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核心手段十篇

时间:2023-07-13 17:30:23

体育的核心手段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1

摘 要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借助表面肌电学,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徒手使用夹颈背技术时核心区域主要肌群的动员特征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完善摔跤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支撑,为运动队提供科学而直接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中利用表面肌电学分析了摔跤运动员在徒手状态下使用夹颈背技术时核心区域的肌群激活程度、激活特征、贡献程度等情况。

关键词 古典式摔跤 夹颈背 核心力量 肌电

一、前言

男子古典式摔跤属于徒手对抗性项目,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其核心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但是,由于受到检测仪器的限制,人们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核心区域各主要肌群力量发展情况的认识还较模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该项目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设备的引入,针对该项目力量水平测试的研究开始起步,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针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技术动作使用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分析、研究,为优化核心区域肌群的训练手段提供理论支撑,为运动队提供可靠、科学而直接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古典式摔跤项目常用的夹颈背技术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托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通过查阅与核心力量训练、摔跤项目的体能、力量训练等有关的文献资料,检索学术期刊数据库,了解国内外对核心力量训练及摔跤运动的研究现状。

2.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采用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测试躯干左右双侧的14块肌肉,分别为:斜方肌中段、背阔肌、竖脊肌腰椎段和竖脊肌胸椎段、腹直肌上段和下段、腹外斜肌等腹背肌群。

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软件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图1可以看出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徒手使用夹颈背过程中,核心区域各个肌群的放电情况:核心区域的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胸椎段及腰椎段、腹外斜肌、腹直肌等肌肉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从一个完整技术动作的使用周期来看,斜方肌、背阔肌的特性是激活程度大,持续时间长,在该动作使用过程中斜方肌、背阔肌从始至终一直在持续做功。竖脊肌的激活程度较小。从腹直肌的振幅情况分析,其做功时间比较短,只在该动作的特定时间里做功。

在徒手夹颈背动作中,参与做功的各个肌群中激活程度最高的是竖脊肌,达到了129.46%,其次是背阔肌,激活程度是110.64%。另外,斜方肌的激活程度达到了97.31%。从核心区域各个肌群的激活程度来看,背阔肌、竖脊肌、斜方肌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它肌肉。而造成斜方肌的左右两块肌肉的激活程度相差较大的原因是在使用夹颈背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翻腰动作,而且动作的幅度比较大,在翻腰的过程中一侧肌肉快速主动做功,而另一侧的腹外斜肌是被动做功,所以左右两边的激活程度差异性较大。

通过图3可以看出,在徒手夹颈背动作中,核心区域各肌肉对该技术动作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贡献程度最大的是斜方肌,达到了17.30%,其次是竖脊肌的胸椎段与腰椎段,贡献度分别是15.00%、12.85%,以及背阔肌,贡献程度达到11.78%。这几块肌肉对夹颈背技术的使用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是夹颈背动作发力做功的主要肌群。

四、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表面肌电测试手段较直观地证明了在男子古典式摔跤中常用的夹颈背技术的核心区域肌肉用力特征,为科学实施核心力量训练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从分析中也可以看出男子摔跤运动员在使用夹颈背技术时核心肌肉的激活特征、激活程度、贡献程度等差别比较大,所以建议在练习夹颈背技术的专项力量时,应以贡献程度、激活程度比较大的斜方肌为、背阔肌竖脊肌等肌肉为主。

参考文献:

[1] 何建伟,赵广高.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可行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3.4:403-404.

[2] 陈小平,徐权,黎涌明.“核心力量”和力量训练刍议[J].体育科学.2011.4:38-41.

[3] 杜震城.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体育科学,2007.28.6.

[4] 陈方灿.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10:95-96.

[5] 王卫星.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30.8:1119-1121,1131.

[6] 王卫星,李肖海.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1131.

[7] 郭波,吕季东,龙跃玉等.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腰背肌力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2:51-53.

[8] 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20-26.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2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身体训练哲学;武术训练;对比研究;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肌筋膜训练法、悬吊训练法等方法不胜枚举,细细推敲这些“洋方法“洋手段”时,才发现有些是民族传统体育身体训练的某一个理论,或者是我们拳谚中要求的某一个口诀。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过程中,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种文明孕育出的身体训练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如果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整理,有着比西方训练理论更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3

摘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科学决策。这个背景包括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也包括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本文对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早就做过论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们要科学把握“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的内涵,掌握理论学说。

1.关于“融入”基本内涵

焦翠丽认为,在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是让价值体系为国民教育指引正确方向。蒋笃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高深理论变成家喻户晓的常识。

2.关于“国民教育”基本内涵

韩振峰提出,国民教育具有不同的分类层次和目的。比如,纵向可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阶段,横向则包括普通、职业和成人等不同领域。但不论如何分类,其目的都是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3.关于“全过程”的基本内涵

周中之表示,进行国民教育不能仅当做学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孙洪敏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是息息相关,通过不同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共识和社会风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多种思想的冲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不断增强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指导社会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必需。在过敏教育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以此唤醒民众自觉,实现文化强国,突破西方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保持中华民族特色。

2.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文化领域的冲击,造成人们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文化淡漠、责任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用国民教育弥补市场经济的缺憾和不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人从“物化”的世界里解放出来,拯救人的心灵,绿化心灵的沙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公民道德

周庆芬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让爱国、敬业等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风尚,以此带动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具有较强的优势。胡锦涛主席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地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引领全社会价值潮流的主流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要求和方法

1.关于国民教育的内容

肖建明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体系。四个方面都要抓,不能有所取舍;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定要贯穿马克思主义这条红线。焦翠丽也认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用共同理想来提供精神动力,助力前行;用民族精神鼓舞斗志,保持常新动力;用荣辱观指引风气,营造氛围。

2.关于国民教育中的德育

周治华提出,要不漏痕迹,“润物细无声”,也要贯穿始终,保持连续性。王琴的观点则是,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人们的言行,使全社会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格调。

3. 关于国民教育的规律

郝潞霞提出了“三个转化”,也就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首先是将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以便科学教学;其次是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最后是将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在过敏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理”和“情”的关系,也就是何时以理服人,何时以情感人;还要关注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如何将二者合理结合。最后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应用性,切实做到知行合一,用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实践的提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路径选择问题

1.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看

韩振峰提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责无旁贷,都应履行各自的职责。学校是主阵地,是主角,家庭则是教育的起点。“一个好妈妈胜过一个好老师”。社会则是一个大课堂。首先要利用好家庭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树立什么样的家庭美德和家庭风气、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要抓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战场,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进行国民教育。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整,体现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最后,要关注社会这个大课堂,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的过程中成长,也就是实现社会化,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熔炉,各种思想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当前社会各种思潮复杂,社会变革严峻,对人的思想的冲击非常严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观念进行引导。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重视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将其与公民道德教育融为一体,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融为一体,与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融为一体,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驾护航;大力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运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和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营造浓厚的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辟新的阵地。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呈现1+1>2的情况和结果。

2.从教育路径多向化的角度看

周中之观点是,高屋建瓴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实现量上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蒋笃运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学校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不断提升青少年理论素养;要通过各类实践教育活动、知识促进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青少年的内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要在学习的方法上不断尝试和更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其成为内化。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学习及检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提升能力,增强品格,也能让学生在社会中增强奉献精神。以各类实践为载体,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实践,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统一于社会的发展,在报效国家和社会中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接班人。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拓创新精神,在艰苦创业、默默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成为一代新的有作为、有追求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3.创新是发展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更新手段,使二者有机融合,且效果明显。手段的创新是要建立在实际基础上,要考虑价值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创立的方法更科学实用。

(1)从家庭教育影响方面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孩子比较独立,很容易以个人为中心,缺乏人际的沟通和交流,对社会缺乏同情心,比较漠视。

(2)从学校教育影响方面看。一是学校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如高考导向下的教育漠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是成绩的倾向,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忽视个人修养和品质。二是课程设置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也没有阶段性,不能适应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教学经常形成虎头蛇尾的情况。

(3)从社会教育影响方面看。教育影响表现为一是没有形成足够的社会共识,尤其是现代传媒手段还缺乏足够的应用,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被人们广泛利用的网络,还没有凝聚起真正的正能量。二是没有形成多元化、包容的社会环境氛围,不同层次的人群缺乏具体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融合尚有不足,比如,研究成果不均衡,有的领域成果丰富,有些领域则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再如,进行研究时缺乏一定的理论方法,没有形成足够的方法创新,致使研究遭遇瓶颈。还如,研究不足够深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研究重复现象严重,造成缺乏系统性、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实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D].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焦翠丽,董淑湛.浅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理论界,2009.

[3]蒋笃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中国德育,201l.

[4]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

[5]孙洪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J].文化学刊,2010.

[6]肖建明,严秀清.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福建理论学习,2008.

[7]周治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9.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创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归根结底旨在塑造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价值目标和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的教育观念。因此,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新教育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开放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意识、人才效率意识、时代风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立足中国国情,结合现代化的实际情况,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促使高校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朝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彻底转变,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手段和资源,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抓出实效。在教育内容上,除注重大学生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外,要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文明风尚的养成。同时,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的思想营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且运用多种形式,使其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增强教育的生动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众星拱月”的教学实效。

二、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其有关内容进行专题化处理、生活化处理、问题化处理、故事化处理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与学生中间铺设起兴趣的桥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要实行“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创新各种优秀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宿舍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一系列创新活动,实现价值认同;创新形式各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班会、影视教学等,也可开展课外参观、调查、访谈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并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提出了变革、更新的要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与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化开发的力度,并促使科技成果能尽快地转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的生产力。当前,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气息,采取切实有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积极掌握和运用网络、移油ㄐ诺认执科学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拓展信息传递渠道;要结合学校特点,让每一座楼宇、每一部电脑、每一面网络、每一个社团、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防范有害信息传播泛滥;扩大正面信息的覆盖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创新

创新教育资源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高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要加强学校各级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员工的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定长远规划并且提供必要的物质、组织和人才保证,发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全方位的育人功效。为了鼓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作出更多更大成绩,高校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进行表彰。在教育途径方面,不仅要注意那些“显性”教育途径,还要注意充分利用那些“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教育途径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高校时时刻刻存在着“隐性”教育资源,目不暇接的影视,琳琅满目的小说、诗歌,耳濡目染的名人事迹,潜移默化的舆论、信息,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教育素材。这种“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填补了“显性”教育无法有效覆盖的生活时空,避免了直接灌输造成逆反心理的缺陷,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独特魅力,高校和教师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并加以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 考核 评价

田径本身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田径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田径学科考核是体育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改革教法、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种导向的作用。考核标准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影响对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考核内容和标准是随着培养目标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它服务于培养目标,又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步。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三所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他们的技术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内容,手段等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阅近几年的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技术考核评价研究的论文;问卷调查法:走访各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任课老师进行专访。提出关于田径普修课技术考核的相关内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现今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1.1考核内容单一

当前田径普修课考核中都存在着内容单一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内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考核都是以技术考试为主的手段考察学生田径成绩,考核标准只注重技术动作规范性和最终达标结果,并且考核形式让学生只着重专业技术而忽略了综合素质。

3.1.2考核方法和手段的公正性不够

首先,每个学生的专项素质不同,评分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其次技术考核技评分由老师给分,其中不能避免“人情分”的存在,这样对学生的练习也是重大影响;再而,技评打分比较主观,也会因为老师自身存在的专业素质差异对同一项目产生不同的理解,标准本身模糊,也容易让学生对正确技术的认识不够清晰。即使达标,也是可能弄虚作假的。

3.1.3考核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不和谐。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为主,术科考试只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田径普修课也变成了一种田径训练课,这样只单方面解决了对学生自身掌握技术的能力考核,而忽略了对动作讲解,分析能力,课堂组织、指导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让学生在教法运用和组织教学上出现较大的空白区。

3.1.4标准高低不适宜

近几年我国高教事业发展迅猛,高等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以满足它的发展,班级人数的增加也影响了生源质量,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多年的系统的体育训练。而面对庞大的人数使学校配备的师资以及一些硬件设施发生欠缺,课时减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考核标准。

3.1.5考核评价不完善

田径运动作为典型的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他的竞技性。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方法陈旧,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跑的快,跳的远”未必是好老师,现在需要的是“跨世纪新型体育教师”。所以除技术外,必须重视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对一些综合素质(例如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等)和综合能力都给予评价。

四、考核评价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4.1综合素质考核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1998年5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深化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纲要》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不能纯粹以成绩达标为原则,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己任。在考核技评和专项达标同时,将考核内容全面化,技评考核专项外加入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类等基本身体素质测试(见表一)

每项10分,共考核10项。这种考核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不同年级、不同专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水平,全面了解学生基本能力的状况,为专业技术和技能教学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除此外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自信心)外在素质(气质风度,言谈举止),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做出评价,考核方法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的综合评价手。

4.2结合实际的对教学能力的考核

体育教育专业是要培养未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培养方案要从现实的中学教育情况出发。考核内容应该与中学教学实际相联系。要弄清楚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技能有哪些。而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重技术运动能力忽视教学能力”的技术考核评价方法方式与之并不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出来的人是要从事体育基础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无体育基础的学生。只重视技术教学忽略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只会导致教与学的不和谐。所以对课程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态仪表、分析、思想教育等方面做考核评价。将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作为其中一部分。

4.3裁判能力的考核

田径比赛时中学体育竞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校田径运动比赛时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必须重视这项技能的培养。尽可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这样能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标准可以让老师可以对学生参与裁判工作的实践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把评价结果纪录在案,期末总评的时候作为参考资料之一。

4.4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

考核是全面的考核,除了上述所谈到的方面外,也应该将整个学习过程做为评价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评价是比较科学、合理、客观的。每个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环节都要评价。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老师的教学行为做了监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4.5公平、公正的考核

对于考核成绩存在“人情分”的问题可以将“教”与“考”分离。这能检测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加强,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潜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双方避免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问题,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师生关系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分数”产生奇异。考核尺度也相应科学,公平,准确。考核成绩现考现出也保障了可信度。

4.6健身属性的考核

我国《体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各种体育教育思想以及各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的出现,都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和冲击,因而我们推断21世纪的教育将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将健身手段纳入考试范围。

五、结论

良好的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的客观依据与基础,为教学提供参考。规定教学方针,方向,从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教与学起到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多元化。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体现因材施教,公平竞争的原则使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比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西北,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肖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内容与办法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

[4]刘明.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技评方法与达标标准科学化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6

【关键词】新时期 教学改革 高中体育

一、序言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高。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强,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状: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的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2.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一是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成绩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我国各地区中学生身体发育不同,同一标准部分学生难以达标。二是考核项目的局限性,造成考核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空间。三是由于受课时限制,学生为了考核项目的达标,往往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3.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至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考

1.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了学习动机,培养了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使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2.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例如,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实行加、减分制:一是“达标”项目的考核,应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来划定分数;二是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项加分项目的考核;三是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考核追加分。

3.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效。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7

[关键词] 动作结构 核心力量 110m栏

前 言

随着110米栏新技术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力量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人们认识到110m栏的速度力量是人体多种肌群协调作用的结果,具有专门的动作结构和相应的发力特点。因此所设计的核心训练方法一定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这样才能把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通过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成绩表现出来,如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力量训练手段,并使获得的力量素质转换到提高运动成绩中是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实验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本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田径选项班的2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前所有实验对象没有受过专门110m栏训练。实验前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配对分组,两组情况见表2-1。

2.实验方法、内容及过程的控制

通过专家座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确定两组力量训练方法,实验采取优选组合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力量训练方法。为降低外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期间两组准备活动、训练时间、组数、运动负荷尽可能一致,两组只是力量训练的手段不同,实验组采用的是优选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的以杠铃负重为主的力量训练手段。具体安排为进行15周的专项训练,每周训练3次。

实验后实验对象的110m跨栏成绩、技评和高速摄像同时进行,成绩为手记时,采用两台美国Pulnix公司TM—6710CL高速摄像系统进行三维定点拍摄,第1台摄像机与跑道线垂直正对第五栏放置,第 2 台摄像机与跑道约成 45°角对全程进行拍摄。机距 20 m,机高1.25 m,用每秒 120 幅的拍摄频率进行拍摄。使用美国Ariel公司APAS运动分析系统对所选研究对象的成功动作进行解析,在解析过程中均采用Ariel人体模型进行解析,运用Digitize数字滤波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两组110m栏成绩和技评的比较

比较看出,实验后两组的技评成绩和110m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成绩、技评分别提高了4.14秒和14分,对照组的成绩、技评分别提高了2.47秒和7分。说明两组练习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和技术评定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实验组采取优选核心力量训练手段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根据动作技术结构设计的核心力量联系对动作技术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引起的差异,也可能是力量整合提高的程度不同应起的差异。说明实验组所采取的手段可以较好的改善和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技术的掌握。

2.实验后两组若干运动学参数的比较分析

(1)起跨攻栏技术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从起跨腿攻栏有关技术参数表可以看出,在起跨腿攻栏阶段,实验组起跨腿着地瞬间着地角较大,说明实验组中心起伏不大,说明实验组在过栏技术过程中整个身体重心尽可能向前,从而增大制动角,使地面的冲击力减小,从而尽可能减少攻栏速度时水平速度的损失,同时起跨腿支撑阶段时间小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实验组时间损耗小于对照组。从而有利于速度的传递和积累。对照组起跨攻栏阶段,起跨腿着地瞬间身体着地角较小,表现为整个身体重心滞后;使地面的冲击力增大,从而损失攻栏速度。实验组起跨角较小,说明实验组重心更接近栏架,有利于降低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使身体重心的积极前移,快速攻栏。

(2)腾空过栏技术的运动学指标的比较

比较后可以看出,实验后两组在在腾空阶段躯干前倾幅度存在差异。实验组躯干与摆动腿折叠充分,实验组躯干前倾幅度大。间接说明实验组的技术掌握比对照组好。实验组腾空阶段重心水平位移比对照组大,说明实验组栏上技术好于对照组,起跨距离、下栏距离两组美哟与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从数据上看技术动作符合现代110米栏“远起跨,近下栏”的特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过15周实验后实验组技术好于对照组,这也和技评成绩相对应。

(3)支撑腿蹬离地面瞬间某些运动学指标的比较

比较可以看出,两组在下栏着地阶段摆动腿着地瞬间着地角没有差异,但蹬离地面时蹬地角存在差异,对照组小于实验组。而现代跨栏跑技术要求下栏时摆动腿的着地角角度为78°左右,下栏支撑时着地腿膝关节伸直,蹬离时蹬地角约为 60°左右,实验组较好得保持了蹬地角,从而保持较高的身体姿势和身体重心高度。两组起跨腿着地瞬间和垂直支撑时的膝角都是为 180°,这符合下栏支撑时着地腿膝关节伸直,以保持较高的身体姿势和身体重心高度的要求。但对照组蹬离地面时膝关节屈曲缓冲幅度较大,这直接造成蹬离角偏小,支撑时间延长,造成过多的速度损耗。

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的分析

(1)实验组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训练理念上创新

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已应用到各个项目。实验组更新了力量训练理念,核心力量训练根据运动链理论,将110米跨栏跑看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链,参与动作完成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则是链上的一个环节,技术动作是依靠动量在各个环节间的传递实现的,核心力量就是动量在动力链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点,强调全身整体性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

(2)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设计创新

实验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法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协调、灵敏、平衡能力的不足,借助外部专门器材和锻炼方法,使运动员所获的传统训练力量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核心力量,这种转化机制加强了深层肌的募集和兴奋能力,有利于提高肌肉间的协调、灵敏和平衡能力,这对于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爆发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方面做出了补充。

实验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方法,过分强调了某个特定肌群的力量的发展,而忽视了整体链接效益的提高,只有合理分析110米栏动作技术特点,合理利用杠铃和其他力量训练手段,结合专项技术动作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有效的把杠铃练习效果较快地转移到专项所需力量素质。尽管传统力量练习存在多种不足,但作为训练手段,仍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在练习的安排和使用上必须突出专项技术特征。

结论和建议

1.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根据110米跨栏项目动作结构特点选取核心力量训练手段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对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掌握是有效的。

2.实验组所采用的训练手段从目前110m栏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动作结构出发,满足训练手段要符合专项技术及用力形式的要求,在动作方面、动作用力顺序、肌肉神经调节方面与专项特点一致或相似,符合训练专项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3.优选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可以使训练效益最大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快速改善运动员成绩,但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本研究仅探讨了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受试者专项成绩和技术的影响,如何将这些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些练习对于不同运动水平的受试者的差异程度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5.本研究仅仅以体育专业选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水平运动员影响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南仲喜等.田径运动速度力量训练理论及方法探析[J].体育科学,2002,3.

[2]王保成等.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0.

[3]陶宏军.刘翔110m栏小周期训练中专项力量训练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0,6.

[4]杨文学.对男子110m跨栏运动员实施身体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5.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8

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进展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技术优势重构教学过程和教育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信息化大背景下重构教育系统的过程,其核心是现代教与学理念的践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特征,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正如曾任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所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就是凸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师知能结构中的地位、加大教育技术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实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数字化的过程。

传统教师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内教师教育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教师教育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逐渐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逐步重视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舒尔曼学科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分析框架的基础上,ICT被作为一种活跃的因素考虑进来,美国密歇根大学米什拉(Mishra,P.)和科勒(Koehler, M.)于2005年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TPACK)框架,凸显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学习知能结构的核心。TPACK已经成为国内教师教育者重新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的重要理论框架,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在国家政策和实践层面得到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视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国家在诸多文件中均十分强调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模块。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于2014年相继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试行)》,专门用于指导中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

综上所述,我国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在以TPACK框架为核心的理论研究指导下,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文件逐步确立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当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系列行动计划将其落到实处。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9

在梳理内化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过程,相继经历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阶段。这一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在于尊重主体性、增强持续性、强化协同性、突出实践性、加强针对性、突出示范性,进而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理论;内化过程;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201470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1] 和高校立德树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去推进。从心理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形态的存在,要使它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生成为道德信念,必然经历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演化过程。只有系统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准确把握这一发展过程的心理特点,才能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策略,进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内化相关研究的学理分析

(一)内化的心理学理论

“内化”一词原为医学上的常用述语,是指某种药物在机体内部发生作用,即药物产生了疗效。后来这一术语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并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常用概念。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化是指主体把某种外在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的心理活动过程,即主体在价值观念上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所认同的新的价值观念与原有的观念、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有关价值态度体系的过程。这种态度体系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成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并支配主体的行为选择。

19世纪以来,在心理学理论界形成了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内化说”和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认为个体的心理内化过程是个体认知结构的自我改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外在因素的引导下,以原有的价值认知图式为基础,主要经过同化(即个体将某种新的外界信息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此时仅是认知结构的扩充)、顺应(即个体在同化的基础上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此时已发生了认知结构性质改变)心理发展阶段,进而促成个体与所处环境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状态的连续发展过程。维果茨基则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人的心理对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内化,个体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人际间的交往特别是人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而实现的,认为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和历史)是促使个体发生认知结构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皮亚杰所主张的个体内在因素。由此看来,皮亚杰关注的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发生的变化,强调个体心理的自我建构作用;维果茨基关注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认知发生变化的作用,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建构的重要影响。二者似乎存在着理论认识上的严重分歧,分歧点在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原因究竟是来自个体内部的生长还是来自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实二者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二者在本质上都认为个体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交往或相互作用中发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心理学上理解,内化就是个体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抑或相互作用下)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心理演化过程。@为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和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关研究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最新概括,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学术理论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心理接受机制、认同视角以及教育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这一时代课题。

一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成果有:学者刘峥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就是指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学者汪立夏则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个人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觉行为。学者蒲清平等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包括价值观依从、同化、顺应三个发展过程的观点,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化过程中还会引发认知失调甚至心理排斥等心理效应。这些研究成果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化属性,即都是在学习、教育的外在引导下改变自我心理认知结构的转变特点。上述研究成果各有独到之处,但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心理演化的明显特征缺乏相对完整的分析。

二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侧重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问题。何小春、任艳妮、张兴海、靳利华、罗迪等学者分别从多元文化背景、大众传媒环境、价值判断能力、生态文化、文化认同等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进行了学理上的研究。虽然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及特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三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学者王晓晖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伟大实践、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等教育原则。学者沈壮海提出教育策略的四个着力点,即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凝聚社会力量、方式方法创新等。学者杨业华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主张。此外,学者吴丽还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嵌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主张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各有其理,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而言,显得较为宏观和笼统。

国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道德内化的理论研究方面。19世纪以来,西方已有三大成熟的道德教育理论,即哈贝尔斯等主张的社会适应理论(包括永恒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主张个人服从社会道德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罗格斯等主张的人格自律理论(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道德认知、价值澄清理论等流派,把道德教育主要任务归结为如何增强个人理性选择和判断能力)和人格完善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人格道德理论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完善人格)。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上,西方正是通过这些道德教育理论开展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教育,并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即新品格教育模式(美国为典型代表)、教养教育模式(日本为典型代表)、全纳教育模式(英国为典型代表)和生活教育模式(瑞士为典型代表)。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和社会熏陶,把民主、自由等西方主流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互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实效性,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综观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总体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作系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的研究成果更少。鉴此,本研究拟在这两个方面作一理论性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提供理论参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探究

内化的心理过程,即主体把外在的某一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价值信念的心理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实现外在规范要求与内在价值追求的“同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就是大学生在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我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并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皮亚杰建构主义“内化说”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的发展阶段。

(一)图式认知

图式认知是指大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也称图式)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反应过程。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在教育者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和引导下,大学生个体逐步认识、理解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是否接纳的心理过程。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对于大学生个体已有的价值图式(即原有认知图式)来说还是一种价值“新元素”,与其已有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对并列的状态。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形成初步的认知态度即心理倾向(图1)。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决定个体认知态度和心理倾向的重要因素除了大学生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匹配度外,教育者宣传、阐释的方式方法与大学生个体心理特点的吻合度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图式认知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初级心理发展过程,但其“价值输入”即教育者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却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后续心理发展态度。

(二)被动从众

心理学认为,凡是共同生活于同一集体中的个体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天生的“从众性”,即个体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性地接受集体价值观念并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但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和“无意识性”。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也不例外,同样具有“从众性”,我们把这一特点称为“被动从众”。在这一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个体在“从众性”心理作用下采取与同辈群体一致的行动。但值得强调的是,此时大学生个体往往是迫于各种外在心理压力(如教育者的要求等)而被迫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动,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心理特征。这些压力除了教育的要求和集体的号召力外,还有来自于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群体的共同观念、同辈的行为习惯、校园的环境氛围、班级的文明公约以及榜样的示范力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虽然具有“相符性”,但仅仅是形式上的“相符”,即大学生个体并没有实现心理上的真正认同,但如果因采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行为而得到教育者的鼓励或同辈的赞许时,就会获得积极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图2),就会增强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从而加速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局部同化

局部同化即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图式认知和被动从众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进原有认识图式的心理演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原有认知图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尚未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一”,而是以“交集”的形式存在。这种“价值交集”即大学生个体在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价值观一致的部分整合进原有价值体系,从而使自己原有价值观结构实现扩充的过程(图3)。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虽然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开始发挥并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观发生“交集”,即实现部分“重合”,而“重合”的大小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个体已有价值观的结构状态。显然,此时大学生个体并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全部融入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实现了“部分内化”,个体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开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全内化”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结构顺应

结构顺应即大学生个体在教育者的持续引导下,在“局部同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进行新的全局性的整合,进而全面改造原有价值认知结构,并重新建构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价值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图4)。但这个过程是渐进演化的过程,是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认知图式的“交集”部分越来越小,最后实现二者“合一”。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的心理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自我心理调节,它能使个体主动克服心理排斥情绪并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机制,实现自我价值观念上的否定与扬弃,进而有效克服价值结构顺应过程中的价值认知冲突,从而最终实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鲜明的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点。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找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和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能动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不是外在“强制灌输”和完全“被动接纳”的结果,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主体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经过体验、比较、鉴别、判断、选择、过滤等系列心理认识环节,最终实现高度自觉的理性认同的过程,呈现出鲜明的能动性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着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个体在积极主动的自我思辨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鉴别,从而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认知结构。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善于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主动排除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干扰,才能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递进性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看,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阶段是连续而递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图式认知阶段,大学生开始接触并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新的价值“元素”,在教育者的宣传、阐释和引导下,产生是否“接纳”的初级情感态度;在被动从众阶段,大学生受个体“闹凇毙睦淼挠跋炱仁棺约涸谛问缴弦来由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郏作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行动,从而在被动依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局部同化阶段,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相一致的道德规范“同化”;在结构顺应阶段,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自我否定和扬弃,创造性建构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价值认知新结构。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演化过程,大学生个体正是在这四个连续不断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建构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的道德认知结构,这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三)系统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等基本教育要素有机匹配、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协作化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而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则是实现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这些基本教育要素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过程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各方协同、合力育人的教育机制。

(四)波动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强,加之又生活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必然给大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迷茫,甚至产生“心理失调”和“价值观排斥”等心理反应 [2] ,从而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和反复性。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为时而接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而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般而言,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超过社会和网络信息负面影响时,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趋向就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反之则越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主体主观能动性与外界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交替作用的过程。这一特点揭示了净化社会与网络环境、营造弘扬道德正能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

结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内化说”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以及上述相关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既受个体自身认知水平与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的制约,也受社会与网络等多元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还与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等紧密相关。因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的教育策略可以考虑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尊重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创造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个体主体性充分参与并发挥关键作用,表现为进行积极、自觉的心理调适,主动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鉴别和剔除,从而建构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道德价值认知结构。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迅速,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由判断,抵触、排斥强制“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引导和启发,调动大学生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着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学会鉴别、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才能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内化的创造力。

(二)增强持续性,跟进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具有连续性、递进性特征,从图式认知到被动从众,从局部同化到结构顺应,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进过程。在一过程中,任一阶段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后一阶段的质量。因此,要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设计,持续跟进,避免脱节,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这方面,应当建立起“宣传教育―依从肯定―同化激励―巩固创造”四位一体的跟进式教育模式,重点做好价值图式认知阶段的正面宣传教育、行为从众阶段的积极评价、局部同化阶段的激励固化以及结构顺应阶段的持续引导,从而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链接成一个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加速过程,实现大学生从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心理发展阶段的无缝对接,才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

(三)强化协同性,构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整合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各教育要素有机联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实效,

增强内化效果的持久性,必须使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等各个教育要素形成为目标一致、彼此互动的整体系统,才能收到“1+1>2”的教育实效。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克服教育要素相互隔绝、各自为阵的弊端,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相互协同、整体推进,构建起一个相互衔接、贯通一体的有机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系统性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构建起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合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效性。

(四)突出实践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

“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3]。让大学生在广阔、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亲自体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转化为切身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把大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通过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才能进一步激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愉悦、热情、信任等情感因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感为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价值认知“新元素”,是实实在在的真切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因此,高校应当改变“重理论宣传,轻主题实践活动”[4] 的传统教育思维,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价值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五)加强针对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亲和力

教育只有“紧扣人的生活实际,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吻合生活要素,赋予其相关活动以生命价值和意义,才能切入人的心灵,唤起人的‘需要’意识”[5]。 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成长诉求、实际困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生实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心理过程” [6],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置于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常用、惯用、乐用的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平台优势,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道德正能量的新渠道和新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现实诉求相结合,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的诸如人际交往、情感恋爱、就业创业、发展深造等现实而紧迫的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和真切的感受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六)突出示范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把它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让大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7], 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高校还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用最美的人物和最动人的事迹感染人、熏陶人、激励人、引领人,使他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力量的鲜活存在,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被动依从到理性认同的转化升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向榜样看齐,向先进靠拢,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参考文献:

[1]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05-23

[2]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8-62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

[4]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5]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102-104

体育的核心手段篇10

关键词:养成教育;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下称《意见》)是指导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纲领性文件。广大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真正收到实效,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来看,其最佳途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注重青少年良好品德培养的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引导和长期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进而凝聚为道德品质的方法。反思以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教训,顺应时代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现实路径主要有:

一、教之以理―发挥好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战场,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大有可为。

1.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按照《意见》精神,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科学规划,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直接作为各层次学生教育内容。这种现象不顾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学生的厌烦和逆反。从学校教育规划而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不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简单相加,而是应该把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确定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所有教育内容中应占的比例,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不同阶段设定阶段性的培育目标,围绕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同时还要修改和完善包括学生守则等在内的原有学校教育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制度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培育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目前学校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合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往往将其等同于知识传授,采用单一的“灌输”型教育方法。这种教育现状,使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要使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收到实效,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在教育理念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保障教师有精力去研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律和方法,学生有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积极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使分数不再成为高一级学校评价和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积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导之以行―实践养成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决定性环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通常情况下,它须经过一个行为反复训练的过程,才能逐步在内心形成稳定的道德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转化为行为习惯。因而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实践养成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1.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设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隐含于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中,通过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反复的行为引导和训练,使道德行为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固化成行为习惯。为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构建一个由自主性的课内教学活动、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综合的实践活动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动脑与动手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从而形成持久的、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实践基地是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目前,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主要有三类:一是隶属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活动育人”为宗旨,为青少年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供专属场地和有利条件,也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活动场所。二是学校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与相关部门携手,合力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与红色景点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劳教所、监狱合作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与科技博物馆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这类实践活动基地主题明确,特色鲜明,青少年到这些地方可以通过参观、访谈、听报告等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三是社区活动阵地建设。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青少年除学校外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要积极在社区建设教育基地,如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广场、青少年流动书库、社区青少年兴趣学校等一批富有社区特色、洋溢青春活力的阵地。同时,利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以社区网站、社区共青团工作信息平台等作为青少年养成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托,实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生活化。

3.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学校和社区可以针对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少年身体力行,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的自主体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及勤工俭学活动。首先,校内的管理性、公益性实践活动如校园环境净化和美化活动,贫困学生帮扶活动,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组织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学校内的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其次是在校内定期开展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如科技节、各类知识竞赛活动、各种体育比赛活动、机器人大赛、航模比赛、创新设计大赛等;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如“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保护母亲河”、“城乡少年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义务献血”等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都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形式,也是青少年反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4.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

校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空间,青少年的成长直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于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具体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如摄影、书法、电影、戏剧、诗歌赏析等;开展“国学月”、“红周”、“党史知识竞赛”、“感恩教育”等主题文化活动;开展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的文明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以及文明班级评选活动等。教育者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良好的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化之以场―建设良好道德环境,助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人是社会人,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要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氛围。

1.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

学校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应该在做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广播、影视、互联网、宣讲、报纸、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反过来,浓厚的氛围又会积极促进学校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媒体管理,引导宣传舆论。

社会各级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的规范管理,使其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浓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同时社会和学校还可以通过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通过道德谴责、鞭笞等手段惩戒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惩恶扬善”,从而使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得以不断强化。

3.打造健康的网络虚拟社区与网络文化,建设教育与服务青少年的网络平台。

在当今网络社会,数字化生存使青少年面对面的交往互动日益减少,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彼此相互交流和自我教育的主要渠道。而网络上各种信息充斥,良莠不齐,对涉世未深、缺乏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误导。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网络阵地,营造健康的网络虚拟社区与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2013年12月23日.

[2]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2014年4月1日.

[3]人民日报评论员.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一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