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7:51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1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公民个人和环保组织,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在本职工作中加强与环境保护的联系来促进环境技术创新进程,或利用业务时间,通过宣传环保,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非法事件、提出环保建议等形式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环境损害发生以后,公民还可以通过提讼等方式保护自己的环境权利,终止有关科技项目的实施。但是,公民个人的力量是零散的,环境损害往往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仅靠公民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环境保护中的种种问题,而大量的环境保护组织是公众参与的有力促进者,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运行与他们众多的环境保护组织是分不开的。环保组织又可以分为环保团体、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民间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环保组织。其中环保团体指的是主要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全国性科技团体,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是政府联系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环保团体围绕重大环境科技与环境政策问题,开展学术交流、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技术咨询、推广科技成果、普及环境知识、举荐优秀人才等,做了大量工作,是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和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指的是在由非专业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的,从事一定的与科技工作者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的全国性科技团体,具有跨专业、针对性强的特点,是政府联系环保科学技术工作者的重要途径。

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能够将环境保护活动与科技团体自身在技术、宣传、专业知识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各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是国家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又一支重要力量。环保团体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都是政府领导的环境保护组织。而相对于政府环境保护组织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围绕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人类的环境利益开展活动的环境保护团体。一般来讲,民间环保组织是以全国性或区域性为基础,其在组织经济、技术革新以及迅速回应突发性环境事件方面能力突出,注重对全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指挥;社区环保组织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环保组织,与民间环保组织相比,能够更好的对涉及社区利益的环境项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具体的环境项目的参与和了解也较多,针对性较强,可以有效减少信息成本,从而能够弥补通常的环保组织的缺陷[2]。无论是环保团体、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还是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这些环境保护组织都代表着各自群体的利益,可以代表其成员与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环境事务的有效合作。较之于公民个人,环保组织拥有更多的环境信息,掌握了更高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无疑会对环境技术创新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可以在环境教育与提高环境意识等许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参与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环保组织的行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帮助政府制定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科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参与各种各样的环境技术创新行动,还可以促进这些方案、政策、行动计划和规范的实施,并且还能举报各种环保违法行为,促进环保技术的应用。在各国的环境技术创新实践中,环保组织己经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公众发挥的作用

西方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通过公众参与得以解决的,特别是那些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环境污染受害者同时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这些行动会促使政府立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建立环境评价程序,但这些成果必须公之于众。中国的环境保护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有必要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以下就是公众参与的一个典型实例。2005年4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对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举行了第一次公众听证会,2006年2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同时,内容更加具体、范围更广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也将颁布实施。在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政策制定实施中,公众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也很重要。非政府组织可以集中公众的意见,形成政策建议并且使决策制定者做出回应。通过个人、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公众能对当地环境问题的解决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影响到政府和企业。很多环境问题是通过环境创新解决的,而公众能促进这些创新并评估其效果。现在,通过发挥各类通讯媒体的作用,包括互联网,公众参与的渠道得以拓宽。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蓝色地球奖(该奖项1992年由朝日玻璃基金建立)颁给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杰出公民。如果中国能够设立一个国家层次的环境保护奖项,将其授予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技创新作出杰出贡献的公民或社会团体,将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应该有知情权,甚至可以监督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开发项目。公众应有权利并有渠道获取生态技术方面的信息。公众监督体系应包括公示、听证会、新闻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监督,以及公众媒体。加拿大萨德伯里是一个很好的公众参与案例。近一个世纪以来,采矿业、伐木业和冶炼业毁掉了该城市周围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地公民和团体开始采取行动要求改变现状。最终,公司、当地政府、省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努力对这个饱受污染的地方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这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也能在公众参与的努力下重新恢复生机。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案例。最近厦门的公众参与,使一个造成严重污染的化工厂重新选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照现有法律,是不能否定政府在该地建造大型化工厂的决议的,但是公众的压力改变了政府的决定(《新京报》2007年12月8日)。

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获取,我们提出的全国环境信息系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有义务披露相关信息。鉴于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必要通过该信息中心收集和对健康影响的数据和信息。如果只关注单位排放量,而不是总排放量,那么,当总排放量持续快速上升时,会给政府造成错误的安全感。通过公开权威的结果和相关的标准,公众、社区组织、当地非政府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就能正确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我们应该通过公众教育、培训和宣传鼓励公众参与直接的、以基层为导向的监督,这样才能加速环境技术创新的发展。让公众理解并接受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要让广大中国公民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意识并加强教育。另外,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公民对环境退化的意识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使发达地区的公众更有权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发表不同意见,因此导致了更多的资源流向发达地区,加剧了区域公众环境意识的差距。更多公共资金投入相对富裕地区的环境保护[4]。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扩散的途径之一就是环境科普,它具体指的是公共个体或者环境组织参加的以公众作为环境科技知识传播的对象,进行的相关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活动。开展环境科普的目的是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环境科学技术知识,倡导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的环境科普教育是一个过程,具体的说就是一种传播普及的过程,是一种环境科学知识传播系统,因此,它遵循一般的传播学的基本规律,又有其自身特点,在公众参与环境科普教育中,主要的因素包括环境科普的主体、内容、手段、对象以及效果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公众环境科普的主体是指组织环境科普实施的行为主体。在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途径的背景下,作为环境科普的主体就是从事环境科普的公共个人和相关的环境组织。如从1998年起从事民间环保事业的王丽娜[5]、热心从事环保教育的朱再保、向人们宣传塑料袋的危害的陈飞[6]、收购废电池并宣传废旧电池危害的田桂荣[7]等等;其中78岁高龄老军人朱再保,离休后坚持22年从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在湖南岳阳市城乡组织开展了140多项次、累计3000多万人次参加的各类环保宣传教育活动[8]。从事环境科普的环境组织则主要包括环保团体,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面向环境的科技团体,如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以及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如自然之友、绿色北京、新田志愿环保中心、绿色之星废电池志愿者服务队、健康环境公众教育促进会、绿岛文化、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新疆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空间大学生绿色行动等[9]。环保组织开辟了自下而上和横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机制。环境组织中的环保团体,作为专业性的环境保护组织,能够利用独特的环境知识和技术优势,进行广泛和有效的环境科普,是环境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如2007年6至10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发起并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将4•5万册《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册发放到村干部、农民、中小学师生手中,3000余套(4张/套)农村环保科普挂图张贴到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切切实实地将环保知识、环保理念在农村中广泛传播[10]。面向环境保护的科技团体,则在利用自身科技知识和广泛宣传网络的基础上,推动与科技团体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的科普教育。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全国科普日是由中国科协组织各级科协和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是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旨在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07年全国科普日就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采取宣传展示、专家讲座、咨询答疑以及科普产品推广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珍惜水源的科学知识和理念[11]。与其他环境组织相比,参加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成员大都是有兴趣或有志于环境保护的人,由于这些成员常常是自发或自愿结合的,他们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引导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公众参与义务劳动、义务赞助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12]。如,2000年5月31日,“自然之友”启动了我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羚羊车”,几年来,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已经深入200余所学校,与两万多名中小学生共同感受自然、关注环境;1999年底,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志愿者徒步嘉陵江两岸环保行,历时45天,行程1170多公里,途径4省(市)、23个县、120多个乡镇,传播环保理念、开展环保活动;“北京地球村”以申奥为契机,在北京市积极推广绿色社区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肯定与支持;由多家环保民间组织联合会发起的“26度空调”活动也得到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2005年,79%的环保民间组织发起过志愿活动,共动员志愿者857万人次,平均每个环保民间组织吸引了250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活动[13]。“保护母亲河行动”、“索南达杰藏羚羊自然保护站服务”、“北京动物园志愿者导游”等已经成为环保志愿者服务的知名品牌。

目前,环境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和技术政策中定义的听证体系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在环境立法方面,原国家环保总局在2004年8月6日首次对“污染排放许可条例”进行了听证会,这标志着环境立法听证体系的建立。此后,环境立法的咨询活动经常开展。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公众监督有两种方式:(1)个人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投诉;(2)相关环境保护组织和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个人投诉和监督行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的“投诉箱”、环境保护机构的举报热线“12369”及其网站。个人代表也可去相关部门举报。相关环境保护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环境科技创新的监督模式包括公众会议、建立公民绿色组织等。这些环境科技创新的监督行为不仅确保环境技术真正得到应用,而且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也评估了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性。公共监督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由公众管理和评估,这将有效解决几个层面上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甚至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公众也是很多产品的消费者,一旦有选择,他们就会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开发绿色产品是中国的优势,如太阳能热水器。山东日照就是一座以太阳能闻名的城市,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开辟了先河(《新科学家》,2007年11月10》)。在家电设备的使用上,中国公众越来越多地选择环保型产品,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在提高环境标准的同时稳定价格水平。

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途径之二就是环境咨询,它具体指的是指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环境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政府制定环境科技政策、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科研项目立项等过程中,以听证会、提出意见等方式反应公众的建议和要求[14]。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众对相关政策和项目的认可和接受,提高政策、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价值,使公众能够对有关的政策、项目形成全面而正确的了解,确保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协调政策、项目与公众之间的关系[15]。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主体,指的是参与环境咨询时的公众代表,主要包括受到政策、项目环境影响或怀疑会受环境影响的公众、专家学者、感兴趣的环境组织和新闻媒体,其中感兴趣的环境组织又可以分为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新闻媒体则包括相关的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16]。环境咨询中的公众参与是一个连续和双向交互意见的过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公众参与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内容不仅日益理性化,而且日渐深入和科学化。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的途径也在不断程序化和规范化。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途径与方法很多,从简单的说明会到繁复的咨询委员会、听证会等都可以用来探寻或汇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咨询委员会、非正式小型聚会、社区组织说明会、听证会、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记者会邀请意见、座谈会、论证会等。参与的方法可以视具体计划的内容与性质交互组合运用,有较大的扩展空间[17]。这些参与途径,在双向沟通、公共接触程度、处理特定利益的能力等性质上有强弱之别,就告知教育、探询争议、解决问题、意见回馈、评价与建立共识等目的,亦各有所长,应针对具体计划的性质作最有效的安排选择。#p#分页标题#e#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中,还包括共识会议、愿景研讨会、协商民意调查、公民评审团、观点研讨会等参与方式[18]。此外,在政策、项目的环境咨询过程中,公众参与时机确立的一般原则是愈早愈好。因为公众参与不能保证使每一个公众都对决策感到满意,但在拟议活动的较早阶段就允许公众参与,使他们找到表达意见的途径,并在决策程序中听取并考虑他们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达成一致的意见,也有助于决策的实施和履行。目前听证会制度在我国的环境立法、环境项目评价、环境科技政策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在环境立法方面,2004年8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向社会公告将就《排污许可条例》举行听证,标志着环境立法听证制度的建立。之后,环境立法的听证活动不断进行,如海南省就“白色污染”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举行听证会;山东省2004年8月就《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举行首次立法听证会;重庆市2004年11月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举行立法听证会;河北省唐山市于2005年7月对限制高硫份煤燃用举行立法听证;湖北省人大2006年4月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立法召开立法听证会;山东省济宁市2006年11月就《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19]。在环境项目评价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圆明园整治工程事件,是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很好例证。公众参与环境咨询是行政机构欲对其行为感兴趣或受其行为影响的公众之间的一种开放的、持续的、双向的交流过程,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这种交互式交流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学习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公众参与为行政机构最广泛的收集不同意见、观点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一种手段。它也允许行政机构做出更好地和更有见地的决策,而且,公众参与环境咨询,通过创造一个提供评论和有影响决定的机会而使行政机构和公众取得双赢,一方面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有利于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民主法制观念的贯彻;另一方面,也有利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

公众对环境技术创新过程的监督,集中体现为两类活动:(1)个人针对企业环境违规行为的举报;(2)环保相关组织或部分民间组织,为推动环保政策法规的实施、促进环保技术的应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就个人的举报监督活动而言,其途径和形式主要包括环保机构常设的或其网站上设立的“投诉信箱”、“12369”环境举报热线、以及个人亲自至相关机构口头反映情况等。相较下,环保相关组织及民间组织监督环境技术创新的模式更为丰富,如公众集会、示威游行、建立绿色公民组织、公民投票政治选举、抵制行动[21]等。上述活动对环境技术创新的监督,不仅确保了环境技术能够切实被应用到和大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更为营造有利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认为,就环保工作的公益属性而言,公众监督环节直接将环保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凸现出来。攸关公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直接交由公众自己管理、评估,才能将环保工作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问题有效的解决。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形式更多体现为个人或个人聚集地(如社区)等主体针对企业环境违规情况的举报行为。据中国2006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63%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只有24%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32%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现阶段我国公众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步开始通过采取行动加入到监督环境质量的行动中去。

一些环保先进地区,其个人举报机制已经比较完善。如宁波市环保局就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体制,鼓励公众参与。不仅开设了12369环保投诉热线,还多次在新闻媒体大幅刊登环保投诉电话、信箱等信息。相关数据显示,自宁波市环保热线开通到2006年底,宁波市共受理投诉24031件,查处率100%,满意率98•2%。近期,伴随举报量继续增多,当地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也持续提高。然而,就全国个人参与环保监督工作的总水平而言,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民生指数”针对公民环保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都没有及格;就公民具体行为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常用的环境投诉方式是向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而知道“12369”这个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不足20%[22]。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凭借其地理位置、人际关系等先天优势,也在环保监督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效果。如本项目组在对宁波市环境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当地排污重点监查对象多是一些规模较大、所处行业非常重要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往往在市区周边建立厂区,其员工住宅,也往往依厂而建,并逐步形成一个集生活、工作、娱乐、教育、医疗为一体的、以特定企业为中心的社区。宁波市北仑发电厂、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等周边地区都属于这种模式。这样的社区不仅方便职工上下班、休息,更有利于社区居民对所在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同时,来自于这些居民的监督往往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就可以通过企业员工直接反映到领导层面,有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与国外环保民间组织、协会等机构的活跃状况不同,国内这些机构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对于推动环境技术政策的顺利实施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尽管近年来关于环境问题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政治事件呈强劲的上升趋势,但是就其规范性、常规性、制度化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同时,由于这类事件缺乏组织、杂乱无序,它们的频繁发生也并不能代表我国公众组织监督环保工作正在朝制度化方向发展。这种现象与我国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有地位有一定关系,也与以往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建立高效、权威的投诉反馈机制而缺乏公信力、权威性有关。为此,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程序、制度,以便个体和公众组织都能够顺利参与到环境技术创新的有关决策中。

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对政府和企业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空白。社区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求我们将社区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社区”。中国传统上并不重视社区这一概念,不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监督功能。但现在,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的网络。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慈善、职业支持、公共安全、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社会争端调解和生活服务方面,社区组织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全世界非政府组织(NGOs)在环境保护和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05年,中国共有2768家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其中包括1382家由政府牵头成立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共拥有224000名员工,其中69000名专职员工和155000名兼职员工。每个组织平均拥有25名专职员工,大约有30%自发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只有兼职员工而没有专职员工。虽然中国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但数量仍然有限,规模仍然不大。它们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显。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应该在创新体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评价当地的需求和污染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潜在的影响。创新是由当地需求驱动的,如果能够获得公开和透明的信息,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就能评估当前工作的有效性,并呼吁实施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改进。志愿者是推动环境创新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他们能够弥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留下的空白。很多志愿者能够采纳最佳环境实践并将其在社区中进行推广。例如,在北京,一个志愿者为了节约能源,提议将26摄氏度作为室内空调温度的下限,并已经被政府采纳。#p#分页标题#e#

环境技术创新意味着环境技术产品能够被推广、采用,在商用过程中创造市场价值,进而形成一条能够循环、互动的环境技术创新链条。公众在此过程中,扮演了环境技术产品的采用方、用户、消费者等多重身份,能够通过应用环保用品,对这些蕴含先进环境技术的产品切身体验、购置、推广普及,并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以促进更多新型环境技术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参与对环境技术创新过程的良性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购置环保用品的消费者类型来看,个人和企业是其主要用户。就个人消费者而言,随着近年来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个人在购置商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将产品的环保参数作为最终购买与否的重要标准。如环保汽车、生态住宅、绿色食品等,说明公众已经深刻意识到环保优先带给个人的长远利益可大大弥补短期的经济损失。可以认为,环保产品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创造的制度环境、各类环保组织采取的种种宣传、普及手段、以及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等方面密切相关。尽管如此,受制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环保产品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应用和扩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资料显示,环保产品在部分发达国家的推广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混合动力车在欧美市场的迅速普及、垃圾处理器等环保设备在发达国家普通社区早已配备等事例均已证明。尽管发达国家环保产品普及的广度和强度,与他们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较早开始重视环保事业、公民素质高等先天条件有重要关联,另一方面,其规范、完善、实施有力的制度环境也对环保技术产品的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美国针对企业采购环保设备的税收优惠办法、投融资优惠措施、新加坡对于违规采购未达标设备企业的严厉处罚等系列制度。因此,围绕促进环保产品的采购,尽快搭建相关制度,并配合有效的实施办法,是解决公众以采用环保产品这一途径参与环保技术创新的良策。

结论

整体上看,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以来,我国的环境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种成就的获得主要依靠政府,公众所发挥的作用甚微,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的主体、领域、过程和保障等方面。从公众参与的主体来看,民间环保组织尚未大规模兴起,公众个体参与意识低下。环保组织应该是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其中,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82家,占49•9%;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202家,占7•2%;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共1116家,占40•3%;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68家,占2•6%;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兼职人员15•5万,平均每个环保民间组织的全职人员在25人左右;在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中,有近30%只有兼职人员而没有全职人员[23]。尽管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环保民间环保组织数量还很有限,且规模较小,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这同国外环保组织在环保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角色相比,显然还很低。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相关概述

1.1城乡规划的意义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对城乡建设和城乡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和布局的基本手段之一,一方面能促进各级城乡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对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人们居住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很多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乡规划对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一项关乎全局和整体的战略性工作。因为城乡规划不仅涉及到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更加涉及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策略。因此,处理好城乡规划,是关系到各级政府领导以及全体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提高社会公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普遍认为城乡规划属于政府行为,因此城乡规划中几乎没有公众参与。导致城乡规划和公众参与一直处于一种完全被动隔离的状态,也导致城乡规划完全是政府意志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公众主体意识日益强烈。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社会利益逐渐多元化,公众越发在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从而也导致公众较多的参与到政府行为中去,公众参与也渐渐由被动式转化为主动行为,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深化和扩大。因此,公众参与城乡规划也得到发展,虽然目前看来,在城乡规划建设上公众参与活动仍然比较肤浅,参与形式比较单一。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大进步,是体现公众主人翁地位的表现。我国关于强调公众参与的法律要求在很多法律文件中都有体现,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体现了政府执政能力的转变[1]。

2.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公众参与渠道较少,相关法规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行政决策是由上而下实施的,政府掌握着较多的行政权力,这必然导致政府与公众互动程度低,公众参与力度不足。与国外民主制国家相比,我国在公众参与制度建设落后很多。一般现代民主制国家的公众参与都是通过一套完整而健全的制度来实现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公众参与的程度越大。我国公众参与明显存在制度化渠道不足的问题。另外,虽然我国在很多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了行政决策要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但是却缺乏对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作出相应的规定,这说明公众参与缺乏必要的配套机制。于是出现了公众参与很多听证会,但在执行过程中公众建议还是没有得到体现。

2.2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较少

由于我国人口较多,公众全部参与城乡规划的不具有可行性,再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对城乡规划的公正性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鼓励有组织的公众参与。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主体仍然以个人为主,公众组织和非政府政治参与较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居委会发展不足。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性组织机构,是体现群众自主性和自治性的重要方面,但是社区居委会仍然受政府组织管理和控制,大都是完成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发挥其自治性;(2)非盈利组织缺乏。非盈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体现社会发展并能有效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非营利性组织。但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公众主体意识淡薄的影响下,我国非营利组织数量较少且发展不健全[2]。

3.发展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1重视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民主制完善的国家在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上都有健全并完善的其他制度做支撑,要提高我国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的力度必须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为公众参与城乡建设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其次,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建设落到实处,禁止将公众参与当做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后期政府建设问题上需要对公众意见是否落实进行评估检查。再次,关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应给公众及时的公布和了解,以便公众对政府工作有更深的了解和作出及时的反馈,为更好的政府工作做基础,同时也是体现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方面。最后,对通过公众同意和采纳的意见建议尽心归纳整理并公布,方便对政府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3.2健全公众参与的组织机构,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我国公众参与当前还只是仅限于公民以个人的名义进行城乡规划的参与,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参与不仅仅局限于居民个人,更多的是以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形式进行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参与的效率,更能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组建各种社区组织,然后通过民主投票和选举的形式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决策施加影响。同时保持各组织机构的紧密联系,真正将公众参与的多种形式联系起来,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这些非政府组织必须公民提供更多更加专业的信息和服务,通过引导和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到政府工作中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的力度,进而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效率,对我国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也有较大作用[3]。

4.结语

总而言之,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力度,需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对其配套制度的完善,能为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3,(14).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3

公众参与是一种生活化的民主观念,最初是作为一种工作作风被引入党和国家的文件及行为要求中的,后来则随着法治国家进程而日益成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制度要求。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以及国务院的依法行政纲要中均明确要求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可以说,公众参与在今日之中国不仅具有“政治正确”,而且具有“制度正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如不能在其职能范围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就很难跟上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式话语和节奏,也很难有效开展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走过场”:公众参与遭遇公信力危机

尽管中央和各地制定了大量关于公众参与的政策和法规,某些地方也在典型案例中体现了公众参与的正能量,这种民主决策形式还是由于其实效性缺陷而日益遭遇公信力危机,典型批评是“走过场”。

分析这种印象的深层原因,首先是制度不到位、不完善。现有的制度规范存在制度配套差、效力位阶低、重模仿轻创新的缺陷。不少地方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不对自身经验予以总结反思,照抄照搬先进典型与模范立法,在执行中又虎头蛇尾,导致新制度难以发挥实效。其次是各级官员对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模式存在很强的依赖,对于现代的开放型行政模式存在误解甚至抵触。上行下效,如果各级领导干部不积极学习适应并示范性执行新制度,其制度效果可想而知。再次是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的组织化与利益表达能力尚有欠缺。公众参与是一种民主生活方式,公众和官员一样都需要一个学习与适应的过程。对于公众而言,特别需要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如何理性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以及如何通过协商沟通形成团体性意见。

上述种种,导致公众参与在很多地方日益形式化和空虚化,“逢听必涨”式的参与无效现象和公众对政府吸纳民意的失望心态同样在恶性地相互强化,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公众决策中的实效性不足的困扰。

公开-参与-问责:公众参与须遵循制度逻辑

提高公众参与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制度原理上对公众参与有更彻底的认知。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挥实效需要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的支撑,否则孤掌难鸣。民主决策的原理遵循公开-参与-问责的制度逻辑。

首先,参与以公开为前提。如果事先没有充分的信息公开与背景解释,公众的参与就只能是盲人摸象,而政府的开放参与也只能是一种走过场。为增强参与的实效性,公开的阶段需要尽可能提前,应尽量覆盖决策全程并前伸至议题选择与议程设定阶段。

其次是公众参与的程序制度。公众参与不是一窝蜂,而是需要根据议题的重要性、决策的不同阶段以及利害关系人的范围与类型选择不同的公众参与形式,有些只需要通过弱形式的“公告评论”程序进行,有些则需要通过强形式的正式听证会进行。

最后是问责制度。这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行政问责,即建立公众参与领导绩效评价指标,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专项考核,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对重大决策未经公众参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予以从重处分;二是法律问责,即通过行政诉讼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倒逼行政机关改变决策习惯。

关键性制度细节: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性的突破口

“细节决定成败”。由制度原理进一步往制度细节推进,某些关键性的制度细节对于增强公众参与的实效性有着突出的意义。

第一,行政决定说明理由。“走过场”的公众参与有着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只开放参与,不提供说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公众产生参与的挫败感以及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价格听证会的“逢听必涨”和参与热情日益衰竭就是明证。有地方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对策: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要求决策机关对公众意见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对于不采纳的需要提供实质性理由。说明理由制度可以将决策引向一个独立于政府和公众的、客观化的公共理性层面。以理服人,不仅能够保证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和公众的成就感,而且能够极大提升政府的权威性,达到双赢效果。

第二,专家咨询与制衡。现代公共决策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与风险管理,专家论证成为必要环节。在“走过场”的公众参与中,专家往往成为政府或个别利益集团的传声筒,丧失其科学性与独立性。为此,政府在专家咨询时需要“兼听则明”,在公众参与程序中引入专家时需要考虑多元化问题,而公众也需要有聘请和利用专家知识的意识与能力。知识平等才能保证意见和利益平等,这在现代决策中非常关键。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有效性 影响因素 途径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于2002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赋予公众更多的权利,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但是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公众参与的热情不是很高,公众的意见表达途径较少,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提高参与的有效性。

1影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因素分析

1.1调查内容不够合理

尽管我国通过了相关法律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利,但调查单位对公众参与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在实施过程中配合不够具体全面,很多应尽的义务没有得到落实,调查单位的监督和问责又缺乏完善的配套法律和惩处机制,造成公众参与的道路不畅,路径不限,效果不明显,很多都流于形式。不少调查单位为一己之便而照搬其他项目的形式,不充分考虑项目的内容和特性,造成项目内容调查存在明显的偏离问题。公众想参与却没有更好的形式,调查内容过于简单,无法达到应有的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不少被调查单位因担心公众反对而隐瞒情况项目的重要细节,透明度较低。

1.2参与公众的环境意识较为淡薄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参与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必须具有较强的环保理念,还应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参与的公众推荐,选取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没有相应的参照标准和规范流程,不少参与公众对相关项目知之甚少,与项目的利益关系较小,影响和制约着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参与效果。

1.3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力和制度一直没有确立

公众参与效率是指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满足要求等方面得到有效回复和解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配套完善的制度保障,科学的组织、规范的程序、公开的监督机制是有效的保障。当前关于公众参与方面无论是法律还是制度都存在不足,相关法律在执行中也存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公正的决策权无法保障、缺乏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和组织制度,这些又是影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又一重要原因。

2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途径分析

2.1完善调查内容

最为便捷、有效的意见调查方式就是发放调查问卷,最少的成本获取最为丰富的信息反馈,这是最为常见的调查方式。为此,科学合理设计问卷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问卷调查内容的命制形式一般以客观选择题为主,附之以必要的主观题,适当设计少量的综合性命题。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受众能够理解清楚,以便更好地认识问题,提出建议。设计的问题能够对公众有一定的引导,确保公众对咨询的问题能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便于获得公众的支持,也更有利于公众表达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对调查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丰富公众的环保知识,推动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的项目应该设计不同的调查内容和表现形式,突出问题的针对性,把握项目与公众的密切关系,引导公众关注环境,确保问题与项目完全对应,便于公众全面认知项目内容。

2.2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要真正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意识,首先应该做好环境知识宣传,加强法制普及教育,让更多人能够执法懂法护法,让公众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环理念,让他们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环境权,都有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的基本权利。利用当地法制宣传中心开展系统有效的宣传,帮助更多公众了解更多的环境知识,知道更多的环保法律,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和技巧。制作不同形式的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利用现代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公众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其次,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环保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从基础做起,从小学抓起,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环保影响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公众获得体验,不断强化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技能,更提高他们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3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保护是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更多人参与,需要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权,做好信息公开,有利于公众了解,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途径。信息公开需要重点做好三个关键阶段,在开始阶段需要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名称、经营方面、环境影响程度、环境论证、环保措施等信息;在环境评估实施阶段则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就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氛围以及具体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公开;环境审批阶段则要求作为政府的环保部门公示有关审批环评文件。同时,保障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方便公众获取信息,需要借助现代媒体或者开新闻会等形式,做好公开。

2.4参与公众确保独立

参与评价的公众身份必须独立,这是确保评价有效的重要前提,只有和项目没有直接的经济共同关系,才能确保参与公众能够做到客观公正。还要考虑参与公众的知识能力和文化水平以及公益意识,公众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他们的参与热情、参与能力,更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公众代表不同利益,也具有不同的看问题角度,可以更加全面的审视项目,也能够做好各种利益的平衡,兼顾各方面的综合利益。

总之,公众参与是影响环境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环保理念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愿不断增强,参与评价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5

一、加大地方立法信息公开的力度

地方立法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前提,没有地方立法的公开,就谈不上公众对地方立法的参与。近几年,地方立法信息公开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仍要进一步加大地方立法公开的力度。

1.要全面及时地公开地方立法信息。地方立法涉及诸多方面,例如,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制订,法规草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和通过,召开各种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等。除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之外,地方立法信息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使公众对地方立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公开地方立法信息还应当及时,特别是需要公众反馈意见的信息,更要讲究时效。现在,不少地方公布的地方立法信息不全,一些该公布的信息不公布,有的公布不及时,新闻变旧闻。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变。

2.地方立法信息公开要连续完整。在地方立法信息中,重要的是有关征求法规草案意见的信息。这类信息的公开,要连续完整。所谓连续,就是法规草案一般都要经过二审、三审,个别的可能还要经过更多次的审议。法规草案信息不能只公开一次,而应当每次审议都要公开,要有连续性。所谓完整,就是公开的信息,不能仅为法规草案,还应有其他相关的文件一并公开,如法规草案说明、审议意见、审议结果报告乃至立法依据等。连续完整地公开法规草案信息,使公众对法规草案有一个整体把握,提出意见建议的针对性会更强。

3.采用多种方式公布地方立法信息。媒体受众广,是地方立法信息公开方式的首选。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影响力仍然很大,重要的地方立法信息,都要利用传统媒体公开。以网络为支持的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双向互动、任意转载、海量收播的特点,地方立法信息公开也要重视开发利用新媒体。除媒体方式外,根据需要,地方立法机关还可以设立公告栏、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等,作为地方立法信息公开的补充方式。

二、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形式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有多种形式,经常采用的有:公布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总的来说,这些形式是行之有效的,但都有需要完善之处。

1.完善公布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公布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已是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普遍采取的形式。目前主要问题是,有些法规草案公布后,社会反响小,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少。其原因除了有的法规草案与公众关系的紧密度不够外,主要是立法机关的做法过于简单,仅进行公布,缺少必要的引导和互动,难以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法规草案公布后,不能只靠公众自发参与,立法机关必须加强引导和互动,使公众的参与由自发变为自觉。只有这样,公布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引导和互动需要媒体的配合,立法机关和媒体可以共同作出安排。

2.完善立法听证会。立法听证会因其表达意见更直接,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形式。但有一些立法听证会,由于陈述人缺乏代表性,缺少对抗性辩论,对提出的意见建议缺少必要的回应,因而被认为是“作秀”、“走形式”。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立法听证会有“作秀”、“走形式”之嫌,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听证制度。立法听证会同其他公众参与形式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程序性。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听证程序的完善。要通过完善听证程序保证陈述人的公正遴选、不同意见的抗辩和对听证意见的回应,提高立法听证会的公信力。

3.完善立法论证。立法论证指的是,在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组织有关专家对遇到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进行论述和证明。立法论证的目的,是为立法机关作出准确、科学的立法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进行的立法论证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立法机关对立法论证必须精心组织,选择参加论证的专家必须对论证的问题有深入研究,要为专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材料和情况,保证专家发表自己的论证观点。同时,立法机关要做到不先入为主,真正以论证意见为参考和依据,审慎地作出立法判断和决策。

三、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

当前,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主要是在法规草案审议阶段。法规草案审议是地方立法的中心环节,必须将这一阶段的公众参与搞好。同时,也要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搞好地方立法其他阶段的公众参与。

1.法规立项阶段公众参与。对于法规的立项,公众通过地方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公开征求意见,有所参与。但立法规划常委会每届五年才制订一次,立法计划也只一年一次。公众以此来参与法规立项,显然是不够的。现在需要建立一个经常性的公众参与法规立项的机制。可以参照立法法规定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向立法机关提出法规审查建议的做法,赋予公众提出法规立项的建议权。立法机关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公众提出的法规立项建议进行处理和反馈。对于应当制定法规的,由立法机关组织安排起草,依法列入常委会的立法议程。

2.法规草案起草阶段参与。法规草案起草是法规制定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广纳公众意见,对于立法反映民意,较之在法规草案审议阶段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一些地方的立法机关委托法规草案起草,固然是公众参与法规草案起草的一个方式,但这只能是极少数人的参与。要解决大多数公众参与的问题,必须像审议法规草案阶段一样,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考虑,将法规草案起草阶段公众参与情况,作为法规立项与否的一个考量。对于在法规草案起草阶段没有认真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的法规项目不予立项。

3.立法后评估阶段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是指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对法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规规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修改完善的活动,目的是检验和提高立法质量。据此,立法后评估已纳入立法工作的范畴。目前,各地立法后评估基本是由立法机关主持,个别也有由其他专门机构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就更为重要。公众是法规实施的最深切感受者,缺少公众对法规实施的评价,难以保证立法后评估的客观性。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的地方立法机关注意了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但将对象主要集中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面有些窄,还需要多听取社会其他阶层的意见。

四、重视特殊意义群体对地方立法的参与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必须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但同时,也要注意重视有特殊意义的群体对地方立法的参与,使地方立法更有针对性。

1.重视管理相对人的参与。地方性法规中,大部分法规属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管理所指向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为管理相对人。这类法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定,直接关系管理相对人的权益。因此在立法时,必须重视管理相对人的参与。要将管理相对人作为行政管理方面立法征求意见的重点。特别要在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设置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求在立法中公平、公正地设置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行政管理立法只强调管理相对人履行义务,忽视其应有的权利;强调行政机关的管理权限,忽视其应负的责任。

2.重视弱势群体的参与。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经济政治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包括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缺少话语权和表达诉求的渠道。因此,在地方立法中,对弱势群体的参与,应当给予特别的重视。要加强引导,创造条件,确保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畅通弱势群体表达诉求的渠道。对涉及弱势群体权益的地方立法,立法机关应当主动地、直接地听取弱势群体的意见。要在地方立法中体现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特殊保护,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3.重视社会团体的参与。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既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这类带有官方性的人民团体,也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与公民个人比较,社会团体参与地方立法的作用更大。公民个人的要求是分散的,社会团体可以将分散的个人意志集中起来,向地方立法机关反映,可形成比个人参与大得多的影响力。而且,社会团体还可以将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纳入有序的轨道。因此,要重视社会团体参与地方立法,发挥社会团体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作用,使社会团体参与成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重要渠道。

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1.通过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应当在关于地方立法的法规中增加有关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内容。从实践看,各地关于地方立法方面的法规,基本是2000年立法法颁布实施后不久制定的,基于当时的认识,对于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普遍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应考虑修改这方面的法规,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作出明确的规定。应当制定有关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专项法规,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办法,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相关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还可以根据情况,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有关问题作出单项规定,如地方立法信息公开条例、地方立法听证规则等。通过地方性法规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作出规定,这是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将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监督。

2.主任会议作出决定。地方组织法规定,常委会主任会议有处理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的职责。通过规范性文件,对常委会工作作出制度性规定,是否也属于这一职责范围存在争议。但从实际情况看,在不少地方采用此种做法已成通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工作,主要是由常委会组织的,而且大量是程序性的。因此,将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的有些内容,作为常委会的工作制度,在制定法规不成熟或者尚不需要制定法规的情况下,由常委会主任会议作出决定,通过规范性文件,也是可行的做法,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也可以起到保障作用。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生态保护问题对策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公共决策程序之中,由于环境公共决策涉及范围广且具体决策在公共参与方面有着不同的安排,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当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为我国公众环境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证。但是又由于法律实施较为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未能摆脱行政管束的框架。

1.公共参与概念和其发展历程

1.1公共参与概念

公共参与指社会公众对某一公共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其内在特性就是以社会公众的身份保护公共利益,要求公众以制度作为主体,参加公共权力的运作,从而实现各方能够在阳光下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

环境公共参与是指人民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参与的程度,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做好在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依法监督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支持环境保护法并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公共参与,一方面可以增加决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最终目的让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1.2 公共参与的发展历程

从公共参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是由于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求量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引发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自主需求,体现为由点及面的扩展、由个人带动群体的意识提高。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公众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也是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于1979年首次以法律形式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引入中国,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才逐步受到社会和专家的重视却在1991年左右;在2002 年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且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也显示出了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法律地位。

2.公共参与的基本内容与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1公共参与的基本内容

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公共利益维护者应该是国家而不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但是又由于公共利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中介,必然会排斥公共参与发挥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技术含量较高并且存在着高度的利益冲突,这就必然决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

常见的公众参与主要是:社会调查的方式,比如通过短信、电话、问卷等方式收集;会议讨论的方式,这主要是专家咨询或者是举办公众听证会方式,甚至也会出现个别由于自己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而进行的上访、等直接对抗的方式。

尽管公众参与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但是这些法律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其可操作性有很大的缺陷,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尽管这是一部规定公众参与的根本大法,但是从这部法律可以看出个公众参与的地位不明确、无法实现对抗公共权力、参与的成本高切公众积极向不高、公共利益的主体缺乏定义、利益受损者无法得到合理的赔偿。

2.2公共参与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21公众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尽管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工作很少得到应有部门的重视。地方政府往往将政绩与经济效益居于首位,公众参与在环评报告中无足轻重的几页。

2.22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公众来讲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内容只是冰山一角,公众无法获取建设项目信息和了解该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将带来的影响。什么样的信息需要以何种方式向公众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怎么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最主要的因素是政府对保障公民知情权,也就是政府对公众参与权的重要性的认识。

2.23缺乏公众参与有效性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环节的有效性直到现在还不能得有力保障,比如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公众参与权限小等,政府倡导仍是其主要形式等诸多问题,这不仅导致了公众参与力度根本不够,而且对环境质量评价也是大打折扣的,完全使得环境评价不能够有效发挥其解释和传播环境影响的作用。

3. 加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共参与的对策

要加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共参与,必须集思广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群策群力,避免决策失误,以防止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公众利益。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客观”的原则。

3.1全面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尽管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国公民的环保观念仍然很淡薄,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参与途径也是非常少,环保工作大多取决于政府的有关部门。比如对中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加强环境保护对公众的宣传力度、对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环评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渠道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普及等,增强民众主人翁意识。

3.2让环境信息公开得到充分落实

政府应该给予民众对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性工程充分的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决策权。及时出台相关的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和制度并确保这些法规政策真正落实,充分保证公众参与的实施。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7

关键字: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问题;对策

在工业社会发展之初,人类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环境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灾难,给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此时,人们方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社会公众的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组织以及社会团体都享有环境保护的权利,都必须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开展环保事业的基础,是改善环境问题的关键。如果缺少社会公众的参与,各项环保措施便不能落实到位,环保工作便不能有效的开展起来。同时,社会公众的参与对于环保事业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如果缺失,那么环保工作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鉴于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我国在开展环保事业时,必须要重视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以此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着手环境保护工作,党和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倡导走群众环保路线,其中就有公众参与环保的思想。只是在起步时期,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多环保措施都未建立起来。加之受到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发展进程缓慢,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更别说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很多公众开始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环保的呼声开始高涨,亲身参与环保工作的意识不断增强,一批批民间环保卫士不断涌现,比如王文胜、霍岱珊、田桂荣等。同时,还出现了很多民间环保组织,比如自然之友、可可西里、地球之友、北京地球村等,这些民间组织先后发起了保护母亲河、保护藏羚羊等活动,将我国的环保工作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使环保意识渐趋深入人心。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也更加重视环保工作的立法,从1979年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2013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期间出现了很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为我国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问题

(一)公众参与度低

公众参与度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部分的参与都属于末端参与。即是指大部分的公众参与都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亦或是出现重大的环境污染并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以后,才响应号召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这种“告知性参与”,因为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公众意见常常易被忽视。末端参与,无法起到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阻止生态环境破坏的作用;其二,参与的行为层次较浅。限于当前我国公民的环保水平以及责任意识淡薄,很多公众在参与环保行动时,往往都只是集中在较为浅显的层次,简单的环保行为方面,比如节约用电用水等个人行为。

(二)公众参与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形式单一,层次低,很多时候只是集中于宣传阶段。参与方式大多是在节假日搞一些象征性的环保活动,而缺乏持续性,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同时,公众参与的深度不够,参与的内容层次低,没有将环保工作上升到社会责任上。另外,公众参与的领域尚未触及到环境保护的决策方面,尚停留在“听指挥”的阶段,这些现象都体现出我国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水平较低。

三、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

虽然我国在环保方面颁布了很多法规制度,但是在公众参与环保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空白,未明确公众的环境权益。鉴于此,政府必须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环境利益约束机制以及处理机制,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确保公众能够通过合法、快捷、有效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促使其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二)公开环境信息

政府要严格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公开环境信息,让社会公众全面的了解到当前的环境情况,告知社会公众坏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促使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同时,环境信息公开,还有助于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工作,防止重大污染事件的出现。

(三)加强环保宣传

环保宣传应该从教育开始,应该将环保工作纳入义务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加强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尤其是在环保意识落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这部分群体的人数较少,环保工作只有广大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

(四)拓宽参与渠道

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少,这导致很多公众虽然有心参与社会环保工作,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渠道,使得很多公众“空有报国志,却无投戎路”。鉴于这种情况,政府要积极建设公众参与的新渠道,拓宽已有的参与渠道,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比如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网络渠道。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必须要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只有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才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钱凤珍,白丽荣等.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为例[J].北方环境,2013,(7):83-85.

[2] 梁晓.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2.DOI:10.7666/d.d212774.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99-02

2012 年 11月,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由一个正在普及的观念提到了政治语言的高度,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中,公众参与仍然存在若干限制性因素,因此必须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施行,我国的社会管理思想、模式、原则也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动态管理替代了原先的静态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服务型社会的构建,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一些地方政府为公众参与开辟了一些有效的途径,比如公民听证会等,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忽视公众能动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对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仍然死板的认为在服务型社会中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公众是客体。这种观点主要是受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公众参与意识的薄弱与参与能力的不足。政府对其在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角色、功能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渠道相对狭窄

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不但政府信息的公开途径较少,而且内容模糊,使得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或逐渐趋于形式化。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然而,随着转型社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流动性增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有赖于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健全的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而长期以来政府对各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狭窄。在“官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组织附庸于政府而缺乏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途径。

3.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化保障缺失

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政策法规体系与机制还不健全。虽然《宪法》明确指出广大公民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和义务,但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的具体法律法规针对公民参与的制度、程序方式及渠道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解释。不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势必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对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形成公众参与的机制,以尊重公众参与的权利和保证民意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集中体现在其法律体系和公众参与的民主运行程序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未出台关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公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法律地位就难以保障。

4.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虽然有了提高,但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参与能力还不足,普遍存在参与的盲目性。社会管理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社会管理就需要有科学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公众参与则依赖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理念更新,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能推进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当前,社会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全社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局限于科教文卫及人口等,对更加重要的社会组织、社会舆论等问题重视不够;政府的新的社会治理观念还未完全向“服务”理念转变,受“管理”体制影响下的公众缺乏参与的主体意识,加上普遍认知水平的局限,公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权利观念和组织化表达心愿的意识薄弱。

二、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

良好的社会管理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繁荣的程度,同时也是人类井然有序生活的重要根基。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就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完善的方面。

1.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理想的社会管理是由政府进行规范并协调公众参与的一种社会自我管理的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控制式”的管理为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实施管理的模式,而且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公众合法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和肯定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维护公众参与的权益。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应做到真正尊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到侵害,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

一是从法律上明确公众的参与权,实现公众参与有章可循。要明确参与者调查研究和收集信息的权利、与主管部门沟通协商的权利、表达意见受到保护的权利,并明确其遵守国家法律的义务、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等。

二是加强行政程序立法。政府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对参与过程的组织、运行到作出决策、政策、决定进行法律规范,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重要。公正、公开、参与、诚信的行政程序能够为行政机关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职权设置一个基本的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

2.培养公民社会,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合理公民社会有助于公众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与自觉意识出现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社会组织在公共领域逐渐出现了发展的迹象,这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国家要积极地对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鼓励和引导,规范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监督制度,保障社会组织进入和谐、有序的发展轨道,消除社会组织当前发展的困境,并将社会组织加入到社会管理的结构中。

3.平衡社会利益,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动力保障

实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有效互动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利益的平衡为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社会保障和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平衡社会利益,协调利益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了公众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动力因素。要逐步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切实尊重、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人权,确保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广泛宣传劳动光荣的理念,赋予劳动者崇高的社会地位,加强劳资关系的协调,充分保障和提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加强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公民的文化素养、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及政治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管理的管理水平。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公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众的集体观念,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重塑政府社会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公民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措施来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让公众发挥主人翁精神。

一是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才能助于沟通,进而改善公众参与的消极态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是把抽象的政策分解成具体的政策措施,让公众了解政策与自己的相关性,让大众有能力影响社会政策及社会管理。当他们的意见受到重视、建议被采纳、问题被解决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会增加。

三是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公众整体知识水平。政府应树立以公民中心的文化意识,加强对公民政治、法律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和培训,使公众成为有理性思维的、能运用自身文化知识的社会管理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杨雪冬.社会管理要克服四心及三则[EB/OL].创新网,2011-07-22.

[2]杨卫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9-30.

[3]任禾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扩大有序的公民参与[J].探索与争鸣,2007,(10):42.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9

论文关键词 地方立法 公众参与 法治

一、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意义

公众参与,是指政府及其机构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而影响公共决策,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特指公众直接参与地方权力机构、地方行政机关创制、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和制度,是与公民选举代表参与立法相对应的公民参与方式之一。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具有确立地方法规正当性、地方法规适应性和地方法规权威性的价值。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

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有权管理国家,有权参与立法。但以往在“全能政府”的条件下,公民的立法参与权得不到有效行使,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参与权,导致其主体意识逐渐淡薄,对地方立法表现得极为冷淡。因此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有利于唤醒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立法过程中地方立法机关往往关注的是本地区政府职能和权限条款,在制定法规时往往扩大权力,减少责任;而公民、法人关注的则是自身权益问题,他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法规的公平、公正和完整。当地方立法机关的权力不断扩大、责任不断减少,而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表达时便容易引发公众和立法机关的对峙,滋生社会矛盾。因此,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不仅可以弥补以往立法中缺少管理相对人意见的缺憾,还可对行政机关权力进行监督、制约,能够化解地方立法机关和公众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

在以前公民立法参与意识较弱,并不关心法律法规如何出台、如何规定,当某一规定涉及自身利益时常常表示不满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严重阻碍地方立法顺利进行。而今公民立法参与意识逐渐增强,不仅关注地方立法、学习地方法规,而且对所制定的地方法规能够表示理解和支持,在这一立法参与过程中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显著提高,不仅保证了地方法规的顺利贯彻执行,而且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化程度较低,公众的民主、法律意识比较淡泊,加上公众自身环境、利益、性别、年龄、职业等条件的限制,除了一部分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以外,其他群众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尤其是外来人口,由于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不那么熟悉,更加会感觉无所适从。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地方立法就是当地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忽略了自身所应有的参政权力,只关注自身利益、眼前利益,对那些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地方立法不够关注,缺乏参与地方立法的激情与兴趣。

(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让公众直接参与地方立法最主要的途径是开展立法听证会,但在实践中这一方式大都过于注重形式,搞排场,导致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成本高,收效少。座谈会、论证会、协商会等也是目前实践中大力推广的,但就目前观察而言这些参与方式所针对的只能是很少一部分人,广大公众要想全员参与很不现实。网络征求民众意见最近也很受推崇,但它是否能够征求到各个年龄层次、各个职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意见,以及征求来的意见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有利于地方立法活动的展开,都还值得探讨。

(三)公众参与缺少平等对话机制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方式和渠道较少,多数情况下是由地方政府主动通过公报、新闻媒体、会、布告等方式将立法信息公开后公众才能知晓,否则公众很难获取相关信息。就这层面来看,地方政府享有主动权,而公众则显得比较被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参与地方立法活动时,公众提供的建设性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常常得不到立法部门的重视,参加听证会很多时候也只是走走过场,使得公众认为自己被政府牵着鼻子走,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很大程度上自己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都受到制约,在地方立法活动中自己参与不参与根本没区别,感受不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政府与公众很难有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不能形成互动,民主立法尚有难度。

(四)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没有一个统一健全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宪法、立法法虽然都涉及到了公众参与立法的相关细节,2008年5月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在法律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律规范。现有法律中的规定大都过于原则化、宽泛化,在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参与的范围以及参与的保障和司法救济等方面没有具体规定,给公众参与立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三、对推进和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建议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补充和完善,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笔者将结合上述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缺乏参与地方立法的热情与积极性,那就需要地方立法部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地方立法。地方立法部门可通过电视节目、新闻媒体、广播等形式定期向群众通报地方立法的内容、范围、技术指标要求等,给民众提供一个了解地方立法的机会。同时要多邀请公民参加地方立法座谈会、听证会;聘请公民担任地方立法监督员。此外,要主动到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地方立法专题讲座,发动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应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参与地方立法,借此提高全体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另外,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多以个体形式出现,处于无序状态,因此需要地方立法机关适当加以引导,尤其要引导个体公众所在的不同利益团体参与地方立法,鼓励各类利益阶层团体对地方立法发表各自意见,以利益团体名义参与地方立法则公众意见较为集中,易于提高其参与地方立法的影响力和主动性。

(二)建立多元化公众参与途径

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部分,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客观需要。法律法规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必须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实现公众参与立法途径的多元化。除了充分利用并完善传统的电话、函件、意见箱、网站留言版、民意调查问卷、邀请市民参与有关的展示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意见外,还应当勇于创新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征求意见,如网络听证等,创造更多机会,使广大群众与立法者和决策者能共同进行讨论、商议、评估、选择。对于效益很好的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应当将其固定化、制度化,成效不高的方式就应当扬弃。地方立法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将立法程序依法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享有地方立法的知情权,接受公众的监督,真正让公众参与立法深入人心,端正对公众参与的认识,放下身架,弯下腰来倾听公民的意愿,而不是召开多少座谈会、征集了多少网上意见,要知道专家座谈会和论证会、网上征集意见等方式都各有其局限性,不能代替真正的公众参与。

(三)搭建公众参与的“支持平台”,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地方立法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要在本地区实施,就应当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固定的广告牌、宣传册、网站,向市民公告并进行宣传,鼓励民众主动参与到立法的活动中来,转变当前立法部门主导型的公众参与模式,转向交涉性的沟通模式,尊重民众的意见,对民众的意愿给予关注并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否采纳都要及时作出反馈,让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成为公民的切实权利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们可以考虑在立法过程中,创建一个便捷的信息处理系统成为公众参与的主要支持平台。比如,立法部门将政府网站作为通告、收集评论、公布法规的重要渠道,公众也将政府网站作为获取立法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这样一来就能努力做到立法公开透明,把立法部门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置于阳光下,接受群众参与和监督,防止立法权被寻租,遏制不当利益法制化,推进立法的公共参与,加快公众参与立法的法制化进程。

(四)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篇10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镉污染耕地面积为1.33万公顷,涉及11个省的25个地区,并有11处污灌区土壤镉含量达到了生产“镉米”的程度;七大江河水系中,水质完全丧失使用价值的河段已超过40%;我国人口众多,每天生产的工业和生活垃圾数量惊人,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垃圾渗滤液直接排进河道污染地表水或是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另外垃圾的随意焚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公众身体健康;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我国GDP总值的15%。

环境污染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和治理。但是作为政府的有限资源无法完全延伸到污染控制的各个方面,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不仅只是政府部门的事。因此研究健康、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环境困局。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研究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的进步与完善,有利于我国公众参与水平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材料、化学品的出现,使污染物的种类增多、污染机理复杂多变,污染程度更大。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绝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所在。

2.当前中国公众参与发展情况

2.1 公众参与相关立法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强调环境保护要“依靠群众,大家动手11”1979年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作用”的政策。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颁布。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要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0”。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专门性规范性文件。

2.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件

随着我国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一些环境意识较高的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全国环境污染公众举报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例如,圆门园防渗膜事件,福安事件,厦门PX事件,北京六里屯事件,广州市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等,都是公众积极参与推动的结果。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发生了因环境污染而诱发群体性事件,例如浙江省东阳市和新昌县爆发的农民暴力抗议环境污染事件。

这些事件表明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发展迅速,在公众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同时,浙江省的农民暴力抗议事件,也说明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继续完善,以处理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 3环境保护NGO组织的发展

NGO又称环保民间组织,1994年3月国内第一家环保NGO“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1996年又成立了‘‘地球村”和‘‘绿家园”,随后NGO组织蔓延到全国各地。例如,长沙市雨花区成立了”绿色联盟”组织,并且创建了相关网站。可见,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发展迅速。

上述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福安事件”,以及北京六里屯事件,广州市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都凸显了NGO组织的作用。2009年6月25日,25家环保NGO与四五十位公民联名向国家环境保护部递交了对金沙江水电叫停的回应呼吁书。2009年12月5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本土共有20余家NGO参加,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环保NGO完成了精彩亮相,展现了中国NGO在国际事务参与中的力量。

由此可见,我国的NGO组织发展喜人,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我国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大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任重道远。

3.当前中国公众参与存在问题

公众参与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的努力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发展进程,但是参与水平与参与深度仍然满足不了环境保护的需要,作用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3.1 公众参与形式单层次低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层次低,形式单-,主要集中在公众参与初始阶段的宣传教育方面。参与的方式大多采取通过单位活动或节假曰,象征性地搞一些环保活动,公众参与缺乏持续性,注重形式上的参与,参与的内容和深度不够,没有同时,公众参与的领域没有触及和深入到环境决策方面,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公众参与水平较低。

与此相比,日本治理琵琶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琵琶湖治理过程中,一方面,日本政府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时提供琵琶湖环境状况及对策实施报告,吸引公众参与制定治理方案,使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公众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把湖区治理与自身的利益紧密结合,不断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实现了政府与民众的良好互动。

3.2 被动参与为主,事前参与不足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虽然出现了‘‘圆明园防渗膜事伴”“福安事件”等主动参与形式,但仍是以污染发生后的参与为主,属于一种被动参与。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往往具有滞后性,恢复起来非常困难,这种被动参与极为不利于及时有效地预防污染危害和避免环境纠纷发生,是一种狭义上的参与,与公众参与的宗旨有很大差距,也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把环境污染的苗头及时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大革命带来的污染恶果后,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特别重视,社会监督力度也很大。这主要得益于环境教育的普及、公民普遍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强大的非政府组织。目前我国也十分重视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做出了相应明确的规定。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教育普及、公民平均文化程度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决定了我国环境污染预防工作的难度较大。

3.3公众参与的NGO组织薄弱

NGO组织可以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提供很好的平台。由于我国地域广阔,NGO组织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还很薄弱,规模普遍较小H。NGO组织的数量、资金、号召力、组织能力以及对环境决策的影响力等都很有限[4,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也为切实地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带来了不利影响,加大了我国的NGO组织与发达国家差距。

4.我国公众参与不足原因分析

4.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严重限制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民众为生计忙碌奔波,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环境保护和投入到公众参与这一公益事业中来。此外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过份追求GDP,忽视了环境保护,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后。

4.2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均由政府主导。中国脱胎于小农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相对薄弱,公众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但由于环境问题伴生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无处不在,环境问题的解决,单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公众的广泛参与。我国这种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环境政策,忽略了公众参与的力量,阻碍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难以得到切实地实施。

4.3相关法规还不完善

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而应急出台的,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况且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一些配套的措施还不完善,例如,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虽然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但在参与的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公众根本不知道该用何种参与方式,更不知道什么样的方式是最合理最合法的H。

4.4我国环境教育总体滞后

虽然我国大力推行全民素质教育,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文化水平差异大,民众环保意识参差不齐,这一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环境教育将是一个长期久远的工作。

随着我国环境教育的深入,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市民环境意识提高的较快,但是一些小城市或者落后地区环境教育工作明显滞后。环境教育的滞后导致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差,自主意识不强,有的公民由于对环境污染认识不足,导致本可以避免的或者不必要的污染发生。

4.5环境利益处理机制还不完善

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环境安全问题,同时也与经济、利益问题密切相关。在遇到潜在环境污染或者处理污染事故时,相互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缺失,容易使各方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导致环境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

云南阳宗海排污企业向湖泊排放大量污染物,村民对此投诉不断,但是由于当地政府只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村民与企业间环境利益的协调不够,最终导致阳宗海重大砷污染事故。此外浙江省东阳市和新昌县爆发的农民暴力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也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污染企业与公众的利益而引起。这些事件不仅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公众参与的良性发展。

5.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解决环境问题。

5.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和健全公众参与法律、法规和投诉处理制度,纠正不足,弥补空白,明确公众的环境权益,并积极落实;建立和完善环境利益处理机制和约束机制,协调好各方矛盾;建立环境保护问卷调查、群众信访和听证会等制度,使公众拥有合法、有效、便捷的渠道来维护切身利益,参与环境决策与管理;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及时向公众提供环境状况信息、环境保护对策及实施进展情况。

5.2 环境信息公开化

严格执行国家2008年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对妨碍《办法》执行的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环境信息定期向公众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实现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前提,有利于公众参与对污染企业的监督,防止重大污染隐患出现。

5.3 加强环境意识宣传

将环境保护纳入义务教育,从小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公众参与的宣传力度,尤其是环境意识薄弱及污染严重的地区,在全国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氛围。虽然有不少人士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公众是环境保护的源动力和主力军,只有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

5.4建设公众参与新渠道

开辟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新渠道,例如建立公众监督、讨论大项目建设机制,政府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引导公众网上监督,通过论坛讨论的形式征集公众对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实现公众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5.5鼓励环境保护NGO组织发展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西方国家的环保运动(如美国)是通过民间组织自下而上推动的,这些民间组织通过起诉、呼吁、请愿等方式实现对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补偿、监督和控制0。环境保护NGO是非盈利性社会公益组织,NGO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健康、健全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NGO组织影响力较弱,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关的参与机制,鼓励NGO组织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必要时给予政策扶持或_定的资金支持,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政府资源,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顺利运行。

5.6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环境问责制

在我国政府部门存在问责制,但是现行的这种问责制是自上而下的问责,处于下层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数量庞大,这种自上而下的问责制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建立自下而上的问责制,实现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7加快经济建设

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改善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综合国力上去了,人们生活富裕了,才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经济越发达,人民群众的环境要求也会越高,意识也越强,也更有利于公众参与层次与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