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行政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6 09:21:34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1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全会和区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公正、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统计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管理效能。

二、主要目标

以践行“三个提高”即“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目标,以宣传贯彻实施《统计法》为重点,不断拓展统计法制宣传的广度,全面提升统计执法的力度,切实加大统计基础建设的强度,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坚持巡查(稽查)与处理案件相结合,坚持健全执法队伍与强化执法监督相结合,深入推进统计依法行政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的统计法治环境。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健全统计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根据《统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上级部门及区法制办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现有统计依法行政制度文件的梳理、修订和完善工作。制订出台《行政决策和内部决策实施办法》、《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统计依法行政制度文件;扎实做好有关(重大)决策调研、实施、评估等环节台帐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二)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继续按照上级部门及区法制办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备案及制发工作。结合省市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通知》规定,及时将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力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报市局备案审查,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

(三)全面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行政处罚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切实做好与市局统计权力阳光运行系统的对接,确保有关工作始终处于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范围,切实保障每一项行政处罚都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四)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修订工作。根据省市统计局和区法制办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区新一轮机构改革和“区社会经济调查队”成立的实际,对局行政执法主体依据、职权依据等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修订、报批和公布工作。

(五)继续开展统计监督检查工作。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围绕工业、能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统计工作,继续以统计巡查和统计稽查等方式对街道、镇(园区)和有关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和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各街道、镇(园区)要认真开展辖区内企业的检查走访活动,年检查单位数不少于本辖区“四上”企业总数的20%,并积极配合区局开展统计稽查,提供违法线索,确保统计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六)扎实抓好统计执法业务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统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统计执法理念、执法程序、文书规范、案件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强化执法人员对执法流程和法制案卷制作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实现统计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

(七)完善推行说理性行政处罚决定书工作。继续按照市局和区法制办的要求,扎实做好推行说理性行政处罚决定书工作。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有关法律文书的撰写要点、法律依据,不断促进行政执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八)有效落实统计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做好年度统计执法案卷的整理归档工作,以市局优秀案卷为标准组织开展案卷的自查、自评工作,切实提高案卷整体质量,夯实统计执法工作的基础。

(九)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继续实施并完善“3+X”社区统计调查管理模式,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街道(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指导和督察。建立基层统计员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确保经费落实,维护统计队伍稳定。以“市统计调查先进乡镇(街道)”评选机制为抓手,加强统计巡查和业务指导,持续抓好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切实提高统计基础建设水平。

(十)贯彻落实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根据市局和区法制办的统一部署,切实抓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贯彻和落实,确保该项民生工程取得实效。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计划经济体制;北京市

1949至1953年,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初创时期。在三年多时间里,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外贸管制、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建立了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也就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结构,和在保留市场机制基础上建立加强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和一般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实行一定的计划性。在各种历史因素的推动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中计划调节的力度日益增强,范围逐步扩大,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见端倪。

一、计划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工作的开展

建立计划管理机构是实行计划管理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着手建立计划经济管理机构,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下设立了计划局,主管经济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计划管理机构。计划局内设有以下十四个处:综合计划处、基本建设处、财政金融计划处、贸易计划处、重工业计划处、燃料电力工业计划处、轻工业计划处、地方工业计划处、农业计划处、交通运输计划处、天然财富处、统计处、物资供应处、秘书处。财经计划局成立初期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综合平衡问题和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正如陈云所说:“三分计划,七分办公。”与此同时,也相应地逐步在中央政府财经各部、各大行政区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财经委员会,成立了负责计划工作的局、处等,并确定了职责,开始编制有关行业的计划控制数字和行业发展计划。

1951年11月,全国财经计划会议又决定:加强计划工作机构,省(市)以上各级财经委员会(东北为计划委员会)实际上担负两重任务,即计划管理与行政管理。应使各级财委完全逐步转变为计划管理机关,目前财委应加强对计划工作的领导,因此,各省(市)以上各级财委,把行政与计划的机构合并起来,在财委之下设置进行计划与行政工作的各部门,财委主任、副主任之中,固定专人领导计划工作。随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为适应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实行一五计划的需要,1952年1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国的经济计划工作,由此开始建立起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195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计划机构的通知》指出: (1)为适应国家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已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员会担负计划任务,其有关计划业务,应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2)各省、市的财经委员会,应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与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指示,综合编制本省、市的地方国营工业、地方公私合营企业、私营企业、农业、林业、水利、手工业以及属于地方经营的其他经济的长期和年度计划,文教事业的长期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编制必要的地区性的物资和劳动计划;(3)大区和省、市财委应设30人到50人的计划局或处,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4)中央部门在大区和省、市的国营企业和文教部门所编计划,应抄送大区和省、市的计划局、处,以便综合编制地区的物资、劳动平衡计划。

1952年5月,北京市即在财委内设置综合计划科,主管全市地方财经的综合计划工作,并试编了1952年的地方工业、基本建设、劳动力平衡计划和1953年的经济建设计划。1953年8月,在北京市财委内设计划办公室,市财委综合计划科的工作人员即为计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纯兼任计划办公室主任。1953年10月,北京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计划机构的通知》精神,决定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计划局,任命王纯为计划局局长,杨子诤为副局长。计划局的任务是:(1)按照中央颁发的控制数字进行全市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2)统一布置市属各委、局及企业各项计划的编制,传达国家计划部门对经济计划工作的方针和指示,审查计划发展速度等问题;(3)制定措施,保证原材料供应和劳动力的需要,协助企业完成国家计划;(4)整理编制计划的各种资料;(5)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北京市计划局编制60~80人,设一室、三处、六科,即办公室、综合计划处、工业计划处、贸易计划处、基建计划处、农田水利计划科、文教卫生计划科、物资分配计划科、交通运输计划科和人事保卫科。

在建立计划管理机构的同时,也开始着手进行编制计划的工作。1951年5月,中财委计划局试编出《1951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这是新中国正式编制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年度计划。1952年1月,中财委颁发《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编制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计划工作制度。它规定:计划经济管理的组织系统,包括中央国民经济各部门、地方政府和基层企事业单位;计划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的程序是通过自上而下颁发计划控制数字,自下而上编制和呈报计划草案,再自上而下的逐级批准和下达计划任务,实现综合平衡。之后中财委又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计划工作的任务、计划的编制等做了严格的规定,使其逐渐走向正规。北京市第一部国民经济计划是1952年5月由北京市财委综合计划科主持编制的1952年度计划。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是由北京市财委综合计划科,根据中财委的要求负责编报的,国家第一次正式下达北京市的计划是1952年度的基本建设计划。1952年6月9日和6月28日,北京市分别报送了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外的基本建设计划。同年7月31日至8月4日,中财委分11批对北京市35个地方工业企业的基本建设计划做了批复,从此,北京市基本每年都有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文件。北京市计划局建立后,逐步接管了北京市财委编报计划的工作,按照国家计委规定的程序,编报北京市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计划。1953年9月16日,北京市财委根据国家计委的布置,编制了北京市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计划方案,即北京市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纲要草案。北京计划局建立后,在纲要草案的基础上,会同市属各有关局(委、办)继续修改、充实、完善,1953年底,向中共中央华北局财委报送了北京市国民经济“一五”计划草案。该计划草案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城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和劳动工资共8种计划。每项计划都明确提出了方针任务和主要计划指标,这是北京计划局第一次向上级编送的五年计划草案。

二、国民经济宏观计划管理的加强

建国初期的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和对国营经济、公私合营企业即供销合作社实施的初步的、不完全的微观计划管理。当时,计划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通过统一财经、整顿金融、管制外贸、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金融信贷平衡、外贸进出口平衡和重要产品供求平衡,使国民经济结束了混乱无序状态,纳入了国家的宏观计划控制之下,从而保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第一,初步确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建国初,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因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加上广大新解放区的财经工作没有巩固的基础,财政收入极为有限,这使人民政府的财政任务十分繁重。为创造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环境,在财政上就有必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以集中一切财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发出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作出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标志着财经工作从分散经营进入集中统一管理的新时期。这次会议后,政务院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配使用。与此同时,政务院的《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财政收支的决定》,决定国家税收制度,财政收支程序,供给工资标准,行政人员编制及全国总预(决)算,统一由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分别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或转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此后,北京市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国家预算,一切收支办法和开支标准都按中央统一制定的规则执行,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1951年以后,全国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北京市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正式建立了财政年度预算,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地方比例解留三种。1953年,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全国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县(市)三级预算管理体制。国家对北京市实行“以支定收,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核定北京市的财政收入,除部分税收中央留成外,其他各项收入项目都归地方。从1950年至1953年,北京市的财政管理体制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变化,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

第二,初步确立了重要物资按计划统一调配制度。为了将统治时期堆积在各地仓库中的许多属于国家的物资和器材加以清理,使之得到合理利用,1950年3月,国家成立了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统一领导清仓和物资调配工作。同时,政务院了《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规定将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所接管的仓库及各企业、各部门自备仓库库存的物资全部造册上报,统一归中央调配。中财委决定从1950年起,将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纯碱、杂铜、机床、麻袋共8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列为重要物资,实行集中管理,在全国各大区之间进行计划调拨。1951年2月,政务下发了编制各项计划的方法,其中《编制物质供应计划的方法》明确规定:某些供求之间问题较大,而又容易掌握的重要物资列为中财委控制的物资,统一分配。某些主要物资因人力或其他关系国家暂时不能掌握分配,但需了解供需情况的,列为中财委掌握平衡的物资。这一规定使计划调拨的物资达到33种,1952年又扩大到为55种。1951年12月,北京市财委提出《关于统一管理市营企业及材料供应的意见》,规定物资的统一分配和统一调拨由北京市财委负责。1952年,北京市财委先后成立物资分配科和地方建筑材料办公室,北京市财政局组建材料供应处,将市政部门、建筑部门、信托公司的仓库整顿合并后划归供应处领导,统一供应和调度重要物资。北京市财委对物资的管理提出了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统一运输,统一保管的办法,对北京市市政建设及生产方面的物资需求作出了按计划供应的规定。

第三,初步确立了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建国初期,鉴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始终注意对它实行严格管理。《共同纲领》曾规定:金融事业应受国家严格管理,依法营业的私人金融事业,应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凡进行金融投机、破坏国家金融事业者,应受严厉制裁。1949年1月,北平共有私营银行、钱庄66家。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私营银钱业严加管理,要求各行庄应呈报组织情况和业务报表。当时不少家行庄营业处于停顿状态,有的正在停业清理。因此,人民政府要求私营银钱业一律重新登记,增加资本。这项工作到1949年8月基本完成,交验的资金共3.4万元,批准登记营业的银行14家,钱庄37家。1950年4月7日,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规定了银行工作“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的方针,以统一金融,稳定市场物价。在此形势下,私营银钱业已经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北京市29行庄申请停业。到1950年11月末,继续营业的只有12家银行、8家钱庄。尽管国家对金融业的公私关系作了调整,但因私营行庄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开支浩大,其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1952年初,在“五反”运动的检查中,北京市当时继续营业的12家私营银行、8家钱庄,没有一家是完全守法户。各家行、庄业务萎缩,信用低落,再也无法维持。同年末,北京的12家私营银行决定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12月1日,全国的公私合营银行与私营行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银行,成立了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从此,金融业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实行集中管理。

三、微观领域计划管理的逐步施行

在加强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计划管理的同时,国家对微观层面的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供销合作社及私营企业也逐步实行计划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即对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管理,即规定企业增加生产(数量、质量与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降低成本的任务,并建立系统的检查制度,促其实现。国家还规定:完成生产计划是国营企业的根本任务。可见,计划机制已在国营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对私营企业,1950年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采取由国营企业向私营企业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对私营企业加以扶助,同时也是一种限制。1950年12月29日,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通过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其中第6条明确指出:为了克服盲目生产,调整产销关系,逐渐走向计划经济,政府得于必要时制定某些重要商品的产销计划,公私企业均应遵照执行。这些做法逐渐将私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间接地纳入了计划轨道。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增强公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计划性非常重视,多次论及这个问题。早在1949年4月16日,彭真在他起草的中共北平市委《关于北平市目前中心工作的决定》指出:“根据已有的条件迅速订出指导本市公营和私营生产的与贸易的大体的计划,给公营企业、私营企业、机关生产和城乡手工业的生产与贸易以方向上的指导,以减少生产与贸易方面的无政府状态。为此必须限令一切公营工厂与较大之私营工厂、作坊迅速订出各单位一年的生产计划。在计划中,必须详列已有的生产条件,所需原料和预定的产量、销路、成本费及所需补充的器材与工人待遇等。必须限令一切工商业进行详细登记,以便了解全市生产状况与供求状况。否则就不可能订出指导工商业的计划。”1949年8月24日,彭真在给并华北局的报告中再次提出:“对公营和私营工业,在生产方向上,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规格上,都须切实给以指导,使之按照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而生产,为此政府须有制订生产方针,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商品检验的机关。”1950年2月2日,彭真在《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一文指出:首先应该发展公营生产,提高它的计划性,严格实行成本计算,开展生产竞赛和新纪录运动。 他还强调:“应该加强政府和公营企业对私营企业的领导,减少他们的生产盲目性,使他们按照新民主主义经济原则和城乡人民的需要,来继续恢复、改组与发展他们的生产”。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0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发展公营企业的生产,必须提高计划性,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争取适当利润以累积资金;为发展私营企业的生产,必须加强对私营企业营业方向的指导,克服私营生产方面的一些盲目性。不过,张友渔副市长也指出:由于我们对全国市场不很了解,对本市产销情况也调查研究不够,因而有些行业如火柴等,本来已经过剩,我们没有及时予以指导,这是应该检讨的。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经验:就是在私营企业和小生产者还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又缺乏精确的统计,要做一个包括公私营企业在内的生产计划是不可能的,对私营企业给以大体的方向指导是必要的,但也只能给以这样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26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6~517

[4]《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393~394

[5]《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678

[6]《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45~46

[7]《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90~91

[8]《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322

[9]《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计划志》.北京出版社,2000:173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1992:10

[11]国家经贸委编:《中国工业五十年》.第1部.上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22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3

论文摘要:在总结对政府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电子信息处理时代下由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实现资金计划安排、工程进度统计与工程资金拨付功能的基本构思。

政府工程存在项目多、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大等特征,对应的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相对来说就复杂许多。政府工程资金计划是政府年度财政经费计划的一部分,如果资金计划做得不合理,资金利用不充分或发生超投资计划的情况,都将会影响整个财政资金年度预算的执行不到位。

就目前政府工程投资资金管理的流程来看,工程资金的管理涉及到的部门主要有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及建设部门,数据使用部门除上述三个部门,还有审计部门、使用(管理)单位等。其中,发改部门负责区域内政府投资工程资金的计划统筹、资金安排,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拨付,建设部门主要是统计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及根据相关规定、合同条款计算应付工程款,工程资金的整个管理过程紧紧围绕年度资金计划进行,也就是说,无论财政部门的拨款还是建设部门的资金使用都必须严格控制在发改局下达的工程资金年度计划额度内,因此做好政府工程资金计划工作在整个政府工程资金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工程年度进度预测工作由负责政府工程建设工作的建设部门完成。建设单位完成了项目的年度进度统计后,由发改部门根据项目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因为工程的进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天气的影响较大,因此,工程进度的预算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所以工程资金计划最好采用滚动预算的办法,一般可以以季度或月份为预算滚动周期。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的情况,比如说,某个项目的工程进度比年初的预测完成得快,通常会发生年初安排的资金计划不够用的情况,有些项目也会由于某些原因出现进展停滞、年度资金计划过于充裕的情况。由于工程进度是由建设部门统计的,而资金拨付现在都由财政部门负责直拨,即直接由财政部门根据建设部门申核过的工程进度量将工程款直接打到施工单位的银行账户上,而不经过建设单位的银行账户。所以当工程款支付请款单到了财政部门后才能发现这个问题。发现问题后再由建设部门以公文函件的形式报告发改部门,发改部门再重新安排计划资金。

信息沟通不及时的根本原因在于涉及到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的部门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在整个资金计划管理的流程中出现了工作脱节的情况。工程开展需要充足并及时的资金保障,传统的资金安排管理程不顺畅,手续烦琐,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下面简单阐述如何通过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工程资金计划相关数据的共享。

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中的集成数据数据库的所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访向它的数据库,称为共享数据库。可以利用局域网作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建设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库按部门划分模块,即分成建设部门(项目单位、建设单位)模块、发改部门模块、财政部门模块三个大模块,其中建设部门模块里面实现工程进度预测、工程完成进度的统计功能,发改部门模块负责资金统筹安排功能,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统计功能,由各相关部门将本单位负责的数据录入数据共享平台,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快速地到数据共享平台取数,从而实现工程资金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数据其享平台图示如下:

数据共享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思路是:

第一步,由建设部门根据下年度的工程进展安排预测下年度的工程进度,工程进度预测按 ABC类别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下再按项 目作为统计口径,利用数据库对共享数据进行管理,必须赋予每个工程项 目唯一的编码,所有的数据统计均按唯一的编码进行。

第二步,发改部门根据建设部门的年度工程进度预测,在资金总盘子内安排年度工程计划资金。

第三步,由建设部门按项目将每月的工程进度录入电子信息系统,由信息系统自动统计所有工程项目的累计完成进度情况,财政部门根据建设部门统计的工程进度,在发改部门安排的年度资金计划内支付工程款。

第四步,由电子信息系统定期对比工程累计进度与年度资金计划之间的关系,并由电子信息系统自动在年度资金总盘子内实现项 目之间的资金计划调整功能,调整后的资金计划可以由人工审核批准,经审核批准后的资金调整后计划作为下一轮预算期初的资金使用计划。

通过这三大模块、四个步骤的周期性工作,实现“年度工程进度预测一年度工程资金安排一年度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统计一年度工程资金拨付一年度工程资金调整再安排”的功能,直接由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完成工程资金的计划调整管理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 的准确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统计工作量。

政府工程投资管理对项目的总投资计划控制非常严格,上述的电子信息处理系统也应该将这个问题考虑在内,加强对项目总投资计划的控制管理。凡是累计完成投资进度达到了原总投资计划一定比例 (可以设为 90%或其它的比例)的工程项目,将不再根据实际完成的累计进度由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自动调整资金计划,而必须由项目单位或建设单位以正式的公函将超投资的情况详细说明后,由发改部门审核批复。

在电子信息、网络应用日益发展的时代,利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政府工程投资资金计划的管理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政府工程资金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网络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以跟上不断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的前进脚步。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1、环保要求

环保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直接要求。目前,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深化了环保理念,为给排水提供规范的环保标准,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既要达到市政建设的环保标准,又要规范自身在施工中的环保表现,平衡市政给排水的经济效益与环保要求,很大程度上树立了环保标准。

1.2、协调要求

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协调要求,适应市政建设的发展。市政给排水系统需要结合市政建设的所有工程进行协调规划,设计成具有协调能力的建设方式。协调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市政化的建设效益,促使市政在生活、生产中充分利用给排水系统,保障市政给排水具备科学、完善的优势。

1.3、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最终原则。例如: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是满足生活用水,而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则需体现目标要求,根据市政的生活需水的实际状况,提出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市政生活供水的优势,发挥目标要求的约束作用,达到市政给排水的建设标准。

2、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在目前的市政给排水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防洪的整体规划不合理,不能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措施,设计和组织市政给排水设施的筹建,而且目前我们的社会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化规模不断壮大,这也给我们的市政给排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所以进行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要对当地的城市发展进程有足够的预判,鉴于此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受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采用的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的两种工作方式会引起高程太低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帮助相关的规划部门的评审工作,我们则需要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雨水设计工作进行调整,将不利于出水口的位置弄清,按照相对合理的安全潮水位进行设计。

(2)在对城市用地竖线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对城市交通道路和地面排水的建设工作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对长期和近期的目标进行合理的综合,并对规划中的工程排水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引起的缺陷和问题,将城市以后的发展和城市的竖向用地规划以及排水工程的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降低城市规划中不完善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工程中存在的制约环节。

(3)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时,采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方案,会导致无法保证高程,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中对防洪减灾工作的要求,以及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同时还会导致工程存在很多隐患,比如没有进行雨水排涝泵站的设计工作,就会导致城市中的道路和小区不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重力方式,对水量进行流放,并且只有进行了雨水管内地的设计,才能够确保排水系统在雨季遇到涨潮时候的正常使用。

2.2、污水管埋深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由于在当前污水管道的埋设设计中,原污水提升泵设施设计位置不合理,造成污水管道埋设的太深,导致城市污水管网高程不够科学,无法实现合理有序的污水排除作用。原污水提升泵站规划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设在某绿化区的附近。以减少对周围居住区的污染。在排水工程设计中,对单项的设计通过管材,基础,施工方法等的合理选用以降低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是较有效的,确定合理的排水管设计高程也是节约投资的重要一方面。而合理的高程需依据合理的排水规划。

2.3、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

不确定因素多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尽快建设,而设计所需的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或在修编中。造成了~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的现象。

3、市政排水规划设计的要求

3.1、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其最低的目标要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的有效资源和有用的空间范围,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为以后的改善和发展留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其最低目标,还可为以后的更改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还可以减少治理成本。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最根本的特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其需求,还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有序进行。

3.2、给排水的区域分配

市政给排水的区域分配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市政需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给排水的区域分配,以免浪费水资源。例如:某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利用规划设计的方式,确保区域分配达到平衡的状态,首先该工程设计人员,汇总影响给排水规划的因素,如:农业、生产等,针对影响因素做系统化的研究,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区域配置,大致规划出给排水的设计路线;然后针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制定给排水的区域方案,细化分析不同因素对水资源的需求,规避过量开发的项目,充分调配水资源,促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高效利用水资源,遵循开源节流的建设标准。

3.3、给排水的防洪安排

防洪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关键目标,解决多雨季节的洪涝灾害。以某市政在建市政给排水为例,分析防洪方面的规划设计。该市政存在双重洪涝隐患,即:外洪、内洪。内洪可以通过蓄水解决,适当时进行排水,难度比较高的是外洪防护。该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配合外洪防护的体系,该市政一旦遇到外洪隐患,通过市政给排水工程,一方面进行预防、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执行分洪泄流,有效疏导了洪水,因该市政已经建成了防洪大坝,所以降低市政给排水防洪设计的压力,防洪部分只需要满足泄洪、疏导的标准即可,无需再重新规划数值参数,该市政更加注重市政给排水的配合力度,体现规划设计的分配能力。

3.4、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可以作为城市市政给排水防洪规划的配合部分,但是因为雨水系统同样具备独立性,所以对其进行单独分析。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市政给排水的整体要求,充分发挥配合与辅助的作用,完善给排水的整体性。一般市政给排水对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工程自身的给排水需求,还要解决城市的突发排水情况。例如: 某城市在多雨季节,由于雨水量瞬时突增,导致路面淤积大量的水资源,此时该城市雨水系统有可能出现洪峰风险,超过雨水系统标准的承载压力,影响路面交通,所以该城市规划雨水系统时,设计出了准确的压力值,同时调整垂直标高,防止雨水过度於堵在路面上。

3.5、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的污水系统时,可以吸取其他市政的设计经验。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污水消耗方式为集中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内,规划出污水处理点,通过管道将污水引流到集中处理污水的地点,利用高效率的消耗方式,快速处理污水。例如:某市政针对市政给排水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式,以此来提高污水消耗的水平,仍然采用集中处理的思想,将原有单一的处理点,改为多个处理点,通过管道连接所有的处理点,形成以局部地区为主的污水系统,减少污水达到处理点的距离,由此可以减少污水输送过程中的突况,既可以提高该市政污水处理的效率,又可以体现污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益,符合市政发展的需要。

3.6、重视环境保护

目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环保、绿色、节能是首要考虑的任务,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即应该将市政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相结合,共同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市政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政府就应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地区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只是在于建设的效果,而忽略了对环境的重视,一味的追求高效的经济收益,而没有真正的达到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目的――环保和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用水量。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市政给排水的建设质量,将其作为市政建设的关键部分,满足市政给水、排水的需求。市政给排水工程需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规范工程建设的标准,而且规划设计是市政给排水的重要部分,为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体现规划设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效益价值。由此可见:市政给排水有效利用规划设计,对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统计数据 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52-02

前言:虽然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统计数据是国家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统计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质量。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符合我国当时基本国情的,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提升我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计划生育统计的意义

计划生育统计是直观体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载体,通过统计数据,能够非常直观的认识到我国人口发展态势,也是评价一个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另外,我国在对人口规划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也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提供现实依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促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从根本上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离不开统计数据,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我国的人口数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还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我国人口结构进行调节;第二,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第三,在促进科学管理与提升服务水平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持,只有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才能够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开展。

二、计划生育统计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抑制人口增长

从1949年到1964年,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15年间已经从原来的5亿增长到了7亿,平均7.5年便增长1亿,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但从1964年到1974年,短短10年时间里,我国人口又再次从7亿增长到了9亿,已经进入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平均5年人口便增长1亿。而我国的经济建设当时正处于初级阶段,很难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因此,从1973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到1995年,我国人口从原来的9亿增长到12亿,平均每7年增长1亿,这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2]。

进入到90年代以后,虽然我国生育人群依然非常庞大,但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育水平也在不断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人口增长。相比于1970年,我国1994年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从原本的33.43%降低到17.70%;自然增长率从原本的25.83%降低到11.21%;妇女生育率从原本的5.81%降低到2.23%[3]。发展到2012年,我国城市人口已经大体上实现了人口在生产类型的有效转变,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增长率明显偏低,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促进观念转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思想中“重男轻女”、“儿孙满堂”、“多子多福”的观念在育龄人群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相反的,“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男女一样”的生育思想变成了社会主流,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与科学,生活水平也由此得到很大提升[4]。

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1970年,我国女性初婚年龄平均为20.2岁,但发展到1993年,这一数据已经变成22.67岁,有非常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的家庭规模也在缩小,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1971年,我国平均家庭人数为4.84人,而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这一数据降低到了3.96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便是生育数量的减少。相比于1970年,我国1993年的一孩率从原本的20.7%提升至61.3%;二孩率从原本的17.1%提升至27.5%;而多孩率则从原本的62.2%降低到了11.2%,选择生育多个孩子的家庭数量得到有效控制[5]。发展到1994年,我国表露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意愿的夫妇已经占据全国总数的两成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育龄家庭的生活负担,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提高生活水平

我国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使之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协调,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四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迅猛,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从1952年到1978年这26年时间里,我国生产总值虽然增长了3.7倍,但人均却只有1.8倍;而从1978年到1994年这16年的时间里,我国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人均也达到了2.4倍,这不仅仅归功于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是不容忽视的[6]。同一时间段,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消费品市场大幅度扩大,零售总额也逐年递增,相比于上个世纪70年代,城市居民投入到生活中的费用每年递增15.5%,农村家庭的纯收入每年也平均递增14.8%。

4.提升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与提升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在抓好前者的同时,我国对于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死亡率在20‰左右,发展到70年代,已经下降到7‰左右;1949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仅为35岁,而1990年,已经上升到68.55岁,是国际上平均寿命提升最快的国家[7]。另外,我国卫生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1970年,我国医院床位仅为13.3张,到1994年,已经提升到了23.6张。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营养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基本上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另外,我国也逐渐形成了妇幼保健服务系统,婴儿与孕产妇的死亡率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医疗卫生方面的很多指标也都领先于其他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另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儿童入学率已经高达98.4%,九成以上的地区都普及了初等教育,很多大城市中也都普及了中等教育,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计划生育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相当深远的,统计数据对这一政策的开展与撤销也有着非常大的参考意义。这些统计数据都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数据,可以非常清晰与直观的看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男女比例越来越均衡、家庭构成越来越科学、生活水平与人口素质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数据统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三、计划生育统计的评价

计划生育统计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也是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对科学客观的评价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统计数据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就是说,统计数据是否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如统计数据能否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等;第二,统计数据是否强化社会对政策的积极认识,主要指的是统计数据能否直观的显示出人口增长情况,与社会变化情况,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第三,统计数据能否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只要指的是统计数据能否反馈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否为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时调整政策。

结论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根据国家实际发展情况而制定的独有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统计数据作为计划生育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正因为对统计数据的充分利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才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智雷,徐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J].南方人口,2014,01:11―20.

[2]陈卫,靳永爱.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微观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4,04:118―128.

[3]钟甫宁,王亚楠,刘亚洲等.中国农村人口生育水平估计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队列视角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1―59123.

[4]周俊山,尹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0:61―73.

[5]王伟,景红桥,张鹏等.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感吗――80后一代视角的研究[J].人口研究,2013,02:102―112.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 给排水 设计规划 要点

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水资源也出现了紧张的局面。而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内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认为十分有必要对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当前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不足之处

1.1 市政给水设计规划不足之处

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而言,是离不开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的,同时在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所以说水资源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的淡水资源仍然相对缺乏,随着社的不断发展,当前水资源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在城市之中,市政给排水设计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国内许多的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当前在许多的城市之中,市政给水设计规划并不是十分合理,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将水资源的开辟和使用放在首位。而且再加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如果在进行给水设计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就十分容易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所以说给水体系的不合理是当前市政给水设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市政排水设计规划不足之处

除了市政给水设计规划的不合理之外,市政排水设计规划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以往进行市政排水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对环保和资源节约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使得市政排水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不能够有效地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同时对于市政排水体系而言,主要是由生活用水排水体系、生产用水排水体系和排洪体系所构成,但是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往往没有将这三个体系独立开,而是将其混合在一起,所以往往就使得废水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排出和利用。而且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是对于排水管道的走向加以设计,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但是在以往的市政排水设计之中,并没有注重环保等问题,而仅仅将重心放在废水是否能够有效地排出。

2 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分析

2.1 给水系统设计规划要点

在变频供水设备的需求量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对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运用,使得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在城市之中,供水的日变化系数较大,用水高峰时期的供水需求也增大,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供水系统的规模。基于此,本文认为针对城市供水系数问题,应当考虑设置相应的水塔或高位水池,从而有效控制城市供水的日变化系统,同时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2.2 排水系统设计规划要点

在对市政排水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时,也必须要注重一些设计的要点,只有把握这些要点,合理地进行设计,才能够保证市政排水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说在对雨水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必须要与城市的防洪排涝规划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一些平原或者是盆地的城区,更加应该注重雨水系统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结合,使得二者有效地配合,共同构建起完善的雨水体系。

2.3 污水系统设计规划要点

在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之中,往往都是采用的合流制,所谓的合流制,就是指的将雨水和污水合在一起然后统一加以排出,但是在现代的城市中,在对污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则应该考虑污水与雨水的分流,避免二者混合在一起,因为对于雨水资源而言,可以直接对其加以利用,而污水则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够排出或者再次加以利用。而当前在城市中要真正地实现雨污分流往往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市政排水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如果在对污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将某一根管道接错了,就有可能导致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的联通,进而使得废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排出或者是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而污水系统是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对于污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则可以起到较好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从而减小城市环境的压力。当前的污水系统的设计规划应该从污染控制走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所以说在进行污水系统的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于污水进行有效地回收处理利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3 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水平的建议

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市政给排水设计还关系着水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必须要对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要充分地发挥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所以当前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水平已经迫在眉睫,要想使得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首先必须要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市政给排水设计需要依赖于设计人员,只有设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才能够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系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设计方案的审核,及时地发现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将其改善,从而使得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够更为合理。

4 结语

随着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的逐渐提高,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面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能够更好地缓解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而服务。不仅如此,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的水平还影响到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所以,未来的市政工程建设还需要大家的继续努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3,(17):55-56.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审计 计划 问题 对策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保证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履行审计职责。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龙头,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是整合审计资源的关键。切实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于明确审计方向和审计重点,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立足于当前地方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新要求

1、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新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科学安排审计计划。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滚动计划、有效整合、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年度审计计划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加强年度计划的统筹和整合。”按照上述要求,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审计工作紧扣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实现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总体目标。

2、国家审计准则的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与审计署原来的《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办法》相比,新《准则》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包括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的步骤、调查审计需求的方向、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调查的内容、符合专项审计调查的情形、审计项目计划应反映的内容等,同时还明确了工作分工: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确定备选审计项目,以业务部门或者派出机构为主实施;备选审计项目排序、配置审计资源和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以计划管理部门为主实施。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盘棋”理念,未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

(1)不重视审计项目计划计划的龙头作用,缺乏系统性。新《准则》明确的计划编制工作分工,有利于计划管理部门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综合统筹。但是,由于部分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未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和总体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此外,部分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是有一定交叉的,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并非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在提出备选项目时,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分别提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再由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后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存在不熟悉审计对象的问题。

(2)不重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近年来,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部分审计机关未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未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审计项目计划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突出。二是部分审计机关未搭建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平台,未能利用计算机对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编制项目计划的依据,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

2、频繁调整,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新《准则》规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但是,审计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突况而发生调整,其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一定程度上是由审计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1)下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年度不一致。如某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1月至12月期间实施,但其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8月至次年7月期间实施。计划年度不一致,导致上级审计机关下达新的审计项目计划时,下级审计机关已将审计项目计划报同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印发实施。其结果是,下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通过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来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2)党和政府临时交办任务较多。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党和政府相信审计机关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调查某些棘手问题或突发问题,因此临时交办一些审计或调查项目。由于交办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审计资源,加剧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矛盾,从而影响正常的审计项目开展,妨碍审计项目计划的推进。

3、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处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存在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4、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不够

有的审计机关在计划执行中缺乏检查与控制,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得不充分,跟踪督促和指导落实工作做得不实。有的审计机关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不够认真,未有分析造成未按时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原因,对年度计划项目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对策研究

1、形成计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一审计思路。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端,其作用举足轻重。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过程,可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审计机关制定的长期工作规划,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审计总体目标,报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讨论确定。计划管理部门应将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内容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事项、群众举报或公众关注事项、近年已审计单位名单等,提供给业务部门,由其开展审计需求调查,提出备选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先由各业务部门提出,再分别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甄选调整,然后报至计划管理部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计划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提高针对性,既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风险高、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也从维护财经秩序角度出发,抓好一定层面,一定周期项目的审计,克服审计死角。

(2)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2014年5月,广东省审计厅蓝佛安厅长在各市审计局局长座谈会提出:“要摸清审计对象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做到对本级审计管辖对象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制定滚动项目计划。”这就强调了审计对象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计划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本级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业务资料、审计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要定期到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

(3)将审计信息化技术作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技术支持。广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在2011年完成了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大部分业务的审计监督。同年,下辖黄埔区也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审计平台,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审计局正着手研究,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联网系统对重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可疑对象作为重点审计对象,确保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审计一次、一般审计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

2、预留审计力量减少计划调整

为避免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灵活性原则,预留一定审计力量是必要的。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党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年度终结时,再将临时增加的审计任务,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3、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组织架构

针对计划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的问题,应加强计划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建设:一要明确管理机构,保证相关机构以主要力量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要强化管理职能,特别是注重计划管理的统筹功能,发挥其总揽全局、指导全程的作用,使其在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要提高人员素质,挑选具有良好的财经知识背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宏观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计划管理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之适应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4、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的力度

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的效率和效果,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为依据,建立考核指标,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审计组织实施情况、审计成果、审计成本等方面进行考核。此外,还应及时报告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与建议等,争取做到年中通报、年终考核。

针对审计计划执行“前松后紧”的问题,广州市审计局借助信息化手段,以时间节点为突破口,自行开发管理系统,以表格形式,对项目各阶段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进行对比,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反映项目进度“超时、即将超时、符合预期”三种情况。该局在印发了审计项目计划后,要求业务部门在系统上填报各审计项目完成实施方案、发出通知书、进点、现场审计结束、发出征求意见稿、业务会议审议、签发审计报告等计划时间,经过分管局领导确认后生效。该系统由业务处室按照项目实际执行时间及时填报。项目计划时间如需修改,须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由计划管理人员修改。针对“即将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会提醒业务处室加快工作进度;针对“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定期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

【参考文献】

[1] 王志楠: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审计研究,2005(5).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8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盘棋”思想

1.不重视审计项目计划的龙头作用,缺乏系统性。部分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未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和总体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此外,部分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工作牵涉较广,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并非能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分别提出审计备选项目,再由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后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存在不熟悉审计对象的问题。

2.不重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一是部分审计机关未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未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审计项目计划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突出。二是部分审计机关未搭建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平台,未能利用计算机对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编制项目计划的依据,审计监督缺乏技术保障。

(二)频繁调整计划,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新《准则》规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但是,审计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突发情况而发生调整,其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1.下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年度不一致。如某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1月至12月期间实施,但其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8月至次年7月期间实施。计划年度不一致,导致上级审计机关下达新的审计项目计划时,下级审计机关已将审计项目计划报同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印发实施。其结果是,下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通过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来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2.党和政府临时交办任务较多。党和政府会临时交办一些审计或调查项目,由于交办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审计资源,加剧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矛盾,影响审计项目计划的推进。

(三)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处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存在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四)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不够

有的审计机关在计划执行中缺乏检查与控制,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得不充分,跟踪督促和指导落实工作做得不实。有的审计机关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不够认真,对年度计划项目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

二、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的对策研究

(一)形成计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一审计思路。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过程,可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审计机关制定的长期工作规划,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审计总体目标,报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讨论确定。计划管理部门应将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内容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事项、群众举报或公众关注事项、近年已审计单位名单等,提供给业务部门,由其开展审计需求调查,提出备选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先由各业务部门提出,再分别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甄选调整,然后报至计划管理部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计划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既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风险高、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也从维护财经秩序角度出发,抓好一定层面、一定周期项目的审计,避免审计死角。

2.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计划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本级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业务资料、审计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要定期到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

3.将审计信息化技术作为技术支持。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审计局在2011年完成了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大部分业务的审计监督,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审计局正着手研究,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联网系统对重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重点审计对象,确保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审计一次、一般审计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

(二)预留审计力量减少计划调整

为避免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又兼顾灵活性,预留一定审计力量是必要的。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党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年度终结时,再将临时增加的审计任务,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三)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组织架构

针对计划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的问题,应加强计划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建设:一要明确管理机构,保证相关机构以主要力量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要强化管理职能,特别注重计划管理的统筹功能,使其在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要提高人员素质,挑选具有良好的财经知识背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宏观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计划管理工作岗位,使之适应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的检查和评价力度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9

一、主要职责

(一)招商引资。负责制定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年度对外招商合作项目,组织与国内外投资者及各类经济组织的联系和投资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联络互访、投资考察、招商洽谈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赴国(境)内外开展招商活动。

(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制定并组织实施开发区经济、社会及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着重抓好工业经济、科技和工业性投入(技术改造);综合管理开发区各类项目,做好项目的审批、审核报批、管理、会审和统计等工作。

(三)统计及统计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有关统计的法律、法规和规划;依据《统计法》和有关法规、政策,监督检查区内各部门和单位的统计和经济核算工作,协助配合市统计行政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牵头组织开发区重大国情国力和区情普查工作;搜集、整理、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统计资料;对开发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

(四)乡镇街道及社会事务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市政府授权,负责所辖范围内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理等社会发展工作;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农业农村、林业、水利和民政等有关社会发展与管理工作。

(五)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根据市政府授权,行使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权,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组织、指导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六)城市规划及建设管理。负责组织编制开发区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负责规划行政监督管理工作,办理进区建设项目的有关手续;配合做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负责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安排与组织实施;负责区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联系、协调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负责组织区内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审查,核定建设用地面积;做好进区项目开工前、投产前的筹建服务工作。

(七)配合、协调市公安、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税务)等部门派驻开发区机构开展工作。

(八)配合、支持和协调市各有关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能配置,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内设6个职能处室(局)。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管委会的政务、事务工作,协助领导做好开发区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对委机关各职能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督查;负责对外联络和宣传工作;负责电子政务、文秘、档案、保密等工作;负责处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和群众来信来访;负责开发区的政策调研和课题调研工作;做好委机关后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工作;负责开发区财务概预算、收支计划的编制和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调拨平衡工作;负责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核算及资金管理工作,汇总、编制开发区财务报表;指导和管理区内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开展工作;负责区内乡镇、街道、直属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联系协调区内财政、税务工作。

(二)政治处(监察室)

负责区内党的组织建设、干部教育、统战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指导区内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区内乡镇、街道和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考察、配备、调整工作;负责开发区党委的日常事务工作和区内乡镇、街道党委、人大、政府的换届选举工作;负责区内出入境管理工作;负责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区内乡镇、街道和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重大事项报告,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与落实。

(三)经济发展与统计局

负责编制开发区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科技和产业发展计划,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科技和技改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负责经济统计及综合统计工作;牵头组织重大国情国力和区情普查工作;搜集、整理、全区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统计资料;联系协调区内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四)建设局

负责组织编制开发区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负责规划行政监督管理工作,办理进区建设项目的有关手续;负责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安排与组织实施;负责区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联系、协调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事宜;负责审核区内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核定建设用地面积;做好进区项目开工前、投产前的筹建服务工作;联系协调区内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五)社会发展局(农村工作部、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负责拟订开发区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以及计划的分解落实、检查、考核等工作;负责区内综合治理、社区管理工作;负责区内计划生育、政法、人民武装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组织协调进区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经营所需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负责区内乡镇、街道的农村农业工作;联系协调区内公安工作。

(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对区内工矿、商贸企业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条件、有关设备和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情况实施监察;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组织、指导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统计行政工作计划篇10

一、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和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到:主体合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内容合法,按照法规权限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不越权行政,不违法设定群众义务;程序规范,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做到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依法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便民服务活动,把依法行政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出现重大违法侵权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按照技术常规操作,强化孕前管理,坚决杜绝大月份引产,保障群众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政策,注意相关政策的衔接,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因为政策的不统一、不平衡引发新的矛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地设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坚决防止制定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导致基层弄虚作假或违法行政。

四、要继续坚持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改进工作作风。要自觉接受监督,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期,各省(区、市)要重点对本地区存在问题多、工作压力大的县(市)进行一次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检查,果断纠正发现的问题,切实堵塞工作漏洞。对不具备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要责令其立即停止执法行为;对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依法依纪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相应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将对部分地方执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