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十篇

时间:2023-09-20 17:55:47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1

关键词:摊贩经济;必要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46—03

一、我国城市“摊贩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一)摊贩经济是一种历史现象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繁华的市井,各种各样的商业小贩云集街道口,形成繁华的集市,图中反映的是封建时期典型的摊贩经济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因此,作为城乡商品交换的重要形式,摊贩经济仍然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那时的摊贩是当时商业经济的主要形式。解放初期,各大中城市的小商小贩在城市商品经济中承担着商品供应的重要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统治末期武汉汉口经济几乎全面崩溃,整个城市处于百废待兴的状况,由于失业人数众多,以摆摊为生的摊贩人数大增。这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另一方面方便了城市居民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随着商业的发展,现代化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摊贩经济成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因此,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和学者曾设想逐渐取缔摊贩经济。然而,摊贩的作用始终是主流经济无法替代的。时期,一种流动摊贩的典型形式——“拨郎鼓”,走街串巷、走村串寨,为城乡居民送去了他们需要的小商品,为百姓群众提供了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在大政方针上逐步取消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因此,各种形式的摊贩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街小巷。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改组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一部分就是摆摊维生的,其中有很多从流动摊贩到固定摊贩,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一部分人还通过摊贩经营发了小财。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进驻城市,摊贩的数量激增。可见,摊贩作为一种非主流经济形式,无论是古代,还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20世纪70年代,乃至今天,虽然一些城市借“摊贩”影响城市市容为由而横加打击和取缔,但摊贩经济都紧跟着历史的脚步,生生不息。因此,“摊贩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应正视“摊贩经济”的存在,不能简单的横加责难。

(二)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存在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行为本身具有自发性、趋利性,而我国古代早期的城市摊贩市场正是在城市居民原发的供求状态下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另一方面,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摊贩,摊贩市场具有很强的聚集功能,通过摊贩市场简单的商品交易活跃,人口逐渐积聚, 人口的积聚推进了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载体,而现代城市仍然离不开摊贩市场。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一些城管部门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由,提出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试图取缔摊贩经营行为,然而,摊贩市场非但没有因个别部门横加指责和刁难而消失,反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摊贩经济变得异常活跃。

(三)摊贩经营是解决我国城市居民生存问题与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来看,发展中国家必然保留相当的传统经济形式, 而摊贩经营是市民社会低层一种低级的、简单的、也是传统的维生手段。无论处于任何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政府最应当关注的事情是市民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比发达国家低,势必有大量的城市失业者依靠摆摊维生。其次,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市场化改革中,尤其是国有企业改组战略中,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层次低、技能较差、缺少投资资金,只能选择摊贩经营。第三,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来看,大量农民进驻城市,政府很难安置就业,因此,他们以最低的生活成本租赁廉价的出租房,摆摊做点小本生意,以解决家庭生活开支和昂贵的子女教育费用等。总之,城市个体摊贩不仅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解决了家庭的生存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可见,摊贩经营作为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就业途径,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存问题,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压力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四)摊贩经济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流动摊贩能够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从西方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来看,城市低收入群体廉价商品必不可少,摊贩经济的存在与社会公众的需求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假设没有任何外力干预的条件下,既然有公众对摊贩的商品或服务有需求,必然有摊贩提供相应的供给。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还存在大量的低收入者(包括摊贩经营者自己),他们进不了大商场,买不起高档商品,摊贩便是他们最理想的零售商。二是夜市摊能满足市民夜间的需求。如很多夜宵摊几乎通宵营业,方便了市民夜间的需求,也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给城市注入了活力。可见,摊贩适应性强、灵活度大, 能在不同时段将服务输送到各个街道角落, 因此,摊贩对完善城市商业布局、弥补大商业的功能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曾指出,“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 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2

关键词 “小摊贩” 法律经济学 管理

作者简介:王浩,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一、法律经济学的概念

法律经济学是一门包含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它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用理查德・A・波斯纳的话来说,法律经济学就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对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分析”的学科。波斯纳作为法律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主体,集团行为只不过是个人理性选择下的产物。他认为作为一个理性人,其总会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为了追求福利或效用的最大化。

二、“小摊贩”现象存在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一)收益高于成本是“小摊贩”现象存在的内部因素

“小摊贩”经营者大都是社会底层人员,他们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一般占据城市广场、人行道路旁等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小规模的营业活动。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小摊贩”的大量存在也说明其有存在的合理性。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广泛需求催生了这一群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于擦皮鞋、修拉链、配钥匙、自行车补胎等小事,而这些小事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实中的大商场、门面房等大都不提供这些服务,那怎么办呢?这时灵活便利的“小摊贩”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法律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理性经济人”――指个人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会优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简单说,就是作为消费者我们要追求消费成果最大化;作为生产者我们要追求产品利润最大化;作为决策者我们要追求决策目标最优化。而具体到“小摊贩”经营者就是要追求成本最小化,经济收益最大化。根据凯恩斯定律,有需求就有供给,花最少的钱追求最大的利益是每一个理性经济人所希望的。在这一背景下,存在着广泛需求者的“小摊贩”应运而生。例如同样是卖蔬菜,大超市里的蔬菜在摆上货架之前要经过很多次的转运、包装,再加上超市的柜台费、人工费等等,售价自然会增加,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转运往往不太新鲜。而“小摊贩”卖的蔬菜则省去了转运、包装的环节,他们每天天没亮就直接去市场批发或者直接到农户地里去收,少了中间繁琐的过程而且没有额外的费用,所以售价相对大超市会低,蔬菜也新鲜,对于市民来说也就更实惠。另外,市民在购买过程中还可以和“小摊贩”经营者讨价还价,多了一份人情味。

“小摊贩”的屡禁不止正是说明他们可以从经营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成本低,见效快,无需办理营业执照,缴纳昂贵的店铺租金,所以才会选择从事流动摊位。反之,如果“小摊贩”经营者无法从经营中获得收益,那么可想而知即使免费为他们办理营业执照等,他们也不会从事流动摊位的。

(二)守法成本高是“小摊贩”现象存在的外部因素

建国以来,针对“小摊贩”现象,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治理,比如每个城市都会存在的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城管,国务院颁布的针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但是“小摊贩”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少“小摊贩”经营者在选择守法经营时的成本过高。

据粗略统计,我国目前“小摊贩”的数量超过一亿且大多属于城市的低收入甚至无收入者,他们缺乏资金和专业技能,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不可能完全覆盖这些群体。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是最迫切的需求。投入几十块钱至多几百块钱马上就能见到收益的小摊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办理营业执照、租赁固定场所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即使要经常被城管围追堵截,没收经营产品,甚至是触犯法律,他们也要经营流动摊点。

这里所说的守法成本过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家申领有关证照的成本过高。虽然目前国家要求行政审批项目精简放权,但是办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等手续还是需要很多钱,而且办理起来时间长,有效期限很短,过期即作废。如果要继续经营,还要再办一次。领取有关证照后,日常的行政性收费也很多。如一家申办了营业执照的饭店在一年中要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物价部门、消防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检查,还要缴纳各种费用,如卫生检查费、环保排污费如此种种,对于“小摊贩”来说,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没有太大的经济能力,如此一来势必会遏制其办理手续的积极性,加大预期支出,迫使他们最终选择了不需要这些证件的流动摊位进行经营。二是门面店铺租金费,水电费,人口费等等过高,加重了经营负担。但如果选择“小摊贩”经营,则只存在被城管没收罚款的危险,不用应付各种行政机关的检查,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也无需缴纳店铺租金,积压大量货物。基于守法成本过于高昂,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这些人最终往往选择了“小摊点”进行经营。

(三)违法成本低是“小摊贩”现象存在的间接推动力

这里“小摊贩”违法成本低主要是指:第一,投资少,成本低。只要肯吃苦,一个月还是能赚2000多块钱,当城管等行政机关予以没收时,对“小摊贩”而言不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即使“生意”做赔了,也就是几百块或几千块的损失,重头再来也不困难。第二,“小摊贩”被查处的概率偏低。“小摊贩”大多相互熟悉,互相帮助,在城管执法之前都能互相通风报信,加之城管部门限于执法资源的有限性等,不可能对所有的“小摊贩”都采取没收措施。这种极低的被查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小摊贩”的侥幸心理。第三,“小摊贩”被查处后损失小。在现实中,“小摊贩”被查处后,所承受的损失远远低于他们所取得的收益。第四,“小摊贩”大多存在于街头巷尾,需要的只是人流量大即可,无需固定的地点和场所,不用租赁固定的经营场所,节省了很大一笔租赁店铺的租金。 另外,从执法的角度看,城市管理执法机构执法资源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在民意表达如此开放的时代,城管与“小摊贩”之间一旦发生暴力冲突事件,民众的舆论似乎都“一边倒”地倒向了“小摊贩”,因为他们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同情,而城管人员属于国家行政人员,有国家强制力量做后盾,处于优势地位。个别地方、个别部门害怕舆论的传播或者网络的传播,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能不管就不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小摊贩”的经营。

三、治理“小摊贩”现象的对策建议

“小摊贩”的出现缓解了社会底层一些人的生存压力,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是在肯定“小摊贩”在法律经济学上存在合理性的同时,其在法律上存在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并且需要得到迫切的关注。在此,我对治理“小摊贩”现象的解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对“小摊贩”实行时间上的限制和地点上的限制

在时间上,重点在上下班高峰期对“小摊贩”进行管制,将“小摊贩”的经营时间调整到早晨或晚上,设置早市或晚市,这样不仅不会阻塞交通,影响市民白天的生活,而且也增加了城市夜晚的热闹,减少城管因为“小摊贩”影响市容与之产生的冲突。在地点上,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政府的做法,将市区进行划片。在火车站、汽车站、马路主干道、广场等区域严禁摆摊;在对妨碍城市市容较小的地区对小摊位的规模、摆摊时间等进行一定限制;在不靠近城市中心空地,车流量少的河溪两侧道路以及形成时间较长的传统市场内的道路可以允许摆摊设点,但对经营时间和经营范围须有限制。对“小摊贩”实行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不仅有利于执法部门的管理,也有利于经营者的经营。

(二)对“小摊贩”实行分类限制管理

首先对“小摊贩”的经营范围进行分类,看其是否能够发扬传统文化。比如说传统的卖冰糖葫芦的,政府应进行鼓励和支持,因为他们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还发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其次针对“小摊贩”的经营范围是否造成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安置。比如说有些“小摊贩”经营的是地方小吃,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煤灰,油烟,对这类摊贩应安置在偏僻的地方,决不允许占用人行横道,并且要求他们对煤灰等做相应的处理,或是帮助他们改做其他污染小的行业。

(三)对商事主体的登记制度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的商事登记法律制度,过份看重公法价值而忽略私法价值,商事主体经商前必须经过登记,否则为不合法。如此一来,经商的权利就是政府赋予的了。鉴于现今社会“小摊贩”现象的大量存在,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扩大商事主体的范围。对于城市低收入者、外来务工者等弱势群体以谋生为主并且其行为没有明显社会危害性的,可以实行简约注册登记制度,使他们的非法经营行为转化为合法经营行为。

(四)促使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守法经营成本

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把握好服务性政府的定位,重视审批项目繁多、费用高的问题。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简政放权,简化程序,降低收费标准;对乱检查和乱收费的问题要坚决查处,减轻“小摊贩”的守法成本。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3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们通常为企业拥有的一种法定权、优先权或企业所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都属于无形资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类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这表明,无形资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无形资产新准则适应了这些形势的变化,它关于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账务处理等方面规定的更加明确,在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上,不再将无形资产统一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而是考虑了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此外,新准则更加关注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这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1.摊销期限的比较。2001年的旧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日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限年限,该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按如下原则确定:第一,合同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规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这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也限制了无形资产的稳定性。这些规定过于笼统,难以适应无形资产日益复杂的现状。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第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第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2.摊销方法的比较。2001年的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是直线平均法,按照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期为合同与法律规定的最低期限,合同与法律无规定的不超过10年。它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根据使用时间平均摊销,没有考虑不同无形资产的时间价值。

2006年新会计准则借鉴国外对摊销方法,对采用直线法摊销也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提出“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则通过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划分,使摊销的对象更明确。新准则对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摊销法。

二、无形资产不同摊销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对不同资产选用不同的摊销方法。对于商标权和商誉,这类资产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可能不会随其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减少,而会与日俱增,其摊销应从价值变化的特点来具体分析。对于专利权和专有技术,这类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均比较高,但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比较快,越是近期开发的,其作用越大,效益越明显;而越是临近后期的,其失效和被淘汰的危险也越大。因此,这类无形资产宜采用加速摊销法。

1.直线摊销法对企业的影响。无形资产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即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直线法。直线摊销方法的优点:便于理解和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每期都是均等的,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摊销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很多无形资产在刚出现时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相对大的,随着专有性、独占性的削弱,它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相对减少;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消费的个性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当无形资产在公司总资产占较小比例(比如原公司法规定的20%),采用摊销方法的不同对企业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如今无形资产在公司总资产可能占到较大比例,从价值角度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进步的加快,无形资产中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价值贬值风险会日益增大,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比例越大企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平均摊销不利于企业全面揭示无形资产的信息和对无形资产决策、评估、分析和考核,它会加大资产的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加速摊销法对企业的影响。无形资产新准则规定:企业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如果某项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前期多、后期少,则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应采用前多后少加速摊销法;如果某项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前期少,后期多,则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应采用前少后多加速摊销法;如果不能确定或很难确定某项无形资产在不同会计期间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多少,才采用平均年限摊销法。很显然,新准则把直线摊销法作为一种不得已才使用的方法。而采取加速摊销法可以使企业较快地收回无形资产的价值,降低企业的无形资产贬值风险。加速摊销一方面使折旧费用尽快进入成本,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又使费用尽快转化为资产,增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因而促进了市场经济风险机制的形成。加速摊销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公司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或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资金的静态角度来看,采用加速摊销法在无形资产使用前几年分摊的摊销额较多,企业税金也会较少,加速摊销使企业推迟交纳所得税,相当于企业获得的一笔无息贷款,如果再把资金的时间价值算上,直线法其实是丧失了一笔变相的无息贷款。从会计原则的使用看,由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在刚开始几年为企业创造的收入也高,负担较多的摊销也符合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尽快收回无形资产价值也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我国法律规定,有些知识产权(例如专利)的年费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高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成本的增加,促使知识产权拥有人放弃自己的专有、独占性,推动全社会的技术进步,这也客观要求企业尽量在短时期内收回无形资产的成本。

三、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的选择与对策

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而影响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了保证能合理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对策。

1.合理划分无形资产的类别。新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无形资产的内容可以根据价值变化程度分为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使用新型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软件权、技术和商业秘密等;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名称权、著作权、域名权、特许权、版权等;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对于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一定要根据实际特点采用加速摊销的方法,保证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线摊销法,保证摊销的合理性;对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不宜采用摊销,只需定期评估它的价值。

2.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取决于其受益期,而受益期是在无形资产取得时预计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于没有任何规定的无形资产,其摊销期限不得超过10年,这对当前无形资产种类日益复杂、性质特点各异的状况显然不能完全适用,也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种类,结合多种因素,综合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4

会计上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们通常为企业所拥有的一种法定权、优先权或企业所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比如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都属于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已高达50%~60%,同时,无形资产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扩大,美国1993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一些专家估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可能从上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1]。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对技术、生产工艺的保护形成的各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这些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设立、投资、融资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被社会重视。

企业融资活动是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特别是企业在发展、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而必须采取的财务活动。在现行的企业筹资活动中,如果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创办人的无形资产吸收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权益资本;如果是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筹资,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进行抵押取得贷款;还可以与外商建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的方式吸收对方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投资;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商标权、营销网络等资源而降低准人成本。这些都显示出无形资产为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囚。

二、新修订的《公司法》对无形资产出资比例的要求

原《公司法》规定:对于投资者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方式出资时,企业吸收的这部分出资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20%,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高不得超过3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从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可以看出,对无形资产最高出资比例从原有的20%提高到70%,也就是说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可以占有更大的比重。新《公司法》的修订,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各种智力资产、非物质资产的尊重和重视,也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外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会计摊销的比较

1.我国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

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限年限,该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第一,合同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规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并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第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第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2.国外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0年8月了《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17号——无形资产(APBNo.17),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了几项公告和解释,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APBNo.17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均会逐渐丧失。因此,其价值应在估计的有效期内摊销,但不得超过40年。即有效期可以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在其有效期内摊销;如果不能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则应在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摊销;即使无形资产的有效期超过40年,仍应按4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APBNo.17还同时建议,当所期望的有效年限发生变化时,尚未摊销的成本应在修正后的受益年限内予以分摊,但不得超过40年。APBNo.17也规定如果不能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则应在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摊销。美国APBNo.17规定假如企业能证明其他摊销法更为合适,可不用直线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8年12月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No.38)对相关的内容做出了规定。IASNo.38摊销部分指出“有一个允许的假定,即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自其可利用之日起不超过20年”,“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可能存在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某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一个长于20年的特定期间”。对摊销方法IASNo.38有如下规定:“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其应折旧金额,存在多种方法,这些方式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生产总量法。对某项资产所使用的方法应依据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来选择。并一致地运用于不同期间,除非从该资产获取的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发生变化”[4]。

3.中外无形资产摊销比较中外无形资产摊销比较如表1所示。一、无形资产及其融资作用

会计上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们通常为企业所拥有的一种法定权、优先权或企业所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比如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都属于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已高达50%~60%,同时,无形资产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扩大,美国1993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一些专家估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可能从上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1]。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对技术、生产工艺的保护形成的各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这些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设立、投资、融资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被社会重视。

企业融资活动是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特别是企业在发展、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而必须采取的财务活动。在现行的企业筹资活动中,如果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创办人的无形资产吸收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权益资本;如果是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筹资,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进行抵押取得贷款;还可以与外商建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的方式吸收对方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投资;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商标权、营销网络等资源而降低准人成本。这些都显示出无形资产为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囚。

二、新修订的《公司法》对无形资产出资比例的要求

原《公司法》规定:对于投资者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方式出资时,企业吸收的这部分出资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20%,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高不得超过3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从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可以看出,对无形资产最高出资比例从原有的20%提高到70%,也就是说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可以占有更大的比重。新《公司法》的修订,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各种智力资产、非物质资产的尊重和重视,也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外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会计摊销的比较

1.我国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

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限年限,该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第一,合同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规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并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第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第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2.国外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0年8月了《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17号——无形资产(APBNo.17),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了几项公告和解释,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APBNo.17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均会逐渐丧失。因此,其价值应在估计的有效期内摊销,但不得超过40年。即有效期可以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在其有效期内摊销;如果不能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则应在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摊销;即使无形资产的有效期超过40年,仍应按4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APBNo.17还同时建议,当所期望的有效年限发生变化时,尚未摊销的成本应在修正后的受益年限内予以分摊,但不得超过40年。APBNo.17也规定如果不能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则应在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摊销。美国APBNo.17规定假如企业能证明其他摊销法更为合适,可不用直线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8年12月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No.38)对相关的内容做出了规定。IASNo.38摊销部分指出“有一个允许的假定,即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自其可利用之日起不超过20年”,“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可能存在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某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一个长于20年的特定期间”。对摊销方法IASNo.38有如下规定:“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其应折旧金额,存在多种方法,这些方式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生产总量法。对某项资产所使用的方法应依据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来选择。并一致地运用于不同期间,除非从该资产获取的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发生变化”[4]。

3.中外无形资产摊销比较中外无形资产摊销比较如表1所示。(表1见附件)

2001年制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是直线平均法,按照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它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根据使用时间平均摊销,没有考虑不同无形资产的时间价值。

美国及国际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对于不同的情况允许采用相对灵活的摊销方法,显然更合理务实一些。

2007年我国将要实行的会计准则通过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划分,使摊销的对象更明确,新准则也借鉴国外对摊销方法的有关规定,对采用直线法摊销也没有实行“一刀切”,提出“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更具可行性。

四、直线摊销和加速摊销对企业的影响

1.直线摊销

直线摊销是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时间平均摊销,这种摊销方法的优点:便于理解和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每期都是均等的,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摊销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很多无形资产在刚出现时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相对大的,随着专有性、独占性的削弱,它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相对减少;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消费的个性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据统计,软件的生命周期为6个月,半导体生命周期不到2年,以致有的专家提出“零生命周期理论”。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使得无形资产中的一部分生命周期变得很短。

没有考虑价值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进步的加快,无形资产中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价值贬值风险会日益加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比例加大使得企业承担的风险增加。采取加速摊销方法时,企业可以较快地收回无形资产的价值,降低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贬值风险。加速摊销一方面使折旧费用尽快进入成本,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又使费用尽快转化为资产,增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因而促进了市场经济风险机制的形成。

对无形资产的平均摊销,不利于企业全面揭示无形资产的信息,进而影响对无形资产的决策、评估、分析和考核。当无形资产在公司总资产占较小比例(20%)时,采用摊销方法的不同对企业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无形资产在公司总资产占较大比例,直线摊销方法的选择会加大资产的风险,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2.加速摊销

加速摊销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公司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或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形成良性循环。加速摊销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资金的静态角度来看,采用加速摊销方法在无形资产使用前几年分摊的摊销额较多,企业税金也会较少,加速摊销使企业推迟交纳所得税,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如果再把资金的时间价值算上,直线法其实是丧失了一笔变相的无息贷款。

从会计原则的使用角度看,由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在刚开始几年为企业创造的收入也高,负担较多的摊销也符合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尽快收回无形资产价值也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有些知识产权(例如专利)的年费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高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成本的增加,促使知识产权拥有人放弃自己的专有、独占性,推动全社会的技术进步,这也客观要求企业尽量在短时期内收回无形资产的成本。

五、无形资产融资条件下摊销方式的选择

1.合理划分无形资产的类别

根据新会计准则,根据使用寿命可以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

无形资产的内容可以根据随时间和技术进步它们的价值变化程度分为: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使用新型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软件权、技术和商业秘密等;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名称权、著作权、域名权、特许权、版权等;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对于容易贬值的无形资产,一定要根据实际特点,采用加速摊销的方法,保证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不易贬值的无形资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线摊销法,保证摊销的合理性;对可能升值的无形资产,不宜采用摊销,只需定期评估它们的价值。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5

所谓地下经济,一是无地租成本,就是在学校围墙边,在人行道,或者是空地,形成市集。不过,慢慢也出现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也产生地租,比如,摆在人行道,还是会交给里面合法商店一定租金,借用水电给水电费。或者是形成市集之后,还是会有分租或者转租。比如,台北士林夜市,虽然是道路的两边,没有店面,但是其实要进去摆摊,仍要给最早占地的人租金。

二是没有税金压力。因为是地下经济,没有开发票,小老板们也没有缴纳税金的问题。

三是小资本创业,地摊经济,是容纳失业问题的重要机制。

摆地摊,可以卖家常小吃、衣服、杂货等等,从业的几乎都是失业人口或者是低教育人口,以低资本金创业。以我爸妈为例,他们只有国小教育程度(大陆的小学,在他们的年纪这很普遍),在传统市场卖衣服,传统市场有点像夜市或者早上的菜市场。他们要一大早去找空置摊位,去洽谈租借,然后,铺上很简单的木板和布,把批来的衣服摊在上面叫卖。虽然他们的生意看起来很小,但因为很勤奋节俭,不仅能养家活口,也的确累积了小小的财富。

台湾的“商业司”一直对地摊经济伤透了脑筋,因为既担心将违法变成合法,会影响市容观瞻,形成遍地的摊商,又担心过度取缔,引发摊商抗议,无法解决失业问题。

2003年前后,台湾“商业司”曾经有一个政策转折,就是辅导传统摊商,让一些原本违法的市集,透过要求摊贩自己筹设自治会,自治会承诺:一人员固定,不再随意扩大范围,避免浮滥扩充,二是高度自治,维持交通秩序、环境整洁等(比如,他们要出钱,去聘请保安,来维持市场交通秩序,营业结束,要聘请人员打扫环境,清运垃圾等等),三是万一政府要拆,他们要同意被辅导拆迁,不能再抗争。我在2003年,曾经跟着“商业司”到各地去看传统市场和路边摊的辅导试点。而后,各地方政府也把营销夜市、营销传统市集作为施政的重点之一。

跟百货、量贩店等等不相同的是,台湾的地摊、小吃等等,有可能都传承两三代,像是路边的面摊、肉圆店、蚵仔煎等等,这些平价小吃,其实都是家族传承的手艺和口味,小小的路边摊店面,生意却很好。有些从路边摊起家,慢慢也买了店面。有些是路边摊店面,慢慢改善,大家一起搭建遮雨棚等等设施,看起来越来越像是店面。

另外,最近很有名的是,台北市政府为了营销宁夏夜市,整合了市集的20家50年以上的老店,推出千岁宴。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6

一、小摊小贩的组成及现状

小摊小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经营群体,其特点在于没有固定的营业点,人员构成大部分为弱势群体,大多经营餐饮、百货、维修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行业。根据我国的法律,商主体地位仅有商法人、商合伙、商个人三类,小摊小贩并没有包括在商主体之中,小摊小贩的行为也明显不符合普通民事行为的特征,因此小摊小贩也不包括在普通民事主体的范围之内,这就使得小摊小贩成为游离在法律规范之外的非法经营主体,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大中城市对于小摊小贩的治理一直实行以“堵”为主的治理方针,以致其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冲突也逐渐升级。

近日,夏俊峰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5月16日,夏俊峰与妻子在摆摊时被城管查处,后与城管发生争执,持随身带刀将2名城管刺死,2011年5月9日,辽宁高院二审宣判,维持沈阳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夏俊峰死刑的一审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夏俊峰于被依法执行死刑。近年来,类似原因引发的案件屡见不鲜,小摊小贩的经营合法化的问题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

二、各国针对小摊小贩问题的做法

从外国的实践来看,外国对于小摊小贩的管理,一般是注重民事的保护,多数政府不仅允许小商贩存在,还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适宜的营业环境。法国政府尽可能的给予流动摊贩较大的生存空间,设专门的管理部门,为流动摊贩发放专门的执照。同时,巴黎对于小商贩的经营活动还制定了很多的市政、市场的法律条款,关于小商贩经营证照的办理及相关行政手续公开透明,本人直接办理、邮寄或者网上投寄都行。针对无证的非法小商贩,只要其所在的地点不对交通构成影响即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商贩属于地方事务,由州和地方政府管辖,两国中央政府没有关于商贩的法律,也不对其进行商事登记。国家主要是通过征税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商贩一般只向市场主办者缴纳摊位费,进行税务登记后就可营业。对于商贩的日常营业,市政部门不主动监管,除非接到消费者投诉才出面进行调查和处理。①

三、学界关于小摊小贩问题的争议

小摊小贩之所以成为城管部门的执法对象,是因为他们的经营活动未被法律所认可,不具有商事经营的主体地位。我国是实行商事主题法定主义的国家,即商事主题的合法经营要以登记造册为前提,关于小摊小贩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登记后取得主题地位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小商贩的经营活动是以商事登记为前提的,“原则上,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从事商事活动,但按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自然人从事工商经营,还应该已发核准登记。”②这是从登记制度方面否定了小商贩的商主体资格。但是,有的学者指出,“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商事登记制度中对商事概念的理解,对商事主体的界定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为营利性,二为营业性。在明确这个标准时,应当考虑到商事登记的目的和功能。商事登记的主要功能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把握,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商贩登记目的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③如前文所述,小摊小贩具有营业性特征,应该属于商事主体。

四、解决小摊小贩问题的途径

要解决上述问题,赋予小摊小贩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如何将小摊小贩纳入商法中加以规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商事总则中作为无名商主体加以规范。无名商主体,是指在法定的商主体形态之外,拥有营业权从事营业活动的民事主体。它区别于我国现有的商主体,作为一种新的商主体形式,由商法总则从商行为的角度规范无名商主体的营业活动。小摊小贩要想成为一种法定的商主体形态,改变现在实际上的违法地位,营业受到法律的保护,关键的就是需要解决自然人的营业权问题。无名商主体要求法律承认自然人的营业权,使小摊小贩获得合法的营业资格,允许他们不仅过许可登记程序,只要登记备案即可营业,成为具有合法地位的商主体,接受商法总则的规范。(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本二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从小商贩的合法化途径看我国商个人体系的构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122.

[2]陈学明.国外管理小摊贩的作法[M].2007:6 .

注解

①国家工商总局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团:《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商事登记河个体商贩登记管理的考察报告》,载《总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第4期。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7

【论文关键词】购买商誉;减值测试;摊销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前,我国对购买商誉的处理一直没有专门的会计准则予以规定。只是在1997年财政部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有所涉及,该法规规定:在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情况下,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兼并方应按照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确认购买商誉。其后,未对入账后商誉的后续处理进一步规范。而在自1998年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进行合并以来的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实践中,经批准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权益联合法,未确认购买商誉,也因此没有涉及商誉的后续处理。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分则和资产减值分则都较为明确地规定了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办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将对《准则》中关于购买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问题展开讨论。

一、购买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三种方法述评

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是指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产生的购买商誉确认入账后进行的会计处理。目前,外购商誉在入账后常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有3种。

(1)将商誉立即注销,即在合并日将商誉入账后,随即冲销合并企业当期收益或留存收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曾将其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处理方法。其他各国选用的并不多见。认同这种方法的人认为商誉在未来不一定能使企业获得收益,在账上保留商誉资产不够谨慎。还会为商誉的后续处理方法选择留下难题,故入账后立即注销比较合适。将商誉入账后再注销的做法,实际上是把商誉在合并时的入账看做权宜的做法,在本质上不承认商誉。或者说把商誉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但是,现代企业越来越依靠商誉赚取利润,将商誉立即注销的做法显然与其相悖。

(2)对商誉不摊销但进行价值减损评价。这种观点认为,商誉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耗费性资产,它的价值在未来的变化不是只有下降这一种可能性,而是存在增加、不变或减少等多种可能性。购买商誉是被并企业自创商誉在合并时实现的结果,如果企业合并后一直经营良好,则商誉价值会因产生了新的自创商誉而增加:如果企业经营稳定并未产生新的商誉但也没有发生使商誉下降的事项。则商誉价值保持不变;如果企业合并后经营不善导致商誉减损,则商誉的价值会下降。由于在企业未来经营中商誉价值变化有多种可能,最合适的方法莫过于随时密切关注企业商誉的变化,当商誉价值增加时,本着谨慎原则不予确认增加;当商誉价值减损时,本着谨慎原则予以确认损失;当商誉价值不发生明显变化时,本着谨慎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也不做进一步处理。这种方法,比假设商誉是一种消耗性资产,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故需进行摊销的方法,更符合商誉的本质特征。近年来,采用这一方法的国家日渐增多,国际会计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明确规定购买商誉应选用该法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3)在有效的经济寿命期内进行摊销。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一种长期资产,而且是消耗性资产,应该将其摊销,使其完成资产向成本的转化,会计上作摊销是在将其实现的收益与费用进行配比。经过上百年的争执。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商誉是一种长期无形资产,而传统上会计是要将长期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所以该观点长期以来都被国际会计准则和很多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所认可。2002年。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在企业合并时禁用权益联合法,而采用购买法同时确认购买商誉,并规定对购买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也摒弃了将商誉在一定时期内摊销的做法。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不再对购买商誉进行摊销而代之以减值测试。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在外购商誉的后续处理中使用摊销的方法,英国和澳大利亚则要求企业在对外购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二、“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的比较

企业合并产生的购买商誉确认入账后。对其是进行摊销还是减值测试是近年来商誉后续会计处理争议最多的地方。在此暂将两法简称为“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继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放弃摊销转而采用减值测试后,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资产减值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准则》未表示商誉在进行减值测试的同时进行摊销;但无形资产分则第19条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虽然该准则不适用于企业合并中的购买商誉,但我国的商誉目前还是被定义为无形资产,所以无形资产分则中的这一规定可以被看做是我国对商誉制定的不摊销的会计处理的思路。由此可见,我国对购买商誉的处理方法是“减值测试法”而非“摊销法”,即将合并商誉成本在账户上记录后,定期对商誉进行减损测试,发现商誉有减值情况,再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同时不进行商誉摊销。 编辑整理

商誉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不确定性,它表现在:未来能否取得超额收益是不确定的,取得多少收益也是不确定的;商誉的价值不像其他有形资产那样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有规律地减少,也不像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一样有较为确定的经济寿命期,商誉的价值甚至会随着良好的经营而增加。商誉的不确定性使得如果在未来没有到来之前就对其摊销的话,就涉及一个摊销期的不确定性问题,这是因为现代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经营变化难以预测,要做到科学估计摊销期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认为,有所估计比不进行估计会好一些,那其实还应考虑由于摊销期的存在,企业又多了一项使利润计算更不准确的因素。所以摊销商誉的方法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陷。相反,不摊销商誉代之以减值测试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比对商誉进行直线摊销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商誉价值变化内在的特性,其传递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同时它也代表了未来购买商誉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利于与国际商誉会计接轨。

但是,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也有很多问题。其一是如不摊销商誉,实际上是假定所确认的购买商誉都是“核心商誉”。而实际上按照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作商誉的部分,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商誉,它还包含不属于商誉但不易剔除的内容,比如合并谈判时由于谈判技巧导致的某些计量价差。而这些不属于商誉的部分是不应该挂账而应该直接计人损益或在以后期间摊销的。同时,商誉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不同,有的部分适宜摊销(如聘任期内的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将其忽略当作不需要摊销的商誉一样处理,会直接导致商誉计价的不准确性。

其二是商誉减值测试的操作性和便利性存在问题。《准则》规定,至少每年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理论上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有二:一是每年评价组成商誉的各构成要素是否发生减值。但商誉的组成要素内容繁多,难以明确列举,其构成要素至今没有得到充分认知。ne1s0n在1953年罗列的商誉构成要素曾多达10项,包括顾客名单、组织成本、发展成本、商标、独家生产规程、专利、版权、特许牌照、特许经销权、超级盈利能力等内容(见《商誉的动量理论》,载《会计评论》1953年10月)。之后,mace和m0ntg0mery在1962年提出,有5个“市场要素”方面的原因会在影响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决策中起到主要作用,它们是正在推进的市场目标、拓展新领域所节约的时间、获取管理技能、成功的产品多样化、成功的协作(见m.g.特尔雷《商誉会计:一个现实的方法》,载《会计工作》1973年7月)。上述“市场要素”在本质上反映了商誉,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商誉的组成部分。fa1k和g0rd0n则认为商誉应包括形成增加短期现金流量、(经营的)稳定性、人力要素、独占优势4个方面的17项要素(见《不完全市场及商誉的性质》,载《会计工作》1973年7月)。由于目前对商誉组成要素的认识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所以在资产评估实务中通过评估商誉组成要素考察商誉是否发生减值就显得不可行。而且,即使可以确定某个具体行业或企业商誉的组成要素,但单个要素的评估难度依然很大,比如现在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很难有效评估优秀的管理团队或忠诚专一的客户购买产生的商誉价值。二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变化,即将其与入账时的企业价值相比,看商誉的价值是否变化,以此来考察商誉是否发生减值。企业价值的评估最方便和客观的方法是借助资本市场的评价。但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能利用其找到公允市价的企业目前也不过一千多家,大量的非上市公司公允市价的获得,不得不借助于资产评估师的评估。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执业队伍不断壮大,评估师素质不断提高,执业准则和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但是毕竟起步时间不长,自1995年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至2004年,在累计参加考试的41万人次中,只有2.9万人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资产评估师对企业价值的评估经验严重不足,评估质量还有待提高。此外,目前我国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往往借评估之名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粉饰,达到不法目的,这也会扭曲评估的结果。相反,单纯从具体应用上看,“摊销法”较“减值测试法”的显著优势在于会计处理相对简单,特别是采用无形资产常用的直线法进行摊销时,更是省时省力,容易操作。该法绕过了商誉入账后不断评估测试带来的复杂程序,将极大节省核算成本。若在摊销期限的确定上再加以严格规定的话,将减少由此带来的利润计算的不准确性,并进而较小影响企业间的业绩比较。

三、摊销法的选用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8

论文摘要:近年来,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屡见报端,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城管和商贩等“违法”经营者已经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境地。结合我国城管机构与摊贩的历史变迁,从制度层面上以产权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摊贩经济之所以存在,在于产权的不合理配置,而解决摊贩经济的困难在于较高的交易成本,进而提出了对摊贩和城管进行分区域划分的解决办法来化解摊贩与城管的矛盾。

论文关键词:摊贩;城管;外部性;交易成本

1 引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进步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遍布于各大城市的摊贩治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规范城管与摊贩间的关系,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一环。

对于城市摊贩问题的探讨,学者们多是从摊贩经营的特点以及城管执法的不规范等方面作为分析的焦点。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而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改革等在使得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中大量的人员因年龄、知识、技能等原因而失业。由于摊贩经营的进入成本低,经营成本小,见效快,而且适应性强,灵活度大,因而成为了劳动力和时间等均较为充裕的的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经营方式之一。同时,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要求摊贩必须持有卫生部门的健康证明,并在经营时进行注册登记,但由于登记注册的成本相对过高,且注册程序繁琐,摊贩大多没有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而是投机取巧进行经营,从而造成了摊贩经营的非法化,成为了城管执法的重点对象,并出现了暴力执法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摊贩多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及进城打工的弱势群体组成,国家的社会保障力度相对较弱,而且这一群体,作为城乡边缘人,经常遭受各种歧视,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加上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滥设收费项目等,摊贩同样出现了暴力抗法现象。

目前,针对城管与摊贩间的矛盾纠纷,一些城市提出了按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进行治理,或直接设置“摊贩中心”,但事实证明,这些办法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两者间的矛盾,甚至还有扩大的势头。

本文结合了以往学者对两者之间特点的分析,首先对城管与摊贩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说明,然后以利益矛盾为出发点,从产权视角对城管与摊贩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城管与摊贩的历史变迁及其现状

我国城市管理部门,或称综合执法局(简称“城管”)是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治理“脏乱差”而成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简称“五四三”办公室)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由于城市流动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城市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国家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原则,实施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改革。1997年,北京市宣武区成立全国第一个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至此,在民众中有着重大影响的城管才名正言顺地出现。有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尚方宝剑,全国各地城管纷纷招兵买马,职权更在一天天扩大。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为他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目前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无证违法建设处罚)、道路交通秩序(违法占路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无照经营处罚)、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停车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含拆迁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车、黑导游等13个方面。而本文主要是考察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关系,因此集中于城管的处罚权与摊贩利益的关系。

事实上,我国城管部门的产生与流动摊贩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大概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949年到1977年。这段时期的流动摊贩主要是农村中的私营商业者。国家把他们定性为劳动人民,但由于其生产方式落后,不符合国家“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同时也为了让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共同致富,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方式不像现在动用行政力量进行。而是以“团结——批评——团结”为思路,运用公私合营、合作小组、代销、经销等方式,把流动摊贩纳入到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流动摊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杜绝。

第二时期是1978年到1996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解放,许多农民开始到城市谋生,由于流动摊贩市场准入低,成本少,成为很多农民的谋生手段。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在加上全国开始大搞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流动摊贩无疑成为城市治理的对象。城管部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不过当时的城管部门只是一个临时的机构,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其人员也不固定。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路边去赶摊贩,捡走路人丢下的垃圾等。

第三时期是1997年到2005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出现了大量下岗失业职工,由于他们既无资金也没有有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很多人都是岁数比较大的,因此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加入到了流动摊贩的队伍中去,影响城市生活的社会问题愈加严重,为此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把处罚权集中于城管部门身上,城管部门也正式的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执法机构。

第四时期是2005年至今,随着城管部门执法不规范和管理不严格,爆发了许多城管与摊贩的矛盾,有的甚至上升为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城管与摊贩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城管部门需要一次新的变革。

从上面城管与摊贩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摊贩经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是转型经济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他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庞大的收入微薄的弱势群体。广大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等收入低,无法与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商人等一样付高额的租金在大商场、超市经营,摆摊经营成为市场准入低、成本少的谋生手段。同时由于价格便宜,很多低收入阶层也很喜欢在摊贩购买东西,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小摊贩作为弱势群体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本身就是值得鼓励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摊贩经济能够吸纳一部分未就业人群,同时为许多人提供价格低廉的服务。这不仅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同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说摊贩经济在我国目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但是,目前摊贩经济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占道经营,道路作为公共产品主要在于实现人车分流,而摊贩经营占用很多道路对行人造成了很多不便同时对市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次,一些经营食品等的商贩对道路和空气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了很大的不好的影响。再者,由于我国摊贩缺乏管理,其流动性很强,设施简陋,因此其贩卖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即使给购买者造成了损害也很难追究其责任。因此综上,依法规范流动摊贩势在必行。

而目前我国城管执法也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目前城管的行政处罚权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多部门让权。因此作为城管既没有上级部门,也没有下属单位,处境极为尴尬。而且行政处罚法只赋予行政机关相关的执法权,而城管是否属于行政机关,是没有相关法律支持的。

二是城管执法过程中对执法程序的漠视,很多地区的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度大,即使是依据《行政处罚法》予以处罚也没有依据合理地法律程序,城管罚款是并没有相应的罚款标准,收缴工具也没有相应的程序支持。这样难免会滋生腐败现象。而且许多城管还是临时工或者短期合同工,即使发生腐败行为,也不能像公务员那样给予行政处分。执法过程基本是无约束的。

三是缺乏服务意识,城管作为城市管理者,宗旨应该是服务市民。相反,很多城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服务者,而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带有许多个人主义,难免会发生暴力执法现象。

四是录用执法人员程序不合理,且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岗位基本素质培训。目前城管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中有短期临时工,有部队转业人员,甚至还有一些高学历人员。队伍的参差不齐会造成对城管管理的混乱,而且对于缺少一个法律约束和上级组织的机构,很容易造成执法不规范。

3 基于产权视角的制度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解决城管与商贩经济之间矛盾最主要的方面在于解决摊贩经济带来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一方面体现在占道经营和环境污染上,道路和空气作为公共财产,人人都有使用的权利。但作为公共财产,通常任何一个成员有使用权,但没有交换权,个人份额不能资本化。权利不会因不使用而丧失,同时权利持有人一旦离开团体就不能再受益。公共财产并不必然意味着每个持有人对有关资源的使用量是均等的。个人可以使用一定份额的资源,但并不以某一特定的物质单位来表示。在这里我们把道路和空气看成是居民的共同财产,任何人都有使用道路和空气的权利。行人和居住在周围的居民有对干净道路和良好环境的权利,摊贩有在道路上摆摊的权利。行人在道路上行走一般不会对道路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周围居民一般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但是摊贩在道路上经营会对公共道路和环境产生负效应。这里的负效应主要是指对道路的污染和占用以及对周围空气环境的破坏。而这种负效应并没有进入摊贩经营的成本中。而外部性的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他们在经营的过程中经常缺斤少两,并且物品的质量和卫生很难保证。由于摊贩一般都是流动性作业,购买他们东西的消费者一般都是过客,所以即使购买的东西对消费者造成损害,也很难再找到当时购买的摊贩。因此对消费者损害的外部性也没有进入摊贩的成本中。

之所以产生上面的外部性很大一方面是产权界定的不清楚,产权的一个主要作用在于使外部性内部化,在外部性内部化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行为的全部结果负责,而这是一个有效激励机制的先决条件。因此,产权的配置方式就要和所解决的外部性问题的特征相匹配。就外部性的波及范围,可能涉及私人,社区和全社会等几个层次,外部性能够在哪个层次上被内部化,就应该把产权配置给那个层次。如果某种外部性的波及范围只是少数几个人,那么产权就应该界定给私人,如果外部性的波及范围主要是周围的居民,那么产权就应该界定给社区,如果外部性的波及范围是全体公民,那么产权就应该界定给全体社会。

然而,我们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驱赶、罚款和没收摊贩物品等手段试图消灭摊贩经济。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产生另外的问题。作为法律意义上没有界定清楚的城管,作为政府的人,其职责应该是消除摊贩经济的外部性。但是许多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暴力没收属于摊贩的物品。他们没收的物品大多属于小商贩的劳动所得,属于商贩们的私有财产,从产权的角度说,其产权界定应该属于商贩,因此,除法院强制执行外,其他机构无权没收属于商贩们的私有财产。因此产权界定不清楚是导致城管暴力执法和摊贩暴力抗法的根源所在。

因此,就摊贩经济而言,如果摊贩造成外部性的波及范围是全社会,就应当把产权——主要指道路使用权和环境权——界定给全社会。如果摊贩造成外部性的波及范围主要是社区,那么就应该把产权界定给社区。因为如果产权界定的不清楚,会使消除外部性的成本非常高。进而使得外部性无法消除。我们假设摊贩具有占道和污染环境的权利,那么路人为了要求宽敞干净的街道和良好的环境,可以支付给摊贩一笔费用以便能消除这种外部性。但是由于道路和空气不能排他的使用,难免会有搭便车行为,要想在所有行人之间达成一个协议将要花费很大的费用,可以想象,虽然宽敞干净的道路对每个行人的价值总和超过摊贩占道污染对摊贩的价值,但由于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很高所以外部性很难消除。反过来,假设行人拥有宽敞干净道路和清洁空气的权利,因此摊贩要想使用道路要经过所有行人的同意,假设摊贩想要获得部分在道路经营和排污的权利,他就要一一与所有者签订合同,其成本也是很大的,因此协议很难达成,这种外部性很难消除。但如果根据外部性波及的大小,把产权界定给那些外部性影响最大的那些人,那么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将会降低很多,协议也就容易达成了。

4 政策建议

要想解决摊贩经济和城管之间的矛盾,关键应该从制度层面上解决摊贩经济的外部性。根据上面的论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分区域管理的办法,对于那些摆摊会造成通行不便,严重影响市容的地方,比如广场、车站和主干道两侧等,其外部性的波及范围很大,因此应该绝对禁止在该区域摆摊。这种地方的管理应该有市政府来进行。而对于那些妨碍行人和影响市容较少的地方,其外部性的波及范围中等,应该在区政府的管理下,在对摊位的规模、经营时间和经营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的情况下有条件的进行摆摊。而对于那些像住宅区,社区等其外部性主要影响本辖区的居民的地方,应该把权力界定给社区,由社区和摊贩进行协商,把外部性内部化。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9

(1)将商誉立即注销,即在合并日将商誉入账后,随即冲销合并企业当期收益或留存收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曾将其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处理方法。其他各国选用的并不多见。认同这种方法的人认为商誉在未来不一定能使企业获得收益,在账上保留商誉资产不够谨慎。还会为商誉的后续处理方法选择留下难题,故入账后立即注销比较合适。将商誉入账后再注销的做法,实际上是把商誉在合并时的入账看做权宜的做法,在本质上不承认商誉。或者说把商誉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但是,现代企业越来越依靠商誉赚取利润,将商誉立即注销的做法显然与其相悖。

(2)对商誉不摊销但进行价值减损评价。这种观点认为,商誉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耗费性资产,它的价值在未来的变化不是只有下降这一种可能性,而是存在增加、不变或减少等多种可能性。购买商誉是被并企业自创商誉在合并时实现的结果,如果企业合并后一直经营良好,则商誉价值会因产生了新的自创商誉而增加:如果企业经营稳定并未产生新的商誉但也没有发生使商誉下降的事项。则商誉价值保持不变;如果企业合并后经营不善导致商誉减损,则商誉的价值会下降。由于在企业未来经营中商誉价值变化有多种可能,最合适的方法莫过于随时密切关注企业商誉的变化,当商誉价值增加时,本着谨慎原则不予确认增加;当商誉价值减损时,本着谨慎原则予以确认损失;当商誉价值不发生明显变化时,本着谨慎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也不做进一步处理。这种方法,比假设商誉是一种消耗性资产,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故需进行摊销的方法,更符合商誉的本质特征。近年来,采用这一方法的国家日渐增多,国际会计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明确规定购买商誉应选用该法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3)在有效的经济寿命期内进行摊销。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一种长期资产,而且是消耗性资产,应该将其摊销,使其完成资产向成本的转化,会计上作摊销是在将其实现的收益与费用进行配比。经过上百年的争执。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商誉是一种长期无形资产,而传统上会计是要将长期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所以该观点长期以来都被国际会计准则和很多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所认可。2002年。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在企业合并时禁用权益联合法,而采用购买法同时确认购买商誉,并规定对购买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也摒弃了将商誉在一定时期内摊销的做法。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不再对购买商誉进行摊销而代之以减值测试。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在外购商誉的后续处理中使用摊销的方法,英国和澳大利亚则要求企业在对外购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二、“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的比较

企业合并产生的购买商誉确认入账后。对其是进行摊销还是减值测试是近年来商誉后续会计处理争议最多的地方。在此暂将两法简称为“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继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放弃摊销转而采用减值测试后,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资产减值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准则》未表示商誉在进行减值测试的同时进行摊销;但无形资产分则第19条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虽然该准则不适用于企业合并中的购买商誉,但我国的商誉目前还是被定义为无形资产,所以无形资产分则中的这一规定可以被看做是我国对商誉制定的不摊销的会计处理的思路。由此可见,我国对购买商誉的处理方法是“减值测试法”而非“摊销法”,即将合并商誉成本在账户上记录后,定期对商誉进行减损测试,发现商誉有减值情况,再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同时不进行商誉摊销。

商誉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不确定性,它表现在:未来能否取得超额收益是不确定的,取得多少收益也是不确定的;商誉的价值不像其他有形资产那样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有规律地减少,也不像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一样有较为确定的经济寿命期,商誉的价值甚至会随着良好的经营而增加。商誉的不确定性使得如果在未来没有到来之前就对其摊销的话,就涉及一个摊销期的不确定性问题,这是因为现代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经营变化难以预测,要做到科学估计摊销期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认为,有所估计比不进行估计会好一些,那其实还应考虑由于摊销期的存在,企业又多了一项使利润计算更不准确的因素。所以摊销商誉的方法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陷。相反,不摊销商誉代之以减值测试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比对商誉进行直线摊销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商誉价值变化内在的特性,其传递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同时它也代表了未来购买商誉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利于与国际商誉会计接轨。

但是,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也有很多问题。其一是如不摊销商誉,实际上是假定所确认的购买商誉都是“核心商誉”。而实际上按照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作商誉的部分,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商誉,它还包含不属于商誉但不易剔除的内容,比如合并谈判时由于谈判技巧导致的某些计量价差。而这些不属于商誉的部分是不应该挂账而应该直接计人损益或在以后期间摊销的。同时,商誉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不同,有的部分适宜摊销(如聘任期内的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将其忽略当作不需要摊销的商誉一样处理,会直接导致商誉计价的不准确性。

其二是商誉减值测试的操作性和便利性存在问题。《准则》规定,至少每年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理论上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有二:一是每年评价组成商誉的各构成要素是否发生减值。但商誉的组成要素内容繁多,难以明确列举,其构成要素至今没有得到充分认知。Ne1s0n在1953年罗列的商誉构成要素曾多达10项,包括顾客名单、组织成本、发展成本、商标、独家生产规程、专利、版权、特许牌照、特许经销权、超级盈利能力等内容(见《商誉的动量理论》,载《会计评论》1953年10月)。之后,Mace和M0ntg0mery在1962年提出,有5个“市场要素”方面的原因会在影响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决策中起到主要作用,它们是正在推进的市场目标、拓展新领域所节约的时间、获取管理技能、成功的产品多样化、成功的协作(见M.G.特尔雷《商誉会计:一个现实的方法》,载《会计工作》1973年7月)。上述“市场要素”在本质上反映了商誉,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商誉的组成部分。Fa1k和G0rd0n则认为商誉应包括形成增加短期现金流量、(经营的)稳定性、人力要素、独占优势4个方面的17项要素(见《不完全市场及商誉的性质》,载《会计工作》1973年7月)。由于目前对商誉组成要素的认识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所以在资产评估实务中通过评估商誉组成要素考察商誉是否发生减值就显得不可行。而且,即使可以确定某个具体行业或企业商誉的组成要素,但单个要素的评估难度依然很大,比如现在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很难有效评估优秀的管理团队或忠诚专一的客户购买产生的商誉价值。二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变化,即将其与入账时的企业价值相比,看商誉的价值是否变化,以此来考察商誉是否发生减值。企业价值的评估最方便和客观的方法是借助资本市场的评价。但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能利用其找到公允市价的企业目前也不过一千多家,大量的非上市公司公允市价的获得,不得不借助于资产评估师的评估。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执业队伍不断壮大,评估师素质不断提高,执业准则和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但是毕竟起步时间不长,自1995年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至2004年,在累计参加考试的41万人次中,只有2.9万人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资产评估师对企业价值的评估经验严重不足,评估质量还有待提高。此外,目前我国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往往借评估之名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粉饰,达到不法目的,这也会扭曲评估的结果。相反,单纯从具体应用上看,“摊销法”较“减值测试法”的显著优势在于会计处理相对简单,特别是采用无形资产常用的直线法进行摊销时,更是省时省力,容易操作。该法绕过了商誉入账后不断评估测试带来的复杂程序,将极大节省核算成本。若在摊销期限的确定上再加以严格规定的话,将减少由此带来的利润计算的不准确性,并进而较小影响企业间的业绩比较。

三、摊销法的选用

我国选用“减值测试法”对购买商誉进行后续处理,面临的局面不像美国等国家那样。他们采用“减值测试法”之前,曾进行过多年的“摊销法”实践,我国面临的是一开始完善商誉会计处理就选用了“减值测试法”,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这当然省却了日后再行调整的麻烦,但由于“摊销法”所要求的客观经济条件比“减值测试法”要求的要低一些,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下更容易推行。“摊销法”将商誉在一个人为确定的期限内摊销,虽然有武断之嫌,甚至会影响到利润计算的准确性,但要是所有企业都这么做的话,也不会对企业间业绩的比较发生太大的影响。基于企业在摊销期限确定时可能存在某些调节利润倾向,不妨直接规定一个统一的期限指导商誉摊销,以提高信息的可比性。

综上所述,虽然“减值测试法”较“摊销法”更能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从而更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客观经济条件不够成熟,采用灵活性较强的商誉减损测试会有不少障碍,这种方法对规范公司信息披露乏善可陈,反倒有可能助长利用商誉减值测试评估进行会计造假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时选用“摊销法”更为适宜。

对地摊经济的新看法篇10

一、中美无形资产内容及构成要素的比较

1999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的《企业购并与无形资产》建议公报中,将无形资产分为6种:顾客基础资产及市场基础资产,契约基础资产、科技基础资产,法律基础资产、员工基础资产,组织基础资产及金融资产。

我国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认为,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指南中指出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是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产: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从中美两国无形资产准则可以看出,美国比我国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更广,更全面,分类也相对更科学。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角度而言,囿于传统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准则,许多在经济学上已经确认的无形资产,在会计学中则因无法计量和记录而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诸如良好的企业形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营销网络等。

二、中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比较

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披露的信息比较充分,注意披露的信息包括:(1)商誉账面价值的变化,主要包括;取得的商誉的总数额,确认的减值损失的总数额,处置报告单元或报告单元的一部分的商誉的获利或损失金额。(2)无形资产确认发生减值损失,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内容:导致发生减值情况的说明,减值损失的数额,计量报告单元公允价值的方法。如果减值损失估计没有完成,披露事实和原因。(3)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总额,累计摊销额的总额和分类总额,本期的总摊销费用,以后5年估计的摊销费用;不摊销的无形资产的总账面价值和主要无形资产类别的账面价值。但是,美国上市公司出于保护无形资产的需要,一般只对无形资产按分类汇总后列报,而不披露单项无形资产的名称和摊销年限等内容,主要是考虑竞争对手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推断出该公司当前研发项目和今后的发展战略等重大商业秘密。

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只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予以摊销,通过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来确定摊销期限,且对摊销期限不做具体约束。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对于摊销方法,新准则规定,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笔者认为,我国旧准则在摊销范围与摊销方法上均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而新准则在摊销范围和摊销方法上与美国基本相似,都采用基于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2 中美无形资产减值的比较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2号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总额(不需要折现),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则必须进行详细的减值计算。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21号规定,认定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应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1)资产的市价显著地下降;(2)在资产被使用的程度或方式发生显著地变化;(3)能够影响资产价值的法律因素或商业环境发生显著不利的变化,或被管制者采取不利的行动或估价;(4)累计的成本显著地超过了最初期望取得或建造一项资产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