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十篇

时间:2023-09-07 17:58:57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2

(一)文化功底偏低。按现行强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定,选送到地方重点高校培养的强军硕士研究生是从部队现役专业技术干部中招收的,且本科毕业时间要求至少四年以上。其中,有曾经参加统考未能考上研究生的,这部分人基础较好;有的是从来就没有打算报考研究生的;还有的是从事指挥专业的,因此基础各异,但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基础不牢,文化功底偏差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够。目前强军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地方研究生完全相同,没能针对军队新时期建设的需求实际对课程作适当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军队新军事装备的实际需要。

(三)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如前面所述,由于招生起点低,又是计划性招生,考生不能自选院校和专业,导致跨专业报考的多,其结果是知识断层相当大,入学后,需花大量时间自学相应专业的本科课程。据统计,某大学2002级强军硕士研究生中跨专业的达70%以上。因此,尽管他们很努力,很刻苦,但在学术上仍难以与导师形成互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偏弱。

(四)管理教育制度尚不健全。这部分人由于年龄偏大,且大多已婚,又受特种行业的限制,个人实际问题较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如就医、福利待遇、学杂费、差旅费等问题,致使个别人的学习动力不足。同时,他们在地方高校往往疏于教育和管理,如不及时引导,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问题与大局的关系,势必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

二、提高强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严把选拔关,确保生源质量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为了选拔优秀生源,建议部队在下达招生指标前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考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储备人才数据库,确实将那些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后劲的考生作为选拔培养对象,尽量让考生报考对口专业。建议总部和教育部调整考生报考基本条件,缩短报考年限,最好能在军校本科毕业时允许直接报考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这样更能缩短成才周期。同时,地方高校要严把复试关,以往强军硕士研究生复试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很少有考生因复试不合格而被淘汰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要完成总部和教育部下达的培训指标;在复试时,除了要认真考核考生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能力外,还要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对报考动机不纯、没有发展潜力的考生要坚决淘汰,以确保生源质量。

(二)合理调整课程设置,适应部队新装备需要

强军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突出能力原则,根据强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精心制订,要合理、科学。针对强军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不够宽的实际以及部队新装备需要,培养高校在修订其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在个别课程的设置上作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的调整要紧跟军队装备的新发展和学科前沿,注重基础理论和超前意识,瞄准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增加高新技术含量,努力开设必要的新课,使强军硕土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时,还应特别重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理论基础学习与实践方法训练的结合。同时,要给予强军硕士研究生更大的选课余地,除了专业领域的必修课外,还要大大扩展选修范围,并增加对强军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指导。通过多样化的、符合实际的课程设置,以及更加联系实际的学习、授课方式,为强军硕士研究生的能力锻炼和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大力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培养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

参与科研工作,是研究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锻炼各种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强军硕士研究生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科研中,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是掌握资料,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础。如为了选好题,他们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文献,经分析,写出开题报告,在此过程中就培养了独立搜集、阅读、消化资料和文献、整理综述评论等能力。参加科研活动,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解释、新观点的创造能力。为了较好地培养强军硕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及时转化成战斗力,建议部队将相关的科研项目赋予强军硕士研究生完成,或入校时就从部队带上课题。这样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解决部队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给强军硕土研究生交任务、压担子,增强强军硕土研究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科研能力;三是充分吸收地方高校雄厚的科技资源为部队所用,尽快生成战斗力;四是可以缓解地方高校一部分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增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动性。

同时,要鼓励强军硕土研究生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不断吸收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掌握新的学术动态。

(四)强化管理,培养合格的专门技术人才

质量是强军硕土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教学管理在其学习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管理才能出质量。强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然回部队工作,一个真正能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充足的发展后劲,先进的专业理论,独特的学术见解,而且还需要过硬的军政素质,所以其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1、完善培训制度。建议总部和教育部着手制定《强军硕士研究生选拔培养暂行办法》,结合近三年的培养经验,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要抓好强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如加强部队和培养院校的联系,及时互通情况,部队派出专人到学校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强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学术科研、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倾听学校和强军硕士研究生的意见,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必须严格实行淘汰机制,对强军硕土研究生考试两门次不及格或没有科研能力和培养前途的要及时淘汰,对成绩优秀的提前推荐免试攻博,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3

在泰国,一些有志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赴华留学深造。鉴于此,泰国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本土汉语师资为目标。目前设立此专业的学校仅五所,包括华侨崇圣大学、易三仓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皇太后大学和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

上述五所学校均为泰国名校。易三仓大学创建于1969年,它是泰国最著名的私立商业大学,是泰国商业精英人才的摇篮,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6年。皇太后大学创建于1998年,它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大学,具有较雄厚的语言、社会及文化学术研究力量。近年来致力于汉语学习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在泰国皇太后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地位不断提升,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7年。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3年,它是泰国专门培养教师队伍的大学,以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9年。华侨崇圣大学创建于1942年,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1年,它设有专门的汉语教学推广中心,面向对汉语感兴趣的学习者开放,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汉语人才。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5年,它是泰国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2年。

泰国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起步晚。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时间普遍较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是易三仓大学,设立于2006年。最晚的是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立于2012年。鉴于汉语在泰国的快速传播,以及对汉语教育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对外汉语硕士专业起步虽晚,但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专业。

二是应泰国“汉语热”的发展而生。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2005年7月,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于2006年《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由此标志着汉语开始走向世界(许琳,2007)。与此同时,中国与泰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泰国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随着汉语学习者人数的迅速增加,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师资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亟需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泰国五所大学的对外汉语硕士专业应需而生。

三是名校引领学科建设。设此专业的五所高校均为泰国名校。在这五所大学中,师范类院校有2所———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理工类院校有1所———易三仓大学;综合类文科大学有2所———皇太后大学和华侨崇圣大学。虽然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时间晚,但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办学起点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资金雄厚,学术力量较强,学术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五所高校教学理念新,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与时俱进,管理规范,能够发挥名校效应,引领新型学科的建设。四是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易三仓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开展了合作培养汉语教育类人才的项目。通过这种中泰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了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中国合作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教师,联手推进汉语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工作。这样的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中国优质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资源,加强泰国本土短缺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尝试。

二、泰国对外汉语硕士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来看,五所高校的目标基本上一致,即致力于培养汉语教育类专门人才,某些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以下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德才兼备且擅长汉语教学的教师,以满足社会汉语人才的需求;发掘硕士的潜力,使其在掌握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二)入学条件

虽然同属一个专业,有同样的培养目标,但五所高校的招收条件不一,有的学校门槛高些,有的学校门槛较低。五所学校招生时HSK等级要求不一致,皇太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达到HSK五级以上标准,易三仓大学则要求学生至少通过HSK五级考试。华侨崇圣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只要求学生通过HSK三、四级考试就可申请攻读研究生,入学条件要求较低。入学条件不严格,招收的学生水平差别过大,生源质量不高,培养的难度就会加大。此外,五所高校由于招生时不限本科专业背景,有些入学者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在两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由于以前专业所限,学习者既要加强语言功底,又要学习专业课程,时间十分有限,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此类毕业生在未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招生定位和实际生源存在矛盾。目前泰国教育部门规定,若想担任高校汉语教师,必须持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吸引着越来越多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赴华留学。一些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国人希望进入高校任教,但又达不到教育部门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攻读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五所大学的大部分生源均为这一类中国人。而该专业设立的初衷是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这就说明招生定位与实际生源有矛盾。

(三)课程设置

1.本土化强调不够。从五所高校课程设置来看,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比如汉泰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文化对比、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较少,仅有皇太后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重视此类课程。而恰恰是这一类课程有助于培养中泰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比较的意识,能够帮助未来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人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发展。

2.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泰国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论文。必修课设有6—7门,选修课设有7—10门。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偏低。虽然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较多,但基本上学生只要选择2—4门课程就可修满学分,课程的整体结构欠合理。在学分设置方面,各校学分不一。易三仓大学设有45学分,皇太后大学设有38学分,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34学分,华侨崇圣大学设有3分,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则设有46学分。从必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42.86%,皇太后大学50%,清莱皇家师范大学47.06%,华侨崇圣大学46.15%,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4.78%。从必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汉语语法研究,其他科目不尽相同,皇太后大学开设中国哲学专题,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开设现代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发展,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高级汉语及现代中国文学。从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16.67%,清莱皇家师范大学17.65%,华侨崇圣大学23.08%,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9.13%。从选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科目不尽相同,易三仓大学设有汉语史专题,皇太后大学设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统计学与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设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有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从毕业论文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33.33%,清莱皇家师范大学35.29%,华侨崇圣大学30.77%,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26.09%。五所大学均开设的课程包括:汉语语音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汉字教学法,但在五所高校这三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大学将其设为必修课,有的大学设为选修课。汉语教育类课程,如文化类、教育类、方法类等课程缺失,培养重点不突出。

3.重知识、轻技能。五所高校的课程总体上大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训练。五所大学所开设的知识类课程包括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语音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关于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却少之又少,只有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了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的汉语教师,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应该并重。

4.忽视教学实习。在五所大学中,易三仓大学、皇太后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与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均要求申请者有教学经验,华侨崇圣大学对此无特别要求,该校的课程设置中设有实习的环节,而其他学校均忽略了实习的环节。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实习与实践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渐熟悉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所学理论与知识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转换过程。不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毕业生就不能较快地进入角色,从容应对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的种种挑战。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能培养正是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学实习与实践的环节尤其重要。

三、思考与启示

在泰国“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泰国高校有责任培养出更多汉语教师。目前,泰国开设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一所发展为现在的五所,各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毕业人数也将逐年增加。这些毕业生有望成为未来泰国汉语教学的新生力量,充实本土汉语教师队伍。由于对外汉语专业设立较晚,经验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难免存在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本土化强调不够的问题,导致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而与此专业相对应的中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立于2007年,培养院校已达82所。其目标是培养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和较好的中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准,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完备,课程方案科学合理,并突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实了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海内外汉语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泰国借鉴。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达成共识,通过以下途径积极推动泰国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

(一)制定统一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各行其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规划。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招生水平、课程设置及入学条件有较大差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层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应站在政府的高度,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成立专门的对外汉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下发泰国各高校。各校参照此指导性培养方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可用的教学资源,制定出可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并接受高教委的定期监督和检查。自上而下的统筹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努力相结合,共同推动泰国汉语教育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学分,课程设置科学化

针对当前泰国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培养重点不突出、本土特征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修订学分,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该专业的三个关键词是“汉语”“教育”“本土”,因此应当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的本土化特征。笔者认为,攻读对外汉语专业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践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中应纳入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语言要素教学(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汉泰语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跨文化交际等核心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中应包括方法类、教育类、文化类的课程,方法类应包括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教育类应包括针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泰国教育概况,文化类应包括当代中国国情、中华文化才艺。实践课应包括课堂观摩、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上述三类课程构成有机整体,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能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开展教学。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校际交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鉴于泰国五所高校办学经验不丰富,学科建设可用资源有限,应当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让教师“走出去”,与外校教师互通有无,分享教学信息与教学经验,同时把名师“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63-02

国际商务硕士是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设置的专业学位。到目前为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不过两年,各高校在探索教育中对其培养体系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严重制约着国际商务硕士的发展。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为例,深入剖析我国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现状,进而从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研究如何提高该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的背景和人才培养的规模

国际商务硕士教育首先出现在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这些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美国教育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根据教育法案成立了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并已建设了国际商务硕士的教育体系和课程”。我国在2001年之前一直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放在职业技术教育中,2001年之后开始发展高校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设置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首批授权78所院校开设该专业。这些院校中有25所是经贸类专业院校;有69所院校设有经贸专业博士点,其中50所为“211”院校,这使得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开办有着很好的专业依托。

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的目标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各高校都依据教育部的上述规定确立了该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各自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有所侧重的培养。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它将2011级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方向定位为外包服务型人才,这也是结合北京市外包服务迅速发展的现状并预测市场人才需求所做的定位。

三、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遇问题及建议

虽然各高校都确立了细致的培养目标,但由于前期经验欠缺、专业认知不深以及师资条件不足等因素,国际商务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以下问题。

1.学科定位不清。在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出现前,我国早已存在国际商务人才的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长久以来各开办院校对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清,使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体系大相径庭。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人才培养范式,即“语言学范式、经济(贸易)学范式和管理学范式”,但都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胜任国际商务人才质量要求”。根据英美等发达国家对该学科的定位,应属商科,即包含语言、经贸和管理。对于中国来说,国际商务硕士是一个新的学科,应该使语言、经贸和管理三个学科的精华部分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形成全新的培养范式。

2.教学资源不足。该专业作为新开设的专业尚未在社会上形成明晰又全面的认知,导致学生生源差异化较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大差大离,给教师的授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制约了学校精英式教育的开展。此外,该专业教师团队也是由经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组合成的,师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足,而商务业界的校外导师资源更是稀缺。生源问题一方面要靠各招生院校根据培养方案细化招生要求,保证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则需政府和各院校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力度。师资问题则要靠师资队伍的建设解决,重点要落实双导师制。除了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升该专业校内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以外,还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解决校外导师的问题。

3.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教育部设置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时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MIB课程体系,所以各高校大多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以往国际经济与贸易、MBA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设置,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照搬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本土化的融合,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国际商务硕士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硕士,因此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要以实践为导向,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滞后则需各院校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在引进西方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资源丰富该专业的教学。

四、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析国际商务硕士人才的培养

1.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迈向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步。“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包括了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全部经济贸易活动的过程,覆盖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未来就业的需要,要构建更具针对性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采用了模块形式,主要分为以下模块。①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均采用英语或者双语授课,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②专业必修模块。主要包括国际商务前沿专题、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授课。该模块以促进学生积淀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思维为目标。③综合素养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经管类课程和第二外语的选修组成,通过选修不同领域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④国际商务实践训练。该模块由校内国际商务实训模拟和校外实习两部分构成。通过具体模拟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

2.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我校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从经管和商务英语专业抽取优秀讲师和教授组建的,其中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和经验充足的中年教授各半。我校还定期输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不定期邀请商界人士做商务类的讲座。同时,在校外导师的选取上,采取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校外导师。此外,还可以在地方高校之间建立师资库,兄弟院校之间共享优秀的教师资源,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取上,可以跟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切实解决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问题,同时也使校外实习更加规范化。

3.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方式设置。对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要重点要提升其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我校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等。国别经济课程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会布置一个讨论课题留待下堂课讨论,并从该课题展开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的随机性和经常性则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该课程采用群体教学,参与教学的教师均有出国学习的经历,在授课的同时也介绍各国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跨国文化。商务英语课程则引入了社会调查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能力。此外,调查方案的书写与展示语言均为英语,又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营造了国际商务的氛围。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我国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则会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深化而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大量符合国际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将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本文谨结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对该问题提出了简要看法。在国际形势变幻的背景下,专注于国际商务人才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探索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大力推进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2010.

[2]陈齐洁,凌斌.关于发展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3,(1).

[3]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2011.

[4]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5]李兵,于萍.《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6]教育部.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2010-03.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EB/OL].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工程硕士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0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ost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intao

(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situation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In terms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 capacity requirement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which the master need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Discussing releted contents of the reform scheme about education . Coming up with several advises to complet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is field, to complete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ster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s; curriculum instruction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其多样化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国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补充与转型,其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涉及面最广、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学位类型便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现有建筑类高校大多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涵盖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目前人数已超过学术型研究生,占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50%以上,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作为招生的主要领域拥有全日制研究生人数占工程硕士研究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完善现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机制,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推进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发展,本文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提出本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1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条件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课程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课程教学不仅要掌握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巩固,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更要学会将基础理论运用于工程实际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解决工程实际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而知识又以课程的形式传递,因此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也成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近几年,建筑类高校相继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建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新目标,对研究生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正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环节,自然也要符合相应的专业特点。

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基本为招生学科的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生源质量较好。建筑类高校课程设置不仅总体上符合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求,能较好地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而且有明显的工科特点和建筑类学科的优势。目前建筑类高校研究生开设课程中学位课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选修课覆盖各专业门类并具有城建类高校的特色。另外为跨专业与同等学力人员开设的补修课能够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有利于学科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任课教师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 现有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目前,一些高校仍不能正确区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准确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类型与特征。然而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又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仍停留在本科阶段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沿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认识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知识培养与技能实践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忽视了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和本科时期一样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接受之中,这难免会对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影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无法实现对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

2.2 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传统工学硕士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紧跟工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设置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符合这一学位类型的特点和目标,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上不能做到与本科较好地衔接,经常会出现课程设置重复,或知识点衔接不上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大多照搬原有工学硕士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工学硕士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相比,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的学科范围之内,课程内容也相对单调,大部分课程以理论的阐述为主,这就忽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色和工程的实践应用特性,不利于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缺少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采取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这其中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但在实际中,许多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并未发挥出双导师制度的优势,实践教学环节也并未落到实处。目前双导师制度在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已基本建立,但由于企业导师几乎很少将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研究生上,使得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校内导师指导,这就使得双导师制度过于形式化,失去了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应有的价值。即便企业需要高校所提供的技术人才,学校与企业之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仍然会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失去许多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很难达到对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衡量

教师仍然是研究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工程实践经验对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都起着很大作用。与工学硕士相比,教师在向全日制工程硕士阐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程实际,将理论转化为工程应用的方法。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任课教师的选择条件很高,要求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使得研究生任课教师大多脱离企业,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在教学工程中自然更加注重理论的阐述,而忽略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一现象与高校对教师的评定标准也是分不开的,高校对教师的评定重视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而对其工程实践经验相对忽视,难免导致教师在两者选择上有所偏向。

2.5 课程考核制度有待明确

课程考核是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掌握和能力素质提升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生课程考核以能全面反映研究生学习情况为目标,重视过程考核,达到通过考核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而目前现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核内容和深度也一般过于随意,对课程考核及评价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机制。许多高校还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良好,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等环节过于随意的现象,有些重要的专业课程考核形式过于局限,难度也过于简单。除采用考试、论文等形式的考核方式,很少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能更加反映工程实践及应用的考核形式。①

3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对更好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上面所提到现有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以下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可分为设计、建造和使用三个阶段,根据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这三个阶段的特点,确定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能够主持大型复杂结构的分析、计算与设计工作的工程设计师;能够解决重大工程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具有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建造师;能够开展大型土木工程检测与评估及工程事故分析处理的工程检测评估师。②

为达到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创新性、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取互动开放模式、课堂论坛模式、探索式学习模式、虚拟现实教学等,提升课程学习中的教学互动。注重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加强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要更加注重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的认识,使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一个不断发展与深化的过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应符合社会对于研究生思想、理论及专业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又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培养方向来制定。对于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既要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又要注意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专业选修课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培养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工程设计类应开设关于结构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规范及结构建模方法的相关课程;工程建造类应开设有关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工程建造管理等相关课程;工程检测评估类应开设结构检测鉴定、工程事故分析处理、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等相关课程。对于专业创新实践既应体现其先进性和前沿性,又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3.2 明确培养模式,重视实践创新

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只有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才能胜任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等高级技术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性也越来越有所体现,各种新兴学科在工程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更应该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传统土木工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培养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③

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是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因此其培养模式也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课程也从课堂到企业随着主体的改变发生变化。学校课堂在研究生基础构建阶段起着非重要的作用,通过开设哲学、职业道德与素养、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等课程解决研究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素养的培养问题;校内导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阶段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等解决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而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通过面向工程进行工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等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

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应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培养目标共同为研究生选择实习基地。工程设计类研究生选择大型设计院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熟悉掌握设计方案制定、大型分析软件的使用、复杂结构计算分析、设计规范应用及工程表达;工程建造类研究生选择大型施工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学习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疑难问题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工程检测类研究生选择大型工矿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学习检测方案制定、计算分析与评估、检测技术开发和病害分析与处理。

鼓励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和发展外语或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高水平优秀教材、原版教材。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服务平台和实验设备,提高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邀请企业导师、外聘导师指导实践性教学,利用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及行业资源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

3.3 提升教师能力,完善管理机制

研究生课程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师在讲解课程基本理论与实际中,更应注重对研究生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明确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聘任条件及方法,研究生任课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并且授课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建设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有计划地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④

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提高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将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成果、工作量以及质量评价结果列入相关系列教师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

课程考核是检验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然而,课程属性和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考核方式不尽相同,考试和提交专题报告相结合。多样、有效、可操作的考核形式对于加强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通过课程考核也可以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的改进。除了相关课程考核,还要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综合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分流或淘汰一部分学生。

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文件要对研究生教学环节全覆盖。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建立严格规范的课程审查与淘汰机制,对已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的开课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课程及时进行调整。⑤

4 结语

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生产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陪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要保证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环节,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有必要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把握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创新的培养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与此同时借鉴其他高校在本领域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改革,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 朱丽华,史庆轩,任瑞,张维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12-115.

② 景静姝,王玉琨,刘鉴汶.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07(5):97-99.

③ 陈伟,张季如,万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61-65.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复合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61-0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2009年教育部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纳入研究生培养的主渠道,大力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1]。土木建筑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其科学性、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征日益凸显,对土木建筑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克服传统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理论性强而实践不足的现状,并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其核心内容。

一、课程体系改革需要适应的目标

(一)培养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在科学技术的横向综合性和纵向分化性发展趋势背景下,土木工程学科一方面表现在建筑、公路、桥梁、水利等学科专业分工明显,要求土木工程教育更加专业化;另一方面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对土木工程教育提出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因此,掌握较为宽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是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5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并侧重比较二者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设置(图1),其目的在于确定通专结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培养方案中参与统计的基础理论课主要是数学类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包括人文社科类课程。专业基础课指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专业方向课包含隧道工程、结构可靠度和高等土力学等课程。从图1可以看出,尽管各校课程总学分有所不同,但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同化特征。此外,课程安排也显示,专业型硕士的课程安排与学术型基本相似,未体现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特色之间的差异。因此,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更注重内容的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达到夯实基础和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锻炼面向实践问题的工程研究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知识的传授是提升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存在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理论课程远多于实践课程,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依然疲于上课和应付考试,缺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薄弱;(2)课程覆盖面窄,专业课程往往不能反映土木工程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体系陈旧;(3)未能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4)缺乏人文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面向工程应用型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课程体系应由片面和静止的状态转化为全面和动态的过程,科学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三)科学系统的思维

现代土木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运输高速化、建筑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和装配化、内部各专业间渗透化、土木工程人文化和环境化是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2]。现代土木工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应具有科学系统的思维,树立交叉学科视野,锻炼知识与技术的整合和重塑能力,对工程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因此,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还应加强交叉类课程的学习,通过系统思维解决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问题。

(四)构建复合课程目标体系

依据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需要适应的目标,构建以基础理论与知识、专业素养与能力和科学系统的思维为三大平台的复合课程目标体系,见图2所示。三大目标的实现自下而上,同时相互配合,发挥整体作用。

第一平台为基础理论与知识,是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其中数理类知识包括数值计算、应用数理统计、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等课程,学会应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计算机类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通过程序设计帮助实现系统模拟仿真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结构结构分析与概念设计、工程结构减振与控制理论等,学会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控制与优化原理与方法;专业课包括现代工程施工组织、高层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掌握专业前沿知识;交叉类课程包括建设系统工程、工程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交叉学科视野和系统思维方式;实践课包括实验、设计、模拟、校内外实习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文课包括英语、哲学及德育等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平台为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它建立在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平台上。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具有综合应用建筑与土木工程理论、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建筑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由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3]。

第三平台为科学系统的思维,是在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中逐步形成的。系统性思维要求学生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统筹与预见能力。

二、复合型课程的支撑体系

为了顺利实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自内向外的复合型课程支撑体系,内部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外部为导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结合,如图3所示。

(一)课程设置

一要加强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设计、模拟、实习等,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提高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交叉课程建设,合理调整技术、管理、经济、法规课程的比例,使工程硕士研究生立足于“大土木”工程背景之下,概览建筑与土木工程各学科相互间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征,拓展专业并形成较高的视野;三要加强人文课程,通过专题课或者学术讲座的形式,丰富研究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首先要更加重视其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4];其次要反映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使研究生熟悉研究方向的新动向,增强科研兴趣;同时要做到与后续课程和论文研究的有效衔接,减少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教学形式要以研究型形式为主,如讨论式教学、参与导师课题等,实现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钻研的有效转变,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教学方法还要灵活多样,如模拟软件、实地调研等,优化教学过程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要改变本科阶段一贯的终结性考核制度,将课程互动评价、阶段成果和终结性考试三部分作为每门课程的成绩。在论文或设计研究阶段,要加强论文开题、阶段报告、中期报告和论文答辩的过程考查,提高专业学位的授予水平,改变目前中国“严进宽出”培养模式的不利局面;其次,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与之对应的实验或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形成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促进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导师的责任感、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对导师严格遴选,从源头上提高导师队伍水平;要鼓励导师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实际需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样一方面促进导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

(五)产学研结合

学校一方面吸纳社会上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同行专家加入导师队伍,不仅满足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的需求,而且将行业课题带进学校;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建设领域内的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咨询等单位的联系,使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达到其课程学习内容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论文或设计选题来源于工程实践的目的。

三、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

根据复合型课程的目标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进行方案层的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由国内相关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专家对各指标权重评判,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数据显示,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中,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二级指标中,课堂授课、实验、设计和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学生参与行业单位的项目实践和导师的学术水平是最重要的三项内容,也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

四、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是基础,关键要合理安排课堂授课、实验、设计和实践课程比例,形成以实验、设计和实践课程为主,理论授课为辅的课程结构。通过适当减少人文课程学分和课时数、增加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实验和设计环节,以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将实验和设计为课程主线,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等优化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结构更有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主动吸收知识和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侧重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针对面向实践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改变以往以论文、论著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衡量导师学术水平的单一指标的不利局面,将导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和社会课题也纳入导师学术水平评价体系。学校应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同时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承担部分教学指导工作。“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改变导师过于理论化的学术现状,引导导师重视工程实践,全面提高导师的学术素养。

(三)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重点,要积极带动学生参与行业单位的项目实践;争取行业和企业支持,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构建一个校企长期全面合作的优质教学科研平台;同时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将工程硕士培养和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结合,发挥工程硕士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优势,使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在企业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也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成绩,将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2] 金长宏,李启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土木工程[J].建筑经济,2008(6):30-32.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 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6):83-90.

Reform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CHEN Wei, ZHANG Ji-ru, WAN J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P. R. China)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金融硕士(MF);实践能力培养;作用

金融专业学位是我国目前39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育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1]。自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简称金融硕士MF)以来,全国目前已有85所高校获得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首次正式招生。金融专硕的培养目标明显区别于金融专业学术型硕士[2]。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3]。随着各培养单位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如何培养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各办学单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金融硕士(MF)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问题,提出将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运用在金融硕士(MF)的课程教学中,试图通过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来推进金融硕士的教学改革,将原来案例教学法的两个维度拓展为多个维度,将静态单向讲解转变为动态互动教学,让任课教师、事业导师、学生、业界人士共同参与案例教学,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一、金融硕士(MF)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金融实践的转变和人才市场的超额需求推动以实践为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发生变化[4].金融硕士课程设置和教学要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景实践能力三个方面。一般实践能力包含了身体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主要是个人的一些基本能力,专业硕士需要具有从事职业工作的正常的身体、智力和心理。专项实践能力是指个人在解决专项问题时需要的专门实践能力。专业硕士的此类能力是专业知识所带来的实践能力,它包括了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现实情境的相互关系,有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指导实践行为的能力。情境实践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情境实践能力可根据问题解决的流程分为识别能力、分析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总结能力等综合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是另外两项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专项实践能力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专门能力,情境实践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5]。

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对金融硕士(MF)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及角色定位

所谓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案例为基础,从任课教师、学生、事业导师和专业业界人士等维度,进行案例编写、案例教学、案例培训交流、案例共享、案例评价等方面的建设和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对任课教师、学生、事业导师和业界人士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定位。

1.任课教师角色定位。任课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程总设计师和导演。任课教师课前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案例设计、案例讨论流程、案例讨论评分细则等内容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进行周密的设计。课中要有序地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解决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案例讨论的内容要提升更高一个层面和深度,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真正有所收获。

2.学生角色定位。学生的角色应该是演员。课下要认真练习基本功,扎实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把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把握与相关的学科前沿犹。学生之间还要进行认真讨论、交流和归纳总结。课堂上进行表演时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表达应变能力。课后学生通过编写案例和完成学习心得体会来检查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效果。

3.事业导师角色定位。事业导师的角色应该是协助员。事业导师是学校为学生聘请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实践部门的老师。由于他们不可能全程参与教学活动,需要的时候可以协助搞专题讲座和学术沙龙等活动,也可以接受学生的问询和实地调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案例资料的收集和编写。

4.业界人士角色定位。业界人士的角色应该是急救员,当任课教师和事业导师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出现时,可以临时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助解决。

(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对金融硕士(MF)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积极思考;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很快的对接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情景实践能力的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践

(一)《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课程的性质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是金融硕士(MF)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金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通晓国际金融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充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后,对金融机构具体的经营管理进行学习,强调学以致用,更加强调金融专业硕士教学要求的实践、创新、实用能力的培养。虽然许多学校的老师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教学中也运用了案例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仍然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课程传统案例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所使用的案例多数是例证型的事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大部分金融学教师没有实际从业经验,也不太熟悉案例教学方法,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实质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将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育与案例教学混淆,不能很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学校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在促进案例教学方面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措施,致使很多教师在主观上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动力不足,更不可能到金融部门去收集和编写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大多数是通过网络、报纸收集的第二手资料来源进行的例证型教学,导致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2.学生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课堂参与度不高。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同于MBA的学员,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方式使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对案例的内容仍然感觉抽象难懂,课前准备讨论不够充分,课堂中无法很好地参与讨论,经常出现案例讨论不激烈甚至冷场的局面。

3.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目前金融方面案例比较少,有些老师使用的案例多来数自于二手资料,没有经过实地调研和认真编写,还有一些案例是针对MBA学生编写的,比较复杂,单个案例的教学时间很长,不适合几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硕士使用。

4.反映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的本土化案例缺乏。由于和本地的实际经济、金融部门联系接触比较少,所采集的反映当地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案例资料不足,缺乏能够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案例,不太接地气,感觉距离学生太远。

5.案例教学使用的具体教学方式单一。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应该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而目前我们的案例教学基本停留于分析这个方式上,而其他的方式采用的很少,这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明显不足。

(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任课教师总体设计和引导。任课教师根据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提供案例,课前将案例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准备,课堂上创设案例情景,将案例资料按照“案情―设问―讨论”的形式穿插于课堂讲授内容中,引导学生的感知和观察。教师在课堂案例讨论前,可对课程理论知识内容进行适度讲解和提示,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分析并讲授其中蕴含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学生讨论和展示。学生在接受教师提供的案例资料后,学生个人或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完成案例的阅读与学习,并做好针对相应选择的设问的PPT课件,课堂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由学生代表进行讲解,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编写案例,通过案例的收集整理达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事业导师指导和协助。事业导师可以参与到自己所带学生小组去参与案例讨论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参与到任课教师组织的课堂案例讨论中。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案例的收集和编写,进行案例的评价和改进。

4.业界人士解决更专业问题。如果遇到任课教师和事业导师都不能解决的专业问题时,可以临时聘请专业人士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以他们实践部门的运作和经验来分析判断案例的内容和价值。同时可以依靠行业人士收集现实的案例资料,使案例更具有新颖性和可靠性。

四、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方法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成效及建议

(一)成效

1.促进了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努力进行思考、探索和创造,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克服怯场、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敢于向老师和同学发表自己独立见解,也敢于与他人进行争辩,寻求真理,促进了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提高。

2.促进了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方法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首先,学生自己知道怎么去查阅、归纳、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多种路径去获取知识,一改以往只通过课堂老师讲授和教材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其次,多维互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的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和适应社会能力。

3.促进了学生情景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Π咐中的问题进行识别,然后查阅各种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组织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与老师沟通,形成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情景实践能力。

(二)建议

由于使用时间比较短,存在着诸如案例本身还不够成熟、学生还不太适应、聘请事业导师和业界人士的不易等问题,以后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1.加紧进行案例库的建设。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收集、调研和编写,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和时间安排。与实际单位的同志联合进行案例开发、案例跟踪、案例编写等工作,尽快建立适合于金融专硕教育的案例库。

2.鼓励学生主动配合参与。学生要尽快改变本科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要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活动中来。

3.聘请一批事业导师。尽快聘请一批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事业导师,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明确他们应该履行的职责和相应的教学任务,促进他们配合和协助任课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真正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

[2]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2 (11):51-53.

[3]李心丹主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3页.

[4]罗春婵.“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5 (1).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8

1.理解意图

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

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

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

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

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

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

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

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二、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

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

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

(1)全日制改为在职。

(2)知识+能力。

(3)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

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

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

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结论与讨论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 日本 职业技能士 中职硕士

为加快我国硕士层次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办于

2000年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于同年选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不同类型高校,通过推荐、报名、考试,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经过几年努力,“中职硕士”这一培养职教师资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中职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受到广大中职学校的欢迎。但是,“中职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其培养模式亟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而日本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特别是“职业技能士”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职业技能士”的产生及教育特色

(一)日本“职业技能士”的产生

日本的“职业技能士”是为在工业领域的生产一线上掌握实践技术的职业训练指导员所进行的研究生层次教育而设计的,主要由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研究科培养。“职业技能士”既是一种职业资格,也是职业训练指导员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一种途径。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刺激了日本社会对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旺盛的需求。一方面雇佣形势、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劳动力的高学历化需求加剧,另一方面快速的工业技术革新的变化,使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特定技能训练变得更为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作为高等教育训练机构,应不断根据社会需要,保持职业训练业务不断更新,提高职业训练机构职员的创造力。在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后,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设置了研究科,以提高涉及职业训练各领域的专门人才素质及学历层次。同时,为补充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专业人才的不足,加大职业性专门硕士培养的力度,日本近几年来建立了职业研究生院制度,它是将以往由研究生院培养职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进行单列,建立专门职业化人才培养研究生院的一项制度,类似于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职业研究生院的目的是培养国际通用的高级专门职业化人才,使培养对象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职业专业能力。职业研究生院目前所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专业化资格相关的领域,如法律、会计、商业、医疗、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等。截至2005年,日本已有法科职业研究生院74所,其他专业职业研究生院35所。

(二)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特色

经过几年的探索,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其一,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知识既来源于理论知识的转化,更来源于以技能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得到的体会和反思。以机械专业“职业技能士”培养的教学计划为例,机械工程学特别实验实习和专业实际操作高度化实习同一课程要按难易程度分三次进行,使学生反复回味思考所学技能的要点,从而使技能得到迂回式提高。

其二,重视导师配备。职业技能士的导师一般要求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职业技能士的导师具有资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日本每个专业“职业技能土”的培养需配备专职教授、副教授20余名,还有助教近10名,兼职教授若干名等,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其三,构建创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日本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区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不同需求,实现职业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与灵活化。职业研究生院这一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既是“职业技能士”培养的补充,又为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其四,注重办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为培养高层次职业性专门人才,各职业研究生院积极探索各种办学形式,力求办学体制富有个性和特色。如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和政策科学学科在东京都文京区开设夜间研究生院;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商学科实施与其他大学的学分互换制;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经营科设置培养副业家和冒险资本投机者等实用性课程;芝浦工业大学研究生完地域环境和机械控制学科实行特别的学位授予制度,如在自己企业取得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硕士学位。

二、“职业技能士”的培养模式

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职业技能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知识,开发高技术、高技能的创造能力,具有在大学之外技术、技能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具有掌握为训练设施本身革新的研究开发能力,以在生产现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的职业训练指导员为目标。

(一)“职业技能士”的入学资格

该研究生课程分两年和一年课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者,可获得二年课程入学资格,即:职业训练大学长期指导员课程毕业者、四年大学本科毕业者、指导员经验三年以上者、在国外学校教育完成十六年者,其他类大学毕业和被认可具有同等学力以上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并具有三年实践经验的人,可获得一年课程入学资格,即公共职业训练设施指导员、企业内训练学校指导员,其他职业训练机关职员。

(二)“职业技能士”的学制

该研究课程的学习年限是两年,但也可延长一年;对于部分在职职业训练指导员可开设一年课程。两年课程必须保证有两年时间在学,通过讲义、实习、讲座等方式,取得38个学分,并且在接受必要的研究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论文审查并最终合格。一年课程必须保证有一年时间在学,通过讲义、实习、讲座等方式,取得42个学分,在研究科(专业)完成研究课程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审查及最终考试合格。对合格者发放毕业证书,授予“职业技能士”的称号。

(三)“职业技能士”的课程设置

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研究科”,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两年课程和一年课程。学生完成研究课程必须获得规定的学分,完成两年课程的须从所属专业的授课科目及关于职业能力开发的授课科目中获得38个学分;完成一年课程的必要条件是获得42个学分,其中有4个学分必须是从关于职业能力开发授课科目中获得。(见表)

三、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目前我国“中职硕士”培养存在着学位性质不明确、生源差异较大、培养模式学术化、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至于在学术上存在较大分歧,在教学上各行其是,从而导致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中职硕士”的声誉。为此,借鉴日本“职业技能士”教育模式和观念,对于“中职硕士”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制度上突出专业性和资格性

即设计一种专门针对中职教师的硕士学位及职业资格,可以冠名为“技术硕士”。学员只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有相关部门的成果鉴定,即可授予“技术硕士”学位。对于只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相关技能但不能进行实践研究的教师可授予“技术培训师”这一职业资格,说明该教师接受过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二)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

日本“职业技能土”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与专业有关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凸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我国对中职教师及其管理人员的再培养,是为了培养中职院校的“临床专家型”教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国也要紧密结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多设计一些专业性强而对教育实践又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课程,增加教学观摩及教学实践的机会,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践中。

(三)在培养方案上强化开放性和连续性

日本的“职业技能士”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了开放性原则,体现在招生对象面向社会开放,既对职业指导员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其他类大学毕业或被认可具有同等学力以上人员也可参加“职业技能士”的学历教育。连续性原则体现为开设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特论、操作研究及熟练特论等课程,由对学生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技术创新与开发应用,对毕业学生及时跟踪了解,面向社会公布“职业技能士”培养的最新进展。我国的中职硕士培养应不仅面向中职教师招生,也面向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人员招生,只要从业经验在三年以上的教师员工都可报名,在其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员的技术研发能力,建立学员反馈信息渠道,随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项目;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日益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的关注领域。应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对当前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补充,它将能更好地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的增大,如何构建有效的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是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和熟悉各类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综合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工程设计能力,项目投资分析与控制,项目规划、决策、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那么,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与传统的侧重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有着较大的区别[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上都有明确的定位,将以应用实践为导向,培养在专业技术上受过高水平专业培训的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在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方面特别关注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针对该专业领域的特点以及该领域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特定要求,我们提出了“项目”驱动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项目”驱动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有效地推进了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打破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实现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的有效汇聚,使得不同创新主体的不同需求的创新模式得到满足[2]。应该说,协同创新给高校研究生教育带来了一股暖流,极大地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空间,丰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这样和谐的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里,我们提出了“项目”驱动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出发点,解决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为培养目标。其培养过程中将利用校企合作等形式协同创新开发符合专业技能要求的项目库,以项目库中的“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通过完成实训“项目”的各个模块训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积累一定的专业操作经验。应该说,“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能较好地克服理论学习与专业技术技能两层皮的难题,真正实现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并且可以将专业方面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得到了解和掌握。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项目”的概述

(一)“项目”的来源

“项目”一般来源于职业情景中,来源于生产实践;以一定的工作任务流程为基础,设计专业技能模块,要求项目模块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可检验性。学生可以通过选择项目库中的不同“项目”进行学习,能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提高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项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按专业模块分类,可以分为:(1)模块分类的项目,如工程测量项目、结构设计及施工实践项目、工程实施管理与预算项目、道路勘测设计项目、建筑材料试验项目、结构试验项目等。(2)模块综合的项目,即这些项目中综合了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特性分析、生产过程分析等的项目,如参与校企合作的某个施工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护等技术活动,培训机构提供的公路、房屋、桥梁的建筑设计等。按来源分类,可以分为:(1)学校项目库。协同创新为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机构协作搭建学校项目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学校项目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利用学校的空间优势,把与土木工程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的相关生产流程中的部分生产流水线引进成为合作企业的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以工作任务流程为基础,设计成若干个专业实践项目,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实践锻炼,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第二类是来自学校专业教师的横向科研课题项目,以项目为依托,针对合作企业中出现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和实践,切实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从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2)企业项目库。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协同创新的模式,真正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因此需要高校深入企业,与企业开展实质性的技术合作,建立企业项目库。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测量、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其真正适合开发为实训的项目,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项目的模块设计,需要体现该专业需要掌握的技术要求;项目操作性强,不宜太复杂,需要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践成果具有较好的检验性,能够将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相应的技术环节。

(二)“项目”的设计

一般来说,如果用统一的一个“项目”把土木工程专业各研究所要掌握的技术能力全部涵盖的话,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对项目的设计,是一道极其重要的环节。首先需要设定项目的总目标,然后根据专业技术要求的不同模块,将总目标细化为每个模块的小目标,然后将专业实践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关键技术嵌入到模块工作任务中,从而使得项目的实践练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的设计要求如下:项目库主要是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不同方向如道路桥梁、工民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涉及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从而使涉及的项目工作模块能基本覆盖其工作岗位群。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每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块,应该既有侧重点又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对不同项目的结构设计和类别划分主要是根据专业实践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工作任务来进行结构设计和类别划分。

(三)“项目”的评价

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课程内容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项目内容设计合理,凸显应用实践能力。每个项目的设计,都需要经过详细的工作任务分析,然后整合土木工程领域专家的不同意见,取得专家小组认可、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从而完成项目的结构设计,保证项目中的工作模块能基本覆盖到工作岗位群[3]。因此,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际操作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为将来职业发展积累一定的操作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如项目设计的复杂、难易程度、项目的实训场地问题、项目的师资问题等等,都是学校开展“项目”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三、“项目”驱动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的划分的重大需求来看,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合作,成立面向整个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的运作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加强了高校与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给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创造了新环境、注入了新活力。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专业实践和应用为导向,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特别重视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随着区域创新经济阵地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做好区域专业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预测、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能力为本位,以协同创新为重要途径,培养适合区域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领域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继承学术硕士培养的优点,围绕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教学改革[4]。在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面对的技术领域或岗位(群)进行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工作分析,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在道路桥梁、铁道工程、工民建、工程管理等方面所需的实际专业技能模块。高校组织学校资深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对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分解,确定项目能力培训模块。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分析,最终确定项目的教学模块。应该说,“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对项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项目的课程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基础知识、技术知识、技术能力,而且还要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嵌入到项目的实训模块中,通过完成项目中的各个工作任务实现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以“项目”形式出现的课程设置,需要高校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边做边改,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项目”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施工作。

(三)师资建设

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方式,使得对实施“项目”教学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在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需求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走出去”就是学校根据项目库中“项目”所需技术对教师实训能力的要求,去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到两年的技能培训,真正提高指导学生的实训能力。所谓“引进来”,也是当前协同创新过程中,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进行人力资源流动产生的互惠互利的重要产物。高校可以根据项目库中“项目”实训的要求,对企业导师的职责分工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培训,使企业导师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专业硕士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技能培训指导。还有一种途径就是聘请相关培训机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资深专业培训师参与其中,这些专家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提高项目实施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此基础上,随着土木工程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出现对师资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终身学习,从而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顺利地完成项目的实施工作。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EB/OL].[2015-02-28].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3]任梅.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