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3 17:49:01

沉浸式课堂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1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旅游类课程;教师素养;提升路径

随着5G时代的加速到来,众多行业将全面进入科技化时代,持续向绿色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1],旅游网络也会进一步优化,迎来新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解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禁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广阔的提升空间,对职业教育课堂的教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同时,旅游类课程注重空间感的应用,传统的授课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沉浸式教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情境创设、学生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和氛围,教师素养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本研究通过分析沉浸式教学法的内涵,同时对旅游类课程中的沉浸式教学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发现部分旅游类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的效果明显,但是尚未普及。同时,对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期能够为旅游类课程教师胜任沉浸式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建议,为其他学科的沉浸式应用提供借鉴性建议。

一、沉浸式教学的内涵

“沉浸式教学”(immersioninstruction)是基于沉浸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最初主要用在语言教学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师生“浸泡”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全身心投入其中,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浸入学习、深度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随后,美国、芬兰、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纷纷效仿,进行沉浸式教学法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末,沉浸式教学法开始传入中国,最早应用于国内的英语教学,且取得了较好的影响。目前沉浸式教学法与旅游类课程的结合较少,因此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手段将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VR技术给教育带来全新的体验,巧妙地避开了二维视频资料的缺陷,将传统二维改变成虚拟三维,给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在打破传统教学禁锢、融入智慧教学资源和手段的基础上,“沉浸式教学”模式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传统教学弊端。

二、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效果明显

在传统的旅游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期间展示课程设计,使用授课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在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基础上,每位教师增加典型案例,分阶段研讨[2]。但这仅仅是通过教授课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旅游案例、了解旅游项目知识,同时学生在课下也只是借助网络、图书、杂志等媒介了解相关项目知识,所有的这些都从实际上缺乏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旅游工作情境。目前,旅游类课程特别是“景点导游”课程,因为对空间地理环境要求高,所以首先将“沉浸式”教学方法在此课程中进行尝试。通过学校开发的软件、720度全景及VR等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所学的旅游场景,还原具体景点的细节内容,让学生能够实现沉浸体验,感受在客观物理世界中“身临其境”的逼真性。同时,这种沉浸式体验方式还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疫情、距离太远无法前往等因素的影响,还能够打破思维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浸入学习、深度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调查发现,“景点导游”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高,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所学的导游场景,更能深入理解教师的讲解。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它让学生专注在教师设计营造的目标情境中,更能获得良好的体验,快速融入学习任务,收获知识。

(二)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尚未普及

旅游类沉浸式课程教师需要依托学校现有的实训中心,整合学校现有的全景虚拟旅游软件、景区VR体验软件或者是三维交互实训软件等信息资源,创设“智慧景区”教学环境。旅游类课程虽然是一类强调空间感的应用课程,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或者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高等原因,也有部分旅游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实训环境,授课中PPT、图片等单一教学资源。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学生的学习模式大致相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以至于部分学生出现消极怠学的情况。

三、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中专业教师的素养分析

(一)信息化能力

沉浸式教学主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创设“智慧景区”体验情境,可见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较高。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更多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因而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4],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旅游类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不乐观。首先,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比如有的教师在相对复杂的信息技术运用上存在困难,同时缺乏应用数据来辅助教学的能力,即如何通过数据诊断分析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学习成效。其次,部分课程的沉浸式课堂信息化培训流于形式。比如有些培训项目是采用讲座的形式,还是大班化授课,将教龄、专业背景、学段、信息化能力水平等不同的教师混在一起参加相同的培训活动,效果可见一斑。最后,许多教师不具备改革创新精神和较强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还缺乏创新团队教学的支持。

(二)专业技能

旅游类课程营造沉浸式环境,更加需要教师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示范。旅游类专业的教师应当具备旅游行业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为前沿的旅游资讯,还要有相应的旅游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有部分教师理论知识掌握稍好,但是在技能上有很大缺失,虽然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型教师比例并不高。首先,部分旅游类课程专业教师对旅游行业的前沿知识缺乏关注,所以在沉浸式课程授课时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其次,比如在“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中,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知识点要详尽无误,需要及时识别学生自学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例如“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就像专业导游在带团,而有部分教师是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经验的积累,对导游讲解技巧把握不准,对意外事故的处理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是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专业素养

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能力,沉浸式教学课程更加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指教师综合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同时,教学设计素养还需要教师具备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料与问题,分析教材和实际工作环境的联结,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沉浸式工作环境。其次,教学的执行能力。比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课堂中的临场应变能力等。教师要传知识之道,授创新之道。“育人者必先育己”,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一套成熟的学习方法、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率先垂范[5]。

(四)教师其他综合素养

1.教师思政教育素养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也是众多专业教师的职责。沉浸式同课堂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凸显了学生的核心角色[6]。信息化时展迅速,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将思政教育恰当地运用到沉浸式教学中,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素养。2.教师文化素养一名优秀的导游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了解国内外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旅游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培养的是未来的优秀导游,自然教师文化素养也尤为重要。在沉浸式教学中,教师文化内涵的深厚更能深切地体现出来,比如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以“景点导游”课程为例,教师需要示范讲解,引导学生如何将景点讲得有深度、有文化,能够做到因人而异,游客喜欢听,学生愿意讲。

四、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教师素养提升路径分析

(一)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就“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课程教学而言,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虚拟、体验及实训软件操作能力以外,还需要结合景点的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合作开发景点的教学视频、音频或者相关动画等教学资源,同时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至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环境。旅游类沉浸式课程的教师为了能够满足学生课堂上的需求,需要积极地参加各类有关信息化提升的培训,学众家之长,补自身短板,熟悉VR现场教学、多场合视频教学、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训练良好的信息浏览和应用习惯,与时俱进地提升信息素养[5]。除了要能够运用信息化创设旅游类的沉浸式环境,还要能够主动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比如建立课程公众号,推行线上线下网络化学习,利用大数据对学习效果实时分析等。

(二)加强专业技能素养

一方面,加强专业技能素养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沉浸式课程教学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对专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旅游类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课程沉浸式教学中有更专业的授课。同时,旅游类沉浸式教学的教师还需要多涉猎旅游方面的专业书籍、了解旅游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对旅游时事热点怀着一颗研究的心态,能够进行文献研究或课题研究,系统提升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总的来说,沉浸式教学需要教师对专业深入研究、思考。另一方面,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对部分沉浸式教学的课程老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可以是从校外聘请行业专家,采取比赛或教研活动的形式,快速提升技能水平,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前往旅游企业进行下企业锻炼,从一线员工做起,充分了解旅游企业的运作和行业发展信息。技能水平的高低是能够直观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在沉浸式教学的课堂上更加明显。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模拟导游工作情境、利用旅游类课程的沉浸式教学设施设备或者软件等,进行沉浸式专业技能培训,专家现场指导、教学。

(三)加强教师教学专业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定期实行轮训制度,定期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让经验不足的教师能够快速成长;实行团队制度,由有沉浸式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团队,传授上课经验,指导他们的课程教学。同时,需要教师多阅读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交流,自己也要不断积累实战经验,通过以赛促教、重塑知识能力构建等方式实现[6],以此积极探索沉浸式教学的新模式,为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其他综合素养

1.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沉浸式教学中需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前提,做到沉浸式环境学习,而这种环境需要做到真实有效。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时政新闻,将发生的时事政治融入到沉浸式教学中,将工作环境做到更加真实化,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政,培养职业习惯。2.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沉浸式教学中教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体接触,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授课教师首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旅游类专业教师需要从古今演变的纵向历史中汲取知识养分,把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历史视野中思考问题。

五、结语

如今,众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专业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才能够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质的提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浸式教学方式与旅游类课程耦合度较高,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采用沉浸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除了与授课方式的变化有关,也与授课教师的素养密不可分。为进一步推广沉浸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等。但是,沉浸式课堂仅依赖于信息技术,也存在开发成本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园园,孙兆统,余沛东,等.基于沉浸式虚拟仿真的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10):166-168.

[2]任红宇.沉浸式经营体验在公共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2):162-163.

[3]胡钦太,刘丽清,张彦.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22-25.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8-08)[2022-01-01].

[5]张小波,龚彦忠.高校教师素养提升路径与教学文化建设探究[J].高教学刊,2020(31):154-156.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大学英语;表演专业

许多艺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如何将英语课堂的有效学习与表演专业课程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本文旨在通过沉浸式教学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和语言的魅力,摆脱机械式的英语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沉浸式教学产生的背景

自从普遍推广英语课堂“金课”以来,大众就呼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艺术生由于基础普遍较差,文化分数较低,对英语这门课程兴趣度低,所以学习动机很弱。课堂上许多学生难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导致外教上课时听不懂,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因此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课堂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行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沉浸式教学的内涵

沉浸式教学(immersionprograms)即为在学校里用外语或者第二语言来教授专业性知识科目。沉浸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将英语与表演艺术等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英语、切实体验英语的平台,让学生在一个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沉浸式教学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用专业教学带动英语教学,以强项带动弱项,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三、沉浸式教学的应用

依托现阶段的条件,许多学校无法提供全英文的环境,那该如何实现沉浸式教学呢?笔者以《新通用大学英语》课本为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戏剧剧本、电影视频等进行综合教学。具体操作模式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以大一新生为例,刚入学时,大家普遍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比较高涨,教师可以讲授一些简单的语法、词汇、句法等基础知识。单元中的口语素材,可以适当进行改编,先让学生模拟情境进行演练,再通过听力练习,纠正发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进入沉浸式学习阶段,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组织学生课下观看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和舞台剧。戏剧、电影和歌曲都是英语文化的载体,是学习语言文化的桥梁,能让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的文化环境中,清晰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情境。学生通过沉浸在当下的剧情中,更容易记住语法点、词汇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习规定的剧本,了解电影、剧目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句子和语法点,并学会模仿操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结合所学专业的表演,用英语分组编排富有特色的英语剧目。最后,结合课文学习内容对原剧目进行改编表演,这是前期所有学习的最后输出阶段,学生在演出前要反复演练,认真审核角色、台词内容,纠正错误的语法点或者发音。教师仅作为监督者和协助者,由学生主导把控整场演出。如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在正式的场合演出,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四、沉浸式教学的考核原则

考核应该结合过程评估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偷懒导致分组分工不均,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单词、课文、句法、语法的理解和记忆,发音的准确度等。最终考核是学期末进行的最终评估,看重的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语言表达80%、舞台表现20%的比例来综合评分。这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切实检验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

五、结语

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感受,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真实地演绎可以让学生通过言语表达角色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力.沉浸式教学对中外办学模式下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17(15).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3

一、“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沉浸式”这一概念源引自加拿大首创的“沉浸式双语教育”,是指掌握一种语言的学童进入到另一所以第二种语言为教学语言的学校,教师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内容,从而培养出母语和第二语言一样精通的人才,[1]其特征是创造语言环境,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其它学科教学。将这一概念引入汉语的教学,在我国已有了初步的探索性实践。2006年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的教师们,率先在语文教学界提出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模式,并基于江苏省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开展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也已以专著形式出版。[2]作为该课题子课题之一的负责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不同体例文章的“沉浸式”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语文沉浸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近纯粹的、经典的语言环境,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地“沉入”文本,浸润在母语纯正的语言氛围之中,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更有效地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疑、想、议”,让学生“浸润”在所学文本中,读出疑问、读出矛盾、读出味道,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观思想,感受议论文语言的魅力。议论文沉浸式阅读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语文不同文体文章的教学中。它不仅可以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创设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课堂环境。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从处理教材的方式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整体性。②从学习引导的策略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激励性。③从教学活动的实施来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生成性。

二、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笔者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初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为例,进行了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尝试,从中探索到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步骤及实施过程。以下就此教学设计作一简单描述。

1.指导学生从疑问中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沉浸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不仅能增强语感、丰富积累,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有所感悟、产生共鸣。实现议论文沉浸式阅读的有效方法仍然是朗读。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疑,在读中悟。初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文章论述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又是什么?当大家一致认为文章依次论述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进一步设疑:文章论述的中心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出现分歧:有人认为是创造性思维,有人认为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紧接着教师可提出新的疑问:如果说文章是围绕“创造性思维”这一中心展开,那文章开头为何要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问题开始论述,并以此为题呢?如果说文章是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问题作为中心的,那为什么文章大部分篇幅都在论述“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再次朗读文章的兴趣,也会启发学生思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联系。在反复设疑、反复朗读、反复思考中,学生终于能悟出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文章由“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启发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也就是要寻求第二种答案;而要寻求第二种答案就有赖于创造性思维,于是引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又由“是否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一问题的论述,引出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归而纳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让读者懂得如何才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通过这样的反复朗读和设疑求解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入,进入了议论文阅读的佳境,产生了沉浸的学习效果。

2.指导学生从矛盾中读出作者的主观思想达到沉浸

议论文主要通过文章论述的内容来阐明作者的主观思想。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文中的主观思想,需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有多处文字都能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在课堂上与其让老师来做支离破碎的讲解,不如激励学生反复的诵读来慢慢体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看似矛盾的关键句,如,作者在论述“是否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一问题时,既阐述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又阐明了“富于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作者既然承认有人缺乏创造力,为何又说“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呢?此时,教师再放手让学生带者矛盾去朗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仔细研读,反复咀嚼,读出深埋其中的涵义,使作者的主观思想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4]意在告诉我们,富于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想认识。又如:“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的人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等人,从而自我压制;而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5]这些信息进一步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存在思想认识的区别,才影响他们的行动———进行自我压制。如果普通人也能像富有创造力的人一样去想去做,也能成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可见,教师抓住的几句看似矛盾的关键句子,为学生创设了自然的沉浸式的阅读佳境,促使学生在解读时充分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进入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最后领会作者的主观思想。3.指导学生从品味中读出论证的严密精准达到沉浸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沉浸于作品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味。只有走进议论文语言文字的审美世界,学生才是真正走进议论文。创新需要有知识。作者在阐述创造性思维具备的要素时说:“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因为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6]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哪些语言最能表现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呢?“总是”强调了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从……到……”句式强调了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领域,不精通知识想要创新是不行的。又如“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7]一个“但”字突出了强调的重点。作者在强调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强调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运用和尝试,并且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学生就能品味到作者选词用语的严密及说服力。可见,正是作者用词的精准、论述的严密,才得以让这些观点思想呈现得如此鲜明,也正是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仔细地品,议论文语言的理趣之美、逻辑之美、严密之美才得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因此,教师在议论文教学时,只有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从疑问中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从矛盾中读出作者的主观思想,从品味中读出论证的严密精准,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议论文的魅力所在,从而发挥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强化阅读能力、深化课文理解、优化教学效果等优势。沉浸式阅读同样可以运用于其他文体的教学中,关键在于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师对课文和方法的把握。

三、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1.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文本解析

采用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应将文章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避免把活生生的文章整体肢解。教师应阐述清楚文章的一个词句、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与整个文章内在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丢失文章的整体思想和灵魂。注重文章碎片的融通和复原,是议论文阅读教学应认真思考的论题。

2.要力戒“以授代学”的现象

采用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要尽量避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以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应是教参和学生之间的传声筒: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或用教参的固定答案,阻碍学生的创新想象;或过多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以授代学”的教学模式会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限制学生多维性与多解性的思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与创造灵感。

3.摒弃“求证式”的教学套路

日常教学中,老师在教授议论文时习惯以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作为重点来分析,先找中心论点,再看作者如何论证,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这种“求证式”教学逻辑严密且高效,也暗示着作者的观点是无可质疑的。老师的教学就是设法找到作者“三要素”的逻辑关系,据此证明作者立场观点的正确,然后说服学生接受。老师对课堂会控制得很严,想方设法把学生往自己的预设上引。这样做容易忽视学生的想法,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剥夺了学生探究的乐趣和权利,生成也就无从谈起。

4.防止“放任自流”式的沉浸式阅读

沉浸式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一方面,要避免按部就班式的文体知识讲解,以及孤立、繁琐且枯燥的课文内容分析;另一方面,要防止机械套用,要发挥沉浸式阅读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去体验议论文的理性之美。使议论文教学达到卓有成效的沉浸效果。

作者:朱雪雯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袁平华,俞理明.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与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8):86~90.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景点导游课程;教师素养

旅游类课程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授课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沉浸式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注重情境创设和学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沉浸式教学法的内涵,同时对旅游类课程中的沉浸式教学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分析发现部分旅游类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的效果颇为明显,但是尚未普及。文章还对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旅游类课程教师胜任沉浸式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建议,同时为其他学科的沉浸式教学提供参考。

沉浸式教学与景点导游课程的耦合性

沉浸式教学(immersioninstruction)是基于沉浸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最初主要应用在语言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的一定的情境,将师生“浸泡”在特定的环境中,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全身心投入其中,使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浸入学习、深度学习的欲望,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手段将在教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沉浸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运用了智慧教学资源和手段,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随后,美国、芬兰、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纷纷效仿,进行沉浸式教学法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末,沉浸式教学法开始传入中国,最早应用于国内的英语教学,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沉浸式教学法与旅游类课程的结合较少,因此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景点导游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知力的课程,所以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的沉浸式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授课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能解决由于时间等方面原因不能进行实地授课的困难。

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的效果

目前,旅游类课程特别是景点导游课程,因为对空间地理环境要求较高,所以率先将沉浸式教学法在课程中进行应用。调查发现,景点导游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相对以往来说,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高,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感受导游场景,更能深入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可以让学生沉浸于教师营造的目标情境中,获得更加良好的体验,快速完成学习任务,收获知识。

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构成

第一,信息素养。沉浸式教学主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创设“智慧景区”体验情境,可见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更多地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因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专业技能素养。负责景点导游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且掌握前沿旅游资讯,还要有相应的旅游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当下,职业院校有部分教师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技能方面有很大不足。虽然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所占比例并不高。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是旅游类课程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教师综合素养。在景点导游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情境化的环境进行场景模拟教学,所以沉浸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专业教师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既包括把握课堂内容的能力,也包括拓展课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传授知识内容。教师的执行能力也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自身应具备一套成熟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率先垂范。

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提升信息素养。就景点导游课程沉浸式教学而言,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虚拟、体验及实训软件操作技能以外,还需要结合景点的实际情况,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合作开发景点的教学视频、音频或者相关动画等教学资源,同时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至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环境。旅游类课程教师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积极参加各类有关信息素养提升的培训,学众家之长,补自身短板,熟悉VR现场教学、多场合视频教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第二,提升专业技能素养。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对部分采用沉浸式教学法的课程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使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前往旅游企业进行锻炼,充分了解旅游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行业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另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导游工作情境,利用旅游类课程的沉浸式教学设备或者软件等,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且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旅游专业教师可以积极参与企业培训活动,从培训中取长补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双向提升专业技能。第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顺应时展趋势研究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其次,实行团队制度,由有沉浸式教学经验的教师带领团队,传授上课经验,对团队中其他教师的课程教学提出意见。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融入自身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采用沉浸式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效果大都显著提升。这除了与授课方式的变化有关,也与授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沉浸式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2]王麒淞,祝欣瑜.“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J].宁夏教育,2021(3):40-41.

[3]张小波,龚彦忠.高校教师素养提升路径与教学文化建设探究[J].高教学刊,2020(31):154-156.

[4]杨妮.新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1(1):21-24.

[5]陈倩倩.近十年国内教师信息素养研究述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5):73-77.

[6]罗儒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3):76-83.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沉浸;教学方法;虚拟现实

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近年,高校招收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数逐步增加,毕业生人数显著增长。虽然每年全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有上万人,但用人单位仍然存在招不到优秀的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人才的问题。学生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预期是高校教学无可回避的问题,教育和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1]。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切实分析企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思考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步探索适应当前教学理念、技术发展的教学模式。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沉浸感”特性能够使参与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针对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忽略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造成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割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割裂等问题,通过具有沉浸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沉浸式教学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技术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对艺术技巧的掌握,重视实践教育,培养与其职业相适应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但经常忽略该专业人才对职业环境的感性学习。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但职业技能等教学内容经常是点到辄止,忽略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割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割裂的问题。不难发现,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去思考中间过程,学生们往往是通过二维的图片进行思考,空间体验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感,而最后的作业也往往是几幅图片或者是PPT形式的电子文件。这样只能是培养了大量仅仅谙熟绘图手艺的“技术员”,达不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在情境中得到开发的,该理论认为只有在情境中才能建构出所学东西的意义[2]。只有构建了知识的意义,才能显著地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也为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问题的根源是学生缺乏参与感,而沉浸感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沉浸式教学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沉浸式教学与虚拟现实

沉浸式教学法始创于1960年代的加拿大,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以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言环境中[3]。沉浸式教学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使得学习者有着很高的学习动力,因此,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基于此种教学方法,赵益维等学者将沉浸式教学应用于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并逐步梳理了沉浸式教学的过程[4],首先确定沉浸式教学内容,做好沉浸式教学准备,实施沉浸式过程,最后对沉浸式教学进行反思。沉浸式虚拟现实(CaveAutomaticVirtualEn-vironment)是虚拟现实中一种较高形式,它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空间立体同步技术以及音响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5]。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教学在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体验中逐步得到应用[6]。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很好地解决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形态、功能和空间关系的在场把握问题,使建筑师能在方案设计的任何阶段对方案进虚拟在场体验,从空间角度去把握建筑形态、功能和空间。该虚拟环境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感受到参与者的操作,并实时产生相应变化,从而使得操作者获得一种真实的临场感。与非沉浸式虚拟现实相比,沉浸式虚拟现实能够大幅提升虚拟环境的真实感,从而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沉浸式虚拟现实基于体验者头部范围的参数显示,能够为参与者提供较大的视野范围,并通过立体显示技术呈现出真实世界的比例。另外,参与者对虚拟对象的操作体验也非常自然。

3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目前沉浸式教学法主要应用于语言学习,而管理学方面的教学正在推广与实践过程中,在其他教学课程中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得到有效运用仍需大量实践加以证明。在本教学研究中,主要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课程引入工地现场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学方法,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非常规”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家具设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实时三维仿真图形与信息集成在一起,就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的交互方式对未来的建筑或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审视,并将地理信息系统地集成在其中,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制图课程中,应用场景建模、虚拟表现和空间体验等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直接截取三维模型,从而进行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空间体验。在CAVE系统中,借助于BIM环境行为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学生甚至能够走进自己布局的设计方案中,从任意角度观察和把握自己的设计,身临其境地感受空间、尺度和环境光线等的变化。它将学生的视觉空间从有限的电脑屏幕中解放出来,以更加广阔的视觉空间体验设计的内容,从空间的角度对方案进行设计思考。学生可以通过3D眼镜观察到等比例的建筑模型,感受到真实尺度的建筑空间,包括距离感,可以自由地行走在建筑空间之中,从任意角度去观察环境的形态与空间。本教学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这门课程为例进行验证,传统家具设计这门课程往往是让学生想象一个空间或者直接参考图片进行设计,而依靠沉浸式教学方式则可以采取设置虚拟场景,同学们根据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最后通过课程作业进行考核,验证沉浸式教学方式的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借用了由津发科技提供的ErgoLAB虚拟世界人机环境同步平台以及美国WorldViz头戴式行走虚拟现实系统等核心部件组成的CAVE大型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沉浸感(如图1所示)。然后,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课程设计加以实践验证。

4沉浸式教学效果及讨论

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家具造型设计能力和利用家具作为主要陈设和配饰来组织空间形态、塑造空间风格以及营造空间氛围的能力[7]。环境设计专业中家具设计课程较为独立,只有基础课程如《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基本的前期课程,本身是作为基础专业课辅助后期室内设计课程的完成[8]。在实际的家具设计任务中的学习比较灵活,往往需要依靠具体的使用场景,借助人体工学对家具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在家具设计课程实践发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对室内的家具、设施进行虚拟操作,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比较自己的设计方案,大大拓宽了学生对家具在现实环境的感觉和认识,从而实现了对环境艺术感知认识,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热情。在教学环节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师也能够更加直观地布置专业作业,模拟真实环境以保证提高教学效果。成果展示时,小组成员之间对方案解决过程的评价也更加直观和客观。在设计交流互动过程中,设计作品以更容易被分析理解的视觉方式呈现。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家具设计能够更好地解决家具设计中学生对家具的造型、功能和人体工学的体验与把握的问题,能为学生更加专注地关注专业本身,让环境艺术设计过程更加直观和真实。依托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家具设计课程,相比较以往的家具设计课程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短时间难以普及。另外,教学成本也非常高,还有待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5结语

着眼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长远发展,建立新的“非常规”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在家具设计课程实践发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无论是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授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的迅速发展,以沉浸式教学法为指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虚拟空间体验,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缺乏参与感,从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更加适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楚婧.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与教学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6(5):275.

[2]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3]王助.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5(1):5-7.

[4]赵益维,罗养霞,张天宇,等.沉浸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电子商务管理类双语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8):72-74.

[5]王庆月.基于CAVE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1):140-144.

[6]崔艳.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7(1):24-27.

[7]闫丹婷.室内设计专业家具设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122-124.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6

发表在《双语教学研究》网站上张正东的《论双语教学》(下称《论》文),翁燕珩的《浅析浸没型双语教育》(下称《浅》文),和卢丹怀的《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下称《双》文)就是这样一些典型的论著。虽然就论著本身来讲,作者们对国内外各种双语论著涉猎颇广,也引用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但是,由于不明的原因,论著给人的感觉却是越讲越不清楚,到最後一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答。

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有关的理论依据和课堂实践已经是一个有共识的、非常清楚的体系。然而,国内的一些学者在面对这个非常清楚的体系的时候,却变得模糊起来,不但无法准确地把国外的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引进国内,让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首先,是“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概念。例如,《论》文从一开始就开始模糊,称“双语教学就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手段,”这本来是对的,可是后面却马上接著说“也泛指双语教育。”问题就来了,因为概念已经被偷换了,而且后面还开始把双语教育分类来论述,这已经完全偏离“双语教学”这个主题了。

准确地来说,“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是一种通过使用学生的第一和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的的教育方法。国外因为这个教学的目的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

假如是希望以少数、弱势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尽快掌握主流、强势语言为目的的:教师使用弱势的语言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掌握各学科知识,同时也积极教导学生主流语言。一旦学生掌握了主流的语言,就不再通过母语来教学,所有学科全部过渡为使用主流语言教学。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称为“过渡型双语教育。”

假如是希望以少数、弱势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在掌握了主流语言以后,仍然保持他们的母语为目的:那么,学生在掌握了主流语言以后,并不完全脱离母语教学的环境,仍然有部分的科目使用母语来上课,部分科目使用主流语言来上课。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称为“保持型双语教育。”

假如无论学生本身的母语是否主流、强势的语言,教育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成为双语、双文化的人才,那么,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就已经完全脱离哪一个语言为主,哪一个语言为次的束缚,专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称为“沉浸型双语教育。”

我们先来评估一下,三种双语教育的模式,哪一种比较适合在中国实行?

首先看“过渡式”: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在美国,是为了使移民学生尽快融入英语主流而设立的,由于强调的是英语能力的培养,忽视母语的继续发展,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一种失败的双语教育,因为学生英语没有真正学好,母语也丢掉了。导致加州和其它州选民通过选举废除的,就是这种双语教育。过渡式的重点是让掌握弱势语言的群体过渡到掌握强势语言的群体。目前国内的“双语教育”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需要通过本族语的帮助过渡到完全掌握汉语外,根本就没有过渡式存在的理由,因为外语在中国是弱势语言,汉语是强势语言,刚好跟实行过渡式的国家,如美国,相反。

其次看“保持式”: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在美国,是试图让已经掌握了主流语言的学生继续留在双语计划里面,能继续用母语学习一些科目,保持他们的母语水平。研究证明这种类型教育出来的学生比“过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能力和母语能力方面都要高,在英语能力方面至少不差于非双语班的学生。保持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保持”。假如一个移民学生在三年级进入一家美国的公立学校,在保持式的双语班里面学习,他的母语水平就将永远“保持”在三年级,无法再进步了。美国的一些双语计划使用“保持”的原因是因为政府对教育的基本拨款并不包括双语教育在内,双语教育是由联邦或者州政府特别拨款给英语能力不足的学生的。为了防止学校利用英语能力不足的学生拿更多的政府补助,通常政府会严格监控双语教育是哪些学生受益,并设立“脱离”双语计划的标准。当学生达到标准,通常是英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必须脱离双语计划,不可以拿政府的补助。要把熟练掌握了英语的学生留在双语计划里面,只能让他们上类似于外语性质的课,跟完整的双语计划里面大张旗鼓进行母语训练,用母语上课等就差很远了。在国内,我们当然不要我们的学生只是“保持”他们的母语,我们当然是希望他们的母语--汉语能随著年级的增加而进步。因此,“保持式”也没有在中国存在的理由。

最后,是“沉浸式”。沉浸教育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都是掌握强势语言的学生希望同时也掌握弱势语言。比如加拿大的法语沉浸计划,是讲英语的学生希望掌握法语;美国的中文沉浸计划是讲英语的学生希望掌握汉语等。在中国,强势语言是汉语,弱势语言是英语或者其它外语,当然是讲汉语的学生希望掌握外语了。应该说,国内目前希望实行双语教育的地方或学校的目标跟这种双语教育的目标完全一致。要进行双语教育,最好就是进行沉浸式的双语教育。《浅》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引证了国外的研究结果,证明沉浸式的双语教育是最好的,因为只有这种双语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双语双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才真正有跟国际接轨的可能。可是,在最后,《浅》文却不知道为什麽得出了沉浸式双语教育不适合中国学生的结论。所根据的,只是一个非常弱的研究结果说受过沉浸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仍然喜欢使用他们的第一语言,而不喜欢使用第二语言,因此,沉浸式的双语教育仍然是失败的。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完全跟双语教育无关。社会语言学告诉我们,人们使用哪种语言并不一定跟自己是否熟练掌握这种语言有关系。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在外地遇到老乡的时候,即使我们都能熟练地讲普通话,但我们仍然是情不自禁地用家乡话交谈。假如在一个老乡的聚会中,大家都用家乡话交谈的时候,有一个人硬是不讲家乡话,大家就都会认为这个人有毛病,傲气大了。加拿大法语沉浸计划的学生的英语标准测验成绩比非沉浸计划的学生好,法语标准测验成绩更远远超越非沉浸计划,只上法语为外语课的学生;美国中文沉浸计划的学生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日本英文沉浸计划的学生日文比非沉浸计划的学生要好很多。这些都证明了沉浸式的双语教育,确实是目前最先进和最值得仿效的双语教育类型。

但是,沉浸式的双语教育应该如何实行?国内的学校是否有这个条件实行?无论是《论》文还是《浅》文,都没有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至于“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Methodology),包括的范围比“双语教育”要广泛得多。《董》文就指出了“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而且,它包括了属于和不属于“双语教育”范畴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国内很流行的在外语课上面使用汉语来解释语法,属于一种双语教学的方法,但不是双语教育;上课时讲一句汉语再讲一句外语来教化学,也是双语教学,却也不可以算是双语教育;上历史课,第一章书用汉语讲,第二章书用外语讲,这种听起来很奇怪的教学方式,却是属于双语教育的一种双语教学方式!

正因为国内的学者搞不清“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区别,才会出现类似于下面这些问题的疑问:

-我们学校也要搞双语教学了,我们语文老师怎麽用外语来讲文言文呀?

-既然别的老师已经用外语上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等等了,双语教学,那我们外语老师该教什麽呢?

-既然双语教育也是外语教育的一种,干脆还象从前那样,加强外语教育算了,搞什麽双语?

-我有英语六级证书,校长才聘请我当这个双语学校的地理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该用多少汉语,多少英语呢?我用英语讲课,学生读的课本是汉语的,行吗?

-我是生物老师,现在我的学生已经能听懂我上课的时候说的“请翻开课本”,“请站起来”,“请坐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等外语句子了,我们是在进行“过渡型的双语教育”吗?

校长想知道的,是在“双语教育”的一种类型下面,比如我们来搞“保持型”吧,我们的学生一天该上几节外语课,几节用外语来讲授的课,几节完全用汉语来讲授的课?课程表该怎麽编?家长想知道的,是学生用外语来上重要的课,比如数理化这些,到中考高考的时候只懂外语的名词,不懂汉语的名词,升学率会不会降下来?老师想知道的,是怎麽个“双语”法?上课的时候我就说一句“OK”算不算双语教学?外语的化学课本,连我自己都看不懂呢,怎麽教学生?高三复习的时候用外语上过高一物理的学生会不会要我重新用汉语给他们讲一次高一物理?一个课要上两次,不是害人吗?

很多论著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双语教育”的定义,也以中国与世界接轨或者加入WTO,或者其它的理论为理由,告诉读者“双语教育”有什麽好处。但是,却从来没有很清楚地告诉读者,在课堂里面,该怎麽样进行“双语教育。”前面提到的那些论著的作者,虽然说出了双语教学是实现双语教育的手段,却没有一个能具体讲出来在课堂上面如何进行双语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可能根本没有根据双语教育的定义,具体地在某一个学校的课堂里面打造过一个双语教学的计划(BilingualEducationProgram)。

根据学校的目标,采用了一种形式的双语教育,就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双语教学计划。计划要包括教育方针和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选拔、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法。它们是互相联系,不能分割的整体。

本文在前面已经指出过,国内的一些双语教育的论著对于“要不要进行双语教育”还抱有怀疑态度,对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概念还有点含混的时候(如《双》文和《论》文),奢望在课堂实践上对从事双语教育的教师们有所指导,实在是不太实际。幸好,一些在第一线的双语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给出了部分的答案了。《王》文里面,就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的想法,呼吁“寻找各个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切入点。”《张》文和《黄》文中指出了双语教学的认识误区并提出了双语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些答案综合起来,就能产生一套符合当地双语教育目的的教学计划。

良好双语教育制度下的双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就是“语言分离,双语并重。”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决定学生每天要接触多少母语,多少外语,这个百分比的问题在国外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的定义中已经被阐述得很清楚了。但是,作为学校,还必须根据师资、课本等具体情况决定哪些科目可以切入使用外语教学。

为什麽在课堂里面要实行“语言分离”的原则呢?所谓“语言分离”,就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把两种语言混合在一起讲课,即讲一句外语,马上翻译成母语,又讲一次。因为研究证明,这种“同时翻译”(ConcurrentTranslation)的双语教学方法,学生会选择听得懂的语言来听,而排斥听不懂的第二语言,结果是永远学不会第二语言。解决的办法就是进行教学语言分离。语言分离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低限度的方法,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某些部分固定使用第二语言,如课堂的指令,体育课的口令之类。

较低限度的方法,是老师每星期某一天或几天的某一节课全部用第二语言来上课,其余的时间用第一语言来上课。

低限度的方法,是学科老师在教某几章书的时候用第二语言,包括课本、作业和授课语言;其余全部用第一语言。

较高限度的方法,是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老师在某一个年级全部使用第二语言来上课。

最理想的方法,当然就是使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老师完全分开来上课,每一个班配备两套老师,一套老师专门负责讲授使用汉语的课程,另一套老师专门讲授使用外语的课程。

为什麽要“双语并重”?所谓“双语并重”,就是在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既提供给学生最好的母语教育,也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外语教育,并尽量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

目前几乎所有国内双语教育的论著都谈到双语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使用外语来讲授部分学科。可是,很少有文章说得清楚为什麽外语课不够,还要用外语来上专业课;也没有任何一篇文章谈过在双语教育之下的母语语文课为什麽不可以用外语上。

为什麽要用外语来上专业课(如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甚至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课)?答案有三个:

第一:为了创造一个应用外语的环境。如《王》文所说的,中国学生学外语缺乏一个应用的环境,而语言学了是要用的,不用就会忘记。假如每天只在一个小时的外语课里面接触外语,学十几年还是没有办法跟外国人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假如学生在专业课里面也能接触外语,应用的环境就大大增加了。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跟语言的需要成正相关的关系的。假如学生感觉不到学习外语的需要,就很难学得进去。目前,国内的外语课让学生感觉到的需要就是要在各种考试中考高分。因此,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学得最出色的方面就是如何考试。一个精通考试的学生在考托福、GRE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看题目,只看给出的选择题答案,就能选对。可是,这个学生可能看不懂最简单的专业文章,不会写最简单的外语报告。假如学生要用外语来上专业课,就意味着他们要听懂老师的讲课,读懂外语写的教材和使用外语做功课。这些就是需要,而且是自发的需要,不是象外语课那样老师灌输的需要。不少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发现自己外语能力进步得非常快,觉得吃惊。其实,是因为在国外社会里面有听、讲、读、写外语的全面需要,所以学生就学得特别快。我们用外语来上一些专业课,正是为了提供这样的需要给学生。

光是提供需要还不够,专业课的老师还必须负责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不要以为这是外语老师的事。所以,用外语上的专业课的教案里面,不但要有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还要有语言知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中英双语班的一节数学课里面,老师要讲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还要讲数字的比较以及正负数的加减法。在语言目标里面,就必须包括:

一:词汇目标:学生必须掌握象"positivenumber","negativenumber","origin","numberline","absolutevalue","addition","subtraction"这样的专业词汇。

二:句子结构目标:学生必须掌握如何使用"greaterthan","lessthan","subtractfrom"这样的句子结构以及比较式的用法,能熟练地理解和使用类似下面的句子:

2isgreaterthan-4(2比-4要大)

-5islessthan-2(-5比-2要小)

IfJoesubtracts-3from8,wouldhebegettingabiggerorsmallernumber?(假如阿祖用8减去负3,他会得到一个更大还是一个更小的数字?)

三:口语交流目标:学生必须能通过小组活动,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以下的交流活动:

1.寻找:通过询问,知道对方正在干什麽,或者引起问题的讨论。

2.参与:通过寻找知道对方在做什麽以后,有意识地参与活动。

3.解决:通过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通常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一位记录员,一位报告员,一位时间监控员,各司其职。然后,把一些数学问题拆成若干部分,每一个小组只得到一部分,必须跟其它小组交流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规定交流必须使用目标语言,这样,就创造了口语交流的条件。共同协作的活动找到答案以后,每一个小组的报告员向全班报告解决问题的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普通的外语课里面,类似上面这样的外语课文通常是没有的,只有在专业课里面才会存在;即使有这样的课文,学生也不会象在专业课里面学得那麽自然、有系统和记得那麽深刻。这正是双语教育优于普通外语教育的其中一个方面。

最后,用外语课来上专业课其实是很大程度是由外语的性质决定的:用外语上专业课可以用最经济的办法学到最多的词汇,而且容易记得住。以中英双语为例子,很多词汇,中文是可以望文生义的,即使一个从来没有学过生物的人,都会猜得到“虐原虫”绝对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名字。然而,即使是从小学英语长大的人,假如没有学过生物学和化学,绝对不可能猜得到两个开头和结尾都相似的单词:"plasmodium"是虐原虫而"potassium"是钾,一种化学物质。

既然用外语来上专业课可以帮助学生学更多的外语,那麽,为什麽在双语教育中,语文课(母语课)不可以用外语上?

这个问题牵涉到双语教育中“双语并重”的原则和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既然是双语并重,而不是“独尊外语”,母语语文课是双语里面的其中一语,当然就不可以用外语来代替。

另外,因为一个人一生只需要学一次怎麽阅读和写作,母语教育就是用最容易的方式把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把从母语中学到的文学元素转移到外语的学习中,使外语的学习更容易进步。研究证明,母语程度高的人,学外语比别人快和好。在双语教育中,母语不但不可以用外语上,连母语的课本都必须尽量选用使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而非由外语翻译的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祖国语言文化,真正成为双文化的人才。

一些论著,在指出了双语教育的定义的同时,却没有客观地报道国外对双语教育的研究。《论》文,《浅》文和《双》文都不同程度地引证国外的例子或研究结果,指出双语教育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这些论著未能指出造成负面结果的根源,读者很容易就会得出“中国不应该进行双语教育”的结论。同时,很少文章能引用国外对双语教育的经典研究,反而对似是而非的一些“研究”报道得很深入,也影响大家对双语教育优劣的判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相信是论著的作者缺乏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或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缘故,对于一些研究报道,只看结果,而不去分析原文或者分析研究是在什麽情况下做出来的。

例如,这些论著引证了一些没有得到理论界公认的研究结果。比如在《双》文中提到的贝克博士(Baker,Keith)的研究,认为“双语课程在提高英语水平方面比较差。”可是,作者却不知道,当年贝克的这项研究竟然是把几种双语课程教育出来的学生,跟另外一种双语课程教育出来的学生比较得出来的。就等于是把全聚德的烤鸭跟便宜坊的烤鸭的味道进行比较以后,得出一个结论说便宜坊的烤鸭没有上海小绍兴的白斩鸡的味道好,这样的研究有价值吗?

其次,一些论著提出了母语和外语会互相干扰的问题(如《论》文),但并没有报道母语水平的提高会增进外语水平的研究。同时,更不会想到,在双语教育下,如何避免母语和外语的互相干扰,也是应该在双语教学的方法中强调的。不过,目前国内的双语教育刚刚起步,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本文也就不花时间讨论这个问题了。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双语教育,很多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准备还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之下起步的。尤其是“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概念不清楚,对于怎麽进行双语教育,在课堂上面应该怎麽做,都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再加上国外双语教育的动态和研究没有被客观全面地引进和分析,政府没有完整的法规进行监管指导,都造成了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疑惑。希望这篇短文可以为正确、客观地引进双语教育的概念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识者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董艳:《双语教育的概念》

黄冬梅:《双语教育原则》

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

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翁燕珩:《浅析浸没型双语教育》

张正东:《论双语教学》

张修富:《论“双语教学”》

关于双语教育的经典理论基础:

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LosAngeles.(1981):Schoolingandlanguageminoritystudents:Atheoreticalframework.LosAngeles,CA:Evaluation,AssessmentandDisseminationCenter

Crawford,J(1999):Bilingualeducation:History,politics,theoryandpractice.FourthEdition.LosAngeles:BilingualEducationalServices.

Cummins,J(1989):Empoweringminoritystudents.LosAngeles,CA:CaliforniaAssociationforBilingualEducation.

Krashen,S(1996):Underattack:Thecaseagainstbilingualeducation.CulverCity,CA:LanguageEducationAssociates.

Ramirez,J.D.,Yuen,S.D.,&Ramey,D.R.(1991):LongitudinalstudyofstructuredEnglishimmersionstrategy,early-exitandlate-exit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programsforlanguage-minoritychildren.FinalReporttotheU.S.DepartmentofEducation.ExecutiveSummary.SanMateo:AguirreInternational.

引文中提到的反对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

Curiel,H.;Rosenthan,J;andRichek,H.(1986):Impactsofbilingualeducationonsecondaryschoolgrades,attendance,retentionsanddrop-out.HispanicJournalofBehavioralSciences8(4):357-367

Glenn,C(1998):Rethinkingbilingualeducation:ChangesforMassachusetts.READAbstracts,ResearchandPolicyReview,August,1998.

Rossell,CandBaker,K(1996),(1981):Theeducationaleffectivenessofbilingualeducation.ResearchintheTeachingofEnglish30(1):7-74

母语教育对外语教育的帮助:

Espenshade,TandFu,H.(1997):AnanalysisofEnglish-languageproficiencyamongUSimmigrant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62:288-305

Kemp,J(1984):Nativelanguageknowledgeasapredictorofsuccessinlearningaforeignlanguagewithspecialreferencetoadisadvantagepopulation.ThesissubmittedfortheM.A.degree,Tel-AvivUniversity.

Krashen,S(1998):Heritagelanguagedevelopment:Somepracticalarguments.InStephenKrashen,LucyTse,andJeffMcQuillan(Eds.),Heritagelanguagedevelopment.CulverCity,CA:LanguageEducationAssociates.

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

Fang,F.(1996):TravelingtheInternetinChinese.EducationalLeadership.Vol.54.No.3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7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国内和国外联合办学的新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国内学习阶段和国外学习阶段。在国内学习阶段通常安排国外合作高校的外教来讲授部分专业课程。这种外教课程一般采取英文授课、英文考试的形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外教课教师来自外国合作方,英语水平高,专业基础好,熟悉国外教学模式,但通常中文水平有限,对国内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太了解。合作方的外教在授课和考试过程中,与国内师生交流互动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不够理想,考试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说,如果在国内学习阶段引入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助于外教课及后续的国外学习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可以有效提高国内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下文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为例,从双语教学的实施方式、教材选择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双语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2双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双语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根据双语教学过程中母语(即汉语)和外语(通常为英语)的使用比例大小,可以将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方式:即维持式、过渡式和沉浸式。(1)维持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学的大部分过程使用中文来进行,对于课程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则进行英语注解和说明。这种方式是双语教学的最初级阶段,即中文讲授加英语注解,它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2)过渡式。过渡式是从维持式向沉浸式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英文的使用比例相对较大。课程的教材、板书、作业等一般使用英语,课堂讲解则根据需要交叉使用中英文。这种方式的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同时熟悉国内国外两种教学方式,能够熟练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3)沉浸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从授课、讨论、作业到考试全部使用英语,只在讲授个别重难点时才用中文。沉浸式对教师的中文要求较低,一般外教都能够胜任。在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中具体采用上述哪种教学方式取决于课程性质、难度及学习目标。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观经济原理,并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逐步适应用英语进行专业讨论。根据这门课程的性质及目标“,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难易分别使用上述三种双语教学方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维持式,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该门课程的前两章分别是引论和供给需求原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概述和入门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用中文讲授,有助于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构框架和基本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用中文讲解的同时对于基本概念和术语进行英语注解,可以为后面两个阶段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第二阶段:过渡式,中英文并用,逐步提高英文使用比例,降低中文比例。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难易,在讲授、板书、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中中英两种语言并用。具体来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课程重难点内容使用中文讲授,图表、案例等其他内容可以尽量使用英语讲授。这样安排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逐步让学生适应英文授课环境。“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意既要讲授课本知识,又要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课堂讨论。第三阶段:沉浸式,英文为主,中文为辅。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板书、课堂讨论、作业几乎全部使用英语,只在个别难点部分辅以中文讲授。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听懂英文授课,并逐渐能够用英语讨论及答题,最终目标是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后一章“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这一章是前面所学理论的运用,内容相对简单,讨论性话题较多。另外,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容易理解,也便于参与各种讨论。在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3“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

目前,国内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译本,另一类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两类教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原版教材或中译本通常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活泼、注重理论的运用、实例较多,缺点是教材内容较多,篇幅太大,价格昂贵,实例与国内经济脱节。国内学者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材相对来说,篇幅适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也包含一定的实例。缺点是语言太抽象、内容较难、案例较少。“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一本中文教材,同时选用一本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如中文教材可以选择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时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英文版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侧重地运用教材和参考书。在维持式和过渡式阶段,以中文教材为主,在沉浸式阶段,以英文参考书为主。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通过对国外经典教材的阅读,了解国外教材的行文风格,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学习。

4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方法探索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视觉传达

科技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现代教育教学中。当代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成为艺术教育者探索和研究的新方向。

1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优势

1.1有效提高教学成果

信息化技术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添上课的趣味性,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足不出户就搜集到各种信息素材,拓展知识视野。[1]设计课程对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们可以畅游网络,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对提高个人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1.2新创教学模式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引发着一场教学模式的大变革,展开了当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新的设计艺术教学形式也随之发展起来。

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内容的更新。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授课的可操作性,课堂由死板变得生动,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学生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进而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设计技能和设计素养。

2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

2.1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技术切入点。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技术进行课堂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该阶段的技术主要承担“演示”的角色,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解,同时也能辅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2]该阶段的不足之处是技术的功能并未完全融入教学中,所以技术的优势潜能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

2.2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自己的学习终端设备,或者有足够多的学习终端支持个体或团队共用。此外,学校要积极配置网络,确保网络畅通,允许学生访问一切与学习有关的网络资源。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使用计算机设备,不必再将学生带到网络机房,同时可以利用技术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进行差异化教学,也可以利用自动生成的评价数据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该阶段,各种协作工具和终端技术开始成为最受关注、最有效的教学集成手段。

2.3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安排校内学习活动和校外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但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该手段还不太常见。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法在该阶段是最有效的,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也是最佳的。在这个阶段中,教室中要安装各种学习终端装备,并且教师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并能应用到教学中。总的来说,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融合程度是影响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因素。

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特征

克里斯•德迪认为,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下一代学习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沉浸性、泛在性和个性化。3.1沉浸性当前,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缺乏沉浸感,难以进行深度的学习。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多感官参与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是未来学习的重要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升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沉浸感,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学习状态,沉浸其中,乐在其中。3.2广泛性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泛在学习的时代。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信息;即时感知搜索周边环境和服务,发现有用的信息,自动过滤掉无关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工具开展设计互动交流活动,结识更多学习者。未来,你所携带的任何智能终端都将成为随时随地学习的工具。3.3个性化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进行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个性化学习在推广上、规模化上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尤其是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学习将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这种个性化学习的实现需要大量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也取决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4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创新

4.1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创新体现在对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校园在线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实践。在这类课程的内容设计上,要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2教学资源创新

教学资源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空间的融合与拓展上。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信息化技术促进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融合,学习空间由校内延展到校外,进而充分利用地方校外学习资源,整合了校内外相关人员,应用公共学习空间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学生持续学习。

4.3教学组织创新

教学组织的创新,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教学活动安排的灵活性两个方面。信息化时代教学地点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多的学习地点在课堂之外。要逐渐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改变学习流程,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深度的互动。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和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自主性与和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5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技术的革新下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才培养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作为教育的最前沿,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的内在联系,建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要求。

作者:李闯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9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交互式教学;模式

当前造型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进行此类教学模式的教育,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成一个以接受为主自我创新为辅的学习过程。因此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的忽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设计能力的缺乏性,从而也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新。其次,前文中提到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形成了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课堂交流的缺乏性,教学模式单一且课堂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参与度较低,从而造成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弊端。最后传统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看重结果的重要性,因此使得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考核效果。从而过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学生作品的千篇一律性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在学生思维拓展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交互是指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互动。交互式教学理念最初是源起于语言教学领域,是一种通过“交流—互动”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进而促使学生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教学方式。随着其不断发展与优势的显现,近年来也开始有学者在管理学科、体育学科等不同领域教学中探索。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中交互式教学是指以交互式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模式,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探索,构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造型设计教学模式。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课堂、论坛或者社交媒进行课堂主体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无法达到师生之间知识的充分交流,于课堂教学内容而言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造型设计基础的特点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对此类教学模式内涵进行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分析: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把控者对教学的进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氛围进行全面的把控,他既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同时自身也需要加入到课堂中,与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交互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提问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后回答,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反馈,提出针对性意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有效学习。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还包括课外的活动。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作为课堂的另一主体,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在知识接收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以及知识的交流与创新的探讨,进一步促进自我知识体系的创建,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掌握,促使创新思维的开拓。学生的交互也可分为课堂和课后两种形式进行。最后是学生与知识体系之间的交互。随着教育事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知识接受的途径不在仅限于针对课堂知识体系的接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知识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以及各类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自我知识的充实与掌握。在学生与知识体系之间的交互过程中网络平台是其主要途径。

二、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一)构建教学主体间的多向交互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时展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弊端,在师生以及知识体系的交流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教学模式的设立过程中要制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接收与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要求与课题目标进行教学形式的设定。如在设计操作展示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观摩角色的形式;在小组设计研讨的过程中也可以创设教师与学生双向体模式,教师在学生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小组与不同成员之间的互动,加强课堂积极性的调动。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改实验证明,仅在一般的教学环节中实施交互式教学是不够的,关键是怎样改变考试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地位,正确运用考试杠杆,使考试不仅成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评判手段,同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二)构建体验式教学情境。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的是教师为教育主体而学生进行一味的知识灌输模式。但是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大学生对课堂知识接收能力的提升,促进其自我创新思维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课题通过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生动课堂模式的创建。例如,讲授自然物体的造型特征时,不用局限于课堂教室这一环境,可以直接带学生针对校园里的一些动植物造型,现场讲解,让学生现场感受自然物造型的特点,了解其内在的造型规律。(三)构建多元教学评价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过程中具有决定权的往往只有教师一人,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设立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针对作品的多元化以及创新性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新型教学模式创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学生作业的评价。比如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建立学生互评、自评以及小组评价等方式。此类评价模式的改变能够在改变原有单一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学生的责任性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评价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四)“沉浸式”课堂交互。沉浸式目前来说主要被应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中,该模式是通过目标情境的设计使得人们专注于情境之中从而达到一定的满足。此处所指的沉浸是指通过虚拟工作环境的构建使学生能够沉浸到工作情境中,从而进行知识体系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五)“项目驱动型”课堂交互。项目驱动型顾名思义是以知识为主题进行项目的设计,在团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并进行项目成果的发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教师针对主要知识内容进行实践项目及要求的下达;→学生团队针对项目主题、目标市场定位以及项目目标规划等内容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活动;→教师在其实践过程中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并给出相关建议;→学生团队根据相关建议进行方案设计的改良,以促进自身能力以及设计方案质量的提升;→项目结束后学生根据实际经验进行总结;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重在学生能够根据目标进行相应的实践与总结同时对自身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流于形式,而是能够切实对自身能力以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同时也针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六)“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第二课堂”是与课堂交互对应的课后交互。第二课堂的开设能够更好的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与填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同时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体系进行完善。本文所研究的造型设计基础交互教学课堂主要建立在以pc和智能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首先,“第二课堂”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进行弥补,在建立师生交互的同时促进各自知识体系的建立,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自身知识进行提升。“第二课堂”的构建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向网站云端进行课堂基础资料的传输,在大框架构建完成后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以及资源的拓展分享,并能够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好的观点与创新点。这种“第二课堂”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流的局限性与限制性,能够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交互,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资源的扩充以及学习效率和创新性的提升。其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是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灌输,而是在广大的交流平台上学生能够针对现存问题以及自己形成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能够更好的形成新的内容与互动,在提升学习效率以及学生自我知识体系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同时“第二课堂”的交互式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加自我创新意识,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推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其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由此可见,随着教学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提升,在造型设计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育弊端,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以及创新性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调整,在加强课堂灵活性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强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吴彦涛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机械系

参考文献:

沉浸式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育;VR课堂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是一种由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和人机强大交互体验的技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要求落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技术研发和前沿布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发展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同时,5G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更加稳定,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在上世纪末就开始研究、发展,并且尝试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公司和组织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classvr、Unimersiv、Nearpod等多个基于虚拟现实的教育平台。VR具有高度的交互性、沉浸感,将VR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时,将VR作为线上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可以改善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我们旨在探究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1.2基础理论研究。1.2.1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依据。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依赖于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专用设备四个理论。模拟环境就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具有双视点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这不仅包括三维视觉,还包括三维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的逼真[1]。图像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构造出来的。感知是指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备人类一切的感知能力,不仅只有计算机图形学形成的视觉感知,还应具有味觉、嗅觉、触觉等,这也被称以为多感知(MultiSensation)。自然技能是指计算机处理与将人在虚拟现实环境的一切行为动作,包括手势、眼珠转动等相适应的数据,同时做出回应。专用设备是指各种三维交互设备,包括立体头盔,三维手套、摄像机、传感器等等。1.2.2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虚拟现实自提出以来,有不少学者对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研究,现较为普遍的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和模拟法则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虚拟现实与教育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的现实情景下学习,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构建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VR的沉浸性去除了参与者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为个人了解世界创设了一种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VR学习平台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见和观点,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2]。模拟法则理论通常运用在工程邻域,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虚拟现实与教育相结合适用的是物理模拟,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设计与原型相近的模型,将难以完成的实验重现,捕捉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等等,让学生切身发现其中的规律,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2效果

VR应用于教育中时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同时学生也能在VR教学中有更好的主动性。这样的优势来自于VR本身的沉浸感,这样的沉浸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在VR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够拥有更高的参与度,这也让学生自己能够很好的融入整个学习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虚拟现实研究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学习方面的教育效果会有所不同。传统使用PPT的教学更加擅长于记忆需要通过文本和图片记忆的特定知识,如特定的数字,而VR教学则难以完成。但虚拟现实对于原理或者方法的理解,以及对于问题的主观感受上有着更好的结果。目前VR可以作为一个用于补充常规授课内容的理想工具。虽然VR游戏对于教育的积极影响也取决于某些变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于教育是一个有所贡献的工具。在大量研究已证明虚拟现实有主意学习的基础上,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游戏中,学生能够在使用VR进行游戏的情况下有更好的注意力。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的VR教育依然存在体验感较差、难以获得高精度的人体运动等问题。对于交互性很强的课堂,虚拟现实的效果并不理想。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育学院的ZahiraMerchant团队研究发现当学生单独进行游戏而非小组进行游戏时,学生的游戏成绩会有所提高[3]。来自美国的LeiZhang团队发现当VR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程度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收获影响并不明显,同时也没有证据能够表明中等水平的互动性能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益。对于需要一定想象力的学科来说,虚拟现实可以从全方位模拟一些普通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场景。AftabAlam团队通过模糊逻辑的方法定量测定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并将其用于改变3D虚拟学习环境(3D-VLE)内容的适应标准,以解决3D-VLE的自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为学生定制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虚拟现实应用于科学教育时是否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VR课堂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比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组要好不少。除此之外,教师也能通过VR教师的记录制定教学策略,更好的纠正学生的弱点。OlgaLópezRíos团队利用VR模拟真实过程,并以此完成不同场景下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本科工程专业学生在统计方面的思维。研究的结果证明接受VR教学的学生在统计学思维方面会有更好的认识。研究团队还认为,学生能够在VR的教学中收获相关领域的一些技能。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VR更适合于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的传授,而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则不便于通过VR传授。由于在VR画面中放入一大段文字也很难有学生愿意阅读,因此VR也并不适合传授文字一类的内容。

3应用

在线上教育应用方面,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在体育、采矿工程、残疾人教育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其中较为成功的有Multigencreator平台、VREX云平台、NCLS。ZhaoGuoliang的研究团队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采矿工程数字教育,开发了一个虚拟现实软件Multigencre-ator平台,具有三维场景漫游、动画制作、交互控制等功能。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学习数字化教育,还可以应用于技术培训、安全救援决策、事故模拟和调查分析等方面。LiYing教授团队通过VREX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沉浸式的虚拟的教室,让学生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频率体验交互式学习,虚拟现实教育表现了学习效率高、效果好、及时反馈、低成本、操作安全等特点和优势。ShuangLi的研究团队基于VR技术构建了一个网络合作学习系统(NCLS),分析了其典型应用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研究如何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协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天津理工大学体育学系基于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本质,构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领域的应用模型和VR系统培训软件,可以为人们提供视觉展示,并结合游戏、情境化、协作学习、在线教育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武汉首义学院的尹坤坤设计出了实现应用于教学实验过程的虚拟软件搭建的方案,目前该方案主要应用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各细分领域的虚拟软件搭建,基于该方案搭建完成的虚拟现实机械领域实验室已在华中地区部分高校中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德雷克塞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PramodAbichandani团队介绍了一个可扩展且可迁移的基于云的虚拟现实教学生态系统。该系统云服务的可扩展性和可访问性与VR的沉浸式教育潜力结合在了一起。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来看,大部分的应用都收获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研究方法和结果来看,目前还没有一套VR线上教育的技术规范标准,这就会使得VR应用显得参差不齐。

4总结和展望

虚拟现实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虽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成熟,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与更直观的感受。虚拟现实能够模拟出传统教学中无法提现的过程,这是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优势,其次,虚拟现实中学生所感受到的事物都是模拟的,使得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点上,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申蔚.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1.

[2]单美贤.虚拟现实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J].开放研究教育,200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