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时间:2023-07-03 17:55:41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农资;物联网;连锁经营;信息平台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2;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3-0075-03

0 引 言

农资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保障和基础[1]。农资市场在生产季节有大量、稳定的需求。农资流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农用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农资流通服务体系直接关系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农资物流是农业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但研究较少的问题。

2011年以来,陕西、云南、辽宁等地纷纷开始建立大型农资物流中心。伴随大型农资工业园区的建立,农资物流管理将更加网络化、智能化、透明化。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趋势的提速,农资流通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提上日程。作为推动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革命的物联网技术,在农资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加快现代农资物流的发展,提高农资物流的管理水平。

目前,农资市场普遍存在着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主体混乱、农资质量安全问题严峻、价格持续增长、技术服务欠缺、售后服务不到位、交易成本高、宏观管理和监控不系统等问题[2-3]。也有学者认为农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我国农资产品的安全[4]。农资市场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资物流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1 农资的分类特点

由于范围大,涉及面广,目前农资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陈建梅[3]给出了一个被普遍采用的定义,即农资是指特定于农林牧渔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凝结了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物质生产资料。总体上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和渔具等七大类农资产品。陈万龙[5]认为“农资产品”主要包括农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以及畜牧生产所需的畜禽、饲料等,农业生产需要消费的其他原料、材料、燃料。

要实现农资流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必须对农资的类别有清晰、明确、规范的界定。多数农资相关网站把农资分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兽药和其他。张璐[6]构建了农资商品本体的分类体系。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的第一层分类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膜、饲料、种畜禽、农业机械、中小农具、兽药、土地以及其他。张璐是结合农资领域的相关网站、《科学叙词表》、专业书籍的相关内容,对农资进行的分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需要对第一层类别进一步细分。农资商品的分类能够促进农资流通的信息化。

渔机渔具需求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其在沿海地区的需求量远高于内陆。土地作为一种不可移动的农资商品,无法参与实际的流通过程。肥料比化肥涵盖面更广。因此,本文研究的农资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膜、饲料、种畜禽、农业机械、中小农具、兽药及其他。

2 农资物流发展现状

2.1 农资物流

农资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7],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流动。现代农资物流是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一系列计划、执行、管理控制的过程。任登魁[8]基于物流阶段将现代农资物流分为农资供应物流、农资生产物流、农资销售物流以及废弃物流四个方面。其中,农资供应物流是农资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

刘飞驰[9]等人认为,农资物流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存储条件要求高。部分农资商品技术含量高,对储运的条件(光照、湿度、温度等)要求高;部分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的农资需要专业化储运条件;部分农资需要全程冷链运输等。二是季节性强。三是农资利润低。

汝宜红[10]认为,农资物流具有如下特点:配送方向是从城市流向农村;配送路线是从干线运输到支线运输;配送规模从大到小,成扩散型;配送活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等。陈万龙[5]认为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具有分散性、需求差异性、市场无序性等特点。李莉[11]认为农资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还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终端客户群分布广泛,地理条件、交通通讯状况千差万别,导致产品的统一配送难度大;农资产品具有品种多、季节性强、地域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加大了企业在仓储、运输上的管理难度;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车辆空驶问题难以避免;终端销售网点农忙过后基本处于空闲状态;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等。

马福晶[12]指出:我国农资物流信息化服务系统存在着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信息咨询服务滞后等不足。

一些专家对农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李奎刚[7]分析了豫北地区邮政农资物流的不足之处,以农资超市的建立为基础,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现代农资供应链网状模型。这种现代农资供应链并没有包含目前广泛应用的电子商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将这种运作方式应用于回收物流(尤其是农用机械)是值得借鉴的。

图1 现代农资物流运作模式

杨荫[13]指出了农资市场物流体系存在着供给的分散性、需求的差异性和平台的落后性等问题,提出了要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理顺农资的流通渠道,建设高效、快捷、有序的农资市场物流体系的建设方向。洪运华[14]分析了我国农资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农资供应链管理存在现代经营理念淡薄、管理支持不够、信息管理不完备等问题。

因此,我国农资物流目前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农资的特点使得管理难度较大;二是农资物流的季节性导致部分农资资源闲置;三是农资物流体系有待完善;四是农资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在农资物流中采用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农资物流的整体管理水平。

2.2 农资连锁经营

农资连锁经营是近几年农资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资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劣势、现状、解决策略、连锁店选址等方面。

范小建[15]分析了连锁经营在净化农资市场、提供优质农资、改善农资服务的优势。吴忠华[16]针对连锁经营存在的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建议从多方面进行解决。例如,采用多种模式构建连锁网络;提高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强化企业的信息和物流建设;着力解决淡季经营问题;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等。杨毅[17]认为存在市场环境混乱、经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对信息流与物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钱韧[18]认为农资连锁经营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大型农资企业集团;农资市场区域广阔,人口分散,运输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对消费者的教育效果差等。

欧阳斌[19]将汽车4S 店的管理模式和商圈分析理论应用于陕北果业的农资连锁店的选址研究。有效的连锁店地址的选择能够大大提高农资物流的效率,加速农资的流转。

尽管有很多不足之处,连锁经营正逐渐成为农资流通的主要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传统流通方式相比,培育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实现农资连锁经营,能够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有效降低农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为农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提供渠道支撑,最终实现物尽其流。

2.3 农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但是,基于农资的特定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目前研究很少。洪运华[20]构建了一个现代农资配送信息系统,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模块。这些模块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现代农资供应链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吴东庆[21]等人提出建设一个以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方式运营的统一农资营销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包括农资统一门户网站、农资信息资源库、农资垂直搜索引擎、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农资店进销存管理系统、农资交易信息电子市场等功能。平台的服务对象包含农户、公众用户、农资商、管理部门、农资店、运维管理员等。

农资配送信息系统和营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资配送效率,优化了农资销售模式,改善了农资管理水平。但是,上述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只是针对农资物流局部的应用,不能为整个农资物流供应链服务。建立基于农资物流供应链理念和农资连锁经营渠道的农资信息服务平台和系统是农资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农资市场和农资流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2.4 物联网技术在农资物流中的应用

在农资物流体系中,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追溯系统和监管系统。方薇[22]等人将农资产品的基本信息,用RFID 与网屏(或二维码)相结合的混合编码模式进行编码,提出了一种农资信息溯源服务系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农资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供应生产配送销售消费)进行质量信息的跟踪追溯。通过融合知识服务、商务精准推送、农资监控调度等扩展功能,系统使农资供应链和商务链实现了有机结合。虽然目前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资领域的期刊文献很少,但多家科研部门正在联合开发物联网的农资应用系统。

据供销总社与中科院联合签署的战略协议,双方将重点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农资商品质量追溯技术标准、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云数据平台、农资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农资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农资溯源智能化终端、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供销系统农资行业率先应用了物联网技术[23]。

湖北省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已开始运行农资市场监管系统。系统录入了在湖北省市场上销售的农机 (包括配件)、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种子等五大类农资商品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可查询到商品信息、经营主体信息、农资监测信息等,可追溯入库产品的“身世”,并将多次抽检不合格的农资商品自动打入黑名单[24]。

2012年年底,无锡提出协调推进“农资物联网”六项内容建设的意见,包括农资产业链用户信息网络地图,农药、尿素、复合肥农资质量追溯系统,统一的农资商品编码标准,农资物流配送跟踪与智能调度系统,农资产品电子商务,农资管理与流通智能信息平台增值服务示范[25]。

物联网技术在农资物流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RFID、WSN、云计算技术等物联网关键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农资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将掀起一轮农资物流领域的“革命”浪潮。

3 结 语

我国农资物流目前存在着管理难度大、农资资源闲置、物流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建立一个基于供应链理念、连锁经营渠道、物联网技术的农资物流信息监管平台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极大地提高农资物流的流通效率和监管水平。农资物流信息监管平台致力于提供各种农资生产、销售、物流、技术服务、重要农资的租赁和回收等多方面信息,为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监管提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商建发[2009]98号. 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R].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5):33-34.

[2] 蔡文. 我国农资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06(5):25-26.

[3] 陈建梅.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特点、问题与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07(3):9-11.

[4] 董舟,田千喜. 农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与我国农产品安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9) : 10330-10331.

[5] 陈万龙. 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建设方向[J].中国市场,2008(2):61.

[6] 张璐,康丽,程新荣,等.农资商品本体分类体系方法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8):38-41.

[7] 李奎刚.豫北地区现代农资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48-50.

[8] 任登魁.现代农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1):72-75.

[9] 刘飞驰,邹小梅,陈泽民.我国农资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资,2010(8):46-47.

[10] 汝宜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 李莉. 对农资市场发展的理性思考[J]. 农业经济,2009(3):95-96.

[12] 马福晶.浅谈农业物流信息化服务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4-65.

[13] 杨荫. 农资市场呼唤现代物流体系[J]. 经济导刊, 2008(6) : 63-64.

[14] 洪运华. 农资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 2007(6) : 100- 101.

[15] 范小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资料的连锁经营[J].中国供销社合作经济,2002(6):15-17.

[16] 吴忠华. 我国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06(8):26-28.

[17] 杨毅,王保利,万广圣.我国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6(1):49-52.

[18] 钱韧. 关于农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问题探讨[J]. 乡镇经济,2007(5):61-64.

[19] 欧阳斌. 陕北果业4S农资连锁概念店的选址与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8) : 4860-4861.

[20] 洪运华.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之路[J]. 商场现代化,2006(5):6-8.

[21] 吴东庆,刘任,郭世仁. 广东省农资营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2(16):217-220.

[22] 方薇,超远,良图. 混合编码模式的农资溯源服务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64-167.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2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研究现代农场的人力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针对现代农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安徽省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了解发展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现代农场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与管理,人才及其管理问题使现代农场发展处于瓶颈期。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缺少全面统一的预测和规划,使得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盲目性。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不明晰,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家庭和个人等,缺乏相关的组织建设和责任主体,对于客体(农民)的现有状况缺乏分析和了解,导致客体管理和培训缺乏针对性,存在人力资源短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低、忽视员工培训、缺少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激励等问题。当前,我国现代农场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已经制约了农场未来的发展。综合国内对于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主体的资格与素质要求。陈旭霞、王树进等研究者认为,国外农场对于从事农业的农民和农场主资格条件的要求较高[1];房慧玲认为,农场主自身素质需要提高,不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懂经营管理[2];赵维清认为,政府应提供专门的财政经费支持,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挑选一批愿意从事农业经营的青年培养成为未来的家庭农场主[3]。二是农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黄呈宏研究发现,农场主更加重视物质方面的员工激励,很少注重精神层面的员工激励[4]。韩绪楼、卞纪兰、张洪建、刘雪梅等研究者总结出当前我国农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5-7]。上述文献虽然初步探讨了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理论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笔者调查研究了安徽现代农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完善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一、现代农场及其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个体所拥有的各种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现代农场的人力资本深刻影响其未来的发展。现代农场指由高水平职业农民经营、利用各类现代科学知识与设施建设起来,从事农产品生产与关联服务供给的经济组织。现代农场特征包括,第一,人员与管理现代化,即现代农场由水平较高的专职人员经营,利用先进的理念与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管理;第二,技术与设施现代化,即农场使用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基础设施与生产设备等。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符合现代农场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管理者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管理农场,是现代农场为实现一定目标对其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配置、使用、开发及激励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二、安徽现代农场人力资源与管理现状

笔者调查了安徽合肥庐阳区、长丰县、肥西县、庐江县、桐城市、舒城县共112个农场经营者与种粮大户,汇总数据后得出这些农场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第一,农场人才状况。人才短缺现象普遍,缺少技术人才、普通工人和管理人才的农场占比分别为77.78%、50.23%和25.35%。第二,农场员工培训状况。调查发现,52.78%农场经营者组织过员工培训,47.22%的农场经营者从来没有组织过员工培训。第三,农场员工考核状况。建立了员工考核制度的农场占比为52.78%,47.22%的农场没有员工考核制度。由于临时雇佣的农民难以考核,因此,多数农场没有具体的考核制度。第四,农场员工待遇。被调查的农场员工都有基本工资,其中约33.34%的农场根据员工的表现发放奖金,19.44%的农场经营者还给员工发放各种福利。受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场有时因资金紧张不能按时给员工发工资。此外,关于大学生从事农场工作最重要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83.33%的农场经营者最看重吃苦精神,是否热爱农业的占比为72.22%,专业技能的占比为63.89%。

三、安徽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安徽大多数现代农场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才短缺,多数农场缺乏技术、管理等实用人才。受到就业理念、生活与职业前景等因素的影响,大中专毕业生多选择留在城市发展,造成农村及农场人才严重不足。此外,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导致农场难以招到普通劳动力,农场的临时劳动力主要是周边农村的中老年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只会依靠自身经验进行生产,制约了农场的发展。第二,缺乏考核制度,约47.22%的农场没有考核制度,制定绩效考核的农场也存在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不强的情况。农场的固定员工一般为2-8人,农忙时雇佣四五十个临时员工,由于农场的管理能力有限,容易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效率较低。第三,拖欠工资。农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和市场供求联系密切,一旦产品滞销或短缺、农场资金周转困难,员工工资就无法保障,大多凭借农场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情谊来维持农场的运转,长此以往难以吸引和留住员工。第四,培训不足。多数农场主没有为员工提供培训,这些农场大多数员工是普通的农民,凭经验组织生产,缺乏现代农业种植知识与技术。组织员工培训的农场只限于部分员工,培训内容主要是技能方面,很少涉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造成农场员工整体能力的欠缺,影响了农场的发展。第五,员工的时间管理不够科学与人性化。调查发现,农场在农忙时往往需要加班加点,有的员工甚至可能加班十几个小时,没有假期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如果农场经营者更多考虑工作需要,而没有顾及员工的感受与需求,则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最终导致员工流失。

四、加强安徽现代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为了解决安徽现代农场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借鉴国内外成熟农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由于人力资源短缺,农场应采取适度规模经营,并非农场规模越大收益越高,农场规模增大则监督管理更为复杂,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只有在管理有效的前提下,农场才能提高劳动效率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完善员工的培训机制。农场应加大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不仅要培训生产技能型人才,而且要培训农场管理者,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提高解决农场生产经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依据员工岗位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还要对员工的留任时间进行奖励,以长期留住员工。管理上可以借鉴集体经济时期有益的管理经验。第四,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薪酬是农场对员工贡献的回报,除了及时发放工资与奖金,还要处理好公平问题;除了缴纳社会保险,还要注重员工福利,这会增强员工的满意度,有利于留住员工和实现农场的长远发展。第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能充分发挥所长;考虑员工的合理需求;管理者能合理授权,有听从员工建议的意愿;农场应在日常管理中努力使员工有公平感。

综上所述,现代农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证,现代农场需要建立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高校需要培养热爱农业且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要对学生进行农业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政府也需要在农业人才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农场的发展才是吸引人才的根本保证,需要国家制定政策支持农场的发展,例如,构建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增强农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努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场电商化网络化发展;农技部门定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向农场经营者推广最新的实用农业成果等。

作者:项宗东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旭霞,王树进.国外现代农场管理经验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5).

[2]房惠玲.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J].南方农村,1999,(2).

[3]赵维清.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三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

[4]黄呈宏.农垦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

[5]韩绪楼.现代农场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家庭农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12-0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曾经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农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由此,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家庭农场就应运而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是以土地公有制性质为基础的,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土地流转为保障,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家庭劳力、资产及农业科技为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法人微观经济实体。”[1]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一)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需要实现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家庭农场是现今世界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业生产者的耕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水平以及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激励问题以及实现对农产品追溯监管。因此,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农村土地向有经验有能力的农户集中,实现集中化规模化种植,解决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存在的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发展家庭农场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导致的土地闲置抛荒问题。同时,家庭农场通过对农业用地集中化规划化经营保证了“农地农有、农地农用”,避免了农地“非农化”倾向,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发展家庭农场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据农业部一项调查显示,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25%以上。”[2]

二、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的发展也予以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等优惠政策,为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但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发展问题与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土地、资金缺乏问题制约家庭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展中面临的土地、资金缺乏等问题。首先,家庭农场获得的流转土地有限,影响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划与产业整合。尽管中央农村政策一直提倡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但由于受农民传统思想观念以及政策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缓慢。其次,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还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家庭农场现阶段的运营主要依靠经营者个人投资。由于经营者资金有限,而农场的规模经营、人工费用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资金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经营发展。

(二)家庭农场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

家庭农场要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利用农业科技实现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要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有效地整合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附加值。但在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及其所雇佣的工人主要为当地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农场从业人员难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生产、运营、营销方面为农场服务,难以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安排,难以拓展农业生产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有效地整合产业打造品牌。

(三)家庭r场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还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家庭农场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指导,在产业经营方面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现代农业机械以及信息技术的辅助。虽然我国各地已经组建了一些农业合作社针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但是所提供的服务范围比较有限,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主要局限于对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在农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延伸、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未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撑。因此,家庭农场的经营大多只能依靠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单打独斗,分散经营。这样的经营格局不仅影响家庭农场产业的发展与提升,而且也导致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生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难以发挥现代农业的影响力。

(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落后影响家庭农场的发展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落后。一方面,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未能有效地与社会企业协作,形成农业产业链。我国家庭农场大多是农场经营管理者分散经营,农场经营者管理者统揽一切,负责农业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和方面。由于缺乏农业产业协作整合,家庭农场主要采取分散经营,提供的是初级农产品,导致在发展过程中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很难形成产业规模,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缺乏对家庭农场品牌的营销塑造。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塑造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由于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缺乏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对农场品牌推广不力,导致农场在市场目标群体认知度较低,难以脱颖而出。

三、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政府应通过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好土地流转难问题。2015年重庆巴南区开始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达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的目的。已有部分农户永久退出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及附属设施,户均得到补偿资金53.57万元,人均15万元左右。政府也应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发展。同时,政府应采取多方面举措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争取农村银行对家庭农场放宽贷款限制、降低贷款利率提供信贷支持,出台优惠鼓励政策争取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家庭农场建设,推出多种政策性的资金扶持项目如“优惠贷款”“专项资金”“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减轻农场的融资压力。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保障

政府应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保障。首先,政府要帮助家庭农场进行生产资料采购、产品展销、农超对接等,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免费为家庭农场提供各种先进的技术服务,推进技术普及,提升科技水平。其次,政府应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支持科研院所研发便于田间作业的小型或微型农机产品,普及农业机械化操作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政府应在农业产业化、农机购置方面给予专项补贴,引导农民建立一批农机合作社,提高家庭农场的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最后,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打造集中连片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三)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需要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促进家庭农场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坚持发展“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等产业组织模式,创建市场中介组织,探索建设各类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独立经营、合作制、公司等新型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实现家庭农场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态农场的经营中引入“互联网+”模式,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引入“互联网+”模式能够缓解家庭农场面临的产销脱节、物流成本太高等问题,使家庭农场的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顺利销售,减少产品积压,降低物流成本,显著地提高农场主的经济收益。引入“互联网+”模式能够促使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品牌推介营销,将家庭农场品牌打响、做强,提高品牌效益,增加家庭农场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提供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

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新型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决定着家庭农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应为农民提供职业培训,培养农民成为新型农场经营管理者。为此,国家应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逐步探索并构建以农业高等院校为龙头、农村职业中学为骨干、农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和现代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网络,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管理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现代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

参考文献: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海原县;农业经济;问题;措施

1海原县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特色经济特色不明显,产销结构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展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进步的必要措施。在七营镇的农业发展中,枸杞、葵花、西瓜及养殖业都作为提高当地农户收入的必要手段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市场信息的不够通畅和及时获得,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通畅,导致农户在种植、养殖上容易盲目跟风。结果造成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困难,难以以商品的形式转化为货币,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农户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承受农产品积压和低价销售所带来的损失,这样就对农户脱贫致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作用。

1.2分散的家庭农业土地经营机制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包产到户的施行,曾经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粮食的的自给自足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分散的农业土地经营模式就难以适应市场化的农业经济。

1.3分散的土地经营机制,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目前七营镇的土地所有制是包产到户的分散的土地所有权,全乡镇的土地所有权都分散在广大农户手中,这样分散的土地所有权,使得农户各自经营,盲目种植,种植规模小而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1.4分散随意的种植模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土地经营机制下,农户在解决基本的温饱之后,难以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由于小而全的种植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需要规模性的农业生产,这就大大挫伤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在市场化的农业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科技难以推广,都对七营镇的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滞后作用。

2推动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措施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农业发展趋势

在当前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个别农副产品出现滞销情况,这并不是这些农副产品过剩,而是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难以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高的需求,从而产生的相对过剩。要解决这种农副产品过剩现象,就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水准,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生产出健康的农副产品。还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绿色健康食品。

2.2建立新型农业发展结构

2.2.1建立企业经营模式

在组建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一是在项目选择上,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眼于群众参与面大、资源支撑面广、受益面宽的品种;二是在产品结构上,把名优产品、新产品作为重点,科技含量要高、市场潜力要大,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尽量避免小而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专业批量生产;三是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四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导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提供信用贷款、赊销种苗和饲料、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采取联营、、反利、股份分红等分红形式,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2.2.2加大农业投资

农业产业化具有集约型、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需要采取一定的配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特别是搞好产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还要培养农民的投资意识,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组建几个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在集体与农户、工商企业与村、户之间通过股份合作的关系,扩大资金规模,增强竞争力、分散风险,以达到利益相关、互利双盈的目的,使之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结束语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资本化运营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越来越多农民进城打工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农村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农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农业资本化运营,这种判断是基于资本运营的某些特性和我国的改革实践。资本具有价值性、增值性、要素优化组合和流动性,而我国农业都谈不上。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涵义与原则

(一)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内涵。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是以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形态存在的,其价值和服务价值以及实现货币化之后所得的经济价值往往不同,一般采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生态价值评估作为参考来理解一个地区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数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不仅可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保值和增值。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就是在保持甚至不断提高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以及绿色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农业生态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向货币转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核心操作是立足于本地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开发经营各种高生态质量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货币价值的转化。因此,以保值为基础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最基本的原则。在进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时要特别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要遵循以下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原则,生物生态位原则,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全局性原则。

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象。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价值化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向货币化转化主要依靠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进行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者价值增值过程,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在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其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换和管理相对应,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使生态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扩大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生态功能和服务,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好坏将影响到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绿色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度等多个方面,最终影响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主体。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以资源和生态服务为存在形态,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主体就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所有者。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要政府、群众和代表私人个体共同完成,这里的群众指的是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企业和个体农户。

四、促进绿色农业资本运营的对策

(一)货币的积累。

资本最初的货币积累,应当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减轻农民负担。第二,改革、规范民间信用,方便农民融资:(1)允许民间非高利贷资金融通存在并且合法化。民间借贷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化解风险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改革和发展农村信用社体制,让其发挥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作用。(3)发展民营商业银行。

(二)健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公共政策。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在启动阶段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推动力和保障力。政府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导向和相应的支持:(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增加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企业的扶植力度。(2)生态扶贫和农业生态补偿是维护良好的农村生存环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显示公平的重要手段。(3)政府应设立绿色农业生态建设公共基金,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三)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区域政策。

针对东西部绿色农业不同的实际要求,我国对西部绿色农业的支持政策应由价格补贴转向对西部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补贴上来。应该以生态扶贫、生态补偿为主,帮助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货币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不同,所拥有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也不同,发展绿色农业所匹配的区域政策也应该不同。政府应根据地区差异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重视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运营,促进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之,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拓宽了农业建设思路,是有效解决农业资源节约、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持续增收的市场运作方法。只有利用市场的力量才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只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化,才能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源在市场上发挥出它固有的经济和生态双重功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小庙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海滨等.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新视角(三) ―――生态资本运营的理论框架与应用.生态经济, 2008 (7)

[2]郑 懿.论生态资本在循环经济法中的运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 , 2006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6

一、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地方审计机关应担负起农村信用社审计责任

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营环境也大为改善,各地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都有较大的改善,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缺少的力量。如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成为本省存贷规模最大、经营网点最多、客户人数最多、发放服务“三农”贷款最多、免费发放惠农资金最多的金融机构,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有效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

从传统审计观点来看,由于农村信用社并无国有资本金,似乎可以不作为审计重点对象,甚至不列入审计对象范围中。但对于这样一支可能影响地方金融稳定发展,并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的金融机构,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出发,就不能不纳入审计对象范畴中加以认真对待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审计更加全面地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揭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才能更加及时准确对风险进行防范和预警,才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利益”的审计最高目标和总体内标。

自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落实以来,各地省级政府实际承担了对本省农村信用社管理责任,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成为受政府委托行使监管、服务职责,而农村信用社无论经营范围还是服务对象都已本地为主,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审计不但可以履行省级政府风险承担主体和行政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有利于审计成本的效率性和及时性。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应成为农村信用社审计的尖兵,省级审计机关更应担负起农村信用社审计的领导和组织职责。

二、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

要落实审计的最高目标和总体目标,必然要做好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的选择。对农村信用社审计目标而言,首先仍是要及时发现并惩治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注意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和损失浪费问题,消除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侵害。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重、管理水平相对较弱,违法违规行为依然突出,经济犯罪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加以揭露和纠正必然影响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次要着重揭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致力于帮助农村信用社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和经济效益。第三就是从全局的高度,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分析农村信用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关注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建设、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效果,为决策层提出对策建议,促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措施。

相对应的审计主要内容应以资产质量真实性为主线,以制度建设评价为基础,以支农惠农政策落实为关注点,系统核实农村信用社资产状况和抵御风险能力,切实评价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情况。在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中,要核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否完整、真实、有效,重点核实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查实是否存在掩盖或虚增不良贷款问题,是否存在账存实亡的资产情况,资产确权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通过检查存贷比、资本充足率、贷款不良率、资产拨备水平等经营指标,掌握各农村信用社整体风险情况,通过检查资本(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与利润变动情况,掌握各农村信用社整体盈利情况,通过检查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拨备水平变动趋势,掌握各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能力。

首先在制度建设评价中,重点是检查出资人、管理人、社员间责、权、利的划分,评价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检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合规、职责划分和问责制是否明确,激励和监督机制是否有效,决策机制是否科学。其次通过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对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财务管理等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内控调查和测试,检查各业务流程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尤其加强对关键岗位定期职责分离、轮换制度的审查,掌握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内控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制度建设评价中还应关注省联社履职行为是否规范,对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评价中,重点关注农村信用社对“三农”支持力度,包括信贷资金支持、金融融通结算服务情况,审查是否存在虚假涉农贷款、是否超标准提高涉农贷款利率,是否存在发放财政惠农资金管理违规等不符合支农惠农政策,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全面评价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所起的作用与农村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等。

审计还要注意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和损失浪费问题。重点检查对授信管理、基建装修工程、大宗采购、商业广告、呆账核销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是否存在商业贿赂问题,加大对违规经营管理、严重渎职等造成重大损失的查处力度。

三、为达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所进行的审计方法创新

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指导下,对农村信用社的审计目标和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内容,更具有绩效审计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除审计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外,还要在更高层次上将数学、会计学、治理学、统计等方法融为一体,创新审计方法,才能得到更有力审计证据,审计结论更为可靠。

首先要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整合审计资源。各个农村信用社虽然点多面广、个体差异大,但各地省联社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总行管理职责,特别是信息数据、政策管理的省联社统一管理,所以农村信用社审计要坚持以全省“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处理”的“五统一”工作原则和工作模式。加强各级审计机关内部沟通协调,以计划为载体整合审计力量,以方案为载体整合审计内容,以报告为载体整合审计成果,以统一实施为载体保证审计效果。

其次审计方法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入手,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估和符合性测试,再从财务审计入手,不断完善抽样技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实质性测试,审核查证各种财务数据,然后,对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采用价值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定量综合分析与评价,对不能量化的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等进行定性分析与评价。再根据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判定,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农村信用社审计同样离不开计算机审计方法的运用。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农村信用社以基本实行数据全省集中统一管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也进入到信息化管理阶段。面对审计对象的数据化,审计机关无论是实施审计的质量控制,还是对审计具体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审计方法的运用。在审前调查阶段,应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功能、开发、运行、维护和内控制度要有基本了解,对信息系统产生数据的真实、完整、可靠有基本判断,并对审计可能需要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为正式实施审计做好数据准备。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应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和AO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事项,在审计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立疑点,比如对贷 款“借新还旧”问题、以贷入股问题、超标准提高涉农贷款利率问题、虚假涉农贷款问题、非实名制存款问题等的查证等。计算机审计方法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还可以利用AO系统进行审计项目管理,保证了审计目标的实现。

四、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

农村信用社审计项目如果只揭示问题,没有对问题的处理和审计整改,那么这个审计工作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还必须要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书、审计要情、审计综合报告、审计公告等形式,使审计成果成为农村信用社违规经营行为的制约,成为有关部门管理考核的依据,成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的参考。

做好审计成果的运用工作,首先要在确保审计实施质量基础上,全面而有重点地反映审计成果,重点反映农村信用社资产状况,充分揭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重点反映农村信用社违反国家法规的经营行为,充分揭示在信贷发放管理、固定资产购建、资产核销等方面存在涉嫌犯罪和贪污腐化行为;重点反映农村信用制度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充分揭示在社法人治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其次审计结果还要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向农村信用社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比如针对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人为掩盖不良资产、信贷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数据不完整不实等的问题,建议省联社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岗位、重要业务环节的内部审计监督,注重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信息数据质量,加强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要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还应重视抓住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从具体违纪违规现象中归纳出经济运行中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上报的信息要为政府决策提供超前性、预警性的分析,达到既反映问题,又立足宏观转化成果的目的。比如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如何促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省联社作用等提出审计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7

一、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二、金融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一)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二)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三)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8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法律规定及其理论可行性

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以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的方式承包的农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入股,而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地的经营权是否可以入股未作规定。农业部2005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界定是:“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2007年《物权法》延续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地的经营权是否可以入股未作新的规定。2007年6月,重庆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试点。重庆市工商局2007年出台的《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入股设立公司和独资、合资等企业的试点工作。”随后,重庆市工商局又出台了《关于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公司工商登记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改革作了细化。但后来该项改革被中央叫停了。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农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综上,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地的经营权,仅允许其入股形成股份合作制企业,而不允许其入股形成公司。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需求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保值增值性日益凸显,使得以其为载体的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明显的权利资本的属性,从而具有入股公司的可能性。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依此,出资入股公司的财产必须符合特定性、可评估性、可转让性的要件。土地承包经营权符合这三个要件,其入股公司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定性。《公司法》要求出资入股公司的财产必须是明确的、特定的,或者具有特定的范围,通常不允许以其他种类的价值物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承包人可以通过行使这一权利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并取得收益,该权利是承包人的特定财产。(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评估性。《公司法》规定用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不仅要有财产价值,而且能够用货币量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土地使用为客体的权利,其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农户的生存保障价值、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①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具有重要价值。对土地价值的评估可依据其类型、位置、自然条件、基础配套设施等进行,作价的形式可以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协商估价,也可以是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转让性。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都明确规定,转让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之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其承包的农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处分,承包地可以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如同其他非货币资产入股一样,一旦成为公司资产,承包人不再对其承包的土地享有实际支配权,其承包地由公司统一管理支配。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现实困境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评估作价问题。我国《公司法》规定用来入股的土地使用权必须可以用货币估价,因此,如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进行评估就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一直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更多地考虑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而忽视了其财产性,导致农村土地的资本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被评估作价,其就无法成为注册资本而入股公司。现实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评估作价的一大难题是定价标准问题。我国《公司法》规定: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这一规定较为笼统,并未明确非货币财产的具体估价标准。实践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希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评估价格对自己有利(较高),公司则希望其评估价格较低,双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评估作价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公司难以成立。

2.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公司后的转让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后,其利用和处置不仅要受《公司法》调整,还应受《农村土地承包法》调整,而《公司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股份转让的规定存在明显差别。(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转让不受任何限制,股东可以依法转让自己的股份;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方必须具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公司法》规定股权在股东内部可以自由转让,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仅限于向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实践中公司股东的身份比较复杂,既有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户,也有以货币、实物等出资的法人或自然人,这些法人或自然人能否成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主体值得考虑。(3)《公司法》规定股份转让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有优先权。实践中,作为公司股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应优先转让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还是该公司的现有股东,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②。

3.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后的公司破产问题。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大,预期收益很不稳定。③。市场经济是风险和利益的集合体,农业资本进入市场必然要遭受市场风险,倘若公司资不抵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民股东就可能丧失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依然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保护伞”,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即意味着农民要对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承担风险。包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的公司能否进行破产申请以及公司破产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的去向问题,公司破产后“失业+失地”农民的妥善安置问题等,亟待立法进行规制。

4.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期限与公司存续期限的冲突问题。公司具有财产独立的属性,以其所有财产对外承担责任,股东一旦将个人财产投入公司,便失去了对该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同时,公司具有追逐利润的天性,一旦农地的投资价值上升,公司必然希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股份呈稳定增加态势,由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必然影响到公司的稳定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期限届满后国家会根据农村人口数量和土地政策的变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期限进行相应调整。土地承包期限的不稳定会造成公司股东的投资期限不稳定,影响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的股东的投资信心。此外,在出资入股的土地承包期限的剩余期限长短不一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也是个问题。仅仅因为某个人或某部分人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而解散公司,对其他股东尤其是其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农民股东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人数与公司股东人数的冲突问题。我国《公司法》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由2—50名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实践中很容易突破该法律规定的50人的上限,由超过50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从而造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人数与法律上规定的公司股东人数相冲突的问题。

6.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为公司资产进行清算的问题。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在面临解散、破产时都必须成立清算组进行公司资产清算。当包含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的公司面临解散、破产时,作为公司资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应当作为公司资产用以偿还公司债务。然而,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没有任意处分的权利。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可见,作为公司资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置与国家对集体土地的保护存在法律上的冲突。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法制完善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是农民在市场经济下探索出来的道路,如前所述,这一实践路径在法律方面遭遇重重障碍。但是,国家不能为此而禁止这方面的探索。立法机关必须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对农业企业的出资、股东人数、土地用途、企业治理、退股(股份转让)、破产、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农业企业保险及其用工制度等特殊问题进行详细规定,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提供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④。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土地入股发端于广东,广东省南海市是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验区。早期的南海模式主要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形式,将土地以及其他村集体财产作价出资入股,由行政村或者村民小组将土地统一规划后进行管理和经营,村民凭借土地作价后的股权分享土地增值收益。⑤江苏省苏州市也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其股权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一般不作价,入股土地由合作社整合后实行对外发包或租赁,所得收入按入股土地份额进行分配。另一种是成立以农民土地入股为主,资金、技术等参股的股份合作社,合作社经营收益按股份进行分配。⑥重庆市既有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探索,也有土地入股公司的探索。从以上试点地区的情况来看,土地入股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推行。从全国来看,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在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上差异较大。在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土地经营收益在农民所有收益中所占比重较低,农民的土地情结相对淡薄。但在广大中部欠发达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生活的主要保障。因此,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试点时必须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各地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选择农地流转形式,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2.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拥有对所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的处分权,依此,应当尊重农民对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是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的决定权,政府部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非法干预或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选择某种流转形式。另外,入股是一种投资行为、将承受市场风险,一旦公司破产,农民股东可能连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入股前,政府部门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向农民讲清楚以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潜在风险,由农民自主决定是否将土地入股。

3.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依此,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承包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而不能用于发展收益较高的工业或商业,不能作为企业或合作单位的厂房或其他设施。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必须由相关政府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将农用地改作他用。土地入股只是经营性行为,不能取代或变相取代政府对农村土地的管理。有农地承包经营权参股的企业应当遵守上述规定,其经营范围必须是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项目,其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具体制度

1.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设立的相关制度。应当对《公司法》中有关以下问题的规定予以变通:

(1)资产作价出资问题。论文格式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作为资本进入市场,必须有相应的估价标准和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土地的估价标准应体现其自然属性(土地的肥沃程度、分布情况、地上附着物的价值等)和社会属性(土地的周边运输条件、可能的入股期限等)。出资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由公司全体股东评估作价,也可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全体股东评估作价很难实现,一是在股东较多的情形下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二是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很强,股东作为非专业人员很难做到公平合理地评估,致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真实价值得不到体现。唯有专业、权威的评估机构,其出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结果,农民等其他投资主体才不会有异议。因此,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公司的,建议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如此既能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也能保护其他股东的利益。目前,可由区(县)政府对本区域范围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准价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基准价格和最低保护价格进行规定,供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时参照。

(2)股东人数问题。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是2—50名,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建议立法规定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可以突破50名。另外,可以通过对股东身份条件作灵活变通的办法来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人数与公司股东人数的法律冲突问题。一方面,允许多个村民在自愿的情况下,书面委托同一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入股的村民代为行使“股东共益权”,其与受委托人对外表现为一个股东,其权利包括让渡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外的所有股东权利。另一方面,根据股东意愿,实行信托持股,一个受托人可以接受多个入股人的委托,公司登记时只需要将受托人登记为股东。

(3)公司经营范围问题。如果允许农地入股的公司从事非农生产,就意味着大量耕地将被变相地用于非农生产,这势必减少我国耕地总量,从而对我国粮食安全非常不利。基于此,我国《公司法》可以对以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成的公司的经营范围作如下规定: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成的公司必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同时可以兼营一些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广告经营等业务,也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等经营活动。⑦。

2.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存续期间的相关制度。

(1)关于公司经营期限和农民股东退股。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公司存续期间出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的现象,则只要公司经济效益好,新的土地承包者就会愿意将原土地继续作价入股公司,这样公司仅需与新的土地承包者签订新的股权合同。反之,如果公司经营不佳,则入股农民会考虑是否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此时涉及退股问题。土地属于不动产、价值较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股东退股不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特别是在土地由公司集中经营后,农民想要中途退股而收回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这在操作上是行不通的。⑧因此,原则上应不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股东在公司存续期间退股,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即使允许此类股东退出公司经营,公司也只退回其与入股土地价值相当的货币而并非原入股土地。

(2)关于公司组织机构。为了保障入股农民的切身利益,公司应当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聘任业务水平高、认真负责的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应定期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监事会依法进行监督。包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的公司中,农民股东属于弱势群体,其应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中也要有一定比例如2/3的成员代表农民股东的利益,农民股东还应有权利参与公司章程制定以及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等重大事项决断,及时掌握和监督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运用情况及公司的整个运营情况。

(3)关于股份转让。公司成立后股东想要转让自己作为股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般情况下要符合受让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法律规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向外(向农民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流转。此种股份转让时公司的土地经营权不受影响,只是受让人获得了转让人的股权,转让人不再从公司取得收益,也不再承担公司经营风险,收益和风险都转由受让人承受。因此,对于土地股权转让,法律不应作过多限制。《公司法》可以借鉴重庆市《关于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公司工商登记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股份转让作以下规定: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股东在全额置换其出资之前,不得向农民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转让其股权。有特殊原因确需向农民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受让人应当以货币、实物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出资形式置换转让人出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司应同步申请办理股东、出资形式等事项的变更登记。股权转让应遵循自愿原则,允许入股农民根据公司利润分配、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及时作出自己的选择。

3.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破产、清算制度。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民家庭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集体组织经济发展则不明显,集体组织的经济实力甚至还有所下降,同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在实践中并没有彻底改变集体经济与政府、社区的关系,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随着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渗透,农业企业、乡镇企业突起,我国农业经济正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如何坚持集体经济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成了学界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在“国家与社会”视野下,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由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济发展而来,有乡(镇)、村、组三级,仍处在一种政府、自治、经济组织相混合的管理模式。经营体制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经营主体主要有集体组织和农民家庭、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等。总体上看,集体组织经济实力下降、集体经营弱化,发展迟缓;农民家庭经济虽发展强劲,但后劲不足;农民家庭与集体组织之间呈现出一种离散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集体组织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集体组织的集体经营弱化和部分乡村企业关闭或出租、转包。从每村拥有集体资产量、年内可分配收入及集体经济收益情况等方面看,2000年,每村拥有集体资产150.9万元,比1999年减少2.6%,其中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66.2万元,基本与1999年持平;每村年内可支配收入为19.37万元,比1999年减少0.9%;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388 997个,占汇总村数的53.9%,有近一半的村没有集体经济收益。2006年,全国农村村组集体所有年末生产性资产原值为4045亿元,比2005年减少16.2%;每村年内可支配收入为39.8万元,比2005年减少3.2%;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258 813个,仅占汇总村数的43.1%,比2000年减少了近10%[1]。也就说,在全国有50%左右的村集体没有集体经营收入,集体收入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土地和集体资产出租等有限来源,经济实力较差,发展艰难。

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集体组织内部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集体统一经营的弱化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绝对强势。如从2002至2006年村组集体经营收入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情况来看,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分别为:13 987.7、15 225.7、15 547.3、16 565.3、18 309.2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0%、11.6%、10.3%、9.5%、9.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别为:59 992.0、64 908.8、72 827.6、81 051.5、90 451.3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1.4%、49.3%、48.2%、46.2%、45.2%[1]。二是村级集体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村为单位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阶梯性差距上。从2007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农村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村383个,占汇总村数的0.06%;在1 000-3 000元的村,占34.8%;在3 000-5 000元的村,占40.9%;在5 000-10 000元的村,占20.7%;10 000元以上的村有11 054个,占1.8%,其中在30 000元以上的村有107个[2]。并且,这种差距和分层并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暂时现象。

第三,农民家庭仍然是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农民家庭作为组级集体经济的基本细胞,是集体经济的经营主体,具有经济实体的性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主体[3],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民家庭迅速成为集体经济经营主体的主力军。1983年底,97.8%的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了包干到户,涉及农户总数的94.5%,2000年,全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村数为717 047个(当年汇总村民委员会数为722 745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为22 219.1万户(当年汇总农户数为23 127.6万户)[1]。截至2011年底,家庭承包经营农户为2.288亿户,比2010年底增长0.14%[4]。

第四,经营主体的新变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主体在原集体组织、农民家庭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形式,正在逐步形成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2011年底全国总数已达50.9万个[5],2012年3月底为55.23个[6],到2013年3月已超过73万个[7]。

二、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经不分、政社不分

我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带有明显的国家社会一元结构痕迹,政府机关、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者黏合在一起,集体组织至今尚未完全独立,政府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也就没有完全理顺,政社不分、政经不分。政府机关与自治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也就没有分开。

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非独立的、依附于农村基层政府机关和群众自治组织而存在的经济组织。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合作化时期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民公社时期虽然政经、政社合一,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属于农村三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名称,但当前的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府机关,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小组也只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细分单位,集体经济组织成了一种非独立的、依附于这些组织而存在的经济组织。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政府机关,但同时还拥有集体土地和乡办企业等集体资产,乡镇级集体经济仍然存在,乡镇政府实际上就是本级集体经济的管理者,政经不分;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同样拥有集体土地和村办企业等集体资产,也是一级集体经济,同时,受“强国家――弱社会”的影响,村委会还具有乡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能,成了实际上的农村基层“准政府机关”,政府、社区、经济三者的黏合表现尤为突出,政经不分、政社不分、村治与经济不分;村民小组是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发展而来,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基层组织,是农民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等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同时也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民具有社区成员和集体成员的双重身份,村治与经济同样没有分开。

因此,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现行做法是由乡、村、组干部代为行使,村委会成了三个组织、一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综合性组织,政府、社区、经济三者没有分开。村级集体经济既承担了行政、社区的职能,也承担了行政、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开支。这种做法容易导致集体生产经营活动受行政干预;集体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散;集体经济利益受损等现象的发生。

(二)经济组织法人资格缺失

市场主体有法人和非法人之分,二者之间的权利存在很大差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的缺失,限制了集体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突出表现在农村集体组织不能在工商部门登记取得经营资格,也就不能独立开展经营业务;不能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就没有依法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通行证,也就不能在银行开账号,难以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不能在税务部门申请购买税票等。这些都使得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只能依附在其他经营主体上,只能将其资产以入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其他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而成为难以壮大的“小矮人”[8]。

(三)土地产权关系模糊

对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我国法律规定是清晰的,《宪法》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进一步规定为农民集体所有。对于农村集体财产所有权,我国法律规定也是清晰的,《民法通则》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虽然赋予了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由于受政社不分、政经不分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仍然存在模糊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土地产权主体模糊。首先是主体认识模糊。由于农村集体组织不独立,依附于行政机关和群众自治组织而存在,政经不分,容易产生土地所有权人不是集体而是国家的模糊认识。其次是行使主体模糊。由于集体组织的非独立性,加之现行法律体系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规定也不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村干部代为行使的做法,行使主体变得模糊。再次是主体关系模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乡、村、组三级,它们分别拥有不同的土地所有权,三者又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而且土地产权边界模糊,使得三者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二是集体与农民之间土地产权关系模糊。集体和农民对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如何行使所有权,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其他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如何行使所有权等一系列关系模糊,尚未完全厘清。

三是土地所产权不能充分行使。一方面,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的政策保护和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限制是必要的,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限制性规定明确而具体,保护性规定相对模糊抽象,加之国家征用土地制度设计不够细致和行政干预等原因,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不到尊重[9],有些土地限制政策甚至超越了限制的界线。另一方面,由于集体与农民之间土地产权关系模糊和现行的做法,使得集体和农民在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上,难以充分表达所有权人意志,挫伤了农民维护土地权益的积极性,只有当集体利益受损并影响其个人利益时,才会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如集体上访、阻工等。

三、发展对策

(一)政经分离

政经合一,是国家社会一元结构的产物,政企分离问题,在国有企业已经解决。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经分离问题,在1982年《宪法》中曾经做出过规定,要求设立乡人民政府和乡农业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但是到1984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由社到乡转变时,由于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不存在集体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乡农业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一直没有建立,政经和政社不分一直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首先应该是解决政经分离、政社分离问题,实现政府、社区、经济三者分开。通过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相分离,成为独立的经济组织,解决政经不分和政社不分问题,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真正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也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也能解决集体经济的独立问题,但存在着缺陷,即只有当集体组织的所有成员统一加入同一个合作社时,原集体组织才能成为新合作社组织,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但问题是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规定,同一集体成员按自愿原则,可以加入不同的合作社,这样原集体就仍然存在,仍然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因此,应该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还要解决原集体组织的独立问题。

广东南海区所推行的社区党组织、村(居)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五分离”的“政经分离”改革,是一个大创新,改变了原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黏合在一起的“政经不分”管理模式,标志着农村体制改革已闯入深水区,为新一轮农村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

(二)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

通过立法或修改现有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法人或公司法人资格,使其具有市场主体法人资格。虽然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现有农村集体组织也可以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但公司法人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更高,应该让较发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公司法人资格,成为现代企业。

比较《民法通则》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是具有法人条件的。一是依法成立。这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问题,而是法律规制问题。二是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集体组织拥有农村土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耕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担保和入股,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当然是财产,并且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升值,除此之外,还拥有公益性与经营性等固定资产,为数不少的发达集体还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费。三是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实际情况是尽管集体经济组织不独立但都一直保留了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至于名称和组织机构是否符合要求,则可根据新的法规重新命名和组建即可。四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虽然国家对土地所有权有限制性规定,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出让、入股,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可以入股,同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法人财产,不能因为部分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而否认所有的都不具有。

在农业经济多种所有制结构中,集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引领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集体经济组织还拥有农村土地,这是其他农业企业无法比较的优势;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都应该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法人资格。

(三)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造成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模糊的原因很多,如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经营制度、土地制度、组织治理结构等,但主要是土地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但在当前以土地流转为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产权关系模糊问题,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革,应该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内容分离转移到所有权上,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重新分配所有权。

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篇10

1.1问题的提出: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什么总是放在一起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农民、农业和农村几乎总是被联在一起进行观察和研究,但工业、工人和城市只有在极罕见的时候才联在一起进行观察和研究,“三农”和“三农问题”这些概念即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我们的农业经济学,不仅研究农业,也研究农民和农村;我们的农业部门不仅管农业的事情,也管农民和农村的事情。“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和政府政策中都存在一个基本的思路:在三农中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三农解决三农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始终合并提为三农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迟缓,农村的落后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越来越制约内需的增长。企图通过三农内部来解决三农问题,被实践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对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三农问题的破解,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讨论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而言三农,而是要跳出狭隘的三农领域[1]。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三农”思维定势[2]。

传统解决思路是基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关联性:农业发展了,农民的收入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也就能够改善;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资就可以增加,从而农业也就发展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改善,农业也能够发展,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也就可以提高。但这些现象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而出现。传统解决思路过分关注于三者的关联性,而没有注意到三者之间其实还存在着根本的独立性,这需要我们对三者的内涵进行重新解析。

1.2基本概念分析: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1)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具有一般经济主体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从事农业活动和居住在农村的特殊属性。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主体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照最优化进行决策的行动者,其同时或分别扮演三类角色:企业家、要素供给者(土地、资本、劳动)和消费者。在这一点上,农民和其他所有的具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公民没有任何区别。但由于主要或长期从事农业这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以及主要或长期居住在农村这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农民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①农民所掌握的资源主要是土地;②农民所拥有的技能主要是农业活动的技能;③基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④基于农业的生产特点,农民以分散居住为主。

(2)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具有一般经济活动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由农民主导和在农村进行的特殊属性。经济活动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其产出是由投入要素的种类、数量、结构和质量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农业与其他经济活动没有区别。但基于农业自身经营对象的特点,并由农民这一特殊的经济主体主导,以及在农村这一特殊的区域进行,农业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即其投入要素的种类、数量、结构和质量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①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和分散性形成了农业活动的封闭性;②农业活动的封闭性降低了农民对发展技能的需求,反过来制约了农业活动的技术进步;③农民生活的封闭性降低了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兴趣,从而制约了农业规模的扩大;④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设施提高了农业活动的成本。

(3)农村作为一类生产生活地理区域具有一般生产生活地理区域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主要承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特殊属性。生产生活地理区域主要以资源、生产生活设施、经济活动密度和人口密度为基本要素。在这一点上,农村与其他生产生活地理区域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主要承载农业活动和农民生活,农村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①为了适应农业的土地密集型特点,农村在区域面积上比城市要大得多;②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制约了农村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人口聚集的可能性;③由于主要承载农业活动,农业活动的剩余制约了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发展;④由于主要承载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收入制约了农村生活设施的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农村作为一类生产生活地理区域,在一般意义上,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的农民并不一定要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具体的农业并不一定要由现有的农民来经营和主导;具体的农村也不一定只是供农民来从事农业活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①具体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实联系是怎样被固化下来的?②三农困局是否与这种固化的联系有关?③这种被固化的联系能否被突破?④突破固化联系能否破解三农困局?

2二元结构与三农的关联性

2.1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元经济”的概念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这个术语最初是由荷兰社会学家伯克提出的。[3]伯克调查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在1953年出版专著《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最早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伯克认为,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印度尼西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一方面,广大农村依然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没有实现西方工业化的传统社会,农业部门主要依赖土地、使用劳动力生产;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城市却是殖民主义输入以后逐步进行西方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业部门主要依赖资本、使用机器和技术生产[4]。

从根本上讲,二元结构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中并存着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经济社会系统,且这种并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承载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地理区域。不同发展程度表现为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经济贡献,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产出能力,以及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充分程度。两种不同发展程度的系统能够相对稳定的并存,说明必然存在某种障碍因素阻碍两个系统的要素相互流动。经济社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如果人可以在两个系统中自由流动,二元结构显然是不会存在的,所以二元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讲就是存在某种障碍因素阻碍了经济主体在两个系统之间相互流动。

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基于以下原因并没有形成显著的二元结构。①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经济活动的要素基本属于自由流动。②工业化具有内生性和自主性,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关系较紧密,在自由市场体制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障碍难以形成。③技术进步也以自主发展为主,工业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农业的技术进步形成鸿沟。④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工业的利润增长不需要来自于对农业进行剥削,而主要来自于世界市场,从而农业的发展有较宽松的环境。在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下,二元结构没有存在的基础。

二战后才逐步开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形成过或者仍然存在二元结构。这些落后的农业国是在世界市场已被少数工业国控制的背景下进行工业化的。这些国家的二元结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基于民族独立需要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背景,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建立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较多,经济活动的要素难以实现自由流动。②工业化具有的外生性和被动性,也就是说不是由于国内经济自然发展引致,而是由于学习国外的发展模式,或接受外国投资而形成,从而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而非紧密的自然关系。③工业技术以学习和引进为主,技术进步较快,同时大多数农业成为被发达国家控制的原料产业,技术进步缓慢,从而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技术鸿沟。④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工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受压榨,从而便以在国内的相对优势对农业进行剥削,从而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些原因在不同国家的显著性各有不同。

2.2三农问题的出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联系是怎样被固化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二元结构是后发展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发展滞后而形成的。同时,二元结构的形成又反过来进一步阻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这种恶性循环的具体机理是什么,三农的关系是怎样被固化的?

(1)农业和农村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发展滞后。后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受到国际国内的双重挤压:出口部分的农业受国际寡头控制,利润极低,技术进展缓慢;国内与工业和城市的交易,出于国内工业化的需要,贸易政策对农业极端不利,农业和农村缺少必要的发展资金。农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根源在于传统农业延续下来的封闭性和分散型,而这一现实在国际国内环境制约下又缺乏改善的新生力量。

(2)技术鸿沟要求农业和农村保有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工业和城市无法吸纳较多的劳动力,从而导致传统农民滞留农村。传统农业延续下来的落后的技术水平,为了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农业需要保有相当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如果农业的技术进展缓慢,那么农村人口比重就不会很快下降,如果由于收入的差距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将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从而制约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工业发展受到国际市场的挤压,工业和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当有限,所以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会受到一些政策的制约,如果劳动力自由流动,会在城市里形成大量的失业人口。

(3)传统农民滞留农村进一步阻碍了两类经济系统的要素流通,从而固化了三农的联系,也进一步阻碍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传统农民滞留农村,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外来资本的进入会受到限制,这进一步促使三农关联进入稳定的恶性循环状态。三农关联的恶性循环导致两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反映三农发展停滞不前的“三农问题”就产生了。

(4)就三农内部来讲,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农业的发展滞后。其实,从循环的过程来看,很难看出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农业的落后会制约农民收入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制约农村的发展;农村的落后同样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和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也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循环过程来讲,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从历史和逻辑上分析,三农低水平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农业的发展滞后。农业基于生产特点主要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理区域进行,这样将始终需要一定数量的经济主体在相对分散的区域进行农业活动。同时,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基础在于物质资料生产,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才能够为经济主体和生产生活区域提供发展的物质资料。农业发展滞后对其经济主体和地理区域的发展将形成关键性制约作用。

综上,由于物质资料生产(经济活动)是经济社会系统的物质基础,从而二元结构是以农业发展滞后为根源。所以,从根本上讲,二元结构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业的发展:这一类经济活动发展滞后,依附它的经济主体和承载它的区域必不能获得较多的剩余,从而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尽管二元结构同时又是以三农恶性循环为现实基础,但二元结构的突破点却不是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农民在农村发展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并不是成功的选择:①农民并不一定要从事农业才能够获得收入,强调或局限农民从事于农业,限制了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权。②农业不一定要由农民来经营,限制农业只能有农民来经营,违背了要素优化配置原则。③农村也不一定只能承载农业和居住农民。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深入研究三农的独立性。

3三农的独立性与三农问题的破解

3.1三农的独立性

从一般意义上讲,农民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并无本质区别,农村与承载其它经济活动的地理区域也无本质区别,现实中农民、农村和农业之所以被紧密关联在一起是基于历史延续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这种紧密关联导致这些特殊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地理区域处在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状态。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打破这一紧密关联。打破这一关联的基础在于三农内在的相互独立性。

(1)农民的独立性。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农民可以依据其禀赋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从农民个体来观察,农民和农业、农村并无本质和必然联系。作为个体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禀赋,选择成为资本供给者、劳动者或土地供给者,也可以成为企业主。农民可以根据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选择成为任意行业的劳动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管理禀赋选择成为企业主或管理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使用权成为土地供给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资本成为资本供给者;也可以根据多种资源和禀赋成为上述经济主体的综合。农民个体选择哪一种获取收入的方式,取决于每一种方式的收入和成本。农民的独立性体现在作为个体的农民并没有也不应该打上先天农村和农业的烙印。

(2)农业的独立性。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农业尽管由于其经营对象的特点主要在土地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农村进行,但仍可以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选择参与的要素:包括经营者、劳动者和资本供给者。参与农业活动的经济主体包括农业经营者、农业劳动者和农业资本供给者,而这些经济主体并非与现实的农民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农业活动的开展应当根据各要素的具体质量和数量所可能引致的农业活动效率进行优胜劣汰,而不能全部由农民来包办,这样不仅制约了农业,也束缚了农民。

(3)农村的独立性。作为一类地理区域,尽管农村首先需要承载农业活动,但在满足农业需要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依据效率的原则承载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包括其他工业和商业活动,以及其他非农业经济主体的生活活动。

三农的内在独立性说明了历史延续下来的现实中的农民、农业和农村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联系,在本质上他们分别与其他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地理区域并没有区别。他们历史地并相对稳定地成了农业经济主体、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地理区域是由特殊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决定的,这些特殊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将改变他们历史的特征,还原他们本来的面目。

3.2三农问题破解的希望在于拆解三农

从表面上看三农问题是农民贫困、农业效率低和农村落后三个问题的改善停滞不前,但从本质上看,这三个问题之所以被联在一起是因为政策和人们的意识把农民、农业和农村始终捆绑在一起。三农被政策人为的捆绑在一起是三农问题的根源,而三农问题破解的希望在于拆解三农。拆解三农就是要打破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实关联,实现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组合:①农民可以从事农业经营和劳动,也可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从而还原农民的普通经营者或劳动者的本来面目;②农业可以由农民来经营和劳动,也可以由其他经济主体来经营和劳动,从而还原农业的普通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③农村可以承载农业和居住农民,也可以承载其他经济活动和居住其他经济主体,从而还原普通地理区域的本来面目。

3.3拆解三农的基本思路

拆解三农的实质就是要对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进行分别思考和解决:①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就是仅仅把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研究怎样通过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资源和禀赋来增加其收入,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来解决;②解决农业的效率问题就是仅仅把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研究怎样通过增加投入数量和提高投入质量来增进这类经济活动的产出效率,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民的发展来解决;③解决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问题就是仅仅把农村作为一类地理区域,研究怎样通过聚集经济活动和居民,从而增加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投入来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来解决。

三农问题恶性循环自农业效率低开始,至农村落后,再到农民贫困,并周而复始,但要拆解三农却不能从农业开始。如果没有解决农民问题,而首先开放农业经营,把农民强制推向大市场,其结果只能产生更复杂和混乱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大规模城市无业游民就是这样政策的结果。因此,拆解三农必须从农民开始。

(1)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释放出来,实现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经济系统中经济主体是目的,经济要素是资源,经济活动是手段。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其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三农的核心和首要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由于三农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所有需要优先考虑农民的问题。基于拆解三农并独立解决各自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所以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释放出来,实现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是拆解三农的第一步。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方式需要两个基本条件。①解除农民的身份限制。农民的身份限制,就是对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和进入城市就业的各种制度性限制,以及在社会保障上与其它居民进行区别。这些限制和区别固化了农民和农业农村的关系,限制了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阻碍了其他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符合经济学的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农民工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5]。只有解除这些限制和消除这些区别,还原农民的普通经济主体的本来面目,才能实现农民的自由选择权,为最终解决这些经济主体的收入问题奠定基础。②解除农民的能力限制。自由选择是一种权利,自由就业却是一种能力,能力问题不是解除身份限制就能够解决。获得持续和相对稳定的生存发展条件,需要持续和相对稳定的就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就业岗位的稳定性较低,要在不断变换的就业岗位上实现持续稳定的就业,需要相当的就业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就业预期,失业风险增大。农民的恋土情结(即尽管在非农产业或城市就业也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经营权)是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无法获得持续稳定就业的集中表现,而其中的根源除了农民身份的限制外,主要在于就业能力的限制,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岗位以极不稳定的体力劳动为主。解除农民能力限制的基本途径是对现有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以及对潜在农民———农民子女进行平等的基础教育。

(2)把农业从农民经营中释放出来,实现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转移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同时农业现代化也必须具有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才能实现[6]。当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保障能够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中获得而不再依赖于土地时,作为土地密集型产业的农业就可以摆脱由农民经营的束缚。农业只能由农民经营,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垄断,一种低水平的阻碍产业进步的垄断,显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当农民不再需要用垄断农业(土地)经营来保障其生存时,农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便不是问题。多元化和自由化的经营主体有利于农业经营的优胜劣汰,并进一步导致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关键在于在限制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自由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