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十篇

时间:2023-07-17 17:03:00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1

在很多地方,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还要根据当地的实情,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举措,才能完全将问题根除。舒兰市是国家重点商品基地县,2011年粮食产量创下105万吨的历史新高,目前舒兰市拥有6667公顷部级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一个,有机杂粮、水稻、黑木耳基地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三品”基地规模2万公顷。“三品”认证产品64个;认证企业18家。通过“三品”认证,助推了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000余人,实现产值4.9亿。洪德堂、富野、天永、舒兰禾、非我莫黍、舒朝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的涌现,极大增强了舒兰市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为活跃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发展生态农业,舒兰市统筹规划,根据市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是推进工作的基础,可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媒体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加大绿色农业标准知识的宣传,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绿色农业意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在农民培训方面,要深入基层,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多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设。与此同时,对依托项目建设培育起来的绿色园区加大其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积极、主动、自觉地发展绿色农业的风气。

构筑农业生态群一方面以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建设为契机,根据区域优势,对宜林宜牧等地区因地制宜相继开发,对因不合理种植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展进一步的治理,另一方面加强保护现有生态资源,杜绝新建有污染项目进入舒兰区域,构筑多种类的高效农业生态群。

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改变传统方式的粮食单一种植,向绿色水果、蔬菜、药材以及禽、肉、蛋多元化发展。其次,加强认证产品和地理标志的使用,整合资源,达到互利共享,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扩大“三品”规模,培育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品牌效益好、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群。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的一个创新,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强化服务,推广新技术。为确保绿色农业稳步快速发展,发挥农业技术资源优势,把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到一起,起草标准、汇集技术,加快绿色标准技术推广。其二,利用生物工程、生态环保、基因工程等绿色环保综合配套技术,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盲目用药。

建立绿色基地拓展市场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内企业也将走出国门,走国际化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绿色产品基地,提高产品生产标准,扩大生产规模,理顺出口体制,加大资金投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阻碍,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环保、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新标准,保证当地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商机,增加出口份额。

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 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 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③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遗产学的潜力;④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沼气池的建设是一项具体的基础的农业生态生产方式,要不断地提倡和巩固;⑤注意节约和保护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其中目前我国推行的沃土工程是一项非常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体系将是生态农业一项主要的发展方向。

    3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生态农业的真正普及和发展,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有效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层的农民来说还存在着知识水平有限,发展生态农业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深入地贯彻实施。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服务与技术同等的重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有关生态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对生态大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提高和优化服务体系,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 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大推广力度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市场要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产业具有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组织建设市场、企业、基地和农户紧密相连的体系,搞好生态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已经成熟的产业化体系要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同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县所、县校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需求。

    5 其他方面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非农业强国,对于现在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

    加快基础理论的研究,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政策和推广,增强农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我相信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好的改观,保证农业生产向着持续、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五化即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绿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3

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较为关键。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土地资源、农业生态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等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针对农业资源的内涵及研究意义展开了论述,并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逐步地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上的不足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措施研究

一、农业资源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一)内涵

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所运用到的各类资源统称为农业资源,其主要包含了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上的各类资源。农业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原本就天然存在的,例如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物种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和发展来说是最为基本的条件。而社会资源则是指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需要的资源,其主要包括了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投入资金等。

(二)研究意义

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应用对于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为此针对如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应作为日后开发的重点。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土地资源逐年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日益下滑、农业资源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和完善等。因此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

从大体上来看我国农业资源正朝着逐渐减少的形式发展,尤其是在耕地资源的总量上更是处于下降趋势。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心。农业资源相关法律也需要逐步完善,法制的构建对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耕地资源总量逐年下降

随着对土地资源的随意开采和使用,这些年耕地资源的总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数据上来看以往人均耕地数量可以达到0.106公顷,但是随着非法占用耕地进行项目建设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现如今人均耕地数量已然下降到0.094公顷,并且耕地总量大约减少了850万公顷。加之从21世纪开始我国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6%,高速增长的人口也给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些数据表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迫在眉睫,因此提出科学利用耕地资源的举措是关键。

(二)农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农业资源的浪费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现如今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形成边使用、边改造的局面,而这种情形的形成也是因为我国缺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已经超过了350万公顷,每年平均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2万公顷,同时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增加到262万公顷。这些数据裸地反映我国农业生态问题的严重化,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业资源相关法律不完善

不仅如此农业资源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建设工作还有待完善,这主要是因为异地开发、农用后备资源拍卖、掠夺式资源利用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导致农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逐渐构建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资源流转和有偿使用等问题。

三、如何做好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尤其是针对耕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尚存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科学利用耕地资源

要想进一步做好对我国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要制定合理且科学的计划从而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从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来看,其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综合治理和耕地改造,建立起高效农作物生产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耕地的高效利用,同时也会因此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应该积极建立耕地保护区,并积极种植树木从而减少土地荒漠化现象。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可以不断促进现代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工作的开展对于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为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保护农业资源,并以环境优化、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不断开展生态农业降低环境污染,逐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水资源的保护上,其可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或者通过地下输水管道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当前现代化农业的重点项目,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技术上的交流也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具体的研究中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对于解决和约束我国农业资源不合理现象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为此加快法律法规工作的落实十分关键。首先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产权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其次要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制度,并且要保证农业综合性法律法规的地位,切实地将法律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结束语

如何做好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研究重点,为此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有所帮助。其中科学利用耕地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等,这些都是提升我国农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进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切实地落实于实践当中。

作者:熊苏雅 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市北碚区

参考文献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4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创建思路;示范;三亚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后,中央制定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1]。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2017-2020年拟建300个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海南省则首次提出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两减、三增、三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并在三亚开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2016年,海南省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十大工程,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2]。三亚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先行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区位、资源、资金和政策的优势,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的条件完全具备,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争取早日实现创建成功。生态循环农业早期因沼气池的建设利用,主要是指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种养模式,后期其内涵不断丰富,浙江省[3]、重庆市[4]、安徽桐城[5]、江苏镇江[6]、浙江舟山[7]都系统地总结了当地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立体种养结合、种养加一体化、沼气综合利用、生态旅游观光等方面,其中许多思路值得借鉴。但三亚属于典型的热带地区,具有当地特色的热带农业特征,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适合当地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思路。笔者长期在农业部门工作,负责过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治理,现结合三亚农业实际和全省创建活动要求,提出三亚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的一些思路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1总体思路

围绕全省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的具体要求,遵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结合三亚农业特色,紧扣“减、改、管、用”四字要领,以化肥农药减量节水、种养方式模式改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保障,总结构建产业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三亚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环境生态环保的最终目标。

2创建目标计划

从2017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活动,到2020年,力争全市创建3000hm2示范区,实现化肥、化学农药、灌溉用水量减少5%,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80%以上,标准化生产率达60%以上,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的目标。

3具体措施

3.1化肥农药减量节水3.1.1化肥减量2014-2016年,三亚市财政投入约1000万元开展3000hm2的耕地地力保育,主要应用于耕地种植的水稻和蔬菜等作物,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以往实施耕地地力保育工程的基础上,为持续改良土壤、实现化肥减量,就需要接下来争取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并逐步兼顾在芒果等大宗热带水果上实施。通过应用土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技术措施,4年推广应用2000hm2,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力争实现减少化肥用量5%的目标。3.1.2农药减量三亚作为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从2008年开始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已总结出适合三亚当地热带特色农业生产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涉及水稻、瓜菜和芒果等大宗作物,累计推广8000hm2,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农药减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接下来需要争取实施病虫害绿色统防工程,组织农民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开展统防统治,主要采取悬挂诱虫色板和诱捕器、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措施和植保无人机飞防等统防模式,4年推广应用2000hm2,以集中统防的模式提高防效,力争实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的目标。3.1.3节水减量节水减量多采取设施节水和农艺节水两种方式。设施节水主要是应用田间滴喷灌系统,目前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约4000hm2。农艺节水主要是应用土壤保水剂,目前还未推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节水减肥,接下来需要争取实施水肥综合利用工程,4年推广应用1000hm2,主要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把化肥等溶入水中,然后借助喷滴灌设施,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节约生产用水,力争实现节水5%以上的目标。同时,着手开展土壤保水剂的试验示范工作,丰富节水措施。

3.2种养方式模式改进3.2.1改进种植方式根据三亚农业生产全年无休、重点在冬季的特点,改进耕作制度,推广“菜—稻—菜”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以扶持补贴水稻机插育秧或优良稻种等方式引导农户冬季瓜菜收获后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水稻品种,4年推广应用2000hm2,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同时,根据三亚种植热带作物的特点,发展立体种植和种养结合,在椰子、槟榔、橡胶树下套种牛大力等南药或竹荪等食用菌,或进行林下养殖,饲养家禽或圈栏养猪羊,打造槟榔鸡等畜禽品牌。3.2.2改进养殖方式根据三亚生态修复的要求对传统的畜牧业进行升级改造。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科学制定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和宜养区。禁养区2017年全部关停、搬迁或转产;限养区2018年完成粪污综合治理任务,粪污利用率达到100%;适养区2020年粪污利用率达到80%。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实施畜禽养殖场改造项目补贴,引导和扶持养殖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行雨污分流,将畜禽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与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相结合,有效保护生态环境。3.2.3种养有机结合沼气是个宝,可将种植与养殖紧密结合,畜禽粪污等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装置,可转化为清洁的生产能源,用于发电或作沼肥。三亚依托规模化养殖场建有大中型沼气池,依托农户散养建设户用沼气池,并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已经建成47个基层沼气服务网点,配备技工59人,形成了“猪—沼—果”较成熟的生态种养模式。但由于瓜菜种植较分散零碎,沼渣沼液的配送问题较难解决,沼肥肥田效益未充分发挥。接下来要加强“猪—沼—菜”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基层沼气服务网点和沼气技工的作用,成立专业服务队伍,统一配备沼气抽渣运送设备,统一配送至瓜菜种植基地,4年推广应用沼肥肥田1000hm2,力争实现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的目标。

3.3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3.3.1农业生产标准化冬季瓜菜是三亚农业的主导产业,2015年总结出“八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优势[8],现正逐步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示范推广。芒果是三亚热作的特色产业,通过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制定三亚芒果的生产标准规范、采摘标准规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标准,引导果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通过实施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生产标准化,力争2020年实现标准化生产率60%以上的目标。3.3.2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化为保障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质量安全,三亚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了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建成“市—区域—区(农场)—村”四级检测体系,配备128名安监员,从田间地头开始质量检测,确保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为提升三亚质量检测水平,2016年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又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今后以争取申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争实现质量检测合格率98%以上的目标。

3.4废弃物循环利用3.4.1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主要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丢弃于田间地头的农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农药化肥包装物、地膜、滴喷管带等,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三亚市2012年以来对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开始进行探索,已在天涯区初步建立较成熟的运行模式,主要通过“统一回收、有偿收购、无害化处理”三项措施,建立“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农户自觉参与”的机制,依托合作社回收点有偿回收,专业公司收购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接来下要在全市各区推广天涯区的模式,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的目标。3.4.2种植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种植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水稻或瓜菜收获后的植物残体,以往种植农户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针对水稻秸秆,可以采取还田利用,通过补贴秸秆腐熟剂和尿素的方式,引导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把秸秆转变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力争4年推广应用1000hm2。或者引进废弃物生化制肥机,把生产基地产生的蔬菜、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快速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利用,变废为宝,培肥地力。3.4.3畜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养殖粪污排放设施建设工程,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可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处理工艺,按照“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三位一体技术路线,建成畜禽粪污有机肥转化利用中心,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年产有机肥5万t的目标。同时,尝试利用蚯蚓、水虻等生物转化畜禽粪污技术,建立示范基地。

4小结与讨论

2012年海南省提出走绿色崛起之路,笔者曾提出三亚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9],部分措施已实施并取得成效,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奠了定基础。但为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海南省组织全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当前屯昌县已经先行一步,首创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万宁等市县也相继提出创建目标。三亚作为全国生态修复示范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创建活动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思考,提出了创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具体措施,受工作所限内容不够全面,但希望能对创建成功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生态循环农业研究概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24-227.

[2]况昌勋,孙慧.海南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EB/OL]./local/2016-02/20/c_128735812.htm[2016-02-22].

[3]钱淑琼,张方方,吴亚琪,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14-16317.

[4]王莉玮,何为媛.李真熤,等.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222-223.

[5]黄雄壮,蒋友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桐城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23-24,116.

[6]刘长珍.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对策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4):52-54,59.

[7]方巍,叶维寅.舟山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2(6):25-26.

[8]张斌,罗宏伟,周运瑶,等.三亚市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试点创建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16(7):23-25.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5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6

 

以下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环境因素、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及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1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1劳动力素质不高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不高,加之,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多向城镇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劳动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项任务究势在必行。?

 

1.2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当代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就是生产力。然而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具体体现在:政府的引导及资金的投入,还有人才的培养、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

 

1.3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业结构,从整体来看存在着不合理和趋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过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决定农民们种植什么。由于农民对市场经济需求变化把握不准确,突显出跟风问题,致使农业产业结构不均衡。农业经济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优势,?生产特色、优质的新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

 

2.1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农业人才的储备

 

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善于发现农村实用人才,并发挥典型引领的作用,积极培育农业技术骨干,引进生产型、经营型人才,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2提高和完善信息化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只是应用推广阶段。政府要提升统筹规划意识与执行计划能力,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信息系统,形成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人才服务队伍的培养,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农业科技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以往我们不仅以“知识就是生产力”,而且我们现在还要以“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生理需求以及防病治虫预警服务,信息技术将无疑会在日后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农民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才可有效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农技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民相信科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2.4 发挥地区特色,依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民选择农作物

 

对农民的作物选择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政府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农民的作物选择可以做出一定的引导,鼓励人们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农作物。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色,种植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向其他省份,乃至世界各地,以此方法体现出每个地区的特色。

 

此外,人口与农业资源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对农业贡献量的加大,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保障了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协调关系,农业活动是以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有一定的限度,在采取新的措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保证新的措施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小范围测试后,才可在大范围进行推广。

 

2.5实行多种优惠措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对农村要采取更多的优惠措施,并积极采取措施,以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农民种地,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和谐发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加大治理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的力度。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多借鉴先进国家的治理方法与措施,依靠科技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加大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生态、循环的发展过程。组织农民去国外学习,并积极引进可适合在我国开展的农业措施。

 

同时,在农村建设农产品的深加工级副产品回收再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减少资源浪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3结语

 

总之,要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更完善的办法与措施。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强农民培训,不断提高与完善信息化,并积极倡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切实使农村经济的综合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措施

1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1.1对害虫实施诱杀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依托害虫喜好的光线、颜色以及光波,促使其集中至设定的区域内,随后将其消灭。这种方式属物理处理手段,省去药物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黏虫黄板。主要利用害虫的趋黄属性,属于物理防治手段。在使用中,需要将其置于田间,设定一定高度,多为东西走向,以便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性诱杀剂。需要保障使用时间准确,一般选择在害虫性成熟阶段释放性激素,发挥诱惑害虫、搅乱其性激素信息接收状态的作用,以便有效减少幼虫出生率。这种方式立竿见影,操作便捷,负面影响较小。

1.2结合害虫类型,合理应用防虫网阻隔技术

结合农作物生长区域,在其外部设置防虫网,在害虫进入农作物种植区域之后,就能够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属物理杀虫手段。采用这种方式可使害虫规模减小,农作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此时可对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合理调整,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这与生态农业理念相一致。具体在应用过程中,防虫网一般设置为22目规格,如果遇到特殊害虫,如烟粉虱,也可适当增大,以30目为最佳。

2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管理措施

2.1改变传统植物保护措施,全面实施综合防治模式

传统农产品生产中农药与化肥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量较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但是也会出现植物病虫害问题加剧的情况,从而降低农产品安全性。为此,对于新时期农业生产,要综合使用多种治理手段,有效降低农药与化学药品使用量,应用更加安全与科学的植物保护技术。

2.2加强植物保护宣传,做好农民培训与教育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产量是根本,但更多农业工作者将其归功于化肥与农药,这在根本上会污染环境,对植物造成危害,同时也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且在时间的影响下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对植物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植物保护的重视,提升农民的植物保护观念,并形成理念。此外,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产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需要重视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充分研究。

2.3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预测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很难绝对避免,但是,针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进行有效预防,使病虫害数量大幅降低。当前,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托技术检测手段实施。因此,为了达到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精准化控制,需要因地制宜,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预防系统,依托多种手段,强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管控。

3生态农业思维以及植物保护价值分析

3.1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

生态农业倡导的理念是绿色与环保的经济观念,即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前提下,维护生态均衡,实现对环境的有力保护。从理论上探讨,生态农业主要依托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来促进农业生态化进程,从而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从结构上分析,生态农业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综合农业内部多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实现优化与整合,以便获得生态效益。只有落实生态农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构建更加科学与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

3.2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随着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要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实施要与植物生长发育周期规律相一致,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强化对营养物质的掌控,保障各个生长环节都有序进行,大幅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在传统植物保护中,农药化肥是基本操作方式,能够强化人们对土壤类型、酸碱性、温湿度以及渗透指标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会埋下食品安全质量隐患,且威胁性较大,势必与生态农业发展相背离。在现代植物保护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续、绿色发展,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维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8

关键词: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2-0026-0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水资源日趋匮乏,干旱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盲目毁林开荒,使植被锐减,表土层大量流失,地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恶性循环。本文就麦积区农业生态及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谈一些认识。

1 麦积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麦积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结构不合理,能量转换和养分输入、输出效率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农技水平低下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单一经营,经济结构不合理

麦积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林、牧副产值差别较大。2009年麦积区农业总产值103 834.72万元,农、林、牧和其他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78.47 %,6.18 %,14.89 %和0.46 %。土地利用方面,农地55 972 hm2,林地26 166.40 hm2,草地2 994.60 hm2。农、林、牧占地比例分别为65.75 %,34.73 %,3.52 %。这种产值与土地利用的结构,显然与麦积区的资源现状不协调。

1.2 农业生产水平低,能量转换效率不高

多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经营活动粗放,没有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重视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致使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业生态条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能量转换,养分输入、输出效率低。不但农田能量转换效率低,而且农田主要养分支大于收,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肥力损失较多,致使土壤养分处于亏空状态,影响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1.3 土流失加重,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

由于麦积区坡地多且坡度大,雨量集中在秋季,土壤疏松,易流失,加上人为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全区年平均侵蚀模数1 563 t/km2。年平均流失表土539.60万 t。由于水土流失继续危害着农业生产发展,降低了土壤肥力,致使土壤贫瘠,破坏了土地资源;水土流失,致使沟头不断延伸,沟底不断下切,随着沟壑面积的不断加大和沟底的加深,支沟也随之增多,地面支离破碎,丧失了利用价值;在水土严重流失地区,由于沟蚀扩大,山地减少,又将大量泥沙带入沟底川坝,淤垫农田,增加川坝地的耕作困难。再就是加剧了土壤干旱。以北部梁峁沟壑区最为典型,该区土壤纳水量少,土壤干旱,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威胁。淤积塘坝,破坏水利设施;洪水暴涨暴落,毁坏沟河两岸农田、村庄、道路,给下游带来艰巨的防洪任务。

1.4 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低,农村支柱产业没有形成规模

麦积区支柱产业起步晚,整体水平低,综合效益差,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科技含量低,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影响支柱产业建设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发挥;生产过程服务不配套,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差,农业科技普及率低,观念落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意识不足。

2 麦积区生态农业建设依据的原则

根据麦积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制约麦积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从综合治理入手,治理与开发同步,从整体上寻求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途径,即建立麦积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2.1 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应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规划,不仅要考虑其自然环境,而且要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工程,不仅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且要通盘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相结合,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要通过治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协调统一,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和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

2.3 治理与开发同步原则

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生态农业,首要的工作是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商品性生产,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因此,在治理措施选择上,要选用开发性治理措施,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寓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商品生产之中。这样,不但水土流失治理了,商品经济活跃了,还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有助于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4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麦积区的水土流失区域,植被稀疏、沟坡光秃、生产力低下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类地区建设生态农业,首要问题是种草种树,增加植被,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要以生物措施为主,治沟要采取坝系、谷坊群等工程措施,在黄土和红土丘陵侵蚀区,宜采取沟头防护、土柳谷坊等生物工程措施。这种生物封沟措施既可减水减沙,保持水土,控制沟壑发展,又可充分利用沟壑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2.5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原则

生态农业环境建设涉及的内容多,项目复杂,一定要根据麦积区生态农业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麦积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此外,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还应遵循一般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的循环再生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协调共生原则等。

3 麦积区土壤侵蚀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结合麦积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生态农业建设,根据梁峁、坡、沟的自然特点,应创建以下4种适合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3.1 梁峁、坡、沟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

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立体开发模式,是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亦称坡、水、田、林、路模式,主要布置在丘陵区。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梁峁及25°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栽植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缓坡地发展经济林果,修梯田,建立高效农田;沟头修沟头防护工程,沟底、沟坡插柳树、栽杨树、种草,沟中修土谷坊和柳谷坊、塘坝,塘坝里养鱼、鸭等,使水土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3.2 农、林、牧协调发展模式

农、林、牧协调发展模式,是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比较普遍的模式,是遵循粮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建设高效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退耕造林种草,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在粮食、饲草、燃料等生物量增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牛、羊、猪、鸡等畜禽。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有利于培肥、保水,促进粮食增产。这种以林护农、以农兴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2.1 河谷川道区 渭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开阔地,依靠科技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成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供应基地,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3.2.2 浅山干旱区 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下大力气通过兴修梯田、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各种耐旱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水平,建成粮油商品基地。林业开发以搞好水保防护林、速生用材林建设和优质水果、干果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为主。初步形成以优质苹果、香酥梨、桃为主的鲜果和仁用杏、核桃为主的干果果品生产格局。畜牧业以发展优质商品牲畜为主,建成猪、牛、羊、鸡、兔等为主的畜牧业商品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及资源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使这一区域形成以粮油生产为基础,林果业、畜牧业和乡镇加工业为支柱的经济格局。

3.2.3 高寒阴湿区 依靠科技改进种植技术,大力推广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加速一百万亩(约66 666.67 hm2)速生用材林建设,保护林草资源,大力推进草场和畜种改良,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养殖,提高商品率,建成以牛、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草药为主的药材种植基地,形成农、林、牧、药材综合发展的经济格局。

3.3 “种、养、加、能源一体化”模式

林区和林缘区的草场、畜牧场可开发成一个生态型综合性农工联合企业,如集约经营高产草场,为牛羊(禽)提供饲料,建立肉、奶等产品综合加工厂实现增值,粪肥及加工剩余物制作肥料用于草场施肥,工厂的能源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形成“种、养、加、能源一体化”生产,形成生产、生态良性循环,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较为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把牧草加工或直接饲喂牛羊,肉、奶等送到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血、皮等送到饲料加工厂和皮革加工厂,畜粪进入沼气池,沼气一部分用于发电,一部分直接作为燃料,沼气池的残渣污泥先送到沉淀池分开固体和液体,污泥可供提取维生素B12的原料或作肥料;沼液可作肥料或送到氧化塘,清洗畜舍的脏水也送到氧化塘,其营养丰富,可生产水藻用来养鱼;氧化塘水面的浮渣可作为鸭、鹅的部分饲料,塘泥又是草场的好肥料。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农场的有机废物得到充分综合利用,而动植物产品及加工产品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体现着科学性发展观内涵

农业综合开发的宗旨和开发方式表明,它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界定范畴。一是开发方式即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二是资金来源即由财政资金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农民自筹资金;三是节水工程、生物工程、科技示范等治理措施相结合;四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始终坚持“两个着力,两个提高”即:“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初步形成了项目区“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井渠管道连成网”的格局。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提高了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三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四是改善生态生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密切了党群关系。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表明,采取工程、生物、科技等综合措施开发治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条件同步改善,是当前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同增长的成功之路。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在农业开发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的重要举措,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抓好事实全局的关键问题。

(一)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诠释。农业综合开发自实施以来,始终把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作为基本任务,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关键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发展步伐。

(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农业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具有生产要素的多样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生产成果获得的不可预测性等。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发展投入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才能取得最佳效益。一是在开发方针上,必须坚持“两个着力、两个提高”即:“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在开发目标上,坚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在开发投入上,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方针,体现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综合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生产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四是在开发措施上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科技等措施,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特别是发展节水型农业;五是在开发重点上,坚持“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将土地治理与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优势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在开发效益上,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同时还必须兼顾项目区的生态效益。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要从长远着想,不急功近利,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开发之路。一是要以稳定可靠的投入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 的投入方式,不断增加投入力度,形成农业综合开发长效的投入机制。二是要以完善配套的技术体系为支撑。突出强调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项目的科技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要以建立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协调一致的农田新格局。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项目的规 划、立项、实施、管护利用各个阶段,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好事办好,特别是要解决好一家一户想解决又无力解决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科技推广培训等问题。二是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政策,坚持公开透明。三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科学规划,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制订规划要坚持“科学、务实、管用”的原则,一是摸清农业资源情况和耕地利用现状,找准制约因素,提出开发治理的路子、模式和措施。二是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分期立项,实现项目建设的规模效益;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开发规划;四是确定目标任务,要尽力而行又量力而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五是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详细论证可行。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

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挑战。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 我县作为淠史杭灌区的农业用水大县之一,设计灌溉面积近200万亩。近年来在总局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霍邱灌区水利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灌溉用水管理方面有很大成效,其中在引水、节水、保水等方面更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纵观我县的引水节水灌溉,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工程节水措施

节水灌溉措施划分为工程类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类措施三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渠系输水节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和渠井结合节水措施。渠系节水措施通常又分为渠道防渗措施和管道化输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通常又可分为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推广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

工程性节水措施可具体分解为:一是建设防渗渠道区,灌渠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硬化,如支、斗渠采用砼护坡板,农、毛渠采用砼“U”型槽;二是建设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喷灌区,起示范区作用,主要用于高效农业;三是新建、改造机电灌溉站,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二、农艺节水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包括田间径流拦蓄、土地整理以及耕作与栽培技术三方面。

1、田间径流拦蓄

节水农业的径流拦蓄工程只局限于农田田块的全部天然降水,以及部分边缘坡地的来水。一般说是由山地丘陵地区坡耕地上的坡面治理,坡水疏导拦蓄,以及少量的支沟沟道与塘坝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包括有土建、生物措施在内的水保工程体系。

1.1坡面治理工程。主要是改变地面坡度,拦蓄地面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改善土体构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1.2坡水工程。主要是拦蓄、疏导和调蓄在大雨条件下土壤不能完全接纳的地面径流,包括当地降雨和外来水。

1.3塘坝与沟道治理工程。工程规模较一般田间水池水窖为大,具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汇水量。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与水源条件,以小型分散为主,切忌修大弃小,弃旧建新,着重旧塘改造,浅改深,小改大,死改活。

1.4植被与生态建设。植被与生态建设在节水农业体系中通俗的讲就是种树种草这一部分,通过种树种草保持水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节水增收、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内容包括农田林网、周边防护林体系、专业性林木基地以及饲草种植。

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工程是节水农业的田间工程部分,介于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之间的一个结合点,是在节水灌溉工程或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对农田作业田块引进整治,充分发挥工程的节水效益,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可以简单地分为土地平整与田块规划调整两部分。

2.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最常规的节水农业措施,有旱地土地平整、水浇地土地平整、水田水地平整,但主要还是用于灌溉农田的水浇地与水田上。根据作业田块的地面坡度,田面高差、土层厚度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进入田间的灌溉水和降水充分入渗,减少水分流失与深层渗漏,并提高灌溉的均匀度,缩短灌水时间,进而降低田间无效蒸腾,降低灌溉定额。

2.2田块规划调整。田块规划与调整也是节水土地整理的重要方面。如把坡耕地修成梯田,改大畦为小畦等。

3、耕作与栽培技术

节水农业中的耕作与栽培环节,即狭义的农业节水,或称农艺节水。主要是通过田间耕作与栽培管理措施,降低作物生长期间的田间耗水量(也包括部分在输水过程中的地面蒸发损失)。是在兼顾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情况下,减少田间的无效水分损失,即降低田间的净耗水量,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这一部分节水才是真正的资源性节水和效益性节水,是整个节水农业的核心部分。

3.1土壤蓄水工程。任何来源的水,都是经过土壤这个特殊的载体,为作物生长提供水源,所以土壤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自由水面的浩大水库,而且具有极大的蓄水容量。粗略计算,1 m深厚度的土体的蓄水量可相当于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全年降水量,其调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人们把它当成继地面水库、地下水库之后的第三大调蓄手段。

3.2耕作与覆盖保墒。这是传统旱作农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农业节水措施。抗旱保墒技术,即通过地表土壤耕作或增加地面覆盖,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减少地面蒸发、控制田间杂草和田间湿度,特别是其所降低的棵间蒸发部分,恰好是农业节水目标所要降低的田间蒸腾蒸发量中的无效蒸腾蒸发量的部分,所以是降低田间耗水量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通过耕作与覆盖保墒,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用水的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3.3节水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这也是当前节水农业措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着优质高效的市场效益原则,以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选择并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在资源性缺水地区,适当压缩并控制灌溉面积,恢复部分旱作作物,减少部分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栽培。各地区可根据自己地区的条件,选择最理想的模式。

3.4节水栽培技术。所谓节水栽培技术,其内容比较广泛,大多是与农作物生物学特性有关的综合性农艺措施。如品种特性、生育期、群体性状、植物营养等。这几个方面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