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技巧十篇

时间:2023-08-14 17:40:17

科学计数法技巧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1

关键词:定积分; 计算方法; 特殊技巧; 奇偶函数; 对称区间

中图分类号:O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53―02

常用的定积分计算方法有定义法,根据几何意义求法,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法,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定积分不能直接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解, 必须借助相应的具体办法积出原函数, 如换元法, 分部积分法等。 而还有很多的定积分用上述基本方法还不能积出原函数, 要用一些特殊技巧才可积出, 而这些特殊技巧不仅可以简化计算, 还可以将一些无法用基本方法求出被积函数原函数的定积分很方便的计算出来。

一、基本计算方法

1.根据定义计算定积分

4.利用循环递推法计算定积分

有些定积分可直接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计算,有些可用上述特殊方法,如利用奇偶函数在对称性区间上的性质、利用函数的周期性等计算,但还有些定积分用上述方法不能直接积出原函数,那么我们可试着将原来要计算的积分I转化为I=A+kI的形式,其中A,k(k≠1)为常数,则可得I=A1-k,这种方法称之为循环递推法。

综上所述, 计算定积分的方法是很多的, 且定积分计算题的数量是无限的, 而题型是有限的, 我们只有掌握好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才能融会贯通, 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梁志南.定积分的计算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9).

[2]罗威. 定积分计算中的若干技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3]韦兰英.例谈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和技巧[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4]赵香萍.定积分的几类特殊解题技巧[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1).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2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科室2012年9月~2013年2月份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教学查房50次,规范率为48%,不规范率为52%。3月份成立品管圈,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11月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本圈由9名成员组成,圈名为:“精护圈”,精:代表精神科,意指精益求精、精心;护:护理;希望我们精神科护士工作能精益求精,给患者身心带来精心的呵护。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圈长为护理部主任,辅导员为业务院长(主任医师),圈员7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均为自愿参加。组圈过程中每位圈员认真学习了品管圈活动理念、程度和方法,熟练掌握了QCC的使用技巧。

1.2.2选定主题:本圈应用5M选题法,圈成员分别通过对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四个方面对选择主题进行评估,按每项5分、3分、1分进行评分,最后选定总分最高的“提高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作为品管圈主题。选题理由:①近年来我院经验丰富的护士流失快,新护士多,导致整体护理业务水平有所下降,护理教学查房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和规范。②通过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让新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疾病知识和如何开展查房。③目前许多护士普遍存在缺乏问诊技巧,从而无法全面、有效的收集资料,影响护理计划的制定。

1.2.3现状把握:调查方法: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员讨论设计了《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的问卷,对问卷调查表信度效度进行检验,Cronbachа在0.7以上,对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7名护士和3名医生。问卷共有20个项目,共100分。包含:护士查房前准备、护士问诊技巧、查房过程安排、患者的合作性、组织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圈员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的50例护理教学查房分析记录进行汇总,对护理教学查房中不规范的原因查检。每次查房中存在着2个以上的不规范原因,我们将得分最低的项目称为主要原因。得分≥70分为规范,规范率=得分规范的查房次数/总查房次数。(24/50)=48%。将根据品管圈柏拉图(80/20)法则,护理教学查房中: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共占82%,把这四项作为改善重点。

1.2.4设定目标: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不规范现况率×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由表1得到改善重点的累计百分比为82%,由圈员讨论确定圈能力为71%,将数据代入公式:目标值=52%-(52%×82%×71%)=21.7%,计算出QCC活动后护理教学查房不规范率降低为21.7%,既规范率提高为78.3%,故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由48%上升到78.3%。

1.2.5要因分析:经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应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护士、患者、方法、组织四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找到了20个末端原因。①护士方面:环境、物品等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和技巧;精神科知识缺乏等。护士要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计划、干预和评价;还要具备沟通、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分析、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我院护士流失快,新来护士缺乏精神科护理知识和经验技巧,不知道如何准备护理教学查房和进行问诊;并且提出护理诊断时没有考虑到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诊断顺序没按首优、中优、次优排列。②方法技巧:一些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制定护理计划时按部就班没有针对患者个体化的护理;问诊没有时间观念,缺乏层次感。③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组织衔接松散,没有整体性;中间穿插对疾病基础知识的复习连贯性差;最后的点评和评价不到位等。④患者方面:精神疾病患者,多数在急性发作与相对稳定期两种状态之间波动交替,患者这种时好时坏的状态导致他们不合作,使问诊受阻;而有些患者的症状特别丰富,当护士问诊时患者就东拉西扯;有的老患者故意隐藏症状。应用因果关联分析图及柏拉图分析,按照80/20原则选定要因,再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4个真因: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

1.2.6对策实施:从2013年3月起针对柏拉图归纳出的因素以PDCA的方法进行整改。每项对策实施均需有圈成员专人负责,规定具体时间和场地。

1.2.6.1护理查房培训:查房前准备要到位包括:环境、物品、患者、资料等。查房的环境安静明亮,按查房次序入座。提前让患者熟悉一下环境,消除陌生感。需要的笔记本,投影仪要提前准备好。查房前与患者沟通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熟悉患者的病例,禁止照本宣科。并且提前复习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和家属做健康教育打下基础。组织学习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标准,在全院开展护理教学查房观摩会,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现场进行打分,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

1.2.6.2理论知识培训: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对新护士进行精神科基础知识、疾病护理、护理程序、护理查房等进行培训并考核。

1.2.6.3技巧的培训:聘请我院年资高、经验丰富的胡主任医师给护士们讲解与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的沟通接触技巧;尤其是问诊技巧。智力测试时可借助道具等,比如计算卡片、具体物体等,使问诊不显得枯燥,并能全面收集资料。

1.2.6.4以护理部和科室两手来抓:临床科室将护理教学查房纳入科室护士能力考核一项重要指标;护理部抽查科室护理教学查房水平,并纳入科室绩效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双管齐下,督促护士提高业务水平。

1.2.6.5分享会:参加QCC活动的护士们,将自己的经验所想及时分享给科室其他护士,并带动其他护士组成自己的品管圈,一起进步。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有形成果:QCC活动后,将2013年3月~2013年11月的业务查房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进行打分,再次对我院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下发问卷50份。问卷对象基本同前,只有2人不同。调查内容及方法与QCC活动前,收回问卷50份。得分≥70分,共43份,规范率=86%(43/50)。QCC活动后我院护理教学查房规范率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11,P<0.01)。

3讨论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性

每一阶段的数学教学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按照教学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不断提升。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多种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其中计算能力就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展开论述,希望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一定的基础做支撑,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应该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展开基础知识教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基础知识,才能在计算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目。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只理解了知识点本身,而不能将其进行灵活应用,那么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人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计算欲望。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与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学生只要能够有效把握数学知识本身即可。然而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是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可想而知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思考,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对数学计算不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计算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尤其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兴趣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是否具有数学计算需要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计算效果,而学生的这种数学计算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旦学生遇到困难表明学生在进行思考,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当然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应该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突破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升华。

2.为学生设置一些思维障碍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训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的为学生设置一些思维障碍。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需要学生经过思考后才能解答的数学题目,这对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起重视,这样学生在解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机技巧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好数学学习的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数学计算而言,更需要学生把握有效的学习规律与运算技巧。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有效的把握数学计算技巧呢?本人介绍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一,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计算方法的指导。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进行了长期的数学学习,因此掌握了很多有效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计算方法与技巧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多种不同的计算技巧。

途径二,引导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进行归纳与总结。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习惯,尤其在数学这门规律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显得更加突出,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归纳与总结,总结出属于个人的计算方法与技巧,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展开计算。就目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而言,方法性与技巧性不强是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教师与学生都要进行有效反思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4

营养素的计算技巧

营养与食物计算因其专业性较强,多数病友常对此犯难。其实,只要变通方法,复杂而专业的计算就会变得简便、容易得多。

在营养计算中,首先要计算出一天所需要的总热量,这是饮食控制的一个关键数据。饮食治疗中的“总量控制,灵活选择”就是指在控制热量的前提下,患者可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食物供应及经济情况自由选择各种食物。计算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热量计算公式:

总热量(千卡)=【(身高-年龄)×6+500÷体重指数的平方】×活动系数×地区气候系数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5);

活动系数:卧床=1.1,极轻体力=1.2,轻体力=1.3,中体力=1.4;

地区气候系数:华南地区为1.0,华中地区为1.06,华北地区为1.12。

举例:长沙地区(属华南地区)的某男性糖尿病患者,40岁,教师(轻体力活动),身高165厘米,体重62千克,计算该患者每日总热量:

总热量(千卡)=【(165-40)×6+500÷1.068】×1.3×1.0=1584≈1600千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患者体重偏离标准体重过多(如肥胖),或过少(如消瘦)时,热量的减少或增加应在原有饮食基础上逐步调整(如每周减增100千卡),切勿一次到位。

营养素的计算还应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因非营养专业人员难以掌握其要领,我们建议避开计算过程而通过计算出热量后直接查表了解。

各类食物用量的计算技巧

只要计算出全天应摄入的总热量,就可以通过热量查表得知各类食物的大致用量,免去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见下表)。

不同热量时各类食物的摄取参考用量

通过查表获得全天各类食物用量后,就可以运用食品交换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等灵活地安排您的食谱。

食物选择的技巧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用来指导糖尿病、肥胖病等患者选择食物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因此,有利于稳定血糖和改善病情。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具体食物的选择。

选择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常以糙米取代精白米;用全麦面粉及其制品代替精白面粉及其制品;用荞麦(苦荞)面代替小麦面;用干饭代替稀饭。

食用水果时,不要将水果榨汁喝。有些食物,生食时的升血糖作用较弱,如青香蕉、生红薯的升血糖作用就较黄(熟)香蕉、熟红薯低得多。

喜好甜味的朋友,可以用甜味剂如甜蜜素、甜菊甙、阿斯巴甜等代替红糖、白糖、蜂蜜、饴糖等;当然也可用低热量的木糖醇来代替。

有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虽高,但由于其营养密度不大,少量选食对血糖的总体影响也不大,这类食物有西瓜、南瓜、胡萝卜等。

另外,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搭配混合食用,如精米与杂豆烹饪的杂豆饭等,也是糖尿病饮食中运用较多的食物选择(搭配)技巧。

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分类表: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

谷类:大麦、黑麦、荞麦、玉米碴等;

干豆类及制品:绿豆、蚕豆及其他杂豆;

乳类及制品:所有乳类;

薯类:尤其是生薯或冷处理过的薯制品;

水果类:如含酸丰富的水果: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子等;

即食食品:高纤维面包、饼干、方便面等;

混合膳食:设计较全面的糖尿病、减体重膳食等。

中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 55~70):

谷类:粗麦粉、大麦粉、甜玉米、玉米面、荞麦面条、荞麦粉、二面窝头等;

薯类:烤马铃薯、甘薯、山药等;

蔬菜类:根类蔬菜、果类蔬菜等;

水果类:热带水果及水果制品;

即食食品:全麦粉面包、炸马铃薯片等;

混合膳食:普通膳食。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70):

谷类:各种精致谷类食物及制品;

薯类:糊化好的薯类如马铃薯泥、煮甘薯等;

蔬菜类:根、果蔬菜类如南瓜、胡萝卜等;

水果类:如西瓜;

即食食品:精白粉面包、饼干及蜂蜜、麦芽糖等。

专家简介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5

关键词:教学比赛 足球普修课 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推广,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其中足球普修课的修改就是代表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牢固的掌握足球技巧,可以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足球技巧,还可以了解一些比赛规则等,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真实了解学生对教学比赛的想法,可以发放一些纸质问卷,再进行回收,之后就可以就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进而了解学生对教学比赛的认识,以及实际开展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数理统计法

在得到相关数据之后,可以通过Excel等软件展开科学的统计,同时对所有得到的数据进行常规性的统计,明确教学方法的开展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实验法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分析,进而将整节课的教学分成基本技巧教学与教学比赛两个部分,其中,将基本技巧教学的时间定成50分钟,比赛教学的时间定成40分钟。在进行比赛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且进行相关的记录,之后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练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足球技巧。

(四)测试评定法

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内容,之后对足球教学中的跑、踢、运等技巧进行充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相应的技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测试评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比赛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开展教学比赛的时候,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渴望进行一些足球比赛,此时,老师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相应的教学效率。

2.加强学生对足球基本技巧的学习

在足球运动中,一定掌握相应的基本技巧,这样才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比赛,并且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接球、运球、传球、射门的喜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足球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基本技巧,从而在实际足球比赛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3.加强学生对足球基本战术的掌握

在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些足球基本技巧,还可以通过足球比赛实践,让学生掌握一些足球基本战术,进而通过一定的配合实现比赛的胜利,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更加喜欢学习足球技巧与战术。

4.加强学生对比赛规则和裁判方式的了解

任何一种比赛均是具有自己的规则,足球比赛也是一样。在开展足球教学比赛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均不了解比赛的规则和裁判的方式,如果不开展实践比赛,只是一味的讲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式,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进而不愿意学习相关的内容。而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利用实例让学生理解相关规则和裁判方式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内容,进而实现了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比赛的科学分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开展足球教学比赛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对教学比赛方式的科学分析,并且认真了解教学比赛的实施过程,详细讲解比赛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足球知识,提高学生足球技巧的攻守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而综合相关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足球技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教学比赛的专业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开展足球教学比赛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还要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无论是比赛技巧,还是比赛战术,老师都应该给学生一些建议,并且加强其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了解相关技巧与战术的应用情况与取得的效果,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中,进行适当的处理,不会出现盲目学习的情况,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学生的课外练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体育学院的学生而言,在足球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并且掌握一些足球的基本技巧、基本战术,以及足球比赛的一些规则和裁判方式,还要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这样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才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开展足球教学的时候,也一定要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掌握,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必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生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全部的足球基本技巧和基本战术。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要加强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练习,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的足球技巧和战术,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足球技巧和战术的运用能力,进而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更好的发挥,达到足球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足球普修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比赛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掌握足球的一些技巧,如接球、运球、传球、射门等,完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教学比赛方式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涛.浅谈游戏法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2,(03).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6

关键词: 解题能力;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74-0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掌握一套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更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探讨。

1灵活的解题技巧在解题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除了常规的解题方法之外,学生应该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在一些数学竞赛中,没有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是不行的。由于大多数题各有各的特色,而且解决的窍门也不一样,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解决的了 ,这里介绍一些在代数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巧"的方法。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解题运算中技巧越是灵活,运算也就越快、越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解题运算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在运算的技巧上表现出来。我们看一个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往往是看他是否能有灵活和简洁的方法,因而灵活的解题技巧在运算能力的提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常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及训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思维敏捷而深刻,长期训练学生合理的解题技巧,就会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的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巧的规律

解题技巧总的来说,是在解题中正确处理普通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一般的公式、法则、定理是普遍适用的,是具有共性的。但是解题时,题目各有其个性。解题运算的技巧,正是把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因题而异,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下面我么就从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中来探讨他的规律。

2.1培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1)操作性思想方法,例,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等.(2)逻辑性思想方法,例:概括,比,归纳演绎等。(3)策略性思想方法,例:方程与函数,化归,猜想, 数形结合,整体与系统等。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要进行分解、细化、逐步实施,使学生心领神会,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并在学习中运用。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必须从教材提炼素材渗透给学生,并举例强化。

2.2改变思考角度,开拓解题思路:

有些问题,如果从正面硬拼,往往绞尽脑汁也一筹莫展。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改变一下思考角度,从不同的方向去考虑问题。这样可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导致新的发现,

找到问题的本质规律。把我们的解题思路从"山穷水尽"的小径引上"柳暗花明"的大道,下面举例说明改变思考角度的几种常用方法。

(1)直接求解有困难时,考虑间接求解;

(2)顺推有困难时考虑逆推;

(3)探求可能性有困难时,探求不可能性;

(4)用常规方法难于求解时,考虑反常规方法。

总之,思考问题不能一味循规蹈矩,死搬教条,而应提高学生的解题运算能力。教师须有目的、有计划,敢于打破束缚思维的框框,在加强数学双基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2.3通过数学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设计适度型问题,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2)、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

(3)、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4)、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5)、设计迷惑型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6)、设计联想型问题,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有利于提高解题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的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题运算的合理技巧,教师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加强数学双基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分析具体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第一,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看到,有些学生不能进行合理的解题运算,其原因大多数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不熟。不能根据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联想有关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因此,只有基本功扎实才有巧解题的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

第二,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解题能力及各种能力提高的窗口,知识的阳光由此照射进来的。死套公式,不善于细心观察,不分析具体题目,拿过题来就解,是不会有合理的解题技巧的。

第三,要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经常注意新旧知识的类比联想、分析、综合、归纳。开阔解决同一例题的思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

总之,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把现成的解法交给学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会探索、会思考、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之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美珍.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2004.5.20.

[2]董建婷.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002.8.25.

[3]黄文质.浅谈数学解题技巧.中国教育学刊.1999.1.25.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7

关键词: 《考工记》;工艺;现代设计

1 《考工记》的简介

从《考工记》的内容来看,所记主要为百工之事以及百工之“法”。百工,为六职之一,《考工记》开篇即写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六职”,一为“坐而论道”的天子、王公、诸侯一类的统治者,他们是“圣人”,是创作者,是道的把握者、规矩的制定者;二是“作而行之”的士大夫,即管理者,行使“分职”、“治职”、“教职”;第三即是“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的百工,“五材”指木、金、皮、玉、土,“五材各有工”,如木工就包括了轮、舆、舟、弓、庐、匠、车、梓、、矢十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手工业中,一方面是原有的操作工艺更为纯熟;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工艺。分工也更加精细,《考工记》就有“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等等记载,表明在每一专业之中,还细化出不同的工种。这时,春秋以前的“工商食官”格局已经打破,除了官府手工业外,又出现了许多私营的个体手工业。由于社会大变革的深化,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开始普及于民间,于是“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士大夫都比较重视实践,关心社会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鲁班、墨翟、李冰等一些杰出的学者、技术发明家便应运而生。他们把中华文化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设计,使许多工艺技术得以改进和提高,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1]

从《考工记》的内容和文字表述来看,记载和记述了先秦时期关于造物的制度(包括百工制度、管理制度等等)以及分工、造物品类、特征等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材料、度量衡等诸多方面。《考工记》记载和保存了许多十分宝贵的来自先秦时期有关工艺造物、设计、管理、思想方面的史料,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设计思想的内容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原典型的历史文本。

2 《考工记》中的工艺技术

“工”是工艺,是加工制作的活动和过程,要想生产出优质产品,仅有“美材”不行,还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制作,其“工”的要求是“巧”。“巧”,《说文解字》谓“技也”,在材料上施技以巧,以成良器。《考工记》就是反映当时工艺技术和设计水平发展的技术规范著作,涉及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容器、乐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专业,每一专业又有更细的分工。譬如,“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2]

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决定了产品的品质。《考工记》这一言说,也进一步阐明了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之间的先后和辩证关系。在古代,造物依据天时地利,同时,又必须重视掌握了设计和造物技能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成为综贯于《考工记》的基本设计和造物思想之一,而得到了反复的运用。如“弓人为弓”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选择最适当时节取材,材料齐备之后,施之以工巧。“和”,在此可作动词用,意谓汇施诸工巧以成事。而一把好弓谓之“九和之弓”,“九和”之“和”为名词,用以意指弓本身从材料到工艺所达到的“三均”水准:“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参均”;“角不胜干,干不胜筋”同样谓之“参均”,弓成之后其功力亦有“三均”之谓,三个“三均”称之“九和”。“九和之弓”实为得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的完美之“弓”。[3]

3 《考工记》中的工艺技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 强调设计及设计者的重要性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意思是说“百工”是国家6种分工(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之一,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创作产品,再经“巧者述之守之”加以传承和推广的。百工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制兵器、烧陶、作车、造船等都属于“圣人之作”,都是神圣庄严的事情。它强调“百工”――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古代社会人们不仅重视手工艺之设计创新,而且重视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和推广。现代社会中对设计工作的强调更应该从思想方面加强,从传统的手工艺方面不断地加强。

3.2 强调设计分工

《考工记》记载六大门类30个工种的手工艺技术,几乎涵盖了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包括木工7种、金工6种、皮革5种、染色5种、刮磨5种、陶瓷2种。

分工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利于磨炼百工的精湛的专业技能;而协作则突出了群体的智慧与力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满足社会大批量生产需要。在当代的设计公司中也应该强调分工的重要性作用。

3.3 强调设计规范,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

在设计指导思想上,遵循严明的“以礼定制、尊礼用器”的礼器制度和“天人合一”的造物观,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膜拜,这使得我国传统造物从一开始就重视规范。其次,从设计和技术上来说,《考工记》本身就是作为官营手工业的技术规则和工艺规范而成书的。

《考工记》所载古代的参数设计方法,一般是选择器物的一个基本的或最重要的几何尺寸作为参数尺寸的基准。然后再按不同的比例常数确定相应的尺寸。对于当代设计来说,设计参数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这对后期设计的图形或者产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作用。

3.4 强调“和谐”设计观

《考工记》对中国造物思想的卓越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造物原则或审美价值标准,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亦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和谐也是当代的一个主流思想广泛的运用在设计之中。《考工记》强调一切工艺制作都要以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和特点为先决条件,并且认为这些条件制约或决定着工艺制品质量的优劣。

4 结语

“材美”与“工巧”的原则,是在强调人适应于自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改造自然的原则。所谓“材美”,是肯定人对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性,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旨趣去主动辨认材料对象的美质。

如果说“材美”的原则还包含着一定的适应于自然要求的话,那么“工巧”则包含着一定的对主体创造性的肯定。它要求造物主体对“美材”予以“巧”治,即古人常谓的“因材施艺”、“适材加工”。也就是说,人尽管不能左右大自然,但人可以在认识、协调大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 于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8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研究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的出台,国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造就既精通本专业基础知识,又能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原理复杂和抽象,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从计算机教学出发,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软件开发应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既是集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以及数据库等多门专业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涉及面广,内容相对独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图、查找、排序等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间关系复杂。教学中,应针对应用实例,对编程中常用的算法给予重点讲解,对典型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集合关系以及基本运算展开教学研究和深入的讲解。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开发应用软件所必需的软件基础知识、懂得高级编程语言知识、丰富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又熟练运用程序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使其软件素质得到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灵活运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计算机知识较薄弱,尤其是该课程是以概念多、抽象而复杂的“C语言程序设计”为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多、应用层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学生难以理解的同时,感觉枯燥乏味,产生畏难情绪,加重了思想包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学策略上缺乏创新,沿袭着“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积极性受到压抑,自身创造力和潜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相互割裂。

课时限制。该课程知识点较多,课程学时安排较短,教师偏重基本理论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繁杂的基本概念,而程序设计和调试技巧等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往往因课时限制只能点到为止,学生无法体会课程的乐趣,更无法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对策研究

明确教学目标。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培养。教师应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在对教材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堂教学活动,准确驾驭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堂教学,将“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优秀教学方法组合运用,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数据库技术等功能和运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以“任务驱动法”为代表的互动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熟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是国内外运用较多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地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既增强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也强化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

巧设学习情境。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打破常规,启迪思想,通过探索、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情境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思想的教学方式。如学习语言编译时,使用“栈”可实现函数过程的调用。当计算机输出数据打印时,打印机速度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安排学生们分组讨论,最终在操作系统中设一个打印队列,将打印任务逐个完成,避免了数据丢失或打印次序混乱。任务进行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思维,体会知识的奥妙,深刻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焕发出可贵的集体智慧,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传道授业,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更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抽象的、枯燥的软件技术基础,用实用化和情趣化的现代教学思想巧妙呈现,产生共鸣、碰撞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充分感受学科魅力,从而启迪心灵,放飞思想。当学生暴露出畏难或厌烦情绪时,教师应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理解,并用科学的思想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打破常规、迎难而上,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点的跨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教学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对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梳理教学思路,将优秀的现代教学思想融入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龚正良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孙亚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6):168.

[3] 张小瑞.《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4):129.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9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护理 应用

护患沟通是一门基本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护理技巧。护理人员说话的语气、话语直接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情与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1]。皮肤科疾病主要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疾病,如青春痘、灰指甲、牛皮癣、瘢痕等,不仅影响美观,且较易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患者104例,发现疾病种类:12例皮肤瘙痒,63例牛皮癣,23例湿疹,6例其他。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中28例男,24例女,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31.02±15.21)岁,病程1―6年;观察组中30例男,22例女,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33.02±17.21)岁,病程1―7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注意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沟通的技巧如下。

1.2.2.1疾病介绍。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受教育的程度采用不同文化程度的语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容易理解,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该疾病的性质及其他知识,做到尽量解释患者与家属提出的关于疾病的问题。

1.2.2.2使用保护性语言。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当涉及患者隐私的时候,对于不必要的不必提及这类问题,如果必须了解的,在沟通询问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情绪,语言尽量做到真诚、谨慎,得知患者隐私后,尊重患者,向患者承诺替他保密[2]。使用保护性语言,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2.2.3心理护理。因为皮肤科疾病中绝大多数影响美观,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2.2.4加强护理查房工作。护理人员应坚持定期查房工作,无论多忙,也不能忽视这一工作,护士长及时评估查房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如:疾病的起因、临床表现、发展、护理措施等,促进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得出研究指标,试用SPSS17.0统计软件收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经在常规护理上注意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后作比较(P

表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效果对比[n(%)]

组别 总例数(n) 治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2 10 20 10 12 40(76.9%)

观察组 52 19 25 6 2 50((96.2%)

2.2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并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总例数(n) 治愈率[n(%)] 患者满意度[n(%)] 并发症[n(%)]

对照组 52 10(19.23%) 25(48.07%) 4(7.69%)

观察组 52 19(36.54%) 39(75.00%) 10(19.23%)

3讨论

皮肤覆盖全身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是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免受化学性、物理性、机械性和病原微生物侵袭,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内,且可防止体内电解质、水分和其他成分的丢失,不仅能参与人体代谢过程,还能保护人体[3]。因此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更加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更加耐心、细致及注意沟通技巧,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良好的沟通技巧需要我们做到疾病介绍、使用保护性语言、心理护理、加强护理查房工作。疾病介绍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该疾病的性质及其他知识,有利于患者与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使用保护性语言应注意患者的情绪,保护患者隐私,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治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加强护理查房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应坚持定期查房工作,护士长及时评估查房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语言沟通,还需要求良好的非语言沟通技巧[4],如肢体语言、目光的交流,微笑以对。对患者和蔼,沟通语言亲切,当患者情绪不好时,要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知道患者的困难,耐心帮他解决,使患者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的治疗护理能力,还要求他们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问题,而这需要护理人员自身良好的修养、丰富的阅历还要求其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学习新知识,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运用沟通技巧。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有助于建立与患者的良好关系,得到患者的信任,工作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效果与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书峰. 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08)

[2] 车珊. 护患沟通技巧与临床效应[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8)

科学计数法技巧篇10

关键词: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构建

1 构建高校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技能技巧课程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程环节,是大学课程中非常最要的部分。技能技巧课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技能技巧课的教学能起到以下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技能技巧课程是囊括了广泛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品课程,例如体育、电脑、摄影、工艺制造、美术设计以及其他跨学科跨领域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技能技巧课的教学题材。这些课程中不仅包含了高校学生所学过的物理化、语数外等必修课程的知识,还包含了科学、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而这些领域的知识都是必修课程教学中所不能接触到而对于高校学生走向社会所急需的知识技能。因此技能技巧课的教学能够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视野,让高校学生更“接地气”,更加适应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社会,这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2 传统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技能技巧课程的考核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作用,技能技巧课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价方法对于大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大学教学活动的展开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大学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体系。现行的高校技能技巧课一般采用等级制的方法进行课程考核,也就是综合学生的出勤、技能表现、汇报演出的情况授予相应的等级来进行评定。这种考核评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技能技巧课学习的效果,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在规范性和科学性上还是有所欠缺。现行的技能技巧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死记硬练。不仅背离了技能技巧课程教学的本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传统的技能技巧课考核模式下,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已成当前高校技能技巧课程教学的普遍现象,对以整个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大前提的大学教育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 构建高校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的原则

原则能够反映规律,遵循原则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侧重。高校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反映当前教学的趋势和学生培养的要求。

(1)导向性原则。评价体系中涉及到全局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技能技巧课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等等方面。技能技巧课应贯彻综合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时代的技能技巧课程从原来的单纯以教学内容为主向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环境的综合能力发展。要能督促教师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国情为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创造力为导向来引导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性原则。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最首要的表现是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即评价体系要能客观地反映教师技能技巧课教学的真实情况。其次教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还表现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也就是评价要在公正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在技能技巧课考核中,首先看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搭配能否达到科学化要求,是否要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心理的全面发展;其次是看是否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1]。

(3)可行性原则。在保证正确评价的条件下,教师评价体系应要力求简单易行,实操性强,强化重点,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技能技巧课程的教学要能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需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得到施展。

(4)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要求体系设计者依据一定的考核与评价理论制定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即要对考核的内容和评价的细节做作出统一、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及时获得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反馈,便于实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4 高校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

通过查阅《教师教学技能》以及《课堂教学技能》等教学评价专著,以及教学学者的专著文献当中有关教师教学技能的相关文献来确定高校技能技巧课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维度[2],并为问卷设计确定条目并发放问卷进行统计,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平建明.对高校军事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