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演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4:07:26

公众演讲

公众演讲范文篇1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公务员之家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公众演讲范文篇2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公众演讲范文篇3

作为人类交际和交流的一项重要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公共演讲语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对话现象。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和听众有意识地参与到一种有效的互动活动中,演讲者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有效地和听众建立内心的对话,引起听众对演讲者在某一政治或社会问题态度观点上的共鸣,从而影响听众的态度和行为,达到交际的目的。[1]13受语境的影响,比起日常随意交谈来,公众讲演非常注意选用意思准确而鲜明的词汇。为了使演讲清晰、准确,一个好的演讲者都倾向于选用具体、熟悉的词汇,而不是抽象、不熟悉的单词。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一般说来,劝诱性公众讲演不应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2]

评价理论属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范畴,它发展于90年代,是由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和怀特教授提出的,它是一个富有张力的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3]评价理论也可以称为评价系统,它关注说话者/作者对人物、地点、事物、事件、现象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及如何协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4]评价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学术、传媒等不同语篇的分析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说话者/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王振华(2001)、李战子(2004)等人对评价理论作了具体深入的介绍,并应用该理论分别分析了法律语篇和学术语篇。单旭光(2009)探讨了科技论文中的评价性手段。也有研究者探讨了评价理论在分析童话、小说等文本时的应用(单慧芳、丁素萍,2006;尚必武,2008;张竹莉,2009)。由此可见,评价理论可以用于多种语篇的分析。对于政治类公众演讲语篇,国内一些学者探讨了这类语篇中评价系统的使用情况(钟莉莉,2005;管淑红、王雅丽、罗玲娟,2006),大多对这类语篇作了批评话语分析(张蕾,2005;李明澈,2005;杨方,2008;代颖,2009;曾亚平,2009;华毅,2010),分析的结论强调了政治演讲语篇的目的性。这种视角易于偏激,忽视了演讲语篇的积极作用。与批评话语分析相比,积极话语分析同样分析社会问题,但是却是从积极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试图给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引导人们积极解决问题。积极话语分析可以修正批评话语分析过激的观点。目前对政治演讲语篇的分析局限于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的分析。[5]对政治类公众演讲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其尝试只能谈得上是为数甚少,并且其语料仅限于几位总统的数篇竞选演讲。对于经济类或教育类公众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基本是未被涉略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2008~2009两年度中教育方面的20篇英语演讲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考察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和不同评价手段的应用,具体从评价系统的核心:态度系统中的判断、情感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来阐释评价的实现过程。探讨态度资源三个子系统的使用比重、如何使用评价资源来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实现与听众的交流。通过分析他们的演说词,来研究他们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二、语料及分析方法

本文的语料是美国总统布什(3篇)、奥巴马(4篇)、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1篇)、剑桥大学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2篇)、英国首相布朗(6篇)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3篇)、新加坡教育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1篇)在2008~2009年度中就教育话题方面的共20篇英语演讲。包括布什2008年4月在白宫欢迎2008年度教师讲话、2008年5月参加中学生毕业典礼讲话和2009年1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教育改革的演讲;奥巴马2009年3月就美国教育话题演讲、2009年5月就创业和就业培训演讲、2009年9月对全美中小学生的讲话和2009年11月“下一明家”的演讲;福斯特2009年9月在桑德斯剧院的新年致辞;艾莉森·理查德2008年9月在全英高校年会上的讲话以及2009年10月就剑桥及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年度讲话;布朗2008年6月就全民教育和社会流动性演讲、2008年6月对英国专业学校与院校信托讲话、2008年9月就教育资金演讲、2008年10月在大英图书馆讲话、2009年5月就新全球化时代下的教育展望演讲和2009年5月在英国皇家护理学会就专业教育的讲话;陆克文2008年8月在堪培拉就素质教育演讲、2009年5月在国立大学JohnCurtin医学研究所就教育质量讲话和2009年8月在澳洲国立大学博尔格曼学院的讲话;傅海燕2008年11月在教师颁奖典礼的讲话共20篇演讲稿。

评价是任何语篇不可缺少的特性,这种特性在语篇的语义结构中表现出来。有评价就意味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协商,作者会设法让读者接受它所作的评价。作者的意图不止满足于客观地呈现信息,(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客观呈现),呈现信息的旨意在于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呈现信息的评价,任何语篇都是如此。语言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性手段,并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若要深化语篇中评价系统及其运作,词汇层面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因为词汇的选择往往反映了说话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在态度研究中,语言资源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及现象所表达的情感,利用词汇资源对行为进行判断以及对事物的价值进行鉴赏。指导评价的有关理论之一是马丁的评价理论。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评价系统主要通过评价词汇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Martin的评价系统重点放在词汇层上。马丁将态度系统三个子系统从不同纬度进一步分类,并示例列出对应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在本文是参考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积极消极词汇[6]49-50和英语中表达喜好、厌恶、渴望(likes,dislikesanddesire)、喜悦和郁闷心情(pleasantandunpleasantfeelings)的词汇,[7]131识别和确认评价系统,对每篇演讲稿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本文的定量研究是结合使用ROST,Antconc等软件进行词频统计,以求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语料分析及讨论

(一)评价词汇整体统计

本文参考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积极和消极词汇,对每篇演讲稿仔细分析,整理统计出在该20篇教育类英语演讲(总字数53,318)中态度系统中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表1教育类公众演讲语篇中评价词汇的统计

语篇中的1344个评价词汇中,积极词汇占74.63%,消极词汇占25.37%。表达情感、判断和鉴赏的词汇占总评价词汇的比例分别为19.64%、53.65%和26.71%。在20篇教育类公众演讲中,积极词汇使用明显多于消极词汇。态度资源中表达判断的词汇最多,情感词汇最少。如果只在词汇层面识别评价语言,有些词项明显表示评价,评价是它们的主要功能和意义。例如: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这些词语具有内在固有评价意义,比较容易与非评价词语加以区别。[8]2进一步分解这些评价词类,它们在该20篇演讲中的使用详情如表2所示。

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占总评价词汇的比例分别为10.34%、8.48%、74.4%和6.77%。在1003个积极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占10.97%、8.08%、74.38%和6.58%。在341个消极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为8.5%、9.68%、74.49%和7.33%。在积极和消极词汇中形容词使用最多,副词使用最少。

(二)词汇层面的积极话语分析

教育类公众演讲中,积极词汇的使用明显多于消极词汇,使用最多的评价词汇是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利用ROST统计软件对该20篇演讲稿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积极词汇统计结果见表3。表2教育类公众演讲语篇中的评价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20篇教育类公众演讲语篇中的表达态度系统的积极词汇,都是演讲中常用的借以表达态度的词汇,如good、opportunity等。从不同词性的高频词可以看出,在教育类演说语篇中,演讲者运用常用的基本积极词汇来吸引听众,使他们的演说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意识到目前教育现状和前景,把握机遇,发展教育。如果在演说中采用过多的消极词汇,听众势必会感到乏味,渐渐转移思维,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样的话演讲者就很难达到和实现演说的意图。通过评价性手段在语篇中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和判断。

积极话语分析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冲突,力求用积极的话语分析推动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一点来看,很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9]积极话语分析把话语看作客观实在,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工具对话语作词汇语法的功能分析,从而求得对话语整体意义获得的过程作有理有据的解释。较为全面地分析对象和更具建设性的分析目标是积极话语分析理论的精华部分。[10]鉴于演讲者更倾向于使用意义准确清晰的单词,本文首先从词的层面,来分析演讲者态度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现就奥巴马在2009年3月10日所作的美国教育演讲为例,来示范如何对其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本演讲中总统强调了美国教育策略的五个方面,演讲激情洋溢、铿锵有力、鼓舞人心。有一部分是这样描述的:“Solettherebenodoub:tThefuturebelongstothenationthatbesteducatesitscit-izens———andmyfellowAmericans,wehaveeve-rythingweneedtobethatnation.Wehavethebestuniversities,themostrenownedscholars.Wehaveinnovativeprincipalsandpassionateteachersandg-iftedstudents,andwehaveparentswhoseonlypri-orityistheirchild’seducation…”。显而易见,这些下划线词都是表达了积极的判断,是易于统计的。总统在谈到本国教育发展总体战略、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时主要使用正面判断和鉴赏的词汇手段,传递着对本国教育事业的信心和期望。最好的大学、最知名的学者、富于创新的校长、热情洋溢的教师和极有天赋的学生,这些要素保障了成功教育的实现。通过教育改革,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动力机制,自我开导潜能。奥巴马总统承诺积极应对挑战,加强领导和决断,制订面向未来的教育决策,确保所有美国人接受全面教育,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憧憬未来发展的同时,总统对不尽人意的客观现状是很有警觉意识的。“Therelativede-clineofAmericaneducationisuntenableforoure-conomy,it’sunsustainableforourdemocracy,it’sunacceptableforourchildren———andwecan’taf-fordtoletitcontinue.”相对下降的教育质量与繁荣经济、发扬民主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容忽视的。在谈到具体的教育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时,总是会提到不容乐观的、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这时就会倾向于使用消极词汇以表达负面判断或鉴赏。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傅海燕2008年11月的演讲是这样结束的:“Iwouldalsotakethisopportuni-tytoacknowledgealltheSPEDprincipalsandteach-ersforyourcommitmentanddedicationtospecialed-ucation.Becauseofyourdedication,ourspecialneedschildrenwillhaveamuchbettereducationandasaresultabetterfutureforthemselvesandtheirfamilies.Thankyouforyourgoodwork.”部长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奉献特殊教育的教师。由于他们的奉献,孩子才会有一个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将来。下划线标注的不同词类也是20篇演讲中的高频词。不同词类多以表达积极的情感、判断和鉴赏,积极憧憬着美好的教育前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企图识别语篇中那些表示比较、主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词语语法信号,找出评价性词语,并给予分类。由于词语既有本义,又有隐含意义,建立评价性和非评价性词语的标准并非易事。

本文得益于主要参考了马丁和怀特教授研究的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积极和消极词汇示范例词,对语篇逐一仔细研读,数次分析统计表示态度的词汇。

(三)句子层面的积极话语分析

识别评价意义不但应该在词汇层面上进行,还需要在语法层面上进行,同时还需要从整个语篇的角度来审视各种评价性手段的系统性。评价意义是语言各个系统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语篇中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信息单位以及及物性系统中的有些过程也存在着人际意义,表示了评价。[11]评价意义除了通过小句中的词汇语法手段来实现,同时也贯穿在整个语篇,可以分布在众多句群里,现举例示范如何在句子层面进行积极话语分析。

剑桥大学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2008年9月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Thatdiversityisarealstrengthforstudents,forsociety,andalsoforourindividualinstitutions.Ibelievewestillhaveworktodotomakethatstrengthfullyevidentandwel-comed.”此语境给人们的启示是:学术多元、风格迥异的学府,对学生、社会等来讲都是多赢的真正实力。要充分彰显这种实力,任重而道远。单从词汇层面不能够对其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因为两个整句才是表达的一种积极判断。

再如,奥巴马在2009年3月的演讲中有这些阐述:“Forweknowthateconomicprogressanded-ucationalachievementhavealwaysgonehandinhandinAmerica…”,“Thefuturebelongstothena-tionthatbesteducatesitscitizens…”。经济增长和教育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未来世界属于国民教育素养最好的国家,这两句表达了正面判断。“AndIrefusetoacceptthatAmerica’schildrencannotrisetothischallenge…”。总统不愿意看到不甘于迎接挑战的孩子,这表达的是一种消极情感。

话语分析关注的不是孤立于语篇语境之外的句子,而是语境之中句子之间存在的模式和规律性。语篇所表达表层意义通过分析意义单位较容易把握,而其表达的隐示意义往往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才能领悟其深层次的隐示意义。结合具体语境,从句子层面对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可以升华话语分析的效能,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语篇。

四、结语

公众演讲范文篇4

所谓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政府追求的是公共事务的综合发展成果,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公众?当然是政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也由过去热衷于抓经济管企业,逐渐向以主要抓公共事务管理过渡。公共事务,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各个领域。过去为做好这些工作,我们一向提倡走群众路线,一向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走群众路线”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公众参与”有何区别呢?区别在于,走群众路线强调的是政府的领导方法与群众的义务,而公众参与强调的是群众的权利与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就是说,前者属于义务本位,后者属于权利本位。这种权利本位的转变,正是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后的一种观念转变,也是执政党合法性重要的政治基础。群众有权利理直气壮地参与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有权利对公共事务过问、咨询、提意见,政府部门不必担心自己的权力会被削弱被监督,不必将这些权力当成禁区而不准群众过问。

说到底,官员的权力只是义务,而群众拥有的是权利。因为公共事务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是公共事务的真正主人。

二、什么是环保公众参与

环保当然是公共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978年,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中国应制定环境保护法;1982年,中国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写入了《宪法》;1984年,中央将环保提到了“基本国策”的地位;1992年,中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5个统筹发展,环保越来越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环保工作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由于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是由于群众对此愈来愈不满,是由于我们治理的速度似乎愈来愈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为什么?是因为人口过多、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太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太落后等多种原因。但从更深层次上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

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量来自于公众,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过量使用农药对环境和生物具有巨大破坏作用,这是现代环保思想的开端。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群众参加了环保游行,这一天被称为“地球日”而得到永久性纪念,这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

单举一下日本的例子。日本相对于中国,人口资源压力更大,但却是世界上环保搞得极好的国家。凡近年到过日本的人,都对日本的环保赞叹不已。但日本在上世纪中叶工业化进程中,也曾经历过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环境污染受害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媒体也参加进来追踪报导有关污染事故,日本许多地区还成立了反对环境污染的民间组织对污染企业展开了斗争。1970年,日本反对只发展经济不考虑环境保护的市民人数第一次以45%对33%的比例占据社会主流。自民党的选票为此从58%降至48%。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参与,使自民党与日本国会也开始专门讨论环境公害问题(史称“公害国会”)。1967年日本颁布《公害对策基本法》,1974年日本颁布《公害健康赔偿法》,以后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规。特别是《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用环境文化理念去促进国民自觉的环保意识与道德素质;用强制性手段推进新能源的使用,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耗;既要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也要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要对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经过10年努力,使日本形成了一个人口、资源、环境、文化相互协调的循环型社会,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这个例子说明,真正治理好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政府的高效率,也不仅要靠国民的高素质,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更为重要。

中国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不足是重要原因。中央早在1978年就明确规定: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长期不改的,要停产治理,并追究领导责任,实行经济处罚,严重的给予法律制裁。但二十多年下来,有多少官员因污染环境而受到法律制裁了呢?又有多少因发展不当而破坏生态的错误政策得以根本性纠正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央从1992年就开始提出,我们究竟做到了没有?在传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政府要财政收入,企业要短期利润,官员要靠单纯的GDP增长来反映业绩,他们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环保。经常有人说,中国人生活水平太低,当务之急是先集中力量搞好经济,环保是下一步的事。其实,任何国家都可以这么说,惟独中国不成。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资源太少、环境容量太小,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变成中国人不得不选择的惟一发展模式。要实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实现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动员全社会各界人士扩大环保的公众参与,强化民主法制的监督约束机制。否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会被淡化成口号。

三、如何推进环保公众参与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环境保护是由政府首先推动。上世纪70年代初,总理就注意到了日本环境公害的惨痛教训,要求我们重视环境问题。30多年来,从“基本国策”到“科学发展观”,充分显示了历代领导人为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好的政治理念必须依靠公众来响应,必须依靠公众参与来落实,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仅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保障。

第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环保是群众的权利,而这样的权利和权益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公众参与不是施舍,也不是过去那种以政府为主体动员组织群众运动的老观念。在战争时期,我们是革命党,需要动员组织群众通过斗争去争取权利,而现在我们是执政党,要依法治国,而任何法治国家的政府,都要承认和保护群众的权利。这种在环保方面保护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新观念,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新政绩观,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益尝试,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第二要环境信息公开化。环境信息公开又称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1998年,35个来自欧洲和中亚的国家在丹麦签署了“奥胡斯公约”。核心内容是强调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随后又有39个国家也加入了该公约。我国政府为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已做了诸多努力,如每年公布环境公报,每月公布大江大河水质状况,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各传媒都在广泛地报道环境事件。但存在的问题是,公众个人要求政府和企业提供环境方面的相关资料,相当困难。公众向谁要?谁会给?谁应该给?我们缺少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动。公众的知情权关键在于要实行信息法治,我们应开始研究保障环境信息透明化的相关法规。

第三是环境决策民主化。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意义十分深远,它规定政府机关要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该规划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中国公民的“环境权益”首次写入国家法律,它意味着群众有权知道、了解、监督那些关系自身环境的公共决策;它意味着谁不让群众参与公共决策就是违法。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在法律上得到肯定,但在“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具体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就是说,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不知道如何参与。例如,最近一些计划启动的水坝项目受到公众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只表现在网上发发文章,专家们开几个会。热心的公众找不到参与决策的渠道,最后满肚子的疑惑便会选择激烈的诉求方式。因此,为公众参与影响环境的重大项目决策而制定明晰的程序与权利,是我们的义务。

第四是环境公益诉讼。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而我国现行的环境诉讼法律规定中,惟有直接受害人才有权提起民事诉讼,最后被归于民事法律管辖范畴。由于环境权益不仅仅属于私人权益,更属于社会公益,所以在欧美各国的环境法中,都普遍采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由于环境诉讼涉及到许多十分专业的技术问题,为减轻公众在环境诉讼中的成本,弥补其专业知识,各国都为公众环境诉讼创造了便利的司法条件。在我国,为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惩治力度,司法应当逐步扩大环境诉讼的主体范围,从环境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扩大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扩大到具有专业资质的其他环保组织,再扩大到更广阔的公众主体,将公众日趋增长的环境权益要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

公众演讲范文篇5

接受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的熟悉的演讲话题.否则的话,礼貌地拒绝.演讲新的主题很好,但是不要愚蠢的接受,特别是对你一个初学者.

准备要提前.但是绝对不要在演讲地准备、思考或者担心.通常试着说得简短、轻松和美好,人们会喜欢你的.

到场要在演讲开始前.让自己自然地熟悉大厅、演讲台、演讲舞台、话筒、组织者、员工和其他人.

问候尽可能多的听众,走来走去,和新面孔进行简短地介绍,对陌生人微笑,轻松的玩笑,让自己振奋起来.

在等着被叫到的时候,做在椅子上让自己身心放松.深呼吸,进行简短、安静的沉思,在脑海中想想你最喜欢的旋律,想象你的朋友在向你欢呼,或者看到你过去的成功.然后集中注意看会议进行得如何.在台上注意抬高下巴,眼光平视.

公众演讲范文篇6

八面来风助腾飞,百舸争流谋发展。近两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万XX儿女在XX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前所未有的精彩篇章。****年,全县实现GDP***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净增**万元,超过前五年增量的总和。今年1-8月,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仍然实现GDP**亿元,同比增长**%;截止*月**日,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本资料权属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同比分别增长***%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放,这个承载XX多年梦想的理念,终于成为我县经济的最大突破口,发展开放型经济,被视为XX实现率先崛起的生命线、总抓手。截止8月底,全县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内资**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更为可喜的是,现在的XX,全县上下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人和的崭新气象,正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

每一个地方都希望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就是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的最佳组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XX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低廉的生产成本、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一定能为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定能为投资者提升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各位客商远离故土来XX投资兴业,正是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化发展的朝代潮流,正成为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流砥柱。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我们对外开放的理念就是:替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为投资者服务。因为我们坚信,只有投资者的成功,才有我们辛苦工作的价值;帮助投资者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让所有投资者在XX获得成功,就是最好的投资信誉。我们对外开放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投资创业者在XX有一番作为、有一番建树。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离各位客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部门检查过于频繁,优惠政策难以兑现;部门帮扶力度欠佳,问题协调解决不到位;部分企业招工不足,难以达产达标,以及受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地根”影响,外商融资困难,企业周转金不足;土地使用权证难以及时发放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外部客观环境造成的,有的属于我们自身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的原因,我们都有责任。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谦意,请各位客商给予谅解。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不动摇,以工业园为主战场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主导战略,真正把商人当客人,把业主当家人,把老板当贵客,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真正使客商生产上便利、经营上获利、生活上安逸、政治上给待遇,推动XX开放型经济向纵深发展。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这次外商座谈会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梳理、落实责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限时解决。对属于我们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大帮扶力度,立即加以解决;对由于受外部影响的一些客观问题,我们也将全力协调,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说法,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公众演讲范文篇7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得到什么。"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

马克思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创立了科学的、光辉的产主义学说,为人类的彻底解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能选择一种最适合于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它的重压下变得意志消沉,因为我们是在为人类而作出牺牲,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到一种毫无意义的、狭小的、个人主义的欢乐之中。我们的幸福属于成千上万的人们。我们的事业虽然是无声无息的,但它将永世长存,在我们死后,善良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他们的热泪。"说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只有17岁,而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所说的话。他诞辰100周年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是还在深切地怀念他、悼念他吗?正因为马克思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才有那样重大的意义,他的人生价值才那样无可估量地巨大。

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人物,如果他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如果他没有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这样伟大了。

事实上,那些千古不朽、光照史册、堪称人类精英的伟大人物,又有哪个没有为人类的同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呢?

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马克思、鲁迅第二,但真正的有志之士,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做出伟大的成绩,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为人类造福。

一个人是不可能离开人类、离开社会而独立生活的,要使人生有价值,就得造福于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青年,要使人生有价值,就得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伟大的产主义的事业之中。

人生的价值只能和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的多少、立下的功绩的大小成正比。

许多革命烈士,年纪轻轻就为人民献出了生命,难道他们就不爱人生?不,对人生,他们也充满了眷恋,充满了渴望。但是,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面对死亡毅然决然。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耸立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死得光荣,死得伟大,他们的人生价值是那些碌碌无为而寿终正寝的人不可比拟的。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很多的。生命不息,攻关不止,为中华的科学事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蒋筑英;用美好壮丽的青春,谱写舍己救人产主义之歌的张华;用生命去履行一个公民职责的安柯;更有身残志坚、顽强学习,面对坎坷的人生之路,仍然勇猛前进的当代保尔张海迪。他们都是人生征途上的强者。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可贵的。

朋友们,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贝多芬曾说:"我必须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决不会屈服于命运。能把生命活上千次百次真是很美!"

然而生命只有一次,保尔・柯察金那段至理名言,我们每个青年都应当牢牢记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千万不要像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那样,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公众演讲范文篇8

每个人对他们的公众演讲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特定答案。但是那些答案都还可以。我所说的是你对你的公众演讲的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应该从有效的公众演讲理论中来:

被理解

被聆听

完成你的目标

表达你的个性

我在何时何处能够在台上走动

当那看上去自然的时候

当那使你舒服的时候

当那可以增强你对观众传递信息的时候

例如,当你变换话题或强调观点时试着在台上改变位置

你和你的观众建立联系要比你在台上走动位置重要。在你需要的时候走动,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的时候。

当感觉对你合适时站在台上不动,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时。公务员之家:

录像、照相机和话筒回影响站位

公众演讲范文篇9

自信

要对你自己和你的主题有信心。如果你要做一个更好的公众演讲者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许多演讲者因没准备好而失去信心。还有些人因为高中有受到过欺负的经历而信心不足。他们害怕被评价——甚至被取笑——就像他们在高中时演讲的不好经历,满头大汗甚至尿裤子了。是的,我们已经成熟了。利用所有方法工具,确信你自己就是公众演讲的牛人,从而建立自信。然后继续看下一条……

小提示:在你登台演讲之前,听听”EyeoftheTiger”这首歌,将会使你激情澎湃,信心大增。

弄清主题

那这就有了成功的一半。马上去学习了解这个主题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自己都讲不通,需要彻底弄清你主题。绝不能因每句都出现“嗯”啊”之类的语气词而毁掉你整个演讲。研究你行的课题论点—至少不要像个结结巴巴的白痴。被选出来做这个演讲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主题深有了解。那你演讲将会是垃圾,而且你听众将会向你扔烂西红柿。嗯,如果他想要,会那样做的会的

小提示:准备一些小卡片。

提前排练

研究了解你的题目是一方面,但是实际上,把信息传达出来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事情。当所有灯光关掉,聚光灯对准你时,突然要演讲了,无论你对你的主题有多了解,此时总会令你有些怯步。这里,提前排练是必须的。,通过在镜子前对你个人的葛底斯堡演说词几个小时的排练,你将会找到你的节奏,目视的方向以及你的语调。当你登上了讲台时,那就像是骑上自行车,轻松自如。除非你不会骑自行车。

小提示:将你的排练录下来,反复地查看并调整改进,直到你自己完全满意。

衣着得体

这有两种。当然,你想要在这个特殊的场合着装得体——可穿一套西服或只是一套你从K市场(美国一家大众化廉价超级市场)淘来的便装。不管着装要求,你先要确保它是否有你需要的舒适性。如果服装太束缚,太紧,太僵硬,诸如此类,那这将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从演讲中分心。如果要求穿西服,那就穿一套你能运动自如的西服,千万不能感觉发痒不舒服。我们憎恨瘙痒。

小提示:Freeballin’已经推进了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演说。你是在这里听说到的。

放松

突然上讲台的焦虑和拘谨将会转化为紧张的声音,使人显得精神极度紧张或不安。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做演讲练习。你知道“舌尖,牙齿,嘴唇”等在不停的重复运动。那可以放松你的喉咙和舌头。然后再做些伸展运动来放松你的肌肉。尤其是你的后背,肩膀和腿需要放松。等到你登上讲台,你将会很放松,就像那些住在当地百事达停车场的大众厢式货车里的帅哥们一样自在。

小提示:上台之前喝两杯伏特加将会很管用。

与观众交流

严谨地传送你的思想是在完成你的工作,这毫无疑问,但是这样的人和公众演讲的人的区别在于人与人的接触。你需要与一些听众进行交流沟通,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些人将会是你的支持者,你可以号召他们,或将会是坐在前排的那些你可以直接对话的人。你在演讲过程中,也许会向他们提问,这也将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法,可以使你走下讲台,来到听众中,设身处地为他们思考。同时也可以使你释放压力。如果你没有考虑到给观众提问,那尽可能地进行眼神交流。因为即使你是一个人在讲台上,但你仍然是大家中的一员,对吗?

学习罗宾·威廉斯(知名喜剧演员)

公众演讲范文篇10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具有一定社会角色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不是舞台)的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是艺术表演),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第二节演讲稿的结构

从内部结构来说,演讲需要形成或创造现场的情绪氛围,所讲的内容应该较为集中,通常一篇演讲稿“最多只能讲两三个问题,而且这两三个问题还得很紧密地在逻辑上串连起来,以层层推演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地展开,这时最忌的是平面罗列:甲乙丙丁,1234,abcd,尤其成为大忌的是先亮论点,后举例子。这只能使听众停止思考,甚至昏昏欲睡。分散的论点和被动的(亦即无分析的,不能发展论点的)例子,无异于催眠曲。”而“在演讲比赛中,尤其要求集中论点,因为时间的限制更大。”(孙绍振:《关于演讲稿的写作》)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但是,由于演讲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活动,因而演讲稿的结构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有特殊的要求。

一、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二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义所释,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