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十篇

时间:2023-08-23 16:12:35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1

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环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验收合格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县道,是指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所辖行政区域内主要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和省道的县际间、连接国道和省道的重要公路。

乡道,是指不属于县道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通往所辖行政区域内乡(镇)的公路,乡(镇)际间、乡(镇)与外部连接的公路以及具有重要联网功能的乡(镇)通往行政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不属于乡道以上的乡(镇)通往行政村、行政村之间以及行政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县道、乡道、村道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命名和编号。

第二章养护与管理体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筹措、拨付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和正常使用。

第五条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实行以县级为主、乡(镇)村配合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行政区域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有关规定,并督促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贯彻执行;

(二)负责筹措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并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三)规定所属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并实行年度工作考核;

(四)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农村公路畅通。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具体由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建设、水利、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县道养护管理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乡道、村道养护管理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八条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养护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养护需要,设立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一定比例的汽车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和其他省级财政安排的资金构成,其中从汽车养路费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汽车养路费总额的15%。

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为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并应当侧重用于农村公路比重较大的经济欠发达的海岛、山区县(市、区)。

省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的提取和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省交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组成,实行预决算管理。拖拉机与摩托车养路费应当全部纳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县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应当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并优先保证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第十一条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充用于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与管理,但不得摊派和强行收取。

第十二条村道养护如需村出资、投劳的,应当采用一事一议的方法依法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监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平调和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审计、财政和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款专用。

第四章养护管理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应当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沿线各类设施完好。对桥梁、隧道、急弯、陡坡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逐步设置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致使农村公路交通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县级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应当按照国家、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鼓励有相应资质的公路养护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的投标。

山区、海岛等确因自然条件的原因,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无法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养护作业单位的,可以采用委托养护企业、个人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

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和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乡道、村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当与养护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养护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乡道、村道养护管理机构与养护作业单位、个人签订的养护合同,应当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应当建立标准明确、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

第十八条县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特点,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养护作业单位和养护人员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在作业区间或者施工路段两端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警示标志,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二)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穿着安全标志服;

(三)养护作业车辆、机械设备应当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四)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下作业的,现场应当设置醒目警示信号;

(五)养护作业完毕后,应当及时清除遗留物;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期间,应当保障车辆通行的基本条件和安全,不得因养护作业而随意封道,中断交通。确因养护作业需要封道,中断交通12小时以上的,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提前5日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一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取砂、取石、取土、取水等事项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和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及时收集、清理养护废弃物。

第二十三条县道和乡道的绿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执行;村道绿化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因地制宜,自主实施。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绿化树木;确需更新砍伐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料档案库;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有关资料档案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发生在农村公路上违反路政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职责的;

(二)因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农村公路较大损坏或者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

(三)养护作业单位的选择未依法进行招投标的;

(四)截留、挤占、平调、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

(五)强令村出资、投劳,增加农民负担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农村公路、公路用地以及公路附属设施造成损坏或者造成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农村公路的大修和中修工程。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指农村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附属设施维护等。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中的收费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行政村所辖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可以逐步纳入村道进行养护与管理,具体办法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建在农村的不属于农村公路的单位专用道(含公共工程专用道)的养护与管理,由其管理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的确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1 在高路堤、桥头引道、陡坡、急弯、临水库、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护柱、石砌护墩、石垛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钢质护栏;桥头引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标杆。

2 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减速等标志;在平面交叉路口,应设置道口标志等必需标志。

3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装置。

4 受限路段应在起终点处设置减速、限载、限高等警告标志。

在急弯、陡坡、大型构造物、学校等特殊路段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及必要的指示标志。

有条件的 农村公路可设置里程碑、漆划标线。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的基础,是农村地区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连接了广大的县、乡、村,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在农村公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公路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做出归纳,并提出有益于两者协调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1.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将投入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中,中国农村村镇建设缺少规划,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布局零乱等现状,造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较大土地资源压力。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2.水土资源保持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二、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即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3

__区地处__西南丘陵、山区过渡地带,农村公路里程共计535.49公里。其中县道89.988公里,乡道48.43公里,专用公路9.092公里,村道387.98公里,等级普遍偏低。自“十一五”、“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以来,__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县道__路路面加铺工程完工,乡道__路、县道__路汤福路段相继改造通车,“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____一桥顺利建成,____三桥、四桥建设已纳入“十三五”规划,井沙联网畅通工程__大道__段建成指日可待,重型货运车辆穿城而过即将成为历史。然而,与公路建设相比,我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还是相对滞后,不少地方在认识上对公路路政管理远远没有像公路建设那样重视,“重建轻管”问题仍旧非常突出。

一是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尚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路产路权不明确,有不少地方>: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是不少道路路面被任意占用,当作晒场、堆场、垃圾场、修理场、停车场、市场等,一旦到了秋收季节,公路上稻草、玉米、谷子比比皆是,尤以乡道、村道为甚。

三是由于超限运输特别是重型超载运输车辆日益增多,给公路造成了极大的损坏。以县道__路__段为例,该路改建完工不到两年,路面、路基损坏就呈蔓延之势,沿线群众苦不堪言。区委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维修,通行状况仍令社会群众不满,不仅耗费了国家大量资金,更威胁着公路的畅通和安全。

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存在,主要是因为路政管理体制不够规范。路政管理要靠方方面面来“齐抓共管”,特别是要依靠于当地政府部门,所以从客观上说,公路执法注定要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服务于不同的“东家”,而不可能是一个抽象而模糊的“国家”。这在对非交通标志标牌的管理和公路街道化问题的管理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那不是违不违背公路法规的问题,而是他们作为“东家”兼“东道主”所自然具有的权力。甚至,他们更有理由说的是,他们在为当地老百姓谋利益。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的整体行政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人为制造了许多执法难问题,同时,这些行为还严重侵占了公路路产和路权,造成了路产的不明晰和路权的不完整,给以后的公路养护、绿化、美化、净化以及公路的使用和管理都带来了诸多困难。

农村公路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充分认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缓解执法难、难执法的矛盾,保障农村公路安全、完好和畅通,结合路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推进依法治路,修订目前仍在生效的由区政府或区政府办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系。目前,我们路政管理机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__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授权对本行政区域内县、乡道公路实施路政管理,依法履行公路路政管理职责。但是,由于上述法律法规对于村道的路政管理、路政处罚和路政许可等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将面临无路政执法依据、条款的尴尬境地。因此,建议由区政府修订目前仍在生效的《__市__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通告》(__府通〔2002〕5号)与《__市__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__府办发〔2006〕29号)两个规范性文件后重新颁布,以便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公路法律、法规和路政管理业务理论,积极参加省、市公路交通部门举办的路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掌握并精通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解决长期以来“有法不依,违法不纠,执法不严”的问题。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自觉地维护党和人民政府的威信,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把树立交通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彻底根除“有利可图争着管,无利可图没人管”的不良习气。第三是要认真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和<交通行政执法忌语>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要求,秉公执法,热情服务,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争当保路护路的忠诚卫士。第四是路政人员必须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规定着装,佩戴行政执法有效证件,亮证执法,文明执法,狠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歪风邪气,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坚持把文明用语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纳入路政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之中。

(三)认真宣传贯彻公路交通法律法规,为路政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在宣传贯彻的力度上仍存在着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的问题。在当前依法治国新常态下,需要我们加大对《公路法》、《安保条例》和《规定》等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按照省、市交通部门的总体部署,做到“报刊

有文、电视有形、电台有声、站场有声势、街旁有标语、交通繁华地段有宣传点”,使宣传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把公路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在不断巩固宣传成果的基础上,把每年三月作为“公路法规宣传月”,做到有规模、有影响、有声势,进一步优化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环境。(四)加强对路政管理人员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整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路政执法队伍。思想整顿,重点解决执法意识和执法宗旨的问题;组织整顿,主要检查路政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和执法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纪律整顿,坚持杜绝有法不依、执法随意的现象;作风整顿,检查是否做到“两公开,一监督”,制止和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态度是否文明等。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对违反执法纪律,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执法人员要坚决注销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通过整顿,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依法行政,执法公正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法作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

(五)强化协调,逐步建立起与地方人民法院及公路沿线乡(镇)工作联络制度。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突出,执法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交通行政诉讼的案件明显增多,与地方人民法院的联系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建立与地方人民法院的联络制度势在必行,与地方人民法院定期召开联络会议,通报执法情况,可请法院同志授课、培训、指导依法办案,提高路政人员的业务素质,重大路政案件向法院咨询,组织路政人员旁听行政案件的审理,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建立与公路沿线乡(镇)、村工作联络制度。路政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服务对象形形,公路沿线村镇是路政管理的重点,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是路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公路必须重视的力量。第一要向公路沿线乡(镇)、村群众宣传公路法规,宣传形式要丰富多样,讲究实效,取得沿线乡(镇)、村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第二要建立路政联系卡制度。统一设计制作路政服务联系卡,卡上注明路政管理机构的地址、电话、负责人手机号码,以及路政管理职责,送到各乡(镇)路政协管员和公路沿线村干部群众的手中,接受举报、咨询,进一步完善路政协管网络,增强公路沿线群众参与度,形成综合治理格局。第三要建立汇报会制度,定期向沿线乡(镇)、村领导汇报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求。第四要对积极支持配合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相关单位、责任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内在的爱路护路的热情。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4

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1、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将投入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中,中国农村村镇建设缺少规划,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布局零乱等现状,造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较大土地资源压力。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2、水土资源保持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二、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

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M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5

[关键词] 民主法治;农村;法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笔者在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山水村进行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的调查,得到了关于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思考。在总结该村民主法治建设的诸多成功经验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而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山水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

山水村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山地丘陵地区。该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包括汉、苗和布依等几个民族。该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民收入在该村所处乡镇居于较高水平,于2000年被遵义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尽管如此,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仍看到该村在各项建设特别是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大体状况是基本相似的。因而笔者选择该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于考察整个农村社会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村民交谈、采访村领导以及暗访村民等方式,笔者了解到,与所在乡镇其它各村相比,山水村的民主法治建设成就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初步实现了民主选举。

他们的具体方式就是:村党支部成员候选人首先由该村全体党员酝酿协商,报乡镇党委批准后在党内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无异议后正式进行投票选举。而该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则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程序进行,村民大都积极地参加了选举工作,并且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据村民反映,近年来在选举过程中的拉票及暗箱操作等现象比以前已大大减少。由此可见他们的村级领导班子选举程序基本合法,步骤比较正确,质量相对较高。过去由上级党委、政府包办的村级领导班子产生方式正逐渐被淘汰,农民群众有了选举自己的当家人的基本权利。

(二)村民的法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为了了解山水村村民的法律知识水平,笔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笔者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分五个年龄段进行发放。(12-18岁者40份;19-32岁者40份;33-49岁者40份;50-60岁者40份;61岁以上者40份)。根据调查结果,村民回答得最多的三项法律依次为婚姻法、宪法、刑法。其它提到的还有合同法、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这些法律,一是因为它们大多数与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联系较紧,二是因为它们在该村被宣传得较多,所以在村民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然而,像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诉讼法(民事、刑事、行政)等,这样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能够说得上的人相对较少。但总的来说,该村村民对法律的掌握达到了一定水平。

同时,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该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村级领导班子依法行政意识较差。

笔者通过暗访了解到,该村干部虽然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但是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有争权夺利的行为,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村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

2、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没有得到提高,民主作风和法治观念不强,因而在山水村时常发生村干部侵犯农民利益,村干部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村工作的开展。

3、而某些村干部还有作风与的举动,严重败坏了村支部和村委会形象,并有脱离群众、腐败蜕化的趋势。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村村干部民主法治观念不够强,村支两委依法行政意识颇需改进。

(二)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

笔者在调查问卷中问了村民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正当利益受到别人的侵犯,你会怎么办?"大多数村民的回答是"直接找他讨回公道"或者"用针锋相对的手段赢回自己的东西",只有极少数的群众考虑用法律方式进行解决。笔者在调查中强烈地感受到广大农民实在太缺乏法律知识,或者根本不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如果不尽快培养村民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意识,大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将难以推进,也难以发挥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作用。

(三)农村的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缺乏。

山水村村民的法制观念不强,村级干部不能很好地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该村的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严重缺乏,法律宣传不到位。该村有各种村级组织,但没有一个负责法律服务的专门机构。同时,该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效果不明显。村民大多只初步了解一些法律条文,而熟悉法律、系统地掌握法律的几乎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村虽然进行过一些普及法律知识,送法下乡活动,但由于没有深入实际,每一次都是流于形式,成效很不明显,加之经费有限,制约了该村法制宣传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而上级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法律咨询与法律支持工作上也不够重视。从该村群众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村民往往为了打赢一场官司而花费了太多的冤枉钱在法律咨询上。如果上级政府能将法律服务与支持工作真正地在农村实施下去,将切实地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带给他们最真实的好处。

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依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健全各项民主制度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二、农村民主法治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整个农村地区的民主程度都不高,法治观念不够强。在不少地区特别是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干部依法行政,民主办事的意识较为薄弱;而相应地这些地区农民的法制水平也非常落后,更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地区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相对较为落后。从山水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我们大体上了解了整个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现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工作困难重重,成效甚微;是什么原因使得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民主法治观念如此落后呢?笔者认为有以下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落后的历史传统的禁锢。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封建统治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制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严重脱节。在一些地区时常出现村干部仗势欺人、随意打骂群众的恶劣事件,而受害的农民不知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了侵害,因为他们的心目中还认为现在的村干部跟旧社会的保长甲长一样,敢怒而不敢言;也有些地区还时不时涌现出封建的会道门等落后组织,等丑恶势力时常死灰复燃,蒙骗农民群众,毒害农民群众。而广大的农民群众却无法与这些反动的丑恶势力做斗争;还有些地方家族势力庞大,家族内部的各种家规家法残酷森严,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家法家规甚至取代了法律法规的作用。

以上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彻底地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没有从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中真正地解放出来。农村地区落后的历史传统对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经济条件的制约。

我国广大的农村往往地处比较偏僻、落后的山区或交通欠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农村地区的普及法律法规工作困难重重,也制约了法律对整个农村地区的约束和影响。试想农民群众连根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他们又何来追求自己的政治权利、保障自己的民主自由的条件呢?广大农民往往忙于生产劳动,而忽视了对本身的民利的重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即使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并希望求助于法律时,他们也时常由于资金的贫乏而无法将官司进行下来,因为高额的法律服务费用已使他们望而却步。

同样,正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普法工作以及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时常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开展。这就明显地说明:经济条件的落后是导致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

同样,广大的农村地区往往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科学文化知识比较贫乏。而教育的落后使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对法律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民主法治的思想无法通过知识这个渠道进入农民的头脑。即使给予他们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时常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而无法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农村地区的文化欠发达,同时给了那些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以死灰复燃的条件,而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则往往被排除在农村的大门之外。由此可知,农村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及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其民主法治建设伟大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政治体制不健全。

直接管理广大农村地区的是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是不是依法行政、民主办事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广大农村地区,乡镇政府就俨然成为了绝对的"统治者",乡镇干部时常以自己的意志代替神圣的法律。不少乡镇干部根本不具备应有民主观念,许多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非常薄弱。上梁不正下梁歪,乡镇干部没有做到民主行政与依法办事,这就直接导致其下属的村级政权的民主法治建设成了一句空话,进而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和依法治村工作的实施。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建国以来我国关于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建设与工作细则的规定不明确,使村级组织建设无章可循,村干部的工作无法可依。因而不少地方特别是较为落后地区的村级政权往往处于软弱无力甚至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安定的隐患。因此,政治体制上的缺陷导致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举步维艰。

(五)农村地区的立法及执法跟不上,也是制约了整个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但事实上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却较少,或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或者就是相关的法律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抵触。而且目前还有许多涉及农村的问题的解决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出现了不少涉农法律真空。例如在关于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等问题上,就明显缺少法律的规定,进而影响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与此对应的是农村的执法工作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在农村司法、执法上,目前存在的问题甚多,如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司法腐败、执行困难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农村地区民主法治程度不高,民主法治建设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的重大原因。

总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目前的现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仍然比较落后,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而农村地区各项工作中最薄弱若的环节,就在于整个农村地区民主程度不够高,法治建设比较滞后,广大农民群众法制观念较弱,大多是人治代替了法治,进而影响了农村地区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民主法治建设是关键之笔,也是"三个代表"的题中之意。因为只有在农村地区营造出民主的政治氛围,努力将农村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促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从而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保障农村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策略思考

从山水村民主法治建设道路上的成就与不足,笔者分析出了导致农村地区民主法治建设现状比较落后的几个关键性因素。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关键是靠党的领导,主体是农民,法制是准绳,而各级人大和政府则须要提供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切实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使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在法治化的道路上相互促进;切实发挥各级人大的立法机关作用,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立法工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法制保障,从而推动农村各项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切实指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并遵守法律,从而以法律武装农民群众,培养出千百万知法守法的新农民,形成推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力量。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着手农村法治建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立法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在思想上认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是搞好农村民主法治工作的根本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将农村普法工作提高到事关农村长治久安、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必须明白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事关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实力与民主法制同步发展,而不能有丝毫偏废,也不能有任何动摇;要善于发挥党的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把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民主的堡垒"、"法治的堡垒"、"战斗的堡垒",以此带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稳步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还必须为村级政权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坚强后盾。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法律制度。

各级人大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工作。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迅速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在农业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某些有益的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注意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应着手清理一些早已过时的、不符合农村地区各项工作发展现状的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另外还应注重吸收一定数量的农民进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使农民群众能自己为自己立法,使各种涉农法律能真正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

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中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进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使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地、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从而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同时,通过这种宣传,使各种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尽快传达到农民群众之中,保证这些法律的作用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加强农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加强农村的法律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是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工作的必要举措。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的执法力度,必须确保农村行政、税收、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是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保证各项涉农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我们可以在县级人民法院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在每一个村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农村法律服务咨询专门人才,建立和健全农村法律咨询和服务系统。我们可以实行定村负责的原则,保证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有用武之地,使各项法律走进农村,走进农户。每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法律服务人员后,就可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打官司难,法律咨询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法治化有了人才基础。

(五)加快对新型农村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与教育。

我们知道,农村各项工作能否取得进步,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干部问题就是关键的因素。而我们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由于村级干部工作的好坏,村级干部民主法治观念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能否取得全面的进步,因此培养大批重民主、讲法治,能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村级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各级政府特别是分管人事工作的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利用当前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好时机,从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中选拔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直接到农村服务,让他们在广阔的农村去施展他们的抱负。一来他们丰富的理论水平可以得到实际的发挥,二来此举有利于提高村级领导的领导水平、知识水平和民主法治水平,并且还可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国家、农村以及大学生"三赢"的结果。

2、有计划地对原有农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民主法治教育。通过各种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头人;真正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路人;成为领导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路人;成为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以保证农村民主法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于我有利,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已深入人心。这正是我国努力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难逢之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目前,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只要有党和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并按照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引导,我们在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一个重民主、讲法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出现;农村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能够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林远山,论现代法治建设的要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5)

(2)陈国华,再论法的价值,池州师专学报,2003,17(5)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6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境内的所有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其中村道是指直接为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以及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村与村之间及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通畅"的原则,实行"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一体管、专用道由用路单位管"的管理养护体制。

第四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规划、监督、协调、指导。具体职责是: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负责县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数据库;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辖区内县道大、中修及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乡道、村道大中修工程验收工作;负责实施县道日常管理养护、设施的保护工作及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受灾农村公路的抢修工作;依法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园、区做好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各镇、街道、园、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执行上级农村公路有关规定,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大中修和改造工程组织实施;负责本辖区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负责筹集乡道、村道养护资金;负责县道边沟内边坡以外、乡村道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各镇、街道、园、区可决定将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交由受益村村民委员会负责,并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要职责是:建立村道养护队伍,落实村道日常养护人员,根据镇、街道、园、区确定的职责范围做好辖区内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

第七条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和破坏,公民有权制止、检举破坏、侵占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的转变。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局作为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履行公路管理养护职能。

第十条各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负责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职能。各镇、街道、园、区要明确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镇、村道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十一条专用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由用路单位负责,要设立常设机构,确定养护人员并落实一定的待遇和养护机具。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原则上每公里配备一名养路员,具体职责是:

(一)清扫路面杂物、积水积雪,填补坑槽;

(二)搞好砂土道路的"四勤"保养;

(三)搞好路肩、边坡的整理;

(四)搞好路沟和路障的清理;

(五)负责公路附属设施和树木花草的看护;

(六)负责损害、破坏公路违法行为的监督。

第十三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设立固定的办公室,配齐管理人员,规范内业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达到责任落实、图表上墙、档案齐全、统计报表准确。

第三章养护资金来源和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养护资金是指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和正常管理养护费。

养护资金主要来源:

(一)国家、省补助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二)、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三)镇、街道、园、区、村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

(五)农村公路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的资金;

(六)采用"一事一议"政策筹集的资金;

(七)村民的投工投劳;

(八)其他可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6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大桥每年每座6000元、中桥每年每座6000元、小桥每年每座2000元。

县道的养护资金由市及市以上全额负担;乡道、村道的改建、大中修工程资金由市财政补助50%,镇、街道、园、区财政承担50%。

专用道路的养护资金由用路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养护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正常管理养护费包括养护机械设备费和维修燃油费,养护材料费,养护工具费,道路安全标志、公里碑桩安装维修费,养护人员工资,管理养护办公经费等;

(二)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包括小修保养费和中修、大修、改建工程费。

第十六条年初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养护专项资金的年度使用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根据养护进度拨款。

县道、乡道的大、中修及改建工程施工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竣工后,由市财政、审计、交通运输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按比例拨付工程资金。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四章农村公路养护

第十八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顺直,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隧道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要推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养护要逐步推行专业队伍养护、承包公司养护等多种方式,推进养护市场化。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要保证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1米的公路用地。在农村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要符合市规划部门的整体规划,属县道的,要经交通运输部门审批同意,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包括正常管理养护和公路养护工程。正常管理养护是指养护机械设备使用维修、路面清扫、坑槽填补、砂土路回砂、路肩和边坡整理、路沟清理、路障杂物的清除、树木花草看护及公路附属设施的安装维修。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四类(简称"维修改造工程",下同)。

第二十三条县道的维修改造,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年底组织调查,提报下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乡道、村道的维修改造,由各镇、街道、园、区在每年年底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报下年度大修改造、挖补维修工程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市财政补助范围,并由各镇、街道、园、区具体组织施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与工程的招投标、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专用道养护工程由用路单位负责,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技术指导。

第五章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是指市交通主管部门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路权)的行政管理。

县乡公路路政管理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下设的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各镇、街道、园、区要积极配合做好路政管理工作。村道的日常路政管理由各镇、街道、园、区负责,具体路政案件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处理。

第二十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为路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路政管理人员和必要的装备。公路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要着标志服装,持统一证件,路政巡查专用车要配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二十六条路政管理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实施有关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依法实施《公路法》规定的路政许可事项;

(三)维护公路、桥涵养护、施工作业的正常秩序;

(四)实施公路路政巡查,依法制止乱堆乱放等行为;

(五)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对违反公路路政管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依法处罚;

(六)依法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取缔违章建筑设施;

(七)负责对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限高、限长、限宽标准(以下简称超限)和超过载重质量的运输车辆及公路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法律、法规、规章指定的其他职权。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园、区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围。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加强对养护人员出勤和养护质量情况的考核。正常管理养护费的拨付,按百分考核标准与公路养护质量紧密挂钩。具体考核办法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不定期巡查、季度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

第三十条镇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列入议事日程,做到管理养护"路段、目标、责任、奖惩"四个明确,使农村公路养护实现季节性、突击性养护向经常性养护转变。

第三十一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要加强对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强化监督检查。

第七章附则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编制,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农村公路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农村公路规划。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乡道、村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农村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农村公路渡口以及客运站场设施应当与农村公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同步建设。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和扩建。县道按照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乡道按照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村道建设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土地征收、征用补偿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和其他符合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明确项目法人,并依法进行招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并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筹劳的村道建设项目,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可以不进行招标。

县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办理。

第十二条村道建设项目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相关工程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但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县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市(州)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实施。乡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实施。村道建设项目的施工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隧道等建设项目,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第十五条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应当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监理。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聘请技术专家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应当设立质量责任公告牌,公告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举报电话。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依据职责,明确安全、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安全与质量管理。

铺筑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应当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为验收合格后1年,建设单位预留施工合同工程款总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满、无质量缺陷或者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应当返还施工单位。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交工、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交工验收由项目法人负责。县道、乡道的竣工验收,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施工许可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村道的竣工验收,由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进行。

除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大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外,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交工、竣工验收可以合并进行。

建成的农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收集、整理、保存工程资料,建立工程档案。

第三章养护和管理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做到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

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养护困难的农村公路,可以委托国道、省道养护单位养护,也可以采取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等方式进行养护。

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安全警示标志。县道、乡道因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告;村道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告村民委员会并告知村民。

第二十三条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农村公路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修复。必要时可以动员和组织沿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当地群众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

第二十四条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农村公路沿线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公路绿化。属村民委员会集体种植的公路树木归集体所有,其收益主要用于村道养护。

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擅自砍伐,确需更新砍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第二十五条村道两侧边缘起向外延伸不少于1米的范围为公路用地;村道两侧边缘起向外延伸不少于3米的范围为建筑控制区。村道公路用地和建筑控制区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非法挖砂、采石、取土、堆放物品、设置障碍、挖沟引水或者从事种植农作物、打场晒粮、倾倒垃圾、排放污物等损坏、污染公路以及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不得损毁、擅自移动、涂改公路标志或者擅自设置其他标志。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村道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第二十六条超过农村公路限定荷载标准的车辆不得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第四章资金筹集与使用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筹集机制。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对列入省级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实行定额补助。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相应安排配套补助资金,并与省安排的定额补助资金同步到位。

第二十九条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并结合县(市)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按照每年每公里一定数额的标准,安排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筹集村道建设、养护资金,应当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

第三十一条鼓励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表彰。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应当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

未完工项目的建设资金以及当年节余的养护和管理资金,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农村公路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未按时到位的;

(二)侵占、挪用和截留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

(三)农村公路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个人集资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发生质量违法行为的,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污染村道或者影响村道安全畅通的,或者损毁、擅自移动、涂改村道标志、擅自设置其他标志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村道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可以依法,有关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超过限定的荷载标准擅自在村道上行驶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工作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新农村 公路建设

一、研究背景

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加速农村公路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比例及方法也有着诸多差异,这导致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村公共产品极具贫乏。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的综合实力,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路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新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行研究,分析其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概述

城乡一体化并不单指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它主要指将城市和农村、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城乡人口等均作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内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互利互惠,资源互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平衡,使得农村居民显示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全面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的收入格局,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均等权利及义务,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意义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发展做好新农村建设,搞好农业发展。但是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建立完善的设施,而公路则是所有设施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农业产品对外输送的重要使命。过去,我国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难以传递,根本无法进行农产品的对外输送和农业资料的对内运输,造成我国农村发展极度落后。建设公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的交通状况,为农村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农村的公路建设解决了广大农村买卖难的问题,不仅为广大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还为农民提供了消费的渠道。农村人口是我国最为庞大的人口群,具有十分巨大的消费潜力,农村市场的开发对于不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购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扩大内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此时提升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我国农村交通落后,信息传递十分困难,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村的经济环境较差,这些都抑制了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交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农村交通体系,改变农村风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带来了许多优惠政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城乡统筹发展还为农民带来了医疗和教育的便利,提升了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为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交通运输工具差异较大

在农村,货物运输工具的类型多样,不仅有卡车,还有农用拖拉机,三轮车,甚至牛车和手推车等等。在农民自身出行的工具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自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等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在大小、长宽和运输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在公路上行驶时所造成的的影响。

(二)规划不明晰

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政府通常会将工程转交给当地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但是对于公路修建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并不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和材料的滥用情况就较为严重,极易造成资金滥用情况,也易使公路的质量出现问题。

(三)施工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村的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为泥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该多原有公路进行技术勘测,对原路段进行地质分析和测量。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路况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公路并未对具体的地质、承载力等进行实际分析,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路在使用过程中损毁较快。并且,在农村拖拉机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农村的道路宽度对其而言却较窄,这样就造成两车相遇时较易发生撞车事件。

(四)施工质量低劣

在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当地施工队不能对设计进行较好地把握,导致道路施工水平不能达到实际要求,主要为水泥厚度不达标。甚至一些施工队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并未重视公路的质量,只为了尽快建成,以次充好,造成道路厚度不达标以致其承载能力较低。新农村公路建设往往由当地的施工队进行,但是他们的施工建设器材往往较为陈旧,并且人员水平较低,缺乏必须的施工技能,较易导致农村公路质量低劣。

(五)后续公路养护不到位

农村公路的施工未按照计划进行,造成公路质量低劣,同时,农村公路的后期养护也不到位,这也是严重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的关键问题。农村公路大部分是根据旧有的道路再次修建而成,因此,公路的并不十分耐用。再加上后期公路养护不到位,致使其多次被损毁,降低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水平,为农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五、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对策分析

(一)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整理为一个能够满足当前公路状况的宣传文件对此次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宣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要求施工队时刻保持严谨,认真贯彻国家对于施工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法律基础,提高其质量水平。

(二)提升施工队整体水平

施工队的水平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施工队应当组织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其能够随时掌握最新的建设知识和丰富的建设经验,提升施工队的整体水平。同时施工队应当根据对内人员的特点培养其资金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的技能,提升施工队的管理能力,加强内部人员稳定性,以便能够大幅度提升新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

新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施工建设进程中,还出现于公路建设的后续期间,应当加强对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由于我国农村公路较长,资金来源有限,这就严格限制了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养护资金进行及其严格的管理。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也极度缺乏,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专业养护人员还是农民都应当自发对公路进行养护,以减少政府的投入。

(四)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施工队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是由于其追求利润的本质所驱使的,因此,对于施工队而言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真的了解。想要其能够做到知法而守法,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自我法律意识,以期农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仅如此,还能够加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满足农村风貌要求

新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农民带来交通运输的方便,还为其带来旅游等发展的机遇,因此公路就是新农村对外的形象。农村公路应当做到比例协调,设置合理,不仅需要能够凸显农村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体现其整洁的风貌。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能够满足农村风貌建设的要求。

六、总结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直接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中,提高施工队的水平,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农村的公路建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且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真,齐华伟,江鹏.新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漯河市新农村公路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03-304

[2]吴国辉.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1(3):286-287

[3]李长江.新农村运动: 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济,2005(7):7-13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9

xx街道办事处“四五”普法工作总结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xx街办认真贯彻全国、省、市、区关于“四五”普法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优化街道办事处投资环境,保障辖区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在街道办事处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处、村工作。街办、居(村)紧紧围绕“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入手,坚持高标准、抓落实、抓深化、抓提高、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街办“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先后组织街办机关干部、居(村)干部除普遍学习了全省统编《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和市发的《法律知识问答》外,还增学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法》、《传染病防治法》、《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湖北省人民调解工作规定》、《法律援助条例》、《湖北省法律援助办法》、《条例》、《国家法》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五年来,街道办事处普法办先后组织了30场次法制讲座,受教育人员达2400余人次,办法制专栏92期,法律咨询4场,制作法制宣传横幅80多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各种法律法规书籍近4000册,受教育群众近6000人。普法面积达到90%以上,通过学习,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不断提高,生活秩序在不断强化的法制环境中更加稳定,有力地促进了辖区三个文明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五到位”,建立普法法制保障机制。

街道办事处党委一班人都能从依法治国、依法治处的高度认识“四五”普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普法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建立起了普法依法治理保障机制。

1、坚持党政一把手真抓实管,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街道党委坚持把普法纳入每年工作的年度计划,并纳入了街办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一起考核、结帐、奖惩兑现。首先是成立了以街办主任为组长的街道办事处“四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各居(村)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强对该工作的领导。在“四五”普法期因街办领导变动,街办曾四次调整领导小组,在换届选举后居(村)有变动的也进行了调整。同时,街办成立了以街办干部和居(村)干部为主的骨干队伍。各居(村)明确了干部、党员、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为普法骨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网络,为全面开展“四五”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规划方案到位。为了保证街道办事处“四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实施,街办按照省、市、区的要求,结合街办实际,拟定了《关于在全处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实施规划》。根据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印发《猇亭区“十五”时期依法治区工作规划》的要求,并经党委同意,拟定了《虎牙街道办事处“十五”时期依法治处实施方案》,并结合街办中心工作,每年拟定了“四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实施计划,使街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有规划、方案。

3、试点工作到位。根据区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落实“四五”普法依法治村(居)试点工作,街办下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确定虎牙居委会、高湖村委会为试点单位,加大对两个居(村)的指导,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虎牙居委会,不论是法制宣传,还是依法治村工作都已走到了全区的前列。

4、骨干培训到位。在“四五”普法实施阶段,街办分别在二00二、二00三年举办骨干培训2次,培训骨干60多人,参加区组织的骨干培训1次9人,参加区主办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3次。在各居(村)进行巡回讲座30多场次,受教育的党员骨干2400余人次,较系统学习了《宪法》、《劳动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继承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条例》等一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

5、教材发行到位。按照区依法治理办的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和村(居)干部人手一册,村(居)民户平一册的要求,将教育材料及时发行到位,共发干部读本60本、《干部法律知识问题》50本,省编普通读本和其他法制读物3750册,并及时将教材发放到群众的手中。

二、坚持“四个落实”,扎实开展普法学习。

在普法依法治理过程中,街办按照突出重点、攻难点、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将领导干部学法、居(村)依法治理为重点,将农村普法工作的难点,分别在年度计划中制定具体方案狠抓工作落实。

1、完善制度,突出重点,确保党委中心组及机关、居(村)干部学法的落实。按照“四五”普法要求,领导干部学法是重点之一。为了提高街办党委一班人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认真落实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意见》,街办建立了集中学法制度,自学制度,使街办党委一班人学法活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一是党委班子坚持专题学法与党委会学法相结合。五年来,党委中心组专题学法11次,学习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土地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安全生产法》、《选举法》、《居(村)委会组织法》、《条例》以及省编干部读本相关内容。同时,党委成员积极参加机关干部集中学法,做到自学有笔记,集中学习有记录。二是参加区举办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3次。三是举办讲座带动学法。“四五”普法期间,街办举办了两次法制讲座活动,组织党委全体成员以及辖区人大代表系统的学习了《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行政许可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知识,为街办干部学法用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四是组织考试促动学法。“四五”普法期间,街办共组织四次学法考试,党委书记、街办主任带头,通过以上的形式,确保了领导干部学法的落实;提高了街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五是规范机关干部学法活动,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干部学法,五年来共组织机关干部学法11次。做到了学法有资料、有笔记,学法时间达到了100学时以上。

2、精心组织,确保分类培训落实。根据农村普法对象难于集中、时间难于安排、内容难于达到一致等特点,如果一刀切,采取上大课的方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取了多层次、分类培训的办法抓好普法落实。一是街办培训骨干,2002年、2003年进行了两次培训。二是利用每年的党员春训进行一次党员法律知识培训。三是各居(村)的骨干培训;各居(村)每年对党员、骨干进

行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请街办司法所、法律工作者讲解群众关心的、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做到一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每个组有一个法制能人。

3、想方设法攻难点,确保农民普法的落实。我街办农民普法对象占应普对象总人数的95%以上,不但人口多,而且居住分散、文化程度偏低,是普法工作的一大难点,能否完成农村普法任务,是“四五”普法工作关键,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街办每年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经济工作同部署,把农村普法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2004年起把普法依法治理纳入了街办年度目标考核。一是坚持每年在各居(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中进行一次法制讲座活动。五年来,共在居(村)上法制课共计30余场,受教育的群众达2400余人次。二是利用居(村)法制宣传阵地,办法制宣传专栏,并将办法制专栏制度化,街办普法办规定每季度办一期专栏,并认真抓落实,五年来各居(村)共办专栏92期,主要宣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入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条例》以及法律知识普通读本的十法一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三是结合社会热点、难点,开展法制宣传。街办在农业税费改革、殡葬改革、防治“非典”和防禽流感期间,认真组织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宣传;2005年结合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和《条例》颁布实施,为了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条例》的内容,街办组织了“法律进万家”送法下乡活动,在每个居(村)进行了法制宣传讲座,受教育党员、居(村)民代表和群众达1000多人。五年来共制作横幅80多条,张贴标语500余份,宣传画200多张,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公开信等共计15000余份,保证了宣传内容进村入户,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中心户的作用,开展上小型法制课的方式,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制知识,如虎牙居委会文化中心户胡xx,高家店村文化中心户王xx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给群众讲法律知识,几年来受教育的群众达1000多人次。

4、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确保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落实。几年来,街办普法办与街办计生办加强合作,规范居(村)外来人口的登记,并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按照计生办的要求,对育龄人员进行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宣传,发放计生法规资料,并认真登记造册。二是结合项目建设,搞好外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街办针对xx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多、人员复杂的特点,依靠xx高速公路xx段项目部xx路桥公司,认真落实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并针对施工单位与群众发生矛盾这一问题,二00三年对辖区xx、xxx两村进行了专项整治,同时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学习了《刑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民事法律知识。工区内办专栏5期,拉宣传横幅20条,收到了较好效果。施工队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明显下降,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三是根据外出打工和外来打工人员多的特点,积极配合劳动保障服务站,维护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服务指南3000余份,深受外出和外来打工人员的欢迎。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三、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有效推进依法治处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确保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落实。一是街办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内部管理,“四五”普法期间先后制定完善机关管理制度10项,使机关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二是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在计划生育管理上,街办社会事务办认真制定计划,分类管理,规范了计划生育月报制,育龄妇女学习制度。在广大育龄妇女中广泛宣传《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并对全处育龄妇女进行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考核,使街办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区的前列。同时社会办在低保申报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了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办,对群众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坚决予以取消。2003年xx居委会对低保对象有意见,举报到街办,街办社会事务办接到群众举报后,经核实后对六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取消了低保资格,受到群众好评。在经济管理上,街办与各居(村)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状,把安全生产、森林防火、乡镇船舶管理作为依法治理的重点,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在全处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2、以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为龙头,扎实推进街办依法治理工作。街办以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根据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下发的实施方案,2003年9月,街办下发了“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方案以及考核目标。同时成立了“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街办6个居(村)委会全面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通过采取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机构,重点培育,全面创建,检查考核,深入推进的方式,在街办开展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为主题,以加强“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以法制宣传教育为载体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街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一是居(村)依法建制,以制治村。街办所辖6个居(村)委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围绕“四民主、两公开”,制定和完善了《居(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并上墙。2004年,街办以全区在xx居委会召开“两公开”现场会为契机,全面规范各居(村)“两公开”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使全处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了深化。二是坚持民主管理,突出依法治理的核心。第一是完善村民议事恳谈会制度。2003年,街道办事处下发了《关于完善居(村)民议事恳谈会制度的通知》,规范了居(村)级村民议事制度。第二是完善民主理财制度,街办经济办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结合各居(村)的财务管理现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定了《居(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印发到居(村),使居(村)财务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三是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保证居(村)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街办各居(村)每年在“七一”前夕广泛开展了党员评议居(村)支部委员和村民代表评议居(村)委会干部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党支部、居(村)委会班子的工作。

3、普治并举,切实注重四个结合。依法治理是一项立体的系统工程,为了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街道办事处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四个结合。

(1)依法治理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居(村)民致富奔小康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全处居(村)奔小康的步伐是我们依法治处的根本目的所在。街道办事处党委在认真分析了全处情况以后提出:只有发展企业,搞好招商引资,抓好农村结构调整才是唯一的出路。全处六个居(村)根据各自居(村)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如xx委会在xx水泥厂和xx化工厂两个项目落户后,共解决300余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创收20多万元。同时利用紧靠318国道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xx居委会积极促使xx钢铁和xx重汽落户该居,使已沉寂多年的闲置资产复活,带动了居委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大胆开发农家乐项目,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2)、把依法治理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xx街办是全区面积最大的街办,山多条件差。对此,街办党委围绕路、电、水、通信等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从2001年到2003年用3年时间分阶段对辖区的主要乡村道路进行路基改造,从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硬化路或晴雨路。特别是2003年农税改革后,在居(村)经费很紧的情况下,xx、xxx、xxx、xx村经过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分别投资30万元、75万元、40万元、50万元,对居(村)的道路进行改造和硬化。保证了全处10000亩水果基地、3000亩蔬菜基地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二是积极协调,帮助各居(村)解决生产生活急需的一些问题。如,xx居委会原用电是xxx船厂转供电,很不方便,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街办积极与供电分局联系协调,抓住农网改造的时机,彻底解决了村民用电难的问题。三是地处后山的xx、xx两村,还存在通信难的问题,街办积极协助两个村与各家电信部门联系,在村设机站,架设通信电缆,解决了通信难的问题。

(3)、把依法治理与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法治理工作是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保证。为此,街办始终把依法治理工作与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及时化解农村的各种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如xx高速公路在辖区建设,土地纠纷增多,外来流动人口突猛增加,给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治安形势变得更为复杂。街办及时通过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区、xx公路协调指挥部一起开展环境整治,及时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建设顺利开工。五年来确保街办实现了“四无”目标。

(4)、依法治理与班子建设,建章立制的有机结合。居(村)级组织是否健全、班子是否有战斗力、能否民主决策、居(村)民自治制度是否完善是依法治居(村)工作能否得以很好开展的关键。因此,街办在开展依法治理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各居(村)党支部和居(村)委会两委班子的教育学习,注重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并认真组织每个班子成员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思想上提高对依法治居(村)的认识,并结合居(村)实际认真制订各种规章制度,目前我街办各居(村)都相继完善了居(村)民主自治章程。

四、取得的成效

五年来,通过街办、居(村)共同努力,街办的“四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辖区公民的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基本达到了“四五”普法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通过“四五”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履行法定义务的意识更浓了,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了。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居(村)领导干部决策前能够想到法律,决策中能够咨询法律,办事中能够依照法律。全处6个居(村)委会有4个居(村)委会有常年法律顾问,重大事项始终有法律顾问参与。xx居委会多年来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五年来,居委会在发展经济上,充分发扬民主,决策前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决策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如xx市场的建设,居委会在决策前充分发扬民主,征求群众、代表意见,有部分人反对,有部分人赞同,根据这一情况,居委会反复论证,经多次讨论,最后决定建设,通过五年来的经营,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同时,xx居委会在征地、拆迁中严格依法办事,不与群众争利,在国家大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过程中,请区公证处监督,并进行公证。保证了近千万元的补偿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无一人闹事,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再如xx居委会专门聘请德胜律师事务所的陈xx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在解决遗留问题、债务纠纷上,充分发挥律师的作用,为居委会挽回了几十万无的经济损失等等。二是广大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素质明显提高。遇到问题找法律在人民群众中已相当普遍,“民告官”的官司明显增多,民事权利义务公证明显增多都说明了这一点。如xx村原九组村民xxx、xxx,在合村并组期间,九组群众以合村并组为名,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强行分了当事人承包的柑桔园,因合同还未到期,xxx、xxx没有与群众发生纠纷,而是通过法律采取为自己付个说法,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再如,胡xx、胡xx因占地补偿问题与村委会发生纠纷,将村委会告上法院,最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等等。

关于农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10

关键词:乡村地役权;社会实证;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6-0103-08

《物权法》“用益物权篇”专章规定的“地役权”虽然为一种源自罗马法并持续存在的用益物权,但在我国却是一项新的物权制度。从社会实践来看,由于地役权内容极其宽泛,种类繁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地役权的实际运行情况,梳理社会实际生活对地役权的需求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法律上给予回应和解决是我们亟须完成的课题。从法律的实施情况来看,《物权法》已颁布、实施,其规范的适用情况如何,社会实践又有何反应和新的需求,如何实现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从而最终实现从纸面上的法到行动中的法的转化也是我们始终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欲科学认识直至解决上述问题则离不开了解社会现状,田野调查无疑是了解社会现状的关键环节与基本步骤。而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关于地役权的研究主要运用了传统的规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言之,实证研究方法中对社会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实证研究都比较薄弱”。

乡村地役权是地役权的种概念,是针对城市地役权而言的,这一分类是罗马法上关于地役权的最早分类。乡村地役权属于一个中观概念,在古罗马被细分为多种,如通行地役权、用水地役权等。上述类型,如通行地役权又可进一步分为个人通行地役权、负重通行地役权与道路通行地役权。乡村地役权自罗马法以来变化相当有限,而城市地役权却有巨大发展。这使得这种分类的意义打了折扣,其活力日趋不足。不过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乡村地役权(及其与城市地役权)这一罗马法上的用语与分类仍然顽强地存在于现代民法典。作为“两股改革热情碰撞的结晶”的《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1371条就明确使用了乡村地役权这一概念。就我国情况而言,我国长期仍为农业国家、“三农”问题仍为世纪性难题因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尚需时日的现实背景下,乡村地役权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地役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上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对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居住乃至农村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③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遗憾的是,学界对乡村地役权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研究还比较薄弱④。有鉴于此,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实证的方法对乡村地役权展开初步的研究,以期为推动理论研究的深人和社会实践的开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乡村地役权的实证考察

(一)调研情况说明

乡村地役权的田野调查主要依托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本次调查问卷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内涵,主体制度,财产权制度,经营运作制度,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土地管理等配套制度五个有机联系的模块,其中一级题目共计44个,二级、三级题目合计约80个;访谈提纲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内容。关于乡村地役权的内容主要是作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财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安排的,共有5个一级题目,6个二级题目。课题组就农村的地役权开展的社会实证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说在学界首开先河。

2010年7-8月期间分4个调研组先后深入湖北、山东、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河北、安徽、江苏等12省的72村展开驻村的田野调查,其中名村和普通村各约占50%。本次调研的普通村一般是在名村附近随机挑选,大都没有明显特色,自然地理等基本情况与附近的名村比较接近。

课题组在对受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共收回有效问卷432份,整理访谈笔录72份。同时,调查小组整理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半结构式访谈笔录36份。本文内容在分析中使用的数据与材料,均取自于本次调查直接获取的素材。

(二)调研内容分析

对提高不动产利用效益,便利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地役权尽管认知度很低,但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因缺乏物权法规范作用的发挥,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关于全国情况的整体考察

(1)受访农民对地役权制度的了解情况。作为《物权法》首次规定的地役权制度,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其中,在黑龙江省与安徽省,受访农民更是无人知晓;而在湖北和贵州两省,“了解”、“听说过”的受访农民所占比例最高。这大致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法律制度从纸面上到实践中的转化、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法律制度的普及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必然呈正相关关系。

(2)地役权的具体内容。就地役权的具体内容而言,受访农民认为在本人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你们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用到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用途的所占比例超过半数,显示出地役权强烈的实践需求情况。尽管受访村民大多都不了解地役权制度,但在实践中,农民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所在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大部分都用到了他人的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广大农村存在事实上的地役权。这种利用他人不动产的行为还往往支付了一定的对价,且对这种不动产利用(地役权设定)实行有偿方式的为主流。从访谈来看,这种有偿支付的形式多样,既有付费,也有补地、调地方式。还有部分受访农民认为,对于是否付费问题主要发生在“由集体出面解决如扩大道路等”情况下;“村建统一规划,住房集体统一建设”避免了是否付费的问题的情况也在各地偶尔存在;还有个别受访者认为首先要通过村民的同意,在“不影响耕作情况下不要付”。在如何付费方面,其他情况有:由村委会负责解决,一般是补地补钱;付费了或补了地;自愿的情况下重新分配重新分地等,还有调地(互换)的;主要是在建房时要给钱;村集体用农民地时付费;视情况而定,如看关系;个人用要付费,集体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不用付费。这种事实上的地役权关系并没有得到现行法的有效规范,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各种引发矛盾的隐患,乃至出现各种纠纷。在访谈中,课题组发现,供役地人基于个人恩怨一味拒绝在其不动产上设定地役权的有之,在地役权随需役地变动时供役地人拒不接受的有之,因是否有偿、确定价款及其支付产生纠纷的有之。从访谈情况来看,之所以还有少数受访农民认为其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所在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没有用到他人的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主要是因为该村在制订农田及宅基地等乡村规划时对上述问题已有所考虑。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城乡建设规划对地役权适用空间的影响。

(3)地役权的行使。上述地役权性质的不动产利用方式,往往会受到双方关系不好处理,以及付费等问题的影响。也就是说,付费问题不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是更多的受制于双方的相处关系。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一些特点,如熟人社会中人情伦理对农民行为模式的影响。这也使得事实上形成的土地利用关系由于没有通过法律加以固化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随时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如私人感情的影响。为实现利用他人土地行为的制度化,有通过物权进行稳定化、固化的需求和必要。

(4)关于道路通行地役权及其行使状况。就作为常见的道路通行地役权而言,受访者认为其所在村里或田地中的道路主要是由村集体划定的或历史形成的,而因协商后占用承包地、宅基地设定的地役权较为少见。对于由历史形成的通行道路,一般并未发挤占道路耕种或盖房等方面的纠纷。在协商占有他人承包地、宅基地而设定地役权时,往往还是给予一定补偿,补偿方式主要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虽然由此发生的纠纷并未进一步对抗升级,但有时也会埋下矛盾激化的种子,影响村社共同体的建设与和谐。

(5)地役权的设定程序。就地役权的具体设定程序而言,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几乎所有的受访农民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认为需要集体同意的具体理由则有(从高到低):集体有义务维护村民的健康和安全,保护村民的财产权益;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的,应由集体决定;对耕作承包地、利用宅基地造成了不便,对集体利益有损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而且题目所设定的地役权设定程序与《物权法》的规定基本吻合。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这一程序,只是农民的意愿,并非法律的要求,在实践中也未作为必经程序加以执行,实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

2 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分析

(1)受访农民对地役权制度的了解情况。名村受访者对包括地役权在内的物权法制度的了解程度要明显好于普通村村民,尽管“听说过”的村民也才刚刚过半。但对法律的了解并未转化成实践与应用,因为用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所占比例甚至还不及普通村。不过,有偿利用的比例更高,说明了市场经济观念更强烈一些。这种利用可能通过法律和社会规范已得以明确,因此并未发生严重问题。

(2)关于地役权的行使。就地役权的具体行使情况来看,在实践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障碍或困难,这在普通村表现得尤为明显,表示“遇到障碍或困难”的受访农民竟然超过半数。这些障碍或困难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双方关系不好处理,需要协调”、“付费问题”人情与金钱这两个方面。而且前者的比例还明显高于后者。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农村社会的特质――乡土熟人社会,同时也反映了对提供稳定预期的法律规则的实践需求。

(3)关于道路通行役权及其行使状况。对于常见的道路通行役权,名村受访者认为村中道路主要是由村集体划定的,高于普通村;由历史形成的较少,低于普通村。这可能与名村在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规划有很大关系。对于由历史习惯形成地役权的情况,在名村和普通村之间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总体上看,这种情况在普通村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名村,由此引发的挤占道路等纠纷也更多一些。而且在设定或行使地役权时,不管是名村还是普通村,大都认为给予补偿了,只有少数名村受访者认为没有给予补偿;就具体补偿方式来说,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其他补偿方式,如补偿经济费用、补青苗而不补地、协商解决、按土地征用等各种方式,从提供补偿的主体来看,也有由集体给予补偿的情形。也就是说,补偿主体的确定有一定的偶然性,常常受制于各主体的经济实力、风俗人情等因素。

(4)地役权的设定程序。就地役权的具体设定程序而言,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名村和普通村的受访者大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也说明在地役权具体设定程序等方面普遍重视村集体的意志。但这种意志表达机制缺乏明确充分的保障,有待改进。名村受访者对每项具体理由的所选比例都略高于普通村,尤其是“对耕作承包地、利用宅基地造成了不便,对集体利益有损害”这一理由所选比例达到50%,大大高于普通村。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名村受访者在对集体作用的认知上因受惠颇多而更为深刻。

(三)调研总结

1 全国总体情况

整体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可以通过地役权这一制度安排有效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并维护其合法权益,进而实现社会生产、生活的制度化,但限于对该制度缺乏认知以及社会现实本身带来的制约,乡村地役权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缺乏运用地役权制度达成不动产利用目标的认知和意愿,无法实现与法律规定的良性互动。

作为《物权法》首次规定的地役权制度,在普及和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渴求。既有的地役权适用、行使状况受乡土社会的特质所制约,如人情伦理对地役权设定的影响甚至大于付费问题,因此有通过物权进行稳定化、固化的需求和必要。就具体的道路通行权这一地役权而言,从设立来看,主要源于村集体划定或历史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规划对地役权适用空间的冲击,显示出地役权在产生/设定方式上多元化的实践需求。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几乎所有的受访农民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

2 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情况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情况来看,地役权的认知、适用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差异,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甚至是迥然有别的情况,地役权的认知、适用等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非为正相关关系。例如,名村受访者对包括地役权在内的物权法制度的了解程度要明显好于普通村村民,但对法律的了解并未转化成实践,因为用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所占比例甚至还不及普通村。对于由历史习惯形成地役权的情况,在名村和普通村之间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总体上看,这种情况在普通村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名村,由此引发的挤占道路等纠纷也更多一些。而且在设定或行使地役权时,不管是名村还是普通村,大多都认为给予补偿了,只有少数名村受访者认为没有给予补偿;就具体补偿方式来说,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其他补偿方式,如补偿经济费用、补青苗而不补地、协商解决、按土地征用等各种方式,从提供补偿的主体来看,也有由集体给予补偿的情形。从实践来看,在地役权具体设定程序等方面普遍重视村集体的意志,不过也存在村集体的意志表达渠道和程序缺乏规范而流于随意的情况,既容易埋下隐患,也不利于物权法相关规定的执行。

二 乡村地役权的立法完善

(一)宏观层面

1 应进一步加大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

“法律宣传与制度推广无疑是法制运作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在坚持意思自治的私法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物权法规范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很低,为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应加强法律宣传,促进法律的适用,保障法律制度供给有效转化到实处,满足社会运用法律的需求。

2 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法律规则

鉴于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和现实国情,我们在立法时应充分重视包括地役权制度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在乡土社会的适应性,有针对地制定特别具体规则。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乡村地役权制度实践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设定上以口头约定为主,在种类上既有习俗形成的习惯性权利,甚至还有难以被现代法律所承认的以风水为目的的地役权类型,在权利变动上不以登记为要件和常态,在有偿性上以无偿较为常见。这就要求地役权的法律规则设计必须回应这些特点,以满足社会实践之需。

(二)具体制度设计层面

从物权立法来看,地役权是一项新的用益物权种类,用益物权体系经历了一个从立法散乱、种类缺失到向体系完整、种类全面的巨大转变,体现了立法从保守到科学、开放的立法进步,值得肯定。针对前述各个环节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未来立法应在具体规则层面上对须地役权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种类类型

未来立法应尽量对乡村地役权进行进一步的类型化,如分别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居住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服务于农业耕作的乡村地役权称为农业地役权可能更为贴切。这种地役权如前所述主要表现为通行与用水。服务于农民生活居住而生的地役权主要以相邻关系的面目出现,主要有以下类型:(1)相邻土地的通行和使用;(2)生产、生活中的用水、排水;(3)建筑物公共用地的使用;(4)居住房屋的通风、采光。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法上的保存地役权(Conservation Easement)在我国颇具借鉴意义,可作为乡村地役权的新类型,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后予以引入。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地保护探索,在制度上建立了农业领域的保存地役权,其方法和经验对面临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中国农地保护有借鉴意义。美国的保存措施按作用可将其分为法规管制的调控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市场买卖的参与型,以经济奖励兼惩罚影响农民土地决策的激励型,以及多种方法组合的混合型4类。其中,参与型中的购买土地及其相关部分权利的购买土地开发权或保持权应用最为普遍。

2 权利变动

(1)设定。一是增加地役权设定方式。从地役权的成立(及由此划分的种类)来看,法定地役权、强制地役权、习惯地役权、自然地役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由法律规定产生、有权机关依法强行设定,根据历史习惯、自然条件形成的地役权。后者以源自陕西雏南县“划除坟地”习惯的制度安排为典型。在全国各地也都有类似的习俗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二是注意协调所有权人与他物权人特别是用益物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地役权设定上的平衡及收益补偿上的合理分配。

(2)消灭。对地役权的消灭等作出细密化规定,减少和防范纠纷。消灭事由可以从公法和私法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关于私法上的消灭事由可以分为一般事由和特别事由。一般事由主要有:其一,地役权设定合同消灭;其二,地役权期限届满;其三,当事人约定的事由发生;其四,抛弃;其五,混同。特别事由主要为地役权无存续的必要,如在供役地或需役地灭失,或供役地并非发生灭失但事实上供役地已无法再向需役地提供便利的情况下。此时,可以根据供役地权利人申请,请求法院宣告地役权消灭。关于公法上的消灭事由,主要为征收。征收供役地,消灭供役地上的权利,包括地役权。征收需役地,由地役权的从属性决定,国家取得地役权,除非地役权对于国家而言没有必要。

(3)公示登记。对地役权的登记进行引导、规范,可以保持适度的前瞻性。我国对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采登记要件主义。但根据《物权法》第158条第1句的规定,地役权的设立却并不以登记为要件,在签订的地役权合同生效时即成立。从“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的表述来看,立法者应该有引导当事人申请登记的意图。而且,制度功能的实现也要求对地役权的设定进行登记。

3 权利行使

对地役权的行使规则进行概括归纳,划定边界,明确当事人自由行动的空间。地役权人行使地役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不动产之方式、强度须符合当事人的约定及法律的相关规定,“地役权的内容虽然可以由当事人依私法自治原则自由订立,但所订立的内容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否则所设定的地役权无效。例如,设定禁止供役地为任何使用的地役权的,即应认为有害于社会经济、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此外,地役权的设定如违反相邻关系的强制性规定的,亦属无效。”“供役地的所有人不能为了消灭役权而将水渠旁边的土地或水渠上面的土地(如果在地下导水)变为安魂之地。”(D.8,4,11,pr.)这说明了消灭役权须依诚信行事;同时也说明,安魂之地的维护对权利设定和行使的影响,以及法律对安魂之地的尊重。进而言之,需役地不能对供役地所有的安魂之地为行使役使之请求权。即使是在相隔数代甚至十数代也是如此(以能明定或被证明为限)。这在我国也同样如此。(2)享有为行使地役权所必需的附随行为和进行必要设置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既可以是临时性的,如为修筑道路、开挖水渠而临时堆放沙石,也可以是长期的,如引水地役权人可以在供役地上通行。“如果我有权通过位于你土地上的水渠导水,便由此产生下列潜在的权利:我有权修理水渠;为了进行这种修理我和我的工匠们有权按最近线路通行;土地所有人要在水渠两边给我留出一块我能进入水渠的空地,我有权将土、淤泥、石头、石灰和泥沙置于其上。”(D.8,4,11,1)这在我国农村各地亦有类似实践。(3)作为物权人同样享有各种物上请求权,以排除或防止妨害、恢复原状。地役权作为一项物权,自然具有物上请求权之效力:第一,返还原物请求权,学界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学说。对以实际占有为要件的地役权而言,其占有当然存在被侵夺之可能,因此应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第二,对于排除妨碍请求权,地役权人当然享有,自无疑义。第三,为确保地役权实现,地役权人自应有预防危险发生之请求权。对于后两者,《意大利民法典》第1079条、《德国民法典》1027、1029条都有相应规定。地役权保全之诉,仅以地役权承认、保全为目的,有别于以提出占有为目的的所有权回收之诉,一人之行为及于其他共有人。地役权拒绝之诉,为供役地所有人拒绝供役之诉权,目的在于脱离限制(即地役权)而为完全之所有权。(4)设施维持以及取回的权利。有些地役权的行使须设定一定的设施,因此在地役权存续期间,地役权人有权利维持该设施;在地役权消灭后,地役权人有在不损害供役地人利益的前提下取回的权利。(5)优先利用的权利。在地役权设定后,供役地人在不影响地役权行使的情况下有权继续使用供役地,但应劣后于地役权人。正常行使地役权所必需的附属权利。(6)关于地役权内容增减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两个问题:地役权人是否可以根据利用上的需要而扩展、增加,以及地役权人是否可以根据利用的变化而减少、减弱。之所以作此区分,主要是因为增和减对供役地人的影响不同。对此,各国和地区基于不同考量形成了不同的立法例。德国学者对此持肯定的见解。因为地役权范围的确定是以地役权人各个时候的需求为标准而非以地役权设定之时的具体情况为准的。当然,这一范围的变动须以需役地的需求为据,而非因权利人的随意行为引起,且不能远远超过当事人的合理预见。如果当事人在设定地役权的合意已经包含了这个方面的内容时,则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判断标准。

4 实现农村土地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根据《物权法》第156条之规定,地役权设定于不动产之上。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其上设立地役权的不动产的主要种类即为土地。在我国土地上存在多种民事权利。特别是物权是一种常态。就我国农村土地来看,其上一般至少存在两种用益物权:一是农民集体享有的所有权,二是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均未明确其期限。因此用益物权人自然可自由约定地役权期限。同时,法律可以要求供役地人履行一定手续,实现其与土地所有权人利益平衡。

从调查结果来看,地役权的设定既要征得农民的同意,又要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供役地人时,符合法理和《物权法》第163条之规定,值得肯定。农民为供役地人,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减少农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凸显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但对农民自主决定权的限制又过于苛刻,且与《物权法》第163条规定之精神不尽符合,因此应加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