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十篇

时间:2023-07-21 17:39:37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1

【关键词】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 教学内容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0-02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结合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探讨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以期为打造精品课程和采矿工程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特点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矿床露天开采的基本工艺与设计方法,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主要方法与参数设计,为今后从事露天矿山、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内容多且杂。课程涵盖固态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涉及上述领域的开拓方式、生产工艺、采矿方法和设备选择,主要内容包括露天矿山的矿岩松碎、采装、运输、排岩、露天开采境界、矿床露天开拓、露天矿生产能力与采掘进度计划、露天矿边坡稳定与控制,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式、回采工艺、采矿方法选择与适用条件、矿柱回收与空区处理等,知识涵盖面广,课程系统性差,教学难度较大。二是课程学时较少。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综合了矿山地质学、矿山机械、爆破工程、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还需适时补充有关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故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然而,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版教学大纲(2011版),该课程的授课时间由原来的40学时减至32学时,学时少而内容多,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增加了困难。

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教学。在专业范围内,根据教学需要,将知识体系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知识体系,每个具体的知识体系即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其载体是教材。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综合性建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体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领域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并且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普赖斯知识指数增长模型,到2020年人类知识总量将达到每73天翻一番的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展科学研究,这也是提高自身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条途径。教师只有将反映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新的教材及课堂讲授中,才能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教学内容改革既涉及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组合,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优化,又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选用等因素。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更新快,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科学发展前沿的现象,形成开放的课程体系刻不容缓。

三、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全面推进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要求。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承担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建设”项目,探讨采矿工程专业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调整,应注重将工程素质的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强调以科研促进教学,形成贴近工程实际的教学内容。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涉及的预备知识和相关领域较多,课程横向跨度大,其与矿山地质、矿山机械、岩土力学、爆破工程等课程联系密切。在新版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原有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在合理保留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原先在讲授“露天矿山爆破”时,需要增加2学时来补充有关炸药基本组成与岩石爆破作用机理等内容,但根据新版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已新增爆破工程课程,因此,在讲授“露天矿山爆破”时,无需重复这部分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又如,浅孔留矿采矿法虽在许多小型金属地下矿山仍普遍运用,但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作业条件差等不足,不符合“安全、高效”的采矿发展之路,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再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向深部延伸,解决深部开采引发的高温、高压、岩爆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适时补充深部开采理论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采矿学科的深入认识和思考。

(二)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思想的具体反映,一本好教材是取得出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因此,编写与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配套的系列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载体和改革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教材既要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重点突出,并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又要求能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教育。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内容涉及固体矿床露天开采和金属矿山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曾选用教材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大采矿专业要求编写的,不能充分满足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在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材建设项目,按新的思路组织编写课程配套教材――《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是针对煤炭院校本科生采矿教学的特点,适当补充固体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有关内容;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力求反映近年来矿业领域较为成型的新概念、新成果、新方法,如地下深井矿山胶结充填采矿理论与技术、露天煤矿吊斗铲剥离倒堆开采工艺等。《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荣获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三)明确教学重点。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表面看起来,知识点多、内容庞杂,实际上这是对教学内容理解不系统造成的。明确教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重点的确定又必须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的深化和适当的扩展或删减。然而,教材毕竟只是教学中的主要参考书,对教师而言,还要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熟悉内容、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加工精炼,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一些基本原理、方法及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例如,在讲授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法时,可按照“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工作―切割工作―回采工作―采矿方法评价”的思路开展;在讲授露天煤矿大型采装设备吊斗铲时,可引出“吊斗铲倒堆剥离开采工艺”,并通过我国黑岱沟露天煤矿“定向抛掷爆破+吊斗铲倒堆剥离”实例深入阐述此类开采工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入科研成果。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从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科研工作是提高和体现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加科研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将反映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新的教材及课堂中,既不会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枯燥无味,又能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造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时,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夏甸金矿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详细论述了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要求、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和采矿方法选择的步骤,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知识点融入科研项目中,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充填采矿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上的优势,先后组织本科生参与“全尾砂固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自立性能研究”、“高地温环境下全尾砂固结胶凝材料研究”等多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参加相关科研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明确教学重点、引入科研成果等途径,力争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宏岩,郝东明,胡金凤,等.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 2009(2)

[2]吕永震,王光.创新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3]勾攀峰,宋常胜.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5)

[4]蔡美峰.对本科生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 2001(5)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TD8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露天开采具有受开采空间限制小,资源回收率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开采条件好等特点。

技术创新是企业进步、发展的源泉和重要途径。近几年,采矿场通过加快对大型进口采矿液压设备的引进,备件国产化的改造,部分部件、结构、系统的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使得露天采矿设备朝向大型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采矿设备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既满足了采矿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又推动了采矿技术的发展。

一、露天采矿设备的大型化发展

近年来,采矿设备一直朝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1.露天装载设备的斗容不断增大。大型露天矿山装载设备主要包括:电铲、液压挖掘机和轮式装载机。电铲一直是大型和特大型露天矿山的主导装载设备,哈尼希费格公司生产的P&H5700型电铲的斗容量为53.5m3,我国太原重机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铲WK-55的斗容量达到55m3。液压挖掘机和轮式装载机具有很多优点,如投资少、设备更新快、易于实现无级调速和控制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液压挖掘机和轮式装载机也在不断推出大斗容的产品,进入大型露天矿山的施工现场。小松公司生产的PC8000挖掘机斗容量达到48m3,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Cat994轮式装载机斗容量最大达到31m3。

2.露天运输设备的吨位不断增大。汽车具有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的优点。汽车运输机动灵活,特别适合需要均衡配矿和多点作业的矿山,成为现代露天矿山的主要运输方式。为适应露天矿山大型化发展的需要,矿用汽车的有效载重也在不断提高,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Cat797矿用汽车有效载重达到326t,利渤海尔公司生产的T282电动轮矿用汽车有效载重达到327t。

二、露天采矿设备的智能化发展

1.车载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控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提供相关的维护信息。现在,大型露天采矿设备的制造商,对设备的主要部件的重要参数都增设了监控和报警功能,可以通过无线通讯与中央计算机连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故障进行报警,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卡车调度系统。主要应用于露天矿山的优化运输生产中,从最初的应用于运输汽车的调度,发展成为全面提供实时数据和相关生产数据,进行实时设备监控,也是最基本的系统。

3.GPS定位系统。由于GPS技术在露天矿开采中应用的主要障碍得到了很好的克服,GPS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卫星定位,精度可达1米以内,还有精度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⑴露天矿山地表测量。采用GPS系统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测量手段来进行露天矿地表测量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测量效率,主要表现在:①仪器安装方面。传统的测量仪器安装时间取决于地形、能见度和测量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而采用GPS系统只需简单打开设备,测量定位很快就会完成。②应用方面。GPS系统不受传统测量仪器在良好通视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的限制,不受气候和光线条件的限制,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都能工作。③灵活性。使用GPS系统进行测量,测量人员不需要步行到测量区把仪器安置在固定点上,可以在排

土场、车辆上进行满足精度的测量。④可利用性。传统的测量仪器不仅结构不够紧凑,带有大量活动附件,而且时间久了容易损坏,维修也不方便,费时费力。GPS系统没有活动部

件,是一个固定的整体,不易损坏。

⑵露天开采设备作业优化和控制。①钻机精确定位与作业控制。可以实现钻机的精确定位,大幅度减少现场测量工作量,炮孔布置精度高、时间短,大幅减少超钻和欠钻现象,为制定出更好的爆破设计方案创造了更好的条件。②装载设备作业优化控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把生产计划从控制中心发送到装载设备上的GPS系统,系统可以实时记录装载设备的工作进程,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由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机载显示屏清楚地了解装载设备周围障碍物的位置,大大减少了发生各种危险的可能性,可以在恶劣天气下工作,还可以与卡车实现良好地配合,提高生产效率。③卡车跟踪系统与优化调度。露天矿运输卡车上安装的GPS系统在获得卡车的定位信息以后,将信息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发送到矿山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控制中心优化确定每台卡车的卸载点和下一个装载地点,为卡车设计最佳运输线路,并将信息发送到卡车,实现对卡车的跟踪和调度,确保卡车运输废石和矿石的准确。系统自动记录卡车的运行速度、堵塞地点、循环时间、装载点和卸载点,通过分析数据来确定最佳调度方案,以提高运输效率。系统还可以把运输途中的路况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以便进行路况改进。④推土机优化作业控制。安装在推土机上的机载系统能够准确跟踪推土机的精确位置和所处地点的高程,向操作人员显示出需要推掉和填平的高程,以达到设计要求。GPS系统还可以为推土机提供需要维护的道路的信息,提高道路维修质量。

⑶露天矿卡车运输安全预警。GPS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对卡车进行定位跟踪,在卡车接近公路边缘或卸矿场、排土场的边缘时,以及卡车相互靠近到危险距离时,能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

⑷露天矿高边坡位移监测。基于GPS系统的高边坡自动监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是一套基于无线数据通讯的系统,能够连续收集边坡移动的数据,输送到采场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知采场各处边坡的稳定情况,并及时进行报警,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诸多缺陷。

4.露天采矿设备的人性化发展。露天采矿设备的人性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设备的设计和研发阶段。露天采矿设备在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操作者、设备和环境的协调,采取先进有效的技术措施,增加设备操作的安全性,降低振动与噪声,改善作业环境,提高操纵者舒适性。

⑴设备的安全性。露天采矿设备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设备的安全功能和相应安全功能的可靠性,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与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只有露天采矿设备具有齐全的安全功能与较高的安全可靠性,才能确保矿山生产正常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⑵设备的舒适性。露天采矿设备的生产单位,在设计研发阶段要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

三、露天采矿设备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采矿技术的推进作用

随着露天采矿设备向着大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对新的采矿技术的更新和既有矿山的运输系统改造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采用大区域微差爆破。随着大型智能化钻机不断在大型露天矿山投入使用,使钻孔效率、精度不断提高,大区域微差爆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应用深凹露天矿高效开发技术建设新矿山。加大露天矿的最终边坡角,采用并段或多级并段的靠帮工艺,采用高台阶或竖分条开采以提高工作帮的坡角,降低生产剥采比,节约建设成本。

3.改造既有凹陷矿山的运输系统。根据既有矿山的实际,充分发挥既有矿山铁路的优势,对铁路和机车车辆进行改造,使用汽车———铁路联合运输、汽车——胶带运输系统、汽车——提升机运输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加大凹陷矿山的经济合理开采深度,甚至可以使用到露天开采的后期。

4.增加露天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大量的大型露天采矿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总量,降低采场内的设备密度,减少操作人员,人工费降低20%以上。同时,随着设备的安全功能和相应安全功能的可靠性的不断改善,使采场开采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四.结语

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露天采矿设备向着大型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方向迅猛发展,同时又积极推进采矿技术的更新进步,提高了矿山的生产力,节约了投资,降低了成本,对我国低品位、边界品位大型露天矿的开发有了乐观的开发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甚至可以在新矿山开发建设之前,通过建立模拟采矿系统进行经济比较,向虚拟采矿方向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和GPS的扩大应用,为无人驾驶矿用汽车的研发和投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3

王运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我国知名的采矿工程专家。30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冶金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师从前辈专家,依托团队力量,特别在露天矿陡帮开采技术、高效运输工艺和设备、露天矿转地下开采、露天矿岩土工程灾变控制、地下开采及境界外资源开采、降低矿石损贫等技术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30多年来,他主持并承担了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凭借多项创新技术与成果,在矿山高效开采、绿色开采、高效运输、灾害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真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新时代矿山开发:

高效+安全+绿色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2年,毕业于江西冶金学院的王运敏被分配到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从事矿山开采理论、科研设计。在入行之初,他就明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矿业,是推动我国冶金矿产资源高效、绿色开发的必经之路。

30多年来,他将自己沉进采矿事业中,深入大山深处现场勘探,踏遍马钢南山铁矿、武钢大冶铁矿、太钢峨口和尖山铁矿、海南铁矿等全国40多个大中型矿山,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他潜心摸索,悉心研究,大胆创新,终在露天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地下开采、露天矿岩土工程灾变控制技术及矿产资源优化绿色利用多个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并推动其在矿山应用,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露天矿山开采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的露天矿一直采用单台阶开采技术,存在前期剥岩量大、采矿强度低、下降速度慢、生产成本高、边坡滑坡多等问题,严重制约矿山产能。

针对这一状况,王运敏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合台阶式的陡帮开采工艺技术――将工作帮的台阶划分成组,每组由一个工作台阶和若干个非工作台阶组成,组内台阶自上而下逐个开采。通过对陡帮开采技术参数与矿床条件、装备水平、生产能力、开采程序和工艺技术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陡帮开采的技术特点和各工艺间的协调关系,研究出了陡帮工作帮坡角与结构参数的关联规律,确定了陡帮开采工艺参数设计原则,首次提出了不同开采深度的工作帮坡角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

他还针对陡帮开采特点,提出了以爆破、采装和运输为中心进行采矿工艺优化的技术思路和方法。通过科学的定量分析计算,确定最佳的开采顺序和开采参数,提出不同条件下的初始工作面准备方法、坑线移设形式、设备供电方法等;研发出同台阶上采用多台设备分区、分条采掘和连续跟进采掘工艺。在工业实践中,运用爆破优化理论,实施了减少前排孔药量、优化起爆方向、留碴爆破等重要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爆堆向外延伸,缩小了临时非工作平台宽度,这对提高工作帮坡角,实现陡帮开采具有决定性意义。

该成果使露天矿前期剥采比降低20%以上,采矿强度提高30%以上,为我国推行陡帮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使露天矿设计从经验转向理论指导,被载入《采矿技术手册》和高校教科书。

相关成果已在我国矿山设计建设、生产中普遍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曾于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在优化陡帮开采技术的基础上,王运敏还对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系统进行了大胆革新。

通过科学实验与论证,研发了“柔性可调节式防爬桩装置”及相关的防爬技术措施,优化了陡坡铁路的上部结构及其参数,创新了装备及设施,实现了露天矿铁路坡度从传统的25‰到45‰~50‰的重大突破。该成果使运输效率提高20%以上,成本下降25%,为我国深凹露天矿提供了一整套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陡坡铁路运输技术,解决了深凹露天矿发展的“瓶颈”问题。

针对深凹露天矿边坡增高加陡、滑坡事故频发、胶带运输系统故障多等关键技术难题,他提出了“优化系统配置、集散控制、优化采矿工艺和边坡设计”的新思路,研发了“自校正”和“微变预警”等成套技术,建立了胶带运输故障自动监控系统,解决了系统环节间的有机衔接、胶带跑偏和撕裂等问题,建成了一流的汽车―胶带运输系统,使运输成本降低50%。

这些革新均在不改变运输方式的条件下完成,成果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攀钢和本钢就创直接经济效益7.23亿元。“大型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系统研究”于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上之外,王运敏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了露天矿境界外遗留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盘活了几十亿的矿产资源,为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

露天转地下开采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这部分资源难度很大。上部露天采场已形成数百米的高陡边坡和数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边坡及周围岩体都已破裂,开采下部倾斜和急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全部落在地下采矿塌陷范围内,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何实现露天开采平稳转入地下开采,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

为此,王运持研究了“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项目,开展了露天和地下两种工艺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究,包括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等多个层面。

他首次将大型倾斜金属矿床的开采生命周期集约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露天地下三阶段开采的设计理论。

他发明了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合理时机的确定方法,创建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界线两步算法理论,并开发了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理论最佳经济深度相关可视化计算软件。

他成功研发了大型露天矿边坡体矿产资源地下开采技术,提出了低扰动爆破和控制边坡灾变的思路,采用虚拟现实辩识技术对边坡内空区灾变部位进行评判,采用预留(或不留)顶柱的分段空场法(或充填法)和毫秒微差单孔起爆降震技术,解决了遗留矿体开采安全技术难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认为是近年铁矿开采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如今,相关成果已经在石人沟铁矿、南芬铁矿、马钢姑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等地示范、推广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成果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如防灾变监测预报系统、采空区处理技术等,完全可以应用于峒室、隧道、城市地铁、水利等工程中,其推广应用价值更不可估量。

安全矿山及绿色矿山设计

在矿山,安全是永恒的追求,无论何时,安全都不能被忽略。王运敏十分清楚这一点。

“露天矿岩土工程灾变控制技术”研究中,王运敏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露天矿边坡设计优化方法,实现了露天矿边坡风险、资源利用、经济收益、土地利用和灾变控制投入等多目标优化决策,促进了露天矿的边坡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研究中,他们首次建立了边坡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边坡风险分析和边坡设计多目标优化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临界滑动场”分析方法,将传统的滑动面扩展到滑动场,从而获得临界状态下边坡各点的最危险滑动趋势,更清晰地反映了边坡的稳定性状态;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排土场稳定性机理、泥石流形成机理及排土场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从散体岩石块度分布规律、应力―应变特征、非线性渗流、滑坡模式及变形机理等方面,开发出了一套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泥石流防治技术。

此外,在地下开采技术研究领域中,王运敏还带领团队突破了多项安全技术。

他们揭示了崩落采矿法覆盖层结构特性和移动规律,发明了覆盖岩层安全厚度定量化计算方法;发明了井下二步骤回采的采场底部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实现了复杂开采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和高效回采;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地下大水矿山设置应急水仓的防突水思路,发明了地下大水矿山应急水仓的建设方法。

安全、高效、绿色,没有了绿色,谈不上绿水青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多年来,他们积极推进矿山绿色开发,并将集成创新的多项采矿工艺技术应用到矿山设计中,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基本无废料的大型绿色铁矿山,资源回收率达90%以上,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先进实用的成套技术。

他们开发了多矿体露天地下时空同步高效绿色开采技术,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尾废处置、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基于一体,实现了矿山固体废料的协调高效利用和源头减量。

他们开发了深部矿床上行式分层废石尾砂充填采矿技术,减少了支护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采矿效率,实现深部矿床大规模无废开采。

不难看出,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王运敏一直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七五”以来,所取得各项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直接、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社会效益显著,对行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新时期科技尖兵:

新技术+软实力+硬设备

从技术员到科研处长,再到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从一线技术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王运敏可以说是最了解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的人之一。他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要运转、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该如何自立、自强。

如果将领军者的职责比作驾驶一艘大船,那么,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团队构建与优质平台建设都是保障大船平稳、快速驶向彼岸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一直以来,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平台构建,无一不是王运敏放在心尖上的事。

软实力―锻造尖兵团队

2001年,王运敏正式就任马鞍山矿院院长,恰逢矿院从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转制意味着改革,不破不立。据了解,在新班子召开的第一次全院干部大会上,王运敏就明确提出了改革设想,要建立适应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而人,则是创新的源泉。

王运敏提出,要将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培养和团队建设相结合,在技术高地上构筑学术高峰、在团队集群中产生领军英才;同时,他积极倡导以工程问题为背景开展技术研究和探究工程现象背后的技术原理相结合,努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素质的工程师和具有工程师修养的研究员。

多年的研究过程中,他成功打造了一支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团队―“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创新团队。5年间,团队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6名,参与项目研发人员有8人晋升为教授级高工,15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人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安徽省首批设立的“115”产业创新团队,几年来,他们承担并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项,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3项,完成企业委托的“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领域的课题150余项。

其中,包括在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富水采矿防治水技术研究与应用,特大采空区全尾砂充填治理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极贫、表外铁矿石综合利用研究,复杂难选褐铁矿选矿技术研究等在内的多个创新项目成果,已在多个矿山成功应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马鞍山矿院以高占比的研发经费、人才培养投入自立于行业,不断加强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保障了自身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矿院也先后被批准为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安徽省创新型企业杰出代表。

硬设备―打造优质平台

2015年3月13日,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这是我国首个金属矿山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的“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矿井热交换模拟测试平台”,是国内最先进的测试平台之一,旨在为行业的安全开采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如此高规格平台的建成,在马鞍山矿院并非首例。事实上,马鞍山矿院的历任领导一直都十分重视研究平台建设,特别是王运敏。在他就任院长以来,一直把创新基地和研究平台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过多年的努力,除上述部级重点实验室之外,依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组建的优质平台还有―2个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非煤固体矿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安徽省部级平台最多的科研院所。

立足这些平台,王运敏带领团队得以凝聚了更丰富、优质的人力、智力、物力资源,得以形成了更具创新力、更具产业发展眼光、更具核心技术优势的大团队,从而为我国矿产资源高效绿色开发、综合利用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别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建的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王运敏介绍,该中心已于2012年10月通过项目验收。自筹建之初,就瞄准了提高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高效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保障我国冶金行业安全运行的目标,采取强强联合、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

依托这一创新平台,王运持开展了冶金矿山高效开发利用、固废利用、安全开采等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十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解决了行业内的多项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矿产资源利用率,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冶金矿山行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源、辐射源,以及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而由王运敏作为主要发起人,并联合鞍山矿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武钢矿业公司、马钢矿业公司等15家国内冶金矿业龙头企业,及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3家高等院校组建的“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已于2010年6月获得科技部批准正式运行。几年运作,联盟已经成为我国冶金矿山协调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培养优秀科技团队、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的重要平台,在行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4

1.1基于本质安全化方法的本质安全型矿山特征本质安全型矿山的特征体现在矿山对事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它是矿山生产系统具有良好安全可靠性的体现。从本质安全化方法角度出发,本质安全型矿山的特征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事故发生概率处于可接受水平,即系统中可能诱发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得到了充分、有效的控制,矿山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矿山设备保持良好的工况,生产作业环境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2)事故严重程度处于可接受水平,即系统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具有良好的防御和控制能力,矿山应急救援系统健全有效,防灾减灾设施设备齐全完备,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事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故损失实现最小化。1.2基于本质安全化方法的本质安全型矿山层次模型根据文献〔5〕对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以及人物轨迹交叉论的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4个方面:1)人的不安全行为;2)不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3)物的不安全状态;4)管理的缺陷。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3E原则),使系统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本质安全化,从而降低系统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到可接受水平,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据此构建本质安全型矿山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矿山生产系统危险度处于可接受水平为实施本质安全化方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属于总目标层;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分别处于可接受水平的两个子目标,它们属于一级子目标层;两个一级子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人、物、环境和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四个子目标,它们属于二级子目标层;四个二级子目标要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加以实现,这些对策属于实施层。图1基于本质安全化方法的本质安全型矿山层次模型Fig.1Hierarchicalmodelofintrinsicallysafeminebasedoninherentsafetymethod1.3本质安全化方法在露天矿山的实施体系基于上述本质安全型矿山特征与层次模型分析,并将本质安全化方法内容与露天矿山开采的特点相结合,本质安全化方法在露天矿山的实施体系可由图2表示。

2本质安全化方法在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实施

2.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2.1.1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性露天矿山设备设施种类众多,如空压机、钻机、挖掘机、推土机、破碎机、矿用自卸汽车、油罐车、洒水车等。这些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各种事故。要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这些设备的可靠性是基础。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元件的可靠性,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必须加强对元件的质量控制,因此,矿山首先应把好设备元件采购关口,确保所有元件均从正规厂家购买,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应齐全。其次,还可以通过对设备及其元件的维护保养来提升其运行稳定性。2)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露天矿生产作业场所处于风、雨、雪、雾、日晒、粉尘、爆破以及地质灾害等不利环境中,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应当对设备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根据有关规范要求〔6〕,矿用汽车在冰雪或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如给轮胎装上防滑铁链。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墙等拦挡设施。爆破前应将采掘设备移至安全区域,防止爆破飞石、冲击波、震动对设备造成损害。3)加强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排除事故隐患、消除设备的潜在危险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矿山应制定完善的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预防性维修,并建立生产设备档案,做好维修记录,每台设备落实到人。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不论大小都要及时维修,决不允许设备设施带病运行,以免因“小病”酿成“大祸”,真正发挥预防性维修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1.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危险因素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危险因素的感度是指危险因素转化成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虽然事故发生性质不可改变,但危险因素的感度可以控制,关键是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1)合理确定采场工艺技术露天矿采场工艺技术直接关系到采场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必须重视其规范性和合理性。露天矿应按照由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成水平台阶正规开采,避免掏底开采、“一面坡”式的开采,防止形成伞岩等安全隐患。开采阶段高度要与采掘设备配套,挖掘机或装载机铲装时,爆堆高度不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6〕,以减少爆堆坍塌事故的发生。安全平台、清扫平台、运输平台的宽度及布置要满足防护落石和车辆行驶安全需要。台阶坡面角度、最终边坡角度及高度要根据矿岩稳定性、结构弱面发育情况合理选取。2)合理确定爆破工艺技术爆破工艺参数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爆破危害的大小以及矿岩破碎效果的好坏。露天矿山应推广采用中深孔爆破方法,以提高爆破作业安全性。爆破设计书和爆破说明书,如爆破孔径、孔深、炮孔超深、抵抗线、孔距、排距、布孔方式、装药及填塞长度、起爆方法及器材、炸药种类选取、避炮掩体、爆破安全距离等,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编制〔7〕。在形成最终边坡时,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方法减少对边坡岩体的破坏,以提高最终边坡稳定性。爆破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适当调整爆破参数,以控制爆破危害并形成合理爆块块度。3)合理确定凿岩、铲装、运输工艺技术凿岩、铲装、运输是露天矿主要生产环节。根据有关规范要求〔7-9〕,钻孔时,钻机司机室距崖边距离要不小于1m,以防止钻机跌落。钻车通过坡道时,钻架应回位,防止钻机倾倒。采装工作面出现伞岩时,挖掘机不应正面作业,以防物体打击。运输设备要避免装载过满或装载不均,防止车辆超载和重心偏移,特别应注意避免将巨大岩块装入车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车事故。自卸汽车进入工作面装车,应停在挖掘机尾部回转范围0.5m以外,防止挖掘机回转撞坏车辆。对主要运输道路及联络道的长大坡道,可根据运行安全需要设置汽车避让道,以防止撞车。4)合理确定排土工艺技术排土场是露天矿山的重要辅助设施,它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以及附近特别是下游区域的安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设计。根据有关规范要求〔9〕,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如因地基不良而影响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探,进行地形测绘,并分析确定排土参数。排土时应分区段排弃废石、倒堆整治、形成各级碾压平台,确保废石土体的密实度和边坡稳定。2.1.3提高矿山生产系统抗灾能力系统的抗灾能力是指当系统受到自然灾害和外界事物干扰时,自动抵抗而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或者指系统中出现某危险事件时,系统自动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能力。露天矿生产作业环境恶劣,容易发生边坡失稳、山洪泥石流、水灾、雷击等灾害,必须重视矿山抗灾能力的提升。在采掘场边坡设立专门观测点,根据最终边坡的稳定类型、分区特点确定各区监测级别,对露天矿场的边坡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包括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观测、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爆破震动观测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有效预防采掘场边坡失稳伤害事故。矿山工业场地选址时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确保选址恰当。合理选择排土场位置,可降低排土场泥石流对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威胁。根据汇洪面积和当地最大降雨量,采取截排水措施对流入排土场和矿坑的地表水进行拦截,可减少排土场泥石流危害和边坡失稳危险。凹陷型露天矿设置备用水泵,可提高暴雨天气的防水灾能力。矿山电气设备采用恰当的防雷装置,可提高其抵御雷电袭击的能力。2.1.4减少人为失误美国杜邦公司从自己的安全实践中发现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是因为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远比机械设备差,因此欲降低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必须重视减少人的失误。1)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减少人为失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员工具备了必需的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避免一些误操作。矿山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员工类别,对决策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分别进行安全法规、管理制度、操作技能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同时,矿山还应该大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将良好的安全理念融人到员工的潜意识中,这对于培养矿山员工安全意识、塑造安全行为、形成安全习惯等方面有积极意义〔10〕。2)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改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还可以降低员工职业病的发生率,减少由健康原因导致的人为失误,对于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矿山可通过采用湿式凿岩或配置除尘器、给爆堆和运输道路洒水等措施,减少凿岩、铲装、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现场作业人员还应配备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2.1.5加强监督检查安全检查是根据有关规定对设备设施、作业现场以及人的安全行为进行查证,其目的是尽早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检查是企业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自动制约机制,加强专职与兼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工作,对系统中的人、事、物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在各种劳动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为确保检查的效果,矿山应在检查的频次和形式上下功夫,首先确保检查的定员、定时及定项,定员即确定检查人员,定时即确定检查的时间间隔,定项即确定应检查的项目。同时,还应制定与检查内容配套的检查标准,此标准应尽量细化以增加检查的针对性,避免检查流于形式〔11〕。2.2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事故严重度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系统中的能量失控造成的,事故的严重度与系统中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时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越高,事故的严重度越大。因此,降低事故严重度对矿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1控制能量1)限制能量总量为了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危险因素的能量进行限制,这样即使发生事故导致能量外泄,也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山油库、炸药库存储的油料、爆破器材和炸药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严格限制贮存量,防止其构成重大危险源。爆破作业时严格控制一次爆破药量,可减少爆破危害。对于大型边坡、节理裂隙发育的边坡、地处断层的边坡以及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边坡,采取削坡减载等措施能减少其重力势能,增加边坡稳定性。2)防止能量逸散防止能量逸散就是设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贮存在有限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如在边坡坡脚设置牢固的防护网等设施拦截落石,可以避免边坡落石对作业面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3)缓冲能量在生产中,设法使危险源能量释放的速度减慢,可大大降低事故的严重度,而使能量释放速度减慢的装置称为缓冲能量装置。加装能量缓冲装置可有效降低失控能量对外界造成的伤害。通过合理选取平台宽度及设置形式,矿山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可达到缓冲落石能量的目的。根据排土场土岩流失量估算,排土场下游设置停淤坝等设施,可有效缓冲泥石流的冲击能量。2.2.2采取减少人身伤亡的措施做好救护和工人自救准备工作,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降低事故的严重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矿山应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编制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应在总体指导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详细的分项方案。同时,还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备。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应定期组织预案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对预案进行改进完善,使其不断地趋于科学合理。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5

一、县内非煤矿山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座地下矿山,分别为钨业公司(下辖19个工区)、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露天矿山28座,其中露天采石场11个、粘土砖厂7个、稀土矿山10个。稀土矿山目前已恢复生产稀土车间21个,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办理之中。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生产、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生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生产”的原则,我县积极强化非煤矿山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一是认真组织非煤矿山企业贯彻实施《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和县委办、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努力构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构建了“行政机关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支持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二是县政府与全县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单位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把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三是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了解上月工作动态并安排本月工作重点,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加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我县始终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预防的第一道关口抓紧抓好。一是开展了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在企业发放了《安全小常识》1000余册、宣传资料1000多份,张挂宣传标语和图片15条(幅),播放安全生产宣传片2部;二是狠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按照“一年新训两年复训”的原则,积极与市安监局联系,及时认真开展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第一责任人、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联合培训工作。今年培训企业从业人员近1500人;三是全力做好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责任保险工作,实现全员应保尽保。

(三)做好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今年初,县安委办下发通知,实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季度报告制度,建立了全县性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台账。在此基础上,全县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九打九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明确了非煤矿山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内容,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今年,针对钨业公司现有矿区的实际状况,我局加大了安全监管力量,指派了一名业务娴熟的副局长和一名从事矿山监管多年的人员专门负责矿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求每周至少一天上山巡查,每月至少一次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协调,每季至少一次召开工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并积极抓好安全检查,严格执法。今年3月,针对利鑫铜矿尾矿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县安委办及时函告县供电公司,采取停电措施,督促企业进行全面整改,消除隐患。企业立即进行了全面整改并经市、县安监局验收,目前该企业尾矿库运行良好,暂无安全隐患。为确保今年“两会”期间安全稳定,我局联合钨业公司采取了春节后复产各工区逐一现场检查,敏感时期停电停供火工产品的手段,实现了“两会”期间零事故的目标。同时针对矿区采掘点多、工区承包人变动频繁的特点,我局会同钨业公司积极做好开采秩序整治工作,积极化解各工区纠纷,先后化解了645工区和625工区、545工区和450工区之间的开采纠纷,全力减少工区之间矛盾,避免因工区矛盾诱发安全事故。今年5月,我局得知龙南浦萝合矿区518和418工区因故拟停止抽水(该工区采用斜井开采方式),可能对矿520以下工区存在透水事故隐患的情况,我局及时向市局汇报,两次到龙南安监局协调处理,在市局的支持下,目前浦萝合518和418工区继续垫资抽水,暂未对矿构成隐患。此外,我局还积极督促钨业公司出台措施,鼓励工区采用新设备、新工艺。2014年7月底,我局和钨业在728工区举行了存窿矿装载机械装备推广示范会,拟在全矿推广使用该先进装载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伤亡。为做好全县露天采石场的规范整治工作,我局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召开了全县采石场整治工作会议,市局领导亲自授课,并多次深入各石场进行现场指导,督促企业进行整改规范。今年下达整改指令20份,并于今年11月在大茶园采石场举行了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县30多名采石场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了现场观摩。

三、2015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打算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降低一般事故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和标本兼治,按照上级工作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执法监督,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开拓创新,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继续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根本好转。

1、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隐患治理责任制落实暂行办法》和《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县安全生产的总体平稳态势,坚决遏制矿山事故多发的态势。

2、紧紧盯住生产经营单位这一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加强基层、基础“双基”工作。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推进注册安全主任制度,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推进安全评估评价工作。

3、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9年“安全生产年”的工作要求,促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以降低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非煤矿山开展“三推行、二强化、一整治”为专项工作,逐步向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突出重点,治理隐患,努力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治乱、治散、治差”的工作要求,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强化行政执法为手段,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不断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事故总量和死亡人员,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推动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二、整治目标

(一)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努力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全面排查非煤矿山违法违规生产行为,针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抓好整治工作,消除隐患。

(三)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四)建立非煤矿山安全专项长效机制。

三、整治重点

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为前提,改善安全条件为立足点,有效防范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地下矿山重点整治通风管理、顶板边帮等二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重点消除一面坡和伞檐开采,消除高陡边坡,杜绝违规爆破。

(一)露天矿山

1、有开采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开采;

2、强制实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高陡边坡、一面坡和伞檐违规开采;

3、除规模很小、台阶不高的露天矿山外,强制推广使用中深孔控制爆破。杜绝掏底崩落、扩壶爆破等违规爆破作业,实施中深孔爆破技术开采的,矿山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米,安全平台不少于4米,分层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4米,最终边坡角最大不得超过70度;我县除昌裕糖业公司回良采石场、谢光伟采石场外全部采石场必须实施中深孔爆破技术;

4、推广液压锤二次破碎,机械化铲装作业,严禁高陡边坡和浮石下冒险作业;

5、爆破作业必须符合规程要求,爆破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爆破作业;

6、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对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隐患;每次爆破后,必须认真清理浮石方能组织生产;

7、对2009年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的小型露天矿山,没有按要求进行开采设计,又不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的,一律不予换发许可证;对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露天矿山,必须及时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其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开采。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进行技术改造且发生死亡事故的小型露天采石场,要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依法实施关闭。

8、露天取土场(砖厂)要采用机械取土作业,原则上不采用爆破作业,并按照《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规定形成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

(二)地下矿山(通风系统)

1、强制推行机械通风。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制定通风管理制度,保证机械通风系统正常使用;

2、配备通风检测仪器。所有地下矿山必须配备风机性能检测仪器和通风检测仪器,矿山主要用风工作面必须配备风质、风速检测仪器;

3、建立完整的测风测尘制度。所有用风工作面、爆破点及其周边巷道的风质、风量、风速按规程要求检测并应符合安全要求;

4、所有存在粉尘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尘降尘;

5、每个矿井都要建立专项台帐,详细记录每天风机运行情况和每次通风检测情况。

(三)顶板管理

1、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采掘工作面和采空区的顶板边帮管理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2、爆破面及其周边顶板边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3、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要做好地压管理和监测;

4、顶板不稳固的采场要及时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顶板破碎的要做支护;

5、加强采空区管理。制定和落实采空区管理制度和处理方案。

四、整治方法

(一)安排部署。为做好我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明祥(县安监局局长)

成员:王立斋晋崇荣陈学才

(二)制定××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工作的重点是采石场、石膏厂、金矿、铅锌矿山,并在四月初召开全县非煤矿山法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三)企业开展自查。各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据法规、规程和标准对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逐条进行全面彻底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县安监局。对查出的问题,企业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治理资金、期限和责任人,上报时间为5月30日。

(四)县安监局要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制定整治方案,监督企业进行整治。11月县安监局对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县安监局和各非煤矿山企业要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开展好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二)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突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对本县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有明确的对策措施。非煤矿山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针对本企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要对关健工艺环节、重点部位和要害岗位的隐患制定明确可行的整改方案。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是地下矿山的通风管理、顶板边帮等二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的高陡边坡和违规爆破。凡上述环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县安监局要一律下达整改指令,到期不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或提请县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四)挂牌督办,重点整治。实行专项整治挂牌督办制度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凡在整治中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一律实行挂牌督办,隐患没有消除的,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重大隐患和重点企业,由市安监局挂牌督办。一般隐患和其他问题,由县安监局挂牌督办。

(五)加强行政执法

1、强化行政许可工作。新建非煤矿山,要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及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普安监[2008]166号)要求和程序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能生产。

2、用行政执法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凡是露天矿山应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而没有推行的,地下矿山没有实行机械通风的,顶板边帮管理不到位的,要下达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实行停产整顿、罚款或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闭。

(六)加大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在去年对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内对全县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一次培训,基本做到非煤矿山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七)协调,强化执法。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及时协调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法治手段推进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7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安监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提升行政监管效能和行业安全素质,坚决杜绝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以深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强化“打非治违”工作;以“铁腕治安”为抓手,提升非煤矿山“五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推动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为我县全面建设幸福__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基础。

1、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安监局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内,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2、非煤矿山企业三级标准化建设达100%,对已达标企业“回头看”复查率达100%;露天矿山分台阶(分层)开采达100%;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完成。

3、通过严格准入、淘汰落后、关闭整合、打非治违等有效手段,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1、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一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监管机构人员经费、重大隐患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并及时给予支持解决。二是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县安监局、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依职能履行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特别要注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在矿山企业设立审查、日常监管和“打非治违、整顿关闭”工作中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的制度作用,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影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三是健全和完善安监、国土、公安、环保、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保障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2、巩固企业基层基础。一是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和岗位。二是非煤矿山企业要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地下矿山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采矿、通风类);露天矿山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专(兼)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地下矿山每班必须有矿领导下井带班,有专职安全员在岗。三是加大安全投入,矿山企业要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确保安全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新工艺新设备采用等安全资金投入到位。

3、提升安全管理素质。一是强化非煤矿山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红线意识、担当意识,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好、业务水平精的监管队伍。县安监局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安监局开展的业务技能培训、视频专题讲座、网上远程教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安监人员专业化水平。二是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建议对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时间、专业知识等设置准入条件,建议依托高等院校,由企业选派人员进行脱产集中培训,解决非煤矿山企业长期未按规定配备技术人员的老大难问题。三是督促地下矿山企业按规定配齐采矿、地质、机电、通风、选矿、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小型企业可以聘任技术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实现技术人员专业化。

4、制定专题培训计划。一是县安监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抓好以非煤矿山班组长、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大培训,培训教材要浅显易懂,培训语言要朴实管用,使工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是对从业人员实行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培训情况纳入县乡镇的非煤矿山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1、试行诚

信管理巩固安全标准化成果。试行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对安全生产信誉好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检查次数、降低检查频率;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差的企业,应增加检查次数,增大检查频率。以巩固达标成果,真正做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在重点抓好矿山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着力抓好安全文化创建、工业广场、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等环节的标准化创建工作。2、开展达标企业“回头看”活动。今年县安监局准备对所有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复查,力争复查率达100%,同时邀请市安监局抽查复核率达20%以上。提请市安监局按照“降、保、升”原则,对达不到标准化最低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取消标准化企业资格,对达不到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降级;对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依法予以关闭;对符合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保留;对超过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提档升级。

3、抓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一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二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执行现场带(值)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三是强化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注重发挥安全技术专家及中价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等方面的作用。四是非煤矿山企业要按规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各工种从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五是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所有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1、继续抓好地下矿山“严设计、强通风、控冒顶、防水害”专项整治。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需经安监部门审批后施行,主要生产系统必须与设计相符合;通风设施必须按规定要求设置并处于完好运行状态,严禁无风、微风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对有“冒顶片帮”风险的工作档头和巷道,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后方可生产;矿井防排水系统可靠运转且能满足最大涌水排量,严格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安全防水矿(岩)柱;健全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保障“六大系统”正常运行。

2、继续抓好露天矿山“用机械、先剥离、分台阶、控边坡”专项整治。强制采用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挖掘机清理悬浮石技术,推行中深孔爆破作业;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原则,开采矿物前须先剥离覆盖在矿物上部的围岩、表土或砾石;严格采取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采用掏底崩落、顺层切坡、

“一面墙”等开采方式;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边坡角,距工作台阶坡底线50米范围内不得从事碎石加工作业。县安监局将于6-7月组织集中开展露天矿山专项检查

3、继续抓好尾矿库“有设计、牢筑坝、设监控、防水害”专项整治。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__市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做好迎接省安监局组织专家对松聚源公司尾矿库进行竣工验收。

1、扎实推进整顿关闭工作。按照市安委办《转发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采石场整合整治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采取“关闭、整合、整改、提升”等措施,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山尤其是小矿山,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试行事故退出或最低产能退出机制,今后凡发生生产安全死亡责任事故或年产量达不到国土部门规定产能的非煤矿山企业一律无条件退出市场。

2、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严控新建矿山项目审批建设,坚决控制产能小的新建矿山。提高矿山企业安全准入门槛,在核准、备案、颁证过程中严格安全生产条件,对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和超过市政府下达给我县控制数量的矿山不予签发同意选址意见。

3、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地下矿山重点推广机车运输、凿岩台车钻孔和撬毛机处理悬浮石技术、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技术,全面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二是露天矿山推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重点推广高陡边坡监测监控技术。三是松聚源公司要抓紧做好尾矿库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早通过验收。四是依托科研院校和专家开展地下矿山顶板监测技术、采空区治理及地质勘探深井钻探技术等课题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从源头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4、加快推进产业重组步伐。通过取缔关闭、整顿整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矿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从源头上解决矿山“小、散、乱、差”的问题。县安监局要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淘汰落实产能,培育投资大、产能高、带动性强的龙头矿山企业,提高矿山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促进矿山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1、开展好解剖式集中整治。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县安监局将对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解剖式集中整治。通过帮助制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工作方案,矿山企业如发生重伤以上生产事故的,要认真查找事故发生原因,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解决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县安监局和各乡镇安监站要结合实际,对本辖区企业区别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指导,实施解剖式集中整治。

2、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组织生产、关闭的小矿山死灰复燃、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等非法违法行为。对责任不落实、打击不力、矿业秩序混乱的乡镇,要严厉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3、未雨绸缪,进一步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要严格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防汛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特别要落实无主尾矿库防汛责任。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对照《__省尾矿库应急抢险工作指南》修改完善矿山及尾矿库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足额储备应急抢险物资。要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应急抢险与救援体系,

一旦出现险情,有关领导和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应急处置。1、严格考核制度。按照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细化分解20__年度非煤矿山重点任务,强化跟踪考核、过程监控,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对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未完成重点目标任务的乡镇坚决硬碰硬考核。

2、实行约谈制度。对辖区内非煤矿山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的乡镇,由县安监局领导约谈其乡镇安监站长和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发生2次(含2次)事故的乡镇,由县政府领导约谈其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8

关键词 GPS智能调度;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017-04

1 鞍山钢铁集团鞍千露天矿简介

鞍山钢铁集团鞍千露天矿是中国大型露天铁矿之一。全矿分为三个采区:南采、北采和新区。采用电铲-大型自卸卡车-卸点的半连续开采工艺,设备数量多,生产指挥较为复杂。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在自卸车、电铲、辅助车辆等设备上一期工程安装了118套车载终端,二期工程预计安装34套车载终端。

系统于2014年7月2日开始试运行,2014年8月12日北采区正式上线运行,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解决了传统调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人员对采运排作业的优化、合理组织生产的难度逐渐增大。

2)调度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设备的实时分布及作业情况,难于进行精确定位。

3)因特殊情况造成设备暂时不能作业时,难以及时掌握设备的准确位置,导致车铲配比失衡,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维护效率。

4)调度与司机的信息沟通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5)企业管理者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实时生产状况。

6)生产信息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不能够集中管理和查询,因此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

7)司机当班行为不易跟踪,安全管理难度大。

8)人工计量,产量数据的客观性、及时性难以控制,有亏吨现象。

2 系统整体建设

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由通信网络、移动车载终端、软件系统(智能调度系统、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等)组成。

图1 系统构成

2.1 硬件系统建设

2.1.1 Mesh网络系统建设

Mesh网络由中心基站、固定基站、移动基站组成。

中心基站:在露天矿调度室设置中心基站,使其通过光纤或无线方式与露天矿信息中心(机房)相连,组成局域网。

固定基站:固定基站作为Mesh无线宽带网络的骨干网络,是网络稳定性的保证基站,设置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实现矿区无线宽带信号覆盖,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通过2.4G与卡车、电铲、工程车等设备相连。

移动基站:选择移动基站作为固定基站覆盖的补充。

中心基站、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都通过MESH网的5.8G实现骨干网状网络的自组网,通过2.4G实现网络覆盖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2.1.2 车载终端系统建设

移动车载终端安装在所有矿山移动设备上的工业级微型电脑,具有数据运算、存贮和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车辆定位、显示调度信息,负责移动设备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所有指令语音播报。

定位方式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要求功耗低、抗遮挡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无线通讯系统采用开放频带,网络连接速度快,满足传输矿山所有数据必需的大传输通量要求,并且保证通讯质量,无传输堵塞,不受设备运动速度的影响。

GPS车载终端系统设计预留扩展通讯接口,便于以后扩展升级。

车载系统硬件宽温设计,既要有良好的散热,又要有低温自动补偿单元。

电气设计上要考虑有过压、过流,过热保护电路,要求防辐射、抗干扰。

图2 车载终端组成

2.2 软件系统建设

2.2.1 车载终端软件

终端软件在windows XP平台下采用C#语言开发,软件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定位功能:车载终端可自动寻星、自动定位、自动转换坐标系。

通讯功能:终端通讯功能是将自身定位、状态数据、请求、报告数据向调度中心上传,并将调度中心的指令和回复数据进行解码等。

调度功能:终端可接收系统优化后的生产调度指令,并以文字结合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伴随声光提示司机。

车辆状态报告功能:状态报告包括时间、调度信息、实时产量、货物类型、设备状态、生产状态、运距、司机登录情况、定位与通讯强度指示等。

实时产量查询功能:系统提供实时的产量查询功能,以便司机能够掌握自己完成的产量情况。

计算功能:其主要运算内容包括:最优路径计算、定位数据解码、到达生产位置识别、运距统计、接口数据运算统计等。

语音播报提示功能:设备的调度指令、产量、采区作业状况的变化、路况变化等信息,系统以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司机。

防碰撞预警功能:车载软件提供防碰撞功能,充分解决矿区作业空间复杂、作业强度大、盲区多、车型复杂以及人员长时间作业等因素造成的车辆碰撞的事故等多种问题。

2.2.2 应用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由智能调度系统软件、防碰撞系统软件、报表软件等软件构成。采用B/S与C/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B/S软件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体系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体系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图3 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2.2.3 通讯系统调试

通信网络采用了国际先进的MESH通讯技术,实现了自组网、自冗余、设备之间可相互组网通讯。为实现多采区统一或跨采区调度和管理,将三个采区统一在一个大网络覆盖下,保证在网的所有设备跨越采区作业而不掉线,确保跨越采区设备实时在网、在线。随着采区的推进,势必出现坑下临时性局部盲区,但坑下不能建立固定通信塔,为满足扩建后信号仍然可以覆盖整个采区,系统提供了移动基站用以解决盲区补偿问题。固定基站同时直接与多个移动中继站互联,保证了信号完全覆盖,无盲区,同时保证了通讯速率。

3 GPS智能调度系统

3.1 系统简介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露天矿主要采矿设备(卡车、电铲、钩机、洒水车、平路机等)的位置及工作状态的跟踪,实时监控卡车及电铲的运行状态,自动适应采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在生产设备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对卡车、电铲等采矿设备的实时优化调度,自动、及时、高效地安排矿山设备的生产作业,达到优化生产、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安全高效的目的。使用最低消耗,完成最大产量,提升管理水平。

3.2 系统应用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是一套露天矿智能化的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对生产采装设备、运输设备、卸载点及生产辅助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监控管理。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定位。在矿山地理信息地图(GIS)上不仅可以显示矿山的工程位置同时还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

图4 设备实时监控与定位

2)设备的实时跟踪与状态识别。实现对设备的状态自动识别与跟踪,可以实时掌握设备任何时间点的信息,从而保证调度员和其它管理者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情况,以便合理有效地组织生产与管理。

3) 车辆智能指挥生产。车辆智能指挥生产是整个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核心,它以实现优化配车为目的,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优化调度方案,共调度人员进行指挥生产。

4)产量自动统计。设备在作业时,无需人工干预而自动统计卡车和电铲产量,避免了作弊手段,同时也不会发生任何误差,从而确保产量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等。

5)班作业计划制作与动态调整。根据生产环境情况,通过模拟、分析等多种手段辅助调度员优化合理地做出当班的作业计划,提供合理的生产方案,并可根据生产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可将班生产作业任务书发到相应设备终端,以便设备操作者查阅并依照指令生产。

图5 车辆智能指挥生产

6)报警功能与管理。可以实现对矿山设备非正常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给出报警。包括超速、超载、偷懒、油量不正常消耗等。

7)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可以实现对电铲、卡车等任何设备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同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

8)对历史工作状态进行回放。可以实现对过去任意时刻、任何设备的历史轨迹回放,有助于分析矿山生产过程为管理者提供客观数据。

9)辅助车辆管理。实现对辅助车辆生产的管理与监控。实时掌握现场辅助车辆生产的情况。

10) 生产数据管理与查询。实时对生产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与管理,包括设备状态数据、车流规划数据、调度数据、班中实时统计数据等。

3.3 系统优势及特点

1)智能调度算法,合理指挥生产。智能调度算法是整个GPS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中心,以行车优化路径为基础,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生产要求,以产量最大,消耗最少为原则,实现车流规划,形成最优的调度方案,从而实现优化调度,共调度人员进行指挥生产。

2)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是综合运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最优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矿山优化调度与生产管理的自动化。

3)简化管理流程,生产管理的时效性、透明度。

4 防碰撞系统

4.1 系统简介

随着露天矿开采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设备大型化也在不断发展。在运输线路复杂,弯道和斜坡道较多,车辆种类繁杂的施工环境中,重型卡车的庞大车体以及盲区的存在给司机的视线造成极大障碍,相撞事故时有发生。如何让司机得知周围有无车辆,尽早采取避让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是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防碰撞系统基于矿区电子地图、道路拟合的思想,采用先进的GPS定位技术、Mesh无线通讯技术,并辅以语音报警和预测算法等技术,充分解决矿区作业空间复杂、作业强度大、盲区多、车型复杂以及人员长时间作业等因素造成的车辆碰撞的事故等多种问题,并对矿区车辆的驾驶问题进行有序的管理,为露天矿的正常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4.2 系统原理

防碰撞系统是监控车辆利用车载终端接收GPS卫星数据,通过MESH无线通信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中心服务器配有防碰撞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实时运算,甄别相邻两车辆是否有相撞的可能性,再将解算后的结果通过Mesh网回发给监控车辆,最终实现相应的监控管理功能。不仅能够使接近车辆动态显示在卡车的液晶屏幕上,而且能够动态测距。动态测速,自动判别不同方向的来车等等。系统具有全方位(左、右、前、后),多种信息(距离、车速),多种方式(语音提示、声光)等特点。

图6 防碰撞系统原理图

4.3 系统优势及特点

1)与GPS卡调系统二合一:和GPS卡车调度系统完美结合,已经安装GPS卡调系统的车辆无需再安装任何车载设备,借助GPS卡调系统车载终端的硬件平台即可。

2)基于中心计算的预警模式:所有数据在中心服务器进行计算,结合GPS卡调系统的调度指令、电子地图、路径属性、挡墙、台阶、拐弯等属性进行全局综合判断,使得防碰撞系统更加客观和准确。

3)全天候自动预警:GPS定位全天候,mesh通信全天候,全天候安全运行的自动预警功能。

4)斜坡弯道处处有效:在斜坡道拐弯处,本系统能有效的给出对方行驶车辆的方位、距离,达到预警的目的。

5)可透过视线屏障:在风沙、浓雾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MESH通讯技术能穿透这些视线屏障。

6)夜晚行车监督提醒:在夜晚行车,视线不清的情况下,为司机实时检测周围是否有车辆的存在。周围如果有车辆出现,必有语音报警,使司机立即清醒。

7)可设置合理的超前预警:最关键因素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提前预警,让司机知道周围是否有车辆的存在,及早作好会让的准备。

8)路网拟合:车载上传的GPS数据在中心与电子地图进行拟合,结合路网判断安全距离及相遇的可能性,提高了判断精度。

5 卡车称重系统

5.1 系统简介

卡车称重是通过安装称重传感器,采集卡车装车前与装车后的压力,然后根据压力的变化计算出当前车辆的载重量情况。

5.2 系统原理

卡车称重系统利用称重传感器气压力的实时检测值,通过滤波、建立气压和载重之间存在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卡车的载重。当汽车的载重量前后气压会发生变化,以增加气压值来抵御外来的载荷力,即承载后,压力值则会增加。因此,气压的变化量和载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卡车称重系统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得出目前的压力值,再根据车载终端中GPS数据判断车辆行驶的速度信号,车辆是否完成装载的工作状态,根据汽车速度信号以及终端软件对车辆状态的智能识别决定是否进行称重模型的运算启动。卡车进入铲位速度为零处于待装时,通过压力变送器获得卡车所有气压的初始值,卡车装载完毕后继续获取新的压力值,从而得到气压的变化值,再通过不同卡车的载重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出卡车的载重值。

5.3 系统优势及特点

通过GPS 卡车调度系统的计量,实时记录计量循环信息,系统可以查看计量循环信息的历史记录和二维监视回放,查看装卸时序是否匹配,这种计算方法能够保证在复杂生产运输工艺条件下,生产设备产量和运行统计准确,避免了虚报产量和人工计量误差,该算法突出了卡车调度系统在露天矿生产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在矿山的应用效果,计量功能是露天矿GPS车辆调度的基本功能,根据卡车的基本运输过程自动计量车数和重运运距,同时也可统计出对应的电铲产量。同时,每个卡车都有标载,车数、实际载重和运距,可以自动统计出吨公里,系统根据装卸循环时序生成产量图表和报告

6 总结

鞍千露天矿建设的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系统,包含露天矿生产作业设备的优化调度管理系统、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这些系统的成功应用实现了矿山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为露天矿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和智能化的生产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幼蒂,苏靖,李曙光.计算机控制卡车实时调度的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02).

[2]李军才.DISPATCH系统在我国大型露天矿山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0(S1).

[3]孙前芳,刘光伟,赵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露天矿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0(06).

[4]李一帆,李枫,王慧萍.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钨业,2009(01).

[5]段二雄.浅谈露天煤矿设备管理与维修一体化策略[J].露天采矿技术,2013(11).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9

2009年是安全生产年。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安监局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今年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降低事故总量、杜绝较大以上事故为目标,紧紧围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切实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有效防患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现就做好2009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突出重点、治理隐患、抓住源头、夯实基础,努力促进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经济发展作出努力。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有效遏制冒顶片帮、高处坠落、坍塌、放炮、中毒窒息和透水等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力争一般事故稳中有降,确保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控制指标。

三、监管重点

(一)巷道顶板管理。加强巷道顶板管理,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留足留好保安矿柱,严禁超宽超高开采。加强爆破后的顶板检查,及时拆除松石。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杜绝拆除松石发生安全事故。定期对主运巷和行人巷道进行检测,观测地压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矿山采空区管理。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矿山,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必须有切合实际的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超前探测工作,摸清采空区情况,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部分利用老采空区作为运输和行人巷道的地下矿山,在采空区范围内设立岩移观测点,定期对采空区上部地表岩层观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撤离作业人员,防止大面积冒顶事故发生。

(三)地下矿山通风和防尘管理。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相关要求,落实执行通风和防尘管理制度,加大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力度,完善地下矿山通风系统,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保证作业地点的风质、风量、风速基本达到规定要求。

(四)作业人员多、作业中段多的地下矿山管理。作业人员多、作业中段多的地下矿山,要调查摸清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期治理整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登记建档,落实防范措施,定期监控检测,严防事故发生;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露天矿山边坡管理。露天矿山应当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并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巩固和提高中深孔爆破技术;严禁掏采、一面坡、伞岩作业。

(六)大型排土场管理。矿山企业要把排土场安全评价工作纳入矿山安全评价工作中,确定排土场安全度。制定和完善排土场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加强对排土场安全状况的监测监控,对危险级排土场,要立即停产整治。

四、主要措施

(一)严格准入,按时按质完成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全市187家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3年有效期到2009年6月届满,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加强对矿山企业和中介机构监督指导,督促矿山企业尽快落实整改,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程序、严格审查、严格把关,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律不予延期。

(二)常抓不懈,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要督促矿山企业健全隐患排查责任制、隐患排查报告制、隐患排查挂牌督办制、危险源分级管理和监控等各项制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确保安全生产。通过持续深入地抓好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三)突出重点,加强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地改露”矿山、地下开采铁矿,较大型排土场等重点矿山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事故。根据矿山现状,市安全监管局确定28家矿山作为市级今年的安全重点监管企业,原则上每季度检查一次。县级安监部门也要参照市的做法,确定重点监管部位,定期组织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依法依规进行整治,防止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四)把好关口,抓好矿山建设工程“三同时”工作。按照矿山建设工程“三同时”工作要求,对预评价报告提出的问题未在设计中落实的,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规范、设计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开采设计,坚决不予审批;对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内容不全,结论不明确的,不按批复要求设计、安全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通过竣工验收。通过严格执行矿山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新建矿山的安全准入关。

(五)夯实基础,继续开展尾矿库、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排土场等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对尾矿库、排土场安全工作和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抓好尾矿库、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排土场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尾矿库、地下开采矿山矿井机械通风、排土场调查中排查出来安全隐患,加大整改督促力度,限期整改隐患,确保尾矿库、排土场安全无事故,确保地下开采矿山作业场所通风状况良好,防止因通风不良造成中毒窒息事故。

(六)统筹规划,积极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安全标准化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市安全监管局将适时组织各县(市、区)安监局和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学习贯彻《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把《规范》中标准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实施原则、创建步骤、评定原则、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深、吃透。并针对本地区各类矿山的特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级推进,督促各类企业对照安全标准化规范,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本质水平。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篇10

关键词:调度管理;工艺;设备;遵循的原则;效能;目标

随着露天煤矿产能越来越大、采矿设备越来越先进、开采工艺越来越科学、管理水平越来越高,露天生产调度管理就成为露天煤矿生产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对调度管理的重视和对调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保障各生产环节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实现调配和谐,使各部门生产能效发挥至最大。因此,加强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对于煤矿的高效率生产以及提高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阐述如何发挥露天调度管理的最大效能。

黑岱沟露天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设计开采范围42.36平方公里,上部黄土层平均厚49米,岩石层平均厚56米。境界内可采煤层为6#煤层,平均厚28.8米,可采储量14.98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煤质属特低硫、低磷、中灰长焰煤,被誉为“绿色煤炭”。

设计开采工艺:轮斗―胶带连续工艺(现已停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抛掷爆破吊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新工艺)及单斗―卡车―坑边半移动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半连续工艺。

投入使用设备:

穿孔设备:DM-H型2台、DM-H2型4台、DM-45型钻机3台,CDM-75型2台和1190E型钻机1台;共计12台。

采掘设备:55M3WK55型 4台、35 M3WK35型3台、20 M3WK20型电铲1台,32 M3395B型电铲6台,28 M3PH2800型电铲1台,EX3600型液压反铲1台; 100 M38750-65型吊斗铲1台, 992型装载机2台、L1350型装载机1台,共计20台。

运输设备:630E卡车59台、730E卡车5台、830E卡车10台、930E卡车14台,SF33900卡车13台,共计101台。

工程设备:D475A型、D37A5型、D11T型、D10N型履带推土机32台,844H型、WD600型、834B型轮式推土机,988H、988B型轮式装载机,24M型、16G型平路机,SF31904、TR50型洒水车等工程辅助设备,共计54台。

黑岱沟露天煤矿产量大、开采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和种类繁多,工程位置要求衔接顺畅,生产组织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科学高效的调度管理系统与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相适应,才能使所有设备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调度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上级领导传达的指示,有效的将煤矿生产环节中的矛盾、问题及时的反映出来,以此来达到科学管理煤矿的效果,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露天煤矿在管理过程中,不管采用连续工艺,还是间断工艺,或是各个工艺的结合,其特点是:动态因素大,管理在动态过程中进行的,而生产管理主要是由调度管理去实现。调度管理主要是以矿生产计划为依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通过对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的合理安排,及时全面掌握生产动态,积极预测、预防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均衡地、有规律地组织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达到露天煤矿调度系统效能的最大化,调度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计划性原则

划性是调度管理的基础,生产调度是以生产计划为依据,年初要制定年生产计划,月初要制定月计划,根据月计划制定日计划和班计划,甚至设备检修也要有计划,调度的职能就是以各项计划为依据和目标,合理组织协调生产,掌握生产动态,全面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在生产组织工程中,当生产实际与计划发生偏离时,要及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及时进行二次决策,有预见性的合理组织协调生产,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新的计划目标有序进行。

2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也是露天煤矿调度管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必须具备高度地统一指挥的职权,是现代化露天煤矿发展和管理的需求。随着现代化露天煤矿的发展,具有规模大,设备型号增大,设备数量相对减少,对作业环境要求高,推进速度快等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对露天煤矿建立一套调度管理系统,可使煤矿的生产活动受到统一性的指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矿生产的有序进行。例如:露天矿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矿山系统工程及优化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的人工调度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通过采集生产设备动态信息,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卡车、电铲、辅助设备等设备的运行,从而形成一套统一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现代调度控制系统和全方位的采矿生产管理控制自动化决策平台,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内容之一,是实现“数字化矿山”的目标。因此,调度管理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到露天矿管理的首要位置上来,使露天矿生产活动按照统一指挥的原则,沿着健康、快速、高效的轨道运行。

3 预见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不仅应遵循计划性、统一性原则,还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生产调度工作要有总揽全局的管理思想,因此,调度人员应有统一全局的思维与能力,在对露天煤矿进行调度管理的过程中,应对露天煤矿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生产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瞻前顾后,掌握各生产环节,抓日、旬、月、季、年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对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4 及时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环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 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解决问题要准确而果断,切忌含糊其词、相互扯皮、拖拖拉拉,回避矛盾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机动灵活地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去解决各种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

5 群众性原则

调度管理工作贯穿于群众中,群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浓厚的群体意识、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信息沟通灵敏和群体效率高等特点。它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个人的安全行为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深入群众中,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经常和职工相互沟通,进而才能不断的修改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要提高煤矿生产能力,调度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煤矿调度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生产工艺流程,还要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溶入科学的管理方法,灵活运用管理原则,深入分析,准确判断,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妥善而果断的决定,最终达到管理的目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调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