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十篇

时间:2023-09-27 18:20:03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1

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

( 一) 经济上的调节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在规划当地学前教育的资源时会将该地农村与城市一同归入设计范围中,在经济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结合了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后,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先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界中的地位,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 二) 缓解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空缺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下,农村学前教育受到当地政府的着重关注,甚至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后优先选择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而这一策略上的要求正好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空缺的问题。

( 三) 合理的规划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道路

随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在全国的推行,促使各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也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首先,政府必须使农村学前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得到同等的对待,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跟上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其次,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规划时必须结合农村整体变化的趋势以及文化特征推动其科学性的发展。最后,政府还需关注农村儿童的认知需求,帮助农村儿童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 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加规范性

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中,城市与农村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交流能够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朝着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发展着,与此同时,农村学前教育中师资队伍的缺乏能够在城市学前教育经验中得到提高,从整体上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二、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党和政府对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中资金的投入仍旧呈现不足的现象,并且对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呈现着固定的投资倾向。特别是我国西部和中部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政府经费的有限,导致该地区农村学前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的发展状态,这在农村学前教育合理的规划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二) 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水平难以提高

各地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难以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容易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制度中教师资历难以得到提高,虽然部分地区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服从到农村教育中去,弥补了师资队伍的空缺,但在教师教育水平上仍旧存在着缺陷。特别是在公办的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后,导致幼儿教师严重的流失,而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过大,迫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在生源竞争中产生小学化问题的冲突,双方之间强势的竞争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三) 地理文人环境在农村中的独特性

由于农村区域面积较大,在人口分配上又难以均匀化,促使农村家庭经济差异较大,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困。其次,由于部分农村家长还存在陈旧的教学思想,对学校教育的认知意识较为肤浅。这些影响因素长期作用下容易导致农村幼儿园建设规模偏在乡镇幼儿园中占有比例过大,使得幼儿园在管理方面上有所缺陷。此外,一些农村家长甚至向学校提出不符合现代观念的要求,迫使幼儿教师在家长的要求和教育要求中难以抉择。

( 四) 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农村教育对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目前农村幼儿园受到市场经济上的冲击,迫使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中学前教育部门被撤离,导致管理人员的严重流失,一方面是因为学前教育管理权限与责任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学前教育管理上缺少正确积极的引导,迫使管理人员被动性的执行教学相关检查。此外,在教育管理部门中还存在私自挪用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城乡一体化中发展的对策

( 一)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落实该地教育管理的职责,特别是针对农村学前教育设立的学前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因素制定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机制,如教育安全、经费、卫生、监管等。

( 二) 注重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它具有城市教育缺少的本土资源,而这种本土资源在农村学前教育中不仅能够全方位的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同时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视野。而城市教育有着农村教育所缺少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倘若政府在实行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时候将农村学前教育体系完全的城市化,那么就严重忽视了农村本土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在注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策的时候必须将农村特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具有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避免盲目的跟随和模仿,促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加客观、理性的发展道路。

( 三) 转变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

当政府将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做出改善时,还要注重教师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是任何事物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国家要想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走向正确、合理的发展道路上,就必须科学化的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加强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全面认知,使其陈旧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的转变着。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幼儿专家、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创造能够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活动和平台,促使教师在交流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同时转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思想。

( 四) 加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中必须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承担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建设一支呵护儿童生活,教育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队伍。首先,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维护其教育权益,同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精神上的关心,促使幼儿教师能够积极的留在农村幼儿学前任教。其次,安排代课老师转向合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水平,以此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发展。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教育公平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领域,教育公平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重要途径的城乡统筹发展,所带来的教育理念和保障措施恰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和延伸,是社会整体公平的局部体现和构成部分。因而,研究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是正确理解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的前提。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在中外社会思想史上,教育公平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代、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分别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探讨过教育公平问题。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朴素思想。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们则把教育公平规定为和谐和秩序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致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中寻求现代教育公平。18世纪末以来,现代教育公平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措施明确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机会。

至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公平被认为是公民平等享有教育权的法律权利。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社会贫富分化程度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法律上的权利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被真实地体现出来。因而,教育公平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教育权利过渡到对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关注。

事实上,教育公平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以及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就其内容而言,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效果公平等内容。教育权利平等是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公民无歧视地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教育过程平等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接受平等的待遇;教育效果公平则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都能达到基本的标准。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效果公平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只有充分考量这四方面的内容,才能较完整地展现教育公平的发展状况。

2 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逐渐强盛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公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和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等国情制约,我国教育公平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第一,教育权利平等在法律层面获得了历史性进步,但还尚未在每个公民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当代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教育权利平等的关注逐渐转移为对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平等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将全民列为我国的教育对象。采取了很多法律行政条例保障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1986年制定的《教育法》就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国家通过建立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与在高等教育中长期实行高考制度和助学金制度等主要体制确保了公民的教育权利的平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公民更加关注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中国教育公平深入发展的趋势。

第二,教育机会均等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接受教育的人数及其在全体国民中的比例都大幅提高。教育体制覆盖的社会人群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享受教育机会的差异表现出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性。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机会和技术教育机会明显不足。各个省份间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也是教育机会不均等在行政区划上的表现。

第三,教育过程平等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教育过程平等要求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学生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接受平等的待遇,每个个体都受到“相当”(相称)的教育。当前的有失公平的教育收费制度和重点学校制度带来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是教育过程不平等的突出表现,由此引起来了一系列诸如“上学难”“择校热”等热点问题。而广受社会关注的“校车”问题也是教育过程不平等的一个表现。

第四,教育效果公平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令人满意。教育效果公平程度受到个人因素、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各地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的差异,处于同一教育体系中的不同教育实施单位培养出的学生的教育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更有甚者,即使获得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学生的发展机遇仍是那些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所望尘莫及的。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有关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处理城乡发展问题时,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看,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概念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都是强调如何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利益,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城乡统筹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战略,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就教育公平的内涵而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下列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

1 城乡共同发展、市民与农民同等待遇的理念

作为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现代的工商业社会所实行的过渡形式,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长期存在。囿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在我国形成了诸如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一系列二元制度,使得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长期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的地位,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难以真正得以充分体现。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的平等,在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把城市与农村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统一的规划、制度、政策等手段,打破传统“二元社会”造成的城乡分割局面,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使农民逐渐获得与市民同等经济、文化和社会待遇。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这种理念恰恰为打破二元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前提。与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有所不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强调在公民实际社会生活中所享受到的平等权利。

2 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合理流动的理念

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使得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包括教育资源,在配置上倾向于城市,有限的社会要素流动也主要以城市为目的地,造成农村地区获得的生产和生活要素,包括教育资源,不仅与城市严重不均等,而且存在着严重供应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要素配置和流动的失衡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进一步拉大。以财政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为例。在传统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中央财政拨款倾向于城市,而在地方财政实力上,农村财政又远不及城市财政,导致城市教育的财政拨款长期大大高于农村教育,城市教育资源配置远优于农村。严格的城乡户籍分离制度限制了城市和农村中不同的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资源的选择,也限制了他们对于教育机会的把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需要根据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市民与农民平等待遇、等原则要求,均衡配置城乡要素,促使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从而促进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实际上,城乡统筹发展,还能促使教育效果的公平合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城乡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学习的机会不等,毕业后的就业机会的不等――诸如农民工二代等现象,就是当前城乡教育效果不公平的表现。只有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减缓或消除这种教育不公平现象。

3 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

积极的社会管理,以建设一个好的社会为基本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实现途径,以营造好的社会生态作为基础,以健全社会机制作为实施的关键。在传统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消极社会管理理念。所谓消极社会管理理念,就是以被动防范为手段、以维护现状为目标的社会管理理念。而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倡导的是积极社会管理理念。而积极社会管理理念则是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为目标的社会管理理念。

因此,中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结合在一起,通过制度创新,创造出一个更有活力和更加美好的社会。教育公平自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为改进教育公平设置了思想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社会关系和积极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为教育公平提供制度、政策和实践支持。

三、城乡统筹发展对教育公平的保障和措施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保障措施上切实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提升。其主要保障措施有如下三点:

1 发展规划协同化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上就城市与农村视为一个整体,改变城市与农村割裂的发展格局,合理公平地做好城乡共同、协调发展的布局;也不能简单地将城乡发展看作为单一的经济发展过程,而要将其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合理协调、协同发展的全面进步。城乡统筹规划是政府指导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和政策。

在城乡统筹协同发展规划中,就有教育公平的一席之地。在我国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协同化反映在教育公平上,就是要在发展指导和规划层次上将农村地区的教育目标、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等方面指标逐步提高到与城市地区相比的合理水平。这种教育发展布局将是我国未来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

2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政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体包括财政投入、成本分摊、收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当前,教育,也别是基础教育,是我国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投入一直偏向城市,造成城市在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长期优于农村。而且,基础教育过去长期由市县级财政负担,由于城市与农村财政实力的差距,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对于教育这种特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对于社会公平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机会均等具有鲜明的公平价值取向,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教育权利的关切,达到公民平等分享教育资源和机会,为社会带来公正与活力。

3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容。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在我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和任务。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同现代化。从内容上看,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其内容之一。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要求统筹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而且要求统筹城市市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缩小“市民”与“农民F"及其家人的教育差距。目前,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要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个类别,其目标就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除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性”予以保障之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还通过加强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发展乡村经济等方面,通过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等途径加强对受教育者“社会支持”,减少甚至消除不同地区和阶层的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差距”。而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还能提升诸如进一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后的社会承认、就业机会等教育效果方面的公平性。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3

【关键词】优化;发展环境;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统筹发展是廊坊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理清廊坊市教育发展的现状,从观念、政策、体制等方面推进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地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含义

目前对城乡教育一体化也没有统一说法,巴登尼玛等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由城乡一体化所引发出来的一个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则是在教育领域内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教育传承和分享共同的人类文化成果”。王克勤则认为:“把城乡教育置于由城市和乡村所构成的同一个大系统中,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把它们视为同一个整体,以系统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所以,从整体上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就成为必然要求。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整体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整体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流动性,由于有差异,就会引起流动,有了流动,就可能形成系统中新的有序结构。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宏观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制度性因素,实现城乡教育由原来的“二元”或“三元”向“一元”的转变,农村教育必须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形成新的有序的一体化系统。换句话来说,“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城乡教育空间的布局、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实现融合、融通,城乡教育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家能否持续繁荣关键在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它的根本就是人才,就是教育。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当前而且关系未来,不仅关系着经济繁荣而且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我们要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科学发展的现象或倾向还非常的突出。比如,“以考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偏离了以个人需要为依据,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行的城乡教育环境下,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制度的不均衡,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以人为本”难以真正落实到教育上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教育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廊坊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推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

2.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

统筹城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优质的教育,能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发展了农村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顺利完成。

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传播科学知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志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城乡教育之间还存在大量的不公平现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否接受义务教育与贫困生救助、教育乱收费、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等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基础。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谁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教育不公已成为了当前社会中最大的不公,而教育不公平中最大的不公平是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教育公平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愿望。

(2)公民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能保障教育的公平。

三、廊坊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5.4%,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5:1,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小城市、大农村”是廊坊的基本市情。因此使得城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较大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用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而有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具不齐全,上课仅限于抽象说教,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农村学校的操场几乎都是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操场或操场被承包占用。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成了一大问题。身体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效率,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农村学校的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因为待遇、环境、条件等与城市中的教师有很大差别,致使流动越来越严重。城市里的教师学历都是达标的,并且还有很多是高学历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很多都是民师转正的,年龄大而学历低。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1.不同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

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很好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

2.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

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而农村中学的物理,化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

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收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4.农村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由于教研室的教育指导演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也很缺乏,因此,难以发挥各教研室的在本教师培训的优势。

(三)农村学生流失严重,学生辍学数量增加

由于农村教师的质量一直在一个低水平线上徘徊,使得农村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作用降低,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收益不明显,很多学生乃至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很多的学生外出打工,辍学,造成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机会的不均等。

四、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廊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一)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变革

随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社会,教育战略指导思想要实现第二次重大转变,把城乡分割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对城乡教育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在教育政策上平等、国民教育待遇上一致、教育事业发展上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城乡共享、教育质量上共同提高、教育公平上全面推进,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二)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1.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领导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市、县、乡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经费、教师、教学、督导评估等方面统筹责任,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制度和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教育关系,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发挥市财政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能力。

2.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一是调整政府对15年普及教育的投入结构,坚持投入主体重心上移,着重强调市级政府的责任。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应注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逐步提高政府分担的份额和比例。经费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帮助处境不利地区达到一定的普及15年教育财政水平。确保普及教育财政资金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均衡,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保证所有学校都能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保证各地区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维持在国家设定的最低水平以上运作,确定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把城乡教师的一体化现代化摆在首要位置

深化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建立稳定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资格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教师必须是幼儿师范专科毕业;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实现岗位学历本科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现岗位学历能力专业化、技能化,培养“双师型”教师。

2.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人事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制度,对边远乡村编制倾斜。统筹城乡教师管理,实行教师“县管校用”制度,实现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促进教师在全市、全县范围内流动,确保名师进乡村。完善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探索多样化教师交流模式。义务教育教师要依法实行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定期交流。所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都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两年以上任教、支教经历。

3.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制度

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行全市统一的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为了缩小农村地区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问题,可参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办法,应尽快制定全市统一的最低农村教师工资津贴标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地方工资加国家津贴的双轨制度,以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统筹城乡教师专业成长和培训

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促进各类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5%的比例由财政单独安排,市、县财政按照各自分担50%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得低于5%。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网络,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质。

5.统筹城乡校长队伍建设

倡导教育家办学,注重选拔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魄力敢于创新的教育管理人才。实行城区优秀校长到乡村学校定期任职制度。

(四)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城乡教育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分享过程。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原有的教育政策体系和教育法制体系必然与日益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形成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超前研究,注意均衡和协调各种教育诉求,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整体教育利益提升。重视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新,通过政策、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新的矛盾,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疏通城乡之间教育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不同社会阶层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维护城乡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五)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

教育现代化需要科学指导。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一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是一种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国际经验的研究以及对国内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根据廊坊的区域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R].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2]方烨,蔡昉.再续人口红利需深化教育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9-9-16.

[3]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重要标志[OL].http://.cn.2006.11.22.

[5]刘运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群言,2007(06).

[6]孙刚成,王婷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05).

[7]张海东,殷桂金.资源统筹和谐发展提升农村初中校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05).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4

【关键词】城乡统筹 职业教育发展 政策创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加快农村建设,逐渐消除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中共对城乡关系思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城乡兼顾、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提升,也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转型矛盾和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的解决策略。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和新机遇的基础上,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战略,是党和政府为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它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社会性。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既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涵,也是促进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也应与这一大方向相一致。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政策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或称城乡二元体制,是指由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带有二元特征的种种规定、法律和制度安排。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城乡职业教育差距产生的制度根源。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公共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市偏向”,即政策的研究制定以城市为中心,忽略了对农村和广大弱势群体的应有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明显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突出表现为政策的城市取向。比如,在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方面,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基本上以城市教育和工业发展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建立制度的标准,难以发展出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难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偏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政府就必须打破传统二元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互动为节点,构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在城乡职业教育的规划和管理中考虑到“四性”要求,即“发展规划的全局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发展过程的双向性、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而不是简单地从“城市倾向”到“农村倾向”的转变。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质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对职业教育分离发展的束缚,把城乡职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享受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优化城乡职教教育资源配置和调整职教政策为手段,来实现城乡职教资源的优势互补、双向流动,最终达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构建一个以区域为中心、打破城乡界限,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统筹职业教育的发展,保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必须公平公正。在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在职业教育上往往拥有比农村更多的政策优势和财政供给。要改变这种城市偏向,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国家应对这种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公平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经费、办学体制、硬件、软件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因此,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还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目前的困境,制定和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补偿制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起点,最终达到尽快缩小城乡职业教育的制度性落差,实现制度上的平等,以构建城乡协同发展职业教育新格局。

二、统筹政策规划,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

规划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基础,建立健全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的重要前提。应该把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把职业教育规划纳入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统筹城乡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在城乡统筹视野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在多个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就应包含这个基础,应有结合本地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有充足的职业教育发展财政支出预算。

长期以来,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教育大多注重普通教育,认为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农村教育中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农村教育经费大多流向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本就落后的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各市县教育规划应把农村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和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充分地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把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战略和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范围,有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各地方政府还须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专项规划。中央提出现阶段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极大,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这四大工程,制定好职业教育的专项规划,对职业教育实行目标化管理,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作为实施城镇化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就业优先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总之,应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融入国家各项重大战略之中,使城乡统筹职业教育与各项国家战略实施协同发展。

三、改革经费投入政策,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补助力度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政府在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近年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职业教育要承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实现其自身内涵发展的要求相比,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政府有必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的资金供给状况。笔者认为,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上明确职业教育投入在整个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并能逐年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要能够保障政策的落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做到及时到账、专款专用。对职业院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以及农民工的转移培训,各级政府要尽力而为,力争不断扩大培训补贴数量,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另一方面,政府开拓资金投入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这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征收职业教育税和人才培养费,对自主进行员工培训或捐款资助职业教育的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等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全社会积极投资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同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还应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对其实行补偿投资,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和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确保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加大实行城乡职业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财政政策。职业教育发展的“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大部分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流向了城市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则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城市与农村财政实力的差距,造成农村职业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而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起点的不公平主要就表现在教育基础设施的不公平配置方面。相对于城市职业教育优越的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设施设备、师资条件较差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通盘考虑、协调布局,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强城乡职业教育设施设备的衔接和互补,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动、城乡共享”。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的农村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的农村职业学校和装备齐全、资源优质、服务质量高的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其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开发的中心基地,以此来缩小城乡职业教育的差距,推动城乡职业学校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

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的建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市场机制在促进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互动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能使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得更好,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会更大,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公平的外部市场环境做保障。因此,引入市场机制是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城乡职业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市场引入力度,形成公平合理的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

首先,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市场化。一直以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以政府为主,较为单一,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存在办学效率不高、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等不良现象,所培养人才多为地方经济服务,造成了城乡人才流动的樊篱。因此,职业教育发展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市场化改革,用市场机制冲破当前职业教育中城市与农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统筹办学格局,吸引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特别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流动,在流动中优化组合,实现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从而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更好地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

其次,要促进招生市场的城乡一体化。长期以来城市职业学校在招生上存在着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生源的单向流动,因此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就有必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把城乡生源看成是一个整体,切实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与市场需求提供学习机会,在学校招生与学生意愿之间形成双向的自愿选择状态。同时,对于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一方面农村职业学校应努力提高办学效率,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报考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学费、设置优于城市职业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帮助就业等,以此来吸引生源,缩小生源差距,保证农村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最后,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现象。劳动力市场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招生与发展。因此,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就必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城乡不公平的就业竞争,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确保城乡劳动力都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尽可能减小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阻力,构建一个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五、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的城乡职业教育集团

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革除教育资源要素流动的壁垒,冲破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统筹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发展。因此,统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应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城乡合作、校企融通、市场引导等多种途径,积极进行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城乡统筹思想指导下,形成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的城乡职业教育集团,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笔者认为以区域统筹为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第一,通过政府统筹整合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政府对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的整合,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部门应从城乡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制定公平合理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以及对相对薄弱的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补偿配置政策;二是政府应利用政策的导向性,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积极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以强带弱,充分利用城市职业学校的优势资源,通过送教下乡、工学结合等多种途径,使农村职校生和农民都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三是通过政府协调,整合培训资源。目前,各地农业、劳动、科技、扶贫等不同部门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培训资源,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局限,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合力;四是通过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和调动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对现有的民办职业院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产权整合,走集团化办学道路,组建股份制集团化的职业学校,提高民办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办学硬件共享,在区域内建设好一个或多个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的特性决定了其办学硬件建设应注重学习场所建设的情境性,但长期以来,我国同一地区隶属不同管理部门的同类职业学校林立,专业重复设置,教学设备重复建设,面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城乡职校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有效的合作,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为此,政府可通过宏观调控,形成院校联盟,两个或三个同类学校可共同建设一个标准的一体化操作室或模拟车间、校办工厂、校外实习基地、多功能教室等设施,实现硬件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硬件配置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第三,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优质师资的城乡流动。师资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师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除了保障硬件设施齐全外,还要兼顾“软件”建设,即师资的培养工作。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市中心”的发展取向,具有较强的制度惯性,城市集聚了大量优质的职业教师资源,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优于农村。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差距,应着手建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规划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城乡师资的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农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工作和城乡职业教育师资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引导城市职业院校对农村职校进行对口支援,主动担负起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达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目的。

城乡统筹战略方针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政府部门应基于城乡统筹的政策要求,加快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创新,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从而缩小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差距,实现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馨梅,苏君阳.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价值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16-20.

[2]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决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0.

[3]姜作培,马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互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55-61.

[4]马树超.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8(27):9-11.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 国民福利 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

城乡统筹是基于目前中国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总体落后于城市的现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要实现国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使全民的福利最大化。要求战略实施后国民福利的总体增长优于现有发展模式下国民福利的增长。

一、城乡统筹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要求

1.城乡统筹对教育消费有公平的需要

教育对于一国国民,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为其提供现实和未来的福利。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政策等诸多因素,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在获取同等教育的机会上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目前提供给农村居民的相同教育应该得到较城市居民更大的效用。按照国民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城乡统筹需要教育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农村居民更多机会。长远而言需要实现教育机会与教育过程在城乡间的公平分配,最终实现教育消费的效用最大化。

2.城乡统筹要求教育生产效率最优

国民福利的最大化,是以资源的有限性为前提的。从生产环节而言,效率越高,对国民福利的贡献越大,反之,则相反。

教育的生产效率,由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的比值反映,比值越大,效率越高。教育投入涉及教育生产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相同产出下,教育的生产效率与教育投入成反比例变动。

城市在人才、公共设施、信息等教育资源方面较农村更具集群优势,达到相同的教育产出,其投入更低,有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

3.城乡统筹需要教育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

由于目前教育消费与生产在城乡间对整体国民福利的贡献存在矛盾,落实城乡统筹目标就需要教育在消费与生产上有机平衡,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教育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使教育对国民的总体福利贡献最优。

二、城乡统筹中教育效率与公平的观念误区

1.公平就是平等配置资源

城乡统筹需要城市与农村教育共同发展,有人就认为农村与城市应该配置相同的教育资源。这其实是对教育公平的误解。教育公平强调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但是如果牺牲教育效率以致教育对国民的总体福利贡献下降,这就成了对全体国民的不公平,它明显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2.用纯市场化手段实现城乡统筹中教育效率的最优

目前,我国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教育低效率的问题较为明显。于是有人提出了教育完全市场化的观念,希望教育资源全部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实现教育效率的最优。这种观念有其可取性,但是忽略了教育的消费环节。完全市场化后,城乡居民对教育消费的差异仍然存在,有较强购买力的城市居民得到的教育机会远远超过农村,随着城市居民对教育消费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将使教育对国民的整体福利贡献低于非市场化运作水平。

3.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有人认为城乡统筹属于政府工程,实践中就出现了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全权安排教育生产资源和教育消费机会的情况。支持这一行为的观念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教育的最终消费者是不同的主体,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后者有明显差异,其对资源的配置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现实中就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许多考核指标,变成了学校争夺政府资源配额的航标。结果是许多资源耗费在了做表面文章上,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产出无法实现。

三、城乡统筹建设中教育效率低下与公平缺失的现象与原因

在城乡统筹建设中,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存在低下与缺失现象。

1.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教育促进城乡差异缩小的能力极弱

教育的效率,除了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同时还表现为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促进。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发挥得越好,教育的效率越高,反之则相反。我国农村的居民,总体而言是处于社会的较低阶层,但近年来的教育并未缩小他们与城市居民的差距,相反还有扩大的趋势。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教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忽略了公平也应该是教育产出要考虑的社会内容,公平被过于弱化。

(2)教育满足消费者的能力不足

教育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教育消费者中受教育者需求的满足程度。目前以高等教育为典型代表,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的情况较为普遍,以致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低下;而农村家庭孩子上大学的相对成本更高,在子女毕业无法就业时,满意度会更低,现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3)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偏低

目前,占我国城乡教育主导地位的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教育消费者的实际影响较弱。同时学校间的有效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学校高效使用教育资源的外在压力不够,于是许多学校把主要精力用于生源的获取或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教育的整体效率难以达到社会要求。

2.教育公平缺失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教育法规定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现实中,由于政策、环境、经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获得的教育机会偏少。

(2)农村与城市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在部分学校里,由于农村孩子在前期养成教育、家庭背景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过程中往往难以得到教师的重视,更多时候是被教师忽略的对象。

四、城乡统筹中教育效率与公平平衡发展的政策思考

1.加快城市及城镇化建设,提高教育效率与公平

由于教育在城乡的消费与生产上不能达成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硬性的“均衡”或“效率优先”政策往往会顾此失彼。通过城市及城镇化建设,把农村居民从现有落后的经济与文化环境推向与城市相近或平等的环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与城市居民在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城市化或城镇化建设,使教育投入的集约化效应得以提高,有利于教育效率的整体提升。

2.转变教育投入方式,改进城乡教育的效率与公平

目前,因为政府在教育资源的投放上主要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考虑资源的去向,对教育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考虑不够,导致受教育者享受到的教育公平和社会认可的教育效率均不太理想。城乡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改进可以通过转变教育投入方式,使用合理的市场机制来达成。

城乡统筹中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是政府、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等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提高城乡教育的效率与公平的水平,促进国民福利,增加全体人民的幸福,是我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必须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许丽英,袁桂林.教育效率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叉务教育;师资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05-03

社会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在教育上的体现,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教育平等是相对的,教育不平等是绝对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城乡教育平等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山东省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基于研究需要,本文探讨在微观领域即同一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校际师资配置不合理现象。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表现

(一)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中高级教师比例小

教师学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2008年山东教育绿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城乡教师学历层次差距很大。如:2005年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初中教师只占26.02%,而城市是64.36%;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只占43.88%,但城市是79.20%。职称水平可以反映教师的执教水平和从业能力,农村教师职称水平也低于城市教师。2007年,城市初中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是19.25%,而农村初中仅为8.14%;城市小学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是2.07%,农村小学仅为1.25%。

(二)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

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向。2007年,城市初中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5.45%;农村初中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7.91%。城市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9.85%;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25.94%,是城市教师的3倍。农村专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见表1),外语、音乐、美术等教师拥有量低,教师工作量大,而且为保证开课需要,许多教师存在“教非所学”的情况,导致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三)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代课教师问题突出

从教师数量看,2007年山东省农村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5.5:1,城市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4.87:1;农村初中的生师比约为11.9:1,而城市初中的生师比约为10.69:1。因此尽管近几年农村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城市学校在教师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为弥补义务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各地招聘大量的代课教师,近几年山东省代课教师数量大约在一万两千人左右,而且大部分存在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农村学校的半数以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四)农村教师职后培训层次低,流失现象严重

据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参加省级培训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农村教师培训主要集中于县、市两级,各占总数的37%,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只有12%,而8%的教师未参加任何培训。山东省当前教师流动失范,呈单向上位流动趋势。2007年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减少10848人,增加6906人,比去年减少3942人;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减少25152,增加25214,与去年基本持平。因此,教师流失主要集中在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的过度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现状。

二、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诱因

“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为改变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状况,“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因此,目前山东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主要由政府政策失衡引起。

(一)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

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二元社会结构在教育上的必然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偏差。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是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这一取向有所改变,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明显向城市倾斜而忽视农村的倾向,这造成城乡师资结构的不合理。

(二)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

由于城市学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政府部门在安排教师时会优先考虑城市学校的需要,导致城市学校占有更多高学历教师,并且拥有更多挑选高素质教师的机会。尽管近几年山东省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新分配的教师不甘于农村教育岗位,想方设法调入城市学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由于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短暂性、临时性和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加之对农村的教育状况不熟悉,这一政策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日增。

(三)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

良好政策的实施要依靠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但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监督监察机制并不健全,这导致很多教育政策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政策抽调优秀教师建设重点学校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造成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的不合理集中。农村教师缺乏培训机会,且培训经费具体支出情况难以核实和监督,造成其从业观念和能力落后。而在教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城乡双重标准现象,加之地方政府及学校克扣、拖欠、挪用教师工资,向教师摊派、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打击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城市学校的义务教育一般由县、市政府提供,而农村学校则基本由乡、镇提供。因此,城乡学校间教育经费差额明显,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职后培训经费缺乏。而且,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所以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造成农村学校教育投入、支出不足,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平等。

三、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政策性建议

“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因而同大多数人的自发需要相比,应该能够向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原则上说,就应该由政府向人民提供教育。”因此,教育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阻碍农村教育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问题,关键要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第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政府关键要消除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城乡教育分割和城乡教育分治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为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不合理集中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统一配置县内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保障县域教育资源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平等。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要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为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形成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为保证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一致,台湾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用一张图纸建造所有学校”的政策。因此,政府要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缩小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差距,把县域内农村学校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按照省制定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快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力求办学条件平等,为城乡教师提供相同的工作环境。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村教师队伍。在菲律宾,农村教师除享有基本工资外,还享有艰苦工作津贴;而俄罗斯一直实行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高25%的政策。因此,为稳定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我国必须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落实主管教育的县长责任制,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距。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并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除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外,还可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照顾,使其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以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7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文化;问题表征;路径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16-05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一、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样态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1. 崇尚权威、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2. 相对封闭、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3. 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离农明显、竞争激烈的文化取向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 [2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二、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的冲突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2. 离农文化取向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的背离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3. 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脱节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的落差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3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的对立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三、乡村学校文化重构的路径

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植于乡土文化自觉,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 [4 ]。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 ]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再造,突出乡村学校文化的特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6 ]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3. 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 [7 ]。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4. 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乡村学校文化繁荣与创新平台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 [8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5. 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8-11.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8

1.农村单位人口托幼机构的数量严重不足

在目前我国现有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地方在政府投入、政策制定及自身内部优化而实现的城乡居民享有的学前教育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合理以及学前教育消费可选择性均等方面,城乡学前教育非均等化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目前我省幼儿园总数约为6400所,拥有班级数量为29660个,其中城市为6687个,占总数的22.6%,县镇为7420个,占总数的25%;15553个,占总数的52.4%。表面上看,农村幼儿班数量达到了半数以上,但从现实考察的情况来看,城市、县镇幼儿园班容量远远大于农村幼儿园的班容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单位人口托幼机构的数量应该不足30%。

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省在编幼儿教师总数为66922人,其中城市为23507人,占总数的35.1%;县镇为19369人,占总数的27.7%;农村为24046人,占总数的35.9%。就所学专业来看,幼教及相关专业毕业的为27554人,占教师总数的41.2%,总体比例本来就小,但约有80%左右的幼教专业的分布在城市或城镇以上幼教机构。由于城乡二元化户籍政策,同样是在编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相差很多,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在农村呆不住,而由于编制等问题许多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任教。因此,导致了目前城乡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差异非常明显。

3.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极其贫乏

我省目前在园幼儿总数约为151.3万,城市幼儿为22.4万,占总数的14.1%,;县镇幼儿为34.5万,占总数的22.8%;农村幼儿94.4万,占总数的62.4%。但从城乡幼儿园教育资源配备上看,城市1所标准化幼儿园基本上要在100万元左右,而1所普通农村幼儿园也仅有几万元或十几万元,说明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极其贫乏。同时,反映出城乡幼儿园资源配置的倒挂问题十分严重。

4.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从城乡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师资队伍等问题,目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幼儿园采取“小学”作为“方阵”进行授课;二是一些幼儿园采用小学的课堂规范;三是部分增加幼儿的机械练习时间和频次;四是个别幼儿园布置作业并要求幼儿提交正规的作业。表面上看,这种倾向是托幼机构为了迎合部分家长“不懂得幼教规律而急功近利地让孩子学习知识”,或是幼儿园师资教育理念的陈旧而违背规律教育教学。

二、对策与建议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能否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均衡化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集中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重要瓶颈,而反映在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上的突出问题造成了城乡距离进一步拉大,这是与实现我省“围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中小城市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相悖的。站在城乡学前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高度,提出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

1.抓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契机,争取国家财政的更多支持

我省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以争取到上亿的支持,这将为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均等化发展解决一定的燃眉之急。虽然从资金的总体数量上看不少,但要想真正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等化发展,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抓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契机,争取国家财政的更多支持。地方各级教育、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出台地方性政策,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编制问题

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各地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幼儿园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然而编制—“名分”问题却是内在的根本原因。要想真正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可以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的经验,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政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其编制问题。

3.构建城乡园“结对—帮扶”网络,实现城乡优势资源共享

城乡幼儿园拥有各自的优势与发展瓶颈,站在“优势互补”的角度,挖掘城乡托幼机构各自的优势资源,并鼓励城乡幼儿园“互帮、互助、互学”,实现城乡优势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网络,改变以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关注城乡财政投入、政策指定以及现实层面探讨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政策失衡、校舍及设备等严重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同时,而且要发掘城乡各自有利的因素,并提出二者“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互通有无、资源优化”的系统性应对策略。

4.建立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机制”,盘活省域人力资源

借鉴中小学教师城乡流动机制的成功经验,试点幼儿教师城乡流动机制,鼓励城镇优秀幼儿教师下乡或挂职锻炼,改善农村幼儿教育信息匮乏问题,同时,鼓励农村优秀幼儿教师城镇幼儿园交流、学习,把农村“因地制宜、就地挖潜”的做法和理念带给城镇幼儿园。真正盘活省域人力资源。

5.利用大中专院校的学术平台,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9

教育发展不均衡,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当前,城区学校由于在条件、待遇等多方面优于农村学校,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涌向城区学校。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因此,优秀教师向富裕地区、向城镇流动也有其合理性。由于这种教师“流动”现象的加剧,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上大大不如城区学校。另外。由于城区学校在新进教师的问题上有“特权”,可以优先保证,在学历上也有要求,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越是城区学校、甚至靠近城区的学校,教师越多,优秀教师也越多,有的学校甚至严重超编;另一方面,越往基层走,教师越紧缺,优秀教师越少,有的农村小学五六年都得不到新教师的补充,所以还有许多农村学校存在一个老师“包”一个班的情况。农村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受学校人员和经费的影响,他们几乎没有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教育质量不高,生源减少也就再所难免。这种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也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应将目标定位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上来,统一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实践上来。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统筹力度。要最大限度地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清理教育负债,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县、乡镇两级政府的办学责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资助学。在依法征足用好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土地批租出让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等政策,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实现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一体化,要按照城市化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和“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整体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这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客观要求。按照我县城市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认真规划、整体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客观要求。对于农村学校,可以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减少点数、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使每一所学校都拥有大体相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多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同时,加大农村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力度,让示范学校带动周边学校共同发展。

同时,利用各类教育创强、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市示范等级学校等有利时机,调优配强做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带动本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进而整体升格,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要充分调动乡镇、村的办学积极性,加快乡镇中心小学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乡镇中心小学标准化率,积极创建示范性村教学点,强化示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构筑起以乡镇中心学校为核心的优质教育网络。要在师资队伍上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予以大力支持。面向农村教师组织实施以新课程、新方法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和教育活动,构建开放灵活的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继续开展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活动。还可以开展城市优秀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示教、挂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定期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等活动。另外。适当地调整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福利,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要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流动机制,为农村弱势学校补充新鲜血液。

在推进办学设施标准化,教师、干部交流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评估机制。并加以贯彻落实,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措施,着手构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水平的评估机制、监测制度和经费投入引导性激励机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城乡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水平程度的评估,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篇10

在河南省努力实施“科教兴豫”的战略方针,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三化同步”的历史背景下,近年来郑州市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积极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差异仍然显著。研究对2011年郑州市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整理,主要从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两方面对郑州城乡基础教育进行了相关比较分析。

1.1办学条件的城乡差异

郑州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异不大,且乡村和镇区在一些指标上不同程度地优于城区,镇区和乡村的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多媒体教室座位显著高于城区。此外,乡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图书量为18.73和37.70册,高于城区小学和初中的16.96和19.26册。生均计算机乡村初中为0.10台(农村初中平均每10人拥有1台计算机),高于城区初中的0.08台(城区初中平均每12.5人拥有1台计算机),乡村高中和城区基本持平,这表明随着郑州市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投入,郑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城乡差距基本消除。通过比较郑州市城乡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可以发现(表2):一方面,对于学前教育,城区的办学条件显著高于镇区和乡村,城区学前教育生均图书量为7.12册,显著大于乡村学前教育(3.15册),城区学前教育生均数字资源为3.14GB,显著高于乡村学前教育(0.55),城乡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对于特殊教育,城乡差异显著,乡村几乎没有相应的办学设施和条件。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是郑州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1.2师资力量的城乡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表3),在郑州市基础教育中,城市在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均大于县镇和农村,特别是城市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远大于县镇和农村。对于特殊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在城市,农村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职工。因此,从基础教育的数量来看,郑州城市的基础教育数量要大于县镇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区域分布并不平衡。从生师比来看,镇区和乡村学前教育的生师比分别为13.20和13.72,高于城区(8.53),镇区和乡村高中和小学的生师比和城区基本持平,只有初中的生师比较城区低。可见,郑州在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由表4可知,对于中学教育城乡教师学历水平差异不明显。但是,对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郑州城市的教师学历显著高于县镇和农村,城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5.49%和56.71%,高于乡村的4.76%和29.25%。总体来看,郑州市学前教育和小学的城乡师资水平差异明显,应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师资水平,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比较可知(图1):一方面,郑州市城乡小学校均各科教师人数差异较大,城市小学各学科校均教师人数显著大于县镇和农村,教师资源的分布城乡间存在不均衡;另一方面,郑州市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学科校均教师人数显著大于其他学科,教师资源在学科间分布不均衡。由于受教育观念、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加之河南省学生人数众多,升学和就业竞争压力大,和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招生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改革尚不完善,郑州市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容乐观,尤其是县镇和乡村小学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劳动等课程的校均教师人数不足。

2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2.1均衡教育资源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资源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一方面,要均衡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通过分析,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相对城区比较薄弱,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均衡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着力提高幼儿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基础教育,努力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2.2均衡师资

人力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的素质。在城乡生师比差异不大,解决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农村教师在收入、住房、办公条件上与城市教师基本持平。尝试开展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实现城乡师资水平的平衡。另一方面,均衡学科间的师资配置。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大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劳动等课程的师资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均衡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