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条例十篇

时间:2023-09-27 16:47:22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1

1.1针对我国网络舆论参与者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我国网络舆论参与者具有“三低一高”的特征,所谓“三低”是指多数网民的年龄较低、学历较低和收入较低;[1]所谓“一高”是指城镇网民占比较高,占网民总数的70%以上,[2]“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居高不下。由于网络民意主要是年轻群体和城镇居民的意见,对于涉及多数民众或者特定民众的议题,比如全民医保、农村养老保险等议题,把网民的意见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主要根据,显然是片面而脱离实际的。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兼采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两方面的意见,广泛征询民意,通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机制引导网络舆论趋向理性。另外,由于三分之一的网民都是中学生、大学生,所以,学校教育中要安排网络舆论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网络议题的讨论时,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1.2针对源于现实社会矛盾的网络舆论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贫富分化呈现加剧趋势。[3]由于多数网民属于草根阶层,面对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往往产生被剥夺、失落、无助、嫉妒、愤恨等消极情绪,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对官、富、精英阶层的仇视,对民粹主义的拥护。一旦出现官民、贫富阶层的冲突事件,长期聚集的嫉恨火焰就会被马上点燃,进而导致的爆发。贵州瓮安事件、吉林通钢重组喋血事件等,就属于这类以长期积累的官民、贫富阶层冲突为导火索的群体性抗议事件。[4]这类网络舆论事件的正向社会价值在于,使上级部门通过了解民情、纠正错误,来维护群众利益、缓和干群矛盾,但是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有负面的社会影响。所以对于的治本之策,就是通过消除或减弱其据以产生的社会矛盾、建设服务型政府,来减小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波普尔提出了“最小政府原则”,[5]并且指出政府的职能不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是“最大限度地排除痛苦”。[6]罗尔斯把一个社会正义的衡量标准确定为实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7]强调政府制定政策要从最有利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关注民生,提高社会福利。这些先进的政治哲学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的,可以作为我国政府解决贫富分化、改善民生的有益启示。政府要精简机构、廉洁从政,把增加社会幸福的工作交由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排除普通民众的“痛苦”,着力解决中低群体最为迫切的四项民生问题:教育公平、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和分配正义。

1.3针对一些公务人员对待网络舆论的抵触态度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透明度的提高和社会良性发展,但是这种正向价值由于触及了一些公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使不少贪腐官员落马,使得一些公务人员对待网络舆论心存戒备,甚至怀有抵触态度,对网络舆论的当事人进行打击报复,2009年的河南灵宝王帅事件中,王帅就因网上发帖揭发当地政府违法征地被刑事拘留了8天。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性,而适中则是美德的特性”。[9]政府公务人员要以河南灵宝王帅事件中被免职的镇党委书记黄松涛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建强为鉴,对待网络舆论,如果言辞激烈地予以猛烈反击甚至打击报复,就如同用油灭火而适得其反,甚至会引火烧身;如果保持沉默置之不理,就会谣言四起,使事态愈演愈烈,更加难以控制。因而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坦诚对待,及时调查舆情的起因,把群众的诉求而不是自己的乌纱帽摆在第一位,解决了群众的疾苦,舆情就会自然消退,事后即使由于工作没有做好而被问责,也会因为舆情处置得当而获得从宽处理。

1.4针对地方政府不够完善的网络舆论应对机制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网络舆论应对机制,有些地方政府虽然初步构建了网络舆论应对机制,但存在着机构、人员由于缺乏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而使舆情信息无法有效地被汇集、报送和回应,应对机制也只能适应常规性工作而无法胜任突发事件的被动局面,[10]暴露了这些地方政府在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不足。应对以上不足,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建立起由监测、预案和引导机制所构成的网络舆论应对机制。第一、监测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和主要商业网站要联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热点网络舆论事件。第二、预案机制。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类型,事先设计好组织协调机构、参与部门、应对措施等预案。第三、引导机制。建立引导网络舆论的领导协调部门和各部门合作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遏制谣言、安定人心”,[11]把握舆论的主动权;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来控制舆情发展的方向;通过加强法律的惩戒作用来遏制正向网络舆论事件中的负面因素。

2针对导致网络舆论负向价值实现的主客体因素采取系统的消解策略

2.1针对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消解策略网络舆论信息传播具有如下特点:(1)全民性,任何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者,很多网络舆情议题是由网络首发,传统媒体深度挖掘,又经网络和传统媒体扩大传播面而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2)即时性,舆情信息在短时间内就能传遍全球的各个角落;(3)无中心性,政府无法位居网络管理的核心地位,无法像管理传统媒体那样卓有成效地管理网络媒体,致使负面网络舆论事件呈多发和强破坏的特性。消解负面的网络舆论,技术方法是很有作为的。首先,网络论坛应当实施发帖审查制度和违法信息举报制度,发现并及时删除违法的网络舆论信息。其次,可以利用违法信息监控技术,识别、阻止违法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国内外已经有专门的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网络舆情信息监控系统,如方正智思信息搜索平台、[12]谷尼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运用自然语言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网络舆情智能化监测软件,能够自动监测舆情信息、对舆情主题进行分类追踪、并对热点舆情主题做出分析和预警,成为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的得力助手。当然,由于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舆情监控技术的研发时间也比较短,做到精确分析和预警还有一定的难度,网络舆情的监控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

2.2针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不足采取相应的行政消解策略2010年山西数百万人“等地震”事件和2011年发生在中国很多地区的“抢盐”事件等,由于没有及时辟谣和有效消解负面舆情信息,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削弱了相关政府的公信力。这些事件表明,网络谣言是网络舆论的一个主要的负向价值,政府部门需要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根据传播学者克罗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的著名谣言传播规律:谣言传播程度与“事件的重要程度”和“事件的模糊程度”这两个因素成正比,而与“公众的判断能力”这一个因素成反比,消解网络谣言的负向价值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减弱舆情事件的重要程度。例如,在2006年的多宝鱼危机事件中,辽宁兴城的水产主管部门通过专家辟谣和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让消费者了解到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性实际很小,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热销局面。[13]第二,尽快澄清事实。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及时、分阶段、坦诚地信息,遏制谣言的传播。第三,尽量提高公众的判断能力。2011年的“抢盐”事件表明,政府要提高瓦解网络谣言的效率,就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社会公众科学知识的普及,二是不断维护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三是提高专家意见的权威性和中立性。

2.3针对应对网络舆论的立法不足采取相应的法律消解策略2008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一些条款规定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回应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监督和质询的法定职责。不过,在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处理网络舆论事件中,在立法上还有如下不足:(1)对政府部门需要公开哪些涉及网络舆论的政务信息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在人们不明真相的时候,容易被情绪化的言论所左右,引发。(2)面对,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以事件还处于调查阶段等为由不重要信息、也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而对此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规范。对于上述立法不足,可以采取以下完善策略:(1)通过实施细则、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关公开范围的原则性事项予以具体化,比如对必须公开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具体事项做出详细规定,就会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具体适用。(2)根据网络舆情发生演化的规律,建议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细则中,对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应对突发在时间期限上做出明确规定。[14]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2

[关键词] 网络舆情;医院;宣传;引导

[中图分类号] R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4-05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hospital development

GONG Xiaofei

Publicity Center,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As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eals on public events via internet, among which, the public health have become the highlighted spots, which alway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mbined with actual practice of publicit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hospital in dealing with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hat can be taken means of monitoring and approach of guiding inertnet public opinion, to resolve health events, create a good doctor-patien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Hospital; Publicity; Guiding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随之形成网络舆情。在现有各种网络舆情研究中,都显示出各界对医疗卫生领域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对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近百个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了详细地分类统计,数据显示医疗卫生领域事件排名第一,所占比例最大[1]。与此同时,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社会各类事件中,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类的各种舆情事件占各类事件总量的14%,位列各类事件的前3位[2]。同时,公众利用网络表达意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形成的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由于医疗卫生领域事件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疗卫生事件的发生总能快速地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主的进步,网络舆情将对医疗卫生事件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公众利用网络表达意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在当今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期,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医院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会影响医患关系,更会影响医院形象和声誉。想要对网络舆情进行良好的引导,首先就要了解和把握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 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1.1 网络舆情的产生

网络舆情是舆情在互联网的衍生物。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作为主体的民众会围绕某一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舆情是民众对社会事件的态度[3]。因此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了对各类公共事件的多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的综合[4]。

虽然网络舆情是要在互联网上传播和表达,但网络舆情也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只是公众将对社会各种公共事务的表达和传播的渠道或场所延伸到了网络上,公众通过网络这个空间对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或者是热点话题来表达和传播多种情绪、意见、态度的总和[5]。

综上所述,可将网络舆情理解为是互联网的产物,是具备社会属性的,是公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和传播对各种公共事务的多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的综合。

1.2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网络舆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在传播学中著名的“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从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网络舆情的在发展初期的规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最早提出的,她指出,“人们在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发表意见时,如果赞成这个事件或者人物的呼声不断升高,人们就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如果赞成这一事件或者人物的呼声不断下降时,人们就会觉得被孤立,从而选择了沉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的模式,呼声大的一方会赢得越来越多赞同者,而呼声小的沉默者也会为呼声大的一方增势,那么当呼声不断上升时,也在不断促使舆情的形成”[6]。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并能寻求到更多的共鸣者,从而使一个话题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关注的人越多就会引来更多的关注,从而就会促使网络舆情产生。

“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将某个话题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的形式,强化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那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应用到网络上,将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进行多形式、高频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事件的认知[7]。在现今互联网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媒介的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网络,如:门户网站(portal site)、论坛(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博客(BLOG)、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NS)、微博(twitter)等各种网络平台。在这些网络平台上热议的各种事件,往往会引起媒介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会使媒介对这些事件进行反复、集中的报道。那么,事件就会凭借媒介的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对社会产生更加轰动的效应,获得公众的关注[8]。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议程功能”就会参与到网络舆情中发展的过程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将某个话题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的形式,强化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因此,网络舆情在发展过程中从很大程度上在不断被媒介影响着,从而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导了舆情传播的方向。

“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指出一只蝴蝶在南美洲某个地方轻拍翅膀,经过1个月的时间后,很可能会导致很遥远的北美洲某个地方的一场龙卷风[9]。网络舆情的发展就如蝴蝶效应所述,经过时间的积累不断放大,随即产生强大的能量。在网络上公众每发表一个意见,都会影响或者改变其他的意见,并得到其他意见的反馈和修正。当形成相似表达的时候,就形成了强大的舆情[10]。而在网络中发表的各种意见就像一个个不同的振动波,彼此相互叠加、影响,使得舆情的规模和强度相互叠加,形成强大的能量,导致“蝴蝶效应”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发表对事件最初的意见变量都很微小,往往只是一句留言、一幅图片等,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式的连锁反应,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在图1中可以看到当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后,网络对其发表的意见不断叠加,最终形成舆情,而网络舆情也随着时间的积累,网络舆情的量级就会不断增长。由此可见,网络舆情通过“蝴蝶效应”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图1 网络舆情形成示意图

2 医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手段

结合上述网络舆情产生及发展规律,可以看到网络舆情是复杂的、动态的,因此,要想引导好网络舆情,为医院发展服务,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来更好地监控网络舆情。就目前网络舆情监控的手段来说,可以从3个层面来概括,第一是技术层面;第二是法律层面;第三是专业人才队伍层面。

2.1 借助信息技术广泛监控网络舆情

在技术层面上,近年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互联网搜索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具体是通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热点聚焦等,实现对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需求。最终形成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全面掌握网络舆情、争取网络舆情的处置主动权提供有效分析依据[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网络舆情监控始于2011年,当时是由北京市卫生局提供舆情监控信息进行参考,从所有北京市卫生舆情信息筛选出我院的舆情信息,然而由于所提供的舆情对象样本太大,所以监控到我院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因此,到2013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开始与专业的舆情检测公司合作,针对我院在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各类信息搜索每日形成报告发至到我院宣传中心,有宣传中心收集舆情。同时,每日将我院重点的舆情信息制作成手机短信,发至到宣传、医疗等负责人的手机上,对重点信息进行及时监控。在第三方舆情检测公司对我院的舆情信息监控中,网络舆情信息占各类信息第一,以2014年1月1~31日为例,共监测到有关我院的相关信息4144条,其中原发信息2791条(报刊新闻82条、电视新闻24条、网络各类信息2685条),而网络转载的信息就达1353条。可见,网络舆情信息在我院舆情信息中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通过借助专业的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控到了我院的网络舆情,为医院监控网络舆情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利用相关法律监控网络不良舆情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已针对现今网络中存在的黑客入侵、网络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行为制定了相关法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12]。因此,当医院遇到不良网络信息或者行为时可以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

尤其是在博客,微博这类个人自由度高的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平台随意各类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欺骗广大群众。比如在2010年,一款打着我院专家研制旗号的某眼药水在博客、贴吧等信息,并有好多网友转发和评论说该药水疗效非常好,形成一条关于“我院专家研制的眼药水治疗眼病效果好”的网络舆情。该条信息的使得很多患者都认为该眼药水为我院参与生产,并打电话到我院进行咨询。在跟相关部门了解何时后,发现我院并未有生产过该眼药水,于是第一时间在医院官网声明,明确告知广大群众,该眼药水与我院没有任何关系,并提醒公众从正规机构了解和购买药品。同时由我院法律顾问出面,以官方名义与各网站进行联系与交涉,掌握主动权,并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手段,向公安部门报警,由公安网络监管等部门对事件进行法律调查与处理,遏制这种网络不良舆情。

2.3 建立专业队伍主动监控网络舆情

在人员层面上,要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业务技能和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够有效监控到网络舆情,并能为网络舆情的引导产生积极作用。

在2008年奥运期间,我院按照《北京市卫生系统建立网络评论员》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党办、宣传中心、团委等多个部门中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奉献精神强的成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该队伍最初由3名掌握网络技术好的青年干部担任,其中有1名为宣传干部。并对网络评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提出要密切关注、及时跟踪分析卫生网络舆情;要用网络语言和贴近市民生活的事例,参与网民互动讨论,提高网络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正面舆论。

3 医院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

应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在做好相应的舆情监控后,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好网络舆情?引导好网络舆情,可以帮助医院营造良好的医患氛围,促进医院和谐发展。下面就我院对网络舆情引导上采取的方法,从下面3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促进网络信息公开透明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在获取信息上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同时也对信息公开透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公众对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件会格外关注,会在网络上发表对事件的质疑,这样很可能就会对事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通过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有助于对事件的有效控制,消减网络舆情对事件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信息公开对于我们在引导网络舆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要消除网络舆情对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促进信息公开透明,使“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消除网络舆情引发的各种不恰当的猜测和不稳定因素,减少网络舆情对事件负面影响[13]。

近年来,我院通过医院门户网站、官方博客和微博这三大网络平台,及时和告知医院的各项动态和服务举措,尤其是医院的门户网站,这是进行信息公开最为便利、成本最低的一个平台。门户网站要以公众需求为中心,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促进信息公开透明[14]。比如:我院会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各级专家的资质和出诊时间;医院的新技术或者新服务;告知医院在节假日期间的门急诊安排;通告专家开展的各类义诊咨询活动等,通过在门户网站上的公开信息,使患者在网络上能及时看到或者获取到我院的信息,满足患者对我院的了解和需要,引导患者获取正面信息。

3.2 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

要想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信息,就一定要从意识上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识,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但这并不是任其任意发展,而是要让人们认识到如何利用网络恰当、理性表达。公众的言论容易被某些不确定的情绪化因素取代,也会容易被某些具体事件所左右[15]。在网络表达中会产生非理性表达,这些会对事件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畅通表达渠道,正确引导网民进行网络舆情表达,必须将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贯穿其中[16]。

尤其是在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17]。在三网融合的时代中,互联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不同层次的群体将不断渗透到网络中。网络发展趋势无法逆转,因此要畅通网络这个平台,引导人们如何应用网络,如何通过网络表达,并逐渐培养公民的信息素质。如果能良好地运作网络,创造空间和制度以增加民主的可能性,公众将有会相互理解与倾听[18]。

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不仅能够维护网络秩序,调动公众的网络参与意识,还能够促进网络舆情表达更加充分、有效。在畅通表达渠道上不仅要鼓励公众进行表达,还应该积极与公众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良好的互动[19]。为了畅通网络舆情的表达渠道,我院就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形式,开展微访谈与患者在网络上进行实时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拉近专家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体会到医院对其的重视,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实际问题和需要。同时也能帮助医院了解患者所反映的问题和他们就医的需要,从而进行有效地决策,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3.3 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流程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来表达情绪和意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所谓的“网络水军”的存在,他们在进行着非理智的情绪表达。所谓“网络水军”是指在网上的帖子往往是非理性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或是极力美化雇主的产品或服务,或是极力贬低雇主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整体上倾向性比较强烈[20]。因此,在考虑网络舆情时我们就要把这些情绪因素剔除出去,建立合理的网络舆情处置流程,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和处理。

我院网络舆情信息处理流程从信息分类和处置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在图2中可以看到我院按照网络舆情的危重程度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第一类为一般信息,比如患者通过网络发表对就诊时的合理疑问或对疾病的正当咨询等;第二类为敏感信息,这类信息通常涉及到一些医疗矛盾问题,需要我们去协调解决;第三类为危机信息,危机信息一般直接影响到了医患关系以及医院发展,因此这类信息最为重要和关键。

对于不同类别的信息,也要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同样,从图2中可以看到对于一般信息,会有专门的工作人与患者联系,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化解不必要的危机;对于敏感信息,会与相关科室了解沟通,通过内部解决的方式,协调问题;对于危机信息,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必要时还要上报医院一把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启动危机事件处理程序,尽量将“危机”化为“转机”,维护医院形象,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图2 网络舆情处置流程图

4 心得体会

目前,中国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众对医疗卫生领域各类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对医疗卫生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公众关注医疗卫生领域事件增加了新渠道,公众会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并能得到迅速的扩散,形成网络舆情。因此,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医院,更应该管理好、引导好、利用好网络舆情,了解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学习网络舆情监控手段,掌握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同时,未来可以更加量化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比如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系统,通过设计详细的指标和度量分析,对网络舆情能做到有效检测和预期,预测网络舆情对事件发展趋势和影响,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医院和谐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杜骏飞.危如朝露――2010~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

[2] 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 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

[5] 刘毅.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6] Noelle-Neuman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7]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6.

[8] 邹伟,郑达威.从“甘德怀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J].今传媒,2005,(2):8-9.

[9] 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6):29-38.

[10] 魏丽萍.网络舆情形成机制的进化博弈论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29-38.

[11] 潘文富,郭友实.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福建电脑,2011,27(8):39-41.

[12] 汪晓方.我国网络法律问题的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13.

[13] 赵敏.试论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途径――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145-147.

[14] 阎秀富.“网络舆情”的社会效应及应对措施[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57-158.

[1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84.

[16] 陈鹏飞.从网络舆情透视民主表达在我国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1,(5):91-94.

[17] 段然.三网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管理制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90-92.

[18]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 赵灿灿.网络舆情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网络;舆论现状;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1-0136-07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那新世纪的前十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传输快、覆盖广、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总人数为4.2亿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高中以上文化的比例占到了53.6%,而学生在其中的比例高达31.5%。在互联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中,网民使用论坛、BBS、微博等比例达41%。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互联网络(包括局域网一校园网)进行沟通和交流,校园网络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主要阵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数字化社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u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广大师生提供了“拉出想要的比特”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BBS,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比特”推送出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数“推送”的“比特”加在一起,经过筛选和升华,促成了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载体比较广泛,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校园BBS及个人网站、学生网站、博客、微博等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平台,“权威”、“中心化”等得以消解,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但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还是校园BBS。校园新闻网、校方微博的新闻信息往往被大学生转移到BBS论坛进行讨论或评述,而学生个人网站和博客网站、校方微博等由于质量、访问人数、阅读的有效性、可控性等问题,只是停留在“浅舆论阶段”。

其一,高校校园BBS的使用人数。随着高校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校园BBS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其影响力也极为广泛。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平均每天拥有同时在线用户数近14000人;华中科技大学的白云黄鹤BBS,每天拥有在线人数超过30000人;同济大学的同舟共济BBS,己有注册用户近35000人;西南大学的樟树林和稻草人BBS,已有注册用户近40000人;重庆大学民主湖BBS已有注册用户近92000人,平均每天在线用户数近7000人。

其二,高校校园BBS的版块设置。同社会性的网络BBS一样,校园BBS也设有多元化的讨论版块。大学生群体成员虽然具有相近的年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但志趣、爱好、专业等不同要求讨论版块更加多元化。重庆大学民主湖BBS设有“校园信息”、“学术学科”、“文化艺术”、“生活休闲”、“体育竞技”等10个分类讨论区,81个讨论版块。多元化的版块不仅能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且能保证多元化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但也有调查显示,只有6%的校园BBS用户表示版块设置“非常能满足”,31%的用户表示“不太能满足”_2j。因此,校园BBS版块设置有待完善。

其三,高校校园BBS使用频率。一项对成都某高校校园BBS使用频率的统计显示,59%的大学生一个月内上校园BBS的时间超过20个小时。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登录所在学校BBS“一天多次”的占5%,“一天一次”的占12%,“几天一次”的占41%,“从来不去”的只占30%。据重庆大学民主湖BBS管理对访问者的统计:以月为单位统计,其中3 7月、9―12月为访问的高峰期,最高达2000多万页面流量;以小时为单位统计,其中10-12点、22-24点为论坛访问的高峰期,最高达5000万页面流量。

其四,高校校园BBS的使用目的。据一项对登录校园BBS目的的统计数据表明,选择“了解学校的情况”占57.3%,“了解学术信息”占32.7%,“人际交流”占36.4%,“娱乐”占37.3%,“随便看看”占46.4%,“发泄情绪”和“其他”占2.7%。对重庆大学民主湖BBS使用用户的调查显示,主要使用目的依次排序为:了解校园信息、了解社会热点、人际交流、情感需求、娱乐、学术讨论、记载网络日志、其他。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网民来说,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娱乐占了很大的比例,以BBS为代表的讨论类校园网络文化以其内容之丰富与涵盖范围之广泛而独树一帜。

其五,高校校园BBS讨论话题统计。关于校园BBS热门话题的调查研究显示,BBS话题呈现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情感交流占据重要地位,即校园BBS上更多的话题突出情感问题;二是专业性较强,即把BBS作为获取专业信息、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关注焦点有明显地域差别,和广东、上海、北京相比,具有更多开放性和商业性的特色。

笔者通过对重庆大学民主湖BBS一周的讨论热点进行随机抽样,统计结果见表1、表2。

从分类统计结果看,关于“社会热点讨论”、“休闲娱乐健身等”、“校园建设”的讨论话题位居前几位。通常BBS中的帖子都有“点击数”和“回复数”两个功能,这两个数字直接影响了论坛访问者对该帖子的兴趣指数。热门话题的设置,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和“回复”,即多数人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当中;大量的“回帖”反过来又能增加问题的“热度”,两者互相推动,成为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虽然微博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增加了难度,但是从调研结果看,校园BBS信息交流平台因为贴近学生的优势依然在高校大学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一是能保证校园BBS信息交流平台和解决问题渠道两个功能,二是在发挥校园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负面言论对师生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1 重“控制”轻“引导”

高校BBS是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集散地。现在高校BBS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针对学校管理事务等方面的负面评价,大多数高校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给学生及时作出回应,而是让BBS管理员强制“删帖”。这种

“重堵不重疏”的做法不仅不会消除负面言论,相反会更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爆发更大规模的负面舆论,导致学生和学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2 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

媒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阵地,发挥媒体效应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校园网络还只是发挥着平台的作用,即将社会热点和校园重要事件“贴”在校园新闻网或校园BBS上。但校园网络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其重要的功能是发挥“媒体效应”。简言之,校园网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文字、声音、图像等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转换,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的效果。

3 重“宣”轻“教”

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宣传”和“教育”的结合,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同时,要教育广大学生提高政治水平和网络道德素质。目前,高校往往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信息的传递,而轻视新闻的育人功能。大学生一般处在18-23周岁之间,还处在心理学所谓的“叛逆”时期,对于学校的硬性宣传多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和态度。因此,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舆论的时候,要“寓教于理”,纯粹性的宣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把教育的观念“隐藏”在信息之下再通过校园网络传递出去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应包括道德和实践两个层面。

1 道德层面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无论学校教育管理者还是校园BBS版主,都应该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将大学生网络舆论带人理性的道德层面,否则,“任何高校BBS如果脱离理性追求的目标,最终都会成为道德问题的合谋者,比如黄赌毒、破坏性的黑客等”。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反映在校园网络引导上,就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保障大学生言论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层面出发,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充分满足大学生的舆论诉求。

2 实践层面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一是要坚持正面的原则,即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强调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当大学生对某一校园事件或问题形成网络舆论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面地对此问题作出解答,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循循诱导,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适度、恳切的语言将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二是要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即对不同形态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对于事实信息,传统媒体主要是事前审查把关,但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相对缺席,因此,对于传播于校园BBS上的事实信息,必须坚持事前审查、信息过滤和事后追查机制并用。对于意见性的信息,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尽量采取“两面说”的方法。因为对于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一面说”未必能达到说服的效果。要敢于将两面道理都放在校园BBS上,让大学生自己去甄别与思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1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004年8月2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十七条规定:“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高校新的教育模式。

一是要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建设,提高“硬件”水平。首先要建设一批“红色网站”和校方微博,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红色网站”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实到网站的各个栏目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应在“红色网站”上开设互动性的栏目,如心得交流等,进一步开发红色网站的育人功能,通过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传播真、善、美,提升网络道德,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其次,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基于校园网的校长信箱、学生工作咨询系统、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功能,使网站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再次,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通过网络进行名著点阅、名片点映和名曲点播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最后,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重庆大学通过民主湖BBS开展校庆标识设计征集、民主湖文化衫征集、Flas设计等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使用网络与利用网络的能力,又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使广大师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二是要开展网上舆情分析,增强网上评论力度,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队伍。掌握舆情动态,了解具体的舆情信息,才能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在引导舆论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泛收集校园新闻网学生的评论信息以及校园BBS上的各类信息,对其作出整理和分析,以内参的形式提供给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为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其次,培养网上评论队伍,增强网络评论力度。这支队伍应由校领导或专家、辅导员和学生三个部分组成。校领导或专家主要负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学校大政方针的评论,这种评论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辅导员兼任网络评论员,主要是针对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撰写有深度、说服力强的网上评论文章,引领网上评论导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学生主要担任校园BBS讨论区各个板块的“斑竹”,对学生的关注问题给予及时的评论,文风更贴近学生,评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读性,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是继续利用校园传统媒介给予网络舆论引导辅助和补充。传统校园媒介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对于校园网络上的正确舆论,应积极深化报道,逐步放大加强;对于不正确或不健康的舆论要果断严厉地进行批评和疏导,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龙头”作用的同时,将校园网络与传统校园媒介结合,整体联动,开展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增强舆论力度。对于校内新闻事件,网络新闻媒介(比如新闻网、博客、校方微博等)发挥“及时迅捷”的优势,在第一时

间发出报道,把握话语主导权,抢占舆论先机;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避免小道信息的流传。

2 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

校园BBS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校园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因此,加强校园BBS的管理是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重要途径。目前校园BBS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论者指出:“压迫与反抗永远共生共存,当管理员剥夺发帖人话语权的同时,发帖人内心也一定产生了反抗的期望,当发帖人具有突破管理员权限的能力时,这种硬的监管方式就形同虚设;这种以技术为基础的监管方法是以技术领先为前提的,实质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技术上的竞赛,而我们无法保证在这场竞赛中取胜”。因此,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十分重要。

一是高校要建立一套BBS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校园网络舆论的正常发展。从整体上应完善或建立《校园网络BBS站管理规则》和《校园网络BBS站安全运行条例》,从具体操作上应制定《校园网络BBS站信息准入条例》《校园网络BBS站信息条例》《校园网络BBS站监察和管理办法》《校园网络BBS站版主管理说明》《校园网络BBS站违纪违法出发条例》,等等。

二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BBS管理队伍,包括BBS专管教师、BBS纪律委员会、BBS站长及副站长、版主等。高校BBS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最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校园BBS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BBS专管教师应由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良好的政治鉴别力,是BBS专管教师的最佳人选。其次,BBS版主等要做好“议程设置”,把握热点话题的主动权。如果设置多个舆论“兴奋点”,就会引导舆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如果议题设置不当,就会招致BBS成员的反感,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议题设置上,BBS版主要主动积极营造校园BBS的热点信息,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建构,在工作上还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当中。再次,BBS版主要当好“把关人”,确保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和积极向上。对于在校园BBS上传播的不良信息要坚决抵制,采取信息过滤技术,维护网络纯洁及秩序。最后,舆论引导要讲好“两面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一面理的宣传策略往往难以奏效,宣传效果远远不及“两面理”。很多高校在对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候,回避一些有争议、有矛盾的问题,这往往使大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让大学生对“两面理”都有所认识,从而自己找到正确的观点。

综上,建立一个从高校到BBS站长,再到各个讨论区的版主的校园BBS监控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如图1。

三是要完善高校BBS技术监控。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高校BBS技术平台大多采用Firebird(火鸟系统)及其修改版本KBS(由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修改开发),而Discuz、PHPW ind、Dvbbs等商业软件也是高校BBS的常用技术平台。由于BBS软件易于在网络上免费获得,而且运行成本及其低廉,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加上一个BBS软件包程序,在任何一台可以免费获得一定网络资源空间的服务器上,就可以方便地开通BBS服务。这样的BBS很容易逃避控制和管理。因此,采取更高端的技术,从源头上断绝网络漏洞显得非常必要。此外,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随着信息过滤技术的发展,能够控制网络信息的技术和软件已经产生。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BBS都采取了信息过滤技术,即先制定一个包含有害信息或诽谤、侮辱他人词汇的“黑名单”,该帖子将被拒绝,无法在网页上出现。以技术的手段保障校园BBS的纯洁和健康。

3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是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重要措施。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道德认知出现偏差、人际情感日益疏离、信息污染问题严重、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加大高校网络文明理论教育力度。理论教育法一直都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主要方式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理论培训、理论探讨等,然而,传统的理论教育比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普及了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教育,但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因此,开设一些“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教育十分必要。

其次,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做好相应的教育规划方案,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

再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目前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主要是盲目从众心理、孤独感、逃避现实、麻痹自己以及诚实信用感缺失等,因此,应开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与大学生心理协会的活动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抵制消极信息,提高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就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对环境的独立意识,对信息进行鉴别和取舍,而不是被各种信息流所埋没,丧失自主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大学生接受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遵守网络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接受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以及自觉地宣传相关知识,接受网络活动心理素质训练,做一名守法守纪的网民。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4

同志曾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相比较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而言,网络舆情中的传播者更加多元,网民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话语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呈现出互为主体的特性。诚如社会学者张春华所言:“(网民)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因此,主客二元思维已经不适合我国社会的话语环境了。”基于网民的传受一体化的双重身份,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网络舆情传播“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不能像对大众媒介传播分析中那样单独抽离出传播者进行源头追溯,不妨直接通过梳理网络传播过程的传播意图从而判断早期意见的类型。

当前网络舆情频发,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相对集中,而现实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群众将维权行为转向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是因为党政机关舆情管理、应对缺乏新思维、新机制。其中突出表现为许多单位在舆情管理、应对中延续了对传统媒体的管控方法。在传统社会中,党政机关与主流媒体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等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传统舆论管控模式可以通过党管媒体充当内容“把关人”,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流通从而实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源头控制。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党政机关不仅很难识别谁是传播者,更难以有效管理这些传播者。在本质上,党政机关与网络民众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这时再使用原有的源头控制,充当所有大众传播系统信息的“把关人”,不仅在法理上缺乏依据,涉及到言论自由等敏感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愈加困难,现有技术手段不能完成所有管理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李彪博士认为,“传统的舆论管控模式和手段(如捂、拖、删、压等)的制度惰性与新媒体环境发展不适应,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网民这种传播者/受众的双重身份所爆发出的能量更为惊人,形成了与传统主流舆论场迥然有异的网络舆论场。但是无论传受关系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形式如何翻新,传播行为必然反映了一定的传播意图。有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传播意图的叠枷,构成了当今夏杂多元的网络舆论场。

福克斯・米勒就曾指出,“公共事务就是这样一种能量场,在那里,有各种能量和力。他们各自有自已的意向。性或目的,从而形成一个公共的能量场”。玉米华研究员的论点更为鲜明,“民众的利益多以丰富彩彩的社会政治态度体现出来,以舆情的方式存在。换做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学说就是:“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旧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这也是在学理上,笔者认为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网民为中心转变的依据。只要能够识别网民的传播意图,就能更加准确地获悉网络舆情“从哪里来”的问题。传播意图实际上是利益的具体化、诉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任何传播行为的发端与起源。

在具体舆情事件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利益不尽相同,传播意图自然各有差异。而按照与传播事项的利益相关性,传播主体又可分为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

(一)当事人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权益诉求与责任诉求两类

1.所谓权益诉求,就是为自身获得某种利益或者实现某种权利的诉求。例如2013年10月23日《新快报》在头版刊登大号标题“请放人”,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引起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新快报》作为利益相关人的传播意图实际上就属于一种权益诉求,无论后来事实如何,其出发点是希望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而在一些维权类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中,当事人的传播意图是给当地政府造成某种舆论压力,从而获得如国家赔偿、征地拆迁补偿款等种种经济补偿。

2.所谓责任诉求,就是当事人希望追究某些具体责任人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法律、纪律责任。例如2013年6月9日,倪某因起涉及自己的合同纠纷案有人为因素干预,一直跟踪该案审判人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赵明华,拍摄了五名法官集体招嫖的相关视频。2013年8月初倪某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后引发网络关注,“法官集体”成为当日各大门户网站头条。随后上海市纪委会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赵明华等五名公职人员追究了党纪政纪责任。

(二)旁观人的传播意图,主要围绕公共利益与公众兴趣,适用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1.网络舆情事件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往往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利益。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说,“舆论关注的问题,首先一定是公共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私人性的问题,或者专业性的问题”。例如两名教授就某一哲学史问题进行争论,这属于专业性问题,一般不会有多少网民围观;但如果两名教授争论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则很可能会滋生网络舆情。

2.旁观者的传播行为发端于公共利益,但不局限于公共利益。这是因为部分传播者使用媒介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消费行为。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人使用什么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求而已”。有调查表明,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可能促使网民转发、评论网络事件,并通过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

(三)党政机关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微观与宏观两类

1.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自身机构的媒介形象。很多网络舆情的舆情客体是党政机关等公权力机构,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涉事机关的媒介形象与公信力都受到了极大损害,恢复提升自身的公共形象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任何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都希望在公众面前树立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因此需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引导网络舆论。

2.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党政机关同样肩负治理网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宣传部门、司法部门,更有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文化、打击网络犯罪的职责。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成立后,对国家机关网络管理职能又做了进一步要求。

在网络舆情场域中,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角色的传播意愿相瓦影响,相互调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相一致时,网络舆情与现实世界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强大效果模式。例如“雷政富不雅照”事件曝光后,在爆料人的揭丑意愿、网民对于贪腐侵犯公共利益的痛恨,党政机关对于不正之风的严惩决心共同作用下,从网络曝光到雷政富被免职仅用了63个小时,创厅级官员落马纪录,成为网络舆论影u向力强大的例证。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不一致时,虽然可能会经过争论,但是最终会达成某种平衡。特别是当三者中有两者持有致意愿时,被孤立的一方由于“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丁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即“沉默的螺旋”,从而表现在舆情场域下传播意愿的表面平衡与一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旁观的网民成了当事人与党政机关博弈的争取对象,成为最终左右公众舆论意见导向的关键人群。

最令国家管理者担忧的是,网络舆情事件使得公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损失惨重,难以在短期内得以修复。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这一艰巨难题,笔者认为应当在科学、准确、高效地识别网络舆情主体的传播意愿基础上,推动网络舆情机制重新建构,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网络舆情预防应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党政机天应积极收集监测网民意见与建议,在现有条件下科学有效地满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有利于主动预防化解矛盾。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3805

人类步入21世纪,E时代也随之应运而生,E时代的诞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而变得更有意义。网络的功能和网络信息内容急剧变化,网络已不局限于作为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而演化成了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力的重要新闻传播工具,其自由与迅速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空间和发展速度空前。当今社会处于网络舆论事件瞬时爆发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对政府对公众网络舆论的控制、协调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注重网络舆论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政府制定管理机制的重点,这一重点逐渐受到,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选择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和突发舆论事件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论应急管理研究回顾

国内外研究者对“舆论”的定义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可将舆论简单定义为:“公众表达对公共事务的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突发舆论事件是现今互联网传播中值得关注的一大热点现象,其本身所具备的不可预测性、敏感性及影响力大的特点,通过网络的高速高效传播,使得其难以控制的特性也变得尤为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国内外针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国外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网络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归属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的范畴之列,目前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国家都认定这一主流划分方式[1]。对网络舆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通过政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范网络舆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控制筛选,对网络的信息传播实时追踪和监测;行业自身提高自律意识,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奖励网络公司的良好表现。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网络免税法》,对自律较好的网络商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

可以认为,国外的网络舆论管理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两者互相补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对于网络舆论归属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明晰,将其置于传统媒介的管理体系之下,不能很好地应对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二)国内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国内对于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对网络舆论的特性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

刘鹏飞、周培源[2]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源头,通过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接近2/3,重大突发事件在事发当天发酵的超过半数。互联网话题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虚拟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影响力提升,并且常常给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造成舆情应对压力。梅松[3]则指出了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即在网络运行方面,政府行政部门多头管理;在网络舆情预警方面,政府分析与判断缺乏针对性;在处置不良网络舆情方面,凸显法律法规不足;在整体协调方面,部门间联动机制不够。

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开展了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多项研究,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展开。但就网络舆论有效管理问题还少有涉及,这一点国内外的研究都尚未取得显著的成果,尤其是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在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上,各项研究的视野显得较为单一狭窄。

二、 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对具有积极作用的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对情绪化,偏激化的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必要的。显然,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机理的分析,探讨网络舆论以及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以此为基础,探讨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前提下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体系也是可行的。

(一)网络舆论传播机理

网络公共舆论的传播机理是由引发网络公共舆论的网络新闻报道的传播者选择网络这一传播载体和一定的方式将新闻报道传播给受众,受众再通过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进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及涉及的实体组成的一整套传播机制。其涉及的实体主要有网络舆论传播的主体、受众、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而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形成过程如下:在其形成之初,会有涉及面不广的小范围事件作为导火索,经过网络舆论的传播推动,不断放大并成为大众关注热点,最终演变为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以及最终形成的网络突发舆论事件构成完整的研究对象。

(二)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及传播放大性

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新闻或重大事件,很快就会在网上呈现雪崩式的爆发状态,传播、扩散,形成舆论,产生影响。各类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尤其是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具备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即其爆发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2012年11月发生的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事件,最先由资深调查记者纪许光于2012年11月20日通过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这一事件,之前并未出现任何预兆。而在不到24小时之内,该条微博被广大微博用户和各大权威媒体竞相转载和评论达十万余次,同时这条新闻出现在各大报纸及网页新闻首条,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也反映了突发事件的传播放大性特征,不仅限于同一种媒介形式,而是跨媒介多渠道地进行传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多种媒介渠道所用,迅速达到舆论传播各项指标的峰值;当错误的舆论通过网络无限放任地进行传播时,舆论危机随时可能出现,并进而引发社会公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社会混乱。

2.内容的广泛性和发散性

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也出现多元化。公众对同一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以及利益、需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多样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这些事件的发生及报道,很大程度上会给社会民众带来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也能够激起很大一部分群体的认同及呼应。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给社会的安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如,2012年11月发生的“官员为情妇写离婚承诺书”事件,经初步核查,情况属实,山东省纪委已经立案调查,并表示会将调查结果及时公诸于众,而非刻意对事实本身进行回避或打压传播者,使得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度又一次加深。相反,如果隐瞒事实,避而不谈,会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感和愤慨。而在2012年5月的河南南阳 “平坟事件”中,政府不仅对事件采取消极回应态度,还动用非常规行政手段对媒体施加压力,要求删除相关报道,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3.组织群体性与个性化

舆论的主体是民众,舆论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4]。网民舆论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上可能会更加突出[5]。例如,2012年3月初发生的“青岛植树事件”中,青岛政府启动了 “增绿行动”,力图将这座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由于铲掉草坪种树、人行道上种树、植树密度过大、该植树的区域不植树等不当行为,使得市民们的抱怨情绪与日俱增,网友们针对此事发表了大量不满言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这些言论中抽取了500条样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有36%的网友认为40亿株树过于奢侈,22%的网友认为青岛植树缺乏群众调研,认为“应理解地方政府难处”的网友占11%,期待地方政府能予以回应的占14%,剩下17%的网友则支持“植树存在较大猫腻”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海量的不满声音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4.互动即时性与联动性

网络舆论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的传播和表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而正是通过这种即时的互动使得突发事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传播,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对社会相关各界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联动性使得局部事件会波及整个区域,演变成区域甚至全局危机事件,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就如同近两年发生的“权贵二代”豪车撞人事件中,牵扯出了大量政府行政机关“办案不力”,官员违纪,“酒驾”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网络舆论的迅速扩散,折射出所谓的有钱有权的父辈一代对于子女教育的缺失,其子女一代自身素质的严重缺乏,以及串通有关行政执法机构的极为严重的违纪行为,都使得广大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急剧下降。网络舆论的联动性、互动即时性要求政府在处理连带事件中应更加公正谨慎。

三、 中国网络舆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一些虚假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

以往政府常常采用避而不谈、封锁消息的办法,淡化处理突发事件,其目的为防止信息扩散后增添后续“扫尾”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的震荡,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6]。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回应速度慢

由于中国现有的舆情监测体系的信息传递仍然由单一渠道进行。这种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政府还未来得及表明自己的态度,为积极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上已经在热“炒”了的尴尬局面[7]。由于网络舆情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网络舆论爆发时,现存的自上而下的监测方式不能形成统一的应对机制,尤其在处理跨区域、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会造成政府回应缓慢,应对不力,工作极为被动的不良结果。另外,由于中国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经验水平比较低,网络传播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存在诸多不足,也使得当前许多事件的处理存在固有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三)技术手段落后

在进行舆情监测时,其核心是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分析中一手材料的掌握至关重要。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的二手资料,这就需要有专门从事信息分析的机构以及信息分析筛选技术。当前中国舆情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很多舆情信息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监测,这种方式显然不适应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6]。

(四)媒体不作为

一直以来,媒体以其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引导着大众的价值观走向。而由于受到政府相关官员管制方面的约束,对于某些敏感的热点事件,总是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尤其是各大网站热点议论的“特殊话题”,它们大多映射了社会环境的阴暗面,会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广大媒体纷纷采取回避、转移视线的做法。前面谈到了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而媒体的“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舆情的泛滥起到纵容的作用,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果。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的法律法规缺失

纵观中国网络管理的法制发展历程,从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005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到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等多部法律法规,对中国网络的经营、网络域名的注册和网络新闻的传播都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方面缺少法律应对。

四、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及时进行信息疏导,保证真实信息公开

政府应保障信息流畅与公开,由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进行真实信息的疏通。鉴于突发舆论管理的多元性特征,综合多方面考虑,可以使用组织结构图中的矩阵式结构对部门进行设计。

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双道命令系统,两道系统的权力平衡是这一组织结构的关键。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单一指令系统的概念,兼备职能式和项目式职能划分的互补型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同时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图1为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其中网络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网络传播控制的核心管理部门担任,应急工作小组为职能部门,由具备协调资源职能的人员担任组长,各应急项目负责人分配任务,协同完成应急管理的相关任务。这种交叉式管理的模式要求负责具体项目的人员同时向横向和纵向的领导人员报告,加强了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单一指令的局限性,注重了多元效果的实现,有利于高效合理地处理突发舆情。

图1 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

(二)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响应突发事件

中国的舆情监测体系亟需改变,形成信息的双向传递与及时反馈,应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一致的行动协调机制,在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同时,清楚划分现有各网络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解决网络公共舆论管理过程中部门间职责不清带来的“管理真空”问题。建立相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使各个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某一网络舆论的传播现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网络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滞后性。

(三)舆情监测技术手段的提升

在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下设立的应急工作小组中,应包含专门的舆情信息处,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定期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8]。相关部门通过各自的分析报告,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与本部门有关的最新网络舆情,并加以研究和判别,决定相应的应对方式。应急管理委员会还应建立网上突发事件的即时通报机制,当出现重大危机事件时,由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组织舆论突发应急处理小组,并协同专家咨询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商,为应急预案的实施提出快速决策依据。

(四)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回归

加强主流媒体网络建设,找回主流媒体“网络话语权”,用主流的声音影响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品牌效应,赢得受众的信任,改变过去的受众观,积极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反映和引导舆论;采用客观报道的态度进行网络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

制定出台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方面的专项法律。强化行政和法制的规范化管理,推进网络新闻立法进程;加强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保证网络立法的全面有效性,在制裁网络不法行为的同时兼顾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五、结语

网络舆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对此,依据网络舆论的传播与作用机理,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支撑下,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实现网络舆论全面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燕道成,蔡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J].当代传播,2007(2):59-62.

[2]刘鹏飞,周培源. 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与社会舆论格局[J].新闻记者,2012(01):3-9.

[3]梅松.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1(7):19-21.

[4]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出版集团,2003:47- 51.

[5]刘毅.网络言论传播与民众舆情表达[J].电影评介,2006(14):102-103.

[6]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89-93.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6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中介性社会事项 变动规律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很多,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下网络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工具,由于其具有便捷、及时、隐匿等特性,尤为受到高等院校学生的欢迎,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信息和讨论热点问题的首选。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几乎不受约束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工作措施以及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各级主体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等。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利益关系联系的中介,在中介性社会事项和学生之间的刺激和反映之中贯穿着利益联系。中介性社会事项关系到学生的利益,学生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但是,中介性事项的刺激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会体现出“显刺激”和“潜刺激”,“大刺激”和“隐刺激”等多种功能。“显刺激”是指中介性社会事项对舆情的产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并为学生公众所意识到。比如,某一学校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差。而如果中介性事项对舆情的产生所具有的刺激是隐含的,并不为学生大众所意识,这种作用就是“潜刺激”功能;“大刺激”也就是对舆情的产生起长时间的刺激作用,而“小刺激”则是对舆情的产生作用时间不常。据研究,某一舆情往往是中介性事项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刺激的效果往往还与刺激物本身的透明度有关。刺激物本身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它对舆情主体的刺激效果与它是否直接透明有关。比如,学校制定的某一项政策如果透明度高,大家认识起来就比较容易。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的刺激作用,并不能单纯在学生和学校“一对一”的互动平面中考虑,而应放在舆情空间中加以分析。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利益矛盾的存在,高校学生在中介性事项的刺激下,一定数量的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进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可见网络舆情基本上是按这样一种机制产生的:学校的某些政策或管理的后果(中介性社会事项)造成利益矛盾对学生产生刺激个体特殊的心理反应网络上的言论表达群体的社会情绪和态度网络舆情产生。所以说,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因为形成网络舆情的主因,即舆情主客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且每个要素自身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还有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变化不定,难以把握。因此,我们这里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探讨只能是基于一些经验的一般理论总结,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研究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不同的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

1.高校网络舆情发生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中介性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可见,舆情的发生,包含着一种刺激和反应的规律。然而,进一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刺激和反应的强度、规模和范围都会受到舆情主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制约,也就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约。例如,如果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融洽的关系,学生对学校充满信赖,整个校园关系比较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出现影响学生利益较大的刺激性事件,学生的反应也会比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反应相对弱一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舆情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像古典行为主义者华生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即“S-R”刺激和反应公式那样简单;也非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形容的,在环境和行为的因果关系中,反应、刺激和强化是顺序发生的基本相倚,而是更加混杂交错。不过,仅仅从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基本过程角度来看,其发生过程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高校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和管理行为对学生产生刺激所形成的意见和态度在网络上的汇集。

舆情的原始形态就是意见,通过意见在讨论过程中的涨落,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产生有序的结构,舆情就形成了。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舆情的形成一般遵循以下的流程:公共事务引发信息刺激(信息与公共固定成见之间的对比强烈、信息流动渠道足够畅通)――信息刺激经由公共论坛扩张(公议机关、大众传媒)――舆论萌发――意见整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离聚合、消解蜕变)――认识和心理趋于同一(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舆论消解,舆论主体转向新的信息刺激……

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形成在以BBS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论坛上,与之相比较,网络舆情的形成流程有相同和相异的地方:相同点在于网络舆情实质上就是传统媒体舆情的描摹;但它在舆情的传播中介、反馈机制、主体特征等方面与传统媒体舆情又有很大不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生存环境是一种“线性社会”,网络舆论的生存环境则是一种“网状社会”或称“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舆情环境不同于线性社会,在网络社会,意见的舆论表达不止存在一个中心,而且意见的表达不是通过“垂直的”单向线型结构,而是通过“发散的”网状结构。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如下:在网络论坛中有不同的讨论区,比如强国论坛分为“一般讨论区”和“深入讨论区”(“深水区”)。舆情主体进入讨论区发帖,即“发表意见”,而后其他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关系随之回帖、跟帖,进而产生讨论,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形成规模较大的舆情空间,最终汇集成舆情。

2.高校网络舆情变化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将一直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首先,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刺激舆情产生的学校中介性事项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次,高校网络舆情还会因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和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中舆情主体经常表现出一种“接力赛”式的传播,“楼上”、“楼下”、“斑竹”、“斑户”各个帖子之间相互碰撞,使得对某一信息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像滚雪球似地发展下去,呈现出网络舆情中的“雪崩现象”。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上的舆情主体并非都十分活跃。一般来说,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分为沉默者和活跃者两类。比如“水木清华”每天都有上万人在线,但在论坛上发言的也经常就是那几十个人。像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深水区”由于只允许帖1000字以上的文章,所以经常发言的更少。所以我们对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规律的把握还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以便在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找出关键性的人物。

3.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舆论学家在研究舆论形态的“结束”时,曾提出“舆论以转换形式走向消失”的重要观点。其核心含义是,舆论不是绝对地或彻底地“消失了”,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转换”。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

(1)网络舆情会随着导致它产生的某一中介性事项的结束而结束。因为舆情是由中介性事项的刺激而引起的,当由于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得到有关方面的妥善处理后,这时舆情也就会基本结束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众的视角从中介性事项转向了中介性事项的主管部门,所以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针对某类中介性事项的舆情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这也可以理解为前一个舆情的结束导致后一个舆情的开始。比如,某高校学生一开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学校的食堂问题,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可能会转移到学校的其他管理问题上,进而把舆情转向学校的管理,从而关于食堂问题的舆情结束,而关于学校管理的舆情产生。这也可以理解为新的刺激物的出现导致前一个舆情的结束。

(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直至舆情的结束。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事态的新发展,学生情绪的缓解甚至转变。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发生方向的变化,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二是新议题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如果在上一个舆情讨论期间出现了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新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促成旧议题的衰变,舆情也就由此结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网络论坛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而导致议题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因为在网上发帖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规则就是早到早帖,而不管帖子的讨论指向,这使得讨论秩序容易被打断。

(3)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学生意见态度的其中一种,也是有知(认知)、情(情绪)、意(行为倾向)构成的,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时,就会被记忆下来和添加到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中去,并不会完全和绝对地消失掉。这些记忆印象中的“残留”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会对由新的中介性事项引起的舆情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成为其构成部分。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措施的妥善处理而消失掉,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综上看来,舆情在结束阶段也包含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且也是非常复杂的,以上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8.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7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论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成熟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策略研究 浅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现状分析 医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现状分析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应对现状分析 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及策略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调查方法的研究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探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刍议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网络新闻专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表达及引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06(10)140-143

[3]张自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媒体策略[J].中国记者,2005(10)19-19

[4]杨兴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D].甘肃省,兰州大学,2011

[5]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66-69

[6]李勇.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转化及作用[J].新闻前哨,2012(05)99-101

[7][8][15]徐夏娟.公共卫生舆情监测与风险研究综述[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5)72-77

[9]宋铁,叶永隆,刘国恒,郭汝宁,李灵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平台的建立与应用[J].华南预防医学,2013(3).

[10]李伟,李燕,江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监测与恐慌度分析系统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0(1)53-58

[11]邹声听,谢盛元,冷朝阳.野战条件下实施跨区卫生防疫保障的特点与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 2006,27(4)379-379

[12]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3)66-70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8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言论自由权力制约行政法规制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项目“网络舆论监督的行政法规制”(编号SHZLQN16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才凤敏,江西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4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网络舆论监督体现其巨大的影响力,从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孙志刚案件、躲猫猫事件、天价香烟事件、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雷洋事件及至浙大开除犯强奸罪学生学籍、吉林平安经涉事干部被免职等事件,二十几年间,几乎每起事件均在网民热议下引起社会重大反响。网络舆论监督不仅冲击了传统舆论导向模式,更引发了一些法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利弊观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的舆论对权力以及与权力有关的人或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自互联网兴起以及随着智能手机等技术发展,如何指引网络舆论监督导向并防止其消极作用,是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传播、社会、文化、政治等角度对网络这一新媒体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监督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法学研究的关注点最初集中在私法领域,如网络暴力、网络侵权问题。但从网络舆论监督主体与被监督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关系来看,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监督行政的一种特殊类型来研究,能为网络舆论监督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提供理论支持,更有利于解决网络舆论监督所面临的理论现实困境。

在网络舆论监督大量涌现并运用的背景下,人民享有的相应权利与法律规制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每一位个体都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依据是其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中的表达权利和民主权利。众所周知,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行使监督权的主体是人民,监督权是人民的民主权利之一。网络舆论监督这种形式广大群众更容易参与其中,能体现民主政治的内涵。我们尊重并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归根结底是人民民主在起作用。而民主又和法治紧密相连。因此,人民民主越强大,网络舆论监督的能量越巨大,因其所维护的利益是所有公民的权利。

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行使监督权也是公民行使言论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公民如能真实地披露某些事实真相,切中权力运行中的不足乃至滥用的要害,揭示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使相应受监督对象得到舆论谴责,正是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治腐败的一杀手锏。

网络监督舆论在民意的表达范围、快速传播、施压促压、个性化等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其弊端也很显著,首先,信息的片面性。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虽说是全体人民群众,但是网民特别是有发言意愿和能力的網民群体是有“限定”的,受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知识结构、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往往掌握“网络舆论”的群体是部分群体,而且这部分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群众,这就说明在监督过程中主体参与是不平等的,那网络舆论监督的内容(观点)也不能全面代表全社会,这导致的结果一是非网民群体不能通过“网络”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二是表达了自己观点的主体的意愿是有代表性的,或有偏颇。其次,信息的真实性折扣大。网络舆论有随意性,因网络虚拟、开放性并隐匿了发言者身份,使得一些恶意虚报散播假消息的存在,还有发表攻击性、煽动性或侮辱性言论的,更有些盲目从众者,发言、监督等行为非理性。最后,容易产生越位、侵权的问题。网络舆论监督有可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诉求和行使监督权力时形成“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还影响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

二、行政法规制保障网络舆论监督良性运行

在我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网络舆论监督主体亦然,网络舆论可以促进民主,也能造成骚乱,其发展需要法律来规制,也只有法律能给网络舆论以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程序化的保障。宪法赋予我国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和限制的,不存在没有界限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32条①都为公民的权利(自由)设定了边界。

言论自由存在被滥用的危险,因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诸如主体、内容、方式等的限制。无法对网络媒体实施统一有效的监督就会导致网络监管的盲目性、随意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影响和制约网络监督的健康有序发展。要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尽量把其劣势扼杀或控制,是需要条件的,法律规制首当其冲。任何网络舆论监督主体享有其民主权利的同时也将受到法律的规制。行政法规制必然会担当起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应之“调节器”的角色,利用其自身的特有调整机制来规制并促进网络舆论监督良性发展。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现状

网络舆论监督虽然是维护权益、畅达民意的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但目前我国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与成熟,无论是从民众表达自由、个人信息等给予保护的立法还是对网络舆论规范管理的执法方面都不尽完善。现有的行政法规制手段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为主,尚不能兼顾互联网舆论特性,不少典型案件也折射出网络舆论监督权规范、正当行使的迫切性。

1997年的《关于利用国际互联网络开展对外新闻宣传暂行规定》对机构入网作出要求、《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对“域名注册服务及相关活动”进行规范,2000年颁布的行政法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②、部委规章《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已废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11年修订)、行政法规《电信条例》(2016年修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经修订)等也构建了一套网络立法体系,但是这些主要针对互联网的接入、服务和运行安全等方面③,对网络舆论监督不起直接作用。

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比较全面、系统地对网络运行、信息安全、检测响应和监管责任等方面做出了细致规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旨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立法层次较高。不过也正因为是高位阶立法,内容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配套法律法规及机制保障未成体系。

2017年国家网信办的1号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重点从各新闻媒体的总编辑责任制度、审核制度、外资规制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等方面,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规制与管控。紧接着《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出台——国家网信办2号令也了。这些法律法规构建了网络舆论監督的法律制度框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网络舆论监督行政法规制构建路径

(一)自媒体时代行政法规制的变革

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行政法规制也创新和变革,其内容手段方法方式都应有所创新。

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来讲,一是规制内容上,主要从事后惩罚到信息前瞻预防。二是规制方式上,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两种手段。三是行政法规制时体现并统筹网络舆论监督法律关系中各主体(比如政府、公权力组织、公众)的价值。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行政法规制内容

网络舆论监督行政法规制的构建,必须放在网络民主的兴起和社会治理模式变革这一大背景中思考。这要求国家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部分,充分考虑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民主权利,采取恰当的法律治理手段,在保证对权力有效监督制约的前提下,减少或消除网络舆论监督负面作用。这样才能使现代科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政治文明成果,向善治升华④。

事先重点放在网络通信与舆情的监控,规制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舆论监督只有具有权力效应才会发挥真正功能。应立法明确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形式和内容、违法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网络使舆论监督顺利地实现了从权利向权力的转换,实现普通公众监督主体地位的回归。

事中注重程序正当,公开、公正并确保公众参与。明确界定相关概念,比如保密信息、谣言、人身攻击等,划定非法信息的范围。政府有关部门及公权力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应主动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用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而对于故意制造混淆信息、扰乱公众秩序的网络“谣言”行为,则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予以及时、坚决地打击。

事后严格网络言论责任的追究,鼓励通过正当手段开展对公权力的监督,比如信访、正规举报、新闻媒体曝光等⑤,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按照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行政法规制工具

选取网络舆论监督的规制工具,处理好各种工具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良性关系及其互补;借助规制手段,鼓励支持和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的行政法规制,应当特别重视各种行为模式比如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命令等之间的选择与应用,特别注意柔性手段与刚性手段的协调配套。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9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关于“舆情”这一概念的界定,比较权威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给出的,即“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定义,将网络舆情界定为:公众借助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在一定时空内,就自己所关心的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事务,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网络舆情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主要有:

(一)多样性

网络舆情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内容无所不包,民众的言论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大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民生等各种现实问题,小到娱乐新闻、家长里短,奇闻异事等生活杂谈;二是表达主体丰富多样,既包括一些有影响的官员、专家、学者、明星,也包括很多草根阶层,普通民众,高校大学生的加入正日益扩大这一主体。

(二)自由性

网络舆情的自由性或开放性,充分表现在各种空间、BBS、博客、微博、QQ 群、社交网站等网络载体中,网民在这里可以任意发贴留言,发表意见,进行围观、转载传播,而不计后果,这就加大了对网络舆情控制和引导的难度。

(三)迅速性

网络舆情,往往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进行点击,由于网络的发达,的各类信息将会迅速地传到世界各地,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四)互动性

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博客、贴吧、QQ群、飞信、微博、人人网、聊天室等聊天工具和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之间地交流,这种互动式的交流往往是双向或者多向的。通过互联网,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传播,一则消息的,经过网民广泛的转载,尤其是名人的推波助澜,往往很快就能达到众人皆知的效果。很多网络舆情往往是从微博和论坛中最新引爆的,最为典型就是近年来的网络反腐,使多名政府公职人员因腐败而被曝光。

(五)非理性

网民的匿名表达让网络舆情表现出非理性化的倾向。一些网友,常常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发表传播各种言论,妄加猜测,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时甚至含有恶搞的成分,纯粹是为了在网络上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例如,对一些传统和经典的网络恶搞。

(六)渗透性

网络舆情往往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目的性,主要体现为网络中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导向。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高校网络传播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不断向中国网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不能不提高警惕。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具体变化规律

舆情的发生,发展、结束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高校网络舆情也不例外。但由于网络舆情自身的自由性和迅速性,它的变化规律也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我们只能基于基本经验和客观事实,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总结。

网络舆情的变化是一个整体过程,主要体现在前期发生、中期发展、后期结束三个过程。

(一)前期发生

在前期发生过程中,主要指学生对高校中发生的能引起广泛关注或与学生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个人事件所引发的各种议论、意见、情绪或态度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的汇集。例如学生对于学校一些具体规定和管理行为的关注或对校园中的一些师生人物的评论等等。这些往往是引发网络舆情的“导火索”。

(二)中期发展

在中斯发展阶段,高校管理者和学生通常会有一定的互动,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往往会随着学校对相关事态的处理和学生自身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具体的变化。此时,网络舆情有可能好转,也可能进一步恶化,关键在于高校管理者是否因势利导,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三)后期结束

高校网络舆情的结束阶段一般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产生网络舆情的具体事件和原因得到了合理解决,学生不再关注,舆情消失;另一种是发生了新的舆情,或者原来的舆情的性质、方向等发生了改变,使学生的关注点发生转移,直至新的舆情结束。

网络舆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却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我们掌握这些规律,针对每一阶段有意识地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就可以使网络舆情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良性的发展。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路径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既要有的放矢,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更要未雨绸缪,做好前期监测和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路径主要有:

(一)改变传统应对方式,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由逐渐传统的被动应对转向积极主动管理,加大了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有意识地在网络舆情中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往,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高校常见的态度是“躲避”和“被动”,不愿意或不肯正面接触,害怕曝光,甚至将一些问题进行有意的掩饰,逃避责任。或者私下里协商,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行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往往可能激化矛盾,将网络舆情引向错误的方向。因此,高校应主动积极地应对相关的校园网络舆情,从时间上取得主导权,抓住先机,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疏导,保持正面信息的畅通,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例如针对校园自杀事件或,高校要及时通报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将发生原因、处理情况和结果及时告知外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猜疑和误会。

(二)变单向灌输教育方式为个性化启发、服务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注重单向的灌输知识和教育,而较少考虑教育对象自身的感受,许多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相对简单、粗暴,一味重单向的 “禁”和“堵”而轻视“疏”和“导”,而强制性地禁止和说教往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处理网络舆情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方式,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和辩证地眼光理性地看待现实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和关于意识形态的敏感话题上,要教育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坚定立场,自觉抵制不良言论。

在这方面,许多高校辅导员已经开始意识到并有针对性地利用QQ空间、博客、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沟通和舆情疏导。这些是很好的尝试,应该坚持做到持续更新,更多关心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三)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警,学会与媒体打交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不能盲目开展,要有一定的规划。虽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这种事后的“补救性措施”,往往比较被动,因此,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提前预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高校必须制定必要的应急预警预案,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和监管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配备相应的人员专门负责。对于可能出现的危机状况,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必要时候,高校要主动相关信息,主动和媒体、公众沟通,从时间上掌握舆情的主动权,以便进行正面引导。

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尊重事实,既不夸大吹嘘,也不欺骗隐瞒,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利用媒体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工作,谋求双赢。

(四)加强网络引导队伍建设,做好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切实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支队伍中,既要有学工部门的领导来主抓,又要有一线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具体负责,更少不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参与。队伍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设立不同的部门来由专门的老师或学生来负责,例如,有负责每周或每月定期汇总校园网络舆情上报的信息员,有专门在学生集中的贴吧,论坛,QQ群、聊天室、人人网中进行监测和干预引导的网络监测员,还要充分发动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学生党员和干部),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主动设置相关议题,因势利导,将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和转化。

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部门或科室,建立相关网站,进行关于网络舆情的课题研究,为网络舆情的监管提供科学化的建议和对策。

(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畅通的上通下达机制

高校在处理相关与学生相关的事务时应该尽量做到信息公开,凡是不涉及到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都应尽量透明、公开,使学生及时了解。信息公开应该做到常态化,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时定期将重大事件对全校进行通报。“谣言止于智者”,当学生都对事件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减少对于学校的猜疑,增加对学校的信任。高校要树立负责任的形象,敢于面对问题,坦然接受质疑,以实际行动提高公信力。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必须建立畅通的上通下达机制。既要保证学校的各项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又要保障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能及时地传达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领导。例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校长接待日、教务处长或学工处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和邮箱、网络留言板等,这些都是有益地尝试。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进行研究和监管。高校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及人员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培养一大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具有较高威信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高品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齐勇.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 (08):165-166.

[2] 陈晓东.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8).

[3] 刘治军.网络舆情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管理与引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22).

[4] 钟涨宝,聂建亮.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现代教育管理[J].2011(5).

[5]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51―52.

[6] 岳鑫.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篇10

一、网络时代下地方政府公信力面临的考验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意义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人民群众评判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信誉的一项价值标准。它不仅对地方政府权威性、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民主、服务和法制建设上的水平。用一个公式可以表示为:政府公信力=政府行政能力公众满意度。[1]

地方政府政策、方针的顺利实施都必须以较高的地方政府公信力为前提,如果地方政府失去广大民众的信任,那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受到相应的质疑。同时,地方政府公信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轻易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建立的一种软实力。如果地方政府公信力不高,相应的其执政成本也就越来越高,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因此,地方政府拥有一个良好的公信力意味着地方政府的顺利执政以及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网络时代对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出的新挑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在京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2]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给广大民众带来了不少便利,同时也对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新挑战。

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可以监督地方政府的执政情况,同时提高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程度,但同时也让地方政府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对事件的报道、转载是在政府宣传部门的控制下进行筛选和批准。而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具有更加开放、自由、互动的优势,广大网民们可以相对隐匿、自由、平等地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如果通过网络将政府官员腐败违法的现象或者政府体制缺陷的问题暴露出来时,一个网络舆论攻势便可迅速在网上形成,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带来严重的冲击。如果政府处理不当,便会使得其公信力在民众心中大打折扣。例如,近些年来网络上发生的女检察长豪车事件、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表哥事件等,都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暴露出来的腐败事件,并在事件发生不久就形成了强烈的网络舆论攻势。另外,由于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的存在,加上网民易情绪化、敏感性以及放大性,使得网络舆情在一些情况下受操控而具有一定偏差,这也会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例如,贵州瓮安事件、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温州动车特大事故灾难事件等在事件曝光后就引发了很多谣言传播。网络时代背景下,群众政治参与度提高,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在提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损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影响其执政政策的推行,更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守旧的传统行政思维

1.官本位思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官本位的价值导向,一些地方政府行政人员在制定相应决策时,受到这种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影响,急于求成,提前预支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有的行政人员没有落实为人民服务,一心追求经济成果,忽视了民众的生活质量等,这些都是官本位思想的具体体现。当这些没有按照党的宗旨做事,还损害了民众公共利益,欺骗了百姓感情的事件被曝光后,必然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与质疑,从而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强烈的冲击。

2.维稳思维。社会稳定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在近年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当中,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地方政府处理矛盾的一个借口,例如一些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选择不公开一些企业污染严重、暴力拆迁等问题。然而,可以从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中看到,这样的回应只会激化干群矛盾,加深广大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从而产生危机。

3.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是阻碍市场要素流通的一大因素。但是,出于地方相关利益问题的考虑,当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纵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网络舆情事件,不乏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例如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地方政府为了对当地企业进行保护,对地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进而导致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3]因此,地方政府想要提升公信力,则不应该对地方企业过度保护,而应坚持以人为本,真真切切地为人民服务。

(二)一些地方政府腐败现象滋生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因为对贪污犯罪的监管力度不够,且问责手段不够强,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现象滋生,例如女检察长豪车事件、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邓玉娇事件、广西烟草局局长的日记门、江苏溧阳市卫生局局长微博开房门等,都是在网络背景下揭露出的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案例。这些不仅是地方政府官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贪污犯罪,没有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而且也反映出我国在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一旦曝光这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事件,网络舆论场将不断放大其危害,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使广大民众对地方政府失去信任。

(三)公民自身参与意识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而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广大民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进国家政治当中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与便捷性。例如,在表哥事件中,网友们因在一张陕西延安特大车祸现场照片中发现一名官员面带微笑而对这名官员进行人肉搜索。经网友核查,该官员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某,进而发现其在不同活动中经常更换自己的手表,每块价值万元以上,最高达20~40万,有关部门进而查出其严重违纪。在广大民众更加便捷的政治参与下,地方政府、每一位政府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这对地方政府公信力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地方政府信息做不到透明公开,且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不及时回应,事件的真相没有得到及时公布,人民群众必将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心生疑虑。

(四)地方政府回应性不足

在互联网络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迅速、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网络舆情事件从萌芽阶段演变成重大网络舆情危机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现代媒体意识和新闻执政理念,不习惯来自网民的直面监督,喜欢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来对待网络舆情。[4]这会导致网络舆情事件的进一步激化,引起广大民众的更大猜疑与不满,进而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在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中,在事件曝光后,不少网民对责任主体进行质疑,但政府不但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回应,取而代之的是不停报道救援情况,回应的不足只会引起网友们的反感与更加强烈的质疑,降低地方政府在广大民众心中的信任与好感。及时的回应不仅是群众判断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一个直接标准,也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三 网络时代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公信力相互影响,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想要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应该由内而外,由上至下穿透式进行改变,内部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外部搭建交流沟通平台,上部健全监管、舆情预警和处置机制,下部保障公民权利。其中,转变地方政府内部思想和风气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及时给予人民群众准确可信的回应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一)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

纵观近几年来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严重冲击的网络热点事件,不少是因为政府官员作风以及滥用权力的问题,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因此,想要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根本要从地方政府内部着手。加强内部教育与培训,转变一些执政人员的官僚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服务意识、构建服务型政府才能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二)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通过交流沟通平台建设信息公开的透明型政府,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仅有利于政府为广大民众提供便捷服务,也有利于公民了解政府的相关工作,从而加强地方政府与广大民众的横向联系。如果网络舆情事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场时,地方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地公开网络舆情事件真相,引导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讨论,建立地方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信用问责制度与政府失信惩罚制度,在这两种制度下,一旦爆发网络舆情危机,地方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政治、法律、行政和道德责任。由于网络舆情往往对事件具有放大效应,如果地方政府不及时回应,只会增加公民的猜疑,并对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以及公信力产生质疑。通过外部交流沟通平台,地方政府及时有效而准确地进行回应,能够有效增加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三)健全监管、预警和处置机制

一方面,为了防止网络暴力和网络审判的产生,地方政府应该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环境,正确引导民众更加理性、公正地进行监督和意见表达。另一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常发领域和进展状况进行相应的实时监测,并对预警技术进行研究,便于在网络舆情事件萌芽阶段具有预知和警示的能力,及时获取权威信息,妥善处理网络舆情。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经验逐渐完善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机制,不仅需要及时回应广大民众的疑问,搜集民意表达和理性诉求,同时应该公正、公平、公开、快速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处置,力争给诉求者以及广大民众满意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