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劳动教育十篇

时间:2023-06-30 17:57:24

沉浸式劳动教育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1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医学教育;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到娱乐、制造、军工、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医学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所不同,医学教育不仅要讲述医学知识,还要结合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医学教育具有实验资源和临床机会有限、教学内容抽象等特点,可通过具有虚拟性、沉浸性、互动性、多感性等特点的虚拟现实技术更真实、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其感知力和想像力,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调控学习节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与种类

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接近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这个虚拟环境不仅可以提供逼真立体的视觉,还能提供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使得用户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并且可以与其进行交互。通常根据用户对虚拟世界沉浸度和交互方式的不同,将虚拟现实技术分为三大类: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本文详细介绍这3种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分别探讨这3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1.1桌面式虚拟现实

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像等技术构建一个模拟的3D空间,一般可通过显示器在二维平面显示三维模型图像,通过键盘和鼠标实现人机交互。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较为简单、技术相对成熟,但它不能完全与现实空间相隔离,用户还是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与虚拟模型的交互也只是简单的选择、拖拽、旋转等操作,相较于真实环境的互动还有很大差距。

1.2沉浸式虚拟现实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3D图像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产生一个3D的虚拟空间,用户可以借助特定的输入设备(工作站、虚拟现实手套、虚拟现实手柄、三维位置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头盔显示器、PC显示器、手机、耳机等)与该虚拟空间进行交互。通过3D图像处理技术,用户带上头盔显示器能产生立体的视觉;通过音频处理技术,用户的左右耳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立体声音;在虚拟手套中增加触点等方式让用户体验到触觉。因此,沉浸式虚拟现实使得用户在虚拟空间中沉浸度更高,达到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通过虚拟现实手柄和虚拟现实手套,用户可以进行自由操作;通过位置传感器对用户的运动进行实时跟踪,根据用户的运动轨迹实时变换用户的视角;通过虚拟现实手套实时获得用户手部的姿态;通过力学反馈装置用户可以施加不同大小的力,系统根据用户力的大小使虚拟物体发生形变。因此,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可以让用户实时操控一个虚拟世界,如同在真实世界中的互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与桌面式虚拟现实的区别在于:(1)多感知:桌面式虚拟现实只能给用户提供视觉这一种感觉,而沉浸式虚拟现实通过虚拟现实头盔提供视觉,通过耳机实现听觉,通过虚拟现实手套实现触觉,通过手柄实现力觉,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感觉的互动。(2)沉浸感:沉浸式虚拟现实完全与现实世界相隔离,创建的虚拟空间十分逼真,并通过多感知让用户如同在真实世界中。(3)交互性:沉浸式虚拟现实可让用户的手通过虚拟现实手套等设备在虚拟空间内部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同时可感觉到虚拟对象的重量等。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只能通过鼠标在虚拟对象的外部进行操作。

1.3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的一种变体,区别在于增强现实将虚拟的3D对象和真实环境相结合[1]。AR技术仍需使用头盔显示器、虚拟现实手套等设备。AR技术还具备虚实结合、互动性、实时性和三维配准的特点。(1)虚实结合:沉浸式虚拟现实形成了一个完全合成的3D空间,用户无法感知到真实的世界。AR技术允许用户看到真实的世界,它将虚拟出来的物体叠加到真实世界。(2)互动性和实时性:AR技术将现实和虚拟世界相结合,就需要AR技术可以准确地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况来合成虚拟对象,用户借助虚拟对象来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因此需要AR技术必须具备实时性和互动性。(3)三维配准:可以实现虚拟对象和真实世界相互匹配,通过进行三维坐标的配准来实现。

2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医学教学存在专业名词多、结构复杂、实验对象特殊的特点。传统的医学教学一般采用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方法,教学资源有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图谱、视频、尸体标本、教学模型等。这些传统的教学资源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科书、图谱、课件等只能呈现二维平面的图像,没有立体效果也不能进行实时互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克服这些缺点,为医学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方法。

2.1桌面式虚拟现实的应用及其优势

目前,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已经在基础医学、中医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础医学应用较广泛的是虚拟解剖人体。随着美国、中国、韩国等相继开发了本国的虚拟数字人,国内外已经先后建立了多套桌面式的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软件,如中国数字人公司中国数字人系统、上海桥媒公司3Dbody软件等。这些软件既可以弥补尸体标本的不足,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更加直观、灵活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外学习。除此之外,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还包括基础医学实验的仿真软件、中医穴位的虚拟仿真系统等。这些应用可以作为学生实验和操作前的指导工具,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可以不限次数的重复操作演练虚拟模型,教师在一旁加以指导,纠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实验风险,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医学教学中使用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有以下优势:(1)使用方便:只需要一台PC机就可以显示出3D效果,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课下学习。(2)立体直观:桌面式虚拟现实软件可以提供虚拟的3D场景,如在解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各个组织器官的名称、位置结构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分布状态,各个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移动、分割、放大、缩小、旋转各个组织器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学习人体结构。(3)提高教学效率:桌面式虚拟现实可以提供多视角的3D模型,让学生了解解剖结构并建立组织器官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而加强对人体结构名词的记忆。学生可以反复在课下进行医学实验的演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4)降低教学成本: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开发难度远低于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可以节约实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当然,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也存在不足。在模拟实验及手术时,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无法让用户触摸到真实的物体,如在中医针灸疗法的学习中,学习者无法感知到施针的方向和力度,仅能通过鼠标进行点击,与医学真实的实验及手术差距较大。

2.2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随着VR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和配套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各领域的应用产品层出不穷。Google、Oculus、HTC等公司保持着高密度VR产品的推出,国内也开发出了3Glasses、蚁视、暴风魔镜等VR头盔显示器。沉浸式虚拟现实硬件的价格逐渐降低,VR配套开发软件逐渐成熟,开发应用于医学教学和临床手术指导的沉浸式虚拟系统已成为可能。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佩戴头盔显示器,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避免现实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虚拟教学当中,可以把书本的知识立体地呈现在三维场景当中。2016年,DeFaria等[2]在进行神经解剖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采用VRWorx2.6软件制作海马体心室表面的虚拟现实3D互动视频。学生在学习后分别进行理论和实验操作测试,结果显示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记忆人体解剖结构名称,而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体解剖结构。2016年,HuangHM等[3]对使用VR4-MAX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进行医学课程学习的1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现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的感知性有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手术培训过程中,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已经应用于眼科手术、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骨科手术、牙科手术等医疗培训[4]。

相比于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只能通过鼠标在二维平面的拖拽进行临床操作,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通过VR图像技术、力学反馈、运动捕捉等模拟器创设更加真实的临床实验场景,该场景可无限次重复使用来弥补在临床实践中机会不均等、经验积累缓慢等不足,从而达到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2008年,MacielA等[5]开发了腹腔镜手术的模拟器VBLAST。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力学反馈设备和运动捕捉系统构建的虚拟腹腔镜模拟器取代物理腹腔镜手术模拟箱。外科医生可以通过VBLAST实现腹腔镜手术中缝合、剪切等基本操作的练习。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图形渲染、力学交互能力,可以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显示物体形变过程,还能将手术操作技能进行客观量化并且能更好地适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使用。2011年,Chalasani等[6]开发了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模拟器,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动作及技能好坏区分使用者是新手还是专家。随着科技的发展,结合机器学习研究者又提出了虚拟现实自适应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水平及使用需求制订相应难度的培训内容[7]。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中,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1)模型的真实度欠佳;(2)不具备对比和评判不同模型的教学效果的标准;(3)长期观看VR图像会造成视觉疲劳,力学反馈的真实度和实时性欠佳。

2.3增强现实的应用及其优势

AR技术能增强用户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互动,通过虚拟对象所传递的信息帮助用户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目前,AR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医学可视化、手术辅助等。增强现实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它还可以用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8]。早在1992年,北科罗拉多大学就将超声影像叠加在患者身上,使医生具有“透视眼”。目前增强现实系统已经被医生用作辅助手术的可视化工具。如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找到静脉;实时地采集MRI和CT数据进行图像融合,与患者体表形态相对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呈现给医生患者身体的内部视图。AR技术还被应用于机器人辅助技术。Renaissance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当中[9]。术前,将CT数据合成3D图像,规划手术区域和螺钉的长度、方位和角度。术中,透视机器人软件分析患者的患病位置,并与术前的CT图像进行配准,根据实际手术情况微调螺钉的角度及位置,机器人会自动置入螺钉。Renaissance机器人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习者建立脊柱立体概念,增强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缩短学习周期[10]。MAKOplasty机器人手臂辅助医生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前通过CT数据建立3D视图,手术中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进行三维配准,机器人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精准设计假体,真正实现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于AR技术的辅助手术机器人被投入临床教学中。

3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本文提到的3种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难度。桌面式虚拟现实设备价格较低廉、操作较简单,通过二维平面展现3D图像,更适用于医学教学中基本概念的学习。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价格逐渐趋于大众化。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创建的模型给学生提供的触觉、声音、图像更加逼真,更接近真实的临床、实验场景。相比于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更适合启发式教学。增强现实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医学对精准化的要求,增强现实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才能使其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得更加广泛和有效。

参考文献: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 歌唱教学 沉浸式教学 个性化

小学的音乐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对小学音乐课的研究,起步比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艺术教育已经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对于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做好音乐教学,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才能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呢?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辅助美育

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对小学音乐的教育不仅仅是要艺术的教育,更首先要是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才能培养学生成为音乐家。所以德育是美育的灵魂。做事先做人,做学问亦然。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将无法接受知识。朱熹也说过,“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美育,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德育,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是民主。”在民主的气氛下,学生会增加音乐的热爱。教师要放下架子,多与学生沟通,多微笑,营造轻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思考,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下喜欢音乐。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是枯燥无味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目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占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重中之重。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的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教育要把握美,把美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走进美的世界,热爱音乐。

三、充分利用歌唱教学

课程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经济、最普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应用广泛得益于它不需要很多昂贵的音乐设备和复杂的教学场所。我们人人都有一副嗓子,只要能说话,就能进行课程教学。而其他教学模式,如欣赏教育则需要资料、器乐等设备。要做好唱歌教学,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要把握唱歌技能与乐理知识的关系和要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唱,建立歌唱的信心,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教师应降低音乐的乐理知识、演唱技能的要求,通过歌唱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生的人格教育。著名的音乐学家陈鹤琴曾说,“我们就儿童实际唱歌的情形来观察,好像唱歌的技术是次要的,而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是第一要义。”一些农村小学生很害羞,不敢放开歌喉去唱,作为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让他们合唱或者一个人只唱其中的几句歌曲。只要能唱,人人都是一个不错的歌唱者。

2.要用言谈举止不断鼓励学生,多方位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小学生年纪小,挫折感较强,而且很喜欢听到他人的表扬和称赞,虚荣心盛。要让他们能够大胆地歌唱,需要不时地鼓励他们,表演他们。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至少表扬几个学生。只要学生稍微有一点进步,或者有好的表现,笔者都从不吝啬地及时表扬学生。表扬学生不仅仅采用语言的表扬,而且还经常采用眼神、手势称赞学生。学生在不断地肯定中成长,增强自信心,能够更加勇敢地去歌唱。

四、利用沉浸式教学

沉浸式教学是指通过描绘或者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教学方法。沉浸式教学的特点是短时间、连续的。这个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主要依赖于两方面。

一是要创设情境、塑造意境。利用故事、情景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声音技能。小学生是长身体、长智慧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声带和各腔体都在成长发育。所以教师平时要多注意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只有这样,学生的嗓音才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可以采用“动物联合晚会”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连音和顿音的唱法。教师展示小猫、小狗、小鸭等的头饰和相应的练声曲目,让学生模仿练习发音,而教师则根据各个动物的特点启发学生注意分辨动物的连贯、短音和轻快等发音特点。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学习,会特别用心,教学效果也非常良好。

二是要一气呵成、心理引导。沉浸式教学有赖于心理依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引导作用,让学生焕发永无止境的学习欲望。同时,这个学习过程是个平滑的、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从情境的开始到结束,这期间忌讳学生受到打扰,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不能再而衰,三而竭。在学生一次的心理历程中完成对音乐的教育,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演

新课程标准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表演,只有包容并蓄、百花争鸣才是春,一支独放不是春。所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演也是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注重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辨能力,自由发挥才华,恰恰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教无定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个性化的表演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施展才华,个性化表演的舞台。

总之,音乐教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应该科学地、合理地应用各种教学方式、使用多种音乐教学设备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音乐课。这个过程虽然充满艰难困苦,历经艰辛,但是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以上是笔者个人的音乐课教学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科学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3

在地域文化中“问道”,其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域文化,是旁人无法复制的,具有特色性、优越性、可持续性。不断地向地域文化“问道”,给学校指明了一条不断前行的路。学校三大德育体系的建构,就是在对地域文化不断溯源、继承和发展中形成的。

一、文化溯源:吸允地域文化营养,汲取教育智慧

1.千秋文脉――校史文化。

学校地处柯岩街道仁让堰,原名“仁让堰小学”,有着百年的建校历史,而学校所处地域是绍兴文化精华所在――鉴湖。核心文化发源地仁让偃,原名“沉酿堰”,属鉴湖水系中的一座水利工程。追寻历史的脚步,“仁”在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对人友善、宽厚等。让,不争,谦虚地礼让或退让,是一种谦逊、豁达、高雅的表现。

学校通过研究,将“仁让”凝结成“孝助信礼让慧”六字,认为“仁让”二字,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品质,需要继承与发扬。

2.千年擎天――云骨精神。

云骨一柱青天擎。其是巍然立于柯岩大地上的一柱擎天,是国家4A级风景区――柯岩风景区的重要标志。巍巍云骨,集“志气才气骨气秀气”于一身,明确了每个岩小学子努力的方向。

文化溯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理清了方向。于是乎,校本课程雏形初现。全书分四大篇章:骨气篇,爱国爱家,体魄强健,刚正不阿;志气篇,志存高远,充满抱负;才气篇,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秀气篇,不骄不躁,灵动儒雅。

二、文化浸润:吸纳地域文化精髓,浸润学生心灵

学校德育研究团队明锐地将“四气”精神中的秀气与仁让精神融合,认为“仁让”是“秀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仁让”就是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德育工作者应该在这里寻找突破口。

1.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仁让”品性。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云骨四气精神“志气、才气、骨气、秀气”,铸就学校精神。学校的横联,班级的争章园地,校园石文化,无不彰显着这一特色。二是云骨精神之秀气的“仁爱谦让”,它沉酿芬芳,追求品质,构建了一个人文校园。

学校开展了仁让名言的征集活动,一时间收到许多学生撰写的仁让佳句,如“要想有真心朋友,就要有仁爱之心;我是柯岩人,我有仁让心;在你仁让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高尚的东西……”,配上英译,悬挂于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每学期评选仁让好少年,将优秀事迹展示在走廊上;每个楼梯都悬挂着仁让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浓厚的校园文化让仁让精神在校园里显性,使其更直观。

2.“仁让”活动践行学生的“仁让”品性。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时,都紧紧围绕着“仁让”制定目标和制订计划。

学校是“浙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市红十字示范学校”、“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牵手献爱心,结对助成才”活动十周年先进集体。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红十字会工作全面融入学校的仁让德育工作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尊师爱幼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活动,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优秀少年。

三、文化发展: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德育品牌

1.搭建平台,建立评价机制。

德育需要管理与评价,才能提高德育实效性,才能推动德育文化不断发展。作为德育管理者的班主任队伍需要建设,作为德育被管理者的学生也需要被评价,在评价中获得信心与动力。

如我校德育体系中的“小导游”品牌,提出“星级导游”的评价体系,分成“才艺小导游”、“智慧小导游”、“风尚小导游”、“勤快小导游”、“体能小导游”五颗星,让教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大目标得到体现。

对学校各类活动的评比,我们实行了“星级管理”的模式,评选“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将“星级”二字深入每个学生的脑海,这样由“星级导游”所滋生的星级管理就成为我校德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方式。

管理科学、评价公正是德育文化维持生命力、不断发展的不二法门,我校采用“星级导游”评价体系进行德育评价,并由之生根发芽,采用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约束、管理学生的品德,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2.家校联动,成立家长助力团。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关键人物,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焦点之一,学校如何利用家长人力、物力、知识和信息等为教育服务,成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我校根据德育文化发展需要成立了家长助力团。家长助力团在我校德育工作建设中的优势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家长职业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学校德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将这些家长个性优势资源整合到德育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很多农村家长,他们有手艺,于是,中队课上这些家长拿着锅碗瓢盆给我们孩子上美食课。课堂上孩子们尝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享受到劳动的乐趣,课后将自己做的美食分享给自己的父母,并记录父母的心声,这又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

三是家长的地域优势。学校德育取自地域文化,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最熟悉地域文化的。位于柯岩风景区内的云骨的来历,他们能很详细地讲给我们的孩子听;爱国人士姚长子的故事能娓娓道来;“彪佳路”为何以人名命之,学生听得趣味盎然。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4

一、关注童话教学情感目标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内容中蕴含着美好情感,如善良、勇敢、正直、坚持、诚信等,都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但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如何挖掘童话中的美好情感,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关注童话教学情感目标,给小学生营造一种童话氛围,让小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抓住童话中的精彩句式,让小学生品童话中的美好情感,从童话的字里行间挖掘美好情感,激发童话美好情感,沉浸其中体验情感,继而引导小学生拓展延伸美好情感。

如,《小马过河》中,学生表演小马,老师扮演牛伯伯、小松鼠,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进行角色表演,精彩对话,通过对话中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调动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小马的内心世界,自觉自愿地感受小马的经历。在教学中,围绕“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这一问题,师生之间展开精彩对话和表演,在课堂中增加情境再现要素,师生互动学习,逐渐揭示童话中蕴含的道理――敢于尝试,相信自己,利于小学生自然而然接受并内化。

二、多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让小学生对童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童话文本是小学生想象力开发的沃土,是小学生想象力成长后结出的花朵,从发芽到花朵,再到果实,需要小学生在童话中汲取更多养分,通过阅读童话文本,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小学生通过对童话内容的阅读,对童话深层次内涵进行解读,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小学语文童话中,有着趣味性的游戏精神,是对儿童游戏的高度抽象,也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审美特点,融入游戏精神,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去认识、接受和内化,实现小学生独有的“快乐原则”。

如,《我是什么》童话教学中,围绕“落、打、飘”三个动词,师生一问一答精彩对话:

师:我变成小雨点是怎么下来的?

生:变成小水珠落下来的。

师:那我变成冰雹是怎么落下来的?

生:变成小硬球打下来。

师:我变成雪花是怎么下来的?

生:变成小花朵飘下来。

师:当我变成小雨点、冰雹、雪花r,是落下来、打下来和飘下来的。那么我们现在邀请三位同学上台,加上动作,表演一下。

课堂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小学生通过在课堂的动作表演,活灵活现出落、打、飘,给小学生以画面感和即视感,小学生大胆想象,将童话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整个课堂都是有趣的,有效的。

三、恰当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一种贴近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承载着小学生的童年梦想,是小学生为之努力的天然精神食粮。通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给小学生营造一种“有品德的生活”,让小学生在童话学习氛围中,学习蕴涵着的品德知识,并在诠释童话的过程,践行良好品德行为,成就一种自然而然的“童话品德”教育,开启小学生对童话品德的初步认识,并在童话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教育,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养成良好品德。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言共融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4

皮亚杰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生命个体的语言和思想应该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我们允许合理化的差异存在,但应该杜绝超越界线的脱节。当下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与言语实践完全割裂,严重违背了“全语言”对言语能力提升的整体性要求。

一、情境浸润,在表达真话中倾吐自己的思想

习作教学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阅读教学中的真话就是用语言将自己对文本的体悟与感知真实地呈现出来。蕴藏在意识中或者记录在书本上的语言,只是一种孕育状态,还不是真正说真话。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说话情境,让学生在内在情境的浸润与感染下,将自己的感知和盘托出,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时,教师为了引领学生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审视民间故事创作的初衷,紧扣故事中“鹊桥相会”的情境,让学生从牛郎织女的视角对文本中哥嫂、老牛、王母娘娘等进行评价。正是有了这种故事发展的情境浸润,学生纷纷意识到哥嫂象征着内部阶级彼此之间的压迫,而王母娘娘则象征统治阶级,从而深切感受到民间故事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以及对统治者的痛恨。

正是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感知与表述都是合乎普世价值观,产生了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因材施教,积极为学生创设能够抒发自我的真实情境,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体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二、视角置换,在深入对话中表达别人的思想

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名篇名作。这些文本在平实质朴的语言背后往往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但这些思想并不是直接言明的,需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背后,运用他们的智慧,才能揣摩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例如,《最大的麦穗》一文就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生命不能重复,一定要珍惜当下”的深刻哲理。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感悟,并最终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本中的核心思想呢?在教学时,笔者就采用理性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与文本中的人物――苏格拉底对话,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课文中。在交流中,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真实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与文本中的语言、人物进行对话,然后以批注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以理性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砥砺语言、碰撞思想。纵观整个过程,学生之前的静默沉思并不是思想的枯死,而是正在孕育鲜活的思想。在交流过程中,表面上看学生是在替苏格拉底言说话,其实这正是借助苏格拉底的视角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悟与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语言在内在情境中自然生发。

三、厚积薄发,在积累语言中丰厚全新的思想

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种理念不仅仅可以理解为是对语言生命的发展上,也同样适用于思想内涵的体悟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文本,而要以开阔的视野,寻找到与教材文本中内容、人物、主题相类似的素材,让学生在博采众长中,促进语言的积累,从而构建出全新的思想内涵体系。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一文时,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司马迁“遭受酷刑”之后的“悲愤交加”上,使学生走进了物内心,深切感受人物“发愤”的由来与本质。如此教学,切入点和重难点的把握并没有错。但如果教学仅仅局限于此,就显得相对逼仄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教师在教学升华时提出了这样的思考讨论题: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和内在动力是什么?很多学生都能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指出:这是司马迁从小立下的志向,是为了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遗愿。此时,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两份资料:一是司马迁深受酷刑的原因、经过以及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源于《报任安书》);二是众多著名学者对《史记》的评价,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

阅读过程的本质就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字的内在意蕴和思想。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这一逼仄的视阈空间中,而是由文本向司马迁这一人物以及《史记》拓展,回归到文本的本源。这样,使得文本与其他材料之间形成了相互交错的联系,在夯实学生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孕育出全新的思想。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6

一、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析播放每一种音乐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将没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如: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录音配上画面,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茫茫的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水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学生对这首曲子的作者、曲子的旋律反映什么内容等就会一清二楚。

又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

三、 发挥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7

一、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会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我通过电脑分析播放每一种音乐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先让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

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长笛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了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游客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的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

三、 发挥多媒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所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不少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比如:学生在欣赏完尾声部分之后,是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很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发挥了它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地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假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学生只是单一地听磁带录音,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凭单一的听觉、想象去感受音乐,远不及运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的效果显著;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则调动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极大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8

【关键词】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积极因素;消极影响;引导策略

智能手机这一事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并使用,但是我们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给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风气、思想道德、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却并不是太了解,而这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话题。

一、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受欢迎,大部分大学生手机不在身上带着浑身感觉不自在,甚至会焦虑或者脾气暴躁。由此可见,智能手机与大学生密不可分了。随着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发展为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自主性学习,现在又发展为使用智能手机终端移动设备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由于智能机的便携性以至于使知识的习得和日常生活情境活动融为一体,使移动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大学生能够随心所欲的学习并沉醉于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所交织的情境中,怡然自得。”[1]

二、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扩大交往空间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的通话、短信、微信等功能是人的嘴巴和耳朵的延伸。通过手机尤其是智能机可以了解更多信息,也可以增进与亲人、老师及朋友的感情。学校对学生正常管理工作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每个辅导员所带学生数少则一百多则数百,给学生通知事情往往要借助手机同班长联系,然后再由班长通过飞信的形式发送到每个同学手机里。智能机这项功能给高校学生管理及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2、上网功能满足信息需求

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有较强的可操控性而且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智能机能够及时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智能机有很多其他软件功能,如小说阅读、分享博客、论坛等,都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

3、智能手机学习软件开启了移动学习模式

智能手机里的学习软件多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学习软件注重学习内容的挑战和学习者的技能之间的平衡,从简单有趣的内容开始吸引大学生,然后根据他们的技能动态调整并且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挑战性,还会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使学习者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沉浸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中。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4、集娱乐、人际交往等于一身的新兴媒介

大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机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等,是一个信息量大、携带方便的娱乐平台;QQ、微信、微博等使大学生之间沟通无界限,而且便宜、范围广,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还可以用智能手机浏览新闻、网页、缴费等,是必不可少的助手。

三、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对附近的几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60% 的学生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偷偷看手机或者干脆摆在桌子上面不停地玩智能手机,绝大多数大学生离不开手机,好像产生了依赖症。他们通过手机获取各方面信息,与外界取得联系沟通,有的在课堂上当相机使用拍课件。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传统的课堂可有可无。大学生群体在手机上耗费了大量的时光,对老师讲的课毫不在乎,置之不理,在课下跟老师几乎没有交流沟通。他们认为通过智能手机自主学习效率高得多,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2、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造成影响

中国今天的文化被称为“快餐文化”。智能手机的使用时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等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理解文字,可以说是“速食阅读”。智能手机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碎片式学习,因为它的移动性,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样使学习变得浮躁。通过调查得知,很多大学生习惯了这种移动式学习,很少有时间沉下心去阅读长篇小说或者经典名著。这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显然是不利的,甚至会使大学生懒于思考,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智能机移动式学习模式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3、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智能手机可谓包罗万象,功能十分齐全,基本上能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这就致使很多大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智能手机上打游戏、看电视剧、电影、聊天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沉浸在虚拟世界,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人际关系,导致人格不健全。[2]长时间沉溺于智能手机,还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的方法与策略

1、移动运营商方面

作为手机运营商,更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技术,消除不良信息。还应当通过技术开发科学软件,使大学生可以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另外,运营商可以多开发一些好的学习软件,使大学生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同时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多多思考。可以通过手机让大学生做到劳逸结合,不至于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有关人员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机,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可以通过知识宣传教育,以讲座的形式等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相关活动,这样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提高他们的自控力和辨别力,回归原始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培养健全人格。

3、大学生个人

就个人而言,应当提高自身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分析利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智能手机移动学习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空界限,但是它也有很多弊端,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当擦亮眼睛,扬长避短,真正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汪孔梅,王枚.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高校之应对[J].学园(教育科研),2012.6.49-50.

[2] 德斯蒙德 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4.6.

【作者简介】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9

用了一天的时间我看完了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1867-1957)的名著《快乐的金色时代》,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勤奋、勇敢、好学、善良的女主人公在十五岁时就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当教师,在之后的三年里,她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半工半读。她辛勤地读书、做各种工作,只为了让目盲的姐姐玛丽过得好一点,并不时补贴相对清苦的父母。劳拉是坚强的,第一次当教师,寄宿家庭的主妇对她冷默敌视、年龄比她还大的学生处处为难她,在课堂上调皮捣乱,她没有退缩,凭着自己的坚忍和来自父母姐妹等的关爱坚持住了,最终圆满完成了为期八周的教师工作。

《快乐的金色时代》最吸引我的是女主人公劳拉与阿曼佐的爱情故事。劳拉第一次离家当教师时,阿曼佐就开始以每周五下午和周日下午准时用雪橇接送她的方式示爱,从那以后,几乎每个周日下午阿曼佐都会如期来到劳拉家门口,用雪橇或马车载她出游。书中的恋爱氛围是静谧的、纯净的,两个深深相爱的人坐在马车上,不仅没有什么亲昵的动作,甚至连对话都很少。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对方的倾慕。阿曼佐不断地驯养着野马,桀骜不驯的野家伙们在他的驯育下逐渐驯服,他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土地、牲口,并在很短的时间为劳拉建起了不大但温暖舒适的家。他每周日下午准时驾御着这些烈马载劳拉出游,在风驰电掣中与劳拉共享征服的快乐。劳拉勤奋地读书,做教师、打零工,她用劳动所得补贴了父母,为自己装备了体面的衣服,她穿着自己挣钱置办的美丽衣服与心上人共驾马车自在地奔驰在旷野上。

《快乐的金色时代》的结尾,劳拉与阿曼佐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他们的爱情里没有你侬我侬,没有卿卿我我。但这个故事令那些整日沉浸在软绵绵、甜腻腻现代版爱情中的人们汗颜。真正强大的人不见得是占有财富最多的人,但一定是凭自身能力合法渠道赢得财富最多的人。真正美好的爱情不见得是两个人终日厮守、耳鬓厮磨的,但一定是哪怕两人相隔多远也时刻思念着对方,并尽最大努力让对方生活得更好的。劳拉和阿曼佐的故事使我明白,真爱是一首美好的歌,它歌咏着勤劳、奋斗、坚贞和创造。

沉浸式劳动教育篇10

滔滔嘉陵江,悠悠千古城

穿越时光隧道,走过艰难沧桑

睿智的阆师附小人啊

是你,用日光照亮知识的大道

是你,用月辉铺设文明的桥梁

是你,用真情和才华奏响素质教育的华美乐章

是你,辛勤培育“阆中教育一枝花”灿烂绽放

在这里

请允许我用满腔热情为你把山林尽染

请允许我用诚挚心血为你把赞歌刻盘

满载深情的红叶与唱片

一起送给你,化作永恒的祝福与期盼

你创新办学理念

那就是——想比会更重要

你变革学生评价观

那就是——“三个一”的评价标准

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

新建的荣誉室、图书阅览室、艺术作品陈列室

还有红领巾广播站和学生活动中心

滋润着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你是“四川省校风示范校”

用高尚的品德塑造品德的高尚

你也是“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示范学校”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展现教育的力量

你更是“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学生兴趣小组,教师才艺展示,无不弥漫出艺术的芬芳;

摇曳的鲜花,闪光的奖牌

是学生成长的动力

是教师成功的标记

是学校成就的彰显

今天的你啊

是喷薄而出的红日

把文化育人的阳光洒满校园是满载希望的航船

把内涵发展的旗帜高高飘扬

方向已确定

战鼓已擂响

你用“敬业、笃学、创新、和谐”的校风

化作无声春雨,滋润浸养

你用“慈爱、真知、德正、行范”的教风

育出桃李万千,吐露芬芳

你用“善思、畅言、敏行、乐学”的学风

个孩子都插上理想的翅膀”

你用“主动、积极、坚持”的工作准则

个教职工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用“团队更优、质量更高、文化更厚、特色更亮”的标杆

去实现“创特色鲜明的省级名校”的崇高愿望

那灯光明亮的教室,有青春的身影在操劳繁忙

那生机勃勃的校园,因琅琅的童声而满溢书香

睿智的阆师附小人啊

你不沉湎昨日的梦乡,不留恋今日的荣光

你用个性的豪言壮语,描绘新世纪的蓝图

来吧,勤劳勇敢的阆师附小人

让我们——

用青春

用汗水

用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