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十篇

时间:2023-08-14 17:40:17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作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与科技进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一案三制”、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动,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一)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地要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列入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协调,理顺管理体制,认真抓好落实,实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

2.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或明确应急管理的机构,落实应急管理责任,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二)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快省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通过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增加政府投入和补助,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增强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根据全省地下矿山和危化企业分布情况及依托企业的条件,建立2~3家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和3~5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具有较高标准的现代化专业救援车辆、装备和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的各类救援物资,组建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员队伍,建设环境良好的应急救援演练、训练场地,配备功能齐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械,建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和救援技术专家库。

2.推动市、县级安全生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地要根据本地区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布情况,做好规划,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本地区的骨干救援队伍,形成区域救援能力,以满足本地区事故救援的需要。

3.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大中型高危行业特别是具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按照标准建立专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其他小型企业尤其是高危行业企业没有专职队伍的要建立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与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服务协议。

2009年,认真抓好长广集团和巨化集团两支省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督促两家单位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进度,按计划完成队伍的装备采购及场地建设任务。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签订协议,共同投资”的原则,结合全省地下矿山和危化企业分布情况,再确定2~3支省级应急救援队伍。

2010~2011年,在确定、完成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省级应急救援队伍硬件装备配套建设。同时,探索提高矿山、化学事故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的途径,以省级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开展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培育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力量,完善和规范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政府、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共建应急救援队伍的经验,推动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2010年,启动市、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争取2011年前大中型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达到50%以上,其他小型企业救援服务协议签订率达到30%以上。

(三)强化“一案三制”建设和政策研究工作

1.加强和规范预案管理,提高预案质量,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做好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同时,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在实施安全生产许可中依法对预案工作进行审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应急预案质量。

2.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按照国家“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应急决策和指挥机制,实现上下贯通、反应迅速,协调顺畅、指挥有效,调度灵敏、保障有力。建立健全省、市、县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各级骨干救援队伍之间的联动机制、事故风险监测监控机制、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等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在救援队伍建设、应急平台建设、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救援协调指挥等方面制定相关的地方规章、标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普法工作,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的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增强公众的应急法律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3.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工作。研究制订专职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救援的有偿补偿政策、资金投入政策、工伤保险政策等,确保各类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服务、参加社会救援发生的支出和装备、物资损耗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确保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正常运行。

(四)加快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

建立具有统一指挥功能的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结合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包括通信系统、网络及主机系统、应用支撑系统、应用系统、指挥大厅和相关系统及数据交换系统在内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立包括危化、矿山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资源、特殊物资、专家资源在内的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实现与国家、相关部门及其他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培训演练、技术支持、物资与装备储备等保障系统,为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物资支持保障。

2009~2010年,结合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启动并完成包括通信系统、网络及主机系统、应用支撑系统、应用系统、指挥大厅和相关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建设在内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

三、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全面实施“科技兴安”三年行动,充分发挥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等各方面社会力量在安全科研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安全科技创新。积极研究安全生产新技术,组织重点安全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可靠的现代化控制技术和安全防护设备。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力争高风险工艺(装置)的化工企业实现事故状态下紧急自动联锁安全保护;露天采石场全面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客运汽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现安全监控全覆盖。

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安全监管效能提高为目的,加快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高效快速、运行可靠的省、市、县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掌握全省安全生产动态。加强系统内局域网和公共平台建设,建立政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工作网络。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信息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

(二)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发展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重点抓好*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建设,努力将*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建设成为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基地和重大事故预防和鉴定基地。

(三)培育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适应全省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评价、培训、认证、咨询工作的需求,保证各类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依法参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培训、论证、咨询工作,推行安全事务所制度,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机构管理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各类服务机构的工作质量。大力培育和发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安全评价、培训、咨询等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逐步规范模式,为加强和改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服务。

五、加大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有效投入

一是积极协调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制订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投入。

二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装备保障、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推动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培训等。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促进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的政策措施,解决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相关问题。

三是要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加强安全设施检验检测,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真正使企业成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建设主体和投入主体。

四是严格实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完善建设项目安全预算和执行制度,保障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安全经费的基本需要。要扩大投融资渠道,采取市场化和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大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的投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要制定辖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建设内容、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各级由发展改革、财政、安全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协调小组,定期协调沟通,解决项目建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2

(一)健全预案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4月下旬完善并印发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松应急委办〔2020〕4号),同时督促各乡镇、各行业、各单位制定全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规划。实施“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为构架的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完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修订。全县已形成由1个总体预案,18个专项预案和多个部门预案构成的“1+18+N”应急预案体系。在各行业领域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遏制较大以上事故。规范全县综合防灾减灾统筹协调运行机制,明确自然灾害事权划分和防灾减灾主体责任。

(二)健全智慧应急体系,提升科技信息化能力。

1.建设智慧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县融媒体中心推进智慧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正在建设,构建全县联动的大应急数据与联动生态体系。

2.建设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物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装备管理、应急重点工程避难设施、医疗卫生、运输资源、通讯保障和应急资料等业务管理,建立全面、真实的应急资源动态数据库,辅助应急资源配置方案的制定和优化,为突发事件所需应急资源的分析、配置提供数据基础,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保障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推广应用应急广播。全县122个村(社区)已经开通了应急广播建设项目(应急广播具有直通最基层、直达最末梢、广播内容可管可控可监测,及时安全、灵活高效,出击主动、受众明确的特点和优势)。组安装了报警设备,确保预警信息及时高效。

(三)健全指挥调度体系,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1.建设应急指挥场所。正在推进建设全县应急指挥中心工作。

2.建立健全指挥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努力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方案和统一实施);确保做到“六个第一”(第一时间果断作出先期处置;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如实报告情况;第一时间权威信息;第一时间依法查处造谣生事者并向社会公开揭露曝光;第一时间疏散、掌控现场)。消防救援大队抢险救援共15次。投入资金190万元充实专业救援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成功处置了“4·30”镇江关镇五里堡村山体 hh↑↑洪泥石流灾害和“11·12”道路交通事故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现场了应急抢险,进行查灾、核灾、统计灾情等相关工作,开展受灾群众安抚工作。“11·12”道路交通事故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多个工作组,及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抚慰和善后工作。++速战速决净资产

3完善分级响应机制。制定了全县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明确应急响应层次与响应级别,细化分级响应程序,做到分级负责、快速响应;落实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属地责任,加强对地方应对处置工作的指导,做到上下级响应无缝对接,应急响应科学、高效运转。

4.建立会商研判机制。优化应急联动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风险防范、管行业必须管应急救援”的原则,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职能和行业部门专业优势,明确“防、减、抗、救”的责任链条,细化了各相关部门在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工作职责。健全了各级各类灾害事故会商研判制度,明确牵头部门,定期组织风险和形势分析预判,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扎实做好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预测预判,做好先期防范处置工作。2020年6月4日上午,经请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组组长杨兴荣同志,县应急管理局召集21个成员单位,在应急管理局会议室召开基层治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组联席会议。

5..规范信息报送流程。根据《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程》《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问责追责办法》,明确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归口管理部门,杜绝多头接收和报送,确保信息同一口子进出,实现向上和对外信息的时间、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数据完全一致,避免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而导致工作上被动。对灾害信息报送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不担当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追责。上报突发事件信息8期。

(四)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提升救援作战能力。

1.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我县调整完善了县应急委员会,下设18个专项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优化、统筹我县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形成统一指挥、反映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规范灾害现场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强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统筹使用和调配,发挥两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抢险救援中的骨干作用。严格执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消防员准入和退出相关规定(政府专职消防员参照执行),严把入口关,分期分批招录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消防员和政府专职消防员,落实消防救援队伍相关职业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充足、稳定、退转有序、保障有力。推动军地应急体系衔接融洽,进一步完善落实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组建县级民兵应急队伍(地方专业灭火队),实现军地联建、联训、联勤。在重点地区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和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解决“断电、断路、无信号、恶劣天气”条件下灾情信息“突不进去,传不出来”等问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健全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应急装备投入。组建“6+1”模式的综合应急救援和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伍,建成183人的专业救援队伍、140人的林业扑火队、104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83人的应急专家。储备应急装备40余种,应急救援大型机械储备285(台、辆),应急救援通讯设备对讲机280部、卫星电话30部。积极开展室内、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新建130个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11.8万平方米。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了布局均衡、远近结合、覆盖面广、设施配套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基本满足全县7.33万人应急避难需求。

2.推进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开展应急战略合作,与省内能力突出、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空中救援队伍、技术支撑队伍、工程监理队伍和通信、电力保障队伍分片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补齐我县在抢险救援、空中营救、危化品处置、环保、勘察设计、应急排查、技术支撑等方面的短板。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机关单位青壮年为主体,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

3.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以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和消防救援大队为基础,推进县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以重点景区为中心,建立医疗、山地救援、避难场所、物资储备等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县域应急物资综合备灾仓库1个,面积4000平方米,物资存放功能分区。全县共设置19个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临时避难场所122个。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健全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物资统计、管理及调用制度建设,增加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升级改造县级物资储备库2个、乡镇物资储备库17个,储备了帐篷等十多种应急救灾物资,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了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效能,确保了救灾物资供应。

4.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以实现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传递为目标,着力打造覆盖全面、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切实提高各级灾情管理能力和水平。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整合利用基层护林(草)员、地灾监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综治网格员等力量,确保每个村组(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和开展灾情核查评估的网格化灾害信息员队伍,拓宽灾害信息来源,提前感知灾害风险。

5.建立区域应急保障机制。依托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场所和现有机场,分片区规划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和航空救援中心,实现应急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效驰援;按照应急厅统一安排,启动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补齐灾害救援的空中短板,扩大航空救援覆盖面;引进航空救援力量参与森林草原灭火、城市灭火、医疗救护、人员搜救、航空巡护、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针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和灾害多发期,组织开展特定区域空中巡查。

6.健全电力、交通、通讯应急保障机制。依托国家电网,配备移动式、便携式发电装备,为应急救援提供电力保障。依托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和辖区内重点工程施工项目企业,动态掌握交通保通保畅机具,并配备必备的应急指挥车辆,为应急救援提供交通保障。依托移动、电信、联通和铁塔等通信运营企业,配备前端移动通讯卫星电话23部,为应急救援提供通讯保障。

(五)健全减灾救灾体系,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1.强化全民宣传教育。利用各类新兴媒体,大力普及公共安全、自救互救、防灾减灾避灾知识,营造浓厚的应急文化氛围。各类活动发放宣传手册65000余册,宣传袋16000个,宣传围裙18000张。现场解答群众提问共2500余条。

2.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相邻县、乡(镇)与乡(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联防联控制度,定期召开联防联控联席会议,推进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地区和行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完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提前预警、互通信息,应急联动。

3.提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健全救灾物资、民生保障物资储备体系,扩大储备库(点)覆盖范围,优化储备布局,完善储备类型,丰富储备种类,提升应急抢险救援和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公路、航空等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提高救灾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保障方案),健全完善了救灾物资补库、储备、调拨、紧急采购等制度和资金保障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了社会物资、运输工具和设施装备等大型抢险救援装备购买服务、租赁和临时征用保障机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建立自然灾害感知网络与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持续增强气象灾害、山洪地质灾害、地震监测、森林火灾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快主要江河堤防建设、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建成堤防护岸14公里,治理中小河流12公里;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12570万元,搬迁安置受威胁农户40余户、近140人,实施地灾治理工程58处、排危除险28处,建立专群结合监测99处。建立功能先进的现代化气象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效能。

4.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强化部门协作,结合全县自然灾害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利用现有场所,加快推进专常结合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补充完善避难场所电力、医疗、厕所等基本生活设施设备,确保灾害发生后受灾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六)健全队伍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1.扎实推进专题培训。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国际救灾日”为契机,充分依托主流媒体、行业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深入扎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技能培训和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公开课”等活动、防灾减灾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等活动。督促124家企业开展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培训。开展了“6·16”施家堡乡山洪泥石流灾害综合应急演练、“4·27”川主寺镇岷江流域自然灾害应急大演练等多次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实战演练,全民应急意识、安全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升,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救援队伍作战能力。加强专业队伍日常训练、演练,针对全灾种分类开展体能和专业知识训练,建成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7月在林业局由县人武部和我局联合组织全县民兵100余人进行了培训。8月在川主寺消防站对“6+1”队伍进行集训,11月70人的专业队伍在川主寺消防站集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七)健全安全生产体系,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1.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基本盘。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理念,县政府及安全生产各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举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妥善解决突出问题,严密防范和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020年截至目前,共发生其他各类事故7起(其中道路交通4起、火灾3起),死亡7人,受伤人数8人,直接经济损失229.4万元。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5%,死亡人数同期下降50%,受伤人数同比下降38%,经济损失同比下降6%。以上事故6起均为非生产安全事故,其中1起(“11·12”道路交通事故)还未定性。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3

1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概念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装甲等装备器材的运输物流,其一般是为了应对包括军事冲突、自然灾害在内的多种突况。在如今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装甲装备物流已经完成了物流各个阶段(包括装备筹集、包装、运输、配送等)的有机整合,成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基础。对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进行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几个结论:①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运输对象是以装甲装备为主;②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③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体系层次则是属于国家应急物流体系和军队应急物流体系之内的,是与其他专业器材的应急物流体系处于同等地位的。

2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基本特征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相较于其他专业领域的应急物流,其本身就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器材复杂性

装甲装备器材物资种类多,价值高,有些还是高精度装备,所以这就对其保管条件和保管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器材物资管理具有着很大的复杂性。有些器材物资重量可达数吨,但有的可能只有螺丝帽大小,体积重量复杂不一;有的保管时需要定期通电检查,而有的需要进行防霉护理,这对保管条件也提出了要求[1]。

2.2不确定性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活动的进行是由突发事件或各种应急行动所决定的,应急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或管理者无法预知物流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等内容,所以说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2.3军事性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考虑的首选问题是军事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这与常规物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发生突发事件或进行重大军事行动时,其第一要务就是装甲装备器材安全快速的到达冲突区域或军事行动地点。

2.4保障超常规性

由于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军队群体,所以,由于其特殊性,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流程可以无限的简化,其目的一般只注重装甲装备物资的安全、快速、顺利的抵达。

3保障环节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通力合作和共同支持,具体包括应急筹措、应急储备、应急调配与供应等几个方面。

3.1应急筹措

在紧急情况下若军队对装甲装备器材有着紧急需求,那么此时就会启动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装甲装备器材的应急筹措,相关单位应该进行应急订购等手段积极地完成军队所需物资的筹措。

3.2应急储备

应急储备指的是为应对军队群体对装甲装备器材的应急需求而采取的储备措施。应急储备应该要进行事先的谋划,要以部队的实际情况来对物资需求进行预判,要对其布局、规模进行实时的调整,并对器材物资的进行积极地更新、保管、更换[2]。

3.3应急调配与供应

在有着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需求时,要对应急调配与供应环节进行重视,要进行充分的对调配与供应方案进行考虑,以保证所选方案是最优方案,使得有限的器材资源得到最充分或最大的利用,以便保证军队活动的正常需求。

4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职能

4.1应急保障指挥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职能包括应急保障指挥,其具体内容指的是相关管理者或参与者根据自身职责与预案设计,依据实际应急物流状况,对应急物流做出指挥,或提出建议,使得应急物流活动可以安全有序的开展[3]。

4.2信息集成

在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体系中因为使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所以就很容易实现应急物流信息集成,这样既加强了对于装备器材的管理,又提高了应急物流系统中的应急保障能力,使得装甲装备器材物资在应急物流保障中变得可视可控。

4.3社会资源征用

装甲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军队系统的运行,是以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为核心的运输体系。所以,在进行应急物流运输时要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征用,通过军民的共同努力使应急保障物流体系更加的完备。在进行社会资源征用时,相关人员和部门一定要依法征用、合法征用,确保应急保障物流任务的顺利开展。

5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急物流体系的建成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还有着种种不足,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5.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基础建设相较于运输需求来说尚还有着较大的不足,具体表现为运输通道单一、铁路网络薄弱,民航支线缺乏等方面。而且公路的通达与衔接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内河航道的等级较低。另外,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差异,造成了交通基础建设从东至西逐渐弱化的趋势,再加上物流运输信息网络还有待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应急物流建设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5.2组织机制不健全

在应急物流体系中所需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各单位抽调的,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配送也是由多个部门来完成的。由于人员和组织部门的不统一,这样极有可能造成相互之间的错误,使得应急物流的运输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效率低下。

5.3应急物流企业发展空间不足

应急物流不应该只依靠政府或军队自身的力量,还要更多的依靠专业化的应急物流企业。在我国目前的应急物流体系中,应急物流企业的数量和生存状况都不是太好,特别是对于装甲装备器材物资的应急保障运输,由于其保密性,政府和军队很难将其交付给专业企业进行运输。另外,由于有关应急物流的法律法规较少,存在着较多的立法空白,所以,应急物流的进一步建设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

6结束语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4

(一)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会议要求,紧密结合交通系统实际,深入研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软、硬件建设,为依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1.今年1月31日下午,南屏水库边的将军山山顶突然着火,山火借风力迅速蔓延,形势十分严峻。当晚,我局接到市政府的指示,迅速启动交通应急预案,派出由市公汽公司组成的交通应急分队,调集20台公交车,于2月1日凌晨到达将军山,承担转移附近村民的任务。从接到指令到集结应急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救援任务,安全转移群众131人,以“实战”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同时也煅练了应急队伍。

2.年初,由于“蓝牌车”非法营运,引起出租车司机的强烈不满,小部分出租车司机聚集在一起,向交通局表达要整治“蓝牌车”非法营运的诉求,当时事态一度有扩大的趋势。交通局党组针对这一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给出租车司机做好疏导工作,平息事态;另一方面结合群众举报,经过执法人员摸底、调查、取证,确认事实清楚后,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百日行动”,并与市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营运“蓝牌车”,保障出租车行业稳定。

(三)做好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

1.做好水上交通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我局联合海事、安监等职能部门开展2010年水路安全生产联合检查行动,重点打击运输船舶超范围和非法运营行为,及时将有关船舶超载的情况通报海事部门予以处理;督促指导水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水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安全消防设施的检查力度,加强值班和?望,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并针对不同时期季节性气候的变化加大对船员安全救生演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对我市从事水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控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大对交通运输市场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及措施,确保行业稳定。定期召开出租车持牌人、驾驶员和出租车公司代表座谈会,及时掌握出租车市场稳定状况,同时了解驾驶员的想法与诉求,对出租车承包费实行政府定价,并严厉打击“蓝牌车”非法营运,维护了出租车市场稳定。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

根据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局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采取以岗代训的办法,通过执行应急任务煅练保障队伍,应急保障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下半年应急管理工作目标、打算和措施

认真吸取“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教训,开展对全市所有从事旅客运输营运车辆、船舶和场站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6.5”事件为鉴,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进行演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一)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

各旅客运输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旅客的安全防患意识。

(二)加强预案的完善及推演

“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给交通运输行业敲响了警钟,同时对应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对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要进行推演,尽可能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5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会议要求,紧密结合交通系统实际,深入研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软、硬件建设,为依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2.年初,由于“蓝牌车”非法营运,引起出租车司机的强烈不满,小部分出租车司机聚集在一起,向交通局表达要整治“蓝牌车”非法营运的诉求,当时事态一度有扩大的趋势。交通局党组针对这一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给出租车司机做好疏导工作,平息事态;另一方面结合群众举报,经过执法人员摸底、调查、取证,确认事实清楚后,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百日行动”,并与市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营运“蓝牌车”,保障出租车行业稳定。

(三)做好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

1.做好水上交通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我局联合海事、安监等职能部门开展2009年水路安全生产联合检查行动,重点打击运输船舶超范围和非法运营行为,及时将有关船舶超载的情况通报海事部门予以处理;督促指导水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水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安全消防设施的检查力度,加强值班和瞭望,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并针对不同时期季节性气候的变化加大对船员安全救生演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对我市从事水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控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大对交通运输市场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及措施,确保行业稳定。定期召开出租车持牌人、驾驶员和出租车公司代表座谈会,及时掌握出租车市场稳定状况,同时了解驾驶员的想法与诉求,对出租车承包费实行政府定价,并严厉打击“蓝牌车”非法营运,维护了出租车市场稳定。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

根据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局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采取以岗代训的办法,通过执行应急任务煅练保障队伍,应急保障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下半年应急管理工作目标、打算和措施

认真吸取“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教训,开展对全市所有从事旅客运输营运车辆、船舶和场站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6.5”事件为鉴,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进行演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一)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

各旅客运输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旅客的安全防患意识。

(二)加强预案的完善及推演

“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给交通运输行业敲响了警钟,同时对应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对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要进行推演,尽可能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6

一、快速反应,全方位投入战斗

1月23日,**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结束后,**县应急局党组敏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组织召开局党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工作。并于当日制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家彬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新闻宣传、物资保障等多个小组,迅速投入战斗。

二、靠前指挥,一个党组一个堡垒

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开始,该局迅速响应,多次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局长张家彬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全程参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配合领导开展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发挥应急保障职能,根据指令安排,积极协调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的远程接收入库工作,并定期调度各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情况。局领导干部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带班,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应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局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基本盘、基本面。针对春节期间人流、物流、车流加大等实际情况,**县应急局提前部署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结合正在全省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在春节前全面组织开展了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印发《关于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提高站位,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复工复产的标准、规范和程序,制定并落实复工复产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确保复工复产万无一失。截至目前,全县应急管理系统未接报安全生产事故,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三、严防死守,一个卡点一个关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县应急局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毅然决然抽调了10名精干力量赴康桥名居、柳岸家园、宝瑞祥等6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参加此次行动的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包胜银同志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卡点工作,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主动提出参加防控并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考验。驻村第一书记罗辉军同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从正月初四至今一直坚持在铁铺村疫情防控第一线,累计劝返湖北籍返豫人员30余人,用实际彰显第一书记风采;刚刚分配到单位上班不足1周的李金富同志,家在子路镇农村,每天骑摩托车往返60余公里,不辞辛苦,不提条件,积极报名参加小区卡点疫情防控执勤任务,2月22日早上,李金富同志从老家骑车到防控站点执勤,途中与一辆正在行驶的小车发生交通事故,被送往医院治疗。直到局领导闻讯到医院看望时,他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是一名受党和部队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休息两天照样可以参加战斗,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下岗”。产业集聚区安监站副站长代广涛和人事股副股长李宇,一个家住信阳,一个家住息县,受领任务后,连夜辞别妻儿,第一时间赶回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参与执勤的应急指战员冒着雨雪严寒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勇于担责、担难、担险,吃苦耐劳,表示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四、积极作为,全力做好应急保障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7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应急体系;建设;实施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74-02

0引言

集散控制系统是石化装置使用的重要设备,由于其自身的集中性和互联性,当出现故障时,往往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所有针对集散控制系统应急管理方法必不可少,本文集中讨论了这个课题, 指出了集散控制系统应急响应的概念和建立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如何确保预案的执行问题。

1建立集散控制系统应急体系的必要性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系统,是以电脑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它通过将过程仪表分散控制集合为计算机集中控制,改变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实现了三方面的集中,即:管理、操作和显示,以及三方面的分散,即功能、负荷和危险性。是目前最先进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编写和完善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对于减少这类设备运行异常时因操作不当造成故障扩大的发生很有必要。

2 建立集散控制系统应急管理的目标

建立应急组织和应急体系是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重要保障,石油化工应急体系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要通过实际工作的检验逐渐形成,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即通过体系保障,实现各个控制点及要素的及时处理,系统人员的协同配合,明确各个控制点及要素的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就会保证整个维护系统有效的运转。

应急处理是出现紧急状况或故障后保障后续安全的处理方法,事实上,应急防护方案、应急安全设施、应急策略规定等,都是应急处理工作的一部分,要想做好集散控制系统应急管理,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通过在辨识评价风险、制定安全策略、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监测事故事件、响应处理和恢复等方面进行努力,从而健全完整的应急处理程序,在实际中,还要体现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过程。以上环节都很重要,但基础应该是及时发现,根本性目标是确保恢复:

及时发现是应急管理的基础:系统通过监测到位使得事件事故得以及时发现并提供准确的判断,确认事件事故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确保恢复是应急管理的根本性目标:要通过正确的操作程序,消除事件故障造成的影响,确保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受影响的集散控制系统恢复正常的功能。

3 建立集散控制系统应急管理的方式

国内外企业经过多年安全生产实践,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是必要和必须的,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目的,不仅在于事故发生时启动预案来应急处置,更重要的是平时发挥应急管理体系的预防作用,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尽量化解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和此生灾害的发生。

由于各集散控制系统厂家产品质量不一,控制系统的各种故障,如电源失电、操作员站“黑屏”或“死机”、计算机病毒侵入、控制系统主从控制器切换异常、通信中断、模件损坏等时有发生。有些时候因处理不当,造成故障扩大,甚至大规模停工的事故。因此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减少集散控制系统故障和损失程度的保证。

在程控系统的应急预案编制中,应考虑下列因素:

1)历史情况:本部门及其他兄弟单位在各类装置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

2)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区域装置工艺的特点,对其它装置的影响等;

3)技术问题: 程控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通讯系统失灵、控制器损坏、电源故障等;

4)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包括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等;

5)物理因素:考虑集散控制系统的物理条件,包括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控制系统的布置,照明,通道等;

6)管制因素:要考虑出入、电力故障、通讯中断、工艺要求等情况的后果。

4 强化集散控制系统应急演练

与预案编制同等重要的是预案的执行,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原则应该是:

1)先期处置:属地管理,专业处置,边处置、边报告;

2)应急响应:分级响应,基本应急/ 扩大应急;

3)预防次生、衍生灾害,保护最初响应者。

在预案演练方面,应从组织领导、注重实效、总结和评价、严格程序、单位间信息交流、加强培训等几方面着手。另外,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必须加强集散控制系统应急预案培训,即:通过培训,保证操作员工掌握预案,通过演练,保证预案的实效性。并保证预案得到持续改进。在突发事故面前保障生产安全。

5结论

建立和实施集散控制系统应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客观上涉及不同厂家、各种类型的集散控制系统,以及控制器、通讯、电源、计算机病毒等问题,主观上涉及维护运行机制、维护质量、人员的素质等状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有待深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要坚持“环保优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集散控制系统应急预案的演练、修订、培训教育,认真落实属地化管理,从管理机制、工作方法、设备设施、人员可靠等方面全力以赴确保兰州石化集散控制系统的安全环保工作,努力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8

今年我局应急管理工作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宣传教育,筑牢应急管理思想基础。紧密结合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新要求宣讲活动、“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以及全县依法治县“法律七进”活动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应急管理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积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今年5月中旬至6月底,我局组织4个宣讲组赴20个乡(镇)开展了安全生产新要求宣讲活动。6月18日,县安办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在县城橄榄广场举行了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普及民众安全知识。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将应急管理知识作为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促进企业自觉抓好应急管理相关工作。

二是抓应急预案管理,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突出应急预案管理,着力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今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全局综合性应急救援预案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及烟花爆竹等重点直管行业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适时督导各乡镇、县级部门、企业做好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和备案工作;突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今年7月2日上午,县安办联合__气矿在普安镇工业园区成功举行了天然气管道泄漏地企联合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升了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水平。督促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开展汛期防淹井应急演练,危化品和烟花爆竹高温防雷防静电应急演练。积极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拟筹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鼓励企业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实应急救援力量。

三是抓应急值守,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应急值班值守,不断完善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流程,畅通事故信息渠道,及时为应急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严格落实局机关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煤矿监管中心全天候值班值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及时预警信息,协调发挥好公安、交通、气象、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应急处险效率。

我局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层次较低,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匮乏,应急救援力量薄弱,尤其缺乏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平台。二是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援救实战演练缺乏,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三是一些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仍不健全、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足,难以适应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要求。

1、积极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统筹规划布局各类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9

关键词:应急加油站 设备设施 技术管理

1前言

佛山市三水公路局顺峰加油站成立于1993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目前隶属于佛山市三水区公路局公路管养中心,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顺峰加油站历经公路系统机构改革、发展的风风雨雨,但其为公路系统所承担的公路抢修应急燃油保障职能一直未发生转变,顺峰加油站作为保障公路系统公路建设养护机械设备、车辆日常生产用油供给和公路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燃油储备的服务机构,确保了公路系统顺利度过2005年生产用油“油荒”,而且以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方便过往车主和群众进行对外营业。

作为发展规模不大的公路行业应急加油站,与那些大型企业的加油站亦有不同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对比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该油站更多的是考虑作为公路应急加油站带来的社会效益,更多的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公路养护事业服务。如何加强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是摆在从事应急加油站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2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的管理特点

公路应急加油站主要承担内部机械车辆与设备的生产加油任务,设备使用频繁相对不高,设备的安装环境、加油设备、储存罐区建设、环境建设、人员与标准化管理、受控条件等因受体制、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和大型加油站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

公路应急加油站因为早期规划的不到位,加油站设备产品技术指标和维护要求参差不齐。随着经济和功能的要求,各种电器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如液位仪、潜油泵、视频监控、电视等新设备陆续投入运行,电器线路原有设计不符合当今创新管理要求。

加油站人员属于抽调人员,对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与适应能力相对比较差,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如何有效加强公路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

针对公路应急加油站的特点,作为加油站设施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如何有效加强公路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立健全加油站制度管理

建立加油站全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作为加油站的首要保障之一。加油站要建立油站与上级部门、油站与加油班组、班组与当值加油人员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明确细化岗位职责要求,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岗位上,所有工作人员知道其职责才能明确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制度规范管理。

加油站应建立和执行完善的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制度。设施故障或不完备,就不能进行应急保障与服务工作。

3.2熟练掌握设备设施操作技能

作为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人员要掌握加油机、油罐、闭路监控系统、电路与电器设备、应急发电机等各种设备的性能及简单维修、检测、养护等知识,规范加油机、发电机、燃油储罐等设备设施的操作管理规范。按规定坚持每日闭路巡检登记制度,对检查记录进行登记归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性能。坚持每天做好燃油储存罐储油量、设备性能检查监测,重点检查管路、罐体及周边土壤与排水设施有无存在漏油、渗油、混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3.3加强电力系统管理

加油站正常运行依赖于电力电源的正常供应,加油站要加强供电线路与电路的检修工作,确保满足加油站安全防范要求,保障加油站用电正常

应急发电机组因使用频率非常低,如果保养不善,其性能就会逐步降低,关键应急时候就不能充分发挥应急保障功能。当外电停止供电时,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就决定了站内各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作。因此,要做好发电机组的保养工作,防止长期不用,发电机组生锈等不良的情况的发生。

3.4加强罐区设施与加油站环境管理

及时清理加油站周边及场地内的各种杂草,完善各种消防警示标志与标识,及时更换失效过期的灭火器材,充分做好消防防火措施。

在加油机加油枪口、油罐透气口设置油气回收装置,减少加油站、油库产生的挥发性油气对大气的污染,加强场地含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管理,确保含油污水达标排放,为社会和公路系统加油提供洁净、舒适、有序服务环境。

3.5加强应急演练

加油站消防应急、公路突发事件燃油保障演练是加油站设备设施性能有效性、应急处置技能和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检验。有备无患,就是我们应急加油站应对平时日常加油供给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职能的重要准则,只有定期加强应急演练,才能不断提高加油站人员的应急保障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3.6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人是加油站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代表,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其安全与技能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加油站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要加强工作人员上岗前、工作中的教育与培训,积极进行操作技术培训、主动服务、应急能力与演练培训与考核,重点学习油站设备设施械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的中心环节,了解设备的电路、管路与控制系统,掌握了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设备管理与应用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综合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做好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是公路应急加油站的日常工作重点之一,是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做好设备设施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充分采用制度、规范和要求来积极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以应急保障社会效益优先,兼顾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加油站加油机油气回收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与油站营业功能的不断拓展,对设备设施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加强对加油站设备管理的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发荣.汽车加油站重点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修[J].安全,2002.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篇10

一、演练目的

进一步落实《城管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全局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指挥水平和专业水平;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以及协同作战能力;提升政府工作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二、演练内容

(一)自然灾害类

1.演练项目:城管局抗洪抢险应急演练

演练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局抗洪抢险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在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与实际操作技能,减少洪水灾害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演练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演练规模:20人

时间安排:2014年8月中旬

(二)事故灾难类

1.演练项目:城管局安全生产救援应急演练

演练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局安全生产救援能力,规范应急处置的程序,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和损失,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演练单位:城管监察大队、经营公司

演练规模:10人

时间安排:2014年5月中旬

(三)社会安全类

1.演练项目:现场治安秩序保障应急演练

演练目的: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治安事件,切实提高现场处置能力,防止各类突发事件事态失控和恶化,维护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最大程度地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牵头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演练规模:20人

时间安排:2014年9月下旬

三、有关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急演练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