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09-27 16:47:31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书籍装帧;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书籍装帧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专业课程,是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是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及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时代要求其必须随着设计艺术教育的改革而行动。本文主要研究以独立学院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对象,对课程的现状、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书籍装帧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独立学院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给课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精神指导下,构建利用科学、生动、自主的教学内容为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框架,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提供有意义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学习经历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今各高校独立学院的日益发展壮大,其艺术专业的教育方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独立学院在此领域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独立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生和专业艺术型高校学生一样,都属于艺术型创新人才,是否具备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是衡量其学习能力的基本标准,所以其专业教学应完全遵照专业艺术型高校的方法模式。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独立学院因其自身办学性质和特点,更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否迎合市场、怎样拓展就业渠道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一、书籍装帧教学方法探究

《书籍装帧》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衔接着大学阶段的三大构成、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等专业课程。《书籍装帧》课程总结、回顾、综合运用平面设计专业前期课程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考验学生专业设计水平是否进步,是否掌握了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的一个标志性课程。要将课程目标与专业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引导独立学院学生在《书籍装帧》课程中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对课程产生兴趣并转化为学习动力,就要加强引导。而引导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从开展教学实践、把握教学重点以及培养学生适应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等角度对《书籍装帧》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论述,探索《书籍装帧》课程的教学方法。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全面的实践技能和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的综合素质高级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教育必须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新型设计人才为目的。

二、书籍装帧设计的人性化研究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也是技术设计,由于人们对书籍在精神上需求的空间,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也就更向人性化设计发展,而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油墨、印刷到阅读设计都更趋向人性化需求的设计。读者在品味书中非物质性的精神时,视觉就是其中最直接且最重要的感受。如对儿童的书籍会采用比较多鲜丽的色彩。书籍装帧设计也是在追求一种以书籍为载体的人性化设计。随着书籍材料纸张的原料不断减少,虽然印刷工艺的不断提高,但为保证书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人们就会追求一种非物质性的书籍装帧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非物质性是人类追求社会的合理需求,也是人类追求人性化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三、书籍装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书籍的装帧设计人才培养,主要是两种,前期需要通过学校来学习,后期是通过就业大量实践活动。目前,普遍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补的现象。在培养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能为书籍设计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创造合适的发挥环境,国内著名的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说: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那种绘画式封面以永远不变的正文版面为基点的装帧,只是一个外包装,书籍设计是包含着整个编排的以扉页等内在组织从“皮肤”到“血肉”的三元次的有条理的再现。

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引入虚拟体验式教学模式。例如,平面设计专业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时,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爱的作家,对其作品风格和过往装帧情况进行研究,写出短评,并为其中一部作品重新设计装帧,并在课程结束时对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课堂阐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总结能力、写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增进了教师的知识,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互益。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的同时,更需要有意识地巧妙引导。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彻底放手,被动跟随学生的思维,将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漫无目的,偏离课程目标。

总之,书籍装帧设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必须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课程模式。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是当代社会和学术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籍设计一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0).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些具体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旨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书籍艺术设计这门课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中外书籍形态的形成、书籍设计基础、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的外观设计、书籍的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书籍印刷与装订。其中,书籍的整体设计、外观设计、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均可设置成项目式教学,而其他几部分则以理论教学为主。下文中将以书籍的整体设计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法实施前的理论准备

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书籍整体性设计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整体关系、封面封底书脊的整体关系、书籍装帧与印刷工艺的整体关系等重要知识点,图文并茂地传授给学生。

(2)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

教师结合实践,拟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项目,可以在书籍整体性设计这个大的范围下,按照书籍类别、读者对象等划分成一些具体类型,并对项目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具体项目要尽量涵盖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我校专业划分和通选课的选课特点,可以将艺术设计、造纸、印刷、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

(3)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规划

教师指导各个项目小组,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规划,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实践调查和开拓创新。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查阅哪些手册、调研哪些地点,来完成项目实施规划,同时指导各个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比如,小组中造纸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材料的准备、印刷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印刷装订方式的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版面布局的构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形态的计算机绘制,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指导各个项目的完成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按照项目规划,完成项目设计。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进行书籍整体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做出草稿后及时与教师交流,明确项目设计的改进方向,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成果。(5)项目成果交流与评价各项目小组将最终成果以PPT形式进行阐述,并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师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成果,指出优缺点,做出项目总结。这样在分析与评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经过多个轮次的教学实践,这种项目教学法已经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完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变“听课-记录-总结”的模式为“听课-项目规划-参与-评价”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互动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闷头苦学者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容易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而互动式教学则是以启发式为主[3],通过师生互问互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引导:

(1)问题式互动

比如讲到书籍封面设计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好的书籍封面应该具备哪几个要素?书籍封面和招贴海报的版面构成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考,然后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进行理论讲授。

(2)案例式互动

比如讲到概念书籍设计时,在分析一个木质材料椭圆体结构的概念书籍作品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换一种材料、换一种结构,能否设计出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课堂氛围。

(3)讨论式互动

在讲述书籍整体设计时,可以让部分学生寻找各自喜欢的书籍,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书籍的整体设计构思,材料、色彩、构图、印刷等特点,然后进行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整体设计理解。

3实践教学法

书籍设计艺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对版面设计软件感兴趣,热衷于电子书籍作品的创作[4],而缺乏对材料、印刷、装订的实践探索,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设计的作品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很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针对这种情况,本门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放的实验室

我校的实验室在中午、周末等时间都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鼓励学生到造纸实验室去体验特种纸材料、去印前实验室体验印刷制版分色等工艺、去印刷实验室体验上光覆膜装订等工艺,并且鼓励学生提交实验成品,以作业形式分享实验心得,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分的一部分,计入考核。

(2)专业的实习基地

我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金华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平时可以去出版社印刷厂实习、打短工,亲身体验书籍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通过和资深编辑、印刷工艺师的直接交流,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

(3)开设校外专家讲座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3

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电子书籍的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语言相融合的产物,其在原有的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设计的基础上,融入了三维图像、交互设计、flas、音频、视频等动态立体图像表达形式,并通过音频播放功能,把文字信息以声音的形式有效、生动地传递给读者,使书籍真正营造出视、听、嗅、触、味五感于一体的阅读氛围。对于电子书籍教学与传统书籍相比较,对书籍设计如何体现“五感”有一个新的认识。“视”的体现:将传统书籍版式与动态技术结合,动静结合。“听”的体现:在电子书籍中融入听觉元素更好的传达信息的同时,提高了书籍听觉感染力。“触”的体现,从以往传统书籍对材料的触觉提升到以读者与书籍交互性设计和参与性,通过读者对屏幕的触摸或是鼠标的点击、拖动,运用动态图像使读者体会触觉的主动性。“嗅”与“味”的体现,电子书籍无法从食物的方面传达嗅觉,只有间接的从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来刺激读者。总之,在电子书籍的教学中要强调书籍内涵艺术化、设计风格简约化、设计信息多元化、设计服务合理化的原则,贯穿到整个电子书籍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去。

2对电子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

2.1培养模式的改革电子书籍的教学中以综合学科知识运用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方式,改变单一教学模式,以开放式态度对待学生和教学。在电子书籍的内容采集阶段,提倡凸显个性化特征;在创意阶段,鼓励学生突破、创新;在电子书籍的制作阶段,以合理化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原则,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效的编辑和安排。教师应把握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以不同阶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能一味追求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全新效果,而是要本着传统书籍技巧与电子书籍技术结合的方式,确立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电子书籍设计教学内容的设置优秀的电子书籍设计是以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相结合的产物,教师在电子书籍设计的教学内容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强调版式设计:在电子书籍教学中信息传达是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的重点,虽然电子书籍不同于传统书籍的纸质媒介和形态,融合了音频视频以及图形图像为一体的心得表达形式,但是它的呈现,在读者阅读时,仍然以图形、文字、色彩为主要构成,所以将传统设计元素与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强调适量的设计元素,避免视觉混乱进行有序的设计,准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提倡交互式设计:相较于传统书籍,电子书籍运用交互式技术使读者通过界面中的按钮、图标、菜单等交互式设置,来实现阅读的主动性,所以引导学生通过交互式设计来增加读者阅读的互动性、趣味性和主动性是电子书籍设计教学的重点,但在电子书籍中交互设计应当适度、合理,带动读者的参与,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鼓励运用新技术:由于电子书籍中的媒体多元化,所以对于新技术(软硬件)的掌握与操作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将新技术在电子书籍设计上进行运用,利用flas、视频音频、3D模拟虚拟空间等手法,使学生在电子书籍在个性风格和艺术表现上更为丰富,但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与挑战,需要学生指导掌握综合知识与技术。在课题设置训练上:以网络上招标的电子书籍设计项目来作为学生训练项目,如:电子杂志、电子书刊、电子报纸等,而不是局限于虚拟课题设计,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市场的需求来创意,设计出优秀的电子书籍。

3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考勤预警;学业预警;毕业预警

[DOI]10.13939/ki.zgsc.2015.43.115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的学习质量考核和管理。

1 学籍预警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因违反学校《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中关于累计积欠学分、考勤违规、记过违纪等方面的规定,而造成的休学、退学、延长学制或者无法正常取得学历、学位等学籍不良异动的情况,极大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影响到了院系的学风建设。

探索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学籍预警是指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籍管理中出现的不良学习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提醒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学校、学生与家长三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学籍预警管理机制改变了传统学籍管理,变“秋后算账”为“过程预防”。通过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提醒预警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推进院系的学风建设,也体现了高校“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教育理念。

2 学籍预警的种类及具体实施

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党委与行政的正确指导下,语言文学系结合具体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近年来积极探索并实践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在全系范围内逐步推行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学籍预警分为考勤预警、学业预警、毕业预警三种类型。

2.1 考勤预警

考勤预警是指对因无故旷课累计节次临近学校处分节次的学生发出的预警通知。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及超假者,以旷课论处,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①一学期旷课累计达30~40学时者,根据情节轻重及认错态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②一学期旷课累计达41~6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③一学期旷课累计达61~80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④一学期旷课累计达80学时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语言文学系各班的教学联络员负责记录班级《课堂考勤记载表》,班主任签字后每周定期交给系办秘书汇总。系办秘书抽查各班级考勤情况,核实各教学联络员记载的真实性。每月将考勤记载表中旷课节次进行汇总,确定进入考勤预警学生的名单。

考勤预警,分为考勤谈话预警与发出《考勤处分预警通知单》两个级别。当学生累计旷课学时临近20节时,在全系范围内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考勤谈话预警的学生名单,班主任老师、系秘书、系主任分别约谈该生,做好充分的沟通,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并提出考勤要求。如果该生无视纪律继续旷课,累计旷课学时临近24节时,再次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考勤预警的学生名单,并向该生发放《考勤处分预警告知单》学生联,对学生提出考勤处分预警。考勤处分预警通知单分三联,即学生联、家长联、院系联。其中,学生联在系主任约谈时发给学生本人,家长联由班主任老师寄送学生父母,院系联由秘书存档。对学生发出预警通知单后,如果该生屡教不改,继续旷课者,一旦达到学校的处分节次,将严格报送学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语言文学系自全面推行考勤预警以来,主要依托各班级教学联络员的《课堂考勤记载表》,要求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老师积极支持教学联络员工作,协助抽查课堂考勤记载的真实性。系秘书核查《课堂考勤记载表》,并每月进行情况汇总,做好各班级的旷课学生情况统计并确定考勤预警的学生名单。其中,部分学生在考勤谈话预警后,出勤率有很大进步。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继续旷课,无视纪律。在向这一类学生发出《考勤预警通知单》学生联后,学生大部分很受到触动,表示要改过自新。但依旧有个别学生毫无触动,语言文学系将该生旷课的材料报送学校教务处严格进行校纪校规的处理。

2.2 学业预警

学业预警是指对无法按时完成学业,有可能要延缓学制的学生发出的预警。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学籍异动处理。①一学年经学期补考后取得的总学分低于该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应修学分1/2者;②各学期累计未获得学分本科生超过30学分,专科生超过20学分者。

语言文学系自推行学籍预警机制以来,在每学期期初清查学生的所获学分与未获学分的统计情况。其中,对于未获学分已临近学籍异动处理一半及以上学分的本专科同学,在全系范围内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学业预警的学生名单,班主任老师、系秘书、系主任分别约谈该生,并向该生发出《语言文学系学业预警通知单》。预警通知单共分三联,一联学生存,一联家长存,一联系办存。

系秘书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导出数据,清查截至目前各班级学生未获学分的情况。统计表格中,详细可以查看每个学生未获得学分的情况。已临近学校学籍异动处理的学分的学生列入学业预警对象。班主任、系秘书、系主任约谈同学,了解未获学分的各门课程的情况,鼓励该生发奋学习,改过自新,并向该生发出《语言文学系学业预警通知单》学生联,对该生提出学业预警。家长联由班主任老师寄送学生父母,院系联由秘书存档。学生在领取预警通知单后,产生一定的学业危机意识,逐步端正学习态度。

2.3 毕业预警

毕业预警是指对因未修满本专业学分,或者未到学位授予条件而无法取得学历、学位的学生发出的预警。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凡在籍学生,德育和体育合格,在规定的期限内,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取得了本专业要求的各类最低学分,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本科生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语言文学系探索从大三本科下学期(大二专科下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提前启动毕业预警机制,提高学生对具备毕业资格的认识,加强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正常取得学历、学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毕业预警,并发出《毕业预警通知书》,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在学校、家长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尽量避免出现无法正常毕业的情况。

为了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了解毕业生资格的情况,语言文学系制定了《毕业生资格审查摸底统计表》。表格内容涉及学位课平均分、专业课补考门次、公选课学分、终极补考课程、受处分情况、普通话、等级英语等成绩栏。学生如实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内容先进行自查,有发现不足的地方要更加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争取毕业时能够顺利获得学历、学位。学生上交的摸底表格,系秘书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核查该生的学业基本信息是否填写准确。对于毕业或学位授予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老师、系主任有代表性地约谈,动态跟踪关注学业进展情况。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重点辅导预警学生的学业。

毕业生资格审查表的数据是动态型,不断进行刷新统计,有新成绩添加的学生可以重新统计。同样,对于取得学历、学位有困难的学生,将发出《毕业预警通知书》一式三联。预警通知单共分三联,一联学生存,一联家长存,一联系办存。

3 学籍预警管理机制的努力方向

3.1 增加学籍预警管理人员队伍

目前,在探索实践阶段,暂时是教学秘书与班主任参与学籍预警的管理。为了加强管理力度,探索逐步将专职辅导员加入学籍预警管理人员队伍。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密切配合,统一协调。教学秘书负责各类预警信息的分类汇总,辅导员负责通知学生、家长、班主任,并协助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警示教育。

3.2 进一步加强教学联络员队伍建设

语言文学系历来重视教学联络员队伍建设,吸引一批优秀学生干部到教学联络员队伍中。新学期,拟将教学联络员会议改成例会制度,并配有专任教师进行指导。发挥教学联络员反馈的信息直接性、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把教学联络员的队伍作用在学籍预警机制中发挥到最大。

3.3 加强学籍预警学生档案建设

目前,对预警学生的约谈缺少文字的记载,预警通知单寄送给家长后,缺少家长信息的反馈。今后将拟定出《学籍预警谈话记录》与《学籍预警家长联信息反馈表》《学籍预警学生动态跟踪情况》增加预警学生的档案建设。

参考文献: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5

《小小书票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一起开发的探究系列实践活动《我的藏书票》中的一个单元主题。

一、选择本课题的目的是:学校在开展读书节活动当中,发现经常有孩子在喜爱的书籍上乱涂乱画,怎样帮助学生爱书护书?为此我们开了主题班队活动,有学生提出用藏书票的办法来解决,大家都认为是不错的办法,于是我们一起开发探究了以藏书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藏书票是一枚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微型版画,表达书籍主人对所爱藏书的珍惜情感。 因为它图文并茂、材料广泛易找、简单易学,所以可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了解:认识藏书票、制作藏书票、使用藏书票,以此营造校内外爱书读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二、活动流程:本节课是在确立子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开展研究主题“发现藏书票”“了解认识藏书票”成果汇报课后进行的“制作藏书票”的一项探究活动,后续还有“运用藏书票”“藏书票展览”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多种方式,途径搜集并了解藏书票的相关知识。

2、学会设计和制作一枚有个性的藏书票,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快乐和情感的交流,以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制作藏书票。难点:藏书票的创意设计 。

四、教学思路分以下五个阶段环节:

第一阶段:回顾总结: 以刊版形式呈现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和收获,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第二阶段:汇报成果:课前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搜集整理制作知识,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第一手资料,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藏书票的制作方法,总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因为学生多数都没有体验过胶滚印刷,我以制作油墨印藏书票为范例,给学生以直观的观察。强调制作的步骤和拓印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总结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制作藏书票: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组内合作、组间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享受制作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第二阶段的交流汇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CorelDraw 书籍装帧设计 校本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48-02

高二的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粤教版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技能,而CorelDraw软件是处理图形的佼佼者,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对校本课程书籍装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一、电脑艺术设计和 CorelDraw软件简介

高中阶段的电脑艺术设计主要包含有书籍装帧设计、logo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每年都有全国以及广州市举办的作品大赛,主要是提高学生电脑艺术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CorelDraw Graphics Suite是电脑辅助设计必不可少的平面矢量图形制作与编辑排版软件,它能从设计、构图、草稿、绘制、渲染的全部过程完成一幅作品。对于图形、标徽、图案、平面构成、图文排版、字体文字特效处理、相关广告和海报的平面设计等来说,CorelDraw软件都是一套杰出的设计工具。

二、《书籍装帧设计》校本课程

高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四章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中有简单的介绍,但所占的篇幅很小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了校本课程《书籍装帧设计》,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自己独立创作一幅平面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1.简单基础、实用性强

对于高二的学生有些可能知道Photoshop软件,但基本没听过CorelDraw软件,所以第一阶段的课程内容要选用基础最简单的,但又能够做出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实例,提升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基本图形和曲线的绘制时让学生绘制我们学校的校徽并且自己创作一个校徽,绘制一个手提袋等。

2.理论详尽、结合实践

经过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掌握之后,就把要学的知识划分为几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这几个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能够领悟到知识的用途,以后自己在做作品的过程中也能够灵活运用,由于这些案例的基本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实践,这样才能掌握学习这一类软件的自学能力,而不仅是技术本身。由于内容都是以一个个项目展开的,所以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形成了一个作品,学生也大致了解制作一个作品所需要经过的步骤,如:设计必胜客价目表、设计“好得快”感冒药包装盒、设计“温暖牌”雨伞和制服,设计《鲁滨逊漂流记》封面等。

3.案例精致、举一反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做的案例不用太多,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就可以,大部分的案例制作过程都有相似之处,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些可以让学生借助参考书或网络来解决,但对于挑选的这几个案例在做完的基础上变换一下方式就有的效果让学生试着去实践,这样举一反三的教学过程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学生得学习效果有很大提高。例如CorelDraw软件的“放置容器中”的功能应用非常广泛,基本的功能将一幅图片放在自己设好的框中,还可以做出暗花纹的效果出来,或者是光盘上的图案效果等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师生互动

为了避免教师一味讲学生总是听的方式,课堂上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师生互动,(1)分组学习讨论,将班上的学生以三到五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内进行讨论,将讨论过程中不懂或疑惑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总提出来,让其他小组思考是否能够解决,如果都不能解决由老师讲解演示。(2)自学辅导,对于一些案例由学生自己看老师提供的学案来完成,如果还不能够完成老师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3)学生来当小老师,有一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好,掌握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可以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辅导本小组或者是班上其他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巩固这些小老师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多的照顾基础差的学生。

2.采用“了解―练习―展示―自主探究―制作作品―反思”的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的金点子

学习CorelDraw软件只是一个技术支撑,制作作品最主要的是有发现制作作品的金点子,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渗透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想,如:对一个喜欢的学科问题的探究;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一些想法;对国家或国际所发生的一些大事的见解等。确定主题后,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讨论如何表现,讨论总共分为三大部分,例如以四季为主题的作品,表达思想:通过书的封面表现来展示书中的主旨,介绍四个季节的不同与美丽,同时引申为生命之树和人生之路。首先,构思多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在地球的图上放树、雪、路、麦子、梅花、荷花、蒲公英来表达。再想想另一种方案?河流的春夏秋冬四个形态,还有呢?从窗户中望到四个季节的景象。其次,选取最佳方案。这三种方案用哪种方案表达出来更能真实表达自己的主题?最后,构图设计。采用怎样的构图方案和色彩搭配才能够有视觉的冲击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平时练习情况、理论考核及提交作品三部分,由于这是一门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所以最终的作品提交占据总成绩的60%,学生也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出来,在制作整个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并且掌握了创作作品的一个过程,最重要的他们学会了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想法通过构思、实践操作、反复修改表达了出来,给有共鸣的人一起欣赏。

参考文献

[1] 董玉.中等职业学校CorelDraw课程教学方法例谈[J].职业与教育,2009,12.

[2] 张叶蓁.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09,33.

[3] 易中华.对书籍装帧设计教育中问题的思考[J].美术学刊,2010,1.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7

一、选书、购书

选择的书籍由师生共同确定,选书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应该有比较大的阅读量,有判断优秀作品的标准。

1.选择的书籍要尽可能照顾全班学生的阅读趣味。

2.选择的书籍要有合适的讨论话题。

3.选择的书籍要分低、中、高三个层次。

4.选择书籍应尽量从新课标推荐的书目范围中选取。

书籍选定后,学校图书馆统一购买一个班的量,班与班循环使用。

二、导读

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要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给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 讲述与大声朗读相结合

两种方式结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即了解内容情节,又对语言风格等有所感知,更能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读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用多种方式带动积极参与

A猜测推想。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可以看目录后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来猜一猜故事内容,可以根据封面、插图猜测或想象人物遭遇经历,可以讲到关键之处戛然而止,让学生推测后面的故事等等。

B设置悬念。教师在讲述与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C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典型片段。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章节与片段,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阅读

学生的阅读应放在课外,但它不是学生课外的自由阅读,更不是放任不管,教师对阅读时间和阅读要求,要有一个明确规定,每天都要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展和阅读效果,并及时总结。阅读前,教师可以指导一些方法,也可以设计一些阅读记录表让学生填写或布置他们提一两个问题,切忌要求过于繁琐,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为了使学生在课外真正阅读起来,教师要带头阅读,身先士卒,做学生的楷模,以便讨论时,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促进者”“首席”的作用;建立学生书友队,书友队应由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组成,互相监督,“捆绑”进行。在家,要征得监护人的支持,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拖家长“下水”,也就是让家长也爱上阅读。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读书。

四、讨论

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先生把读书会提问原则,概括为“五少五多”:“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问题,多提诠释性问题;少提认同性问题,多提批判性问题;少提简单陈述性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阅读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应该注意的。

1.设计好讨论话题

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是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

(1)话题要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意味世界。

(2)话题应能与学生认知发生冲突。

当所选择的话题与学生的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的时候,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最为高涨。

(3)话题应能连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4)话题要符合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

2.把讨论引向深入

把读书引向深入,才是读书会的真正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具备追问、点拨、归纳、评价、鼓励、调控等方面的本领。

讨论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应该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对话。并逐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谋求问题得到解决。

五、延伸

我们不能把对一部作品讨论交流的结束当作活动的终止。相反,此时学生由于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而获得了崭新认识的生长可能,其阅读体验正激发起新一轮高峰,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时机,顺势将阅读活动进一步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延伸。

延伸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无强迫性,力争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内在的探究欲、表现欲,使活动的过程成为快乐的享受,使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得到培养。

一部作品的延伸活动应该尽量作多维度设计,以供不同喜好的学生选择。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意、设计,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延伸。

延伸活动的向度应该是多元的。

(1)艺术延伸。可以让学生用画作展示故事的内容与人物,为作品中的场景、人物设计造型,为作品配乐,设计台词表演片段等等。

(2)生活延伸。由作品阅读引申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可以作访问调查,也可作比较分析。

(3)自然延伸。由作品走进大自然的课堂或者进行实验以验证书中所述自然现象。

(4)文学延伸。可作续写、仿写,可读相关作品,如有兴趣,还可就该作品或作家进行专题研究。

(5)肢体延伸。特指以肢体活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延伸活动。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8

教学方面。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年级2班语文科目教学和初一、二的习字教学工作。为了教好语文,其次。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教案、教学心得。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平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回忆过去的工作,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过去。学校工作的安排下、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论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思想方面。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铭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立之。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辛勤园丁。

第一,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有所提高。

本人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本地区是偏远的山区,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平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书籍,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延长他们的借书时间,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多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用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通过耐心引导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扬,从中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平时,还注意指定一些简短的文章给他们朗读,并且在班里举行一些朗读比赛,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第四,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在平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此外,本人还经常对学生进行书法指导等一些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总之,本人自踏上教师这一岗位以来,爱岗敬业,一直在努力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在教学水平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习,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9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职业能力。

1.校企联合开发,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为了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设计将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上。(1)职业性教学过程中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为参照组织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扮演职业角色,进行真实项目的策划设计,突出本课程的职业特点。在实训环节中,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参与公司设计部的日常管理和设计工作,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2)实践性按企业工作的实际过程,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书籍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目标转化为菜单、楼书、画册3个设计类别,火宫殿精装菜单等6个典型项目,封面设计等10项基础支持,这些案例来自于企业合作项目等一系列真实工作任务。将学生的作品转化成产品,产品转化为产值,教学中体现“教学做”一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实现课程的实践性。(3)开放性课程团队将建设课程网站,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进行有效的学习,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提供课程相关的丰富学习案例、学习视频,课内课外自由转换,由此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2.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解示范案例,布置设计任务,学生自由创作,提交作业。作业的案例是虚拟的,没有工作环境、客户要求,也没有检验标准,更加不能进行设计实施,学生很难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而具有成就感。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真实的设计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工学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

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课程改革贯彻服务区域经济的思想,立足长沙,服务“三湘”,对接“四企”,实现“五改”,基于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的校企合作项目,全方面改革我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

1.立足长沙有特色,服务“三湘”

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自足长沙,辐射周边,服务三湘即“湘菜、湘商、湘旅”,教学案例选取餐饮为代表的“湘菜”行业企业如长沙饮食集团等与我院签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选取百货、地产、金融为代表的“湘商”行业企业如湖南友阿集团公司,选取酒店、旅游为代表的“湘旅”行业企业如华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设计服务如产品目录,楼书、招商手册、旅游指南、美食手册等设计需求。

2.校企合作有定位,对接“四企”

从“湖南人爱吃辣椒会出书”到“出版多劲旅,无湘不成军”。厚重的湖湘文化沉淀出了“出版湘军”的美名。目前,“出版湘军”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如增长额和增长率均居全国前8名,一些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5位,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校企合作紧抓“出版湘军”的优势背景,围绕“湘菜、湘商、湘旅”,对接四类型企业,深入课程改革方方面面。

3.课程改革有步骤,实现“五改”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篇10

关键字:学生画像;标签;特征矩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9-0046-04

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成长在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代,虽然可以开拓国际视野,但也缺乏自制力,容易迷失方向,无法自拔;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偏差,崇尚享乐主义,主要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学生的自主能力差,不能正确的处理学习和交友,学习与休息,学习与娱乐等的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差,纪律松懈,作风散漫。从而导致了多门课程重修,学习进入了恶性循环。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内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每年平均有50万大学生选择了退学,其达到了大学招生的0.75%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绩差,对个人学业或是对学校教学环境丧失信心[1]。大学生选择退学的结果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从学校的管理角度出发,若能建立动态的预警教育机制,对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到事先警示教育、事后跟踪管理,对学生可以起到“扬鞭奋起”的警示与鞭策作用。学籍异常都是逐渐产生的,怎样在产生恶果之前及时介入干预和帮扶,怎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是急待解决的问题[2][3]。

二、当前学籍预警体系的现状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一般分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学校级别的管理主要靠建立规章制度和执行规章制度,而学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靠学籍监控及预警指导为主。教务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主要是事后预警。

(1)成绩预警:根据教学管理系统,统计学生完成的学分及学分绩点和教学计划要求的进程比对,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并预测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趋势,将可能无法完成培养方案的学生整理汇总,并将其交给学院辅导员。辅导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并对其预警。

(2)日常预警:可以借助教师定期对学生考勤记录、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以及课堂学习状态等进行分析,学院教学管理者收集到相关信息后进行整理及筛选后反馈给辅导员,由辅导员进行预警处理。

由此可见,目前的预警主要是单方向的,孤立的事后预警,具有迟滞性。只有出现严重的学籍异常后,才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潜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发现,比如对处于网瘾状态而上学期表现良好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现有的学籍预警系统无法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实时监管,对问题的根源无法追踪。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方位预警方式的构架,将大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的人力管理相结合,做到“防微杜渐”,减少产生恶劣的后果。

三、基于学生画像的学籍预警系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的所有行为在高校面前几乎全是“可视化”的。许多高校开始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人才培养服务,挖掘学校海量数据潜在的巨大价值,进而提出“学生画像”的概念。学生画像即学生特征进行标签化处理,是高校利用采集到学生的各方面数据, 构建一个学生数据抽取模型。通过分析其个人基本属性、学籍信息、考勤信息、上网行为、借阅图书信息、校内消费行为及个人兴趣爱好等重要特征,进而抽象出学生的在校画像,该画像可以作为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学生画像可以为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学生数据,对学生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及聚类分析,能够帮助学校快速准确的了解各个学生的学籍状态,依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学校有关部门、教师、家长和学生传递预警信号,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学籍状态出现异常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或产生其他不良结果的事情发生。

1.构建学生画像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各种管理系统中采集并保存了有关学生信息的海量数据,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校内消费、图书借阅到上网行为的多维度数据存储体系。如果能够根据学校管理决策的需要构建一个数据仓库,对该存储体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并载入数据仓库中,进而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学生画像是在学校数据仓库中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其中多维度的数据信息,分析学生的有关信息,还原学生的基本属性、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上网行为以及校内消费行为等属性。了解学生的各种特征及需求,精准描述学生群体特征,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学生不同维度的聚类分析,将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转变为栩栩如生的学生画象,进而监控学生的学籍状态,并预测学生学业走向,必要时管理者可以干预学籍异常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学生画像的构建

学生画像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贴“标签”,标签是指可以准确精炼的描述学生的特征标识,比如性别、年龄、民族、兴趣爱好等,将学生的所有标签综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学生的“画像”了。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基本属性、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上网行为以及校内消费行为对学生特征进行研究。学生画像主要分三步:①采集学生数据;②统计分析,生成学生特征标签;③生成学生画像。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对学校各个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入学生数据仓库中,采集到的学生数据分为静态特征数据和动态特征数据,所谓静态特征数据是学生相对固定不变的特征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等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就是学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行为特征,如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校内消费行为及上网行为等。

其次,利用收集到的学生特征属性信息,通过统计分析为学生在不同纬度特征上贴上标签。其中,对于学生静态属性,例如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等,通过对采集到的特征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及转换,可以直接为学生贴上标签。 对学生动态属性贴标签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对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时,需要对学生学年学期不同课程性质课程获取的成绩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学生学期不同课程性质获取的平均成绩,从而为该生贴上学习状况标签。依据同样方式为学生贴上上课出勤特征、上网特征及借阅图书特征等。

最后,根据学生的所有标签为学生画像,通过画像可以直观地呈现学生特征属性。

3.学生画像分析

高校为学生特征生成画像后,通过分析学生画像可以实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特征,掌握其基本学籍状态。考虑到学生画像中不同特征间具有某种相关性,而相关性会增加统计分析的复杂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画像进行分析,将最初具有关系的属性用新的相互独立的属性来替代。选取尽可能少的属性来反映学生的所有特征。分析学生画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n个学生画像数据按列生成矩阵S,如公式(1),该矩阵由n行m列组成

(5)选择主成分

根据标准化的学生特征数据,根据特征贡献率将学生特征值按降序排列,根据统计需求取前若干行(特征),形成降维后的学生特征矩阵S。

四、实验验证

通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1个专业2个年级5367名学生静态数据及动态特征数据采集、整理、过滤分析,形成学生画像。其中包括静态特征(基本属性)24个,动态特征5个,总计29个特征信息。针对学生的特征数据生成学生特征矩阵,进而对学生特征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动态提取学生关键特征值,从而生成新的学生特征矩阵,然后利用基于距离的聚类分析法,将学生进行聚类,将严重偏离中心点的学生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如图3所示,离群点的学生信息有可能为学籍状态异常,进而生成学籍异常学生信息,通过将模型提取的学籍异常学生信息与学院核对,结果发现95%的学生确实存在学籍异常特征。

在分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急待解决的新问题,为进一步动态地监控学生学籍的状态,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学院、任课教师、辅导员及学生多方形成合力,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推进,都无法顺利完成预警工作并取得实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建设:①及时上报课堂考勤数据。任课教师考勤是考勤预警的最准确、全面的数据来源,数据汇总要及时,以免错失最佳干预期。②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充分共享。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避免出现孤岛现状,实行实时的共享和同步。

五、结束语

采用学生画像的方法监控学籍状态,构造学生特征矩阵,并经过降维处理,简化特征,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籍的动态生特征信息,及时的发现问题,未雨绸缪的采用预警措施,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对于学籍信息不稳定的学生,采取实时预警措施。在有大量信息的教育领域,将基于学生特征画像方法应用于学籍状态监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加以推广应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结论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红云.高校学习预警机制探索[J].科技信息,2010(1):801.

[3]章东飞.大学生学籍预警机制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0(5):75-76.

[4]袁安府,张娜,沈海霞.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79-83.

[5]吴青芳,胡欣敏.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0(4):21-24.

[6]李爱凤,刘葵,唐连章等.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232-236.

[7]黄晓霞,程论.综合评价与数据挖掘的比较[J].上海海市大学学报,2007(12):54-58.

[8]刘昕,郑莆燕,刘莉.学分制下二级学院学生预警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中):174-175.

[9]林静,陶爱萍.我国近二十年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2(1):60-62.

[10]曾丽.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的完善[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6).

[11]张波,耿在丹,杜保强.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生信息管理决策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60-62.

[1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07(5):136-137.

[13]赵力,王涛,金代志等.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系统功能设计,2009(8):107-108.

[14]别红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1(1):88-89.

[15]赵雄辉,聂娟.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原则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