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十篇

时间:2023-07-21 17:38:42

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篇1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迅猛。

2007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20个,20亿元以上的有5个,超过亿元的90个。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市区达到48个,超过20亿元的达到33个,全部旗县市区超过了亿元。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0名的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分列第58位、第72位, 2012年,已经上升到第10位和第23位。2007年,21个旗县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2012年,在“西部百强”榜中,我区进榜旗县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

据统计, 2012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伊金霍洛旗地区生产总值达625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鄂尔多斯飞速跨越的强力肌腱。与此同时,入围“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均表现出与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类似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12年,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区总量的59%。 县域经济不仅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部分进入“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经济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尽管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低,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全区还有约半数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3个,全区尚有31个部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说:“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仍然是内蒙古必须攻克消除的发展障碍。”

在2013年的全区“两会”上,赤峰市的代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一个宏观目标,也是一个微观目标。如果有的旗县被甩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门外,就势必影响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不足就是潜力,目标就是方向。《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研究报告》显示,内蒙古准格尔旗、托克托县、东胜区和牙克石市等32个旗县区市入选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在各省市自治区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那么,如何挖掘县域经济的潜力,夯牢我区经济发展基石,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谋思路、找对策,并主要从产业培育、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大力做好产业培育。产业培育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竞争力。特色产业定位成为各县经济发展首先要破解的课题。巴彦淖尔市的代表说,要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如乌拉特前旗接壤包头市,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较好,要重点打造好“包钢西区”。乌拉特中旗、后旗有口岸优势且矿产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等产业。同时,前旗、中旗、后旗的畜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要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业和生态家庭牧场。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磴口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土地条件好,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集中搞好规模化养殖育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产业素质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如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形成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重点。包头市的代表说,县域经济在选准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布局上要集中具有产业相近性或关联性的企业,通过彼此的分工、协作、良性竞争,形成内涵式发展的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伊金霍洛旗的代表说,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用新兴产业引领构筑产业优势,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例。要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拉动增长、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的能力。

代表们普遍认为,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镇发展的新组团,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和林县的代表说,园区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抓手。和林县依托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以“一园五区”为抓手,通过打造大盛乐经济园区、电力产业园区、石材建材园区、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红城煤炭物流区、大南山旅游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电力产业和石材建材业,着力培育以云计算产业、煤炭物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全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探索了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路子,有力地支撑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 鄂尔多斯的代表说,要立足区位实际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建设,并走集群化发展的方向。通辽市的代表说,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在现有园区和产业基础上,更加突出自身发展特色,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亮点。

以城镇化为抓手,加大城镇建设,深化“产城融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镇是吸纳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布和朝鲁委员说,要以镇的建设为基础,把乡镇建设成“星星工程”,把旗县所在地建设成有相当辐射功能的中心城镇。进一步优化旗县区市政府所在地城关镇的空间布局,增强城关镇、建制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城扩容提质。准格尔旗的代表说,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积蓄发展能量、增添发展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加快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东西发展差距扩大和不协调问题。所以,西部地区找准发展路子,采取有效途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实际,发挥区位优势

这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地理位置等优势,使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今天西部地区要加速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发挥西部区域优势。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综合开发都需要大大加强。市场潜力大,不仅体现在消费市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市场上。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这将有利于西部吸引外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发挥西部边境优势。在西部一万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的周边,已形成了“中亚经济圈”和“中南半岛经济圈”等。所以西部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有明显的比较利益。三是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西部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主要能源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可开发的水力资源、锂、镍、铂族金属、汞、钒钛、钾盐等,占40%以上的有铜、铅、锌、铬、天然气、煤等。这些能源矿产资源矿种齐全,有些是世界稀有的,有些是关键矿种,有些是尖端技术所必需的,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的战略资源。而且资源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与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资源的结合,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多种矿石中还富含其它多种有用元素,有利于形成综合性基地。

二、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需要开发的地区类多面广,虽然国家多年来采取倾斜政策支持西部发展,但财力有限,因此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不可能采用齐头并进、全面铺开的模式,而增长极开发战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它要求把有效的稀缺资源配置在具有较大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上。这些“点”往往是原有经济技术水平较高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各级城镇,这些点先行一步,并不断增强其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可以实现其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共同发展的目的。国内外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性。如,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英格兰首先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并取得成效,巴西的首都迁移及我国的苏南地三个增长极等,都取得显著的效果。增长极固然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在培植增长极过程中要讲究四点:一是确定和培植适宜的增长极规模,增长极规模要依据当地的资源、资金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确定;二是选择适宜地点和区域培植增长极,这些区域和地点应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对外交通区位条件都相对较好的地方;三是在增长极内积极开创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选择对区域其它部门关联强度大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四是把培植城市增长极与农村增长极、城市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建立从上到下多层次的增长极系统。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有力地支撑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应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工业。这是西部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处理好资源与产业升级换代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能源的节约与经济发展问题,走科学发展观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从西部的劳动力优势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只有根据自身实际,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用比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和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同时为西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和载体,使劳动力要素的收益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促使西部人民尽快脱贫。三是加强东西经济联系,走联合协作、共同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立足本区域优势,与东部地区优势互补,东西互利,达到共同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当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而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程度,既是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又对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西部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涉及范围广泛,但对西部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交通运输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扩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完全依靠西部自身的努力是难以迅速改善的,所以国家要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和通讯设施等,以加强这些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加快吸引外资的步伐。同时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要鼓励外资和东部地区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的一大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牧业是发展西部经济基础的重要意义。发展第一产业的关键,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不仅国家要增加投入,而且还要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对农牧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要依法保护耕地,积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牧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央和地方都要确立科技推广项目,增加推广经费,稳定农牧科技队伍,保证农牧业科技进步,使西部农牧业向花钱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现代化大农业方向发展。同时,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利用草原和粮食及其副产品特别是大量秸杆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在畜牧业和养殖业基础上发展肉、禽、蛋、奶、皮毛等加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贸工农(牧)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农牧产品多次增值的高效目标。三是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要把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作为西部优势产业。在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基础上,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稀土金属以及重加工业和轻工业,大力发展以本地产品为原料并能发挥本地优势的加工工业,提高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同时还要建立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参考文献

加快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经济

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1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要因地制宜发展布局,打造优质粮油蔬菜、经济作物和水果、茶叶和中药材的格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区域种植结构。做大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扩大水稻、小麦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试点和水稻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建设富硒稻种植基地,抓好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抓好稻田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实现每亩节本增收1000元以上。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大力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和茶树良种繁殖苗圃。新增蔬菜设施大棚,在蔬菜主产乡镇建设百亩以上集中连片蔬菜基地,新建净菜加工生产线和1000吨保鲜库。促进蔬菜产业融入都市圈[1]。

1.2发展绿色循环养殖业

加快品种改良,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鹅等草食畜牧业。继续开展省、市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示范创建,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认真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建立有机肥生产厂,培育基地对接模式和养殖场自我消纳模式的示范点。开展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拆迁工作,推动畜禽禁养区治理,统筹规划养殖布局,消除养殖场对水环境构成的不利影响。加快稻渔综合种养“双千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增殖友好型大水面渔业开发模式。

1.3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做强茶叶品牌,力争在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开设当地特色产品专卖店。加强当地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域证明商标的使用许可管理,争创当地特色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扶持发展山野菜、山芋粉、葛根粉、橡栗粉及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大力发展肉鸽、黄牛、土鸡、白鹅等特色产业。发展肉鸡深加工,延长肉鸡产业链条。扶持和指导羽绒加工企业和羽毛加工群体向规范化的现代工业企业方向迈进,以羽绒、羽毛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全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羽绒、羽毛产业大市场[2]。

1.4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工合作,鼓励支持种养企业加强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继续开展龙头企业的评选和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成长性强、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发展壮大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1.5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而逐渐形成的。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F.魁奈已应用投入产出对照表方法研究农业经济,提出只有土地和农业,才是一切超过生产费用的“纯产品”或剩余的唯一源泉,宣扬自由竞争和重农经济学说。经济学家刘劲哲据此提出:要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继续落实土地流转财政奖补扶持政策。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程序,做好专兼职仲裁员培训。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3]。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2.1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经济学家文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深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继续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环境。突出户用沼气的后续管护工作,发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抓好“猪-沼-菜(果、茶、粮)”模式示范点建设,开展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示范。

2.2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

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攻坚力度,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经济学家刘彦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森林长廊。强化森林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

2.3加快茶叶基地建设步伐

加大茶叶基地区域道路建设力度,加快国道升级改造工程,启动公路工程建设。实施茶叶基地区域主要河道集镇段的治理工程。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红色以及生态养生区等旅游资源,全面推进茶叶基地沿线特色小镇、茶叶基地小站和茶叶基地小院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基地、特色产业基地、旅游养生基地、科技文化基地、扶贫富民基地。通过举办开茶节、旅游文化节、当地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会、茶叶炒制擂台赛、书画家茶叶基地行、油茶花海书画摄影等活动,宣传茶叶基地,推进茶旅结合,繁荣茶文化[4]。

2.4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执法力度。发展万佛湖生态渔业,打造万佛湖有机鱼品牌,积极申报“万佛湖有机鱼”地理标志。突出农业源头控制,开展农产品可追溯试点。积极争创省级名优品牌,新增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2.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统筹运用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结构优化、生态保护等方式,全力抓好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重要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扎实开展打击电捕鱼专项整治行动,严禁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实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

3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3.1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要围绕总体布局,加快重要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为重点,建设完善智能旅游生态农业体验园,支持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园建设并积极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支持生态园创建5A景区。

3.2打造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有效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健身、社区多种功能,通过差异定位,错位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休闲观光、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农耕文明、美丽宜居等领域的特色风情小镇。打造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按照整合资源、整村推进和整体开发的思路,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5]。

3.3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

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建立多种形式的联营协作关系,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建设改造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加快现代粮食产业园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与粮食产业园深度融合,着力提高“藏粮于技”能力,提升粮食物流现代化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本地名优农产品网上销售。

4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4.1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将有一定基础、有特长、有创办实体能力的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实施好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蔬菜综合试验站项目和农业部土肥定位项目,开展瓜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种苗培育工作,加强水稻、绿肥等新型生态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开展好园区院士工作站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人结对帮扶10个科技示范户和2个贫困户,继续开展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惠农气象等“互联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

4.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规模、结构和分布调查统计工作,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信息库建设。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育民生工程,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机构和教师力量,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把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家、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机手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完善职业农民资格标准和认定体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扎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教育工作。

4.3支持农业创业创新

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引导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鼓励返乡下乡人员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展创新服务,在产业链各个节点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实施一批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刘艳军.论农业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和思路措施[J].产权导刊,2016(1).

[2]王寿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5(4):21-23.

[3]刘劲哲.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牧业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10(7):56-58.

[4]张永杰.林场管理经济效益提升方法分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3):40-42.

加快经济发展篇4

一、建立工业发展资金,推动企业创业创新

(一)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用于市区工业发展资金不少于1亿元,主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业平台建设、节能降耗减排、培大育强、品牌建设等方面。

二、实施培大育强工程,着力培育明星企业、优质企业

(二)完善明星企业资金扶持政策。明星企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明星企业两个方面的奖励:一是授予明星企业主要经营者市明星企业家称号,对首次获得市明星企业家称号的,奖励30万元;二是对明星企业按销售收入规模和当年新增财政贡献(制造业增值税、所得税)实行奖励。明星企业考核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鼓励明星企业资产重组。明星企业内部资产进行整合时,其子公司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股权转移、兼并涉及的房产与土地使用权,在过户环节暂不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市得部分全额给予奖励。

(四)改善对明星企业的服务管理。明星企业由市监察局发放检查登记卡,凡政府各部门到明星企业查帐、收费等均必须登记在案。对明星企业反映集中的事项,由市监察局牵头负责核实、处理。

(五)着力培育优质企业。每年在市重点骨干企业中评选30家左右优质企业,授予主要经营者**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并奖励10万元。

(六)支持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明星企业、优质企业引进符合《**市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施办法》规定的高级技师、硕士研究生等七类高素质人才,经有关部门确认后,其3年内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市得部分可专项奖励给个人。

三、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七)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奖励。重点对生产性设备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的贴息或奖励。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投资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先进制造业基地“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投资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其他工业性技改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单个项目财政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100万美元以上的技术设备引进项目,按照上述标准奖励的同时,增加补助10万元。对零土地技改项目,旧厂房拆扩建或利用原有厂房加层,按一般性项目设备投资的政策给予奖励。

(八)鼓励企业增加工业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工业性投入超过一亿元的项目,经审核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其他产业工业性投入超过1亿元的项目,经审核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九)鼓励吸引市外内资投资。对引进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十)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凡符合国家产业目录的内外资项目的引进设备,按政策规定,经批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十一)鼓励经营者扩大再投资。企业经营者(含企业股东)以分红或股权转让所得用于项目再投资的,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经批准给予专项奖励。

(十二)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本地金融部门要提高工业项目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的总额和比例,市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统计监测,努力保障工业性投入对银行信贷的需求。

四、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十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行业(区域)公共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合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补助。优先加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十五)鼓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对省级以上新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形成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并通过省级鉴定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

(十六)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列入市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计划并完成实施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省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计划并完成实施的项目,给予每项20万元的奖励。

(十七)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家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运行一年有实绩,经考核合格的奖励20万元。每两年对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20万元的奖励。

(十八)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重点培育的行业(区域)技术中心,运行一年以上有实绩,市级经考核合格的奖励30万元,省级经考核合格的奖励60万元。在区域块状经济中创建国家、省级区域行业质量检验中心的,给予重点扶持。

(十九)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奖励。投资额大(5000万元以上)、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二十)加大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起3年内,给予相当于当年应交所得税超过上年应交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的奖励,其中对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基因工程产品的企业,自认定起5年内,给予相当于当年应交所得税超过上年应交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的奖励。

(二十一)加大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的奖励力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部级重点新产品,在企业当年计税利润比上年增加的前提下,自认定当年起3年内,给予相当于该产品上缴的所得税市得部分的奖励。

(二十二)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十三)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转让。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四)鼓励设立科技投资或风险投资机构。凡在我市注册、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项目投资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投资机构,比照执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并可按当年总收益3—5%提取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以前年度和当年在我市的投资性亏损。风险补偿余额可按年度结转,但其金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年末净资产的10%。

五、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二十五)加大平台建设投入的引导力度。对经考核认定的市示范、重点和成长型乡镇工业功能区,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重点和成长型乡镇工业功能区经考核认定提升档次的,分别给予补足两档之间差额。

(二十六)支持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市拟培育名单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当年建设的桥梁、道路、给排水管网、电力、通讯等属园区管理机构投入的基础设施项目,每投入1000万元给予8万元的补助,单个园区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二十七)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内立项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竣工后,第三层按10元/㎡补助,三层以上按15元/㎡补助,市财政已安排专项补助的除外。对列入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单位当年经考核实绩名列前三位的,给予每个单位10万元的奖励。

(二十八)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用于实施该项目的各商业银行。补偿比例为当年小企业贷款月平均余额新增部分的0.25%(实际随省下达的比例调整);对当年达到准入标准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按当年平均担保额3‰给予奖励;每新增一家当年末担保贷款余额1000万元以上的协作担保机构,奖励该商业银行1万元;对年平均担保贷款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基层商业银行,给予平均担保贷款额1‰的奖励。

(二十九)鼓励小企业加快发展。对列入我市微小企业培育库的小企业,在经营者及员工培训、技改投入、科技开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专项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十)扶持家庭工业作坊向中小企业提升。通过建立现代家庭工业孵化器等方式,依托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现代家庭工业的服务,并引导其集聚发展。

(三十一)合理安排工业用地比例。每年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原则上不低于建设用地总量(不含国家、省追加的重大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的60%。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推进工业集中,控制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区外项目。

(三十二)鼓励企业通过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主体工业园,其企业老厂区土地因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由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等经营性用地后,政府优先收购、储备,并公开出让,其土地收益优先支付收储成本,用于企业搬迁、技术改造。

(三十三)增加工业技改项目的土地来源。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闲置土地应依法予以收回;鼓励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内存量工业用地和淘汰落后工艺腾出的工业用地依法转让,差额征收营业税。

(三十四)积极实施企业家和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支持和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类高层次的系统学习和专题培训活动,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企业经营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着力培育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操作技能。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技术比武、发明创造等活动,企业的收入分配、评比先进等应向一线优秀员工倾斜。

六、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三十五)大力推广实施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实现节能、节水、节材的项目,设备投入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按照设备投入总额的10%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情况给予专项奖励,单个企业当年奖励不超过50万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利用项目以及设备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应用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20%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及示范作用大小,经综合平衡后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当年最大奖励额一般不超过50万元。

(三十六)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燃煤锅炉的炉底渣及其他废渣生产水泥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列入年度清洁生产推进计划并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十七)加大节能降耗减排考核力度。当年节能降耗减排不达标的企业和主要经营者,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奖资格,并不得享受优惠政策。

七、积极推动品牌创新,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三十八)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除外)、国家出口免验企业或中国出口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奖励20万元;对新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级以上区域品牌的企业,奖励10万元。上述奖励中80%奖给企业,20%用于相关部门的工作经费。

(三十九)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扩大融资;对收购、兼并破产企业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

八、附则

(四十)本意见中财政补助奖励政策仅限市本级范围,涉及市、区财政分级承担的,按财政体制规定的市、区共享收入分成比例分担,在具体操作上按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十一)本意见实行最高限额原则,对企事业单位同一事项涉及多项补助扶持的,按最优惠一项执行。

加快经济发展篇5

一、龙港经济发展概况

⒈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龙港依托先发的市场机制优势和快速的技术进步,十九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印刷、礼品、纺织、塑编等为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美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人均收入元,民间资金雄厚,至××年年底,全镇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目前全镇共有股份合作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年产值万以上的企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超千万元的企业家。

⒉产业特色明显。我镇印刷、礼品、塑编等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印刷业已形成了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生产服务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中国印刷城”称号。全镇共有印刷企业多家,年,实现产值亿元,占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近。同时,近年来,我镇礼品业依托温州礼品城这一平台得到了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目前,我镇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礼品之都”。

⒊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龙金大道、温州礼品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一批与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随着高速公路、温福铁路、世纪大道、瓯南大桥等建设的加快,我镇对外大交通框架正在形成,区位优势将大大增强。目前,全镇共有个省级农业园区、个工业园区、多个专业市场,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服务功能齐全。

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当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龙港的城市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十五”规划已明确把龙港定位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去年以来,我镇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房地产逐步升温,资金出现了回流现象,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的启动建设,促进了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我镇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龙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现有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虽然我镇在年被国家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协调,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二是经济发展不快,产业集聚度不够。投资环境不尽人意,企业外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三是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龙港是工业大镇、经济强镇,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要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等。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使一些项目无法安排或时效性不强。四是财政运行困难。建设项目和可用资金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今后的经济发展思路

龙港发展总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农民城”,第二阶段由“农民城”向产业城发展,第三阶段最终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我镇已基本完成第一、二阶段,正在实施第三阶段发展战略。今后几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抓住国家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和国内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经济内涵和城市空间,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我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同时,产业支撑是城市化的基石,没有比较发达的产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今后几年,我镇要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⒈建平台。抓好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示范印刷工业园区、 城东工业园区、塑编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特别要抓好金田集团、瑞田钢业不锈钢生产线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服务工作,帮助它们早日建成投产,在龙金大道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印刷、礼品产业基地。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启动温州礼品城二期、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劳务市场等建设,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使龙港大道两侧尽快形成商贸区。建立水产养殖和大棚蔬菜基地,完善农业科技、资金、信息服务体系,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⒉重招商。龙港的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激发内力的同时,大力吸引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重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主动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的文章,通过加强对龙港的投资环境的宣传,经常性地到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千方百计地做好接收产业转移工作。要加强对在外苍南人、龙港人和周边地区的招商,将在外苍南人经济转化为龙港经济。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业主制成片开发的机制,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带动与之配套企业的引进,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效果。

⒊打品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拓展产品领域,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保持龙港印刷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印刷会展和产品交易会,建立“中国印刷城”商务网站,办好中国(龙港)印刷文化节,进一步扩大龙港印刷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充分利用温州礼品城的优势,建设礼品加工园,促进礼品城由单一的市场销售转变为产、销、研并举的格局,实现产业和市场的联动,办好每一年一届中国轻博会礼品展,积极争取“中国礼品之都”落户龙港,进一步打响龙港礼品业的区域品牌。

⒋求创新。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引导企业实行管理和体制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⒌优环境。积极做好吸引企业投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哪里建设”、“什么用地价格”、“什么时候能动工”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入园区的企业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适当降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全面整顿搬运装卸业,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集聚,重要的是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有效整合。城市化构筑产业化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加快龙港城市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谋求行政体制上的突破,而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制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尽快构筑城市框架

一要高起点搞好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要站在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抓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抓好城市中心区详规和工业园区规划、龙港商贸区规划、夜景规划等,完成通讯、绿化等专项规划。二要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龙港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搞好道路网络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因为,道路网络是整个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建设中见效最快的建设工程。它可以规范城市的用地性质与布局,促进土地增值,就位城市的各种管线,带动整个市容市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们要构筑的城市框架是“一心”(城市中心区),“二轴”(世纪大道和中央大道),“六纵六横”(六纵:东海大通道、彩虹大道、龙翔路、人民路、中央大道、龙金大道,六横:龙港大道、西城路、白河路、站港路、海港路、世纪大道)。城市框架拉开后,城区面积将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今后几年,要加快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瓯南大桥、世纪大道、康居工程、白河输变电工程、电力调度中心、龙八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卫生等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四要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全过程,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组和经营:⒈土地资源市场化。采用政府垄断、市场运作的方法,对规划区内除工业用地和公建项目用地外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⒉投资主体多元化。把专业市场、宾馆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向社会,吸引民间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⒊基础设施效益化。将广告经营权、停车场(点)、公交线路营运权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现收益型项目效益最大化,支出型项目节约化。⒋政府投入产出最大化。把政府的资金重点用于规划、道路、广场、绿化等能使城市资产整体升值的建设项目,使政府投入成为带动社会投入的导向者,成为激发再投入的源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有效扩展。

⒉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龙港于年被国家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行政管理、财政管理、工业管理、计划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口、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龙港面临着政府管理职能滞后、财政运行困难、企业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港集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推进观念、体制等创新,大胆突破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新的设市标准将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

三、关于加快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⒈要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力直接相关。鳌江是温州市三大水系之一,其流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瓯江和飞云江两大流域,而且距离正 在不断拉大。鳌江流域苍南、平阳、文成、泰顺等个县总人口近万,占全市近,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鳌江流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一些小城镇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盲目地争夺区域的制高点,相互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的浪费性损耗,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足够号召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缺乏龙头带动。而无论从区位优势或城镇规模和经济总量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来看,龙港、鳌江在鳌江流域的龙头地位是不可置疑的。温州市“十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但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举措。因此,市委、市政府应尽快成立组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专门机构,开展各项实质性的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重点;体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03-02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给我们的警示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为什么也会在这场冠名“金融”的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占的比重比较小。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使中国出口大幅下滑,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认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这种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压力

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从当前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第一,限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就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煤在中国能源构成中占的比重最大,而煤又是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中国“富煤少油缺气”。 “减排”意味着限制我们的发展。第二,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我们的发展方式是高消耗、高排放的,我们生产的产品碳含量就高。发达国家会以此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征收所谓的“边境调节税”、“环境和气候税”等,或者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等施加其他制裁措施。另外,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第三,限制中国在世界各地购买石油、农产品、矿产及其他产品。发达国家可以以中国“碳排放”太多为借口,限制中国购买石油等产品。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让世界瞩目,也意味着中国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三)中国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不可持续。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低水平产业粗放生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造成投资和消费不平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一)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居民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是中国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30个百分点。而投资率2003―2007年均达到42.4%,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特别是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产能严重过剩。提高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二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征信体系,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四是围绕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五是把促进房市、车市、股市联动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消费,不仅经济结构得到改善,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根本目的。

(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产业结构相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造成就业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在第三产业中严重落后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研发、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围绕科技研发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技术培训市场的技术进步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国技术市场尽管发展较快,但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差距很大。同时,物流业发展落后,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造成物流成本较高。扶持、壮大物流业,建立跨国、跨地域的现代物流体系,建立一批物流中心,发展一批物流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会计、审计、法律、咨询、价格评估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比较完善。从业人员众多,在许多方面代替了政府的一些职能,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优化要素结构,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地区和企业能逆势而上,奥秘就在于它们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付出环境代价来实现。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扩大居民消费提供制度保障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下降到43%。中国企业工资收入占企业运营成本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其次,缩小收入差距,加大财政、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收入差距太大不利于消费。富人边际消费倾向(最后一个货币收入单位用来消费的比例)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即通过提高穷人的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最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负担。在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财政的钱45%以上是用在社会保障上的,美国财政也有1/3的钱用在社会保障方面。在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得多的国家。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

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现行的分税制,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的项目。比如,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难度和阻力非常大,因为要触动地方利益,影响地方政绩、税收和就业。应该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研究完善资源税、开征环境税等。中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偿使用。国家通过收取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体现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但是记税方式不合理。如煤炭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以煤炭产量和煤炭销售收入为基数征收的。由于煤炭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未与矿井动用的资源储量挂钩,不利于激励企业珍惜和节约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征收的资源税和补偿费太低,相对于资源的价格几乎微乎其微。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中国矿产资源总体上人均储量低,相对贫乏,但普遍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低,甚至无偿开采;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异常珍贵,但在招商中常常出现低地价或实质上零地价;水资源短缺,但缺乏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和价格形成机制。

(三)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

加快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转型;发展机遇;五金工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132-02

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快时期,面临着战略资源供需矛盾增大、能源安全问题严峻、“走出去”阻力多、资源争夺加剧、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就业压力等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共识也是加快各项结构调整、扩大开放、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环境、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和机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切实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低碳经济是遏制气候变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1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布朗首相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努力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由碳资源变成碳危害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实现的,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洗牌、大调整,都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企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和企业。不少产业和企业已经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牺牲品,世界就是在否定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次经济危机留下的主要成果和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也许就是低碳经济,与此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将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弄潮儿和主导者。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当前的形式下,发展应对气候恶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还有利于化解因气候恶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永康市工业发展现状

“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这是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的真实写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康五金业不断突破,实力不断壮大:一天生产15万台滑板车,在世界上无人能及;电动工具与日本、德国并称“全球三强”……可以说,永康把小五金做成了巨大的市场“蛋糕”。

永康市作为全国性五金产品制造、销售中心的地位己基本确立。五金工业和五金市场成为永康的两大支柱,并显现旺盛发展的势头,其手扶拖拉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出口创汇连续九年名列全国手拖行业第一;永康是南方最大的防盗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用变型运输车生产基地;永康虽没有铜矿,却是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没有铅矿,却是全国最大的铅锭生产供应基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近年来永康的市场秩序、集群中介、政府行业服务组织等取得了显著发展,如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业得到极大发展,为永康“小五金”向“大五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组织与自适应能力,集群自身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得到加强。如今在永康,摩托车和电动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嵌入式电子元器件,以钻合金、钦合金和镶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等一批蕴涵自主创新内容的新行业、新品种,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3永康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低碳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说到低碳经济给浙江永康的“五金”行业带来的,主要是因为在唯GDP的时代背景下,永康的有些企业淡化了节能和环保意识;一些企业本身是耗能、用能和碳排放大户,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大多与金属特别是“五金”的企业有关;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急需尽快调整结构和产业布局,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压力和潜力很大。永康的“五金”工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在新技术包括低碳经济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够高度重视,急起直追,那么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差距将会再次拉大,在后危机时代失去话语权。

3.2小规模作坊造成产业集群内的恶性竞争

目前永康市的产业集群有8大五金行业,比如电动工具、小家电及厨房用具、不锈钢产品、电动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配件等。但是目前永康市的集群产业发展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水平比较低,一些农民通过模仿、学习,就以2-3人组成了家庭工厂开始了生产制作的过程,形成了金属制品的专业镇、专业村。随着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集群,但是由于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内生产企业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产品的挤压、积压,再加之土地、原料的短缺,造成了目前圈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永康市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威胁。

3.3产品同质化

由于创新投资风险较大,且创新产品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创新成本则由企业承担。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作为理性企业人通常不会选择自主创新,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如果,集群内部企业都选择模仿的话,就会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使集群丧失创新的活力,产品质量趋同,恶性的价格战将会难以避免。永康市的有些企业只在价格上竞争,价格竞争转为成本竞争,成本竞争迫使企业只聘廉价的外地民工,使用最便宜的生产原料,导致集群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在功能、外观、品种、等级、花色以及售后服务上同质化严重,最终出现恶性的价格竞争。

4借力低碳经济,加快永康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

在新的形势下,浙江永康市必须要思考: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领域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以求永康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4.1企业层面

4.1.1加强五金行业的全区建设和管理

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分析,永康市应该大力提倡推动“五金”行业的拆解和冶炼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实行圈区管理的制度,这是针对行业存在的企业小、多、散现状,必须要加强管理,解决环境保护,统一解决污水治理,不可分解的废弃物要坚决处理掉,为企业创造园区内报关、商检、放射性检测便利条件,提高效率和保证物料安全的好办法。

4.1.2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1)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永康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永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永康企业应该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低碳先进技术,集中力量攻克瓶颈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引领永康五金经济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扶持鼓励低碳型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拒绝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项目,防止发达地区进行“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在未来的发展中,永康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可以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和产品;向后端延伸,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与销售网络,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2政府层面

地方制度是各种关系不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包括一些正式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会文化制度,而后者是具有不易模仿性以及历史继承性而成为区域竞争的根本性优势。最具有发展动力的产业集群通常需要以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以此来克服市场的失效,对浙江永康市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4.2.1为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政府需采取的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集群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企业集群,永康市政府应考虑以下措施:第一,努力构建公共商务平台、打造地方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的治理,促进行业内企业沟通与交流,企业之间的交易。第二,大力加强法制与市场监管,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4.2.2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对于永康市而言,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五金工业的工艺生产水平,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永康市也应该建立这样的专门部门或服务机构,加强对清洁发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有关政府官员、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训,出台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清洁发展项目的政策,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清洁发展市场。

4.2.3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先行试点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保定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以期能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推广至全国。我国会分别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选择典型的城市或地区作为低碳经济试点区,在电力、交通、建筑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永康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应该成为永康低碳经济政策推进的经济转型试验地,在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低碳产业创造发展机遇,为低碳技术研发创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对于刚设立低碳经济示范区试点,应设立专门的建设协调机构,并由专人管理,实施“一把手”工程,以保证低碳经济示范区的试点成功,进而将之推广至全市。

4.2.4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整个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通过适当扩大大城市的区划空间,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能力,结合“永武晋”产业带发展策略,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相结合,且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永康市应该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

5结语

永康市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是因为对当前永康市来说产能结构落后、污染治理还不足够,而机遇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脊下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永康市产业特别是“五金”工业的时候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产业的发展,永康应以此为契机寻找到一条节能减排、有效治理污染、创新五金行业的康庄大道,从五金大市走向五金强市。

参考文献

[1]陈耀龙.低碳经济与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J].中国市场,2010,(10):40.

加快经济发展篇8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时代主题。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也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中心内容。毫无疑问,统筹城乡发展必将成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推行市场化改革后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三个里程碑。

30年改革,使中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却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表现尤为突出。三十年改革波澜壮阔,三十年历程跌宕起伏,历史和现实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三农”问题的症结在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二元结构“破”在眉睫。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它也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城乡分治 建国初期的政策选择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我国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就业、保障……在诸多领域,农民无法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

建国后,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城乡分治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对资源、生产资料、生活必需品及人力成本等,采取了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形成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之后,随着户籍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粮食、教育、就业、医疗等具体制度的建立,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形成了一个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及其政策导向,在计划经济和产品短缺的年代,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为城市工业化提供积累,对我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初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三农”问题。人为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剥夺了农民追求城市文明的权利;“大呼隆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扭曲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使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供给长期严重匮乏,农村温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统购统销最终也走向了“越少越统,越统越少”的恶性循环。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的长期贫穷落后,不仅削弱了农村对城市的支持能力,而且也导致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文革后期,由于城市不堪重负,千百万知青不得不离开城市,上山下乡。

二元结构 症结凸显

改革开放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由于它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农户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彻底改变了过去“大锅饭”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从而迅速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潜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瞩目。

之后,随着中央一系列放开搞活政策的出台、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业剩余增加,农民从事经济活动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变大,可以进城打工经商,城乡交流开始活跃,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的前六年,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城乡差别出现了缩小的迹象。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虽然我国已到了工业化中期,但由于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政策没有改变。“农”与“非农”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城乡除了原有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的差别待遇外,新的土地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进一步将农村边缘化。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城市对农村低成本征地,强迫式拆迁等等,昔日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逐步演变成城乡制度性的“剪刀差”。

农民向中国经济贡献了“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而自己的境遇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差,有些甚至流离失所。

资金是发展的启动器。以城市为中心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使农村财政资金在净流出。1978至20xx年,农业各税和乡镇企业税金由54亿元增加到7189亿元,年均增长19.l%。据相关研究,1985至1994年,通过财政和金融两个渠道农村资金净流入城市系统的资金累计达到4320亿元。而财政农业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降低,1978年为13.4%,1990年下降到10%,到20xx年只有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金融却出现了倒退现象,被边缘化。前几年,国有四大银行由于过分强调自身效益,纷纷从乡镇、甚至县域撤离,剩下的邮政储蓄也成了只存不贷的“抽水机”,农村信用社也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往往把吸收的农村存款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或投向回报高的城市。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和资 金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加之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三农”问题几经反复,甚至越来越严重。

1997年至20xx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负担重”、“增收难”、“就业难”,“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时成为“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农村改革和发展又处在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

统筹城乡发展 一个划时代的政策调整

党的十六大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调整。

十六大后,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措施,扭转了农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增幅连续4年超过6%。

尽管形势在好转,但由于农民收入基数低等原因,农民收入的增速仍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20xx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增幅最高、差距最大———两组指向相反的数据同时出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深层次矛盾: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基于对国情的清醒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带着发展的紧迫感,新世纪5个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在这一改革思路的统领下,中央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增加各项农业投入;从掀起清欠风暴,到推进征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开启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

推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从20xx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个举措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

对农民直接补贴。开始是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种补贴,20xx年增加了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进行补贴,20xx年又推出了针对生猪生产、奶业、油料生产等的补贴。在今年两会上,一个令人关注的数字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这一增长幅度历史罕见。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承诺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财政增量支出,至少70%用于农村,国债资金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二。

全面推进农民工制度改革,加快解决农民工就业、社保、子女教育、户籍等实际问题,为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全面加强培养有技术、有文化、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逐步构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让更多金融资金用于农村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两免一补”使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减轻;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5.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开。

建立没有身份歧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权利的《劳动合同法》等等,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举措的推出,使城乡“鸿沟”正在加速填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与条件,通过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20xx年起,中央启动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重庆市和成都市两个试验区。两地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目标,在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乡一体化 历史的新起点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从“城乡统筹”提升到“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变革内容,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城乡一体化发展代表了今后我国城乡关系新的走向,成为今后我国城乡关系的主题、主线和新的时代特征。统筹城乡发展,抓住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已着手构筑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以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为标志,开始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

以取消“农业四税”为标志,开始向实现城乡公平统一的税赋体制过渡;

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同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转变;

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平等的医疗服务制度方向迈进;

以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

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方向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篇9

一、东胜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东胜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建国初期 “一、三、二”,改革开放初期“二、三、一”和新世纪 “三、二、一”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9.7:48.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43亿元,第二产业为336.68亿元,第三产业为512.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39.6:60.2 。

图1 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图2 201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一)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东胜曾经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代表,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978年,东胜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伴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一产业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传统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东胜常住人口为60.2万人,农村人口只有3.6万人。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传统种植业受到了挑战,农业产值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牧业产值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不足百分之一。 2012年,东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2%,较2002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东胜作为资源富集地的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后劲实足。依托资源优势,一大批知名企业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伊泰集团等大型企业诞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深入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建装备制造、汽车博览、轻纺、云计算等重点产业园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6%,第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图3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2年到2012年在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6.7亿元,增加了308.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28.2%。

表1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下。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从2002年到2012年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从东胜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第二产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历史上的“半边天”已经成为过去。

东胜工业在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直到改革开放才吹响发展的号角。到了80年代,东胜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到2012年工业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是2002年的12倍。

东胜区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绒纺、电力、建材产业为主。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48.8亿元。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强劲,煤炭行业实现产值323.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纺织业实现产值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84.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煤炭依然是拉动东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它的拉动下,东胜工业进一步“重化”。

表2 2002—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产值表(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200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9.7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20.5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29.2亿元; 从2004年开始,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轻工业比重直线下降,直至2012年,轻工业的比重仅占到5.1%,轻重工业比例失衡已经凸显。

伴随着东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东胜的建筑业发展迅速。2012年,东胜建筑业实现产值347.6亿元,较2002年增长19倍,完成增加值55.9亿元。

图4 2002-2012年东胜建筑业产值变化图

从图4可以看出,东胜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呈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47.6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34.9%。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胜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胜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工作思路,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东胜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总量不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东胜第三产业开始步入快车道,2002年,东胜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到2012年,达到512.2亿元,是2002年的18.9倍,2002—2012年平均增速达到34.2%。2012年,三产实现财政收入121.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2%,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9%。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不断攀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4—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东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图5 2002-2012年东胜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了300亿,短短几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成就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图6 2002-2012年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图(%)

二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2012年东胜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2年以来,东胜区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科教文卫等方面,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5.5亿元,增长了41.6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东胜区第三产业自身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二、东胜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中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市场、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最近几年里,东胜传统的轻工业—纺织工业,发展步伐较慢。曾经东胜的起家资本“羊绒”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为94.9:5.1,出现了“重工重,轻工轻”的特点。

(二)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东胜的GDP虽然位列自治区旗县(区)的前列,但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强,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二是新兴产业类的企业规模小,聚合效应差,辐射能力小,缺乏对东胜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三是科技人才缺乏,对人才的使用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产业关联度不够密切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关系就愈密切,产业互动作用也就愈明显。而东胜区面向消费群体的生活性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而面向一、二产业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东胜区制造业产品档次不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三、对东胜产业结构发展的建议

(一)做强做优第二产业,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工业在东胜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东胜经济的支柱。应继续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强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纺织优势产业,改变轻重工业失衡的现状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做大规模、调优结构等,实现传统产业的振兴。纺织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和鄂尔多斯原料充足的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开发,争创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三)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加大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吸引人才的力度。努力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有突出贡献、起关键作用人才的激励力度,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报酬,使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岗位能够稳住人才、吸引人才。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结构整体优化

加快经济发展篇10

而是逐渐的拉大。必需认清当前乡镇经济面临的形势和发展任务,市乡镇经济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全省各市相比差别很大。当前的差别不是缩小。对目前的发展状况绝不能心安理得,更不能无所作为,一定要立志加快发展、加快追赶。

市乡镇经济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速度慢。现在年年有发展,当前。年年有进步,但增幅在全省都是靠后的全省乡镇经济增幅大都在40%50%以上,而我市只有20%30%落后于全省的平均速度。原本基数就小,相对落后,如果增幅再小,差别就越拉越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现在大部分乡镇都以农业为主,农业在经济总量中仍占主导地位。另外,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市现在600万亩耕地大部分以旱田为主,以玉米为主栽品种,比较效益低。农就年复一年的种地,春天种、夏天管、秋天收、冬天闲。三是经济总量小。乡镇财政困难,全市65个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5000万元的只有细河区的四合镇,去年实现6161万元;超越2000万元只有4个乡镇,包括彰武县的彰武镇、阜蒙县的福兴地镇和海州区的韩家店;逾越千万元的14个乡镇;500万元以下有32个乡镇;300万元以下有13个乡镇。乡镇的财政收入水平在全省都是靠后的目前形势非常严峻,其它地区乡镇经济发展非常快。必需要有紧迫感,不发展就摆脱不了困难,不发展就没有希望,不发展就没有前途,大家要认真查找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要不断解放思想。要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发展乡镇经济。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思想发展乡镇经济。要想解脱贫困富裕起来,一般的发展是不行的必需要跨越发展,必需不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掌握好三个方向。发展乡镇经济。

加快工业发展。市现在乡镇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到20%只有工业占乡镇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第一。才干大好,否则只能是小好。凡是发展快的地区,乡镇工业比重都占50%以上。要在加快工业发展方面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由农业向工业转变,因为农业比较效益小,只在土地上做文章实现不了现代化和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乡镇干部要多研究工业,多出去招商,多引进项目和资金,这样才干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要向城镇转变,第二。农要向市转变,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农越来越少,农业经济比重越来越小。要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来加快乡村发展,要重点搞好小城镇的建设,让农向城镇集聚。要集约经营土地,发达国家是5%农养活95%人口,一户农种100多公顷土地,咱们一户种10亩地,这样根本不能富。要让多数人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转移,全市转移20万劳动力,就能增加20亿元收入。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不在于眼前的收入,例如江浙一带,人们进来以后开始是给别人打工,时间一长眼界宽了见识多了就开始当老板。南方地区每个人都想走出去,一个村子除了老人、孩子都出去打工,都研究怎么守业,这观念是不具备的今年,市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了20平方公里,这些城镇规划起点要高,要保证几十年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