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产业分析十篇

时间:2023-08-28 17:04:35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1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ine economy and marin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way and level of the marine economy in this district. The paper show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arine industries on marine economy is different with the analysis of grey relational degree. So, the difference and their percentage should be connected. Further to promote 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the feasible fr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灰色关联度

Key words: marine industry;marine economy;grey relational degree

中图分类号:F121.3;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182-02

0 引言

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简称《报告》),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87亿元,较上年增长7.9%,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6%。《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海洋经济仍将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产业结构,它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因此,在现有的研究中,人们大多关注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盖美、陈倩[1]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1997-2007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陈志杰[2]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发现,福建海洋经济产业走得是三二一的发展模式。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着重研究海洋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及其与海洋经济间的关联程度。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3]目前,中国海洋产业内部的发展参差不齐,对海洋经济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到底如何,同样值得关注。

1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1是根据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计算了2001年和2011年中国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主要产业与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以2001年为基期,2011年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4.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48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中国海洋第二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海洋经济走得仍是以二三一的发展模式。

就海洋产业的结构变动来看,在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的比重下降了3.1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以及政府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增强,沿海省市大多严格控制养殖面积,保护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近海捕捞量趋于下降,由此影响了海洋渔业增加值的提高;在海洋第二产业,除了海洋盐业的比重下降外,其他海洋产业的比重都有所增加。其中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工程建筑业的比重增加得最多,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需要海上能源,即或直接来自于海洋,或经由海洋由外部输入;在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下降了4.56个百分点,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滨海旅游业的比重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可见,海洋产业结构正处于更替变化中,由此影响着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显然,这种更替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产业的影响会相对更大些。

2 中国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联度

2.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

程度。

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分析数列。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母序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子序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比较数列。设参考数列为x0={x0(k),k=1,2,…,n},比较数列为xi={xi(k),k=1,2,…,n,i=1,2,…,m}。

②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量纲可能不同,这样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xi(k)=■,其中k=1,2,…,n, i=0,1,2,…,m

③计算关联系数。x0(k)与xi(k)的关联系数如下:

ζi(k)=■

其中Δ■(k)=x■(k)-x■(k),k=1,2,…,n, i=1,2,…,m,ρ∈(0,∞)被称为分辨系数,ρ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ρ∈[0,1],具体取值视情况而定,本文取ρ=0.5。

④计算关联度。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格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整体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几种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公式如下:ri=■■ζ■(k)

⑤关联度排序。关联度按取值大小排序,如果r1

2.2 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了2001-2011年之间11年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母序列,13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作为灰色分析的子序列。其中,在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环节,是以2001年的数据为基准对各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步骤4得出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

2.3 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得到: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滨海旅游业与海洋交通运输业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最为密切,分别为0.991、0.985和0.981,在表1列出的13个海洋产业中位居前三位,并且它们都属于海洋第三产业;位居第四位的是海洋渔业,它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77;在海洋第二产业内部,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以及海洋电力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分别为0.667、0.837和0.877。

将表2的计算结果和表1结构比例的变化结合起来看,可得到: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关联度最大,但是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占比却出现了下降。显然,在“十二五”期间,二者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给予提升;滨海旅游的关联度高,同时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提高。这表明,近些年来,滨海旅游业的崛起正成为海洋经济总值不断上升的重要推动力;海洋渔业尽管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度高,但受制于海洋环境与资源约束,在海洋生产总值的占比不能提高;在海洋第二产业内部,以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为代表的能源类产业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0.956、0.949。但是,表1显示海洋盐业的占比是下降的。这主要是因为盐田面积呈现逐步退让减少趋势,尤其是开发区占地使得盐场原有的海盐生产工艺布局需要大规模的调整,由此影响了海盐生产。

3 总结及相关建议

海洋经济状况和海洋产业结构状况共同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当前,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的二、三、一格局。然而,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差也就相差0.5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轨迹有朝着高度优化的水平迈进的潜力。

本文对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关联度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差异与它们占比结构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将这种优化升级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发展成果。例如,对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此类关联度的产业,就要在增加资金投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以及在公共服务,综合保障能力、企业负担等方面考虑,增强它们的发展后劲,提高它们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参考文献:

[1]盖美,陈倩.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度;灰色预测;结构优化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和矿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海洋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准确发现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国的海洋产业市场,不断优化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历史以及现状

国外一些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利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等工具对海洋产业经济做了大量的定量分析工作。Morrissey, O'Donoghue(2013)通过分析2007年爱尔兰10个海洋产业的产值,量化了海洋产业间的联动效应、生产诱发效果和就业乘数,发现在爱尔兰的国民经济中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捕捞份额的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发展中国家案例的空白,Jardine 和Sanchirico(2012)分析了20%的沿海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制定准确捕捞份额的国家的政府排名更高、经济更发达、渔业出口产业更有价值、渔业从业人数更少。国外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1.2 国内研究历史以及现状

我国的海洋产业经济定量分析起步较晚,目前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区位熵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灰色关联分析经常和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为海洋产业经济定量分析的基础。

于潇(2008)选取了2001-2005年间的海洋产业中各个产业的产值和国民经济总产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了海洋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评估了海洋产业各个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而白福臣(2009)在前人的基础上,不仅进行了海洋产业总产值与海洋各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的计算,而且联合了海洋产业总产值与海洋三次产业,通过寻求他们之间的关联度,为我国制定海洋经济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徐胜和李振华等(2011)在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时,就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洋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在分析过程中,他们剥离了那些不相关的因素,将海洋产业从业人数和海洋各产业的产值联系起来,对涉海就业政策给出了建议。

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大量的海洋产业数据,不仅通过分析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与单个海洋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阐明了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质;而且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推测了我国未来三年的海洋产业产值,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针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补救措施和调整建议,这是本文的创新点。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灰色系统的测算方法

2.1.1 灰色关联度

第一步:确定初始参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其中自变量参考序列又叫子序列,记作

(1)

因变量参考序列又被称为母序列,记作

(2)

第二步:原始数据的初值化处理。由于原数据的量纲不一定相同,为了消除数量级大小不同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灰色关联系数的表达式:

(3)

其中,P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0.1-0.5,文中取值0.5.

第四步:求相对灰色关联度。母序列和子序列的相对灰色关联度都等于这两个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4)

第五步:关联度排序。关联度越大证明关联程度越大,子序列对母序列的反映越好。

2.1.2 灰色预测

第一步:生成1-AGO序列。设有非负序列

(5)

则的X(0)的1-AGO序列为

(6)

式中:

(7)

第二步:生成X(1)的紧邻均值序列Z(1)。Z(1)为序列X(1)的紧邻均值序列,根据定义得到:

(8)

第三步:求参数列A。参数列A等于:

(9)

其中,

(10)

第四步:确定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

(11)

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为:

(12)

式中:

(13)

故有:

(14)

第五步:求X(1)的模拟值以及还原出X(0)的模拟值:

(15)

其中还原值为:

(16)

第六步:进行模型的精度检验。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一般利用残差序列ε0和平均相对误差来进行,其中残差序列为:

(17)

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18)

平均相对误差为:

(19)

2.2 数据来源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研究目的出发,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资料,选取了2004-2011年8年间的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和各个单产业的产值。

3 实证分析

3.1 海洋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特质

表1 2005-2011年相对灰色关联度

以全国在2004-2011年的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为参考数列,以各个海洋产业为比较数列,进行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得到2004-2011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与单个海洋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如表1。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一方面要看到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不断降低,说明传统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消耗、低产出”的特点,对资源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不符合我国十二五以来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传统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还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即使意识到传统海洋产业具有缺陷,短期内仍要依靠它来带动我国的海洋经济进步。

2)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新兴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不断升高,说明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兴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率高,对资源的消耗较低,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少,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3)新型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关联程度总体上低于传统海洋产业,但新兴海洋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二者之间的差距正以增速降低。

总之,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总产量稳步增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方面。与此同时我国的海洋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现有海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缺乏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对科技人才的依赖度较低等。

3.2 海洋产业优化研究

海洋产业产值预测:

针对我国海洋产业的结构问题,首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的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从而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服务。灰色预测的结果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1)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预测。计算得到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为:

根据时间响应函数,可以得到X(0)的模拟值序列,对模拟值和原始值进行比较,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拟合

由此得到=0.027%≤0.01,C=0.118≤0.35,p=1。因此,无论是利用平均相对误差,还是利用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频率p进行检验,都得到模型达到了一级精度的结论,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2)海洋渔业产值预测。对海洋渔业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渔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0034≤0.01,C=0.06≤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渔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

3)海洋油气业产值的预测。对海洋油气业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油气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可以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1%≤0.01,C=0.53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油气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4)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船舶工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2.22%≤0.05,C=0.139≤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5)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工程建筑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4.37%≤0.05,C=0.22≤0.35,p>0.95。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6)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交通运输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61%≤0.01,C=0.49910.8。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

7)滨海旅游业的产值预测。对滨海旅游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滨海旅游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17%≤0.01,C=0.12≤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滨海旅游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的海洋产业继续发展,海洋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但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还很严重,海洋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传统的海洋产业虽然总量上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处于粗放型发展的阶段,不能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海洋产业受海洋科技水平低的限制,尚未形成规模,对我国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力较小。这些因素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制约了海洋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4 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性问题,为了实现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大力推动,继续发展我国的海洋产业,应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考虑:

4.1 在保持传统海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逐步改造

虽然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属于粗放型产业,却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必须深入到这些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实现从源头进行改造。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优化传统海洋产业的结构,加强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依托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传统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 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投资回报快、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力量。为了实现海洋经济更持久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这就要求我国各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特点,大力发展它们的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兴海洋产业。发挥政府服务型公共部门的作用,增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鼓励年轻大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投身于海洋产业,为新兴海洋产业吸取活力。对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实施措施保障它们的权益,吸引私人企业家投资。采取开放的海洋发展战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注重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我国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有迹可循,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于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海洋产业经济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6):76-79.

[2] Morrissey Karyn, O'Donoghue Cathal. The role of the marine sector in the Irish national economy: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Marine Policy, 2013, (1): 230-238.

[3] Jardine Sunny L, Sanchirico James N. Catch share progra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J]. Marine Policy, 2012, (9): 1242-1254.

[4] 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10-112

[5] 徐胜,李振华.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性研究[J]. 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2011,(4):54-60.

[6] 黄蔚艳,罗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271-275.

[7] 殷克东,王晓玲.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 2010,(28): 28-37.

[8] 赵昕,潘艳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海洋产业经济效应测度与评价[J].产业经济, 2012,(6): 12-17.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3

竞争力是指与此同类对象比较相互竞争的能力。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与竞争力相关的包括城市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等。目前研究竞争力的文章大多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为依据。国家竞争力理论也被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4个因素,分别为:①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②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主要指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④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关于竞争力,直观的理解可定义为竞争主体之间在争夺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海洋经济竞争力是指不同研究对象包括区域层面、省份或者国家层面对比中突出的海洋经济方面的竞争能力。在不同阶段海洋经济竞争力有不同的表现。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海洋经济产品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海洋经济竞争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因资源禀赋或其他生产要素而构成的成本优势。在海洋经济的发展阶段,海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海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作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到现今,资源禀赋的优势、技术的优势、经济资源和要素分工协作所构成的体系,以及制度所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环境的共同协同,成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

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海洋科技人才、区域经济、政府制度文化、政策环境等。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的理论,结合海洋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影响力、经济实力影响力和政策制度影响力。不同影响力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海洋经济竞争力产生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技术影响力主要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分析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和进行技术创新的组织制度。政策制度影响力主要从海洋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制度文化等方面展现。

2.1技术影响力

在世界沿海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今天,海洋竞争的本质已从海洋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海洋技术的竞争。据有关专家统计,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正是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推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促使海洋产业从传统海洋经济阶段向知识海洋经济阶段的转变。例如浙江省的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业均是在21世纪才起步发展起来的。同时,高科技的应用使海洋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得到了不断改造,由于海洋生物、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开发、环境工程和资源管理等技术在苗种培育、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开发应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方式发生战略性改变,形成了海水增养殖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发展的海洋服务业必将迅速成为新的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沿海国家或地区海洋科学技术的竞争,归结到底还是海洋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海洋科技人才的年龄构成、身体素质、思想观念、科学和技术素养等,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海洋科学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应用都必须以人才为载体,而能够真正培育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就要有完善的、协同的组织制度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技术影响力是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这种影响需要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通过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的组织制度共同协同才能实现。

2.2资源影响力

海洋拥有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景观资源。正是基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而随着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就需更深层次,由此产生了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直接依赖程度不断减弱,但是海洋资源仍然是海洋经济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根本。一个地区或国家海洋资源的丰裕程度是决定着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空间容量和基础的关键。

2.3市场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上,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反应在市场需求上。竞争力所反映出的是比较优势。若某一海洋产业在区域之间或国家直接的比较中地位最高,则社会对该区域的海洋资源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就最大,其所在的市场份额就高,市场占有率有就大,则表示该区域的海洋经济产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而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体系中所处的海洋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区格局等也影响区域市场的容量。随着交通信息业的迅猛发展,区位的影响逐渐弱化,但优越的区位可以提高海洋资源流向的影响力。市场影响力最终反映出海洋资源及其产业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反映出该海洋产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是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和源泉。

2.4经济实力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对该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非常重要。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该区域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投融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资本的投入来体现。无论是海洋人才的培养、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海洋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没有资本的投入,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海洋科学技术研发都无从谈起。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准备。

2.5政策制度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能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个地区能够在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海洋资源,制定适宜的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把资本投入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等项目上,促进主导海洋产业群的形成,从而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海洋企业在国家和地区海洋发展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海洋产品与服务。适宜的政策制度最终会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建立鼓励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的制度,最终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度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可持续提升的根本。技术、资源、市场、资本都需要政策制度的引导,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海洋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是对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讨。要构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反映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通常由经济总量及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3个方面来体现。经济总量及增长主要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来衡量,既要选取总量指标,又要选取人均指标,总量指标与区域大小有关,但可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实力;人均指标与区域大小无关,可消除因为区域大小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反映该区域人均的经济水平。而经济结构的研究重点应当是第三产业。海洋经济竞争力就是利用一系列指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得出的能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基础、海洋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指标。海洋经济竞争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包括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科技等诸多子系统竞争力之总和。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则仅仅指除去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等因子之后的海洋经济实力与海洋经济的资源推动力,它主要体现在所有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之总和上。本文所研究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指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根据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设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方面,分别为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个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是由这4个要素综合分析评价。每个要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状况。

(1)海洋经济总量是反映海洋经济水平和动态的宏观数量指标,评价海洋经济总量的指标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洋经济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海洋经济总量是从宏观层面定量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这些指标有共同的特性,即数值越大越能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的高低。当然海洋经济总量不是孤立的,其受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各个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汇总。而海洋经济推动力则直接决定着潜在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另外,单一的海洋经济总量在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经济总量指标一般是绝对数,尽管一个小国或地区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比不上一个大国或地区,但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相对指标并不一定比大国或地区弱。所以在应用海洋经济总量分析海洋经济竞争力时要充分考虑其相对水平。

(2)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是从各个产业的围观角度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定量描述。主要海洋产业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业、海水利用业等。这些海洋产业基本包括了海洋经济的各个主导产业,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看其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海洋货物运输量、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海洋渔业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等指标可以较好反映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各个海洋产业的具体发展水平指标能很好地体现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内部具体实力状况,能反映其海洋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对海洋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具体的微观描述。

(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海洋经济结构是海洋部门的经济结构,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经济结构也是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海洋经济结构是从质的角度对海洋经济的一个描述。标志着海洋产业由传统的海洋产业向现代海洋产业的转变。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总值的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海洋产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等指标较好地反映海洋经济结构的状况。海洋经济结构与海洋经济总量是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变。

(4)海洋经济推动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因素与重要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海洋资源要素,盐田生产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等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洋资源要素的状况;另一个是各种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有科技、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中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海洋产业人均总产值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经济推动力一方面决定着未来的海洋产业经济产出和海洋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代表着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潜在的实力。综上所述,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类要素都是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四者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 海洋产业 灰色发展决策模型 发展趋势

一、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9.64%,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84%。得益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发展不断获得新动力,为地区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1年的6.8∶43.6∶49.6调整为2012年的5.3∶46.9∶47.8,初步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当前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中,四大海洋支柱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总比重约为海洋总产业规模的73.19%,其他海洋新兴产业总比重不足30%,海洋新兴产业的整体规模偏小,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升级的科技驱动力弱,同时空间布局不合理、海洋资源与环境不断恶化、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发展决策模型,针对我国新世纪以来海洋产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局势决策分析,为预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趋势、选择海洋主导产业以及确定主要海洋产业重点建设发展方向提供规划建议。

二、灰色决策理论概述

灰色发展决策是灰色决策理论的一部分,灰色决策理论是指在决策模型中含有灰元或与一般决策模型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分析的理论,灰色决策是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所谓灰色发展决策模型指的是基于灰色GM(1,1)模型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依据现阶段发展具体情况为以后发展作出相关分析与决定,灰色发展决策模型的运用以及分析并非以目前发展为研究,而是强调纵向时间发展过程中的多种情况变化。关于灰色发展决策运用与分析如下所示。

如果定义的效果值出现越小越好或适度为最优时,需要把max替换成min,或者将max替换为发展系数与预测值二者的平均数值。以此证明发展系数最优化的局势与预测过程中的最优化局势在发展过程中效果相同。

三、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根据2013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选取我国海洋三次产业2001―2012年的总产值以及12个主要海洋产业2001―2012年的增加值进行灰色发展决策分析,从而得出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

1、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值50045.2亿元,2001―2012年间我国海洋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3%,我国海洋产业发展速度不仅仅高于GDP增长速度,更加领先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由表1和图1可知,从产业发展速度来看,海洋第二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海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最低,且海洋第一、三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低于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就三次产业结构来说,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变化趋势趋于平稳,2012年较2001年所占比重减少近1.5%;在2001―2006年间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变化趋势总体趋于上升;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趋势总体趋于下降,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总体高于海洋第二产业。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自2006年起,我国海洋第二产业与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此升彼涨,出现交替领先的局势。以上表明,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呈现出总量高速增长、结构变化趋势复杂的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海洋产业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系数远大于海洋第一产业,但是海洋第二、三产业发展系数基本相当,海洋第三产业稍微领先与海洋第二产业,所以长远来看,应主要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目前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中大多遵循传统优化标准,产业发展按照“三、二、一”的顺序,但是海洋产业不同于陆域产业,由于海洋产业属于资源性产业,与传统陆域产业系统的结构演进特点有所不同,加之海洋环境本身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高风险性,所以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通过上文GM(1,1)的实证结果,2013年的海洋三次产业的预测值分别为3096.7523亿元、28960.3728亿元、28927.8382亿元,且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率为3.4776%、5.5001%、6.2439%,GM(1,1)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根据预测最优局势原则来看,我国近期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仍然是以海洋第二产业为主导的。

2、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上文分析了我国海洋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海洋产业内部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将12个主要海洋产业区位分传统海洋产业与新兴海洋产业,其中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盐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其余海洋产业为新兴海洋产业,然后从其发展速度及比重来分析其各自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据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12个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1)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2001―2012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四大传统海洋产业产值总和由2001年的2424.3亿元增长到9664.5亿元,传统海洋产业在稳定发展中得到巩固,然而除了属于第二产业的海洋船舶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达到25.2%外,其他三个产业年均增长率均低于15%,产业的增长率低于其他新兴海洋产业。同时,新兴海洋产业的产值总和由2001年的143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1165亿元,除了滨海旅游业外,其他产业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说明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比较主要海洋产业的结构。由图2可以看出,2001―2009年我国传统海洋产业的比重高于新兴海洋产业,但进入“十二五”时期后,随着海洋科技实力的提升,新兴海洋产业在比重上逐渐领先于传统海洋产业。并且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是新兴海洋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其他主要海洋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小,整体规模较小,带动效应不足。

由于目标2为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所以目标的效果值越大越好,根据计算结果=0.4344为三次产业发展系数的最大值,则s19为目标2下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系数最优局势的排列顺序为:s19>s17>s18>s15>s13>s12>s16>s112>s110>s11>s111>s14,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矿业等新兴产业。然而当前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突出特点就是这些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所占比重过小。从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来看,这些产业可以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同时也是世界先进科技与先进技术水平发展的标志之一。因此,从未来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应继续大力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促进海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当模型中参数l取1时得到2013年的我国主要海洋产业预测值,具体数值见表3的预测值一栏。尽管部分主要海洋产业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但是其对应的预测产值比重较小。例如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的计算误差高达67.9109%,但是其预测产值比重仅为0.1%。因此上述GM(1,1)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从整体上可以满足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的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可以得出,s112为目标1下的预测最优局势,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预测最优局势的排列顺序为:

四、结论

通过分析2001―2012年间我国海洋三次产业、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以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利用灰色发展决策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海洋产业当前应大力发展海洋第二产业,未来努力提高海洋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海洋产业的发展应该以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主线。第二,当前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仍应该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但是要改变发展的方式,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同时注重发展质量,提高产业效率。第三,从长远来看,要想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实力需要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我国目前新兴海洋产业出现了产业增长速度高与产业所占比重过小的矛盾,国家应指导调整我国海洋产业的内部结构,依据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特点,促进海洋科技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新兴海洋产业在我国海洋经济中的比重。

(注: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研究”(S2013020012779);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经费资助”(GD2012-D02-003)。)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拓晨、丁莹莹:基于GM模型的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灰色预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1).

[4] 纪玉俊、姜旭朝: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是提高其第三产业比重吗?――基于海洋产业结构形成特点的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3).

[5] 魏婷、于保华、李双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3).

[6] 郭越、董伟: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与存在问题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3).

[7] 楼东、谷树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5).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 层次分析法 产业布局

一、引言

浙江省毗邻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陆地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2008年浙江海洋经济总产值占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40%。浙江的港口、渔业、海岛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与浙江经济发展质量不符,同时浙江海洋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因此,依托陆地经济优势,优化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对于加快发展浙江海洋经济,推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站在陆海联动的角度,结合浙江海洋功能区划,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二、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按照产业属性,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选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船舶修造业、滨海旅游业及未来海洋产业为本文海洋产业优化调整的分析对象。

1.海洋渔业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优良,海洋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2007年浙江的海洋渔业产量达337.62万吨,海洋捕捞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浙江台风多,江河入海位置污染比较严重,浅海养殖发展受阻,但是随着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发成功,明显拓展了浅海养殖的范围,使得浙江海水养殖潜力巨大。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浙江港口湾道资源丰富,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浙江沿海港口呈现以宁波一舟山港、温州港为省沿海主要港口,嘉兴港、台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

3.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

浙江降水量多,不利于盐的生产,单产及产量在全国很低,企业规模小、散,多分布于象山港北部盐田区、舟山中南部岛屿盐田区、舟山中西部岛屿盐田区、台州南部盐田区。浙江盐业自有产品的品种比较齐全,保健食用盐和洗化类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系列,且国内领先。

4.滨海旅游业

浙江有世界闻名的旅游项目,例如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推介的旅游活动;象山滨海旅游、开渔节成为宁波象山一大特色,为旅游收入带了巨大贡献。

5.船舶修造业

浙江造船工业发展较快,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舟山、台州、温州、宁波的船舶修造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资料,2007年,浙江省造船综合吨数在沿海各省市中排名第3位。区内的产能分布情况是:大型船舶主要在舟山、宁波建造,台州、温州、杭州主要建造中小型船舶。

三、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海洋渔业存在的问题

(1)渔业发展不平衡

根据2008年浙江统计年鉴,浙江海洋渔业产值主要分布在台州、舟山、宁波三地区,三地区总产值基本相同,且占全省总产值的67%左右。各县市海洋渔业产值前几名分别是是舟山、象山、温岭、岱山、杭州市区、玉环。这些地区海洋渔业产值占浙江海洋渔业渔业产值的47.3%。舟山远洋捕捞量为16.86万吨,宁波市为3万吨,其他地区极少。

(2)渔业发展的矛盾

浙江绝大部分海洋渔业都位于近海岸,各个行业在利用在使用海岸线、滩涂、浅海方面存在矛盾,海洋捕捞能力过剩和渔业资源不足也比较严重,如不解决这些矛盾,将会阻碍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渔民的经济利益。

(3)水产企业分布不集中,不利于形成集群效应。

水产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大多粗加工,深加工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加工企业总体山呈现产业集群不明显,产业链短的特点,水产品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少,还没有形成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不利于海洋水产品深加工及海水养殖发展。

2.海洋交通运输业问题

2008年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占全省吞吐量的75%左右,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三,浙江港口发展不平衡,宁波舟山港竞争优势明显,加强港口合作,推进大中小港口互动联通平衡发展是浙江港口产业布局面临的重要任务。

浙江海运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经营主体多。由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困难、船舶更新缺乏资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海运高素质人才匮乏。

3.海洋盐业的问题

浙江海洋盐业企业工艺及技术设备落后,竞争力低,没有主体品牌。盐化工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度低,盐化工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发展规划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空间狭小,大部分限于食用盐等附加值低的系列,缺乏高附加值的盐产品开发,从品种及质量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

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因素,浙江省海洋旅游区可以划分为甬舟、温台、和杭州湾三个地区。杭州湾宁波及舟山一带旅游经济较发达,温州台州发展相对不足。海洋旅游以传统的滨海旅游观光为主,没有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海上健身休闲等多层次的产品层。同时滨海旅游服务设施开发不到位,旅游开发硬件不到位会阻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5.船舶修造业存在的问题

浙江造船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小型船舶,船舶产品的吨位和附加值低,企业综合实力不高,尤其是温州、台州地区的造船企业。船舶配套滞后,产业体系不全,特别是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需要从外地购买或国外进口,本地配套率不高,船舶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1.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发现海洋产业涉及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多方面考虑,因此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要结合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段等决策问题的数学方法,在方向选择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对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展方向。

列举浙江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海洋产业,综合考虑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各项目标因素,结合浙江省海洋资源状况和各海洋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问题,按照层次分析方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进行综合比较并求解。

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作为层次分析的总目标,浙江省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效益与环境良好作为准则层,由这3方面具体考虑15个因素作为子准则层。在综合考虑了15个因素的情况下,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船舶修造业、海洋盐业及制盐、未来海洋产业。列举各层的判断矩阵后,利用yaahp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发现,各层次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符合理论要求。

根据yaahp软件计算出浙江省主要海洋产业的权重,据此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具体求解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计算的结果可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次是未来海洋产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海洋交通运输、船舶修造业。未来海洋产业占据很大权重,因此可以将未来海洋产业作为发展主要方向。同时由于浙江特殊地理位置,受上海港口及上海造船业的影响比较大,浙江可以考虑承接上海高校及科研单位实力,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未来海洋产业及海洋盐化工业,推进滨海旅游业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

2.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方向

结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浙江海洋产业布局应该遵守以下原则:以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规定为前提,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陆海一体发展原则,统筹陆海产业布局,促进近海开发和外海开发相结合,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利用民间资本,大力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领域,在浙江开发潜力巨大,并且是浙江海洋产业首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海洋产业多门类的发展,努力在原有优势产业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型海洋产业,努力在浙江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海洋产业新布局。

充分发挥杭州湾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作用,依托上海教育科技优势,加大对海洋经济开发的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海洋化工先进项目,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科技含量,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继续完善特色鲜明的浙北旅游带,打造浙北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宣传钱塘潮等具有国际旅游潜力的旅游项目。

宁波―舟山海洋经济比较发达,应打造成海洋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大力培育沿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能开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舟山船舶修造业,提升船舶修造水准,构建完整船舶修造产业链。积极构建舟山海洋旅游基地和浙东滨海旅游板块,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渔业,大力打造舟山佛教旅游及象山开渔节旅游品牌,推进旅游资源陆海联动,打造陆海共游的旅游模式,使之成长为浙江旅游新模式。

温台海洋经济区与其他几个区域的海洋经济规模相比发展程度不足。与其他海洋经济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温台海洋经济区的主要经济模式,该区域民营企业有很强的自主性,市场效率高,资金导向灵活,因此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开发海洋,这对开发海洋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还要完善海洋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海洋开发投资环境,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综合管理的制度保障。只有正确利用相应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改善产业布局,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统计局.2009年浙江统计年鉴[M].

[2]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J].

[3]宋欣茹.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

[4]张红智.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J].海洋科技进展,2005(2).

[5]韩立民.海洋产业布局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6

本文首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锦州的海陆产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构筑海陆产业联动的理论基础;并搜集2001-2010年有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锦州的海陆产业的相关资料数据,分析了海陆产业的相关性、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海陆产业灰色关联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深刻发掘海陆产业联动的内在的整个机制过程其中包括(经济、内在资源、环境、驱动力就业),并且最终确定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锦州经济区海陆产业链的基础,构建了海陆复合产业锦州经济区的链条,也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产业联动;发展;辽宁锦州;沿海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与锦州经济区产业联动发展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陆上的资源日渐缺乏、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环境日趋恶化等的现实,使得人们不由得将目光转到海洋这一资源,近几年以来,海洋成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对象。人们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由于陆地资源的占有量有限,尤其针对我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的国家,海洋的资源更显得尤为珍贵。

现如今,海洋上发展的很多行业都是经陆域部门的基础上延展起来的。所以两大产业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综合经济系统,即海陆经济生产与再生产。所以,无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得多么发达和系统,在那个层次上也不可能把其与陆域产业分隔开。同样,陆域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了海洋经济产业的帮助,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也不能发挥经济产业的作用。所以,在新世纪的今天,人们构建海陆产业相关产业的产业链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科学。

人们深知海陆的相互联系是不容置疑的,人们无论是从观念还是在实践操作当中都将海洋经济产业从陆域经济产业中剥离出来,但是在发展和优化机构上,还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近几年,我国由于资源的制约,以及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不科学,与国际先进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且,现人们逐渐迁向沿海地区,使得沿海人口的密集度加大,人工海岸的建设的越来越快。这样一来,使得海陆产业的冲突加大,出现了资源“瓶颈”持续的问题。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把思路从承载产业的空间承载特点为起点来分析,为有助于整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海陆产业链,又从海陆产业的内在作用机制的过程为切入的重点,充分挖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的增长点,所以把辽宁沿海经济带与锦州经济区为对象来研究。也许对东北地区,甚至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今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驱动力分析

“海洋开发活动是陆地经济活动的空间延伸。”随着海洋开发产业的日益成熟,海洋开发活动的内部之间建立起了一定的关系,由这些关系,导致海域经济日益从陆域经济中脱离出来。可是它们之者的联系依然是不可分割的。

海陆产业系统中的差异性分析

海陆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差异(如下图)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锦州海陆产业链分析

1.引用灰色关联模型

(1)研究思路

海陆联动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动态的过程,如果要对它进行关联分析,就要涉及较多的因素,特别是在统计上,亦很难找到严格界限的陆域各产业详细的数据与资料,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本文所涉及的陆域产业,就只有局限于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我省海洋三次产业依次是:第一产业,渔业及其相关产业;第二产业是,海洋盐业、天然气、海洋石油及海洋化工产业等;第三产业,海洋交通与旅游业。在这里,本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探求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发展的关联程度。

(2)研究方法与步骤

“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的是两个系统或系统的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主行为因子,一个是相关行为因子)随时间变化时其方向和速度的关联程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主行为因子产生的影响不大,都可以用关联度的排序来分析。关联度大的表明该影响主行为因子较大,关联度小的说明主行为因子不受或少受此因素的影响。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设原始数据列,为主行为因子,比较数据,为相关行为因子。

第二步,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第三步,求绝对差。即

第四步,求关联系数。

第五步,关联度计算。

第六步,排序。按的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之大小。一般认为,越大,则此因素对参考因素的作用越大。”

2.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

由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γ1=0.7727,γ2=0.7242,γ3=0.6081。

由γ1>γ2>γ3可知,海洋第一产业对陆域第一产业的作用是最大的。

3.系统的结构层次

下表为:

表 辽宁地区的陆域产业与海洋产业产值(单位:亿元)

(2004-2010年)

4.海陆产业链的构建

辽宁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度表,采取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组成了以海洋各产业为核心主体的海陆复合的产业链。

(1)以第一产业为中心,构建产业链

由表可知,海洋其第一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则是:“陆域第一产业>陆域第二产业>陆域第三产业”。则表明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第一产业与陆地第一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的相关性最高。并且,海洋的第一产业也陆域的第二产业相辅相成,即:海洋的产业为陆域的产业提供相应的原材料,陆域的产业为海洋给予相应的设备和建筑,更多的还有技术。在辽宁这个渔业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使其与东北腹地构建产业链,增加效益和利润。

(2)以第二产业为中心,构建产业链

从表中可知,海洋第二产业和陆域间的产业关联度大小排序为:“为陆域第二产业>陆域第三产业>陆域第一产业。”其中,较为密切的主要包括采矿、化学、冶金、机械工业等;并且陆域里的第三产业和海洋第二产业密切的主要包括地质勘探、信息咨询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等;在东北地区,陆域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两者在其实并不紧密(灰色关联度系数为0.692)。

其中,在东北地区,石油化工产业是相对雄厚的,并且它的技术水平亦比较高,以这一优点为海洋的汽油开采提供技术与专业的人才。海洋油气业和陆域石油化工产业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其发展为石油化工产品的经济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而且,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具备产盐能力的,因此,东北地区产业主要有:农牧业、渔业、工业以及食用盐的发展具有高水平的要求。而辽宁省海盐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注重海洋盐业与东北腹地第二产业的衔接。

辽宁沿海地区船舶工业与陆地第二产业关联系数最高,根据“海洋船舶业对生产地域的特殊要求及对原材料、设备等的向前带动作用”,应构建同陆域第二产业相关联的产业链。

(3)以第三产业为中心,构建产业链

通过表可知,第三产业同陆域产业之间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因东北腹地旅游业发展旺盛,可以为海洋的旅游的行业提供一个借鉴的作用。海洋的旅游行业亦能带动陆域的第二产业(例如机械、化工等产业)的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亦会促进东北腹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四、关于锦州的海陆联动发展的具体建议

根据前面一系列的分析,海陆联动作用有必要性、必然性两点。海陆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运作,而且在空间布局上均存有这一定的联系,若充分利用两点,就能发挥海陆的综合功能,一体化的升级。根据以上的锦州地区的海陆的各种性质的分析、了解海陆内在的多种作用的机制过程,总体来说,在锦州地区,要想真正实现海陆联动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1.要实现海陆规划发展和统筹

海陆规划发展是海陆实现一体发展化的根本保证。在海洋开发过程里,将海洋与锦州经济区开发统一规划。具体可采取:“点、轴结合”方式。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虽然体现了海陆统一规划的理念,但是仅“一线”无法将海洋产业与更纵深的陆域产业合理衔接,应将辽宁沿海经济带、锦州经济区陆域产业两者相互连接,充分发挥两者的独特的作用。

2.加快临海产业的发展

“临海产业是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它可以将海洋资源乃至陆地资源开发、其它产业的发展充分地联系,来促进建立海陆一体化。

一要充分发挥锦州港的地理优势,快速使其临海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海洋产业的内部素质。

3.促进港-城的密切,扩大海上的就业岗位

锦州港具有广泛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港口相关业务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都较强,且能为城市创造大量的劳动力需求。据于此,应该发挥锦州港的优势,来带动锦州经济区的海上就业岗位的数量。

一是在观念上,港-城之间关系应改变为“港城一体化”的模式。二是港-城项目建设上协调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三是建立港口相关业务专业培训机构,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内陆的一些工业产业向沿海地区进行转移的同时,海陆产业间的制约与促进也随之显现出来。海洋的多个经济部门、行业很多都是从陆域经济延展而来的,所以两者联系很大,所以形成生产与再生产的海陆经济系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栾维新.发展临海产业实现辽宁海陆一体化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02).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海洋经济,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宁波市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已经完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而根据“十二五”规划,省委要求今后五年浙江科学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特别强调要推进宁波都市区建设和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临近区域为核心区的“海上浙江”。建设以宁波与舟山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常用分析工具,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这一方法通过较全面、系统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得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结论与决策(表)。本文主要就是运用SWOT法对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进行分析并提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有益的建议。

二、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

综合来看,宁波在整个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资源优势

宁波市的港口优势得天独厚,港口岸线总长1562公里,占全省的30%以上,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多座。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 T ”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内外辐射便捷。宁波港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可连接天津、上海、深圳、厦门等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长江、京杭大运河、海运等覆盖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另外自然地理方面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 120km 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

此外,海洋资源优势也十分明显。宁波地区拥有丰富的“岛、涂、渔、景、油”等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明显,适宜规模化开发。500平方米以上海岛516个,约占全省1/5;岛屿面积52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758公里。宁波的岛主要集中在象山、宁海、北仑等地区。岛屿靠近东海和舟山渔场,周围海域渔业资源和贝类资源丰富。另外,我市拥有可围滩涂资源约140万亩,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34%,居全省之首。宁波滩涂资源围垦开发条件优良,目前在建围垦工程共有10处,共计19.6万亩。同时人文景观丰富,易于开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体的海岛旅游。而东海被誉为“东亚的波斯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仅在中国大陆架上的天然气储量就有5万亿立方米,原油储量约为1千亿桶,开发前景巨大。

(2)人文优势

主要指宁波帮人士及宁波所具有的创新的底蕴。宁波帮被誉为晚清四大商帮之一。在近代,以港、澳、台为核心进行发展的“宁波帮”企业家们,更是名声显著。而不少宁波帮人士在发家致富后仍不忘故乡,大力支持宁波的建设与发展,如宁波大学的成立。此次发展海洋经济的新一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宁波帮这一优势进行大力建设。同时,宁波人的创新精神也是推动发展的有力武器。宁波创新精神的灵魂深藏在“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之中,并成为宁波人勇往直前的内在驱动力。从当年的“五口通商”之一到如今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人敢走出去,敢尝试的性格为宁波及相关区域的发展增加了很多机会。如赵安中、世界船王包玉刚、邵逸夫等。当代宁波人“敢为天下先”的心理也十分强烈,如跨海大桥、鄞南商务区等的建设,宁波企业 “雅戈尔”、“杉杉”、“奥克斯”、“贝发”等走出宁波,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这也是宁波人的创新精神最有力的见证。

表 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及演绎矩阵

2.劣势分析(W)

(1)资源利用率低,产业保护不够

虽然宁波市海洋产品产值较高,但其海洋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综合开发科技含量不高,并且以粗放型为主,多为附加值低的产品。同时,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在一些地方,海洋资源如渔业资源等存在使用过度的问题。例如象山海域前几年大量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和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一位地追求单一经济指标,片面走短期发展、粗放发展之路。当然,我们也发现在宁波沿海还存在油气资源开发不足、效率不高,各海岛尤其是象山部分海岛与大陆交通存在困难等问题。

(2)沿海海域污染,游客素质不高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许多海域如北仑港、镇海港附近海域由于发达的运输业,船舶进出频繁、货物吞吐量大,从而形成了燃油污染,影响了鱼类的生存;部分近海海域漂浮的生活垃圾形成了一座座垃圾岛,影响了沿海地区的海洋景观,也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存在乱丢垃圾、破坏海洋景观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以及海洋旅游景区的和谐,最终会影响了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开发方式传统,科技含量不高

大多数海洋企业与渔民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型模式,捕捞方式、捕捞工具落后且公司化程度低。企业生产设备的科技含量不高,各个企业联系不强,同时科技人才匮乏,从而导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力不够、后劲不强。海洋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力度不够,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较低。

3.机会分析(O)

(1)国家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于今年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因此,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大力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宁波市可以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的建设,建设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的核心区,完善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和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为主的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同时,努力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梅山岛、大榭岛等十区十岛,努力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

(2)宁波的区位优势

宁波位于长三角南翼,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宁波-舟山港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已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利用宁波-舟山港的远洋航线,充分引进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海洋经济的发展,走向世界。同时,宁波北接上海,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辐射优势和宁波雄厚的经济优势,与上海、杭州、舟山连接成为以宁波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4.威胁分析(T)

(1)激烈的区域竞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纵深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正在迅速崛起,经济迅速发展,工资水平也在提高。且沿海地区由于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等因素使得对于外来人口不再具有前几年的吸引力。因此宁波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竞争压力非常巨大,这个从年初的民工荒就可以看出来,许多企业在生产的旺季招不到足够的员工最终导致订单难以完成,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同时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也非常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竞争空前激烈。

(2)国际竞争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入第十个年头,各国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又在不断地提高,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成为了宁波市贸易出口的一大障碍。同时,东南亚各国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发达国家的资金,宁波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

三、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策略选择

1.加强港口建设,完善港航物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港口是腹地范围内的一个特殊区位点,它可通过运输功能加强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要围绕“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宁波海洋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借助宁波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坚持海陆一体化开发,充分发挥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积极打造宁波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台,形成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以滨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港口贸易、金融等为配套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同时,按照部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重点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等公路网建设,加快梅山、大榭、穿山等港区码头开发,积极培育海铁联运市场建设,努力形成更加完善更为便捷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增强面向长三角、中西部的辐射和服务功能,同时也要加强海岛和大陆之间的连接,使陆岛统筹发展。

2.科学开发海岛,创造生态效益

科学编制海岛开发规划,统筹推进海岛开发开放。根据海岛的地理分布、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明确海岛分类及发展定位,统筹功能布局,选择发展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中转仓储等产业,努力把宁波海岛群建设成为富饶的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区和先进的港口经济区。按照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重点推进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等一批重要海岛的综合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岛。同时,还要加强海岛资源有效保护,颁布《海岛保护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强化海岛开发空间管制,建立海岛资源开发和保护长效机制,提高全民海岛保护意识。

3.扶持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

借助宁波市的丰富海洋资源和宁波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快扶持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产业六大新兴产业,并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同时,以梅山保税港区、东部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等为依托,培育内外对接的资本市场,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结算服务中心。另外要提高渔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海洋牧场”,进一步贯彻休渔制的落实,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和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建设高规格、高水平的水产品加工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nbdpc.省略/fzgh_view.aspx?CategoryId=527&ContentId=35085

[2]杨明.“十一五”时期广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思考[J].新经济,2005(11):62―64

[3]薛智谊.浙江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在宁波[N].东南商报,2011年3月2日刊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海洋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海洋经济的增速快速回落,率先进入深度调整期,海洋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细致、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化。海洋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要思考经济的这种增长是否稳定、持续、高效率,更多关注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目前对于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文献中,一类是选取资本、劳动投入要素、科技投入要素、环境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等某一个方面进行的实证研究(Bradford[1],2000;Kaufmann[2],1998;de Bruyn[3],2000;田为民[4],2011;凌江怀等[5],2012等;何广顺等[6],2014;王玲玲[7],2014;狄乾斌等[8],2014等),另一类则是站在多个角度综合研究海洋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孙瑞杰等,2011;黄瑞芬等,2013;王玲玲,2014等)。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上述文献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既有文献多用单一指标测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而综合多种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全面研究的较少;第二,缺乏针对局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全面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衡量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协调性和持续性,本文将建立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江苏近年来的海洋数据,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再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具体评估江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

二、江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

结合上述文献资料,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衡量的经济增长质量,从而构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首先,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来看,经济增长不仅关注速度的变化,增长稳定性的研究也很重要。很多学者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交叉融合研究经济波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本文从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及稳定性来测度经济增长的效率,分别选择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经济增长波动率作为测度指标。

经济增长过程中除了效率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协调性问题。首先是经济增长的必备要素―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根据上文的文献综述我们也可以知道,劳动与资本要素是衡量经济增长问题的基本方面。再来,就是产业结构问题了。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将以往理论忽略的结构因素纳入到了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认为全面的结构转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所以本文第二个要考虑的经济增长协调性则分别选取劳动生产率、劳动弹性系数作为衡量劳动投入的指标,海洋固定资本存量作为衡量资本投入的指标,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

然后从经济增长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落脚点,经济增长不仅仅依靠现有成果,还应该包括经济的远期增长能力,因此持续性这一维度主要是分析海洋经济的科技投入以及产出效率。本文参照冯晓波[9](2008)从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活动、海洋科技产出三方面选取十四个指标进行测量。

经济增长带来各项收益的同时,也会有些代价发生的。因此第四个维度来考察经济增长的和谐性。因此一方面本文选取海洋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以及涉海就业人数增长率来衡量海洋经济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则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描述,选取了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率等六类指标。

所以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协调性、持续性和和谐性四个维度构建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见表2)。

(二)指怂得

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中需要进行复杂处理的变量主要是海洋固定资本存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沿海地区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采用采用张军[10](2000)的算法,即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公式为:

Kt=(1-δ)Kt-1+It/Pt

上式中,δ为固定资本投资的折旧率,其数值设定为9.6%;It为t时期的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Pt为t时期的江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基期采用张军算出的2000年数据,为保持数据一致性以后年份均采用2000年不变价格进行计算。

(三)指标预处理

由于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且存在正指标和逆指标,首先,要消除量纲差异,本文采用如下指数化方法:

本文的指标选取中存在逆指标: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海洋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对总体评价存在更高的负面影响。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先将逆指标转正,然后通过上面的指数化无量纲处理,计算出标准化分值。

三、江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评估

鉴于DEA方法对指标体系有精练、低相关的要求,本文结合多元统计中的数据降维技术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也就是说,首先分别对输入指标体系实施主成分分析,提出若干个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的输入指标,既减少了指标个数,又去除了输入内部与输出内部的相关性,避免了DMU有效性系数的不正常评价结果,提高DEA评价的区分能力。

首先,对江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3个主成分,因为这3个主成分彼此相互独立,互相不可替代,因此可以简单地利用这三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9项指标。将主成分成份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得到三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然后再根据系数计算江苏2007~2013年各主成分输出指标数值。

然后在投入方面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得到的3个指标作为输入指标,而在产出方面选取海洋生产总值作为输出指标,用Matlab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BCC、CCR模型的计算,得到如下表格:

首先考虑CCR模型的综合效率结果,综合效率值为1即表示DEA有效。江苏海洋经济增长在2007年和2008年的技术效率不为1,因此这两年经济增长质量是非弱有效的,而在2009年至2013年技术效率为1,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S-和S+均为0,因此这三年的海洋经济增长是绝对有效的。相应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S-和S+不都为0,因此这3年的海洋经济增长是弱有效的。

综合效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它们分别代表结构和规模两方面的效率情况。在BCC模型中,技术效率指的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被评价的决策单元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其值为1说明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投入产出结构合理,在其他系数都为0的情况下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是有效的。江苏海洋经济增长在2007年和2008年的技术效率不为1,因此这两年经济增长质量是非弱有效的,而在2009年至2013年技术效率为1,但是其他系数不都等于0,因此这5年都是弱有效的,处于生产前沿面,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规模效率衡量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可变的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即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投入产出规模进行调整是否DEA有效。根据CCR以及BCC模型的结果计算可以知道,2007年至2013年江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规模效率均为1,因此其规模报酬不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相对较高,说明江苏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各要素的配置已经达到最优,各投入产出要素中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

接下来分析一下2007年和2008年非有效的原因。根据模型的求解结果来看,这两年的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值都不为1,这跟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有一定的关系,海洋经济由于涉及行业多、范围广,自身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特点,加之江苏的海洋产业多为资源依赖性的外向型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全球经济实体受到冲击和对外贸易下滑的直接影响下,江苏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和各海洋产业也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受世界经济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的影响,江苏海洋经济的增长动力和内在需求不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二来,江苏海洋对外贸易形式严峻,出口前景堪忧,海洋外向型产业生产和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最后,受国际金融急剧动荡的影响,江苏企业向海外融资的困难加大,这些都对金融危机时期中的江苏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质量构成较大的压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江苏历年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估中,只有2007年和2008年的最优效率值θ不为1,其他年份均有效,并且从2011年_始,江苏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较高,一直兼具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但是以后还应该密切监测投入产出要素配置状况,实时掌握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影响等,把握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持海洋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Bradford D F,Schlieckert R,Shore S H.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xploring a fresh specification[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0.

[2]Kaufmann R K,Davidsdottir B,Garnham S,et al. The determinants of atmospheric SO 2 concentrations: re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5(2):209-220.

[3]De Bruyn S M.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M].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0.

[4]田卫民.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53-2007[J]. 经济问题探索,2011,08:17-23.

[5]凌江怀,李成,李熙.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06:62-68.

[6]何广顺,丁黎黎,宋维玲.海洋经济分析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C].海洋出版社,2014.

[7]王玲玲.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8]狄乾斌,刘欣欣,王萌.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4,10:98-103.

[9]冯晓波.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9

1海洋产业结构“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明显

2001—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表2),第一、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8%和1.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提高了3.4%。西蒙•库兹涅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等知名学者对世界上多数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表现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进,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同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20%或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至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就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至最高水平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成为GDP构成中最大比重时,工业化就到了成熟期,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即发达经济过渡[2]。根据上述理论,再结合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2第二、三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

海洋三次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是指三次产业贡献率与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乘积,而三次产业的贡献率是指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量占海洋生产总值增量的比例。根据2001—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2—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的贡献率,进而计算出三次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效应(表3)。由表3可以看出,以海洋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效应最小,只在2002年、2006年和2009年达到并超过1%,其余年份都在1%以下,拉动效果不明显,由此也可以看出,仅仅依赖海洋资源来发展海洋经济所面临的瓶颈与压力。第二、第三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效应异常显著,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前,两者的拉动效应大都在7%以上,而且,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大于第二产业,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高、发展效益更好,更能带动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吸纳就业状况分析

1涉海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

近年来,海洋经济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也吸纳了大批沿海地区社会人员就业,涉海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2001年沿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数量为2107.6万人,占地区就业人员的比重为8.1%,2009年增加到3270.6万人,占地区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10.8%,上升了2.7%,年均增长率为5.6%[3]。分地区来看,天津、海南、上海地区海洋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最强,2009年,3个地区涉海就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32.6%、29.0%和21.3%。分产业来看,海洋渔业及其相关产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最多,2009年,3个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分别达到540.0万人、121.4万人和78.8万人,占11个主要海洋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高达59.8%、13.4%和8.7%。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海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提高,缓解了沿海地区的就业压力,为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海洋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明显高于国民经济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通常用就业吸纳弹性来反映,就业吸纳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

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1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

龚珀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数学家龚珀兹首先提出用来控制人口增长率的一种数学模型。该曲线是一条“S”形曲线,它反映了某些经济变量由开始增长缓慢,随后增长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率再逐渐减慢,最终达到饱和状态的过程。对于具有这种发展趋势的预测对象,可以选择用龚珀兹曲线进行描述[7]。在选择应用龚珀兹曲线时,应考察历史数据yi对数一阶差的比率是否大体一致相等。当一组统计数据对数一阶差的比率大致相等时,就可选用龚珀兹曲线进行预测。

2实证分析

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可比价增长速度,将2001—2009年的海洋生产总值转化成:以2001年为基期,按不变价计算的统计数据,散点图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散点大体呈现“S”走势,初步确定选用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y=kabt进行预测。对2001—2009年的海洋生产总值,计算其一阶差比率如表4所示。由计算结果可知,一阶差比率大体相等,再结合散点图分析,最后确定选用龚珀兹模型进行预测比较合适。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篇10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主要沿海国家纷纷关注海洋经济研究,并着手研究海洋经济理论,在制定的相关法律或的报告中,对海洋经济的概念也进行了界定。各国对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虽然有共识,但对海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却存在较大差异,各国海洋经济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亦不尽一致。

1各国对海洋经济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目前,有6个国家对海洋经济有明确定义。

(1)中国。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海洋经济由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构成,包括20个门类、28个大类、107个中类和380个小类。其中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12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

(2)美国。海洋经济是指来自海洋及其的资源为某种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提品或服务的活动[2]。海洋活动主要包括海洋建筑业、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修造业、旅游与休闲娱乐业、交通运输业、海洋研究与教育、海洋保险和海洋工程与设计等。

(3)加拿大。海洋产业是指在加拿大海洋区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内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其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包括内陆水域的产业活动。按照《北美行业分类体系》标准,加拿大海洋经济涉及加拿大国民经济的19个行业(门类),48个大类和85个小类。

(4)澳大利亚。海洋产业是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或是海洋资源作为主要投入的生产活动[3]。《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将海洋经济活动划分为水产养殖、新兴产业、渔业、海洋油气、造船、海上运输服务业、支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旅游与娱乐九大产业。

(5)新西兰。海洋经济由产业和地理共同界定,是指发生在海洋或利用海洋而开展的经济活动,或者为这些经济活动提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并对国民经济具有直接贡献的经济活动的总和[4]。

(6)日本。海洋产业定义为“对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日本海洋经济分为3类,即A类海洋产业、B类海洋产业和C类海洋产业。其中A类海洋产业的业务活动主要发生在海上。如,海洋渔业、航运业、拖船业、矿物、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污染防治和海洋工程建筑等。这些活动不只发生在水面,也可能发生在水中、海底和底土。B类海洋产业主要为A类海洋产业提品和服务。如,造船、钢铁和电子工业等。这些活动并非发生在海里,而是发生在陆上,沿海到内陆的区域。C类海洋产业的产品由A类海洋产业提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如,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化工业等。这些产业购买并接受A类海洋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5]。

2我国与国外海洋经济范畴比较

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关于海洋经济内涵的界定,其来源有国家法律,如日本海洋产业的内涵;有国家标准,如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内涵;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如美国、加拿大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内涵;也有研究成果,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内涵。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内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项特点。

(1)我国与新西兰、日本对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内涵的阐述最为相似。从海洋经济内涵来看,我国与新西兰对海洋经济的理解既包含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活动,又包括与直接开发利用海洋经济活动相关的活动。从海洋产业内涵来看,我国与日本对海洋产业的理解都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活动。

(2)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对海洋产业内涵的理解更为宽泛。除利用海洋资源的产业活动之外,我国海洋产业的范围还包括为海洋保护发生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澳大利亚对海洋产业的阐述,仅指利用海洋资源和以海洋资源为投入的产业活动。

(3)中国、美国和加拿大都将“与海洋及其资源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活动”纳入海洋经济或海洋产业范畴。但是,鉴于对海洋认识的不同,三国对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外延的扩展是不同的。美国将海洋经济的地域范围界定到海洋、海岸带和五大湖水域,而我国对海洋经济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海岸带,但对海洋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联的产业活动的认识较美国更为广泛;加拿大与我国从地理范围上对海洋产业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从产业范围来看,加拿大对海洋产业的认识较我国广泛,基本和我国对海洋经济的理解相同。

3海洋经济概念的共性分析

涉海性原则是各国划分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和其他经济体系的首要原则,各国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均统筹考虑地域上的涉海性和产业上的涉海性。一是地域上涉海。各国都是以海岸线作为划分沿海地区的主要依据,拥有海岸线的地区都在沿海区域划分的范围内,基于地缘政治界定海洋经济活动的地域范围。例如,我国的海洋经济活动范围主要是指11个沿海地区,美国的海洋经济活动范围指沿海和五大湖沿岸的州,加拿大海洋经济活动范围指海洋区域以及与海洋相连的沿海区域。二是指经济活动原材料和产品的涉海性。各国都认为使用的原材料来自于海洋及其产品、提供涉海服务或为涉海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都属于海洋经济的范畴。例如,新西兰将为海洋经济活动提品和服务的活动也纳入海洋经济范畴,澳大利亚把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海洋资源作为主要投入的活动都列为海洋经济活动。

4海洋经济概念的差异性分析

虽然海洋经济的界定都涉及区域和产业划分,但由于不同国家间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不同和文化差异,各国对海洋经济外延和海洋产业组成的理解差异较大。

4.1在沿海区域划分上,区域范围不同

各国公认的原则是以海岸带为基础进行划分,但对沿海区域的具体划分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国外的划分比我国更加灵活和宽泛。例如,美国推行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管理政策,在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以海岸带及其流域作为划分沿海区域的基本依据,将海岸带以及对海洋与海岸带产生影响的五大湖流域均纳入海岸带管理范畴;相比较而言,我国对沿海区域的理解仅限于海岸带区域,在沿海区域的划分上严格以海岸线为标准进行划分,而与海洋具有密切联系的江河流域都未纳入沿海区域范畴。同时,美国的沿海州、流域县和海岸带县3层沿海区域层次都包括并不拥有海岸线的地区;而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3层沿海区域层面只包括拥有海岸线的区域。#p#分页标题#e#

4.2在海洋产业划分上,分类体系和依据不同

我国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涉海产业活动进行提取,按照海洋经济活动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重新组织与分类,并对国民经济行业原有分类进行了延伸和压缩等特殊处理而形成的,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美国涉海行业分类并未建立海洋行业分类的相关标准以及独立的海洋产业分类体系,只是按照《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对海洋经济相关活动进行归类,同时从产业和地理两个角度综合确定海洋经济的行业范畴。加拿大按照新执行的《北美行业分类体系》(2002NAICS)标准按三次产业划分海洋经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产业分类》对海洋经济的构成进行归类。日本将海洋经济分为3类,包括业务活动主要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为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提品和服务的产业,以及由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提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海洋产业。

5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