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信息化建设十篇

时间:2023-08-14 17:39:05

地质信息化建设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1

关键词:地质;信息化;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网络、数据库等现代技术设备进行地质资料档案的接收、编排、著录、统计及检索等,并建立起高效的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系统,以达到地质档案资料网络传送及在线查询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地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如何实现地质勘探单位的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成为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者的重点工作之一。

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对于地质局而言,其工作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随着地质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地质工作环境的不断复杂,对地质档案资料的综合研究已成为地质工作的重点。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与上级机关的规定,并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从而制定好符合单位档案管理的归档制度。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地质局在管理地质档案过程中采取现代信息化的方法,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地质档案管理中,建立起符合时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既可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且能有效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地质局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地质局通过利用计算机、扫描、光盘刻录、数据库、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的纸质、音像地质档案转化为数据信息档案。因此,建立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非常关键。实践表明,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能有效缩短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效率。因此,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地质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地质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地质档案管理者的观念落后

在当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档案管理者观念落后的情况,其缺乏信息化的地质档案管理意识,错误地认为地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无关,甚至还认为信息化管理不如传统管理。

2.2地质资料汇交工作难度大

当前,在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合理、不配套及不适应等因素造成管理上出现各种问题,使部分汇交单位在将自身的成果档案资料外借之后会损害自身的合法权益,导致其推迟或不汇交相关的档案资料,使地质资料汇交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2.3地质档案管理设备落后

由于地质局对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在地质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投资非常有限。从而出现无固定地质档案管理室的局面,使地质档案管理混乱无章,从而增加了地质档案资料查询的难度。而且部分地质单位严重缺乏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使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

2.4地质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较低

现阶段我国地质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搭配不合理,且综合素质偏低。虽然年轻的地质管理者对现代电子技术、数据库知识与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存储具有较深的理解,但其对地质档案管理的方法、原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少;而年长的地质档案管理者,虽然其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但对于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另外对现代的电子信息、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不了解,使信息化地质档案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

3、加强地质勘探单位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积极推进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要将地质档案管理从手工化作用转变到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档案管理中,能划分为建档、保存、管理三个阶段。在档案文字处理的初期阶段,就是地质档案建档阶段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其高效性能为现代化数据管理提供有效的处理,但必须要给计算机输入准确无误的数据,才能保证地质档案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因此,就要求在地质档案前期处理工作中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只要这样,才能满足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3.2加强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工作

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进行评审,在评审合格后在数字化档案中进行汇交。这就要求清查与核对每个季度的地质档案汇交情况,以确保应交地质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在年终阶段,要将成果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情况汇总统计,且要求每年要及时落实好单位的地质档案资料汇交任务。由于地质单位具有分散、相距路途较远及档案多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中心,主要工作包括:(1)执行地质档案资料的分发汇交规定。地质处组织每年都要平衡确定各地质单位需要归档的相关资料份数,并制定出相应的分发份数表,交予中心执行。而各单位则要根据所分发份数将单位的相关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到中心。(2)对地质档案资料的分发及汇交情况要及时统计、总结,有利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3.3加强管理者的信息化业务能力

要想实现地质勘探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也就是要求管理必须要通过信息化意识利用现代技术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因此,地质局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者的培训,通过培养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主动积极学习信息化档案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其信息化业务能力,在地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运行现代化技术,从而提高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4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现阶段地质勘探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不管是立卷还是调档都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若在档案管理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是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及生产服务的,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实现地质勘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而这不仅是地质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趋势。而微机的应用也意味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地质勘探单位科技档案中还储存着大量专业、历史的科技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建立健全的地质档案信息化系统,有利于提高地质档案检索的效率。在地质档案技术管理方面要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而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并树立档案为信息资源、能为社会产生效益的理念进行现代化管理。要想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运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将信息化地质勘探档案作为未来地质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存在形式。将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实现作为未来地质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技术将地质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及检索等工作从传统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脱出来,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5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建设

在地质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对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形式的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统一的处理与存储,以实现相同档案的多种形式表现,以改变传统单一纸张文字档案信息的表现形式,从而将多样化的地质档案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的利用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同时,根据信息化标准设计的现代型档案馆,可有效存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地质档案信息,读者只需通过网络就能对相关档案信息的了解与利用。档案馆信息网络能将各种的信息化档案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及查询。因此,必须加快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地质勘探单位档案管理中运行现代化技术手段,从而改变传统的手工作业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地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传统地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进行充分地分析,通过了解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以分析现阶段地质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加强管理者的信息化业务能力、加强信息检索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建设等措施,从而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最终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美荣.浅谈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利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3(4):40-41.

[2]姚淑梅,赵志杰,孙莹.小议加强地勘单位地勘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34):230.

[3]刘钧.浅谈地勘单位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J].陕西煤炭,2012,16(3):139-140.

[4]逯德玲.电子信息化背景下的地勘单位地质技术档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8):142-144.

[5]赵金凤.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22(12):.118.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2

关键词:石油地质 资料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011-01

一、石油地质资料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石油地质资料数量大,资料多而广,石油地质资料是石油勘探工作客观表现,客观反映石油勘探业发展的全流程,是石油勘探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资料以石油地质科技为主体,做好石油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提升石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促进石油地质勘探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3年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职能,强化管理,积极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国内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站之间的链接,形成部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互通共享,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主要媒介。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推广了社会化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主要媒介。 近年来全国持续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全国各级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3.96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15.45万份次(244.33万件次)。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和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2.2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9.22万份次(228.11万件次),

2.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五平台一支撑”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国内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共享服务平台继续发挥“资料信息分散保管、全国一站式服务”的强大功能,各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26号)要求,积极推进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完善了平台功能。

国内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了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系统功能,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并正式提供使用,目前全国多数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全国馆和部实物中心完成了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安装和试用工作,初步实现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从地质资料汇交到馆藏机构资料接收和转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信息化建设加强了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丰富了馆藏资料

国内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和转送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全面开展。 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要求,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1160种,其中以矿产地质、区域地质调查和水工环类资料为主,占总接收量的90%,甘肃、陕西、等省(区)接收原始地质资料超过100种。受托单位2013年共接收19.19万种原始地质资料,截至2013年11月底,馆藏原始地质资料达51.42万种。

4.通过信息化强化地质资料监督检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强化了地质资料的监督检查。地质资料信息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资料信息的需求,档案系统将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网站,建立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1.建立地质地质资料信息化数据库,促进了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活力

地质资料对于现今地质勘探开发与研究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了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检索系统,实现了一次输入多种用途及二次检索的功能。加快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重心从实体性管理向信息化管理以及深度开发利用转移的步伐。

2.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石油地质资料的深度应用

利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资料汇编,如编辑钻井数据表汇编、化验分析报告数据表汇编、某区块或地区的资料目录数据表汇编、鄂尔多斯盆地公开目录及论文汇编、某油气田建设项目资料数据汇编等等,充分利用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和借鉴作用。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石油地质科技项目管理文档一体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电子文档是迅捷的工作方法,网络构筑了崭新的虚拟空间,创造了虚拟化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按照纸质档案归档和管理规则进行归档和管理,从电子文件产生起就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维护与管理,直至永久保存与提供利用,即保障了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这一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实施管理,初步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现代化的管理在地质科技档案中应用,已经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知道这只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在地质科技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也只是一些浅显的做法,目为此,我们还需提高意识,不断加强石油地质专业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学习,积极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方法,通过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促进石油地质资料的深度应用,为提高石油地质资料管理水平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与互动《中国档案》杂志2003年第12期40页

[2]刘洪等,面向网络优化档案作三要素《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4期26页

[3]蔡学美,稳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国档案,2003年第3期。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3

【关键词】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与策略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很简单,是对基础性的资料档案进行一个系统化信息化的管控,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并面向公众,共享给大家。很多市场调研的情况反映,对于这些资料的管理还是比较落后的,处理速度较慢,无法真正地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因为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借助信息化的管理,进行系统的整合分类,能够更好地提高服务,提高企业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需要创新,改革为了更好,所以信息化的建设是地质科技档案管理选择的必经之路。

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上了足不出户但也能了解社会的动态,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可见一斑。地质科技档案的存在意义是为了向社会实时反映各地区地质方面的问题,但是档案的管理由于被封建思想的束缚,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无法正确或者迅速地被找到,这就造成了规范很到位、实施效果很差的Y果。科技化的地质资料伴随着信息化的辅助很容易做到整合与分类,能够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取代人工的整理与管理,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地质科技档案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所以两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为了能够赶上潮流,而且实现地质资料的加工整理存储与共享,非常需要信息化的建设,所以意义重大。

二、当前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科技档案的基础业务工作信息化的水平较低。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管理主要由人工进行,纸质作为媒介,简单的电子表格作为辅助工具,粗糙的显示是无法实现科技档案意义的,虽然时代在改变,管理者也逐渐重视起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脚步还是偏慢的。因为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这些成本上的支出是管理者很难一时改变的,所以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落后,而且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人才去实现,没有一个专业能力强的系统化、信息化的团队无法很好地促成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所以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

(二)当前地质科技档案的数据成果质量非常差。因为没有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所以仅依靠人工水平以及简单的电子表格,数字成果很粗糙,质量很差,无法进行细致分类,更不用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了;标准化的程度很低,传统的管理方式所呈现的结果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据了解,经过抽查,能够合格的档案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过于落后的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文档信息不全面,无法符合规范要求,这些就是当前的质科技档案管理所显现的问题。很多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所用的数据库是比较落后的,包括很多大学的图书馆,用的电脑长时间不更新,数据显示不全是一方面,所展现的功能也是非常少的,而且我国的山寨技术发展更快,各种盗版软件的滥用,就更加无法提高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这也就为以后实现资源的利用共享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三)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建设很慢。换句话就是,管理的业务范畴很广,项目很多,但是团队的建设很少,没有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很多管理者为了降低成本,就容易让一个人身兼多职,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根本无法统筹规划好所有的管理,很容易疏忽一些细节的工作,而且各个岗位上的人才建设欠缺,服务意识不好,没有专业性一说,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做的更多的就是忽略而不是提出并解决;管理建设没有统筹规划,各业务之间的衔接也非常低效,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往往比较容易忽略过程,忽略数据的反映,也就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地质科技档案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去规划去管理,再加上系统更新的频繁,建设的过于盲目,很多所谓的更新后的系统还未上手可能又被换掉了,因此信息化的建设过程非常缓慢。

三、推进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信息化建设需要一部分资金支持。所以要加大这资金、设备、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推进这项工程的建设。当前的一些现状反映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出现停滞,无法加快进程。所以第一个就是重视这方面的作用,然后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购进强大的信息整合工具,配备各个环节所需的专业性人才等,能够为地质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做到有力的支撑。

(二)需要一个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团队。团队的建设是整个工程能够更快更好推进的辅助资本,所以,一个专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遇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不断地改善管理方面的经验缺失等问题,保证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衔接。做好统筹规划和团队建设,需要团队的努力及配合,为更好地信息化服务。

(三)改变地质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传统的地质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现阶段(下转第91页)(上接第65页)的管理模式,过于粗糙的人工技能,和无法展示完全的电子表格都是信息化建设的弊端,因此需要改变信息服务的方式来取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

(四)健全地质科技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建设提高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地质科技档案是一项知识产权,是需要被维护的,以防出现问题无法可依,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适当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可以做到实时监督,确保有法可依,这也是后期出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因此还需要加强地质科技档案方面的法律建设,为信息化的建设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地质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需要专业的负责人,利用科技的改革创新去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发挥好地质科技档案的作用意义,能够让这些原本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东西受到重视。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初衷。面对上述的这些问题,第一个是需要认识到传统的思想会阻碍发展,必须加强地学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水平,增强意识,更好地发挥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社会对于信息的获取及信息的共享效率,让这一切做得有意义。所以,既然了解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了社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快速推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快意识到当前的不利情况,及时利用信息技术加以改变,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做到实处,实现整个社会共享地质科技档案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英秀.关于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02).

[2]廖国玲.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8).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

1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

就我国的工程领域而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工程领域变得更为科学与规范,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建设工程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不准确的信息查询、不便捷的信息统计等,进而使得查询、统计以及分析工程信息不准确等,这些弊端带给相关工作人员许多麻烦,也给监督管理工程造成了一些影响[1]。

2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现状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近几年,我国在工程建筑监督管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整体水平与信息的监督管理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建设组织机构与有关数据库、借助市场化方式对有关软件进行开发、制定标准信息化以及整体的规划等几个方面。所以,在全面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3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工作内容、工作的规范化与程序化问题

能够借助电脑嵌入式软件或是不一样形式的客户终端,将国家与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流程或是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对监督检查的内容进行引导与确定。

3.2监督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标准问题

系统借助电脑嵌入式软件或不一样的客户终端,以查询计算系统提供具有向导性的监督检查程序以及现场帮助作为支持,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人员在进行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评工作进行引导,对不合格的项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

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4.1发挥出当地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应当科学地探究并严密地把握好建筑工程市场,要借助市场机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不断地发挥出来,进而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得到不断地推进,将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地开展有关讨论会,邀请行业著名的工程建筑企业以及工程理论学家来制定标准的信息化制度,并且在普及信息化知识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培训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进而构建起较为优秀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队伍。

4.2加强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对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各级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地调查探究,建立起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科学管理、统筹规划以及宏观调控等,进而推进信息化的实施。4.3制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第一,加强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法律制度,使得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必依与有法可依,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使每个部门间在信息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第二,政府要重视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政府一定要加以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较为复杂,企业必须录用优秀人才,在录用职员时使用全方位的评测方法。加强对在职人员培训力度,定期地组织外出交流,使工作人员可以将建设理念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之中。

5结语

在现今社会需求之下,政府对于工程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取得成就的。我们应当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对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力度开发建设行业的电子商务,充分运用好监督信息化方式,进而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桂.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4):189-190.%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5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训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43-06

一、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繁荣农村经济和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2016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以及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见图1。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主要是农作物栽培或畜禽饲养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精准作业,以及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资金等的信息化管理,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自动化控制等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农业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为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提供各种资源服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实现风险管理和灾害预警。农业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以及农产品销售过程的网络化,通过二维码、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包括新型农民的培育培训、科学技术、政策机制、专项资金、信息以及行政办公等所有农业服务的信息化,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为农业信息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服务。

农业信息化能够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但是农业和工业不同,农业虽然是立国之本,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一方面,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空间分散作业,很难通过精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1],因而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的要求比工业信息化对工人的要求高很多;另一方面,农产品是自然再生产和资源再生产的结合体,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影响,很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2],造成对农业信息化投入意愿低、短期回报难等问题,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信息化的长期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人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是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要有信息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发展的农业信息化要求与传统职业农民信息技术素养缺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且有扩大趋势。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对农民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培育培训途径与策略,积极培育培训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2012年中央1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农业部专门下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通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内涵有本质的区别,见图2,总的来说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等三方面差别[3]。

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传统的农民主要是简单重复体力劳动的从事者,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具有相应的学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又有经营管理能力、金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高,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职业价值属性。传统的“农民”是一种身份的界定,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新职业类型,有自己稳定的职业特征和职业技能,突出强调职业性属性,社会认同度高;自身认可职业农民身份,长期以农业生产、经营或者服务作为职业;希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实现自我价值;具备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新型职业农民符合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有利用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工艺的能力;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化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原有的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中融入相关的信息素养要求。在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上,必须要有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拥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与能力和信息化手段等三方面的信息化素质[4]。基本素质要求善于接受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并愿意主动了解和运用,包括能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职业价值属性方面表现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宣传自身的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并获取社会认同感,同时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应用提升职业价值。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方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市场化运作,并追求利益最大化。

农业现代化对传统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农业信息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发展必须符合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还是以传统农民为主,老龄化、兼业化现象严重,整体素质偏低,能够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比例很少,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信息意识淡薄。“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的培育培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比例,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

培育和培训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培育是指把潜在的对象培养教育成信息职业农民,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而培训则注重培养训练,通过培训促进传统农民实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满足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培育讲究目的性和长期性,而培训则注重手段性和短期性,把培育和培训相结合才是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根本途径。

在培育途径分析之前,必须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潜在的培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潜在的培育对象主要是年龄45岁以下、初中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企业主以及农技推广人员等愿意将农业生产经营作为长期职业,并具有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和现代农业经营意识的人群[5]。针对该类人群的相应培育途径包括:

第一,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职业认可。加强制度和政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和现有的户籍制度,在子女入学、购房优惠、人才认定、职称评定、养老等多方面提供保障措施[6],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社会的认可。加强典型宣传,改变以往落后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代表贫穷落后、社会地位低下的传统农民身份的延续,而是一种新型的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

第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优惠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给予扶持,同时在税收、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供保障。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收益和其他高端职业收入有可比性,同时体现智力劳动的特点。

第三,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创新培育培训模式。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长期提供相关素质和技术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教师下乡,就地就近开展教育培训,让农民能够方便快捷接受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在田间地头、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联合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培训。还可以“半农半读”进入农业中高等院校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

第四,提供长期发展平台和载体。注重符合本地特色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让每个新型职业农民都有一个成长的平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考核,实行职业准入,通过认定的职业农民在相关农业项目立项、成果审定、技术培训等方面可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途径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素质的提升是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发展要求,同时基于信息系统的在线课堂、远程教育、互动教育等新的培训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培训是短期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持续多样化、贯穿工作过程的培训形式能够大幅提升培训对象的能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包括潜在的培育对象以及原有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

如图3所示,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建设包括个人信息化素质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信息化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新型业农民的能力建设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建设的基础。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的建设,实现农村管理的信息化、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以及农村文化的信息化[7]。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善农村的信息化环境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信息化生产经营提供硬件条件。

第二,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学历水平、道德水平、信息化素质、创新意识、“工匠精神”以及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等。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及涵盖各方面的资源体系。资源内容建设必须以本地需求为导向,既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又有本地特色,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符合本地农民教育学习方式。

第三,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要求包括生产经营技能、信息技术与平台应用技能以及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要求在传统课堂听课、实践基地技能练习、生产企业观摩参观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随时随地的技能学习与实践环境,并且能够为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供远程支持。

通过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通过基于智能终端的远程课堂、在线课堂、互动课堂以及跟踪服务,促进新型农民随时随地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技能培训,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移动化、智能化和终身化。

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都需要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与在职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相结合,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需要持续增加投入,并划拨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专项资金,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用于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特色培训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扶持政策,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民培育培训的应用给予政策支持。

四、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各部分的定位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整体规划,并重点加以支持,形成职业农民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已有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的间隙,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应用场景。各级政府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主体,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与当地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并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远程课堂和在线课堂,支持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等多终端接入,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培训,也能够得到专家远程的视频诊断[8]。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农业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合作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农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同时将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骨干、土专家吸收进师资队伍,鼓励他们积极从自身技能出发,制作培育培训资源并在信息平台共享。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所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与原则

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都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载体。依靠地方教育局、农业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将农民培训所用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现有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包括准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应用与持续改进阶段。

准备阶段。管理者、建设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调研完成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上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为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提供资源保证和思想保障。建设规划方案注重符合本地需求原则,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不片面追求系统的“高大上、大而全”,对应用场景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把握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注重本地特色应用和资源建设,并根据农民学习和使用信息终端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信息系统和虚拟化学习环境。

应用与持续创新阶段。要实现所建设系统在日常培育培训中的应用,形成常规性应用工程,并完成本地培育培训所需的优质特色资源的生成与共享、模式优化与创新之后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区域特色以及区域示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程建设。通过常规性应用与持续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民培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全面自由发展的、服务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智慧型教育教学环境[9]。

(三)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改进培育培训模式

在注重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强日常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促进农民现代科技意识、信息化意识的形成,刺激新型职业农民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需求,然后再重点开展包括信息化素质的综合素质培训,最后再进行信息系统和技术建设应用能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基本的信息化素质之后,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的培训更容易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必须要形成规模化经营主体,能够让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经营有更大的应用载体,通过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小型的经营主体模仿跟进,最终发挥信息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采用“线上线下”“参与―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既能够通过培训信息平台在线学习,又有地方性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或者村一级设置基层学习中心站点作为农民线下集体学习的场所[10]。农民往往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本地的特色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技能实践基地,形成一个基于虚拟网络和现实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保证农民终身学习,促进农民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6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 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41-1

在当前的地学研究中,水工环是现代地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学研究包括了水文地质学研究和工程地质学研究还有就是环境地质学研究。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既要加强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又要做好创新科技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工作,促进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全面地可持续地发展。在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抓住信息化的机遇,解决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建设问题,有效落实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研究。

1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现状

1.1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软件

XP系统仍旧是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所采用的系统,应用软件构成了网络系统的框架,但是,XP系统的兼容性比较的差,所以在相关用户在升级和使用系统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软件问题。数据处理的多样性和重复性是水工环地质项目的重要的特点,由于应用软件的性能无法满足数据处理工作的需求,因此,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处理质量和水平都比较的低。

1.2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应用软件的开发是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工环地质研究项目的使用需求,软硬件系统和项目的实际需求两者之间的毛肚也逐渐的复杂化,可以说目前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该系统的使用性能。

1.3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水工环地质项目处理图件以及研究成果的实现目前主要是采用替换和修改既有软件的方式,这就造成了不规范图片格式的问题经常性的出现,偏差等现象出现的频率比较的高,处理的实际结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水工环地质项目中经常会出现大中型项目,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比较的高,时间跨度也相应的比较大,这就对该水工环地质项目的网络信息系统的要求增加,对于项目的过渡数据不能够单单由承担该项目的项目组成员进行人工记忆,而且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及时的修正错误,从而进一步保证水工环地质项目数据的准确性。

2发展和完善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方法及措施

科学发展主题背景之下,地质研究工作应当积极实现对信息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这对于地质建设服务而言是全新的突破。

2.1健全和完善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协同机制

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和特色的突出符合水工环地质项目的特征,健全和完善协同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由微软公司开发的Share Point,它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提供可伸缩的高度协作解决机制、管理工具以及灵活部署,对服务器的配置要求比较的低,网站的构建和配置比较的简单,干扰协同数据的因素不存在,实现网络化的操作流程,从而有效地处理水工环地质信息。

2.2创设和完善二次开发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环境

在水工环地质信息的处理过程当中相关人员主要通过机械化的人工操作完成,这个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高,而且经常会出现重复操作的现象。我们要合理创设和优化二次开发环境,水工环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要充分的考虑到操作的重复性。我们在创设二次开发环境的时候,要从资源和成本两个方面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例如:Microsoft Office、Auto CAD等等。通过创设和完善二次开发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环境,有利于水工环地质信息数据处理的专业性提高,开发难度的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工作效率。

2.3将虚拟技术运用于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以及“网络虚拟化技术”是该系统中虚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运用可以创新XP系统,解决该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另外,利用克隆技术在虚拟系统实施具有安全隐患的软件,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保障宿主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加强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常相关部门对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的重视度非常的低,维护和管理工作往往是在故障出现以后才进行处理的,这样做即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工作转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我们要加强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及时的排查系统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和处理的应急方案,提高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3小结

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么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来实施。而且近几年,我国不断拓展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深度以及广度,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也逐渐的实现了水工环地质研究和信息网络系统的相互结合,促使水工环地质研究更加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在未来模拟、控制、评价与防治地质灾害也将会归属于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3S技术等将会应用于水工环地质研究,全数字化的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也将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谢文涛;浅述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7

[关键词]地矿行业 信息化 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83-1

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它不仅仅是过去所指的计算机应用,还包含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人才培养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是指在地矿行业工作基础上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对地矿行业企业生产的现代化、网络化、自动化、便捷化、数字化。地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地矿行业生产建设的辅助,但是地矿行业信息化促进了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在中国传统行业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传统行业进入了信息化和自动化时代,对于促进地矿行业的转型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改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的应用状况

(1)是地矿勘察过程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在地矿勘察行业利用了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对于地质填图时候地质点的精确定位、实现区域地质调查时候三维地质图库的管理、灾害地质调查中对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的精确和及时的观测、三峡大坝和武广高铁沿线地基的沉降的精确观测。

(2)是矿产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在矿产资源勘探和管理当中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勘探、普查、利用、开发的动态管理,能够及时的获得矿产资源的动态信息。

(3)是数据处理自动化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和海洋地质的调查中,利用大量的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处理设备对于得到的地质信息进行处理,大大的减轻了地质调查的工作量。

(4)是资料和档案保存网络化

对于地矿勘察的资料和档案网络化,不同地质单位对同一块区域进行地质勘查或者矿产普查时可以在网络上得到以前别的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资料,实现的地质工作资料的共享。

(5)是业务流程信息化

不同的地质单位的设备技术以及探矿权不同。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地勘行业的信息化交易平台实现了探矿权的网络交易。对于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化。

2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在煤矿开采和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领域发展还可以,但是在地矿行业其它领域发展还不够好,不够受到重视;由于地矿行业绝大多数单位是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因此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的干扰比较严重,因此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需要解放地矿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的思想,转变管理者的理念;地矿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比较少九五以来,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普及的关键时期,而煤炭行业由于市场的影响,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错过了电子信息技术普及的黄金时期。

3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策略

3.1是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提供集中高效服务。坚持把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以矿长为主任的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委员会,设置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制定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方案和分项内容的推进措施、实施细则和考核奖惩体系,形成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

3.2是推进主营业务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国际同行先进企业看齐,加强支撑主营业务发展和集成的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重点是项目管理、设计集成、文档管理等系统。普及可视化、参数化三维模型设计以提高设计水平,降低工程投资,实现从设计、采购、建造、投产开车和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应用。

3.3是推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管控和应急响应能力。降低地矿勘察工作中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成本。提高行业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队伍素质。通过专题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加强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队伍建设,将人才培养与推进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开展企业领导、软件开发和系统管理高级技术人才以及信息安全工程师形式多样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推进三维工程信息模型技术为重点内容,促进地矿勘察工作中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3.4是推进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标准制订,促进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大力推动三维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制订工作,协会参与组织制订符合行业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标准。培育和发展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行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典型企业,引导行业提高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水平;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利用集成化和智能化技术,完善提升已建立的信息系统并深化应用,构建协同工作平台,促进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致力走出可靠、低成本地矿行业地矿勘察工作中信息化道路。

参考文献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8

[关键词]县级 国土资源信息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目前,国土资源信息较多地应用于各级国土资源的政务管理,对县级而言,国土资源信息化应当有效地为本县的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定位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动态监测、评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的技术平台

县级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及可扩展性、可移植性水平,不仅关系到国家乃至省、市各级的国土资源数据库的完整性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土资源信息能否有效地为地方的产业发展、生产技术提升服务。因此,必须对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1.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标准化,为上级提供标准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土资源信息。

2.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国土资源信息的可扩展性,即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如,闽西地区的经济主要特点是以林业、种植业、矿业为主导,国土资源信息应当能够充分体现林竹蓄积量及分布、耕地的土壤性质和适种作物、矿产分布及工业价值等等。同时,应当体现山区地质灾害预警、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保护、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利用方向等信息。只有较为丰富、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才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农林矿业发展规划以及农林技术推广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相关信息依据。

3.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可移植性,即应当以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使国土资源信息能够顺畅地转化为网络信息、电子信息和纸质信息,在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应用效率,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构建信息服务社会化体系同步,即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矿业等部门应当协同作战,按照标准化、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的要求,建设好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协同构建涉农信息网络系统,及时运用国土资源信息为村镇建设、农林业生产和矿业生产服务,为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政府应当做好国土资源信息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的规划和协调,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

二、国土资源信息的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建设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移檀I生,是国土资源信息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

1.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根据国土部颁布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等标准,协同农业、林业、矿业部门,准确采集国土资源信息,并正确使用上级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GIS)录制数据库。并根据匡土资源信息管理的规范,实现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曼时更新国土资源信息。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关键在于人员的培训,使参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熟练掌握国土资源的调查规范和技术,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数据库标准和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

2. 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建设

GIS应当具备可扩展功能,即能够根据市、县的特点扩展数据库。如,林地的林种、林相和蓄积量,轮发期、采伐量和林地更新期限;耕地土壤化验的主要指标、适种植物建议、施肥与耕作技术建议;矿产种类、储藏量和开采价值、开采权限和资源保护建议;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及预防、工程治理建议;防护林、退耕地、复垦地开发建议等等。通过数据库的扩展,可以有效地将农业区划调查、林业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及地质灾害调查所获得的信息统一在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之中,从而大大地提高国土资源信息的实用价值,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推广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3.信息化技术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推进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国土资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应用都需要一大批既懂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技术,又懂得相关行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借助高等院校培养中、高级信息化技术人才

由于县级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待遇低,学习信息技术的人才大多流到沿海城市。因此,建议当地学院设置国土资源信息fl二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按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开展教学。市、县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留住或引进信息化人才。

(2) 借助高等院校培训在职信息化人员

要选择对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工作和行业技术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培训和提高信息化技术,使其能适应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县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3)发挥信息化人才的整体功能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9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

(一)制宜性原则。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以及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网络体系,项目的部署也要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各异特点具有实用性及实地可操作性。否则,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

(二)前瞻性原则。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落伍,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也必须具备前瞻性,即能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只有具有了前瞻性,才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才会给今后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农业大省在分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技术与功能的升级与扩展。

(三)兼容性原则。兼容,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关联的软硬件之间要相互配合。对于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来说,兼容具有更加明显的特殊性,即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地区、行业以及政府外网等信息系统链接的兼容性,处理好宽带、三网合一、卫星通讯、地理信息、专家智能决策等网络通路与接受终端的兼容问题。

(四)渐进性原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加快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例如,学习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等等。我们要对他们的经验小心论证,大胆尝试。只有如此,才能有条不紊地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捷径”中去,少走弯路。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县(乡)为单位的服务中心与以村

为单位的服务终端相结合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变目前自发式的农村生产为信息化引导下的经营性农村生产,变农民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使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相互快速传递,多层次、多方位信息的利用和共享,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标准和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各地协调发展。信息的优劣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加强农村信息的管理以及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首先,应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体包括加快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整合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使其统一标准和规范,统一信息制度,加强保密资料的控制,打破信息资源的垄断,清理垃圾信息,打杀虚假消息等。其次,有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联合力度。具体包括树立协作意识和共同开发观念,正式建立起全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兼具教学、科研、开发功能的联合、高效的农业信息管理和协调的体系,建立涉农部门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开通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和共享,确保农村市场信息的全面、系统和及时,提高信息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再次,还要加强同国际相关组织和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包括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引进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功能和农村信息体系。

(二)加强专业机构建设,提高信息人才素质。从一定程度上讲,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专业队伍的健全和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深化信息机构改革,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农业信息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为此,可以在建立建全信息职能机构,并使其具体化、实体化,赋予其规划、协调和规范信息市场权力的基础上,改变过去职能机构依赖行政机关的现象,积极促进其与市场接轨,在市场中谋发展,成为信息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还要大力吸纳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快农村信息专业队伍建设。因为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积极吸纳海内外优秀技术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并通过各种培训手段,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管理员、农技推广员、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以保证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真正使农民从中收益。

(三)强化信息采集,提高信息质量。目前已有的农业网站缺乏高质量的信息来源,许多网站还出现了内容贫乏、信息雷同的现象,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大力开发那些有用的、针对性强的特色信息,并加强相关网站的信息链接是今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要加强信息源建设,就要针对“三农”的需求,以科研机构、相关院校、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及相关企业为主要信息源,切实增强和完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同时,网站信息服务人员要加大同相关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及农村精英人物的联系合作力度,广泛发展农村兼职信息员,拓展农村信息网,开通多方面的信息渠道。此外,还要在不断完善现有资源的同时,着手研发构架高质量的实用型信息应用系统,如智能专家系统、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农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等。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10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10-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院校尤其是综合大学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主体力量,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军事信息人才培养步伐。

一、正确认识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强军目标,必须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而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由人来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其与军队个各方面的结合也是靠人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信息化人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军队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1.战争形态的转变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当前,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基于体系对抗的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得武器装备、训练和作战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力量集成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指挥自动化、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多样化、作战效果精确化将成为其基本特征,信息的主导作用将突显出来,客观上要求实现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及使用的高效畅通,实现用信息对物质、能量释放的精确制导,从而对战争实现有效的控制。

信息化战争是以人为主体、以信息与知识为中心的战争。在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物理性能的好坏,更取决于其信息能力的强弱。在人与武器的系统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提高了人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效能。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客观上要求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的出现,都在进一步强调人的因素,人仍然是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高军人的信息素质,就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这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也反映了我军人才群体内在的科学结构。

2.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出,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虽然,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广大官兵的信息意识逐步提高,军队院校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信息人才正在茁壮成长,但军事信息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信息技术是世界新军事技术的核心,是一门具有全面渗透、全方位拉动的崭新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上,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战略转变时期,世界各国军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跑速的快慢和跑位的先后,不在于起跑的基础,而在于军人的素质。军事信息人才是最宝贵的军事资源,只有重视和加强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加速全军广大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军队信息化的建设速度。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网络攻防等专门人才的需求正急剧增加。在这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软件开发人才为例,中国目前只有数万人,而美国已达数百万人,差距十分明显。随着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军对各类信息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因此,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军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3.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军队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基地,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摇篮。我军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军事信息硬件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从1994年起,全军院校都逐步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联网互通;全军院校图书馆统一了资源建设平台,并配发了现代化装备,实施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许多院校集中开发了虚拟实验室系统,随着仿真作战实验室、作战指挥和军种战役学等学科专业实验室的建成,学员有了全新的网上“砺剑”平台。其次,一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从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军队院校已经建立起以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通信学、军事情报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作战学科群,这些学科群互为依存、互为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是先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是主体,信息化作战学科群是关键 [1]。这些为高素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龙头地位。

二、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军委、总部的战略部署,全军紧紧围绕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主线,从军队建设转型和使命任务要求出发,探索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军队院校尤其是军队综合大学承担着培养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坚持信息主导,立足联合作战,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教育转型,是当前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信息主导的学员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是院校规范化、系统化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决定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色及素质的先决条件。院校要培养贴近部队实际、胜任岗位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从课程的设置与搭配入手,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根据是否贴近部队实际、能否优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有的课程设置,通过梳理、遴选、整合,准确定位每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指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课程群。其次,要按照课程分类的一般原则,把最适合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群分解为基础规范型、应用技能型、研究探讨型等三个层面,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有机组合成最优课程方阵。最后,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技能相补充、体能与智能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协调的辩证统一原理,科学设计具体的课程流程与递进导引机制,形成层次适当、衔接顺畅、相互渗透、互相联动、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课程结构网络。

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信息人才培养特征,特别是要开设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信息作战基础、信息作战技术、信息作战战法、信息作战指挥、信息作战设计等战法、训法课程,使其与培养未来信息作战人才的需要相一致。

2.构建立足实战的学员模拟训练体系。实践是学习科技知识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科技素质的基本平台。为了切实提高学员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实战能力,就必须建立接近实战的训练体系。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实操能力,这是每一个任课教员必须把握的教学指向。对此,外军院校通过课题训练提高学员实操能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设置情况,布置想定作业,组织学员利用沙盘、地图、微机进行对抗性演练,让他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训练他们的判断、决策、组织及临机处置能力。其次,要注重延伸教育时空,开辟和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让学员从实际工作和实践锻炼中学习本领。要与部队建立共育人才基地,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要至少提供一次到野战部队当兵锻炼的机会,体验部队生活,了解基层需要,增强学习针对性;要探索开放式教学育人的新路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长学员的见识,开阔学员的眼界;有条件的院校要进行虚拟现实式训练,这种训练具有逼真性、多变性、经济性等优点,可用于信息作战的合成训练,提高受训者的信息作战及其指挥控制能力和受训机构的整体指挥控制水平。

3.构建科学的学员评价考核体系。军事人才评价,是指军事人才管理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各类军事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估,为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奖惩和资源配置等提供基本依据的活动。在院校建立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部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的基础工程。为此,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反映信息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增强考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军事信息人才的评价标准应包括三个方面 [2]:第一,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军事信息人才共性的通用标准。如,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取向、必备的科技素养、顽强的战斗精神、持续的创新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等,这些不仅机械化战争时代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也同样重要。第二,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核心素质能力标准。如,根据军事信息人才的岗位不同,指挥人才应强化体现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诸要素的评价,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应加强对谋划、指导、检查、落实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应突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新装备维护保障人才则应重点进行新武器装备维护保障能力的评价等。第三,突出反映不同军事信息人才个性化特点的具体评价标准。如,军事指挥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有更牢固的军魂意识和全局意识,有更自觉的爱兵观念和创新精神等;指挥能力素质作为其核心素质,应突出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智勇双全、灵活机动、信息制胜的能力等。

当然,对于在校学员而言,应采取评价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辩证的评定,并探索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教育服务的机制,为学员的岗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稳步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途径,是院校经常性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协调教和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育环境是院校教、管、学三者力量整合的集中体现,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协调好教学改革、管理创新和环境建设的关系,才能稳步提升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质量。

1.加强院校信息化教员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育人。教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院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员岗位准入机制、学科建设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教员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规范教员的遴选、使用、培训、管理等诸环节的工作,才能造就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征。要以培养学员创新素质,发挥教员教学主导性和学员学习主体性,大力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倡导以“变教为导、变学为研”为特征的“导研式”教学方法;以“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为特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既教方法、又教思路”为特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能力牵知识、应用带基础”为特征的“案例式”或“想定式”教学方法等。通过启发学员思路,锻炼学员思维,培养学员善思考、勤琢磨、肯钻研、能吃苦的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优秀品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体现信息化特征,努力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教学育人。

2.加强院校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育人。现阶段军队院校已经实现由过去的单一、片面、低效率的教学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全方位、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然而,教学管理理念滞后、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的现象还在一些院校部分地存在着,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纠正教学管理的偏差,完善教学管理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为此,要确立管理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做到“想管”、“愿管”、“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奖惩相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努力提高管理效果。要以身作则,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作用。

3.加强院校信息技术设施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要加速互联网、军训网、校园网三网合一工程建设,营造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为教员、学员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要打破院校之间、院校与地方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壁垒,营造可以自由享受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宽松学习环境;要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抓好网络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营造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环境;要推广“无纸”办公、“不见面”联系和“无障碍”交流,营造有信息时代特色的机关工作环境。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对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总之,军队院校应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着眼实现我军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信息主导,科学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模拟训练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教员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努力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坤华,李青海,余江明,陈亚滨.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引领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62-66.

[2]宁湘峰,沈国权.建立和完善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评价体系[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2):56-59.

Military Academies Must Strengthen the Work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Talent Training

SONG Hai-long,LI Bin,LU Bao-le,DU Rui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