通过影视途径有所了解,对于少儿版的《西游记》、《水浒传》,84.4%学生从未读过;对于《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格列佛游记》、《童年》,92%的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距《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尽人意。

2.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反思

笔者通过与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座谈,认为导致当前阅读现状的原因有:①教育思想功利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度未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众多老师的观念滞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其目光只局限在课本上,为考试而教,反复讲,反复练,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丧失了生机。另外,家长功利思想亦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阅读故事、小说等“闲书”肯定会耽误孩子时间,影响孩子成绩。他们全然不懂得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视野、塑造孩子心灵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②阅读引导不得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作文选,学生也只认得教辅类书籍。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今流行的风靡校园的一些名家小说,学生根本不去买或不去想法借阅。知道郑渊洁、杨红缨、曹文轩这些当今作家姓名的同学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日常教学中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能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18%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根本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③阅读氛围未形成。由于受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成年人对读书不感兴趣,许多家长在闲暇之余,其休闲方式往往沉迷于看电视、打扑克、玩麻将上,这种行为给正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吸引力渐渐地也被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紧紧牵引,课外读物无缘得到学生的青睐。④课外读物太匮乏。当前课外读物价格较贵,许多家长舍不得买。农村小经济条件的相对薄弱,图书室藏书较少而且陈旧,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三、改变当前阅读现状的对策

针对当前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师应大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大阅读教学”之路,引导小学生以书为友,努力使阅读成为小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加强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①借课文搭桥,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如学习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课文,可鼓励学生去读一些民间故事;学习《伊索寓言》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集》、《克雷洛夫寓言集》等。关键是教师要抓住课文这个引子,打开相关链接,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②以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定期在班级里举行故事会,一人讲,大家听,轮流讲,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热情转移到读书上来;对于未讲完的故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笔者利用这种心理,每每给学生讲故事讲到精彩处便戛然而止,用“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③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好胜心强,读书竞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学习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在班里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活动,设必答题、抢答题,分小组进行。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必然要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名著,查阅资料。

2.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不仅要爱读课外书,而且要会读课外书——这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或书籍,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筛选等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初读感知,然后精读鉴赏,最后评议摘录。还要辅导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做好课外读物的推介工作。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读物:①有益于巩固课堂学习的读物。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让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可以向学生推荐《呼兰河传》。这样可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②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可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类读物,中年级可增加科幻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可推荐名人传记、中外名著等。③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主要包括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地理环境、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并辅以适当的实践活动。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5

关键词:课程背景;阅读价值;问题原因;建议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创生背景

高中语文阅读主要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内阅读,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指定材料的阅读。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这些相关材料可以是语文教材(我们俗称的语文教科书),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其他文学典籍、报纸刊物等。

阅读健康的书籍是促进个人生命成长、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对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提高民族、国家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校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

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学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市级校风示范学校,为了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课题组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收集了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信息。

此次调查问卷我们从四个大的方面的统计进行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279份问卷中,其中有21人是城区学生,其余258人都来自各乡镇。他们具有如下的特点,是学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1)渴求关爱的留守青年

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各乡镇,家庭条件恶劣,很多家长只得离乡背井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就从留守儿童成长为留守青年。他们渴求和家人团聚,渴求亲情的滋养。

所以,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情感态度、人生观等方面更需要大力的引导。学校教育如何填补他们因缺少亲情而产生的遗憾,就成了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2)勤奋刻苦的追梦学子

因为家境的磨炼,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比较独立、刻苦、勤奋。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还不能和汉区相提并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是,由于他们具有刻苦勤奋的性格优点,可塑性往往比较强。如,2012级七中网校班的××××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在高考中一举夺得“校状元”的桂冠,并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

这群追逐梦想的学子,激励并鼓舞着我们去思考学校的教育,发展学校的教育。

(3)在语文科的学习上遭遇挫折、尚未失掉信心的学生

我校66%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最好,只有34%的学生认为语文成绩现在最好,这组数据说明他们在语文科学习上遭遇了挫折。63%的学生认为语文科在各学科中的难度一般,59%的学生正在努力提高语文成绩,91%的学生对提高语文成绩抱有信心。过半数学生的努力和91%的学生信念就是我们探索语文教育的理由和基础。

2.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途径方面

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23%的学生每天的课余空闲时间(不包括写作业的时间)有3~5小时,55%的学生有1~3小时的课余时间。但是他们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却不科学,每天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比重很小。有35%的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有8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

从阅读的材料和内容来看,75%的学生喜欢阅读纸质书籍,6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是同学之间交互借阅或校外书摊借阅的,只有15%的学生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的;78%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名著、体育、新闻,有8%的学生喜欢卡通、漫画。

3.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动机、兴趣

68%的学生认为高中生课外阅读很重要;86%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是74%的学生闲暇时最喜欢做的是看电视和听音乐,仅有17%的学生选择看书,可见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一个尚未开垦的莽荒之野;23%的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67%的学生没啥兴趣。

4.课外阅读的方法、环境

56%的学生偶尔制订课外阅读计划,29%的学生从来没制订过;37%的学生课外阅读时经常读完就不管了,也有37%的偶尔做读书笔记或写旁批;63%的学生很愿意与人分享课外阅读接触到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和情感体验等,写作文时能引用的占26%;50%的学生认为读文集或单篇文章比读整本的书重要;44%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书籍的获取途径比较少;41%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是书籍太少;61%的学生写出了曾经让自己产生过共鸣的语句,座右铭一类较多,没有一个学生能写出一个语段;在完成“请你列举出你接触过的三篇课外文章和三部课外著作”这个答卷任务时,33%的学生没做。

三、综合分析主要问题与原因

1.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途径方面

我校78%的学生每天的课余空闲时间(不包括写作业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超过3个小时。也就是说我校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课外阅读时间,有待师生们的珍惜、利用。

学生有了基本健康的价值观,能对图书作初步选择。虽然有8%的学生喜欢卡通、漫画,但是78%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名著、新闻等健康读物。

课外阅读的途径方面,6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是同学之间相互借阅或校外书摊借阅的,只有15%的学生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的。可见,学校图书室作为校内专门的藏书职能机构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自己购买图书的比例也很小。

2.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动机、兴趣

6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基本上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作用;但是74%的学生闲暇时选择的是看电视和听音乐,而不是课外阅读,只有17%的学生选择看书。可见,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是相当弱的。有浓厚阅读兴趣的人不到四分之一,近四分之三的人缺乏相应的阅读兴趣。

可见,做好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学生在主观上对课外阅读是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任务又是艰巨的,因为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闲暇时才偶尔选择看看书。

3.课外阅读的方法、环境

我校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课外阅读方法:(1)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漫无目的的,没计划的。只有56%的学生偶尔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来没制订过。(2)学生课外阅读不注重积累,与读物、与作者很难产生共鸣,缺少精神层面的交流。(3)学生易忽视课外阅读的成果运用。37%的学生不愿意与人分享课外阅读接触到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和情感体验等;写作文时能引用的仅占26%;没能自觉运用课外阅读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来描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外阅读的环境方面,44%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书籍的获取途径比较少;41%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也是书籍太少。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重要。

四、针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应对策

1.给学生的建议:厘清对课外阅读的模糊观念,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1)对语文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认识

不会增加大家的课业负担。语文科课外阅读不会增加大家的课业负担;相反,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自我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在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知识全面发展。所以,提倡并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2)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学生应该结合课内学习,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积累经验,增强课外阅读的能力。①要学会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增强课外阅读的目的性和自觉性。②要学会做读书笔记或写旁批,注重积累阅读体验,尝试和作者、文本进行精神对话,以转变、丰富和升华自己。③要学会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自觉运用课外阅读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描绘自己的生活。

2.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营造阅读氛围,打造阅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书香氛围可以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我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呵护、培养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①学校领导及学校各科任课教师应认识外阅读的重要性,统一思想,不再把学生在课间自主时间看课外书作为违纪、违规来处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一定的安全感。②班级集体可以统一征订优秀报刊,精选时文。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时文报纸,建立一个固定的班级阅读书库。③建议学生随身携带优良书籍,养成随时阅的习惯。

(2)拓宽课外阅读范围,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有不少文本都是长篇名著节选,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要求学生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本名著扩展,并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来加强对局部的理解。从而立足课内,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拓展辐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分析感悟能力、自主欣赏评价能力和自主吸收迁移能力。

(3)建立、完善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督促制度

目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投入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积极有效的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就不易及时得到强化,阅读的兴趣就得不到及时的肯定,阅读的成果就缺乏相应的交流分享机制。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就会大大降低。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时间、语言积累、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主要内容,开展评价活动。下面提供几个具体做法供参考:

资料查阅法:指导学生制订“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月”课外阅读计划,向学生介绍做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方法。并定期查阅学生的阅读计划、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检查学生计划的合理性和计划执行的实效性。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在相应时间进行量化,及时统计得分,根据分数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等级,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成长,在成长中体验快乐。

活动评价法:一份思想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思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搜集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应主动和他人分享。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分享、交流搭建平台。可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课外阅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阅读中的收获。也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等,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经典名著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活动。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分享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渠道。

3.给学校的建议:营造优良的课外阅读环境

我们学校目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师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1)完善评价机制,帮助语文老师实现由“应试”往“素质”的转变,进而重视、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

(2)加大资金、人力投入,积极推进图书室的建设。目前,积极探索在中午1点至2点、下午5点40至6点40这两个时段开放图书室的可能,以期缩短图书室和学生的距离,切实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条件成熟时,增开期刊阅览室。

(3)在经费不足、人力不够的情形下,积极探索与县文化馆的图书资源的共享流通机制。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蒋念祖,陈玲玲.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的学与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6.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6

关键词:学生;阅读;窗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71-01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乃古今之读书名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此,课外阅读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就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等两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

1、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没时间读书。目前的小学生,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丝丝入扣”,学业任务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回家有时间,但又被电视、写作业占去了大部分。哪怕是双休日,也要参加琳琅满目的兴趣班,想要抽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确并不容易。同时,不少学校对课外阅读呈现放任自流状态,使得读书氛围不浓,活动稀少,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平台。

2、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看电视、玩游戏机挤掉了课外阅读。

二、提升小学课外阅读质量与效益的对策

要改变目前小学课外阅读质量低下、效果不高的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

1、培养阅读兴趣。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驱使着学生自觉主动探求知识。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创造条件来唤起学生非读不可的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课外阅读。

(1)形成了流动的图书角,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学生书包有课外书,家里也应有课外书,教室里更应有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师要率先垂范,同时鼓励学生家长每期为孩子购买一册图书,积少成多,轮流阅读,也提倡学生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一两本小图书,还可以把家里用过的书捐赠给班级,把自己心爱的图书借给班级,每学期一换,就形成了流动图书角,也大大增加了阅读量,还使班级图书角得到了充实。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不仅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长了见识,还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了班级浓郁的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2)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主动找书阅读了。平时我们可结合教学,向孩子们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学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就推荐《自然常识全知道》;学了《猴王出世》,我会向学生推荐《西游记》一书;学了《少年闰土》,就推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了《窗前的气球》、《争吵》,就推荐《爱的教育》等等。除了自己向学生推介读物,还可以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开展读书活动提升课外阅读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好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上课前的五分钟时间里,我会引导学生每天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或朗读好句好段,或展示好诗好词、名言警句等。学生在阅读完由老师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后,教师利用课内时间组织和开展有关这本书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可以谈阅读的内容,可以谈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可以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学生们在交流中展示自己,并倾听他人的阅读心得,并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认真阅读,期待自己的下一次的出色表现。

2、确保在家、在校课外阅读的时间充足。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每天语文教师要留家庭作业,再加上各科老师留的作业,学生的课外时间被作业夺去了很大部分。因此,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注重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交流。其次是要留出课外阅读时间,建议学生在家里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再次,为了保障学生完整而又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开设了课外阅读辅导课,统一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做到定时定序。

3、指导阅读方法,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转变。

为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后,在阅读教学中,我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孩子们的阅读才能收到成效,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的转变,这才是阅读的根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教材,指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归纳同类型的文章,总结它们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去读懂这类文章,在大量阅读实践的锻炼下,学生会掌握该阅读的方法,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收获良好的效果。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7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复活》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8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阅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去学习他需要的知识”。随着少年儿童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军,国内建立了不少儿童在线阅读网站,但基于网站运营的原因,不少网站商业化,在开放共享、与课程改革同步方面具有局限性。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让数字化阅读为孩子插上双翼成为可能。建设健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的网络阅读置于教师、家长的引导下,避免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迷失性”。顺势而为,我校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注重交互、与课程改革同步,面向师生家长的阅读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应用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内容

(一)开发能满足各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资源库。资源库将提供新课标推荐阅读的所有书目的电子书、阅读指导、阅读检测资源,形成与教学同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

(二)研究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平台实现对接,在线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一体化,提高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研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制度,保证资源库的管理规范并确保持续更新、不断丰富、运行畅通。

(四)开展课外阅读资源库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五)培养学生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明确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面向本校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上网频次、上网途径、上网地点、上网从事的主要内容四方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以“数字化阅读倾向”为话题进行了访谈,摸清我校学生的网络阅读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纠正“偏食”现象

小学生阅读多倾向于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即使阅读儿童文学,也多选择幽默浅显的校园小说。根据学生这一“严重偏食”现象,我们在建立资源库时进行严格的甄选。先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为指引购置相关电子书、有声读物,制作导读微课等网络课外阅读资源。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电子读物,分级推荐给学生。资源库平台所收录的电子读物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师生共荐,聚焦童心;二是题材多样,精选经典;三是学科整合,引进双语。让孩子们在阅读符合自身年龄心智的书籍时获得均衡的营养。

(三)提高平台丰富性,激发阅读热情

不断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提高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设置阅读t望台,阅读资讯,展示儿童阅读新动态;设置阅读导航站,收录导读微课,为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精心导向;设置阅读留言板,记录阅读足迹,引发阅读火花;设置阅读研究院,收录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课件,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设置阅读展示厅,收录师生家长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在赏评中快乐前行;设置阅读加油站,指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置阅读广角镜,链接优质儿童阅读网,亲近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四)拓展阅读时场,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为学生开辟开放性的阅读场所,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读书区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分享课四种课型,由语文老师执教,写进课程表,确保不被挤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三十分钟设为“午读课”,由学生干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每天0.5~1小时课外阅读作为常规作业写进《家庭作业登记本》。每周1~2小时网络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每周登陆“阅读留言板”发一个帖子,此建议写进《课外阅读倡议书》。

(五)书香浸润校园,提升阅读温度

学校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持续升温。如:“童书 DV展演”“童书跳蚤市场 ”“读书心得评比”“故事接龙比拼”“阅读之星评比”“好书推荐对对碰”…… QQ群、微信群、公众号、阅读平台,网上网下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课外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中儿童年龄界定在12岁以下(小学1―6年级学生)。

这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不仅存在管理缺位、情感孤独等问题,尤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精神生活也较为贫乏。教育专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一定的阅读积累,成就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底色,影响和改变儿童未来的命运。那么如何引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呢?笔者依据一年来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阅读条件

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现有的阅读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课外阅读需求。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创建阅读条件,让孩子们有书读,有时间读。

1.班级建立“图书角”

班级建立“图书角”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对占班级学生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却意义非同寻常。因为通过“图书角”的建立,不仅可以让部分非留守儿童把自己读过的课外书放在“图书角”里,达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可以鼓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主动发现或购买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2.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外,但是对于家庭本就缺乏书香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如果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在课外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时间:

(1)下午上课前半小时课外阅读。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他们到校时间往往比较早,每天中午大约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他们除了做作业,就是无所事事。所以,抓住这一时间段让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孩子们心灵的成长、精神世界的丰富将大有帮助。

(2)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自由阅读、交流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很好地发挥了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同时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每天布置30分钟课外阅读任务。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时,将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占据30分钟。

3.鼓励家长创建“书香家庭”

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和校信通的方式,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促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长的有效配合,创建“书香家庭”。首先,教师要指导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长按照孩子的要求为其提供读物,初步建立“家庭书架”,并不断丰富“家庭书架”的内容;第二,保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家里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除了配合学校外,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参与孩子的阅读,起好榜样p引领和督促作用,从而形成引导和督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合力。

二、加强阅读指导

1.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讲解课内知识的同时,用课外知识的火花来点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遨游,更好地激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学《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介绍《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引领,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阅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所在,进而拓宽阅读面。

2.推荐好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可见,推荐好书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来推荐好书,帮助他们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如《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等。

3.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要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将课内学到的精读p默读、略读、浏览p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不同读物的阅读中,并能随时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指导写读书笔记。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展评。

三、 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在班里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综合活动,如评选“阅读之星” “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 “我最喜爱的书”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享受阅读的乐趣,增强阅读积极性,真正体会到“书香”。

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量明显增多了,阅读已渐渐成为一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自发行为。总之,引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丰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语文积累与人文底蕴,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必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江立华.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

[3]阎国利,吕勇.阅读策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5.

[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篇10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但农村孩子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他们大多每天愿化两小时看电视,或者在野外玩耍,却不愿化30分钟看课外书,这是我们目前农村教育的危机。而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去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创造条件促进"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和家庭,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保证读物。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作为家长,要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作为学校,要开放图书馆,如果没有固定的图书馆管理员和阅览室,那么除了零碎出借外,每学期应把图书馆内的图书轮流借到班级。我们学校的做法是让各自班级的学生将自己的图书捐出来设置班级图书角,在班里选出负责任的学生进行管理、借阅的登记,同时可以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这样就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源源活水。

2、保证时间。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们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回家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是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平时,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每天放学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出校门,布置30分钟阅读等作业。班内阅读热情会空前高涨。

3、推荐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知识面狭窄,往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无所适从。作为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1)、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只能窥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