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思潮十篇

时间:2023-08-25 17:23:52

现当代文学思潮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1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问题分析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二、分析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措施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岚.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浅析[J].青年作家,2014

[2]康小红.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5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2

【关键词】后现代;大众文化;中国大学生;积极影响

一、理论基础

早期的大众文化主要指Mass Culture而言,译为大量的、多数的、群众的、聚成一体的文化,含有无知、庸俗、偏见等含义,是正处于上升期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下层工人阶级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基础。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诺(Adorno)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欺骗群众的统治工具,目的就是制造大众的虚假需求,剥夺工人阶级的政治和反抗意识,使其盲目追求,甘心忍受资本主义的奴役。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开始涉足大众文化研究,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斯(Williams)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不赞同将工人阶级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文化对立起来,开始用“Popular Culture”代替“Mass Culture”。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迅速兴起,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之后随着电视,尤其是网络等媒体的出现与广泛使用,大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研究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以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给后现代大众文化赋予了一种肯定的色彩,这在大众文化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公开宣称,大众文化不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是人民创造的。他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矛头完全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把大众只看做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他提出重新理解大众文化,重新审视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他认为,民间文化是从下面长出来的,是人们自发的土生土长的表达,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人民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表明大众文化可以制造积极的快乐。

二、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信息传媒技术的全球同步传递,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失时机地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后现代大众文化也随之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笔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则主要着眼于中国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笔者最近阅读了多篇中国当代研究学者所著相关文章,诸如刘建佳的《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徐景一、王迎春的《浅谈流行文化和世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刘红林的《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及肖尚君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等,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对中国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的影响给予消极的批判,认为其模式化、平面性、世俗性等特点极大地抑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削弱了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以及信仰的追求,使他们精神匮乏、信仰迷茫、追求享受,甚至走上消沉与堕落的道路。对此问题笔者认同约翰・费斯克的观点,认为后现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受众,尤其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不只是被动受控的客体,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性及判断力。因此我们要看到后现代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着彰显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身价值的需求,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文化环境。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大众文化中交互性成分被无限放大,进入一个大众参与表演的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的短短10余年间,由于电视这一流行文化的核心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选秀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群体前所未有的关注。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选秀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表演的舞台。他们可以报名成为比赛选手,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艺,尽情地展现压抑在心中的张扬自我的愿望。他们也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参与演出,因为观众同样可以成为场内及场外的大众评审,场内大众评审手中有决定哪位选手继续留在场上的权力,场外观众也可以用发短信或网上投票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实际上都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与表现者,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一个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大众文化形式就是流行音乐与卡拉OK。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在享受流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享受的同时,同样也想要像他们心目中的流行偶像一样一展自己的歌喉,并展现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卡拉OK的盛行便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表现自我的欲望。此外,对于休闲运动的选择,如瑜伽、跆拳道、街舞、户外旅游也受到大学生的偏爱,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和释放压力的主要方式。

(二)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挫折感及辨析力,引导其塑造健康人格。

“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在选拔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环节“PK”。选手们在每一轮的晋级中都有可能被淘汰。虽然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希望自己能走到最后成为冠军,但一旦被淘汰,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叹息,用微笑鼓励继续留在舞台上的同伴。面对这样的挫折,他们表现出了超出实际年龄的心理承受力。同样,许多备受大学生喜爱的偶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窘迫。但他们拥有美丽的心灵和超强的意志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低头,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他们这种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正是年轻一代大学生所缺失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从正面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感,磨练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同时我们也看到,选秀活动是不少大学生误认为进入娱乐圈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使许多人的成才观、价值观、爱情观或多或少刻上了明星的印记。因此我们要利用选秀等活动从反面培养大学生的辨析力,引导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大众文化潮流中去除盲从、虚荣的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

(三)网络媒体与网络文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本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公共、公平的表达与交流的平台。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逐步普及开来。例如在人人网或校园BBS的论坛中,往往只有一个话题,每个注册的大学生都可以针对此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心得。他们可以简单的赞成、反对,也可以进行专业的评论或分析,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甚至频频抡起“板砖”或“斧头”。跟帖也同样地被阅读或评论,大学生往往能够从这些充满生命活力和个性色彩的表达中找到共鸣。这样,大众的文化感受不再是私人性的,而是使大学生获得了公共、公平的表达和交流的途径。

(四)大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文化通道,有利于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熟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即将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太多的恐惧和陌生。

大学生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中,往往有些自命清高、唯美、浪漫的情怀,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上、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隔膜。而带有浓重的市场化、商业化气息的大众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使种种新鲜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进入校园,从而为相对单纯的校园增添了新的社会元素,是大学生在不经意间产生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习得了一定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模式。不难发现,大学生“愤青”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自我期望与评价也趋于客观。虽然他们不乏对社会不公和就业压力有所抱怨,但总的来看他们的心态还比较务实和理性,对即将步入的社会具有了更加包容的心态和平和的意识。

四、结语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各种后现代大众文化形式随之铺天盖地地进入大学校园,值得肯定的是它们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同时我们又要居安思危,有意识地避免其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诱导。我们应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清楚自己该去追求什么,坚持什么,倡导什么,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素质带动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姜华.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威廉姆斯.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5]陆扬,. 大众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黄群英,张春芳.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文化品位提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95-97

[7]刘红林. 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36-140

[8]刘建佳.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29-31

[9]肖尚君.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J]. 辽宁教育研究,2008(7),120-122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3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现代性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剧烈变革,文学也必然回应这种变革,或者表示赞成,或者表示反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这就意味着每个民族的文学思潮的特性是由它的现代性特性决定的。因此,考察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必须考察中国现代性的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是它的外发性。所谓外发性是指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的现代性不是来自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是启蒙理性,包括工具理性(科学精神)和价值理性(人文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而发生于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本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佛家(本土化了的禅宗),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都没有成为现代性的土壤。这就注定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必须从外部引进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具有外发性。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进的,确切地说,部分是西方列强强迫我们接受的,部分是我们自觉地引进的。Www.133229.COM在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中国经历了从抵制和被迫地接受到自觉地接受、学习和引进现代性的运动。这种现代性的外发性,必然与中国文化传统冲突,也必然缺乏本土文化传统的支援意识,从而造成中国现代性的脆弱性和艰难性,它的历程必然是曲折迂回甚至是有反复的。

中国现代性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欧洲的历史表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致的,现代性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动力,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是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社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这意味着批判西方现代文明;而现代性又必须从西方引进,这意味着以现代西方现代文明为楷模、向西方学习。这样,中国的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就发生了冲突,二者不能同步进行,必须取舍其一。由于民族危亡的紧迫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建设现代性的任务。于是,五四以后,以牺牲现代性为代价,甚至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走上了争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基本任务的革命道路。这就造成了中国反现代性思潮的强固影响以及现代性的滞后性。

20世纪是中国现代性发生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冲突的历史,也是现代性失落与回归的历史。20世纪的中国历史大致上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现代性被引进和发生的时期。第二阶段,五四以后至建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压倒实现现代性任务,启蒙转化为革命的时期;而建国以后至“文革“是初步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但反现代性的思潮(表现为极“左”思潮)仍然主导的时期。第三阶段,新时期以来(包括80年代的新时期和90年代的“后新时期”)则是现代性回归和建设的时期。

在交织着现代性启蒙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主题的20世纪,文学思潮也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作为现代性的反应的文学思潮也具有了外发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体现为它不是本土文学的内在发展的产物,不是自发地生成的,而是受外来思潮的影响,从国外引进的。由于传统社会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没有产生现代性,因此,中国文学只是与前现代性发生关联,没有发生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条件。中国古代文学虽然有不同的风格、流派,但一直没有摆脱古典文学的传统,基本上没有超出传统理性的制约。因此,中国虽然有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但是并没有发生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只是在现代性进入中国之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才真正地产生了。在五四启蒙运动中,从西方引进了科学、民主,这是现代性的中国称谓,这意味着现代性产生。现代性引发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剧烈变革,面对着这种变革,文学必须有所回应,于是就有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既有现代性发生的历史条件,又有国外文学思潮的思想资源。中国的文学思潮接受了欧洲文学思潮的影响,并且直接引进了欧洲现代文学思潮。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就已经知道欧洲文学有理想与写实之分,以后又知道有写实与浪漫之分。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以西方文学为榜样,发生了“三界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的革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前奏。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界自觉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对西方文学思潮的了解就更详细、真确了,不仅知道了诸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主张,而且也大量翻译、介绍了这些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使这些文学思潮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中国文学又对欧洲现代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五四以后又从苏俄接受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新古典主义;同时也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其他非主流文学思潮。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就发生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使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相沟通,并具有了基本内涵的一致性,从此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行列。在传统社会,中国文学是封闭自足的,它没有汇入世界文学潮流之中。只是在引进了现代文学思潮之后,中国文学才向世界文学开放,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茅盾说:“民族文艺的新生,常常是靠一种外来的文艺思潮的提倡,由纷乱如丝的局面暂时地趋向于一条路,然后再各自发展。”[1]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学现代化之路是引进西方文学思潮。胡适主张“全盘西化”,他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不可不取例。”2傅斯年主张:“我们希望将来的文学,是‘人化’的文学,须得先使它成欧化的文学。就现在的情形而论,‘人化’即欧化,欧化即‘人化’。”3这意味着中国文学思潮必然大体上遵循世界文学思潮的发展路线,包括它的内涵和命名都与世界文学思潮基本上保持一致。这就触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要遵循西方文学思潮的路线,并且要冠以西方文学思潮的名称(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而不能有其他的路线和命名呢?根本原因是,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而现代性是人类共同的选择。尽管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文学传统不同,但社会发展一定要走现代性之路,文学也一定要回应现代性,因此,就必然形成相应的文学思潮。从欧洲文学史上看,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否定性回应;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否定性回应;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生存危机的否定性回应。这些文学思潮虽然是首先在西方发生的,但由于有相似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学思潮的传播,也将在中国发生,尽管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会有某些不同的特性,但在基本内涵上应该有一致性。

我们应该充分注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特性,这种特性来源于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包含着后发性,即它是在西方已经实现了现代性之后才开始引进现代性的。这就造成中国文学思潮的后发性,即它不是与世界文学思潮同步的,而是滞后的。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而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五四文学时期,西方文学思潮已经是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而中国文学面对的是欧洲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全部文学思潮,诸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作为思想资源而被引入。五四以后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中国文学对这种多元的文学思潮必须有所选择,而不能一股脑儿地接受。选择的根据就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需要。20世纪的西方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而中国还是前现代社会,因此,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也必然不同,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体现在各个阶段中,无论是五四时期,还是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新时期、后新时期,都是如此。

20世纪中国现代性与世界现代性之间的时间差,使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受到了历史上形成的诸多外来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诸多外来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潮。因此,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是直线的传播,而是多元选择的结果。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受到诸多的外部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包括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前半叶的浪漫主义、19世纪后半叶的现实主义、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主义和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思想资源都可能被中国接受,从而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但是,中国文学思潮形成和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也是是以中国现代性的发展状况为根据的。在20世纪,中国从诸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外部文学思潮中,选择了特定的思想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主潮。

五四时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性没有确立,当时的历史任务就是引进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民主的旗帜,呼吁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文学也呼吁和争取现代性,而这正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因此,五四文学思潮的主流就是启蒙主义。它的批判对象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而是封建主义的前现代性。五四文学的基本主张是启蒙主义的,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表明了这一点:“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其中强调了新文学的写实性(描写现实)、社会性(启蒙功能)和平民性(平民主义)。这都是启蒙主义文学的特性。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表现人生,指导人生”,蕴涵着鲜明的启蒙理性。这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主张,而是启蒙主义的主张。 创造社虽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启蒙的使命。创造社的理论家成仿吾提出文学的三种使命:“(一)对于时代的使命,(二)对于国语的使命,(三)文学本身的使命。”2这种社会使命就是启蒙的使命。这种主张也不是浪漫主义的,而是启蒙主义的。五四时期的西方已经进入现代社会,而且现代性已经确立并且显露出负面性。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生,开展了对现代性的历史批判。这样,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与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由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性还没有确立,而是刚刚发生,文学的历史任务只能是争取现代性,而不是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不可能接受现代主义,而对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采取了置而不论的态度,并没有加以引进。五四启蒙思想家的想法是,按照进化的顺序,先引进和发展写实主义,以后再引进和发展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例如陈独秀说:“ 我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1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世界文学已经走出现实主义而进入现代主义,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仍然认为要引进写实主义(实际为启蒙主义)。文学研究会指出:写实主义在世界文坛已经有衰竭之象,但国内还有介绍之必要,“而同时非写实的文学亦应充其量输入,已为进一层之预备。”1五四以后开始了革命运动,这是为了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需要文学的支持,相应的文学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五四以后引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它的政治理性原则以及诸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形式规范是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和形式规范的变体。因此,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包括“文革”文学)的主导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它的极端形式“两结合”。而此时,西方世界现代性已经高度发展,其弊端充分显露,文学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全面批判和反抗,世界文学已经处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期。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也没有选择现代主义,这是由于,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引进和发展新古典主义,这就意味着强调文学的政治理性主义和形式规范,而不能接受非理性和破除形式规范的现代主义,更何况现代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如果说五四时期是搁置了现代主义的话,那么五四以后的主流文学思想几乎无一例外地抵制、批判现代主义,如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认为:“譬如未来派意象派表派等等……这些新派根本上只是传统社会将衰落时所发生的一种病象,不配视作健全的结晶,因而亦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艺术上的遗产。”1对现代主义的抵制和批判一直延续到“文革”。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重新引进和争取现代性,因此文学思潮的主流是恢复五四启蒙主义传统。新时期文学主潮反思和批判反现代性的极左思潮,争取人的价值,这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都发挥着文学的启蒙功能,启蒙理性特别是人道主义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指导思想。新时期后期开始出现批判现代性的文学倾向,非理性主义抬头,各种先锋派出现,但没有形成现代主义思潮。同时,新时期文学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没有注意,更没有加意引进。90年代以来,进入后新时期,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现代性开始确立。虽然中国现代性刚刚发展,但在争取现代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反思和批判现代性,虽然解构现代性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历史选择。此时西方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世界文学思潮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后新时期文学开始接受现代主义,但对后现代主义仍然难以消化。后新时期文学思潮多元化,理性主义消退,非理性主义高涨。与此相应,启蒙主义消退,而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崛起,开始对现代性进行批判。这个时期的文学趋势是向现代主义过渡。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非同步性,也造成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接受的“误读”。由于对外来文学思潮的接受受到国内现代性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对外来文学思潮的理解往往被当前的需要所左右,这就造成了对外来文学思潮的误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显著也是最为影响深远的“误读”是五四文学以及革命文学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读”。

五四文学是启蒙主义文学,它接受的思想影响也应该是欧洲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但欧洲的其他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也成为五四文学的思想资源。在接受这些思想资源的时候,就发生了误读。五四以前,文学界对西方文学思潮了解不多,仅仅知道有“写实”与“理想”之分,并不知道更具体的文学思潮的划分。它们认为“写实”派除了运用写实手法以外,还用文学干预现实,它的内涵不仅包括了现实主义,而且也包括了启蒙主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新古典主义。它们还认为,“理想”派超脱现实,有审美主义倾向,它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了浪漫主义以及唯美主义等现代主义(因此现代主义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这就意味着五四以前,并没有把握这些文学思潮的实质,不能准确地区分各种文学思潮,从而为五四文学对外来思潮的误读设下了伏笔。五四文学认为自己是以写实干预现实,因此就沿用了写实主义的名称,这个名称范围不仅仅限于现实主义,还涵盖了启蒙主义等,但现实主义较之启蒙主义时间上更接近五四,而且也影响更大一些。后来受苏俄文学理论的影响,写实主义很自然地就改称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内涵就完全被排除了。五四文学把现实主义当作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接受,吸收了它的写实手法和批判精神,但却进行了实质性改造,即把现实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转换为对封建主义(前现代性)的批判。五四时期的茅盾提倡“自然主义”(当时对现实主义的称呼),但他强调不是“人生观的自然主义,而是文学的自然主义”,“是自然派技术上的长处”1这里明显地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技巧接受,而舍弃了其批判现代性的精神实质。而且,五四接受的外来现实主义思潮,有的就是对启蒙主义的误读。这里主要指的是对俄国启蒙主义的误读。俄国19世纪文学交织着启蒙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思潮,因为当时俄国面临着批判封建主义与批判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而五四文学把19世纪俄国文学包括普希金、果戈里、契可夫等启蒙主义一股脑地当作现实主义接受了。郑伯奇指出:“文学研究会的写实主义始终接近着俄国的人生派而没有发展到自然主义。”2这就造成了以现实主义之名,行启蒙主义之实的状况。新时期文学延续了对现实主义的误读,它恢复了五四启蒙主义,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就是启蒙主义对现代性的回应。但新时期文学却自以为恢复了五四现实主义,把启蒙主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当作了现实主义的任务。新时期文学的强烈的启蒙理性使它区别于现实主义,从而成为现实主义旗号下的启蒙主义。

五四以后,接受了苏联传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是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的,而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现实主义。但是,它却被当作现实主义的发展,这里面仍然有误读的成分。由于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手法或超历史的“创作方法”,因此就可以不顾其历史性和前现代性的本质,赋予其完全不同的思想倾向,即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写实手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新的、更高形态的“现实主义”。

对浪漫主义的接受也是一场误读。由于浪漫主义在五四以前就被当作理想主义,因此虽然五四时期创造社作为启蒙主义中的一个流派并没有自称为浪漫主义,但在30年代,在苏联文学理论的影下就进行了浪漫主义的命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抽离了浪漫主义的历史性和反现代性内涵之后,在接受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程中,就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包含着浪漫主义。到了50年代后期,更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即所谓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结合。而实际上,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性、,而浪漫主义也不等于理想性,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特殊方面的批判。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互相包容,也不可能互相结合。总之,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创造社和建国以后的“两结合”都不具有浪漫主义的品格,前者是启蒙主义的一个流派,后者是新古典主义。

与欧洲文学思潮演进的有序性相比,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进具有某种非有序性。欧洲文学思潮与现代性的发展相适应,而欧洲现代性的发展是正常的,它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具有同一性。因此,欧洲文学思潮就按照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顺序发展。而在中国,由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现代性发展受挫,文学思潮的发展顺序被打乱。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演进顺序是: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五四以后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的启蒙主义和后新时期的多元发展并向现代主义过渡。这个历史进程有颠倒,如欧洲新古典主义之后是启蒙主义,而中国则是启蒙主义之后是新古典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任务,走上了以反现代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这就造成了启蒙主义的夭折和向新古典主义的后退。同样原因,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演进也有反复,如五四启蒙主义夭折之后,时经半个多世纪,在新时期又继承了五四传统,开始了启蒙主义。而且,在五四以后发生的非主流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在抗战和建国以后中断了,而在后新时期得到恢复、发展,从而表现为一种历史的重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非有序性还表现为多种文学思潮同时出现,打乱了文学思潮的先后顺序。欧洲文学思潮虽然也有两种文学思潮同时存在的局面,但那是在思潮更替时期的短暂现象,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替时期。但中国多种文学思潮的同时存在并不是由于思潮的交替,而是由于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多元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并存,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性并存,因此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对现代性的呼吁以及对现代性的超越批判都同时发生,加之历史上发生过的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就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同时并存的局面。30年代启蒙主义的余波仍然存在,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已经产生,现代主义开始露头,而革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潮。由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是现代性发生的初期,也出现了多种文学思潮杂陈的情况,如鼓吹人道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主义虽然开始退潮,但仍然存在;以张承志向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新写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崛起;同时,各种先锋派组成的现代主义开始高涨。这种状况造成文学思潮混杂不清的局面,如果不加以准确的区分,很容易出现认知上的混乱。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特殊性,也造成了文学思潮的复合性。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是朝发生之时,西方已经发生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它们都同时引进,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茅盾如此描述这一现象:“近代文学的各种-ism都在我们文坛上起过或大或小的泡沫,然而又不是此兴彼伏的递代,而是同时交流,成一个大漩涡。”[2]郑伯奇也说:“我们只想指出这短短十年中间,西欧两世纪所经过了的文学上的种种动向,都在中国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来。”[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由于受到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自己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吸收多元的文学思潮的因素,从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单纯了,往往呈现出多种思潮的复合性特征。五四启蒙主义吸收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甚至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从而使自己具有了某些非启蒙主义的特性,如鲁迅与文学研究会的创作带有某些现实主义的特点,其写实性、批判性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的某些特点,其主观性和理想主义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鲁迅的《野草》等作品还具有某些现代主义的特点,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即使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也受到了现实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建国前的革命现实主义(如《子夜》),具有某种现实主义的特点,其批判性也超越了欧洲新古典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有这种情况,如启蒙主义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有的甚至渗透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因素,典型如王蒙的小说对“意识流”手法的尝试。还有,新写实主义本身具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性质,但是也吸收了某些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因此其批判性不像现实主义那么鲜明。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与受阻,使反现代性文学思潮薄弱,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文学思潮,而启蒙主义(时间较短)与新古典主义(时间较长)交替成为主导思潮。中国始终没有形成成规模的现实主义思潮。五四以后,在新古典主义的主潮之外,也有批判资本主义(即使是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灾难的现实主义思潮,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对现代城市中底层生活的描写,对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给人带来的苦难和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但中国现实主义思潮很薄弱,远没有可能与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抗衡而成为主流。中国浪漫主义也发生了,但更薄弱,更不可能成为主潮。由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出现,传统农村文明的衰落,也产生了讴歌农村文明、批判城市文明的浪漫主义。典型如沈从文对农村乡土人情的美化和留恋,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拒绝和批判。这种浪漫主义像一朵绚烂的小花,虽然美丽出众,但寂寞寥落、转瞬既逝。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全面拒绝和反抗,在中国,这种思潮也超前地出现了,如李金发等的现代诗歌、刘纳鸥等的新感觉派小说、张爱玲等的都市体验小说等。但其主流只是在30年代昙花一现,就在抗战催发的强大的新古典主义潮流中消失。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呼吁现代性的启蒙主义主潮之外,也存在着诸如反叛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的浪漫主义(张承志、张炜):揭露、批判庸俗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新写实)和拒绝现代性、抒写现代人生体验的现代主义流派,但它们仍然没有成为主流。更重要的是,这些反现代文学思潮都不大成熟,特别是现代主义不够成熟,以至于难以确切定位,甚至有人说它们是“伪现代派”。中国反现代性文学思潮的薄弱与不成熟有中国现代性薄弱与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理性主义的强大影响的原因。中国文化缺少科学理性的传统,也没有发生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因此现实主义的基础薄弱,现实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传统的强大影响下,中国文学很难接受现实主义的客观主义与批判精神。即使五四时期提倡写实主义的茅盾,也对现实主义有所保留。他说现实主义“(一)是在太重客观的描写,(二)是在太重批评而不加主观的见解。……但是徒事批评而不出主观的见解,使读者感着沉闷烦扰的痛苦,终至失望。”1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倾向与欧洲希伯来文化的非理性传统截然不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难以接受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怪诞、神秘、颓废的风格,从而限制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也缺少欧洲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如沈从文小说的写实、理智、宁静的风格就与主观、非理性、神秘主义和颓废精神的欧洲浪漫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再如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产生的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虽然具有某种非理性主义因素,但远没有达到西方现代主义的程度。在后新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一种非理性倾向,代表如王朔的小说,还有贾平凹的《废都》,这种潮流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道路。但中国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的出现,仍然要假以时日。

参考文献:

[1]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1922年7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

3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1卷第2号。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2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1923年5月12日《创造周报》第2 号。

1 陈独秀《答张永言》1915年1月15日新青年》第1卷第4号。

1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载1921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载1925年5月《文学周报》。

1 《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通信》》。

2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8月出版。

[2] 茅盾.中国新文学运动史[a].茅盾文艺杂论集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p474.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4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35-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思想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与国内的社会思潮进行交流交融交锋,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思潮,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特点

1.当前社会思潮的类型。当代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争相涌动,对大学生思想素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等。(1)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强调个人原则、平等原则、自由原则,试图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当作整个世界的主流意识模式进行推广,力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诋毁和污蔑并进而否定和取消。(2)思潮。思潮是企图以重新解读为名,任意歪曲历史的一种思潮,主要表现是歪曲和篡改历史、贬损和否定我国的革命、片面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所做出的努力、丑化英雄人物等。 (3)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观察,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整体性角度来认识中国。其基本观点是要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自觉抵制西方经济、政治、文化霸权,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实现本民族的发展。(4)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面向中国本土、面向古典、面向纯学术的文化潮流,它模糊了中国与西方社会所处历史背景的差异,并带有一种泛中华的诉求。

除了以上几种社会思潮之外,新左派、普世价值论、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当代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对开阔大学生视野、满足求知欲、增强批判意识、促进个性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少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辨析的能力,还不能客观理性认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当他们在社会上、网络上接触到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新”观点、“新”思想时,容易被吸引误导。总体来看,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一消极为主,尽管是少数人,但不容忽视。

2.当前社会思潮基本特点。当代社会思潮除了作为一种传播思想而具有思想性、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等特征之外,还表现出多元交融,涵盖领域广泛;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呈碎片化发展;传播途径以互联网为主等新的特点。(1)多元交融,涵盖领域广泛。当代流行的社会思潮则多达十几种,涵盖领域更加广泛。从人民论坛的思潮调查来看,每年评选的十大思潮,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各种思潮并没有明确的思想界限,他们更多地把这些思潮看成是同一思想基础和内容的东西。这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并不仅仅是通过对某一种思潮的深入了解来接受某种思潮;另一方面表明各种社会思潮并不是以单一的方式传播的,而是相互交融在一起共同产生影响。(2)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呈碎片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潮主要以理论的正确性和观点的完整性影响高校师生。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些集新奇性、有用性、同感性、通俗性的社会思潮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接受当代社会思潮的原因并不因为其观点的正确性、系统性以及理论的完整性,而更主要以感性的方式接受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向零星化和碎片化发展的状态。(3)传播途径以互联网为主。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各种思潮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基本上传达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网络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氛围更适于表达不同意见,成为思潮传播的重要平台。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受访者选择“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作为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方式,远远超过“报刊、杂志、图书等纸媒”(2%)和“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大学课堂等场所”(5%)。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

1.信仰层面:引发信仰危机,弱化政治认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辨能力,在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时,少数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情绪及信仰危机。他们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用”,马克思主义“过时”,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西方的模式。除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外,在部分社会思潮影响下少数大学生政治情感淡漠,他们主张在政治上既不积极,也不消极,做平常人,“去政治化”正成为这些人中流行的时尚。

2.道德层面:引发道德滑落,歪曲价值观。当前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使一些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物质欲望、丑恶腐败等现象时,道德与良心的坐标偏离轨道,出现社会公德缺失、个人道德滑落情况。在价值观层面上,大学生渴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理、敢于尝试的心态,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观点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使得少数大学生渐渐迷失正确的方向,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

3.心理层面:引发错觉心理、失意心理、盲从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希望独立地探索人生和社会的意识也有所增强。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以其强烈的理论色彩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倾向,进一步强化了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当现实与理想出入较大时,还会进一步诱发大学生失意悲观心理的产生。同时,大学生容易受朋辈影响,一人受社会思潮“奇异”观点影响容易感染到其他人。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会很容易淡化所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政治、文化、消费等方面形成茫然跟风的“从众心理”。

三、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路径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思潮的理论、性质、观点鱼龙混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辨析各类社会思潮的实质的技巧,积极反对各种消极的社会思潮。

2.培育高校正能量的思潮旗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培育高校正能量的“思潮旗手”,是实现对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并消解其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根本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干力量为高校的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还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媒体,敏锐捕捉社会思潮传播造成的大学生思想的热点、焦点和疑点问题,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分析,提高对社会思潮的政治鉴别能力和科学分析水平。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以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引领,完善学习场所的布局,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同时,还要注意校容、校貌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接受科学化、现代化的信息。

4.加强对社会思潮研判。当前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和影响更加多样、更加隐蔽,对各种社会思潮我们不能简单加以处理,而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社会思潮的历史脉络,分析其理论体系和政治诉求,揭示其内在本质和现实特征。在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高校要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关注网络传播平台,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判、引导。

参考文献:

[1]鲍存侃,李建国.近十年来影响青年的国内外思潮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何凡.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4,(2).

[3]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4]王易,许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2).

[5]周学增.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Ideological Trends on the Ment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U Fan

(The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5

一、选择与借鉴:“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接受取向

同其他理论思潮一样,后学思潮在中国的理论传播与影响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后学思潮被一些外国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引进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1979年,《世界文学》杂志率先刊登了汤永宽先生翻译的索尔贝娄的后现代长篇小说《赛穆先生的行星》。随后的1980年,《外国文学报道》杂志,先后介绍了美国几位著名的后现代小说家,同年,发表了董鼎山的两篇文章《后现代派小说》和《所谓后现代主义小说》。1983年,《读书》杂志发表了董鼎山的文章《60年代以来美国小说后现代主义及其他》。1987年《世界文学》杂志推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专栏,并发表了钱青的文章《当代美国试验小说的技巧》。这一时期,学界完成了对后现代小说的引进,但总的来讲,此时的后现代小说研究仍停留在对形成过程、创作特征、社会背景等方面研究的基础阶段,尚未从精神特性上形成具有深度理论水平的宏观后现代主义。相对于后现代小说来讲,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界一开始就显现了整体接受特征。这同中西方访问交流所催生的理论热潮密切相关。1983年,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受邀到山东大学演讲。1985年,杰姆逊在北京大学展开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讲座。1988年,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专著《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文版出版。同年,易布思与佛克玛合著的《20世纪文学理论》出版。1989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专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文版出版。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和理论著述引起了中国文坛的极大关注,并直接带动了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具有“后学”特征的理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转折与变革:“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后”语境的形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格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表现,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文学研究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来看“,后学”思潮中所倡导的反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反传统以及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促使其形成“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其认为本质化的文学理论禁锢了作者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文学的创新发展,应解放思想,追求个性化、细节化、创新化的文学创作。其二,我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成的,它具有自己复杂的转变过程,这种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上,更是体现在对文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原则重视度的提升上。这一时期出版的《无边的挑战》《隐蔽的成规》《表意的焦虑》等著作都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创作原则以及研究方法都提出了深入的批评,并指明了“后”语境下我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以及创作原则的发展方向。其三,批评实践形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多元选择。在后现代主义以及后学思潮的影响之下,我国当代文学在实践批评形式上也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打破了既定陈规,更是对传统“体系情节”理论研究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有助于当代文学的重新建构。

三、危机与重构:“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构

在“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型,伴随着转型而来的不仅是文学思想的融合与发展,还包括理论范式、理论传统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多重理论资源间整合的焦虑与压力、不同理论话语之间求异、趋同的危机与挑战。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仍是消化、整理包括“后学”思潮在内的当代西方文论新现象、新趋势、新发展,以增强中国文论研究的生命力。曾繁仁先生曾指出,“后”语境下的文论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逐渐走向的建构,尤其是对唯科技主义、唯经济主义等不恰当现代性主义的反思,更是可圈可点,这使得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走向了一种创新与共生的理论形态。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6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涵义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在某种范围之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具备某种相关的理论形态,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具有重复性、政治性、现实性、群体性、可引领性的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精神表现,反映了不同群体与阶层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感受、期望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种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传播。使当代中国思潮除了具备了政治性、群体性、现实性等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备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思潮的特质,如:既有生态主义思潮爱国主义思潮等进步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又有一些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思潮。它们此消彼长,互相对立,对社会产生不同影响。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社会思潮对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稳定时期,受其影响更是深刻。作为对社会思潮最敏感的人群,当代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正确的因素给他们以思想熏陶、推进其社会化的进程、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而积极奋斗;另一方面,消极甚至错误的因素则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

当代社会思潮多种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学、艺术……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论,为当前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首先从思潮所涉及的内容方面,既有关于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勾画蓝图的思想,例如全球化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化思潮等;又有审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路径的思想,如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另外有些思潮还从价值伦理的视角研究公平与正义、民主、和谐、善与恶、美与丑,而后现代主义从反思的角度质疑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更是引起特别关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代社会思潮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视角独特,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使他们更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现实问题。

(2)增强了民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热爱国家,关心民生及政治责任感等多种社会关怀在大学生身上始终体现着。在与社会思潮相关联一些生命价值、事业追求、政治理想等方面,相应地表现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理性的克服灰色文化中的过多的如存在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成份。另一方面,在高校强调办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指导下,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广大师生利益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基本能够充分表达。受到相关社会思潮影响,各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开辟多种渠道满足学生需求,同时,随着利用网络、论坛等大众媒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意识明显增强。

(3)提高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也更加多样化、全方位。特别是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这样的变化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风险,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比较与鉴别。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在客观上达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妨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同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作为目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思潮,其主要表现就是思想上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推崇个人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反对外在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观点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它促使很多大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严重妨碍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与理想。

(2)消费主义倾向呈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国封建社会到近现代,一直是人们信奉不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在多方面的影响到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盲目从众、竞相攀比。如追求名牌,崇尚档次等。受到消费观念的误导,引发了大学生盲目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媚俗消费、赶潮消费、 “面子”消费、等高消费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其次,消费主义思潮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强烈性与无节制性使大学生变得贪图享受、独立性差、讲排场、爱慕虚荣等,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倾向拿金钱去衡量与解决,而失去了自己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消费主义思潮还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大原因。由于受到强烈的消费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识的影响,引发了一些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3)价值取向唯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的弊端充分显现,轻过程,重结果,因此造成了多种社会病与心理病,例如贫富差距拉大和急功近利等。这种市场不仅在经济领域形成重要影响,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的熏染,他们都期望迅速成长、建功立业,不可否认,一定的功利心理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自立自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进而开拓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而过分地急功近利,会不可避免地腐蚀着不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陷入功利主义的迷途。从而使价值取向唯功利化,失去了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向上心理。

三、大学生正确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潮并存是客观事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的特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的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需要对这种力量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其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大力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组织融思想、学术、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哲理深刻、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民意,了解外国与中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从而使他们摆脱颓废虚无的后现代主义、吃喝享乐的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学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

首先,大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消除大学生对消极的社会思潮的神秘感、新奇感。在此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来研究和回答学生关心的各种社会思潮,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与对比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自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及发展奉献聪明才智。其次,要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社会思潮、抵制不良思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

[2]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J].理论与改革,2005(6):10-12.

[3]查国平:全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惟政治教育立异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7

文化思潮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社会文化的思想潮流现状,是一种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的文化运动,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由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发端并推向社会一定层面。由改革开放为动力而推动的我国社会转型是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这种转型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出现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异彩纷呈,相互激荡的局面。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的集中地,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带,也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及影响最大的地方。文化思潮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在大学校园则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出来,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学术氛围,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时期各种文化思潮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会发生冲突、产生对撞。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当代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应对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基本态度的变化,说明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文化思潮的冲突与对立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华大地激流涌动,以各种形式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90年代后则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以及“后现代主义”;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局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视角看,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不得不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撞中接受新的审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受到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及全球化的强大冲击,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论”的论调101也不绝于耳。各种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关于世界、社会、历史及人生观方面的观点差异决定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对撞。 (一)非理性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 非理性主义思潮源起于欧洲19世纪中期,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象和工业化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以“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形式在高校引起一股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非理性主义极端夸大非理性的决定作用,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基本不同甚至对立的。如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认为“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没有解决的矛盾的错综纠结,它所走过的历史,也是杂乱无章的一片混乱。一切都是盲目的,只受偶然性的支配。人的理智无法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无力给他周围的这种混乱带来理性的秩序,只能按照它本来的样子去接受它”。[1] 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认为人的本能、情绪、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本能即生命冲动和望,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创造源或原动力;情绪和直觉可以作为把握世界和判断真理的标准。在个人价值与社会、集体关系的认识上,认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不应该为什么权威、整体和更高的东西牺牲自己的利益。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是个人的结合,离开了个人就无所谓社会,反对为社会而限制个人,反对为整体牺牲个人。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发生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 (二)后现代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战后的西方社会,其实质在于否定传统,否定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在文化内容上,主要以仇恨、暴力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是大众化、商品化的表达,呈现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精神特征,以感官快乐为人生目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文艺及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在大学生中风靡开来,在精神结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90年代初的“王朔热”,其作品所体现的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小说名称“玩的就是心跳”成为时代流行语;后现代诗歌、后现代系列影视剧“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历史观念作了调侃式的嘲讽。正是这种调侃既满足了大学生的政治无意识,又带来了一种挣脱了语言规范而获得解放的,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狂欢”,是大学生宣泄情绪的“窗口”。[2]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渐淡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三)文化保守主义与历史唯物论的冲突 保守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对立而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20世纪以来,保守主义经过修饰,从以前的维护封建主义转到了维护资本主义,“二战”后成为同自由主义并列的资本主义两大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于20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形成了文化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保守的自由主义等不同派别。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儒学热”、“新儒学热”和“国学热”,90年代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口号下,海内外“国学热”骤然兴起,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历史课题面前,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表现出过分的钟爱,不少学者打出了“复兴儒学”和“大陆新儒家”的旗帜,宣称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认为儒学可以拯救世界。一股阅读、研究儒家经典的热潮首先出现,对佛经、易经、禅宗的研究在大学校园受到青睐。以文化观念解读历史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诉求,因此所谓文化史观、道德史观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对唯物史观造成巨大的冲击。#p#分页标题#e# (四)对革命历史观的否定 后现代主义在历史学的体现以“告别革命”为招牌,否定和反对一切中国革命,导致思潮,其现实的理论形态并不是否定以往所有历史,而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出发,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这种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是一种违反历史事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义思潮。以这种历史观为基础出现的书籍、影视作品等大量涌入文化市场,成为畅销产品,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心理文化结构和世界观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容易使青年学生缺失基本的是非观,滑向历史的虚无主义。又如,在后现代史学家看来,历史只不过是“那些稍纵即逝”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的堆积,通过“解构”宏大叙事,“碎化”历史,否定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否定社会历史的主体,近一两年流行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历史的另类解读,使传统的革命史观点受到极大冲击。 (五)多元文化思潮对一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文化思潮的多样化局面逐渐在90年代后期呈现出来。各种观点粉墨登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加入WTO后的开放的进一步纵深扩展,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80后、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他们以各种简单、“快餐”的方式被各种文化包围着,既有在学校开设有西方哲学、文学、政治、经济等社会思潮的课程的系统学习,又有欧美影视大片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国内文化娱乐的市场化取向和通俗化、大众化诉求,使文化思潮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意识形态淡化、文化决定论等以各种形式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观点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共产主义的信仰已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半信半疑”。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已由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变迁和转移,艰苦朴素的精神走向拜金主义。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立和冲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改革开放30年间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是,青年学生对西方文化思潮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缺少热情。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相当多的学生对它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3] 上世纪80年代始,理论界就一直不断地出现各种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文章,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也作了很多努力去探索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新世纪后,新生代80后、90后开始进入大学,他们一出生就面对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互联网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他们是在一个观念解放远远超过60后、70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遇到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依然面对的是如何增加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问题,其难度比改革开放之初要大得多。为什么大学生对各种文化思潮充满了好奇和积极学习、主动吸纳的心态,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抱有完全相反的心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的思考或反思。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当代文化思潮的关系演变经历了由批判到吸收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我们对西方文化思想采取了完全批判的态度,冠之以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待西方文化思潮的基本原则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文化立场是一致的,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认真研究西方文化,既不全盘照搬也不一概排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思想文化成果的一贯态度。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完全排斥文化思潮的观点,对其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应采取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态度,既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出现和发展的合理的一面。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各种文化思潮要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积极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各种文化思潮之所以引起大学生的阅读热情、了解热情及关注热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对新的思想观点充满好奇;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书籍,思维的成熟度不够,比较深奥的观点也难于理解,进入大学后便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中西名著,了解中西文化成为大学校园的文化热点;大学里也开设了各种人文知识课程,满足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热情,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现象。第二,从传播形式看,各种文化思潮以各种现代传播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欧美影视大片就直接体现与文化思潮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以非常直观的、现实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情,进而又引起对各种书籍的热情。与此现象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内容有些和中学课本内容重复,基本知识点都在中学阶段学习过;教科书设计也缺乏新意,没有任何图片,没有任何案例,全是理论条目,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形式上,课堂教学为主要讲授形式,有些老师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无法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政治化的、理想化的、抽象化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目的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要是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崇高的政治理想,道德上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人格,而现实生活的实际景象和各种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失去了现实依据,使各种理论观点流于形式;在媒体及舆论宣传上,远远无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传播形式相比。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所受到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受到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也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利用多元的文化思潮互动提升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面对各种文化现象,我们要积极主动在课堂中进行介绍和说明。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不能一概否定。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使是非理性主义思潮,虽然其本质是宣扬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其理论体系却是依据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因此不能视而不见。就理论知识体系来说,不同文化思潮是有其自身的内容体系的。就文化演变规律来说,文化思潮也必然经历引入、传播到形成某种文化热的局面,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冷却下来,但是,由于文化思想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依然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尼采热”,如今虽然这一思潮已退却,但由此引发的国内学者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集依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也许没有几个学生能读懂和理解,但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已成为80后、90后大学生的多数选择;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也使得大学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始反思,而不是盲从和接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哲学或是思想的深奥,不是不喜欢政治或想逃避现实,不是不喜欢理想或是远离崇高。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时期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互动互补的,文化思潮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例,我们在讲授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讲授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以扩大知识面;在认识论中,以前我们更多强调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而今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后现代主义从其本质上说是反传统的,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促使我们反思近代以来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反思现代化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态问题,其合理性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另外,对于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过分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其带来的“国学热”、“儒学热”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纠正过去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实土壤。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下文化思潮的热点,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观点,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为主的同时,应主动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典籍,使学生在比较中丰富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回避或批判各种文化思潮。 其次,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在引进和介绍各种文化思潮时,要进行分析和批判,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深化的一种教学探索。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和介绍,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区别分析。比如,对于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复古主义,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分析和批判,一方面要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意当今的某些打着“国学”热的旗号而推行文化复古主义的庸俗表现,是一种文化的倒退;对于后现代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历史假设论”、“否定革命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和批判,其实质是通过否定革命论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通过历史假设性来为中国走资本主义呐喊,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影视剧中的“皇帝热”,历史小说中的“那些事”、“那玩意”,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既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功效,又在这种分析和批判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元文化思潮背景下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巨大的,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更有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回顾30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中国培养新时期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高校在建国后就一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主要课程设置、基本内容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但其基本教育目的和基本理论原则是没有改变的,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交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得以扩充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和升华,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得以改变和创新,大学生的社会政治理想得以丰富和充实。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新世纪,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在校园文化领域,出现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与激荡,由一元论思想转向多元论形态的局面,从文化层面看,这是一种转型社会、开放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则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多元文化思潮的关系,为此,需要我们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高度。 现时代,我国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各种挑战,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道路依然艰巨,青年一代的文化选择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5]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p#分页标题#e#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思想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应当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意识缺乏、道德信念缺失等,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优势,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指导下去把握、评析、调控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走向,使其变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相一致。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担负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8

关键词:近代中国;近代思潮;社会变迁

晚清以来,随着民族危亡的加深与民族觉醒、中西文化的交汇、传统社会的解体,出现了独特的社会景观:社会思潮奔涌而出,交错叠代、争持消涨。有人说是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也有人说正是思潮导致了社会变迁,孰是孰非,本文将做一下简单分析。

一、什么是思潮

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社会阶级、阶层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是带有趋势性的思想潮流,是一种群体意识。梁启超在其名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作过生动的说明。他指出:“凡文化发达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互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方慌.寝偶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息。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从这段话中可看出,梁先生给思潮下的定义是必须有价值的思想潮流,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受到客观的历史条件和人的主观意愿与情感推动,同时反映时代要求的思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呼应”大气如潮水一般并且每一思潮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

二、中国近代思潮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 晚清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出现的新经济、新阶级和新式政治斗争为近代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结底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但思想理论的发展如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即是说,它必须凭借先前已有的思想资料才能得以发展。任何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都必须“从已有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中国古代思想纷繁复杂、博大精深,既有民主性的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以及具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变易观念等等,又有封建性的糟粕的君权至上、纲常伦理之类,这些思想自汉代后都统一在儒家学说价值体系内。儒家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当时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到晚清,儒家学说的传统价值结构在逐渐解体,它先是表现为从官场到士人阶级中的道德沦丧,最后是在鸦片战争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的不堪一击。儒家学说的权威丧失是近代中国涌现出众多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西方思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同样广博高深,西方思想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强行进入中国传播开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国古代思想和西方思想在中华大地相互交替碰撞、此消彼L、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思想。正是中国近代思想为中国近代众多思潮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流思潮发展经过了六个阶段:经世致用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民主科学思潮、科学社会主义思潮。从这些思潮来看,全都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下才产生的,全都是学习西方文化思想的结果。在此之间,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成功和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崛起,对中国形成了强烈的示范作用。正是在这种示范作用的推动下,促使中国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是文化思想,推动着中国近代思潮的不断演进。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投资和经营这类企业的地主、官僚、商人、买办逐步向资产阶级转化;随着晚清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1863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标志着具有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教育开始起步;清朝从1872年起派留学生出国,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世界。1905年随着清廷宣布科举制度的废置,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和留学热潮。教育制度的演进以及带给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形成了新兴知识阶层。随着转化成资产阶级的商人和新型知识阶层的迅速崛起,进而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精英阶层。这些精英阶层从年龄上说,正当人生壮年,对种种新思想新观念最为敏感而接受力也正值人生巅峰期。从社会环境上看,时局的危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儒家思想的责任感都决定他们对寻求解救时局的方略抱有极大的热情。所以正是这群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的近代社会精英分子,主导了近代以来各类社会思潮的传播。

近代社会的精英分子,从思想上主导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传播,形成了社会思潮演进的上层路线――精英路线。而广大的社会民众,则成为了社会思潮演进的实践者,形成了下层路线――平民路线。正是平民路线不断实践的社会思潮演进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导致了近代社会的逐渐变迁。中国近代会社的精英分子,毕竟在当时社会属于少数派。由于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实践西方的思想文化上,造成了精英分子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脱节;导致了在他们所主导的社会思潮在实践中总是显得水土不服,给人一种外来和尚不一定会念经的感觉。于是这些精英分子便不断引导出新的社会思潮导致了近代社会思潮不断演进,社会思潮的演进也逼迫着社会民众不断实践着,导致社会结构不断打破,引发了社会的不断变迁 。

综上所述,每一次的新思潮出现都是由社会精英领导着向西方学习产生的,由普通民众具体实践的,推动着中国近代社会不断变迁与思潮的不断变化。直到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并取得新民主主义理论胜利和革命胜利!这样伟大的胜利可以说对近代中国百余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做出了一个伟大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34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2页

[2]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页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9

【关键词】文艺媒介;视觉报刊;文艺思潮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03-01

一、文艺媒介与当代社会观照

如果“文艺美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在当代文化条件下,文艺传播研究就不应该被排除在外。当文艺传播成为文艺美学研究中一个必要对象时,必然向文化研究敞开大门。以文化为参照来检视文学思潮或艺术思潮,可发现它们往往不再被严格地限制在所属门类中了,这时,唯有一个具有超越性的名字——“文艺思潮”才适合于对它们命名。文化是一个活的机体和动态的过程,它为在时间中展开行动的文学和艺术实践赋予了统一的气质。表现在言语之间,便产生出文艺观念,形成了文艺思潮。

就经验来看,传媒对当代文化的作用几乎是无须论证的。因此,以文艺传媒为研究对象,将能借我们一双慧眼,使对当代文艺气候的观测能够入木三分。在文艺传媒之中,文艺报刊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捕捉和容纳的信息既有时效性又有学术性,就反映一个时代的文艺动态来说,除一份敏感性外,还能达到别的媒介所不及的深度。为了表述的方便,让我们暂时把“观念”假定为个别的。只有当个别的观念转换为公共话语时,它才能具备成为思潮的条件。而在当代的许多时候,这种转换靠的正是文艺传媒。因此,在文化的视阈中,文艺传媒便成了当代文艺思潮形成的一个环节,其中,又以文艺报刊的功劳最大。这就是本文研究得以成立的第一个理由。

但是,仅仅关注某一门类的文艺报刊,还不足以形成文化意义上的整体见识,也不足以把握文艺思潮的宏阔气象。中国文艺报刊的研究现在正面临这样的处境。迄今为止,我们还只能看到文学期刊的研究,其他领域的艺术报刊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研究的视点集中到了视觉艺术报刊上。

二、80年代文艺媒介的历史地位及特征

80年代的美术报刊充分利用各自的话语资源,为推动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85思潮兴起之时,以《美术》和“两刊一报”为主的美术报刊系统地参与了理性绘画的理论建构,使85思潮的主体观念获得了丰富的表达;随着’85思潮逐渐退落,在《美术思潮》因经济原因停刊的情况下,其他美术报刊以反思的态度,积极参与新潮美术的讨论。从而以整体的传播阵容,近观远察,建立起富有连续性而又不乏批判精神的话语结构,多维度、多层次地呈现出85思潮的媒介叙事。其中《美术》掌握有特殊的话语权,并成为书写85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

由于中国社会三十年来的稳定发展,研究80年代种种美术报刊与文艺思潮的关系,将提供富含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案例,因为80年代是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一个转折时期,当美术报刊与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现代文艺思潮发生关系时,必然典型地牵涉到现代主义文艺在中国产生和成长的境域问题,牵涉到新旧观念冲突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及由冲突而导致的这些环境本身的流动和变化。我们将认识到,在艺术传播和艺术自身演化的两个维度上,主旋律与多样性有着统一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正是现时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生存的必然性与发展的可能性之间,80年代的国内美术报刊直面当下文艺现实,普遍地作出了介入思潮、把握动向、引导反思、启迪思索的拓进性选择;以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结构,全面反映了80年代中国艺术发展的生态,为观察当时的艺术思潮乃至艺术文化提供了直接媒介。同时,尽管这些报刊的媒体身份有别,传播表现各异,但在主体上,都能将主旋律与多样化平衡的艺术创作在生存与发展上作适应性选择。

三、85思潮与当代文化抉择

无论是将85新潮的重点归结为“美术运动”还是“文化运动”,思潮本身的启蒙作用毋庸被置疑。新潮的启蒙总是被拿来与相比较,并被认为是的延续。启蒙就是点亮,就是去除黑暗。这意味着进步。但是,在西方,启蒙的进步意义却屡遭质疑,从最早的卢梭到20世纪的反理性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无一不是将启蒙作为革命的对象来予以否定。但是,在针对启蒙与文明进步之间关系的讨论中,讨论者已经预设了诸种二元对的分析模式,如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进步与倒退的对立,自由与专制的对立,人与非人的对立等等。但是,这种种对立却无法用来分析中国的启蒙现象,例如上世纪初中国美术改革运动中,徐悲鸿这样一个完全西化的艺术家,他依然高度赞扬中国宋代艺术。85美术运动中的前卫思潮更是如此,传统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整体遭到批判。传统也从来就不是前卫的对立面。全面理解传统与前卫之间关系的前提是将传统精确化,放弃提喻式的思维方式。

传统不是指某种绘画形式,某种思想流派,而是指古代留给现代人的文化遗产。考察前卫如何理解传统,也就考察他们在创作中如何对待这一系列的文化遗产。思想不是某种固定的形式,他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不同的创作实践中,思想会以特定的形式出现。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的概念不可能作为整体被我们认识,这是因为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出现将传统作为整体进行否定的阶段。当比格尔在分析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为什么能够被称为前卫时,认为他们实际是在反对作为范畴而存在的“艺术手段”。艺术手段在唯美主义那里已经发展到极端,具有了普遍性。所以,历史前卫对唯美主义的否定使艺术手段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得以被认识。85美术运动中的传统则不然,每个团体,每个地域都有对传统的不同认识,传统尚未形成一个普遍性的范畴概念。所以,我们在85美术运动中考察的传统既是一个统一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形而上思想问题,又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高名潞,《85美术运动》《历史资料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2)。

[2]刘骁纯,《新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美术思潮的演变》[J].

《美苑》,2006年第1期。

[3]徐 翎,《中国前卫艺术二十年——刘骁纯访谈》[J].《美术观

察》,1999年第10期。

[4]栗宪庭,《回顾中国前卫艺术》[J].《天涯》,2000年第4期。15.杨小彦主编:《艺术中国》,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现当代文学思潮篇10

关键词: 当代社会思潮 思想行为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社会思潮的定义一般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转变社会思潮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影响人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发挥对社会的调控、改造和导向作用。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处于各种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观念的影响。因此,加强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影响

1.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当代社会思潮内容多样,形式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对于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知识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青年学生影响非常巨大。从涉及的内容看:社会思潮可以从全世界宏观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构建社会的发展蓝图,分析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又有从社会微观角度讨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有从价值伦理等角度探究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公平与正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等问题。如上所述,当代社会思潮涉及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宏、微观视角的丰富性,提出和解决问题方案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可以极大地拓宽青年大学生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对各种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引导他们积极上进,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2.促进思考,理性关注现实。

当代社会思潮中涉及的各种理论,无论是西方的理论还是东方的理论,一般都从始于元理论的研究然后转向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风格迥然。但可以容易地得出:当代社会思潮如果被青年大学生认同后,将引起他们对社会中各种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某些大学生非常关注时事,并参与讨论当今各种问题,如全球化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表明他们的愿望。另一些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自己或者客观的角度发表看法,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一些方案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冷静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正常现象。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各种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这些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不突出。有些学生还能从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潮中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共性,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所以,社会思潮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的思考,使得其中大部分理性关注现实。

3.增强爱国心,唤醒民族意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意识形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向其他国家传播他们文明的过程中,有意地突出自己文明的优越性而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明进行妖魔化,这种状况激起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愤慨和不满。因此,摆在发展中国家人民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快速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主义社会思潮的兴起就是这种状况的反应。与民族主义思潮相似的后殖民主义思潮的眼界似乎更开阔,它意在通过揭示西方殖民者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歪曲,强调和平共处、平等对话、求同存异的重要性。受这两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某些大学生的爱国心被激起,与之对应的民族意识随之被唤醒。

4.增进现代意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目前社会思潮中的许多理论都是围绕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展开与发展的,既包括先进的思想内容和现念,又包括落后的思想内容和落后的观念。现代意识和现念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必须获得的,具有这些意识和理念可以使得他们快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与之对应的落后的意识和理念,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有效辨别,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优秀的人才。

二、消极影响

1.理想信念淡漠。

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在某些程度上虽然有利于启迪大学生批判传统,发展与展现个性,但它却腐蚀心灵,限制思维,致使一些大学生信念动摇、价值观混乱、失去人生目标。反思这一问题,发现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对立面,如何取长补短,成了青年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道德荣辱观念混淆。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学者的注意。受全球化的影响,西方一些文化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流入我国,腐蚀大学生思想,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得某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另外,因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范围内缺乏有效的信仰建设和伦理道德教育方法,造成某些青年学生物欲膨胀,不能有效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缺乏诚信、社会公德。再者,大学生还存在唯功利论的观念,某些学生追求实用知识,盲目热衷能对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的领域,价值观发生扭曲,忽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失去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造成荣辱观念混淆。

3.消费主义抬头。

消费主义思潮在当今高校校园日益抬头,一些校园中某些学生陷入了对商品符号的狂热追求,原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受到严重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生活奢侈、贪图享乐,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们展现出来的却是攀比高档手机、电脑、服装等。(2)追求时尚,把消费当做是快乐的体验、身份的象征,甚至不择手段,采用违法的方式获得这些身份的象征。(3)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目前大多数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但仍然存在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或者随波逐流的现象。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