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十篇

时间:2023-08-01 17:42:04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1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现状及原因

初中地理不受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师并非全是专职教师,有的学校是其它科目老师兼任的。高中地理教师往往多为专任教师,高中地理要进行高考、小高考,因此,高中教师对初高中的衔接相对要重视些。

1.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的问题

虽说新课改重视的是素质教育,可实际上大部分还是应试教学,主要标准还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非综合素质。很多地区初中地理学业测试成绩并不纳入中考总成绩,很多学生因此对学科缺乏必要的重视,能力尚未得到较好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地理学科不受重视,教师之间几乎无教研研讨。地理学不仅科课时少,而且很多学校还得把仅有的两节课让给主要科目,地理教师有心无力。初一教师把任务压到初二,因为小中考的题型多是选择题,初二的时候教师主要就是让学生背题海,储备知识,应付会考。

2.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差异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多为识记为主,高中则更多的需要掌握地理现象和规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以《地球运动》为例,初中只要学生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则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初中只需简单记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显然学生很容易达成,而高中则需要学生分析地球运动所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运用掌握的规律去解决实际生产及生活中的问题。此外,像对于“大气运动”的学习,由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限,都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上课也尤为吃力。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主要是接触简单地与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培养地理的兴趣,相关的知识以了解和记忆为主。而高中地理则注重地理原理的掌握和逻辑推理,立体空间想象多,知识跨度大。因此高中地理在知识系统、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自己探究二要重在理解,多问为什么,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重在培养思维能力。若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对初中地理学习的基准点上显然很难很好的达成高中地理的要求。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其生理和心理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有效把握,采取比较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内容的学习。

1.准确把握学情及教学起点、节奏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需要准确把握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准备时就需要针对学生情况做出比较合理的安排。在初期教学阶段注意教学的起点及节奏,切忌一蹴而就。高一新学期地理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尽量具体化、直观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有回旋的余地,有相对足够的机会逐步适应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2.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新课改要求所在。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⑴联系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比如:为什么非洲人在赛跑赛上独占优势?为什么我南方主食多吃米饭,北方主食多面食?这些问题源于生活,学生有兴趣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讲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时,可以利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提出:为什么在41°N能碰到冰山?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这样学生能更快的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此外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多媒体等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概况能力等都有所提高,所以这阶段应引导学生去利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北京成功申办2020年冬奥会,结合自然、社会因素分析地址选在北京及张家口的原因,同时配图(北京、张家口的交通图和地形图)。总的知识范围没出教材,但是显示出来的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新信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信息提取及知识迁移能力。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 心理引导;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62-001

任教过高一英语的老师很有感触,许多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不错,然而进入高中以后英语学习的状况并不理想,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慢慢失去了兴趣,甚至一蹶不振。为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切实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1.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2.初高中对教材的掌握要求不一样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个左右的单词和约500句短语,学生只需“读懂”教材,牢记教材的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是课本内容的重现。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反复操练,强化学生的记忆,以达到考高分的目的。而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学生得“读通”教材。而能力的培养单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有将知识迁移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角色扮演的转变

初中由于是起始阶段,学生知识的学习基本上依赖于老师的传授。而在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觉性,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老师只是他们学习上的指引者和帮助者。在平常的学习中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那些学习上对老师有依赖心理的或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往往不能适应。

4.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中考和高考的考试难度不一样。在提倡普及高中的今天,就中考来说,面向全体学生是最基本的要求,考出好的分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面向全国全省的,试题要求有区分度和可信度,阅卷更强调客观性和公正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试成绩相对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高中学习作好思想准备

学生进入高中之后,首先要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其次要使他们明白初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不同,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正视以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弥补学生语言知识的缺漏,夯实基础,搞好知识的衔接

有些学生初中英语基础不牢,高一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彻底地解决好初中英语教学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弥补学生语言知识的缺漏,夯实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自学能力,尽早摆脱高中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因此,高一刚开始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不宜过早地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能力的培养练习上,而是在查漏补缺和新旧知识结合的同时,强化语言技能练习,夯实语言基础知识。

3.重视教法衔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当前,许多地方初中与高中分离的办学体制使得初高中英语教师难以进行教学交流。这就要求高一教师去了解学生心理,钻研学生以前所学过的教材,结合高一教材特点,寻求与过渡阶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教学策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实质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而要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要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意识、降低学习者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高一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只满足于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系统的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并提供指导。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运用记忆策略,培养学生的注重策略,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把握知识、技能的学习策略,使他们更快地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5.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3

【论文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路和策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会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引导语文教师提高衔接意识,因为其衔接意识的强弱、衔接教学策略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小学教学的衔接,也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衔接期,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高。

一、 语文知识教学的衔接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衔接也需要一定的科学化手段。知识教学应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和文本教学紧密结合,要和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文当中,并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语文知识。例如:进行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教学时,可结合理解文意进行,既对修辞及作用有准确的认识,又有针对性地理解了文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委派“汉字监督员”的形式,监督易错字和易混淆字的书写;结合作文评改对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自觉掌握语言规律,提高正确运用语法的能力。知识教学与知识训练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以知识为先导,以训练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为使学生理解新知识,练习也相应地发挥作用,成为应用新知识解题的针对性练习。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应该进行单项练习,当积累了一定程度后,就应当安排综合练习,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应采用练习巩固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能使学生把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二、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级阶段目标,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认知性阅读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客观梳理。

表现为:(1)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2)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3)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4)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这种记忆力强化训练虽然是表层思维但是必不可少。(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根据大纲,小学语文主要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受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限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只能是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认知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一开始就要求缺乏阅读积累的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小升初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上的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所以笔者在给小升初的新生授课时第一个月仍主要沿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只稍微渗入一些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理解性阅读就是学生通过认读,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知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 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进一步了解中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研究中小学生作文衔接教学的对策,对于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技巧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学生一进中学就得面对这些学习内容。面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是仅凭教师一讲就会明白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7年级学生与小学5、6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要他们立即适应中学的作文学习,是不现实的。中小学作文要求的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高度关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积极探究作文衔接时的教学方法,了解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中具有的共性,进行理性的思考,找到存在的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法的改革,使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一后能迅速“磨合”,缩短或消除“衔接”教学中的“滞留期”,使小升初的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作文写作。

四、 结论

笔者通过对衔接策略的研究给其他面临同样困惑的教师提供一些衔接的对策,这样既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借鉴、指导作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预警、提醒作用,同时缓解小升初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障碍,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衔接期,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初中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过渡衔接;方法;策略

一、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过渡问题的原因

数学教学中,高一与初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及其成因,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没有衔接意识;即便教师有衔接意识,也因为初中时期知识点和高中知识点之间衔接策略不合适。

教育改革之后,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教育负担,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部“少、易、浅”的指导理念,删减了部分原来的内容,即便是一些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内容也被删去。

二、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衔接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过渡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材的删减造成的,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做好这部分知识的衔接,学生才有可能完成初中和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过渡。

进入高一的学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根式(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但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删减了根式的运算等学习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高中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根式的分子和分母有理化,而让人头疼的是初中课本的教学要求中对分母有理化这个知识点不作要求,这与高中的正常教学严重“脱钩”,因为不仅仅在根式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子和分母有理化,在指数运算和一些复合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到这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正常的高中教学之前,有必要补充根式和分子分母有理化的知识。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知道,为了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初中和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两个时段数学知识体系,才能找出衔接点,从而指导教学。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正常教学任务的时候,虽然往往会存在一些过渡问题,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通常可以减小或者消除初中过渡到高中数学教育的“脱钩”问题。

参考文献: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5

关键词:英语衔接;心理引导;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80-01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初中阶段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一后,成绩会有大幅度的下滑,部分学生甚至对高中英语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这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一师生。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认真思考并分析之中的原因,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与顺利衔接,期望引导与帮助学生克服困惑,寻求对策,从而为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奠定一定的英语基础。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新的学习环境及学生心理的转变 从初三紧张的复习及中考,到高一全新的学校及环境。学生需要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所以新学期伊始,部分学生没有了初三时的紧迫感。这种过渡时期的放松不利于高一新生的学习,尤其是对那些原来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更是进入了一种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迷茫状态。

2、初高中英语教材的差异及难度 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升入高中后,高中教材远比初中丰富,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并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句子结构也更为复杂,同时教材侧重阅读能力和各学科融合的综合知识,极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3、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初中内容比较形象直观,知识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较多的时间操练一个词汇、句型或语法点,课堂上老师也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高中英语由于内容增多,知识综合性和难度加大。一堂课教学容量大,教学进度快,重难点内容没有很多的时间强调或操练,各类型题的讲解速度也较快。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教学而导致英语学习的困难。

4、初中英语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新高一伊始,绝大部分学生仍然采用初中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上依赖性较强,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一旦进入高中,由于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要求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主动质疑。此时的高一新生,如果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肯定会导致学习困难增大,作业都很难独立完成,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成绩显然就会急剧下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教学难题。面对这一现状,如何使高一新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英语学习良好的过渡和衔接,是摆在高中教师身上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对策

1、在心理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必须让学生明白,高一作为起始年级,既是初中知识的延续,更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要让学生明白在高中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挫折或失败,告诫学生不能畏惧或退缩,相反应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只要认真执着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清楚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精神动力。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如果学生厌烦或害怕该教师,自然而然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而当学生喜爱、尊重教师时,学生们的眼睛就会绽放出渴望学习英语的光芒,课堂氛围自然融洽,就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换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心理需求。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研究初、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搭建支架的知识点。同时针对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对高一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备教材更备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降低难度,结合高中的教学要求,选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教师可从高一新生实际英语水平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速度上,起始进度要放慢,逐步加快教学节奏,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语言知识导入上,灵活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温故而知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既集中精力,适当做好笔记,又积极主动参与丰富的课堂活动,参与各项合作学习活动,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6

关键词:数学;初小衔接;实效性研究;对策

笔者在经过多年的数学教育实践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有关初小衔接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实际的研究分析,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实效性的现状研究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现状分析

1、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初小衔接的“过渡期”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发展。小学以直观现象为主要思维特点,正在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中学生要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意义识记为主。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形象、直观的思维为主,慢慢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逐渐增长。他们喜欢参与活动,但对老师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性,对教师的信任度比较大。然而很多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思维方面的差异,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很多小学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初中之后成绩却不好了。

2、中小学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六年级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进入初中后,则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但学生往往还是习惯运用算术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好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5倍小7的数是8,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为(8+7)÷5,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

3、中小学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二、提高中小学数学衔接实效性的对策

1、针对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的问题,教师应在新生入学的前段时期要抱着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例如学校去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消除新生对新的学习挑战的恐惧。或者可以邀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和新生一起进行座谈会,学习一些过渡期的经验、学习经验。教师在面对新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的时候要适当引导,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带着包容的心态给新生充分的过渡时间。

2、针对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的问题,应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还应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课本成了“习题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3、针对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的问题,应重视中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衔接小学数学教学是建立在简单,直观,可塑的形象思维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引导产生对比、分析,进行简单的归纳思维;而初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过度的过程,对学生有了较高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要求,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思维的一个重大飞跃,对于刚由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是他们感到数学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7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目前现状;影响因素;实施对策

初高中英语教学连贯与衔接是英语教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能否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效果”。那么,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如何?究竟应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在此,笔者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四点对策。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

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发音不准,知识面窄,不熟悉英语语言文化。因以前强调笔试,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听力较差,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造成一定困难。北师大高一年级选用的大部分练习和试题过分强调与高考接轨,试卷生词多,难度大,跟学生实际水平相差甚远,有些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早点接触高考题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经常用高考题来做例子,不管学生是否见过的词汇或是否看得懂的文章,通通搬来,脱离学生实际,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很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二、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1.环境变化因素

高一新生面对新校园、新同学、新教师、新教材全新环境变化有一个逐渐熟悉的适应过程。

2.教材内容因素

初中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升入高一后,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量,试题范围广泛,学生一下子难以应付。

3.教学方法因素

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得像初中那么细。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这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三、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正确引导高一新生,消除他们头脑中各种消极情绪,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此,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上好第一堂“见面课”,使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请学生聊初中学习习惯,拉近师生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最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实践出发制订学习计划,每周进行自我评定和小组互评。

2.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教师研究学生特点,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加强与初中教师交流。首先要深入学习初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初高中教学的不同要求,研究教材衔接问题,精心备课,进行知识的衔接,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过渡。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利用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建立词汇联系;通过话题写作练习运用话题核心词汇和语块;通过语句、语段听写强化词汇和语块的记忆和运用等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

3.有效整合补充教材内容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根据初高中教学的不同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教师在知识传授上找出衔接点,以旧引新。如教材内容或活动不适合,难度太高,则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改编甚至用其他材料进行替换。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初中所学词汇,与高中课本结合在一起强化词汇记忆,强化听力和口语。

4.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英语极为重要。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外语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只能跟在老师后面跑,自主性较差,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上。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科学、适用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指导学生养成预习复习、勤记笔记、总结归纳、自制思维导图、课外阅读、及时纠错、使用工具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心理,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是衔接教学的基础,选择教学策略和指导学习策略是衔接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才是衔接教学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把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葛文山.语文教学给英语教学的三个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10).

[2]黄健如.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区别的对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

[3]陶小威.联想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6).

[4]田悦灵.浅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8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学衔接 策略

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而写作本身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所以其在教学实践中操作难度大,短期内效果不明显,效率不高。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很多学生来说如果写作教学的衔接处理不当,底子较薄弱的学生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有些甚至干脆放弃不写。这无疑对于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影响,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初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尤为重要。

要做好衔接工作,首先要分析高一新生不适应写作的原因。词汇量和语法难度的增大令新生们很是头疼。初中阶段要求把握约1500生词,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则要达到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明显复杂。其次,语言技能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初中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训练;而高中在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另外,考试命题方式和要求也不同。初中作文大多要求60到80个单词,并且提供了较多的英文关键词和关键句型。高中作文字数要求在100到120个,且基本不提供英文参考词汇和短语。最后就是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初中生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指导,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练习和任务;而高中生则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等方式,归纳出规律,然后进行运用。

初高中写作在考试形式、教学侧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衔接,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一、坚持写值日报告和周记

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的原则,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提倡和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适时地用于实际生活中。坚持用英语写值日报告、周记等,其中尽可能多的使用近期学习的词汇、短语、句型结构等。对学生的要求,由先写正确句子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写作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读中。首先是以听。在每单元的听力训练课中,除了完成常规的选择、填空、问答题外,可以给学生听写适当难度的听力材料。这种训练方法见效比较慢,但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听力和写作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是以说促写。口语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在批阅改写的短文时,适时适度指出其中的语法错误及语用错误,为书面写作奠定基础。此外,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并把复述内容默写下来,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提高了其语言运用的熟练度。最后,阅读是写作之源。在回答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并注意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安排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双语图书,并用英语写读后感。通过这样的读写训练,学生对学过的句型和短语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注重学生习作的批改和讲评

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和讲评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有效的批改和及时讲评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除指导学生修改初稿的方法外,教师还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批改: 采用眉批对文章进行点评;对典型的错误可采用面批的方式;对于表达不当等较严重的语言问题,可采取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修改;重要的写作练习需全改。教师在批改时,重点应放在写作结构的修改和调整上。只需把错误之处划出来即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教师讲评学生习作时,一要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并宣读优秀习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要张贴优秀作品或文中出彩的表达或句子供学生欣赏或模仿。三要总结典型句型及文章的写作框架供学生反复练习和借鉴。四要发动全班学生分析,找出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典型共性错误的根源,及时纠错。

写作属于输出技能,需要有大量的输入作为基础,需要结合听、说、读进行教学。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高一初始年级的老师来说,做好写作的教学衔接是关键。我们要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写作留下美好印象而不是恐惧阴影。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实效性是做好初高中英语写作衔接的有力保证。本文提到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供教学参考,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元春. 浅谈英语教学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J]. 青海教育. 2007(12).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庭芗. 英语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常听初中老师提到,初一新生难带,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太“好说懒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内容较多节奏较快的初中课堂。由于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往往会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习英语兴趣下降。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的脱节,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中小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小学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兴趣,初中英语教学侧重夯实基础。小学强调听说,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到了初中后,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来衔接好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把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切入点,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寻找突破口。

三、如何有效解决衔接问题

首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理念精神,从中找到适合的衔接措施。课程标准的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学段或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标准指出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也就是小学毕业阶段要完成二级目标,而初中一年级则达到三级目标。在认真对比学习之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

1.兴趣是有效的催化剂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由此可见不管是二级目标还是三级目标,兴趣都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不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及醉心于它的人。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还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意识,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只能凭借兴趣爱好来认识、学习英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2.适当提高小学生写的要求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在小学阶段英语语言二级目标读写要求相对偏低: (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而三级语言技能写的要求则相对较高:(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 (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纵观二、三级目标不难发现,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就有一个大的飞跃,对写的要求更多了,导致刚进入初中的小学生不适应。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字母、单词的书写,还要适当提高对学生写的要求,如可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仿写到改写等方式入手。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写。如在学完6A Holiday这一课后可让学生写My favourite holiday,这些话题学生熟悉,有东西可写,当然也就不怕写了。

3.注重对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二级基本策略目标中并没有涉及调控策略的目标,进入初中的调控策略目标则相对明显。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策略的指导,就如何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或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结语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篇10

关键词:现状;差异;衔接;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适应农村实际情况

目前农村中学大多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却有很大的不适应性。首先,教材内容起点高,而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过英语课,有的只是在五年级或者六年级才开设。其次,内容量大且过于新颖,生词量大。

(二)教师方面状况不佳

我国农村中学教师队伍面对新的课程体系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面对新的情况,在教学实际中往往是“穿新鞋走旧路”。

(三)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导致很多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够好,基础不扎实,学习风气不好,接受能力薄弱,思维不够活跃。

(四)教学环境

农村的经济条件差,所以学校的硬件,软件配置都比不上城市。连基本的录音机都不够充足,而且年份久了,质量随之下降。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都不利于进行,很难去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一)教学内容的差异

学生到了初一后,教学节奏迅速加快,内容迅速加深,单词量骤然狂增,要求也迅速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小学,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三)心理特点的差异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心理障碍小,不怕羞,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害羞感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害羞感加强,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基本没有了。

三、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不难看出在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落实程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时安排不合理。

(二)小学英语学习效果不佳。自2001年教育部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而且《课程标准》规定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

(三)重视度不够。

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针对目前状况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衔接:

(一)教师自身的衔接

首先,初一教师要熟悉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教学大纲,了解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衔接好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其次,初一教师应该学习了解小学生、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有衔接的意识。初一教师应该重视与小学教师的对话和交流,多去听听小学老师的英语课,多研究小学教育模式、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1)语音的衔接

PEP英语教材的语音要求是: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掌握26字母(四会);认读48个音标(三会),及一些常见的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但是事实上,笔者对班级进行过调查,学生26个字母书写不规范,混淆字母;一半以上的学生48个音标认不全。对常见辅音和元音组合规则不了解,记忆单词靠死记硬背,遗忘率、错误率高。因此,初一教师应该进一步带领学生学习音标,单词拼读技巧,做好语音方面的有效衔接。

(2)词汇的衔接

词汇由于中小学教材版本的不统一,soup、principalslipper、spoon等为小学的三会单词,在初一里并未编排在内,复现率为零,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教师应该仔细研读小学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和复现词汇,以巩固记忆。

(3)句型的衔接

对于Do you like…?What color is it?Where is…?等句型掌握较好,对于进行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的掌握学生只停留在基本形式上,并不了解结构,因此对于时态不仅通过语境教学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式还要进一步归纳语法规则,理解句型结构。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于模仿,感知能力、模仿能力、记忆力强的特点。小学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新奇的年龄特点,学生在玩中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小学教师教学方法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实效的,但学生的语言功底就不如中学扎实。

步入中学后,由于中考的压力,为了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初中教师更多是语法讲解,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游戏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销声匿迹,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初一新生觉得到了中学,英语课堂不再像以前小学里那么生动有趣,觉得是一种负担,学习英语的热情急剧下降。语言功底扎实了,但学习热情却消逝了。

(四)学习习惯、方法的衔接

学生升入初中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各门功课广度、深度都大大提高。小学英语简单,内容少,节奏慢,要求低,小学生没有做笔记、预习的习惯。初中英语难度加大,内容多,节奏快,要求高,对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1)预习。预习可以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提高听课效率。可以让学生熟悉生词,根据参考资料找出难点并做好记号,跟读录音等。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

(2)听课。课堂是掌握书本知识主要渠道,听课的效率高低决定英语学习的成败。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做到: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力求理解语言点,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pairwork,角色扮演,复述等,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四到。

(3)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