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音乐教学十篇

时间:2023-06-15 17:40:08

沉浸式音乐教学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1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浸润式教育;策略

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大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自身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再现于生活,创造于生活,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映。目前,许多幼儿园大班在音乐教育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技能技巧、音乐集体活动等观念依然难以改变,音乐教育始终跳不出幼儿围着教师转的怪圈,关注幼儿的生活,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观难以真正进入幼儿音乐教育领域。因此,音乐教育更应以生活为源泉,注重幼儿自身的实践与操作,重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幼儿的一日生活浸润在美的音乐中,享受音乐生活。

一、奥尔夫音乐浸润式教育的特点

1.体验性——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体验性”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浸润式教育的核心是浸润,而“润”主要是以体验的方式存在的。将体验作为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打破仅在音乐欣赏中重视体验的误区,在歌唱、韵律、打击乐演奏以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知觉(音乐体验应以听觉为主,但多通道的参与体验能有效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为幼儿创造多种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音乐的美,让幼儿“润”在音乐中。使幼儿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等与音乐产生共鸣,让幼儿进入音乐的世界,理解和感悟音乐的美,从而自主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2.创造性——以创造为灵魂的“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育。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是偏重传承的模仿性的音乐教育。它强调幼儿对现成音乐的模仿与再现,把音乐的重点放在表演能力和表演技巧上,把音乐教育等同于音乐“技艺教育”。教师常常为儿童学得像而高兴。但儿童仅仅是眼里有教师的示范,耳边又音乐,心里却没有音乐。儿童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听着音乐就不知所措。而奥尔夫音乐浸润式教育是以“体验与创造”为特征的,不仅要求幼儿在生活中自由体验、大胆表达音乐和在现生活,还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创造生活。

二、构建奥尔夫音乐浸润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溯源——为幼儿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素材。

在奥尔夫音乐浸润式教育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幼儿游戏、生活、学习、劳动、游玩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同时,在选择这些音乐素材时应注意趣味性、再现性和多元性。发挥奥尔夫音乐教材的再现性特点。再现性要求音乐素材应具有生动性、意象性,也就是具有想象性。使幼儿能根据音乐在头脑中再现音乐所表现的场景等。如下面这首摇篮曲的歌词,那一个个意象使作品艺术味十足。对儿童器乐曲来说,想象性体现在作品中所刻画的音乐形象要很容易让幼儿‘看“到,音乐形式的“形态”要捕捉住音乐所刻画的动物、人物、事物所刻画的典型“形态”。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云儿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地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策略二: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奥尔夫音乐的美好体验

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生活的这些音响,让幼儿从小对周围声音又敏锐的感觉、细微的辨别能力,使这种经验成为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例如,我园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一套《音色、音响材料集》,在这套CD中我们收集了各类乐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生活操作活动的各类声音等幼儿日常生活中能听到、感受到的有趣的声音,并进行了归类。

策略三:沉浸——为幼儿营造一个奥尔夫音乐的小世界。

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有赖于良好音乐环境的“沉浸”,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美好音乐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其中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音乐浸润是铃木教学法的重要思想,阿部桂是接受铃木镇一才能教育的一个普通日本孩子,她出生不久,母亲就在她的卧室里播放莫扎特、海顿和其他音乐大师的作品,6个月时,每当她听到熟悉的旋律时,就会发出咯咯格的笑声。有资料表明,在这种“浸润”式的环境下,许多10岁以下接受铃木教学法的儿童都获得惊人的音乐发展。因此,我们应努力为儿童提供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不断成长。幼儿园大班该如何为幼儿营造一个音乐的环境,让幼儿沉浸在音乐中,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展开无限的遐想呢?我园进行了以下尝试;比如,开设专门的音乐活动区域,为幼儿创设与音乐自由“对话”、和同伴交流音乐感受的沉浸空间。我们在幼儿的活动区中设置了音乐角,放置一些有利于激发幼儿表演愿望的道具(头饰、沙巾、面具、各种服装等)、各种打击乐器(或探索自制打击乐器)等多种,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享受音乐生活的快乐,自主地用自己独特的音乐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素材,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内在图式,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情境,让幼儿浸润在音乐中,学会用音乐语言去交流、表达、表现。把音乐当成生活的好朋友,享受音乐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文娟.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3,(4):236.

[2] 白英.幼儿音乐游戏中的方法比较与综合尝试——基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活动比较[J].价值工程,2012,31(6):220-221.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2

一、自然式沉浸

自然式沉浸,即学生直接被教材吸引而进入沉浸状态。充分利用文本本身的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近文本,激发学生高涨的阅读兴趣,以达到读书至于沉浸的境地,应该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因此我借鉴典范课文,确定倾听要求,进行理解性听力训练。利用有感情的朗读进行听力训练,以读促听。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尤其是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诗歌,更是朗读的好材料。文字的静默无声,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天然的隔阂,语言的声情并茂就有利于沟通。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美读,用细腻、优美的语言,以及富有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引领学生感受事物的声光色彩,人情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直接走进文本,主动构建意义,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去感染、去引发,情感是学生由认识向行动转化的“中介式”纽带。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说,定能拨动学生听的心弦,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激情和“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的学习。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光感情的火焰被点燃,同时很快集中了注意力,进入课文情境,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无疑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增强了语音的辨识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语文教育的人格塑造重在熏陶、感染。它可能催人泪下,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它可能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也可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例如:在教时,设计了如下朗读环节:

(1)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徐志摩同时代作品来知人论世,感受老人内心世界。(2)学生带着想象,听教师用心用情地配乐朗读,来感悟诗之画、诗中情。在这一环节之后,学生提出了作者离别之情与其他诗歌不一样的疑惑。(3)学生各自配乐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之后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运用多种感官对作品进行赏析,将所得记录在读书卡上。(4)交流赏析心得,理解作者离别之情是什么。(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徐志摩的这首诗歌以诗人自由的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和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二、情境式沉浸

情境式沉浸,则是因情境感染而进入沉浸状态。由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成功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生动具体的体验,激发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活动,点燃学生灵魂深处的智慧火花。

1.学生们喜欢听故事。兴趣可以引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故事的语境、上下文、情节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而理解则是激发、维持兴趣的基础。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头脑空空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的。为了听懂故事的内容,学生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听。理解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学生就会有兴趣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故事本质上具有兴趣和价值两个特点。在课堂上听、讲故事是分享社会经验的体验。对于欢乐、悲哀、兴奋或期待,故事会引起师生们产生可以共享的回应。学生在构建欣赏、自信的心理特征的同时,社会意识和情感意识都得到发展。故事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激励性、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体验文化和语言,熟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建立良好的语感。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兴趣。

2.播放优秀影视作品。学校购买了中外经典影片百部,定期向学生播放。教师根据作品的语言风格,将作品分为幽默类、抒情类、含蓄类、典雅类等,让学生培养对各种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

3.选听各种类型的优秀文艺作品,将相声、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精品引入课堂,感受汉语的幽默、丰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语文听力。听过之后,模仿片断,布置学生写听后感。学生为了准确地模仿和深入地写作,就要对听得不清或不理解的部分回忆或提问,如此以来,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听力。

三、激励式沉浸

激励式沉浸,是受到挑战、竞争、褒扬等的激励而进入沉浸状态。学习任务富于挑战性,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挑战性、竞争型的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和及时地鼓励等,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成就感的推动下,沉浸于语文学习。

1.让学生反复听一些童谣,饶口令,并养成随手记下来的习惯,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好,并及时鼓励,谈谈能记下来的经验。

2.依照电视综艺节目中进行接力听记比赛,这种活动就在教室里的座位上进行,每一行为一组,发给第一个同学写有一句话的字条。在有限的时间内次第传话。第一个传话者和最后接话的语句误差最少为胜利组。这个活动既要求说话者要说清楚,听话者要听清楚,传话者吐字要清晰,语音要恰当。听话者还要记清说话内容。

3.组织诗词吟诵活动

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了诗歌朗诵大赛、诗词吟唱大赛、当代优秀歌曲歌词朗读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听力,培养了美感,增强了素质。

“沉浸式”语文教学视听训练的目的,在于探寻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让学生把教与学的过程融于生活娱乐之中,从而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心的学习渴望,在沉浸的语言环境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沉浸”式语文学习的理想境界。

通过一系列的视听训练,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记忆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

2.提高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培养了交际能力。

3.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而且必须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析播放每一种音乐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将没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很容易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合法情绪。学生在完整的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候,可以结合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景致去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乐器的音色。自然的产生美好的遐想。

三、发挥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说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不少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比如:学生在欣赏完尾声部分音乐之后,是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家当运用发挥了他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假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学生只是单一的听磁带录音,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凭单一的听觉、想象去感受音乐,远不及运动多媒体欣赏音乐的效果显著;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则调动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极大的发挥了他的作用,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他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名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例如,我在初中一年教材《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把新疆维吾尔族的建筑、歌曲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

五、多媒体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4

【关键词】广播剧 故事人物 虚实交融 沉浸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随着这清纯的童声歌唱和随之进入的交响乐《我和我的祖国》,富有寓意的、创新式音乐组合的开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余姚市广播电视合录制的广播剧《呦呦青蒿》,开始了对青蒿素40年研制发明并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的戏剧性历程的个性化叙事描画。与以往广播剧不同的是,听众不仅仅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拽入下,似乎穿越进入这段历史,与当事人同呼吸,见证了这个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伟大经历。这种沉浸式的感受十分奇妙,也是这部作品显著的审美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0年提出心流理论也称沉浸理论。所谓沉浸体验是一种行动和意识高度融合的情感体验。沉浸,除了指专心于某件事、全身心投入以外,近来多用于描述虚拟现实(VR)视频在虚拟技术支持下带来的一种置身于多维空间、被环境和事件包裹的特殊体验。

一、虚实交融成为广播剧《呦呦青蒿》的必然选择

广播剧《呦呦青蒿》带来的就是这样的感受。过往那些我们完全不熟悉的人和事跃然眼前,与艺术感悟交融交织,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被那些故事紧紧抓住,也被那些历史场景所包裹,沉浸其中,感动不已。

尽管屠呦呦和青蒿素已经登顶医学最高峰,代表着中国生理学、医学的最高成就,但于艺术创作而言,这个题材却是一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遍观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作品,基本上以记事为主。对待这个题材,或纪实,保持真实性,是历程的归纳总结和提升;或虚构,找出这个历程中可以结构为戏剧的矛盾波澜,添油加醋,让故事绘声绘色。但在当事人都还健在的情况下,无端虚构不可行,不虚构又无以为艺术,的确两难。当确定选取这个当下全社会关注并熟悉的热点题材做广播剧时,虚实结合成为唯一途径。而如何虚实结合?取舍之间见高下,手法之间见不同。

攫取基本事实,让整个事件真实清晰,是取材于真人真事作品的基本原则,也是本剧权威性、可信性的来源。众所周知,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到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发明应该归功于谁、谁的贡献最大、谁的工作最关键……一直是热议话题。本剧尊重参与此项发明的所有工作者,但由于广播剧的体量和声音艺术特点,剧中只选取了和屠呦呦工作生活最密切的人:她的领导、同事、家人、患者。人物不多,但每一个人物的出现不仅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还关联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剧情带来了地域的变化、时间的更迭,以及鲜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气息。通过表现屠呦呦小组的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废寝忘食、自我牺牲,刻画出了一群充满正能量的科研人员形象,这是全剧的基调和主旋律,也是美好情怀生长的基础土壤。在这样的氛围和情境中,理想的光芒让人物和行动充满热量,燃烧着听众的激情,让他们与之共鸣。这些经过挑选和剪辑的客观事实,保证了故事的真实。广播剧《呦呦青蒿》通过挑选和组接,摒弃和规避了所有有争议的部分,突出强调团队,强调艰苦奋斗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完成了作者思想情感的注入。崇高,使全剧拥有了审美境界和艺术高度。这些由真实片段组成的、具有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倾向,却又非常客观。真实故事是认同的基础,情感共鸣是沉浸的基础。

二、广播剧《呦呦青蒿》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故事,永远是戏剧第一核心要素。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挖掘中医古籍开始,遍访名方、甄别筛选,到胡椒提取物产生的错觉,再到对青蒿素的确认,植物品种的选择提取、临床试验,研究人员亲身试验,一次次寻找、一次次纠错、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逼近成功,困难重重、艰苦卓绝、起伏跌宕的研制过程具有天然的故事性。但他们之间,间隔着岁月中无数的其他。编剧将这些“有用”的事从如烟的往事中剥离出来并集合在一起,排除了过程中的泥土与枝蔓,让他们成为颗颗闪亮的珠子,并串联成具有逻辑性和戏剧性的情节。在时间维度下,聚集有效信息,并将之关联,完成了一个个话语结构。它既把握了叙事走向,也把握了立意的高h。

人物,是艺术表现的中心。之前的屠呦呦,是一个离我们遥远而模糊的形象,因为编剧、导演的定位与创作,以及主演吕中的饰演,这个形象才变得清晰明亮起来,甚至比来源不多的媒体中出现的真人屠呦呦更清晰。这里的她,更系统、更连贯、更符合我们的心理期待。这里的屠呦呦,与刻板印象中的硬朗相反,是亲切温暖的。她有专业、有事业、有家庭、有烦恼、有委屈、有牺牲。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质和骨子里的志气表达出来的恰恰是温和与柔韧。长期的坚持,养成这样的性格特点符合情理,导演对人物的定位是有依据和判断的。有着浓重江南口音的屠呦呦,对孩子、对丈夫、对同事、对领导,都是温婉的,而对抗疟工作是坚定的。通过语言,屠呦呦的性格魅力得以展示。平和自然的台词让听众进入日常生活场景,化解了高难艰涩的医学科学话题。叙事空间的日常状态,使科学家不高冷和陌生。屠呦呦一进场,就是到幼儿园给孩子喂奶,这场景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熟悉的朋友,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你是了解和理解的。屠呦呦身上浓厚的生活气息,拉近了作品内外的她和你,让你置身于幻觉之中,以为你就是屠呦呦身边的人,和她之间触手可及。

《呦呦青蒿》在好听的故事基础上,用娴熟的技巧构建起了一个多维、多视点的自由时空,让这些故事变得丰满、灵动和有趣,形成了广播剧《呦呦青蒿》独具特色的沉浸式艺术特征。

三、沉浸式艺术在广播剧《呦呦青蒿》中的呈现

互动,是沉浸式作品的重要标志。屠呦呦从接受任务开始,多少个青灯夜下,在研习古籍时都会自言自语。她说:“古籍真不少,可有没有效果要一个个去验证啊!”这是说给谁听的?你!也就是听众。互动就此开始,我们穿越了历史时空、介质时空,仿佛就坐在她对面,会在心里应和说:可不是吗!这样的自言自语本是因为科研组早期只有屠呦呦光杆司令一人,无人对话。却不想,无奈之举却破除了一堵“墙”――剧中人物的独白使其直接来到听众面前,让听众浸入戏中,与她同处一室,听她说话,和她心心相印,忘记了历史和媒介的存在,在穿越的幻觉中,以为自己和他们一起经历了所有。

时空自由,是沉浸式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广播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当虚拟艺术遇上广播艺术时,才陡然发现原来广播一直具有这项功能。与视频相比,广播的时空转换无需更多的技术支持,且《呦呦青蒿》把这个优势运用得得心应手。通过音乐、音响、语言等听觉元素的处理和运用,作品创作出了一个个不同时空的进口和出口。屠呦呦困顿中进入梦境,碰见了李时珍,进入另一个时空,是“呦呦鹿鸣”那段童声带入的;当解说到胡椒提取物对疟原虫抑制率高达84%时,屠呦呦就像从一堵墙后面突然冒出来的一样,接着解说者的话说:“84%哎,这可是太令人兴奋的事了!”两个时空就这样对接起来了,毫无违和感。紧接着,她又跳离出来变成解说者,告诉听众,她带领团队的成员到海南进行临床试验。角色之间、时空之间的转换,自由得来去无痕。全剧从屠呦呦在诺贝尔领奖时发表演讲开始,历经青蒿素40年研发历程,最后又回到诺贝尔的颁奖现场,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前后呼应结构,但因为之前是演员吕中扮演的屠呦呦在演讲,创作者将结尾延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在家中接受采访时的真人真声,以及《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国家主席发表新年贺词的讲话。这不仅看到了创作者对节奏、结构的驾驭能力,也看到了他们在现实时空、历史时空、再现还原时空、艺术表现时空中自如穿梭的能力。

视点转化自由,是沉浸式作品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一个时空与另一个时空的对话,解决了剧中屠呦呦内心活动的外化展示。她的视点可以从身边正在与之念叨的听众移开,转身去和另一个时空梦境中的古代医学家葛洪对话,探讨青蒿的药用部分和采摘季节,然后又转回来和听众说:“我要重新设计研究方案,按照低温处理法,重新验证青蒿提取物的有效率。”这种转换简直太神奇了!剧中除了听众和屠呦呦的我和你式的第二人称视角,还有一个听众作为旁观者,观察屠呦呦和科研小组工作生活历程的第三人称的视角。

虽然视觉缺憾是明显的,但视点切换、时间切换、场景切换、空间切换的自由,以及想象带来的奇幻体验,让众多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进行探索中的虚拟现实(VR)作品艳羡不已。

广播剧环境的表现方式是独特的,它完全靠声音来呈现。《呦呦青蒿》 中那些具有极强视觉效果的场景,是用声音元素进行视觉转化的。你不会因为没有看到青蒿就不理解剧情,也不会因为没有看到提取物而对青蒿素的实验有所怀疑。在视听转化方面,《呦呦青蒿》的精心设计与高水平的制作,带来了震撼大片的效果,创造出了精致的艺术情境。从开篇片头歌声响起的瞬间,全剧就用几乎没有瑕疵的声音牢牢吸住了人心,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征的音乐、街头纪录片式的场景还原,为转场、为情感、为情境带来的准确而丰富的手法。其中从中国到非洲的场景转换,就是这样实现的。飞机和一段非洲典型音乐的关联,就简洁明了地完成了场景交待。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外国,环境声的精巧设计和细节处理,带来了看不见却能身临其境的环境效果。语言、音乐、音响构筑的声画想象空间超越了具象的物质世界,在心灵深处引领着你的喜怒哀乐。时代的质感、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心理、场景的转化,作为无数幻觉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广播用声音攫获心灵,在《呦呦青蒿》中制造了沉浸式的感受体验。

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被誉为终极叙事方式。广播剧《呦呦青蒿》通过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了对剧中生活的参与,前沿性地探索了这种终极叙事方式在广播剧中的实践与探索。

四、结语

当视频领域在新技术支持下不断寻找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和观察角度时,全景空间的呈现与幻觉出现的位置就成了焦点。广播剧凭借无实物场景、自由想象空间的优势,用声音包裹带动情感投入,完成了现实与虚拟的交融,获得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体验感受,进入了审美的多维空间。它既有现实主义对社会对人类承担道义责任的崇高,又有新现实主义客观真实的美学特征,还有传统美学中的诗意与和谐。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5

关键词:虚拟现实;网络教学;情感性;沉浸性

多媒体技术的诞生及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用于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科学研究、远程教育、现代医疗、军事训练、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已经广泛推广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全民教育中网络教学的作用及特点也愈加明显,学生借助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扩大了学习规模,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网络教学的客观实际——教师与学生在现实空间中的分离,导致了网络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严重缺乏。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对虚拟想象(三维可视化的)或真实的、多感官的三维虚拟世界的模拟,是一种综合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多传感器技术、语音处理与音响技术、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等。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包括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想象性(Imagination)。

沉浸性作为虚拟现实技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让用户成为并感受到自己是计算机系统所创建的虚拟世界中的一部分,感受到自身在虚拟世界中的主动性,突破了被动的观察者的惯例,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参与虚拟世界的各种活动。虚拟现实的沉浸性取决于用户的感知系统,当虚拟世界给予用户多方位的感知刺激时,包括力觉、触觉、味觉、嗅觉甚至运动感知和身体感知等,便会引起用户的思维共鸣,造成心理沉浸,从而感觉到如同进入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

二、网络教学中情感缺失问题突出

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共同发展的产物,其在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教育工作开拓了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教育虽然提供了相对宽松、快捷、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着一些传统教育不具有的优势,却缺少了基于课堂教学的传统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师生之间感情的流露、语言的交流和非语言(如手势语、体态语等)的展示,无时无刻不在培养着处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素质。在网络环境中人的情感、态度、热情是很难有效呈现的,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很多学者就网络教学中情感缺失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应对策略,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调动网络资源中利于情感教学的因素、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令人乐观。

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网络教学创设分布式虚拟教学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根据“沉浸性”程度的高低和交互程度的不同,划分为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增强式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其中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的目标是在“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基础上,基于自然的交互方式,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用户或多个虚拟世界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使每个用户同时参与到一个虚拟空间,计算机通过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共同体验虚拟经历,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网络教学中的教育对象分布于全国各地,通过网络集中在一起开展学习,可以采用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为网络教学提供一个虚拟的、沉浸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可以多用户同时进入,用户间、用户与虚拟环境间可进行实时交互。

该分布式虚拟教学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应用软件、数据库和网络环境等组成,其中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设计,设置场景布置、模型的纹理材质标准、实时交互性的强弱。而输入/输出设备是决定沉浸性的关键,以键盘、鼠标为输入设备,以2D显示器为输出设备,其沉浸性是最弱的,如果以数据衣、数据手套、数据头盔、力矩球、空间跟踪器等作为输入/输出设备时,其沉浸性会很强烈。分布式虚拟教学系统通过网络将所有的用户连接到系统中,用户通过应用软件登陆,进入系统,通过输入设备将每名用户的行为包括语言、动作等输入系统,计算机进行复杂运算后,系统作出反馈,通过输出设备反馈给每名用户,不同的用户,输入不同,得到的反馈也是不同的,包括整个虚拟环境也在以每名用户为主体进行实时的变化。

在分布式虚拟教学环境中同学们的表情、动作等输入都及时传输到系统并作用于其他用户(包括教师和虚拟课堂场景),其他用户感知该用户的行为后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包括整个课堂场景的反馈,会实时地反馈给该用户。如同在真实的传统课堂中教学一样,老师可以同时看到同学们的一举一动,而同学们也能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感受到老师在讲授中的心理情感变化。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知识的理解程度,都能实时反映给老师。尽管大家身处异地,相隔千里,但进入虚拟教室后,就会感受到其他同学和老师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其他人的喜怒哀乐,他是虚拟的但他就在用户的周围、就在用户的眼前,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一来,网络教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冷冰冰地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没有情感感知,没有实时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在虚拟培训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学生能够在虚拟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

相信不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设备的不断发展,虚拟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的无限趋近,虚拟环境中的沉浸性一定会越来越令人震撼,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对网络教学的发展也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红燕,寇志斌,孙红利,赵立秋.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晓云,李丽华,严新华,宋春丽.新课程实施应重视学生对对教师的评价[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黄新一,安丰伟,张少华,李丽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汪海洋,王海燕,王祥,张爱国.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沈文斌,张华兴,李丽莎,段宏宇.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刁建飞,高元平,王燕,孙宏.创新能力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5).

[7]李小伟,黎君,李欣丽,张燕.教育心理学[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6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十分浓厚。尽管近几年来,老师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采取了很多措施,学生们的状况有所改变,但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拓展不开的学生仍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呢?语文教师不妨利用一下音乐的魅力。

一、音乐,语文学习的调味剂

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都离不开朗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还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加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单纯机械的朗读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达不到预想的朗读效果。那么,怎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呢?在朗读中加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享受到“美”,这样,在“美”的意境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的调动。

如《斑羚飞渡》,伴以钢琴音乐,让钢琴那“咚咚”的敲击时时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那伴着震颤的和声是导引生命旋律的声响,也是为生命抒写的伟大的无声的诗行。学生被深深地吸引着,忘记了身在何处,似乎就站在伤心崖前,忧心如焚而又震撼不已地目睹着那一幕幕以老一代斑羚的生命为代价的生命的飞渡。学生的朗读便也有了强烈的感情。学生们的情感闸门一旦被打开,他们的聪慧与敏锐,便会像迸发的火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语文教学,我们应充分运用音乐,将它与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境美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欣赏、参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理论,诸如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等手段,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音乐,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原因:(1)对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不到,感觉不到作品中的美,所以感到没有趣味;(2)对教师所讲的重点理解不透彻,导致学生“思维受阻”,不愿去学习。而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锻炼人们想象力的丰富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往往会借曲移情,幻想翩翩,时而沉浸于一江春水的妙境,时而徜徉在芭蕉绿雨的幽谷。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意境自然就会在他们的思维中展现,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对作品的美也就有所感知,体会到了作品中的美,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兴趣。这样,我们不但锻炼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让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三、音乐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难以自拔的苦难。”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部分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则是摆脱不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家庭中父母及亲人之间的纠纷或朋友间的摩擦等,这些致使学生上课时不能迅速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在课堂上使用音乐,让学生沉浸到音乐中,学生便能很快地暂时从困境中走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四、音乐,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浸润式;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大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使教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活动,师生间很难产生思想的碰撞。因此了解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浸润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创新模式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究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使师生可以互换潜能、共同成长。

一、浸润式教学的内涵

“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泡在液体中”“逐渐”。“浸润”则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渐渐发生作用”等意思。浸润式教学的含义是指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氛围,使得教学主体“浸润”在教学环境中,使得教师的知识教学,情感态度逐渐渗透到学生内心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语言和情感等实施方式,营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渐渐融入到课程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并学会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浸润式教学实践探索

1.情感浸润

情感浸润方式是利用情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很少重视情感因素,把教学局限在固定的知识传授的框架之内。情感具有感染性,可以使师生之间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迸发出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促使学生心情愉悦地接受知识进而领悟知识。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要把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用情感浸润课堂,使情感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在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有效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教材之外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关系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以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等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真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采用情感浸润方式,通过教师之“情”感化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 语言浸润

语言浸润是指通过教学语言这一载体,艺术性地组织教学,用语言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自觉沉浸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语言作为师生情感传播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情境及良好的课堂氛围等都离不开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课堂上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引导而实现主动地学习。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明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并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死记定义这样一种模式,很难对课程产生兴趣,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要想吸引住学生,使他们能主动沉浸在课堂气氛之中,发自内心喜欢上心理上课就需要教师掌握语言艺术,用艺术性的语言雕琢课堂。教师可以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语言还要有启发性,阐述问题时不是直接灌输,而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快乐中,从而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会被教师艺术的、情感的、思辨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好的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才能传授给学生;再博学的教师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教学语言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也必须通过教学语言才能施展。

3. 情境浸润

情境浸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式。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融洽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潜能。情境浸润的教学方式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学习火焰,变教师外在说教为学生内在需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要巧妙、恰当地设置情境,同时注意把握情境创设的“度”,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而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

教师可以通过亲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感官刺激,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和丰富,使学生个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实现课堂教育的目的。另外浸润式教学改变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情境体验中分辨是非善恶,优化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情感、语言、情境这三种浸润方式相互联系,有机的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艺术化的语言和灵活巧妙的情境创设为途径,可以使学生浸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浸润式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内涵、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情感、语言和情境等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谷建英.浅谈“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科技信息,2008. 23.

[2].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苏州大学.2010.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8

关键词:音乐游戏;实践与研究

音乐游戏是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跟从音乐的直接引导,进一步去体验和感受音乐。活动的开展往往都是伴随着音乐的播放,引导幼儿创编肢体动作来玩一些小游戏,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和朋友合作,以此去接触音乐中的要素,让人体转变成一种能够理解和表现音乐的乐器,从而更加强化了孩子对于音乐的感受。

一、结合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选择游戏性强的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

在音乐游戏教学中,能否使幼儿与音乐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取决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对欣赏活动的灵活设计。我们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音乐欣赏水平的幼儿进行设计,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激发其想象力,使其在放飞想象的过程中融入音乐作品本身,从而在情感上也能有所触动。本次活动所选取的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是两个乐句连续重复多次,再加上一个情绪更强烈的结尾曲构成的作品,整段乐曲节奏性很强,音量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幽默趣味的乐曲旋律与《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在故事情节及画面的展现上相当吻合。我从绘本故事内容中选取部分图片作为帮助表现本乐曲的重点内容,抓住乐曲的特性,利用狐狸和母鸡的动作呼应来感受并表现乐曲。通过让幼儿跟随乐曲进行合作游戏,生动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给予幼儿感受乐曲并尝试进行表达的机会,从而拓展幼儿的艺术理解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乐曲欣赏机会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与理解都依赖于孩子在倾听中去获得。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教师要设法激发孩子“听”的欲望,引导孩子在听中获得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在《母鸡萝丝去散步》这节音乐游戏活动中我始终将乐曲贯穿其中,整个活动过程中共有八次让幼儿感受并表达音乐的机会。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接播放音乐切入主题,并以问题“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你听了之后心里有什么感觉”激发幼儿仔细聆听的欲望,在音乐播放完毕后,通过请幼儿表述自己的感想和总结音乐的特点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和认识音乐的基本结构;接着由教师在音乐声中讲述幼儿熟悉的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让幼儿知道在音乐的哪一段,母鸡与狐狸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用绘本故事中情节的越发紧张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乐曲越来越快、越来越响的这一特点,将情节与乐曲进行完美联系;根据绘本故事的情节创编动作后,由教师牵头做动作、幼儿看图谱做动作、师幼合作游戏、同伴交换游戏、与客人老师合作游戏,通过这六次游戏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并表现乐曲,六次游戏,即六遍音乐的再现,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中,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在游戏的同时慢慢感受到了旋律的重复,以及乐曲速度、强度的变化。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听”,从一般的感知达到理性的感知,从一般的意义的“听”达到审美意义上的“听”,从而学会感知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三、鼓励幼儿使用肢体语言,使音乐活动游戏化

小朋友天生就是好动的,特别喜欢跟着音乐节奏动,因此,用有趣的肢体动作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正好符合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同时在随着音乐节奏的肢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可以更好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也能最大化的活跃课堂气氛,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最高潮。活动中,孩子们首先用身体动作创编了狐狸遇到的一系列倒霉事,如“母鸡与狐狸走路的样子”“狐狸被钉耙打到的样子”“狐狸掉进池塘的样子”“狐狸踩进稻草堆的样子”“狐狸被面粉砸到的样子”,通过改变不同的身体部位来表现狐狸遇到各种倒霉事情的模样,沉闷的音乐欣赏活动,因为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变得活泼起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天堂。在每段乐曲的结尾处,为了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突然的戛然而止,我又利用“狐狸虽然遇到各种倒霉事,但是又不敢发出声音惊扰到母鸡散步”这一心理,要求幼儿在每次做完狐狸遇到的倒霉事之后都能静止动作,并且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这增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规则意识、自我克制力,也为后面游戏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四、灵活设计游戏方式,使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得到提升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9

剧的发展历史与成就

作为江西省特有的赣剧,吸收了弋阳腔的精髓,弋阳腔流传于江西省弋阳县,其特点是表演风格自由,旋律高亢。自南宋以来,经元入明,受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弋阳腔被锻造成了“高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推移,赣剧吸收了乱弹和昆腔等地方戏曲的特点,经过对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多声腔剧种。并且其表演风格古朴厚实,亲切逼真,歌舞结合。饶河班和广信班为赣剧的前身,它们的唱腔和板式大抵相同,曲调和演唱风格稍有差异。饶河派传统乡土风格较浓,较多地保存了弋阳腔的古朴特色,唱腔豪迈粗狂而醇厚;广信派与邻省的或外来的剧团交流较多,唱腔比较婉转俏丽,变化较多,从其艺术风格中便能窥见一斑。在形式与风格上呈现出徒歌清唱,不托管弦;一唱众和,人声帮腔;锣鼓助节,齐声喧昂的特点。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他曲调于一体的多声腔剧种,大致经历了弋阳腔、高腔、高昆二黄和高昆乱等四个发展阶段,盛行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潘凤霞主演的赣剧《还魂记》在全国盛行,令人印象深刻,潘凤霞荣获“美秀娇甜”的赞誉。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赣剧在东北地区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受欢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重新整理改译的汤显祖名著《还魂记》,开了用高腔歌唱古典名剧的先河,并有意识地在该剧音乐上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创新,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获得团体表演奖,之后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范围内播放。近现代赣剧的知名演员有杨桂仙、潘凤霞、童庆礽、涂玲慧、陈俐、胡水花等。主演赣剧青阳腔《送饭斩娥》(关汉卿名著《窦娥冤》一折)的赣剧青年演员涂玲慧,于1987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于1991年获首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1990年,以《盗草》《书馆夜读》《选马出征》三出戏进京作个人专场演出的赣剧青年演员陈俐,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赣剧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赣剧发展现状

赣剧剧目分弋阳、乱弹、青阳三类。赣剧传统剧目,除留有部分高强西和少数昆腔戏以外,绝大部分是唱弹腔的戏。弹腔共有传统整本戏130多本,单折戏也较多。凡用乱弹中的皮黄腔演唱的戏均为乱弹剧目,亦称为“老路戏”,有《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80余出,还有一些剧目移植自徽剧和婺剧等其他剧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编的赣剧现代戏有《奇袭边平》《祭碑出征》《红色宣传员》《一群穆桂英》《盗种》《铁肩红心》等。赣剧目前存在人员逐渐老化、后继乏人、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得不到继承的困境,因此急需保护、传承与发展。赣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之经典。相比于当下流行的事物,戏曲表演节奏缓慢、唱词唱腔与快节奏消费观念有所不同、程式化的舞美设计也趋于呆板,因此,传统赣剧传统艺术文化急需创新发展。赣剧是江西文化的杰出代表,一旦失传,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除赣剧自身寻求发展道路外,还需要更多社会资源支持赣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当前利用VR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运用科学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展和传承。推进赣剧自身革新的必要性近年来新编赣剧历史剧、新创赣剧现代剧近90部。新媒体背景下,赣剧必须保持持续更新与优化,适应大众的审美情趣,实现赣剧艺术感染力的跨越。首先,推进赣剧传统剧目改革。以《临川四梦》为例,剧本新编后浓缩为四个折子戏,一改冗长剧目,使观众可以在短短数小时内欣赏完全剧的主要内容。《南柯记·南柯梦寻》则采取弹腔演唱,《紫钗记·怨撒金钱》使用了青阳腔演唱等,使赣剧唱腔风格耳目一新。其次,加强赣剧唱词写作。在保留原有地方特色和语言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精炼与通俗。易唱好记使得唱词更加通俗化,使观众更加感兴趣,并促进赣剧更好地传播。最后,丰富赣剧音乐伴奏表现力。最早的弋阳腔无需乐队伴奏,新中国成立后高腔增加了管弦伴奏,以丝竹乐器伴奏为主,使高亢激情的唱腔并增添了柔和优美的旋律。随着赣剧加入过场音乐和锣鼓经,为赣剧开辟出了全新发展路径。

VR技术与赣剧相结合的可行性

VR技术应用的优势传统的赣剧舞台以舞台表演空间作为演出的平台,舞台布置较为简单,演员在舞台表演中通过唱腔、形体语言等方式向观众传播故事内容,观众需要通过联想来实现空间交换与对接。因此,对于缺少观赏经验的观众来说,需要准确理解表演的内容。VR、动态影像、遥控传感技术等大大拓展了传统舞台的演绎空间。此外,由于VR技术的自由性与灵活性,编创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观众的内在需求,融入现代流行元素进行创编,改变以往剧本内容的单一性、严肃性,增强娱乐互动性以及可操控性,这样有利于人们对传统戏曲随时随地进行欣赏、学习和互动。2015年,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打造的“新视觉昆曲音乐会”,是对传统剧场的大胆尝试,不再对表演划分场次,而是省略了完整的剧情呈现,以晚会形式呈现出来,采用交响乐或电子乐伴奏,对大部分的念白进行删减,将脍炙人口的戏曲节目搬上舞台。VR影像刻画与戏曲情境呈现,将观众代入情境之中。突出超现实的空间交互与虚拟情境的构建,增强了艺术效果。因而,虚拟现实VR技术与赣剧相结合可以使观众沉浸在戏剧情节当中,给赣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契机。VR技术传播的目的以虚拟影像传播媒介为依托,运用沉浸式VR技术对赣剧进行有效保护能够达到传承与传播的目的。运用沉浸式VR技术表现形式来重新塑造和传播赣剧,为江西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找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赣剧的传播方式,需要现代传媒、文化产业和现代教育的共同参与。

VR技术在赣剧传承发展中的有效应用虚拟现实VR影像技术的运用

1.提炼赣剧自身精髓构建3D影像即通过自我构建与积极保护,采集与捕捉演员的动态动作,通过Oculus的Rift以及HTCVive头显,搭建沉浸式VR三维影像系统展示在虚拟现实装备中,实现戏曲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加工。通过VR一体机、移动设备、电视、投影仪等实现终端体验。VR技术带来了观看的自由和沉浸式的新体验,改变传统剧院演出或直播的简单模式,构建点对点、端到端的智慧剧院,为赣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内容大于形式,才是艺术生存之道”。将戏曲的独特魅力展现得美轮美奂、细节尽显,深入挖掘戏曲文化精髓,才是VR技术为艺术创作而生的本质体现。2.结合VR技术产生沉浸感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体验虚拟的世界并与其进行交互操作,产生沉浸感。例如《梁祝姻缘哭坟化蝶》该唱段利用VR技术打造了全新的视角效果,利用3D影像投射,运用传感设备实时捕捉动作,再将捕捉到的动作节点匹配到预设好的VR影像,达到表演者与虚拟影像实时互动。画面感随着飘落在舞台的蝴蝶,祝英台角色的深情演绎,舞台效果壮观而凄婉,虚拟VR技术在原有的剧情基础上进行设计,不但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以及画面的现代感,而且使赣剧的韵味更加浓厚。例如赣剧《白蛇传》断桥唱段,可以利用声光电效果,既表现微风徐徐的声音,又表现电闪雷鸣般的声音,增强声音立体声环绕,大大提高观众在交互时的体验感。

VR技术持续推进赣剧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

1.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进赣剧文化繁荣2017年文化部制定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总结概括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主要围绕构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日益壮大,数字文化产业随之快速发展,成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的主流,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的受众群体数量超过三个亿。面对数字文化的国际标准前沿态势,数字文化产业在文化推广、管理信息化、公众服务和文物监管方面展开良好互动。结合VR、AR技术助力于赣剧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科技新传媒的支持下,戏曲也正在以影视、游戏、动漫、文创等形式融入大众的生活。大数据时代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具,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影响赣剧的文化价值。VR技术让舞台、人物、服装、舞美动起来,正在成为新戏曲文化传承的一种潮流。2.持续实现文化领域的技术创新运用移动互联网、VR、AR、5G、AI等技术,体验线上线下双重服务。在线上服务区,用户利用手机就可以零距离欣赏赣剧,同时通过抖音、快手短视频、VR直播等,讲述赣剧创作、改编以及演员背后的故事,使观众实现沉浸式、互动化体验。线下观众可以扮演赣剧剧目角色,体验戏服穿越,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感官体验,“穿越到”赣剧戏曲人物和生活场景,在现实中进行现实与虚拟互动,以新颖的方式让观众充分了解中国戏曲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历史底蕴,使得传统的戏曲变得生动起来。此外,在赣剧VR技术的推动下,赣剧的文创产业衍生品,例如书包、文具、贴纸、玩具、手办、化妆品、服装等产品也增加了赣剧文化产业化经济收益。

VR赣剧教育式传承

1.高科技的引进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与创新,在健康、医学、药学、非遗、红色研学、旅游、国粹艺术、中国功夫以及历史再现等众多文化领域,3D互联网技术、VR技术在对呈现或重塑弘扬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场景应用上均有着巨大的挖掘空间,也将成为传承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技术利器。面对迅猛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顺应产业融合的时代潮流,颠覆传统的戏曲欣赏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将传统的听戏、看戏转化成互动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满足了体验者追求震撼、沉浸的感官刺激需求。相比于以往的看台剧目、文字、图片等传播形式,VR赣剧研学采用的是一种创新的形式作为载体去演绎,去传播。VR技术以创建VR智能课堂平台为追求,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树立VR品牌意识,进一步做好赣剧VR传承等项目,不断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拓宽非物质文化传承应用渠道,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的新征程。2.赣剧艺术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大学生群体中信息传播速度飞快和传播力度较大,而推广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与当代美育有着相似性,可以直接或间接推动赣剧的传承与发展。戏曲本身便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其突出特点是唱念做打、行腔转调和发音吐字。念白要有音乐性,武打要轻捷利落,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因此,将赣剧引入高校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戏曲的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鼓励大学生与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提高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冰,余陈亮.VR虚拟技术在文化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2]齐海林.赣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3]陶蕾伃.数字影像在昆曲艺术中的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5(08),98-99.

沉浸式音乐教学篇10

当今全球约有数千万人拥有数码音乐播放器(俗称MP3),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个人产品。仅在欧洲,就有超过一千万年轻人在用MP3,平均每天至少听2个小时,尤其在上下班或逛街途中。然而,欧盟的科学家指出,绝大部分MP3使用者喜欢用高音量来听音乐,这将严重损害他们的听力,甚至可能会带来更致命的影响。

其实,很多人愿意沉浸在MP3音乐里只是因为他们想远离嘈杂的环境,以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有些人甚至表示早已厌倦城市的喧嚣,厌烦周围的喧闹,所以会把MP3的音量调得很高,让自己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然而他们常常忽视MP3上有关音量的警告标示,继续用自己习惯的高音量来享受音乐。一项对使用耳机高音量听MP3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其中5%到10%的人会有长时间耳鸣的症状,有时会产生幻听的感觉,甚至还有耳聋的危险,这些都和高音量有关。而避免这些耳疾病的发生就要用适度的音量或者使用外挂式耳机。

在听MP3的过程中,有三大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听力健康:音量、耳机的类型、听MP3的时间长短。

音量 MP3的最高音量一般可以调到100分贝以上。而事实上,80到85分贝的声音就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100分贝的声音则可能导致双耳失聪,这样的话,你的余生将在不断询问中度过。欧盟可能会出台相关法律要求MP3生产商降低音量的最上限,但消费者权益保护者认为,政府不该对此加以干涉,因为享受高音量的音乐是大部分人购买数码音乐产品的重要目的。

尽管很多MP3都贴有类似的警告标志:用高音量听音乐会损伤听力!但CNN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有59%的青少年和34%的成年人还是喜欢把声音调得很响来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如果你也有这习惯,记得要改一改,因为高音量会损害你敏感的内耳结构,从而导致听力受损。

类型 MP3基本都配有耳机。而小巧的耳塞正好可以放到我们的耳孔里,耳塞所传达的声音就正对着我们的听觉器官。正因为如此,使用耳塞可以把声音提高9个分贝。

使用挂在耳朵上的耳机要比使用耳塞好很多,至少会分散部分高音量,耳朵所受的压力自然也就小了。然而,最好的保护耳朵的方法是使用能减少外部噪音的耳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验光学院听力医学系教授费里格和泰瑞关于听力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噪音越大,听者就会自然调高MP3的音量。也就是说当人们身处一个嘈杂的环境里,通常都会把iPod原来适度的音量调高。其实,耳机使用者可以保持原来的音量,而把耳机模式调整到外界静音的状态。

时间 ipod强大的待电和海量的歌曲存储量,让拥有它的人们可以长时间的不间断地享受音乐。但这也意味着人们有更多机会沉浸在高分贝的声音里。据美国语言听力学会的调查,大部分美国青少年每天花1到4小时听MP3,还有人甚至超过4小时。

如果他们是用柔和的音量在听MP3,那并不会对他们的听力造成伤害。但是请注意以下几个分贝数:听8小时分贝为85的音乐,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永久性失聪;听4小时88分贝的音乐,会带来同样的后果;如果把音量调高到100到105分贝,只要听上8到15分钟,人的听力就会彻底丧失。

关于听力的损伤

我们每只耳朵约有15000个毛细胞。听声音较大的音乐和暴露于噪声之下会损害这些毛细胞并能导致听力丧失。

最大的噪音不是来自iPod或者其他的移动声音设备,而是来自演唱会,酒吧,或者是有拥有噪音机器的工作环境。

被动吸烟会损害听力。吸烟可能会扰乱耳小血管的血液流动。这可能使器官缺氧,并导致有毒废物的聚积,伤害器官。

如果你是听MP3的狂热者,请记住以下这些简单却实用的贴士来保护你的耳朵:

降低音量和听音乐的时间

根据一般经验,每天用70%的音量听60到90分钟的mp3,对你的听力并不会有大碍。而如果你能再降低一点音量,那再听久点也无妨。事实上,如果只用50%甚至更小的音量,你再怎么听,也不会损害你的听觉。

购买为顾客特制的外界静音模式的耳机

带这种类型的耳机可以让你不用为了听清楚喜欢的音乐而调高音量来对付外界噪音。

每年去做一次听力检查

如果发现自己有任何听觉变化,记得及时去看听觉门诊,咨询有关听觉的问题,并了解更多的保护听力的方法。

推荐单品

音特美mc3

功能:在发烧友界众所周知“音特美”品牌耳机,在噪音消除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而mc3是音特美首款动圈入耳机式耳塞,入耳式耳机结构及喷嘴式设计可以大大的缩减体积

Audio-Technica ATH-ANC7 QuietPoint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功能:具有噪声对消技术对背景噪音的削减功能,并提供清晰语音效果。外观的皮套设计,使配戴更舒适。