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2:15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一)、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2020年新增2家建筑企业入库。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计划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计划新增2家建筑业企业入库(阿坝县万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阿坝州东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计划2020年年底,入统企业共计4家,2019年完成产值为2525.70万元,2020年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为10692.7万元,增加值为8167万元。

推动鼓励建筑企业转型提升,再接再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完成2020年2-3家规上企业的入统任务,计划2021年完成新增2家规上企业入统,1家规下企业完善入统条件。督促规上企业(即取得国家省州建筑业资质证书三级及以上企业)完成统计局资料审核,完成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注册及月报事宜。

(二)、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07万元。增长7.6%。

住建局责任领导:何志全

责任股室:住保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经信局完成建筑业线下服务产业如技术咨询企业等服务行业产值信息统计。

(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421万元,增长40%。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发改局完成2020年住建系统固定资产统计任务。

(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市场监督局、经信局完成住建领域社会投资项目数据收集。

(五)、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企业增长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保证金收取、使用和返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施工现场“锁证”方式,切实做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进一步减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工程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容缺承诺制”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在关键验收环节前,承诺期限内提交了全部承诺材料的建设项目,我局将按正常程序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发放施工许可证。极大缩减审批周期,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对于具体困难事项的解决,开展“三制”管理办法:即“承诺制”,明确报批事由、时限等事项承诺,科学掌控、限期办结;“举报制”,就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进行监督,坚决遏制“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协商制”,就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推进、有关诉求的解决进行协商,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

(六)、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潘强

责任股室:综治办、县自来水厂

股室责任人:马林

督促各责任主体单位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工作。

(七)、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积极完成厕所革命建设项目实施,完成省州农村厕所普及率要求目标。

(八)、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质安站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而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已经不符合社会要求了,单纯的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标准显得过于局限,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党的十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高等教育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不能离开经济而存在,经济不能离开高等教育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联系着教育竞争(Tifentals-Zvigulis,2003)。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高等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经济体制决定高等教育体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决定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市场供求决定高等教育的供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影响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一直把经济发展作为它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不断地寻找适合于经济发展的行为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同时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也有消极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发展关系,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高等教育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的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刻的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次,伴随着“三大转变”的发生,更多的职位需要高素质人才、更多的岗位要求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为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持。最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高等教育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的作用

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内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促内需,增消费,保证经济转向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调整消费、投资和出口比例关系。(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机构失衡会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三大产业失衡向产业结构平衡转变。(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变大量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经济增长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创新的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促进技术创新,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转变,由科学技术的缺乏向发达的科技和较高的创新能力转变。

2.高等教育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消费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稳定的、持久的因素。消费需求不足是目前经济的主要形势,单纯依靠投资、出口不能保证经济全面发展。以2007年和2008年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128793.8亿元,最终消费率为49.0%;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149112.6亿元,最终消费率为48.6%。从世界范围来看,年均最终消费率为77.6%,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基本达到了70%以上。2007年投资率为42.2%,2008年投资率为43.5%。从世界范围来看,年均投资率为22.1%,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而消费需求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将近30%,这样一些行业生产过剩,不利于居民生活状况。居民的消费支出影响最终消费,高等教育的消费支出又直接的影响到居民消费从而影响经济。高等教育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方式促进内需消费。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扩招直接刺激消费。受过良好教育个人的高收入能够增加政府税收、减少国家资金支持。这也可以解释为更多的消费,这是一种生产者获益于所有有教育背景的人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这种转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物质消费占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下降,精神消费的比重上升,高等教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居民储蓄首要消费方向。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607.7万人,在校学生数高达2021.0万人。具调查,每增加一名大学生,国家在正常经费上需要花费上万元,这必将拉动许多领域的消费,相应扩大了内需,再加上各高校的基建投资,拉动内需消费的效益将更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流动,间接参与扩大内需。高等教育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但能够促进制度创新和高尚的社会风尚的形成,还能够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高品质、高效率,从而从不同角度增加物质和精神消费。另外,当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产品寿命期不断缩短,这时的内需消费更多来自拥有量的更新,而这种新产品的产生,必然需要高等教育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3.高等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下图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行业增加值情况如上图所示,我国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高,从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三农”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居于高位,这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同样制约着经济发展。从2005年到2007年,每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虽然有所提高,但第三产业并没有发挥出其潜在作用,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还有一定差距。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部分提到:(1)改造提升制造业(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加快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潜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保证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等教育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某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基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使工业产量增长0.35个百分点;并且,就读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数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使农业产量增长0.15个百分点。首先,各高校引领知识创新的重任,培养造就了各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高等教育为提高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供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纳入农业的生产中,使农业实现现代化。其次,高等教育使第二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引领科技创新,并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最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可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合理化。发展高等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密集度和对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4.高等教育对加强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在以知识加工、传播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未来社会,学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如今,各高等院校已成为高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以及科技发明与推广的中心,它所拥有的大批高、精、专人才所创造和开发的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另外,高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培养和造就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教育通过培养、训练以及吸引最有潜力的人才,来创造高素质的劳动力对我国而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必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和重要知识贡献。

三、高等教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服务策略

1.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扩大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调整需求结构,增加高等教育物质消费,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消费市场,增加人民对高等教育消费机会。另外还应注意知识和文化的精神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稳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本科生、研究生大量扩招,200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220.6万人,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人数是546.1万人,到2008年,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达607.7万人,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以及高考年龄的放宽,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可喜表现。但是,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应是多样化,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样化、模式的多样化、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类层次的需要。二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大学后续教育,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增加高等教育消费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必须充分发挥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的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更大责任。法律授予权利的政策体系对于高等教育实现其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这种政策体系包括严密的政府监督、有效地指导。首先,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其次,要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在教师教材教法、教学科研设备、社会实践基地、经费投入安排等方面保障到位。最后,要健全多层次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对现有的监测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探索校内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鼓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质量进行评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教评价模式。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经常提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仅两个字的变化,折射出党领导经济发展的理念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从增长到发展:经济发展理念的升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的。表现为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质量、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要从以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多年来,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提高经济质量,但是这种转变主要强调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增加经济总量,依然是追求数量扩张,并没有特别强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更没有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党的十七大正是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总要求,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差,内涵却远远不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品和劳务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上。而经济发展通常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一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比,其鲜明特征在于:经济发展的内容不仅涵盖了经济增长,还涵盖了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整个社会的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内容。正是因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绝不等同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的内含型转变。但无论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还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结果都是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要求经济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得多,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包括把经济增长的目标从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注重“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注重“人本化”的发展上面来,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它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概念,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步历史性跨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得的。因此,没有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发展这一强力支撑,谈社会和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我国有效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和抓好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虽然一个富裕的社会并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贫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做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二)实现社会和谐,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持续压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压力。这些问题和矛盾从不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经济发展政策时,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最高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因为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一是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大力开发和使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尽快从低附加值的组装生产向产业链的上游升级。五是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功能优化、开放和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

(二)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两个关键,即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现有产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产能。二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三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循环性,着力拓展节能减排的新空间。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四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二是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建设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的评价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做到“一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二不包办企业决策,三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二是建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机制,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强大经济驱动力。三是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五是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论文关键词:经济大国经济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分配资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外延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的内涵型转变。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要从以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08年,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巴特尔主席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坚持以扩大内需为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升级;做好“三农三牧”工作,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稳持续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绝不等同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只差,但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根本的区别。因此,这要求内蒙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内蒙古经济持续稳步增长,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9725.8亿元,增长16.9%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378.1亿元,增长24.5%。内蒙古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存在着粗放式发展,资源耗费高,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粗放式经营注重经济增长速度

2000-2008年,内蒙古经济增长2.66倍,年均增幅17.6%。2000年,以占全国1.8%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58%的经济增量,2008年以占全国1.8%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3.85%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全国第一,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全国第24位、西部第6位升至2008年的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8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位。但内蒙古经济发展还是粗放型的高增长,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本质是外延型增长方式,表现在单纯依靠数量的扩张,靠不断增加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延伸度不足,“原字号”和初级产品比重较高,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农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是在传统农牧业基础上开始的现代化建设。过于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增长速度。造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

(二)资源耗费高

内蒙古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优势特色产业主要靠煤或与煤有关,有人用“一煤独大”来形容内蒙古工业化发展。2009年,煤炭产量6亿吨,增长22.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0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3.557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1686.72千瓦小时,与东部、中部、东北三省份相比过高,即使与西部省份资源能耗相比也偏高(见下表),是以资源型为主的行业格局。这些行业存在固有的高耗能、高污染,造成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资源,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远未形成,区域、社会、企业三个层次相统一的循环的经济体系远未建立。资源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科技创新水平低

内蒙古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煤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极少行业外,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创新综合指标排在全国第26位。2009年,内蒙古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只有797项,开发新产品经费只有235761万元。具体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投入和科研实力存在密切的关系。二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匮乏,高素质、高层次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数量不足,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高。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拥有工程技术人员64790人,科学研究人员2205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开展科技创新的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少,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企业研发不足,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低。

(四)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并最终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内蒙古产业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依然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单一,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结构特征还没有改变,煤炭行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着较大的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协调,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三是三大产业比例没有得到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尤其是重工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滞后。当前,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是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

现代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本质是一种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在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转变。一是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防止陷入低水平的高经济增长带来的经济停滞的困境,保持持续稳定的适度的快速增长,不再不惜代价地追求与以往类似的高速经济增长。二是必须在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内蒙古近几年来所获得的高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尽快转向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化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下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抓好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非资源型技术密集型经济、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为经济从注重增长速度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转变。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改造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所以必须将节约资源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的核心,重视资源节约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大力强化资源节约的政策导向,开发和应用资源技术,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高耗能产业步伐,坚决关停小火电机组,淘汰电石产能、铁合金产能,必须将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点。二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风电基地和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煤产业的深加工,如煤制天然气、煤制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内蒙古储藏大量煤炭和稀土资源,可以发展稀土深加工、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新材料产业。三是向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经济发展转变,必须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形成区域、社会和企业三个层次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

(三)不断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高端创新,激励和引导自主创新能力,举全社会之力为向自主创新经济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必须确保内蒙古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稀土研发、绿色经济等经济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抢占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激发调动全区人民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创新主体来说,关键要解决好自主创新的动力特别是激励机制的问题。一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利益机制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对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扶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强调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强区战略。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建立人才储备库,加大财政性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使用好、管理好、培养好高层次的科研队伍,打造创新团队。三是通过积极、科学地组织和引导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提升各盟市科技创新园区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创新效应,要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发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联合创新,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整合科技资源,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关键性战略技术创新的研发。

(四)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关键词】经济建设 内涵 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中,没有写入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认为这是对我国今后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导,即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将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十二五”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没有被淡化,反而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它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得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的内在关系更加趋于协调。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建设逐渐被确立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为例,我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4%,2010年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上半年GDP增幅也达到11.1%。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得到持续改善:2006~2009年,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7.7995亿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了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这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都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我们党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会使经济发展面临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导致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矛盾的激化,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做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中央越来越强调“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对经济建设“转变”的表述更为迫切,内涵更为丰富。在《建议》中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正是体现了党对发展规律深刻准确的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被刻意强调,正是由于中央深刻认识到了经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内涵,即经济建设不应以单纯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总量作为考量标准,而是应该从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经济建设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协调性等角度,对经济建设进行更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但这样的变化绝不意味着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推动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在认识上的不断前进和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本身没有过时,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应该在继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让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地契合到科学发展观的大框架中,体现“又快又好,好字当头”的发展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建设,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还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和政府对全局的宏观掌控能力,其最终的决定因素,都必然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牢牢把握生产力这个根本因素的具体实现方式。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包含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规律。将这一原理放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就是经济建设水平的高度决定了生产力状况,生产力状况是基础,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决定了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着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生产关系必须随之发生变革,以不断适应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经济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本身就体现了在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状况下,变革生产关系的迫切要求。这场变革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如期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能否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正因为如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处理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的关系,即只有经济建设取得量的积累,生产关系才能够产生质的变化,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才能够有充足的保障;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的、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节奏才不会超越现实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约束以致成为脱缰的野马。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包含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基础的必要保证,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它们共同的基础是物质文明。正因为如此,由经济建设积累而成的物质财富水平,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固程度和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基础能否成为上层建筑的稳固依托,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一方面,经济建设水平将直接决定人民福利水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就是必须要有足够最广大人民共享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次是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安排,确保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内涵,已经必然地内在反映了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即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水平,将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成果积累的质和量,更将决定我们的党和政府“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承诺能否顺利实现。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水平直接决定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有强大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撑。在公共财政建设不断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唯有靠抓经济、搞建设、促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税源的内生式涵养和壮大,通过税收收入实现政府财力与经济建设成果的基本同步,才能以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协同作用,以及经济建设整体方向的引领、规划,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等手段推动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符合科学发展主题

《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到,在“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问题并不是是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怎样完成好经济建设这样一个首要且基础的任务,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内在地包含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中,能否科学开展经济建设,将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是以经济建设的速度为中心,而是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理解:

经济建设必须是质量和速度的有机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落实经济建设任务,必须做到经济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的统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取得高速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已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经济发展的质量内涵包括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发展成果中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因素比例,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能源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以及经济体制机制的构建。我国现有的经济建设成果已经为转方式、调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的要求是完全可行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强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不代表忽视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增速作为基础,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无从谈起,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科学确定经济增速目标,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质量和速度有机统一,将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

经济建设必须要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兼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传统的经济建设方法中一些过分强调经济增速,忽视统筹兼顾的错误和片面做法,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等严重问题,必须加以纠正。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新的涵义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将经济建设统筹到科学发展的大局之中,形成经济发展成果反哺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要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实现方式已经得到明确,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实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与其他各项事业的统筹协调。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深刻转变:

一是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科学界定物质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十二五”规划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科学谋划发展的方式,让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指向标,大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最为相关的问题,使物质成果的积累真正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物质文明成果的积累,是实现发展以人为本的手段和保障,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让经济建设的成果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协调同步的发展方式,才是具有科学性、稳固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

二是实现从粗放型模式到集约型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在对有限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上,看重眼前的经济增速,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样的发展方式虽能取得一时的成就,但代价巨大,注定是无法持续的。“十二五”规划指引下实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由资源投入向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从对环境的掠夺式开发向实现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转变,确立符合集约型发展模式要求的生产要素市场、产业结构和制度安排,使经济发展方式整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道路。

三是实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容易导致发展的结构失衡,比利失当。因此,当前必须将经济发展置于其应有的地位之上,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全面兼顾当前增长与长远发展、局部增长与整体发展、个别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增长为了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科学增长,并确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实现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或提高生产效率,引起产品数量的增加、产值的增长、劳务总量的增加等。其衡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NI)等。但经济发展不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提高的内涵型转变。但无论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要求经济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仅包括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重要的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二、从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资源问题瓶颈凸显,能源消耗过度。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是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年增长速度为8%~9%,而能源消耗增长为14%~15%,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能源消耗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可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与此同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50%左右,铁矿石、氧化铝、精铜矿石等40%甚至50%以上依靠进口。而且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贮藏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根据资料,2006年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仅为1.282亿公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可见再过几年,我国就没有可以用来开发的耕地了。同时,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此外,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2.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造成粉煤灰、废水、废渣、废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据资料,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约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位居世界第一;化学需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危险废弃物每年约1100万吨,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几十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已经很难看到蓝天白云了。

与此同时,全国有18个省、471个县、近4亿人口、耕地和家园也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尤其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已成为草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如今草原退化和碱化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在以每年200公顷的速度增加。

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还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在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

2.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由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产业的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关键的是促使经济发展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的方向转变。首先应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振兴制造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和完善涉农补贴政策,保证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加快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在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战略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一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使我们更加明确经济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不能单纯以量为标准,而是应将其扩展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各方面。因此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8

[关键词]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规律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对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1.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其投资扩张。加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底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因此,单纯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区域已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更全面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因此,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总结我党执政经验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的有意成果,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二、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含义

中央提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同我们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含义却大为不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即GDP或者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有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保含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物质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要丰富,方式更为复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指数量的增加,如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一定量的程度后,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更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实现“四个转变”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问题而提出的。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9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入手,主要阐述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角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z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 环境 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 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 创新转变。

2 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对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清晰认识,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结构质态下,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只有经济结构质态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高级化,即从低级向高级过渡是一个有序的变动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动,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③对生产资源的加工度的深化或附加值的提高,即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就越快。

2.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与 经济 发展程度相联系,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就会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变动的规律来看,一般是从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过渡到“享受需要”,最后上升到“发展需要”。因此,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产业结构就需要不断调整。三个需要层次分别是由 农业 、 工业 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有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是:由“一、二、三”发展为“二、三、一”,然后再演变成“三、二、一”。其中“一、二、三”是农业 社会 阶段,第一产业即农业主导经济,其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最低;“二、三、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地位下降;“三、二、一”是服务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是在工业化后期就已超过工业比重,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0%以上。

2.2 服务业在协调产业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割裂了产业间甚至是生产环节间的自然联系,服务业在协调这些产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服务业能够使工农业生产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 市场 调查 与咨询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②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服务增进了工农业的知识积累,如工艺设计等生产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服务业通过促进科技发展与应用来优化产业结构

①科技创新部门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生产面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质量,科技进步还会生成新的产业群,从而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②服务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先产业。③由于服务业在产业间前向、后向联系广泛,促进了科技的应用与扩散。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通常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最为剧烈。在这期间,工业比重急速上升并达到峰值,而后因需求制约而产生增长障碍,即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增长会随着工业产品市场的饱和而面临着种种局限,市场需求的制约使工业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服务领域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推动着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如果在这种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此外,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密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0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和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质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昨天上午,黄基昌局长作了工作报告,对去年工作的总结和今年工作的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对去年质监工作的估价

20*年是*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交织、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奋力抗击冰凌雪灾、“5·12”地震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滑和煤、电、油、运紧张带来的影响,真抓实干,奋发进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艰苦努力的结果,其中同样凝聚着质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过去的一年,全市质监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质监工作全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关注民生为目标,着力找准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省质监局年度考核工作一等奖,质量技术工作总体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稳步提高,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一是严格安全监管,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认真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对重点设备、重点单位实施“拉网式”的排查,全年开展日常监管290次,组织专项检查56次,出动执法人员1029人次,检查特种设备1021台,查出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493条,查处各类特种设备案件69起,清除“土锅炉”10台。通过有效监管,实现了“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工作目标,确保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日常工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明显。始终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日常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年共检查食品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经销超市门点3100家(次),依法规范了一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行为。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是反应迅速,有效处置“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市质监系统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紧急部署,第一时间内组织力量开展了对奶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场、门店的执法检查。共检查超市、商场等奶制品销售点670余家,检查液态奶生产企业2家。对未经检验出厂、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4015袋液态奶予以查封。组织全市2家乳制品企业签订了质量承诺书,选派了4名驻厂监管员进驻我市2家乳制品企业,监督企业严把质量关,对产品实施全检验。截止目前,我市生产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确保了辖区内乳制品质量安全。

四是依法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健康、安全的农资、食品、建材等重点产品,开展了执法打假、专项整治及市场重点商品强制检验工作,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净化了投资环境。

五是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严把产品质量关。与相关企业配合,培育出了一个“中国名牌”和三个“云南省名牌”产品,推动和提升了我市产品质量,对引导消费、扩大内需,加速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六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完成了魔芋芋鞭育苗技术规程制定,以及*市玉米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立项审批及《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书》的填报工作。启动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即小草坝天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i类)、山辣根种植标准化示范区(ii类)、杂交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ii类)工作,按期完成《地理标志产品*天麻》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全市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二是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小。全市1290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分布于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监管难度大,质量安全隐患多。三是假冒伪劣产品在一定范围内还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守法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制假售假。四是质量工作基础薄弱。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标准化工作滞后,标准与技术水平偏低。五是极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还不能熟练运用法律、政策,还没有将执法与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结合好。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市质监系统的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广大企业生存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二、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

加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企业经营困难增大,消费需求明显减弱,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直接导致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市委夜书记在中共*市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往往就是欠发达地区打牢基础、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的时候。谁在低谷时期抓住机遇,在危机面前举措得力,谁就能抢占先机、渡过难关,就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再上新台阶”。目前,我市正面临着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抓住机遇就能开创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缩小同全省、全国的发展差距。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质监战线各级干部的首要任务。全市质监系统要倍加珍惜并抓住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审时度势,扎实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变不利为有利,化挑战为机遇,为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深化思想认识,推动质监工作科学发展。

客观地讲,近两年,*发展很快,但与全省的其他地州(市)相比,我们的差距依然很大,发展仍然不足、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包括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的工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工作领域和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所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的思想、工作与加快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作为质监系统,就是要深化对质监工作的认识,把质监工作放在全市、全省的格局中来把握和谋划,把科学发展理念切实转化为谋划质监工作思路、促进质监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位,才能正视我们的成绩和不足,才能保证质监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质监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如果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解决,总有一天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过来会影响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警醒,痛下决心加快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明确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充分体现了对质量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饱含着对质量安全现状的深切忧虑。质监部门作为履行质量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的部门,在服务科学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肩负着维护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质量总体水平的重大责任。做好质监工作对于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质监工作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工作。质量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质量纠纷和质量安全事故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些特殊产品的质量,如食品、家电、儿童玩具、建筑材料等产品的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天大的事情。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是“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严重冲击了社会安定,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当前,举国上下、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搞不好就可能是一场危机、一场灾难。全市质监系统要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警示,举一反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坚决防止类似质量安全事件在我市发生。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质监工作服务大局。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把质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质监系统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质监系统的形象才会越来越好,地位才会越来越高,质监事业才会有前途、有希望。

一是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质监工作永恒的主题。不论是行政执法还是综合管理,都要坚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定位,才能真正准确履行职责,才能体现质监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赞同。所有工作的思路和目标都要结合实际,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全局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的能力,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努力为企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要充分运用政策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手段来体现服务与监督职能,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群众。

二是要深入开展打假治劣,优化市场环境。假冒伪劣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打假治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首要任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质监部门作为打假主力军,在开展打假工作时,要严格执法,重拳出击,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继续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主题,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生产、生活和健康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特种设备、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产品,特别是食用盐作为执法监督检查的重点,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全面加大执法打假力度。打假工作要坚持从治本上下功夫,要努力建立起长效打假机制,要继续完善打假责任制,并认真落实;要加大与名优企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联手打假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做到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真正打出声势、打出威严,把打假治劣工作抓出成效,为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继续抓好产品质量的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关。质监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快制定质量振兴措施,出台产品质量监管新机制、新举措,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综合管理的行政职能,做到帮扶、引导、监管等措施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确保其产品质量合格。对质量保障能力较强且质量长期稳定、质量信誉较好的企业及产品,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并帮助其申报云南名牌产品、国家名牌产品;对获得名牌产品、免检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及其产品,要加以保护,加以表彰,要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增强其竞争力;对于质量不稳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及其产品,要加大监管力度,帮助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对生产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认证管理产品的企业,要严把产业政策关,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必须突出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喝得放心,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要通过加大从源头上抓好质量的工作力度,推动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带动消费需求,拉动我市经济增长。

(三)加强队伍建设,夯实质监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