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压力的策略十篇

时间:2023-07-06 17:42:40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1

〔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柔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14-03

所谓教师压力的柔性管理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应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教师压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用柔性管理方法有效缓解教师压力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

缓解教师压力首先要从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开始,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宽松的制度环境。

1.考勤制度松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改变坐班制度,凡没有课的教师,都可以在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到班。这样,教师就改变了过去“上班、坐班”的呆板机械的工作状态,消除了“怕罚款”的紧张心理。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

2.工作负担减一些。为了平衡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心理,学校要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调整,如调低教师的满负荷工作量,对超负荷的教师加大课时津贴补助;对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课外辅导次数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不同资历和水平的教师在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不同的要求。

3.评价机制活一些。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的评价中多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业绩考评、评优、晋升、奖金直接挂钩,导致一些教师为了得到好的评价不惜牺牲学生和自己的心身健康。为此,教育系统应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回归,同时也将教师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

二、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与之建立起一种平等、亲密、友善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平时要多关心被管理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洞悉他们的思想、感情,多体谅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真诚。另外,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做到胸襟坦荡、言行一致、廉洁奉公、不计前嫌私怨、不抱成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校的管理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淡化“官”念,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不以“言”威号召人,而应以德服人。作为校长,只有真正被教师信任、拥护,学校的发展前途才远大,教师才能正确面对压力,克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三、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

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认为: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惟一目标,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才是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人性化的管理者应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需要,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要爱护、保护、关心教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当教师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教师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和大胆维护教师权益,严肃处理侵犯教师身心健康的现象。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做到考核评价公平、物质分配公平、奖励惩罚公平、发展机会公平,以增强教师的满足感。再次,必须重视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不仅要做到“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还要做到“依赖人、满足人、发展人”。工作上,依靠他们,充分授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学习上,支持他们,使他们获得再提高的机会。

四、加强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

在学校中构建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思想统一、信息共享,减少心理隔阂、缩短人际距离。沟通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领导与教师加强沟通,有助于减轻其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减少对自我角色的不确定性。同事间的沟通可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与理解造成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一点,即管理不善会成为压力生成的重要根源。如管理者设立不现实的目标让教师去完成,或者没有同教师进行充分交流,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声音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压力。所以管理者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加强人际沟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要尽力维持教师间良性竞争的关系,避免恶性的不正当竞争。如开设教师论坛、举办教师联欢晚会,开放校园网站聊天室、博客、校长信箱,举行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恳谈会议等活动,使之成为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能起到融洽校园人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五、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

学校领导要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在学校中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促使教师保持高昂的士气、饱满的工作情绪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善于利用压力,激励教师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1.目标激励,增强使命感。应给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1)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人才;(2)把学校办成规范加特色的学校;(3)把自己造就成全能型、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并把以上几点有机结合起来,诱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激励的渐进性。可表述为“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因为,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应科学地为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启动其从教的强烈内因,激励其发展成才。(2)目标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使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期望值过低,缺乏信心,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教师调整期望值,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荣誉激励,增强成就感。首先,应大力提倡集体荣誉感;其次,应充分肯定正当的个人荣誉感。在实施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帮助教师摆正成就与荣誉的辩证关系。应充分利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成就心理,积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2)充分运用知名度效应。即大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师生中形成明显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凝聚心理。(3)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使其成就在竞争中产生,荣誉在竞争中获得。

3.物质激励,增强实惠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奉献”应多于“索取”,但也不能一味地只讲精神不谈物质。注重运用物质激励手段,增强实惠感,可缩小与其他行业物质待遇的差距,调整教师心理的不公正和不平衡感。但也应注意两点:(1)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物质待遇,不能“一切向钱看”,特别要注意防止工作责任和奖罚上的“一刀切”。(2)合理使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

六、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能力

学校应组织一些培训和活动,如请一些专家给教师作有关心理调节和压力调控的讲座,利用学校工会的“教师之家”的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和增强抗压能力。

1.引导教师有效管理时间。引导教师关注一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应用的,了解自己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找出自己时间管理上的误区,并设法把它们从自己的习惯上排除。引导教师运用80/20定律,勇于舍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许多人喜欢将任务集中于期限之前完成,结果常常把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去做,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感。

2.引导教师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乐趣。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在同等压力下,有的教师感到单调、枯燥、疲惫,有的教师却感到充实、丰富、幸福。区别就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从工作中认识教育的价值和乐趣,与同事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引导教师改变对压力事件的感知,改变思维方式。人们的不良情绪有些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也有些是由于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用不同的态度看待它,就会有不同的体验。我们应引导教师找出那些不实际的、且可能会引发压力的信(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条(如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赞扬),并改变他们的看法、态度。

4.引导教师加强锻炼,学会身心放松。一个积极的个人健康计划是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锻炼会减轻对心理压力源的反应,也可阻止或减轻诸如沮丧、消沉之感,改善在工作压力下大脑的活动节奏,清理、宣泄在人际交往或工作压力中的情感,降低压力水平,摆脱轻度烦恼,增加自控、自主、自我满足感。教师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忙碌,坚持锻炼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且为生理能力所接受的锻炼方式,坚持锻炼。(稿件编号:090820005)

参考文献:

[1]姚立新.学校系统的压力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4).

[2]彭小英,方平.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工作压力;缓解策略

经过对笔者所在的学校――山东枣庄齐村镇中学及周边10余所乡镇中学近两年的调查、访谈,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压力来源多种多样,有社会、学校、个人层面,单纯依靠某一层面对策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想要更好地缓解农村初中教师的压力,激发农村初中教师的工作激情,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共同的努力。

一、社会层面

1.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落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农村教师往往被很多人轻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农村教师的工资比城镇教师低很多,他们在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方面都低城镇教师一等。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他们还要去做些兼职,导致职业声望并不高。因此,将农村教师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落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使农村教师获得同城镇教师一样的发展机会,以切实缓解农村教师的职业压力。

2.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为教师减压

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及不合理的晋级制度进行彻底地改革,从而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及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教育体制改革的渠道,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良好跨越。

取消重点学校的建制,杜绝农村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流失,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教师在县域内统一调配,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二、学校层面

1.学校应废除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一些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会使教师工作压力倍增,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最终导致教师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因此,要缓解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必须改革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处处为教师着想,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

一所好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这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因为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校领导。在学校领导的严格约束与管理下,教师整天埋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管理学生,没有时间放松,生活单调乏味。因此,学校领导应为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做贡献,每逢假节日组织教师搞个联欢,以此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化解与教师的对立关系。教师在这种氛围下很容易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三、个人层面

1.教师应正确地认识自我

教师自身应排除外界干扰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衡量体系,树立科学而正确的自我认识理念,合理评价自我,客观规范自我,认识并欣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同时,由于树立了正确的自我认识理念,也就很容易包容别人的过失与缺点,对身边一些有失公允之处能够坦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个人心理健康、缓解自身压力是非常有效的。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受负面压力影响较小的教师大都擅长维持和学生、同事、家人及领导的良好关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平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求同存异,以积极、淡定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各种现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宁可独自沉默忍受,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探讨交流,解开心中的问题。然而世上没有人是事事精通的,多与身边人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有效途径,而且也是获得帮助、缓解所承受压力的重要渠道。另外,教师还应努力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3

2、呼吸训练:能够缓解压力的呼吸方法是使用腹部肌肉呼吸。也就是说,在呼吸的时候保持胸腔肋骨不动,通过腹部的肌肉运动来呼吸。通常所说的深呼吸其实是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也能起到快速缓解压力的作用。

3、肌肉放松:这是主要的一种放松方法。让自己静卧在椅子上或者床上,然后从头到脚放松每一块肌肉:比如先放松额头,使额头舒展,肌肉都不紧张了,然后放松颈部肌肉,让头完全靠椅子或者枕头支撑,脖子不能用一点力。这样连续的放松身体的大部分肌肉,最后就能达到减压的作用。

4、无策略:也就是我们产生压力的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即便是意识到自己有压力了,但是并不去采取措施释放压力,而是让压力自行消退或者慢慢积累。这种方法有时候有效,压力会逐渐的消退,有时候却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5、情绪中心策略:自己感觉压力大的时候主动找朋友帮忙解压,可以一起去吃喝玩乐;也可以找到心理咨询师学习放松技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好一些,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所以叫做情绪中心策略。这种方法对一些无法逆转的事情有很好的减压效果,比如亲人去世,事情无法改变,只能接受,找朋友帮忙或者找咨询师帮助都能解决问题。

6、事件中心策略:我们能意识到什么造成了自己的压力,于是我们努力的改变这件事情,比如当我们考试失败造成了压力的时候,我们会努力学习去减轻压力。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改变造成压力的事件而不是改变我们的情绪,所以叫做事件中心策略。这种策略适合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如果亲人去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最好是采用情绪中心策略。

7、埋头于琐碎的事物可以减压:工作狂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通过工作来减压的人,因为工作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琐碎的事物中,不必去想那些会造成压力的事情。其实,我们不必成为工作狂也可以减压,具体的方法就是:对未来做计划的时候记得把细节思考进去,重点写好你的短期计划,比如一天内的计划可以叫短期计划,而一个月的计划可以叫长期计划,为了减压,你要做好一天的计划而不是一个月的计划。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4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经济发展 对策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

1.美元持续贬值。近年来,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使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大幅贬值。为了调整其巨额经常账户逆差和缓解美元的急剧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急剧的提高,美国更希望其它国家的货币升值以缓解美元贬值产生的各方面的经济压力。加之,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赤字国,美国更希望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2.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充分外汇供给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截至2007年底中国在经常项目实现持续顺差和资本金融项目同时实现持续了顺差,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一万亿六千多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方面的机会成本。为了降低储备成本,就需要减少外汇资产,卖出外币回笼本币,这进一步加大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差距,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增大。

3.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使人民币加速升值。在巨额外汇储备的背景下,由于受国际社会的大量炒作和有关国家的频频施压,导致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进而引起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加重了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4.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国内投资和出口需求旺盛,经济发展前景仍被继续看好,人民币继续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很有信心,这些都是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动力,也就是说人民币会继续面临升值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1.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刺激进口增加,减少经常项目顺差,促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升值以后,意味着人民币的含金量高了,相对来说人民币比以前“更值钱”了。商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升值可以降低国外技术的购买成本,刺激进口增加。由于进口增加,对国外原材料的购买力增强,出口减少,于是有利于缓解目前贸易顺差,促使中国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弱化通过外汇占款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并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得到改观。(2)人民币升值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缓解当前我国国内有些产业投资过剩的局面,缓解过度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过份需求的压力。(3)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当前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元加速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而中国作为大宗商品净进口国,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容易传导至国内。人民币升值可以使得进口成本相对降低,抑制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有助于减小外贸顺差,从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也将由此减轻,这将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出口成本,将对中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出口利润会减少,进而影响出口企业的标准。如化工、钢铁等原材料行业就容易受到人民币升值的打击,同时还会减少原油、成品油、原木、铜金矿等资源型商品出口。(2)不利于吸引外资,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外商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削弱了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外资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 外资增长放缓和规模的减少,会使国内就业原本比较紧张的形势更为严峻。当大量出口企业倒闭时,大量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其聚集效应一旦由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那么整个社会的稳定就面临巨大的挑战。(3)升值对我国外汇储备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为1.65万亿美元,其中70%是美元储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降低了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相应减少了国民福利。此外,小幅、渐进、可控的升值策略,催生了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流入,从而增加了国内的流动性。流动性过剩在去年体现为股市、楼市泡沫泛滥,泡沫所带来社会经济问题也极为严重。

三、对策

由以上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坚持渐进性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则,推动汇率的市场化,从制度、体制改革入手,配合相应的政策调整,使双顺差带来的矛盾和困扰得到缓解,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为此采取如下对策:

1.做好消除市场升值预期的工作, 政府可以对汇率的浮动区间也进行浮动管理。由货币管理当局视经济指标和市场情况调整浮动区间,适时调整汇率水平,防止外资投机。

2.将巨额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运作机制;制定更加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如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等相结合,在流动性基础上寻求长期稳定的收益。

3.坚持是切实贯彻实施一篮子货币政策,改变紧盯美元、增加欧元等币种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分散我国外汇储备风险。

4.外汇管理当局应在外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框架。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增加国内居民和企业对美元的需求,继续放宽居民出国用汇的限制条件,放宽居民在海外的证券投资,其中包括建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等;加速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裴 平 吴金鹏:论人民币同外价值的偏离.经济学家,2006年第1期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5

关键词:压力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的报告,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疾病是生产力减弱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可造成经济损失。田野以及缪丽华(2008)援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现阶段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企业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企业更应该重视压力管理,没有或者不适当的压力管理都将会影响生产效率,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压力的概念及理论

晏英 (2005)在先前文献后,认为压力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者环境。第二方面,压力是指一种主观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压力是一种心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过程。第三方面,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者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胡春光 (2005)认为,人类存在着广泛的跨越文化的基本需要,在工作环境中,基本需要存在着相应的表现形式,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基本工作压力。

二、与组织压力管理相关的重要模型

关于工作压力的作用机制,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预测意义的、与组织管理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压力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1.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JRC)是出现较早的一个关于工作场所的模型。它是对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所面对压力的解释。工作控制包括决策权(能够选择任务完成的方式和时限)和技能判断力(指一个工作是否是枯燥的和重复性的,需要的技能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进行拓展和开发)。后来这个模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来自同事和上司的社会帮助也可以减缓工作的紧张性。

2.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适应于各类的职业,应用最多的是服务型行业。该模型认为,工作角色是个体需求(自尊和自我效能)和社会需求的连接纽带。工作可以从社会交换中获得回报,在付出与获取之间不能互惠时(如高付出/低回报的条件下),就会在情绪和生理层面产生持续的紧张反应。在我国,目前由于付出/回报不平衡引起压力的案例很多,如工作要求苛刻却不稳定、获得了很好的业绩也不能得到升职等等。

3.压力应对的层次理论。这套理论认为,管理压力的最好的办法是创造和规划出一种没有压力源的新环境,他们将这种策略称为“规划策略”。第二个策略是要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技能,称为“前摄策略”。这种办法可以使组织或者个体迅速恢复到正常的活动水平。第三种策略是消除压力不良影响的速效药。当压力产生后,个体采取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如暂时的放松技术等)来应对紧急情况所造成的压力状态,称为“反应性策略”。

三、工作压力对组织的危害

赵娅 (2012)指出,工作压力对组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压力对企业核心成员的危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对于领导者和高层管理者来讲,他们对压力过度反应所引起的恐慌可能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最终使部下的压力感剧增,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严重的会造成组织解体。

其次,工作压力问题会增大企业的管理成本。很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过大会提高员工的跳槽率。这必然就会增加员工招聘、职业定向和培训等方面的相关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工作压力引发的法律诉讼问题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往往以企业的高额赔付而告终。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10年间,压力伤害案件增加了3倍多。国内工作压力过大引发的员工赔偿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天要产生5000个职业病人,中国的企业界每天都为他们支付约2000万人民币的损失。

最后,压力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大量的研究表明,压力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适当的范围内,压力会提升工作绩效,压力程度无论是超过或者低于一定的水平,都会引起工作绩效的下降增加对人力资源进行压力管理方面的投入。依据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在1995年的报告,美国对员工的压力与职业健康投入1美元,将有5-7美元的回报。总之,随着社会和企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压力管理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落实人本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从组织角度解决员工的压力困扰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四、组织中的压力管理模型

查阅近几年有关组织压力管理的文章,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与从个人、组织、社会三方面着手。胡春光(2005)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专门研究了三层面压力管理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层面策略:减少、消除或控制组织因素压力源。例如,改进工作本身(包括工作丰富化、合理安排工作负荷),改进管理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减少角色压力等等;

第二层面的压力管理策略:员工压力的应对。员工个人压力应对包括三个部分:自身存在的压力源的管理、认知改变、压力症状的消除;

第三层面的压力管理策略:过度压力的治疗。在组织中,即使实施了压力源的减少、消除与控制等预防措施,员工也掌握组织工作压力管理研究了一些压力的自我应对方法,员工仍然可能承受着过度的压力,形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及健康。

五、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压力管理相结合

从一般意义上讲,细致认真地执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同管理职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工作压力。国内外的关于类似观点的论述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赘述。以下仅在指标和维度的设计上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1.通过工作分析确定职位对压力承受力的要求。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职能,其作用主要是获取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和工作环境等信息,最终达到人职匹配。但是,从目前的研究和管理实践来看,很少有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系统考虑职位对个体心理压力承受力的要求。根据心理生理学的观点,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天赋性和遗传性。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压力情境下工作已经几乎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常态。

2.针对不同的压力源制定人员测评方案。马可一和王重鸣 (2003)认为,从组织因素看,降低压力危害的努力应该从员工甄选开始。在人员的甄选中,考察压力所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压力面试。不同个体应对不同压力源的敏感程度和承受力也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个体可能更多地感受到时间压力,有的个体可能难以处理人际压力,而有的个体可能难以应付突发性的情景压力。因此,应该根据不同职业性质来确定压力源的类型,然后在选拔测评中根据不同压力源类型设计出不同的压力测试方法,对应聘人员的抗压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测试。

3.增强薪酬体系的公平性和完善性。田野及缪丽华(2008)等人提出的“增强薪酬管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感。薪酬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所付出的体力劳动和智力活动的一种回报。而有的研究者认为,还有另外一类劳动是被人们所忽视的,这就是情绪劳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情绪劳动就是为了挣钱而出卖情绪。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作都属于情绪劳动,如演员、医生、教师、服务业从业人员等。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应该将情绪劳动纳入到回报的范围之内,以增强薪酬体系的科学性、完善性和公平性。

4.提升培训方案的针对性。培训是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开发员工潜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目前公司在缓解员工压力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工作技能培训可以直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但是,由于培训管理的相对滞后,培训在实践中都没有很好地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事实上,部分压力是员工的个人因素造成的,例如认知问题、态度问题、个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可以通过心理减压来解决的。然而,有很多问题是由于组织管理不善造成的。例如,薪酬分配不公、绩效管理系统存在巨大漏洞、并购、扩张等,这些问题单纯通过心理培训不能够得到根本解决的。特别地,如果采用培训的手段缓解由于组织管理不善造成的压力,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5.转移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重心。张佳睿 (2007)指出,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组织和员工为了满足各自和对方的需要而采取的对职业行为进行有意识管理的行为。随着商业竞争和技术革新的剧烈程度日益加深,组织和员工之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与冲突。企业越来越难以保证为员工提供持续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机会,员工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面对职业危机。在这种形势下,组织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中心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注重保证员工的工作安全感,注意开发员工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开始转向如何开发员工的受雇佣能力,提高他们对工作的心理成就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员工由于并购、裁员和职业变化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胡春光.组织工作压力管理研究.硕士,中国海洋大学,2005

[2]马可一,王重鸣.组织压力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3(5):864-865

[3]田野,刘兰静,缪丽华.企业压力管理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49-51

[4]晏英.工作压力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吉林大学,2005

[5]张佳睿.基于压力管理的员工帮助计划(EAP)研究.硕士,兰州大学,2007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6

经济增长速度在持续下降中开始出现回升

记者:自2010年10月宏观刺激政策总体上“择机退出”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虽然2011年全年增速达到9.2%,但按季度看则是持续下降,进入2012年,前三季度又分别降至8.1%、7.6%、7.4%,连续7个季度增速持续下降,第四季度增速回升至7.9%,全年增速为7.8%。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刘伟:究其原因,从投资来看,投资需求增速放缓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突出原因,主要是市场性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在政府投资开始放缓的条件下,投资需求增速放缓愈显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0年迅速降至19.5%,2011年再降为16.1%(均剔除价格因素),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自2010年以来投资需求增速的持续下降,是形成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但是从2012年第四季度态势看,投资需求增速开始出现积极增长迹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纵观2012年名义投资需求增速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波动幅度不大,同时,若考虑到2012年较上年通货膨胀率的回落(自5.4%降至3%左右),2012年的投资需求实际增长率自2010年来连续2年多下降来看开始出现回升势头。因此,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很可能继续提速,包括各级政府和大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投资需求均可能出现稳定缓慢的增长,名义增长率会出现较显著提升,若通胀控制严格则实际增长率会更高些。

从消费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内需不足的突出表现在于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上年的增长16.9%降回14.8%,2011年比上年增长17.1%(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名义增长率为14.3%,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1%,比上年提高了0.5%。我国经济长期以来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相应的投资需求增长正处在历史高峰期,客观上投资需求的高速增长会排挤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存在严重扭曲,从总体的分配结构看,政府、企业、居民三者间收入增长速度上,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最低,一般比GDP增速低1/3,而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最快,显著高于GDP增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按当年价格计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而GDP(按现行价,不是按固定价)年均增长14%多(按不变价为9.8%),这就使得居民作为消费者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这种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又与初次分配中劳动要素报酬增速放缓进而比重下降直接相联系,进而使得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协调。要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矛盾,需长期多方面努力,但从2012年总体短期情况看,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2011年CPI为5.4%,而2012年CPI为2.6%,因此实际增速是有所提高的。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投资,达到55%,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目标的逐渐实现,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民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必然发生相应变化,相信在2013年,这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的回升能够继续保持其势头。

从外需来看,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等原因,我国进出口增长低于预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比上年只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在与主要贸易国的双边贸易中,中日、中欧双边贸易下降,中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及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不同程度地增长。2012年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虽不是负值,但由于出口增长在一位数,因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上不到1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则为-5.5%,下拉GDP0.4个百分点。从目前各方面的分析预测看,2013年世界经济虽开始有所复苏,但其速度不可能较快,难以达到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因此,2013年我国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增速很可能仍在1位数的水平上,可能略高于2012年,但难以达到2位数以上。今后较长时期里,我国经济增长只能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以年增20%以上的出口来支持经济增长的状况难以长期再现。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回落。

2013年我国投资、消费需求的名义和实际增长速度可能略高于上年,据多方面预测,世界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复苏的态势可能更明显,与之相适应我国出口需求增速若也略高于上年,那么,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止跌回升的趋势将更为明确,经济增速略高于2012年是完全可能的,失业率在目前水平上稳定并略有下降也是可能的。

物价持续回落中潜在通胀压力仍较大

记者:2012年通货膨胀全年呈现先高后低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年初的4.5%逐月下降(除3月的3.3%较2月的3.2%略有反弹外),9月、10月CPI已降到2%以下,11月才又重回2%,12月则为2.5%。2012年全年CPI比上年涨2.6%。您是怎样分析这些数据的?

刘伟:2012年成功地实现了年初预定的把通胀率控制在3%左右的政策目标。但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成因复杂,有其新的特点。

首先,从需求拉动来看,2012年虽然仍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紧的力度开始放松,央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和逆周期审慎的宏观管理等多项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着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增速略显回升,到9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创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高,M1增速则创2012年新高,M2余额为9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8%,货币存量与GDP之比仍居很高水平,几乎接近200%。考虑到货币政策对物价作用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反危机以来形成的大量货币存量,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陆续影响物价指数,从潜在的通胀压力转化为现实的物价上涨。对于这种巨大、集中而又有滞后性的需求拉上的通胀压力,现期宏观政策的时效性会被极大削弱。

其次,从成本推动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现阶段的通胀除受需求拉上作用外,成本推动起了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现期通胀压力有40%以上可以用成本推动加以解释,对于成本推动形成的通胀压力,依靠传统的紧缩需求,收紧银根的做法是难以有效控制的,甚至可能产生负作用,在紧缩银根的条件下,上涨的市场利率增大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加剧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

再次,从国际输入方面看,一方面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会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升,诸如石油价格的上升对于石油进口依赖度已超过50%且每年仍以8%以上速度增加进口的我国而言,必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成本;又如铁矿砂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上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际市场上最大的买主而言(国际铁矿砂市场贸易量中我国买进量占60%以上),影响是显著的;再有农产品中的大豆、玉米等,我国也是大量进口,其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升自然影响我国物价水平。这些进口品价格上升都会直接进入企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从而加大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上流动性过剩会刺激国内的通胀,美国为走出危机,刺激经济,已连续多次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与财政赤字扩张政策相统一,自然会加剧国际市场上(美元)流动性增加;日本政府在2013年伊始,已加大通货膨胀水平,增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复苏;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复苏迟缓,迫使欧洲央行也不得不考虑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国际性的由以扩张财政为主应对危机转向同时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时双强力扩张来缓解危机,会加剧国际市场上流动性过剩,从而推动国际市场上的通货膨胀加剧,进而通过进口贸易影响我国国内通胀压力的上升。

最后,在资本流入流出上由于种种原因,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不断增大,相应地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提高,也会促使国际上的资本更多地流入我国,资本流入的增加(包括所谓“热钱”),会导致外汇占款的增长,从而增大货币供给,并且产生严重的不稳定性。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已有所缓解,2012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已降至2.6%,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未来几年仍然较高,并且在国际国内经济矛盾复杂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以某些短期内的突发变化为契机,从某种结构性物价上涨迅速演变为总量通货膨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阶段通胀压力成因特殊,传统控制通胀的方式和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极大的削弱,需求拉上的通胀压力具有滞后性,在经济衰退条件下,这种滞后时间会比正常条件下更长,使控制通胀的现行政策的时效性受影响;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显著,使传统的应对需求拉上通胀压力的机制和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加剧通胀;国际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使国内宏观调控更为被动;国际收支失衡加剧的通胀压力,使国内宏观政策作用被动。所以,现阶段虽然通胀水平表现并不高,但治理难度大。

财政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反方向组合中的政策作用方式和力度不断变化

记者:自2010年刺激政策退出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回到危机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状态,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刘伟:2010年10月择机退出以来,重回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财政政策虽然扩张力度有所放缓,但扩张性的方向仍是明确的,不过是从“更加积极”回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相对财政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逆转,从“适度宽松”逆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其原因和内涵都与反危机之前的政策反方向组合不同。

从原因上看,是因为经济中既存在通胀压力,又存在下行风险(类似于所谓“滞胀”),这种双重风险所要求的宏观政策在方向上是相反的,这就使得宏观政策既不能双松(全面扩张),也不能双紧(全面紧缩),采取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是风险较小且又能减轻经济波动程度的可行选择,在危机冲击过程中是主要运用财政扩张还是主要运用货币扩张或是双扩张来刺激经济?在危机冲击后择机退出时期,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还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等等,存有争论,但两大宏观政策工具采取反方向组合在存在双重风险下是可行的。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7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 优化 城市空间结构 上海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上海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上海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上海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上海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1城市交通政策分类与世界大城市交通政策经验总结

城市交通拥堵根源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即道路交通供给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交通供给增长和完善政策,通过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来满足交通需求;(2)交通需求引导和控制政策,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并对个体机动交通(主要是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达到更高效率地利用交通供给设施的目的;(3)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区位变动,从而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的规律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对上海当前城市交通政策的评价

2.1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现状

目前上海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自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供给,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2006.年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达到1521万h。2006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 km,车站总计95座,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道路框架基本定型,道路供给量增速趋缓,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由12%(1996~2000年)变为5%(2000—2004年)。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上海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上海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上海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空间策略方面,上海力图改变典型的单中心结构,以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就已经主张在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镇,以实现人口的“有机疏散”。之后各轮城市总体规划都对卫星城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格局和11个新城的建设主张。上海“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拟建设9个新城,来打破单中心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卫星城还是后来的新城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没有对中心城交通疏解发挥较好的作用。

2.2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效果评价和预测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上海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上海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06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上海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从上海交通需求政策(包括公交优先和小汽车牌照拍卖)实施效果来看,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缓慢,而个体机动交通比重(包括小客车和摩托车)增长迅速,1995—2004年间,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仅上升了3.7个百分点,而个体机动交通方式比重则从7.9%提高到16.5%。预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受限于当前和未来的地面道路供给量,在个体交通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地面公共交通优先存在客观限制。其次,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以及服务半径限制,其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高估,即使是轨道交通网密集的伦敦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依然严峻。再次,比照发达国家大城市,上海目前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还很低,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实行严格控制,不仅与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有矛盾,更重要地是会引起汽车消费者的抵触,在实践中产生种种冲突。当前国内众多特大城市中只有上海顶着重重压力实施了私家车控制。改变私家车消费观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艰难的宣传引导,而其中的时间成本是特大城市的交通所不能承受的。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上海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听力焦虑;应对策略

一、引言

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二语习得理论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和动机等。其中,焦虑被认为是阻碍外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之一。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经历紧张、担忧、烦乱和恐慌等感受的不良状态和极力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的紧张反应(Burger.1997)。而听力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是学习者因外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信仰、感情以及行为的明显焦虑情绪(Horwitz.1986)。有研究证实,合理的应对策略在调节、干预学习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eAnda.2000)。

二、相关理论研究

1.有关焦虑的研究

对焦虑的研究是学习者情感因素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焦虑感是有害的。然而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焦虑感都对学习有害。只有适当的焦虑感对学习有利,过高和过低都会妨碍学习(Maelntyre,1999)。Brown.认为焦虑分为两种:抑制性焦虑和促进性焦虑。前者包括一些妨碍学习的不良情绪,如紧张、担忧、畏惧等;而后者对学习则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即抑制性焦虑对听力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2.有关应对策略的研究

应对(coping)过程指人们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极限的认知要求所进行的认知或行为调控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初始评价阶段,(2)继续评价阶段,(3)执行应对策略阶段。应对策略包括着眼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着眼于情绪的应对策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策略指为消除或减少给自己带来压力或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及持有的意念、想法等,比如积极考虑、规划下一步的学习行为。而着眼于情绪的应对策略指为调整和减轻某事所带来的消极或压抑情绪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及持有的意念、想法等,如发泄情绪、放弃学习。应对策略在调节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同时必然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目前应对策略研究主要从一般性和特定性两个角度入手。然而,学生不大可能会按照一贯方式来应对特定情境下的压力和困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所以两者有区别。本文研究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属特定性研究。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现象分析

为了更客观直接地了解学生听力焦虑现象,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对济宁学院2009级计算机科技和体育教育专业四个班的144名学生的听力焦虑状况进行了分析。该问卷由12个题目组成,其中9个选择题和3个开放性问题,该问卷涉及大学英语课堂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气氛、听力材料难易程度、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教师指导与评价等。共回收139份有效问卷。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参考了关于情感、焦虑的一般心理学量表,并在进行试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为了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听力焦虑的情况,笔者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要求他们描述听力课堂上所表现的焦虑症状、原因以及减缓焦虑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听力材料的难度的越大学生越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由此引发对听力材料的担忧和恐惧,进而形成焦虑心理,这部分学生占到61.9%,另有25.7%学生认为听力材料难度太大,听不懂,进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放弃听力学习。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差异来看,学生各自的英语基础,英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词汇量的差异也会使学生在听力课堂中的焦虑程度不同。由于这些基础能力的欠缺而在听力课堂中产生焦虑情绪的学生占77.6%。其次由于不自信导致焦虑的学生占19.2%,由于教师的负面评价而引起焦虑感的学生占到10.6%。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和课堂气氛在学生焦虑心理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影响,大约38.1%的学生害怕被提问,提问到自己时会感到慌乱、焦躁;也有26.1%的学生赞成老师的提问,认为老师的提问可以促使自己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更加专注地学习。有大约57.2%的学生认为老师正面的合理中肯的评价、鼓励和微笑会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英语听力课堂上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学生英语基础的好坏、学生自信心的强弱以及包括老师的指导与评价在内的课堂气氛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和英语基础的好坏。因为在听力课堂上,学生得主要任务是听,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听的过程稍纵即逝,极其短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所听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识别、理解、加工、连接、记忆等一系列的处理,同时还要不断唤醒头脑中积累的知识以配合所听的材料。因此学生在听力课堂上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听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基础知识,否则使听力效果大打折扣。至于上面提到的其他因素都是在听前或是听后产生作用,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

四、针对听力焦虑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在教材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教材和授课方法。课堂上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先准备一些清楚易懂的材料活跃学生思维,放松他们的心境,慢慢引导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讲解听力材料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通篇的理解。

2.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的训练

要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扩充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要遵循听单词-短语-句子这一由简到难的原则,突出听辨训练,不仅要听辨音素、单词、短语和句子,还要听辨重读、弱读、连读、同化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较强的听辨能力时,自然就减少了听力理解的障碍,听的时候就会有收获感、成功感,焦虑心理就自然会缓解。

3.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听力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听力课的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向学生解释,听力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其次,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负面评价可以导致学生焦虑的产生或加剧,过多或不当的纠错会打断思路、阻碍交流,导致强烈的焦虑感。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和氛围,以积极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适当地允许学生犯错,而非每错必纠。如果对纠错的时机、次数和方式处理得当,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听力焦虑情绪在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过度的焦虑对听力效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缓解听力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心理,要有的放矢地设计最轻松有效的应对策略,尽力将焦虑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参考文献:

[1]Burger,J.M.Personality[M].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1997.

[2]Horwitz,E.K.,Horwitz,M.B.,andCope,J.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J].ModernLanguageJournal.1986,

[3]DeAnda,D.SBaroniL.Boskin,L.Buchwald,J.Morgan,J.Ow,J.S.Gold,&R.Weiss.Stress,stressorsandcopingamonghighschoolstudents[J].ChildrenandYouthServicesReview,2000.

[4]Maelntyre,P.D.Languageanxiety:Areviewoftheresearchforlanguageteachers.1999.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9

关键字: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形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分析

1、经济金融进入复苏和缓慢调整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世界经济也处于逐步深化调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成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国经济复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业生产水平恢复较为缓慢,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失业率依旧较高。而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其复苏的力度十分有限。新兴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普遍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确

由于国际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全球股市产生了相应的分化。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其复苏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向明显分化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持续居高发展,市场发展缺乏支撑,在短时期内依旧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撑。然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颁布的货币供应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向。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然而受到通货膨胀压力,较多国家需要颁布货币紧缩政策。全球流动性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聚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货膨胀管理的难度。货币升值压力增加,同时资产泡沫也有所增加。

3、经济再平衡难度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再平衡具有较大的难度。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处于长期的发展阶段,要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需要主要经济体消费、储蓄以及投资结构的推动以及调整。其关键以及核心在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结构体系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强制性调整,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4、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益影响加大

主要经济体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太高资产价格,从而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压低汇率以及拉动出口,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负溢出效益。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利益竞争,提升了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流动性泛滥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若是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滞胀局面,则被迫进入加息通道,从而将逆转流动性过剩现象,充分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影响,并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对经济不平衡调整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影响。这种经济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归结于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以及追逐利益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重新分工当中,国际资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无法逆转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不对称分布,难以扭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将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较快以及明确的成本优势,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世界经济的在平衡发展需要调整各国的发展方式以及治理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实现推动消费并且逐步摆脱过度依靠投资以及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利益的重要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变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依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发展阶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

1、发达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为了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而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发展,主要的发达国家将持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2、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管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了解到,持续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扩大是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资本流动利弊并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政府也应加速监督管理以及改革的发展进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体系,提高对资金流动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宏观紧急面临调整。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依旧不足,发到经济体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国依旧面临失业率增加困扰,并且欧元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持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则应抓住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机遇,首先,通过扩大内需,保证投资的合力增长,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尤其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在推动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还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培养我国商品以及服务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发展,持续形成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斗.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共克时艰推动经济复苏[J]. 中国统计. 2009(02) .

[3] 林新波,李小平.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

缓解压力的策略篇10

带领这波上涨行情的“领头羊”正是一直备受诟病的银行股。一年多来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在唱空银行股,连分析师们也都对银行股行情不敢抱奢望,遍读12月之前所有券商报告,都对银行股持谨慎偏空态度。

现在,对银行股的看法有所转变,多家券商报告在2013年银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乐观,最为乐观的是国泰君安,从其报告标题也可看出一二:《大象要起舞—2013年银行策略》

逐渐回归合理仓位

此轮上涨大超分析师们的预期。“我们10月中旬对银行股的态度转为乐观,逻辑是经济企稳;但银行股上涨的幅度和速度超我们预期,反思下来,我们对市场风格的变化预判不足。低估值蓝筹股也有春天。”海通证券在报告中表示。

对于突如其来的银行股行情,很多人仍在发懵,不懂为何银行股如此强劲。

海通证券银行分析师戴志锋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陆续公布数据表明经济企稳明确,新政府有改革意愿。前期市场过度悲观后,部分资金判断大盘有上涨空间。

二是在选择反弹的板块上,因为低估值的银行明年利润增速稳定,以及其他可供选择的板块较少,比如创业板和中小盘面临资本市场扩容、解禁等压力,酒类等消费类也面临基本面不确定性,有色、煤炭等周期类行业估值偏高等,都使得银行成为资金抢反弹的主要选择之一。

银行股强势是否还会持续?

戴志锋认为会,并建议在调整时积极补仓。他认为,大盘企稳回升,市场投资风格转换,银行股在长期边缘化后,将逐渐回归到“投资组合”的合理仓位。目前,基金的银行股仓位仍处于较低位置,预计5%~6%。

中信证券在报告中认为,市场悲观预期已获明显修正,边际增量资金接近充分建仓,板块估值接近中长期目标位,板块估值修复行情将由爆发力向持久力转化,短期可能进入高位换手整理,预计中长期仍有10%~15%绝对收益空间。

也有分析师仍持谨慎态度。

渤海证券分析师齐艳莉认为,上市银行的估值修复过程将是曲折和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不建议短期追随热点、过度追高,而可以考虑在明年一季度末的基本面拐点出现前后逐步增仓。

其理由是,上市银行近几年估值水平的持续下降与银行业盈利的稳健增长是相背离的,目前上市银行的市净率与市盈率均处于历史的最低位区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当前其已经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但也不忽视目前不良率仍在上升,以及明年一季度贷款重定价与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的冲击。

国泰君安最看好银行股

在众券商银行业2013年投资策略报告中,不乏偏乐观者,其中尤以国泰君安最为明显。

国泰君安在策略报告中称,2013年估值修复主要由三方面驱动:一是经济见底企稳,二是融资压力缓解,三是业绩超预期。

“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较大级别的反弹。”国泰君安报告中明确表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压制银行估值的两大风险因素的缓解和明朗,主要为两个方面,第一,银行为经济“打激素”买单的风险缓解,务实的作风和“追求实实在在和不含水分的增长”的表态降低了政府短期为经济狂打激素的可能;第二,原股东收益摊薄风险缓解,资本政策即将明朗,资本工具创新和达标过渡性安排缓解了银行未来两年再融资压力和股权融资压力。

“2013 年尤其一季度,风险因素缓解或消除有望驱动银行股出现一次不同以往的较大级别的纠偏机会,预计板块空间25%,首推兴业、民生和北京。”国泰君安报告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报告中还表示今年12月是最重要的战略建仓期,不排除12月提前启动。该报告在银行股大涨前夕。

东方证券也了一份名为《否极泰将至 螺旋上升的估值修复行情》偏乐观的2013年投资策略报告,认为2013年贷款质量表现虽然会有波动,但明显将低于市场的悲观预期,以及近日监管部门首次开闸创新型核心资本工具,意味着明年银行再融资需求将大幅改善,加上当前机构投资者仍然普遍大幅低配银行,所以基于此“我们看好2013 年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部分券商谨慎偏乐观,比如长江证券表示,在明年业绩增速下滑,但不良同时见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成色将直接决定股价走势,ROA、息差弹性、成本收入比将是衡量业绩成色的三个简化指标,上调评级至“看好”。

大多数券商保持中性谨慎。“投资机会或来自于悲观预期自我修正,维持行业‘中性’投资评级。”中信证券在2013年策略报告中表示。

中航证券在行业年度策略报告中称,行业整体表现主要看悲观预期的修正带来估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