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7-05 17:03:16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生产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审美与教化

三维结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作为共产主义者的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其哲学根据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正如其所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而只能是从社会生产和斗争实践中得来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教育观,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缔造者,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党的建设思想相结合,在教育群众,以及在克服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非无产阶级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启示。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正如学者邱永成所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西方实用主义与实践理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据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其内容至少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联:

1.1哲学基础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得先从其深层的哲学基础分析。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作为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革命目的之体现,是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教育作为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规律的活动,它必须着眼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教育活动是人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又用理论指导生产劳动的实践。因而,的教劳结合的思想,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生产和教育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也正体现了教育作为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途径,以及将教育规律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化规律相统一的典范。第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思想中的理论之一,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可知,在看来,人民群众始终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他反复强调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教育实践中,他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全民教育”,使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工农群众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扫除了几千万文盲,培养了大批工农干部和建设者。在“群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上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群众性自然要求教育方式必须符合教育的群众方向,符合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工农群众的特性。由此可见,的这一“群众主体”的教劳方式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1.2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知行合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际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知识的人才称得上是个完全的知识分子。曾指出,即使一位受教育者从小学到大学接受教育并毕业,即使算是有知识的文化人,但他也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因为他没有参加运用自己的知识参加任何实际活动,还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在看来,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知识也只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论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缺乏理论,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的不完全。由此看来,这两种人都是不完全的知识分子,都有片面性。而要克服这两种人的片面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这两种人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使这两种人互相结合。也就是强调的: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

1.3组织形式

教劳结合思想的模式在于组织形式。首先,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提出了学校可以办工厂、农场;学生可以半工半读;普通文化课程与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课程相结合;“学生劳动一段,学习一段”等设想.同时,提出了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办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即在无产阶级统一的方向、方针、目的的指导下,办学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包括国家办学与工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遍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函授、广播教育并举,免费教育与自费教育并举等形式。不难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教育模式上不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注重组织形式。其次,组织工会和农会。教劳结合的思想,从其实践来讲,较重视组织的依托作用。广泛而积极地通过工会、农民协会、妇救会等组织,形成教育与生产的外在气氛。特别是教劳思想在农村的践行,组织的依托作用显得更是非常重视,深入调查和研究中国农村的,较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农民群体相对散漫、封闭,如果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其教劳结合的推广只是空话。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审美和教化三维结构分析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定要先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本研究认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它包含着关于是非判断的知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存在的基础是它的知识维度。这种知识更多地是关于社会和人性的知识,以及关于民族的、国家的、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知识。只有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中的知识结构,受教育者才能判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哪些行为是正义的,难些行为是非正义的,从而形成其正确有是非判断标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审美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活动,是关于思想和灵魂的教育,它的有效性,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表层的感观的刺激,而是浸染式地渗透至心灵的深处,为此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心灵认同等审美的方式,打通思想政治知识通向教育受众心灵的通道,形成心理认同,因而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一种内生动力因素,但这种因素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激发。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化性。在认知(知识)基础和审美动力的基础上,形成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教化”人之目的。然而,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枯燥的;没有知识为其前提单纯的审美活动也是不存在的;教化的前提则是要有“明是理”的知识和受众易于接受的“审美”因子蕴含其中。“知识”、“审美”、“教化”三维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结构,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接受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这此过程中,要避免“有劳动没教育”,而是要明确教育目的,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结构进行分析,使“生产劳动”真正成为有目的的改造人的活动。以旅游业与农业交融为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从事旅游业的生产劳动,因为产业实现融合,而导致劳动主体的“业界”模糊。第一,将生产劳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相关联。通过挖掘生产劳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因子,或是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契合到生产劳动中,使生产劳动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互助以及有关生态的知识,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知识元素。而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展现的正是一同和谐的社会生态图景。第二,挖掘生产劳动中美丽的因素,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例如,通过组织支援农业生产的扶贫性劳动,体现社会道德之美,使青年学通过生产劳动的方式,体验到助人之乐,进而提升思想境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通过生产劳动中的美丽的组织形式(如边劳动边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向心灵的通道。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宜于生产劳动中,实现教化功能。教化的目的在于通过“教”的手段达到“化人”的效果。生产劳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本身,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于心,并转化为行。总之,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碎片化、注意力分散的触屏消费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则是“触屏”大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要求在于其指向性和集中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外在环境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命题的解决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走出枯燥理论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继承老一辈思想家革命家的宝贵思想遗产,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无疑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活动内在的契合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内在统一的相容机制。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邱永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J].思想研究,2007(05).

[3].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6.

[4].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8.

[5]敏贤麟.“”以前教育思想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2(06).

[6]李永安,刘德鹏.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机制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6(08).

[7]李永安.社会生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6(07).

[8]温娜.多屏时代及其消费者行为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6(04).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2

关键词: 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 技能训练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蒋志峰.从人脑功能发展看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1999,3.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3

关键词: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63-02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制度实现了由计划体制下“统包统配”向市场体制下“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可以通过改变劳动观念来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理论与事实都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劳动教育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

一、劳动观教育的内涵

劳动观是指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主要包括人们对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劳动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观体现着个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端正当代大学生劳动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

二、劳动观教育的内容

一切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观念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正确的观念是指导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使当代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是人的基本需求,就必须加强正确的劳动观教育,逐步教育引导其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克服轻视劳动和好逸恶劳的思想。与此同时,要理性平等地看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充分认识到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走向理想目标的根基和动力。还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把劳动由负担变为责任和快乐,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尊重热爱劳动的态度、明确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加强劳动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高等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境遇中虽然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笔者认为这些都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而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自身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但却忽视了与就业息息相关的观念教育―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出现的择业期望过高、就业条件攀比、受挫能力较差等问题,职业规划、心理调适是方法,但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是更为根本的核心。加强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扎实就业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灿烂的生活。社会需要进步就需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这些财富的产生来源于劳动的创造。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就是劳动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也是通过这样的劳动表现出来的。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就是通过劳动者这个角色反映出来的,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通过个人对于社会发展的汗水付出多少,对于人民生活幸福的贡献大小表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参与劳动的意义所在,也是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但是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实践过程,我们才能领会、掌握各种生产知识,积累劳动生产经验,为不断创新劳动、改造劳动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提供不竭的动力。认识到劳动过程的艰辛,就必须认识到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生产过程当中的支柱作用,就需要我们自觉培养吃苦耐劳、不图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

目前,有些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当中过分重视人待遇,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还存在不断跳槽的现象。这些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过分重视个人所得,忽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劳动观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明确劳动的深层社会意义所在。帮助大学生理解参与就业的本质是参与社会不同分工的劳动,而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应当在于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主动就业而不消极待业。正确的劳动观念也能够指导他们在就业过程当中,注重磨炼自己的意志,多注意学习生产技能知识,少注意个人社会地位、金钱所得,多一点吃苦耐劳勤奋踏实,少一点浮躁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2.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劳动乐观精神,提高就业积极性

认为劳动是一种艰苦的活动,这是较为普遍的观念。诚然,劳动在大多数时间里是艰苦的,特别是体力劳动。劳动的艰苦实实在在地表现在诸如采矿、冶金等行业里,这一点必须承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脑力劳动逐渐增多,只有体力劳动是艰苦的观点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的“白领压力”、“假期综合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从事脑力劳动并不轻松。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不可能像傅立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游戏”。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单纯地理解劳动,把它单方面理解成艰苦活动的观念,不仅与劳动本身的意义不相符合,而且也导致有害的后果,厌恶劳动、鄙视体力劳动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一件事情总有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劳动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仅看到劳动所带来的艰辛与痛苦,却忽视了劳动可以给人带来的快乐。如果人生不以劳动为支撑,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慌与不安。当劳动被社会或公众所认可的时候,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劳动带来的快乐、是付出换来回报的享受。因此,我们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辩证看待劳动意义。树立一种劳动乐观精神,就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视劳动为痛苦,相应的情绪自然是消极的,参与劳动只能是被动的。如果大学生能够通过教育引导,认识到劳动乐趣所在,就会以乐观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劳动,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对择业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3.加强劳动观教育,建立劳动平等观,促进基层就业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由于劳动力的绝对过剩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大学生择业预期较高、就业条件盲目攀比所导致的相对过剩,主要为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在许多大学生的认识当中,劳动领域的不同分工成为了一种等级区别。有人认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有地位之分、贵贱之别。在劳动岗位的选择上,部分学生不愿参加基层工作岗位,大都喜欢条件、待遇较好的管理类岗位。在职业选择中,许多人往往基于一种身份、等级的考虑,来评价某种职业,因而给择业带来很大的障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经常为此所困扰。相当多的就业者,往往出于所谓“面子”的考虑,而拒绝接受某些职业。

在社会生活中,劳动是有分工的,而且这种分工的区别在当代有扩大的趋势。职业差别是社会分工的直接表现,也是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体现,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有分工才有差别,有差别才有专门化,才有技能的提高,才有社会个性的基础,无差别的社会只能是死水一潭;有差别才有交换,才有社会合作。劳动的差别,不仅合乎历史的进步,而且也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因而是具有价值的。因为劳动的合理的差别,实现着人的个性,有助于自由个性的发展。加强劳动观教育,明确社会的劳动分工本质,纠正劳动差别认识,消除劳动差别观,建立劳动平等观。大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岗位就业,努力在基层工作中锻炼自身,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创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直接生产力,创造性劳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改善,而且在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才能发挥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中才能实现,如果单纯视劳动为痛苦,则必定使劳动者处于一种委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所谓创造是难以出现的。加强劳动观教育,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建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起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这些效果还能进一步地激发人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业,开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径。

大学生的劳动观主导着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当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总体方向。只有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具备了正确的劳动观作为基础,他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就业的需要,认识自己的劳动在于社会当中的作用,正确认识自我、把握发展定位、积极主动就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种就业信息和机会,在竞争和挫折中不断历练、不断成熟,最终实现更好地就业,跨出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刘忠世,王伟然.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Strengthen Labor View Education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JIA Lu-yi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4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 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5

1利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学生。

1.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

1.2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意识,发展其个性。 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1.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好的就支持;错的坏的就批评,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1.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的基本观点,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1.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体育教学要求参加的人身体力行,全心投入。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失败时不气馁,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

2利用游戏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我在这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动,变基本技能为游戏教学,并在游戏教学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对原有游戏的名称、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特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1对游戏的名称进行整合。

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同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样一改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戏教学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少数学生,只愿跳过别人,而不愿别人跳过,而且故意出难题,姿势或高或低,影响练习效果,还带来不安全因素。后来,我把“跳背”的游戏改名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别的同学从你背上跳过时,你就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你从他人背上跳过时,就是他人为你服务,社会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名教学,使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2.2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对一些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加强游戏的教育效果。如对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分组接力跑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再如教游戏“攻城”时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这样直接教学失误较多,学生难以接受,但如果分层教学,逐步掌握游戏全过程,就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体会攻守兼备的意识,利于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

2.3对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儿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对他们要应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主动关怀同学、互助友爱,关心小组、班级和学校,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习惯过集体生活的品德和习惯。就以班级为单位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2.4利用游戏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让他们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就会一片混乱,教学和各项活动都无法进行。先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如要求学生在列队时严禁学生讲话,集合站对做到“快、静、齐”。以自身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对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在活动时或者游戏时,让受到表扬的小组或个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表奖励。

3利用收器材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若听其发展,而不注意加强劳动观的培养,使之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其一生。我在下课时和学生一起收器材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

3.1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入手,下课时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收器材。通过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看到劳动的成果,感到劳动的光荣,养成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点。

3.2培养劳动新风尚。

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劳动、诚实劳动、注重劳动质量的品德。同时要培养讲讲时间、讲效率、讲协作的劳动素质。

3.3珍惜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6

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5月4日对系部教师及17级、18级、19级学生分别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二、原因分析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的认识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开展形式应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例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发明创造,实践操作,装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结合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重视每一次劳动成果,可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大家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7

虽然劳动教育并不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重点,马克思对其概念内涵也没有给予明确的结论性定义,但他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分析的概述中都涉及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集马克思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一体的概念。社会主体论、劳动价值论以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都包含着劳动教育思想中所涉及到的重要观念。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可从两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是针对无产阶级及其子女难以享受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的,在社会生产中坚持生产过程与教育相结合;其次是针一对资产阶级中上阶层儿童不事生产的有害教育提出的,在国民教育中要将教育与劳动活动相结合。马克思根据情况和主体的不同,研究的重点也各异。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典型形式,主张建设专门的技术类院校和职业技能学校等。可见,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应包含的根本内容,也是教育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以此为据,现今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思想应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强调的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

 (一)马克思所理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

首先,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是历史性的存在,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变革。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形式,教育既表现出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为生产力服务的功能,但木质上又不局限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本身。因此,单纯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是片面且不足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找到教育最深层的本源,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育问题。由此出发,马克思将人的生存需要定义为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教育的本源性依据,而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教育的现实状态。马克思所关注的劳动教育涉及通常意义上的个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转变过程,但更偏重于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一大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揭示资本主义教育对工人阶级与后代的身心健康的摧残和压迫性。

马克思将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等,最重要的是使儿童和青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适用于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和技能。”这里所强调的教育应是一种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非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虚假的理性教育和宗教教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曾以资本主义教育的僵乏导致了工人劳动的不均为切入点,将工业革命看做一个验证其生产劳动应与教育相结合理论的现实性机遇。为此,他提出了有着技术性保障的详细计划,表明人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劳动也可以重新获得吸引人的力量。马克思对欧文的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不吝的评价,认为工厂制度的确萌发了未来教育的萌芽形式,即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综合以上观点来看,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人的生存方式,教育的合法性基础在于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其次,对劳动的概念内涵要有明确的认知。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性特征,也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根源性途径。马克思不仅将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加以强调,而且还将它进一步提升到整个存在论的层面来加以阐释,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性和实践性。在他看来,前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但资本主义社会确将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进了资本的范畴,只有创造出剩余价值的劳动才被视作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概念涵义与劳动的本质相分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一切围绕着商品生产所进行的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等都归纳进生产劳动的范畴。这里对生产劳动的理解不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来阐释,也不是将其作为从事具体的劳动环节或其他具体的感性活动形式,如体力性亦或是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等。劳动更应是从普遍性意义的角度加以认识的一个抽象概念,是超越了人的智力或体力的活动,是人生存方式的最基础样式。劳动作为人类与世界联系的中介因素,实现了人的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相统一。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建构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马克思所提出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是一个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于一体的复合性概念。冯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是将教育置于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形式、组织和交往形式等仅构成了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条件。因此,马克思得出了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只有借助于人的劳动实践才能够建立起对象性关系的结论。从这一方面来看劳动不仅是人类学的范畴,也是理解人生存机制的关键所在。人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和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正如如马克思所言,“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生产劳动的创造性活动中,人实现了由适应性向超越性的迈步,能够自主的按照内在的尺度去把握和改造现实世界。

现今我们所认为劳动教育乃是一个集劳动技能的教授和思想品德的培育于一体的延伸性概念。从具体的内容看,它包括了具体的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方面来看,劳动教育则指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出劳动者相应的劳动观点、态度和意识,使人们意识到劳动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勤劳勇敢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教育作为一种体现人的自觉本性的创造活动,随着人的实践世界的不断展开而逐步趋于完善。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对创造新生活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也将其视为不断发展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正是借助劳动教育这种活动,人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我形式”,明确了自身潜在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说,劳动教育实际上满足了现代社会教育发展对人的基础性的要求,我们要加以重视。

 (二)马克思的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思想

正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在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同时,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

首先,劳动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针对劳动教育的必然性,常见的观点有为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或克服教育的抽象性,坚持体现劳动的教育意义等,实质上都是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置于相对立的角度来解释。与之相反,马克思强调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主张应以“人的存在”为核心,以此为境域来认识劳动教育。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教劳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既是基于社会良俗的情感诉求,也是基于人类理性的价值诉求,侧重于解决当时劳动者面临的严峻生存困境和矛盾。他强调除了研究两者的结合对于提升物质生产力的作用以外,也应明确劳动教育能够建构人的意义世界、改善人的价值世界。不仅使得教育内涵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扩展,也找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一条现实性路径,使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更具未来性色彩。

其次,劳动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现实存在状态。首先,现代大工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劳动教育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其生存的唯一资本。所以,工人子女要想接受教育,就必须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自觉地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其次,无产阶级把劳动教育作为对抗资产阶级统治与剥削的有力武器,把它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工人掌握了劳动知识和技能时,异化造成的种种历史分离关系才有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态是,上中层的土地贵族和金钱贵族的享乐奢侈与下层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贫困饥饿相对立。如此环境下,上、中阶层的孩子片面的、不生产的学习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害身心。而与之相对,下层的半工半读的工厂儿童的教育效果反而更好。半工半读制的存在使得教育与劳动互为休息、互相调剂,贯穿于劳动活动中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教育和生产活动的报酬相挂钩,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给予无产阶级的教育大多是脱离实际的宗教、党派以及财富教育,民众难以接受预期实效的劳动教育,因而表现出思想迂腐和政治麻木的现实状况。但英国的工人阶级却意外的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热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成立了工人组织联合会等。马克思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生应当归功于工人阶层所受的“教育”,即相对于其他教育,工人更重视“踏踏实实”的现实的劳动教育。正是这样实际的劳动教育使得英国的工人阶级能够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现实的需要,认识到争取自身生存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突破了自身狭隘的“民族性”思想,成为引领世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先锋代表。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际上阐释了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本质规定,明确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现实的有生命力的人,是培养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的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生活经验,正确认识理性的合理价值,自觉增强改造现实社会环境的革命性行动,自觉掌握改造的能动性力量。特别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生存困境的反思和批判,确定人的解放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还要依赖于劳动教育的开展。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孕育和产生于资本主义的时代,因而对其的把握要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加以探讨。19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大工业生产日渐取代手工工业,机械体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形式,为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的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就魔法般地造就了比以往一切时代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的多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也孕育出了以往所有时代都不曾出现的最尖锐且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即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劳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建立起了一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所以说,它既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物质财富最为繁荣昌盛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没落衰亡埋下了种子。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把人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人的的存在发展才有了实现的种种可能性。在所有人进行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川由此出发,马克思也反复强调,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会同现存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社会革命的时代因此到来。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以劳动与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丧失的相互关系为视角,通过对资本主义教育伪善性的批判,指出劳动教育提升社会生产和助力人成长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不再从议会斗争、提高工资和阶级对立的关系等角度出发来研究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而是从无产者的现实劳动入手来加以探讨。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工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主体力量的减弱,为解决教育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曾指出,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个历史性行为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可见,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并在人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劳动一方面实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协作,组织生产,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劳动生产将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的整个生存境遇也依赖于劳动的发展才不断得以扩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使“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性,一切全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私有制和劳动。’私有制条件下,本应展现出人自由、自觉本性的劳动却彻底地异化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和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提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不断生产着物世界的增值与人世界的贬值的扭曲比例关系,劳动既生产出商品,又按比例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劳动和工人。在这里,劳动的实现失去了现实性,工人要靠最紧张的注意力和极不规律的间歇才能占有劳动本身,并受到资本的统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与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化力量成正比,整个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谋杀式行为。异化劳动作为对劳动者自主活动的根本性否定,不仅将“自己的本质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按照他所处的那种关系来观察他人”。并且“私有财产成为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和必然后果。”“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异化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向自己的社会存在复归的现实而直接的路径。教育的改造关键性工作就是要消除异化的劳动,这样才能实现解放人的目的。

个人劳动创造出个人产品,当它转变为社会共同劳动时,产品就应归集体所有,靠牺牲个体利益来达成种族利益的普遍自然规律才得以延续。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不仅工人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性的存在,而且从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到劳动结果的整个生产体系都成为压制工人的环节,生产过程成了尽可能压榨最大多数无产阶级共同利益来谋求物欲财富的环节。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大量地浪费工人阶级的个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对物化劳动的节约对应的是对活劳动的极大的浪费。正是从社会现实发展与人的进步相抗衡的现实社会状态出发,在对生产、科技和教育三者相互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存在及其价值。

 (二)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展开了其“以劳动实践来规定人的本质”的论述,开创了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来考察人类历史的路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从实践观出发理解教育的本质,他认为实践构成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教育则是一种体现生存方式的特殊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包括三方面内容: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现实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起人的本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整个现实世界。马克思始终认为正如自然界没有固定的本质一样,每个时代也受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提出,“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要想真正把握现实的世界,就必须通过人的实践这一感性活动来理解。马克思坚持人首先是通过感性的形式与外在建立联系,进而形成了经验,使人现实化。这里的感性表达的是人的一种生成状态。感性活动建立起了人与外在的对象性关系,展现和发展了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人的劳动实践既具现实性的意义,又具备验证自身存在的根据。通过人自身的二重化,创造性的发展了自然界和人本身。人以自身的劳动和产品为中介,改变着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不再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与外部世界,而成为独立能动的主体。人的对象化活动就表现在,一方面使得感官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了现实感官的丰富性和主体性。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在实践中得以完成。

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建构起了人的本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存在即要在生产、生活、发展的活动过程中展现出自我生存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特性在于他的实践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人通过实践创造出现实的世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建构起以人为核心的种种关系,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和主体能力。正因为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指向性原则,因而理解人的本质就要从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外部世界以及人的整个形成发展史都是由人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总和构建而成的,正是这些实践活动构成了人存在和发展的本身。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自主活动主体,从事的也是一种现实发生的且不断变化的活动。正因为践活动本身构成了世界和人类的本体,在理论逻辑上就优于人的诸多历史性本质和其他维度。如马克思提到的“音乐感”和“矿物学感”等,都是特定的主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机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展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

最后,在实践中人们实现了种种的可能性。马克思将实践看作人存在的根本方式,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渐进变革。人必须能够在其存在和交往中验证自身的力量,最先要满足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生命活动,如吃、穿、用等基本生理需要。其次,实践的开展也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上。社会是不同的个人的感性实践的总和。“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已经使自然、社会和人形成完整的生存论结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活动,创造了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外部世界和精神王国。正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现实生活世界和未来理想王国,并能够实现由现实生活世界向未来理想世界的过渡性转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通过发展自身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不断革新和生成人们的各种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个性的个人和偶然性的个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历史结果和社会事实,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不断否定现状和创新发展的活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在肯定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世界的前提下,寻求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提升和变革。

 (三)人文关怀的精神追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的论断,克服了以往学者的抽象理解,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新视野,使人们能够真正的把握“人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路径。它既不同于古希腊学者所提倡的“德性”教育,也不同于费尔巴哈从理智、感性来理解人的存在,更不是培根等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差异。正是在同第一国际内部以蒲鲁东的“综合劳动”和巴枯宁的“绝对自由”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与教育的早期结合。他从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出发,通过对生产劳动和现实异化劳动状态的分析,科学回答了人的问题,提出了人的教育的论点。他打破原有研究教育问题的单一框架,将人的维度置于其中,从教育、社会、个人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加以思考,从三者相互依存的角度分析教育问题,坚定教育思想本质是确定人是教育的崇高信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一方面为解决教育问题创设了新的思考方式,使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连成为一种现实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体验相联系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强调教育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也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他强调了人是处于社会历史中又不断创造历史的物种,不管社会如何进步,人总是实践性的存在物。对社会教育发展和变革趋势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和历史主体的人,唤醒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展示出教育调整人的认知,引导人的态度情感以及塑造价值理想的作用。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卢卡奇;教育哲学;物化现象;物化意识;物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069-08

在现代性反思中,物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批判性概念。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今天,当检视马克思、卢卡奇有关物化批判理论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异化是商品社会中因商品生产而把人“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所带来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化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货币、资本、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范畴,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通过物与物的交往媒介来实现的范围不断扩大,因而,必然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而这种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也必然渗透到教育中,导致中国教育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和世俗化,在教育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趋势愈演愈烈。因此,重新审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解读了马克思文本,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那么,什么是物化呢?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对物化的基本现象作了如下描述:‘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由此可见,物化现象产生于商品生产结构,它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与交换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普遍形式,人的关系被商品的物的关系所掩盖了,即社会关系变成了裸的物的关系。由于物化这一事实,“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有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与劳动的对象化意义上的物化①之分。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是人与人的关系获得了物的形式,它不完全等于异化,但与异化紧密相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会导致异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物化就等于异化。虽然卢卡奇早期的物化理论没有将物化的两种形式及物化与异化区分开来,显示其思想不成熟的一面,但是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分析,传承了马克思的物化批判思想,闪耀着许多真知灼见。具体而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与人相异的“第二自然”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第二自然”。尽管商品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与人异在的、难以捉摸的“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支配着人的活动。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面对着的是由他自己(作为阶级)‘创造’的现实,即和他根本对立的‘自然’,他听凭它的‘规律’的摆布,他的活动只能是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利益而利用个别规律的必然进程。但即使在这种‘活动’中,他也仍旧是——根据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他的主动性的活动范畴因而将完全是向内的:它一方面是关于人利用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关于他内心对事件进程所作的反应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诱使人把自身生产的社会关系归于“自在之物”,物化关系仿佛表现为不是人的关系,而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卢卡奇所说的“以其宿命论的规律环绕着人的第二自然”,人被约定在物的必然王国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把社会作为一个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脱离的、静态的观察对象,人以此方式来把握社会的一般规律,这一社会对象就其性质来说非常像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界。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所把握的社会的“一般规律”不是作为属于人的东西而存在,而是作为异于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对社会规律所能做只能是顺应、适应和利用。

2 物化将人变成了纯粹客体性的存在,人的存在被作为“物”的功能而适时发挥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工人,人变成为商品。劳动力如同任何货物一样成为可交换的商品,人获得了物的特性,主体客体化,具有主客体统一的人变成了纯粹的客体性存在,人将自己降低到与劳动产品相等的水平上。他指出:“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当无产阶级只意识到商品关系时,它只能意识到自己是经济过程的客体。因为商品是被生产的,工人作为商品,作为直接的产品,至多只能是这一机器中的机械的动轮而已。”因此,“只有当工人意识到他自己是商品时,他才能意识到他的社会存在。如同已经指出的那样,他的直接的存在使他作为纯粹的、裸的客体进入生产过程。”工人成为机械化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零件”与“动轮”,一个可以被随便替换的组成部分,他的存在就是他的作为“物”的功能的适时发挥。

3 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人被数字化,并成为被计算、作之物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因其融入了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并观察到了泰勒制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活动方式的变化,这使得他进入到对现代管理活动的分析与批判之中。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并被数字化所替代,成为被计算、作之物。合理化、数量化、可以计算的管理在卢卡奇时期的典型表现是他所提到的泰勒制。在商品生产中,为了追求效能的提高,出现了“计算合理化原则”,人必须服从这个合理化体系的机械性运作,“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致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在这种合理化中,而且也由于这种合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合理计算的基础,最初是作为仅仅从经验上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后来是由于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越来越加强而作为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它以现成的和独立的客观性同工人相对立),都被提出来了。”其结果是,“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勒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这样,人仅仅作为抽象的数量被表现出来,失去了主动性与能动性。这个管理进程,在今天仍在在发展着。美国学者乔治·里泽在1983年出版的《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指出,社会的麦当劳化意指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主宰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过程,并指出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是社会的麦当劳化的先驱。

4 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形成了意识的物化

当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时,就必然形成了意识的物化。卢卡奇指出,“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更高的阶段上从经济方面生产和再生产自身一样,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物化意识是对外在的物化结构与物化现象的认同,把现存的社会秩序(商品经济秩序)当做永恒不变的事实加以接受,从而使人所创造的物的力量成为奴役人的力量。“商品关系变为一种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物’,这不会停止在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向商品的转化上。它在人的整个意识上留下它的印记:他的特性和能力不再同人的有机统一相联系,而是表现为人‘占有’和‘出卖’的一些‘物’”。在商品世界中,以“幽灵般的对象性物”(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强制,不仅使满足人的需要的物不断商品化,而且使人的意识物化,进而,使他的特性和能力不断商品化,知识、能力、思想都受到交换价值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一种占有和交换关系,人被带入一种单向度的存在方式——以占有物质财富为指向的占有式生存。

今天,当运用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反思现代人的生存时,我们发现,由物化而导致的生存困境,像“幽灵”一样“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把人们抛进物化的社会结构中而无法自拔。表现在教育领域,物化使教育中人的特性与能力的发挥越来越屈从于一种占有与交换的关系,它使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造能力。物化教育培养出物化的人,物化的人又加重了物化教育。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教育中,借用卢卡奇的话来说:“社会形式(物化)使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他越是占有文化和文明,他就越不可能是人。”人越是以占有的心态去追求知识,就越是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拉开距离,就越难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非异化的、真正的人。那么,在当今教育有哪些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物化现象呢?

二、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如果把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卢卡奇所讲的物化现象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它们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教育中的物化现象,主要表现在:

首先,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将社会规律当做自然规律来认识的现象。有学者指出,“时至今日,这种基于对教育简单理解的确定性教育规律观的持有者仍然很多,许多人坚信:一切教育都处在一种严格的因果关系链条之中,只要澄清了各因素彼此的因果联系,就找到了教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也就可以从教育的初始状态准确地预测和判定教育的整个运动。”以上的说法,被教育学中许多关于教育规律的定义印证了,诸如:“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内部本质的、必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是搞好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客观依据。”“教育规律所要回答的是:‘教育怎样运动和发展’,它所揭示的是教育的运动和发展所必然受到的制约因素,或其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等等。在这里,教育规律成了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僵化的客体,是教育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必然造成人们以下的错误认识,认为“在规律面前,人们没有想象或创造的自由;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按规律行事就可以了。所以教育活动不过是‘教育规律’的‘例行公事’罢了。谈论教育的主体性、创造性、自由性可以被认为是对规律的破坏。”这种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教育研究者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的错误认识。

以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来审视上述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可以发现,教育教学是围绕着知识而形成的一个层层控制的、价值等级的“金字塔”,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因为教育学被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成为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教育知识成了反映普遍的、不变的本质与规律的静态的知识,所以围绕着知识形成了三个阶层,即研究和发现规律的专家、传递规律性知识的老师、接受规律性知识的学生。这样,专家们在研究室发现规律性知识、教师们在课堂中传递知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现成知识,“发现或发明知识的专家高居‘金字塔’的顶端,最有权威;广大学生因其经验、知识的贫乏,而不得不被压迫在‘金字塔’的底部;教师处在‘金字塔’的中间,他们在专家面前只能服从。”这样,在教学中,教材文本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输入静态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具有“单向度”性(只会顺向接受、不会逆向思考),这种肯定式思维在教育中占据主导、支配地位,造就了许多“知识的容器”和“单向度思想的人”。

其次,在教育中,为了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人”被当做“劳动力”来培养。对此,有许多学者展开了批评,并区分了“人”的教育和“劳动力”的教育。孙喜亭教授指出:“劳动力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技巧,以使劳动力在劳动时发挥他‘智力’能源,创造出社会财富。劳动力教育的内涵就是提高与扩大劳动力的素质。人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人的身体、智力、品德、审美等素质的完善和发展,以便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主体人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全面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人的教育的内涵应是全面扩展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这里,他指出了“劳动力”教育的弊端是将人的整体性存在分割了——“劳动力”教育,是手段教育,是工具教育,而不是目的教育、“人”的教育。这种批评与反思无疑是有价值的。

物化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哲学层面)反思劳动力教育问题。王晓升教授指出:“我们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恰恰就把人理解为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在把人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前提下讨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那么这只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人在这里被物化了。人的这种物化现象恰恰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而我们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时候,恰恰认同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这种理解。”如果不从哲学观中将人视为物的观点清理出去,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导致以狭隘的“劳动力”教育代替“人”的教育,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代替教育的育人本体价值。无疑,人只有成为一个劳动者,才能在社会上生存。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因此,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产生特长和专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痴呆。

第三,教育中不断地渗透进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等麦当劳化的要素。关于教育正在麦当劳化的反思论文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量化考核。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麦当劳化’,这种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量化考核早已成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机制。”学校的合理化管理为论文制定了一系列评定标准,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可比较、可计算的依据。这种做法使教师的科研活动像企业的生产活动。学校教师的论文和专著愈多,生产量愈高,学校办得就似乎愈好,其争取到的荣誉和资源就愈多,然而却忽略甚至无视学术质量。

不仅如此,可计量性渗透进教育生活所有领域,将教育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变成必须满足可计算的数理性质,学分、科研分、思想品德分……一切都变成了统计对象,人成为可算度的人。好学生取决于其分数的占有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变成计算理智下的追求门门百分的教育,变成了全面占有、全面计算教育。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指出了这种可计量性的实质,他认为,“数量化是一种蒙在客体的真正本质之上的物化着的和已物化了的外衣。”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数量压倒品质,数量化外衣下的质(教师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个性)被掩盖了,它们都简化为被统计之“物”,作为物化的孤立事实被编进了合理计算的网络,教育管理的运作成了冷冰冰的物化运作。

第四,“占有型文化”物化意识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今天,资本依然统治着当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存在着最为普遍的交换关系,物化在商品关系、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中突出地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来资本的方式,为第三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在这个发展阶段物化意识有许多表现,它在教育中形成了“占有型文化”,这是指占有与交换成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由物化意识所滋生的文化现象。在教育中存在着以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从事教与学的现象,人与知识的关系是占有者与占有物的关系。在占有式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指向占有,他们占有知识交换分数、占有分数交换学位、占有学位交换与之大致相符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卢卡奇所讲的“专门化的‘大师’,即他的客体化了的和对象化了的才能的出卖者”,他们以自己的科研成果、课题和获奖等(客体化的才能的表现形式)的占有量(通过较为频繁的跳槽等方式)兑换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学校把是否有课题(实际上是是否有钱)作为申报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因而出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货币的占有量成为评价导师是否有能力指导学生的标准(该做法在理工科尚需另说,在文科则极为荒唐)。这种物化教育,必然培养出物化的人,而物化的人又必然加重物化的教育。这是当今教育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问题。

三、如何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教育物化现象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而必须花大力气切实克服这种物化教育。

1 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破除“宿命论的规律”观

质疑刻板、机械、教条式地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是当今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但是这种质疑始终没有与物化批判理论联系起来。由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这种思维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在传统哲学教科书指导下进行的理论研究,改变将教育规律视为与人异在的客体,改变人们对社会规律的物化认识,矫治在教育领域广为流传的对教育规律的拟自然性理解,消解“物”对人的压迫,对弘扬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改变呢?在卢卡奇看来,要通过实践活动去破除物化关系,“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因此,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就要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教育学必须从“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来回答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问题。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是目的性和因果性的有机统一。改造现实的目的论设定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因素,因为实践就是“有目的”地改造现实的活动,有目的的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如此,自然存在就区别于社会存在,前者只有纯粹的因果关系、因果过程等等,没有任何类型的目的论设定(否则,就会导致承认上帝存在的神秘主义思想),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具有在质的方面全然不同的鲜明性质,不能将自然界的规律结构运用于社会存在,对社会规律抱着静观的态度。

同样,教育规律也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没有像自然过程中一块岩石从山上滚下来那样的严格必然性。在理解教育规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实践的目的论设定(包括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自我选择等等)的主体意志的作用,正是这种目的论设定使教育中的因果系列(规律)运动起来并保持着运动,这种作用是自然界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摒弃在教育领域中似乎存在着一种类似自然规律那样的“第二自然”的东西,认识到教育规律不是自然界给出的,而是从人的有目的活动中综合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才会有教育的开放的可能性,人才不会是“宿命论的规律”的玩偶;也只有把教育规律不再作为异己力量的无法穿透的“自在之物”,才会转变传统的知识授受关系,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多向度思维和质疑精神的逆向思维,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去追求不确定的深刻的知识,使师生成为“懂知识”的人而不是“有知识”的人。

2 改变和超越教育的悖论状态

在理论研究中,人们将产生“劳动力”教育的原因归结为狭隘的“教育功利观”、满足眼前教育需求的“教育有用观”。这固然有其道理。然而,这种反思还应该再进一步,上升到哲学层面。

受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在我们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物化”系统。尽管它指出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力量,但却把人仅仅作为生产力的因素来理解,依照这种哲学逻辑,人最终不过是“物化”体系中的一个被动的物。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②马克思所分析的这种人恰恰是资本家所使用的劳动力。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与这种教育相吻合,在品格教育中,我们曾经提倡让学生做“砖瓦”、“齿轮”。人是开放的存在,不是一个现成的成品。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自由的、开放的广宇之中,人是人的未来生成。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把人限定在某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上,人成为“纯粹的有用性”,人的存在方式和需要的多样性被单面化为物性,个体存在的丰富性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杂多”。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教育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带着“镣铐”跳舞,因为人已经失去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教育亟须改变和超越这种悖论状态:限定人的存在与倡导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共存。因此,全面发展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要注重通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唯专业主义的界限,杜绝一味迎合社会短暂需要和过分强调知识的功利性、操作性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培养人文素质,重视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不是单纯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远大理想、博雅精神的和谐发展的人。

3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扬弃计算理智

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精确的计算理智对人的认识是很不严格的,它算掉了人的尊严,使人生价值、人的意义变成了现成的算术和。辩证法不反对计算,反对将计算当目的的计算理智。计算理智使人的占有物精确化,使占有式教育中的占有者在积攒的计算中丧失了自身。计算理智将教育生活分解为一块块碎片,使人丧失了总体性存在。当全面发展被全面计算所取代,人已经片面得不能再片面了,它只剩下了“全面的数”——完整的人成了片面的数。这种教育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完全是貌合神离的。

人的价值在本质上不是计算理智估价的“对象”而是“存在”,它存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中。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教育的解放意味着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教育。因此,教育就要扬弃计算理智,帮助人们恢复在教育领域的自由自觉活动,将自由的人性、人的尊严“还”给人。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有此教育信念,它是教育思想之魂。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没有这个教育思想之魂,对教育的认识与改革就可能永远停留在细枝末节之上,甚至会误入歧途。

4 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总体性图景消失,而这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论②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总体性方法,具有“总体性的渴望”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物化的否定如果不能超出局部的否定,就无法超越被否定的东西。只有坚持总体性方法,才会有真正的克服物化的社会实践行动,从而对社会现实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改造。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可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来进行:

从宏观上说,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物化。揭示物化,不能简单地从结果而不是从原因、从症状而不是从事情本身、从部分而不是从总体出发,揭示物化需要有对社会的总体性把握。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按照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涉及人类的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的理想社会,其视野是十分开阔的,达到了对人的生存世界的科学说明和人类历史前景的合理展望。他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发展过程,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就是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能使教育确立起贯通过去、现代与未来的历史意识,这样,我们才能把上述教育物化现象归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去揭示它们的性质,为扬弃它们指明了方向。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9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篇10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四)体育改为健康教育。概念表述为:“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生理知识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养成”和“心理障碍的预防、调适和矫治”三部分。这一改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