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存在问题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4:21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小学 安全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1-02

尽管社会对小学安全教育关注度及安全教育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并且相P教育部门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甚至有些学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课进行安全教育,但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城市及农村小学发现安全教育效果仍不理想。

一、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学校的教育还是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追求名校效应,使得学校管理者、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教师整天忙于灌输文化课程,学生疲于学习,学校忽视了包括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安全问题,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目前,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小孩整天在老师眼皮底下,安全应该没问题,认为安全教育可有可无,家长对安全教育认识度严重不到位。其实在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安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但多数学校宣传不到位,使得很多青少年成为“法盲”。学校安全教育涉及到的工作量相比文化课程涉及的工作量大,通过走访些学校,与学校负责人及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中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及教师存在同样的困惑,其次安全教育需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要经费及设备保障,学校要开展安全教育略显吃力。

(二)缺乏导向,模式单一

随着计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给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只靠班主任的口头安全教育模式显得单薄无力,枯燥、过时,传统的安全及教育模式及安全教育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无法适合新时期发展的安全教育导向。老的安全教育模式及安全教育内容无法系统地、深入地把安全教育开展到位,很多学校也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到考核体制。通过对农村及城区的教师问卷发现,对安全教育工开展满意的比例只有7.2% ,而而不满意的比例占了49.7,一般的占了43.1%,如表1所示。

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城区的很多小学只是利用板报、宣传栏进行宣传安全教育,而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甚至连板报、宣传栏也没有。城区的很多学校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班主任的口头警告,将安全教育变成了安全管理,学生只能走过场的听一听,而通过播放影音资料、邀请专家实例讲解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在对学生进行走访调查、调查问卷和访谈时发现,学生认为通过影音进行安全教育远远超过老师机械式的说教安全教育。在学生卷中,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评价度依然不高,选择不满意的学生高达 70.3%,而选择满意的学生只有7.8%,详见表 2:

(三)教师队伍不专业

教师队伍上,在开展了安全教育课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基本是由班主任通过班会课来完成,绝大多数班主任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知识学习和规范安全训练,属于半路出家,因此很难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而在农村小学这种情况更加凸显。师资队伍一直是制约我国安全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中发现,有些学校只是偶偶聘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临时给学生讲解安全知识,有的专业人员讲授能力薄弱或太过专业,导致学生对内容无法理解。

(四)校园周边的环境差

校园周边环境差是很多城区学校和乡镇小学犯愁的事情,虽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会不定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但小摊小贩为了获取小利益一直伴随在学校的周围,给学校的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小摊小贩饮料食品卫生不达标以及学校周围不可抗拒的突发事故等因素严重威胁着小学生的安全。

(五)学校设施不达标,陈旧设备缺乏维修保养

学校设施不达标,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显得更加突出,比如校园危房现状突出,校舍电线老化、缺少应有的护栏,门窗玻璃不牢固,体育器材陈旧、不牢固,消防设施不到位、消防通道堵塞等,这些问题给学校安全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二、小学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与当前社会治安脱节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治安总体上稳定有序,但学生的生活场所具有活动性,加上目前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与新颖化使得安全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当前,不管是城区小学还是农村小学关注社会治安变化,但还是存在目标不确定现象,在日常的安全教育活动没有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设置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健全机制缺乏

安全教育机制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强制有力的政策会增强执行力度,只有强有力的政策才能使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因此安全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即使是涉及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专门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的,也只是分散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中。目前安全教育存在无法可依状况,机制不健全,使得安全教育缺乏活力,成为空口号。

(三)学校、家庭缺乏合作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各自的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父母为生计奔波,很多父母根本无法顾及小孩子的发展,大多数家长特别是农村小孩的家长完全不去过问小孩对安全的认识,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师及管理者的事情,忽视了自己的作用。平时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小孩的身心健康,即使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很多家长配合不积极或者根本不配合。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课题组成员在进行调究中发现教育资金缺乏是农村学校较为普遍的现象。各级政府虽然为促进教育均衡,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积极调整教育部局,整合教育资源,送教下乡等,这些做法使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在送安全教育活动下乡这种做法很少听到。有些城区学校虽然开展了安全教育课,但安全教育实践的器材缺乏。农村学校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明显少于城市的学校,受条件限制,很多安全教育课程只是停留在书本或画册上,在对农村小学进行实地调研时,很多学校没有门卫,经走访发现没实践器材和门卫都是都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

三、结语

安全教育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小学的安全教育,为促进小学安全教育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收效有限,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共同努力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葛冬冬.全人发展0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北京教育,2008,01.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2

关键词:安全培训;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1当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不足

个别企业对安全培训认识不足,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不积极主动,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总是重生产、轻安全、忽略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管理人员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学习有关安全法规,在职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就直接安排其从事生产作业。然而一线工人自身对安全培训也不够重视,只考虑到上班挣钱,大多数工人为农民工,其文化水平、安全知识、操作水平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弱、自律能力差、安全防范与应变能力不足。受其文化程度、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大多从事较苦、较累,相对危险的低技能岗位,加之其接受的安全培训不足,极易发生“三违”事件,从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1.2安全“三级教育”培训形同虚设

个别企业安全“三级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安全教育不到位,且教育体系不关联、不衔接,造成培训记录不完整、不键全、不具备可追溯性。这就为安全培训得跟踪与落实造成了困难,由于责任不明,所以给推逶逃责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一般建筑企业均建立了安全“三级教育”登记考核制,但是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时常存在。无论是否举行教育,只要安全员那有记录就行;是否真正按实名制进行培训与登记,就有待查证。当遇到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时,就以“农民工流动性大”这一说词来搪塞了事。本来国家安全规范强调的安全“三级教育”,其目的一是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是增长补充操作人员匮乏的安全生产知识,三是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技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而不是变成了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

1.3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在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形式常常非常的枯燥单一,其教育培训过程总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法,遵循一个模板,教学方法呆板,忽视教育的多样性。这就形成每次安全培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效果,还可能使被教育人员对安全培训产生厌烦心理。

2就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2.1政府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通过政策引导,使企业负责人重视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

安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安全教育培训纳入考核施工企业和执法监察的日程内容中来,加强安全执法力度,开展动态安全培训督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国家安全法规,落实安管人员与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三级教育”体系,尤其是高危行业新招员工,应强化岗前安全培训,完成规定的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还有企业的“三类”安管人员应及时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制度,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安排员工上岗作业的企业,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2.2企业应完善安全“三级教育”体系,落实监督检查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三级教育”体系,明确“三级教育”负责主管部门。建立从员工入职开始,由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到施工班组的培训档案,实行一人一卡制。培训档案要记录培训人员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培训负责人以及培训内容等,档案必须要有可追溯性,并保存相应的影像记录。“三级教育”的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进行监督,基层单位对现场班组进行检查,主管部门还要动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进行抽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应严格调查,并追溯欺诈现象的根源,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2.3安全培训方式实现多样化,动态化

(1)在平常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和“三级教育”培训过程中,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安全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不但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培训的形式,也可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教学。在施工第一线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培训部门宜多采用实物、视频、实地考察、观摩学习、事故分析、现实真实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例讲解等方式方法进行培训。(2)在现场安全检查过程中,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对发现的“三违”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的同时,讲解这种“三违”行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产生的根源,教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作业行为,避免“三违”行为发生。(3)利用网络手段将培训过的课件、安全管理心得体会、安全管理有关资料范本等,发到公司网站、网络硬盘,让公司员工随时随地学习。(4)每年开展一次安全月活动,组织一次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通过有奖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通过安全宣传栏,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常识,法律法规,公司安全通告事件的宣传教育,使大家耳熏目染,逐步养成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习惯。3结语安全培训工作应得到社会与经济的支持。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员工培训费应列在企业安全专项支出费用当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时,要专门安排专项安全培训资金。但考虑到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国家强制执行的特点,政府也应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逐步建立由政府、企业合理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安全生产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法团.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3(5).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3

关键词:用电;安全教育;触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大,如何保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成为当前用电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现阶段国家在用电安全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一种公共宣传的方式,在居民区、居民集中点等地点通过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用电安全应该注意的地方和预防触电的各种措施,这种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我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居民用电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中发生触电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年因为用电安全知识的缺乏导致触电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居民的财产带来损失,更是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居民的用电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安全用电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普及了用电知识,使居民掌握了一般用电应该注意的常识,如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不要乱拉私接等等。但是现在的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在教育形式、强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在居民生活安全用电教育方面各级政府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普及式的教育,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体、散发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手段,对社会上不特定的居民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这一种形式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形式十分单一,起不到系统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由于面向不特定的人,不能在居民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宣传,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根本不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种宣传教育,如在小区内张贴的用电安全宣传画,很少有人去关注。

2.教育强度不够

当前,对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造成了居民对用电安全的思想不重视。这一点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于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用电安全意识淡薄,单纯形式的用电安全教育不能改变他们淡薄的意识。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他们关心的不是用电安全,而是用电的多少。为了尽量减少用电,这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私拉电线、偷电等现象屡有发生,不仅给国家的电力资源带来损失,同时在进行这些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其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在城市,现在很多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老人独自生活的现象日渐增多,老年人在用电安全知识上的缺乏使他们用电安全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对老年人的用电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3.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太过于单薄

现在的用电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一些用电安全教育的基础知识,如不要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不要用金属物质去碰的电源线或插座等等,这些知识只能满足居民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居民对用电安全教育中一些比较系统的知识则很少能够掌握,如安全用电标志的识记、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如何识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等等。尤其是在一些老楼房,由于线路老化引起的各种用电安全事故,如触电、火灾等时有发生。不仅威胁到本户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对整个周边的居民用电户产生威胁。在农村一些不发达的地方,这种隐患也是大量存在的。

这些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使供电安全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不及时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水平,完善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手段,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意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解决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面对当前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认为应该从丰富居民用电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强度、扩大用电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丰富居民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

在坚持当前普及式的用电教育形式之外,笔者认为在城

市和农村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教育形式。首先,在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教育资源,由社区管理人员组织,将社区内的居民集中起来,系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通过编写安全用电小常识的方式,把这些常识分发到每家每户,让居民学习系统的用电安全知识,还可以利用电工上门维修的时间进行现场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其次,在农村可以以自然村为单位,对村民的一些基本用电常识进行强制培训,以用电安全事故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打动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应针对性地进行诸如免费播放农村喜爱的电影,在播放间隙插播有关安全用电常识的电教片,在地台戏中编排有关用电安全的小段,每年推行安全活动月活动。另外,通过用电安全宣传上春联活动,广为散发春联,大力向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用电安全知识,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能力。

2.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

用电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用电安全教育的各相关负责单位一定要在思想上具备这一认识,把用电安全教育当作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来抓。所有的用电安全教育形式要常抓、常新,要做到即时更新、时刻提醒。此外,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以及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的用电安全培训,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他们住的地方生活条件差,私拉乱接、窃电等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用电安全隐患比一般的社区要高得多。总之,用电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用电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长期性的任务来做,从教育者本身思想上的重视做起,带动人民群众用电安全意识的提高。

3.扩大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

针对当前用电安全教育内容严重不足的情况,应该把用电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大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把对农民的安全用电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由于现在农村的各种生活电器越来越多,如电热水器、洗衣机、鼓风机等电器,如果不掌握这些用电安全知识,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加强这一方面的知识有: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产品买回家以后要找电工对产品的漏电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具备漏电保护的严禁使用,自己不要擅自打开家用电器;对老化的电线要及时请电工予以更换;不要在低压线路和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木材等易燃物品。

4.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供电部门对电力低压线路实施三级保护,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三、结束语

总之,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是普及用电安全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不断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提高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是提高用电安全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4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教育 管理工作 对策

一、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

目前,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幼儿园中的幼师打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幼儿园中的学生属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好动的年龄,且心智和行为并不成熟,常常会犯错。然而,作为老师而言,因此而对幼儿施加身体上的伤害,这是绝对的错误,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上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种事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但幼儿园本身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

(二)医疗及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幼儿园内的食品质量问题状况也令人担忧。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条例,导致了很多利益熏心的不法商贩将劣质的食物和食材输送进食堂内,加上目前很多学校的食堂大都承包给个体商户进行经营,疏于管理或者同流合污,造成了中毒事件的发生。此外,医疗安全问题也是有幼儿园经常出现的问题。幼儿园内一般都有相关医疗医师,负责幼儿园学生的健康,当幼儿园内学生身体不适时,医师便会进行诊治并按情况采取吃药、打针或者转诊。但幼儿园有些医师并不太负责任,往往学生患病时,并不督促或监督学生按时吃药,耽误了学生的病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三)安保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血案频频发生,多是由于校外人员所致,是有准备有预谋的报复性作案。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矛盾和其他原因,而幼儿园的儿童则成为了不幸的牺牲品,成为心理扭曲的报复分子的发泄对象。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幼儿园本身,没有健全的安全保护体系,没有对儿童的人身安全做到严格的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不在于幼儿园内部,来自外界的不安因素同样需要幼儿园引以重视。

目前,我国已对幼儿园的安全保护工作做了统一的布置,在幼儿园的上下学期间安排了适量警力,用于保护幼儿园学生的人身安全,但作为幼儿园方面同样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强幼儿园的安保工作。

二、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完善安全体系,使幼儿园成为真正放心的儿童教育基地,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幼儿园各个环节安全措施的加强,以下是笔者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便是要加强幼儿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危险的时候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自救行动,联系相关的政府社会机构,这些老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进行渗入,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比如绘画课上,绘出警察叔叔的形象,并告诉学生在危险的时候可以拨打110,还有120、119等其他号码,可以结合这种方式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从而牢固他们的安全知识。

(二)构建安全体系,加强保护工作

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幼儿园方面需要加强安全保护工作,招用更多的安保工作人员,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同时,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征求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合作,比如联合当地派出所进行紧急状况的联动,并在校设立民警值班室,从而真正解决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幼儿园保健室和幼儿园食堂,同样需要幼儿园方面进行认真的负责与监督,保证儿童的医疗安全及食品安全。由于儿童的身体状况同成年人相比较为脆弱,因此,当儿童患病时必须做到及时诊断,并监督儿童的用药,才能够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此外,关于幼儿园食堂,幼儿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餐具卫生、食品卫生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管理,控制集体中毒等事件的发生,并定期邀请卫生单位前来检验,确定食品卫生和用餐卫生。

(四)优化教育团队,杜绝教育暴力问题

幼儿园虐待问题慢慢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因此,幼儿园方面必须做好对幼儿园教育团队的管理和优化工作,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在幼师招聘时,将幼师个人素质放在考核选拔第一位,幼师个人素质问题是导致虐待事件的关键。其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对幼师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素质的养成,转变幼师的不良教育手段,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再从根本上杜绝教育暴力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5

Abstract The traffic safety problem more and more students become one of the threat of college life safety issu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mmon form of College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据统计,交通死亡是10-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交通法制观念淡薄和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对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笔者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状况的长期观察,总结了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几点现状、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对策。

1 大学生交通事故现状

大学生参与交通中,常见的交通事故形式有三种: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几乎完全替代了电脑,成为当今大学生的新宠儿。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从而造就了低头一族。在通过路口时,甚至车子已经到眼前了也没有及时发现。这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沙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事故,2015年6月12日凌晨1时许,一台奥迪Q7越野车沿湘江路由南往北行驶至杜甫江阁路口时,与正在斑马线上横路的两名女性行人相撞,造成一名行人死亡,一人受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她们一直低头看手机,根本没注意车流,麻痹大意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近几年发生了几起较典型的大学生搭乘黑车或出租车而被抢劫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淡薄。大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也较多,教训惨痛。如20岁的重庆女大学生高?祝?014年8月9日错上陌生人的车后,失踪多日,经警方侦查,高?状畛低局杏胨净⑸矗净?咨焙笄碧樱?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失联,后调查得知小金被黑车司机绑架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

(3)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考取驾照,并拥有私家车。由于思想的麻痹,安全意识的淡薄,近几年大学生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已有多起,均造成很大的损失。如2010年10月陕西西安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一名女士张?自谄锏缍凳北黄底驳乖诘兀莩嫡吣盟嫔硇募獾对谒男馗共苛塘叮贾抡?字鞫觥⑸锨痪猜銎屏汛蟪鲅劳觯比苏呤俏靼秉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32.html" title="音乐论文" target="_blank">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醛家鑫。?14年1月20日发生的一起5名如皋籍在校大学生在驾车返如途中,在淮安境内发生交通事故,致全部当场死亡。

2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虽然近几年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部分高校对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已经提高了认识,但是还不够,主要体现在:(1)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2)缺乏交通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仅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对入学新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专业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3)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材,对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课件、视频。

2.2 大学生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据调查,20%的大学生不能完全认识道路交通标志,90%的大学生闯过红灯,50%的大学生坐过黑车,60%的大学生不知道遇到车祸后该如何正确处理。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系统地接受交通安全方面教育。进入大学后,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并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有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初开展了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有一些高校的新生一学期只见过班主任或辅导员一两次,大学生无法从正规渠道了解并掌握相关交通安全知识,只能从一些新闻中了解到交通事故,所以很多大学生就对车祸没概念,无法理解车祸如何发生,觉得车祸这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认为只要红灯停,绿灯行就万事大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有很多案例都是司机闯红灯发生车祸的。文明交通的参与,需要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有的学生横穿马路时,低头看手机,听音乐,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就听不到刹车声和喇叭声。总而言之,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车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校园周围交通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管理

校园周边交通混乱,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很多高校处于闹市区或者郊区,闹市区的车流量较多,管控较复杂,郊区管控容易,但车辆车速过快,在一些阴雨天,或者车流量较多的时候,由于大学生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一般高校门口附近都是流动商贩、饭店的聚集地,人员流动密集,一些商贩自制三轮车等占道经营,都是车祸发生的隐患。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就是司机为躲避商贩,而将路边准备过马路的同学撞到在地,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却永远失去了自理能力,发生这样的交通事故对大学生本人、家庭都是无情的打击。

3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对策

3.1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化

校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由 “分管校领导”总负责,由交通安全工作室对全校交通安全课程进行安排,学院或系,到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各宿舍长,最后是学生,使交通安全教育形成责任化,见图1。

3.2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常规化

笔者在高职院校担任汽车专业教师,开设了近七年的交通安全选修课程,共授课人数达2500多人,但选修该课程的人数仅占总人数20%左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正规的专业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对选修过该课程的学生回访,进行问卷调查、测试,90%的学生在交通安全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对事故做出正确的处理。笔者建议,将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将交通安全教育常态化。同时可以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使交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可以组建交通安全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对全校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

3.3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方式多样化

现在的大学生认为最感兴趣、认为最有价值的课程主要是技能类课程,所以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把交通安全的教育内容转变为实用型课程。高校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可以整合资源对交通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开发,使交通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升华,把交通安全课程内容进行技能化,通过技能考核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方式上应该突破,如把教学课堂安排到交警队,交通繁忙的马路上,亦或是交通事故现场,营造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氛围。

4 总结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23-01

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个世纪末开始扩大招生以来,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大学生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他们的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还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学校,或是国家和社会来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都是一个极具关注度的问题。在当今改革_放的大时代,各高校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如:自杀、溺水、猝死等。这些安全事故的出现更加表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严重性和紧迫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正确分析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出科学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对策,以此来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教育和管理。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中遇到的困难

(1)解决安全教育问题的压力大,且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原动力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辅导员的重视。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问题也日渐演变成学校工作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由于这种压力的产生,辅导员们都希望可以通过强化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以此来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可能性。

(2)安全教育与管理虽然有比较强的针对性,但却始终缺少具体细微的计划性、系统性。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时候通常都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说,在新生放节假日时举行年级大会,对他们进行一次或多次安全教育。并且在日常也时常对学生们进行常规的约束管理:如按时收交作业、强调课堂纪律、查寝。这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减少违规违纪现象。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工作模式只依照已有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却过于缺乏具体细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二、针对大学生在安全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1)提高并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要想巩固和夯实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只有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本质上解决根本的问题。学校需要从思想教育着手,切实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第一,从学校这个方面来看,高校可以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然后由专业的教师来负责这一科目的教学讲授。第二,从学生方面来看待,可以从以前发生过的学生安全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此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巩固和夯实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忧患意识。

(2)尽量丰富和充实安全教育的内容,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丰富大学生的安全知识体系就要求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要丰富。这包括了两大主要方面:人身生命安全教育和财产安全教育。首先,人身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量大且杂乱。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既要将重点凸显出来,还要坚持全面的教育观念。其次,财产的安全教育所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宽泛,有防盗安全教育、防传销安全教育等。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必定会是一个长期坚持而且艰巨的任务。要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且充实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不断提高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水平,努力推动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安全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7

一、非传统安全观概述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又称之为“新的安全威胁”,(new-security threats),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在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或者是不常见的一种安全威胁;具体而言就是指在这些年逐步凸显的发生在战场以外的那些安全威胁,这个词其实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舶来品”。在国际学术界中对非传统安全这一概念有十分激烈争论。有的观点认为,现下新的安全威胁其实就是来源于“非传统威胁”的冲突与挑战,所以,非传统安全就是对各种“非传统威胁”的研究及关注。另一种观点认为,非传统安全要立足于当代社会、打破传统,将研究领域从军事和政治安全层面转移到非传统的、新的安全观层面,更多的是要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公共卫生、公民认同等方方面面。目前,对非传统安全认识较为统一的表述为:非传统安全是与传统安全概念相比较而言的,指除以军事为主及围绕战争展开的政治与外交冲突以外的,对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利益与主权国家安全产生威胁的其他因素。

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观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我国高校大学生对于非传统安全观的认识很不全面。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非传统安全观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淡薄。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能力反映着该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没有发生变化,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对于立足世界之林也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文化也正是赶上这趟交流的“列车”传播于世界各国,各国文化的不断深入与交织,让各国青年成为最终受益者。在我国,“文化侵略”一词上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过激烈辩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少数激进分子认为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西方文化则以无声息的方式“和平演变”着我们的大学生。这些形式以网络游戏、电影电视、书籍等在国内传播,而这些又都是大学生们最爱的。因此,在对待文化上,我们的大学生们还存在很多误区,盲目和激进的对待外来文化都是不理智的。

其次,信息安全意识不够。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国的信息安全还存在很大的隐患:一些核心信息技术还在依赖外国;信息安全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网民对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强;西方的敌对势力常常利用网络媒体在我国舆论界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以此来实施文化侵入与渗透等等。我们的大学生正是网络主力军,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多元性,不断的吸引大批大学生进入网络生活。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传播着危险,网络内容大多良莠不齐,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舆论所利用。如:在非典、H1NI流感爆发时期,我国国内发生抢购口罩、板蓝根的事件,这些正是由互联网舆论的推动与放大引起的。

最后,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薄弱。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过度的对环境及资源进行利用,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员的不断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2009年的H1N1发生的禽流感以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就引发了国内大规模抢购板蓝根、食盐的现象。大学生大都认为公共卫生安全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信在未来,公共卫生安全会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学生对于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不能有效地去应对这些危机,盲目的跟风应对会引发更大的危害及影响。

三、当代高校进行非传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建议

学校掌握着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是开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站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去思考,寻找更理想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实施非传统安全观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更全面和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一)政府牵头,健全法制建设

要加强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但同时政府也有职责对非传统安全教育做贡献。近些年,在大学生国防教育这一块国家及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在1997年、2001年相继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外,还制定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国防教育大纲》等教育性文件,这些法律以及文件对国防教育开展从内容、课程形式以及教育保障等方面做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些法律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但这些文件中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我国法律没有涉及非传统安全威胁。我国高校作为开展教育的一把手,一方面应该着手对非传统安全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另一方面要与政府积极配合尽快将非传统安全教育融合到国防教育体系中,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立法支持。

(二)高校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高校是开展与实施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首选场所,高校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程度与学校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的力度基本成正比,如果学校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那么就会影响、制约学生的学习成效。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以及国防安全教育的投入与重视还不够,无论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我国都应该加大对非传统安全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效果。首先,高校需增加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对高校开展和实施国防教育的经费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经费的支持对于高校开展非传统安全教育起保障作用。其次,高校应注重对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条件是开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前提。最后,高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非传统安全教育中教师这一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践中,教师都是开展教育的核心力量。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学;安全性教育

小学体育安全教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健全,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存在不足,因而常常引起小学生体育教学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前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小学生体育安全教学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的措施。

1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分析

1.1教师及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主观原因之一是教师原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安全性意识不足、教学安排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可能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或者是教学时间过长,职业倦怠等因素影响,使得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教学的环境、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分析,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又由于教师自身意识的缺失,使得教学中不安全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排除,进而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发生了安全问题[2]。正是由于教师这两方面的不足,才会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此外,学校管理存在不足,可能也会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如果学校对体育教学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标准和教学规范,那么有效的监督也会使教师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能够有效控制不安全问题的发生。1.2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主观原因之二是学生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没有正确的安全观、对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认知较少、不能有效衡量安全问题的危险程度等。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并没有专业、系统的知识基础,对不安全因素的认知也较少,不能有效评估体育教学中的风险因素,因而会造成学生引发不安全因素,造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学生群体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往往会因为一些非正规的操作、嬉闹等,使得不安全因素急剧增加,最后爆发,使得学生受到伤害[3]。1.3场地、气候、设施方面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主观原因之三是场地、气候、设施原因等。场地原因是造成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这是因为一些教学内容需要在室外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场地,而场地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会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风险性因素增高,特别是在一些教学场地存在不规范、简陋等问题,就容易引发运动损失和事故,因此,场地原因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客观原因[4]。同时,室外教学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来说,春季的大风、夏季的炎热、秋季的干燥、冬季的严寒,都不适合室外体育教学的进行,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气候的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呼吸问题、中暑问题、手脚损伤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体健康问题。此外,设施原因是造成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一些年久失修、安装不牢固、缺少保护性措施的器具等,都会使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2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的完善措施

2.1学校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制定教学规范: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制度标准,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中由于缺少教学规范的引导,往往是随意而为,这就为体育安全教学埋下了隐患。因此,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制定教学规范,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限定、教学步骤是详实规范、教学方法要科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能够按照教学规范进行体育教学。2.2教师加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认真执行教学标准: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不足,特别是不执行教学标准,造成的安全问题屡见报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加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规范,甚至要在管理中加强这方面的考核和评价,督促体育教师能够尽职尽责,确保体育教师认真执行教学规范。2.3构建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保障教学正常进行:构建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利益、学生的利益等,目前,因为安全事故引发的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的不和谐问题屡见不鲜,因此,面对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必要的,同时,在预防安全事故时,只有采取有效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保障教师能够有保障性的进行教学,不至于畏首畏尾。2.4学生加强安全性教育,提高学生对危险情景的认知:小学生由于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面对危险因素还缺少必要的认知,因此,对学生加强安全性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危险情景的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安全性教育也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保护自己的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安全教学问题是当下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只有构建安全的课程,才能够让教师、家长、学生放心的进行教与学,不在担心受怕。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及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场地、气候、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措施,即学校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制定教学规范、教师加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认真执行教学标准、构建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保障教学正常进行、学生加强安全性教育,提高学生对危险情景的认知等,希望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拥斌.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6,(15):10.

[2]华汉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易发的安全隐患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54.

[3]王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160-161.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94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相较小学生有了很大变化,日渐趋于成熟,但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仍然存在很大局限,他们对来自外界危险的防御意识和抵抗能力均不强,对陌生事物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活动、使用体育器具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安全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农村初中校址较为偏远,在体育教学器材、教学场地、医疗护理等方面条件较差,其安全教学隐患较多,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一般设置在乡(镇)附近,远离城市,受经济、交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学习状况,而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配置、体育课程开设、体育竞赛开展、体育器材购买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体育在中考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云南为50分),但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体育不一定要拿满分,随便准备一下考30多分就足够了。在体育教学安全方面,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农务或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返校、回家途中,对学生在体育课等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几乎空白;学生本身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基本都是应付式地参与,也不会更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教师在体育安全教学中,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简单做一些准备活动,很少会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具体来看,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安全意识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引导和防范等具体安全行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担心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疏于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农村初中生把体育课看成“放松课”,在体育课上只顾玩乐,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男生)较差,只有极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会比较在意安全问题。但总体看由于农村初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匮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人们对一些安全隐患习以为常,加之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外出务工赚钱,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人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局限于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偷窃、不要骑摩托车等,对体育课安全教学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笔者的家访中,只有30%左右的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课(锻炼)有一定的风险,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担心。可见,家长的体育课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整体偏弱,少数地方还存在非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的情况。从体育教师队伍来看,农村初中大都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每周承担12节以上体育课(不含每天早操、课间操带操),所以课时任务都比较繁重,职业倦怠感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不强,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自我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难以保证体育课零意外事故。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动作要领等讲解不透彻,对于一些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则直接不安排教学,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来确保安全教学。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能力不强,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超负荷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调控能力差,学生在课堂上各玩各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体育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设施类别、数量有限,而且对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导致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华宁县第十中学为例,体育器材以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为主,大部分器材用了很多年没有更换,而篮球板开裂、篮圈摇晃、双杠或单杠不稳定等情况时常出现,发现这些问题后一般都要等一个月以上才会得到处理,这期间的体育教学课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二、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1.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发生。尽管体育课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但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为主,不能超负荷训练学生,也不能对个别体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强迫式练习,对于患有疾病、身体不适的学生应格外留意,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整训练强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避免出现更多的肌肉伤、韧带伤,出血甚至猝死等安全事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孩子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装备,例如运动服、运动鞋等,不能因为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忽视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同时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例如体育课前不空腹,不吃过分饱,不穿易滑的鞋子和较紧的衣服,身体不适及时报告,不带危险物品上课,等等,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体育教师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体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充电,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全面了解学生,最大限度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认真备课,做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在备课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见,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即使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将学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和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导致学生受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述动作要领,然后再示范动作,最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出现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

最后,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体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要系统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和规律,充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例如,避免学生持续的大量运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合理搭配,注意教学节奏,课堂上逐渐加大学生运动负荷,最后再逐渐下降,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大负荷运动。做到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前提,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分放纵,学生没有纪律性,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听教师口令和信号,不能随意投掷或捡球,否则可能导致受伤;跑步练习中,禁止学生喧哗打闹、相互推搡,否则会出现摔跤等事故;三级跳远课堂上,要确保前一名学生已经走出沙坑,后一名学生才能开始跑跳……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对部分纪律较差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约束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导致学生随意、散漫的学风,不听教师安排,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利用广播、展板、黑板等渠道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尽可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环境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尽可能保障正常的体育经费。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或维修报告;落实好体育教师编制问题,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抓好体育教师的安全培训等工作,形成整个学校都重视学生安全的气氛,为体育课堂安全教学奠定基础。

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问题同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着想,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安全学习,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红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J].求知导刊,2016(4).

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篇10

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概念、制度建设、开展的方式与途径、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改善的建议措施等方面。已有研究表现出视角多元、内容集中的特点,但也存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统一,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研究内容不全面、不具体,研究主体单一,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统一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研究内容的全面化。

[关键词]

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述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安全事故不断出现,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人数增加,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与探索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他们提出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见解,丰富了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充分地了解当前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相关研究。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概述

以“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为关键词,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5年到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183篇。通过对国内主要教育学学术期刊、各级师范大学学报载入的论文以及国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阅读分析,本文对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做如下概述。第一,从研究时间上来看,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专门化研究时间还不是很长。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同时中小学校园内外不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遂逐渐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2005年,国内外200多位学者、政府官员和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上海出席了第五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共同讨论“儿童安全与社会责任”。2007年2月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08年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引发了教育界对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第二,从研究的主体来看,教育管理人员、一线老师、警察以及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成为此项研究的主力。近年来,在个别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也可看到对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例如作为教育管理者的竹溪县教育局王世鹏、甘新东在论文《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中提出了“安全教育要常规化、序列化、活动化、社会化”[1];一线教师李小文从班主任的视角,发表了《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金磊发表了《“国际减灾日”主题对我国校园安全文化教育的启示》等。总体来看,对该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比较专业、长期坚持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人员参与此项研究的人数仍然较少。第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有的从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减灾防灾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角度进行研究。如宋洋、王雪松开展的题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过马路和乘车行为上表现较差[2]。也有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的现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改善安全教育的措施等角度开展研究的。如有学者发表了《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论文,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3]。还有学者从寄宿生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等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如陶海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落在实处[4]。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使该主题更加丰富、广泛,有利于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透视

(一)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国内还没有统一界定。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学业安排、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5]。蔡之青等人从安全教育目标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个维度的目标是领会安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安全问题上建立起“是”与“非”、“可”与“否”的概念,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认识安全知识与技能;第二个维度的目标是掌握知识构建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在操作层面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维度是培养正确的安全思想观念,理性支配自身行为,这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6]。刘畅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中小学安全教育旨在加强中小学学生对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增强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其预见性和保护技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提高生命质量[7]。尽管学者们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界定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增进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养成他们应对潜在危险的技能、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是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所在。

(二)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研究

孙盼想在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制度建设进行分析时发现: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科学的规范制度,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主要表现有:学校缺少安全教育的专门负责人;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开展安全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学校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评估检查机制[8]。曹海永则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内容不安全,不具有超前预见性和现实可行性;二是制度执行只要结果,使安全教育陷入了“堵截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死胡同;三是制度检查走过场,致使学校疏于防范、教师疏于护导、学生疏于应对,发生安全事故成了“偶然中的必然”[9]。此外,还有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王霞提出以下五种制度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体系中非常重要: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10]。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略了这一环节,一所学校的安全教育就无法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为完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制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

王玉政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主题班会,此外还有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和以活动、实践为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课。同时,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班会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有校长和政教主任、德育主任进行的讲话上[11]。易丹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专门式和渗透式两种。就专门式而言,一般表现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三门课程中,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5分钟以内。就渗透式而言,学校一般会在安全事故多发期间、过节放假前或开学后以及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口头的安全教育。此外还会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渗透安全教育最成功的科目是体育课和语文课。同时也会利用营造安全氛围、通过小黑板及信息栏等介绍安全知识的方法渗透,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这几种方法利用得不好,对学生也没有产生影响[12]。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构成了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则相对薄弱,网络安全、性安全和自然灾害的安全则根本没有涉及[13]。还有研究表明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被动的安全教育,在平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安排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具体、确定的课时安排[14]。方式与途径对教育教学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者途径不科学,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式和途径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改进与完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质量。

(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编写了相关的教材、读本,也创建了专门网站并上传了大量的安全教育资源。可以说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周定平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校重管理轻教育,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二是安全教育难以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造成“5+2=0”的结果(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负面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就是零);三是安全教育没有突出安全特色,如时间不足、资源匮乏,而且实际演练少;四是安全教育大多是应景之用,只局限于纪念日和一两次的活动[15]。王玉政则认为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化突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安全教育资源不足,安全教育工作者缺乏以及安全教育的教材使用随意,安全教育时间难以保证[16]等问题。欧文姬也认为目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课程安排无视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等特点,难以调动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校安全教育过度,“关起门”办学、“封闭式”管理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17]等弊端。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学生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在放假期间的安全教育也属于学校及教师,并且学校承担对学生安全的无限责任[18]。这让“安全教育”变为“安全负责”,给学校安全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疏忽,这不利于学校安全教育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还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前的中小学生很少接触手机、网络,学生大都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里,而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生中已经很常见。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对中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应对这个新环境的方法策略却跟不上,所以这也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组成方面[19]。以上这些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有利于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者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涉及到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易丹从整体上对如何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议: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观;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三是丰富和规范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把握中小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四是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注重实践操练;五是为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缩小地区差异,创建校本课程;六是做好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20]。李开勇和冯维则认为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开展灵活、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此外,还要注意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21]。牧兰还提出要使学校安全教育常规化、方式灵活多样化、系统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以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合力的对策[22]。也有学者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杜德栎从师资问题切入,提出目前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要充分发挥好职后的培训与职前的师范教育两个基本途径的作用。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公共安全教育素质缺失的现状,必须从教师素质培养的源头着手,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加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把它作为教师的公共必修课程[23]。高敬霞、许志青提出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加大青少年安全教育知识学习,提高其安全素质。因为网络教育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资源共享[24]。张伯邑提出应该将电脑游戏应用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因为电脑游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的交互式、沉浸式的环境,学生能在自己的操作和及时的反馈帮助下练习,有效地接受安全教育[25]。以上这些研究范围广、内容宽、视角多,是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参照。当然,在这些研究中涉及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就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而言,这些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三、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

纵观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多元。从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展开了研究。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强调在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有的学者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切入,调查了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还有学者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角度着手,就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途径提出了新的对策。多元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二是研究内容集中。十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做的研究角度多元,但是内容则相对集中。在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相当比例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指向的是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与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有关。这对我们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改进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够统一。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权威的界定,这就导致在研究中出现“名同实异”的现象。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交通安全教育;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食品安全教育;还有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此外,由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统一,学者们在研究时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同。我们认为这不利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研究的开展,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第二,缺乏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做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状的调查,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探讨上。但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它的研究范式应该是什么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些内容甚至还未曾涉足。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对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促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质量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这方面的缺失,导致我国学者在开展研究时概念不统一,内容不一致,范围差距大,不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是经验、说理之谈,是学者的个人分析,且内容相近、观点相似,主观性较强。实证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硕士论文,其他研究主体几乎很少有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强,就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言,其缺少很强的针对性。第四,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和具体。首先,目前中小学生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都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其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然而,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几乎未涉及到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这些内容。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性安全教育也是缺失的,这导致很多问题,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开展性安全教育,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推行或推行的不够理想。我们认为性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对其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完整。其次,现有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集中表现在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研究上。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是宏观层次上的强调,并没有有效说明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致使所提对策不具有实践操作性。第五,研究主体单一,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主体多是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交警或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稳定专业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的相关研究人员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的寥寥无几。就研究成果发表情况来看,发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的成果也很少,这从侧面说明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成果质量还有待提高。

四、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展望

第一,廓清基本概念。研究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会使所讨论的问题简单化或者复杂化,也易于造成理论表述和研究主题的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有效开展。因此,今后的相关研究首先要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含义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以保证相关研究能够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第二,研究方法多样化。今后研究者要突破当前以文本分析、经验说理为主的方法,多做实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要克服过去单调化、简单化的倾向,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整体的抽象分析层面,更要走进教育现场,深入教师、学生的教育生活情境中了解其复杂性与真实性。这样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其研究质量才会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才会增强。第三,研究主体多元化。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等研究者的参与,使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现实性和实践性更高,是此项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参与可以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夯实理论基础,从而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研究更好地开展。因此,今后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只有研究主体的多元参与,才能从多视角、多层面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才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第四,研究内容全面化。今后要拓宽研究范围,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纳入到此项研究中来,推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更全面地发展。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目前几乎未涉足的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从而推动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充实。这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化,有利于中小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知识。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关注,以全面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等等 薛瑞英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11][16]王玉政.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2][20]易丹.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安全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2):24-25.

[18]顾世如.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3(5):16-18.

[19]史鹏霜,麻稳炎.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17):229.

[22]牧兰.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地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3]杜德栎.安全教育素质是教师必备的素质[J].教学与管理,201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