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十篇

时间:2023-08-07 17:41:17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1

摘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面临的难题和存在的治理误区,应创新治理方式:调整力量架构,完善治理体系;抓住治理重点,着力化解矛盾纠纷;转变治理方式,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激活主体意识,激发群众活力。

关键词:创新 社会治理 基层 治理方式 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开展了许多有益尝试,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和挑战。社会治理创新正在从局部化、碎片化、浅表化的实验,走向全局化、系统化和深层化的探索中。

一、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概括起来讲,基层社会治理主要面临六个“难”:

一是人口管理难。人口流动性加强、特殊人群增多、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传统的人口管理模式亟待重构。

二是矛盾化解难。社会利益结构快速分化,新的利益群体、利益阶层不断出现,新老矛盾交织,各种利益诉求难满足。

三是安全防控难。治安形势严峻,刑事犯罪高位徘徊;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事故多发;网络社会发展迅速,安全漏洞多;恐怖问题越来越现实,社会压力大。

四是基层管控难。一些乡镇(街道)、村(社区)力量不足,素质不高,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缺乏。

五是服务供给难。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供给的数量、质量、渠道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六是队伍建设难。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素质难提升,形象难维护。要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二、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1、片面强调维稳,忽视激发社会活力

当前,在各地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有的地方片面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忽视激发社会活力,基于传统管控思维,将政府和行政力量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基层社会中大大小小各种事务统统包起来或者使它们处于自己的监控之下,“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有的地方重管理、轻服务,重“刚性”措施、轻“柔性”方法,习惯于从补充行政管理的角度来动员社会和组织公众参与,而不是鼓励具有主体性意识的社会主体充分发育;有的地方更多地使用管制控制的方式,而较少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较少通过平等地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增强民众参与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这种以行政管控为主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基层社会稳定和谐,还容易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

2、注重技术层面,忽视深层治理

当前,在各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管理部门日趋注重在技术层面解决各类社会治理难题,并创造出各种基于网格化、数字化为平台的管理方式。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能够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然而,过于依赖这种方式的单纯技术手段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很多基于网格化的社会治理项目仅仅在表层上解决了问题,但深层次问题却一直缺乏整体性的应对思路,整体性的公共管理目标往往被各种项目碎片化了,不同项目之间的协调也越来越困难;二是由于网格化管理中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特别是视频监控设备的过度和不当使用,侵害了不少社区居民的个人隐私和私人空间,很容易给部分特殊人群贴上“污名化”的标签,不利于基层社会和谐。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

1、调整力量架构,完善治理体系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传统的以行政体系为主要力量的基层治理体系越来越难以承担现代社会治理的重任,必须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力量架构,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一是要建优党的组织。以党建为统领,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全、建强、建实,选准、配优基层骨干力量,真正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发展自治组织。着力让村委会、居委会回归自治,整合村、社区内部的治理资源,形成以居委会为中心,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体系。三是要培育服务组织。引入、培育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搭建起多层次、多元化服务结构,提高社会自我协调、自我供给能力。

2、抓住治理重点,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把社会矛盾的应急处置与矛盾的常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二是要抓好科学化解。对突发性矛盾,要集中做工作,及时化解;对周期性矛盾,要不断做工作,反复化解;对长期性矛盾,要经常做工作,逐步化解。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镇”。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属地管理、分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基层社会矛盾的和谐、合理、高效解决。

3、转变治理方式,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要从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治理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促进治理。一是要创新服务模式。网格化服务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以城乡社区为基础,以服务管理为指向,凸现了“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和“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工作责任进网格,是服务模式的有益创造。二是要提高服务效率。要在基层党政组织的统筹下,整合服务资源,组建高素质的服务团队。要充分利用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等先进信息媒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三是要缩小服务半径。根据实际建立15分钟、20分钟服务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实现对每一名城乡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2

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要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并通过基于完全自主的原始创新方式与基于合作创新的集成创新方式相结合的路径,结合目标——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来实现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信息反馈、组织竞争和绩效评估,从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

关键词:

治理体制创新;社会组织;社区管理路径;机制;模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改革方向和新的举措,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指导性。这一重要思想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就是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强调社会多种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还特别提出了要“激发组织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可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也就必须适应“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一、“治理体制创新”具体内涵及其对社区建设模式选择的启示

1.“治理体制创新”具体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特别关注包括国家的、政府的和社会的三方面的治理体系和能力。这点颠覆了以往只关注对策和问题的常规做法,而是直接提到了国家要有自己的理念,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从“管”到“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一个字的变化,但这不仅是术语表述方式的变化,更代表着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创新。”。在《决定》中频频提到的“治理”一词作为与传统“管理”有所区别的改革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决定》的第十三部分中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一个全新概念,是通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而这正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具体内涵。2.“治理体制创新”对社区建设的启示。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细胞,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它的形式、方法及内容都与当时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体系、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内涵和意义也为社区建设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2.1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方法的应然选择——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回顾党的十关于社会建设的布局,在十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构建“政社分开”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动态管理”的社会治理体制。相比之下,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权力部门,而社会治理既包含政府管理,也纳入了社会自治,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在权力运行的向度上,管理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的权力则是并行的、交叉的、网格化的。性质上治理则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来源上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从而在治理体系创新中由政府主导的“一元管理”转变为既有政府又有多级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治理”治理方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方法的应然选择,成为社会建设里微观主体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

2.2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区建设的实然模式——呼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在促进国家整体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政府失效”与“市场失灵”问题,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显现出社会需要第三方,需要有组织的创新,来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于是,各种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构成并支撑现代社会的骨架。社会组织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换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且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约束力不是来自外部压力,而是来自因为自愿参与和自主选择而形成的内在动力。社会组织与政府不同,采取“攻心”而不是“洗脑”战术,用生命影响生命,使居民实现了人格的社区化,社会化。同时,社会组织的成员对于居民来讲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异,又因为每天与居民打交道,成为了最接地气的群众组织,其触角可以延伸到每一类人群,可以覆盖到每一位成员的利益,这样就能真正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拓展社区成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它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动员同时整合和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利益表达方式,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减少社会成员的失范行为和对抗性的社会冲突,起到政府和社会成员矛盾“缓冲带”的作用。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区建设的实践模式。

二、治理体制创新视阈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而且是在地区地域范围内,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NGO组织。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是符合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通常都是由政府向社会组织出资购买服务,由此也产生不同的创新方式及参与路径。

1.基于完全自主的原始创新方式。完全自主的原始创新方式,顾名思义,是在政府按照要求和职能范围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将原来属于政府的管理功能转移,并完全交由社会组织安排、介入,政府不再进行全程干预的创新治理方式。通过此种方法,一些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项正逐步交由社会组织承接并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重要平台。这样的人性化治理方式,使社会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拓展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意识、链接社会资源、整合社区力量、加强多元化治理建设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完全自主的创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组织的正能量,取得预想不到的结果,既达到了目标,也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和体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

2.基于合作创新的集成创新方式。但是,我们仍将看到,这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模式下,如果管理部门一刀切、一锅端地完全将事务交由社会组织管理,不免要承担一些风险。为尽可能地减少出现损失的几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治理条件下的非契合点,我们还尝试提出了社会组织与社区政府合作的集成创新方式。此种方式中,社会组织仍然作为独立的操作主体,在政府购买了相关的服务之后,在运营及帮扶方式上,政府起到一定的方向性作用,服务是由社会组织来完成,而预期的结果则是由政府导向的,按照量化指标来分批支付资金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政府来说是省力但不省心型,方向上的指导,也会使社会组织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不会过于发散,在收集原始的社会治理有关数据的时候,相关性会更强一些。同时,也可为社会组织积累经验,再与同类项政府合作时,有的放矢,互有裨益。

三、治理体制创新视阈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选择

落实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不能忽略现存的实际情况。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制度设计在顶层,政策执行在基层;对策出台在顶层,问题爆发在基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这两方面的改革提出了纲领,政策最终是否能较好落实在基层政府。而作为基层代表的社区政府在治理体制创新的背景下,通过协调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使治理体制创新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属于自己的运行和实现机制。

1.运行机制。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两种不同路径,也衍生出了对应不同治理方式的运行机制,从不同的角度使整个治理过程更加的专业化、职业化。

1.1目标——计划式的运行机制。针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完全自主的原始创新方式,与此匹配的需采用“目标—计划式的运行机制”。所谓“目标—计划”即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列出大致的目标,比如互助养老、公共就业培训、文化卫生、社区法律宣传等等,然后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此项事业完全委托给社会组织。在这个机制运行中,目标承担主体和计划承担主体的关系是平行的,但是在操作上是互不干涉的。社会组织在承接了项目之后,按照自身的优势和社区政府的目标需要拟定服务计划,自主地开展所需的活动,以帮助社区政府解决因人手不足导致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下降问题,将社会组织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

1.2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相比之下,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则是与社会参与社区管理采取的合作创新的集成创新方式相匹配。所谓“监督——服务”即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社会服务承接部分社区政府的职能,但是服务内容更加细化,服务过程全程要在政府的体制范围内,不能脱离政府的监督。在这种运行机制当中,监督的施力体是政府,服务的施力体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要在政府的监管范围和规定的额度内开展帮扶工作,关系是平等的,但是在操作上还是要收到政府管理条款的规定,不一定很严格,但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在转型时期是非常必要的,不至使治理体制创新过程发展过于迅速。循序渐进,互生共长。

2.实现机制。众所周知,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保险、各种社会保障等事务办理均在基层政府,征地、拆迁、物业管理、企业改制、医患纠纷、劳资纠纷、污染纠纷、借贷纠纷、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纠纷等突出社会矛盾的爆发、解决也在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在改善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新的社会治理环境的呼吁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这样一个新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治理体制创新的脚步,帮助基层政府从管理到治理过渡,具体操作起来,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重要的实现机制。

2.1政策引导机制——观念创新。进行资金支持是政府对社会组织最为重要的资助形式和培育手段之一。资金支持除了直接或间接的补贴、税费减免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的途径加以实现,并以此来引导、扶持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是西方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选择。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成都市近几年来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尝试。从2012年起,成都市凡符合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范围的项目,原则上须安排不低于20%的项目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成都市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教师培训、文化卫生、社区法律、社区养老等公益服务项目59个,金额达1.6亿元。2011年,41个项目,涉及金额3000余万元;2012年,81个项目,涉及金额7900余万资金。这些都是可喜的转变,也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国家政策、地方决策等都应该在政策上对于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方面、内容提供方面、双方责任方面、治理成效方面进行引导。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过程中,进行政策引导,规划引导,总称为“政策引导机制”。

2.2资源配置机制——效率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地方政府只是界定其为业务主管单位,他们要依托社区社会服务中心推进枢纽式管理模式,融“服务、协调、管理、预警”功能为一体,成为合作共治的平台和党建工作的支撑。资源配置实际上也是针对社会组织来说的,要根据政府需要提供的服务来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最优配置,促进社会组织与社区双向服务、良性互动,走出在当前社会组织管理上存在的“业务部门无力管、登记机关无法管、社区街道无权管”的尴尬困境,逐步形成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政府指导、民政部门监管的社会组织治理体制。

2.3信息反馈机制——方法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的核心特征是民间性,自上而下的生成途径决定了它的发展壮大应该是在政府扶助下、以其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成长过程,而不是造就一个政府管理职能的者或“准政府组织”。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要时时调整有关服务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政府。政府不能“包办”甚至“垄断”社会组织的工作,将其变成为政府机关的延伸或者,而是应该切实尊重和保护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治性与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组织是社区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维护权益类社区社会组织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它处于国家和民众之间,政府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领域,自愿、自治、民主、合作是它存在的重要原则。源于群众、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呼声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信息反馈还有社会组织代表民众将民众诉求反馈之意。

2.4组织竞争机制——激励创新。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规范运作和社会服务水平都有待提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当前全面支持的政治环境下,良莠不齐的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然而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并不均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最强烈的中西部基层地区,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却最为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除了需要培育扶持一批门类齐全、覆盖广泛、运作规范、信誉度好、服务力强、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为目标,实施引导型社会组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在选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时候,也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引入竞争机制;甚至也可以采取招投标方式,“谁的服务好,就购买谁的服务”,这样才会激励整个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竞争提高水平,相互学习优点及长处,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5绩效评估机制——考核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社区建设的有益尝试。社区的发展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而发展的基础是增加社区所能获取的资源,归根结底,是否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才是重中之重。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全过程中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分别在“准备—进行—发展—结束—跟进”四个方面列出有关绩效标准,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治理效果的一个相关量;同时也要聘请专门从事监督和评估的组织和部门对于社会组织的服务进行创新。这种考核方面的创新,无疑对于社会组织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四、结语

社会组织出现在社会治理的视阈中,是由于政府和市场两者在资源配置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无法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更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治理就急切呼唤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出现,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的不足。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力、有礼、有节地针对社区建设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与机制,期待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政府和市场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发展中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合作治理社会。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完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骆骁骅,粤社宣,俞可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建设:从管理到治理代表理念创新,2014年2月20日,第A02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杨仁忠;从《决定》看社会公共领域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独特作用,《理论探讨》,2014年1月,第6页.

[4]刘振国,廖明,王一鸣;关于成都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5]莱斯特.M.萨拉蒙,沃伊切赫.索科沃夫斯基,等;全球公民社会(第三卷),库马力安出版社,2009(147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3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2-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区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社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015年10月22日,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国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与路径选择,“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理念应运而生,为推动社区发展,创新社会社区治理的机制、构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并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所谓“三社联动”就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并实现“三社”相互支持、协调互动的过程和机制。由于社区建设在我国大陆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包括社工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更是处于初创时期,在近年来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发展中,三者之间虽然开始了“联动”,即互动和合作,但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机制。一些“联动”多是双方或三方基于各自“现实”权衡而形成的临时性关系,有的甚至还有“两张皮”现象。“进入新世纪,置身于我国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的新形势,面对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在社区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联动”首先要明晰各方的目标、任务,认识及定位。通过建立互相学习、合作的关系,共享彼此所拥有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方式民主化。因此,在现阶段的社区建设与治理中,通过引导和激励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反映和表达社区成员或特定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开展自助、互助、志愿服务,提升居民素质,从而构建“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1.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基层组织的最小分子,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政府部门管理越位、服务缺位、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功能错位、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要重视加强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2.加快推进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居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居民群众民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三社联动”背景下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路径选择

1.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地域为基础的真实的生活共同体,塑造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让老百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当前我国社区规模扩大了,类型增多了,然而人际关系却疏远了,服务也单一了。社区没有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共同体,没有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要改变社区建设轻视社区价值和人际关系建设的现状,逐步把社区建设的重心转移到营造社区共同体上来。因此,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石,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将社区建设与基层政权建设混同,把社区居委会当作政府的延伸,使得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为此,必须明确城市社区治理功能定位,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

3.引入市场机制,激励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通过市场化治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权利垄断,推动竞争-合作主义治理模式,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垄断,扩大社区居民选择权,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当前,政府角色失调和行为失范是影响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变倡导者、指导者为控制者、领导者,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没有很好地履行应尽的职责。为此,通过转换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通过营造法治环境,开展法治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相关法律规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

四、小结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局面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势在必行。“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治理格局,在新时期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及表达途径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及社会治理困境加剧的背景下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者的优势,实现“三社联动”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史云贵.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理性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吴淑珩.连云港市创新探索“三社联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J].中国民政报,2012年.

[3]谢志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4(S1):77.

[4]徐福海.“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J].中国民政,2015(12):16-28.

[5]吕青.创新社会管理的“三社联动”路径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6):7-12.

[6]岳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4(3).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4

一、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相互关系解读

由于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与利益表达诉求日益多元,以单向行政管控为主的社会运行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命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提出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本身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它们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亦不尽相同,但两者联系密切。一方面,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法治。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分析,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不仅需要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法治的保障。从法律的角度看来,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在形式法治上彰显法律的权威与作用,在程序法治上规范社会治理各项事务,在实质法治上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在民生法治上尊重民众根本权益。法治作为一种理性的手段和原则,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供了必要的优势资源。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是法治化,就是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并使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而实现社会治理与法治二者的均衡,并最终构建起一个科学理性的社会治理体制。另一方面,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法治发展。法治方略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深入推进与切实保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在实践中并无既定的模式,尚需进一步探讨。丰富生动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会对法治提出紧迫的新要求,进而推动整个国家和地方的法治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治理与法治二者新的均衡。

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要性和存在问题分析

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县级以下(县级、乡级、村、社区等)行政区域的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持续推进依法治市,基层治理逐步迈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但是,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相比,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基层社会治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治理立法滞后

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很多法律制度盲区,很多行为缺少法律规范,这是基层社会治理难度较大的重要原因。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基层治理体制、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主体定位等方面。尤其是缺乏针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宏观性规范和原则性规定,各地一系列政策文件虽然明确规定了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举措,但是这种“顶层设计”仍然遵循原有的行政逻辑,忽视受众群众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各地创新举措往往不一,也没有上升到国家或地方立法的层面。

(二)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

从法律意识角度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类主体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基层社会治理处于手动挡而非自动挡水平。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依法治理工作摆上应有位置。一些基层干部人治思维依然很严重,用法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甚至一些群众不信法。

(三)基层依法自治落实不到位

由于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下沉到村(居)委会,而村(居)委会本身不具有行政职能却不得不承担这些行政职能,导致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履行主要的服务职能。乡规民约、自治章程等民主法治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有的制度甚至在制定出台后就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没有付诸实施。

(四)基层法治力量依然薄弱

基层事务多,人手少是常态,每个部门都需要承担许多事务。在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公检法力量和行政执法力量相对不足,一些乡镇(街道)综治维稳机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法治机构队伍不稳定和人员配备不足,法治工作物质装备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五)基层法治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管理体制不科学。街镇政府和上级政府部门条块关系不顺,职权不够匹配,是导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薄弱的根本原因。街镇超负荷运转使得引导社区共治和自治精力明显不足,街镇作为牵头部门协调条线部门职能交叉和分工模糊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基层矛盾纠纷依法调处机制有待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群众依法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基层法治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基层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导向重经济发展业绩轻社会治理成效。多元共治机制有待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的职能边界不清晰,政府让渡给社会组织的空间比较有限,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法治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要点分析

(一)法治化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目标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治理创新必然走向法治化。

首先,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法制建设。遵循服务逻辑,把握社会民生动态,重视科学立法,加快社会治理立法。同时,明确乡规民约等“民间法”的地位,保证其制定合乎法定程序、内容合乎法律规定,加强基层政府及司法部门对乡规民约等“民间法”的指导、审查和监督职责。

其次,深入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原则,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广泛吸纳社会精英有序参与决策和监督协助执行重大决策事项审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公布市、县两级政府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乡镇级政府权力清单公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加大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力度。

第三,保证公平公正司法。加强基层法庭建设,强化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将更多地人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司法机构,改善办公条件,解决“案多人少”现状。

(二)培育法治文化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基础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动力源泉,决定法治建设的方向。基层法治建设必须抛弃“权大于法”、“情重于法”、“利先于法”的错误观念和“法律工具主义”、“法律实用主义”错误倾向,培育法治文化,坚守公平正义。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注重培育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积极引导他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优先提拔重用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基层干部,积极选派优秀法治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培育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对普法工作实行量化考核。突出法治宣传重点,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实际,紧紧围绕基层工作实际,充实和完善法治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三)协商共治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趋势

公众民主参与和协商共治是社会治理区别于以往“管理”或“统治”模式的外在表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公众民主参与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参与建构社会秩序以及基层社会自治制度的完善,促进社会治理朝向协商共治的状态迈进。

1、 引导基层依法自治。抓好基层现有民主法治制度的执行和落实,鼓励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通过抓好制度执行落实促进村级事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进一步制定、细化村(居)委会具体承担的行政性事务的职责清单,推广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对准入清单内的委托项目,应按照政府向村(居)自治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2、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最根本保证。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把握方向、模范带头、协调各方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

3、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法治环境,确定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对基层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促进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良性互动。

4、扩大和深化公民参与。一是增进政民间的信任程度。核心环节在于将公共决策的制度和实施公开化、透明化,实现公共决策程序化。二是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采用座谈讨论、网络商议、听证会等多种形式,使不同利益群体充分表达意见、集思广益,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并举的方式寻求最佳制度设计。三是扩展公民的监督权利。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评判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进一步量化评价指标。

(四)法治队伍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水平。选拔法治观念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注重从有法学教育背景的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探索退休法治干部到基层组织任职模式。

完善基层法治机构人员配备和工作队伍建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基层法治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健全经费保障和物质装备。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村(社区)一级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尽快形成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五)信息化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手段

信息化建设成为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手段。要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的信息化进程,推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两网融合,建立源头信息一次性采集机制和“三级流转处理”机制,形成快速、灵敏、及时的反馈和协同处理的双向系统,构建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繁杂的任务。我们相信,坚持创新和法治并举,基层社会将实现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 孟建柱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17日06版.

[2] 商巍 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 法制与社会 2015(3).

[3] 蒋传光 法治思维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东方法学 2012(5).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5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不同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人们内心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问题;频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下降;不断涌现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导致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下降等等。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涵

我国很多学者对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作出了分析。杨建顺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1他的这一定义与应松年教授对社会管理创新2的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式进行改造和完善。

刘旺洪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据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把握政治、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态势,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等,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实现社会善治的活动和过程。3刘旺洪强调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重构。

笔者认为,就中国当前所提的社会管理创新而言,既不是指完全改变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重构整个社会管理系统,也不是指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法方式上做小修小补,而是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突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研究并运用新的理论、方式及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改造和改革,最终实现善治的目标。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理念、工具手段、机制体制的创新。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首先,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就是要实现由传统的统治观念向现代的治理理念转变。与传统的统治理念强调对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不同,治理强调:(1)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和国家以外,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2)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不仅仅包括政府利用行政、法律等强制性的手段进行规范和约束,还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的自我管理;(3)互动式的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其次,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社会管理主体尤其是政府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尊重群众的意愿、满足群众的要求、维护群众的权益,并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根本标准。

最后,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就是要确立社会的法治意识。建立法治意识就是要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以法律来规范一切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行为;就是要培养公民个人依法表达诉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此外,确立法治意识还应该完善当前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

(二)创新管理工具手段

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下,常常使用刚性的管理手段,公民难以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社会管理的信息和资源也不够公开和透明。面对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管理手段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难以依靠其有效的完成社会管理的目标。现阶段,应该创新管理工具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道德、教育等多种手段转变,能够运用说服教育等柔性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目标的,就不用强制性的刚性管理手段。与此同时,在创新管理工具手段时,要注意现代化技术的利用。社会经济变革给社会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多媒体、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管理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制度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制度化了的方法方式才具有强制性,各个管理主体才会自觉遵守。如果未将新的管理方法方式制度化,那么时过境迁,很有可能一切恢复原状,原有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本质就是妥善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因而,创新社会管理主体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改变国家主导包办的局面,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可行之路。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适应多元的社会现实,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压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宏观调控领域。当前我国应做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假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的作用。

强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以应对社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社会张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或社会风险。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调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机制。

三、 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因此,党委和政府应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多投到基层,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重视基层社会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把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二是要培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理顺基层社区里各种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整合其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治理能力。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关注民生

创新社会管理就为了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履行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职能,要健全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提高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争取将每一个城乡居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为他们编织一张社会安全之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提升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全覆盖水平,着重解决农民“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问题;再次,健全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专项救助和临时救济,逐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最后,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社会津贴体系,加大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津贴补助力度。10

(六)推进虚拟社会管理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得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日益增强。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社会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也带来了一些不利。虚拟社会中存在着信息欺诈、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一些人利用互联网炒作和放大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借助网络舆论发酵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利用虚拟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对抗行为,网上网下遥相呼应、互相放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11因此,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时期,应该特别重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首先要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互联网发展和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其次要健全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及时跟踪舆情动态、研究和判断舆情走势、评估舆情影响,积极主动的引导网上舆论。再次要促进建立网络媒体自律公约,推动网站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最后要引导网民加强责任意识,实现有序参与,使网络成为政府与网民制度化交流、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颜小峰,王军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郑杭生.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是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05,(05).

[4]陈振明等.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J].东南学术,2005,(4).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3-1.

[6]中国行政管理协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7]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查日报,2010-2-2,(003).

[8]刘旺洪.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界定、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J].江海学刊,2011,(5).

[9]吕志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6).

[10]李学会,周伦.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 (2).

[11]杨发祥.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2]张凯兰.培育社会资本: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路径[J].河北学刊,2012,33(3).

[13]沈开举,程雪阳.比例原则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2012,34(2).

[14]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2010,25(6).

作者简介:

陈源(1988―),贵州安顺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政府改革与治理。

1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查日报,2010-2-2,(003).

2应松年教授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3刘旺洪.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界定、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J].江海学刊,2011,(5):138.

4吕志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6):98.

5王浦劬,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4.转引自李学会,周伦.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 (2):25.

6杨发祥.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7张凯兰培育社会资本: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路径[J].河北学刊,2012,33(3):124.

8[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4-58.转引自,沈开举,程雪阳.比例原则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2012,34(2):45.

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06.转引自,吕志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6):100.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6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当前社会管理条件下,根据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自身运行规律和社会管理相关理念规范,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对传统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改进,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社会管理的存在是为了让社会有秩序运转,以期获得更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形势变得较复杂,任务也较为困难,过去的社会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去改变才能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策略以后,刚结束不久的十八大也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调整方案。总而言之,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有序生产、健康生活就是要求促进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加快建立社会协同、人人参与、政府党委领导负责、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制度的步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载体、机制的创新发展,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效性、孤立性、发展性等困难问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

社会管理主体为了始终贯彻社会管理思想、执行相关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技巧方式达到目的,这样的方式统称为社会管理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常采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种方式,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外向”的管理方式,一个是“内向”的管理方式。刚性管理方式通过国家法律、行政、制度等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目标,是一种依靠权利的“外向”社会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方式是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多种思想教育、道德观念的渠道来使得人们认可社会管理创新内容,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意识,增强社会和谐理念,促进人们配合社会创新管理进而提升管理的实时有效性,是一种以攻取人们内心柔软的情感来完成这样一个“内向”的社会管理的方式。相对而言,柔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深入人心且易于获得认可的非强制性沟通和引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它能够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的思想中,以无限的精神资本和长久的社会文化的约束力和统筹力,提高人们对社会精神文化的认知来实现对社会管理的高度认可,只有思想上认同了,才能够在行动上得到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人力资源,然而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烦恼,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很少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甚至是零交流,这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普遍会通过网络聊天工具与人交流,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观察学生的动态并主动去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每一份职业都有它的职业道德,医有医德,师有师德,作为思政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是必要的条件,同时,思政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永远处于主动地位。然而,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式的教学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还要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一起探索政治专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良好的教学方式可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积极性,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

三、重视社会管理实践平台建设

大学生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观的成长期,因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潮流和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的社会环境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社会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建立在学生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工作实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着内在关系和统一性,两者的工作对象也基本一致,社会管理有着广阔的实践活动范围和丰富的实践形式,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新、庞大的学习资源空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要加强社会创新管理工作的每一要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社会管理实践平台对学生实施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不仅能达到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在社会管理的实践平台,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改善和进步,能够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实现社会管理大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7

关键词:社会 体系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40-0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管理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是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需要,说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了一个新飞跃。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1.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创新社会治理,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

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1.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

2.从社会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4.从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

三、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

首先,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基于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科学认识,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实行重大变革,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按照《决定》要求,要坚持系统治理,使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要坚持依法治理,使治理方式从管控规制向法制保障转变;要坚持综合治理,使治理手段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要坚持源头治理,使治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

其次,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这些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现在我国已经有50多万个社会组织,单从数量上看确实有很大的增长,但是人均数量在世界上还算很少的,而且一些社会组织质量不高,很多仍是“官办、官管、官运作”。在社会建设方面,要真正做到“市场能办的就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必须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再次,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而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这就要着眼于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便捷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广泛覆盖的矛盾调处机制、坚强有力的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等等,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保证社会善治常态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叶笑云,许义平.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管理创新――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05:5-12.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8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层党组织;一亮三创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88 ― 02

“治理”一词的含义源自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引领导航”,本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基层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通过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社会行为的规范,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阳龙舟坪镇近年来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创新治理体制,提出了“一亮三创”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与问题,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维护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定。

一、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公共服务诉求的不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不断加大,使得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第一,农村社会精英流失。农村精英指的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处于权威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并能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劳动力涌入到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社会精英出现匮乏。一方面,人才向外流失严重,并且只有在节假日或者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乡,由此一来这些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对政府关于社会治理所做的决策上,明显执行力不足或者根本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大部分年龄比较大,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方面没有过多精力及想法。社会精英的外出使得当地社会治理缺乏新鲜血液及建设性意见,出现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情况。

第二,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基层社会尚未达到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产生了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基层社会公共服务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无法在短时间内更新服务供给体系,从而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

第三,基层社会治理难度逐渐增大。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事务的治理也由以前的简单化变得复杂而精细化,这也使得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逐渐开放,流动性增强,行政性事务与公共服务性事务并重的局面开始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务上需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跟上农村社会城镇化的步伐。

二、长阳龙舟坪镇“一亮三创”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地区所在。其中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395个,农村党员1.07万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55%,龙舟坪镇即其县域中心所在地。

近年来,长阳龙舟坪镇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亮党员身份、创党员文明户、创党员中心户、创党员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一亮三创”工作,建立基层党组织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的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是山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成功探索。

第一,亮明身份,划定职责。设立党员文明户、党员中心户和党员示范户的“三户”标准。一是亮明身份。将全体党员的身份公开,对达到“三户”标准的农村党员户,按照 “三户”标准分类,统一授予门牌并发放承诺卡。获得“三户”荣誉称号的党员户要自觉履行相应职责,接受广大群众评议和社会全面监督。二是分类定责。根据龙舟坪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分别确定“三户”的职责,发挥党员的楷模作用,使其成为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农村户的行为标杆。三是动态管理。实行“一年一评议,一年一授牌”,鼓励农村党员户争优创优,对尚未达到“三户”标准的农村党员户,暂不授牌,村级党组织负责召开评议会并找出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划片联户,创建网格。一是建立网格一户不漏,按照居住地靠近、方便联系服务的原则来划分,每个党员中心户和党员示范户负责联系附近片区内的10-30户群众。二是整合资源一个网格,对各类资源包括科教文卫方面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与分析,改善了以往各部门分别设立信息联络员或中心户带来的不便。三是联系服务一套方法,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即:到农户家里“走一走”,召集农户到家里“坐一坐”,群众有事“帮一帮”,口头或文字形式向组织“说一说”,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第三,着眼长远,强化管理。一是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课程,提升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完善服务群众机制,组建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党员服务队伍,并以满足群众需要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三是构建信息整合利用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及时上报重大事项。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把重大村务决定和工作情况纳入党员监督评议内容,并选取典型事例,树立榜样。五是健全关爱互助机制,使党内关爱形式多样化,积极督促干部走访党员户,关心其生产生活情况。

“一亮三创”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党的组织优势,为搭建以党员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引导广大党员立足生产生活联系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夯实。“一亮三创”工作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契机和突破点,激发并鼓励农村党员经常联系群众并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分散广、教育覆盖面狭窄、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广大农村党员熟悉村庄情况,用自己的责任心、热心和爱心,打造了一条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从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得到强化。“一亮三创”工作的开展,使得全县建立了联系服务网格,并覆盖到每户每人。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一方面听取并收集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党组织全面掌握了基层群众的社情民意,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化提供了及时资料;另一方面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为党委政府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争取了反应时间。“一亮三创”建立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成功案例得到推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第三,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密切加强。“一亮三创”工作得到稳步开展,使党员充分发挥了其榜样作用。例如龙舟坪镇郑家榜村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开展农村党员“一亮三创”工作,每一个村民都积极参与其中,解决了自己的困难和难题,也密切了与党员之间的关系。

三、龙舟坪镇“一亮三创”创新模式的启示

龙舟坪镇深入农村开展工作的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党员为主体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完善了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制,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基层党组织是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正确方向的可靠保障,必须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一亮三创”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二,民生保障是基础。首先,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必须了解基层公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建立健全救助与补助体系。其次,需要加强完善基本医疗制度,特别是在以龙舟坪镇为例的山区县城,要加大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力度。最后,民生建设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让公众参与和监督资金的分配和运作,使民生建设更加符合公众的现实需求,从而保障民生,造福民众。“一亮三创”工作通过民情联络移动服务等平台,搜集社情民意,了解民众真正所需,大大避免了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第三,公共服务是重点。首先,基层政府要转变服务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思想观念。其次,基层政府在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使用,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一亮三创”工作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提供各种针对性、个性化和亲情化的公共服务,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四、结语

长阳龙舟坪镇“一亮三创”治理模式的开展,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搭建以党员为核心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集中反映群众诉求,立足生产生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基层党组织服务优化的路子。因此,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实现基层社会的稳步发展,从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3).

〔3〕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4〕 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赛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

〔6〕 周挺.乡村参与式治理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7〕 张宝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原则和措施〔J〕.学术论坛,2006,(5).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9

社会管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则强调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是由多元主体共同进行的以法律为依据的综合治理。对社会体育而言,应该进行如下管理模式的革新。一是居民体育自治模式的建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行政主导的工作模式,忽略群众的自主、自治能力,有时甚至害怕群众自发开展活动,怕给政府带来麻烦。建立居民体育自治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居民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居民的自发性体育活动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居民体育逐步形成自律和互助的活动形态,达到居民体育自治的理想状态。二是要在社区及以上层面实现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职能转移,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将社会体育管理改为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管理模式。由于社区体育已经出现部分自治管理形式,有一定的共治基础,因此,可率先在社区层面推行体育共治模式,由社区体育组织走到前台,协助政府实施社区体育治理。然后再县、地、省层面实施共治管理模式。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共治的过程中,要解决好政府部门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关系,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积极性。

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是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社会体育也需要转变体育治理方式

2.1坚持系统治理,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是要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因此,如何共同治理将成为今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由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构成的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工负责,共同实施社会治理。政府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领导作用,政府作为治理主体之一与其他主体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其他主体的主管领导。从社会体育系统治理看,首先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体系。这里的多元主体是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如社区体育治理应该由社区行政与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老年人体育治理就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进行治理;区域社会体育应该由地方政府与地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其次,系统治理要有明确分工,政府与多元主体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实施共治。政府部门尽可能退到后台,发挥调控和协调作用。比如,不同利益群体间产生矛盾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但要避免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的情况再现。再次,系统治理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协商的运作机制特征。即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下确定治理方式,产生分歧时通过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要避免行政决定、其他组织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再现。

2.2坚持依法治理,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理向法治保障转变

坚持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律规制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法律来监督管理者的治理行为。依法治理还要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鼓励人们依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过去,政府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也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社会体育的依法治理就是要改行政管理为法制管理;改一方管一方为法律管双方;改行政管控为服务保障。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首先,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依法治理的基础。其次,要学会以法律为准绳,以法规为标准进行社会体育治理,要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行政干预,实施法制化管理。要充分信任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放手由民众自主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由一方管一方向法律管双方转变,就是要改变政府与民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把双方都纳入依法治理的体系中去,又都在法制的监督之下。双方既是合作方,又是监督方,各自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又通过互相合作,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是要改变以控制为手段的管理方式,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限制。通过提供服务保障等方式,为社会体育活动保驾护航。过去,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其原因与简单管控方式有很大关系,即要么不许乱说乱动,要么放任不管。其根源还与行政思维模式有关,即管理就是控制。因此,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不仅是转变方式,更是转变思维。

2.3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坚持综合治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单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简单管理模式,采用“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的综合治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以期获得最佳治理效果。由于行政管理手段多为强制性手段,不适合用于作为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管理,而社会治理由于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效果和感觉会更好。从社会体育治理角度看,除了行政手段外,还有法制、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多种管道可以规范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可以在制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在思想上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在舆论环境、文化习俗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齐抓共管,使人们从内心认同社会治理模式,接受外部环境压力,达到自觉、自律的社会效果。社会体育治理还应该采用多策并举的方式进行管理。如调整社会体育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再如制定发展策略来推动社会体育的进步,像扶持体育创新、支持有组织体育活动等,一定会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还有改变行政主导的活动开展方式,放手让相关体育协会自主开展活动,政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体育组织活动给予经费、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再有通过构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总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完善社会体育治理。

2.4坚持源头治理,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就是要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因为“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处置方式对已经造成的损失无能为力,采用前置治理和事中治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前置治理主要指决策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和必要听证,确保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国情、国力等。事中治理主要指均衡各种利益诉求,及时解决利益冲突与矛盾,增强社会和谐,激发社会的活力等。源头治理讲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社会体育的前置治理看,就是要把与群众联系的窗口设到老百姓身边去,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方便政府了解情况,方便各方的沟通和互动。具体讲,就是要在社区层面设置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倾听百姓的呼声与需求,有针对性地服务。源头治理还应该建立智库机构,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部门在决策前,要请科研机构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去召开听证会,征求民众的意见。从社会体育的事中治理看,就是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民众利益为重,均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大都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调解和深化服务得到解决。在调解群众体育矛盾时,可以通过群众体育组织进行劝解,也可以通过组织间的谈判获得和解。总之群众利益矛盾在自治组织的范畴内解决比较有利。坚持源头治理,还要做好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以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工作,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3创新社会体育治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3.1转变社会体育管理观念

从传统管理到社会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治理的目标、方法等方面都要发生转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学习“社会治理”理论和方法,明确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组织运作模式等,为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奠定基础。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方向,建立多元共治及群众自治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推行社会体育领域的治理。三是要建立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改变单一行政和行政主导的管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3.2改革社会体育体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管理体制的创新。从社会体育共治的要求看,社会体育组织全面参与体育治理是社会体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做好职能转移的安排,在社区层面实现基本自治,即可以让群众自治的部分,交给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如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等,暂时有困难的,交给社区体育服务组织进行管理。在县及以上地区实现基本共治,即由政府主管部门与相关体育组织共同进行社会体育治理,并在治理过程中,逐步放手让社会体育组织独立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维护,政府部门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方面,通过协作共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社会体育的和谐发展。

3.3调整社会体育机制

要调整纵向等级管理机制,采用扁平化运作机制,使各个层级都有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权利,充分调动各个层级的积极性,实现群众体育自治的良好局面。要调整社会体育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包括自下而上渠道的双向型体育信息通道及信息处理机制。要调整按规定办事的固定程序管理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机制。要减少程序约束,改革评价方式。要调整行动激励机制,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体育创新等。推行调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完善绩效考核、群众评议和反馈等机制,促进社会体育的良性发展。3.4培育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长期单一行政管理模式造成我国社会组织的弱化,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一定的困难。要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有一个培育过程。首先,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与监督制度,确保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其次,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若干社会体育治理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业务指导帮助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提高社会体育治理能力,并逐步放手让其独立开展工作。再次,可以发挥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中介作用,即政府通过其传达政策法规及其他社会治理信息,群众通过其转达对社会体育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使其成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4结论

4.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社会体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管理必须尽快向社会体育治理转变。社会体育治理须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4.2社会体育转变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篇10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理念

(一)有序“善治”的治理理念。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善治”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理念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和谐社会视角下同样要遵循“善治”的价值理念,它是推动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驱动力。除了使得社会治理的结果最优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以外,“善治”也提倡要使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实现和谐状态,这也就蕴含着政府和公民和谐统一的深义。因此,善治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石,也就必然同“和谐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因此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应秉承“善治”的治理理念,实现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良性互动。

(二)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社会治理方式的基本理念。公平正义,就是指各种社会利益,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地分配,意味着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差异性,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而和谐社会中所提倡的公平正义,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和矛盾最大程度地进行调节,使得社会公民人尽其职,在一种公平、平等的社会氛围下生存和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人的生产动力,提升社会的和谐与文明程度。

(三)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维度都要被考虑在内,因此也可以发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归结到“人”这一重要方面。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便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存质量的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人”的根本需求为中心,不能只注重物质的丰富。建设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人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质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保证所有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受侵犯,保证机会、权利的平等性,激发每名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

(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要实现一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开发、利用自然。因此,我们在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诉求,科学地确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寻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造福于子孙后代。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一)创新经济增长模式,统筹社会和经济政策。要切实落实“共同富裕”的国策,由少数人实现富裕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模式,谋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为此,要进一步调节贫富差距,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调节手段防止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创新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