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十篇

时间:2023-09-11 17:54:42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1

【关键词】会计核算 一般原则 理论

一、1992年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首次集中规定

长期以来,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一直比较偏重于具体规定,对于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性原则,相对来说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概括。从建国后一直到1992年以前,尽管许多会计制度在“总则”中提出了一些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但在内容上不完整、不系统,不同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也不完全统一。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也有过研究,但对于这些问题的论述一是比较零乱,大多散见于教材、制度和法规条例中,二是说法不一,内容上有出入,且不为人们所重视。

为了统一和协调全国各行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992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集中外会计界研究之精华,把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规定为12条,定名为“一般原则”,列入准则的第二章。可以说,规范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并把它纳入会计核算法规体系,这在我国还是首次。这12条一般原则

包括:1.客观性原则,又称可靠性或真实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又称统一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又称可理解性或清晰性原则。7. 权责发生制原则。8.配比原则。9.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1.谨慎性原则,又称审慎性、稳健性原则、保守主义,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12.重要性原则,要求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予以充分的反映和披露;对于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规定,为我国会计制度的统一和规范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指导思想。只有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各类企业的会计制度才能相互协调。1993年7月1日,“两则两制”(即《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正式在全国实施,它标志着在我国有着40多年历史的照搬前苏联模式的财务会计制度宣告终结,是我国会计制度的一项根本性改革,曾影响到近千万会计人员的会计观念、办事程序和工作习惯,因此可称为中国会计的第三次革命。

二、第13项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引入

我们应当看到,“两则两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制定的,仍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经过8年的实践,它的弊端已经逐渐开始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缺乏客观真实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例如行业会计制度按行业分类已经明显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一方面企业多种经营的存在和发展,用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新兴行业的兴起,如足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网络公司、软件公司、高科技企业等,无法从行业会计制度中找到其适用的会计制度。

“两则两制”施行了八年后,2000年12月,我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会计界的又一件大事。《企业会计制度》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和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加以完善后制定的。该制度具有体现会计标准国际化潮流、体现中国特色等特点。《企业会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不同,它实现了会计标准实质上的转换,带有较多的需要根据经验所掌握的会计知识进行判断的规定,给予实务工作者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

在《企业会计制度》(2000)第一章总则中,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作了重新规定,除了保留原来的12条一般原则外,又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通常被业内称为“第13项原则”。其实,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早在1993年3月就撰文提到过这一原则。《企业会计制度》推出并强调这一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而且对指导诸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确认、收入确认、或有负债确认、资产减值的判断、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业务的处理、关联方关系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的确定等方面的会计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2006年新准则的出台及“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称谓的变化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变更。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及时利用。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也包含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置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的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入有关。

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的收入有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3

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实行“准则”与“制度”规范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行业在经济业务内容、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必须有较高层次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准则由于其层次较高,因此,内容不可能具体,为便于实务工作者实际操作,就有必要再根据准则制定制度,制度就比较详细具体,基层单位可以依照其规定具体操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会计与财政的关系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如“第四章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第五章全额预算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第六章预算外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等等,内容杂乱。在《新制度》中,着重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而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全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中。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改革,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得到了理顺。

3.会计主体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分参与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的改变、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的改革以及会计报表的改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4.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原制度》中,只注重对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没有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种情况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集中、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11条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确定,对于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5.会计要素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设置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不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制度》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这五个会计要素的设置,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

6.记账方法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记账方法规定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这与当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赖财政预算资金以及由此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改变记账方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形成收人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的基本格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资金收付记账法难以适应,而借贷记账法有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方法体系,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2)目前,企业会计通过改革,已经全部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国际上也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与国内企业会计以及与国际会计交流方便起见,事业单位也采用借贷记账法非常有必要。

7.会计核算平衡公式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该公式是一个资金平衡公式,无法全面、正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在《新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采用这个公式不仅有利于在会计核算上能明确区分债权人权益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且还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为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为事业单位本身提供有利于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有用的信息,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新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8.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分别设置三套会计科目,并且还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设置两套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可谓不复杂。在《新制度》中,所有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一套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不再按三类预算管理单位设置,也不再按预算内外资金设置,而是按新的会计要素设置。这样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的区别,所有事业单位可以认为全部是接受财政的补助,无非是补助金额的多少,补助的金额也可以为零。这样,在各事业单位之间,就不再是阶梯式的差别了,而是平滑式的差别,这有利于国家对各事业单位进行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的做法,即事业单位预算内外的资金实行统一运行,综合平衡的做法。因此,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预算内外,分设两套会计科目了。应该说,《新制度》科目的设置,比《原制度》更科学更简明。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4

摘要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财政部于1997年5月和7月分别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将财政部原制定的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与这次新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作一比较,可以归纳出事业单位会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一、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

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

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

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

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

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实行“准则”与“制度”规范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行业在经济业务内容、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必须有较高层次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准则由于其层次较高,因此,内容不可能具体,为便于实务工作者实际操作,就有必要再根据准则制定制度,制度就比较详细具体,基层单位可以依照其规定具体操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二、会计与财政的关系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如“第四章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第五章全额预算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第六章预算外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等等,内容杂乱。在《新制度》中,着重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而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全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中。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改革,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得到了理顺。

三、会计主体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分参与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的改变、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的改革以及会计报表的改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四、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在《原制度》中,只注重对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没有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种情况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集中、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11条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确定,对于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会计要素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设置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不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制度》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这五个会计要素的设置,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

六、记账方法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记账方法规定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这与当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赖财政预算资金以及由此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改变记账方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形成收人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的基本格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资金收付记账法难以适应,而借贷记账法有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方法体系,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2)目前,企业会计通过改革,已经全部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国际上也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与国内企业会计以及与国际会计交流方便起见,事业单位也采用借贷记账法非常有必要。

七、会计核算平衡公式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该公式是一个资金平衡公式,无法全面、正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在《新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采用这个公式不仅有利于在会计核算上能明确区分债权人权益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且还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为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为事业单位本身提供有利于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有用的信息,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新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八、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分别设置三套会计科目,并且还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设置两套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可谓不复杂。在《新制度》中,所有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一套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不再按三类预算管理单位设置,也不再按预算内外资金设置,而是按新的会计要素设置。这样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的区别,所有事业单位可以认为全部是接受财政的补助,无非是补助金额的多少,补助的金额也可以为零。这样,在各事业单位之间,就不再是阶梯式的差别了,而是平滑式的差别,这有利于国家对各事业单位进行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的做法,即事业单位预算内外的资金实行统一运行,综合平衡的做法。因此,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预算内外,分设两套会计科目了。应该说,《新制度》科目的设置,比《原制度》更科学更简明。

九、会计报表体系有所改变

《原制度》的会计报表,主要有资金活动情况表、经费支出明细表、拨入经费增减情况表、预算外收支明细表、差额单位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收支明细表、产品收益表等。这些报表主要为财政服务,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区分预算内外资金。《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变,突出了基本会计报表的地位,同时也简化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新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对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事业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5

一、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核算办法时,必须充分考虑《会计法》的各项规定,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

(二)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要与企业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内容上要全面、具体。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对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个细化,因此对属于国家财务法规中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应做出明确规定,使企业会计流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序进行,便于基层财务人员实际操作。

(三)效益性原则

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应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为目标,在满足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企业还应考虑设计成本、运行成本和与之带来的效益。

(四)灵活性原则

企业集团经济活动和财务关系比较复杂,财务管理的职责分工较细,为便于执行,在设计内部会计核算办法时,应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大的方面上(影响全局的方面)做到统一,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前提下给成员企业留一定的主动权,同时根据内容的不同做出详略规定,并合理安排结构。

(五)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原则

在设计内部会计核算办法时,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企业规模、涉及的行业特点等,制订出符合企业特点与管理要求,同时又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二、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的总体框架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结构分析与借鉴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由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三大部分组成。其实质是将原来行业会计制度中具有共性的内容作为“公因式”单独抽出来,加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核算,再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较成熟的部分合并而成的,其核心部分即 “一般规定”是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的混合,“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 “附录”是传统会计制度的体现。因此,《企业会计制度》尚不能统一地规范各行业有关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核算以及特殊业务的核算问题。财政部的相应对策是采取制定各个专业(或行业)核算办法来解决,它们是统一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但不会像旧的行业会计制度那样全面,一般由总说明、补充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补充报表项目及编制说明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企业集团内部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的共性与特性

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区别主要体现在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核算以及特殊业务的核算问题等几个方面:

⒈共性

(1)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内容包括四个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及会计核算基本原则;(2)会计科目的设置“大同”、“小异”,即大部分会计科目是相同的,只有小部分涉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以及特殊业务等几个方面的会计科目存在差异;(3)会计报表格式也是“大同”、“小异”,除“资产负债表”在个别项目上有差异外,其他报表在格式上均无差异。

⒉特性

(1)不同行业在收入的核算上存在差异;(2)不同行业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上存在差异;(3)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内容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分类和使用年限方面;(4)不同行业在部分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如折旧方法等。

(三)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的总体框架设想

在对企业集团进行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设计时,可以考虑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基础,把不同行业会计核算中带有共性的内容抽取出来,对需要统一或明确的事项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形成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参考一般会计制度的结构,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可考虑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⒈会计核算一般规定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会计科目设置与使用的一般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报送的一般规定。

⒉会计要素核算规定

这部分的内容以会计核算的六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为对象,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对需要统一或明确的事项做出具体的规定或要求,若涉及到不同行业在核算上的差异事项,应分别规定清楚,如对收入的核算可以细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对成本的核算也可相应地细分为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建造合同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⒊附录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由会计科目体系、会计报表体系、固定资产目录及特殊会计业务帐务处理举例等内容组成。

上述第1部分会计核算一般规定和第2部分会计要素核算规定可采用章、节、条、款的形式;附录部分中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报表体系和固定资产目录可按照不同的行业,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列示。

三、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在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企业只能从中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会计信息是靠会计政策的规范来生成的,不同的会计政策规范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新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为了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高度可比性、便于汇总和合并财务报告、缩短财务信息的呈报周期,企业集团应当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结合自身管理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集团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是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设计的重点之一,它是确定会计对象经济内容的分类体系,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会计事务处理办法等的设计奠定基础。搞好会计科目的设计对保证会计制度设计质量,完成会计制度设计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集团应在国家统一规定科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管理和一些特殊业务处理的需要,选用、补充会计科目,对各科目的使用范围、条件、明细科目划分应尽量进行详尽的描述。

(三)会计报表体系的设置

对企业集团而言,财务报告无疑是最为核心的信息报告载体和来源途径。 会计报表(报告)是企业特别是母公司了解下属单位的主要手段,一整套明晰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报告规范,包括财务信息质量标准、报告标准、报告内容结构、报告组织程序等内容。会计报表设计与会计科目设计一样,是组成会计制度设计的两项重要的工作,如何设计报表体系,获得真实、完整的下属单位财务信息、同时满足集团报表合并和内部交易事项数据的取得,也是会计制度设置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四)合并报表与内部关联交易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应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原则、报表种类、格式及编制方法。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企业集团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内部规定。

(五)境外子公司与集团会计政策的统一与调整,会计核算办法与集团的接轨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6

【关键词】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一、成本核算理论概述

(一)成本的含义和分类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当中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企业的成本,也可以将企业的成本概括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当中的耗费总额。还可以将企业成本划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财务成本。财务成本在核算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所以说财务成本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用于核算的成本。财务报表当中的成本就是财务成本,财务成本也可以称为制度成本。

第二,管理成本。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所耗费成本的总和称之为管理成本。我们所说的管理成本是在企业财务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等重要职能。

(二)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的含义。一般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核算,也可以理解为对成本控制结果的一种反映,还可以将成本核算看作为产品价格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2.成本核算的原则。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一般包括合法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重要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3.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能够对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在分析之后为企业产品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通过成本核算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查,对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帮助企业在后期成本管理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二、当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成本核算对象不够规范

从目前我国的企业发展来看,很多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地计量其销售产品所耗费的成本,同时还要将成本配比当期收入,这样就不得不对成本的范围进行一个大致的划分,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确定合适的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划分费用承担的范围。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来看,企业在核算过程当中一般都是统一地按照具体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工作,没有将各产品之间的差异纳入核算当中,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不同产品成本相同的情况,不利于后期损益的计算。

(二)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

目前我国大多数专门从事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缺乏一定的成本核算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能力。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时常常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往往抓不住成本核算的重点,长此以往将会为企业的管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三)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单一,一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品种法和分步法,很少有企业在成本核算中采用分批法。一般来说大批量、重复性的生产类型比较适用于前两种核算方法,批量较小且品种较多的生产类型则更适合用分批法进行核算。制造费用有着多种分配方法,从这方面来看,如果和制造费用有关的金额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变化较大,那么就应当严格按照产品的成产工时或者工人工资作为核算过程当中的划分依据,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计算结果准确而且有效。但是现在我国企业生产成本的比重有所提高,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因为单纯按照工时和工人工资进行划分,则会使一些产量较低但工艺复杂产品的成本偏低,但是产量较高且工艺并不复杂的成本则会偏高。

(四)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我国很多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比较简单,因此也就尽可能地简化成本核算的流程,很多企业仅有一名专门负责成本核算的财务人员,这样一来不利于完善成本核算的体系。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完成之后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对于成本数据的分析仅限于同期的比较。成本分析在成本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进行成本分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缺乏成本分析从而无法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这将不利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改进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进一步规范成本核算的对象

企业的规模不同、所生产的产品不同,那么企业也会有不同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时,必须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要从企业具体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需求。有些企业不仅生产主要产品同时还生产部分副产品,那么对这类企业则需要将主要产品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其余产品按照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核算。如果企业所成产的副产品的种类过多,那么则应当将每一中国副产品都作为一种核算对象。

(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大多数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诸多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问题,如今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已经放在培养高素质成本核算人才上,提高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培养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基础。第二,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定期考核的方法,将考核成绩同工资绩效挂钩更能够提升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三)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的方法时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法。如果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当中见解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财务人员应用计算机的水平较高,那么企业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批法、品种法等等。

(四)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成本管理中需要落实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应当将所有的部门以及部门员工纳入管理范围。这样一来不仅仅使得各个部门的职责得以明确,而且还能够督促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充分发挥领导,对本部门材料使用和资金支出的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对于成本核算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充分意识到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不断地优化企业的成本核算。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成本意识和系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成本管理会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7

1.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工具

财政部1994年6月下发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步骤,且必须符合国家会计法律、制度和规定,会计软件具备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软件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方法、凭证格式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软件应提供记账凭证输出打印功能,以提供原始凭证的输出;必须提供会计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输出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2)安全性: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数据篡改行为,对于数据程序和文件,具备基本加密功能以防止非法篡改,且只有相应权限人员查阅不同密级的财务数据;防止计算机故障或强行关机造成的数据破坏,应该具备实时备份或利用现有数据尽快回复到破坏前状态。(3)正确性:主要包含核算正确性和输入正确性,如对于基本字段的规范性、记账凭证重号、借贷金额不等应作出提醒并拒绝核算,机内账目对比功能、对比总分类账和明细账汇总对比、核算周期内累计记账汇总对比等,且在规定区间内进行结账功能。

2.主要会计核算软件比较

(1)金蝶。金蝶的ERP系统目前主要财务、HR、进销售存的专业模块业务开发,对于生产经营的其他模块尚需进行第三方软件进行对接,在会计核算上,凭证处理支持两行分录平衡,报表模板较单一,无选择性,固定资产处理上采用动态平衡法,在薪酬核算处理上的功能较弱,产品集成性有待提高,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但金蝶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表单较亲切,界面较美观,比较符合国内从业人员操作习惯。(2)用友。用友的ERP系统目前较明显的进步在于包含经营管理环节较完善,价值流上如采购、生产、库存、财务、销售、HR等,凭证分录具有自动平衡功能、提供图表处理、数据处理、初始设置、薪酬处理、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允许进行折旧方法的自行设置,但模块设置较呆板、对于维护的要求较高,否则影响稳定性;初始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较大。(3)SAP。SAP的ERP系统首先基于德国较为先进的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开发,涵盖企业全价值流业务:尤其在财务数据与物流、销售数据的集成性上功能强大,提供财务分析的在线预警功能和EXCEL、WORD等多样性的数据输出支持;在首次开发时一般基于SAP基本框架,套入适用企业实际的财务核算模式、业务流程模式,对参与开发的业务需求描述要求较为细致,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但产品初次投入成本及二次开发成本较高,一般在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商业物流企业SAP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企业财务信息需求的变化,产生了新的会计核算业务需要,对于会计核算信息化的新特点和模式如下:

1.零级核算模式

零级核算模式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数据需要,将现有一级科目进行随机分类和概括,形成若干层次更高的会计科目,称为零级科目。特点在于:(1)一般采用随机核算制,即随机进行各种零级核算;(2)同时采用汇总核算和序时核算的方法。现有一级科目一般为总账科目,如按流动性将一级会计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从而进行会计核算;如资金来往科目中,将“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合并为“往来票据”;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合并为“购销往来”,从而在进行会计核算,给公司财务、营销和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大类以及科目会计指标的整体数据。

2.实时核算模式

实时核算是指会计核算周期内及时响应的或者必须进行的核算,并约束随机核算的结果围绕并形成中心核算数据;会计核算追求的理想的目标在于经营持续发生的财务信息情况应该持续的进行核算和展示,这在传统的核算模式下受核算手段和从业人员人工效率的影响,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对于关键财务指标的发生和审批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使财务数据实时的进入系统并核算。一般大型的集团企业或集团控股型企业对财务数据的获取实时性期望较高,在连锁性商业企业、制造型企业尤为明显,将数据获取的初端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基层,系统自动实现数据的审核、汇总和核算,虽然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但是符合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小企业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目前国内ERP管理软件如金蝶、用友在财务模块与其他业务流程对接上尚有广阔的业务空间,虽然在界面的亲切性和流程的适应性、维护成本上有较多优势,但在功能的完善性、二次开发的空间上与国际软件巨头有差距,从而影响财务实时核算的实现。

3.分组核算模式

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对现有会计科目进行重组核算,形成新的分组会计科目以核算新的会计指标,以为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支持。分组核算的主要特点为(1)核算指标是随机选定的,在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中无响应科目,一般需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自我运算功能;(2)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而非汇总核算法;(3)对于系统内的会计科目重新组合核算的,可以提供明细核算指标;(4)分组核算要受账账相符的原理制约,是基本的核算原则。如在薪酬及福利费用的会计核算中,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将薪酬按人员基本人口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8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一般原则,与国际上的会计原则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尽管有些名词,表述方法有差别,但包含的实质性内容是一致的。针对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会计准则;内容;原则

会计准则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世界各国的会计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其包括的具体内容,也并不完全一致,但从总体来说,总是包含对会汁核算的总体要求和各项重要业务的具体核算规范两个方面。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也倾向于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主要规定会汁核算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要求,具体准则土要是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各种重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规范。

我国已经颁布的会计准则。基本上属于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假定,通常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但对会计工作有重人影响的问题,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作的合理的推断。我国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会计假设与西方国家提出的会计假设是基本一致的主要有: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个体、会计实体、会计主体的概念大致有这样的涵义:凡是独立组织会计工作,独立计算盈亏,独立编制会计报表的经济单位,都是会计主体,在会计处理中,必须假定会计主体与所有权的拥有者是相互独立的。

(二)会计期间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同样也是连续进行的。但是,为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考核,必须假定经济活动可分割为时间单位,即在会计核算上将连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人为地划分为各个固定的时间单位,以便结算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山,确定财务成果,并编制会计报表。这种按时间划分的固定的时间单位,称为会计期间。

(三)继续经营

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是否持续进行,在会计处理上应当有不问的处理方法。例如,企业因破产而关闭清理,或是因其他原因而停业或改组、合并,其财产物资的计价,费用的摊销,债权、债务的结算、清偿,都与正常经营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为了使企业的会计处理能够前后一致,保持会计资料的可比性,

(四)货币计价

会计对于经济业务的反映和记录,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会计资料中所提供的有关财产物资,以及代表―定数量财产物资的债权、债务、收入、费用的数额,都是用货币来表示其价值的。如果承认会计资料中用货币形式所反映的财产物资的价值与这些财产物资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那么在这里就包含着币值稳定的假设,也就是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

二、一般原则

―般原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以及对会计事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有时也称为“客观性”原则。主要是要求会计记录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离开了真实性原则。会计资料也就成了一大堆毫无意义的虚假数字,会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要与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连,也就是要按照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资料,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供使用者所不需要的或者无足轻重的会计资料,按照我国的情况,会计资料必须满足三方面的不同需要;即:同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利经营成果的需要,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这就是相关性原则所提出的要求。

(三)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也称统一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规定,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制订会计准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所有企业之间会计资料的可比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计划机制发挥作川的前提之一,是要取得全面、完整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相当一部份要来自企业的会计资料,只有贯彻统一性原则,做到口径一致,才能统―汇总企业的会计资料,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有用的信息。

(四)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就是要求对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程序,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各项核算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一个会计期间和以后的逐个会计期间都必须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当然,实行―贯性原则,并不是说会计程序、会计处理方法和核算指标的计算方法都永远不能变更。

(五)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通常有两种涵义:一种朋义是要求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在当期的会计资料中加以反映,不能延至后期,也不能提至前期;另一种涵义是会计报告期的报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以内,不能延误。规定及时性原则,其目的是要更好地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赘述。

(六)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要求会计录必须清晰,并便于理解,检查和利用,企业的会计资料,特别是对外的会计报表,不仅要提供给会计专业工作或使用,而且要提供给社会上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使用,贯彻明晰性原则,对于满足这些当事人的要求更具有重要意义。

(七)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要求以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帐的基础。

(八)配比性原则

配比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收入和费用必须相互配合。同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收益和为了取得这些收入、收益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互相配合。要求计入本期的收入、收益与计入本期的费用,支出必须保持相同的核算口径。

(九)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在会计处理上:要合理地核算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原意是要求在会计管理及损益计算中,尽可能采用不致于导致虚增帐面盈利或夸大投资人权益的方法,遵循这种指导原则可以使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立在一种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这是合理的。

(十)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也称原始成本原则。就是要求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核算,都要按照购建或取得的实际成本来计价。如果以后市场价格发生变动,除了另有规定的以外,在帐面上一律不作调整,仍要保持原来的成本价格。如果价格变动较大,也只能在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不能调整帐面价值。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原则

收益性支出也称费用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仅在于发生支出的当期,这种支出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投资性支出也称资本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可以延长至几个会计期间。这种支出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个受益期间分摊计入费用。划分收益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和亏损。

(十二)重要性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9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会计一般性原则

一、引言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共有十三条: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用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实际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原则。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实施,运行已有近10年了,随着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制定及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企业会计规章的陆续颁布,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这些原则的运用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医院会计实务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是事业单位属性,很少以企业的标准进行成本核算,只计算实际收入和支出,所以,无法搞清楚医院的利润是事实。一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方法,不符合上述原则,导致处理实际的会计业务不恰当,财务状况也就不能得到真实、全面、客观的反映,甚至一些医院管理层为了追求报表的“美观”,暗示、授意甚至指使会计人员利用成本费用调节收支结余、表现为虚盈实亏或实盈虚亏, 这就很可能给医院持续健康运行和发展带来隐患。

1、固定资产的计量违背可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真实性原则

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一直以计提修购基金的形式直接增加专用基金,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均属于净资产,医院对其拥有充分的使用权。固定基金一般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相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变,故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也不会引起固定基金的减少。而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时,又相应增加了专用基金,这就使医院的净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又包括提取的修购基金,造成重复计算和虚增,使净资产信息失真。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提的修购基金,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相反,运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却可以人为地改变医院的成本,随意调节利润。医院会计制度只对医疗设备的折旧年限作了规定,未对房屋、建筑等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残值估计、提取减值准备等作出明确规定,造成修购基金计提比例和使用的随意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背离,行业内核算口径不一致,会计信息无可比性。不能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可比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2、应收医疗款中的坏账核算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及配比原则

应收医疗款是指应向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收取而未收的医药费用,此处特指医院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结算的医保病人医药费。目前医保病人出院结算时,只需支付小比例的自负部分,统筹部分的医药费由医院先行垫付,经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先扣除违规款,留5%~10%考核金后,推迟一个月或数月再返还,即医院对医保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却并不能确保经济利益就一定能流入医院。这给医院带来了资金占用的压力,由各种原因形成的医疗结算扣款,也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其中的违规款是永久扣款,符合坏账概念,但没有进行坏账核算。在处理结回的医药费时,对违规款的会计核算是借记“医疗支出”科目,贷记“应收医疗款”科目处理,这样做增加了本期支出,导致利润减少。如果违规款数额大,对本期利润则影响较大,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因为该项费用不应由本期负担。

3、管理费用核算不符合真实性原则

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的间接费用。目前行业间简单地按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9∶1的比例分摊,势必影响医疗收支、药品收支情况,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得知管理费用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重新核算其比例关系势在必行。医院为固定资产建设、购买大型设备而进行融资,产生的借款费用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没有体现配比性原则。事实上“管理费用”科目是个筐,其他科目所不能反映的内容都在往里装。

4、医疗纠纷处理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随着大众自我保护意识及对医疗卫生保健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各级医院面临的医疗纠纷呈陡增之势,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纠纷久拖不决,有的持续一年以上。目前,纠纷发生后,不管处理时间多长,都于支付赔偿款时,借记“医疗支出”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处理,直接记入支出,导致收入与支出不匹配,财务风险加大。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巨大的经济赔偿必然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使医院财务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不利于反映当期成本支出。

5、会计报表不符合清晰性原则

《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表”和“基本情况表”,从不同侧面反映医院财务状况。但由于上述原因,现行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记录不准确清晰,不便于理解和利用。医院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现金流量大、周转速度快,最能反映现金流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却不在要求之内。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评价医院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及其原因、医院期初现金与期末现金的差异变动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1、固定资产核算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医疗设备、器材等固定资产大多属于高科技产品,具有价值高、更新快、数量大的特点,是医院重要的资源,需要保值增值。这必然要求会计核算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借鉴企业固定资产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以正确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在会计核算上应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以计提的折旧基金取代修购基金。正确划分资产界限,统一计提折旧年限,在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的原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的余额,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进行摊销,将每月应摊销的折旧价值作为费用计入有关的成本或支出中,从相应的收入中得以补偿,体现配比原则。

2、正确核销应收医疗款中的坏账

随着全民医保的实行,医保病人形成的应收医疗款会越来越多,加强医保管理,及时整理汇总上报资料,审核后及时督促医保资金回笼到账,尽可能减少医院流动资金占用,并要重点分析医保费用超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逐步减少扣款费用的数额。医保扣款是经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后核定的违规款,属于医院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是医院发生的坏账损失,它在发生时应按一定程序予以确认,在核算时应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医疗款”处理。对于一些长期挂账无法收回的数额较大的呆账、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应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体现谨慎性原则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3、细化管理费用的归集、分配

面对医疗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各级医院都在尝试利用银行贷款。建议借鉴企业会计规定,引进“财务费用”科目,把原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归集到“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建设时,利息要进行资本化处理。改变按受益部门职工人数分配人员经费的办法,采用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合理分配管理费用在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的比例,为真实的利润核算打下良好基础。

4、医疗纠纷按或有负债处理

医院纠纷的发生频率逐年增高,以经济补偿为目的,而且赔偿范围和数额也越来越大,构成了新的医院财务风险,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概念。即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第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按照谨慎性原则,医院会计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增加“预计负债”科目,用于计提医院医疗纠纷赔偿准备金。该科目贷方反映提取的医疗纠纷赔偿准备金,借方反映医疗纠纷赔偿的支付数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表示“医疗纠纷赔偿准备金”的结余数,余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应综合考虑上年实际发生赔偿额度和今年业务收入,确定提取比例,增强医院财务抗风险的能力。

5、补充完善现医院会计报表体系

高效的管理取决于优质的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则集中体现会计信息,现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亟需补充“现金流量表”。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结合医疗行业特点,灵活设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项目,以体现医疗行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总体反映医院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列报内容,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下方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负债方增设“预计负债”科目,在收入支出总表增设“财务费用”科目,以保证提供给报表使用人清晰准确的会计核算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宇峰:影响医院会计报表真实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9(1).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篇10

(一)事业单位会计定位

研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问题,即继续属于我国预算会计的一部分,还是归并于企业会计,或者是自成独立的体系。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目前存在四种不同的观点:

1.事业单位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与行政单位会计一起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2.事业单位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而应与企业会计一起合称“企事业单位会计”。

3.事业单位会计既不应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也不应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而应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

4.根据资金来源性质的不同,区别对待: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可以并入预算会计体系,而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体系可并入企业会计体系。

讨论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首先应该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进行重新的认识。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而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对于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并入行政单位,自然应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而具有经营性质且适宜向市场放开的事业单位将并入企业的序列,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余的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益性,主要由国家财政供应资金,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这些单位就应该按事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综上所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依然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财政资金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应该依然属于预算会计的一部分,纳入国家预算管理。

(二)财务报告主体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主体,是界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范围的关键因素,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组织会计核算的首要前提。财务报告主体具有独立性、实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我国的事业单位均是独立的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因此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主体就是改革后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会计框架体系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采取准则加制度的模式,在制度层面又包括通用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

通用会计制度和各行业制度并存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业务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同时在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中有的行业要求采用收付实现制,有的行业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通用制度和行业制度之间不仅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还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造成了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不可比、不真实,这既不利于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作出合理评价,更不利于新形势下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而会计准则的存在使不同行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共同遵循的标准,这就为取消行业会计制度提供了前提。有了会计准则,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经营成果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核算基础,便于检查分析和相互对比,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实务操作。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将“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界定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概念更加明确,更符合国际惯例。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对会计工作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

讨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决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类型和质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信息需求者应该包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投资人、债权人、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和其他信息需求者。就这些信息需求者来说,既包括了受托责任观中的委托者,又包括了决策有用观中的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因此他们除了需要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信息之外,同样需要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既应该满足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要求,如真实性、可靠性,也应满足决策有用相关的要求,如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及时性等。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归纳起来,应包括真实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包括一贯性和统一性两方面)、及时性等内容。真实可靠性是指事业单位会计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是对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如果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可靠性,那就失去了它的根本意义。相关性是指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够对决策有用,那么自然要求这种信息与该决策相关。明晰性也叫可理解性,它要求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便于理解。可比性是指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横向纵向均可比,包括不同事业单位之间和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会计信息口径应当一致,相互可比。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及时利用。

(二)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上述5条基本要求之外,事业单位会计还应当遵守“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