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发展十篇

时间:2023-09-14 17:49:22

会计核算的发展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1

关键词:医院会计 成本核算 一体化 发展思路

一、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发展思路

(一)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内容

一体化,不明思议,就是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中,通过计算机系统的采集和整理形成相关的会计凭证,达到一体化的整合效果。由于这种会计凭证是相关的成本记录,所以为后续的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就是说,不同的会计凭证对应着不同的成本属性,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的将成本转化为成本数据,免去了记账、审核和结账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在极大的缩短了工作时间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使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有机的融为了一体。

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与传统账务核算的区别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与传统账务核算相比较,存在诸多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体化的核算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数据管理,实现了医院信息资源的共享。具体表现在:

医院的出纳在记录款项的收入和支出时要将相应的成本对象也填写进去,便于系统依据成本对象生成原始凭证。该原始凭证既可以为账务提供需要,还可以为成本数据和会计核算提供有效的依据。

病人在医院的门诊收费处和住院结账处会产生很多数据,除此之外还包括病人的清单数据,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归于账务处理,它们所涉及的各个科室和各个数据就是成本核算中的科室对象。

在大多医院中,医疗服务项目数据的记录都用于核算,初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数据,比如工资、固定资产、日常消耗等。系统会根据以上这些数据信息,依据相应的凭证生成器自动生成核算结果,从而大大较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提高了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使会计人员可以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数据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提高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措施

(一)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立

人工成本合算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且很难保证其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计算机网络是代替人工的最佳选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医院要加大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力度,为成本核算提供良好的基础。计算计网络是实现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有效工具,可以摆脱传统手工核算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是实现一体化的必要前提。

(二)建立业务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的核算体系

成本的核算工作要以小成本为核算单位,这是进行成本合算的关键所在。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过程中,医院科室被非为了两种,一个是产生直接成本的临床、业务科室等,一般还会有收益,另一个是会产生间接成本的且没有收益的。因此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也就是说不能只注重业务科室的成本核算,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核算所占医院成本支出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所能节约的潜力也很大。要想确保这二者科学合理的进行,就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这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关键。

(三)健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成本核算,离不开功能先进、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软件系统。这里所说的管理软件系统是能够将医院会计核算与系统有效的衔接起来的系统,符合当前医院的现状和成本要求。系统要能够满足各个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支持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并能够根据用户要求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各种成本信息。

(四)实行全成本核算,降低消耗

全成本合算的分摊是医院会计核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包括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的全成本核算。之所以说是难点是因为,全成本核算不仅要将房屋、工资和设备等计入成本,同时还要分摊其他部门和科室的管理费用。要将全成本核算做到科学合理,首先就要从分摊方法入手,采取一种科学适当的分摊方法,例如可以采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

(五)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成本核算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但同时也要注重核算后成本分析,要充分清楚成本核算的整体过程,找出影响成本的各个因素,从成因和规律中掌握成本升降的变动基本规律,不断改进和纠正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建立起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还存在很多不足,这需要医院从根本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以此为医院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活动提供良好的依据,进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能及时、准确和客观地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决策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大喜.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与医院成本核算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5

[2]柴菲,刘沛先,罗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学装备,2005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2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发展;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会计核算是促成财务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推动力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借助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会计工作人员来完成和实现。会计人员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会计工作人员更能深刻领会这些财务管理制度的真正内涵,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程序的顺畅,管理工作效果的巩固。因此,企业发展工作得益于企业科学高效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会计核算是提高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条件。企业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窗口。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运营质量。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加强会计核算的有效管理,能够使他们明确财务执行者的职责和任务,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管控方向,方向得以确定,随后的一系列工作才能得心应手的开展,实现成本控制各个环节的预期目标,进而提升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

3.会计核算是准确表明企业财产流动状态的可靠助手。企业的运营发展必然产生很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这些财产对于企业的命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财产往往通过财务部门进行登记管理,完成管理工作往往需要会计人员准确无误的核算工作,需要他们尽心尽力,毫无懈怠的看待这些细致琐碎的工作。因此,企业优质高效的会计核算,可以为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做好记录,使各项资金或某些固定资产的存在状态有一个明朗的流动状态,使财产拥有可靠的处置依据。

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抵免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改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企业每一年度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足抵免时,可用以后年度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抵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我公司后期扩张迅速,在2006年技改投入约187万元,2007年技改投入约110万元。2006年新增企业所得税有36万元,2007年新增企业所得税有147万元。由于固定资产登记清晰明了,在较短时间内申报享受了该项政策,为企业发展争取了大量流动资金。

4.会计核算是有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从本质上看,企业的每一项工作的管理都是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累竞争优势,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会计人员的专业核算能够使企业财务方面的工作达到井井有条的良好状态,使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其他方面。毕竟,财务管理方面不仅涉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涉及企业员工的自身利益。因此,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尽力减少企业与员工的内部矛盾,增强员工凝聚力,企业才能够安心开展其他管理工作,最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5.会计核算是合理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企业发展是一项关系企业其他各项管理的工作,因此,强化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更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全面落实,会计人员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跟紧企业经济发展方法转变的客观需求。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就必须及时提高,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同时,经济的发展可能对会计的职业操守发挥着反作用,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应当及时提升。会计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提升均需要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从而及时更新会计的知识架构,完善他们的知识储备,并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完成综合素质的再次提升。

我们公司新招的会计人员原多数是只有上岗证的大学生,但通过公司大量的培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从会计基础工作做起,一步一步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出口退税核算等,变成了财务上的业务老手,并且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在短时间内顺利地成为了会计师。

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途径探索

1.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推动企业每项工作的源源动力。因此,企业应当努力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能够及时正常的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会计核算效果明显,并有效巩固已经取得的效果,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促使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灵活。

2.企业投入合理资金,确保会计素质的及时提高。综合素质为企业会计得心应手的工作输送了无限的养分。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运营目标的需要,投入合理的资金,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深度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能够更新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巩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认清工作本职和工作要领,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为企业竞争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加强会计投资管理理念,使其实现规范化。企业要确保企业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必须从会计方面入手,将规范化投资的理念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因此,企业应当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规范投资项目程序,促使会计树立严谨慎行态度,通过会计核算工作落实好必要的投资监理,实现企业投资管理各个环节的审慎设计和有效实施。科学可行的投资管理理念,企业投资流程才能迈向规范化合理化,才能确保企业发展有一个明朗的运行状态,利于财务活动的管理。

4.在会计核算中树立创新意识,树立企业诚信现象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并应当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使会计核算工作融入创新思维,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水平运行。企业财务部门往往会与外界建立了各种联系,因此,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诚实形象的树立,企业必须调整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搭建一个稳健的平台,树立企业的诚信。

三、结语

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中具备较为实际的战略意义。因此,企业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采取稳妥态度,从长计议,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切实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健康运行的状态,打开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当然,企业应当在整体上对会计核算有一个高度的重视态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将这种重视态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从企业发展规章制度、会计人员素质、投资管理规范化、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开展,通过会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涛喻.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加强措施[J].中国外资,2011(17).

[2]贺忠敏.企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协作[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3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管理;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医保制度改革迫使医院必须按卫生经济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如何有效地降低医院成本?下面笔者针对医院成本的四种不同类型分别加以阐述。

一、实行招标采购和定额管理,降低物资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也被推向市场。对物资成本实施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种物资资源,以有效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的物资成本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者的共识。

1.加强对物资供应的审计、监督。对医院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医院内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计监督。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全面进行比质比价,相同的品种比质量,相同的质量比价格,相同的价格比服务,确保购进质优价廉、符合临床医疗工作需要的物资。

2.控制、把握物资采购费用。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并对招标工作的组织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够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招标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合理让利,所得折扣必须全部汇入医院财务账户,做到从“廉”采购。

3.坚持完善物资定额管理。合理确定物资经济采购批量、储备和消耗定额,可以节省采购费用、运转费用和保管费用,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保持物资资金占用的合理性,从而不断降低占用水平,加快物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医院经营效益。

二、加快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降低人力成本

在医院成本构成中,人员经费占30%左右。因此,加快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减少人员经费支出,是降低医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展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改善医院传统的用人机制,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和双向选择,增强医院用工和员工择业的自。大力推行合同聘用管理制度,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现医院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 “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内设机构、岗位和职责,实施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清退临时工,分流正式工,引进技术工,可以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形成具有动力和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

3.完善工资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实行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

三、积极筹集和有效运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医院运营机制的改变,如何筹集和运用资金,合理降低资金成本,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切实增强资金运用的效果。严格控制资金投资方向,把资金投入到风险较低,收益率较高的项目上,实施稳健的财务行为,提高医院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缩短药品、材料的付款周期,可以提高折扣率,增加让利收入;购买利用率较高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可以提高获利能力,增加服务收入。

2.保持合理的医院负债结构。医院负债要坚持适度原则,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以内。在医院负债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医院可以增加软负债(如应付款、预收款),减少硬负债(如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降低医院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3.及时分析现金流量动态。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经验编制现金流量表,及时掌握医院现金流量信息,分析医院投资、融资、筹资对经济运行情况产生的影响,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资金的需求量。通过观察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使医院达到既有充足支付能力、又无闲置资金的最佳状态。

四、提高医院经营和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是附属性的,属于间接费用,要在每月底合理分配到受益的医疗、药品、制剂3个部门。有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型医院的管理费用一般占总支出的20%左右。

1.真正减少坏账损失。根据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对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项要作坏账处理,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应坚持病人预交款和本院职工担保制度,实行病人欠费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争取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提高医院管理效益。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指标。如:门诊和住院人次以及手术、治疗和检查人次等,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固定成本。

3.深化后勤部门改革。本着对内搞好保障、对外开放经营的原则,对医院食堂、幼儿园、洗衣房、水电维修等后勤部门,实行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使后勤部门由管理型服务转向经营型服务,以减少非生产性成本。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4

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以能源消耗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资源和环境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对环境成本进行研究。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与主要分类

ISAR(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1.环境成本按照不同功能具体可分为: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持成本和环境保护发展成本。

环境污染补偿成本指企业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应予补偿的费用;环境损失成本指企业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以及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而勒令某些企业停产或减产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指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保护维持成本指为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支出的日常维持费用;环境保护发展成本指为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而投入的各项开支。

2.环境成本按照是否由企业承担分类,可分为:

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是指应当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包括由于环境方面因素而引致发生并且已经明确是由企业承担和支付的费用;外部环境成本是指由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但不能明确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企业承担的不良循环后果。

二、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

对环境成本的核算,笔者建议应采用分摊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凡是与产品生产有关并能分清成本对象的,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然后分配转入产品成本中去。与产品生产无关的,可计入“管理费用”项下“污染费用”二级科目。

1.对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或超标热量、噪音等应收取排污费,应收排污费=排污量×排污收费的标准单价。根据排污量与生产量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作会计处理:

(1)生产量与排污量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这时的排污成本是一种直接费用,应该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一起归入“污染费用”成本项目,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核算时,在产品生产完工后,借记“生产成本-污染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2)当生产量与污染量不成正比、排污量小、不易确定排污主体,或者排污主体发生在产品固定成本范围之内时,可将其归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发生时,借记“制造费用-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实际交纳时,借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分配结转时,借记“生产成本-污染费用”科目,贷记“制造费用-排污费”科目。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2.对于固体废弃物应收取的环保费,按照其有害程度来确定,应收取某种固体废弃物污染费=固体废弃物的重量(或体积)×该种固体废弃物收费标准。

固体废弃物主要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两种。工业废弃物中凡是能确定承担费用对象的,可直接计入其成本;凡是不易确定承担费用对象的,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费用分摊。生活废弃物主要指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是收取垃圾倾倒费。由于垃圾费与生产无关,故应计入交费单位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上述应付环保费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发展趋势

随着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许多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政策措施,如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的提高、加工和生产方法标准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等。这些政策措施都已经并将继续给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可见,环境成本内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自然环境所遭受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企业,但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自身,而是要靠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采取措施。

1.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势必加大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利益。所以,就目前而言,期望所有的企业主动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是不现实的,必须首先依靠行政力量,由国家开征环保税,把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

2.引入激励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如果国家只向企业开征环境保护税,而对企业生产的环保产品没有任何奖励,就不会调动企业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主动性,如企业一般不愿主动地为保护环境而增加环保设备的投资或改进现有设备和技术。因此,国家应当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奖励,使企业早期的利润水平有所提高,并在以后的经营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减少或杜绝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成本因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不能完全将其作为直接费用,也不能一律作为期间费用来处理。环境成本中既有生产性费用也有非生产性费用,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研发、设计、营销等非生产性活动作用的增强及非生产性费用的增加,以传统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已无法揭示环境成本与产品的联系,从而也不能提供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因此,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归集和分配,也就是通过作业成本法下的计量系统,将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以及销售各个环节中的成本进行计算与分配。这种方法以作业或作业成本库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把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服务和顾客中去,这是一种更精确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

4.按照国际环境标准认证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组织生产。按照ISO14001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环境管理系统(EMS)。这种认证并非强制性的规范,然而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实现其要求。一旦通过了这种认证,外部环境成本必然会降低,而为达到这种标准认证所发生的所有投入就是被内部化了的外部成本。由此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与国际接轨,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动因将会不断增强。

〔2〕耿建新,曹光亮论生态会计概念〔J〕财会月刊,2007,(2)

〔3〕陈煦江,秦冬梅环境损失的计量方法构架初探〔J〕财会月刊,2003,(8)

〔4〕刘伟华财务战略〔M〕中信出版社,2002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5

关键词:卫生系统 会计集中核算 发展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中,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卫生系统监督、规范行业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发展尤为必要。

一、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卫生系统实行财政分配、区分差额和全额、分散核算的会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会计分散核算逐渐显现出问题,如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财政监督。因此,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开始得到应用。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指由政府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并取消同级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由核算中心统一处理会计核算工作,将会计核算、监督、服务工作集中于一体,但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仍保持不变,各单位设立报账员,负责与核算中心联系。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推进,卫生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基层卫生单位的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抑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发展的必要性

卫生系统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发展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一)权责分配不清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基层卫生单位很容易因此放松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认为单位只需整理好会计凭证,按时报账即可,其他核算及管理工作由核算中心负责。而核算中心认为自身只是负责会计核算工作,基层卫生单位仍要肩负起财务管理职责,所以双方的职责分配还不够清晰。

(二)缺少经费开支标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为了严格对基层卫生单位的经费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目前的经费支出标准并不符合实践工作的要求,各卫生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不统一,有的单位甚至不按标准执行,对于不合理的经费支出,核算中心的拒绝支付也容易造成与基层单位之间的矛盾。

(三)实物资产管理不严

会计核算中心更多的是对基层卫生单位新发生的收入、支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预算执行在合理的范围。而基层卫生单位往往存在物资重复采购、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物资产管理不严,不少医疗设备、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这就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背离。

(四)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会计核算中心对基层卫生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基于原始票据,检查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很少深入卫生单位内部进行检查与核算。这就有可能给监督管理工作留下漏洞,因为即使会计凭证本身是真实的,实际支出也有可能与票据凭证不一致,出现虚列支出的问题。

三、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发展需要会计核算中心与基层卫生单位统一思想,明确划分职责归属,在此基础上制定经费开支标准,加强实物资产核查,重塑监督机制。

(一)统一思想认识

会计集中核算不只是一种新的核算模式,同时也开启了会计核算中心与基层卫生单位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因此,双方对会计集中核算要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才能更好地实现默契配合。会计核算中心应与基层卫生单位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明确双方在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方面的共同目标,通过广泛交换意见,进而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二)明确职责归属

会计集中核算只是会计核算权和财务管理权的分离, 基层卫生单位仍要行使财务管理的职责。一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对会计核算中心和基层卫生单位的职责归属加以明确,提高双方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后,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求卫生单位在执行年度预算的同时,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针对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资产结构,会计核算中心则要对基层卫生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给予服务和指导,从而增强双方的责任意识。

(三)制定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为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效率,防止各基层卫生单位各自为政,财政部门应制定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强化对招待费、差旅费、津贴费等费用的规范管理,使各卫生单位具备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避免卫生系统内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化解卫生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的矛盾,在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保证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实物资产核查

会计核算中心在对基层卫生单位的收入、支出进行核算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卫生单位实物资产的核查,如基层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使用情况,药品的数量和质量等,确保实物资产与账面价值相符。在此过程中,核算中心不仅要严格检查,还要充分发挥指导职能,提升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重塑监督机制

会计核算中心应在现有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卫生单位,不定期开展抽查,尤其要对票据凭证与单位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对比,谨防虚列支出行为。基层卫生单位要对检查工作给予积极支持,不应存在抵触情绪,并在配合检查的过程中与核算人员沟通交流,共同推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另外,由于集中核算后基层卫生单位内控弱化,核算中心和卫生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6

摘 要 本文从分析企业资产减值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入手,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核算需要从设置“资产减值准备损失”科目、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几方面加强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计核算 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一、资产减值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准则给出资产减值迹象的标准。包括:资产的市价跌幅明显高于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等。如果不存在上述资产减值迹象,就不能作出减值判断,如果存在上述资产减值迹象,就需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与账面价值比较判断是否减值。根据以上规定,资产减值的主要内容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个方面。

二、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

企业所有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但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会有所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就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有些是不能转回的。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三、实行资产减值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在历史成本原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单个进行修改,修改的后实行多个计量属性。不同的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中国采用的是经济标准,只要资产减值,即当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予以确认。从理论角度来看,如果资产被定义为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当企业账面的成本相比高于资产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记录资产减值损失是合乎逻辑的,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精髓。

四、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发展对策

1.设置“资产减值准备损失”科目单独核算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直接关系企业的利润。按照我国会计制度折旧的规定,根据不同类别资产的管理费用,分别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及其他账项,不仅影响计算当前时期的利润,且由于合并利润表中,减值相关的信息不能单独反映。严格地说,减值损失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实际损失,只是属于会计估计事宜,一方面由于管理成本,投资回报率,每个时期的数据之前和之后的经营开支增加了不确定性,缺乏可比性,成本的变化也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会计报表,利润表信息失真,影响了人们阅读和理解相关信息。因此,应该建立一个“资产减值准备损失”科目分开单独核算,并根据该资产类别的科目设置的相关细节,而损失计入利润表中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增加信息内容报告。

2.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充分把握资产质量,采购和仓储,销售和应收款项,投资和决策,基础设施和后勤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资产各种原因出现的问题。这是特别强调,有必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的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舞弊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提升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业务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可信的财务数据,为正确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打好基础。

3.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使用的会计的资产减值准备,如资产减值,坏账准备的比例,存货拨备,是否能确定可变现净值及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强。准则只是解决了技术问题,减少职业判断的影响也是尽可能的,这就对我们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也要有全面的分析和较强的判断能力。因此,会计理论界和相关部门,应当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与此同时,会计人员主动学习,遵守职业道德,避免故意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

4.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7

关键词:低碳环境 会计核算 解决措施

一、前言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环保节能产业是未来50年内的主要目标,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要依靠金融投资,要增强金融投资的科学性,通过预防和制定策略,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通过合理化的投资路线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对大环境的考虑,要加强对投资产品和方向的把握能力,提高投资的成功概率。长期股权投资的赢利点主要障碍在于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市场变动,企业对其他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并产生一定的盈利能力,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可以发挥经济最大化的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特性是具有长期性,投资与被投资,利用有效手段防范风险等,掌握好这些长期股权投资的特性,就可以在未来很好的帮助我们成功投资。

二、低碳环境下我国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发展现况

(一)低碳环境发展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要求

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对未来投资所进行预期与判断的过程,严格意义来说是为了加强金融投资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帮助投资者在投资中取得胜利,获得收益。长期股权投资作为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经营能力和投资能力的一个方向,选择长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获得生存的更大空间,低碳环境发展时期对长期股权投资做了一定的要求,要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通过增强对长期股权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投资方向的正确把握,帮助投资者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是:第一、企业能够对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在50%以上;第二、企业能够对合营企业投资,外商投资比例不低于25%;第三、企业能够对联营企业投资,持股比例20%~50%;第四、对于被投资的单位企业部具有重大的影响,控制力和共同控制的能力,在经济活跃的市场上没有报价并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二)低碳环境时期发展长期股权投资的必要性

我国低碳环境是加强国家战略发展意图的一种表现,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的持续加剧,造成了低碳环境下的新能源企业和环保产品的问世,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企业所需要选择的方向之一,需要加强长期股权投资时因为企业在金融产品投资方向上了解不是很到位,概念模糊。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做好向低碳能源经济转型的准备,我国在低碳环境下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做到完整的分析,要了解被投资方的尽量多的数据和资源,发展长期股权投资需要对账目资金做到监督和管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掌握好时间的选择和方式的选择,在长期股权投资中需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利润回报掌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我国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情况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投资者看好方向和投资产品后会选择第一次买进,第二次跟进,第三次或者更多次次数的跟进长期股权投资。在第二次以上的跟进中就被称为追加投资,追加投资会引起股权投资资本核算的矛盾,股权投资资本会由成本记账法变成权益记账法,因为投资产品本身的价格在变化,所以要改变记账方式以保障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长期股权投资要求的是对利润的恒定测量,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对投资对象的估计不足会产生两个现象,一是追加长期股权投资,二是亏损撤资离场。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资本投入,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追加投资企业需要按照原投资时点到投资变动时点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而减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是按照原投资时点到投资变动时点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调整。在权益法下,要以满足权益法核算条件时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持续计算。

(二)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的市场分析与成本收益预算不全面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者对于前期的市场分析往往都存在不足和缺点,不能完整的对眼前的投资对象做出确切的分析,造成了后期投资成本收益的不足性。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认真将投资的数据做出详细分析,由于分析不足,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经常因为无法估计风险而出现各类问题。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者针对投资的风险预防和市场分析并没有做到全面的预防,前期获得信息的途径较少,获得信息的时间较晚,导致投资的时间和空间错位,亏损和成本的下降时常发生的事情。利润预算管理法通过有序的市场调查、有未来预见性和其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自身企业以最好水平进行的全面比较,从而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未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最大利润收益做出同等科学的预算法。并且作为收益基础,将企业投资的利润预算期望值层层分解,融入并且延伸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资金收支和经营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辅助管理三大方面得到有效地控制,并且通过预算和实际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确定管理经营者的收益业绩。由于当前股权投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成本收益的预算正确性大大降低,成为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典型问题,最成功的投资其实是最大程度的进行分析风险。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较低,导致了对成本和收益的了解甚少,导致了资本提前退场。

(三)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估计不足使会计核算存在障碍

长期股权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估计存在一定的信赖底线,将防御做到最好,对预计发生的风险做好评估是长期股权投资的重中之重,对未来发展股权投资的顺利程度也做了一定的规范。例如:当企业在利用股权融资对外筹集资金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可能产生进行各种非生产性的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政策等道德风险行为,导致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投资风险自然产生。长期股权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战争因素、国家政权的换届选举、利率变动、汇率变动、不可抗力因素等等,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要加以关注,因为长期股权投资需要对风险进行投资前的预估计,对投资时的一些现场分析,和投资后期出仓时的一些分析,需要选择好相对最佳的建仓时间,以及储藏时间,最优化的投资和抵御风险组合式由很多种的没包括倒三角式加价法和正三角式的出仓法,这些都需要仔细了解和灵活运用。在遭遇风险后如何解套,释放被套牢的资金,这些也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头脑,所以对于风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而是要实践中逐步的解决。

四、我国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制度

我国是世界大国,在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一体化,逐步增强自我竞争力,帮助我国长期投资收益方面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收益。所以在制度方面就一定要加强,首先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长期投资资产监督和使用管理,加强资产的进出管理水平,使每一笔资产运用和投资都具有稳定性,加强每一笔长期股权投资的安全性;其次是在对于每一次长期股权投资中都要使资金运作富有创造性,在选择前期做好分析,做好路径选择,建立最合适的制度目的在于让长期股权投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于帮助股权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规范。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编制可行性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计划书。编制建议书必须要明确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重点阐述项目应用领域及基本情况,并对股权发展情况做出股市发展分析,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情况进行明确地分析,同时对公司的市场发展前景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第二、由公司企管部门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的五大方面做出具体的评论,包括: 目标、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进行可行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资源、技术、市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判断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财务上是否盈利,并对多个可能的备选方案进行择优的科学方法。这样的制度建立或者完善后可以帮助长期股权投资做到投资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的市场分析和成本收益预算

长期股权投资市场分析是对股权投资市场的预期获利收益预算情况进行市场分析,其中心点是要的分析要对长期的股权投资的经济形式进行成本、收益、利息等多方面的经济学分析。通过调查和市场供求预测,根据项目产品的市场环境、竞争力,竞争者,有效地分析、判断项目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在限定时间内是否有市场,以及采取怎样的营销战略来实现销售目标。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合理将资本合理化投资所做出的选择,它可以将目标的利益进行定位和详细分析,帮助投资者进行利益的评估和定位。市场分析主要任务是:全社会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同类竞争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及竞争对手情况;初步确定生产规模以及测算项目的经济效益。而针对成本收益的预算则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进行收益预算体系的完善建立。重点在于管理者根据对市场信息、资源,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合理化以及科学预算,确定利润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方案。在这个方案范围内,由预算管理部起草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2、收益预算管理的实施。预算的实施与控制是以一线部门为中心,制定并颁布各种预算管理报告书,并利用计算中心网络对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3、科学核算投资。投资方应该以三种形式来体现: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损益表。特别注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求:以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为起点,充分考虑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采用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

(三)妥善分析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

在分析风险时要完整的估计所有种类的风险因素,种类分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不抗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导致的因素。具体详细解释为:第一、政治风险针对战争和政府换届选举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被投资国家的政局及政策对投资的风险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为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未能预期政治事件的变化,导致所在国投资环境的变动,进而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金流量和其他目标的实现;第二、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第三、资金转移风险。资金转移风险是指在跨国经济往来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由于受东道国政府的外汇管制政策或歧视无法汇回投资国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第四、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业务现金流量可能发生变更而产生经济损益的风险;第五、对投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我国企业应当在决定进行海外投资前,应尽可能地了解投资所在国的投资情况。只有熟悉东道国的政治、内外政策,尤其是其吸收外资政策,对外来的投资有何优惠条件,税收税率以及能否合理避税,掌握资金流动与利润汇出以及外汇管理规定、理解当地风格文化等等,才能从容应对。

五、结束语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需要面对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帮助我国成功与世界金融市场对接做好准备。我国企业发展与经营过程中需要逐步提高对金融投资的认识和执行力,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合理和科学的帮助企业扩大资本和提高盈利能力。但是我国企业需要保障长期股权投资的资本安全,需要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保障盈利的最大化,提高我国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盈盈.《现行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变化》 《生产力研究》.2009年8月.33页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8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与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趋于稳定。随着我国住房 政策的变化,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与支柱产业。而随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逐渐发展,新的会计核算标准与要求逐渐被提出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房地产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时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会影响和制约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因 此,重视解决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点与难点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也是帮助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的路径与手段。

 

一、分析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重点

 

在房地产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就是收入、成本与费用这三大核算类别,其核算的重点也在这三大类别下的明细会计科目当中。

分析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重点

一)收入与成本核算内容是重点。房地产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业务时,收入与成本的会计核算一直都是其核算的 中心与重点。强化对房地产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资金与效益的核算,结合国家相关税务政策与会计核算标准,正确且全面地认知房地产收入核算的范围。而在税务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容易出现收入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这会大大地增加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的难度。而在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项目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其核算的重点,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和流程。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要具有全局意识,将整个房地产开发或者建设项目当成核算的整体或者主体,这也会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的成本项目还涉及成本分摊的重点问题,如公共建设成本、开发拆迁补偿成本等等,这些成本都是房地产企业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应该重 视的重点核算内容。

二)费用核算的重点。房地产企业在开展费用核算的相关内容时,主要涉及借款费用与预交税费等重点核算工作。而在借款费用核算时,由于会计准则环境发生变化,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时要确定好借款费用核算情况,将原始成本与费用配比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优化借款费用核算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房地产企业在建设与开发房产之前,要用到 大量的资金,也会涉及更多的资金支出,而银行贷款会是房地产企业产生借款费用的主要来源与形式。在银行贷款的借款费用产生形势下,借款利息的产生与增加是不可忽视的,很多企业借款费用会分为资本化与费用化两个部分,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分清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借款利息也是会计核算的重点,也会给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的经营规模较大、涉及的开发项目也很多,在具体经营与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税费项目需要承担,如常见的有日常经营所负担的增值税、增值税附加、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小税种,还有房产税、土地增 值税等等。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收到客户的预付房款后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税款缴纳。由于涉税种类较多,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在税费科目核算过程中,要准确地对当期的税费情况进行核算与缴纳,其涉及到预交税费的会计核算处理,这也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分析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

 

在开展会计核算业务时,确认收入、相关业务的核算以 及核算周期的确定与把控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

一)确认收入难点分析。房地产企业在确认收入时,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核算准则,在开发房地产时,房企必须要获取预售许可证才能够预售房屋。很多消费者通常也会选择运用分期付款等方法或者形式来进行购房。而在我国税收管理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房地产企业无论以 分期付款或者定金的方式收取的房款,都视同销售并在当期缴纳相关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与会计核算的收入实现制相符。但是在房地产企业实际的会计核算准则中,确认收入时要待房地产开发或者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结束以后才能够确认收入,这属于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与税法两大原则在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大大地增加房地产企 业确认收入核算的难度,因此,确认收入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之一。

二)业务核算难点分析。房地产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之间比较,其特殊性、繁琐性更强,其涉及的项目与内容较多,因而核算企业也比较复杂和困难。企业在开展房地产开发项目时,区域房产开发是其主要业务与内容,其不仅涉及房屋的外观与框架建造,还涉及房屋室内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电、煤气管道等。与此同时,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能够扩大经营与销售收入,一般会退出精装房出售,因而房屋的装饰、装修也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主要项目与内容,随着房地产企业项目与内容的逐渐变化与增多,其核算的内容与范围也逐渐增加和扩大,核算的繁琐性与复杂性更强,这也会增加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困难。

三)核算周期难点分析。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一个房屋建设项目时,其从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都会经历很长的时间。由于房地产的开发规模较大,建设的周期也很长,通常土地竞标就会耗费一年至两年的时间,有的时间会更长,因为其涉及到土地征用审批,建筑拆迁等相关工作的处理,在此之后才能够逐步开展房屋建筑的建设工作,在此期间可以开展房屋预售工作,其会计核算周期较长、跨度较大,对于资金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周期与资金准备都是房地产企业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核算的难点。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重难点优化与解决的方略探究

 

房地产企业在面对当前会计核算的重难点时,要寻求更好、更科学、更高效的会计核算方法化解与解决重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使其核算的全面性、 准确性得以更好提高。

一)重视会计科目的细化与合理设置。当前,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会计科目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高效开展与进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重难点,重视会计科目的细化与合理设置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也是增强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效果与水平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在科学、合理设置或者设定会计核算科目时,会计核算人员要对房地产企业整体运营状态、发展情况、未来业务发展与经营趋势进行认知与分析,强化会计核算时间的缩短,推动会计核算流程的简化,提升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一些房地产企业会有很多子公司,其在会计核算时不要应用独立的会计核算方式,只需要在总账核算科目下设置子账目即可,这样既能够提升会计核算整体性,又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此外,由于会计业务核算的重难点问题较为凸出,通过会计核算科目的明细设置与合理安排,能够对房地产各项费用明细展开会计核算,使其核算的真实性、精准性得以更好保障,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

二)收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明确。由于房地产企业在收入核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问题,因此,在优化与解决收入会计核算问题时,要重视收入核算范围的明确。在销售房地产产品之前,所有交定金或者分期付款的收入都应该确认为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的内容,纳入到收入核算范围当中。 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核算的范围会涵盖旧城改造的回迁房、 出售的周转房等,但是销售的自用房地产不能列入到收入核算的范围当中。与此同时,要重视房地产收入确认标准的明确,在销售合同或者预售合同签署时,房企要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要求来开展合同会签业务,这样能够为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范围的明确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提升收入核算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三)重视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机制与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与其他运营企业比较,房地产企业的运营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时就不能够按照其他企业的常规会计核算科目来进行核算与记账。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重视自身会计核算机制的健全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运营的特殊性,合理选择应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来进行科目记账与处理。一旦选择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或者变动。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会 计核算时,面对各项业务核算问题,如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预提税费的处理等,都要纳入到会计日常核算体系与工作中,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化管理,最大化地消除管理与核算风险,引导与要求所有会计核算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体系与标准来展开各项明细科目的核算,提升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业经营活动不同,其涉及的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的核算内容较多且复杂,其会计核算的重点与难点较多。因此,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在开展相关业务核算时,不仅要正确认知会计、税法的相关准则,要合理增加与设置会计核算相关科目,对整个建设周期的会计核算内容与业务要进行一个全局的把握,并将每项明细科目进行细化核算,重视核算方法的多元化创新与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化与健全,从而保障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更加精准,会计核算的效果更好、精准性与核算效率更高,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更加综合、全面与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徐鹤.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245,247

[2]王纯荣.试论新时期房地产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中外企业家,2020,1:5 ~6

[3]张春研.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当代会计,2019,9:132 ~133

[4]金孝华.探究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优化建议[J].财经界,2020,29:195 ~196

[5]顾秀敏.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研究[J].纳税,2018,7

[6]刘启靖.新税改助力企业腾飞[N].贵州政协报,2018 -12 -20

[7]王钊.电子商务在房地产销售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16,8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9

关键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相关措施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希望能推动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会计核算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会计人员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目前企业中许多会计人员都是通过自学取得相关的会计从业证书,能够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但无法胜任难度系数较大且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企业会计核算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正常发展。缺乏专业知识的会计核算人员无法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规定,在核算时缺乏严谨性。甚至一些素质偏低的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时为自己谋福利,不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素质严重偏低,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健全

许多企业为了以较少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甚至出现了多个部门混合设置的情况。多个部门混合设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但一旦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就无法及时做出专业的处理,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来源不规范,许多企业没有经过正规的社会招聘或校园招聘,取而代之的是让企业管理层的亲戚担任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不能保证会计人员有丰富的会计核算经验和充足的知识储备,还极易导致企业内部现象。

3.缺乏会计核算监督体系

强有力的监督是会计核算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保证,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系统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企业管理层过多的将重心放在了商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会计核算的不重视使得会计核算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4.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会计核算主体不清。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所以经常出现会计人员将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混淆的情况,账目比较混乱。其次会计人员没有按照会计制度设置账目。会计核算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与企业相符的账目,要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应付管理层的检查。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相关措施

1.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主体,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的举措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意识。企业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的职责。第二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定期派出一些会计人员外出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和政策。还可以适当的实行奖惩机制,对一些积极学习丰富自身的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要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的方式吸收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会计核算工作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机构,提高会计核算的严肃性。企业要根据规模、经营特点、性质等实际情况设置会计机构,既能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禁止暗箱操作和走后门的情况,为企业选择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为企业会计核算实现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保证。

3.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外部监督

为了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就应该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会计核算人员的相关权利和责任,制度层面上约束会计核算人员的行为。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力度,强化内部监督,发挥监督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约束作用。其次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介机构要明确自身职责,对企业的会计事项实时监督管理,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一旦发现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违法情况要严肃处理,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内外部两者有效的监督能够及时纠正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是最有效的措施,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对会计人员有明显的约束作用。要通过宣传或培训的方式让会计核算人员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分清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以免出现混淆的情况。另外,还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流程和方法,保证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使每一环节实现程序化和规范化。还要不断完善会计流程和方法,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并根据经济的发展调整核算方法。最后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设置账目,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促进企业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

三、结束语

会计核算是企业饱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证,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机构和会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但不能否认会计核算在现代化企业中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施燕惠.简析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9):328.

[2]赵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索实践[J].中国市场,2015,(2):62,78.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对于加强企业管理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规范化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规范化以及透明化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支出以及成本预算,同时也为企业在经营方面减少一定的风险与损失,最终达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运作,才能顺应企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不仅要完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找出实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从而提高我国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还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规范化,并且完善企业现代化控制标准,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使现代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不断完善,同时加强现代企业的监管能力与执行能力,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我国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发展状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差距。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的正常运作,而且还能减少企业投入资金的数量,减少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由于我国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要加强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企业规范化及全面化管理的实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现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的约束,制定详细的企业目标及会计成本核算规划,同时也注重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切资金的支出的成本的统计与计算,同时能及时反馈企业运营和生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规划具有积极的影响。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成果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好的会计成本核算不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并且还要使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结果,能让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更好的把握,同时也能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锻炼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二、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意识不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不够重视,从而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有利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对于会计成本核算的认知具有一定偏差。同时企业如果不注重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不仅会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体制不完善,还会影响工作人员对后续的财务工作以及相关核算活动的展开。由于企业相关人员管理意识不足,使得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够科学合理,如信息不全面、人工费不精确等,这样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让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完整以及合理,并能发挥其重要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存在问题目前,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所经营的项目也在不断的扩大,这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管理多项目共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国企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企业在不断发展,企业项目在不断增多,可是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却一成不变,仍然采用旧方法运用在企业管理中,其传统的核算方法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企业所使用的会计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方法不规范,导致一些核算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不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宏图。

(三)企业成本核算不够科学合理

企业经营的资源配置不当以及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无法发挥其作用,都是因为企业成本核算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实施。由于企业对会计成本不合理的核算,再加上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完整,根本无法发挥会计成本核算对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会计人员是企业成本核算的执行者,应该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使收集的会计信息内容详细完整,同时具有准确的预判能力,从而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内容上既科学又合理,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四)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部分企业中,企业会计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有效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容易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会计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不仅能高效的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而且其综合能力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从事优秀人才还比较匮乏,需要企业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三、改善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核算意识

企业管理者在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管理者在企业中决策权利较大,他的正确指导方向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在企业中,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带动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认真对待工作。因此,企业应该重点培养管理者对会计成本核算概念的理解与认知,从而使管理者重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从而加强对部门员工的管理。同时也能领导各部门工作人员,让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认真对待工作,从而促进会计成本核算的科学运行。

(二)加强审核检查与监督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检查与监督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检查和监督,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适时审查,以防在核算中会计人员的核算失误发生,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效果。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会计成本核算监督机制,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更好的监管。企业要设立专业的人工考察部门,从而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受到监督而使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使工作效率提高。

(三)不断完善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制度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制度的制定,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那么一定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上,要做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既科学又合理,会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丰富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企业也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合理的完成会计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及工作态度很重要。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秀的会计成本核算人才之间的共同努力。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遵循企业的管理制度,做好本分工作。企业在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时,不仅要增加员工的工作兴趣,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不仅要增加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成本核算意识和不断完善会计成本核算内容,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同时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江琳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总医院

参考文献:

[1]梅玉茹.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2]范红丽.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桎梏与突破[J].知识经济,2015(02).

[3]王海英.完善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