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内容十篇

时间:2023-03-23 15:21:58

社会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内容篇1

高职院校学生的体验式社会实践内容根据社会实践的不同时间,结合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年级设计适宜的社会实践项目,构建体验式社会实践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见图1)。

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举例

现在以第一学年寒假社会实践为例说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信息系“情感育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因为“情感育人”文化品牌是该院的首个文化品牌。

活动主题、目的、内容、纪律活动主题:关爱父母、感受亲情。实践目的:了解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多做些事,懂得感恩父母,回报家庭,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让自己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以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主要内容:要求全系学生选择一个家庭或社会角色,学做一项家务或工作,为父母减一分辛劳,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或其他角色,担任并体验该角色“工作”1周。如跟随父母或其他家人,体验他们在单位所做的工作或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可以是一起干农活,或买年货,并记账,或炒菜,招待客人,或记录家庭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包括你的收支。本次实践活动以个人实践为主,开展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关爱、服务实践活动延伸到所居住的社区、街道或村,开展志愿奉献服务活动实践纪律:社会实践中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讲文明、懂礼貌,展现我院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形象;注意安全,严禁到危险场所活动。

活动方式、成果、指导和考核活动方式:学生要选择一个家庭或社会角色,担任并体验该角色“工作”1周,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及其他事务或工作。也可以就近就便,在学生家庭所在地社区等地开展服务活动,担任并体验该角色“工作”1周。活动成果:每位同学需提交《社会实践心得》一份、《全家福》照片一张、《社会实践照片》若干张或相关视频影音资料若干。新学期开学后,将进行评比、展示。活动指导和考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并确定指导老师。各指导老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收集所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并且评定成绩。

实施步骤2012年寒假社会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准备和动员阶段。2012年1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信息系从整体上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积极动员广大学生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该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该系“情感育人”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第二,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各社会实践个人要按照要求,积极争取家庭成员或社会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宣传该系社会实践活动和我系学生表现出的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以及文明奉献的精神风貌。重点突出特色活动及实际效果、社会反响和主题征文、学生心得等。要保障安全,认真做好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措施,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三,考核总结阶段。2012年3月初,根据实践成果,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将其纳入实践教学成绩。同时,将优秀《社会实践心得》和《社会实践照片》报系团总支,系部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式社会实践的优势

有助于完善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常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学生校内课堂教学期间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顶岗实习,而对于长达6个月的假期社会实践时间是忽略的。同时,学生校内实习主要是专业技能实习,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培养。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规划假期社会实践,从而弥补了目前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缺陷,完善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有助于培养工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主要是在学校情境当中。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通过体验社会角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体验社会角色就是让同学们体验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模拟承担他们未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促进他们主动去了解社会,在角色体验中学会沟通和交往,增加社会阅历,提高了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学校向企业岗位的零距离过渡。

有助于培养工程管理类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力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通过让学生到管理工作岗位上进行体验,亲身接触管理工作第一现场,有助于学生开阔管理视野,掌握管理工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式社会实践的保障初步设想

人身安全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式社会实践应该像在校一样,由学生购买或学校或政府提供人身保险,以防不测。这样,能解决学生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资金供给方面政府教育部门要制定政策,从资金上保障高职生体验式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如能否给提供社会实践的单位进行一定的补助,给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一定的补贴。

社会实践内容篇2

一、完善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核心模式的依据

高中生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有一些属于是自己个性的问题,基本情况如下。首先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劳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家人的宠爱,让一些高中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遇到事情就怕困难怕苦。上述特点不只体现在高中阶段,且对他们未来在社会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其次高中生不重视诚信,不守信用的行为很常见。据不完全统计,36%的学生对于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表示可以理解,29%的学生对此问题没有什么想法,仅有26%的学生感觉此种行为问题很严重。抄袭作业、制作虚假假条、考试作弊等没有诚信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高中生对于诚信原则的冷漠为其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的方向一定要从高中生的培养方向以及他们的客观条件出发,以确保社会实践教育的可实施性。

二、社会实践核心体制的基础框架

1.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模式,人的行为模式根本核心是三观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经过社会实践,学生能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可以直接感受价值观、人生观对行为的导引价值,从内在剖析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因此,要把三观教育当成高中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项目,指引学生利用多种实践活动细细感受及研究。

2.培养韧性的教育实践

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保障,是锻炼学生自强、奉献、坚持奋斗等品质的根本需求。针对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现状,就要增加吃苦耐劳的锻炼。而坚韧的品质一定要在社会实践里去磨炼,不管是生存训练或者是军训,还是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学生都会遭受到不同情况的挑战。在处理困难以及面对挑战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受到拥有坚韧品质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因此社会实践的核心里不可以没有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炼坚韧意志的教育。

3.要适当地实施挫折教育

面对挫折是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生活要求必不可少的一关。针对以前学生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去分析,学校和教师进行干涉的比较多,学生自主面对难题的机会很少,磨炼的程度层次较浅。为了使学生在实践里有更多的磨炼机会,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地让学生做实践的核心,让学生将迎接挑战以及感受挫折当成必须进行的项目去对待,要让学生独立面对一些困难,实现社会实践中挫折教育的目的。

高中生社会实践的核心内容无非是进行教育。所以需要实施的教育目标及内容十分明确,要构建相关内容体系。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化的构建,提高对学生社会实践导向,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可实施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三、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一些关系

1.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目的相同,二者是相辅相成且又相互推动的。课堂教学要实施理论上的传授,从而为实践教学铺垫基础知识,而实践教学要利用好主题,拿捏好核心点,进行实践结论,从而达到强化认识的目标。

2.学校内实践和学校外实践的关联

校内的活动其实同样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等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项目。一些实践项目,比如挫折、诚信、坚韧和价值观教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在校内的实践活动里。与此同时,还要激励学生走出学校,让学生感受社会,磨炼意志,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师引导和教材构建的联系

社会实践内容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 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和国内外的形势的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科学回答是分不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发展成为当前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可以说包括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主题和主线。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主线。并且主题和主线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的,主要的发展表现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发展三大问题的辩证统一。第二个层次是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基础,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产生的思想。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第三个层次是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核心内容,而“以人为本”是核心思想。第四个层次是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十二个方面。

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够正确指导实践

当前,社会主义新中国始终都在以崭新的面貌发展,在中国强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安康,并且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让人民看到了幸福的方向,也使得我们中华民族能随着时代前进和发展的潮流大踏步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在国际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国家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趋势下越显复杂,国家间的合作明显加强,利益矛盾也更加凸显出来。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很多国外思潮在国内的传播和影响,对于我们的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各族人民大团结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全球经济大发展、国际局势大变动、国际关系大调整成为我们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及利益分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日趋多元化的倾向,这样的现状也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活动方面的必然会产生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会带来社会思想的空前活跃,人们价值观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部分青年缺乏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待、分析问题,简单地得出结论,这影响到部分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伟大任务,在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才能够不断前进、不断胜利。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够正确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最大的助推力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的探索。至于为什么这个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这个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并且同时又被赋予了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

而我们需要正确的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用具体的内容来和实践对照,我们才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当然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同时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 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要在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展创新,而且还必须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和勇于创新,要时刻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继续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淑芳,梅荣政.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2期

[2] 周新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3]王若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三大理论成果关系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4]潘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0期

[5]刘从德,杨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J].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社会实践内容篇4

一、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内容主线

以社会工作学科内容为主线,兼顾社会工作辅助学科内容涉猎,分清二者主次关系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其背后特定的、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知识体系为依托的,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与延续需要通过本学科的专业内容和知识体系的不断传承而实现。所以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阶段,应当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属性,以社会工作学科内容为主线,围绕这根主线来构建教育过程,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如果不能把握社会工作学科内容这根主线,而以非社会工作学科内容如纯社会学内容或纯管理学内容为主线,就会使社会工作专业失去专业性与独立性,专业教育发生错位,只留下躯壳,而失去了灵魂。紧抓社会工作学科内容这条主线,是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

而在现实的社会工作领域中,居于不同层次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能力需求。社会工作行业的引领者要在宏观上把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推出能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各种政策,这要求其具有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和做出决策的能力;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需要做好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促进机构正常发展,这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管理学的知识技能;社会工作研究者担负着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进而推进专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对于社会工作研究者来说较高的理论修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线社会工作致力于实践服务的最前线,要求社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根据现实情境,按照相应理论指导,设计新的服务内容,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在当前多样性的专业能力需求背景下,出于对人才成长的预期,仅仅充实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高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工作辅助学科内容涉猎有其现实必要性,但是这种辅助学科的内容涉猎必须处于从属地位,其不能打破社会工作本学科内容在专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使专业丧失独立性。

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兼顾理论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定位,学界一般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就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在朝着实践性的大方向改变,国内一些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聘请香港社会工作老师来学校任教,引进专业拓展设备,通过鼓励学生社团实践和专业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但据笔者实际观察,此种专业培养模式下的机构社会工作者虽然对于一线社工实务有足够的了解,组织相关活动的能力和经验也非常丰富,但在长期的职业工作中,经验性的成分居多,在活动的创新性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面对新问题时容易被经验所束缚。因此,这种过分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相对减少对于相关理论传授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不足。另外,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也要求我们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深刻领悟,就难以将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从而反思总结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的进程。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本位,着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工作理论和相关背景理论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指引作用,理论出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任何强调一方或偏废一方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不合理的。教育者应当分清社会工作学科中实践能力培养和理论传授的主次关系。

三、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以把握实践内容为核心,不断创新实践形式

社会实践内容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运行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全制度》,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指南》手册并发放到各组成员手中。手册需包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住宿安全、实践现场安全、卫生疾病安全、防范滋扰安全、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社会实践内容篇6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通过体验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大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

教育性:社会实践最大特征在于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即社会实践具有改造人的思维,优化人的教育功能。

多样性:社会实践的多样性既指功能的多样性,又指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是指社会实践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社会性: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身而言,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体验的过程。即大学生接触实际社会,在社会中观察、了解和学习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体角色体验的过程。二是服务的过程。即大学生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个体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换,个体的社会属性增强。

时代性: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实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实践内容又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扩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必要性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从最初的“学雷锋做好事”、“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简单的服务活动,到文明礼貌月活动,扩展到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顶岗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层次日益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之初,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硕士生、博士生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创新,其从“受教育”、“长才干”向做贡献的方向深化。为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崭露头角并逐渐走进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并且长效开展,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地方各级团组织和高校,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结合时展的形式,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探索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三、高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探索

1、丰富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感召性。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要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召性,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首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任务具体化和系统化,拓展社会资源,加强教育宣传,构建常态化、长期化的实践模式,加大专业性指导,增加学生对适应岗位的理性认识。其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数量化和分阶段化,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明确目标,结合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方案总体部署对社会实践活动提出进一步的任务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和规范的考核过程,分阶段地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数量上和质量进行考核。

2、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实践育人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的事。应该从全社会的层面建立相关制度体系,整合实践教育的各方面资源,这样才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学有所用、人尽其才的有技术、有专长的人才。

3、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贯穿到实践育人的始终。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无德则无能”无德则损害他人和损害社会。因此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贯穿于实践育人的全过程,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四、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高职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社会实践内容篇7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8-0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新增专业,增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内涵上分为狭义和广义,我们一般理解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经常使用的教学体系,这属于狭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不仅包含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条件支撑体系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要发挥主要作用,目标体系、管理体系等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系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和信息知识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特征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综合性,因此时间教学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对光电子器件的实际运用,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因此时间教学体系具有实践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实践需要依靠光电子和信息产业,教学的过程、实验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依靠光信息技术,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又具有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光信息和光电子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所、产品和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主体性。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创新实验平台,集教学、实验、开发与一体,实验的内容围绕光信息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不断创新实验内容,注重实验的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在条件上,实验创新平台应该布局合理、科学,使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环境,在内容上,实验平台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去,在管理上,应该注重实验设备、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管理,使实验平台成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各个部分都在发挥着功效。

(二)构建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属性、建设方法、管理模式和功能都有很大的区别,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补充,两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条件上,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能够保证校外创新实践平台的正常运行,在管理上,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应该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请企业成功人士参与管理,与校内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运行上,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光信息和光电子相关企业为主,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把学生关在学校里,使教学脱离了社会实际,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和本地区内光电子信息企业加强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请企业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传授经验,让学生去企业内亲身实践,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出了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祥群,胡荣宗,穆纪千.着眼于素质和创新精神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183-188.

社会实践内容篇8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时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而加强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并使大学生能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类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教学活动。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联合下发《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并明确对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20条意见要求,主要包括提高认识、明确工作原则,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增加实践课程,但是较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这在民办院校表现更为突出。民办高校实践教学实施更加困难。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教学的经历。许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校门到大学校门,自身所受到的教育都是理论教育,也就很难对学生实施实践性教育。

二、社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教学定义狭义《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支援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进一步明确思想,那就是社会实践应不只限于三下乡等传统活动内容,应该覆盖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和体系。围绕此思想,应动员利用学校各方力量,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要求,加强实践考核,多种形式并举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二)全面开展,难度颇大对于在校生两万余人的大学,要全面开展研究是不现实的;加之,各二级院对于实践教学的做法也是参差不齐,统一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在设计出实践环节及内容构成后,可先期采用试点方式开展,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

(三)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分散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不系统、明确,临时拼凑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会出现有要求、无落实,或者落实不够到位。如果每开展一项实践活动都赋予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实施。要对活动进行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及过程监控,就能保证实践活动内容严谨而非随机,过程扎实而非形式,从而切实保证实践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途径

首先从认识上将社会实践教学进行了广义的内容设计,从传统的三下乡活动,进行全面拓展与系统设计。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改变传统课堂只讲理论不进行实践的做法,把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倡师生互讲互评。有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老师讲学生评,有些难度不大的内容,学生讲老师点评;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就把学生带到实习基地等地,让学生现场参观体验,然后教师讲评,学生写心得体会;开展探究式、演讲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等,注重课堂互动及讨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以赛带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政策明确参加竞赛范围,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政策支持。由教务处牵头组织的有关学院参加应用知识技能大赛;主要赛事有应用文写作竞赛、应用英语知识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成长、成才、成功”演讲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等校内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大赛等省部级、部级以上竞赛。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学生进行奖励。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增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锻炼品质、开拓视野,培养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顶岗实习环节上分为熟悉业务---跟班实习---参与事务---反馈总结---完成实习。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要求学生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观看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基地辅导员的介绍;就是引导学生从表到里,议企业精神实质;人人写参观感受,个个交流参观心得。(2)学生基地劳动,帮助学生领会奉献的价值。看看心动,做做犯难,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过程。要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基地进行劳动服务,使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社会价值。(3)组织学生职业实践,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名人专访、优秀毕业生追踪调查等,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也锻炼多种能力。(4)组织学生上岗实习,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要求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巩固、补充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学会尊重体谅、自信服从、坚持团结,这些都是难以通过课堂体验和学到,而这些正是社会需要的。学校还建有校、省两级重点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环境,将实践教学落在实处,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

(四)专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支农支教、宣传培华、勤工助学、志愿服务、“三下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注重针对性和相互渗透性,争取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认知、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初级训练项目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基本素质,又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认识与专业知识应用。

(五)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育人有利场所。社团活动是以学生为组织、举办主体开展的,高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总结。在充分自由、民主的前提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团成员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锻炼空间。在活动具体组织过程中,通过对整个活动统筹、活动计划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开展、最后的活动总结,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大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广阔舞台中,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校丰富社团活动,活动内容主题鲜明,有环保创意、寝室文化、摄影、诗歌朗诵、书画联展、学习践行雷锋、宣传传统文化等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六)支持创新创业,发现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活动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激发学生锻炼培养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对于取得显著创新创业成果的师生则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师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社会,学习调研,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报告会并参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对创业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通过多看、多听、多学习、多参观,达到更好创业指导效果;承办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发放仪式报告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光是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给学生创业带来政策和硬件设施扶持,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信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基础,又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讲座,规范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科研活动内容、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七)强化过程性考核,确保实践效果过程性考核主要侧重于课堂互动及表现、实际分析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等等。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感。过程性考核的主要形式:课堂表现、课堂互动(课堂发言、演讲、模拟授课等)、阶段性学习测验(包括团队作业、学术小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学结等)、教学实践活动(口试、上机操作、实验报告、设计、校外教学实践和调研等)、专题讨论(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一定主题,对课程重点、难点或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过程性考核中不小于10%,不大于50%,过程性考核成绩不及格不予补考,过程性考核纳入教学督导考核范畴。期末、年末院(部)教学管理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都将把课程过程性考核纳入考核范畴,全面考核。

四、努力的方向

(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时,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简单认为社会实践就是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往往在低年级暑期集中进行,学校根据情况,组织少部分学生参与就算作了社会实践的开设与完成。再就是学生认识不足,学生把参与活动仅仅视为教学环节一部分,只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或为综合测评加分。还有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机会,有的当作旅游观光。,教师和学生都还需要继续认识,构建实践教学意识体系。

(二)健全制度和资金保障,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目前开展的研究并学校相关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未能全面铺开。如要全面开展,在制度和资金保障上都存有实际问题。形成一套实践教学管理、设计、实施的系列制度非常重要。

社会实践内容篇9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应用;教学法

对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思想教育内容,其对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探讨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教学法即重要的一种。

一、实践应用教学法

实践应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内容付诸于实践,并使参与学习的对象能够对应有理论有效应用的教学方法。实践应用教学法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对其应用较多的课程往往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应用性课程,但随着当今社会学科交叉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理论型课程也开始使用该教学方式。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在专业知识方面看似没有语文数学及英语重要,但在思想教育方面却有着语文等课程无可企及的重要作用。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其教学必须采用能够切实起到思想教育作用的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教学法即符合这一要求,其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来说具有以下必要性。

(1)《品德与社会》课程理论性与实践要求的结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品德与社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需要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既有品德方面的提升,也有对社会实践的初步认识,品德更多的需要学生在理论方面掌握更多的道理,而社会方面单纯的进行理论讲解则会使学生脱离实践,不利于实现该课程所设定的教育目标,在此情况下,实践应用渗透于以单纯的讲解为主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及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并第一时间付诸实践。

(2)小学生实践能力与主体性形成要求在《品德与社会》课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这对其实践能力和主体性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践能力与主体性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潜在的教育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亦应渗透实践应用教学法。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实践应用教学法的策略

正是鉴于其必要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实践应用教学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充分借助于课本中“社会”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物质社会相对发达的今天,兴趣对孩子来说的激发效率大大的高于奖励,同时,兴趣是吸引孩子主动去模仿、实践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借助于课本上孩子们一定或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内容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实践从而自己体味到有关内容,这不仅能使孩子印象深刻,更能是他们正视自己的行为,有助于正确意识的确立。如苏教版第一册《我也想当升旗手》一课,就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在接触此课之前已经参加过学校的升旗仪式,且不在少数的孩子都会羡慕当上升旗手的人,教师则可以将升旗手这一“神圣的身份”作为机会赋予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教师提供的“模拟升旗仪式”有这样的机会,教师则可藉此对学生讲述升旗手的职责、使命,让孩子对相关的课本内容从切身实践中感同身受,内化理解。应当说,此方法所起到的效果大大好于单纯的讲解。

2.帮助孩子们形成实践成果进而深化其对成果的理论认识

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有了自尊意识,他们开始看重别人对自己成果尤其是好行为带来结果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协助学生形成实践成果,并在对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传授课本要求传授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品德、社会方面的应有内容,深化其对自己成果的理论认识。如一年级下册的《别把花草弄疼了》和二年级下册的《家里来了客》,就可采用此实践应用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即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诸如有没有破坏花草的习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自己是怎样表现的等等,并给学生预留一段的时间让他们继续观察自己“下意识”的行为,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孩子(即使以前乐意破坏花草或对客人不礼貌)都会形成正面的实践效果,即不再破坏花草和对客人彬彬有礼、热情招待,在这种实践成果形成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总结,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深化对该成果的理论认识,这样再加入课本内容,相信学生不仅记得牢,理解的应当更为深刻了。

3.多采用真实场面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真实教学场面现在在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各类教育基地尤其是实践基地的不断增多使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实践品德教育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如四年级《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就可以将实践部分搬到植物园,让学生亲身实践亲手种植植物、保护环境的场面,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社会中来,参加各种利于社会、利于身心的活动,更能够使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深化课本内容。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实践应用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对该课程的高效讲解,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自觉、主动的学习课程,并在日常行为中践行其内容。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内容篇10

1.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所谓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生活主题及“概论”的学科属性,“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确立每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推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化、生活化,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年度社会实践教学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原则:其一,与国家生活主题密切相关,也即近期党和政府倡导、宣传的,攸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路线、政策;其二,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也即紧扣学科属性和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反映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三,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也即是不宏观、不抽象,让大学生觉得熟悉、亲切,有参与的兴趣和期待。“概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终确定本年度的社会实践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确立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操作规范、考核办法,并在对学生座谈访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比如,“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可以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围绕该主题、结合“概论”课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向或题目,鼓励学生以个体或者团队形式展开调研,并写作主题明确、著述规范、格式统一的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形式。最终,通过变动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一方面,深化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用中国梦构筑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2.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本校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历层次等,确立相对固定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所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由专业老师带队,由具有创新意识、探索勇气、合作精神的学生组队参与。通过组织持续的恒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要发挥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注意:其一,主题必须是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价值;其二,角度、内容、方法等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既有对以往工作的继承,又有新的推进和发展,体现所学有所用并且有所成;其三,成果必须有精品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素养。比如,地处东北的高校,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确立若干调研题目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科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具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调查内容可以涵盖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可以制定中长期调研计划,持续多年围绕该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力争全面、深刻地反映调研对象,为地方决策提供服务。再如,有些高校在革命老区,可以以留住活历史为题,组织学生采访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3.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根据“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联系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城市社区、新农村、现代企业等,设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认同、升华他们的认识。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不能随意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而应该是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坚持三个原则。其一,典型性。企业、社区以及博物馆众多,不可能都挂牌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必须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其二,相关性。即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度相关,能够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其三,互利性。既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对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扶持作用。

二、正确处理三组关系发挥概论课三板块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关系“概论”课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运用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升华。二者统一于“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具体问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概论”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按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着力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理论问题,做到“少而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认识,还必须在教学中将年度社会实践主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围绕其设计若干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深刻领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变为对之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格、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阐释该问题,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法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通过纵向比较法描述建国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他们领略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增强自豪感。与之相配合的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围绕该问题可以设计若干调研题目,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山川、田野等,通过所听、所看、所问、所想,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

2.处理好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概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还有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组织。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二者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包括:第一,在目标上,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内容上,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覆盖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政府、博物馆、展览馆等多个层面;第三,在形式上,都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成果。然而,作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不同之处。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者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二,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侧重于增强“三个自信”;后者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三,管理方式不同。前者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以学生自发的形式为主。第四,考核方式不同。前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计入成绩,后者则是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不以成绩计。明确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概论”课教师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从源头的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到末端的考核评价,都要时刻注意把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预期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彰显社会实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